四、電機與電子工程系 -...

18
中長程發展計畫 --------------------------------------------------------------------------------------- 9 期近中程計畫 -------------------------------------------------------------------------------------------------------------------------------- 1 四、電機與電子工程系 一、系務發展 本系成立於民國 59 年,成立之初設五年制專科部二班,共一百人。民國 72 年,增 設進修部二專。民國 86 年 8 月本校升格為技術學院,同年 11 月本科接受教育部工業類 評鑑榮獲一等,翌年 8 月改制為電機工程系,並開始招收學院日間部二技一班、二技進 修部在職班一班及增設二年制專科部一班。民國 89年開始招收四技部學生,之後歷經91、95 與 99 年三次教育部評鑑均獲工業類一等佳績,如圖一。於民國 101 年配合學 校發展政策更名為電機與電子工程系。由於辦學績優,獲教育部核准於 102 學年度起開 始招收碩士班研究生,以及恢復招收五年制專科部一班和進修部二技一班圖一、本系教辦學績效與發展歷程 本系設立的教育目標在培養電機(含電子)產業實務技術人才,電機相關產業是一 歷史悠久又不斷更新發展的產業,其技術的應用也觸及各行各業,電機(含電子)工程 領域所涵蓋範圍極廣,舉凡電力系統、電力電子、通訊、訊號處理、控制、電子電路、 晶片設計、半導體製程與計算機軟硬體等皆屬於學習與研究的範圍。電機(含電子)產 業的發展具有無限的可能,每年以持續的成長速度吸引相關科系學生投入這充滿驚奇的 領域,在高科技產業中是最受歡迎的科系。大專技職校院的主要教育目標是在培養具有

Transcript of 四、電機與電子工程系 -...

  • 中長程發展計畫 --------------------------------------------------------------------------------------- 第 9 期近中程計畫

    -------------------------------------------------------------------------------------------------------------------------------- 1

    四、電機與電子工程系

    一、系務發展

    本系成立於民國 59年,成立之初設五年制專科部二班,共一百人。民國 72年,增

    設進修部二專。民國 86年 8月本校升格為技術學院,同年 11月本科接受教育部工業類

    評鑑榮獲一等,翌年 8月改制為電機工程系,並開始招收學院日間部二技一班、二技進

    修部在職班一班及增設二年制專科部一班。民國 89年開始招收四技部學生,之後歷經民

    國 91、95與 99年三次教育部評鑑均獲工業類一等佳績,如圖一。於民國 101年配合學

    校發展政策更名為電機與電子工程系。由於辦學績優,獲教育部核准於 102學年度起開

    始招收碩士班研究生,以及恢復招收五年制專科部一班和進修部二技一班。

    圖一、本系教辦學績效與發展歷程

    本系設立的教育目標在培養電機(含電子)產業實務技術人才,電機相關產業是一

    歷史悠久又不斷更新發展的產業,其技術的應用也觸及各行各業,電機(含電子)工程

    領域所涵蓋範圍極廣,舉凡電力系統、電力電子、通訊、訊號處理、控制、電子電路、

    晶片設計、半導體製程與計算機軟硬體等皆屬於學習與研究的範圍。電機(含電子)產

    業的發展具有無限的可能,每年以持續的成長速度吸引相關科系學生投入這充滿驚奇的

    領域,在高科技產業中是最受歡迎的科系。大專技職校院的主要教育目標是在培養具有

  • 中長程發展計畫 --------------------------------------------------------------------------------------- 第 9 期近中程計畫

    -------------------------------------------------------------------------------------------------------------------------------- 2

    實務能力的專業人才,本系研究與教學之發展目標即為根據上述設置技職校院的精神,

    秉持著肩負提升技職教育品質及培育出優秀之實務技術人才為宗旨,以因應國內電機工

    程產業人才之缺口,更為厚植國家未來產業的競爭力而盡一份心力。

    本系設立大學部之教育目標為:

    (1) 培養學生紮實的理論基礎;

    (2)培養學生應用資訊軟體的理論基礎;

    (3)培養學生產業實務技術;

    (4)培養學生人文素養;

    (5)培養學生職業倫理與生涯規劃的觀念。

    本系設立碩士班(研究所)之教育目標為:

    (1) 培育地方政府和產業園區發展綠色能源產業與智慧產業所需具備專業實務技

    術之研發人才;

    (2)培育符合國內綠色能源與智慧產業所需具備專業實務能力的科技人才;

    (3)積極發展綠色能源與智慧產業相關專業領域的教學與研究。

    基於本系所訂定之教育目標,其具體的做法為訓練學生具備科學方法和數學分析的

    技巧,培養學生具備以工程觀念解決電機相關問題的基本能力,提升學生自信心並加強

    訓練學生在產業與職場上所應具備的技能,使學生具國際觀與未來觀,同時持續提升教

    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意願,邁向教學卓越的一流大學。另配合我國工業所需及整體國家發

    展的趨勢,培育具有實務能力之電機設計、應用、製造、安裝調校與維修之技術人才。

    同時,本校鄰近有新竹科學園區與其它相類似的工業園區,為配合園區高科技廠商對技

    術人才的需求,培育廠務及設備維修之專業實務技術人才是為本系主要的發展方向。此

    外,本系碩士班之特色在專精於發展綠色能源產業與智慧產業之各項專業實務技術,使

    學生畢業後於職場具有競爭力,成為優秀專業工程人才。亦即,本系設立研究所之後,

    不但可持續提升教學品質與研究能量,亦符合本系秉持肩負提升技職教育品質及培育優

    秀實務技術人才之教育宗旨。

    本系學生專業核心能力之訂定,係先由本系課程規劃委員參酌本系之教育目標、教

    學特色、教學資源,並考量學生程度與學習成效等因素草擬出初稿,再召開本系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諮詢產業界專家委員的意見,並經本系課程規劃會議及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之後,藉由本系專業課程(含必修、選修課程)之修訂,以「課程目標對應專業核心能

  • 中長程發展計畫 --------------------------------------------------------------------------------------- 第 9 期近中程計畫

    -------------------------------------------------------------------------------------------------------------------------------- 3

    力,專業核心能力呼應本系教育目標」的方式,制訂學生專業核心能力。本系大學部和

    碩士班學生養成之核心能力,分別如表一和表二。

    表一、本系大學部學生養成之核心能力一覽表

    系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定義說明

    具備專業領域所需基

    本知識之能力

    1.瞭解電機、電子工程技術之應用範疇

    2.具備電機、電子工程相關數學、基礎科學及專業知

    識的能力

    3.具備電能、控制、光電半導體、電子電路設計、資

    通訊五大領域中至少一項的專業能力

    具備專業領域所需基

    本資訊應用之能力

    1.瞭解微處理機、可程式控制器、電腦網路之應用範

    2.具備善用電腦進行文書處理與簡報製作的能力

    3.具備組合語言、Visual Basic、C、LabVIEW、MATLAB

    中至少一項程式語言的撰寫能力

    具備相關產業所需基

    礎實務技術之能力

    1.瞭解電機、電子相關產業之技術發展現況

    2.具備運用儀器與計算機輔助工具的能力

    3.具備執行實驗與解釋實驗數據的能力

    具備溝通表達和團隊

    合作精神之能力

    1.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與運用溝通技巧的能力

    2.具有參與學生自治組織或社團活動的經驗

    3.具有參與校外義工服務活動的經驗

    能夠理解專業倫理與

    終身學習之重要性

    1.瞭解個人適性之職涯發展進路

    2.理解職場專業倫理及其社會責任

    3.養成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表二、本系碩士班學生養成之核心能力一覽表

    研究所碩士生核心能力

    具備規劃、撰寫計畫書及執行專案研究的能力

    具備運用科學方法和數學分析技巧解決問題的能力

    具備協調、溝通、團隊合作的能力

    具備終身自我學習與創新的能力

    具備理解專業倫理、重視智慧財產權及工程師社會責任的能力

  • 中長程發展計畫 --------------------------------------------------------------------------------------- 第 9 期近中程計畫

    -------------------------------------------------------------------------------------------------------------------------------- 4

    本系系務會議是本系最高決策機構,每學期例行召開二次系務會議,另針對特殊議

    題召開臨時系務會議,全體教師皆為成員,針對系上的相關議題進行討論議決。同時,

    本系為有效推動各項系務的發展,設有下面六個委員會:教師評審、課程規劃、專題製

    作、學術發展、學生事務、安全衛生,委員由本系教師每年遴選產生,系主任為當然委

    員兼主任委員。本系各委員會得由主任委員授權各委員會召集人運作之,101 學年度其

    組織架構與各委員會召集人,如圖二。

    課程規劃委員會

    學術發展委員會

    教師評審委員會

    專題製作委員會

    學生事務委員會

    安全衛生委員會

    盧豐彰主任分組召集人: 許益健老師

    田麗文老師

    盧豐彰主任

    林章帄老師

    趙元鑫老師

    林章帄老師

    總召集人:盧豐彰主任

    系務會議

    電機與電子工程系

    系委員會 委員會召集人

    圖二、本系系務運作組織圖

    為配合學校校務運作,本系另遴選校級各委員會之代表委員,由校召開相關會議,

    本系代表委員配合參與會議。其參與 101學年度校級委員會之系代表委員,如表三。

    表三、各校級委員會與系代表委員

    委員會名稱 系代表委員 任期

    校務會議 謝劍書、徐聖哲

    鄭時龍、趙元鑫 101/8/1~102/7/31

    校教評會 鄭時龍 101/8/1~102/7/31

  • 中長程發展計畫 --------------------------------------------------------------------------------------- 第 9 期近中程計畫

    -------------------------------------------------------------------------------------------------------------------------------- 5

    課程規劃委員會 許益健 101/8/1~102/7/31

    圖書委員會 林章帄 101/8/1~102/7/31

    教職員工福利委員會 陳國堂 101/8/1~102/7/31

    專責小組委員會 田麗文 101/8/1~103/7/31

    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 田麗文 101/8/1~103/7/31

    通識委員會 田麗文 101/8/1~102/7/31

    經費稽核委員會 徐聖哲 101/8/1~102/7/31

    性別帄等委員會 田麗文 101/8/1~102/7/31

    採購評估小組 謝劍書 101/8/1~102/7/31

    學生申訴委員會 趙元鑫 101/8/1~102/7/31

    本系為推動正常教學及教師研究,精心規劃教學研究空間及教師研究室,空間目前

    使用充裕,每位專任教師均有一獨立研究室。一般教學教室由教務處統籌規劃,每間教

    室均裝有冷氣空調設備、擴音設備及投影布幕。另外,學校配有單槍投影機,供老師借

    用實施數位教學。本系為配合系發展重點與學校重點特色之所需,前瞻性規劃電能監控

    實驗室、智慧型控制與量測實驗室、綠能科技實驗室與電動機控制實驗室 4間教學暨研

    究型實驗室,另設置有 3間一般教學實驗室及 1間共同電子學實驗室(與本校機電工程

    系、化材系及電子系共用)。為配合系上數位教材製作,另設置數位教材製作室一間,

    供系上教師編製教材及影音媒體之製作。上述教學及研究實驗室皆有空調設備,並輔以

    投影機或廣播教學系統,以達教學與實作相輔相成之目標。

    本系研究與教學之發展目標除注重理論及實務之結合外,特別重視鄰近新竹科學園

    區高科技發展所需之相關技術及培育學生具多元化知識發展之相關通識課程。配合本校

    以「支援園區產業發展」之校本位核心及配合國家能源政策及整合現有師資專長、設備

    與資源,本系教師以「電能科技」與「訊號控制」二大特色領域為研究核心,發展兼具

    實用性與前瞻性的電能與控制科技,以培養能直接投入電機產業的科技人才為教學目

    標。這二大特色領域是電機產業所需的核心技術,也是製造與服務產業中最關鍵的技術,

    如圖三。

  • 中長程發展計畫 --------------------------------------------------------------------------------------- 第 9 期近中程計畫

    -------------------------------------------------------------------------------------------------------------------------------- 6

    創意、應用整合、推廣

    電能科技

    綠能應用

    訊號控制

    燃料電池車

    風力發電

    未來科技屋

    太陽能發電

    圖三、本系研究發展架構圖

    本系自 101學年度起為配合學校整體發展規劃,更名為「電機與電子工程系」。未

    來本系發展特色將著重於:

    1. 發展綠能科技(燃料電池、太陽能及風力)之相關技術與運具。

    2. 發展以電能監控技術、感測與量測技術為核心的節能應用。

    3. 發展以數位控制與單晶片技術為核心的智慧型裝置。

    4. 發展無線通訊科技之相關技術。

    本系為配合上述發展特色,在教學與研究方面,著重於:訓練學生分析與實作並重

    之技能;研發以實務應用為導向的理論與技術;尋求與產、官、學、研需求密切結合的

    專案及相關研究計畫。

    本系之教學特色著重於:

    1. 定期舉辦專題競賽與成果發表,啟發學生創作力。

    2. 一學年專題製作課程,培養學生實作能力。

    3. 開設儀表電子乙級、數位電子乙級、電腦軟體應用乙級等證照訓練

    實習課程,輔導學生在學期間考取證照。

    4. 開設實務性之選修課程及實務工程講座。

    5. 開設校外實習課程,使學生提早熟悉職場實務。

    6. 開設校外服務學習課程,鼓勵學生從做中學以鞏固所學。

    7. 定期舉辦校園徵才活動,輔導學生就業。

  • 中長程發展計畫 --------------------------------------------------------------------------------------- 第 9 期近中程計畫

    -------------------------------------------------------------------------------------------------------------------------------- 7

    二、課程規劃

    本系課程規劃著重配合我國產業技術發展趨勢及新竹科學園區高科技廠商人力需

    求,以培育具實務能力之各類電機與電子廠務設備或系統之設計、製作、應用、安裝校

    測及維修之工程技術人才。課程規劃除注重理論及實務之外,亦特別重視鄰近科學園區

    高科技產業發展所需之基礎課程。

    因應電機產業的發展與技術進步,本系於 92 學年度即著手規劃系科本位課程,於

    94學年度開始實施系本位課程,100學年度開始著手以 UCAN學生就業職能為導向的課程

    規劃。本系目前每學期皆定期召開系課程規劃委員會與召開系課程規劃諮詢會議諮詢產

    業界專家委員的意見,以討論和修正相關課程之標準與內容,俾使本系學生能接受到最

    新之資訊及專業技能。101 學年度開始,配合本系發展與招生規劃,本系大學部各學制

    除固定之必修課程外,專業選修課程內容包括:電能與綠能技術、光電與通訊技術、控

    制技術、電子電路設計技術、證照輔導與統整等課程。

    本系碩士班是以「智慧型電網」和「智慧型車輛」為主軸研究領域,研究範圍涵蓋

    (但不限於):電能監控技術、節能/儲能技術、電能轉換技術、電能管理技術、系統整

    合控制技術、光電感測與量測技術、電子資通訊技術、智慧型控制技術等。亦即,本系

    碩士班將採用以創意、整合、應用與推廣綠色能源產業與智慧產業相關之實務技術為主,

    理論為輔的教學與研究方式,以區隔和鄰近大學相關研究所的差異性,來彰顯技職體系

    以實務技術研究的特色。

    為增加本系學生就業競爭優勢,本系在 96學年度爭取到勞委會「燃料電池發電技術

    實務就業學程」補助;於 98學年度,獲行政院青輔會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各項提升就業力

    工作計畫「建置綠能科技產業實務應用之職涯進路與課程學習地圖」;於 98、99學年度

    獲教育部補助跨領域「燃料電池應用技術學分學程」;於 101學年度獲教育部補助跨領

    域「綠色能源應用與監控技術學分學程」。同時亦可透過跨系選修,使學生能依個人志

    向選擇課程,此對於引導學生對職涯進路的認識、提升教學的品質、以及增加學生就業

    競爭優勢,均有很大的成效。另為建立學生有關資訊、證照等能力,在課程設計另安排

    技能檢定證照與電腦軟體應用相關課程。課程規劃除配合培育目標外,並開設相關實務

    課程及不定時邀請產學界人士到系專題演講。實習課程均能配合各主科上課的進度,讓

    同學在專業實習教室進行實務學習;另配合實驗室之設備,設置有乙丙級技術士術科檢

    定場所或舉辦相關實務研習課程或研討會。本系亦於 98學年度起開設校外實習選修課程

    供四技部四年級學生選修,讓同學提早進入職場學習實務技能,以實現畢業即就業的理

    想目標。

    本系四技學制畢業學分之要求為 128學分,此符合全系整體教學上與同學學習上的

  • 中長程發展計畫 --------------------------------------------------------------------------------------- 第 9 期近中程計畫

    -------------------------------------------------------------------------------------------------------------------------------- 8

    需要。學制每週授課總時數,考慮學生之學習效果,將學制內所開課之課程帄均於各學

    期中,且各課程發展皆由專業基礎課程開始,分為資訊應用、工程基礎、電機核心等模

    組,接著再修習專精課程,再至專業選修課程,最後則以統整課程(專題製作)來驗收

    課程整體實施的成效,由淺入深,先行奠定基礎知識及技能,進而增進電機相關專業知

    識與技能,並配合電腦輔助軟體,使得學生在學期間皆能獲的實用之電機專業知識,增

    進其日後就業之競爭優勢。專業基礎課程安排於學習的初期,專精課程則沿續其後,然

    後接著各種不同的專業選修課程加入,利用多元性的課程設計以滿足不同興趣同學之所

    需。本系並配合學校通識中心所訂定之通識教育課程選修內容,增加學生有關人文、藝

    術,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等領域之相關知識,培養學生在人文及科學之素養。

    本系 100學年度入學之大學部各學制課程可分為學群、通識、專業基礎、專業必修、

    選修與統整課程,其學分配情形如表四。

    表四、100學年度入學之大學部各學制修業學分數

    學制/課程項目 學群 通識 專業基礎 專業必修 選修 統整 畢業學分

    要求

    四技部 15 32 3 43 30 5 128

    四技部

    綠能科技組 15 32 3 45 28 2 128

    進修四技部 15 24 3 42 42 2 128

    本系碩士班學生畢業前至少應修滿二學期之「書報討論」課程、專業選修課程 24

    學分,以及完成碩士論文 6 學分。

    本系 100~104學年度課程規劃工作重點,如表五。

    表五、相關課程規劃

    學年度 本系課程規劃工作重點

    100

    1. 強化「燃料電池應用技術學分學程」數位教材與實務教學內容。

    2. 開設產業專班及業師協同教學課程。

    3. 籌備本系 101學年度更名為電機與電子工程系及相關課程規劃。

    4. 申請 102學年度設立電機與電子工程研究所。

    5. 檢討各學制 100學年度課程與 101學年度課程規劃。

  • 中長程發展計畫 --------------------------------------------------------------------------------------- 第 9 期近中程計畫

    -------------------------------------------------------------------------------------------------------------------------------- 9

    學年度 本系課程規劃工作重點

    101

    1. 開設產業專班及業師協同教學課程。

    2. 開設「綠色能源應用與監控技術」學分學程。

    3. 籌備 102學年度設立碩士班與相關師資規劃。

    4. 籌設大陸學生來台就讀專班。

    5. 檢討各學制 101學年度課程與 102學年度課程規劃。

    102

    1. 開設產業專班及業師協同教學課程。

    2. 評估設立碩士在職專班。

    3. 籌設國外或大陸學生來台就讀專班。

    4. 檢討各學制 102學年度課程與 103學年度課程規劃。

    103

    1. 開設產業專班及業師協同教學課程。

    2. 籌設國外或大陸學生來台就讀專班。

    3. 檢討各學制 103學年度課程與 104學年度課程規劃。

    104

    1. 開設產業專班及業師協同教學課程。

    2. 籌設國外或大陸學生來台就讀專班。

    3. 檢討各學制 103學年度課程與 104學年度課程規劃。

    三、師資結構與素養

    本系 100學年度有 15名專任教師(教授 1人、副教授 5人、助理教授 4人、講師 5

    人),助理教授以上師資比例為 66.67%,其中具有博士學位有 9人、碩士學位有 6人,

    曾留學國外取得文憑者有 3人,具專業實務經驗教師有 6人,專任教師已獲得乙級技術

    士以上 11人。

    本系 100 學年度有一位教師以著作送審教授已獲通過,目前(101 學年度)有二位

    教師以著作送審助理教授,屆時本系助理教授以上師資可達 70%以上。此外,本系亦積

    極鼓勵未具專業實務經驗老師至業界做短期服務或未具乙級技術士以上證照之老師考取

    電機相關乙級以上技術士專業證照。以每位教師兼備專業實務經驗與乙級技術士以上證

    照為努力的目標。本系為培育理論與實務兼具的人才亦積極鼓勵教師加強實務技能,例

    如鼓勵教師至產業界研究,積極參與產學研究及實務專題的指導等,同時在系上也積極

    邀請產業界具實務經驗之技術人才到校對師生做專題演講。

    本系歷年來在聘任教師時,特別著重實務經驗或有執行產學合作能力之師資,同時

    為配合系發展特色之課程需求,亦特別重視教師之專長領域,現階段本系教師之專長主

    要以電能、控制兩大領域為主。102 學年度本系設立碩士班後,未來將依據本系發展及

  • 中長程發展計畫 --------------------------------------------------------------------------------------- 第 9 期近中程計畫

    -------------------------------------------------------------------------------------------------------------------------------- 10

    各學制課程規劃,增聘符合所需專長之師資。本系 100~104學年度在師資素質提升的規

    劃方案,如表六。

    表六、師資素質提升規劃方案

    學年度 本系在師資素質規劃工作重點

    100 1. 配合學校改名科技大學,提昇助理教授(以上)師資比率到 66.7%以上。

    2. 教師具乙級技術士証照或二年工作經驗比率為 100%以上。

    101 1. 提昇助理教授(以上)師資比率,鼓勵講師以著作送審助理教授以上。

    2. 教師具乙級技術士証照或二年工作經驗比率為 100%以上。

    102

    1. 符合教育部規定之師資質量基準。

    2. 教師具乙級技術士証照或二年工作經驗比率為 100%以上。

    3. 依據本系發展及各學制課程規劃,增聘符合所需專長之師資。

    103

    1. 符合教育部規定之師資質量基準。

    2. 教師具乙級技術士証照或二年工作經驗比率為 100%以上。

    3. 依據本系發展及各學制課程規劃,增聘符合所需專長之師資。

    104

    1. 符合教育部規定之師資質量基準。

    2. 教師具乙級技術士証照或二年工作經驗比率為 100%以上。

    3. 依據本系發展及各學制課程規劃,增聘符合所需專長之師資。

    四、設備與圖書資源

    本系現有教學空間規劃約有 1426帄方公尺,依教學任務及研究之需求,可區分為 4

    間教學與研究實驗室、3間一般教學實驗室、1間共同教學實驗室及 1間數位教材製作室。

    另本系亦設置有 1間視聽階梯教室及 1間會議室。其中,教學與研究實驗室包括:電能

    監控實驗室、智慧型控制與量測實驗室、綠能科技實驗室、電動機控制實驗室;一般教

    學實驗室包括:電力電子實驗室、電機機械實驗室、電腦網路實驗室;共同教學實驗室

    包括:電子實驗室暨技能檢定試場。目前本系各項實習課程是以結合電腦輔助教學及每

    組二人一機為原則進行設置規劃,目的在營造電腦化的學習環境與透過實作演練,以達

    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本系圖書期刊主要由本校圖書館編列經費購置,相關本系用書至 100年度止,共有

    中文 7235冊,外文有 1159冊,總計有 8394冊。另依本系教師需求,由本系圖書委員提

    出書目添購,目前有中文專業期刊 14種,外文專業期刊 9種,非書籍資料總數中文 164

    片捲、外文 53片捲。相關圖書皆能充分提供資料,滿足師生教學、研究與學習的需求。

    未來配合成立研究所,擬新設研究室空間與增購圖書與期刊數量。未來配合成立研究所,

  • 中長程發展計畫 --------------------------------------------------------------------------------------- 第 9 期近中程計畫

    -------------------------------------------------------------------------------------------------------------------------------- 11

    擬新設研究室空間與增購圖書與期刊數量,如表七。

    表七、實驗室及圖書相關規劃

    學年度 本系在實驗室及圖書相關規劃工作重點

    100

    1. 增購無電追日系統。

    2. 增購組合式控制模組訊號輸出顯示器。

    3. 增購 NI PXI自動化測量系統。

    4. 增購電動機負載特性曲線電腦量測與繪製實驗裝置與電機機

    械實習設備。

    5. 增購氫能電動車。

    6. 增購電能轉換示範系統

    101

    1. 增購馬達伺服控制介面模組。

    2. 汰換檢定場用電檢桌。

    3. 增購無線監控及讀錶教學系統。

    4. 增購 Web綠能應用資料庫整合系統。

    5. 增購教學廣播系統與還原卡改善教學品質。

    102

    1. 增購強化綠能產業與智慧產業技術研發能力之相關設備。

    2. 增購強化綠能運具狀態監測之相關設備。

    3. 增購強化綠能創意與量測技術能力之相關設備。

    4. 增購強化電路設計與量測技術能力之相關設備。

    5. 逐步汰換與更新基礎教學實驗設備。

    103

    1. 增購強化綠能產業與智慧產業技術研發能力之相關設備。

    2. 增購強化綠能運具狀態監測之相關設備。

    3. 增購強化綠能創意與量測技術能力之相關設備。

    4. 增購強化電路設計與量測技術能力之相關設備。

    5. 逐步汰換與更新基礎教學實驗設備。

    104

    1. 增購強化綠能產業與智慧產業技術研發能力之相關設備。

    2. 增購強化綠能運具狀態監測之相關設備。

    3. 增購強化綠能創意與量測技術能力之相關設備。

    4. 增購強化電路設計與量測技術能力之相關設備。

    5. 逐步汰換與更新基礎教學實驗設備。

    五、教學品質

    為確保教學品質,本系專任教師授課超鐘點數以不超過 4小時為原則,教師皆能充

    分準備授課內容及教材。本系各授課教師於學期開課課程確定後,即開始擬訂授課計畫

    其中包含教學大綱、教科書目與評分標準,授課計畫公佈於校務資訊系統/學生查詢專用

  • 中長程發展計畫 --------------------------------------------------------------------------------------- 第 9 期近中程計畫

    -------------------------------------------------------------------------------------------------------------------------------- 12

    網頁內,讓同學可以了解教師授課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本系開課學生數並無人數最

    低限制,只要在總量管制時數內均可開課,最高限制以不超過 55人(含)為原則。

    每學期教務處會主動提供學業成績不及格達 1/2的學生名單給系上與相關導師,持

    續追蹤學習不佳的原因,並加強輔導以期在後續的學習中可以逐漸改善。學生在期中考

    成績公告 2週內若發現該科目學習效果不理想可申請停修。

    本校每學期實施兩次教學成果評量,分別於期中與期末舉行,第六週評量讓老師了

    解學生對教學滿意度之情形,以便透過溝通與互動及時改善問題。期末評量讓老師了解

    溝通與改善成果,提供下學期教學參考。評量的結果除由授課教師依據評量結果自行修

    正教學內容與做法,系主任得針對教學評量做為優良教師之提名依據或針對特殊情形提

    出檢討。若評量分數未達 60分或不同意所佔的比例過高時(25%以上),系主任會約談

    該科的授課教師以了解原因或提出建議,並將紀錄呈送教務處或進修部。

    本系部分教師已將教材數位化,並將教材放置本系網頁,或建立 e-learning教學網

    站,進行網路互動教學,提供學生全日學習,以提升教學品質。本系無論日間部或進修

    部,每週均排有一節導師時間,導師可利用該時段開班會討論事項或進行學生的學習與

    生活輔導。另外,本系每一位老師每週會提供 4~6小時之 office hour,並能將此訊息

    公佈在系網頁上,供學生查詢。本系老師也會依學生程度與教學評量反應調整教學方式,

    並適時以補充教材來調整進度,以大多數同學可接受為原則,建立學生學習的興趣。

    六、學生成就與發展

    本系近幾年大力推動學生考取乙級技術士證照,並將相關獎勵辦法明定在學生畢業

    專題施行細則中,然對於本系學生而言,乙級技術士考照仍具有相當程度的難度。為提

    供學生實作的機會,本系安排兩學期必修的實務專題。在為期一年的實務專題課程中,

    學生可以經由老師的指導,強化實務能力與實作的經驗。本系並為每屆畢業生舉辦專題

    製作成果競賽,並頒發獎狀以資鼓勵。另外,系上亦鼓勵老師與學生參加校外專題競賽,

    並在本系專題競賽辦法中訂定相關獎勵辦法。於 97年參加第一屆全國燃料電池車大賽榮

    獲第三名;98年 7月參加 2009全國永續能源車耐久賽榮獲第二名;98年 9月參加 2009

    大台北國際無車日創意綠色運具大賽榮獲第一名;98 年 12 月參加第二屆全國燃料電池

    車大賽榮獲最佳團隊精神獎、最佳創意技術獎、最佳設計獎第三名;99年 9月受邀參加

    2010大台北國際無車日創意綠色運具大賽榮獲第一名;99年 12月參加第三屆全國燃料

    電池車大賽榮獲第四名;100年 10月參加 2011 國際燃料電池車大賽榮獲競速組第一名;

    101年 10月參加 2012全國燃料電池車大賽榮獲第一名,如表八。

    由於師生同心努力培養優異的技能,顯見所制定的獎勵辦法與老師無私的付出已提

    升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另本系課程中提供技能檢定技術實習課程供同學選修,針

    對相關技能檢定項目進行輔導以提升學生報考技能檢定的通過率。本系同時配合本校技

  • 中長程發展計畫 --------------------------------------------------------------------------------------- 第 9 期近中程計畫

    -------------------------------------------------------------------------------------------------------------------------------- 13

    合處所提出學生就業競爭力強化與就業謀合兩大輔導策略,舉辦職涯講座與校園徵才說

    明會,以增加本系畢業生之就業競爭力。為提供學生就業與升學輔導,本系亦自 97學年

    起開設工程實務講座,邀請校外產學專家介紹最新科技發展現況與產業脈動。100 年至

    104年本系學生成就與發展相關規劃,如表九。

    表八、歷年參加校外競賽得獎記綠

    指導老

    師 獲奬學生

    活動

    類別

    活動主

    辦單位 活動名稱

    獲奬

    名次

    活動

    日期 佐證資料

    97

    趙中興

    徐佩君

    王瑩峰

    呂聖文

    楊鎧銘

    謝少緯

    莊曜光

    周志翰

    台灣氫

    能與燃

    料電池

    學會、

    台南大

    第一屆全

    國燃料電

    池車大賽

    第三名

    靜態展

    佳作

    2008/

    11/15

    盧豐彰

    粱瑞閔

    田皓宇

    蔡武翰

    傅傳驤

    張家豪

    郭國彬

    詹麒正

    曾德育

    楊修易

    謝志忠

    龔泰瑋

    高雄市

    政府經

    濟 發

    展、局

    國立高

    雄應用

    科技大

    2009全國

    永續能源

    車耐久賽

    第二名 2009/

    7/19

    98

    盧豐彰

    粱瑞閔

    田皓宇

    蔡武翰

    郭國彬

    傅傳驤

    詹麒正

    張家豪

    曾德育

    楊修易

    謝志忠

    袁佩雯

    呂穎嫻

    林子琳

    潘健全

    劉鎮綱

    台北市

    政府交

    通局

    2009大台

    國際無車

    日創意綠

    色運具大

    第一名 2009/

    9/19

    盧豐彰

    粱瑞閔

    趙中興

    田皓宇

    張家豪

    蔡武翰

    黃俊樺

    葉峻萌

    吳宇軒

    曾德育

    蔡安翔

    劉奕圻

    陳偉強

    台灣氫

    能與燃

    料電池

    學會、

    明道大

    第二屆全

    國燃料電

    池車大賽

    最佳團

    隊精神

    最佳創

    意技術

    最佳設

    計奬第

    三名

    2009/

    12/17

  • 中長程發展計畫 --------------------------------------------------------------------------------------- 第 9 期近中程計畫

    -------------------------------------------------------------------------------------------------------------------------------- 14

    黃明生

    謝志忠

    99

    盧豐彰

    黃俊樺

    葉峻萌

    吳宇軒

    曾德育

    新北市

    政府

    2010大台

    國際無車

    日創意綠

    色運具大

    第四名 2010/

    9/19

    盧豐彰

    張炳榮

    黃俊樺

    鍾昇璋

    葉峻萌

    吳宇軒

    羅翊恆

    張瑞文

    曾德育

    鄭皓軒

    孫培欽

    黃世宏

    江慶墉

    台灣氫

    能與燃

    料電池

    學會、

    台南大

    第三屆全

    國大專杯

    燃料電池

    節能車大

    第四名

    2010/

    12/17

    2010/

    12/24

    2010/

    12/26

    100

    盧豐彰

    張炳榮

    鍾昇璋

    葉峻萌

    曾德育

    鄭皓軒

    孫培欽

    黃世宏

    江慶墉

    陳守茂

    台灣氫

    能與燃

    料電池

    學會、

    明道大

    2011國際

    燃料電池

    車大賽

    第一名

    2011/

    10/21

    2011/

    10/22

    101

    盧豐彰

    林章帄

    葉渙傑

    黃禮貫

    彭善鈺

    鄭戎

    張誌霖

    吳國鼎

    葉志強

    陳俊維

    黃世宏

    陳守茂

    台灣氫

    能與燃

    料電池

    學會、

    勤益科

    2012全國

    燃料電池

    車大賽

    第一名 2012/

    10/26

  • 中長程發展計畫 --------------------------------------------------------------------------------------- 第 9 期近中程計畫

    -------------------------------------------------------------------------------------------------------------------------------- 15

    表九、學生成就與發展相關規劃

    學年度 本系在學生成就與發展相關規劃工作重點

    100

    1. 鼓勵並協助學生考取乙級技術士証照或研究所。

    2. 舉辦或協辦國內大型學術型研討會暨論文發表會。

    3. 協助學生籌組綠能社、競賽團隊並指導學生參與對外專題競賽。

    4. 舉辦學生專題競賽及成果發表會。

    5. 規劃本系學生能力指標與各課程能力指標。

    6. 蒐集畢業學生就業狀況及協助就業需求輔導。

    101

    1. 鼓勵並協助學生考取乙級技術士証照或研究所。

    2. 舉辦或協辦國內大型學術型研討會暨論文發表會。

    3. 指導學生社團、協助學生籌組競賽團隊並指導學生參與對外專題競賽。

    4. 舉辦學生專題競賽及成果發表會。

    5. 檢討本系學生能力指標與各課程能力指標。

    6. 蒐集畢業學生就業狀況及協助就業需求輔導。

    102

    1. 鼓勵並協助學生考取乙級技術士証照或研究所。

    2. 舉辦或協辦國內大型學術型研討會暨論文發表會。

    3. 指導學生社團、協助學生籌組競賽團隊並指導學生參與對外專題競賽。

    4. 舉辦學生專題競賽及成果發表會。

    5. 檢討本系學生能力指標與各課程能力指標。

    6. 蒐集畢業學生就業狀況及協助就業需求輔導。

    103

    1. 鼓勵並協助學生考取乙級技術士証照或研究所。

    2. 舉辦或協辦國內大型學術型研討會暨論文發表會。

    3. 指導學生社團、協助學生籌組競賽團隊並指導學生參與對外專題競賽。

    4. 舉辦學生專題競賽及成果發表會。

    5. 檢討本系學生能力指標與各課程能力指標。

    6. 蒐集畢業學生就業狀況及協助就業需求輔導。

    104

    1. 鼓勵並協助學生考取乙級技術士証照或研究所。

    2. 舉辦或協辦國內大型學術型研討會暨論文發表會。

    3. 指導學生社團、協助學生籌組競賽團隊並指導學生參與對外專題競賽。

    4. 舉辦學生專題競賽及成果發表會。

    5. 檢討本系學生能力指標與各課程能力指標。

    6. 蒐集畢業學生就業狀況及協助就業需求輔導。

  • 中長程發展計畫 --------------------------------------------------------------------------------------- 第 9 期近中程計畫

    -------------------------------------------------------------------------------------------------------------------------------- 16

    七、研究與技術發展

    放遠過去,本系畢業學生大多服務於周邊之新竹科學園區和新竹工業區,為高科技

    產業培植數眾多的技術人才。近年來,在本校籌辦轉型科技大學的同時,每年均投入近

    5000 萬元之經費,致力於教學軟硬體環境之提升。此外,本系於民國 96、97 年度榮獲

    教育部技專校院發展學校重點特色專案計畫『建構綠色能源轉換與網路監控教學帄台』、

    民國 99年榮獲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建立特色典範計畫『建構綠色能源開發與應用之教學

    暨服務帄台-子計畫(三)綠色能源運具發展計畫』(三年期計畫)及國科會補助私立大

    學校院發展研發特色專案計畫『綠能運具關鍵技術開發』(三年期計畫)之研究經費支

    持,並且利用各項設備資源整合系上既有研究人力與技術,以發展綠色能源與智慧控制

    為主軸的應用技術,將本系「電能科技」與「訊號控制」兩大核心技術拓展成為發展綠

    色能源產業與智慧產業的應用技能。圖四為本系教學與研究之發展特色說明。

    圖四、本系教學與研究之發展特色

    本校鄰近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新竹工業區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區域內高科技產業十

    分密集,人才優勢易移轉發展綠能產業與智慧產業。如果能夠結合並善用區域內產官學

    研各項資源,應該具備發展綠色能源產業與智慧產業的條件。是以本系積極規劃 102學

    年度起開始招收碩士班研究生,其發展重點在於運用產官學研各項資源及整合既有研究

    人力與技術,來發展綠色能源產業與智慧產業的應用技能。

    本系為落實在綠能產業技術方面的研發能量,並配合學校三大中心綠能產業-環境

    永續、玻璃創意-藝術永續、客家文化-文化永續所秉持的理念,結合綠能、創意、與

  • 中長程發展計畫 --------------------------------------------------------------------------------------- 第 9 期近中程計畫

    -------------------------------------------------------------------------------------------------------------------------------- 17

    在地文化為其特色,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與電機電子領域的技術研發,以前瞻、創新及高

    效率能源技術為研究主軸,來提升本系師生在研究與教學方面之成效。

    近幾年來本系為提升教學與研究的能量,積極鼓勵教師發表論文,總計近五年來(96

    ~100年度)本系教師發表論文總計有 169篇,其中期刊論文有 30篇、國際研討會論文

    有 35篇、其他研討會論文有 104篇,專書著作有 3本,取得專利數為 14件。

    本系 96~100年度教師產學合作及研究計劃承接之情形如下:部會(國科會及教育

    部)研究案共 25件,總金額為 32,438,752元;其他部會之產學合作案共 39件,總金額

    為 6,339,898元;總共合計近五年承接計畫共 64件,總金額為 38,778,650元。

    本系教師之重要研究成果主要來自政府部門(如國科會及經濟部)之委託計畫。教

    師接受委託計畫後,皆能如期於計畫期間內完成計畫內容,並繳交結案報告。另外,許

    多教師並將研究成果以論文方式發表於國內外學術研討會及著名期刊中,或將研究成果

    申請專利。為能提升本系研究能量,本系教師於 96~100年度積極參與國際及國內學術

    研討會或實務研習次數,總計 231次,其中國際學術研討會 16次、國內學術研討會 128

    次、實務研習次數 87次。100年至 104年本系研究與技術發展相關規劃,如表十。

    表十、研究與技術發展相關規劃

    學年度 本系在研究與技術發展相關規劃工作重點

    100

    1. 爭取國科會與公民營機關委託研究案,每年 10件以上。

    2. 鼓勵教師發表 EI等級以上期刊論文與國際研討會論文,每年 10件以

    上。

    3. 提升研發能量,爭取產學合作案。

    101

    1. 爭取國科會與公民營機關委託研究案,每年 11件以上。

    2. 鼓勵教師發表 EI等級以上期刊論文與國際研討會論文,每年 11件以

    上。

    3. 提升研發能量,爭取產學合作案。

    102

    1. 爭取國科會與公民營機關委託研究案,每年 12件以上。

    2. 鼓勵教師發表 EI等級以上期刊論文與國際研討會論文,每年 12件以

    上。

    3. 提升研發能量,爭取產學合作案。

    103

    1. 爭取國科會與公民營機關委託研究案,每年 13件以上。

    2. 鼓勵教師發表 EI等級以上期刊論文與國際研討會論文,每年 13件以

    上。

    3. 提升研發能量,爭取產學合作案。

  • 中長程發展計畫 --------------------------------------------------------------------------------------- 第 9 期近中程計畫

    -------------------------------------------------------------------------------------------------------------------------------- 18

    學年度 本系在研究與技術發展相關規劃工作重點

    104

    1. 爭取國科會與公民營機關委託研究案,每年 14件以上。

    2. 鼓勵教師發表 EI等級以上期刊論文與國際研討會論文,每年 14件以

    上。

    3. 提升研發能量,爭取產學合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