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患者撑起阳光“庇护伞” -...

1
04 健康徐州 责编:谢金忠美编:张昊校对:张霞男 2017年 8月 7日 星期一 社址:新城区富春路 8号 邮编 221018 徐工商广字第 030003号 总值班室 85690460 要闻采访部 85695710 党群工作室 85697229 政法工作室 85805907 三农工作室 85693598 工商工作室 85806880 民生工作室 85691619 文教体卫工作室 85690466 城建工作室 85692756 报纸出版部 85690457 85600164 新媒体出版部 80805093 广告中心 85690469 发行中心 85690141 徐州日报社印务中心承印 87799237 ◎本报全媒体记者 孟祥 通讯员 谈建荣 杨慧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精神类 疾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人们在 恐惧的同时却对这类疾病知之甚 少。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 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其中精神分 裂症患者人数超过640万。徐州 市东方医院是我市唯一一家公立 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多年来,一 直承担着徐淮地区精神疾病的医 教研防工作,为无数患者撑起一 把把阳光“庇护伞”。 经过30多年的岁月沉淀,作 为该院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精神科业务辐射淮海经济区,注 重临床与科教研相结合,形成了 院校合作的良好模式,建成了在 区域内有较强影响力、医疗条件 优秀、医疗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 富、专业特色鲜明的重点专科。 多年来,该院精神科协助徐州 市第一人民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徐州市肿瘤医 院、徐州市儿童医院、新沂市人民 医院、安徽萧县人民医院开设精神 科/心理科门诊,派专家进行技术支 援或对口帮扶,共同促进徐州及周 边地区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辐射淮海经济区 徐州市精神科重点专科学科 带头人、市东方医院精神科大科 主任刘华介绍,精神科是首批国 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精神 科基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协同医院),省综治委指定的徐、 宿、盐、连四市肇事肇祸精神障碍 强制医疗的收治单位。科室目前 拥有医师41人,护士108人,现有 床位260张,在所有科室中是最 多的,年门急诊量达7万余人次, 年收治住院病人近3000人次,辐 射整个淮海经济区。主要发展方 向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期 创伤、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风险 评估与心理护理干预、无抽搐电 休克治疗等相关临床诊疗与研 究,部分技术水平在全省及淮海 经济区处于先进水平。 精神分裂症治疗。2012年, 精神科引进筛查量表(前驱期问 卷-简版 (PQ-B))、诊断工具 (前驱期综合征结构式访谈 (SIPS,第V版)和前驱期综合征 量表(SOPS)),用于精神病性 高危综合征的早期识别,并对精 神病性高危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 干预和随访,追踪其医学转归,获 得省预防医学课题1项。 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TCF4(SNPrs2958182) 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 发表SC I论文1篇,合作开展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对精神分 裂症患者代谢综合症进行药物干 预,获得市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 论文两篇。 抑郁症治疗。成立了抑郁症 诊疗学组,构建和完善抑郁症的 治疗和康复体系,提高抑郁症的 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愈率,检测 抑郁症患者的5-HTTLPR、DK- K I、MTHFR、5-HT2C-759C /T 基因多态性、认知功能和神经影 像学特征,优化难治性抑郁症的 治疗方案,获得市级科研项目5 项,发表论文39篇。 儿童期创伤治疗。2004年, 在省内率先开展儿童期创伤的研 究,编制《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 表》《解离特质量表》《主观幸福 感简表》等,用于各年龄阶段神 经症患者等多个群体的心理评 估,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008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有 儿童期受虐待经历的抑郁障碍患 者的小组人际心理治疗,缓解儿 童期受虐待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 症状和心理社会功能。在国内较 早运用问卷调查、心理访谈、临床 诊断、跟踪随访等多种方法评估 未成年及成年群体,构建儿童期 创伤者心理病理学特征的结构方 程模型,从人格特质形成、述情能 力、感觉统合能力等多个途径指 导其心理治疗与干预。 中西医结合精神障碍治疗。 1988年,在徐州率先开展精神疾 病的中医治疗,2004年开展中西 医结合治疗精神障碍,通过辨证 论治,使用精分1号、解郁1号、安 神1号和便通1号等五种方剂治疗 相关精神障碍。近3年来,中西医 结合治疗各类精神障碍患者 10737人次。 酒依赖与酒中毒的治疗。 2001年,精神科在全市率先开展 戒酒治疗,截至目前共收治酒依赖 患者1860人。近年来,随着救治脑 损伤、多脏器损伤等重症病人数量 的明显增加,该科室通过实施家庭 干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 性干预措施,减轻患者心理渴求, 改善家庭功能,预防复饮产生。 技术水平区域领先 “医院一直高度重视精神科 专科的发展,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制订了专科发展目标及具体可行 的实施计划,并从人才的引进培 养、专科设备的购置更新、新病区 的改造扩建等方面,切实加大投入 力度,使得专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 了强有力的支持保障。”刘华主任 说,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精神科 将按照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的相 关标准要求,加倍努力,积极开展 各项临床医疗与科研教学工作。 2005年,该院精神科率先在 徐州市开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并将MECT用于高龄、难治性精 神病患者的治疗。治疗各种精神 障碍患者达30000余例次,近3年 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18774例 次,3193例。 2006年,率先将小组心理干 预技术与人际心理治疗、认知行 为治疗等技术进行整合,形成了 适合于护理人员进行操作的小组 心理护理方案,干预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酒依赖等各种患者约 2000余人,效果显著,收益良好。 2008年,率先开展心理剧治 疗对精神分裂症功能康复的干预, 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各种患 者约1000余人;并将心理剧治疗 与家庭治疗技术进行了有机整合, 形成了家庭心理剧治疗方案。 科室专科人才队伍实力雄厚, 兼职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人, 博士1人,硕士7人;拥有徐州市双 百高层次培养人才2人、徐州市优 秀专家1人、徐州市拔尖人才1人, 徐州市医学青年后备人才1人。 消除对精神疾病的偏见 刘华主任向记者说起了这样一 个案例:淮北一17岁高二男学生李 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敏感多疑,感 觉同学都欺负他,说他坏话,老师也 偏向同学,不要去上学。休学在家后, 他整日紧张害怕,家长意识到其有 精神问题,但不敢去精神专科医院 就诊,在网上偏信偏方,找巫医神婆 治疗,病情越来越重。后来,经人介 绍来到东方人民医院精神科就诊。 “来我院后我们马上组织了 专家团进行会诊,从李某的生长发 育、成长经历、个性特点、疾病的发 展规律和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确诊 李某患有‘精神分裂症’。刘华主 任说,专家团针对其病情制订了适 宜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及康复治 疗,李某很快康复回到学校学习, 一年后顺利考上大学。目前李某仍 坚持服药,还经常和主治医生保持 联系,积极配合治疗与康复。 刘华主任提醒,李某所患 “精神分裂症” 是一种重性精神 疾病,病因比较复杂,一般需要长 期治疗,但由于人们对精神疾病 的偏见和误解,不敢去医院治疗, 往往会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 为患者撑起阳光“庇护伞” —— 记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市东方人民医院精神科 误区之一 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成瘾性, 时间长了会形成依赖。 各种抗精神病药物与精神 类药品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前者 长期服药不会形成瘾性。精神类 药物包括吗啡、杜冷丁等止痛药 物,具有成瘾性不能长期使用。 而一些镇静催眠药如安定类成 瘾性也非常低,只要在医师的指 导下服药不会有问题的。 误区之二 精神病治愈后,可以不再服 药治疗。 大多数精神疾病很难一次 彻底性治愈,需要长期的维持治 疗,有的需要终身服药,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药品的种类、剂 型不断更新,给患者的服药带来 很大的方便性,比如有日效(一 天服用一次)、周效(每周或二 周用药一次)、长效的(每四周 用药一次),有片剂、口腔崩解 片、滴丸、针剂、液体等。 误区之三 是药三分毒,抗精神病药物 也一样,长期使用会把脑子吃坏 了,吃傻了。 现今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新 型抗精神病药物都是经过严格的 动物、人体试验,再进行三期临床 试验后,证明安全、有效才能被政 府批准应用于临床。大量的临床 研究证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毒副 作用多较小,对大脑及全身各个 脏器不会造成实质性的损伤。 误区之四 精神病是心理疾病主要靠 心理疏导来治疗,药物治疗并不 重要。 大量的研究证实,绝大多数 精神疾病多有大脑的功能和结 构的改变,需要药物或物理治疗 来改善结构和功能。除部分与心 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心理障碍仅靠 心理治疗就能解决问题外,其它 都需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 治疗或三者之间组合。 误区之五 精神疾病可以手术治愈。 目前为止没有确凿的证据表 明脑部手术可以治愈精神疾病,或 替代药物治疗;手术本身也具有很 大的风险和后遗症。除极少数病人 由于自伤、自杀、攻击、伤害他人, 药物又完全无效情况下实施手术 外,其它都是严禁外科治疗。 误区之六 中药治疗精神疾病效果好于 西药,没有副作用,标本兼治。 中国的传统医药在许多慢性 疾病方面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但 在精神疾病的领域中医中药却相形 见绌,疗效明显不如西药,许多患者 听从小广告忽悠,迷信中医,吃汤 药,既浪费了钱财,又延误了病情。 ◎本报全媒体记者 孟祥 通讯员 蒋瑞 自 2014年起,我市在主城 区启动了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 项——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连续3年被国家项目办在全国会 议上推广为肿瘤防治医防合作典 范的“徐州模式”。 区域肿瘤患者规范的基础信 息采集分析,是做好肿瘤防治工 作的重要基础,为整合徐州市肿 瘤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肿瘤患 者防治一体化的全生命周期管 理。根据国家《肿瘤登记管理办 法》、《江苏省肿瘤随访方案(试 行)》等要求,在市卫生计生委的 统一部署下,徐州市肿瘤防治管 理中心研发了“徐州市肿瘤信息 化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的二 期工程也逐步投入使用。 据了解,徐州市肿瘤防治管 理中心由市肿瘤医院、市疾控中 心联合成立,该中心研发的徐州 市肿瘤信息化管理系统二期工程 的各项功能较以前有了更为人性 化的完善,真正成为覆盖全市的 精准肿瘤筛查大数据云平台。 据徐州市肿瘤防治管理中心 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功能 强大,具有以下特点: 采用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 智能网联技术,通过建设高危数 据中心实现数据全面调度,全市 肿瘤筛查数据均通过数据中心进 行汇总和交换。 使用移动技术,增加 PAD 端离线数据采集和在线自动上传 功能,提高二级(含)以上医疗机 构工作效率,减少纸质问卷的使 用,避免了二次录入产生偏倚。 在采集过程中增加地址信息 标准化,为将来区域发 布情况分析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系统自动预 约,减轻二级(含)以上 医疗机构工作负担。 通过系统,二级(含)以上医 疗机构可实时了解各工作阶段完 成情况、待办情况,实时查看相关 指标统计结果,如采集信息、高危 信息、预约信息、体检结果信息等。 体检医生直接在系统上录入 体检结果,避免筛查中心二次录入 工作,同时自动出具模版式报告,由 报告医师进行修改确认,审核医师 进行审核。通过报告管理功能进行 确认后,可直接打印并领取报告。 后期将通过与微信公众号的 整合,实现高危人群可实时查看 体检的全过程,对体检的信息可 及时查看。同时通过微信推送科 普宣传信息。通过一期工程整合, 以时间轴方式了解患者各阶段情 况,实现肿瘤防治的一体化管理。 远离肿瘤并不难 “徐州模式”重新定义精准肿瘤筛查 精神疾病的六大误区 相关链接 组织病员晨练。 医院开展社区宣传。 刘华主任查房。 徐州市肿瘤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现场调研。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孟祥 通讯员 曹永)《江苏 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 例》已于 2017年 7月 1日 正式实施,为扎实推进《条 例》 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 工作,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7月 27 日下午,市中医院在医技楼 六楼会议室开展了 《江苏 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 例》培训,全体临床医护人 员参加了会议。 医务处曹永主任首先 介绍了我国当前医疗纠纷 的现状,随后列举了部分医 疗案例,剖析医疗纠纷产生 的原因,希望广大医务工作 者能认清当前形势,增强法 律法规意识,加强医患沟 通,避免医疗风险的发生。 其次对 《江苏省医疗纠纷 预防与处理条例》 的立法 思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重 点解读。最后结合医院实 际,要求各科要进行全员培 训,全员参与、人人知晓,加 强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有 效预防、避免、减少和化解 医疗纠纷。 本次培训提高了全院 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对今 后如何开展诊疗活动,规避 风险,保证医疗安全,更好 地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等方面起到了规范和指导 作用,对预防和处理医疗纠 纷起到了积极意义。 市中医院开展《江苏省医疗 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培训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孟祥 通讯员 黄玉梅)7月 27日晚,徐州市一院院长 杜钟祥、党委书记陆仁平带 领25名党员,参加铜山区 “两学一做”电影党课及吴 孟超精神学习宣传研究会 徐州分会揭牌仪式,并观看 影片《我是医生》,向全国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先进典型吴孟超院士学习, 切实感受影片传递的恪尽 职守、敬岗爱业的精神。 会上,全体党员认真观 看了吴孟超院士先进事迹报 告会视频。电影《我是医生》 是以“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中科院院士吴孟超为原型的 传记电影。影片表现了 96岁 高龄的吴孟超院士,面对人 类的各种恶疾顽症,依然不 负医生的使命,鼓励后来者 攻坚克难,造福民生的感人 事迹。影片让广大党员们深 受感染,吴老行医数十载,医 术高超、医德仁厚,手中一把 刀,游刃肝胆,他始终把为党 工作、为国争光和为民负责 放在首位,为我国肝胆外科 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值得 每一位党员学习。 通过此次 “两学一做” 专题学习活动,广大党员纷 纷表示,要以吴孟超院士为 榜样,学习他爱党爱国、一心 为民的崇高信仰,学习他敢 于创新、勇闯禁区的豪迈情 怀,学习他关爱青年、甘为人 梯的大家风范;他敬岗爱业 的热情正是医务工作者应该 提倡的精神风范。广大党员 要严以律己,谋事要实,不忘 初心,为患者提供更加规范、 更加完善、更加优质高效的 医疗服务,为市一院的发展 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一院党委组织党员参加 铜山区“两学一做”电影党课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孟祥)7月 28日是 “世界 肝炎日”,为提升公众对肝 炎的认知水平,普及肝炎防 控知识,江苏省医学会感染 病学分会组织全省各家传 染病医院进行义诊活动。7 月28日上午,作为徐州分 会场的市传染病医院在医 院门诊一楼大厅举办大型 义诊活动,引导公众关注感 染肝炎病毒的危险因素并 做好科学预防。 活动现场,肝病科多名 专家义诊,为群众发放健康 教育宣传手册,解答肝病方 面的疑问,普及肝脏保健知 识。为前来咨询义诊的群众 讲解注意事项,倡导日常预 防,通过合理饮食、减少酗 酒、控制吸烟,自觉养成爱 肝护肝的良好习惯。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肝病 科为江苏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建设单位,是一个以诊治各 种肝病为主的特色专科科 室,在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 炎,尤其是慢性乙型病毒性 肝炎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 炎、肝衰竭、肝硬化、肝癌、自 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 脂肪肝、药物性肝病等方面,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 危重疑难肝病综合救治方面 形成了科学的诊疗体系。通 过此次义诊,扩大了肝病防 治健康教育普及范围,帮助 更多人关爱健康,爱肝护肝。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举办 7·28世界肝炎日 义诊活动 一频发“多型性室速”患者 在市中心医院获成功救治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孟祥 通讯员 张雪园)日 前,市中心医院心脏诊疗中 心主任韩冰带领团队为一位 频发“多型性室速”的患者 成功实施射频消融技术,将 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6月 25日,一名 75岁 的男性患者因 “反复发作 性晕厥 12小时”急诊入市 中心医院。患者12小时反 复发作性晕厥5次。入住 CCU后,虽经过系统药物 治疗,但是仍频繁发作室性 早搏,随之反复多次出现多 型性室速、室颤,先后十余 次行电除颤治疗。患者命悬 一线。 韩冰主任认为,该患者 虽然为多型性室速,但诱发 室速的室早形态相对固定, 提示可能存在相对局限的 促发灶,因此,射频消融有 可能取得成功。 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 意后,韩冰主任带领其心脏 电生理团队于 6月 26日紧 急实施射频消融手术。手术 过程中患者仍频繁出现室 早,多次发作室速,反复给 予电除颤,情况非常危险。 韩冰主任指挥大家沉着应 战,凭借娴熟导管操作技术 及扎实的电生理功底,很快 在左室心尖部标定病灶所 在,消融导管到达病灶部位 时记录到异常碎裂的高频 电位。于该部位消融后,室 早完全消失,反复心室刺激 未再诱发室速,证实了术前 判断。术后复查动态心电图 只见到一个其它部位起源 的室性早搏,随访半个多 月,再无室速发作。 目前,患者情况良好, 已出院回家。

Transcript of 为患者撑起阳光“庇护伞” -...

Page 1: 为患者撑起阳光“庇护伞” - cnxz.com.cnepaper.cnxz.com.cn/xzrb/page/1/2017-08/07/04/2017080704...2004/08/07  · 发表SCI论文1篇,合作开展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对精神分

04

健康徐州 责编:谢金忠 美编:张昊 校对:张霞男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社址:新城区富春路8号 邮编221018 徐工商广字第030003号 总值班室85690460 要闻采访部85695710 党群工作室85697229 政法工作室85805907 三农工作室85693598 工商工作室85806880民生工作室85691619 文教体卫工作室85690466 城建工作室85692756 报纸出版部8569045785600164 新媒体出版部80805093 广告中心85690469 发行中心85690141 徐州日报社印务中心承印87799237

◎本报全媒体记者 孟祥

通讯员 谈建荣 杨慧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精神类

疾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人们在

恐惧的同时却对这类疾病知之甚

少。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

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其中精神分

裂症患者人数超过640万。徐州

市东方医院是我市唯一一家公立

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多年来,一

直承担着徐淮地区精神疾病的医

教研防工作,为无数患者撑起一

把把阳光“庇护伞”。

经过30多年的岁月沉淀,作

为该院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精神科业务辐射淮海经济区,注

重临床与科教研相结合,形成了

院校合作的良好模式,建成了在

区域内有较强影响力、医疗条件

优秀、医疗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

富、专业特色鲜明的重点专科。

多年来,该院精神科协助徐州

市第一人民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徐州市肿瘤医

院、徐州市儿童医院、新沂市人民

医院、安徽萧县人民医院开设精神

科/心理科门诊,派专家进行技术支

援或对口帮扶,共同促进徐州及周

边地区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辐射淮海经济区

徐州市精神科重点专科学科

带头人、市东方医院精神科大科

主任刘华介绍,精神科是首批国

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精神

科基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协同医院),省综治委指定的徐、

宿、盐、连四市肇事肇祸精神障碍

强制医疗的收治单位。科室目前

拥有医师41人,护士108人,现有

床位260张,在所有科室中是最

多的,年门急诊量达7万余人次,

年收治住院病人近3000人次,辐

射整个淮海经济区。主要发展方

向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期

创伤、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风险

评估与心理护理干预、无抽搐电

休克治疗等相关临床诊疗与研

究,部分技术水平在全省及淮海

经济区处于先进水平。

精神分裂症治疗。2012年,

精神科引进筛查量表(前驱期问

卷-简版 (PQ-B))、诊断工具

(前驱期综合征结构式访谈

(SIPS,第V版)和前驱期综合征

量表(SOPS)),用于精神病性

高危综合征的早期识别,并对精

神病性高危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

干预和随访,追踪其医学转归,获

得省预防医学课题1项。

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TCF4(SNPrs2958182)

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

发表SCI论文1篇,合作开展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对精神分

裂症患者代谢综合症进行药物干

预,获得市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

论文两篇。

抑郁症治疗。成立了抑郁症

诊疗学组,构建和完善抑郁症的

治疗和康复体系,提高抑郁症的

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愈率,检测

抑郁症患者的5-HTTLPR、DK-

KI、MTHFR、5-HT2C-759C/T

基因多态性、认知功能和神经影

像学特征,优化难治性抑郁症的

治疗方案,获得市级科研项目5

项,发表论文39篇。

儿童期创伤治疗。2004年,

在省内率先开展儿童期创伤的研

究,编制《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

表》《解离特质量表》《主观幸福

感简表》等,用于各年龄阶段神

经症患者等多个群体的心理评

估,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008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有

儿童期受虐待经历的抑郁障碍患

者的小组人际心理治疗,缓解儿

童期受虐待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

症状和心理社会功能。在国内较

早运用问卷调查、心理访谈、临床

诊断、跟踪随访等多种方法评估

未成年及成年群体,构建儿童期

创伤者心理病理学特征的结构方

程模型,从人格特质形成、述情能

力、感觉统合能力等多个途径指

导其心理治疗与干预。

中西医结合精神障碍治疗。

1988年,在徐州率先开展精神疾

病的中医治疗,2004年开展中西

医结合治疗精神障碍,通过辨证

论治,使用精分1号、解郁1号、安

神1号和便通1号等五种方剂治疗

相关精神障碍。近3年来,中西医

结合治疗各类精神障碍患者

10737人次。

酒依赖与酒中毒的治疗。

2001年,精神科在全市率先开展

戒酒治疗,截至目前共收治酒依赖

患者1860人。近年来,随着救治脑

损伤、多脏器损伤等重症病人数量

的明显增加,该科室通过实施家庭

干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

性干预措施,减轻患者心理渴求,

改善家庭功能,预防复饮产生。

技术水平区域领先

“医院一直高度重视精神科

专科的发展,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制订了专科发展目标及具体可行

的实施计划,并从人才的引进培

养、专科设备的购置更新、新病区

的改造扩建等方面,切实加大投入

力度,使得专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

了强有力的支持保障。”刘华主任

说,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精神科

将按照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的相

关标准要求,加倍努力,积极开展

各项临床医疗与科研教学工作。

2005年,该院精神科率先在

徐州市开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并将MECT用于高龄、难治性精

神病患者的治疗。治疗各种精神

障碍患者达30000余例次,近3年

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18774例

次,3193例。

2006年,率先将小组心理干

预技术与人际心理治疗、认知行

为治疗等技术进行整合,形成了

适合于护理人员进行操作的小组

心理护理方案,干预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酒依赖等各种患者约

2000余人,效果显著,收益良好。

2008年,率先开展心理剧治

疗对精神分裂症功能康复的干预,

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各种患

者约1000余人;并将心理剧治疗

与家庭治疗技术进行了有机整合,

形成了家庭心理剧治疗方案。

科室专科人才队伍实力雄厚,

兼职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人,

博士1人,硕士7人;拥有徐州市双

百高层次培养人才2人、徐州市优

秀专家1人、徐州市拔尖人才1人,

徐州市医学青年后备人才1人。

消除对精神疾病的偏见

刘华主任向记者说起了这样一

个案例:淮北一17岁高二男学生李

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敏感多疑,感

觉同学都欺负他,说他坏话,老师也

偏向同学,不要去上学。休学在家后,

他整日紧张害怕,家长意识到其有

精神问题,但不敢去精神专科医院

就诊,在网上偏信偏方,找巫医神婆

治疗,病情越来越重。后来,经人介

绍来到东方人民医院精神科就诊。

“来我院后我们马上组织了

专家团进行会诊,从李某的生长发

育、成长经历、个性特点、疾病的发

展规律和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确诊

李某患有‘精神分裂症’。刘华主

任说,专家团针对其病情制订了适

宜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及康复治

疗,李某很快康复回到学校学习,

一年后顺利考上大学。目前李某仍

坚持服药,还经常和主治医生保持

联系,积极配合治疗与康复。

刘华主任提醒,李某所患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

疾病,病因比较复杂,一般需要长

期治疗,但由于人们对精神疾病

的偏见和误解,不敢去医院治疗,

往往会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

为患者撑起阳光“庇护伞”———记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市东方人民医院精神科

误区之一

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成瘾性,

时间长了会形成依赖。

各种抗精神病药物与精神

类药品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前者

长期服药不会形成瘾性。精神类

药物包括吗啡、杜冷丁等止痛药

物,具有成瘾性不能长期使用。

而一些镇静催眠药如安定类成

瘾性也非常低,只要在医师的指

导下服药不会有问题的。

误区之二

精神病治愈后,可以不再服

药治疗。

大多数精神疾病很难一次

彻底性治愈,需要长期的维持治

疗,有的需要终身服药,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药品的种类、剂

型不断更新,给患者的服药带来

很大的方便性,比如有日效(一

天服用一次)、周效(每周或二

周用药一次)、长效的(每四周

用药一次),有片剂、口腔崩解

片、滴丸、针剂、液体等。

误区之三

是药三分毒,抗精神病药物

也一样,长期使用会把脑子吃坏

了,吃傻了。

现今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新

型抗精神病药物都是经过严格的

动物、人体试验,再进行三期临床

试验后,证明安全、有效才能被政

府批准应用于临床。大量的临床

研究证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毒副

作用多较小,对大脑及全身各个

脏器不会造成实质性的损伤。

误区之四

精神病是心理疾病主要靠

心理疏导来治疗,药物治疗并不

重要。

大量的研究证实,绝大多数

精神疾病多有大脑的功能和结

构的改变,需要药物或物理治疗

来改善结构和功能。除部分与心

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心理障碍仅靠

心理治疗就能解决问题外,其它

都需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

治疗或三者之间组合。

误区之五

精神疾病可以手术治愈。

目前为止没有确凿的证据表

明脑部手术可以治愈精神疾病,或

替代药物治疗;手术本身也具有很

大的风险和后遗症。除极少数病人

由于自伤、自杀、攻击、伤害他人,

药物又完全无效情况下实施手术

外,其它都是严禁外科治疗。

误区之六

中药治疗精神疾病效果好于

西药,没有副作用,标本兼治。

中国的传统医药在许多慢性

疾病方面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但

在精神疾病的领域中医中药却相形

见绌,疗效明显不如西药,许多患者

听从小广告忽悠,迷信中医,吃汤

药,既浪费了钱财,又延误了病情。

◎本报全媒体记者 孟祥

通讯员 蒋瑞

自2014年起,我市在主城

区启动了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

项———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连续3年被国家项目办在全国会

议上推广为肿瘤防治医防合作典

范的“徐州模式”。

区域肿瘤患者规范的基础信

息采集分析,是做好肿瘤防治工

作的重要基础,为整合徐州市肿

瘤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肿瘤患

者防治一体化的全生命周期管

理。根据国家《肿瘤登记管理办

法》、《江苏省肿瘤随访方案(试

行)》等要求,在市卫生计生委的

统一部署下,徐州市肿瘤防治管

理中心研发了“徐州市肿瘤信息

化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的二

期工程也逐步投入使用。

据了解,徐州市肿瘤防治管

理中心由市肿瘤医院、市疾控中

心联合成立,该中心研发的徐州

市肿瘤信息化管理系统二期工程

的各项功能较以前有了更为人性

化的完善,真正成为覆盖全市的

精准肿瘤筛查大数据云平台。

据徐州市肿瘤防治管理中心

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功能

强大,具有以下特点:

采用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

智能网联技术,通过建设高危数

据中心实现数据全面调度,全市

肿瘤筛查数据均通过数据中心进

行汇总和交换。

使用移动技术,增加 PAD

端离线数据采集和在线自动上传

功能,提高二级(含)以上医疗机

构工作效率,减少纸质问卷的使

用,避免了二次录入产生偏倚。

在采集过程中增加地址信息

标准化,为将来区域发

布情况分析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系统自动预

约,减轻二级(含)以上

医疗机构工作负担。

通过系统,二级(含)以上医

疗机构可实时了解各工作阶段完

成情况、待办情况,实时查看相关

指标统计结果,如采集信息、高危

信息、预约信息、体检结果信息等。

体检医生直接在系统上录入

体检结果,避免筛查中心二次录入

工作,同时自动出具模版式报告,由

报告医师进行修改确认,审核医师

进行审核。通过报告管理功能进行

确认后,可直接打印并领取报告。

后期将通过与微信公众号的

整合,实现高危人群可实时查看

体检的全过程,对体检的信息可

及时查看。同时通过微信推送科

普宣传信息。通过一期工程整合,

以时间轴方式了解患者各阶段情

况,实现肿瘤防治的一体化管理。

远离肿瘤并不难“徐州模式”重新定义精准肿瘤筛查

精神疾病的六大误区

相关链接

组织病员晨练。

医院开展社区宣传。

刘华主任查房。

徐州市肿瘤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现场调研。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孟祥 通讯员 曹永)《江苏

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

例》已于2017年7月1日

正式实施,为扎实推进《条

例》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

工作,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7月27

日下午,市中医院在医技楼

六楼会议室开展了《江苏

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

例》培训,全体临床医护人

员参加了会议。

医务处曹永主任首先

介绍了我国当前医疗纠纷

的现状,随后列举了部分医

疗案例,剖析医疗纠纷产生

的原因,希望广大医务工作

者能认清当前形势,增强法

律法规意识,加强医患沟

通,避免医疗风险的发生。

其次对《江苏省医疗纠纷

预防与处理条例》 的立法

思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重

点解读。最后结合医院实

际,要求各科要进行全员培

训,全员参与、人人知晓,加

强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有

效预防、避免、减少和化解

医疗纠纷。

本次培训提高了全院

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对今

后如何开展诊疗活动,规避

风险,保证医疗安全,更好

地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等方面起到了规范和指导

作用,对预防和处理医疗纠

纷起到了积极意义。

市中医院开展《江苏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培训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孟祥 通讯员 黄玉梅)7月

27日晚,徐州市一院院长

杜钟祥、党委书记陆仁平带

领25名党员,参加铜山区

“两学一做”电影党课及吴

孟超精神学习宣传研究会

徐州分会揭牌仪式,并观看

影片《我是医生》,向全国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先进典型吴孟超院士学习,

切实感受影片传递的恪尽

职守、敬岗爱业的精神。

会上,全体党员认真观

看了吴孟超院士先进事迹报

告会视频。电影《我是医生》

是以“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中科院院士吴孟超为原型的

传记电影。影片表现了96岁

高龄的吴孟超院士,面对人

类的各种恶疾顽症,依然不

负医生的使命,鼓励后来者

攻坚克难,造福民生的感人

事迹。影片让广大党员们深

受感染,吴老行医数十载,医

术高超、医德仁厚,手中一把

刀,游刃肝胆,他始终把为党

工作、为国争光和为民负责

放在首位,为我国肝胆外科

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值得

每一位党员学习。

通过此次“两学一做”

专题学习活动,广大党员纷

纷表示,要以吴孟超院士为

榜样,学习他爱党爱国、一心

为民的崇高信仰,学习他敢

于创新、勇闯禁区的豪迈情

怀,学习他关爱青年、甘为人

梯的大家风范;他敬岗爱业

的热情正是医务工作者应该

提倡的精神风范。广大党员

要严以律己,谋事要实,不忘

初心,为患者提供更加规范、

更加完善、更加优质高效的

医疗服务,为市一院的发展

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一院党委组织党员参加铜山区“两学一做”电影党课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孟祥)7月28日是“世界

肝炎日”,为提升公众对肝

炎的认知水平,普及肝炎防

控知识,江苏省医学会感染

病学分会组织全省各家传

染病医院进行义诊活动。7

月28日上午,作为徐州分

会场的市传染病医院在医

院门诊一楼大厅举办大型

义诊活动,引导公众关注感

染肝炎病毒的危险因素并

做好科学预防。

活动现场,肝病科多名

专家义诊,为群众发放健康

教育宣传手册,解答肝病方

面的疑问,普及肝脏保健知

识。为前来咨询义诊的群众

讲解注意事项,倡导日常预

防,通过合理饮食、减少酗

酒、控制吸烟,自觉养成爱

肝护肝的良好习惯。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肝病

科为江苏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建设单位,是一个以诊治各

种肝病为主的特色专科科

室,在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

炎,尤其是慢性乙型病毒性

肝炎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

炎、肝衰竭、肝硬化、肝癌、自

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

脂肪肝、药物性肝病等方面,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

危重疑难肝病综合救治方面

形成了科学的诊疗体系。通

过此次义诊,扩大了肝病防

治健康教育普及范围,帮助

更多人关爱健康,爱肝护肝。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举办“7·28世界肝炎日”义诊活动

一频发“多型性室速”患者在市中心医院获成功救治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孟祥 通讯员 张雪园)日

前,市中心医院心脏诊疗中

心主任韩冰带领团队为一位

频发“多型性室速”的患者

成功实施射频消融技术,将

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6月 25日,一名 75岁

的男性患者因“反复发作

性晕厥12小时”急诊入市

中心医院。患者12小时反

复发作性晕厥 5次。入住

CCU后,虽经过系统药物

治疗,但是仍频繁发作室性

早搏,随之反复多次出现多

型性室速、室颤,先后十余

次行电除颤治疗。患者命悬

一线。

韩冰主任认为,该患者

虽然为多型性室速,但诱发

室速的室早形态相对固定,

提示可能存在相对局限的

促发灶,因此,射频消融有

可能取得成功。

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

意后,韩冰主任带领其心脏

电生理团队于6月26日紧

急实施射频消融手术。手术

过程中患者仍频繁出现室

早,多次发作室速,反复给

予电除颤,情况非常危险。

韩冰主任指挥大家沉着应

战,凭借娴熟导管操作技术

及扎实的电生理功底,很快

在左室心尖部标定病灶所

在,消融导管到达病灶部位

时记录到异常碎裂的高频

电位。于该部位消融后,室

早完全消失,反复心室刺激

未再诱发室速,证实了术前

判断。术后复查动态心电图

只见到一个其它部位起源

的室性早搏,随访半个多

月,再无室速发作。

目前,患者情况良好,

已出院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