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高消费 缓解“治丧难” -...

1
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A02 值班主任:满国徽 主编:史自勋 美编:庄和平 综合 中国新闻 据介绍,在推行火葬改革方面,近 年来,中西部许多地方根据客观条件变 化,调整扩大了火葬区,加大了宣传引 导力度,提高了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积 极性。东中部一些省份火化率持续攀 升,有十多个省份连续多年火化率保持 在 90% 以 上 ,有 的 已 达 到 100% 。 2014 年全国遗体火化率为 45.6%。 同时,丧葬方式更加多元生态,各 地普遍推行集中规范安葬,积极推广骨 灰存放、树葬、花葬、深埋等多种节地 生态葬法,加大对节地生态安葬的奖 补力度。黑龙江、浙江、安徽、湖北、重 庆、宁夏等地部分市县出台了对选择 树葬、花葬、骨灰深埋等节地生态葬式 的奖补办法。北京、天津、辽宁、上海以 及广州、南京、宁波等地实施了骨灰撒 海补贴政策。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负责人表示, 2013 年,中办、国办《关于党员干部带 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下发以来,殡 葬改革新理念、新要求得到宣传强化, 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意识增强。许多党 员干部带头从简安排丧事活动,主动 退还礼金。有些领导干部力排家族阻 力,带头平毁自家祖坟,节地生态安葬 骨灰甚至不保留骨灰。在党员干部模 范带动下,各地殡仪馆悼念活动举办 率显著降低,丧事大操大办现象明显 减少。 殡葬改革: 丧葬方式更加多元生态 降温高消费缓解“治丧难”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谈破解殡葬难题 每年清明期间,关于 殡葬消费高、“治丧难”、 市场不够规范等话题往 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 点。今年清明节前夕,围 绕如何破解殡葬高消费 难题、缓解群众“治丧 难”、加快殡葬改革、规范 殡葬服务管理等问题,记 者采访了民政部社会事 务司负责人。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负责人指出,殡 葬高消费问题反映出群众在支付殡葬 服务费用方面存在经济压力,这与殡葬 领域公共服务水平低、殡葬救助保障政 策措施不完善有关,也与殡葬服务市场 运作不规范和殡葬服务特殊的精神消 费特征有关。 这位负责人表示,应从以下几方面 入手解决此类问题:全面推行惠民殡 葬政策,逐步建立殡葬基本公共服务 保 障 制 度 ,保障 群 众 基 本 殡 葬 需 求; 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关 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有 关问题的指导意见》等殡葬收费政 策,落实基本服务政府定价、选择性 服务政府指导价的定价机制,同时联 合价格、工商等部门加强对市场化殡 葬收费行为的监管,规范殡葬服务和 收费行为,维护丧属自由选择权和公 平交易权;加强公益性公墓建设,将 为身故者提供公益生态安葬服务纳 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畴,满足 群众“逝有所葬”的基本安葬需求;大 力宣传厚养薄葬观念,引导群众自觉 抵制大操大办之风,树立文明节俭治 丧的新风尚。 殡葬高消费: 多方面入手促“降温”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在草长莺 飞的季节里,又到了追思先人、追忆逝 者、展望未来的时节。在大气污染越 来越严重的当下,人们在追忆儿时青 山绿水发出无限感慨的同时,更有义 务改变传统陈旧祭扫方式,让绿色祭 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目前,虽然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 实现了由土葬向火葬的变革,但囿于 “讲究风水”和“入土为安”等传统观 念,在某些地方还存在“薄养厚葬”的 风俗,一些人尽管对父母生前的照顾 未必周到,但葬礼和祭奠却一定要办 得体面、风光,导致各种豪华的塔陵、 墓碑仍屡见不鲜,祭扫时仍把燃放鞭 炮、焚烧祭品作为不二选择。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 家,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脆弱的生态环境在日益复杂 而繁琐的殡葬活动中难堪重负。如果 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改善,我们赖以 生存的环境还会继续遭受影响。正因 为如此,推动绿色祭奠成为新的生活 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清明节的核心价值是对先人的敬 仰和缅怀。中国人向来有慎终追远的 传统,家的观念非常强烈,家谱、祠堂、 祖坟等是强化家族观念和传承家族记 忆的重要载体。然而,心的怀念不在 于烧多少冥币,更不在于建造多豪华 的墓地,而在于思考自己在对待长辈 中的得失,怀念长者的恩情,改善未来 的行为。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蓝 天白云的绿色祭奠,显然与这些理念 更相符。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 道路,政府部门、企业以及每一位公民 都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有关部 门需要引导群众探索音乐、诗歌、公祭 墙、放风筝、郊游、海葬等形式祭奠逝 者,使清明祭扫在和谐温馨的气氛下 进行,逐步形成绿色祭奠的生活方式。 记者 张建 潘强 (新华社北京 4 月 4 日电) 根据《2014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 2014 年全国死亡人口 977 万人,火化 遗体 446 万具,殡仪馆 1784 个,火化炉 5743 个,平均下来,每个殡仪馆和每台 火化炉全年火化遗体分别为 5476 具和 1701具,火化任务较为繁重。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负责人说,近 年来,针对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滞 后、基本殡葬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有 待提高等问题,各地加大了规划建设 力度,一些大中城市分期分批实施了 殡仪馆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淘汰了一 批落后的火化设备,改善了群众治丧 条件。 据悉,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工 作,各地将进一步制定完善殡葬公共服 务设施规划,争取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 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配置殡仪 服务、遗体火化和骨灰安葬设施,加快 建成规划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完备、引 导改革方向的殡葬公共服务网络,为满 足群众治丧需求提供基础保障。 “治丧难”: 积极改善群众治丧条件 新华时评 让绿色祭奠成为 一种生活方式 据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梅联华介绍, 在中国古代本有两个传统节日:一为清 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主要用于指导 农耕;一为寒食节,旨在扫墓和缅怀亲 人。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在时间上相隔 不远,后被合二为一。合并后的清明节 与其它节气不同,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 俗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梅联华说,在民间传说中关于清明 扫墓的源头有两种:一则故事讲的是三 国时期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去世 后朝廷却没有为之盖庙,于是百姓在寒 食期间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后朝廷 自省措置不当,正式附祭诸葛亮于刘备 庙,但寒食野祭的风俗却已经形成,并 演变为各人祭扫先人的坟墓。另一则 故事则称寒食扫墓的习俗与寒食节同 时形成于春秋时期,都因纪念隐士介子 推而起;介子推为春秋时期晋国人,因 “割股奉君”及“隐居不言禄”而深得世 人怀念。 如今,我国各地清明祭祀的方式或 项目各有不同,但常见的做法分为两个部 分: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 品。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很多 地方已变挂烧纸钱为鲜花祭扫。 梅联华指出,其中祭祀的程序最为 关 键,一 为寄 托 哀 思,二 为 与 先 人 相 感。扫墓时,人们携带各类祭品到墓 地,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 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 纸钱,表示此坟尚有后人,最后再叩头 行礼祭拜。此后一家人围坐聚餐饮酒; 也可放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相关 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可折些杨柳枝, 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 则把柳条编成环状戴在头上。 记者 袁慧晶(新华社南昌4月4日专电) 清明节为两节合并而来 扫墓风俗源于寒食节 4 月 4 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一墓园,市民花祭故人。 清明时节,越来越多的沈阳市民选择以鲜花或绢花代替香烛纸钱,用低碳环保的方式来祭奠、追忆故人。 新华社发 关注 清明节 中 办、国 办《关 于 党 员 干 部 带 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提出,加 快修订《殡葬管理条例》,健全基本 殡 葬 服 务 保 障、殡 葬 服 务 市 场 监 管、丧事活动管理执法等方面的制 度。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负责人表示, 目前,《殡葬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已被 纳入重点立法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争 取对一些殡葬重点、难点、焦点问题达 成相对统一的意见,推动新条例尽快 出台。同时,各地也在加快推进地方 性殡葬法规创制,积极开展殡葬重点 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制度探索和创 新,不断规范殡葬服务管理,提高依法 行政水平。 记者 黄小希 (据新华社北京 4 月 4 日电) 规范管理: 加快修订《殡葬管理条例》 新华社广州4月4日电 记者周 )记者4日从广州市红十字会获悉, 经过一年多时间酝酿,《广州市志愿捐 献遗体管理办法》已获广州市政府常务 会议审议通过。这意味着志愿捐献遗 体无需征得直系亲属同意,破解“悔捐” “弃捐”困境。 据广州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欧 阳炳惠介绍,2000 年 11 月,《广州市 志愿捐献遗体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和 实施。经过10多年发展,暂行办法 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遭遇诸多问题亟 待解决。 “特别是旧办法规定,捐献人在填 写申请表以及捐献时都必须征得所有 直系亲属同意才能完成逝者遗愿,如 果任何家属表达反对意见,义举就会 被一票否决,结果导致相当多的悔捐、 弃捐。”欧阳炳惠说,“而新办法则明 确遗体捐献事宜,应该是我的身体我 做主。” 在执行人范围方面,以往的遗体 捐献执行人被明确要求为逝者的直 系亲属(特殊情况下可由志愿捐献遗 体者委托其工作单位或有关组织担 任)。新办法则明确执行人可以是捐 献人近亲属,或工作、生活上有密切 关系的其他自然人,也可以是捐献人 生前所在单位、居住地的居(村)民委 员会、养老机构或者其他有关单位。 孤寡老人、老人院老人如在本人表达 遗体捐献意愿后,可由村居委、老人院 代其执行捐献,大大扩大原来的执行 群体。 经过十余年推广,截至 2015 年 3 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共受理申请登记捐 献遗体志愿者 1630 人,实现捐献 394 例。但这样的数量尚不能满足医学院 校的教学需求。 医学专家表示,遗体捐献志愿者 又被称作学生的“无语良师”,在目前 现代仿生学仍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真实 遗体供医学院学生上解剖课程的情况 下,遗体捐献仍是医学入门的重要基 石。然而,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遗体 捐献、尸检仍为多数人顾忌,尸体标本 来源缺乏,将直接影响临床医生的培 养质量。 “我的身体我做主” 广州遗体捐献无需直系亲属同意 武警官兵在江西景德镇市洪源工业园区一在建 桥梁工地加固堤防(4 月 3 日摄)。 4月3日下午,强降水导致江西景德镇市洪源工 业园区一在建桥梁工地发生堤岸垮塌事故,垮塌长 度100米左右,给河边的天然气管道和高压输电线 造成严重威胁。武警江西总队景德镇支队和武警水 电二总队四支队数百名官兵迅速赶赴现场展开救 援,排除险情,填堵构筑一条 140 米长、3 米宽、2 米 高的河堤。至 4 日凌晨险情排除。 新华社发(易文升摄) 强降雨导致坍塌 武警抢险救援 民俗档案 4 月 4 日 20 时 06分在辽宁盘锦拍 摄的“红月亮”。 当日月全食现身 天宇。据介绍,月全 食很具观赏性,从地 球上看去,月亮呈现 难得一见的古铜色, 也就是平常所说的 “红月亮”。 新华社发 美丽 “红月亮” 据新华社台北4月4日电 记者李寒芳 陈思 )台湾花莲县秀林乡德丰渔场海域4日发生一起 大陆女大学生落海意外。在台北艺术大学就读的大 陆女大学生刘欣莹被海浪突然卷走,“海巡署”搜救 送医急救后宣告不治。 22岁的刘欣莹来自广东省,当天和另两名友人 到德丰渔场海边戏水,中午 12 时 30 分左右,突如其 来的大浪将其卷落海中。“海巡署”岸巡 83 大队接获 报案后,出动空勤直升机寻获,其后由救护车接驳送 往花莲总医院急救,但为时已晚。 一名大陆女大学生 在花莲落海身亡 新华社长沙4月4日电 记者周楠 )记者从湖南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湖南省近日遭遇暴雨、狂 风和冰雹袭击,多地出现了灾害。据初步统计,截至 4日18时,强降雨造成洞庭湖之滨的岳阳市52个乡 镇23.95万人受灾,29.2万亩农作物受灾,1.21万人 紧急转移。当地干部与群众正在抓紧抗灾救灾。 暴雨冰雹齐袭湖南 近24万人受灾1万余人被紧急转移 A B C D 新华社兰州4月4日电 记者姜伟超 )记者从甘肃 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委了解到,4日14时20分左 右,当地发生一起农用车翻车事故,造成7人当场死 亡,5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另有4人目前在医院接 受救治。 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甘肃康乐农用车翻车 已造成12人死亡 上接 A01 与岛上1个营的守敌血战了2个昼夜,击毙击伤敌 人 200 多人,但我军也损失惨重,有 100 多人在战斗 中壮烈牺牲,最后只有11人夺船突围。 晃眼间,距离那惊心动魄的登陆之夜已过了65 年。65年来,这片悬崖下波涛依旧翻滚不息,悬崖 上的生活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4月2日上午,10位琼崖纵队老战士代表及澄 迈县委、县政府、机关干部、学生代表等千余人在澄 迈县桥头镇玉包港登陆作战纪念园举行清明拜祭先 烈活动。 海风习习,纪念碑前摆满了人们祭奠先烈的朵 朵鲜花,为庄严肃穆的纪念园添上一抹哀思,一份力 量,一种希望。 (本报金江 4 月 4 日电) 悬崖听涛 英魂永驻 民生鼓足钱袋子 百姓过上好日子 上接 A01 先后获评省级小康环保示范村、国家级宜居示范村。 “财政贴息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使小额 贷款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儋州市财政局局长赵 江泽说。据了解,2014年该市发放农民小额贷款财 政贴息资金560万元,促成银行发放小额贷款2.6亿 元,支持一批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 普惠:民生投入连年稳步增 这边象棋大战刚刚拉开帷幕,那边排球比赛已 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儋州市雅星镇鹅岛村,村民们 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目前,儋州市275个村都建 有文体设施。 一个个数据,一个个例子证明,更多的民众享受 到了发展的成果。翻开2014年儋州市民生台账,一 笔笔投入可圈可点。诸如,投入教育事业10.3亿 元;投入社会保障6.4亿元;改造农村危房2706户; 财政补贴 11 个农业险种全覆盖…… 据统计,近五年来全市累计投入155.62亿元改 善民生。连年稳步增长的民生投入,使政府每年承 诺的多件民生实事如期兑现。 今年1月下旬,儋州确定了包括硬化民族地区 村庄出口路、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对边远 农村小学教师给予生活补贴等十大民生实事目标。 对此,儋州市长张耕表示:“以办好十大民生实事为 切入点,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以 增加人民群众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 的成果惠及儋州百万群众。” (本报那大 4 月 4 日电)

Transcript of 降温高消费 缓解“治丧难” -...

  • 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A02 值班主任:满国徽 主编:史自勋 美编:庄和平综合中国新闻

    ■■■■■ ■■■■■ ■■■■■

    据介绍,在推行火葬改革方面,近年来,中西部许多地方根据客观条件变化,调整扩大了火葬区,加大了宣传引导力度,提高了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积极性。东中部一些省份火化率持续攀升,有十多个省份连续多年火化率保持在 90%以上,有的已达到 100%。2014年全国遗体火化率为45.6%。

    同时,丧葬方式更加多元生态,各

    地普遍推行集中规范安葬,积极推广骨灰存放、树葬、花葬、深埋等多种节地生态葬法,加大对节地生态安葬的奖补力度。黑龙江、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宁夏等地部分市县出台了对选择树葬、花葬、骨灰深埋等节地生态葬式

    的奖补办法。北京、天津、辽宁、上海以及广州、南京、宁波等地实施了骨灰撒海补贴政策。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负责人表示,2013年,中办、国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下发以来,殡

    葬改革新理念、新要求得到宣传强化,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意识增强。许多党员干部带头从简安排丧事活动,主动退还礼金。有些领导干部力排家族阻力,带头平毁自家祖坟,节地生态安葬骨灰甚至不保留骨灰。在党员干部模范带动下,各地殡仪馆悼念活动举办率显著降低,丧事大操大办现象明显减少。

    殡葬改革:丧葬方式更加多元生态

    降温高消费 缓解“治丧难”——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谈破解殡葬难题

    每年清明期间,关于殡葬消费高、“治丧难”、市场不够规范等话题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清明节前夕,围绕如何破解殡葬高消费难题、缓解群众“治丧难”、加快殡葬改革、规范殡葬服务管理等问题,记者采访了民政部社会事务司负责人。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负责人指出,殡葬高消费问题反映出群众在支付殡葬服务费用方面存在经济压力,这与殡葬领域公共服务水平低、殡葬救助保障政策措施不完善有关,也与殡葬服务市场运作不规范和殡葬服务特殊的精神消费特征有关。

    这位负责人表示,应从以下几方面

    入手解决此类问题:全面推行惠民殡葬政策,逐步建立殡葬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殡葬需求;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有

    关问题的指导意见》等殡葬收费政策,落实基本服务政府定价、选择性服务政府指导价的定价机制,同时联合价格、工商等部门加强对市场化殡葬收费行为的监管,规范殡葬服务和

    收费行为,维护丧属自由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加强公益性公墓建设,将为身故者提供公益生态安葬服务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畴,满足群众“逝有所葬”的基本安葬需求;大力宣传厚养薄葬观念,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大操大办之风,树立文明节俭治丧的新风尚。

    殡葬高消费:多方面入手促“降温”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又到了追思先人、追忆逝者、展望未来的时节。在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当下,人们在追忆儿时青山绿水发出无限感慨的同时,更有义务改变传统陈旧祭扫方式,让绿色祭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目前,虽然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实现了由土葬向火葬的变革,但囿于

    “讲究风水”和“入土为安”等传统观念,在某些地方还存在“薄养厚葬”的风俗,一些人尽管对父母生前的照顾未必周到,但葬礼和祭奠却一定要办得体面、风光,导致各种豪华的塔陵、墓碑仍屡见不鲜,祭扫时仍把燃放鞭炮、焚烧祭品作为不二选择。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脆弱的生态环境在日益复杂而繁琐的殡葬活动中难堪重负。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还会继续遭受影响。正因为如此,推动绿色祭奠成为新的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清明节的核心价值是对先人的敬仰和缅怀。中国人向来有慎终追远的传统,家的观念非常强烈,家谱、祠堂、祖坟等是强化家族观念和传承家族记忆的重要载体。然而,心的怀念不在于烧多少冥币,更不在于建造多豪华的墓地,而在于思考自己在对待长辈中的得失,怀念长者的恩情,改善未来的行为。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绿色祭奠,显然与这些理念更相符。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政府部门、企业以及每一位公民都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有关部门需要引导群众探索音乐、诗歌、公祭墙、放风筝、郊游、海葬等形式祭奠逝者,使清明祭扫在和谐温馨的气氛下进行,逐步形成绿色祭奠的生活方式。

    记者 张建 潘强(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根据《2014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4年全国死亡人口977万人,火化遗体446万具,殡仪馆1784个,火化炉5743个,平均下来,每个殡仪馆和每台火化炉全年火化遗体分别为5476具和1701具,火化任务较为繁重。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负责人说,近

    年来,针对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滞后、基本殡葬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各地加大了规划建设力度,一些大中城市分期分批实施了

    殡仪馆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火化设备,改善了群众治丧条件。

    据悉,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工

    作,各地将进一步制定完善殡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争取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配置殡仪服务、遗体火化和骨灰安葬设施,加快建成规划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完备、引导改革方向的殡葬公共服务网络,为满足群众治丧需求提供基础保障。

    “治丧难”:积极改善群众治丧条件

    新华时评

    让绿色祭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据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梅联华介绍,在中国古代本有两个传统节日:一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主要用于指导农耕;一为寒食节,旨在扫墓和缅怀亲人。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在时间上相隔不远,后被合二为一。合并后的清明节与其它节气不同,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梅联华说,在民间传说中关于清明扫墓的源头有两种:一则故事讲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去世后朝廷却没有为之盖庙,于是百姓在寒食期间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后朝廷自省措置不当,正式附祭诸葛亮于刘备庙,但寒食野祭的风俗却已经形成,并演变为各人祭扫先人的坟墓。另一则

    故事则称寒食扫墓的习俗与寒食节同时形成于春秋时期,都因纪念隐士介子推而起;介子推为春秋时期晋国人,因

    “割股奉君”及“隐居不言禄”而深得世人怀念。

    如今,我国各地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有不同,但常见的做法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

    品。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很多地方已变挂烧纸钱为鲜花祭扫。

    梅联华指出,其中祭祀的程序最为关键,一为寄托哀思,二为与先人相感。扫墓时,人们携带各类祭品到墓地,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表示此坟尚有后人,最后再叩头行礼祭拜。此后一家人围坐聚餐饮酒;也可放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相关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可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环状戴在头上。记者 袁慧晶(新华社南昌4月4日专电)

    清明节为两节合并而来扫墓风俗源于寒食节

    4月4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一墓园,市民花祭故人。清明时节,越来越多的沈阳市民选择以鲜花或绢花代替香烛纸钱,用低碳环保的方式来祭奠、追忆故人。 新华社发

    关注清明节

    中办、国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快修订《殡葬管理条例》,健全基本殡葬服务保障、殡葬服务市场监管、丧事活动管理执法等方面的制度。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负责人表示,目前,《殡葬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已被纳入重点立法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争

    取对一些殡葬重点、难点、焦点问题达成相对统一的意见,推动新条例尽快出台。同时,各地也在加快推进地方

    性殡葬法规创制,积极开展殡葬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制度探索和创新,不断规范殡葬服务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记者 黄小希(据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规范管理:加快修订《殡葬管理条例》

    新华社广州4月4日电(记者周强)记者4日从广州市红十字会获悉,经过一年多时间酝酿,《广州市志愿捐献遗体管理办法》已获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意味着志愿捐献遗体无需征得直系亲属同意,破解“悔捐”

    “弃捐”困境。据广州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欧

    阳炳惠介绍,2000年 11月,《广州市志愿捐献遗体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和实施。经过 10 多年发展,暂行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遭遇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特别是旧办法规定,捐献人在填写申请表以及捐献时都必须征得所有直系亲属同意才能完成逝者遗愿,如

    果任何家属表达反对意见,义举就会被一票否决,结果导致相当多的悔捐、弃捐。”欧阳炳惠说,“而新办法则明确遗体捐献事宜,应该是我的身体我做主。”

    在执行人范围方面,以往的遗体捐献执行人被明确要求为逝者的直系亲属(特殊情况下可由志愿捐献遗体者委托其工作单位或有关组织担任)。新办法则明确执行人可以是捐献人近亲属,或工作、生活上有密切关系的其他自然人,也可以是捐献人生前所在单位、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员会、养老机构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孤寡老人、老人院老人如在本人表达遗体捐献意愿后,可由村居委、老人院

    代其执行捐献,大大扩大原来的执行群体。

    经过十余年推广,截至2015年 3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共受理申请登记捐献遗体志愿者1630人,实现捐献394例。但这样的数量尚不能满足医学院校的教学需求。

    医学专家表示,遗体捐献志愿者又被称作学生的“无语良师”,在目前现代仿生学仍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真实遗体供医学院学生上解剖课程的情况下,遗体捐献仍是医学入门的重要基石。然而,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遗体捐献、尸检仍为多数人顾忌,尸体标本来源缺乏,将直接影响临床医生的培养质量。

    “我的身体我做主”

    广州遗体捐献无需直系亲属同意

    武警官兵在江西景德镇市洪源工业园区一在建桥梁工地加固堤防(4月3日摄)。

    4月3日下午,强降水导致江西景德镇市洪源工业园区一在建桥梁工地发生堤岸垮塌事故,垮塌长度100米左右,给河边的天然气管道和高压输电线造成严重威胁。武警江西总队景德镇支队和武警水电二总队四支队数百名官兵迅速赶赴现场展开救援,排除险情,填堵构筑一条140米长、3米宽、2米高的河堤。至4日凌晨险情排除。

    新华社发(易文升摄)

    强降雨导致坍塌

    武警抢险救援

    民俗档案

    4 月 4 日 20 时06分在辽宁盘锦拍摄的“红月亮”。

    当日月全食现身天宇。据介绍,月全食很具观赏性,从地球上看去,月亮呈现难得一见的古铜色,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红月亮”。

    新华社发

    美丽“红月亮”

    据新华社台北4月4日电(记者李寒芳 陈思武)台湾花莲县秀林乡德丰渔场海域4日发生一起大陆女大学生落海意外。在台北艺术大学就读的大陆女大学生刘欣莹被海浪突然卷走,“海巡署”搜救送医急救后宣告不治。

    22岁的刘欣莹来自广东省,当天和另两名友人到德丰渔场海边戏水,中午12时30分左右,突如其来的大浪将其卷落海中。“海巡署”岸巡83大队接获报案后,出动空勤直升机寻获,其后由救护车接驳送往花莲总医院急救,但为时已晚。

    一名大陆女大学生在花莲落海身亡

    新华社长沙4月4日电(记者周楠)记者从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湖南省近日遭遇暴雨、狂风和冰雹袭击,多地出现了灾害。据初步统计,截至4日18时,强降雨造成洞庭湖之滨的岳阳市52个乡镇23.95万人受灾,29.2万亩农作物受灾,1.21万人紧急转移。当地干部与群众正在抓紧抗灾救灾。

    暴雨冰雹齐袭湖南近24万人受灾1万余人被紧急转移

    A

    B

    C

    D

    新华社兰州4月4日电(记者姜伟超)记者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委了解到,4日14时20分左右,当地发生一起农用车翻车事故,造成7人当场死亡,5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另有4人目前在医院接受救治。

    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甘肃康乐农用车翻车已造成12人死亡

    ◀上接A01版与岛上1个营的守敌血战了2个昼夜,击毙击伤敌人200多人,但我军也损失惨重,有100多人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最后只有11人夺船突围。

    晃眼间,距离那惊心动魄的登陆之夜已过了65年。65年来,这片悬崖下波涛依旧翻滚不息,悬崖上的生活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4月2日上午,10位琼崖纵队老战士代表及澄迈县委、县政府、机关干部、学生代表等千余人在澄迈县桥头镇玉包港登陆作战纪念园举行清明拜祭先烈活动。

    海风习习,纪念碑前摆满了人们祭奠先烈的朵朵鲜花,为庄严肃穆的纪念园添上一抹哀思,一份力量,一种希望。 (本报金江4月4日电)

    悬崖听涛 英魂永驻

    民生鼓足钱袋子百姓过上好日子

    ◀上接A01版先后获评省级小康环保示范村、国家级宜居示范村。

    “财政贴息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使小额贷款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儋州市财政局局长赵江泽说。据了解,2014年该市发放农民小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560万元,促成银行发放小额贷款2.6亿元,支持一批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

    普惠:民生投入连年稳步增

    这边象棋大战刚刚拉开帷幕,那边排球比赛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儋州市雅星镇鹅岛村,村民们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目前,儋州市275个村都建有文体设施。

    一个个数据,一个个例子证明,更多的民众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翻开2014年儋州市民生台账,一笔笔投入可圈可点。诸如,投入教育事业10.3亿元;投入社会保障6.4亿元;改造农村危房2706户;财政补贴11个农业险种全覆盖……

    据统计,近五年来全市累计投入155.62亿元改善民生。连年稳步增长的民生投入,使政府每年承诺的多件民生实事如期兑现。

    今年1月下旬,儋州确定了包括硬化民族地区村庄出口路、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对边远农村小学教师给予生活补贴等十大民生实事目标。对此,儋州市长张耕表示:“以办好十大民生实事为切入点,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以增加人民群众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儋州百万群众。”

    (本报那大4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