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 … ·...

90
《重庆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公共建筑部分)》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 O 一三年十月

Transcript of 《重庆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 … ·...

《重庆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公共建筑部分)》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 O 一三年十月

前 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

发〔2013〕1号)和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

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工作部署,推动重庆市《公

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的有效实施,按照重庆市城乡

建设委员会加强对本市行政区建设工程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

计审查管理的要求,由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组织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机械

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设计院、重庆大学、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单位在总结重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本技术规定,旨

在配合《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的贯彻实施。

本技术规定分为建筑节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两部分,按照建设工程设计管理

程序,分别对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设计深度和编制要点提出了要求,便于不同项

目在执行《标准》时对应编写设计资料;并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要求拆分到各

个专业,明确了各专业设计范围和深度;明确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查资料表格

和模板,统一了设计和审查的深度要求,为编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开展设

计审查提供了依据。

本技术规定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负责具体

技术内容解释。

目 录

第一部分 建筑节能 ............................................................................................................... 1 1 基本规定 ............................................................................................................................. 1 2 初步设计阶段 ..................................................................................................................... 1

2.1 一般规定 ......................................................................................................................... 1 2.2 设计说明 ......................................................................................................................... 1 2.2.1 设计主要依据 .......................................................................................................... 1 2.2.2 项目概况 .................................................................................................................. 1 2.2.3 建筑专业 .................................................................................................................. 1

2.2.4 电气专业 .................................................................................................................. 2 2.2.5 暖通专业 .................................................................................................................. 2

2.3 设计图纸 ......................................................................................................................... 3

2.3.1 建筑专业 .................................................................................................................. 3 2.3.2 电气专业 .................................................................................................................. 4 2.3.3 暖通专业 .................................................................................................................. 4

2.4 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及报告书 ......................................................................................... 4 2.5 自审意见书及基本情况表 ............................................................................................. 4 2.5.1 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 ...................................................................................... 4 2.5.2 建筑节能设计基本情况表 ...................................................................................... 4

3 施工图设计阶段 ................................................................................................................. 5 3.1 建筑专业 ......................................................................................................................... 5

3.1.1 一般规定 .................................................................................................................. 5 3.1.2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 5 3.1.3 设计图纸 .................................................................................................................. 6 3.1.4 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及计算报告书 .......................................................................... 6 3.1.5 自审意见书及基本情况表 ...................................................................................... 7

3.2 电气专业 ......................................................................................................................... 7 3.2.1 一般规定 .................................................................................................................. 7 3.2.2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 7 3.2.3 设计图纸 .................................................................................................................. 8

3.3 暖通专业 ......................................................................................................................... 8 3.3.1 一般规定 .................................................................................................................. 8 3.3.2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 8 3.3.3 设计图纸 ................................................................................................................ 11

3.3.4 计算书 .................................................................................................................... 12 第二部分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 13 1 基本规定 ........................................................................................................................... 13 2 初步设计阶段 ................................................................................................................... 13

2.1 一般规定 ....................................................................................................................... 13 2.2 设计说明 ....................................................................................................................... 13 2.2.1 设计主要依据 ........................................................................................................ 13

2.2.2 设计概况 ................................................................................................................ 13

2.2.3 建筑专业 ................................................................................................................ 14 2.2.4 结构专业 ................................................................................................................ 15 2.2.5 给排水专业 ............................................................................................................ 15 2.2.6 电气专业 ................................................................................................................ 17 2.2.7 暖通专业 ................................................................................................................ 17 2.2.8 相关支撑材料清单 ................................................................................................ 18

2.3 设计图纸 ....................................................................................................................... 18 2.3.1 建筑专业 ................................................................................................................ 18 2.3.2 结构专业 ................................................................................................................ 19 2.3.3 给排水专业 ............................................................................................................ 20 2.3.4 电气专业 ................................................................................................................ 20 2.3.5 暖通专业 ................................................................................................................ 20

2.4 分析报告及计算书 ....................................................................................................... 20

2.4.1 建筑节能设计 ........................................................................................................ 20 2.4.2 建筑物理环境分析 ................................................................................................ 20 2.4.3 结构体系优化分析 ................................................................................................ 21

2.5 自审意见书及基本情况表 ........................................................................................... 21 2.5.1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自审意见书 ................................................................ 21 2.5.2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基本情况表 ................................................................ 22

3 施工图设计阶段 ............................................................................................................... 22 3.1 建筑专业 ....................................................................................................................... 22 3.1.1 一般规定 ................................................................................................................ 22 3.1.2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 22 3.1.3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 23 3.1.4 设计图纸 ................................................................................................................ 25

3.1.5 分析报告及计算书 ................................................................................................. 26 3.1.6 自审意见书及基本情况表 .................................................................................... 28

3.2 结构专业 ....................................................................................................................... 28 3.2.1 一般规定 ................................................................................................................ 28 3.2.2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 28 3.2.3 设计图纸 ................................................................................................................ 29 3.2.4 计算书 .................................................................................................................... 29

3.3 给排水专业 ................................................................................................................... 29 3.3.1 一般规定 ................................................................................................................ 29 3.3.2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 29 3.3.3 设计图纸 ................................................................................................................ 31 3.3.4 计算书 .................................................................................................................... 31

3.4 电气专业 ....................................................................................................................... 31

3.4.1 一般规定 ................................................................................................................. 31 3.4.2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 31 3.4.3 设计图纸 ................................................................................................................ 32

3.5 暖通专业 ....................................................................................................................... 33 3.5.1 一般规定 ................................................................................................................ 33 3.5.2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 33 3.5.3 设计图纸 ................................................................................................................ 36

3.5.4 计算书 .................................................................................................................... 36

附录 A 建筑节能设计及审查相关资料 .............................................................................. 38 A.0.1 建筑节能初步设计审查资料清单 ........................................................................... 38 A.0.2 建筑节能初步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 39 A.0.3 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审查资料清单 ....................................................................... 41 A.0.4 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 42 A.0.5 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中应包含的建筑节能资料清单 ............................................... 44 A.0.6 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 ....................................................................................... 45 A.0.7 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记录表及意见反馈表 ........................................... 46

附录 B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及审查相关资料.......................................................... 48 B.0.1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审查资料清单 ....................................................... 48 B.0.2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 49 B.0.3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阶段达标判断表(公共建筑) ........................... 52 B.0.4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资料清单 ................................................... 55

B.0.5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 56 B.0.6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达标判断表(公共建筑) ....................... 59 B.0.7 绿色建筑结构专业基本情况表 ............................................................................... 64 B.0.8 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中应包含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资料清单 ........................... 65 B.0.9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自审意见书 ................................................................... 66 B.0.10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记录表及反馈意见表 ..................... 67

附录 C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各专业必须执行的条文列表 .............................................. 69 附录 D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各专业选择执行的条文列表 ............................................. 70 附录 E 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银级标识达标条文专业分工 ............................................. 71 附录 F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 .......................................................................... 72 附录 G 建筑物理环境分析边界条件 ................................................................................. 73

G. 0.1 室外风环境分析 ...................................................................................................... 73

G.0.2 室外声环境模拟 ....................................................................................................... 74 G.0.3 室外热环境模拟 ....................................................................................................... 74 G.0.4 室内自然采光模拟 ................................................................................................... 75 G.0.5 室内自然通风模拟 ................................................................................................... 76

附录 H 分析计算报告书 ...................................................................................................... 78 H.0.1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 78 H.0.2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 79 H.0.3 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表 ................................................................................... 80 H.0.4 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面积比例计算表 ............................................................... 80 H.0.5 外窗或幕墙与房间地板轴线面积比计算表 ........................................................... 81 H.0.6 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表 ....................................................................... 81

附录 I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各阶段所需计算分析资料汇总表 ....................................... 82 参考资料 ............................................................................................................................... 85

1

第一部分 建筑节能

1 基本规定

1 该部分适用于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1-6章规定

的项目。

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内容由建筑、电气、暖通共三个专业组成。

3 初步设计阶段建筑节能设计说明采用文本形式,各专业汇总成篇,重点对采用系统、技术

措施及控制指标要求进行说明,达到指导施工图设计的目的。

4 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节能设计说明采用图纸形式,各专业各自成篇,除建筑外各专业设计

说明也可作为一节与本专业设计总说明合并。设计说明应重点对采取的具体系统、技术措施、

材料、设备、控制指标等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5 当采用暂无国家、行业或本市地方标准作为设计、施工、检测和验收技术依据的新技术、

新材料、新工艺时,设计应作详细说明,并向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申请组织专项论证并备

案后方可实施。

6 项目在申报初步设计建筑节能专项审查时,应包含的资料见附录 A.0.1。

7 项目在送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审查时,应包含的资料见附录 A.0.3。

8 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中应包含的资料见附录 A.0.5。

2 初步设计阶段

2.1 一般规定

初步设计阶段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专篇、设计图纸、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及

计算报告书、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建筑节能初步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设计说明专篇按以下次序编排:设计主要依据、项目概况、建筑专业、电气专业、暖通

专业。

2.2 设计说明

2.2.1 设计主要依据

1 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标准、规范、图集;

2 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政策文件。

2.2.2 项目概况

应明确项目名称、建设地点、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类型、建筑主要功能等。

2.2.3 建筑专业

1 围护结构各部位主要保温构造及相应材料热物指标、修正系数、燃烧性能指标;

2 建筑节能计算主要指标表,包各主要围护结构指标值、门窗类型及参数、能耗计算结果等;

3 外窗和幕墙可开启面积占地板轴线面积比;

4 外窗和幕墙的气密性等级;

5 建筑朝向窗墙面积比与外窗(含幕墙)玻璃可见光透射比,西向窗墙面积比与活动外遮阳

2

类型、遮阳位置及控制方式;

6 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及遮阳措施;

7 空调器(机组)室外空调机位设置;

8 建筑防结露设计的措施;

9 安全设计。

围护结构保温材料防火安全设计,外墙、屋面防火隔离带设计,防火隔离带保温材料参

数要求;围护结构构造系统安全性设计,包括粘贴、锚固、挂网、支托等。

2.2.4 电气专业

1 供配电系统

1)明确用电性质及容量,考虑技术经济合理性,选择供电电压,确定供配电系统;

2)变电所的设置位置,是否靠近负荷中心, 最大低压供电半径;

3)变压器节能技术要求;

4)功率因素补偿方式,提高功率因素,降低无功损耗措施;

5)减小供配电线路损耗的措施;

6)当建筑物内设有谐波电流含量较大的用电设备时,说明谐波抑制及谐波治理措施。

2 照明

1)列出设计项目中所执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对应场所照度标准值、

照明功率密度值 、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

2)设计中所采用主要灯具、光源及镇流器的技术要求;

3)室内照明、室外景观照明、夜景照明的控制要求,明确照明控制方式。

3 电气设备

1)根据电动机负载情况确定控制方式;

2)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节能控制装置;

3) 电梯是否有集中调控和群控的功能;

4) 根据负荷变化进行调节的设备,采用调节电动机转速的控制方式。

4 计量与智能化

1)公共建筑照明插座系统、空调系统、动力系统、特殊用电等计量设置情况;

2)大型公共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2.2.5 暖通专业

1 室内设计参数(温度、湿度、新风量)

2 可再生能源利用

3 冷热源的选择及设备能效比(或性能系数)

1)冷热负荷及冷热源选择(机型、总装机容量);

2)设备能效比(或性能系数)。

3

(1)锅炉热效率;

(2)吸收式冷水机组性能系数;

(3)单元式空调机组能效比;

(4)多联机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5)冷水(热泵)机组性能系数;

(6)水源热泵机组制冷能效比和制热性能系数。

4 空调风系统划分及热回收情况

5 过渡季全新风运行措施

6 供暖、空调冷、热水系统设计

1)采用系统形式,分区及定压;

2)满足耗电输送冷(热)比的设计措施。

7 空调冷却水系统设计

1)水处理功能及安装场所;

2)节水冷却技术及减低运行能耗措施。

8 自然通风及机械通风系统

1)自然通风措施;

2)机械通风系统(停车库等)。

9 计量与监控

1)供暖、空调、通风系统计量设置情况;

2)供暖、空调、通风系统控制要求。

2.3 设计图纸

2.3.1 建筑专业

1 总平面图

1)标明设计建筑物所在地的风玫瑰图;

2)表达建筑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地上、地下面积)、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

等指标。

2 平面图

1)标注房间名称,表达门窗、幕墙、遮阳构件等,采用分散式空调时应绘出空调室外机

或窗机位置;

2)应通过门窗编号、幕墙编号或采用门窗、幕墙材料表直观反映门窗、幕墙洞口尺寸,

外窗及幕墙的可开启部分尺寸;

3)有屋顶绿化的应表达范围,屋面外表面材料名称、色彩;

4)屋顶有光热、光电设备的应标注出位置及机房位置。

3 立、剖面图

4

1)标明遮阳构件、空调室外机位置;

2)立面图应表达外饰面材质及色彩。

4 节点详图

绘制典型节点详图,如节能构造、遮阳、种植屋面节点详图,注明各构造层次材料规格

与性能、厚度或宽度,外表面材料应注明色彩。

2.3.2 电气专业

1 电气总平面图

标注变配电房的设置位置(以复核供电半径)。

2 低压配电系统图

应表达功率因数补偿方式;分类计量设置。

2.3.3 暖通专业

1 各层通风、防排烟平面图

2 暖通材料表

3 空调主机房平面图

4 冷却水系统图

5 各层空调风管平面布置图

2.4 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及报告书

1 建筑节能计算模型

1)应采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计算软件建模;

2)每栋建筑应提供一个节能计算模型;

3)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应与设计图说一致。

2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应有完整签署。

2.5 自审意见书及基本情况表

2.5.1 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

1 应采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格式见附录 A.0.6;

2 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签审人员应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 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应加盖有效的自审印章。

2.5.2 建筑节能设计基本情况表

建筑节能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见附录 A.0.2。

5

3 施工图设计阶段

3.1 建筑专业

3.1.1 一般规定

设计内容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节点详图、建筑节能保温

范围图、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及计算报告书、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

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3.1.2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1 设计主要依据

1)说明建筑节能设计采用的设计与评价标准、规范、图集;

2)建筑节能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政策文件。

2 计算软件及版本

3 建筑节能设计概况表

单体

名称

建筑物

性质

节能计算

面积

节能计算

层数

节能计算

高度

是否设置活动

外遮阳

是否设置屋

顶绿化

是否采用集

中空调

4 围护结构节能措施

围护结构各部位主要保温构造系统及相应材料热物指标、修正系数、燃烧性能指标说明,

应包含外墙(填充墙、热桥)、屋面、外窗及幕墙、透明屋顶、凸窗非透明板、架空楼板、功

能转换处楼板、地面、地下室外墙等;外饰面材质及颜色,屋面和外墙外表面材料太阳辐射

吸收系数;外窗及幕墙朝向窗墙面积比、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外窗及幕墙气密性等级,屋顶

透明部分面积比及遮阳措施。

5 建筑节能计算主要指标表

以表格形式列出计算的关键指标与标准值对照情况,包各主要围护结构指标值、门窗类

型及参数、能耗计算结果等。

6 建筑防结露设计

外墙与屋面热桥部位的构造做法,核算其内表面温度。

7 遮阳设计

西向外窗的窗墙面积比,如不能满足要求,应设计考虑外遮阳,说明外窗、幕墙、透明

屋顶的遮阳类型、遮阳位置及控制方式等,说明构件遮阳、绿化遮阳的位置。

8 安全设计

围护结构保温材料防火安全设计,外墙、屋面防火隔离带设计,防火隔离带保温材料参

数要求;围护结构构造系统安全性设计,包括粘贴、锚固、挂网、支托等。

9 主要材料抽样送检要求

对主要节能材料的表观密度、热工参数、砌体孔洞率及孔数、抗压强度、燃烧性能等需

6

检测的指标进行明确。

3.1.3 设计图纸

1 总平面图

1)标明设计建筑物所在地的风玫瑰图;

2)表达建筑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地上、地下面积)、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

等指标。

2 平面图

1)标注房间名称,表达门窗、幕墙、遮阳构件等,采用分散式空调时应绘出空调室外机

或窗机位置;

2)应通过门窗编号、幕墙编号或采用门窗、幕墙材料表直观反映门窗、幕墙洞口尺寸,

外窗及幕墙的可开启部分尺寸;

3)有屋顶绿化的应表达范围,屋面外表面材料名称、色彩;

4)屋顶有光热、光电设备的应标注出位置及机房位置。

3 门窗表

表达型材名称、玻璃类型及厚度,门窗与幕墙尺寸及其可开启部分尺寸。

4 装修材料表

注明材料规格与性能、厚度,外表面材料应注明色彩。

5 立、剖面图

1)标明遮阳设施、空调室外机的位置;

2)采用光伏玻璃时应注明其范围及面积;

3)立面图表达外饰面材质及色彩,门窗、幕墙分隔与开启方式。

6 节点详图

1)绘制典型节点详图,如节能构造(表达典型外墙、屋面、架空楼板、地下室外墙、地

面、功能转换处楼板等部位的节能构造)、遮阳、通风、采光、通风、隔声、景观节点详图,

并标明各构造层次材料规格与性能、厚度或宽度,外表面材料应注明色彩;

2)表达门窗及幕墙材质、分隔、开启方式与尺寸标注等内容。

7 建筑节能保温范围图

绘制外墙保温范围、架空楼板范围、功能转换处楼板范围、地面保温范围、屋面保温范

围等。

3.1.4 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及计算报告书

1 建筑节能计算模型

1)应采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计算软件建模;

2)每栋建筑应提供一个节能计算模型;

3)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应与设计图说一致。

7

2 建筑节能计算书(建筑节能计算书应有完整签署)。

3.1.5 自审意见书及基本情况表

1 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见附录 A.0.6。

1)应采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格式;

2)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签审人员应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应加盖有效的节能自审印章。

2 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见附录 A.0.4。

3.2 电气专业

3.2.1 一般规定

设计内容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相关支撑材

料。

3.2.2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1 设计主要依据

1)说明电气设计采用的设计与评价标准、规范、图集(包括名称、编号);

2)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政策文件。

2 供配电系统

1)明确用电性质及容量,考虑技术经济合理性,选择供电电压,确定供配电系统;

2)变电所的设置位置,是否靠近负荷中心,最大低压供电半径,变压器容量、数量及负

荷率,过渡季节负荷调整措施;

3)变压器节能技术要求;

4)功率因素补偿方式,提高功率因素,降低无功损耗措施;

5)减小供配电线路损耗的措施;

6) 当建筑物内设有谐波电流含量较大的用电设备时,说明谐波抑制及谐波治理措施。

3 照明

1)列出设计项目中主要房间或场所的照度标准值、功率密度值、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

指数;

房间或

场所

照明功率密度值

(W/m2)

照明功率密度现

行值(W/m2)

照度标准值

(lx)

眩光值

(UGR)

一般显色

指数(Ra)

2)设计中所采用主要灯具、光源及镇流器的选型,照明节电措施;

3)室内照明、室外景观照明、夜景照明的控制要求,明确照明控制方式。

4 电气设备

1)根据电动机负载情况确定控制方式;

8

2)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节能控制装置;

3) 电梯是否有集中调控和群控的功能;

4) 根据负荷变化进行调节的设备,采用调节电动机转速的控制方式。

5 计量与智能化

1)公共建筑照明插座系统、空调系统、动力系统、特殊用电等计量设置情况;

2)大型公共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情况。

3.2.3 设计图纸

1 设备及主要材料表

1)变压器的型号、单台功率、台数、空载损耗指标、负载损耗指标;

2)主要照明设备的光源类型和镇流器的电气参数、灯具效率。

2 高低压配电系统图

公共建筑按照明插座系统、空调系统、动力系统、特殊用电等 4 个分项独立设置,并有

相应的计量配置和分项电能计量系统图。

3 照明平面图

1)公共建筑照明平面图中涉及照明设计的主要房间或场所应标明平均照度和功率密度

值;

2)凡需二次装修的场所,应在照明配电箱系统图中预留容量;并对其照度值和照明功率

密度值提出相应要求;

3)照明配电箱系统图中应注明节能控制及操作要求。

4 电气控制系统图中应注明机电设备节能控制及操作要求

3.3 暖通专业

3.3.1 一般规定

设计内容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相关支撑材料。

3.3.2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1 设计主要依据

1)说明项目暖通设计采用的设计与评价标准、规范、(包括名称、编号、版本年号);

2)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政策文件;

3)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可研报告及相关检测报告。

2 工程概况

项目建筑物类型及主要功能,空调系统设置情况的简要介绍。

3 .室内外设计参数取值

1)室外气象参数:应按《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中气象

参数执行。GB 50736 中没有的数值,对于我市海拔高的地区,可比照相近纬度,类似海拔地

区选取;

9

2)室内设计参数及人员新风量取值。

或房间

夏季 冬季 照明功

率密度

设备

功率 人员密度 新风量 噪声

温度 相对

湿度 温度

相对湿

℃ % ℃ % W/m2 W/m

2 m

2/人 m

3/h.P dB(A)

酒店客房

商务中心

餐厅

大堂

公共卫生间

宴会厅

服务通道

客房通道

行政办公

更衣室

4 通风系统设置

1)明确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可开启外窗情况;

2)机械通风系统的设计。

房间类型 换气次数

地下车库

变配电室

水泵房、制冷机房

卫生间

5 通风系统运行控制

6 空调系统

1)系统冷热源选择

(1)计算的冷热总负荷及指标;

(2)计算的夏季建筑的空调工程夏季工况设计能效比(DEER),并应符合要求;

(3)冷热源选择与与参数适应建筑物的用途、规模、适用特点、负荷变化情况的说明;

(4)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根据计算的空调系统冷负荷值直接选定,不另作附加;

在设计条件下,当机组的规格不能符合计算冷负荷的要求时,所选择机组的总装机容量与计

算冷负荷的比值不得超过 1.1;

(5)设备能效比(或性能系数)

10

a 锅炉热效率

b 吸收式冷水机组性能系数

c 单元式空调机组能效比

d 多联机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e 冷水(热泵)机组性能系数

f 水源热泵机组制冷能效比和制热性能系数

2)空调水系统

(1)应采用闭式循环水系统;

(2)水系统制式(两管制或四管制);

(3)闭式空调水系统的定压方式(宜采用膨胀水箱定压);

(4)冷水和热水循环泵的设置及水泵的选择;

(5)系统变流量调节的方式(水泵变频调速或变频与定频相匹配的方式);

(6)冷水机组的冷水供、回水设计温差(不应小于 5℃)。热水供、回水设计温差(不

宜小于 10℃);

(7)管网水力计算数值,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数值;

(8)管网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和水力平衡措施。

3)空调冷却水系统

(1)水处理功能及安装场所;

(2)防止冷却水溢出设计;

(3)节水冷却技术或蒸发损失水量占冷却水补水量的比例;

(4)减低运行能耗设计。

4)通风与空调风系统

(1)风系统的划分及设置;

(2)新、排风系统的设计;

(3)排风热回收;

(4)通风(平时使用风机)和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

5)分散式空调系统

(1)24h 运行房间的空调设备选型和系统;

(2)经修正后的多联式空调的配管当量长度是否不超过 70m,或配管实际长度制冷工况

满负荷的性能系数不低于 2.80;

(3)高层建筑的多联式空调室外机气流防止短路措施。

7 可再生能源利用

1)可再生能源利用类型:主要为地表水、污水或地埋管;

2)机房系统能效比:系统制冷能效比应≥3.0,系统制热性能系数≥2.6;

11

3)地埋管方式:土壤的热物理参数、土壤全年动态热平衡计算结果;埋管材质、规格与

环路形式;孔数、埋深、间距。监测孔设置等;

4)地表水、污水方式:取水方式与取水机房、取水泵选型;水量、水质与水处理;环境

影响等;

5)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回灌措施。

8 保温(绝热)材料选择

1)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绝热厚度选择;

2)空气调节风管绝热材料的最小热阻的选择。

9 系统计量及控制要求

1)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的分项用电量、用燃气量和用水量的计量系统的设置;

2)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置。

(1)车库通风系统的控制;

(2)集中供暖系统中房间的室温调控;

(3)间歇式运行空调系统的控制;

(4)空调风系统的基本控制要求;

(5)人员密度相对较大且变化较大房间的新风需求控制。

10 项目情况汇总(按系统编写)

项目空调设计汇总表

空调总

面积

(㎡)

空调计算

总冷负荷

(kW)

单位面积

冷指标

(W/㎡)

空调计算

总热负荷

(kW)

单位面积

热指标

(W/㎡)

空调工

程冷、

热源形

冷源主

机(kW) COP

夏季空调工

程能效比

(W/W)

热源主

机(kW)

注:按冷热源设置进行系统划分。

3.3.3 设计图纸

1 设备材料表(可与专业的设备材料表共用)

1)标注冷热源进出水温度、水量、设备压力损失及设备的效率或能效比;

2)标注风机(通风与空调用)的效率、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

3)标注水泵的效率;

4)标注空调末端的静压与噪声数值要求;

5)标注组合式空调器漏风率的要求;

12

6)排风热回收装置的额定热回收效率;

7)保温材料的特性及厚度;

8)水力平衡措施的具体规格、性能(不能笼统写平衡阀)。

2 各层通风平面图:应标注自然通风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机械通风房间系统编号。

3 各层空调风管平面图:应标注各设备编号或选型参数,排风热回收装置应在图中绘出或标

明新、回风量条件及工况转换的阀门。

4 各层空调水管平面图:应绘制各主管上的阀门或计量装置,对支管或设备上的阀门、计量

装置设置情况加以说明。

5 空调主机房平面图:应标注机房设备的功能及相关性能参数。

6 空调系统原理图:应标注机房设备的功能及相关性能参数,水系统编号,绘出管路计量装

置及相关控制、平衡阀门;膨胀水箱应在图中标注安装底标高。

3.3.4 计算书

1 空调负荷计算书

负荷计算必须对每一个供暖空调房间或区域进行热负荷和空调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2 暖通水力计算书

1)应进行详细的水力计算,确定合理的空调冷、热水循环泵的流量和扬程,并选择水泵

的设计运行工作点处于高效区;

2)应对空调水系统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进行技术,当并联环路压力的相对差额超过 15%

时,应在计算的基础上,根据水力平衡要求配置必要的水力平衡装置。

13

第二部分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1 基本规定

1 该部分适用于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全部规定的

项目。

2 公共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由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共五个专业组成。

对应“《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附录 D”的相关条文的各

专业具体工作内容见附录 C《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各专业必须执行的条文列表》及附录 D 《建

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各专业可选择执行的条文列表》。

3 初步设计阶段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说明采用文本形式,各专业汇总成篇,重点对采用

系统、技术措施及控制指标要求进行说明,达到指导施工图设计的目的。

4 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说明采用图纸形式,各专业各自成篇,除建筑外

各专业设计说明也可作为一节与本专业设计总说明合并。设计说明应重点对采取的具体系统、

技术措施、材料、设备、控制指标等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5 当采用暂无国家、行业或本市地方标准作为设计、施工、检测和验收技术依据的新技术、

新材料、新工艺时,设计应作详细说明,并向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申请组织专项论证并备

案后方可实施。

6 项目在申报初步设计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项审查时,应包含的资料见附录 B.0.1。

7 项目在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时,应包含的资料见附录 B.0.4。

8 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中应包含的资料见附录 B.0.8。

9 项目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阶段所需计算分析资料见附录 I。

2 初步设计阶段

2.1 一般规定

初步设计阶段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专篇、设计图纸、建筑节能

计算模型及计算报告书、建筑物理环境分析报告及计算书、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自审意

见书、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阶段基本情况(公共建筑)、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

计阶段判断表(公共建筑)、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示意图。

设计说明专篇按以下次序编排:设计主要依据、项目概况、建筑专业、结构专业、给排

水专业、电气专业、暖通专业。

2.2 设计说明

2.2.1 设计主要依据

1 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标准、规范、图集;

2 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政策文件。

2.2.2 设计概况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见附录 F。

14

2.2.3 建筑专业

1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1)围护结构各部位主要保温构造系统及相应材料热物指标、修正系数、燃烧性能指标;

2)建筑节能计算主要指标表,包括各主要围护结构指标值、门窗类型及参数、能耗计算

结果等;

3)外窗和幕墙可开启面积占地板轴线面积比;

4)外窗和幕墙的气密性等级;

5)建筑朝向窗墙面积比与外窗(含幕墙)玻璃可见光透射比,西向窗墙面积比与活动外

遮阳类型、遮阳位置及控制方式;

6)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及遮阳措施;

7)空调器(机组)室外空调机位设置;

8)建筑防结露设计的措施;

9)安全设计。

围护结构保温材料防火安全设计,外墙、屋面防火隔离带设计,防火隔离带保温材料参

数要求;围护结构构造系统安全性设计,包括粘贴、锚固、挂网、支托等。

2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1)节地与场地规划选址

(1)项目的选址、规划、保护区的情况和场地的安全性、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2)场地的生态修复及表层土的利用情况,对需改造的场地制定生态治理的情况;

(3)场地交通及周边资源可利用情况,包括公共交通、停车设施设计与管理、公共服

务设施、建筑公共空间利用;

(4)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的方案;

(5)既有建筑利用的情况。

2)建筑物理环境设计

(1)建筑的风环境设计,包括建筑布局、室外风环境、室内自然通风、建筑外窗和幕

墙的可开启面积;

(2)建筑视野与光环境设计,包括场地视线干扰、光污染避免措施、建筑各功能房间

的自然采光质量。

(3)建筑的声环境设计,包括场地环境噪声、主要功能房间隔声设计、噪声源房间位

置及相应的防噪措施。

(4)观演厅堂、非屋顶层的大型商业建筑、地下车库等大尺度空间及医疗卫生建筑等

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可按各自规范关于通风和采光的要求执行。

3)建筑节材与资源利用

(1)建筑装饰性构件的功能及女儿墙高度;

15

(2)建筑构配件设计遵循模数协调原则及应用部位及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

(3)预拌砂浆来源和使用部位;

(4)灵活隔断设计和可再循环材料利用情况;

(5)绿色建材的种类与应用部位,是否是国家或重庆市绿色建材的认证产品。

4)景观设计

(1)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

(2)建筑绿地设计的植物配置与绿化方式、绿地公共属性、透水铺装;

(3)场地雨水径流控制措施。

2.2.4 结构专业

1 场地规划选址

场地选址应避开地质灾害禁建区和抗震危险地段,对地质灾害慎建区和抗震不利地段应

提出保证措施。

2 地基基础

持力层、基础形式、基础埋深、基坑开挖深度等,当采用地基处理时应明确地基处理的

要求。应提供不低于 2 种基础方案优化分析说明。

3 结构体系

根据受力特性采用结构传力合理、经济的结构体系(含结构构件)。应提供不低于 2 种结

构体系(含结构构件)优化分析说明。

4 建筑结构高强材料的运用

1)混凝土结构:主受力钢筋如梁、板、柱、剪力墙、基础钢筋的强度等级;

2)钢结构:钢材强度等级。

5 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的运用

1)混凝土结构:是否采用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

2)钢结构:是否采用耐候结构钢或耐候型防腐涂料。

6 现浇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

7 建筑砂浆宜采用预拌砂浆。

8 是否选用工厂化预制生产的建筑构配件。

9 墙体材料:砌体材料及等级,砂浆材料及强度等级。

10 既有建筑进行改造或利用时,说明是否依据国家或重庆市相关规范对主要受力构件及结构

体系进行检测鉴定。

11 采用其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达到节能减耗的目的。

2.2.5 给排水专业

1 水资源利用及市政给排水管网状况:

1)说明当地水资源状况、气象资料、可利用的水资源等;

16

2)由市政或小区管网供水时:供水干管的位置、管径、能提供的水量与水压及接管点位

置,供水干管现状与城市规划管网的相互关系;

3)当建自备水源时:水源的水质、水温、水文状况、供水量、取水方式及净化水处理工

艺和设备选型等;

4)排水管网现状:现有市政污水、雨水管网管径(或管沟断面尺寸),排入点位置、标

高能否接纳本工程的污水、雨水排放,当排入水体为江、河、湖时,还应说明对排入的具体

指标要求。

2 用水量计算

说明或用表格列出节水用水定额、用水人数或(单位数)、平均日用水量及全年用水量。

3 给水系统

1)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给水系统的划分、组合情况、给水方式,分质、分压、分区供水情

况及当水量、水压不足时采取的措施,并说明计量方式,设备控制方法;

2)说明按用途和付费(或管理)单元设置用水计量的方式;

3)给水管材选用、接口、敷设方式及卫生洁具的选用;

4)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热水系统的供水方式、供水分区、系统的选择、供水加压、加热方

式及加热设备的容量、位置及选型、保温及防腐蚀的技术措施等;

5)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主要设计参数、循环水处理的工艺流

程及消毒剂的选用;

6)循环冷却水系统: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空调循环冷却水量,冷却构筑物,循环水泵的选

型及稳定水质措施等。

4 排水系统

1)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产、生活排水系统排水量,当污水需要处理排放时,应分别说明

排放量、水质、工艺流程、处理方式、设备选型、构筑物情况及处理效果等;

2)雨水系统的暴雨强度公式、设计重现期、径流系数、汇水面积、雨水排放量等;

3)说明场地雨水径流控制措施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4)排水体制是否雨水、污水分流;

5)排水管材的选用、接口及敷设方式。

5 中水系统及雨水利用系统非传统水源的利用

1)制定非传统水源利用方案

根据项目情况,能利用非传统水源时,应说明可利用的雨水、再生水等水资源状况,确

定利用方式;对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绘制水量平衡表。

2)再生水(中水)系统:中水系统设计依据、水质要求、设计参数、工艺流程、处理设

施、设备选型。

3)雨水利用系统:雨水用途、水质要求、设计重现期、日降雨水量、日可回用雨水量、

17

日用雨水量、工艺流程、处理设施、设备选型。

2.2.6 电气专业

1 供配电系统

1)明确用电性质及容量,考虑技术经济合理性,选择供电电压,确定供配电系统;

2)变电所的设置位置,是否靠近负荷中心, 最大低压供电半径;

3)变压器节能技术要求;

4)功率因素补偿方式,提高功率因素,降低无功损耗措施;

5)减小供配电线路损耗的措施;

6)当建筑物内设有谐波电流含量较大的用电设备时,说明谐波抑制及谐波治理措施。

2 照明

1)列出设计项目中所执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所规定对应场所照度标准

值、照明功率密度值 、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

2)设计中所采用主要灯具、光源及镇流器的技术要求;

3)室内照明、室外景观照明、夜景照明的控制要求,明确照明控制方式。

3 电气设备

1)根据电动机负载情况确定控制方式;

2)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节能控制装置;

3) 电梯是否有集中调控和群控的功能;

4) 根据负荷变化进行调节的设备,采用调节电动机转速的控制方式。

4 计量与智能化

1)公共建筑照明插座系统、空调系统、动力系统、特殊用电等计量设置情况;

2)大型公共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5 “新技术”专项

当设置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或风能发电系统时,说明地区太阳能或风能资源的情况,

发电系统设计思路,装机容量,发电量用途,并网情况等。

2.2.7 暖通专业

1 室内设计参数(温度、湿度、新风量)

2 可再生能源利用

3 冷热源的选择及设备能效比(或性能系数)

1)冷热负荷及冷热源选择(机型、总装机容量);

2)设备能效比(或性能系数)。

(1)锅炉热效率。

(2)吸收式冷水机组性能系数。

(3)单元式空调机组能效比。

18

(4)多联机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5)冷水(热泵)机组性能系数。

(6)水源热泵机组制冷能效比和制热性能系数

4 空调风系统划分及热回收情况说明

5 过渡季全新风运行措施

6 供暖、空调冷、热水系统设计

1)采用系统形式,分区及定压;

2)满足耗电输送冷(热)比的设计措施。

7 空调冷却水系统设计

1)水处理功能及安装场所;

2)节水冷却技术及减低运行能耗措施。

8 自然通风及机械通风系统

1)自然通风措施;

2)机械通风系统(停车库等)。

9 计量与监控

1)供暖、空调、通风系统计量设置情况;

2)供暖、空调、通风系统控制要求。

2.2.8 相关支撑材料清单

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场地选址报告书》;

3 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和《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4《建筑室外风环境分析报告》;

5《建筑声环境分析报告》;

6《建筑热环境分析报告》;

7《建筑自然采光分析报告》;

8《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分析报告》。

2.3 设计图纸

2.3.1 建筑专业

1 总平面图

1)标明设计建筑物所在地的风玫瑰图;

2)表达建筑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地上、地下面积)、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

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等指标;

3)标注出场地内部的污染或危险源(如垃圾收集点、垃圾转运站、高压线、变电站等)、

雨水收集、污水处理装置位置、中水机房位置等;

19

4)以下内容可采用缩小比例的定位关系示意图表达:(1)场地出入口与公交站或轨道交

通站点距离;(2)场地出入口 500m 范围内的公交线(含轨道交通线)站点;(3)场地周边

污染源或危险源;

5)标注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名称及位置、有供公众使用的场地应表达范围、进出交通;

6)利用既有建筑的应注明,有噪声控制措施的应表达。

2 绿化布置图

1)应表达道路、绿地(乔木、灌木、草坪)、活动场地(步道、庭院、广场、游憩场、

停车场)设计范围、名称,各类硬质铺装范围名称(包括材料名称及色彩),以上内容名称可

用图例表达;

2)绿地指标表应有每处绿地面积、绿地率;

3)标明屋顶绿化的范围、绿化面积、覆土的厚度等参数。

3 平面图

1)标明各层的主要房间功能,门、窗、幕墙、遮阳构件等,采用分散式空调时应绘出空

调室外机或窗机位置;

2)应通过门窗编号、幕墙编号或采用门窗、幕墙材料表直观反映门窗、幕墙洞口尺寸、

开启面积,外窗及幕墙的可开启部分尺寸;

3)有屋顶绿化的应表达范围,屋面外表面材料名称、色彩;

4)标注出自然采光系统的位置,如导光筒、反光板等措施;

5)标注出屋顶的光热、光电系统的位置及机房位置。

4 立、剖面图

1)应标注女儿墙高度及装饰构件的位置;

2)标明遮阳系统的位置、空调室外机位置;

3)立面图应表达外饰面材质及色彩;

4)标注架空层的覆土深度。

5 节点详图

1)绘制典型节点详图,如节能构造(表达典型外墙、屋面、架空楼板、地下室外墙、地

面、功能转换处楼板等部位的节能构造)、遮阳、采光、通风、隔声、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

景观节点详图;

2)注明各构造层次材料规格与性能;厚度或宽度尺寸,外表面材料应注明色彩。

6 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示意图

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示意图重点表达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名称、应用部位、作用,相关的

技术融入建筑效果图绘制。

2.3.2 结构专业

项目处于危险地段或不利地段应有项目距危险地段或不利地段的定位关系示意图;基础

平面布置图及基础典型大样图;结构典型楼层平面布置图;必要时提供主要结构构件(如竖

20

向构件)示意图。

2.3.3 给排水专业

1 给排水总平面图。

2 给排水系统图。

3 节水用水量计算表。

4 主要设备材料表。

5 给水系统图。

2.3.4 电气专业

1 电气总平面图上标注变配电房的设置位置(以复核供电半径)。

2 低压配电系统图;应表达功率因数补偿方式;分类计量设置。

2.3.5 暖通专业

1 各层通风、防排烟平面图。

2 暖通材料表。

3 空调主机房平面图。

4 冷却水系统图。

5 各层空调风管平面布置图。

2.4 分析报告及计算书

2.4.1 建筑节能设计

1 建筑节能计算模型

1)应采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计算软件建模;

2)每栋建筑应提供一个节能计算模型;

3)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应与设计图说一致。

2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应有完整签署。

2.4.2 建筑物理环境分析

1 应对项目的风环境、声环境、光环境达标情况予以描述或进行软件数字化模拟分析计算。

1)风环境分析

(1)根据重庆市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重庆大学编制完成的《重庆典型建筑布局室外风

环境模拟报告》分析,在通常情况下,重庆市 I 类地区公共建筑在进行绿色建筑一星级(重

庆市银级绿色建筑)设计时,均能满足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中关

于建筑场地内风环境的要求,可不进行单独的风环境数值分析,但为保证建筑场地内风环境

的要求,在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建筑场地内风环境数值分析:

a 当建筑群体组合为封闭的围合式布局时,为确保建筑自然通风的效果,应进行建筑自

然通风效果的数值分析;

21

b 当建筑所在地地势平坦,且采用斜列式布局,应进行建筑场地内风环境数值分析,以

确保建筑周边无气流旋涡;

c 当建筑物对场地内风环境和通风效果具有较精确的要求时,应进行单独的建筑场地内

风环境数值分析;

(2)自然通风应满足以下要求,否则应进行软件数字化模拟分析计算:

自然通风房间可开启外窗净面积不得小于房间地板面积的 4%,建筑内区房间若通过邻接

房间进行自然通风,其通风开口面积应大于该房间净面积的 8%,且不应小于 2.3m2(数据源

自美国 ASHRAE 标准 62.1)。同时,单侧通风房间的进深不超过房间净高的 3 倍;穿堂风房

间的进深不超过房间净高的 5 倍。

(3)观演厅堂、非屋顶层的大型商业建筑、地下车库等大尺度空间及医疗卫生建筑等有

特殊要求的建筑,可按各自规范关于通风的要求执行。

(4)在进行建筑风环境数值分析时,应首先进行建筑外表面的风压分布分析,再进行建

筑内部的气流流场分析。

2)光环境分析:符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 的设计计算要求。

3)声环境分析:应明确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并符合《民

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的要求。

2 进行软件数字化模拟分析时,各模拟分析专项的规定见附录 G 建筑物理环境分析边界条件

中 G.0.1~G.0.4,《建筑室外风环境分析报告》、《建筑声环境分析报告》、《建筑热环境分析报

告》《建筑自然采光分析报告》、《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分析报告》研究分析报告编制内容应包括

以下方面:

1)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高度、功能、项目周边建筑的情况等;

2)项目的技术路线:包括软件、边界条件设置、工况等内容;

3)分析过程:分析各种工况下的指标参数,提出优化的措施或评价结论;

4)结论:重点论述的结果和评价的结论。

2.4.3 结构体系优化分析

1 不低于 2 种基础方案优化分析。

应从基础平面布置、基础选型及基坑开挖等方面进行节材分析比选,选择合理经济的基

础方案。

2 不低于 2 种结构体系(含结构构件)优化分析。

应根据建筑功能需求及平面布局,从结构体系、结构平面布置及结构构件选择等方面进

行节材分析比选,选择合理经济的结构体系(含结构构件)。

2.5 自审意见书及基本情况表

2.5.1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自审意见书

1 应采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格式见附录 B.0.9;

22

2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自审意见书签审人员应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自审意见书应加盖有效的自审印章。

2.5.2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基本情况表

可参照附录 E 的专业分工填写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见附录 B.0.2。

3 施工图设计阶段

3.1 建筑专业

3.1.1 一般规定

设计内容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节点详图、建筑节能保温范围图、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及计算报告书、建筑物理环境分析报告

及计算书、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自审意见书、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

情况表(公共建筑)、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判断表(公共建筑)、相关支撑材

料。

3.1.2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1 设计主要依据

1)说明建筑节能设计采用的设计与评价标准、规范、图集;

2)建筑节能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政策文件。

2 计算软件及版本

3 建筑节能设计概况表

单体

名称

建筑物

性质

节能计算

面积

节能计算

层数

节能计算

高度

是否设置活动

外遮阳

是否设置屋

顶绿化

是否采用集

中空调

4 围护结构节能措施

围护结构各部位主要保温构造系统及相应材料热物指标、修正系数、燃烧性能指标说明,

应包含外墙(填充墙、热桥)、屋面、外窗及幕墙、透明屋顶、凸窗非透明板、架空楼板、功

能转换处楼板、地面、地下室外墙等;外饰面材质及颜色,屋面和外墙外表面材料太阳辐射

吸收系数;外窗及幕墙朝向窗墙面积比、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外窗及幕墙气密性等级,屋顶

透明部分面积比及遮阳措施。

5 建筑节能计算主要指标表

以表格形式列出计算的关键指标与标准值对照情况,包各主要围护结构指标值、门窗类型

及参数、能耗计算结果等。

6 建筑防结露设计

外墙与屋面热桥部位的构造做法,核算其内表面温度。

23

7 遮阳设计

西向外窗的窗墙面积比,如不能满足要求,应设计考虑外遮阳,说明外窗、幕墙、透明屋

顶的遮阳类型、遮阳位置及控制方式等,说明构件遮阳、绿化遮阳的位置。

8 安全设计

围护结构保温材料防火安全设计,外墙、屋面防火隔离带设计,防火隔离带保温材料参

数要求;围护结构构造系统安全性设计,包括粘贴、锚固、挂网、支托等。

9 主要材料抽样送检要求

对主要节能材料的表观密度、热工参数、砌体孔洞率及孔数、抗压强度、燃烧性能等需

检测的指标进行明确。

3.1.3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1 设计主要依据

1)说明绿色建筑设计采用的设计与评价标准、规范、图集;

2)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政策文件。

2 设计概况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见附录 F。

3 节地与场地规划选址

1)项目的选址、规划、保护区的情况和场地的安全性、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2)场地的生态修复及表层土的利用情况,对需改造的场地制定生态恢复计划的情况;

3)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的方案,包括地下层数、地下建筑面积、功能用途;计算地下

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场地交通情况:周边的距离建筑出入口 500m 公共交通站点或轨道交通的名称及位置;

建筑与周边公共交通系统的人行通道设计情况;场地内无障碍出入口坡度设计及与外部无障

碍设计的连通;机动车停车设施设计与管理方式;

5)建筑的公共性、共享性:功能设计、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公共空间、室外活动场地等

设计情况;

6)既有建筑利用分析:对原有旧建筑的规模、面积、位置及受力构件及结构体系的安全

性等进行说明;对原有旧建筑的利用方案,说明留和利用的旧建筑部位,如立面环境、主体

结构、室内空间等,并对计算建筑物、构筑物的利用率和利用面积规模。

4 建筑物理环境设计

1)建筑布局与室外风环境;

2)建筑的主要功能房间是否设有外窗,并核算外窗及幕墙可开启面积与该房间地板轴线

面积比例,如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说明机械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

3) 在过渡季典型工况下,90%的房间的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是否超过 2 次/h;

4)建筑主要功能房间自然景观的利用及视线干扰防治情况;

24

5)室外光污染防治设计,说明设计所选用的玻璃材质,玻璃的反射比;

6)对于主要功能房间,说明满足《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 采光要求的建筑面积比

例;

7)针对主要大进深空间、地下空间和高大进深的地上空间说明其自然采光质量;

8)场地环境噪声与室内声环境要求,列出噪声监测值及标准值,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

9)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等级要求,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情况;

10)噪声源房间的布置位置及相应的防噪措施;

11)观演厅堂、非屋顶层的大型商业建筑、地下车库等大尺度空间及医疗卫生建筑等有特

殊要求的建筑,可按各自规范关于通风和采光的要求执行。

5 建筑节材与资源利用

1)建筑构配件设计遵循模数协调原则、部位,如预制水平构件中的水平和竖向尺寸、门

窗洞口尺寸;预制构件为主的全装配建筑中建筑平面、剖面和主要构件的 X、Y、Z 尺寸;

2)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

3)预拌砂浆来源和使用部位;

4)列表说明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面积比例;

5)列表说明建筑设计使用可再循环利用材料情况;

6)建筑装饰性构件是否具有遮阳、导光、导风、载物、辅助绿化等功能和女儿墙的高度,

对非功能性装饰性构件及超过规范规定 2 倍的女儿墙进行造价比例核算;

7)说明绿色建材的种类与应用部位,是否是国家或重庆市绿色建材的认证产品。

6 景观设计

1)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包括场地遮荫措施和面积,屋面、外墙及道路采用材质及

其太阳辐射反射系数。其中乔木遮荫面积可按以下数据简化计算;大乔木冠幅 30m2/株,小乔

木冠幅 10m2/株。

2)建筑绿地的公共属性,及向公众开放的方案;

3)项目设计的绿化方式与植物配置;

4)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的位置、材料、面积;

5)场地雨水径流控制措施。

7 相关的支撑材料清单

1)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和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2)《环境评估报告》;

3)《地质勘察报告》;

4)《可再循环材料计算书》;

5)《外窗或幕墙与地板轴线面积比计算表》;

6)《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表》;

25

7)《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表》;

8)《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面积比例计算表》;

9)《工程材料概算表》;

10)《工程造价概算表》;

3.1.4 设计图纸

1 总平面图

1)标明设计建筑物所在地的风玫瑰图;

2)表达建筑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地上、地下面积)、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

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等指标;

3)标注出场地内部的污染或危险源(如垃圾收集点、垃圾转运站、高压线、变电站等)、

雨水收集、污水处理装置位置、中水机房位置等;

4)以下内容可采用缩小比例的定位关系示意图表达:

(1)场地出入口与公交站或轨道交通站点距离;

(2)场地出入口 500m 范围内的公交线(含轨道交通线)站点;

(3)场地周边污染源或危险源;

5)标注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名称及位置、有供公众使用的场地应表达范围、进出交通;

6)利用既有建筑的应注明,有噪声控制措施的应表达。

2 绿化布置图

1)应表达道路、绿地(乔木、灌木、草坪)、活动场地(步道、庭院、广场、游憩场、

停车场)设计范围、名称,各类硬质铺装范围名称(包括材料名称及色彩),以上内容名称可

用图例表达;

2)表达透水铺装构造大样;

3)绿地指标表应有每处绿地面积、绿地率,乔木、灌木、草坪和绿地的类型、数量、比

例、本地植物指数,户外活动场面积、绿化遮荫面积计算统计,绿化遮荫率,每处硬质铺装

面积,透水铺装面积,透水铺装率(硬质铺装中透水铺装面积比例);

4)标明屋顶绿化的范围、绿化种植的种类、绿化面积、覆土的厚度等参数。

3 平面图

1)标明各层的主要房间功能,门、窗、幕墙、遮阳构件等,采用分散式空调时应绘出空

调室外机或窗机位置;

2)应通过门窗编号、幕墙编号或采用门窗、幕墙材料表直观反映门窗、幕墙洞口尺寸、

开启面积,外窗及幕墙的可开启部分尺寸;

3)有屋顶绿化的应表达范围,屋面外表面材料名称、色彩;

4)标注出自然采光系统的位置,如导光筒、反光板等措施;

5)标注出屋顶的光热、光电系统的位置及机房位置。.

26

4 门窗表

表达型材名称、玻璃类型及厚度,门窗与幕墙尺寸及其可开启部分尺寸,注明幕墙玻璃反

射率。

5 装修材料表

注明材料规格与性能、厚度或宽度,外表面材料应注明色彩,屋顶、地面、道路采用的材

料类型、颜色及反射系数。

6 立、剖面图

1)标注女儿墙高度及装饰构件的位置;

2)标明遮阳设施、空调室外机的位置;

3)采用光伏玻璃时立面图应注明其范围及面积;

4)立面图标明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面积比例;

5)立面图表达外饰面材质及色彩,门窗、幕墙分隔与开启方式;

6)剖面图标注架空层的覆土深度。

7 节点详图

1)绘制典型节点详图,如节能构造(表达典型外墙、屋面、架空楼板、地下室外墙、地

面、功能转换处楼板等部位的节能构造)、遮阳、采光、通风、隔声、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

景观节点详图;

2)标明各构造层次材料规格与性能、厚度或宽度,外表面材料应注明色彩;

3)表达门窗及幕墙材质、分隔、开启方式与尺寸标注等内容。

8 建筑节能保温范围图

绘制外墙保温范围、架空楼板范围、功能转换处楼板范围、地面保温范围、屋面保温范

围等。

9 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示意图

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示意图重点表达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名称、应用部位、关键指标,相

关的技术融入建筑效果图绘制。

3.1.5 分析报告及计算书

1 建筑节能设计

1)建筑节能计算模型

(1)应采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计算软件建模;

(2)每栋建筑应提供一个节能计算模型;

(3)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应与设计图说一致。

2)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应有完整签署。

2 应对项目的风环境、声环境、光环境达标情况予以描述或进行软件数字化模拟分析计算。

1)风环境分析

27

(1)根据重庆市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重庆大学编制完成的《重庆典型建筑布局室外风

环境模拟报告》分析,在通常情况下,重庆市 I 类地区公共建筑在进行绿色建筑一星级(重

庆市银级绿色建筑)设计时,均能满足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中关

于建筑场地内风环境的要求,可不进行单独的风环境数值分析,但为保证建筑场地内风环境

的要求,在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建筑场地内风环境数值分析:

a 当建筑群体组合为封闭的围合式布局时,为确保建筑自然通风的效果,应进行建筑自

然通风效果的数值分析;

b 当建筑所在地地势平坦,且采用斜列式布局,应进行建筑场地内风环境数值分析,以

确保建筑周边无气流旋涡;

c 当建筑物对场地内风环境和通风效果具有较精确的要求时,应进行单独的建筑场地内

风环境数值分析;

(2)自然通风应满足以下要求,否则应进行软件数字化模拟分析计算:

自然通风房间可开启外窗净面积不得小于房间地板面积的 4%,建筑内区房间若通过邻接

房间进行自然通风,其通风开口面积应大于该房间净面积的 8%,且不应小于 2.3m2(数据源

自美国 ASHRAE 标准 62.1)。同时,单侧通风房间的进深不超过房间净高的 3 倍;穿堂风房

间的进深不超过房间净高的 5 倍。

(3)观演厅堂、非屋顶层的大型商业建筑、地下车库等大尺度空间及医疗卫生建筑等有

特殊要求的建筑,可按各自规范关于通风的要求执行。

(4)在进行建筑风环境数值分析时,应首先进行建筑外表面的风压分布分析,再进行建

筑内部的气流流场分析。

2)光环境分析:符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 的设计计算要求。

3)声环境分析:应明确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并符合《民

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的要求。

3 进行软件数字化模拟分析时,各模拟分析专项的规定见附录 G 建筑物理环境分析边界条件

中 G.0.1~G.0.4,《建筑室外风环境分析报告》、《建筑声环境分析报告》、《建筑热环境分析报

告》《建筑自然采光分析报告》、《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分析报告》研究分析报告编制内容应包括

以下方面:

1)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高度、功能、项目周边建筑的情况等;

2)项目的技术路线:包括软件、边界条件设置、工况等内容;

3)分析过程:分析各种工况下的指标参数,提出优化的措施或评价结论;

4)结论:重点论述的结果和评价的结论。

4 《可再循环材料计算书》

见附录 H.0.2

5 《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表》

28

见附录 H.0.3

6 《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面积比例计算表》

见附录 H.0.4

7 《外窗或幕墙与房间地板轴线面积比计算表》

见附录 H.0.5

8 《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表》

见附录 H.0.6

3.1.6 自审意见书及基本情况表

1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自审意见书见附录 B.0.9。

1)应采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格式;

2)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自审意见书签审人员应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自审意见书应加盖有效的节能自审印章。

2 可参照附录 E 的专业分工填写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见附录 B.0.5。

3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达标判断表(公共建筑)附录 B.0.6。

3.2 结构专业

3.2.1 一般规定

设计内容包括设计说明、计算书、绿色建筑结构专业基本情况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

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相关支撑材料。

3.2.2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1 设计主要依据

1)说明项目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采用的设计与评价标准、规范、图集(包括名称、编号);

2)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政策文件。

2 绿色建筑设计概况

结构体系,基础形式,新建项目或改造项目,见附录 B.0.7 绿色建筑结构专业基本情况

表。

3 场地规划选址

场地选址应避开避开地质灾害禁建区和抗震危险地段,对地质灾害慎建区和抗震不利地

段应提出保证措施。

4 地基基础

持力层、基础形式、基础埋深、基坑开挖深度等,当采用地基处理时应明确地基处理的

要求。

5 结构体系

根据受力特性采用结构传力合理、经济的结构体系(含结构构件)。

29

6 建筑结构高强材料的运用:

1)混凝土结构:主受力钢筋如梁、板、柱、剪力墙、基础钢筋的强度等级,且提供不低

于 400MPa 级钢筋的用量占钢筋总量的百分比;

2)钢结构:钢材强度等级。Q345 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百分比。

7 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的运用。

1)混凝土结构:是否采用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且用量占混凝土总量的百分比。

2)钢结构:是否采用耐候结构钢或耐候型防腐涂料。

8 现浇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

9 建筑砂浆宜采用预拌砂浆。

10 是否选用工厂化预制生产的建筑构配件。且提供预制装配率的百分比。

11 墙体材料:砌体材料及等级,砂浆材料及强度等级。

12 既有建筑进行改造或利用时,说明是否依据国家或重庆市相关规范对主要受力构件及结构

体系进行检测鉴定。

13 采用其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达到节能减耗的目的。

3.2.3 设计图纸

1 项目处于危险地段或不利地段应有项目距危险地段或不利地段的定位关系示意图及处理措

施图。

2 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基础大样图;采用地基处理时应有地基处理措施图。

3 结构平面布置图;主要结构构件(如竖向构件)布置及大样图。

4 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材料强度等级图。

5 既有建筑进行改造或利用时应有符合检测鉴定结论的设计图。

6 必要时提供预制构配件平面布置及大样图。

7 必要时提供砌体结构平面布置图及大样图。

8 必要时提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相关设计图。

3.2.4 计算书

1 混凝土结构提供:不低于 400MPa 级的热轧带肋钢筋用量占受力钢筋总量的比例及高耐久

性的高性能混凝土的用量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

2 钢结构提供:Q345 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

3.3 给排水专业

3.3.1 一般规定

设计内容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视需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

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相关支撑材料。

3.3.2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1 设计主要依据

30

1)说明项目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采用的设计标准、规范、图集(包括名称、编号);

2)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政策文件;

3)项目环评报告及相关检测报告。

2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

建筑主要节水措施及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3 水资源应用设计

当地水资源情况、市政条件、用水分区、水质、水量保证方案、用水定额的确定、用水

量计算及水量平衡、节水器具、非传统水源利用等。对于采用非传统水源,应说明非传统水

源利用措施。

4 管网损失设计

避免管网漏损的措施,包括所采用的高效低耗的设备和避免管道漏损的措施,如采用管

道涂衬技术、新型管道及连接技术、选用高性能阀门、零泄漏阀门等。

5 节水设备

设计中所采用节水器具符合现行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及《节水型产品技术

条件与管理通则》GB/T18870 要求。

6 景观节水

明确景观给水的来源,如雨水、再生水,绿化节水灌溉的方式,如喷灌、滴灌、微喷灌、

渗灌或低压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等。

7 非传统水源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经济、技术分析,简要说明对雨水或再生水的利用措施,包括再生

水来源、污水处理工艺和消毒技术、水量计算等。

非传统水源利用主要信息

8 循环冷却水系统

冷却水供水方式是否设置循环供水系统,冷却水系统的各种处理措施,如过滤或旁滤、

缓蚀、阻垢、杀菌、灭藻等,冷却塔的安放位置,补水管处是否设置计量装置等;开式循环

冷却水系统采取加大积水盘、设置平衡管或平衡水箱的方式;是否采用地源热泵、闭式冷却

塔等节水冷却技术,或开式冷却塔的蒸发损失水量占冷却水补水量的比例大于 80%。

9 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主要设计参数、循环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及消毒剂的选用。

10 用水计量

说明按用途和付费(或管理)单元设置用水计量的方式。

来源 用途 用量

31

3.3.3 设计图纸

1 绘制室外给水排水总平面图各建(构)筑物的外形、名称、位置、标高、道路及其主要控

制点坐标、标高、坡向.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同时应绘出给排水管线,并给出其控制

参数。

2 绘制给排水系统图。

3 节水器具平面图(包括卫生间平面图)。

4 室外景观灌溉图(查“景观设计图”中的灌溉平面图)。

5 绘制再生水系统、雨水利用系统管道总平面图,绘制再生水系统、雨水利用系统构筑物的

位置(或坐标、或定位尺寸);构筑物的主要尺寸及详图索引号。

6 绘制游泳池系统工艺流程断面图。

7 绘制循环冷却水系统图及大样图。

3.3.4 计算书

非传统水源计算报告要求见附录 H

3.4 电气专业

3.4.1 一般规定

设计内容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

共建筑)、相关支撑材料。

3.4.2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1 设计主要依据

1)说明项目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采用的设计标准、规范、图集(包括名称、编号);

2)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政策文件。

2 供配电系统

1)明确用电性质及容量,考虑技术经济合理性,选择供电电压,确定供配电系统;

2)变电所的设置位置,是否靠近负荷中心,最大低压供电半径,变压器容量、数量及负

荷率,过渡季节负荷调整措施;

3)变压器节能技术要求;

4)功率因素补偿方式,提高功率因素,降低无功损耗措施;

5)减小供配电线路损耗的措施;

6) 当建筑物内设有谐波电流含量较大的用电设备时,说明谐波抑制及谐波治理措施。

3 照明

1)列出设计项目中主要房间或场所的照度标准值、功率密度值、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

指数;

房间

或场所

照明功率

密度值

照明功率

密度现行值

照明功率

密度目标值

照度

标准值

眩光值

(UGR)

一般显色

指数(Ra)

32

(W/m2) (W/m

2) (W/m2) (lx)

注:总建筑面积 60%及以上的区域,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规定的目标值。

2)设计中所采用主要灯具、光源及镇流器的选型,照明节电措施;

3)室内照明、室外景观照明、夜景照明的控制要求,明确照明控制方式。

4 电气设备

1)根据电动机负载情况确定控制方式;

2)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节能控制装置;

3) 电梯是否有集中调控和群控的功能;

4) 根据负荷变化进行调节的设备,采用调节电动机转速的控制方式。

5 计量与智能化

1)公共建筑照明插座系统、空调系统、动力系统、特殊用电等计量设置情况;

2)大型公共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情况。

6 “新技术”专项说明

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或风能发电等)利用情况,包括总装机容量、转换效率、组件类型、

组件安装部位、组件面积、发电类型、与电网联接方式等(视设置情况确定)。

3.4.3 设计图纸

1 设备及主要材料表

1)变压器的型号、单台功率、台数、空载损耗指标、负载损耗指标;

2)主要照明设备的光源类型和镇流器的电气参数、灯具效率。

2 高低压配电系统图

公共建筑按照明插座系统、空调系统、动力系统、特殊用电等 4 个分项独立设置,并有

相应的计量配置和分项电能计量系统图。

3 照明平面图

1)公共建筑照明平面图中涉及照明设计的主要房间或场所应标明平均照度和功率密度

值;

2)凡需二次装修的场所,应在照明配电箱系统图中预留容量;并对其照度值和照明功率

密度值提出相应要求;

3)照明配电箱系统图中应注明节能控制及操作要求。

4 电气控制系统图中应注明机电设备节能控制及操作要求。

5 当设置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或风能发电系统时,应提供发电系统图、原理图、平面布置

图。

33

3.5 暖通专业

3.5.1 一般规定

设计内容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

共建筑)、相关支撑材料。

3.5.2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1 设计主要依据

1)说明项目建筑节能设计采用的设计标准、规范、(包括名称、编号、版本年号);

2)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政策文件;

3)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可研报告及相关检测报告。

2 工程概况

项目建筑物类型及主要功能,空调系统设置情况的简要介绍。

3 室内外设计参数取值

1)室外气象参数:应按《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中气象

参数执行。GB 50736 中没有的数值,对于我市海拔高的地区,可比照相近纬度,类似海拔地

区选取;

2)室内设计参数及人员新风量取值。

区域

或房间

夏季 冬季 照明功

率密度

设备

功率 人员密度 新风量 噪声

温度 相对

湿度 温度

相对湿

℃ % ℃ % W/m2 W/m

2 m

2/人 m

3/h.P dB(A)

酒店客房

商务中心

餐厅

大堂

公共卫生间

宴会厅

服务通道

客房通道

行政办公

更衣室

4 通风系统设置

1)明确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可开启外窗情况;

2)机械通风系统的设计。

房间类型 换气次数

34

地下车库

变配电室

水泵房、制冷机房

卫生间

5 通风系统运行控制

6 空调系统

1)系统冷热源选择

(1)计算的冷热总负荷及指标;

(2)计算的夏季建筑的空调工程夏季工况设计能效比(DEER),并应符合要求;

(3)冷热源选择与与参数适应建筑物的用途、规模、适用特点、负荷变化情况的说明;

(4)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根据计算的空调系统冷负荷值直接选定,不另作附加;

在设计条件下,当机组的规格不能符合计算冷负荷的要求时,所选择机组的总装机容量与计

算冷负荷的比值不得超过 1.1;

(5)设备能效比(或性能系数)。

a 锅炉热效率

b 吸收式冷水机组性能系数

c 单元式空调机组能效比

d 多联机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e 冷水(热泵)机组性能系数

f 水源热泵机组制冷能效比和制热性能系数

2)空调水系统

(1)应采用闭式循环水系统;

(2)水系统制式(两管制或四管制);

(3)闭式空调水系统的定压方式(宜采用膨胀水箱定压);

(4)冷水和热水循环泵的设置及水泵的选择;

(5)系统变流量调节的方式(水泵变频调速或变频与定频相匹配的方式);

(6)冷水机组的冷水供、回水设计温差(不应小于 5℃)。热水供、回水设计温差(不

宜小于 10℃);

(7)管网水力计算数值,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数值;

(8)管网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和水力平衡措施。

3)空调冷却水系统

(1)水处理功能及安装场所;

(2)防止冷却水溢出设计;

(3)节水冷却技术或蒸发损失水量占冷却水补水量的比例;

35

(4)减低运行能耗设计。

4)通风与空调风系统

(1)风系统的划分及设置;

(2)室内气流组织设计;

(3)新、排风系统的设计,全空气空调系统最大可调新风比不小于 75%的措施;

(4)排风热回收装置的设置;

(5)通风(平时使用风机)和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

5)分散式空调系统

(1)24h 运行房间的空调设备选型和系统;

(2)经修正后的多联式空调的配管当量长度是否不超过 70m,或配管实际长度制冷工况

满负荷的性能系数不低于 2.80;

(3)高层建筑的多联式空调室外机气流防止短路措施;

7 可再生能源利用

1)可再生能源利用类型:主要为地表水、污水或地埋管;

2)机房系统能效比:系统制冷能效比应≥3.0,系统制热性能系数≥2.6;

3)地埋管方式:土壤的热物理参数、土壤全年动态热平衡计算结果;埋管材质、规格与

环路形式;孔数、埋深、间距。监测孔设置等;

4)地表水、污水方式:取水方式与取水机房、取水泵选型;水量、水质与水处理;环境

影响等;

5)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回灌措施。

8 保温(绝热)材料选择

1)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绝热厚度选择;

2)空气调节风管绝热材料的最小热阻的选择。

9 系统计量及控制要求

1)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的分项用电量、用燃气量和用水量的计量系统的设置;

2)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置。

(1) 车库通风系统的控制;

(2)集中供暖系统中房间的室温调控;

(3)间歇式运行空调系统的控制;

(4)(空调风系统的基本控制要求;

(5)人员密度相对较大且变化较大房间的新风需求控制。

10 项目情况汇总(按系统编写)

项目空调设计汇总表

系 空调总 空调计算 单位面积 空调计算 单位面积 空调工 冷源主 COP 夏季空调工 热源主 热

36

面积

(㎡)

总冷负荷

(kW)

冷指标

(W/㎡)

总热负荷

(kW)

热指标

(W/㎡)

程冷、

热源形

机(kW) 程能效比

(W/W)

机(kW) 效

注:按冷热源设置进行系统划分。

3.5.3 设计图纸

1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2 设备材料表(可与专业的设备材料表共用)

1)标注冷热源进出水温度、水量、设备压力损失及设备的效率或能效比;

2)标注风机(通风与空调用)的效率、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

3)标注水泵的效率;

4)标注空调末端的静压与噪声数值要求;

5)标注组合式空调器漏风率的要求;

6)排风热回收装置的额定热回收效率;

7)保温材料的特性及厚度;

8)水力平衡措施的具体规格、性能(不能笼统写平衡阀)。

3 各层通风平面图:应标注自然通风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机械通风房间系统编号。

4 各层空调风管平面图:应标注各设备编号或选型参数,排风热回收装置应在图中绘出或标

明新、回风量条件及工况转换的阀门。

5 各层空调水管平面图:应绘制各主管上的阀门或计量装置,对支管或设备上的阀门、计量

装置设置情况加以说明。

6 空调主机房平面图:应标注机房设备的功能及相关性能参数。

7 空调系统原理图:应标注机房设备的功能及相关性能参数,水系统编号,绘出管路计量装

置及相关控制、平衡阀门;膨胀水箱应在图中标注安装底标高。

3.5.4 计算书

1 空调负荷计算书

负荷计算必须对每一个供暖空调房间或区域进行热负荷和空调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2 暖通水力计算书

1)应进行详细的水力计算,确定合理的空调冷、热水循环泵的流量和扬程,并选择水泵

的设计运行工作点处于高效区。

2)应对空调水系统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进行技术,当并联环路压力的相对差额超过 15%

37

时,应在计算的基础上,根据水力平衡要求配置必要的水力平衡装置。

38

附录 A 建筑节能设计及审查相关资料

A.0.1 建筑节能初步设计审查资料清单

建筑节能

初步设计审查资料清单

一、图纸资料

1、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2、总平面图、平面图、立、剖面图、节点详图;

3、给排水、电气、暖通专业设计说明部分;

二、技术报告

建筑节能计算模型(电子版)和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三、其他材料

1、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

2、建筑节能初步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39

A.0.2 建筑节能初步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建筑节能初步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设计单位 :(章) 共 页 第 页

工程名称 计算软件

子项名称 执行标准

建筑类型 □商业建筑 □办公建筑 □医疗建筑 □二星级以上宾馆 □文

化娱乐建筑 □体育建筑 □其他

是否采用

集中空调

□是

□否

建筑朝向 节能计算层数 建筑高度 m 节能计算面积 m2

朝向窗墙

面积比

东 西 是否有供暖空调房间

开间窗墙面积比>0.7

□是

□否

西向外窗

遮阳措施

□无

□自遮阳

□绿化遮阳 南 北

主要功能房间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是否小于该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 8% □是 □否

围护结

构主要

节能措

部 位 主要节能材料、厚度 保温形式 设计

标准

限值

屋 面

平均

传热

系数W/(m2

·K)

外墙 填充墙

热 桥

架空楼板

供暖

空调

房间

功能转换

处楼板

地下室

外墙 热阻

(m2·K)

/W

地 面

型 材

玻璃 传热系数W/(m

2·K)

气密

性等

级 类型 可见光

透射比

遮阳

系数

设计

标准

限值

外窗

凸窗

透明

幕墙

透明

屋顶

遮阳措施

防火隔离带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达标判定

□规定性指标全部满足标准要求

□规定性指标未达标,

综合判断达标

采暖和空气调节能

耗(KWh/㎡)

限 值 计算值 节能率

照明功率密度值是否满足《建筑照

明设计标准》GB50034 要求

□是

□否

能耗分项计

量系统形式

空调冷热源形式及要求的能效比/

性能系数/综合能源效率

40

填表说明

1、本表由项目设计单位填写并盖章;

2、平均传热系数按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中填写;

3、标准限值标准中第 4 章对应的限值要求填写,若按综合判断达标,该部分填写标准中

第 5章对各部分平均传热系数最低限值;

4、同一建筑有多种玻璃门窗时应分别填写门窗的物理参数,同时注明应用部位;

5、主要节能措施中应注明所采用主要保温材料(含砌体材料)的准确名称、厚度及太阳

辐射吸收系数;

6、保温形式按以下分类填写:外墙(外保温、自保温、内保温)、屋面(倒置式、正置

式)、地下室外墙(外保温、内保温)、功能转换处楼板(结构板上、结构板下)、架空楼板(外

保温、内保温);

7、项目未涉及的项应填“——”;

8、本表中无“是”、“否”选项的应填写项目设计参数或措施。

41

A.0.3 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审查资料清单

建筑节能

施工图审查资料 一、图纸资料

1、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2、总平面图、平面图、立、剖面图、节点详图、建筑节能保温范围图;

3、电气、暖通专业设计图纸;

二、技术报告

1、建筑节能计算模型(电子版)和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2、《外窗或幕墙与房间地板轴线面积比计算表》;

3、《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表》;

三、其他材料

1、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

2、初步设计批文;

3、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42

A.0.4 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设计单位 :(章) 共 页,第 页

工程名称 计算软件

子项名称 执行标准

建筑类型 □商业建筑 □办公建筑 □医疗建筑 □二星级以上宾馆 □文化娱乐建筑 □体育建筑 □其他

是否采用 集中空调

□是 □否

建筑朝向 节能计算层数 建筑高度 m 节能计算面

积 m

2

朝向窗墙面积比

东 西 是否有供暖空调房间

开间窗墙面积比>0.7

□是 □否

西向外窗 遮阳措施

□无 □自遮阳 □绿化遮阳 南 北

主要功能房间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是否小于该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 8% □是 □否

围护结构主要节能措

部 位 主要节能材料、厚度 保温形式 设计值

标准限值

屋 面

平均传热系数W/(m2

·K)

外墙 填充墙

热 桥

架空楼板

供暖空调房间

功能转换处楼板

地下室

外墙 热阻

(m2·K)

/W

地 面

型 材

玻璃 传热系数W/(m

2·K)

气密性等级 类型

可见光透射比

遮阳系数

设计值

标准限值

外窗

凸窗

透明幕墙

透明屋顶

遮阳措施

防火隔离带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达标判定

□规定性指标全部满足标准要求

□规定性指标未达标, 综合判断达标

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KWh/㎡)

限 值 计算值 节能率

照明功率密度值是否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要求

□是 □否

能耗分项计量系统形式

空调冷热源形式及要求的能效比/

性能系数/综合能源效率

符合要求,审查机构验证人签字: 审查机构审查专用章:

43

填表说明

1、本表由项目设计单位填写并盖章;

2、平均传热系数按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中填写;

3、标准限值标准中第 4 章对应的限值要求填写,若按综合判断达标,该部分填写标准中

第 5章对各部分平均传热系数最低限值;

4、同一建筑有多种玻璃门窗时应分别填写门窗的物理参数,同时注明应用部位;

5、主要节能措施中应注明所采用主要保温材料(含砌体材料)的准确名称、厚度及太阳

辐射吸收系数;

6、保温形式按以下分类填写:外墙(外保温、自保温、内保温)、屋面(倒置式、正置

式)、地下室外墙(外保温、内保温)、功能转换处楼板(结构板上、结构板下)、架空楼板(外

保温、内保温);

7、项目未涉及的项应填“——”;

8、本表中无“是”、“否”选项的应填写项目设计参数或措施。

44

A.0.5 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中应包含的建筑节能资料清单

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中

应包含的建筑节能资料 1、初步设计批文

可提供复印件。

2、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

须签章完整。

3、建筑节能设计变更单

设计变更时提供,须明确变更内容及变更后设计达标情况。

4、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模拟计算情况分楼栋填写,且签章完整。

5、建筑节能施工图审查意见表及反馈意见表

须签章完整。

45

A.0.6 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

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 (设计院)自审(X年)(X号)

工程名称

建筑专业

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暖通专业

电气专业

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给排水专业

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自审机构

负责人

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46

A.0.7 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记录表及意见反馈表

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审查记录表( ____审)(建筑节能) 共 1页,第 1 页

工程名称 审查编号

子项名称 年 月 日

涉及专业 建 筑 给 排 水 电 气 暖 通

审 查 人

复 审 人

序号 图号 审 查 意 见 违规类型

填写说明 : 1. 审查人、复审人应为手签名; 2. 违规类型中违反强制性条文及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应用“ * ”

符号注明; 3. 审查意见中涉及规范条文的应写明规范和条文。

47

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反馈意见表(_ __审) (建筑节能) 共 页 ,第 页

工程名称 审查编号

子项名称

序号 图号 反馈意见

项目负责

人:

专 业 建 筑 给排水 电 气 暖 通 设计单位印章

年 月 日 设计人

符合审查要求,审查机构验证人签字:

审查机构审查专用章:

填写说明:1.人员签名应为手签;2. 本表一式四份; 3. 设计人员应对照审查意见,将施工图设计更正内容在此表中详尽

描述(此处的序号应与审查记录表中的序号一一对应)。

48

附录 B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及审查相关资料

B.0.1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审查资料清单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初步设计审查资料清单

一、图纸资料

1、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2、总平面图、平面图、立、剖面图、节点详图;

3、给排水、电气、暖通专业设计说明部分;

4、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5、绿化布置图

6、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示意图

7、结构专业设计说明部分

二、技术报告

1、建筑节能计算模型(电子版)和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2、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

3、建筑物理环境分析报告书(日照、采光、室外风环境、室内风环境、噪音)——定性

分析或数字化模拟分析;

三、其他材料

1、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自审意见书;

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场地选址报告书》;

4、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5、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阶段达标判断表(公共建筑);

49

B.0.2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初步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设计单位 :(章) 共 页,第 页

建筑节能部分

工程名称 计算软件

子项名称 执行标准

建筑类型 □商业建筑 □办公建筑 □医疗建筑 □二星级以上宾馆

□文化娱乐建筑 □体育建筑 □其他

是否采用

集中空调

□是

□否

建筑朝向 节能计算层数 建筑高度 m 节能计算面积 m2

朝向窗墙

面积比

东 西 是否有供暖空调房间

开间窗墙面积比>0.7

□是

□否

西向外窗

遮阳措施

□无

□自遮阳

□绿化遮阳 南 北

主要功能房间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是否小于该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 8% □是 □否

围护结

构主要

节能措

部 位 主要节能材料、厚度 保温形式 设计

标准

限值

屋 面

平均

传热

系数W/(m2

·K)

外墙 填充墙

热 桥

架空楼板

供暖

空调

房间

功能转换

处楼板

地下室

外墙 热阻

(m2·K)

/W

地 面

型 材

玻璃 传热系数W/(m

2·K)

气密

性等

级 类型 可见光

透射比

遮阳

系数

设计

标准

限值

外窗

凸窗

透明

幕墙

透明

屋顶

遮阳措施

防火隔离带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达标判定

□规定性指标全部满足标准要求

□规定性指标未达标,

综合判断达标

采暖和空气调节能

耗(KWh/㎡)

限 值 计算值 节能率

照明功率密度值是否满足《建筑照

明设计标准》GB50034 要求

□是

□否

能耗分项计

量系统形式

空调冷热源形式及要求的能效比/

性能系数/综合能源效率

50

绿色建筑部分

工程名称

子项名称 执行标准

建筑面积 地上面积(m

2) 绿地率(%) 容积率

地下面积(m2) 建筑密度(%)

节地与

室外环

境措施

地下面积比(%) 透水地面面积比(%)

(具体措施)

节能与

能源利

用措施

建筑节能率(%) 单位面积能耗(kWh/m2a)

建筑总能耗(MJ/a) 新型热泵空调供冷供热总能耗

(MJ/a)

新型热泵空调比例(%)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万 kWh/a)

建筑用电量(万 kWh/a) 可再生能源产生发电比例(%)

节水与水

资源利用

措施

用水总量(m3/a) 非传统水量(m

3/a)

建筑生活热水量(m3/a)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可再生能源热水量(m3/a) 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比例(%)

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

用措施

室内环境

质量保证

措施

自然通风换气次数(次/h) 满足自然采光的建筑面积比(%)

51

填表说明

1、本表由项目设计单位填写并盖章;

2、建筑节能部分根据项目楼栋分栋填写,绿色建筑部分根据项目报审情况分区域填写;

3、平均传热系数按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中填写;

4、标准限值标准中第 4 章对应的限值要求填写,若按综合判断达标,该部分填写标准中

第 5章对各部分平均传热系数最低限值;

5、同一建筑有多种玻璃门窗时应分别填写门窗的物理参数,同时注明应用部位;

6、主要节能措施中应注明所采用主要保温材料(含砌体材料)的准确名称、厚度及太阳

辐射吸收系数;

7、保温形式按以下分类填写:外墙(外保温、自保温、内保温)、屋面(倒置式、正置

式)、地下室外墙(外保温、内保温)、功能转换处楼板(结构板上、结构板下)、架空楼板(外

保温、内保温);

8、项目未涉及的项应填“——”;

9、本表中无“是”、“否”选项的应填写项目设计参数或措施。

10、本表部分数据填写依据:

1)建筑节能率、单位面积能耗、建筑总能耗: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2)新型热泵空调供冷供热总能耗:新型热泵空调供冷供热总能耗指新型热泵空调承

担的冷、热负荷;

3)新型热泵空调比例:通过计算新型热泵空调承担的冷、热负荷占总冷、热负荷的

比例得到该指标。;

4)建筑用电量:根据电气专业建筑总装机容量折算;

5)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可再生能源专项设计文件;

6)可再生能源产生发电比例:可再生能源装机功率与大楼总的电力设计功率之比;

7)用水总量、建筑生活热水量:水资源利用方案;

8)非传统水量、非传统水源利用率:非传统水源利用计算书;

9)可再生能源热水量、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比例:暖通空调可再生能源专项设计

文件;

10)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可再循环材料重量、可再利用材料使用率、可再利用材料

重量: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

11)自然通风换气次数:满足标准要求未进行模拟的,默认为 2次/h;进行数值模拟

的,以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报告结论为准;

12)满足自然采光的建筑面积比:满足自然采光要求的面积与总建筑面积之比。

52

B.0.3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阶段达标判断表(公共建筑)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初步设计阶段达标判断表(公共建筑)

设计单位: (公章) 共 页,第 页

工程名称 执行标准

子项名称 建筑类型

建筑面积(m2) 建筑高度(m)

建筑

专业

节地

幕墙设计的材质

玻璃反射比(20m以上≤0.3,20m以下≤0.16)

景观设计的生态修复措施

绿化植物是否采用乡土植物 是 □ 否 □

架空层的覆土深度(≥1.5 m)

是否乔、灌、草的复层绿化方式 是 □ 否 □

立体绿化的方式(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

节约集约用地车库设计方式(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

等)

是否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 是 □ 否 □

停车设施是否挤占行人活动空间 是 □ 否 □

公共设施是否 2 种功能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集中设置,或公共建筑兼

容 2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功能

是 □ 否 □

联合建设配套辅助设施设备是否共同使用、资源共享 是 □ 否 □

公共空间是否社会公众开放 是 □ 否 □

室外活动场地是否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 是 □ 否 □

节能

围护结构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及相关主管

部门有关规定

是 □ 否 □

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

是 □ 否 □

使用权衡判断法来判定围护结构的整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规

定的节能要求

是 □ 否 □

外窗气密性等级(6级)

幕墙气密性等级(1-6层为 2级;7层及以上为 3 级)

节材

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功能与装饰构件应一体化设计 是 □ 否 □

是否对场址范围内的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加以利用 是 □ 否 □

可再循环利用材料的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10%)

室内 建筑室内声环境是否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要求 是 □ 否 □

53

环境 建筑设计时是否合理安排建筑平面和空间,以防止噪声干扰 是 □ 否 □

是否采取可调节遮阳措施 是 □ 否 □

采用的可调节遮阳类型

结构

专业 节材

建筑结构体系进行优化分析结论 是 □ 否 □

梁柱纵向受力钢筋是否采用 400MPa及以上强度的热轧带肋钢筋 是 □ 否 □

钢结构是否采用 Q345 及以上强度的高强钢材 是 □ 否 □

建筑构配件设计是否遵循模数协调原则 是 □ 否 □

土建与装修工程是否采用一体化设计 是 □ 否 □

混凝土结构是否采用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 是 □ 否 □

钢结构是否采用耐候结构钢或耐候型防腐涂料 是 □ 否 □

结构构件是否采用预制构件 是 □ 否 □

现浇混凝土是否采用预拌混凝土 是 □ 否 □

建筑砂浆是否采用预拌砂浆 是 □ 否 □

给排

水专

节水

建筑给排水是否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 是 □ 否 □

是否选用节能高效的设备 是 □ 否 □

用水器具是否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等要求 是 □ 否 □

避免管网漏损有效措施

给水系统是否超压出流现象 是 □ 否 □

生器具用水点供水压力(MPa)

用水计量装置设计的用途种类

选用的卫生器具用水效率是否低于三级 是 □ 否 □

绿化灌溉节水灌溉方式

建筑非传统水源来源

建筑非传统水源应用部位

电气

专业

节能

用户或使用功能设置电能计量装置设计

配电变压器的能效限定值是否符合《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

节能评价值》规定的目标值

是 □ 否 □

建筑照明功率密度值是否大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的现行值 是 □ 否 □

建筑是否选用节能型电梯、扶梯 是 □ 否 □

电梯、扶梯控制方式

室内 建筑室内照明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是否符合《建

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 是 □ 否 □

暖通

空调 节能

空调的冷热源形式

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标准要求_____________)

供暖、通风与空调的分项用电量、用燃气量和用水量的计量系统设

54

使用时间、温度、湿度等要求条件不同是否应划分在同一个空气调

节风系统

是 □ 否 □

空调系统是否设排风热回收装置 是 □ 否 □

额定热回收效率(≥60%)

空气调节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最不利为(标准要求 )

餐厅、车库等的污染物是否串通到其他空间 是 □ 否 □

重要功能区域气流组织是否规范 是 □ 否 □

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室内

环境

空调系统的房间的新风量、温度、湿度等设计参数是否符合《公共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标准

是 □ 否 □

设置集中供暖系统时,每个供暖房间是否设置室温调控装置 是 □ 否 □

地下停车库的通风系统的自动运行控制

空气调节风系统的基本控制要求

设备系统设计时采取噪声振动控制措施

控制项、评分项是否满足《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2013)

附录 D 对控制项、评分项的要求 是 □ 否 □

本项目根据《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2013)附录 D 所选

用的可选项条文号

是否满足《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2013)的要求 是 □ 否 □

填表说明:1、本表由项目设计单位填写并盖章;2、本表中无“是”、“否”选项的应填写项目设计参数或

措施。

55

B.0.4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资料清单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施工图审查资料 一、图纸资料

1、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2、总平面图、平面图、立、剖面图、节点详图、建筑节能保温范围图;

3、给排水、电气、暖通专业设计图纸;

4、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5、绿化布置图

6、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示意图

7、结构专业设计图纸

8、铺装图

9、屋顶绿化图

10、门窗表、装修材料表

二、技术报告

1、建筑节能计算模型(电子版)和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2、《外窗或幕墙与房间地板轴线面积比计算表》;

3、《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表》;

4、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

5、建筑物理环境分析报告书(日照、采光、室外风环境、室内风环境、噪音、热岛)--

定性分析或数字化模拟分析;

6、《可再循环材料计算书》;

7、《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表》;

8、《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面积比例计算表》;

9、绿色建筑结构专业基本情况表;

10、非传统水源计算报告;

11、照明计算书;

12、空调负荷计算书;

13、暖通水力计算书;

三、其他材料

1、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自审意见书;

2、初步设计批文;

5、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6、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达标判断表(公共建筑);

7、《环境评估报告》;

8、《地质勘察报告》。

56

B.0.5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设计单位 :(章) 共 页,第 页

建筑节能部分

工程名称 计算软件

子项名称 执行标准

建筑类型 □商业建筑 □办公建筑 □医疗建筑 □二星级以上宾馆

□文化娱乐建筑 □体育建筑 □其他

是否采用

集中空调

□是

□否

建筑朝向 节能计算层数 建筑高度 m 节能计算面积 m2

朝向窗墙

面积比

东 西 是否有供暖空调房间

开间窗墙面积比>0.7

□是

□否

西向外窗

遮阳措施

□无

□自遮阳

□绿化遮阳 南 北

主要功能房间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是否小于该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 8% □是 □否

围护结

构主要

节能措

部 位 主要节能材料、厚度 保温形式 设计

标准

限值

屋 面

平均

传热

系数W/(m2

·K)

外墙 填充墙

热 桥

架空楼板

供暖

空调

房间

功能转换

处楼板

地下室

外墙 热阻

(m2·K)

/W

地 面

型 材

玻璃 传热系数W/(m

2·K)

气密

性等

级 类型 可见光

透射比

遮阳

系数

设计

标准

限值

外窗

凸窗

透明

幕墙

透明

屋顶

遮阳措施

防火隔离带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达标判定

□规定性指标全部满足标准要求

□规定性指标未达标,

综合判断达标

采暖和空气调节能

耗(KWh/㎡)

限 值 计算值 节能率

照明功率密度值是否满足《建筑

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要求

□是

□否

能耗分项计

量系统形式

空调冷热源形式及要求的能效比

/性能系数/综合能源效率

57

绿色建筑部分

工程名称

子项名称 执行标准

建筑面积 地上面积(m

2) 绿地率(%) 容积率

地下面积(m2) 建筑密度(%)

节地与

室外环

境措施

地下面积比(%) 透水地面面积比(%)

(具体措施)

节能与

能源利

用措施

建筑节能率(%) 单位面积能耗(kWh/m2a)

建筑总能耗(MJ/a) 新型热泵空调供冷供热总能耗(MJ/a)

新型热泵空调比例(%)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万 kWh/a)

建筑用电量(万 kWh/a) 可再生能源产生发电比例(%)

节水与水

资源利用

措施

用水总量(m3/a) 非传统水量(m

3/a)

建筑生活热水量(m3/a)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可再生能源热水量(m3/a) 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比例(%)

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

用措施

建筑材料总重量(t)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

可再循环材料重量(t) 可再利用材料使用率(%)

可再利用材料重量(t) 高强度钢使用比例(%)

室内环境

质量保证

措施

自然通风换气次数(次/h) 满足自然采光的建筑面积比(%)

符合要求,审查机构验证人签字: 审查机构审查专用章:

58

填表说明

1、本表由项目设计单位填写并盖章;

2、建筑节能部分根据项目楼栋分栋填写,绿色建筑部分根据项目报审情况分区域填写;

3、平均传热系数按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中填写;

4、标准限值标准中第 4 章对应的限值要求填写,若按综合判断达标,该部分填写标准中

第 5章对各部分平均传热系数最低限值;

5、同一建筑有多种玻璃门窗时应分别填写门窗的物理参数,同时注明应用部位;

6、主要节能措施中应注明所采用主要保温材料(含砌体材料)的准确名称、厚度及太阳

辐射吸收系数;

7、保温形式按以下分类填写:外墙(外保温、自保温、内保温)、屋面(倒置式、正置

式)、地下室外墙(外保温、内保温)、功能转换处楼板(结构板上、结构板下)、架空楼板(外

保温、内保温);

8、项目未涉及的项应填“——”;

9、本表中无“是”、“否”选项的应填写项目设计参数或措施。

10、本表部分数据填写依据:

1)建筑节能率、单位面积能耗、建筑总能耗: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2)新型热泵空调供冷供热总能耗:新型热泵空调供冷供热总能耗指新型热泵空调承

担的冷、热负荷;

3)新型热泵空调比例:通过计算新型热泵空调承担的冷、热负荷占总冷、热负荷的

比例得到该指标。;

4)建筑用电量:根据电气专业建筑总装机容量折算;

5)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可再生能源专项设计文件;

6)可再生能源产生发电比例:可再生能源装机功率与大楼总的电力设计功率之比;

7)用水总量、建筑生活热水量:水资源利用方案;

8)非传统水量、非传统水源利用率:非传统水源利用计算书;

9)可再生能源热水量、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比例:暖通空调可再生能源专项设计

文件;

10)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可再循环材料重量、可再利用材料使用率、可再利用材料

重量: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

11)自然通风换气次数:满足标准要求未进行模拟的,默认为 2次/h;进行数值模拟

的,以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报告结论为准;

12)满足自然采光的建筑面积比:满足自然采光要求的面积与总建筑面积之比。

59

B.0.6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达标判断表(公共建筑)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施工图设计阶段达标判断表(公共建筑)

设计单位: (公章) 共 页,第 页

工程名称 执行标准

子项名称 建筑类型

建筑面积(m2) 建筑高度(m)

场地选址是否符合城乡规划 是 □ 否 □

场地有无超标的污染源 有 □ 无 □

场地遮荫的面积比例(≥50%)

建筑外墙、屋顶使用太阳辐射反射系数≥0.4的材料的面积比例(≥70%)

道路使用太阳辐射反射系数≥0.4的材料的面积比例(≥70%)

幕墙设计的材质

玻璃反射比(20m以上≤0.3,20m以下≤0.16)

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优化措施

建筑(或主要开窗)前后表面压差(≥0.5 Pa)

区域环境噪声检测值(《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值_____________)

景观设计的生态修复措施

具有可开放属性的建筑绿地是否对外开放 是 □ 否 □

绿化植物是否采用乡土植物 是 □ 否 □

架空层的覆土深度(≥1.5 m)

是否采用乔、灌、草的复层绿化方式 是 □ 否 □

采用立体绿化的方式(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中庭绿化等)

采用节约集约用地车库设计方式(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停车楼

等)

是否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 是 □ 否 □

停车设施是否不挤占行人活动空间 是 □ 否 □

建筑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或轨道站点的距离(公交≤500m,轨道≤

800m)

公交线路(公交线路至少 2条)

是否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交通站点 是 □ 否 □

人行通道是否采用无障碍设计 是 □ 否 □

公共设施是否 2 种功能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集中设置,或公共建筑兼容 2

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功能 是 □ 否 □

联合建设配套辅助设施设备是否共同使用、资源共享 是 □ 否 □

公共空间是否社会公众开放 是 □ 否 □

室外活动场地是否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 是 □ 否 □

60

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50%)

项目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50%)

地下室建筑功能

场地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60%)

雨水径流总量控制措施

围护结构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及相关主管部门

有关规定 是□ 否□

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是□ 否□

使用权衡判断法来判定围护结构的整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

节能要求 是□ 否□

主要功能房间是否设计外窗 是□ 否□

外窗及幕墙可开启面积与该房间地板轴线面积比例(≥8%)

是否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是□ 否□

建筑每个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是否大于 70% 是□ 否□

若窗墙面积比小于 40%时, 其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

0.4)

建筑西向外窗窗墙面积比是否大于 30% 是□ 否□

是否设建筑自遮阳、绿化遮阳等措施 是□ 否□

是否活动外遮阳系统 是□ 否□

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与建筑屋顶总面积比例(≤20%)

屋顶透明部分采取的遮阳措施

外窗气密性等级(6级)

幕墙气密性等级(1-6层为 2级;7层及以上为 3级)

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40%)

玻璃幕墙可开启部分面积比例(≥5%)

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功能与装饰构件应一体化设计 是 □ 否 □

对场址范围内的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加以利用,利用率(≥30%)

对场址范围内的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加以利用利用面积(≥300㎡)

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面积占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全部隔墙和隔断面

积面积比例(≥30%)

可再循环利用材料的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10%)

屋面和东、西外墙外表面材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0.6)

建筑室内声环境是否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要求 是 □ 否 □

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是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是 □ 否 □

在过渡季典型工况下,是否 90%的房间的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2次

/h)

是 □ 否 □

主要功能房间采光系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 是 □ 否 □

61

的要求的面积比例是否≥75%

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是否低于《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标准要

求的平均数值

是 □ 否 □

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是否优于《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要求的平均数值

是 □ 否 □

建筑设计时是否合理安排建筑平面和空间,以防止噪声干扰 是 □ 否 □

建筑设计主要功能房间能通过外窗看到室外自然景观,且无视线干扰的

区域比例是否≥70%

是 □ 否 □

采取可调节遮阳措施,可调节面积占外墙可透光面积比例是否≥60% 是 □ 否 □

主要大进深空间自然采光系数满足采光要求的面积比例是否≥75% 是 □ 否 □

地下空间和高大进深的地上空间自然采光系数≥0.5%的面积占首层地下

室面积比例是否≥20% 是 □ 否 □

建筑结构体系进行优化分析结论

混凝土结构中受力普通钢筋使用 400MPa 及以上强度的钢筋的用量比例

(≥70%)

钢结构中 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50%)

混凝土结构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的比例(≥50%)

钢结构是否采用耐候钢或耐候型防腐涂料 是 □ 否 □

建筑构配件设计是否遵循模数协调原则 是 □ 否 □

土建与装修工程是否采用一体化设计 是 □ 否 □

现浇混凝土是否采用预拌混凝土 是 □ 否 □

建筑砂浆是否采用预拌砂浆 是 □ 否 □

是否采用预制生产的建筑构配件,且提供装配率(≥15%) 是 □ 否 □

采用预制生产的建筑构配件运输距离 □水路____km(≤500)

□陆路____km(≤200)

建筑给排水是否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 是 □ 否 □

是否选用节能高效的设备 是 □ 否 □

用水器具是否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要求 是 □ 否 □

避免管网漏损有效措施

给水系统是否超压出流现象 是 □ 否 □

卫生器具用水点供水压力(≤0.2Mpa,且≥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压力)

用水计量装置设计的用途种类

选用的卫生器具用水效率是否低于三级 是 □ 否 □

绿化灌溉节水灌溉方式

景观水体利用雨水的补水量是否大于其水体蒸发量的 70% 是 □ 否 □

旅馆、办公、商场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应用部位

62

旅馆、办公、商场类建筑无市政再生水,非传统水源应用部位

除旅馆、办公、商场类建筑,其它类建筑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洗车用

水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用水量的比例(≥80%)

冲厕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用水量的比例(≥50%)

生活热水供应方式

生活热水提供的能量占生活热水耗能量的比例(≥60%)

同层排水或新型降噪管使用率是否高于 50% 是 □ 否 □

建筑照明功率密度值是否大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的现行值 是 □ 否 □

照明功率密度值是否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的目

标值的面积比例(≥60%) 是 □ 否 □

电能计量装置设计

配电变压器的能效限定值是否符合《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

评价值》规定的目标值 是 □ 否 □

功率因数补偿措施

室内照明控制方式

室外照明控制方式

建筑是否选用节能型电梯、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步道 是 □ 否 □

节能型电梯、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步道控制方式

建筑室内照明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是否符合《建筑

照明设计标准》规定 是 □ 否 □

供暖空调设计是否每一个供暖空调房间或区域进行热负荷和空调逐项逐

时的冷负荷计算 是 □ 否 □

地源热泵或水源热泵承担的空调负荷的比例(≥50%)

夏季设置排热回收措施的空调负荷比例(≥20%)

空调的冷热源形式(不得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直接供暖和空气调节

系统的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

若采用锅炉,其额定热效率为(≥89%)

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标准要求________)

地下水式水源热泵作为冷热源时,是否采取可靠的回灌措施 是 □ 否 □

冷水机组总装机容量与计算冷负荷的比值(≤ 1.1)

供暖、通风与空调的分项用电量、用燃气量和用水量的计量系统设计

空调系统是否设排风热回收装置 是 □ 否 □

额定热回收效率(≥60%)

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采用(一次泵、二次泵)

63

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采用调节方式

空气调节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最不利值为(标准要求____________)

间歇空调系统,是否设自动启停装置 是 □ 否 □

是否具备按预定时间进行最优启停的功能 是 □ 否 □

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最大可调新风(≥75%)

餐厅、车库等的污染物是否串通到其他空间 是 □ 否 □

重要功能区域气流组织是否规范 是 □ 否 □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标准要求

_____________)

建筑实际空调供暖系统全年能耗较参照建筑降低幅度是否低于 10% 是 □ 否 □

供暖空调的冷、热源机组能源效率是否低于国家现行有关能效等级标准

规定的第 2等要求 是 □ 否 □

集中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是否低于标准规定值

的 20%及以上 是 □ 否 □

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热水比例(≥50%)

可再生能源空调用冷热量比例(≥25%)

空气调节冷却水是否具有过滤、缓蚀、阻垢、杀菌、灭藻等水处理功能 是 □ 否 □

冷却塔蒸发损失水量占冷却水补水量的比例是否大于 80% 是 □ 否 □

冷却塔补水总管上是否设置水流量计量装置 是 □ 否 □

空调系统的房间的新风量、温度、湿度等设计参数是否符合《公共建筑

节能设计标准》等标准

是 □ 否 □

设置集中供暖系统时,每个供暖房间是否设置室温调控装置 是 □ 否 □

地下停车库的通风系统的自动运行控制

人员密度相对较大且变化较大的房间,是否设置根据室内 CO2浓度检测值

调节新风量的控制

是 □ 否 □

空气调节风系统的基本控制要求

设备系统设计时采取噪声振动控制措施

控制项、评分项是否满足《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2013)

附录 D 对控制项、评分项的要求 是 □ 否 □

本项目根据《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2013)附录 D 所

选用的可选项条文号

是否满足《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2013)的要求 是 □ 否 □

符合要求,审查机构验证人签字: 审查机构审查专用章:

建 筑 结 构 给排水 电 气 暖 通

填表说明:1、本表由项目设计单位填写并盖章;2、本表中无“是”、“否”选项的应填写项目设计参数或

措施;3、施工图图审机构在对项目审查合格并核对该表内容无误后签字盖章;4、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应包

含该表内容。

64

B.0.7 绿色建筑结构专业基本情况表

绿色建筑结构专业基本情况表 设计单位: (公章) 共 页,第 页

工程名称 楼栋号

设计阶段 地震烈度 场地类别 抗震设防类别

塔楼结构

体系

裙房(车

库)结构体

塔楼结构高

度 裙房结构高度

基础形式 是否采用

地基处理

是否采用预

拌混凝土

是否采用预拌

砂浆

是否采用

预制构件

预制构件

部位 是否改造项目

场地可能

发生的灾

□泥石流 □滑坡 □抗震不利地段 □其他 □无

提出保证措

混凝土结构主要

结构构件中受力

普通钢筋牌号

梁纵筋 梁箍筋

柱纵筋 柱箍筋

剪力墙暗柱纵筋 剪力墙分布筋

板受力钢筋 基础受力钢筋

钢筋强度≥

400Mpa 的钢筋

用量占结构总用

钢量的比例(%)

钢筋强度≥

400MPa 的钢

筋重量 A1(T)

结构总用钢量

A2(T) A1/A2(%)

竖向承重构件混

凝土强度等级 柱 墙 斜撑

高耐久性的高性

能混凝土用量占

混凝土总用量的

比例(%)

高耐久性的

高性能混凝

土用量 B1(M3)

混凝土总用量

B2(M3)

B1/B2(%)

高耐久性的高性

能混凝土使用部

基础构件 钢筋混凝土挡

墙 水池

竖向构件 屋盖构件 转换层构件

钢结构中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

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

符合要求,审查机构验证人签字: 审查机构审查专用章:

填表说明:1、本表由项目设计单位填写并盖章;2、施工图图审机构在对项目审查合格并核对该表内容无

误后签字盖章;3、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应包含该表内容。

65

B.0.8 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中应包含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资料清单

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中

应包含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资料

1、初步设计批文

可提供复印件。

2、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自审意见书

须签章完整。

3、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变更单

设计变更时提供,须明确变更内容及变更后设计达标情况。

4、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意见表及反馈意见表

须签章完整。

5、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公共建筑)

须签章完整。

6、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达标判断表(公共建筑)

须签章完整。

7、绿色建筑结构专业基本情况表。

须签章完整。

66

B.0.9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自审意见书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自审意见书 (设计院)自审(X年)(X号)

工程名称

建筑专业

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结构专业

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暖通专业

电气专业

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给排水专业

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自审机构

负责人

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67

B.0.10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记录表及反馈意见表 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审查记录表( ____审)(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共 1页,第 1 页

工程名称 审查编号

子项名称 年 月 日

涉及专业 建 筑 结 构 给 排 水 电 气 暖 通

审 查 人

复 审 人

序号 图号 审 查 意 见 违规类型

填写说明 : 1. 审查人、复审人应为手签名 ;2. 违规类型中违反强制性条文及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应用“ * ”

符号注明; 3. 审查意见中涉及规范条文的应写明规范和条文。

68

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反馈意见表(_ __审)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共 页 ,第 页

工程名称 审查编号

子项名称

序号 图号 反馈意见

项目负责

人:

专 业 建 筑 结 构 给排水 电 气 暖 通 设计单位印章

年 月 日 设计人

符合审查要求,审查机构验证人签字:

审查机构审查专用章:

填写说明:1.人员签名应为手签;2. 本表一式四份; 3. 设计人员应对照审查意见,将施工图设计更正内容在此表中详尽

描述(此处的序号应与审查记录表中的序号一一对应)。

69

附录 C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各专业必须执行的条文列表

建筑专业 结构专业 给排水专业 电气专业 暖通专业

必须执行的

条文

4.1.3 外窗与幕墙可开启面积

4.1.8 保温系统防火性能

4.2.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4.2.2 窗墙面积比

4.2.3 西向外窗活动外遮阳系统

4.2.5 热桥部位防结露设计

4.2.10 屋顶透明部分设计

4.2.12 外窗与幕墙气密性等级

4.3.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7.1.1 场地选址

7.2.1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

7.2.2(3)幕墙光污染控制

7.2.3(1、2、3、6)建筑布局优化、

室外风环境、自然通风换气次数、室

内光环境

7.2.5 场地内环境噪声

7.2.6 室内声环境

7.2.10 生态修复措施

7.2.11 绿地的公共属性

7.2.12 绿化方式与植物配置

7.2.13 机动车停车设施

7.2.14 建筑选址与设计

7.2.15 公共服务设施

7.2.16(2)屋面和东、西外墙外表面

材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7.3.16 透水铺装面积

7.3.21 建筑造型与装饰构件

7.1.1 场地选址

7.3.21 建筑造型与装饰构件

7.3.22 建筑结构体系优化

7.3.24 梁、柱纵向受力钢筋

7.3.25 高强建筑结构材料

7.3.26 预拌混凝土

7.3.28 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

7.1.1 场地选址

7.3.9 给排水系统设置

7.3.10 给排水系统设计

7.3.11 用水器具

7.3.12 管网漏损控制

7.3.13 给水系统、用水点供

水压力

7.3.14 用水计量装置

7.3.15 卫生器具用水效率

7.3.18 绿化节水灌溉

7.3.20 景观水体设计

6.2.3 配电变压器

6.2.5 功率因数补偿

6.3.1 照明功率密度值

6.3.2 室内照明指标

6.3.8 照明控制方式

6.4.3 电梯、扶梯与人行步

道选型与控制

6.5.1 电能计量装置

7.1.1 场地选址

7.2.2(1、2)室外照明溢

光控制

7.2.3(7)照明功率密度设

3.0.5 设计新风量

5. 1.1 负荷计算

5.2.2 集中供暖室温调控装置

5.3.12 地下停车库的通风控制系统

5.4.1 集中空调系统分区

5.4.13 排风热回收装置

5.4.19(5、6)空调冷、热水系统

5.4.20 空调冷却水系统

5.4.25 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

5.5.2 空调冷热源

5.5.3 锅炉热效率

5.5.5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性能系数

5.5.10 单元空调机、风管送风式和屋

顶式空气调节机组能效比

5.5.11 水源热泵机组能效比

5.5.12 地下水式水源热泵回灌

5.5.13 多联机综合能源效率

5.5.14 吸收式冷水机组性能系数

5.5.16 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

5.6.1 建筑设备能源管理系统

5.6.3 间歇式空气调节控制装置

5.6.9 空调系统控制要求

7.1.1 场地选址

7.2.3(4、5)室内气流组织

7.2.16(5)全空气空调系统可调新风

7.3.1 集中空调系统室内设计参数

70

附录 D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各专业选择执行的条文列表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 室内环境质量

选择执行条文

7.3.7【J】地下空间利用

7.3.17【J/S】雨水径流

5.5.7【T】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

组 IPLV

7.2.16(4)【J】外窗与幕墙可开启面积

比率

7.3.2 【J】或【T】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

标或供暖空调负荷

7.3.3【T】冷、热源机组能源效率

7.3.4【T】耗电输冷(热)比

7.3.5【S】 生活热水设计

7.3.6【T】可再生能源利用

7.3.19【S】非传统水源利用

7.3.17【J/S】雨水径流

7.3.8 【J】既有建筑物、构

筑利用

7.3.23【J】模数协调、土建

与装修一体化

7.3.27【J】预拌砂浆

7.3.29 【G】预制装配率,

运输距离

7.3.30 【J】可重复使用隔墙

和隔断面积比例

7.3.31 【J/G】使用可再循环

利用材料

5.3.5 【T】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

系统

7.2.4 【J】主要大进深空间、地下

空间和高大进深的地上空间自然

采光系数

7.2.7【J】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

声级

7.2.8【J】主要功能房间围护结构

隔声性能

7.2.9【J/S/D/T】噪声、振动控制

7.2.16(1、3)【J】自然景观利用

与视线;可调节遮阳

最少选择项数 0 1 0 0 4

备注: 【 】内的字母为条文涉及的专业代码,J 为建筑专业,G 为结构专业, S 为给排水专业,D 为电气专业,T 为通暖专业。

71

附录 E 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银级标识达标条文专业分工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

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

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

强制

执行

条文

7.1.1【J】场地选址

7.2.1【J】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

7.2.2(1、2)【D】室外照明溢光控制

7.2.2(3)【J】幕墙光污染控制

7.2.3(1、2)【J】建筑布局优化、室外风环境、自然通风换气次数、室内光环境

7.2.5 【J】场地内环境噪声

7.2.10【J】生态修复措施

7.2.11【J】绿地的公共属性

7.2.12【J】绿化方式与植物配置

7.2.13【J】机动车停车设施

7.2.14 【J】建筑选址与设计

7.2.15【J】公共服务设施

7.3.16【J】透水铺装面积

4.1.3【J】外窗与幕墙可开启面积

4.1.8【J】保温系统防火性能

4.2.1【J】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4.2.2【J】窗墙面积比

4.2.3【J】西向外窗活动外遮阳系统

4.2.10【J】屋顶透明部分设计

4.2.12【J】外窗与幕墙气密性等级

4.3.1【J】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5. 1.1 【T】负荷计算

5.4.1【T】集中空调系统分区

5.4.13【T】排风热回收装置

5.4.19(5、6)【T】空调冷、热水系统

5.4.25【T】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

5.5.2【T】空调冷热源

5.5.3【T】锅炉热效率

5.5.5【T】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性能系数

5.5.10【T】单元空调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能效比

5.5.11【T】水源热泵机组能效比

5.5.12【T】地下水式水源热泵回灌

5.5.13【T】多联机综合能源效率

5.5.14【T】吸收式冷水机组性能系数

5.5.16【T】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

5.6.1【T】建筑设备能源管理系统

5.6.3【T】间歇式空气调节控制装置

6.2.3【D】配电变压器

6.3.1【D】照明功率密度值

6.5.1【D】电能计量装置

6.2.5 【D】功率因数补偿

6.3.8【D】照明控制方式

6.4.3 【D】电梯、扶梯与人行步道选型与控制

7.2.3(4、5)【T】室内气流组织

7.2.3(7)【D】照明功率密度设计

7.2.16(5)【T】全空气空调系统可调新风比

5.4.20【T】空调冷却水系统

7.3.9【S】给排水系统设置

7.3.10【S】给排水系统设计

7.3.11【S】用水器具

7.3.12【S】管网漏损控制

7.3.13【S】给水系统、用水点供水压力

7.3.14【S】用水计量装置

7.3.15【S】卫生器具用水效率

7.3.18【S】绿化节水灌溉

7.3.20【S】景观水体设计

7.3.21【G】建筑造型与装饰构件

7.3.22【G】建筑结构体系优化

7.3.24【G】梁、柱纵向受力钢筋

7.3.25【G】高强建筑结构材料

7.3.26【G】预拌混凝土

7.3.28【G】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

3.0.5【T】设计新风量

4.2.1【J】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4.2.5【J】热桥部位防结露设计

6.3.2【D】室内照明指标

7.2.6【J】室内声环境

7.2.16(2)【J】屋面和东、西外墙外表面材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7.3.1 【T】集中空调系统室内设计参数

5.2.2【T】集中供暖室温调控装置

5.3.12 【T】地下停车库的通风控制系统

5.4.1【T】集中空调系统分区

5.6.9【T】空调系统控制要求

7.2.3(3、4、5、6)【J】建筑布局优化、室外风环境、自然通风换气次数、室内光环境

可选

择执

行条

7.3.7【J】地下空间利用

7.3.17【J/S】雨水径流

5.5.7【T】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IPLV

7.2.16(4)【J】外窗与幕墙可开启面积比率

7.3.2 【J】或【T】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或供暖空调负荷

7.3.3【T】冷、热源机组能源效率

7.3.4【T】耗电输冷(热)比

7.3.5【S】 生活热水设计

7.3.6【T】可再生能源利用

7.3.19【S】非传统水源利用

7.3.17【J/S】雨水径流

7.3.8 【J】既有建筑物、构筑利用

7.3.23【J】模数协调、土建与装修一体化

7.3.27【J】预拌砂浆

7.3.29 【G】预制装配率,运输距离

7.3.30 【J】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面积比例

7.3.31 【J/G】使用可再循环利用材料

5.3.5 【T】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

7.2.4 【J】主要大进深空间、地下空间和高大进深的地上空间自然采光系数

7.2.7【J】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

7.2.8【J】主要功能房间围护结构隔声性能

7.2.9【J/S/D/T】噪声、振动控制

7.2.16(1、3)【J】自然景观利用与视线;可调节遮阳

备注: 【 】内的字母为条文涉及的专业代码,J 为建筑专业,G 为结构专业, S 为给排水专业,D 为电气专业,T 为通暖专业。

72

附录 F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

项目名称

子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用地面积(m2) 总建筑面积(m2)

建筑主要功能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绿色

建筑

设计

绿色建筑等级 □ 银级(一星级) □ 金级(二星级) □ 铂金级(三星级)

绿色建筑设计根据《公共

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

计标准》附录 D 要求执

控制项是否满足要求 □ 是 □ 否

评分项是否满足要求 □ 是 □ 否

选择项

类型 节地 节能 节水 节材 室内环境

选项(条文号)

合计

不适用项 条文号

不适用说明:

73

附录 G 建筑物理环境分析边界条件

G. 0.1 室外风环境分析

分析目标:

通过风环境模拟,指导建筑在规划设计时合理布局建筑群,优化场地的夏季自然通风,避开冬季主导风向的不利影响。实际工程中需采用可靠

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合理确定边界条件,基于各个季节典型的风向和风速进行建筑风环境模拟,并达到下列任意一款或多款的要求:

1 夏季、过渡季、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风速低于 5m/s。

2 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

3 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 50%以上建筑的可开启外窗表面的风压差大于 0.5Pa。

模拟技术规定:

1 模拟软件:可采用商业版或研究版 CFD 软件;

2 气象条件:根据当地气象条件针对夏季、过渡季和冬节最多风向条件下,平均风速进行室外通风模拟。若无当地气象数据,建议采用《中国

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中逐时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得到;

3 建筑模型:根据项目规划红线图建立地形、目标建筑及其周边有影响的建筑模型,目标建筑的边界应以最大的细节要求再现。

4 计算区域:以模型边界为基准水平向外扩大计算区域,要求来风方向不小于 5H,下风向不小于 6H,其他方向不小于 4H。计算区域高度不

小于 4H。H 为分析模型整体高度(含地形)。

5 网格划分:建筑的每一边人行区 1.5m 高度应划分 10 个网格或以上;重点观测区域要在地面以上第 3 个网格和更高的网格以内。建筑周围及

重点考察区域网格应进行加密处理。

6 计算模型:湍流模型建议采用基于雷诺时间平均方程的 k- 模型或者 SSTk-ω模型,进行稳态计算。

7 边界条件:风速入口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给定室外梯度风分布,如指数分布定律。有可能的情况下入口的 k、 或者 ω也应采用分布参数进行

定义。对于未考虑粗糙度的情况,采用指数关系式修正粗糙度带来的影响;对于实际建筑的几何再现,应采用适应实际地面条件的边界条件;特别

是针对城市较高密度建筑区域内需考虑地面周边建筑和其他粗糙物带来的影响,设定合适的地面粗糙度。对于光滑壁面应采用对数定律。

8 数值计算收敛条件:避免采用一阶差分格式。计算应在求解充分收敛的情况下停止,即确定连续性方程或者指定观察点均方根残差小于

74

0.01%。

9 模拟结果:距地 1.5m 处风速云图、风速矢量图、风速放大系数云图,以及建筑外表面压力分布云图。

G.0.2 室外声环境模拟

分析目标:

本设计规范中以声环境功能区噪声限值为标准,需要输出声环境功能区噪声图。

输入条件:

为保证计算机声环境模拟的准确程度应输入噪声源、模拟区域地形、模拟区域范围内的建筑等因素,具体输入条件如下:

1)模拟分析所需要的区域范围内的建筑模型,模拟区域主要参照该项目总图范围;

2)区域范围内的地形;

3)区域范围内街道、公路、声屏障及周边遮挡建筑物等;

4)区域地块内实地测试的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数据报告。因不同等级的道路的交通流量、通过车型不同,所受到的环境噪声影响也不同,建议

模拟中采用较为准确的实测道路交通噪声数据,或者是参考标准《汽车定置噪声限制》、《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铁道客车噪声的评定》、《铁道

机车辐射噪声限值》、《声环境质量标准》或当地最近年份《统计年鉴》中对城区内区域噪音的统计数据等相关标准、资料中的数据;

5)区域地块内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数据报告。

输出结果:

声环境功能区噪声

1)水平噪声面(高度 1.2m)模拟分析图,可清楚的表示出小区内噪声分布情况;

2)垂直噪声面(建筑窗外 1m)模拟分析图,可清楚的表示出建筑物立面各个部位受噪声影响的情况。

G.0.3 室外热环境模拟

分析目标:

通过建筑室外热岛模拟,可了解建筑室外热环境分布状况,是建筑室外微环境舒适程度的判断基础,并进一步指导建筑设计和景观布局等,优

化规划,建筑,景观方案,提高室外舒适程度并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建筑能耗碳排放。实际工程中需采用可靠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合理确定边界条

75

件,基于典型气象条件进行建筑室外热环境模拟,达到降低室外热岛强度的目的。

输入条件:

为保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具体要求如下:

1)气象条件:模拟气象条件可参照《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选取,值得注意的是,气象条件需涵盖太阳辐射强度和天空云量等参数以

供太阳辐射模拟计算使用;

2)风环境模拟:建筑室外热岛模拟建立在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的基础上,求解建筑室外各种热过程从而实现建筑室外热岛强度计算,因而,

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结果直接影响热岛强度计算结果。建筑室外热岛模拟需满足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的要求。包括计算区域,模型再现区域,网格

划分要求,入口边界条件,地面边界条件,计算规则与收敛性,差分格式,湍流模型等;

3)太阳辐射模拟:建筑室外热岛模拟中,建筑表面及下垫面太阳辐射模拟是重要模拟环节,也是室外热岛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模

拟需考虑太阳直射辐射,太阳散射辐射,各表面间多次反射辐射和长波辐射等。实际应用中需采用适当的模拟软件,若所采用软件中对多次反射部

分的辐射计算或散射计算等因素未加以考虑,需对模拟结果进行修正,以满足模拟计算精度要求;

4)下垫面及建筑表面参数设定:对于建筑各表面和下垫面,需对材料物性和反射率、渗透率,蒸发率等参数进行设定,以准确计算太阳辐射

和建筑表面积下垫面传热过程;

5)景观要素参数设定:建筑室外热环境中,植物水体等景观要素对模拟结果的影响重大,需要模拟中进行相关设定。对于植物,可根据多孔

介质理论模拟植物对风环境的影响作用,并根据植物热平衡计算,根据辐射计算结果和植物蒸发速率等数据,计算植物对热环境的影响作用,从而

完整体现植物对建筑室外微环境的影响。对于水体,分静止水面和喷泉,应进行不同设定。工程应用中可对以上设定进行适当简化。

输出结果:

建筑室外热岛强度模拟,可得到建筑室外温度分布情况,从而给出建筑室外平均热岛强度计算结果,以此辅助建筑景观设计。然而,为验证模

拟准确行,同时应提供各表面的太阳辐射累计量模拟结果,建筑表面及下垫面的表面温度计算结果,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结果等。

G.0.4 室内自然采光模拟

分析目标:

在《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 中给出了不同建筑类型的采光系数标准值,规定了应满足的室内采光系数标准值 (%)和室内天然光照

76

度标准值(lx)两个标准,均为参考平面上的平均值:

采光系数标准值(%):在规定的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下,满足视觉功能要求时的采光系数值。根据不同建筑类型和房间类型规定了应符合的采

光系数平均值,重庆地区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应乘以其光气候系数 K=1.2。

室内天然照度标准值(lx):对应于规定的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值和相应的采光系数标准值的参考平面上的照度值。不同的光气候分区规定了不

同的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值。

输入条件:

1)重庆经度东经 106.33°,纬度北纬 29.35°;

2)建筑总体布置图以及建筑具体轮廓线,窗户洞口位置,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和反射比,围护结构饰面材料反射比(玻璃可见光透过率以及室

内地面、顶棚和墙面的反射比,可参考《建筑采光设计标准》)以及室内户型图;公共建筑应考虑吊顶高度。周围遮挡建筑建议考虑水平 15 度夹角

内高层建筑;

3)天空模型:CIE 全阴天模型(CIE Overcast Sky);

4)室外天然光临界照度值:重庆市属于Ⅴ类光气候区,其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值为 12000lx;

5)参考平面:距室内地面 750mm 高的水平面;

6)网格间距:不超过 1000mm(建议各向网格最少数量不低于 50)。

输出结果:

室内参考平面采光系数平均值。

室内参考平面采光系数等值线图和室内参考平面天然光设计照度等值线图,以便清楚地表示出室内采光分布情况。

G.0.5 室内自然通风模拟

分析目标:

通过室内自然通风模拟,指导房间门窗(相对)开口位置、外窗形式及开启方式、外窗开口面积等设计,确保室内具备良好的通风环境。采用

可靠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合理确定边界条件,进行室内自然通风模拟分析,并达到下列以下要求:在过渡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90%的房间的

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应低于 2 次/h。

77

模拟技术规定:

1)模拟软件:可采用商业版或研究版 CFD 软件;

2)模拟工况:重点考虑过渡季节情况下主要功能房间的自然通风情况;

3)建筑模型:根据项目建筑楼层平面图和门窗大样图,建立建筑室内模型和门窗实际可开启部分。

4)网格划分:应对门窗实际可开启部分进行网格局部加密,且最大网格尺寸不大于 200mm。

5)计算模型:湍流模型可采用标准 k- 模型,亦可采用各向异性湍流模型,进行稳态计算。

6)边界条件:基于过渡季节典型的风向和风速室外风环境模拟结果,根据建筑立面风压作为室内自然通风模拟的边界条件。

7)计算收敛性:计算应在求解充分收敛的情况下停止,即确定连续性方程均方根残差小于 0.1%。

模拟结果:

距楼地板 1.2m 处空气龄云图、风速云图、风速矢量图,空气龄≤1800S视为满足 2 次/小时换气次数的要求。

78

附录 H 分析计算报告书

H.0.1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是指:采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代替市政供水或地下水供给景观、绿化、冲厕等杂用的水量占总用水量的百分比。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100

t

u

uW

WR

uW

OsrRWWWW

式中,Ru---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Wu---非传统水源设计使用量(规划设计阶段),m3/a;

Wt---设计用水总量(规划设计阶段),m3/a ;

WR---再生水设计利用量(规划设计阶段),m3/a ;

Wr---雨水设计利用量(规划设计阶段),m3/a;

Ws---江水设计利用量(规划设计阶段),m3/a;

Wo---其他非传统水源设计利用量(规划设计阶段)m3/a。

该计算书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非传统水源来源

非传统水源处理方式

非传统水源利用形式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并填写下表:

非传统水源设计使用量(m3/a)

设计用水总量(m3/a)

非传统水源

利用率 再生水设计利用量(m3/a) 雨水设计利用量(m

3/a) 海水设计利用量(m

3/a) 其他非传统水源利用量(m

3/a)

79

H.0.2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可再循环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钢材、铜等)、玻璃、铝合金型材、石膏制品、木材。

可再循环材料总重量(t)=[钢材重量(kg)+铜材重量(kg)+木材重量(kg)+铝合金型材重量(kg)+石膏制品(kg)+玻璃重量(kg)]/1000

建筑材料总重量即为表中所有材料重量之和,换算为 t(吨)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 C=可再循环材料总重量(t)/建筑材料总重量(t)

建筑材料种类 重量(吨) 建筑材料重量合

计(吨)

建筑材料总重量

(吨)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

率(%) 使用部位

不可

循环

材料

混凝土

建筑砂浆

乳胶漆

屋面卷材

石材

砌块

其他

可循

环材

钢材

木材

铝合金型材

石膏制品

门窗玻璃

玻璃幕墙

其他

80

H.0.3 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表

序号 装饰性构件名称 装饰性构件材料工程量 材料单价(元) 单项总价(元) 位置

1

2

3

4

5

装饰性构件造价合计(元):

工程总造价(元)(可采用概算值):

装饰性构件造价与工程总造价的比例(%):

H.0.4 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面积比例计算表

楼层数 可变换空间全部隔墙和隔断面积之和 A1(m2) 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面积 A2(m

2) A2/A1(%)

合计

81

H.0.5 外窗或幕墙与房间地板轴线面积比计算表

房间编号 房间地板轴线面积 A1(m2) 房间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 A2(m

2) A2/A1(%)

H.0.6 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表

编号 类型

外窗或幕墙面积

可开启面积比例(%) 宽度(m) 高度(m) 面积(m

2) 开启面积(m2) 数量(个)

82

附录 I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各阶段所需计算分析资料汇总表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各阶段所需计算分析资料汇总表 名称 涉及条文 初步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

建筑专业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及模型 4.3.1 需要 需要

《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

比例计算表》

7.2.3(3)

7.2.16(4) 需要

(在《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中)

需要

(在《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中)

《外窗或幕墙与房间地板

轴线面积比计算表》 4.1.3

需要

(在《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中)

需要

(在《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中)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

计概况表》 需要 需要

《建筑室外风环境分析报

告》

7.2.3(1)

7.2.3(2)

需要条件:

在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建筑场地内风环

境数值分析:

a 当建筑群体组合为封闭的围合式布局时;

b 当建筑所在地地势平坦,且采用斜列式布

局;

c 当建筑物对场地内风环境和通风效果具

有较精确的要求时;

d 当建筑物边长大于 80 米,底层未架空或

架空率(架空建筑面积/底层建筑面积)小

于 10%。

需要条件:

建筑布局、体型与初步设计不一致

时。

《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分析

报告》 7.2.3(3)

需要条件:

不能保证开窗通风面积满足自然通风要求

的区域,采用诱导气流方式以促进建筑内自

然通风,需要进行软件数字化模拟分析计

算。

需要条件:

不能保证开窗通风面积满足自然

通风要求的区域,采用诱导气流方

式以促进建筑内自然通风,需要进

行软件数字化模拟分析计算。

83

《建筑自然采光分析报告》 7.2.3(6)

需要条件:《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中主要

功能房间的不满足《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 中 6.0.1 或附录 C 中相应采光

等级房间的要求;

需要条件:《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中主要功能房间的不满足《建筑采

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 中

6.0.1或附录 C中相应采光等级房

间的要求;

《建筑声环境分析报告》 不需要 需要条件:

《可再循环材料计算书》 7.3.31 不需要 需要条件:选择 7.3.31达标时

《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

算表》 7.3.21 不需要

需要条件:立面无功能的装饰性构

件及女儿墙高度超 2.4米时

《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

面积比例计算表》 7.3.30 不需要 需要条件:选择 7.3.30达标时

结构专业

《不低于 2 种基础方案优

化分析说明》 7.3.22 需要 不需要

《不低于 2种结构体系(含

结构构件)节材优化分析说

明》

7.3.22 需要 不需要

《不低于 400MPa级的热轧

带肋钢筋用量占受力钢筋

总用量的比例统计计算书》

《钢结构中 Q345及以上高

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用量

的比例统计计算书》

7.3.24

7.3.25 不需要 需要

《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

土用量占混凝土总用量的

比例统计计算书》

7.3.28 不需要 需要

84

给排水

专业

节水用水量计算表 7.3.9

7.3.10 需要 需要

综合径流系数计算书 7.3.17 不需要 需要

雨水补水和水体蒸发量的

水量平衡计算表 7.3.20 不需要 需要条件:有景观水体

暖通专业 空调负荷计算书 5.1.1 不需要 需要

注:1、字体为斜体的为可选条文。2、部分计算分析资料可在设计说明中表达

85

参考资料 1、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2、建筑节能保温范围图;

3、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4、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