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公衛系課程總覽與課程地圖coursemap.aca.ntu.edu.tw/course_map_all/upload_jpg/cou8010.pdf ·...

7
臺大公衛系課程總覽與課程地圖 核心必修課程 本系系訂核心必修課程包括四大基礎知識:基礎自然科學、基礎社會科學、基礎醫學、公共衛生核心知識。 類型 學分 課程 ( 學分數 ) 校訂必修 University requirements 24 國文 (6) 、外文 (6) 、通識 (15) * 國文可與通識課程 A1-A4 領域相互充抵,至多 3 學分。 系訂核心必修 DPH requirements 55 基礎自然科學 Natural Sciences (14) 微積分乙 (6) 、普生 (4) 、普化 (3)& 實驗 (1) 基礎社會科學 Social Sciences (6) 經濟學 (3) 、社會學 (3) 基礎醫學 Medicine (8) 生理學 (4) 、微生物及免疫學丙 (2)+ 實驗 (2) 公共衛生核心 Public Health Cores (27) 公共衛生學 (2) 生物統計學一 (3) 、生物統計學二 (3) 流行病學 (3) 、流行病學實例討論 (2) 環境衛生學 (2) 、職業衛生 (2) 健康與社會行為導論 (2) 公共衛生行政與管理 (2) 、公共衛生法 (2) 公共衛生實習 (4) 模組必修 20 須擇一模組修畢其所有必修課,並自其他模組必修清單 中任修課程補足至 20 學分。 選修「全球衛生」模組者,必須另擇一模組並修畢其所 有必修課 ( 雙模組制 ) 自由選修 29 總畢業學分 128 本系系訂核心必修課程修習進程 年級 學期 ( 學分 ) 自然科學 + 醫學 + 社會科學 公衛核心課程 (14) 微積分乙上 (3) 普通生物學上 (2) 普通化學 (3)& 實驗 (1) 社會學 (3) 公共衛生學 (2) (12) 微積分乙下 (3) 普通生物學下 (2) 生物統計學一 (3) 健康與社會行為導論 (2) 環境衛生學 (2) (12) 生理學 (4) 經濟學 (3) 生物統計學二 (3) 職業衛生 (2) (9) 微生物及免疫學丙 (2)& 實驗 (2) 流行病學 (3) 公共衛生行政與管理 (2) (2) 流行病學實例討論 (2) (2) 公共衛生法 (2) (4) 公共衛生實習 (4) (0)

Transcript of 臺大公衛系課程總覽與課程地圖coursemap.aca.ntu.edu.tw/course_map_all/upload_jpg/cou8010.pdf ·...

Page 1: 臺大公衛系課程總覽與課程地圖coursemap.aca.ntu.edu.tw/course_map_all/upload_jpg/cou8010.pdf · 危害物質的採樣與分析。 (3) 作業環境測定ii (2):銜接作業環境測定i,以職場物理性危害因子測定為主,包括噪音、振動、溫溼度、

臺大公衛系課程總覽與課程地圖

核心必修課程

本系系訂核心必修課程包括四大基礎知識:基礎自然科學、基礎社會科學、基礎醫學、公共衛生核心知識。

類型 學分 課程 (學分數 )

校訂必修 University requirements 24 國文 (6)、外文 (6)、通識 (15)

*國文可與通識課程 A1-A4 領域相互充抵,至多 3 學分。

系訂核心必修 DPH requirements 55

基礎自然科學 Natural Sciences (14) 微積分乙 (6)、普生 (4)、普化 (3)&實驗 (1)

基礎社會科學 Social Sciences (6) 經濟學 (3)、社會學 (3)

基礎醫學 Medicine (8) 生理學 (4)、微生物及免疫學丙 (2)+實驗 (2)

公共衛生核心 Public Health Cores (27) 公共衛生學 (2)

生物統計學一 (3)、生物統計學二 (3)

流行病學 (3)、流行病學實例討論 (2)

環境衛生學 (2)、職業衛生 (2)

健康與社會行為導論 (2)

公共衛生行政與管理 (2)、公共衛生法 (2)

公共衛生實習 (4)

模組必修 20 須擇一模組修畢其所有必修課,並自其他模組必修清單

中任修課程補足至 20 學分。

選修「全球衛生」模組者,必須另擇一模組並修畢其所

有必修課 (雙模組制 )。

自由選修 29

總畢業學分 128

本系系訂核心必修課程修習進程

年級 學期 (學分 ) 自然科學 +醫學 + 社會科學 公衛核心課程

一 上 (14) 微積分乙上 (3)

普通生物學上 (2)

普通化學 (3)&實驗 (1)

社會學 (3)

公共衛生學 (2)

下 (12) 微積分乙下 (3)

普通生物學下 (2)

生物統計學一 (3)

健康與社會行為導論 (2)

環境衛生學 (2)

二 上 (12) 生理學 (4)

經濟學 (3)

生物統計學二 (3)

職業衛生 (2)

下 (9) 微生物及免疫學丙 (2)&實驗 (2) 流行病學 (3)

公共衛生行政與管理 (2)

三 上 (2) 流行病學實例討論 (2)

下 (2) 公共衛生法 (2)

四 上 (4) 公共衛生實習 (4)

下 (0)

Page 2: 臺大公衛系課程總覽與課程地圖coursemap.aca.ntu.edu.tw/course_map_all/upload_jpg/cou8010.pdf · 危害物質的採樣與分析。 (3) 作業環境測定ii (2):銜接作業環境測定i,以職場物理性危害因子測定為主,包括噪音、振動、溫溼度、

模組必修課程

M1. 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EPM )

流行病學是公共衛生的科學基礎,而預防醫學旨在透過三段預防,提升社區健康。本模組提供學生完整紮實

的流行病學訓練,介紹流行病學各專業領域知識與預防醫學概念,並提供國家級傳染病防治專業課程。本模

組包含七門必修課程,共 14 學分:

(1) 預防醫學概論 (2):介紹三段五級疾病預防概念,以及預防醫學從理論到實務的重要基礎知識。

(2) 傳染病防治實例 (2):提供學生傳染病現場流行病學 (field epidemiology)訓練,並邀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

署專業師,系統性介紹我國防疫政策與疫情現場調查實務。

(3) 慢性病流行病學 (2):介紹慢性病流行病學研究方法,包含癌症與心血管疾病,並提供案例研究及實際資

料處理訓練,協助同學理解慢性病篩檢及診斷工具、基因及環境因子對慢性病的影響及可能的交互作用等重

要概念。

(4) 流行病學當代研究課題 (2):介紹流行病學研究當代熱門主題,從流行病學方法論切入,進而介紹主要傳

染病及慢性病的重要研究成果。

(5) 生物化學概論 (2):介紹有關代謝 (metabolism)及遺傳訊息 (genetic information)的生物學法則,為理解代謝

性疾病與疾病遺傳因素的必備基礎知識。本課程由外系授課,學生可選修進階生化課程代替概論課程。

(6) 通報傳染病檢驗實務 (2):介紹傳染病實驗室檢驗及診斷實務,並邀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國家級實驗

室主持人,為同學介紹從病原體微生物學、臨床病程、採檢、實驗室檢驗診斷等面向的實用知識。

(7) 老化與老年流行病學 (2):介紹老化及老年常見疾病,包含失智症及骨質疏鬆,為因應高齡化社會的必備

知識。

修畢本模組的學生將具備傳染病及慢性病防治基本知識。未來可投入政府防疫機關(如疾病管制署、衛生局)

或慢性病防治機關(如國民健康署、全民健康保險署、衛生局)擔任政策規劃者、管理者或執行者,或可進

入健康產業部門擔任健康資料分析及規劃人員。

M2. 生物統計與健康資訊 (Biostatistics and Health Informatics, BHI )

生物統計學為公衛研究與實務工作的重要基礎,而隨著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的發展,各領域均日益重視資訊分

析能力。本模組將讓學生在面對不同資料結構與研究問題時,具備正確執行統計分析的能力,並在面對新挑

戰時,能利用正確的統計語言,描述現象進而獨立解決統計問題。本模組有六堂必修課,共 15 學分:

(1) 線性代數 (3):為多變量統計學及分析巨量資料之基礎數學工具。

(2) 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計算 (2):介紹統計計算背後的原理,並訓練學生自行使用程式語言編寫程式並執行

運算。

(3) 統計學 (3):介紹統計學的緣起發展與基礎知識,使學生在面對統計問題時,能具備正確使用統計方法與

統計語言描述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4) 重複測量統計分析 (2):為銜接廣義線性模型的進階課程,介紹如何在重複測量資料結構下進行迴歸分析。

(5) 計算生物學原理與應用 (3):介紹計算方法如何應用於當代生物醫學與公共衛生學研究,內容包括演算方

法開發原理與其背後的生物意義。

(6) 健康大數據分析 (2):利用大型健康資料庫並搭配實際研究成果,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知識及分析方法。

修畢本模組的學生將具備執行不同資料型態統計分析的基本知識。未來可進入任何數據分析相關的產業或部

門擔任統計分析師或至統計諮詢公司擔任顧問,亦可報考精算師證照,擔任精算師相關職務。

Page 3: 臺大公衛系課程總覽與課程地圖coursemap.aca.ntu.edu.tw/course_map_all/upload_jpg/cou8010.pdf · 危害物質的採樣與分析。 (3) 作業環境測定ii (2):銜接作業環境測定i,以職場物理性危害因子測定為主,包括噪音、振動、溫溼度、

M3. 環境健康科學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 EHS )

人所處環境的良寙,對於健康影響甚鉅。本模組透過基礎環境科學課程,使學生瞭解環境污染物的危害機轉、

流布轉化、人體可能的暴露與健康風險,並具備檢測觀念與經驗。本模組包含六門必修課程,共 14 學分:

(1) 生物化學概論 (2):利用化學及物理等方法,探討生命起源、生物個體代謝路徑、能量轉換及演化現象。

內容涵蓋醣類、胺基酸蛋白質之合成與代謝、DNA 與 RNA 的合成複製與調控等。生化基礎知識為學生繼續修

習進階課程的基礎,但學生亦可選修進階生化課程代替此概論課程。

(2) 環境與職業毒理學概論 (2):介紹毒理學基本原理、毒物的物化性質及其代謝轉化、毒理動力學

(toxicokinetics)、效應動力學 (toxicodynamics)與毒性機制等,並介紹當代環境毒理議題及新興技術,並搭配

實驗室參觀。

(3) 環境基本原理 (2):介紹物理、化學、生物作用如何影響環境及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平衡。本課程內容含括

生態學概念、環境架構、能量流動、污染物傳輸及變化、能源開發與工業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土地利用與全

球氣候變遷等課題。

(4) 環境化學 (3):以環境污染物的傳輸、流布及轉換為基礎,說明污染物在環境中的變化及對環境品質的影

響。課程內容包括化學平衡、化學動力學、酸鹼反應及氧化還原反應如何影響污染物的環境宿命。

(5) 風險評估 (3):介紹化學物質最佳科學資訊的收集方法、整合資訊方法、健康危害可能機率的推估方法、

結果意義的評估方法,為制定化學品管理政策的基礎知識。

(6) 環境污染物分析 (含實驗 )(2):以分析化學與儀器分析為基礎,針對空氣、水、食物等介質中的物理性和化

學性污染物,說明檢測技術知識並安排實際操作。

修畢此模組的學生將具備污染物源頭排放與危害、人體暴露與健康風險以及污染物量測等知識。此專業人才

為環境工程與保護相關事業單位亟需的人才,可投入的工作包括化學品管理、環境流布調查、釋放量管理、

健康風險評估等。此模組提供的課程亦有助於學生參加環保行政、環保技術、環境檢驗等公職考試,及化學

安全管理相關專技人員考試。

M4. 職業健康科學 (Occupational Health Sciences, OHS)

影響工作者身心健康的職場危害因子包括化學性 (如氣體或微粒 )、物理性 (如噪音或輻射 )、生物性 (如細菌或

病毒 )、人因性(如不當姿勢或負重)以及社會心理性 (如壓力 )等。本模組介紹如何透過預期 (anticipate)、認

知 (recognize)、評估 (evaluate)及控制 (control),瞭解各類職場危害因子的預防與管理。本模組包含七門必修

課程,共 15 學分:

(1) 環境與職業毒理學概論 (2):介紹毒理學基本原理、毒物的物化性質及其代謝轉化、毒理動力學

(toxicokinetics)、效應動力學 (toxicodynamics)與毒性機制等,並介紹當代環境毒理議題及新興技術,並搭配

實驗室參觀。

(2) 作業環境測定 I (2) :以課堂講授與實作,讓學生了解職場危害因子的量測原理、方法及其結果意義。內

容包括職場空氣中化學性危害因子的量測,如有機溶劑、氣體、懸浮微粒、微量金屬等,以及空氣中生物性

危害物質的採樣與分析。

(3) 作業環境測定 II (2):銜接作業環境測定 I,以職場物理性危害因子測定為主,包括噪音、振動、溫溼度、

游離及非游離輻射等。

(4) 個人防護設備 (2):介紹各類型個人防護設備,包括呼吸防護具、皮膚吸收防護、噪音防護與控制。課程

內容包括生理效應、防護機制原理以及防護具選用及實測。

(5) 工業通風 (2):以課堂講授與實做,介紹基礎空氣流體力學原理、稀釋與局部換氣系統設計、空氣潔淨設

備選擇以及相關量測設備。

(6) 風險評估 (3):介紹化學物質最佳科學資訊的收集方法、整合資訊方法、健康危害可能機率的推估方法、

結果意義的評估方法,為制定化學品管理政策的基礎知識。

Page 4: 臺大公衛系課程總覽與課程地圖coursemap.aca.ntu.edu.tw/course_map_all/upload_jpg/cou8010.pdf · 危害物質的採樣與分析。 (3) 作業環境測定ii (2):銜接作業環境測定i,以職場物理性危害因子測定為主,包括噪音、振動、溫溼度、

(7) 工業安全 (2):介紹職場常見影響安全的危害因子,包括機械設備、鍋爐及壓力容器、電氣安全技術、墜

落災害、營造施工等。內容包括安全理論、危害分析、案例分享以及預防措施。

修畢本模組的學生將具備預防與解決職場安全因子的能力,可進入各類事業單位(如高科技業、其他製造業、

服務業)擔任安全衛生管理人員或至安全衛生管理顧問公司擔任顧問。此模組提供的課程亦有助於學生參加

相關公職與職業衛生技師、工業安全技師等專業技術人員考試。

M5. 毒理與風險 (Toxicology and Risk, TR)

生活環境中存在無數的化學物質,長期藉由水、空氣、食物等介質進入人體。這些化學物質是否可能危害人

體健康,是社會大眾關切的公衛議題。本模組介紹收集化學物質可能對健康危害的資料、整合這些資料的方

法、推估對健康危害機率的方法、並詮釋評估結果與意義,作為制定化學品管理政策的參考。本模組包含五

門必修課程,共 11 學分:

(1) 生物化學概論 (2):利用化學及物理等方法,探討生命起源、生物個體代謝路徑、能量轉換及演化現象。

內容涵蓋醣類、胺基酸蛋白質之合成與代謝、DNA 與 RNA 的合成複製與調控等。生化基礎知識為學生繼續修

習進階課程的基礎,但學生亦可選修進階生化課程代替此概論課程。

(2) 環境與職業毒理學概論 (2):介紹毒理學基本原理、毒物的物化性質及其代謝轉化、毒理動力學

(toxicokinetics)、效應動力學 (toxicodynamics)與毒性機制等,並介紹當代環境毒理議題及新興技術,並搭配

實驗室參觀。

(3) 環境與職業毒理學 (2):本課程是進階版毒理學,首先介紹毒物進入人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等

機轉,接著說明不同身體器官系統的毒理機轉,最後介紹生活與工作環境與食品中常見的毒性物質,分析其

暴露與毒理機轉。

(4) 風險評估 (3):介紹化學物質最佳科學資訊的收集方法、整合資訊方法、健康危害可能機率的推估方法、

結果意義的評估方法,為制定化學品管理政策的基礎知識。

(5) 環境分析原理 (2) :本課程兼顧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介紹如何以物理、化學及生物性方法進行環境採

樣、樣本前處理與儀器偵測。本課程針對環境分析技術原理與應用,提供概略性並全方位的介紹。

修畢本模組的學生將有能力整合化學物質毒理學與流行病學資料,用以執行職業安全衛生、空氣污染防治等

相關法規所規範的科學性健康風險評估。可投入的工作包括事業單位或顧問公司的健康風險評估相關人員。

本模組提供的課程亦有助於學生參加職業衛生管理師、食品技師與化學安全管理師等專業技術人員及公職考

試。

M6. 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 (Health Behaviors and Community Sciences, HBCS )

公共衛生方案要能切合民眾需求,方能得到民眾乃至整體社區的接受與配合,發揮最大效益。基此,理解民

眾的健康行為,發展出貼近其生活與價值的方案與措施,並順利於社區中推展,是公共衛生專業中關鍵的一

環。本模組旨在提供學生社會與行為科學的基礎概念、介紹健康行為主要理論與工具,並提供學生在執行社

區健康工作過程中所需的知識與技能。本模組包含五門必修課程,共 11 學分:

(1) 普通心理學 (3):透過心理學知識與工具,以各種不同的角度出發,去探索與理解人類的心智活動。

(2) 行為科學與衛生教育 (2):探討行為與健康的關係,建立相關理論基礎,發展行為改變的技術,並學習規

劃健康介入與衛生教育計畫,以及評量介入策略的成效。

(3) 健康研究服務法導論(2):以量化研究法為主軸,提供健康服務研究方法相關概念與知識,包含研究架構、研究設計、抽

樣方法與設計、變項測量、資料蒐集、統計分析及報告的撰寫。

(4) 健康與社會福利制度(2):介紹社會保障與衛生福利兩大體制,社會保障以社會保險、就業安全、社會救助為主,而衛生

福利以全民健保與長期照護為主。本課程帶領學生了解台灣主要社會問題,並思考社會安全制度與公共衛生的關連。

Page 5: 臺大公衛系課程總覽與課程地圖coursemap.aca.ntu.edu.tw/course_map_all/upload_jpg/cou8010.pdf · 危害物質的採樣與分析。 (3) 作業環境測定ii (2):銜接作業環境測定i,以職場物理性危害因子測定為主,包括噪音、振動、溫溼度、

(5) 社區健康與空間分析 (2):整合社會學的社區研究、社會流行病學、地理資訊系統及空間分析等知識,協

助同學認識區域的健康不平等議題,並瞭解社區的社會及地理環境,對健康不平等帶來的效應。

修畢本模組的同學,將具備分析健康行為與規劃推廣社區健康之技能,未來可投入公部門或民間組織,從事

健康促進方案的規劃、執行與評估等工作,並可參與社區健康工作的推動與經營。

M7. 健康政策與管理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 nt, HPM)

所有公共衛生業務,均需透過組織性的社會力量來推動,而政府及民間部門的政策與行動,乃是最具體的組

織性力量。本模組旨在提供學生基礎法學概念、介紹衛生福利制度、提供健康服務相關管理學的基礎知識,

並提供研究法課程以培養學生在健康服務議題上的基本研究能力。本模組有五門必修課程,共 11 學分:

(1) 法學緒論 (3):法學概念為政策與管理之基礎。本課程提供法律基礎知識,包含法律定義、效力、淵源與

種類、解釋適用等。

(2) 健康與社會福利制度 (2):介紹社會保障與衛生福利兩大體制,社會保障以社會保險、就業安全、社會救

助為主,而衛生福利以全民健保與長期照護為主。本課程帶領學生了解台灣主要社會問題,並思考社會安全

制度與公共衛生的關連。

(3) 健康保險學 (2):介紹健康保險理論、健康保險管理的基本概念與原則,並探討健康保險管理對健康服務

績效之可能影響。

(4) 健康服務機構管理 (2):介紹醫事服務與健康產業機構之管理學相關知識,包括品質管理、策略管理、人

事管理、資訊管理等面向。本課程另邀請實務專家進行專題演講,並安排機構參訪,期望透過實務觀察與討

論,讓學生瞭解健康服務相關之重要管理課題。

(5) 健康研究服務法導論 (2):以量化研究法為主軸,提供健康服務研究方法相關概念與知識,包含研究架構、

研究設計、抽樣方法與設計、變項測量、資料蒐集、統計分析及報告的撰寫。

修畢本模組的學生將具法學概念與政策分析及機構管理基本知識。本模組提供的課程有助於學生參加衛生行

政等類科公職考試,未來可投入公部門 (如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中央健康保險署、衛生局等 )擔任方案

企劃、行政管理乃至於政策研擬等工作,或可進入健康產業部門 (如醫院、健康管理公司、健康資訊公司、製

藥公司、醫療器材公司、臨床試驗受託機構、長照服務機構等 )擔任企劃與管理人員。

M8. 全球衛生 (Global Health, GH)

在全球化趨勢下,許多公共衛生議題除了面臨在地挑戰,亦同時受到全球因素影響。對於全球衛生議題的瞭

解以及跨領域合作的實踐能力,便成為全球衛生實務的重要課題。本模組透過「核心知識」、「技術知識」、

「應用」、「國際發展」四個教學面向,彼此相輔相成,旨在提升學生全球視野,並提升學生跨領域整合性

思維、溝通與實作的能力。本模組為全英語課程,包含五門必修課,共 11 學分:

(1) 全球衛生 (3):為全球衛生核心知識之概論性課程,由各領域專家授課並進行小組討論,課程內容涵蓋多

元主題,包含傳染病防治、環境與職業健康、婦幼健康、心理健康、健康照顧制度、弱勢族群、高齡、人道

救援、非政府組織實務分享等。學生需於課前閱讀指定讀本並準備討論資料,在課中以小組討論,分析並比

較各國現況與趨勢,並提出可能的介入策略。

(2) 疾病負擔測量:從方法到應用 (2):為技術知識與應用課程,介紹全球疾病負擔模型的理論基礎與估算方

法,透過講課、小組討論、電腦實務操作與校外參訪,讓學生理解全球群體健康數據的意義與應用。

(3) 全球衛生資訊處理實務 (1):為技術知識與應用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對於全球衛生領域數據的分析與呈現

能力。課程內容包括統計軟體 R 的說明與應用,包括資料擷取、資料清理與準備,以及分析結果的視覺化解

說與實際操作。

Page 6: 臺大公衛系課程總覽與課程地圖coursemap.aca.ntu.edu.tw/course_map_all/upload_jpg/cou8010.pdf · 危害物質的採樣與分析。 (3) 作業環境測定ii (2):銜接作業環境測定i,以職場物理性危害因子測定為主,包括噪音、振動、溫溼度、

(4) 全球化與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 (2):從社會政策與制度面向切入,介紹全球化與制度層級的社會決定因素

(包括健康照護、社會安全、勞動保護等 )如何影響人口健康與健康不平等,並探討國際及在地層級的介入策

略。

(5) 當代全球衛生議題 (3):為統整性課程,針對當代全球衛生議題進行介紹與討論。

修畢本模組的學生將對全球衛生治理議題具備廣泛性的瞭解,具備全球健康數據分析與實作基礎能力,並有

良好的跨域思考、團隊合作與外語溝通能力。具備此能力的全球衛生人才可投入學術研究單位,也可加入政

府或民間組織,參與全球衛生實務。

Page 7: 臺大公衛系課程總覽與課程地圖coursemap.aca.ntu.edu.tw/course_map_all/upload_jpg/cou8010.pdf · 危害物質的採樣與分析。 (3) 作業環境測定ii (2):銜接作業環境測定i,以職場物理性危害因子測定為主,包括噪音、振動、溫溼度、

系訂核心必修(55) 共同課程(12) 通識課程(15) *國文可與通識課程 A1-A4 領域

相互充抵,至多 3 學分。

2R (0,2+2)

微生物及免疫學丙+實驗

2R (4,0)

生理學

課程名稱

2 R (4,0)

建議修課年級(Q,不限)

必修(R)或選修(S)

學分數(上學期,下學期)

專業模組課程(20)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課程地圖 (109 學年度入學學生適用)

大學基礎

基礎自然科學(14)

1R (3,3)

微積分乙

1R(3+1,0)

普通化學丙+實驗

普通生物學乙

1R (2,2) 2R (3,0)

經濟學

1R (3,0)

社會學

基礎社會科學(6)

基礎醫學(8)

公共衛生核心課程(27)

文學與藝術

QR A1 領域

歷史思維

QR A2 領域

世界文明

QR A3 領域

哲學與道德思考

QR A4 領域

選修課程(29)

自由選修

QS

預防醫學概論(2)

傳染病防治實例(2)

慢性病流行病學(2)

流行病學當代研究課題(2)

生物化學概論(2)註 1

通報傳染病之檢驗實務(2)

老化及老年流行病學(2)

M1 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14)

線性代數(3)

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計算(2)

統計學(3)

重複測量統計分析(2)

計算生物學原理與應用(3)

健康大數據分析(2)

M2 生物統計與健康資訊(15)

法學緒論(3)註2

健康與社會福利制度(2)

健康保險學(2)

健康服務機構管理(2)

健康研究服務法導論(2)

M7 健康政策與管理(11)

普通心理學(3)

行為科學與衛生教育(2)

健康研究服務法導論(2)

健康與社會福利制度(2)

社區健康與空間分析(2)

M6 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11)

生物化學概論(2)註 1

環境與職業毒理學概論(2)

環境基本原理(2)

環境化學(3)

風險評估(3)

環境污染物分析(含實驗)(2)

M3 環境健康科學(14)

環境與職業毒理學概論(2)

作業環境測定 I (2)

作業環境測定 II (2)

個人防護設備(2)

工業通風(2)

風險評估(3)

工業安全(2)

M4 職業健康科學(15)

生物化學概論(2)註 1

環境與職業毒理學概論(2)

環境與職業毒理學(2)

風險評估(3)

環境分析原理(2)

M5 毒理與風險(11)

全球衛生(3)

疾病負擔測量:從方法到應用(2)

全球衛生資訊處理實務(1)

全球化與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2)

當代全球衛生議題(3)

M8 全球衛生(11)

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

QR A5 領域

註 1:「生物化學概論」可修習更為高階之「生物化學」替代,不限開課系所。

註 2:「法學緒論」可修習進階的法學相關課程作為替代。

1R (0,2)

健康與社會行為導論

2R (2,0)

職業衛生

2R (0,3)

流行病學

1R (0,2)

環境衛生學

1R (2,0)

公共衛生學

1R (0,3)

生物統計學一

3R (2,0)

流行病學實例討論

3R (0,2)

公共衛生法

4R (4,0)

公共衛生實習

2R (3,0)

生物統計學二

公共衛生行政與管理

2R (0,2)

2020.3.6

國文領域

1R (3,3)

外文領域

1R (3,3)

進階英文一二

1R (0,0)

健康體適能一

體育一二三

1-4R (0)

服務學習甲乙

QR (0)

*須擇一模組修畢其所有必修課,並自其他模組必修清單中任修課程補足至 20 學分。

*選修「全球衛生」模組者,必須另擇一模組並修畢其所有必修課(雙模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