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 二零一一至二零一二年度 校務評估報告 · 目錄 i...

36
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 二零一一至二零一二年度 校務評估報告

Transcript of 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 二零一一至二零一二年度 校務評估報告 · 目錄 i...

  • 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

    二零一一至二零一二年度

    校務評估報告

  • 目錄

    I 我們的抱負 1

    II 我們的使命 2

    III 學校目標 3

    IV 學校架構 4

    V 2011/2012 年度關注事項 5

    (甲) 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及成效 6

    (乙) 培養學生律己愛人的品德 7-8

    VI 科目評估 9-34

  • P. 1

    我們的抱負

    盡展潛能,追求卓越,

    行己有恥,自我完善。

    Our Vision

    “Our students are

    committed to developing

    their potentials to the full

    while striving for excellence.

    They become responsible

    individuals heading for

    self-perfection.”

  • P. 2

    我們的使命

    為學生締造愉快和充實的校園

    生活。讓他們接受均衡的教

    育,從而培育完整的人格和勇

    於接受挑戰的精神。

    Our Mission

    “It is our mission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equal opportunities to attend a

    balanced educational programme

    whereby schooling is considered a

    constructive and enjoyable process

    conducive to personal growth, and

    skills in problem solving are

    developed in preparation for

    challenges encountered in life.”

  • P. 3

    學校目標 甲. 有關學生學習經歷及成效的目標

    1. 讓學生認識世界及人與環境的關係,養成廣闊的視野,

    可以融入世界,愛護環境。

    2. 讓學生掌握各項投身社會所需的能力,包括與人融洽相

    處、互相尊重。

    3. 培養學生喜愛學習及明白終身學習的意義。 4. 培養學生分析及決策能力。 5.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6. 培養學生善用餘暇的正確態度及能力。

    7. 培養學生自重及自律的能力。 8. 透過學習經歷,讓學生認識同輩的獨特性及才能差異。

    9. 為學生提供參予大型活動的機會,以培養他們對學校的歸屬感。

    乙. 有關提供學校資源的目標 1. 配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又能夠善用和愛惜資源,讓學校

    成為一個愉快學習的地方。 2. 持續更新學校的資源,讓學生親身接觸嶄新的資訊科技。 3. 善用社區組織及社會人士提供的協助作為學校有效的資

    源。

    4. 提供充足資源以促進學與教。 5. 提供與師生福利有關的設施。

    丙. 有關學校管理的目標 1. 支持及關愛學生,幫助他們充份掌握學校提供的學習機

    會。 2. 提供有效的途徑,例如老師與家長面談,讓家長了解子

    女在校的情況及學習進度。 3. 舉辦教職員會議,讓教職員參與學校決策。 4. 發展教職員參與學校管理的興趣和能力。 5. 為家長提供各類參與校內活動的機會。 6. 因應學生年齡而制訂合適的獎賞制度以鼓勵卓越成就,

    亦以適當的懲罰制度遏止不良行為。

  • 學校管理委員會

    校友會 家長教師會 校長

    副校長

    教學事務 行政事務 學生事務

    課程發展委員會 各學科組 校內考試及校本評核

    資優教育小組

    中國語文教育 校外考試

    全港性系統評估

    危機管理委員會 學校政策委員會 資源及財務管理 全人發展小組

    學校行政及管理系統

    教職員發展委員會

    學校自評小組

    入學組

    學校形象推廣小組

    學校安全委員會 校務處

    資訊科技管理

    輔導組

    訓育組

    升學及就業輔導小組

    德育及公民教育組

    環保及能源節約小組

    健康及性教育小組

    聯課活動小組

    學生會

    英國語文教育

    數學教育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科學教育

    社會服務團

    學業提昇小組

    閱讀小組

    科技教育

    藝術教育

    體育

    通識教育

    商業活動監管委員會

    學校圖書館服務

    P. 4

    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

    學校架構

  • P. 5

    2011 / 2012 年度關注事項

    甲. 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及成效

    乙. 培養學生律己愛人的品德

    由全體教師於二零一一年校務會議商討並議

    訂及經由學校管理委員會通過。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6

    關注事項: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及成效

    已達成之目標: 1. 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樂於回答老師提問及表達意見。 2. 學生能積極參與不同組別籌辦的跨學科多元化學習活動。 3. 大部分學生能在課前作預習及在上課時完成課堂工作紙。 4. 各專業協作計劃能提升及優化「學與教」的素質及果效。 5. 公開試成績能達至預期目標。 例證: 1. 老師反映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已養成回答老師提問及表達意見的習慣。 2. 各科組籌辦的科本全方位學習活動及跨學科多元化學習活動的參加人次共 12,578 次,平

    均每名學生參加 13.97 次的活動,較去年 11.38 次有明顯的上升,證明學生的積極性有所提升。

    3. 校內頒發的學業獎項的數目有所增加,顯示學生們較以往努力學習。如「勤有功」功課卓越獎共 166 位同學得獎,較去年的 130 位為高。顯示學生能準時完成課業及有不錯的自學精神。

    4. 各專業協作計劃,如:提升英語水平計劃(EES)、優化提升英語水平計劃(REES)、《風雨橫斜》歷史劇跨學習領域教育伙伴計劃等都能順利開展,並按照進度達至預期目標,幫助老師

    完善及優化「學與教」的素質及果效。 5. 中七級公開試成績有所進步,入讀各大專院校的人數有所增加(共 37 名),而中六級入讀各大

    專院校的學生人數亦合乎預期目標(共 23 名)。 6. 圖書館和自修室的使用率高,顯示學生能主動學習和自行溫習。

    尚未達成之目標:

    沒有 建議: 1. 繼續推行各項計劃,加強訓練學生的自律性及自學能力。

    2. 繼續利用課餘時間,舉辦各項拔尖、增潤及資優課程、科本全方位學習活動及跨學科多元

    化學習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及成效。

    3. 聘用足夠的工作人員,如教學助理及文員,協助推行各項計劃,開展及推動各項有關加強

    「學與教」的項目。

    關注事項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7

    關注事項:培養學生律己愛人的品德

    已達成之目標:

    1. 大部份學生遵守校規。 2. 學生透過「躍進計劃」等活動訂定目標及作定期反思,在品德上有進步。 3. 學生積極參與學校聯課活動和服務社群,豐富「其他學習經歴」。 4. 學生相處和諧,班際活動反應熱烈。

    例證: 1. 培養學生律己愛人的品德: 為培養學生守規自律精神而設的「太陽計劃」,在二零一二年三

    月期間,收集了所有老師對各班的意見後,共有 10 班獲得「優良班級獎」,另外,在學生

    發展日,安排了「通識自選劇場演出計劃-自律守規」的話劇表演,透過互動模式,進一步

    强化學生自律守規的精神。為宣揚「禁毒」信息和鼓勵同學建立健康的生活,安排學生參

    與「健康 SUN 動力」的活動,其中包括「健康加油站」、「健康達人健康生活講座」、「至 SMART

    多面睇」等活動。在關懷別人和社區方面,同學積極參與「社區 TEEN 使義工訓練計劃」、「有

    您同行」校園朋輩輔導計劃、「守護天使」計劃、「至好友計劃」、探訪老人和灣仔愛群福利

    會,另外在「香港家書/給地球的信」活動中,同學亦表達了他們對拯救地球和保護環境的

    意見。

    2. 訂定個人目標,進行反思及檢討︰透過「躍進計劃」學生訂立全年計劃及個人檔案,紀錄個人在學業上及非學業上的成就。根據班主任填寫的「學生全人發展整體表現報告」,學生

    在「德、智、體、群、美、自我管理」各方面俱獲 3 分(良好)或以上評分。 3. 發展領袖才能,培養學生責任感︰為培養學生的領袖才能,高年級的學生參加了一系列有

    關訓練領袖的活動,包括「領袖生工作坊」、「聯校領袖訓練工作坊」、領袖訓練講座。而低

    年級的學生則分別參加了「種籽行動-軍訓歴奇訓練」、「多元智能挑戰營」和「奇幻歴奇新體驗」活動,發展他們的潛能,培養責任感。問卷調查顯示 80%以上學生認為活動加強了

    他們的責任感和對自我的認識。此外,學生在二零一一年九月期間亦參加了「2011 灣仔區傑出青年選舉」,表揚有傑出領袖才能的學生。

    4. 認識國家發展,加強國民身份認同:透過校內升旗活動、國旗下的講話、「紀念辛亥革命一百週年壁報展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 62 週年壁報展覽」、「紀念五四運動 93 週年壁報展覽、「六四壁報展覽」、基本法及國民常識問答比賽、慶祝國慶午間攤位遊戲和「中華民

    族復興之路圖片展」等活動,學生明顯更加認識祖國,認同中國人的身份。

    關注事項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8

    5. 開展各類活動,創造其他學習經歷:每年兩天的「學生發展日」以及高中「藝術發展課」,

    問卷調查顯示 80-90%學生認同透過課堂以外的學習活動,豐富經歷,提升知識。 6. 肯定學生成就,豐盛校園生活:e-enrollment 及 i-portfolio 更有系統紀錄學生在不同範疇的

    活動,獎勵及時數。「彩虹計劃」全年超過 200 名學生獲獎,作為全人發展的佐證,並藉此提高自我導向學習的動機。

    7. 學生和諧共處,共建愉快校園:本校推行融合教育,讓學生學習傷健一家的共融理念,締造和諧校園。學生積極投入校際/班際活動,如「陸運會」、「水運會」、「學校旅行」、「聖誕聯歡會」、「競技日」、「四社音樂日」和「四社戲劇比賽」等活動。

    尚未達成之目標:

    1. 部份學生欠缺動力,對自己要求不高,未能發揮個人潛能。 2. 部份學生未能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影響學業表現。 3. 部份學生較自我中心,未能做到推己及人,珍惜及愛護身邊的人和事。

    原因:

    1. 部份學生學業根基不穩,難以跟上中學的學習進度﹔部份學生家庭背景複雜,或家長工作忙碌,未能有效監管其子女在家的生活,以致學生未能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直接影

    響學習。

    2. 從訓育組及輔導組的個案可見,部份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家長過份保護,以致未能和朋輩和諧相處;遇到衝突,亦不懂妥善處理。

    建議:

    1. 幫助學生建立自信,訂立目標,建立健康生活,改善自己,自我完善。 2. 培養學生自律的能力,改善個人素質,懂得愛和珍惜情,建立和諧的生活環境。

    關注事項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9

    學科評估 中國語文及普通話 10

    英國語文 12

    數學 14

    電腦與資訊科技 16

    設計與科技 17

    科技與生活 18

    生物 19

    化學 20

    組合科學 21

    科學 22

    物理 23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及企業概論 24

    中國歷史 25

    經濟 26

    地理 27

    生命教育 28

    通識教育 29

    會計學原理 30

    視覺藝術 31

    音樂 32

    體育 33

    圖書館 34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10

    科目:中國語文及普通話

    已達成之目標:

    1. 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提升教學活動的效能。

    2. 在各級教學計劃中,增加閱讀有關「律己愛人」為主題的篇章及課外書籍。

    3. 增加學生以普通話溝通的機會。

    例證:

    1. 老師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提升了教學效能: i. 各級定期召開會議商議及檢討教學進度,並交流教學經驗以改善教學策略,詳見

    各級會議紀要。

    ii. 透過同儕觀課,觀摩及交流不同的教學策略,詳見同儕觀課紀錄表及老師設計的教案。

    iii. 初中老師指導學生於課堂抄寫筆記。從課堂觀察所見,學生更主動學習。

    2. 學生均增加閱讀有關律己愛人為主題的篇章、課外書籍及參加相關的活動: i. 配合「律己愛人」的主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於各單元施教時,盡量選取與

    主題相關的篇章,如中一、中二、中三及中五級分別選取<慈烏夜啼>、<五

    桶櫃>、<父親>、<楊修之死>、<你自己決定吧>及等作補充

    篇章。

    ii. 本科與中文學會及戲劇學會為中三級舉辦「從文本到舞台」語文活動,透過閱讀<城南舊事>,讓學生反思關愛他人的重要。

    iii. 中一至中五級有 75%學生於全年閱讀 2本或以上與「律己愛人」為主題的課外書籍。

    iv. 鼓勵學生參與「4 23 世界閱讀日」創作比賽,及多閱讀以「律己愛人」為主題的課外書籍。

    3. 普通話科積極創設語境,鼓勵學生多說普通話,除了安排普通話天氣報告(上學期)及普通話早會(短講)外,更舉辦了「普通話 中文科 – 傳意技巧<小姐、先生,

    請問貴姓>」活動,提升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

    尚未達成之目標:

    沒有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11

    建議:

    1. 繼續通過閱讀,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2. 鼓勵學生多閱讀以健康心靈為主題的書籍,建構健康校園,開展美好人生。

    3. 培養學生以普通話為溝通的習慣漸見成效,明年宜繼續推行有關計劃,加強學生在日常生

    活上多用普通話溝通的習慣。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12

    Subject Department: English Language Goals attained: 1. A self-access learning culture was promoted. 2. Drama in Education was implemented in Secondary One to Three. 3. A healthy life style and positive values were promoted through English activities and

    assignments. Evidence: 1. English Builder, a four-skill self-access English online programme, was adopted for all levels to

    enhance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The completion rate of the junior and senior forms reached 84%,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school requirement of 80%. Besides, ten students entered the Top 50 of 200 participating schools in Hong Kong and were awarded High Distinction Awards and Distinction Awards respectively. Four of them who ranked Top 20 were invited to attend the ‘English Builder Top Achievers Award Ceremony 2012’ on 17 July 2012. Among these outstanding students, two achieved brilliant results: Chan Chun Long of 1B ranked First in Level One and Se Man Kit of 2C ranked First in Level Two. All these testified our achievements in promoting a self-access learning culture among students.

    2. Drama in Education curriculum was continued in S.1 – S.3 to prepare the junior form students for the NSS curriculum. Language Arts activities, for example, poems and songs, were integrated into the drama curriculum. In general, students showed enthusiasm in the final drama project and some productions were of good quality. According to students’ reflection and self evaluation, the majority enjoyed drama lessons, learned teamwork and became more confident in speaking English. Drama teachers observed that drama in education enriched students’ experiences in using English and enhanced their speaking and generic skills.

    3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English through drama was also evident in students’ outstanding

    results in the 63rd Hong Kong Schools Speech Festival. Eighty students (Solo-verse Speaking and Dramatic Duologue) and 4 teams (Dramatic Scene) participated in the Speech Festival in 2011. A total of 17 prizes were captured: First Place: 7, Second Place: 5, Third Place: 5, showing an increase of 30.8% when compared with the number of prizes last year. Students’ passion in taking part in the dramatic duologue and dramatic scene categories reflected their strong interest in drama and the suc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drama in education.

    Subject Evaluation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13

    4 Positive values and the message of a healthy life style were inculcated in English lessons.

    Students were assigned to write journals on ‘Loving Others’, ‘Be a Global Citizen’, ‘Healthy Life Style’ and ‘Stay Happy. Stay Optimistic’, etc. In senior form, apart from exploring youth problems through reading and multi-media teaching materials, English teachers disseminated anti-smoking and anti-drug messages through class activities. Moreover, core values like loving and caring for others were instilled through teaching class readers and drama activities of the junior form. Students’ work and teaching materials were uploaded to the subject drive for future reference.

    Goals not attained: Many students have not yet developed a reading habit. Junior from students were encouraged to read extensively and record all the books they read in the Reading for Fun Journal. They were also required to complete reading tasks, e.g. designing book cover, rewriting a new ending and writing book reports, etc. This year, a total of 173 Reading Awards were presented to the avid readers, showing a significant increase when compared to the 43 Reading Awards in 2010-2011. However, the total number of books read showed a decrease by 7.3% when compared with the data of 2010-2011.

    Reasons: 1. Many students lacked motivation to read and seldom visited the school library. 2. Burdened with a tight teaching schedule, not all the English teachers could manage to monitor

    students’ reading progress regularly. In addition, Integration of ready activities in the classroom was seldom organized.

    Recommendations: 1. To motivate students to read by presenting reading awards, organising more reading activities

    and reading sharing sessions for students. 2. To purchase more English books of various text types and of different levels to cater for diverse

    learning needs. 3. To continue Drama in Education in the junior form so that students are prepared for the NSS

    curriculum. 4. To arrange a school library visit at least come a month!

    Subject Evaluation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14

    科目: 數學

    已達成之目標: 1. 加強推動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及校外活動和比賽。

    2. 幫助能力稍遜的學生提升數學能力以達基本水平。

    3. 鞏固中六同學於數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協助同學為參加第一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作好準

    備。

    4. 推展互動課堂教學。

    例證: 1. (a) 四位中四同學參加第二十九屆數學競賽;

    (b) 四位中三同學參加第十四屆香港青少年精英選拔賽;

    (c) 五位中二同學參加「華夏盃」全國中小學數學奧林匹克邀請賽;

    (d) 四位中四同學參加數學競賽培訓工作坊;

    (e) 一位中五同學參加恆隆數學獎比賽;

    (f) 一位中三同學參加由資優教育學院舉辦的增益課程;

    (g) 全校中一至中三級同學參加「S-Math 數學全面提升計劃」網上數學進展性評估活動;

    獲成績傑出獎有兩位,成績優異獎有八位。

    2. 本年度首屆文憑試數學科成績理想,必修部分考獲二級或以上的比率為 82.5% (全港考生

    之比率為 79%);延伸部分考獲二級或以上的比率為 94.1% (全港考生之比率為 86.5%)。

    此外,延伸部分考獲五級或以上的比率為 17.6% (全港考生之比率為 15.2%)。

    3. 在下學期,學校為中一及中五同學安排由伴伙同行教育機構舉辦的數學增潤班,為成績優

    良的同學進行加強培訓。

    4. 在下學期,學校為中一至中五同學安排由伴伙同行教育機構舉辦的數學輔導班,為成績一

    般的同學進行補課,提升同學的數學水平,出席率達八成或以上。

    5. 在二零一一年十二月至二零一二年三月期間,中六級負責老師為中六同學安排一系列的課

    後輔導班,解答同學在公開試題目上的困惑,及與同學分析公開試試題之趨勢。

    6. 在中二級其中兩班的課堂中,任課老師介紹數學軟件 GeoGebra 之使用方法,供日後學生

    自學或探究之用。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15

    尚未達成之目標: 加強中三同學基礎以迎接高中課程。

    原因: 中三同學本身基礎較弱,一年的訓練未能讓他們有太大的改變。另外,中三級的學習氣氛亦見

    渙散。

    建議: 1. 增加中三的課堂時間,以便同學有充裕的學習時間,鞏固所學到的知識。

    2. 為照顧學習差異,不論高低年級,有必要為能力較弱的學生安排課後輔導班,以提高學生

    的基礎水平。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16

    科目: 普通電腦/資訊及通訊科技

    已達成之目標: 1. 加強初中學生對互聯網和多媒體認識,並且在科組會議中老師多些分享他們成功的

    教學經驗及課堂管理技巧。

    2. 提升學生在本科的學業成績。

    3. 學生能在課前作預習及在上課時抄寫筆記或做工作紙。

    例證: 1. Dreamweaver 專題習作成績及格率達 94.9%。科組會議中,老師有分享他們成功的教學經

    驗及課堂管理技巧。

    2. 中六同學於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平均及格率達83.3%。

    3. 70%或以上學生能完成預習及抄筆記或工作紙。

    尚未達成之目標: 沒有 建議: 對中五級的同學進行定期評估及加強課堂練習。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17

    科目: 設計與科技

    已達成之目標: 1. 盡快完成校本評核部份,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完善設計及積極準備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2. 統整中一至中三級的航天科普課程和設計與科技科的筆記及工作紙,使能有系統地輯錄成

    冊,方便同學主動學習。

    例證: 1. 首屆香港中學文憑試的校本評核部份,中六級學生能夠 100%提交個人設計作業,當中只

    有一份作業未能達標,而評卷員對學生的作品大為讚賞,認為今屆學生的作品水平較過往

    為高。 2. 初中年級校本課程的筆記和工作紙,經過多年不斷的剪裁和修訂,最終可輯錄成校本教材,

    讓學生可以更有系統地學習。 尚未達成之目標: 舉辦「科技週」展示本科學生的學習成果及介紹本科的教學內容。

    原因: 因本年五月,中三級大部份放學時段都安排了增潤課程,而主要負責該活動的同學全是中三級學

    生,故未能舉辦「科技週」,展示本科學生的學習成果。

    建議: 若來年舉辦該類活動,可安排在午膳時段進行。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18

    科目: 科技與生活

    已達成之目標: 1. 提升學生對本科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藉以提高學習成效。

    2. 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習慣,讓學生健康成長,推廣健康人生,藉此培養學生律己愛人的品

    德。

    例證: 1. 本年度中一至中三級的整體合格率為約 90%,成績令人滿意。

    2. 以健康飲食課題的烹飪實習測驗,約有 95%學生獲取合格的成績,反映學生已學習到良好

    的飲食習慣。

    3. 90%的學生能在指定時間提交習作,反映本科運用多元化及互動的學習策略有成效,能提

    升課堂的學習效能。

    4. 科技與生活學會所舉辨烹飪實習班的活動,已報名參加活動的學生的出席率達 95%,反映

    學生能主動學習,並積極參與活動。

    尚未達成之目標: 中三級 D班的合格率只有 70%,是全部級別成績較遜的班別,希望可在課程剪裁方面多照顧

    學生的個別差異。

    原因: 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較弱,課堂進度須有所調適,令上課時間更為緊迫,以致該班的合格率

    較其他班別偏低。

    建議: 中三級不設本科,而中一及中二級的課程則再作剪裁,並運用簡易食譜製作,以迎合學生的

    需求。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19

    科目:生物

    已達成之目標: 1. 推行「探究式」實驗活動,加強學生尋根究柢的精神,為新高中課程作好準備。

    2. 培養學生關注生物學在社會、科技及環境保護的角色。

    3. 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

    例證: 1. 中五級學生在二零一二年四月十日到石澳石灘進行野外考察活動,藉著海岸考察活動培

    養學生關注生物學在社會、科技及環境保護的角色,和擴闊了視野。

    2. 中三至中五級學生在課堂前作預習及上課時做工作紙,表現理想,工作紙的成績平均達到「良」,收到理想的學習果效。

    3. 中四和中五級學生的考試合格率比去年為高,足見中四及中五級學生的學業成績有所提升。

    4. 在二零一一年十月至二零一二年三月期間,中六在放學後舉行一連串的増潤班,為學生裝備應付考試的技巧,改善學生的學業成績。

    5. 中七級學生參加香港高級程會考,考獲「優」、「良」成績的百分比較全港全體考生為高。

    尚未達成之目標: 部份班別的學生成績未如理想。

    原因: 部份學生欠缺學習動機,老師已盡力協助及鼓勵,但仍未能把所有學生的成績提升。

    建議: 開設增潤班,輔導能力較弱的同學。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20

    科目:化學

    已達成之目標:

    1. 推行多元化和富趣味性的教學活動。

    2. 提升學生自律及自學的能力。

    3. 安排延續課堂學習的機會。

    4. 提升學生在化學科考試的成績。

    例證:

    1. 已籌辦各種教學活動,如中四級的專題研習和中三級的老師協作教學 (英語延展活動),

    以及與科學有關的其他學習經歷,例如參加香港學生科學比賽、參觀渠務處開放日、參觀

    科學館和出席化學工作坊。大部份學生都樂於參與學習活動。

    2. 已因應學生能力設計科本教學材料和課堂預習工作紙,大部份學生都能完成課堂預習工作

    紙,而預習工作紙的功課表現令人滿意。

    3. 已安排課後的小組導修課堂給中六級和中七級學生,以提升教學效能。中六級共二十二

    堂,學生出席率達80%﹔中七級共二十堂,學生出席率高達90%。學生的自律及自學能力均

    有所提升。

    4. 學生在校外考試考獲的成績良好,合格率遠高於全港首次日校考生合格率的水平。

    尚未達成之目標:

    沒有

    建議:

    沒有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21

    科目:組合科學(生物、化學)

    已達成之目標:

    1. 鼓勵學生參加與科學有關的其他學習經歷。

    2. 推行實驗,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技能。

    3. 提升學生的自律能力。

    例證:

    1. 學生樂於參加與科學有關的其他學習經歷,如水仙種植研習班、製作隱形墨水工作坊、參

    觀科學館。學生亦投入校內學術周的「電影欣賞及問答比賽」和於石澳泳灘進行的「岩岸

    考察」等活動。

    2. 在中五課程安排中加強訓練學生掌握進行實驗和撰寫詳細實驗報告的技巧取得成效,中五

    級學生在進行實驗和撰寫詳細實驗報告表現良好。

    3. 中六級同學(生物六堂、化學四堂安排課後小組導修課),提升教學效能,同學出席率高達

    九成,而工作紙的功課表現亦良好。

    尚未達成之目標:

    沒有

    建議:

    沒有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22

    科目:科學

    已達成之目標:

    1. 讓學生透過「檢視實驗步驟和進行實驗」活動,提升探究和解難的能力。 2. 讓學生透過「學術活動週」活動,提升科學的學習興趣及參與的主動性。

    例證:

    1. 超過80%學生在實驗活動中表現合格。在老師評估的「學生單人進行實驗」活動中,超過90%能順利完成實驗,更接近100% 的學生在探究和解難能力有所提升者。

    2. 下學期21/5至24/5,學業提昇小組主辦學術活動週,本科利用中英文教育電視,配合特別設計之工作紙,供中一級及中二級學生自由參與作答,完成及交回工作紙的學生,會獲得

    小禮物一份。期間,超過60%學生瀏覽教育電視的內容,其中有19名中一級學生及8名中二

    級學生成功獲取小禮物。又本活動由2位中二級學生協助推行,足見活動能提升學生對科學

    的學習興趣及參與的主動性。

    尚未完全達成之目標:

    1. 讓學生透過「課堂前作預習、上課時抄筆記或做工作紙」等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2. 讓學生透過「多元化互動學習」活動,提升中1A 和中2A 班學生以英文學習科學的能力。 原因:

    1. 在中一級學生中,部分學生對預習、抄筆記等學習活動,較難掌握和持之以恆。 2. 部分老師未接受「Teaching Different Key Learning Areas in the English Medium」等

    課程的培訓,於設計適切的「多元化互動學習」活動方面有一定的困難。

    建議:

    1. 重新調整「課前預習、上課抄筆記及課後工作紙」等學習活動的要求和進度,以切合學生的實際能力。

    2. 透過優化提升英語提升計劃 (REES) ,安排教育顧問到校向老師提供相關培訓,亦鼓勵老師參加有關的培訓課程。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23

    科目:物理

    已達成之目標:

    1. 調節新高中課程的進度及加入新的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2. 繼續配合新高中校本評核的要求,推行安排與實驗的評核項目。

    例證:

    1. 完成首屆新高中課程物理實驗的校本評核。

    2. 修訂中四及中五級的教學進度。中四及中五級學生的課堂表現反應良好、積極,而學生們

    在各項評估的表現亦理想。

    3. 中五級完成以「運動視像分析」的教學計劃及評估。學生表現理想。

    尚未達成之目標: 沒有

    建議:

    1. 修訂中六級的教學進度,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2. 為中三級編制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教材及配套,以銜接「微調中學教學語言」的校本安排。 3. 中四級加入以高速錄影「運動視像分析」的教學計劃,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效能。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24

    科目: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及企業概論

    已達成之目標: 1. 熟悉科本的校本評核的運作。 2. 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的精神,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例證: 1. 給予學生一些類似科本的校本評核的習作,學生有回應及知所提問。 2. 利用工作紙和筆記加強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的精神。大部份學生於課堂上抄寫筆

    記,亦含提交已完成的工作紙,且功課表現良好。 尚未達成之目標: 部份學生上課時較被動,以致未能完成工作紙,亦沒有提交。 原因:

    可能因為由於本科的教學課程涵蓋面多,以致部份學生不易掌握及較難提升學習興趣。 建議: 將課程內容稍作剪裁,使學生更能掌握,以提升其學習興趣。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25

    科目: 中國歷史

    已達成之目標: 1. 透過老師共同協作設計新的教學計劃並作試教,加強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及自學能力; 2. 高中學生已能從多角度去分析史事,並能有個人評價; 3. 透過《風雨橫斜》歷史劇作媒介,學生已能認識及探索革命先烈的特質、胸懷及抱負,亦

    加深同學對「律己愛人」主題及精神的了解。 例證: 3. 共有三個級別的老師設計了新的教學計劃並作試教,教學設計的內容包括了多項互動元

    素,加強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及自學能力(教學設計存放於 Drive M / lesson plan2011-2012); 4. 所有初中同學都有參加在學術週期間舉辦的「班際及個人歷史文化常識問答比賽」,每級皆

    有 80%以上的同學取得 7 成或以上的分數,可見同學的學習動機及自學能力是提升了; 5. 高中課程著重同學對史事的分析及評價,除在日常課業中能顯示同學在分析史事的學習成

    果,老師亦在課堂上安排了小組討論、辯論比賽等活動,培養同學們評價史事的能力,同

    學們表現良好; 6. 在學術週舉行期間,舉辦歷史文化論壇,八成以上修讀高中中史課程的同學都有出席及積

    極參與討論; 7. 同學在觀賞《風雨橫斜》歷史劇後的答問及討論時段中表現積極,在主持(白耀燦老師)的

    帶領下,同學們都能從不同角度提問及發表對有關各革命先烈「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

    胸懷及抱負的意見,顯示同學對「律己愛人」精神已有一定的了解。

    尚未達成之目標: 沒有 建議: 鼓勵同學多讀歷史人物的傳記,並作多方向思考及評價,以提升其多角度思維能力。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26

    科目:經濟

    已達成之目標:

    提升同學對學科的學習興趣及參與的主動性。

    例證: 1. 於課堂內多以生活事例作討論內容,學生表現投入,主動與組員分享心得。 2. 下學期學術週內所舉辦的經濟科活動,不少修讀本科的學生主動自行參與,尤其是中四級

    學生,而中三學生亦主動參加,以期在升讀中四前對本科有更深入的了解。

    未達成之目標:

    熟悉校本評核的運作。

    原因:

    由於考評局延遲推行經濟科的校本評核,今年修讀經濟科的中四學生不用交校本評核的分數,

    另外,學生亦忙於應付其他科目的校本評核,為免學生過於吃力,故沒有推行校本評核計劃。

    建議:

    1. 於中四級推行校本評核的練習。 2. 更多採用時事新聞作課堂討論的題材,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動機。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27

    科目:地理

    已達成之目標: 1. 加强學生愛護及珍惜地球資源的正確態度取向,並培養以「世界公民」為己任的良好行為。 2. 繼績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例如:應用、分析、綜合的能力,以便將地理科所學的知識融

    滙貫通提升學習成效。

    例證: 1. 各班均有教授與「世界公民」關愛社群健康觀念有關的課題及完成專題探究資料搜集活動/

    報告。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表現主動、積極和自律外,亦反映他們擁有正面價值及行為取向。 2. 中四至中七學生在課堂討論、課業、統測及考試中能運用高階思維分析事物。 3. 中一至中七學生在課堂內外都能運用筆記預習或工作紙温習,而他們的學習表現均有進步。

    尚未達成之目標:

    部份初中學生的學業成績未如理想。

    原因:

    部份初中學生的學習動機較弱,以致成績未如理想。

    建議: 1. 透過生活化的學習活動,例如:要求學生搜集和多閱讀與日常生活或時事個案相關的資料,

    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 2. 進行課程剪裁及規劃,讓能力稍遜的學生先鞏固基礎概念和核心內容,以增強學習的信心;

    而能力較強的學生,除學習基礎概念和核心內容外,可再透過延展部分,提升其思維能力。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28

    科目:生命教育

    已達成之目標:

    引入「時事新聞評論」,除有助鞏固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外,亦配合本年度學校的發展主題「世

    界公民、愛我社群」,並提升學生自學能力及學習動機。

    例證:

    1. 各班學生於「時事新聞評論」習作,能就不同的時事議題表達意見,反映學生對社會的關注與參與,並提升學生自學能力及學習動機。

    2. 學生在課堂討論、論壇,課業、統測和考試中,表現出多角度思考及分析能力。

    尚未達成之目標:

    各級未能完成一份以「健康」為主題的習作。

    原因: 因課時限制,課程緊迫,使部分班別未能完成。

    建議:

    重組初中課程結構,令學生對個人、香港、中國及世界的發展有基本的認知,並建立健康身

    心及正面的價值觀。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29

    科目:通識

    已達成之目標:

    1. 為配合學校健康校園的理念,本科組中四級及中五級分別以「公共衛生」及「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為教學主題,設計合適的教學材料。

    2. 繼續完善「獨立專題探究」,除有助鞏固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外,亦配合本年度學校的發展主題「世界公民、愛我社群」,並提升學生自學能力及學習動機。

    例證:

    1. 本科組已設計合適「公共衛生」及「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主題的教學材料的,學生在課堂討論、課業、統測及考試中顯示學生能運用相關概念分析事物。

    2. 大部份學生能自訂專題探究問題、主動進行資料搜集、整理報告並進行學習反思。

    尚未達成之目標: 沒有

    建議:

    1. 更新各級教學單元時事資料,提升同學對當代議題的觸覺及興趣。 2. 善用訂閱的通識報,透過課堂討論、剪報練習及論壇等,提升學生分析時事議題的能力。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30

    Subject Department : Principles of Accounts Goals attained: 1. Had helped students to develop an interest in knowing about the business world. 2. Had equipped students with the skills to acquire an entrepreneurial spirit, with enhanced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3. Had equipped students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accounting industry. 4. Had enhanced students’ self-study abilities. Evidence: 1. Extra tutorial class had already been provided to S.7 students. Students’ academic results in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examinations had shown improvements. It is a good evidence to prove that students had learnt the skills to acquire an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with enhanced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2. Career talks had already been given to students. Visits to Career Expo and business organizations had already been arranged too. Most students (over 80 %) gave positive feedback after the visit to the Career Expo. It proved that students had developed an interest in knowing about the business world and also equipped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accounting industry.

    3. During lesson, students performed well in asking questions and taking notes. It showed that students’ self-study abilities had been enhanced.

    Goals not attained: No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LCCI examination. Reasons: Students found the syllabus of LCCI examination different from local examination. Recommendations: Nil

    Subject Evaluation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31

    科目:視覺藝術

    已達成之目標:

    1. 擴闊學生的美術視野,使能對環境中的視覺造形作出知性與感性的回應。 2. 強化網上搜集的資料能力,使學生的欣賞及創作內容時更有基礎。 3. 透過跨課程學習,擴闊藝術於學習領域的接觸面。 例證:

    1. 學生在常規的課堂上,已進行初步認識相關題材的藝術家,並透過探討習作更深入地搜尋及瀏覽他們的資訊。其探討反映在他們的習作中,其中尤以高中的專題習作更見豐富。

    2. 初中及高中選修本科的學生分別透過不同的習作形式提交他們的評賞報告,分別反映出他們對藝術作品有不錯的欣賞能力,不少高中選修本科的學生更有良好的評賞能力,他們的

    創作發展作品中,更能清晰地有援引例證。於初中學生定期邀交的視藝評賞,課業中,不

    乏多元化的藝術創作素材。 3. 今年,視覺藝術科參與及籌辦的活動有十二項之多,參與的同學包括初中及高中選修本科

    的學生。而籌辦及參與的時段亦由二零一一年十月至二零一二年的八月,讓學生有更全面

    的參與機會。各級均有不同題目的專題研習。其中中二級更進行了跨科目的研習活動。

    尚未達成之目標:

    部份學生在搜集資料方面未能全面﹔部份學生亦未能善用所搜集到的資料。

    原因:

    1. 部份學生在搜集資料方面,過份依賴某一類別的搜集方法及網站,以致未能全面。 2. 部份學生於家中未有列印工具,以致難於將已搜集的資料帶回學校,亦只好沿用課堂上的

    作品。

    建議:

    1. 嘗試在視藝室安裝電腦,以便有需要的學生能將搜集的資料展示出來,協助其創作,尤以動畫、影片更為有效。

    2. 老師嘗試提供更多類型的資料網站,以刺激學生更主動自行尋找資料,亦更懂得搜尋更多元化的資訊的途徑。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32

    科目:音樂

    已達成之目標:

    1. 配合走出課室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認識音樂。 2. 成功延展「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 至中二 A 班。 3. 在初由中引入無伴奏合唱訓練。

    例證:

    1. 中二級學生進行了一項專題研習,名為「灣仔四維走」。學生在灣仔區中選擇一個境點、特色的情境、建築物、文化活動,以此作為一專題,進行短歌創作。

    2. 中二級各班上學期持續評核成績(合格率)︰2A-2C (100%)﹔2D (45%),足見中二 A 班學生

    能適應「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並能夠掌握教學內容。

    尚未達成之目標:

    中三級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了「無伴奏合唱」,認識了無伴奏合唱的歷史及特色,但在演唱方面的表

    現則未如理想。

    原因:

    因為要求學生在無伴奏合唱下,唱出三部歌曲,難度頗高,以致學生不易掌握。

    建議:

    選用一些較容易進行的無伴奏合唱歌曲,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及成功感。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33

    科目:體育

    已達成之目標:

    1. 增強學生的體適能,使學生有強健的體魄,培養健康的生活模式。 2. 透過有系統訓練及參與校外比賽,培養學生律己品德及團隊合作精神。

    例證:

    1. 透過參加學校體適能計劃,全校有 71.9%學生得到銅獎或以上級別。 2. 參加校際比賽種類多元化,如田徑、游泳、足球、籃球、排球、手球、羽毛球、乒乓球及

    水球等﹔學生參加人數達三百多人,組別共 28 項、場次多達 100 場。學生透過有系統的訓練,培養出自律、尊重別人的品德和團隊合作精神。

    尚未達成之目標:

    提升校際比賽成績,尤其在球類項目方面。

    原因:

    參加校際比賽種類太多,如田徑、游泳、足球、籃球、排球、手球、羽毛球、乒乓球及水

    球等,未能集中資源,對學生作出適切的培訓。

    建議:

    以提升校際比賽中球類項目的成績表現,下學年集中資源在有潛質獲獎項目方面培訓學

    生。

  • 校本學科檢討 (2011-2012)

    P. 34

    科目:圖書館

    已達成之目標:

    1. 與各科組合作,進行圖書館活動,讓學生能善用圖書館資源及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

    2. 推廣學校閱讀文化,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例證:

    1. 圖書館於本學年共增購各科圖書約共 660 本,豐富同學的學習資源,並配合各學科課程的需要。

    2. 本學年圖書館舉辦了「地理及環保圖書」、「英文故事書」、「科學圖書」、「60 本好書」、「中學文憑試應試練習及參考書籍」、「歷史及國情」、及「辛亥百年」等專題圖書展覽,吸引同

    學借閱。

    3. 邀請作家陳葒先生到校演講,藉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陳葒先生與同學分享閱讀和寫作的心得,同學的反應頗佳,在收回的 59 份講座活動評估表中,對內容方面覺得切題、實用、

    資料豐富及講者準備充足四方面的評分都超過 4.2 分 (5 分為滿分);對講座的整體評價為

    4分,足見講座有成效。

    4. 中一至中六同學參與好書龍虎榜的[中學生最受歡迎十本好書]投票活動。共收到的選票五百七十張,投票率約為 80%。校內選出的十本好書中,有七本與大會的結果相同,選出的

    最喜愛的作家與大會的結果一樣,顯示同學有積極參與閱讀活動,且閱讀層面頗全面。

    5. 在今年二月份舉辦的書展,就家長日觀察所得,部分家長會與子女一起參觀及選購書籍。據圖書公司匯報:售出書本數目約 290 本,金額約$23,900,當中包括課外書和參考練習。

    足見家長樂意與學校配合,共同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尚未達成之目標:

    添購多元化趣味性圖書,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原因:

    為了配合學校的課程需要,初中級有一班會有5科以英語授課,需要撥款添購該5科相關的英

    文圖書,雖然有部分圖書相當有趣,但未能達到多元化的目標。

    建議:

    電子遊戲吸引時下青少年,佔據他們大部分閒暇時間,圖書館必須要添購多元化及趣味性的

    圖書來吸引他們借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