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30
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轉錄:學生黃允祥 請各位合掌: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經文): 卷一/p115-1 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處。 大慧!妄想自性計著者,說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 大慧!彼略說七種空:謂相空、性自性空、行空、無行空、一切法離言說空、 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 無我,就是空 我們現在複習前邊一點。彼彼空,空空,是什麼? 空空, 各位! 先給我答一答。我先問空是什麼?那麼由麗霞答我,什麼叫空? 學生許麗霞:無我。 老師:對!無我。不錯了啊!無我,就是空。 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處: 空空者: 兩個摞在一塊兒,無我、無我,那不變成神經病了嘛!那又是什麼?所以這 空空者,要記起,不是作空的解釋了。(2:10) 空: 前邊一個空, 就是能空,能夠空的。 我們本來的本領,都能夠空。把我排除掉,無我,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個本 領。這是本願上邊所有的,也是本修因上邊所講的。

Transcript of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Page 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轉錄:學生黃允祥

請各位合掌: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經文): 卷一/p115-1

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處。

大慧!妄想自性計著者,說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

大慧!彼略說七種空:謂相空、性自性空、行空、無行空、一切法離言說空、

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

無我,就是空

我們現在複習前邊一點。彼彼空,空空,是什麼?

空空, 各位! 先給我答一答。我先問空是什麼?那麼由麗霞答我,什麼叫空?

學生許麗霞:無我。

老師:對!無我。不錯了啊!無我,就是空。

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處:

空空者:

兩個摞在一塊兒,無我、無我,那不變成神經病了嘛!那又是什麼?所以這

裡空空者,要記起,不是作空的解釋了。(2:10)

空:

前邊一個空, 就是能空,能夠空的。

我們本來的本領,都能夠空。把我排除掉,無我,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個本

領。這是本願上邊所有的,也是本修因上邊所講的。

Page 2: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2

空:

第二個空, 所空,空的辦法。(2:50)

第一個空,是我們本身就有這個能力,可以空掉。什麼叫空掉呢?

就是無我,不執著妄我,就是空了,是我們本來的本領。

那麼下邊是所空。就是方法。怎麼樣空掉。

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處:

我們修空的人,修空境的人,所要了解的。

在三自性上邊,有妄想自性。你們不是在檢討三自性嘛!有沒有一個妄想自

性啊?有沒有啊?

學生丁日昕:有!

老師:有啊!有妄想自性。

不管妄想自性也好、所有的法性的自性也好,都是入空的。

三自性都是空的,因為都是妄想。

後邊雖然不是妄想,是真如,它也是空的, 這個空與前邊的空,不一樣。

前邊的空,是妄想上邊妄我的空;

後邊三自性上邊,真如呢,是我空,變成真我、大我,就變成空。

所以三自性的空,分成兩個階段。 (4:50)

大慧!妄想自性計著者,說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 (p115-2)

說空:

在法上邊說空,說無我,境界太高。

在這個上邊說的空,就是沒有我執我見,我不執著這個法,就是空了 - 法空

了。

無生:

不是沒有生滅喲!你們答的可能都是無生滅。錯了!

無生,就是因緣所生出來的法,法不生法。

法,是無生的。

Page 3: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3

法,不會再生法, 只有因緣才生法。(6:10)

無二:

就是獨一無二,真如的意思。沒有兩個道理可以解釋這個了。

離自性相:

一定要離開自性。

法,不是講講、說說而已。

法,也沒有嘴巴;

法,也沒有文章。

這法,可以說,沒有辦法表達。

法, 就是因緣上邊來的。世間上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一樣法是離開了因緣。

每一樣法,都是因緣。有因緣,就有果報。

實相-因緣果報等

所以【法華經】上邊,「十如是」的最後幾個字,就是「因緣果報等」,這

就是講了佛法最基本的道理。

什麼叫實相?

這裡講了,因緣果報等,就是實相。

前邊講那些,性、相、體、力、作,那是世間法的解釋。

最後的因、緣、果、報、等,這五個字,就是實相。

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在因緣果報裡邊。

等:

是平等的。八萬四千法門,法法平等。

法法平等,就無相。既然平等了,法與法之間,就無相了。

無相,就是實相。 (8:30)

我停一下兒,這講起來蠻饒舌的。但是聽的懂的人,蠻有興趣的。

湯懷澤問我三止三觀、三諦的問題。這裡邊我就講到了,你有沒有聽到啊?

聽進去了,聽到了啊!我現在問一下兒,言語剛剛落下,你們記憶力是最好

的。

在十如是上邊如何找出來實相所在的?

Page 4: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4

我要問了啊!潘先生,實相在哪兒找啊?

學生潘中平:不知道。

老師:故鄉?

學生許故鄉:因緣果報等。

老師:哎,對!不錯!到你這兒,給打住了,不往下問了。

這下兒,嬌娥可以逃過一難了。(9:40)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學生高孝玉:為什麼剛好會?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些呢,都不是講講而已。這都是有真正的東西在裡邊。

為什麼稱為實相,我問你?

學生戴嬌娥:法法平等,法與法之間無相,所以就是實相。

老師:對!這樣講得透徹。不愧是老學姐啊。

學生戴嬌娥:再問下去,就漏氣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法華經】講實相,很多人拿實相來賣弄。(10:25)

要知道,實相,在我們身上。

實相,沒有離開我們的生活。

我們的生活,都是在實相中。

法上三輪體空

(例如) 我們念起了,要生個辦法做菜。明天要來多少人?

這個時間,就起了念。

這個念,就轉成法了。這個法是什麼法呢?

叫菜法。明天大家都吃得好的菜法。

Page 5: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5

這個菜法是怎麼產生的呢?

由因緣產生的。再用腦筋在因緣裡邊找出來怎麼樣做,才能如大家的意,這

個就是果啊!(11:20)

能夠讓大家吃的舒服、吃的好,大家都說,不錯!這湯頭還算不錯!

這就是果。

果,有了以後,大家就對湯頭起了信心,所以一去我們會所,一定有好吃的

東西,湯頭做得好。

這就是報。

所以因緣果報,他做菜、你吃菜,這個是什麼呢?

這就是三輪體空。三輪體空,就是平等。

何謂三輪體空呢?

他做菜,他心裡沒有邊存著我為什麼要做菜?我供養大家,只是發心。

他沒有把這個放在他心裡邊去,沒有讓大家來回報他, 這就是一空。

第二空呢,做菜的空,那麼吃飯的人呢,也空。因為吃下去以後,感覺好吃。

這個時間呢,就達到如法的境界了。

到最後的時間,大家抹抹嘴巴,都走了,又是一空。

這就是三輪體空。

但是不是這樣子講啊?

三輪體空,就是捨。(12:55)

湯頭捨出去的是,做菜給大家吃,是不是捨出去的啊?對不對啊?

學生:是。

老師:是啊!

那麼湯頭捨出去的,大家來接收這個菜,來吃的時候,你有沒有存著什麼心?

沒有!就是吃飽而已。來到這兒,就是要吃飯,吃飽就算, 這裡邊沒有存著

我執我見,執著在裡邊挑剔這個菜好吃、那個菜不好吃;

Page 6: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6

那麼吃了以後,怎麼樣來報答堂頭?

沒有!

這是你接受人的空, 這是第二個體空。

互相之間,因緣和合,在一塊兒吃飯。

因緣不合了,大家都吃完了,都走了,產生了果。什麼果呢?

大家回家了,Bye bye!這就是果。(14:00)

那麼報產生的時間,或者明天再來吃,這就是叫報。

所以因緣果報,等,是平等的。就是這個樣子,也是三輪體空。

你要知道,你想布施,假設你法緣不夠,你不見得布施的出去喔!

你不見得能形成三輪體空喔!

沒人要嘛!對不對?沒人要。

你譬如說,他這兒準備了一些菜,炒了一盤一盤的,大家不吃, 或者沒有人

來, 他就是法緣不夠,就不能具足三輪體空的條件。

三輪體空,布施者、受者、還有所布施的東西,都是空的,大家做過以後不

執著,裡邊沒有任何我執我見的,就叫空,三輪體空。

所以這裡,法性本來是沒有言語的。假設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用嘴巴講出來

的法,這法都不值錢。言語道斷的時間,不能立法。

言語道斷,法是什麼呢? (15:40)

法,有法性。每一種法,它都有性,但是這個法性永恆與無常,那就不一定

了。

今天考試的題目,無生、無二,都有啊。這是上一個禮拜最後的三十分鐘講

這個東西,我講了三十分鐘唉!這一句話我費的時間很久唉!

結果你們大家還都答不出來,你說可惜不可惜啊!

那麼還有彼彼空,彼彼空是什麼呢?也是在最後的時間講的。

Page 7: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7

彼彼空:

A.)

第一個彼:

是外道。

第二個彼:

講的怎麼樣能讓它成為空,認為它是空。

外道所執著的, 這個房子裡邊沒有桌椅、板凳、佛像,這是空。

錢花光了,腰包裡邊空空的,外道指的是這種空。

這第二個彼:

就是物品,東西。

第一個彼是外道。

第二個彼是東西、物品、物質。物質不存在的時間,他認為是空,這是外道所

執的空。這種空呢,是頑空。這執著,空了沒有?

不但沒有空,而且還在妄想裡邊打轉圈兒呢。(17:35)

所以彼彼空,就是說外道,也並不完全是外道,任何人都是外道。

不懂空的道理的人,都叫外道。

我腰包裡邊空了,那就是空了。事實空不空呢?

你腰包裡邊沒有錢了,成為空了,真正空了沒有啊?

沒有空。是那剎那中,錢消失了,你心情穩不住,認為空了。

但事實是不空的, 有這個荷包在,就不會空。

所以有一句俗話,「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就是這個道理。

你荷包裡邊,不要說,哎呀!我錢快用光了,緊張了,我沒有錢了;

銀行存款一天一天少了,緊張了。

不要緊張!

錢,還是會進得去的。只要人留在這兒,有真我,真正的我,大我的存在,

那些物質方面,都會隨情隨境而至的,都會來的, 所以這叫彼彼空。

Page 8: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8

B.) 鹿子母的彼彼空

這彼彼空,簡單講一句話,就是有一個太太,鹿子母,她的兒子叫鹿子。

她想供養法師,你們還記得我講的那個故事沒有?

沒有!哎喲!我的天哪!我講的很吃力啊,那個故事,結果沒有。

這個鹿子的母親哪,很發心。發心什麼呢?

既然是沒有辦法親近佛,她要親近佛法僧三寶之間的僧。

她把她家裡邊都打掃乾淨了後,就請這些出家人到她那兒去住。

不但住,為求清淨,家裡邊養的雞鴨畜生,都把它賣掉了,或者把它趕出去,

或者是送人,使這個房子空空的。

那麼鹿子母就說了,我這裡才算是真空。算不算真空啊?

不算!她還執著外道所說的,沒有東西的地方,才叫空。

這個是不對的。

不能以這個來空。

空是法,法空上邊才是空。那麼法不空,那是物質空,不算空。(21:00)

什麼叫性空、什麼叫相空?

這裡邊我來繞一個圈兒,來問一個小問題。輪到下邊 Bernard 那一行(排)了,

這一行(排)答過了,什麼叫性空、什麼叫相空?這也是那天講過的喲!

Bernard:有性,沒有相?

老師:你不要問我,你自己答。什麼叫性空?

是在這部經上邊講的性空,不講別的。什麼叫相空?那麼湯懷澤有沒有辦法

答的出來?沒有啊。那麼我就給你答了。

性空

因為因緣所生法,法法有性。但是因緣所生法裡邊的法性,是空的。(22:15)

固然是因緣所生法,都是如來藏,但是它是空的。

因緣消失了,這個法就消失了。

法消失了,性也就消失了。

所以因緣所生的法,性是空的。

三自性,都是因緣所生的自性。

Page 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9

相空

相空,就是人空。你們讀【金剛經】上邊,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四相,這四相都空,那不是人空嘛!

所以人空、法空:

相空,謂之人空。

性空,謂之法空。

在法性上邊是空了。下邊講性自性空。

真空也有空

相空、性自性空: 還有一個解釋:

相空,在【楞嚴經】上邊講的解釋是:

空氣裝在不同的容器裡邊,假設這個容器是圓的,裝進去空氣就是圓形的;

假設這個空氣裝在方形的裡邊,那麼這個空氣的形狀,就是方的。

空氣在瓶子裡邊,和在瓶子外邊,沒有差別,因為【楞嚴經】上邊沒有講真

空。但是我要告訴各位,真空也有空。(24:20)

現在我們做的真空管啊,也有空,假設真空裡邊沒有空,它就炸掉了。

我們買溫水瓶,真空的,當中那一層可以保暖的。

假設那一層是真空的話呢,這個熱水瓶一定爆炸; 受大氣的壓力,空氣的壓

力,會給它擠破掉。

所以在真空,仍然有空在裡邊,這叫但空。

這種空,雖然不是人所用的空氣,人所用的什麼大氣這類的,它自己本身有

支持外界壓力的一種空境在裡邊。(25:20)

所以任何瓶子裡邊裝的東西,方瓶裝進去的空氣是方形的;長的,是長形的;

三角形,三角形的。假設你執著在這個形狀上邊,就完了。

你就沒有辦法往上走了。

我這一句話在【楞嚴經】上邊,講的很清楚。方形的瓶子裡邊,裝的空氣,

不可能是圓形的。對不對?

眼睛在轉了,是不是?

不懂!

我有一個玻璃瓶,這個玻璃瓶,把口兒打開,這裡邊是什麼?

Page 1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10

學生:空氣。

老師:空氣。

把口兒再把它轉起,轉緊一點,這裡邊是什麼?

學生:還是空氣。(26:30)

我這個瓶子是方的,這裡邊的空氣的形狀會不會變成圓的?

學生:不會。

老師:不會!對吧!

那麼我這個瓶子是圓形的,裡邊裝進去的空氣,我把口兒把它擰緊,裡邊會

不會變成方形的空氣啊?

學生:不會。

所以你要執著在形上邊,執著在氣的形狀上邊的時候,就不空。

不管是方的也好、圓的也好,裡邊就是空氣,我不執著,這個就叫相空。

你還沒懂,Bernny 還沒懂! 還在眨眼睛嘛,就是還沒懂。

相空,再講一遍

從【金剛經】上邊講。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相來講的話呢,是不空的,都有相。

所有的相,是由哪兒來的呢?

是由你的執著而來的。(27:50)

我執著是人相,他就是人相;

我執著是眾生相,它就是眾生相;

我執著我相,我自己這個相,照照鏡子,我就是我自己這個相。

因為有執著,才產生出來眾相發揮。

瓶子裡邊裝了空氣,因為有空氣的關係,你才認為這裡邊有相。

但是,圓瓶子裡邊裝不到方空氣。

Page 1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11

方瓶子裡邊,裝不到圓空氣。

這就是說,你執著不執著的問題。

你不執著的話呢,它方的也好、圓的也好,都是空氣。

懂了吧?

相,也是。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不執著的時間,這些相都是一樣, 沒有什

麼了不起,都平等的,都是一樣。

這個時間,你的相就消失了,就沒有相的執著了。

沒有相的執著,這叫人空。

所以人法二空,就是在這上邊。

性空,是法空。

相空,是人空。

人法二空,才能達得到無生法忍喔!

你們不懂的話呢,怎麼能到得了八地上邊無生法忍的境界呢?(29:20)

人空到哪兒去找呢?

找不到的!到處都是人, 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白的、黑的、黃的,到

處都是人。你哪兒把人相去掉呢?

這就是執著。

你不執著在相上邊的時候,【金剛經】裡邊講的很清楚,四相,就是我我相、

我人相、我眾生相、我壽者相,四種相都是由上邊一個妄我,因為這個妄我

執著,才有這個相。

把這個妄我打破掉,入空了,相也沒有了。(30:20)

再說執著相

這懂不懂啊?

故鄉,妳說妳懂不懂?

不懂!

我知道妳不懂。

哎呀!我的天哪!平常嘴巴可利的很,到道理上邊(就)不懂,這就是執著。

我相

Page 12: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12

譬如說妳,一個女兒、三個兒子,在你心目中,妳有分別,你執著這都是你

的小孩子,大兒子、二兒子、小兒子,還有你的女兒。

因為妳執著相上邊,才有男女相、小孩兒相。

假設妳,都是平等的,這都是我的小孩子。

心裡邊沒有執著,這都是小孩子,不見得是我的,也不一定是你的,不執著

在這個上邊的時間,小孩子就是大眾的小孩子。

不執著在這個上邊的時間,他們也自由了,他們也解放了。

就是因為妳執著在上邊,執著在我相,照照鏡子,我許故鄉長的什麼樣子,

長長頭髮,個子高高的,倒是不錯,就是腦袋瓜子裡邊空空的,那麼這是妳。

人相

再看到人相,就看到姓高的這個相了。胖胖的、老老的,這個相了,假設妳沒

有執著,這個相都是一樣。所有的相,都是一樣,都是平等的。

為什麼我要引用因緣果報等,妳講得出來,講不出來這個呢?

因緣果報等,等就是平等。所有的相,都是平等的。

不執著高矮、不執著胖瘦、不執著張三李四,這個等,平等,就是眾相消除

了。還是不懂!(32:50)

學生許故鄉:有啊!懂了!

老師:有啊,懂了啊!

這叫相空。

性相不二

性空、相空,性相不二。

性與相,兩個不會合在一塊兒的。(33:05)

為什麼性相不二呢?

任何一個東西,(例如)四大身體作成以後, 成了我這個樣子 - 有頭髮、有眼睛、

有鼻子,這是四大和合而成的。

這個四大和合而成的色身的背景,是什麼呢?

就是性。沒有八識上邊的業力,不會產生這麼一個人。

沒有八識上邊的業力,四大不會和合。

Page 13: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13

沒有八識上邊的業力,因緣不會和合。

我們成這個人,也是因緣和合喔!

你不要認為人五人樣的,我是個人。人,也沒有逃離開因緣,也在因緣裡邊

產生出來的。

因緣和合,產生出來的這個人了,都是無常的, 所以我相推翻了。

我相,等你死了成灰了,變成骨頭了,骨頭變成土了,你我相,還在哪裡呢?

不存在了。

人相,也是如此。

既然沒有我相了,我用什麼執著別人的相呢?

我相都沒有了,我自己的妄我,所執著我的相,自我相,已經沒有辦法執著

了,你還有執著別的相的能力嗎?

所以這人相也就消失了。

人相消失,眾生相、壽者相也消失了,所以眾相消失都在在一個我上邊。

在相上邊求到空了,諸相就不存在了, 這就是人空。(35:30)

法空呢,就剛才講過了。

講到性相不二。

性相不二

四大因緣和合,產生出來你這個相。四大和合,它是什麼呢?

四大都是如來藏性。(36:00)

因緣後邊雖然是八識,因緣是八識上邊起來的,但是八識後邊的老闆是佛性。

八識與佛性,也是不二的喲!

八識一轉,就是佛性喔!

佛性一轉,也就是八識喔!

所以八識、後臺老闆是佛性。

八識與佛性是不二的。

但是不轉,那就是兩個 - 八識和佛性。

你要轉的話呢,兩個也就轉成一個了。

Page 14: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14

所以這裡就有性了。有體,有身體,就有性了。

有性,就有相了。

所以體相不二。

你有性,就有體。

有體,就有相。

有這個身體,就有長得什麼樣子,就有這個相。

性、體、相,三個東西都是什麼呢?

都是因為執著才有的。都是因為我執我見,才會有的。

沒有我執我見,你哪兒來的性?

沒有我執我見,哪兒來的體?

沒有我執我見,哪兒來的相?

這個最容易求證了。我本來是要等到教禪的時間,才教你們。

眼睛閉起來, 你的四大在什麼地方?

各位! 把眼睛閉起來,手離開桌面,懸空,然後找你的四大,在什麼地方?

閉起來,把眼睛閉起來,你找你的身體,還有嗎?

你找你身體上邊任何一部分,能找得到嗎?(38:00)

找不到了吧! 就是這個道理。

這就是我執的問題。

睜開眼睛看到了,我就存在了;

你不睜開眼睛,看不到,這個時間,我就沒有了。

沒有我的時間,沒有我的執著,哪還有你的體相呢?

這就是我們所引證相空和性空的說法。

性自性空:

就要從前邊一句話來講,妄想自性計著者,說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

佛說,他講法四十九年,沒有講過一句話。這是什麼啊? (39:10)

為什麼四十九年,佛沒有講過一句話,那些經又從哪兒來的呢?

都是由真心所發出來的。

誰要說佛在說經、講經,那是糟蹋佛。

佛是由心裡邊所發出來的,利用這個嘴巴發出聲音,它不過就是心上邊一個

工具而已。

Page 15: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15

所以念佛,我經常說的,就像你們老師講的,唸佛,一個口字旁,唸佛,淨

土宗只唸佛。

哪有唸佛?

念,所有的念,都從心裡邊來的。

所以佛講經四十九年,都是一個心, 用心來講的。

【楞嚴經】上邊七處徵心,就是要我們找到這個心。

所以佛一句話就說穿了,言語道斷了。一句話就講斷掉了,講透了。

所有的,不是由語言文字來表達的,都不能表達。

這些表達出來的,都是沒有自性的。

像你們有時間,喜歡看佛書,某某人寫的佛書,某某人寫的東西,好啊!我

們看哪,那也是佛教宣傳品的一種東西啊。

錯啦!各位錯了!這裡邊沒有一句話,是從佛心裡邊寫出來的。

都是由寫的人的幻想、寫的人的筆尖,說的人講出來的語言,而形成的。

這些不能代表佛。

看五車佛書,不如讀一字真經

看佛書,看五車佛書,不如讀一字真經。五車很多的喲!

拉五車的佛書,不如讀一字真經,這是在唐朝的時間,玄奘大師已經發現這

個問題了。寫書的人樂而不疲,拼命的寫。看書的人,也非常的多。

有寫,就有看。等到最後,空無所有, 不如讀經上邊一個字。

這個字是什麼字呢? (42:30)

並不是隨隨便便一個字,這個字就是經上邊的一個「真」字。

所有的經都是依真而立,以真為依,都是依靠在真 - 真理上邊。

佛弘法四十九年,結果佛睡覺睡了四十九年。為什麼呢?

佛在定中。沒有一次講經不是在定中講的,都是定中傳法。

這一句話,你們各位就懂了吧!

這下邊輪到最後一排了。最後一排,我看,秦樹生你說一說,

佛在定中弘法, 是怎麼講法?

Page 16: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16

我以前講過很多次了。

秦樹生:定中傳法,沒有我在裡邊。

老師:對!也可以這樣講法。

定中,就是沒有我

所以定中,就是沒有我。你想學禪定功夫,就要把我先消除掉。

佛講經四十九年,沒有一個我。但是裡邊用的那麼多的「我」字,都不是

「我」字,都是一個真 - 真如的真。

所以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一言以蔽之,就是講到一個上邊,那是什

麼呢?

第一義聖智大空。

第一義,這在後邊講得到。

何為第一義聖智大空?第一義的聖智大空是什麼呢?

你們經本上邊有啊,第一義聖智大空,看到那一句了沒有?

這一句話是什麼呢?

就是究竟,一切都究竟了。空裡邊完全無我了。

第一義:

是真如之理。(46:20)

聖智:

法身如來所持的空,是大空。

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講的畢竟空。

(經文) 卷一/p115-3

大慧!彼略說七種空。謂:相空、性自性空、行空、無行空、一切法離言說

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115-3)

經上邊所舉的七個空喔!

你們看經文有七種空,看到了沒有?有啊!

七種空:

第一個空,是相空;

Page 17: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17

第二個空,性自性空;

第三個空,叫行空;

第四個空,叫無行空;

第五個空,一切法離言說空;

第六個空,叫第一義聖智大空;

第七個空,叫彼彼空。

我上次講過一次,那麼現在又講第二次,就是講答案。

上一次講的,也許沒有這一次講的比較充裕,所以你們答的題目,也就答的

不好。

講到這七個空,就包含了所有我們修空的範圍之內。

相空,剛才講過了;

性自性空,

行空,

無行空,這是凡夫講的。觀惑,惑就是煩惱,惑、業要空。

觀惑業空是什麼呢?

就是我經常講的,身、口、意,三業清淨。

身口意三業清淨,就叫無行空。

無:

無漏,沒有煩惱心起。你所行的一切,都是在三輪體空上邊,就是不執著。

你所行、你所作、你所修的一切,都不執著。(49:40)

某某人說,哎!某某人哪!你修為不錯啊!你修行修得還不錯,你佛法學的

還不錯啊!

他說,沒有!沒有!這就是無行。

就是說,不執著自己所作、所行的一切。

不執著,這就叫無行。

這個不執著,與那個我執我見的不執著,不一樣喔!

我執我見的不執著,是妄我上邊的不執著。(50:20)

Page 18: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18

這個不執著呢,是所有修的大法,修到菩提法上邊,修到十地菩薩上邊,他

都不執著, 這個才叫無行。

前邊講的不執著,凡夫也可以不執著,不小心眼兒,就是不執著,作任何事

情,不要想到自己本身,就是不執著。這叫無行空。

第五個,一切法離言說空:

話講多了,就不空喔!

任何人講話,沒有一個空的, 都是站在自己本位主義上邊講話,都是他自己

意念中,對自己有利的,講出來的話。

固然啦,也有講很公正的話,但是它後邊有一個後臺老闆。

這個話出來的時候,都是由意念出來的。

意念的後臺老闆,由心出來的。

真心出來的意念,叫真念、正念。正念講出來的話,就是正正當當的話。

但是妄語呢,就是說些不正當的話。

所以一句話,是正也好、是妄也好,都沒有離開後邊的心。

這就叫一切法,不能夠說說而已,言語道斷。

法,不是用嘴巴說的。

法,是要行的。

法,行的時間 - 大法所行,就是佛法。

行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就是一法。大不大? (52:40)

三大阿僧祇劫,就是一法。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行的法,就是一法。

我們呢,在一塊兒說說、聊聊,張家長、李家短,這也是一法,這是小法。

這是什麼呢?

這是亂七八糟,就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法。

所以一切法,要離開言、說。

假設離開言說的時候,這個法,就是正法。

有言說,就不究竟。

Page 1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19

人講的話,不按經上講(的言說),就是自己說,不以經上邊的道理去講,這

些呢,都是有我執、有我見的。(53:40)

第六,第一義聖智空:

就是剛才講過了,第一義聖智大空,我們就隔過去了。

第七個,彼彼空。

彼彼空,也講過了。

所以這七種空,在這裡通通給各位交代過了。

【唯識論】與中道的關係

我在講【楞伽經】正課之前,把你們心裡邊的困惑,先講一講。怎麼講法呢?

這是(湯)懷澤,和 Bernny、秦(樹生)先生要的,在這兒,看到了吧?

【唯識論】與中道的關係。

【唯識論】與中道,你看這上邊,它關係在哪兒呢?

【唯識論】唯識可以變成中道觀,也就變成實相。

它怎麼能變呢?

說起來,兩個就是一個東西。這個問題,我還記得,是在很早以前,你那個

朋友啊,Bernny 的朋友來問我,我給他答過,可能他都忘記了。

唯識是假諦,是空諦,是假的。

三止三觀,唯識,是站在假觀上邊。假諦,就是假觀。看到了吧?懂吧?

諦,就是觀的意思。

那麼轉識成智以後,唯識轉識成智以後,

五識轉成成所作智、

六識轉成妙觀察智、 (55:55)

七識轉成平等性智,

這個時間,就轉成空了, 就空了嘛!

轉識成智以後,就是空,就轉空了嘛,所以它就是真空。

前邊真空不礙妙有,假諦就是妙有。

真空不礙妙有,這個時間,就合在一塊兒了。

Page 2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20

那麼妙有還離不開真空。

所以在下邊呢,空假不二,就是中道。

中道是什麼呢?

轉八識大圓鏡智,就是中道。(56:40)

中觀與唯識是不二的

這一節你們都懂了吧?那麼下邊這一節呢?這就講到中觀與唯識,

中觀與唯識是不二的,中觀與唯識是一個東西。

中觀是什麼呢?

中觀是真 - 真如。

那麼唯識是什麼呢?

唯識,是妄境,是妄想。所以假觀,也就是唯識的妄觀。

空觀是什麼呢?

就是轉識成智以後,它就是空觀了。

那麼真和妄,兩個是不二的。真妄不二,是轉八識大圓鏡智的時候,什麼大

圓鏡智,你們知道怎麼寫嗎?哎呀!我就寫一寫好了啊!

前邊只是轉五識、六識、七識,那麼下邊轉八識為大圓鏡智,就是中道觀。

這一句話寫了沒有?寫好了啊!

真妄不二成中道

所以你看這下邊,真妄不二成中道。

真妄不二,就是剛才轉八識成大圓鏡智,就是真妄不二。(58:50)

那麼三止,止什麼呢?

止唯識的惡性。

天台宗的三止三觀呢,止唯識的惡性。

三觀是什麼呢?

觀唯識成空假中三諦之關鍵。我寫的這個,你一看就知道了。這個最清楚了,

這比一本書,還清楚。

所以唯識,也是中道裡邊,才有唯識。

Page 2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21

唯識轉成智慧,才變成中道。

我講到這裡,現在 Bernny 懂了吧?懂了沒有?不是一點點,有沒有整個

picture 很清楚啊?還是講一遍好了啊!詳細的講一遍。哎呀!這是兩本書啊!

綜合起來的,來講這個。

唯識是什麼呢?

唯識,是最壞的。由根、塵,當中生出來識。

這個識,是讓你作盡所有的壞事 - 六識上邊,分別、妄想、計著,都在六識

上邊;(1:00:50)

七識上邊,所有的一切不平等的 - 自私、自利,都在七識上邊;

所以就叫唯識。

八識上邊,長了很多業 - 業障、業力,都在八識上邊。

五、六、七、八識,都是惡性的。

五識

本來五根都是清淨的,假設沒有五識的話,五根都是和佛性相連的,都沒有

離開佛性,都很清凈。

因為有了識以後,這五根才轉壞。

這個眼睛吧,本來眼睛是專看正正當當的事情。

有了眼識以後,專看那些不好的事情。

耳朵吧,本來是專聽正事,因為有耳識、有聞識了,才會聽那些亂七八糟的

事情。

識,就是五根上邊,破壞五根清淨的東西,就叫五識。(1:02:25)

六識

是意識。就是妄想,今天想害張三哪、明天想害李四啊,老是在自私心上,

名聞利養上邊打主意,賺幾個錢哪,來為自己啊,自私自利啊。這叫六識。

第七識

看某某人不順眼哪,什麼不順眼呢?

他長得不合我所想象的嘛!

Page 22: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22

看任何事情,都是太自私,與自己沒有好處的,就討厭他;

對自己有好處的呢,拼命就拉他, 這就不平等啊。

要平常心對平等心哪!不管好壞,都是一樁事情。

不要以自私心來衡量他。這就是第七識。

所以七識,叫轉識,七轉識。

它不但不平等,而且我執我見,都在這個七識上邊。

人,有我執我見、自私,好嗎?

不好!

所以八識上邊的業,才一直不停的在長出來。(1:04:00)

八識、九識,本來就是佛性喔!

八識本來是好東西喔!

八識跟九識,本來就是佛性喔!

就是因為它長了些業,八識污染了,脫離開佛性了。

八識本身,它的惡性形成了,這就是唯識。

唯識本性是惡性,所有的唯識本性是惡性。

唯識,不是好東西

有人就說了,高伯伯!你是唯識專家。

我說,你胡說八道!我怎麼唯識專家,我是唯善專家。我為什麼要唯識呢!

因為他們不懂什麼叫唯識, 認為唯識是好東西呢!

但是唯識是最惡性的東西。

唯識,是所有煩惱起點。世間不是有三苦、八苦、百苦,所有的苦,都是唯

識上邊顯出來的。(1:05:05)

所有的自私、有、煩惱,都是唯識上邊起來的。

所以這個唯識,不是好東西。

唯識不是好東西,我們就要轉唯識啊!

怎麼轉唯識法呢?

就要平常,你智庫裡邊存的這些常識,把它轉。

Page 23: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23

把唯識轉了以後,五識成為成所作智、六識成為妙觀察智、七識成為平等性

智,然後轉八識,就是大圓鏡智,剛才我寫那幾個字,大圓鏡智。

轉識

轉了這個識是什麼呢?

是智慧。

智慧是什麼呢?

智慧,就是無我。

無我是什麼呢?

就是空。

把這些有、煩惱,都轉到空裡邊去了,唯識就變成唯空了,都是空的了。

唯識,是假諦。

假諦,唯識就是煩惱,就是有。

轉唯識成智以後,轉唯識成空了,就是智慧。

智慧,就是空。轉到空境上邊以後,那麼就叫空諦了。

空假不二,是中道

那麼空假不二的時間,就是中道。

空假不二,就是轉八識為大圓鏡智。剛才寫那幾個字,你們忘記了沒有?

轉八識為大圓鏡智。大圓鏡智就是中道。

學生 Bernard 問:大圓鏡智與妙觀察智差別呢? (1:07:10)

老師:不一樣!層次不一樣。

妙觀察智,是在六識上轉六識,成為妙觀察智;

轉八識,成為大圓鏡智, 八識就是佛性了。

大圓鏡智,就是見佛性了。空假不二的時間,這就是中道。

所以

1.唯識是假諦,是假、是有。

Page 24: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24

2.轉識成智,為空。真空不礙有。

空,假設轉成智慧以後,就叫真空了。

真空不礙妙有,那個假就是「有」的意思啊!你們把它寫一寫,

真空不礙妙有。這妙有呢,上邊的妙有,它離不開真空。它離開真空,它就

沒有道理了。

所以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離真空呢,就是空假不二了。

空與假是一個東西,都是如來藏。

那麼空假不二的時間,這個就是中道。

懂了沒有?都懂了啊!秦先生也懂了吧?你不懂。

學生蔡東翰問:轉五識轉成什麼東西? (1:08:40)

老師:成所作智。就是成所作智,什麼東西啊!

學生蔡東翰問:能不能解釋一下什麼叫成所作智?

等一會兒解釋,先解釋下邊。那先一岔開的話呢,思路就斷掉了。等會兒你

再提醒我,給你解釋啊!這個等一會兒解釋。

等一會兒我講五蘊的時候,講【楞嚴經】的時候,就解釋了。

這也是【楞嚴經】上邊的。

中觀與唯識是不二的

那麼第二個: 中觀與唯識。中觀與唯識是不二的,兩個是一個東西。

假觀,就是剛才講的唯識,是假觀。(1:09:35)

也就是說,唯識的妄觀,妄想、計著, 這個時間,就成為假觀。

空觀呢,是轉識成智以後,變成空了,把假轉識了,把「有」轉識了。

轉識成智以後,就變成空觀,就變成空了。

轉識成智,就是他剛才所問的,轉五識為成所作智、轉六識為妙觀察智、轉

七識為平等性智、轉八識為大圓鏡智。

成所作智

就是八識上邊的大圓鏡智的意思。

Page 25: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25

成所作,作什麼東西呢?

不是真正的道理、不是善性的,不造作。

成所作,就是如法的意思。一切如法,才作;不如法的,就不造作。

成所作智,就是如法的,才去完成它,才去幫他的忙;

不如法的呢,不理它。

成所作智就是這個意思。

成所作是什麽呢?

五識,都是攀緣的。哪裡好,它往哪裡攀。哪裡東西好,它給你到哪裡找,

叫攀緣識。(1:11:30)

攀緣

懂嗎?你懂不懂什麽叫攀緣?

喜歡聽張家長、李家短的,支起個耳朵,那也是攀緣;

喜歡眼睛看好的,那也是攀緣;

佔小便宜,那也是攀緣。

攀緣上邊,不攀緣的,他才作;

攀緣的,他不作了;

這叫成所作智。

所以轉識成智以後,成了空觀。

空觀形成了,真空不礙妙有。 (1:12:10)

這個轉識成智以後的真空,不妨礙唯識的妄,唯識要轉了,不妨礙它轉。

那麼妙有不離真空。真空裡邊,假設沒有妙有的話,這個空是頑空 - 什麽都

沒有,毫無意義。

假設妙有裡邊,沒有真空,這變成妄有。

因為真空是無我啊,在這個「有」裡邊,我、妄我那麼多,那這又回到什麼

呢?

回到煩惱上邊,回到惡性上邊了。

妙有不離真空

Page 26: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26

因為妙有不離真空,就是妙有它的道理,離不開無我的這個道理,是在無我

的情況下,才成為妙有。

所以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離真空,就是這個道理。

空假不二,真妄不二就是,真,是真空;妄,是妙有,就是有。空假不二。

空假不二是什麼呢?

中道。就變成中道了。這是中道的說法。(1:13:45)

天台宗,三止三觀

三止,止什麼呢?

三止,要止唯識上邊的惡性,(因為)唯識都是惡性。這點你們懂吧?

唯識上邊沒有善性噢!

唯識整個是惡性啊。

它要把唯識上邊的惡性除掉。

止,就是除掉的意思。把惡性給它除掉。

所以三止,除唯識上的惡性。

三觀

觀唯識成空假中三諦。把它止住了,止住唯識了,這個時間,都轉成真空了。

唯識上的惡性通通觀除掉,觀的一點都沒有了,就散掉了,成為空假中三諦

了。

這都懂了吧?這樣子講,懂了吧?Bernny,還是不懂。(1:15:10)

空、假、中,三觀,所謂空者,空是什麼?

空,就是慧。

空, 就是無我。

假,是事物,是外塵。

分別、執著,這都是假。

空,既然是慧,是中觀上邊的空。

假,是唯識上邊的假性。唯識上邊沒有一樣是真的,唯識都是虛幻的, 是假

性。

Page 27: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27

空與假:

空裡邊,也沒有辦法離得開假。

假,就是八萬四千法門,諸法,也就是唯識裡邊的諸識所發出的惡性。

所以空裡邊,沒有辦法說完全空。整個都空了以後,那這就叫頑空了, 這不

叫真空。(1:16:50)

何謂真空呢?

真空,就是真理。既然是真理,有理字存在,當然有道理呀。

所以真理,就是真如的道理。

真如的道理,真如是空、道理是假。

唯識,也就是假性的。

沒有唯識,顯不出來中道,顯不出來真空。

沒有唯識上邊的假性,真空顯不出來;

沒有真空,也就沒有唯識。

唯識能夠轉過來以後,五識、六識、七識、八識通通轉了以後,它轉到哪兒

去了呢?

它都轉到智慧上邊。

智慧又是什麼呢?什麼才稱真如的智慧呢?

就是無我,就是空。 (1:18:10)

所以這個智慧,就是空。

轉過來,唯識也就進入到空裡邊來了,它本身也就空了。

假設本身不空的話呢,唯識的惡性繼續延伸。

因為空了以後,唯識它才會有空的現象。

轉唯識,轉到哪裡去了呢?

轉成空。

所以稱為轉識成智,轉唯識成智慧。

智慧,就是空。

Page 28: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28

假設智慧裡邊有我存在的話,這個不叫智慧, 這叫唯識。

因為唯識裡邊沒有我的存在了,唯識本身就性空了。

講起來,四大身根顯唯識的作用。何謂四大身根呢?

我們人身上的色身的根性,也就是五根、六根這些根性,都是因四大而形成

的。

所以色、受、想、行、識,生四大。

四大,沒有離開色、受、想、行、識。

這樣子一推下來,唯識,都在有情上邊。

有情上邊,才有唯識。

唯識的作用,都是想把有情的、善的一面、如來藏性的一面,把它弄到惡性

上邊去。

四大上邊,五根緣五塵 - 緣外塵、外境的時候,唯識顯出來,

是什麼原因讓它去的呢?

就是妄我,就是我的作祟。

因為有我來作祟,唯識才會發展下去。

所以把唯識轉出來,唯識性轉空,就是智慧。

既然我們了解唯識性, 轉空是智慧,怎麼唯識性才能轉的空呢?

唯識裡邊,都沒有我了。

我,不在唯識裡邊了, 就可以說法空了。

我不在唯識裡邊,四大超出唯識的境界了,這叫人空了。(1:22:00)

所以唯識本身一空了,這與中道觀,這與三觀上邊的空觀,又有什麼分別?

那就是空觀。

唯識一轉成智慧以後,它就是空觀了。

空觀不空的時間,那就是唯識上邊的假觀了。

既然空觀、假觀不二的時候,這個時間,大圓鏡智了。

把八識上邊整個的業消掉,八識,就大圓鏡智。

Page 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29

大圓鏡智是什麼?

是佛的境界,如來的境界。

什麼是佛境呢?

實相。實相,是佛的境界,

那中道又是什麼呢?

還不都是一樣的。

這就是說,唯識轉識成智,也就是轉唯識成空假中三觀,顯實相。

這就是說,唯識本身,都是中道觀裡邊的基本的成分。

三止三觀上的中道觀,又何嘗不是唯識所必要的條件呢?

所以兩個是合在一塊兒的。

你們聽起來有點糊塗了。

中道觀為什麼是唯識的條件呢?

因為要以中道觀的標準,要轉唯識,這前邊講的,也就是因一個唯識、一個

中道。

一般學佛的,都執著在名相上邊。不了解裡邊的真實義。

為什麼佛講經的時候,要我們知道裡邊的真實義。真實義是什麼呢?

真實義,就是相反的引證出來的真理,就叫真實義。

佛教,也是一個宗教。佛教,沒有唯識,唯識是什麼呢?

唯識是佛法、佛教的內涵,佛教道理的內涵,第一義的內涵。(1:25:15)

那麼既然是佛教的內涵,假設佛教沒有唯識了,佛教就變成迷信了。

也就變成佛所說的,獅子身上蟲了,到處都是禍患,到處都是魔。

唯識既然是惡性的,可以辯證出來佛教的正知正見那一方面。

由科學的方法來引證、來辯證,證出來的理,才能受得住考驗。

沒有證出來的理,那受不得考驗的。只要把真理搬出來以後,它都散掉了。

所以一般人只知道,哦!唯識、唯識。

但是不知道唯識是正反兩面。

Page 3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 sanmore.orgsanmore.org/book4/images/pagel118.pdf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118 講述日期:07/07/2002 講解:高老師先祿將軍

30

佛講經的時候,每一部經裡邊,都有唯識的道理。

講唯識的道理,是眾生相。

講眾生相的時間,都離不開唯識。

但是呢,要轉識成智,把唯識轉掉,佛所講的呢,都是聖者相,都是聖人相,

也就是佛的境界。

所以唯識就是造業的根本。

轉了唯識以後,那你就消了業,業消了。

既然業消,沒有業,就成佛了,就是佛果,到了佛的境界了。

所以在這裡啰啰嗦嗦,講了這麼大一篇關於唯識與中觀的關係。

假設有不懂的,可以問。

一言以蔽之,中觀是佛教理論裡邊的中柱。

唯識,是引證佛教裡邊的正的一面。

但是它自己本身是惡性的,是負的一面。

換一句話講,作數學,你也是要這樣子。

作化學,在物理上邊來求證一個答案,也統統都需要反證。

唯識,就是在反的那一面所作所為,要把正的這一面引證出來,它正的是什

麼。

迴向

請各位合掌: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楞伽經講錄_#118 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