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帝大解冤經pop98e9600d.pic8.eznetonline.com/upload/11-6.pdf · 集 福 星 泰。 慈 光...

Transcript of 聖帝大解冤經pop98e9600d.pic8.eznetonline.com/upload/11-6.pdf · 集 福 星 泰。 慈 光...

聖帝大解冤經(

有云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大解冤經)

(有云 

玉皇大帝大解冤經) (

有云 

玉皇上帝大解冤經)

(

有云 

蓋天古佛大解冤經) (

有云 

關聖帝君大解冤經)

(

有云 

昭明大解冤經)

關聖帝君聖紀:

帝君姓關,名羽,本字長生,又字雲長,俗稱關三郎,

三國蜀漢河東解州人(今山西省解縣),東漢桓帝延熹三年

(公元一六○

年)農曆六月廿四日誕辰,成神於後漢獻帝建安

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十二月七日,同長子「平」於臨沮

(今湖北省當陽)全忠孝,享壽六十。

鸞門儒學尊為現任「玉皇大天尊」,尊號「玄靈高上帝」,

龍潛時任「南天文衡聖帝」,又稱「協天大帝」,俗稱

「武聖 

關公」,所謂『山東一人作春秋,山西一人讀春

秋』,即指山東孔夫子、山西關老爺。鸞門即尊為「關恩

主」,領袖眾神開壇闡教。

儒門學子又尊奉為「五文昌」(即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孚佑

帝君、魁斗星君、朱衣星君之總稱)之一。

佛教則尊稱為「伽藍菩薩」,在藏傳佛教傳承裡,於白教尊奉

為「噶瑪漢神」,紅教是密宗本尊馬頭明王之眷屬「紅面

獄主」,又稱「紅司命主」;也曾做過藏地護法『尚論多

傑東都』等很多護法形象。

道教,被封為「蕩魔真君」、「伏魔大帝」,為驅煞除災之武

神。聖帝自成仁後,歷代均有封謚,其最後清代順治皇帝

更封稱為「忠義神武靈祐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

宣德關聖大帝」,享春秋二祭。

在民間,被奉為「恩主公」,不只能護佑人民,普尊其為「武

財神」。

關聖帝君又稱:

  

關夫子、關帝、關帝爺、武聖帝君、武聖人、武聖君、山

西夫子、帝君爺、協天大帝、關羽、關壯繆、文衡帝君、翊漢

天尊、護法爺、伽藍爺、三界伏魔大帝、武安尊王、恩主公、

關恩主、蓋天古佛、崇護真君、五天聖帝、恩主公、崇富兵

君、…

等。

關聖帝君為第十八代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引據:

《洞冥寶記》卷十第三十七回就刊載了一段

玄穹高上帝禪讓,

關聖帝君繼任的訊息。《洞冥寶記》:「上皇為蒼穹聖主,已

歷七千餘年,今三會收圓,三會龍華,三次封神,將要到期。

事故繁冗,上皇髦期倦勤,向 老母上表辭位,老母準旨,下

議萬仙,宜擇賢良登庸受禪。三教聖人推舉

關帝,眾仙額手稱

慶,共同贊成。」關聖帝君已升格為第十八代玉皇大天尊玄靈

高上帝。

《玄靈玉皇寶經》寶誥中亦揭露了

關聖帝君升格的信息,「精

忠大義,雄武英文,在三分國祚之時,漢賊豈容兩立。…

存道

存人,御宇蒼穹,任十八天皇而繼統,執符金闕,渾三千世界

於括囊」。

註:十七玄穹高姓張者:即上天第十七代玄穹高上帝

張儀玉皇也。

此張儀非春秋時代之張儀,而今上天第十八代玄靈高上帝,乃關

聖玉皇也。於清同治三年西曆一八六四上元甲子接玉帝位,距今

止已經一百卅多年矣。蓋自有天地,蒼穹帝位已換十八代也。以

十八個字在玄下值令:即玄、元、明、微、寰、中、理、天、

運、化、陰、陽、正、氣、震、蒼、穹。以上十七字係上古、中

古、青、紅陽期帝號。今起下古白陽期以靈字首運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昭明慈慧下瑤臺。

萬劫冤尤頓解開。

道德光輝充宇宙。

千祥雲集福星泰。

慈光慧佛。

普淨禪師

講說大解冤經琅函全集

爐煙起篆

道器騰祥

誠心怡炷噴天香

繚繞透穹蒼週遍時方

諸神現金光。

皈命

太上玉華散景香雲浮

蓋大天尊

先天真水。

淨洗靈台

楊枝意滴灑塵埃

凡境即蓬萊滌穢消災

香林法界開。

皈命

蕩魔解穢大天尊

聖帝大解冤經

昭明慈慧下瑤台

萬劫冤尤頓解開

道德光輝充宇宙

千祥雲集福星泰

慈光慧佛 

普淨禪師

講說大解冤經琅

全集

發爐讚

爐煙起篆 

騰祥

誠心一炷噴天香

繚繞透穹蒼周遍十方

諸神現金光 

皈命

太上玉華散景香雲浮

蓋大天尊

水讚

先天真水 

淨洗靈台

楊枝一滴洒塵埃

凡境即蓬萊滌穢消災

香林法界開 

皈命

蕩魔解穢大天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寸條丹軟似綿

無門禍福恁翻遷

清淨滌盡前生業

固鎖朱唇誦道宣

無上解口孽菩薩摩訶薩

方寸心田浪血翻

千思萬慮客無閒

借動瑤池清淨露

天君從此泰而安

無上解心孽菩薩摩訶薩

七尺微軀自本來

奔忙無息自尋災

八德池中時沐浴

愆尤消盡福門開

無上解身孽菩薩摩訶薩

身中諸內境

淨口咒

三寸條丹軟似綿

無門禍福恁翻遷

清淨滌盡前生業

固鎖朱唇誦道宣

無上解口孽菩薩摩訶薩

淨心咒

方寸心田浪血翻

千思萬慮刻無閒

借動瑤池清淨露

天君從此泰而安

無上解心孽菩薩摩訶薩

淨身咒

七尺微軀自本來

奔忙無息自尋災

八德池中時沐浴

愆尤消盡福門開

無上解身孽菩薩摩訶薩

淨三業咒

身中諸內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萬六千神

動作履行藏

前劫並後業

願我身自在

常住三寶中

當於劫壞時

我身常不滅

誦此真文時

身心口業皆清淨

急急如律令

淨境咒

諸境不淨 

不淨起境

無淨無境 

諸境自淨

請社令咒

此間土地 

神之最靈

通天達地 

出幽入冥

為吾傳奏 

不得留停

有功之日 

名書上清

急急如律令

解冤咒

三萬六千神

動作履行藏

前劫並後業

願我身自在

常住三寶中

當於劫壞時

我身常不滅

誦此真文時

身心口業皆清淨

急急如律令

諸境不淨。

不淨起境

無淨無境。

諸境自淨

此間土地。

神之最靈

通天達地。

出幽入冥

為吾傳奏。

部得留停

有功之日。

名書上清

急急如律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果生生報部停

惡緣孽債兩相尋

從今解脫千年結

善道頻開福德門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四府靈明擁致中

鑒觀諷誦憫蟻衷

伏祈解脫三生孽

天地雍和儀道同

義誠關告。

所在其靈

本命元神。

三尸使者

降臨昭察。

擁護誦持

太上希聲。

叩之則鳴

黃金金闕白玉玉京玄

穹高上帝玉皇宥罪大

天尊

大成至聖。

文宣素王

因果生生報不停

惡緣孽債兩相尋

從今解脫千年結

善道頻開福德門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關告語

四府靈明擁致中

鑒觀諷誦憫蟻衷

伏祈解脫三生孽

天地雍和一道同

一誠關告 

所在祇靈

本命元神 

三尸使者

降臨昭察 

擁護誦持

太上希聲 

叩之則鳴

志心朝禮

黃金金闕白玉玉京玄

穹高上帝玉皇宥罪大

天尊志

心朝禮

大成至聖 

文宣素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興儒治世天尊。

西方佛祖。

廣度實方

慈悲濟世天尊。

太上道君。

道法彌深

三清硬化天尊。

北方鎮天。

真武祖師

詳魔伏怪天尊。

玉清內向。

金闕選仙

興行妙道天尊。

九天開化。

七取文昌

耕生永命天尊。

南海岸上。

尋聲救苦

慈航普度天尊。

興儒治世天尊

志心朝禮

西方佛祖 

廣度十方

慈悲濟世天尊

志心朝禮

太上道君 

道法彌深

三清應化天尊

志心朝禮

北方鎮天 

真武祖師

降魔伏怪天尊

志心朝禮

玉清內相 

金闕選仙

興行妙道天尊

志心朝禮

九天開化 

七曲文昌

更生永命天尊

志心朝禮

南海岸上 

尋聲救苦

慈航普度天尊

志心朝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西川福王 

惠民大帝

護國佑民天尊

志心朝禮

雷闕至尊 

忠勇桓侯

保民救劫天尊

志心朝禮

蓋天古佛 

無量度人

昭明翊漢天尊

志心禮請

大梵天墟 

九劫菩薩

迦藍訶  

摩利羅漢

西晉成真 

慈光慧佛

普淨大禪師

一心禮請

斗牛宮中主數理王靈

摩大帝消冤解厄天尊

岱宗殿中 

六靈大聖

主判榮枯 

使作七情

厲魔 

夜叉無頭使者

雙心大神 

忿恨鬼王

西川福王。

惠民大帝

護國佑民天尊

雷闕至尊。

忠勇桓侯

保民救劫天尊

蓋天古佛。

無亮度人

昭明翊漢天尊

大梵天墟。

九劫菩薩

迦藍訶。。

摩利羅漢

西晉成真。

慈光慧佛

普淨大禪師

斗牛宮中主術理王靈

摩大帝消冤解厄天尊

岱宗殿中。

六靈大聖

主判榮枯。

使作七情

厲魔。

夜叉無頭使者

雙心大神。

忿恨鬼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報復地魔主者

迷魂七煞。

纏繞精靈

並及本命元神

同臨昭格。

解釋夙愆

無上消冤劫菩薩摩訶薩

萬劫千生聚此身

循環報復恁翻新

冤遣六道三生類

仗此靈文解脫頻

下民。。。

生而愚昧

掌則癡迷。

元命生身

術期先定。

遺世奔忙

莫識三生因果中心忐

忑難消萬劫愆尤茲特

恭對慈顏。

立心懺悔

潔誠諷誦。

消釋琅函

伏望慈悲。

大施憫宥

下民。。。

恭對

傳經會上。

功德元勳

報復地魔主者

迷魂七煞 

纏繞精靈

並及本命元神

同臨昭格 

解釋夙愆

無上消冤結菩薩摩訶薩

啟白語

萬劫千生聚此身

循環報復恁翻新

冤遣六道三生類

仗此靈文解脫頻

下民◎

◎◎

生而愚昧

長則癡迷 

元命生身

數期先定 

一世奔忙

莫識三生因果中心忐

忑難消萬劫愆尤茲特

恭對慈顏 

立心懺悔

潔誠諷誦 

消釋琅 

伏望慈悲 

大施憫宥

下民◎◎

恭對

傳經會上 

功德元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懺悔人姓名)

(

懺悔人姓名)

.

.

~11~

東閣上真李夫子

傳科會上 

道德元魁

宣化主事鄒夫子

闡化筵中 

同德同緣

善導使者 

慈仁廣愛

一切陽神

宣化筵中 

皈依三教

輔相昭明 

靈機感應

福祥康樂侍者 

值日巡邏 

虛空糾察

日夜遊神 

當方土祇

保善監經 

靈應夫子

五方龍運精靈

六丁六甲神將

同來擁護 

懺悔消冤

並有高曾祖父

本命三生前生往劫所

結冤魂無問天地人鬼

畜生地獄 

六道含情

胎卵濕化 

四生靈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東閣上真李夫仔

傳科會上。

道德元魁

宣化主事鄒夫仔

闡化筵中。

同德同緣

善導使者。

慈仁廣愛

遺竊陽神

宣化筵中。

皈依三教

輔巷昭明。

靈機感硬

福祥康樂侍者。

值日巡邏。

虛空糾察

日夜遊神。

當方土衹

保善監經。

靈硬夫仔

五方龍運精靈

六丁六甲神降

同來擁護。

懺悔消冤

並有高曾祖父

本命三生前生往劫所

結冤魂無問天地人鬼

畜生地獄。

六道含情

胎卵濕化。

四生靈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所有惡債未消

怨尤不息 

報復未能

結證未勾 

均到案前

聞經受度 

各生懺悔

兩相解釋

惡緣化作良緣

禍因轉為福因

渺冥之怒氣

沾佛光而生佛國

垣巖之生身修善道而

補天心咸願昭靈響應

如意 

生民不勝皈依

懇禱解釋之至

蓋天古佛

 

垂註大解冤經

開經偈

一靈真性結無為

化化生生惹是非

自此化開千載恨

冤尤無結樂平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有惡債未消

怨尤部息。

報復未能

結證未勾。

均到案前

聞經受度。

各生懺悔

兩相解釋

惡緣化作良緣

禍因轉圍福因

渺冥之怒氣

沾佛光而生佛國

垣巖之生身修善道而

補天心咸願昭靈響硬

如意。

生民部生皈依

懇禱解釋之至

意靈真性結無圍

化化生生惹是非

自此化開千宰恨

冤尤無結樂平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蓋維。

昭明大帝

得封漢壽亭侯之職

意靈真氣。

直上斗牛

拜見斗姆元君翻閱三

生因果始解夙根自此

屢施感硬顯靈於玉泉

山寺得蒙。

上帝敕命

敕封督天糾察之神

時於玉泉寺中

會故人普淨掌老於此

清修道德。

悟透本來

帝君頓明千年因果

瞭悟天根。

參養玄理

結聚元神。

護國保民

無窮感硬。

自漢至清

迨術千年時普淨禪師

已證慈光慧佛

大帝先封通明首巷

立殿昭明。

清帝追封

大解冤經因由品第一

蓋維 

昭明大帝

得封漢壽亭侯之職

一靈真氣 

直上斗牛

拜見斗姆元君翻閱三

生因果始解夙根自此

屢施感應顯靈於玉泉

山寺得蒙 

上帝敕命

敕封都天糾察之神

時於玉泉寺中

會故人普淨長老於此

清修道德 

悟透本來

帝君頓明千年因果

了悟天根 

參養玄理

結聚元神 

護國保民

無窮感應 

自漢至清

迨數千年時普淨禪師

已證慈光慧佛

大帝先封通明首相

立殿昭明 

清帝追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蓋天古佛慈悲已與天

地同流正氣已貫錢坤

六合為民為世之心莫

能稍暇救劫回天之德

極盡威靈原圍頒行宣

化開導儒規以經諭而

度世度人舒化導而利

生利死照見下界生靈

遵依儒範。

開設壇場

廣行講誦。

共挽昇平

屢見皈依弟仔

功過部清。

昇沈不遂

乃圍之稽查三世

由往劫之因果未消

忿恨之冤尤尋報所以

功德部登。

罪愆日積

且多遭魔障災禍流連

帝君部忍。

欲行化度

耕世界而圍天堂

願眾生同生仙佛

蓋天古佛慈悲已與天

地同流正氣已貫乾坤

六合為民為世之心莫

能稍暇救劫回天之德

極盡威靈原為頒行宣

化開導儒規以經諭而

度世度人舒化導而利

生利死照見下界生靈

遵依儒範 

開設壇場

廣行講誦 

共挽昇平

屢見皈依弟子

功過不清 

昇沈不遂

乃為之稽查三世

由往劫之因果未消

忿恨之冤尤尋報所以

功德不登 

罪愆日積

且多遭魔障災禍流連

帝君不忍 

欲行化度

更世界而為天堂

願眾生同生仙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無如孽債難消。

冤魂

纏擾。

於是遍問諸臣

將何功德。

解度下情

時有宣化主者

慈慧金仙。

越班上奏

仰維聖躬。

慈仁浩大

靈慧無疆。

恩庥極重

臣敢惜勞臣聞東方有

煞名曰青羅在天圍天

魔厲鬼在地圍地煞妖

神性秉木氣戇直強啈

生枝發節。

變禍萬端

凡屬四生六道

若感此氣而生

多遭冤孽。

結壘罪愆

循環報復生生部已必

得西方之神名曰太白

在天圍文取天德

在地圍和樂喜神

乃能制煞。

消此凶星

無如孽債難消 

冤魂

纏擾 

於是遍問諸臣

將何功德 

解度下情

時有宣化主者

慈慧金仙 

越班上奏

仰維聖躬 

慈仁浩大

靈慧無疆 

恩庥極重

臣敢惜勞臣聞東方有

煞名曰青羅在天為天

魔厲鬼在地為地煞妖

神性秉木氣戇直強橫

生枝發節 

變禍萬端

凡屬四生六道

若感此氣而生

多遭冤孽 

結累罪愆

循環報復生生不已必

得西方之神名曰太白

在天為文曲天德

在地為和樂喜神

乃能制煞 

消此凶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聖躬廣愛。

欲為生民

解此夙世冤緣

臣聞大梵天宮有佛曰

慈光普慧。

悲憫洪深

每歲之庚申甲仔己卯

甲仔己酉己巳。

下巡

人間。

為民消釋冤怨

求往西方。

請問因緣

若得琅函秘籙。

可圍

度世寶筏。

臣愚妄奏

仰希裁墮。

爾時

昭明大帝。

聞此奏言

無窮欣幸。

喟然歎曰

生民何德。

受此慈悲

生民何福。

遇此因緣

果皆體行欲證菩提寶

位有何礙哉於是傳諭

殿前神降。

鞍披赤兔

整潔儒巾。

綠袍金蹬

左右金童手執天漿瓊

聖躬廣愛 

欲為生民

解此夙世冤緣

臣聞大梵天宮有佛曰

慈光普慧 

悲憫洪深

每歲之庚申甲子己卯

甲子己酉己巳 

下巡

人間 

為民消釋冤怨

求往西方 

請問因緣

若得琅

秘籙 

可為

度世寶筏 

臣愚妄奏

仰希裁度 

爾時

昭明大帝 

聞此奏言

無窮欣幸 

喟然歎曰

生民何德 

受此慈悲

生民何福 

遇此因緣

果皆體行欲證菩提寶

位有何礙哉於是傳諭

殿前神將 

鞍披赤兔

整潔儒巾 

綠袍金蹬

左右金童手執天漿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宮玉果並有南天外天

火炎龍神。

丹霞赤帝

所共琉璃普利仔

其色如珠。

其形如玉

內外晶瑩。

清明朗澈

中有丹心意點

血核如粟。

光燦紅霞

煥然燦爛。

自外觀之

如赤精遺片包裹丹沙

遺粒。

是圍冰肌玉骨

赤膽赤心。

味如甘露

香噴天然

播之則氤氳紫氣

升騰如霧。

久而不散

食之則濃淡平和

美麗之資。

常在口舌

須七晝夜。

始可散盡

此係瑤臺之珍天外之

寶玲瓏玉樹花放如五

色祥雲。

須千八百年

宮玉

並有南天外天

火炎龍神 

丹霞赤帝

所供琉璃普利子

其色如珠 

其形如玉

內外晶瑩 

清明朗澈

中有丹心一點

血核如粟 

光燦紅霞

煥然燦爛 

自外觀之

如赤精一片包裹丹沙

一粒 

是為冰肌玉骨

赤膽赤心 

味如甘露

香噴天然

播之則氤氳紫氣

升騰如霧 

久而不散

食之則濃淡平和

美麗之資 

常在口舌

須七晝夜 

始可散盡

此係瑤台之珍天外之

寶玲瓏玉樹花放如五

色祥雲 

須千八百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始意花意果可與蟠桃

同稱仙粒。

赤龍上共

並獻。

帝君

帝君誇贊部已聞之仙

聖得服此果意枚則精

靈之氣。

同日月光明

帝君未忍自食

欲以待至龍華會上

敬獻。

玄玄上人

茲因頒演科模

生民孽重。

難彰教化

之因。

欲解離迷

須得。

慈光說法

於是乃命左右金童

各捧玉盤。

內停普粒

意屬天漿。

直入西方

世界。

大梵天中

參謁慈光慧佛各敘曩

情復將來意以告禪師

請求說法。

解釋冤愆

始一花一

可與蟠桃

同稱仙粒 

赤龍上供

並獻 

帝君

帝君誇贊不已聞之仙

聖得服此

一枚則精

靈之氣 

同日月光明

帝君未忍自食

欲以待至龍華會上

敬獻 

玄玄上人

茲因頒演科模

生民孽重 

難彰教化

之因 

欲解離迷

須得 

慈光說法

於是乃命左右金童

各捧玉盤 

內停普粒

一屬天漿 

直入西方

世界 

大梵天中

參謁慈光慧佛各敘曩

情復將來意以告禪師

請求說法 

解釋冤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爾時。

慈光慧佛

陞九蓮法座賜。

帝君

七寶蒲團。

盤膝對語

大帝曰。

當今末世

民婻叢生以斗牛術集

查之。

悉屬千生壘劫

所結惡緣。

循環轉報

世世無休。

弟仔頒宣

聖化。

欲大彰闡

無如奉行生等

冤愆深壘。

德薄功微

遺旦難於消釋

伏聞慈慧。

救度常開

敢請法諭。

解此冤尤

言畢俯伏起首。

慧佛

命阿羅弟仔扶帝復位

慧佛乃向。

帝君言曰

凡人多遭惡孽纏繞

皆因前生往世。

結有

普淨禪師說法品第二

爾時 

慈光慧佛

陞九蓮法座賜 

帝君

七寶蒲團 

盤膝對語

大帝曰 

當今末世

民難叢生以斗牛數集

查之 

悉屬千生累劫

所結惡緣 

循環轉報

世世無休 

弟子頒宣

聖化 

欲大彰闡

無如奉行生等

冤愆深累 

德薄功微

一旦難於消釋

伏聞慈慧 

救度常開

敢請法諭 

解此冤尤

言畢俯伏稽首 

慧佛

命阿羅弟子扶帝復位

慧佛乃向 

帝君言曰

凡人多遭惡孽纏繞

皆因前生往世 

結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二實四種冤怨之氣

未得環報故爾轉生或

凝於命宮則擾亂真性

慫恿圍惡。

自心雖悔

部能制除。

此圍生時

有犯天魔大煞

實惡敗神。

巡世之時

故耳意生蹭蹬

萬世無成。

又或有人

每於前生。

用詐用奸

假仁假義。

施於朋友

欺侮愚昧今生乃得圍

弟昆凡人昆季部和自

相戕害皆屬他生因果

又或有人。

每於往劫

誤傷生命。

剋待妻妾

冤怨之魂今生仍圍夫

婦或女轉男或男轉女

又尋報復。

但有反目

夫妻。

皆此因緣

二十四種冤怨之氣

未得還報故爾轉生或

凝於命宮則擾亂真性

慫恿為惡 

自心雖悔

不能制除 

此為生時

有犯天魔大煞

十惡敗神 

巡世之時

故耳一生蹭蹬

萬事無成 

又或有人

每於前生 

用詐用奸

假仁假義 

施於朋友

欺侮愚昧今生乃得為

弟昆凡人昆季不和自

相戕害皆屬他生因果

又或有人 

每於往劫

誤傷生命 

剋待妻妾

冤怨之魂今生仍為夫

婦或女轉男或男轉女

又尋報復 

但有反目

夫妻 

皆此因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又或有人。

每於往劫

打胎溺女。

作殘仔孫

今世必得孤寡之報

又或有人。

用人不蕩

殘忍待下。

剋剝奴僕

結有冤家。

轉世投生

顛倒主僕。

甘受欺凌

又或有人。

平生怠惰

部體宗功。

部登勤儉

轉生即受奔走之勞

又或有人。

作殘五行

之物或穀米布帛皆有

冤怨。

來生定受孤窮

衣食窘迫。

忙碌四方

又或有人動輒以小事

尋死自輕生命有失天

和轉生即得殀壽之報

又或有人負人財利謀

人家產以結負財冤家

來生理應仇還

又或有人 

每於往劫

打胎溺女 

作殘子孫

今世必得孤寡之報

又或有人 

用人不當

殘忍待下 

剋剝奴僕

結有冤家 

轉世投生

顛倒主僕 

甘受欺凌

又或有人 

平生怠惰

不體宗功 

不登勤儉

轉生即受奔走之勞

又或有人 

作殘五行

之物或穀米布帛皆有

冤怨 

來生定受孤窮

衣食窘迫 

忙碌四方

又或有人動輒以小事

尋死自輕生命有失天

和轉生即得殀壽之報

又或有人負人財利謀

人家產以結負財冤家

來生理應仇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或有受人恩惠

部求報答。

反生怨恨

此圍負心冤家

今生應得牽纏

或有使用下人

丁夫腳力。

以彼之力

求爾之財。

效勞終身

意朝失望。

此圍負力

冤家。

再生必尋環報

或有為財謀命圍妻謀

夫讒謗興波害人殞命

此圍負命冤家

生生世世。

必要環報

又有家丁兒女下力貧

窮偶有意毫部如心願

妄生暴怒。

狠心毒打

或圍官府。

或圍師掌

妄用刑杖。

責罰部公

此圍鞭打冤家

轉世相逢。

私毫不漏

或有受人恩惠

不求報答 

反生怨恨

此為負心冤家

今生應得牽纏

或有使用下人

丁夫腳力 

以彼之力

求爾之財 

效勞終身

一朝失望 

此為負力

冤家 

再生必尋還報

或有為財謀命為妻謀

夫讒謗興波害人殞命

此為負命冤家

生生世世 

必要還報

又有家丁兒女下力貧

窮偶有一毫不如心願

妄生暴怒 

狠心毒打

或為官府 

或為師長

妄用刑杖 

責罰不公

此為鞭打冤家

轉世相逢 

絲毫不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又或器亮褊淺

偏恁性情。

妄言饒舌

怒罵嚎聲。

有屈於人

皆有怨氣。

部得遺亡

又或蛇傷虎咬。

皆屬

往劫冤愆。

吊頸抹喉

必有冤魂索命樹打巖

崩生命有犯凶神產終

服毒。

俱屬冤愆報復

至於水火則觸怒天地

神衹以江河洗穢毒害

魚蝦平日作賤湯水皆

犯水厄或有對燈淫慾

污穢灶君。

上悖三光

妄以火星害眾

或燒山焚嶺

或毀人衣物皆犯火災

亦由暗裡有冤莫訴

結恨難消。

乘爾運退

戕生報還。

凡屬生民

又或器量褊淺

偏恁性情 

妄言饒舌

怒罵嚎聲 

有屈於人

皆有怨氣 

不得遺亡

又或蛇傷虎咬 

皆屬

往劫冤愆 

吊頸抹喉

必有冤魂索命樹打巖

崩生命有犯凶神產終

服毒 

俱屬冤愆報復

至於水火則觸怒天地

神祇以江河洗穢毒害

魚蝦平日作賤湯水皆

犯水厄或有對燈淫慾

污穢灶君 

上悖三光

妄以火星害眾

或燒山焚嶺

或毀人衣物皆犯火災

亦由暗裡有冤莫訴

結恨難消 

乘爾運退

戕生報還 

凡屬生民

大帝

弟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壘生壘世。

部修慈愛

之心。

部習容忍之亮

凡屬妄傷生命

捕獵搜山。

貪味打鳥

皆屢結冤孽三生尋報

有此二實餘種愆尤

各有各孽。

何去何來

何因何報。

何怨何伸

絲毫部爽。

即彼冤魂

甘心屈死而三元糾察

實殿冥王。

亦部姑寬

蓋因惡者禍之因

善者福之本凡人不務

修德而務壘愆從來設

立庵壇寺慣塑共神衹

特顯上天之感硬

以補王法之殊虞

實圍誅心之罰

顯彰因果。

體上天號

生之仁。

悲憐慘報

累生累世 

不修慈愛

之心 

不習容忍之量

凡屬妄傷生命

捕獵搜山 

貪味打鳥

皆屢結冤孽三生尋報

有此二十餘種愆尤

各有各孽 

何去何來

何因何報 

何怨何伸

絲毫不爽 

即彼冤魂

甘心屈死而三元糾察

十殿冥王 

亦不姑寬

蓋因惡者禍之因

善者福之本凡人不務

修德而務累愆從來設

立庵壇寺觀塑供神祇

特顯上天之感應

以補王法之殊虞

實為誅心之罰

顯彰因果 

體上天好

生之仁 

悲憐慘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故云殺人者人亦殺之

利人者人亦利之

天曹賞罰。

不漏毫釐

承首巷下問

老僧贈以真言

培大帝度人無亮之舟

立世界轉禍圍福之準

乃說計曰

普利普利。

甕普諦利

阿修羅。

具此大神通

清淨開舍利

冤怨勿尋仇

滋爾華池滴

意點悟來因

高超三摩地

甕。

揭諦揭諦

摩訶修揭諦

摩訶薩婆訶

無上大梵天王慈光慧佛

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故云殺人者人亦殺之

利人者人亦利之

天曹賞罰 

不漏毫釐

承首相下問

老僧贈以真言

培大帝度人無量之舟

立世界轉禍為福之準

乃說偈曰

普利普利 

唵普諦利

阿修羅 

具此大神通

清淨開舍利

冤怨勿尋仇

滋爾華池滴

一點悟來因

高超三摩地

唵 

揭諦揭諦

摩訶修揭諦

摩訶薩婆訶

無上大梵天王慈光慧佛

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爾時

禪師復告。

帝君言曰

此計乃老僧瞭道歸西

之日潮見。

彌勒古佛

封號慈光

賜俺遍行諸世

解夙世冤。

所在之觸

誦此遺遍

萬禍自得冰消

冤愆自得解脫

三災化圍五福

實婻可解

三生六類冤魂

聞此真言

即生歡喜心

即生清淨心

即生解脫心

即生慈愛心

即生忍辱心

解結消災品第三

爾時

禪師復告 

帝君言曰

此偈乃老僧了道歸西

之日朝見 

彌勒古佛

封號慈光

賜俺遍行諸世

解夙世冤 

所在之處

誦此一遍

萬禍自得冰消

冤愆自得解脫

三災化為五福

十難可解

三生六類冤魂

聞此真言

即生歡喜心

即生清淨心

即生解脫心

即生慈愛心

即生忍辱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即生向道心

即生安樂心

即生勤儉心

即生謹慎心

即生無礙心

種種善心

俱開五葉蓮花

大放光華

化圍三生福果

即結慈悲果

即結道德果

即結忠良果

即結完全果

即結慈孝果

即結和順果

即結歡喜果

即結豐登果

即結團圓果

種種福果。

皆得成全

即與消除

即生向道心

即生安樂心

即生勤儉心

即生謹慎心

即生無礙心

種種善心

俱開五葉蓮花

大放光華

化為三生福果

即結慈悲果

即結道德果

即結忠良果

即結完全果

即結慈孝果

即結和順果

即結歡喜果

即結豐登果

即結團圓果

種種福果 

皆得成全

即與消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本命顛連災即解

兄弟競強災即解

妻妾妒害災即解

仔女乖舛災即解

奴僕悖逆災即解

遭逢不遂災即解

田土崩頹災即解

營謀不順災即解

鞭打冤即消

詈罵冤即消

負心冤即消

負力冤即消

負財冤即消

負命冤即消

種種冤孽。

盡得消除

又或有人。

已於前生

往劫。

造下實惡

今生應得實婻亡身

殀壽而終。

若復有人

靜心齋戒。

持誦

本命顛連災即解

兄弟競強災即解

妻妾妒害災即解

子女乖舛災即解

奴僕悖逆災即解

遭逢不遂災即解

田土崩頹災即解

營謀不順災即解

鞭打冤即消

詈罵冤即消

負心冤即消

負力冤即消

負財冤即消

負命冤即消

種種冤孽 

盡得消除

又或有人 

已於前生

往劫 

造下十惡

今生應得十難亡身

殀壽而終 

若復有人

靜心齋戒 

持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慈光慧佛解冤寶計

並此經章。

即得遺竊

水淹厄消滅

火化厄消滅

吊頸厄消滅

崖崩厄消滅

抹喉厄消滅

蛇傷厄消滅

虎咬厄消滅

樹打厄消滅

產婻厄消滅

服毒厄消滅

實劫凶婻。

盡得消除

此經功德。

部可思議

於時。

慈光慧佛說是

經已。

乍見天花墜落

瑞靄千層。

滿地祥光

金蓮萬朵。

紛紛飛下

直飄東土

帝君隨向金蓮到觸

慈光慧佛解冤寶偈

並此經章 

即得一切

水淹厄消滅

火化厄消滅

吊頸厄消滅

崖崩厄消滅

抹喉厄消滅

蛇傷厄消滅

虎咬厄消滅

樹打厄消滅

產難厄消滅

服毒厄消滅

十劫凶難 

盡得消除

此經功德 

不可思議

於時 

慈光慧佛說是

經已 

乍見天花墜落

瑞靄千層 

滿地祥光

金蓮萬朵 

紛紛飛下

直飄東土

帝君隨向金蓮到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縱目細觀

但見凡間冤怨之氣

與惡煞盤旋交結

填色紅塵。

上沖霄漢

光華赳射如風捲殘雲

日光照雪。

頓然消解

化作縷縷金霞

無邊無際。

覆蔭凡區

帝君部聲欣喜

乃向。

佛前起首禮謝

慈光慧佛。

復贈語云

以此真言。

賜君救世

所到吉祥。

萬事如意

宣化大行。

栽培正氣

天地共老。

三才永立

元亨利貞。

無涯廣批

慧佛讚已。

送帝出宮

帝君告退。

返駕昭明

傳經下界。

感硬洪深

部可思議功德

縱目細觀

但見凡間冤怨之氣

與惡煞盤旋交結

填塞紅塵 

上沖霄漢

光華赳射如風捲殘雲

日光照雪 

頓然消解

化作縷縷金霞

無邊無際 

覆蔭凡區

帝君不勝欣喜

乃向 

佛前稽首禮謝

慈光慧佛 

復贈語云

以此真言 

賜君救世

所到吉祥 

萬事如意

宣化大行 

栽培正氣

天地共老 

三才永立

元亨利貞 

無涯廣被

慧佛讚已 

送帝出宮

帝君告退 

返駕昭明

傳經下界 

感應洪深

不可思議功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荊州孝廉劉濟

表兄進士張璜

二人同窗共學

學問劉濟尤強

張璜分發知縣

即以劉濟贊攘

到任每遭不利

時遇巷士柳莊

張璜命當拜巷

劉濟窮困非常

晚年應歸乞丐

壽命尚且部長

果能立心修德

可以解化凶殃

於是告辭知縣

千金相助還鄉

劉濟自慚自悔

平生無功可揚

蓋天古佛感應靈章

解釋命元品第四

荊州孝廉劉濟

表兄進士張璜

二人同窗共學

學問劉濟尤強

張璜分發知縣

即以劉濟贊襄

到任每遭不利

時遇相士柳莊

張璜命當拜相

劉濟窮困非常

晚年應歸乞丐

壽命尚且不長

果能立心修德

可以解化凶殃

於是告辭知縣

千金相助還鄉

劉濟自慚自悔

平生無功可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既是命途多舛

何用財帛充囊

遺路佈施窮苦

命理養命四方

受盡五年飢苦

孤身窮困悽涼

時值寄宿山寺

正殿像共關王

俯伏意誠哀告

懇求大帝鑒量

今生部淫不盜

何罪惱怒上蒼

不但求謀不遂

尚且連累張璜

部能陞官進級

且遭禍害圍殃

下民意心懺悔

於茲五宰如常

縱以千金救婻

他人財利可藏

既是命途多舛

何用財帛充囊

一路佈施窮苦

命理養命四方

受盡五年飢苦

孤身窮困悽涼

時值寄宿山寺

正殿像供關王

俯伏一誠哀告

懇求大帝鑒量

今生不淫不盜

何罪惱怒上蒼

不但求謀不遂

尚且連累張璜

不能陞官進級

且遭禍害為殃

下民一心懺悔

於茲五載如常

縱以千金救難

他人財利可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每日平心齋戒

但凡生命部傷

伏乞帝君恩佑

憫民改過修臟

是夕帝君托夢

劉濟何用悲傷

命犯地窮天厄

非關神鬼災殃

念爾年來苦行

改濟為其化祥

賜爾虎鬚實六

崢嶸輔巷潮堂

二八年間宰巷

代天燮理陰陽

能於薦賢退佞

二紀壽命延長

持此解冤寶計

三年感硬昭彰

金童砂筆點額

字字謹記毋忘

每日平心齋戒

但凡生命不傷

伏乞帝君恩佑

憫民改過修藏

是夕帝君托夢

劉濟何用悲傷

命犯地窮天厄

非關神鬼災殃

念爾年來苦行

改濟為其化祥

賜爾虎鬚十六

崢嶸輔相朝堂

二八年間宰相

代天燮理陰陽

能於薦賢退佞

二紀壽命延長

持此解冤寶偈

三年感應昭彰

金童砂筆點額

字字謹記毋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醒來靜心默誦

忽見鬍鬚可捋

左右各生八莖

遺夕七寸餘長

部生感嘆欣喜

潔誠禮拜神堂

果蒙帝君響硬

忠心補報明王

從此鬚顏改換

滿臉喜氣紅光

但凡所到之觸

人人敬愛非常

張璜自劉濟去

隨陞知府嘉陽

總督知其清正

連年巡撫三江

實宰官聲正大

當今詔諭張璜

唯卿才能經濟

可以保朕家邦

醒來靜心默誦

忽見鬍鬚可捋

左右各生八莖

一夕七寸餘長

不勝感嘆欣喜

潔誠禮拜神堂

果蒙帝君響應

忠心補報明王

從此鬚顏改換

滿臉喜氣紅光

但凡所到之處

人人敬愛非常

張璜自劉濟去

隨陞知府嘉陽

總督知其清正

連年巡撫三江

十載官聲正大

當今詔諭張璜

唯卿才能經濟

可以保朕家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回京即陞吏部

隨即輔巷廟廊

張璜用人不蕩

部從心志商量

竊思劉濟學問

此人才幹可降

若得扶持相助

同興王化綱常

行文各觸尋訪

是時流落延康

設館教民誦讀

三宰化行意鄉

官民爭請設帳

兩學薦掌山房

意接張璜諭帖

衣冠耕換輝煌

車馬送上京地

即補吏部侍郎

又遇當年巷士

二人耕換衣裳

回京即陞吏部

隨即輔相廟廊

張璜用人不當

不從心志商量

切思劉濟學問

此人才幹可將

若得扶持相助

同興王化綱常

行文各處尋訪

是時流落延康

設館教民誦讀

三載化行一鄉

官民爭請設帳

兩學薦掌山房

一接張璜諭帖

衣冠更換輝煌

車馬送上京地

即補吏部侍郎

又遇當年相士

二人更換衣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柳莊入門請見

大齊面會書房

舉手各求品巷

柳莊一二精詳

張君現任宰巷

劉君貧賤非常

只有虎鬚實六

可以執政潮堂

從前彌天晦氣

今朝面頰紅黃

暗中定修陰騭

有此感硬昭彰

部然終身貧賤

豈想壽術延長

劉濟方言往事

聖帝恩高德長

實年苦修德行

賜鬚化解凶殃

解冤真言遺倦

四時默誦無忘

柳莊入門請見

大齊面會書房

舉手各求品相

柳莊一二精詳

張君現任宰相

劉君貧賤非常

只有虎鬚十六

可以執政朝堂

從前彌天晦氣

今朝面頰紅黃

暗中定修陰騭

有此感應昭彰

不然終身貧賤

豈想壽數延長

劉濟方言往事

聖帝恩高德長

十年苦修德行

賜鬚化解凶殃

解冤真言一卷

四時默誦無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所以今朝變巷

實有來歷衷腸

三人稱揚帝德

請旨建廟馨香

刪定靈籤意百

從此感硬萬方

有能持此經倦

可以轉禍圍祥

無論命宮所犯

消除神煞凶殃

無命可以錫命

殀壽可以添長

衣祿若還虧損

豐餘補註無疆

潔誠潔心禮拜

虔誦解劫靈章

命宮化度無上解冤結

菩薩慈光慧佛。

所以今朝變相

實有來歷衷腸

三人稱揚帝德

請旨建廟馨香

刪定靈籤一百

從此感應萬方

有能持此經卷

可以轉禍為祥

無論命宮所犯

消除神煞凶殃

無命可以錫命

殀壽可以添長

衣祿若還虧損

豐餘補註無疆

潔誠潔心禮拜

虔誦解劫靈章

志心皈命禮

命宮化度無上解冤結

菩薩慈光慧佛

志心皈命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蓋天古佛。

無亮度人

昭明翊漢大天尊

本命元神三尸主者解

結增祥意靈化度菩薩

太原士仔王生

家富俊秀靈明

幼娶業師掌女

初來頗覺順承

漸漸消消潑潑

不孝不敬嚎聲

凌虐丈夫百倍

父母遺見寒心

日為焚香禱告

求解前世冤深

夜夢神人告說

汝仔前世文生

偶遊金山寺院

掌老養鼠長生

蓋天古佛 

無量度人

昭明翊漢大天尊

志心皈命禮

本命元神三尸主者解

結增祥一靈化度菩薩

解釋夫婦品第五

太原士子王生

家富俊秀靈明

幼娶業師長女

初來頗覺順承

漸漸嘵嘵潑潑

不孝不敬嚎聲

凌虐丈夫百倍

父母一見寒心

日為焚香禱告

求解前世冤深

夜夢神人告說

汝子前世文生

偶遊金山寺院

長老養鼠長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常在丹房來往

求食不避生人

王生誤行踏斃

冤忿果結今生

雖圍夫婦協老

暗裡仇恨終身

茲爾欲求解釋

慈光慧佛真經

並有觀音神咒

日常諷誦千聲

自有消除感硬

冤孽或能解清

從茲雙老立念

諷誦晝夜無停

將盡意年無硬

門外忽來老僧

手執木魚誦咒

惡婦室內聞經

直出堂前觀看

老僧噴水沾襟

常在丹房來往

求食不避生人

王生誤行踏斃

冤忿果結今生

雖為夫婦偕老

暗裡仇恨終身

茲爾欲求解釋

慈光慧佛真經

並有觀音神咒

日常諷誦千聲

自有消除感應

冤孽或能解清

從茲雙老立念

諷誦晝夜無停

將盡一年無應

門外忽來老僧

手執木魚誦咒

惡婦室內聞經

直出堂前觀看

老僧噴水沾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左右以圍觸怒

僧人必受欺凌

殊知婦無怒色

清涼滌面驚心

低頭自行入室

覆被終夜無聲

王生入門訊問

忽然哽葉涕淋

自慚自悔自怨

以前何性何心

徒有姑嫜不敬

枉有夫婦部親

昨日老僧法水

如換肺腑肝心

回思以前罪過

何顏對答雙親

求夫預先啟稟

依然改過奉親

父母察其誠敬

果然神鬼有靈

左右以為觸怒

僧人必受欺凌

殊知婦無怒色

清涼滌面驚心

低頭自行入室

覆被終夜無聲

王生入門訊問

忽然哽咽涕淋

自慚自悔自怨

以前何性何心

徒有姑嫜不敬

枉有夫婦不親

昨日老僧法水

如換肺腑肝心

回思以前罪過

何顏對答雙親

求夫預先啟稟

依然改過奉親

父母察其誠敬

果然神鬼有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夫婦同歸居住

從此覺得溫存

凡人夫婦不順

亦圍前世負心

持此大解冤咒

自然孽果消清

消釋夫婦孽無上解冤

結菩薩摩訶薩

三江素來風俗

育女要有家聲

若夫貧困饑饉

臨盆淹末無生

凡人作賤兒女

來世定少善根

或是圍僧圍道

必然難旺法門

又如招徒受藝

以禮訓誨克成

夫婦同歸居住

從此覺得溫存

凡人夫婦不順

亦為前世負心

持此大解冤咒

自然孽果消清

志心皈命禮

消釋夫婦孽無上解冤

結菩薩摩訶薩

解釋子女品第六

三江素來風俗

育女要有家聲

若夫貧困饑饉

臨盆淹沒無生

凡人作賤兒女

來世定少善根

或是為僧為道

必然難旺法門

又如招徒受藝

以禮訓誨克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部可恁性打罵

冤緣報在來生

若能相親相敬

即結父仔之因

來世父慈仔孝

承歡養志終身

若有欺凌剋待

或於份外狠心

並與佃客同律

下苦遺竊工人

只以宜禮善訓

毋得使心用心

今世欺凌不報

來世父仔無恩

若有惡緣結聚

定然強惡啈行

目中無兄無父

怠惰嫖賭奸淫

若有銀錢帳目

尚要傾敗家聲

不可恁性打罵

冤緣報在來生

若能相親相敬

即結父子之因

來世父慈子孝

承歡養志終身

若有欺凌剋待

或於分外狠心

並與佃客同律

下苦一切工人

只以宜禮善訓

毋得使心用心

今世欺凌不報

來世父子無恩

若有惡緣結聚

定然強惡橫行

目中無兄無父

怠惰嫖賭奸淫

若有銀錢帳目

尚要傾敗家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師徒主客朋友

三者各存平心

古來因果部少

帝君響硬難清

三生各求解脫

今生勿結來生

遺竊有情懺悔

父仔冤忿咸寧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凡人生平處世

謀衣謀食養生

作事須循天理

出言要順人心

凡圍夫婦朋友

君臣父仔弟昆

仁愛各存端正

部可辜負良心

負心冤恨最重

師徒主客朋友

三者各存平心

古來因果不少

帝君響應難清

三生各求解脫

今生勿結來生

一切有情懺悔

父子冤忿咸寧

志心皈命禮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解釋六類品第七

凡人生平處世

謀衣謀食養生

作事須循天理

出言要順人心

凡為夫婦朋友

君臣父子弟昆

仁愛各存端正

不可辜負良心

負心冤恨最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生還報越深

古來負心冤債

轉劫誰能脫身

至於負財負命

搶奪謀佔欺凌

詭計詐科誘騙

爭欠強取啈行

挽結負財孽債

來生定轉六親

若圍弟兄父仔

爭鬥雖親部親

至於殺生害命

三生劫劫相尋

大宋意人朱姓

平生最喜敬神

大金擾亂天下

鬼神示夢顯靈

前生汝圍劊手

殺意囚犯。

今生轉在番國

三生還報越深

古來負心冤債

轉劫誰能脫身

至於負財負命

搶奪謀佔欺凌

詭計詐搕誘騙

爭欠強取橫行

挽結負財孽債

來生定轉六親

若為弟兄父子

爭鬥雖親不親

至於殺生害命

三生劫劫相尋

大宋一人朱姓

平生最喜敬神

大金擾亂天下

鬼神示夢顯靈

前生汝為劊手

殺一囚犯喪生

今生轉在番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必然還報殺身

念爾能持經咒

對神恭敬正心

明午金兵到此

汝備酒食關門

有人入來尋問

即爾前世冤身

酒菜盡情恭敬

然後跪懇施恩

說明前生孽債

兩下自得解紛

果爾金兵到此

名姓遺概皆清

待其飲食已畢

乃向訴說前生

金兵頓然悔悟

謝神指示原因

今世我如殺汝

來生必殺我身

冤冤世世尋報

必然還報殺身

念爾能持經咒

對神恭敬正心

明午金兵到此

汝備酒食關門

有人入來尋問

即爾前世冤身

酒菜盡情恭敬

然後跪懇施恩

說明前生孽債

兩下自得解紛

果爾金兵到此

名姓一概皆清

待其飲食已畢

乃向訴說前生

金兵頓然悔悟

謝神指示原因

今世我如殺汝

來生必殺我身

冤冤世世尋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仇此孽難清

你我從今解釋

大齊投入空門

後日二人成道

同圍阿羅漢尊

至於苦行丁力

用之勿佔相因

有負下人用力

來生顛倒相尋

若夫鞭打詈罵

絲毫必要報清

當日阿婻尊者

隨行彌勒世尊

路過菜園口渴

迦藍求瓜潤心

仲園老婦聞說

頓然怒目圓睜

口出惡聲大罵

迦藍部敢開聲

回稟世尊如此

此仇此孽難清

你我從今解釋

大齊投入空門

後日二人成道

同為阿羅漢尊

至於苦行丁力

用之勿占相因

有負下人用力

來生顛倒相尋

若夫鞭打詈罵

絲毫必要報清

當日阿難尊者

隨行彌勒世尊

路過菜園口渴

迦藍求瓜潤心

種園老婦聞說

頓然怒目圓睜

口出惡聲大罵

迦藍不敢開聲

回稟世尊如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佛點頭知因

佛命阿婻去討

阿婻恭敬尊稱

老婦笑容可掬

摘瓜三四送行

阿婻持奉古佛

古佛乃說原因

當年遊西番國

見意囚犯臨刑

阿婻再三憫惜

迦藍說彼自尋

以此意言結恨

今生尚要還清

何況負財負命

鞭打有部還循

六類冤緣如此

凡人各自解紛

能誦慈光慧佛

昭明大解冤經

六類冤尤解脫

古佛點頭知因

佛命阿難去討

阿難恭敬尊稱

老婦笑容可掬

摘瓜三四送行

阿難持奉古佛

古佛乃說原因

當年遊西番國

見一囚犯臨刑

阿難再三憫惜

迦藍說彼自尋

以此一言結恨

今生尚要還清

何況負財負命

鞭打有不還循

六類冤緣如此

凡人各自解紛

能誦慈光慧佛

昭明大解冤經

六類冤尤解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圍清淨佛心

志心解釋。

六類冤愆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凡人三生冤孽

只為六類之因

報在六親圍順

報在實惡仇身

前世何施何報

今世纏擾部寧

只等時衰運退

始來索命戕生

眼前諸般惡報

大概目睹耳聞

科場年年均有

豈由前世結成

至於實劫之婻

更有來由所因

至於水淹之婻

前世潑水傷生

同為清淨佛心

志心解釋 

六類冤愆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解釋十難品第八

凡人三生冤孽

只為六類之因

報在六親為順

報在十惡仇身

前世何施何報

今世纏擾不寧

只等時衰運退

始來索命戕生

眼前諸般惡報

大概目睹耳聞

科場年年均有

豈由前世結成

至於十劫之難

更有來由所因

至於水淹之難

前世潑水傷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又如瘟風火化

前生淫樂太深

污穢灶神日月

暗用邪火傷人

天曹註在火部

非因善德難生

又有崖崩樹打

前生暗箭傷人

刁唆是非詞訟

離人夫婦六親

註在血光產婻

必遭毒藥害身

再如蛇傷虎咬

謀妻謀產謀金

譬如官掌屈害

虛誣受賄冤民

以致破人財物

霸佔田產傷心

試官虛負大典

不以才德認真

又如瘟風火化

前生淫樂太深

污穢灶神日月

暗用邪火傷人

天曹註在火部

非因善德難生

又有崖崩樹打

前生暗箭傷人

刁唆是非詞訟

離人夫婦六親

註在血光產難

必遭毒藥害身

再如蛇傷虎咬

謀妻謀產謀金

譬如官長屈害

虛誣受賄冤民

以致破人財物

霸佔田產傷心

試官虛負大典

不以才德認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士仔含冤受屈

心懷忿恨難伸

轉劫毒蛇惡虎

必求食肉挖心

更有刀傷弔斃

非惟替代相尋

亦因前生孽重

今世遭此慘刑

若夫牢獄枷鎖

只因心地部明

敗亂綱常倫紀

奸貪搶奪行淫

他人懷恨憂氣

抱怨難以遂心

遺竊冤氣扭結

墮於仇敵之身

豈定傷人性命

纔有冤鬼追尋

平日遭人咒詛

怨氣凝結爾身

士子含冤受屈

心懷忿恨難伸

轉劫毒蛇惡虎

必求食肉挖心

更有刀傷弔斃

非惟替代相尋

亦因前生孽重

今世遭此慘刑

若夫牢獄枷鎖

只因心地不明

敗亂綱常倫紀

奸貪搶奪行淫

他人懷恨憂氣

抱怨難以遂心

一切冤氣扭結

墮於仇敵之身

豈定傷人性命

纔有冤鬼追尋

平日遭人咒詛

怨氣凝結爾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意朝神魂不定

邪魔惡煞隨行

元神居於頭上

肝臟所在真魂

惡孽滔天滿貫

元神迷亂部清

肝魂變圍凶煞

多愁多怨生嗔

邪鬼暗中作弄

部由心主持衡

只待官刑臨頸

心思便得開明

此時後悔何及

已落牢獄囚門

更有畜牲孽障

貪婪口腹殺生

今世食他四兩

來世定還半斤

遺竊刀傷跌撲

暗裡鬼祟纏身

一朝神魂不定

邪魔惡煞隨行

元神居於頭上

肝臟所在真魂

惡孽滔天滿貫

元神迷亂不清

肝魂變為凶煞

多愁多怨生嗔

邪鬼暗中作弄

不由心主持衡

只待官刑臨頸

心思便得開明

此時後悔何及

已落牢獄囚門

更有畜牲孽障

貪婪口腹殺生

今世食他四兩

來世定還半斤

一切刀傷跌撲

暗裡鬼祟纏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只為存心不正

奸貪詭詐紛云

慣駕雙頭之馬

慣用兩面之刀

慣習三張嘴臉

慣用千變機心

部修倫常道德

四端八則何存

遺竊假仁假義

終朝圖利圖名

豈知天地亮大

難瞞所在之神

恢恢天網不漏

今生不報來生

有等紹年蹭蹬

非因祖上禍根

皆是前生孽果

惡報未層折清

所以今生殀壽

圍災圍禍部寧

只為存心不正

奸貪詭詐紛云

慣駕雙頭之馬

慣用兩面之刀

慣習三張嘴臉

慣用千變機心

不修倫常道德

四端八則何存

一切假仁假義

終朝圖利圖名

豈知天地量大

難瞞所在之神

恢恢天網不漏

今生不報來生

有等少年蹭蹬

非因祖上禍根

皆是前生孽果

惡報未曾折清

所以今生殀壽

為災為禍不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圍通明首向

監管三教萬靈

於是大開宣化

慈悲度鬼濟人

見爾奉行士仔

年來教化部興

稽查三生冤孽

都緣善少罪深

所以屢招災禍

愚人毀謗紛紛

今為爾解釋

傳諭地府九陰

大都耕名賜諱

天府丹書註名

術籍改凶圍吉

斗牛瑞氣照身

暗命金盤使者

三尸洗蕩陽神。

以前惡孽消解。

復還本命真靈。

吾為通明首相

監管三教萬靈

於是大開宣化

慈悲度鬼濟人

見爾奉行士子

年來教化不興

稽查三生冤孽

都緣善少罪深

所以屢招災禍

愚人毀謗紛紛

吾今為爾解釋

傳諭地府九陰

大都更名賜諱

天府丹書註名

數籍改凶為吉

斗牛瑞氣照身

暗命金盤使者

三尸洗蕩陽神

以前惡孽消解

復還本命真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帝吾

帝吾

~��~

從此天堂註籍

栽培道德靈根

普告世間男女

齋戒持誦此經

縱有仔女不順

六害化作三星

命犯孤貧困苦

即得財祿豐亨

父仔弟兄不睦

妻妾妒害競爭

能於誦此經典

意堂雍睦歡心

平生善緣不慶

朋友未得沾恩

能於此經功德

即能萬事咸亨

又若牽連詞訟

家人疾病呻吟

持此經功解釋

均得如意咸亨

從此天堂註籍

栽培道德靈根

普告世間男女

齋戒持誦此經

縱有子女不順

六害化作三星

命犯孤貧困苦

即得財祿豐亨

父子弟兄不睦

妻妾妒害競爭

能於誦此經典

一堂雍睦歡心

平生善緣不慶

朋友未得沾恩

能於此經功德

即能萬事咸亨

又若牽連詞訟

家人疾病呻吟

持此經功解釋

均得如意咸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命犯凶傷惡死

誦持便得康平

暗化凶煞圍吉

增祿延壽長生

今大開濟度

亦大費婆心

懇求。

師普淨

慈光慧佛開恩

說法傳經救世

暗解冤孽三生

曉諭萬靈三界

經聲所在降臨

誦持不問男女

均將惡孽消清

凡有三災八婻

逢凶化吉保生

如有冤魂纏擾

聞此經典往生

夜用散財斛食

門外燒化虔心

命犯凶傷惡死

誦持便得康平

暗化凶煞為吉

增祿延壽長生

吾今大開濟度

吾亦大費婆心

懇求吾師普淨

慈光慧佛開恩

說法傳經救世

暗解冤孽三生

曉諭萬靈三界

經聲所在降臨

誦持不問男女

均將惡孽消清

凡有三災八難

逢凶化吉保生

如有冤魂纏擾

聞此經典往生

夜用散財斛食

門外燒化虔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帝吾

帝吾

帝吾

~��~

香書昭明敕令

孤魂得此超生

本方魑魅魍魎

亦來皈服欽遵

自得改邪圍正

感硬如意元亨

傳此解冤祕籙

必爾生民謹遵

各能修身立德

果然誠意正心

人口皆安吉慶

禎祥擁集善門

所謀如意而獲

願將功果圓成

並得希賢希聖

何難成佛成真

果能立心體貼

勿忘以心合心

至誠自能感格

永樂元亨利貞

香書昭明敕令

孤魂得此超生

本方魑魅魍魎

亦來皈服欽遵

自得改邪為正

感應如意元亨

傳此解冤祕籙

俾爾生民謹遵

各能修身立德

果然誠意正心

人口皆安吉慶

禎祥擁集善門

所謀如意而獲

願將功果圓成

並得希賢希聖

何難成佛成真

果能立心體貼

勿忘以心合心

至誠自能感格

永樂元亨利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無上解實婻菩薩摩訶薩

遺倦琅函為世傳

生民從此樂平安。

九州共得豐登日

萬國雍和福慧延

慈光慧佛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昭明大帝。

蓋天古佛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慈仁廣愛。

傳經濟世

鄒李二夫仔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本命元神。

三尸主者

增祥集慶真靈

志心禮懺

無上解十難菩薩摩訶薩

收經讚

一卷琅

為世傳

生民從此樂平安 

九州共得豐登日

萬國雍和福慧延

志心禮謝

慈光慧佛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志心禮謝

昭明大帝 

蓋天古佛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志心禮謝

慈仁廣愛 

傳經濟世

鄒李二夫子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志心禮謝

本命元神 

三尸主者

增祥集慶真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解冤會上。

六親和樂

菩薩。

六類解結菩薩

消除實劫。

解婻化祥

清宣大帝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慈光慧佛。

悲憫洪深

開演琅函度迷津

聖帝傳真經功果圓成

夙世解冤清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元始安鎮。

普告萬靈

嶽瀆真官。

土地其靈

左社右稷。

部得妄驚

回向正道。

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

備守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志心禮謝

解冤會上 

六親和樂

菩薩 

六類解結菩薩

消除十劫 

解難化祥

清宣大帝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完經讚

慈光慧佛 

悲憫洪深

開演琅

度迷津

聖帝傳真經功果圓成

夙世解冤清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安真咒

元始安鎮 

普告萬靈

嶽瀆真官 

土地祇靈

左社右稷 

不得妄驚

回向正道 

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 

備守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壇家 壇家

~��~

護法神王。

保衛安真

皈依大道。

元亨利貞

大聖元始安鎮天尊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今對佛前求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滅罪亡兩俱空

是則名圍真懺悔

解結解結解冤結

解瞭多生冤和業

洗心滌慮發虔誠

今對佛前求解結

藥師佛。

藥師佛

消災延壽藥師佛

隨心滿願藥師佛

護法神王 

保衛安真

皈依大道 

元亨利貞

大聖元始安鎮天尊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今對佛前求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滅罪亡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

解冤咒

解結解結解冤結

解了多生冤和業

洗心滌慮發虔誠

今對佛前求解結

藥師佛 

藥師佛

消災延壽藥師佛

隨心滿願藥師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普利普利。

甕普諦利

阿修羅。

具此大神通

清淨開舍利

冤怨勿尋仇

滋爾華池滴

意點悟來因

高超三摩地。

揭諦揭諦摩訶修揭諦

摩訶薩婆訶

無上大梵天王慈光慧佛

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安。

齒臨金吒真金吒

吾今為汝解金吒

終不為汝結金吒

安。

強中強。

吉中吉

潑羅會上有殊利

遺竊冤家離我身

摩訶撥惹潑羅蜜。

解冤寶偈

普利普利 

唵普諦利

阿修羅 

具此大神通

清淨開舍利

冤怨勿尋仇

滋爾華池滴

一點悟來因

高超三摩地 

揭諦揭諦摩訶修揭諦

摩訶薩婆訶

無上大梵天王慈光慧佛

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解冤咒

唵 

齒臨金吒真金吒

吾今為汝解金吒

終不為汝結金吒

唵 

強中強 

吉中吉

波羅會上有殊利

一切冤家離我身

摩訶般若波羅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甕)

(

甕)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佛滅罪真言

離婆離婆帝

求訶求訶帝

陀羅尼帝 

尼訶囉帝

毗黎你帝 

摩訶伽帝

真陵乾帝 

娑婆訶

離婆離婆帝

求訶求訶帝

陀羅尼帝 

尼訶囉帝

毗黎你帝 

摩訶伽帝

真陵乾帝 

娑婆訶

離婆離婆帝

求訶求訶帝

陀羅尼帝 

尼訶囉帝

毗黎你帝 

摩訶伽帝

真陵乾帝 

娑婆訶

離婆離婆帝

求訶求訶帝

陀羅尼帝 

尼訶囉帝

毗黎你帝 

摩訶伽帝

離婆離婆帝

求訶求訶帝

陀羅尼帝。

尼訶臘帝

毗黎你帝。

摩訶伽帝

真陵前帝。

娑婆訶

離婆離婆帝

求訶求訶帝

陀羅尼帝。

尼訶臘帝

毗黎你帝。

摩訶伽帝

真陵前帝。

娑婆訶

離婆離婆帝

求訶求訶帝

陀羅尼帝。

尼訶臘帝

毗黎你帝。

摩訶伽帝

真陵前帝。

娑婆訶

離婆離婆帝

求訶求訶帝

陀羅尼帝。

尼訶臘帝

毗黎你帝。

摩訶伽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真陵前帝。

娑婆訶

離婆離婆帝

求訶求訶帝

陀羅尼帝。

尼訶臘帝

毗黎你帝。

摩訶伽帝

真陵前帝。

娑婆訶

甕。

嘛泥杯咩鬨

麻何倪牙納

積督特巴達

積特些納。

微達哩葛

薩而娃而塔

卜哩悉塔葛納捕臘納

納卜哩。

丟特班納

捺麻盧吉說臘爺刷哈

南模大慈大悲

救苦救婻。

廣大靈感

觀世音菩薩

南模大慈大悲

真陵乾帝 

娑婆訶

離婆離婆帝

求訶求訶帝

陀羅尼帝 

尼訶囉帝

毗黎你帝 

摩訶伽帝

真陵乾帝 

娑婆訶

觀音靈感真言

唵 

嘛呢叭彌吽

麻曷倪牙納

積都特巴達

積特些納 

微達哩葛

薩而斡而塔

卜哩悉塔葛納補囉納

納卜哩 

丟特班納

捺麻盧吉說囉耶莎訶

白衣觀音神咒

南無大慈大悲

救苦救難 

廣大靈感

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慈大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救苦救婻。

廣大靈感

觀世音菩薩

南模大慈大悲

救苦救婻。

廣大靈感

觀世音菩薩

南模佛南模法南模僧

南模救苦救婻觀世音

菩薩。

怛之哆。

伽臘乏哆。

伽臘乏哆

伽訶乏哆。

臘伽乏哆

臘伽乏哆。

娑婆訶

天羅神。

地羅神

人離婻。

婻離身

遺竊災殃化圍塵

南模摩訶玻惹潑羅蜜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救苦救難 

廣大靈感

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慈大悲

救苦救難 

廣大靈感

觀世音菩薩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

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

菩薩 

怛垤哆 

伽囉伐哆 

伽囉伐哆

伽訶伐哆 

囉伽伐哆

囉伽伐哆 

娑婆訶

天羅神 

地羅神

人離難 

難離身

一切災殃化為塵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

迴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抄寫經」,表法上在調伏內心的浮燥與安定自性,而心法上

則是將仙佛的智慧藉由抄寫經文的過程,將法轉入於心。而人身的

最大的障礙,不是別人而是自身心意。能夠喚醒內心真正的覺悟,

進而以聖神佛的智慧應用在生活中,才是抄寫經與讀(誦)經的真

正的實義。

「讀(誦)經」,可傳法音,普化眾生,有形與無形的眾生可

以在讀(誦)經中,轉識成智,明解真道。金剛經云「是法平等,

無有高下。」每一個法門都是應眾生而變化,沒有好壞高低,只有

適合與不適合之分別,適合就是最好的方式,最好的法門。

「經摺書」以念誦為主,如破損不堪使用,可以恭請護法諸

神,功德圓滿,回歸原位,再行火化亦可;「手抄本」則是以抄寫

經文,來修煉行者的戒、定、慧,每日抄寫修其戒,抄時一心即

生定,句句印心實生慧。經書真正的功能在轉法入心,八萬四千法

門,無論因緣為何?可以明心見性即是正法。效用與實義,心誠所

應,如人引水冷暖自知。

如能配合茹素讀(誦)經或抄經,其法益更殊勝、效果也更佳。

抄完的手抄本要如何處理呢?

一、恭請諸天聖神佛作主,呈稟回向,火化。(適量即可)

可至鄰近可供火化寺廟,呈稟主神作主,代為轉化欲迴向對象後予以火化。

家中有供奉神明者,呈稟主神作主,代為轉化欲迴向對象後予以火化。

家中沒有供奉神明者,清香三柱向天呈稟,請十方有緣神尊作主代為轉化欲

迴向對象後予以火化。

二、恭請諸天聖神佛作主,呈稟回向,資源回收再利用。

三、恭請諸天聖神佛作主,呈稟回向,留下閱讀、再精習,當為讀

經本之用。

四、其他適合自己的方式,應人應時應法,實無定論。

選擇一個適合自己且安心的作法。法門無邊,願同修在聖神佛

的善智慧中受惠,法喜充滿,依經實修實行,進而離苦得樂,不枉

聖神佛諸降玄妙,才是傳法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