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座青春城你,一年一年,直到你明白。可以说,西安的高...

1
4 报考指南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8年2月22日 编辑 彭禄毅 西安,十三朝古都,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浩 瀚历史烟云中,积聚了千年风流文化。城市是 学校的基调,谈学校离不开城市。随着西成高 铁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川籍学子赴镐求学的时 空距离。西安的几年生活学习,我感受到了这 座饱经沧桑的古都正焕发出青春的气息。 陈而不腐。稍微对西安城市面貌有了解的 人都知道,除了高新区、大雁塔和东西大街,西 安的城市建设总体来讲比较陈旧。古都嘛,加 上和这些年大都市病—雾霾的影响,整个城 市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灰暗的色调和沉闷的气 息。高校也不例外,说是一对毕业于西北工业 大学的七十多岁的老夫妇坐公交车路过学校, 看见一排宿舍楼,不禁感叹,这么多年一直没变 啊!我也曾被学校 20 世纪 50 年代的筒子楼宿 舍所震惊到。不过,虽然色调沉闷,但整个城市 的活力以及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又让这座城 市散发出盎然生机。 恢弘大气。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底蕴犹 存。如果你妄图从一隅看清这座城市,那么西 安或许显得平常无趣。但若将眼界放宽,其恢 弘大气是许多大都会的高楼大厦难以企及的。 当年我在大雁塔广场看朱雀门,一股大开大阖 的气势从心底油然而生。这种气势在别的地方 从没有过。虽然北京、上海的马路更宽、广场更 大,窃以为这种气势不如西安。 醉秋梧桐。我最喜欢秋天的西安。因为西 安独特的一景—梧桐树。西安马路两边通常 都是高大的梧桐树,枝繁叶茂。夏天下雨可以 不用打伞,直接在树底下穿行。秋天的时候,梧 桐树叶金色一片,纷纷落下,微风轻拂过穿着白 色连衣裙的姑娘的面颊,一切都是那么美不胜 收。 “食”不我待。与建筑物的“闷”相比,西安 的饮食完全可以说是另一番光景。西安作为历 代古都,又是连接西北和关中的枢纽,在饮食文 化上同时兼有西北和关中的特点。这当中,首 提馍类,如肉夹馍、羊肉泡馍、葫芦头石子馍等, 其实就是饼一类的食物。biángbiáng 面是陕西 八大怪之一,因做面的时候发出biángbiáng 的 声音而得名,面皮宽而有韧劲,吃起来酸辣可 口,鲜香无比。这是到西安求学必吃的特色小 吃。另外,还有水盆羊肉也让人一饱鲜香。不 过,西安饮食和四川省内各地区别还是比较大 的,餐桌上,西安以面食为主,多为牛羊肉,与四 川各地喜食大米,多见兔猪鱼肉形成鲜明对比, 也让川籍学子一时难以适应。 资源雄厚。西安的本科高校数量达30多 所(不算军校),数量上全国名列前茅。在 2017 年公布的“双一流”高校中,西安交通大学、西北 工业大学进入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西北大 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 学、空军军医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此 外,军校是西安的一大特色,著名的军校空军军 医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空军最高技术学府)、火 箭军工程大学(火箭军最高技术学府)、武警工 程大学(武警最高技术学府)等都齐聚这座古 都。 朴实勤恳。踏实努力是西安这座城市的优 点,也更多的是西安学校的优点。西安这座城 市赋予了西安学校朴实的特点,学校也潜移默 化,低调、务实、沉默。如同西北的汉子,也许我 们会怪它木讷,但它就在那里,微笑着注视着 你,一年一年,直到你明白。可以说,西安的高 校学风校风放眼全国都是很纯正的:自习室随 时坐得满满当当,图书馆一“座”难求。在我的 学校,考研那会得早上6点半起来排队去图书 馆占座。 就业无忧。受限于我的了解,在就业这方 面,我所谈及的内容仅限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 交大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三所学校以工科 著称,每年来招聘的全国各大企业不计其数,只 要大学四年好好学、不挂科,找到不错的工作那 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窃以为如果你是奔找工作 去的,选西交、工大、西电不会让你失望,相较于 沿海一些高校,专业也更容易得到满足。 不管是普通高校还是军校,其数量和质 量,都可以说明西安教育力量的雄厚。加之 这座城市的历史厚重,求学西安,不会让你失 望的。 西安是座青春城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校友心中都有一个母校的定义。我 在母校—西安交通大学度过了七年青 春时光,这宝贵的七年使我从青涩走向 不太青涩,从无知变得不太无知。 我不想评价西安交大不同专业的优 劣好坏,也不想评价交大的教学水平和 科研实力,这些指标都有人在做,有明确 数据可查,我想说的只是一些离开母校 后才有的体验。 反思 现在让我回忆大学求学时光,那些 考前熬夜复习、舍友卧谈的场景已经依 稀。但在我印象中,仍记得去蹭别专业 的数学老师的课,上电路实验时,自己的 面包板连上示波器怎么都出不来图像时 的无助,还有连续考试后,经常做梦梦见 自己睡觉错过考试被惊醒……这些经历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有趣、生动。 西安交大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和不错的条件,很多时候只是我们不会 利用,或者忘记利用。图书馆有海量的 资源,学校花费很大资金购买各种数据 库,但仍会有一些人到毕业时也没有用 过一次。此外,交大现在出国交流和交 换的机会非常多,只要提前准备好几大 英语类出国考试,申请学校的留学项目, 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很早完成出国学习 的梦想。图书馆经过整修后环境好很 多,座位也多了不少。记得我在读本科 的时候,每年 12 月份考研来临时,由于考 研时间和期末考试复习时间重合,早晨7 点就可以看到同学们在图书馆外排队占 座,一字长龙队伍可以从钱学森头像那 里一直延伸到主e行政楼门口,蔚为壮 观,甚为感动。 传承 以我个人经历来看,在国内,西安交 大这所学校足以让你自信地与同龄人在 职场上、在学术圈竞争,再加上近年的新 闻媒体的报道,我想如果还没有听过这 所学校的人应该都生活在火星吧。 顺便提一下,当年西迁过来的老教 授真的很让人钦佩。放弃上海徐家汇的 二层洋楼,来到大西北空旷荒凉、条件艰 苦的地方真的是崇高和伟大。记得在和 一个西迁老教授聊天时,他告诉我说当 年开学典礼是在草堂举办的,外面还下 着雨。每周洗澡要拿着东西穿过兴庆公 园到学校外面才可以。虽然当年的条件 艰苦,但那个时候却是交大最辉煌的时 候。如今,我虽已毕业,但这种艰苦奋斗 精神,让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更为从容。 当然,任何一所学校都只是一个平 台,自我的拼搏才能奠定未来的高度。 我记得网上有人说过类似的话,“两所学 校的差距远小于一所学校两个学生的差 距。”我自认在西安交大没有虚度光阴, 也很难把自己归为交大精英,但青春岁 月,只要回忆起来不后悔就值了。 在西安交大书写无悔青春 西安交通大学 李韬求学两年多的时间,让我对我的母校西安建筑 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建大”)有了更深的了解,有 了对我大学生活更加深刻的体悟。 西建大是中国“建筑老八校”之一,坐落在古城 西安,南眺大雁塔,北临长安城墙。学校总占地有 4300余亩,不管是毗邻繁华都市的雁塔校区还是秦 岭脚下美丽的草堂校区,每个校园的角落的环境都 特别优美,办学氛围尤其浓郁。 西建大的办学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办学历史 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积淀了中国近 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建筑、土木、环境类学科 精华。悠久的历史积淀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西建大 学子。 西建大在科技创新的方面是很重视的,一直坚 持着“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 办学宗旨,努力创建有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 水平大学,这点如果你在西建大学习就会深有感触。 即使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耳熟能详的“挑 战杯”、“互联网+”、“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各类型的 科技竞赛每个学年都在举办着,给我们提供了更大 更好的舞台去崭露头角。如果你有创新的头脑,来 西建大绝对是你正确的选择,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志 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奋斗,一起为了梦想燃烧属于青 春的火焰。 正是因为学校对科技领域的重视,所以才取得 了辉煌的成果,西建大相继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 出青年基金项目和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国家 “十五”科技攻关项目、“863计划”项目、“973计划”前 期专项等国家级大项目方面均实现了新的突破。在 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3000余篇,出版科技著 作百余部,取得国内先进水平以上成果、获全国大奖 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百余项,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 成社会经济效益近百亿元。研发了大量高水平的科 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 出的贡献。 今年大三的我,在学校里也有很多的机会去展 现自己,挑战自我。我和几个兴趣相投的同学组成 队伍报名参加科创竞赛,有了一个好的想法,我们就 讨论、协商、查阅资料、寻求老师的指导,那段时间, 我们每天都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去完成这件事情,虽 说很累,但都充满干劲,看着项目一点一点的做起 来,到最后的成功,那种由衷的喜悦感是对我们最好 的馈赠。 现在,美丽的西建大已发展成为了一所具有深 厚文化底蕴,浓郁学术氛围,优美校园环境,并在国 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的大学。我能有机会在这里求 学,是十分幸运的,正是因为遇见了西建大,我才有 了成长的舞台。 西建大, 有幸遇见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王萌 西北篇

Transcript of 西安是座青春城你,一年一年,直到你明白。可以说,西安的高...

Page 1: 西安是座青春城你,一年一年,直到你明白。可以说,西安的高 校学风校风放眼全国都是很纯正的:自习室随 时坐得满满当当,图书馆一“座”难求。在我的

4版 报考指南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8年2月22日编辑 彭禄毅

西安,十三朝古都,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浩瀚历史烟云中,积聚了千年风流文化。城市是学校的基调,谈学校离不开城市。随着西成高铁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川籍学子赴镐求学的时空距离。西安的几年生活学习,我感受到了这座饱经沧桑的古都正焕发出青春的气息。

陈而不腐。稍微对西安城市面貌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除了高新区、大雁塔和东西大街,西安的城市建设总体来讲比较陈旧。古都嘛,加上和这些年大都市病——雾霾的影响,整个城市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灰暗的色调和沉闷的气息。高校也不例外,说是一对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的七十多岁的老夫妇坐公交车路过学校,看见一排宿舍楼,不禁感叹,这么多年一直没变啊!我也曾被学校20世纪50年代的筒子楼宿舍所震惊到。不过,虽然色调沉闷,但整个城市的活力以及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又让这座城市散发出盎然生机。

恢弘大气。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底蕴犹存。如果你妄图从一隅看清这座城市,那么西

安或许显得平常无趣。但若将眼界放宽,其恢弘大气是许多大都会的高楼大厦难以企及的。当年我在大雁塔广场看朱雀门,一股大开大阖的气势从心底油然而生。这种气势在别的地方从没有过。虽然北京、上海的马路更宽、广场更大,窃以为这种气势不如西安。

醉秋梧桐。我最喜欢秋天的西安。因为西安独特的一景——梧桐树。西安马路两边通常都是高大的梧桐树,枝繁叶茂。夏天下雨可以不用打伞,直接在树底下穿行。秋天的时候,梧桐树叶金色一片,纷纷落下,微风轻拂过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姑娘的面颊,一切都是那么美不胜收。

“食”不我待。与建筑物的“闷”相比,西安的饮食完全可以说是另一番光景。西安作为历代古都,又是连接西北和关中的枢纽,在饮食文化上同时兼有西北和关中的特点。这当中,首提馍类,如肉夹馍、羊肉泡馍、葫芦头石子馍等,其实就是饼一类的食物。biángbiáng面是陕西八大怪之一,因做面的时候发出 biángbiáng 的

声音而得名,面皮宽而有韧劲,吃起来酸辣可口,鲜香无比。这是到西安求学必吃的特色小吃。另外,还有水盆羊肉也让人一饱鲜香。不过,西安饮食和四川省内各地区别还是比较大的,餐桌上,西安以面食为主,多为牛羊肉,与四川各地喜食大米,多见兔猪鱼肉形成鲜明对比,也让川籍学子一时难以适应。

资源雄厚。西安的本科高校数量达 30 多所(不算军校),数量上全国名列前茅。在2017年公布的“双一流”高校中,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进入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此外,军校是西安的一大特色,著名的军校空军军医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空军最高技术学府)、火箭军工程大学(火箭军最高技术学府)、武警工程大学(武警最高技术学府)等都齐聚这座古都。

朴实勤恳。踏实努力是西安这座城市的优点,也更多的是西安学校的优点。西安这座城

市赋予了西安学校朴实的特点,学校也潜移默化,低调、务实、沉默。如同西北的汉子,也许我们会怪它木讷,但它就在那里,微笑着注视着你,一年一年,直到你明白。可以说,西安的高校学风校风放眼全国都是很纯正的:自习室随时坐得满满当当,图书馆一“座”难求。在我的学校,考研那会得早上6点半起来排队去图书馆占座。

就业无忧。受限于我的了解,在就业这方面,我所谈及的内容仅限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大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三所学校以工科著称,每年来招聘的全国各大企业不计其数,只要大学四年好好学、不挂科,找到不错的工作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窃以为如果你是奔找工作去的,选西交、工大、西电不会让你失望,相较于沿海一些高校,专业也更容易得到满足。

不管是普通高校还是军校,其数量和质量,都可以说明西安教育力量的雄厚。加之这座城市的历史厚重,求学西安,不会让你失望的。

西安是座青春城屈 祎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校友心中都有一个母校的定义。我在母校——西安交通大学度过了七年青春时光,这宝贵的七年使我从青涩走向不太青涩,从无知变得不太无知。

我不想评价西安交大不同专业的优劣好坏,也不想评价交大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这些指标都有人在做,有明确数据可查,我想说的只是一些离开母校后才有的体验。

反思现在让我回忆大学求学时光,那些

考前熬夜复习、舍友卧谈的场景已经依稀。但在我印象中,仍记得去蹭别专业的数学老师的课,上电路实验时,自己的面包板连上示波器怎么都出不来图像时的无助,还有连续考试后,经常做梦梦见自己睡觉错过考试被惊醒……这些经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有趣、生动。

西安交大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和不错的条件,很多时候只是我们不会利用,或者忘记利用。图书馆有海量的资源,学校花费很大资金购买各种数据库,但仍会有一些人到毕业时也没有用过一次。此外,交大现在出国交流和交换的机会非常多,只要提前准备好几大英语类出国考试,申请学校的留学项目,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很早完成出国学习的梦想。图书馆经过整修后环境好很多,座位也多了不少。记得我在读本科的时候,每年12月份考研来临时,由于考研时间和期末考试复习时间重合,早晨7点就可以看到同学们在图书馆外排队占座,一字长龙队伍可以从钱学森头像那里一直延伸到主 e 行政楼门口,蔚为壮观,甚为感动。

传承以我个人经历来看,在国内,西安交

大这所学校足以让你自信地与同龄人在职场上、在学术圈竞争,再加上近年的新

闻媒体的报道,我想如果还没有听过这所学校的人应该都生活在火星吧。

顺便提一下,当年西迁过来的老教授真的很让人钦佩。放弃上海徐家汇的二层洋楼,来到大西北空旷荒凉、条件艰苦的地方真的是崇高和伟大。记得在和一个西迁老教授聊天时,他告诉我说当年开学典礼是在草堂举办的,外面还下着雨。每周洗澡要拿着东西穿过兴庆公园到学校外面才可以。虽然当年的条件艰苦,但那个时候却是交大最辉煌的时候。如今,我虽已毕业,但这种艰苦奋斗精神,让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更为从容。

当然,任何一所学校都只是一个平台,自我的拼搏才能奠定未来的高度。我记得网上有人说过类似的话,“两所学校的差距远小于一所学校两个学生的差距。”我自认在西安交大没有虚度光阴,也很难把自己归为交大精英,但青春岁月,只要回忆起来不后悔就值了。

在西安交大书写无悔青春西安交通大学 李韬惇

求学两年多的时间,让我对我的母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建大”)有了更深的了解,有了对我大学生活更加深刻的体悟。

西建大是中国“建筑老八校”之一,坐落在古城西安,南眺大雁塔,北临长安城墙。学校总占地有4300 余亩,不管是毗邻繁华都市的雁塔校区还是秦岭脚下美丽的草堂校区,每个校园的角落的环境都特别优美,办学氛围尤其浓郁。

西建大的办学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始建于 1895 年的北洋大学,积淀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建筑、土木、环境类学科精华。悠久的历史积淀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西建大学子。

西建大在科技创新的方面是很重视的,一直坚持着“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努力创建有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这点如果你在西建大学习就会深有感触。

即使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耳熟能详的“挑战杯”、“互联网+”、“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各类型的科技竞赛每个学年都在举办着,给我们提供了更大更好的舞台去崭露头角。如果你有创新的头脑,来西建大绝对是你正确的选择,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奋斗,一起为了梦想燃烧属于青春的火焰。

正是因为学校对科技领域的重视,所以才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西建大相继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国家

“十五”科技攻关项目、“863计划”项目、“973计划”前期专项等国家级大项目方面均实现了新的突破。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3000 余篇,出版科技著作百余部,取得国内先进水平以上成果、获全国大奖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百余项,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成社会经济效益近百亿元。研发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今年大三的我,在学校里也有很多的机会去展现自己,挑战自我。我和几个兴趣相投的同学组成队伍报名参加科创竞赛,有了一个好的想法,我们就讨论、协商、查阅资料、寻求老师的指导,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去完成这件事情,虽说很累,但都充满干劲,看着项目一点一点的做起来,到最后的成功,那种由衷的喜悦感是对我们最好的馈赠。

现在,美丽的西建大已发展成为了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浓郁学术氛围,优美校园环境,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的大学。我能有机会在这里求学,是十分幸运的,正是因为遇见了西建大,我才有了成长的舞台。

西建大,有幸遇见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王萌

西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