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在意象 探討...

10
文學前瞻 18 107 7 月,頁 159-168 南華文學系 159 「自我的存在意象」探討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 謝憶萱 1 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班一年級 摘要 伊格言擅長以豐富的意象書寫小說,本文探討的文章選自伊格言《甕中人》中〈虛 稱作者回函的小說〉,從字義來看,是描寫讀者與作家之間通信往來的對話,但 實際上卻是作家與自己的對話。作家將自己隱居在山間小屋中,連日大雨將小屋 地基破壞,最後小屋被沖毀,作家不得不離開山中,回到平地。另一方面,文中 提及的X和L是文明的代表,在愛與被愛以及自我主體性間相互矛盾,又不斷地 受到文明世界的引誘,作家終被文明收編。 關鍵詞: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自我、托多洛夫 1 南華大學文學所碩士班一年級

Transcript of 自我的在意象 探討...

Page 1: 自我的在意象 探討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nhuir.nh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7092/1/4022001810.pdf文學前瞻 第18 期 107 年7 月,頁159-168

文學前瞻 第 18 期

107 年 7 月,頁 159-168

南華文學系

159

「自我的存在意象」探討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

謝憶萱1

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班一年級

摘要

伊格言擅長以豐富的意象書寫小說,本文探討的文章選自伊格言《甕中人》中〈虛

稱作者回函的小說〉,從字義來看,是描寫讀者與作家之間通信往來的對話,但

實際上卻是作家與自己的對話。作家將自己隱居在山間小屋中,連日大雨將小屋

地基破壞,最後小屋被沖毀,作家不得不離開山中,回到平地。另一方面,文中

提及的X和L是文明的代表,在愛與被愛以及自我主體性間相互矛盾,又不斷地

受到文明世界的引誘,作家終被文明收編。

關鍵詞: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自我、托多洛夫

1 南華大學文學所碩士班一年級

Page 2: 自我的在意象 探討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nhuir.nh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7092/1/4022001810.pdf文學前瞻 第18 期 107 年7 月,頁159-168

「自我的存在意象」探討──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

160

一、前言

「意象」是由意加象而產生的,就名稱解釋為「表意之象」。在文學創作上,

通常不直接將意思表達出來,透過一種表現將背後的意思呈現出來。文學作品上,

通常會使用大量的意象來表現「自我2」的呈現,特別是在現代主義的作品當中。

現代社會中,自我常常是因為主流體制的約束而喪失,擁有自我具備主體性,而

自我的喪失變成了一種異化。伊格言在小說中同樣運用了許多意象,而這些意象

切裂成不一樣的自我,本文的主旨是探討作家不同自我的呈現。

〈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選自伊格言《甕中人》輯一中,第三篇短篇小說。

全文採用了第一人稱「作家」的視角致函給讀者,將自身切裂成不同的自我,以

及插入與出版社女編輯的對話,和回憶與昔日戀人對談的內容。這位獨自住在山

間小屋的作家,對話的對象只有每日匿名投信到信箱的讀者,以及偶爾來訪的女

編輯。他對於獨自住在山間小屋中感到相當滿意,即便大雨已滲入到房子中、逐

漸沖垮房子的地基,他仍將自己隔絕在這座他稱的孤島上。在小說中,作家使用

孤島、荒寒等意象來形容住在山間小屋的自己,大量意象的使用,也是伊格言創

作小說的特色之一。在第三章中,分析故事的演進結構,探討敘述者-作家是如

何從自我的主體性,逐漸的被引誘,最後被文明收編。

二、孤獨自我的張力結構

在文章中增添兩種相似卻不同的元素,使兩元素相互拉扯,形成張力結構。

文章呈現張力,使文本表現得更加鮮明。孤獨自我的張力結構指的是如何使用孤

獨的意象帶來張力的效應,在〈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中孤獨一詞幾乎可以貫串

全文。敘述者「我」,是一個懶得說話、獨自隱居在山間小屋的作家,以虛擬讀

者的來函與自我展開對話,透過自我的對話,將自己切裂成不同的自我,形成對

比,帶出一連串自我意義的思索。

「唉,你又來了,老是懶得說話。」3

「嗯,這邊窗戶視野不錯嘛!唉呀,你看你看,屋頂上的牽牛花也不修剪

一下,玻璃都快被蓋住一半了。還有啊,你把門牌拔了對不對?剛剛進來

的時候就沒看到,害我在這附近繞了老半天,找都找不到……」4

「有門牌,至少也讓人知道有你這麼個人住在這裡啊……」5

從上文可推斷,選擇孤獨隱居的作家,在面對代表文明的女編輯X,採取不

2 自我:在心理學上屬於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個體會學習區分自身內在中的思想與外在世界的

因素,並在自身和社會環境中進行調節。 3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77。

4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78。

5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78。

Page 3: 自我的在意象 探討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nhuir.nh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7092/1/4022001810.pdf文學前瞻 第18 期 107 年7 月,頁159-168

「自我的存在意象」探討──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

161

回應作為最多的回應。「他的神態又回復輕鬆的樣子,像是了然於胸,又像是司

空見慣;接著便站起身來,像個售屋小姐般地巡視起我的居處。6」女編輯X每

次的來訪,似乎也習慣了作家的回應。「X又來了一趟。這回她給我帶來了幾張

照片,都是些她在南城看過的幾幢公寓和套房的室內景觀。7」但她依然想和作

家談論,最大的目的想將作家帶離小屋,回歸文明世界。這樣的一種切裂,分成

四種不一樣的面貌,分別是內在、外在、感性及理性。以下,分別以外在與內在

作比較,以及感性與理性作對比,探討兩部分如何形成張力。

(一)外在與內在的張力結構

在小說中,作家做為一個敘述者,將自己切裂為不同的自我。其中外在的自

我與內在的自我兩者形成對比。作家平日能接觸到外界的訊息,便是從出版社女

編輯X會為他帶來近期的報紙、文學雜誌和外界對於作家作品的評論,通常作家

的興趣並不高,他唯一感興趣的是讀者的來信。

走到門前打開信箱,一次次地展讀你的來信,便又感覺文字如同屋簷下一

線緩緩流動的水,自火烤般斑駁的紙面緩緩浮現。那是你的文字。我似乎

是在封閉的環境中尋求一點清淡的天光,與外界交換一點殘存的脆弱精神,

讓這般些許與外界相關的情緒自蒸餾瓶中被萃取,而後慢慢滴漏而出。8

有別於外在的自我,作家內在的自我是不願意讓他人看到的自己。「我的小

屋彷彿被看不見的海岸繫上了一條單調的弦線,被雨滴敲響成一座孤絕的島。9」

作家在小說中,不斷的提及自己在自己小屋中,或是在一座孤絕的島上,都能顯

現出小屋中自己是內在的自己。

照見島嶼的孤絕,需要的是獨立於島嶼之外、自身心境的切裂,像是一種

懸吊在夜空中的冰冷視角。真正內化的材質無從援引,唯有獨立的荒寒才

是可能得見的座標。而我獨立於島嶼之外的荒寒,又和你有著什麼樣的區

別呢?10

運用獨幢小屋和孤獨島嶼等意象表現出孤獨的自我外,文中提及的「荒寒」

帶給人的感覺是無邊無際,沒有任何一草一木,只有自身孤立之地。因此,藉由

推斷出荒寒也是代表作家孤獨自我的意象。作家的小屋位於山坡地上,是獨幢的

木屋,附近也沒有其他住戶,可以推斷出作家很保護自己,將自己隱居於山間,

6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78。

7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86。

8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81。

9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83。

10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88。

Page 4: 自我的在意象 探討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nhuir.nh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7092/1/4022001810.pdf文學前瞻 第18 期 107 年7 月,頁159-168

「自我的存在意象」探討──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

162

沒有與外界交流。內在的自我是孤獨的自我。

(二)理性與感性的張力結構

除了上述提到的內在和外在自我,另外可以討論的是作家另一種自我的對比,

分為理性與感性的自我。理性的作家,會提醒自己該保有自身的獨特性,但在面

對愛與被愛的時候,他又身陷其中。

不在荒寒的我,是我嗎?存在於荒寒之內的我,是我嗎?或者,荒寒與不

荒寒的都不是我?真誠熾烈的時候,火焰將情緒燒進原應獨立的荒寒,像

是將多彩的釉料燒進陶瓷的內裡,連空蕩的荒寒都成了情緒了。11

理性的自我,在作家沉浸於孤獨自我中時會適時的跳脫出來,使作家去反思哪一

個自我是真正的自己。在上文中,作家提到在荒寒中的自己是自已嗎?或是在荒

寒外的自己才是自己,這裡顯示出作家裡性的思考,思考自己應當歸屬在哪一部

份。理性的自我,也帶出了為什麼作家要獨立住在山間小屋,「照見島嶼的孤絕,

需要的是獨立於島嶼之外、自身心境的切裂12」站在一個獨立的島嶼上,才是真

的能清楚看清事情的原貌,即便他站在一個隨時會崩塌的小屋中,他仍堅守著自

己的初心、是自我的主體性。

當代表情緒的火焰蔓延到獨立的荒寒中,作家的理性又被另一個感性的自我

給帶領出來。

就像從前,我毫無顧忌地使用著我另一個豐腴的靈與L相愛,而荒寒卻依

舊存在於靈之外的體內。那究竟是不是全部的我?13

作家呈現的感性自我,多半是和昔日戀人L的相處經過。這讓原本應該保留

自我主體性的作家產生了矛盾,感性的自我帶出了他愛人與被愛的可能。

鏡中的我和L只是在乎著那一面曾經彼此緊密包覆的薄膜,卻未曾清楚意

識到在自然裡緩緩擴散四處的,淡淡的馬纓丹氣味。

於是,不久之後,天氣便不再那樣晴朗了。偶爾悄悄滲入的除了雨聲之外,

還有些許帶著馬纓丹花瓣顏色的淡淡潮氣。我們的肌膚開始在彼此的體溫

中感受寒涼,像是在與這迅速萎落的季節相互滲透。14

11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89。 12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88。 13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88。 14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83-84。

Page 5: 自我的在意象 探討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nhuir.nh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7092/1/4022001810.pdf文學前瞻 第18 期 107 年7 月,頁159-168

「自我的存在意象」探討──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

163

作家回憶與昔日戀人L的篇幅不多,卻能透過與讀者的對談中,了解作家愛

與被愛的感性面。從文中可以看出,作家不排斥和L相處,反而是期待與他互動。

然而天氣卻愈來愈陰濕了。

氣溫下降的那些時候,我輕撫過他寒涼的唇,指尖卻黏膩一如碰觸著死去

多時的冰涼蛇屍。我伴隨著那樣冷入骨髓的溫度,獨處於我孕育著純粹情

緒的孤絕島嶼,靜靜地站在世界裡一個更荒僻的位置,感覺像是在黑暗中

謹守意思僅存的光亮,期望那樣的光亮能夠照亮整片包圍著島嶼的廣漠汪

洋。15

作家期待L能帶來的光亮,殊不知卻成了阻隔彼此的薄膜。薄膜曾經緊緊包覆兩

個相愛的人,最後也是因為這層薄膜,將兩人分隔。「薄膜外的世界對我而言彷

彿是一種無盡的虛空16」作家和昔日戀人L分手並不讓人意外,原因和拒絕與女

編輯X說話一樣,他認為L回歸到文明的地方,但他必須堅持自我主體性的立場,

不願意被文明收編,因此和L之間產生了透明的薄膜,導致兩人最後分開。

「所謂『荒寒』情境中追憶從前與L相愛,那是一種『關於愛與孤獨文本』

之閱覽17」儘管作家擁有感性的自我,最終還是回歸到孤獨的那一面。這樣的感

性是作家表現自己不能再愛與被愛的孤獨感。「這些篇小說幾乎同在處理一個主

題:愛的失能、溝通的棄絕與人際關係之故障18」為了保有自身的獨特性,作家

封閉自己,拒絕與外界溝通,然而他卻不知道,在無形之中,自我的想法也開始

相互拉扯。

三、〈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的故事演進結構

〈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的故事演進結構可分為三大區塊作為討論19,分別

是自我主體、毀滅、新生,每個區塊的背後又隱含著本文帶出的主題,如下圖所

示:

孤獨自我 ───→ 毀滅 ───→ 新生

(作家堅持自己的創作風格)(被文明誘惑) (被文明收編)

15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84。 16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83。 17

李瑞騰,〈關於愛與孤獨的文本-伊格言小說略論〉,《幼獅文藝》646 期(2007.10)。 18

駱以軍,〈借來的時光──序伊格言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21。 19

茨維坦˙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提出將故事分成兩大類,正常的敘事結構:平衡→不平

衡→平衡,從平衡過渡到另一平衡;轉變型敘事結構:不平衡→平衡→不平衡,本文採取第一種

型態作為故事演進結構分析。(法)托多洛夫,《散文詩學,敘事研究論文選》,(天津:百花文藝

出版社,2011),59 頁。

Page 6: 自我的在意象 探討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nhuir.nh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7092/1/4022001810.pdf文學前瞻 第18 期 107 年7 月,頁159-168

「自我的存在意象」探討──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

164

這三大區塊又為故事演進的三個階段,孤獨自我階段中,敘述者-作家一直保持

著拒絕溝通,抵抗文明。這個階段隱含著作家堅持自己獨有的風格,不被外界所

干涉。收到匿名讀者的來信,也表示作家進入到第二階段,毀滅的階段。作家閱

讀匿名讀者的來信並與他交談,便開始與外界交流,而此時天空也下起雨來,不

斷的沖毀房屋的地基,一連串被文明引誘的過程。最後房屋被大雨沖毀,作家被

迫進入第三階段,他撥電話給女編輯X,請她帶他離開木屋。平時作家不太願意

和女編輯X交談,而最後卻主動撥電話給她。代表著作家已進入新生的階段,正

被文明收編。

這樣的演進結構,另一方面也說明著新生代創作者所面對的困境,他們保有

自己的主體性,卻不敵外界的影響,在新生的世界,重新找尋自己的定位,找尋

定位的過程中,必定和原本的自我相互拉扯著。

(一)孤獨的自我到被文明收編的進行結構

〈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中,從敘述者-作家接到匿名讀者來信之前,是屬

於「孤獨自我」的階段。文中並沒有特別描述此階段的段落,只有一兩句帶過,

「自從我搬來這棟坐落於山坡地上的獨幢木屋之後20」作家的自我主體性從他搬

入獨幢木屋開始,此階段說明了新生代創作者為了保有自己的獨特性,擁有的堅

持。整篇小說開始於作家收到匿名讀者的來信。

親愛的讀者:

在我首次接到你的來信之後不久,便開始下雨了。21

接著敘述出版社女編輯 X 來訪,以及回憶與昔日戀人 L 戀愛的過程,皆是透過

作家回函給讀者的對答方式敘述。對於出版社女編輯X的到來,作家表面是呈現

高興的狀態,但並沒有為此感到期待,對女編輯總是冷漠的敷衍一兩句。作家不

喜歡說話,一方面也是和文明抗衡,保持自我的狀態,拒絕溝通。

她來的時候,除了談些必要溝通的瑣事之外,大半的時間我們沉默,像是

在觀賞著一幅多日未見的風景。而今天,只是為了這些屋子,她稍稍多了

些話,我們便幾乎差點吵起來。其實是自己太沒耐心,我都知道。22

女編輯X所代表的文明,希望將作家帶回文明的地方,但對作家來說卻越來越反

感。對於收到讀者的來信時是期待的表現,作家認為只有讀者才能與他交談,而

20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77。 21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76。 22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87。

Page 7: 自我的在意象 探討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nhuir.nh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7092/1/4022001810.pdf文學前瞻 第18 期 107 年7 月,頁159-168

「自我的存在意象」探討──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

165

實際上他也只願意與他交談。

我很高興她來,但還是一樣不大喜歡和她說話,甚至變本加厲地抗拒溝通。

我想,除了你的信件之外,或許我已然對文字或語言愈來愈反感了。那是

文明嗎?我想是的。但我的荒寒卻仍舊只是一種獨立於這山林之外的切裂,

無關乎所謂的文明與原始,亦乎無關所謂的思維與本能。23

一直到大雨沖毀木屋的過程,為「毀滅」的階段。此階段呈現了新生代創作

者吸收大量來自文明世界回應與引誘,無法堅守自我的獨特性,失去了自我的主

體性,等同於自我的毀滅。

過去,當我擁有完整的荒寒,當我自足地生活在這山林間的小屋,雨水卻

如同世界一般無聲無息地滲進來;時序緩緩走向永恆,枯寂的大地由秋入

冬,我的體溫卻跟著一層層剝落,彷彿壁板上龜裂的透明漆。

於是,在時過數天之後,一直令人擔心的事中就是發生了。

半夜裡,我在惶惶不安的睡夢中被傾塌的然巨響驚起。小屋傾斜了半邊,

如同我失去平衡的精神。24

小屋的傾塌,如同荒寒瓦解、荒寒已死,作家失去了主體性。他被迫離開小屋,

漸漸靠向文明,最後被文明收編。「敘述者『我』被迫離開隱居的小屋,回到了

城市,代表了自我的失落(遺落荒寒),小說並暗示,遺落荒寒就等於失去了獨

立價值,易於被文明或各種思維所收編。25」故事敘述到最後,作家跟著女編輯

X離開了木屋,「我自體內遺落了它,而我正在下山的路上,面對的是清晨剛剛

甦醒的城市。26」回到文明世界的作家,屬於新生的階段。此階段也說明了新生

代創作者重新尋回自我的方式,而達到永恆的狀態。永恆的狀態,是不再自我省

思和評判,無差異之心,無內外之分,因此達到一種新生,自足的可能。

(二)由毀滅到新生的演進結構

〈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貫穿全文的便是收到匿名讀者來信之後,開始下的

大雨,以及匿名讀者這個人究竟是誰。在小說中真的存在著讀者這個人?還是一

切只是作家自己的想像?伊格言在小說的一開始,便埋下了伏筆。「在我首次接

到你的來信之後不久,便開始下雨了。27」匿名讀者和女編輯X及昔日戀人L一

23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92。 24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95。 25

侯作珍,〈自我困境與抵抗異化:現代主義袃新世代小說中呈現〉,《個人主體性的追尋:現代

主以與台灣當代小說》(臺北:台灣學生書局出版,2014.08),頁 167。 26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97。 27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76。

Page 8: 自我的在意象 探討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nhuir.nh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7092/1/4022001810.pdf文學前瞻 第18 期 107 年7 月,頁159-168

「自我的存在意象」探討──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

166

樣,代表著文明的象徵,當作家第一次收到讀者來信時,他已經開始被引誘,讓

外界的資訊沖垮他的堅持,作家在文末也表示了,並沒有讀者這個人,所有的來

信和回函,都是作家自己與自己的對答。因此,可以推斷出「匿名的讀者」是作

家將自我切裂出的自己。

而你,也不是小說的讀者,不是那位經常給我來信的讀者。所有的讀者來

函,所有曾在清晨時分出現在我信箱中的信件,不過都是自行寫就、自行

放置的。你不過是我創造的角色,你不過是另一個我,一個為著自己的作

品寫作隨筆、感想與評論的我。28

雖然作家在故事中提到,它只願意和「匿名讀者」交談,但實際上他依然是

和自己的談話。這位匿名讀者是另外一個作家,所以每當作家在和讀者對談時,

另一方面,也是作家無形之中說服自己回歸到文明世界,這樣的手法是藉由讀者

的來信而產生。起初,作家只是不願意承認讀者也是來自文明世界,卻被無形的

引誘著。這點從剛開始收到讀者來信便下起大雨的描述可以看出,大雨是隨著讀

者的來信而來,大雨形成一種意象,代表著文明開始沖刷作家保有的獨特性。

出版社女編輯X無法勸作家離開小屋,昔日戀人L也無法將作家帶回文明世

界,但最終作家是被自己帶到了文明的世界。對文明世界的人來說,是一種重生

的開始,但對作家來說何嘗不是呢?他需要在新生的世界找到自己的定位,意欲

著新生代作家們生存的困境。

四、結論

綜上所論,可以發現敘述者-作家早已被匿名讀者逐漸引誘到文明世界。就

張力結構來說,作家將自己切裂成不同的自我,兩兩之間相互矛盾、拉扯著,使

文章意象更加豐富。就演進結構而言,當孤獨的自我逐漸走向毀滅的過程中,作

家對於文明世界的表現得相當抗拒。而毀滅逐漸走向新生,作家仍然想依循原本

的自我找尋一個新的定位。

〈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主要敘述作家接到匿名讀者的來信作為開頭,進行

一連串與讀者的對話,其中加入了與出版社女編輯X的對談,以及向讀者闡述過

去與昔日戀人L的互動。匿名讀者的來信讓作家回想起L帶給他愛與被愛的可能。

但在小說中,這段並沒有描述太多,對於女編輯X滔滔不絕的話語,也不給太多

的回應,那是因為兩人對於作家來說,是文明代表。女編輯X一直希望作家能搬

離小屋,並帶來許多租屋資訊,這反倒讓作家對她更加反感。對於昔日戀人L,

作家無法與她一起回歸文明,他始終認為自己和L間有一層薄膜阻擋著兩人,這

層薄膜曾經包覆著兩人,作家對L是期待的,只是這層薄膜卻成了阻隔彼此。L

28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2),頁 97。

Page 9: 自我的在意象 探討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nhuir.nh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7092/1/4022001810.pdf文學前瞻 第18 期 107 年7 月,頁159-168

「自我的存在意象」探討──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

167

的世界是文明的,作家依舊不願意踏入文明的世界。即便作家不斷堅持保有自我,

卻不知其實「匿名讀者」的來信,是最大的誘因。故事進行到最後,作家山上的

小屋崩塌,再與女編輯下山時,他仍希望和讀者還能保持聯繫。作家希望透過讀

者能重新找尋自己在新生世界的定位。這也是新生代創作者需要找尋的定位,不

論是本篇小說的作者,或是新世代的作家們。

Page 10: 自我的在意象 探討 ──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nhuir.nh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7092/1/4022001810.pdf文學前瞻 第18 期 107 年7 月,頁159-168

「自我的存在意象」探討──伊格言〈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敘事結構

168

五、參考文獻

(一)專書

1、伊格言,《甕中人》,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 年 12 月。

2、(法)托多洛夫,《散文詩學,敘事研究論文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2011 年 1 月。

3、侯作珍,《個人主體性的追尋:現代主以與台灣當代小說》,臺北:台灣學

生書局,2014 年 8 月。

(二)期刊論文及學位論文

1、李瑞騰,〈關於愛與孤獨的文本-伊格言小說略論〉,《幼獅文藝》646 期,

2007 年 10 月。

2、郭怡均,《愛如何可能?──伊格言小說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年 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