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玩,就玩真的 - tri要玩,就玩真的 藝 術 人 生 46 47 -報導攝影家張乾琦...

6
要玩,就玩真的 47 46 -報導攝影家張乾琦 文∕鄭惠美 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張乾琦/馬格蘭通訊社 台灣高雄 1998 張乾琦秉著人道關懷虓拍攝龍發堂系列的主軸精神在「鍊」虓那條鎖著兩位病患的鏈虓院方稱為「感情鍊」。 因為張乾琦的這組照片引起政府的強烈重視虓甚至要求龍發堂合法化。 張乾琦/馬格蘭通訊社 台灣高雄 1998 高雄龍發堂的精神病患如何願意好端端的站立讓張乾琦拍攝 ?張乾琦出入龍發堂二十多次與院方誠意地溝通虓靜靜地看 他們養雞、清理雞糞、吃飯、淋浴、睡覺虓他持續地觀察虓最 後才決定以拍肖像的最直接、最簡明的方式呈現他們的容顏。 「我現在想不到還有第二個選擇!」 張乾琦斬釘截鐵地說「自由攝影工作者」 就是他唯一的選擇。自由攝影工作者意味 著什麼呢?沒有固定的收入虓沒有現實的 保障虓也許窮困潦倒虓沒有年終獎金虓也 許三餐不濟虓一切只為自己的夢想而活虓 一切只是單純的付出虓不計代價。一個台 灣出生的攝影家虓如何在美國甚至歐洲這 樣競爭激烈的社會出人頭地?他的背後有 多少血汗與角力?他克服了那些難關虓他 有什麼人格特質? 台灣唯一進入 「馬格蘭」的攝影家 張乾琦虓一個讓台灣可以走入國際的 名字虓憑著他的主觀與偏見為台灣的攝影 史刷新了紀錄。他獲得廿多項國際專業攝 影比賽獎項及榮譽虓包括多次獲得美國年 度新聞攝影獎與荷蘭世界新聞攝影比賽首 獎虓更獲得尤金絣史密斯人道攝影獎。一 九九九年全美新聞攝影記者協會特別頒給 他「年度雜誌攝影家」獎。最難得的是他 要玩,就玩真的

Transcript of 要玩,就玩真的 - tri要玩,就玩真的 藝 術 人 生 46 47 -報導攝影家張乾琦...

Page 1: 要玩,就玩真的 - tri要玩,就玩真的 藝 術 人 生 46 47 -報導攝影家張乾琦 文∕鄭惠美 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張乾琦/馬格蘭通訊社台灣高雄1998

要玩,就玩真的藝

4746

-報導攝影家張乾琦

■文∕鄭惠美 ■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張乾琦/馬格蘭通訊社 台灣高雄 1998

張乾琦秉著人道關懷虓拍攝龍發堂系列的主軸精神在「鍊」虓那條鎖著兩位病患的鏈虓院方稱為「感情鍊」。

因為張乾琦的這組照片引起政府的強烈重視虓甚至要求龍發堂合法化。

張乾琦/馬格蘭通訊社 台灣高雄 1998

高雄龍發堂的精神病患如何願意好端端的站立讓張乾琦拍攝

呢?張乾琦出入龍發堂二十多次與院方誠意地溝通虓靜靜地看

他們養雞、清理雞糞、吃飯、淋浴、睡覺虓他持續地觀察虓最

後才決定以拍肖像的最直接、最簡明的方式呈現他們的容顏。

「我現在想不到還有第二個選擇!」

張乾琦斬釘截鐵地說「自由攝影工作者」

就是他唯一的選擇。自由攝影工作者意味

著什麼呢?沒有固定的收入虓沒有現實的

保障虓也許窮困潦倒虓沒有年終獎金虓也

許三餐不濟虓一切只為自己的夢想而活虓

一切只是單純的付出虓不計代價。一個台

灣出生的攝影家虓如何在美國甚至歐洲這

樣競爭激烈的社會出人頭地?他的背後有

多少血汗與角力?他克服了那些難關虓他

有什麼人格特質?

台灣唯一進入

「馬格蘭」的攝影家

張乾琦虓一個讓台灣可以走入國際的

名字虓憑著他的主觀與偏見為台灣的攝影

史刷新了紀錄。他獲得廿多項國際專業攝

影比賽獎項及榮譽虓包括多次獲得美國年

度新聞攝影獎與荷蘭世界新聞攝影比賽首

獎虓更獲得尤金絣史密斯人道攝影獎。一

九九九年全美新聞攝影記者協會特別頒給

他「年度雜誌攝影家」獎。最難得的是他

要玩,就玩真的

Page 2: 要玩,就玩真的 - tri要玩,就玩真的 藝 術 人 生 46 47 -報導攝影家張乾琦 文∕鄭惠美 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張乾琦/馬格蘭通訊社台灣高雄1998

「他們審查很嚴格虓審核了三次虓才

能成為會員。」一九九五年張乾琦獲提名

加入馬格蘭攝影通訊社虓經過六年的漫長

觀察虓二○○一年他才正式獲得會員資

格。「馬格蘭」三個字等同於頂尖報導攝

影的同義字虓一九四七年在巴黎由四位國

際知名攝影家羅伯卡帕、布烈松、喬治羅

傑、大衛西蒙四人共同發起創立虓近六十

年來馬格蘭成員以他們高水準的攝影精湛

技術與自由創作精神虓傳達世界重大事件

與報導虓揭露人間社會真相虓留下主要的

歷史見證虓而奠定國際權威的專業地位。

生死由它的悍氣

張乾琦四十歲躋身「馬格蘭」虓成為

一名報導攝影的國際新銳虓距離他一九九

三年虓才真正投入攝影的時間不過十年。

然而這樣一位攝影家虓他起步實在比別人

晚太多了虓二十八歲才決定走報導攝影的

路虓而他又很窮虓常常以泡麵果腹虓況且

他又不是學院科班攝影系出身虓為什麼在

這些不利於他的重重條件限制下虓他卻能

突破重圍虓脫穎而出。是僥倖?是上天的

恩寵?不虓關鍵就在他身上一股生死由它

的悍氣虓這悍氣包藏著他的衝勁、熱情、

決斷、敏銳、毅力、執著與專注虓使他瘋

4948

張乾琦/馬格蘭通訊社 美國紐約 1998

中國偷渡客住在紐約的中國城的小房間內虓一張木床兩個人日夜輪流睡虓他們每天打工達十六個小時。

由於張乾琦的報導攝影使美國政府不得不正視唐人街的勞工權益。

▲ 是國際上最具報導攝影權威的「馬格蘭攝

影通訊社」中虓唯一的台灣攝影家虓全亞

洲只有兩位虓另一位是日本攝影家。

Page 3: 要玩,就玩真的 - tri要玩,就玩真的 藝 術 人 生 46 47 -報導攝影家張乾琦 文∕鄭惠美 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張乾琦/馬格蘭通訊社台灣高雄1998

張乾琦/馬格蘭通訊社 美國紐約 1998

一位僅著一件內褲的中國非法移民虓坐在戶外逃生梯上專心的用餐虓他的身旁是紐約著名的鑽石大街。

理雞糞、吃飯、淋浴、上廁所、睡覺。他知道只有長期地追索、沈澱與他們同在虓才能拍出

精準的影像。

生命的容顏-龍發堂病患

當影像被放大像接龍一般虓密集地排在美術館場景時虓張乾琦已經把台灣高雄龍發堂的

現象記錄、複製、重現、傳輸到另一個時空情境虓讓觀者得以看見那個事件的真實虓也讓美

術館的展穜場遽然充滿戲劇般的張力。不輕易按快門的張乾琦虓八年來共拍了三百多張照

片虓包括許多龍發堂精神病患的生活照虓但是最後他僅挑出四十張肖像照做為「鍊」的主

題虓以最單純的畫面呈現最撼人的效果。

狂地搏命下去。

他本來可以選擇待遇好、福利佳的記

者生涯禍繼續做他在美國的太陽報(馬里

蘭州)攝影工作禍然而他卻辭職不幹禍選

擇一條人跡罕粘的路禍就像他說的:「某

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碰到轉彎時轉錯了彎禍

然後又沒有踩煞車禍就一路走下去了

…。」從那時起禍他的命運也註定有著不

同的結局。

張乾琦最閃亮的光環就是他在台灣獨

一無二的馬格蘭攝影通訊社成員頭銜禍究

竟他的報導攝影與其他的報導攝影有何不

同呢?為什麼他的作品有重量、有衝擊

力禍總是讓人震驚?他的報導攝影不是遊

走隨興式的禍而是就一個特定的主題做長

期深入的追索禍就像人類學家做田野採集

一樣禍長期地在當地觀察與當地的族群溝

通禍而不只是獵奇而已。張乾琦正是觀照

到影象背後的思考禍而不只是耽溺於影像

的美學而已。

首次大型展覽-鍊

以張乾琦首次在台灣的大型展覽禍二

○○一年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所展出的「鍊」

作品來看禍每一個不同的主題禍包括鍊

(台灣龍發堂)、膼約唐人街、迷走(泰國

大象)、誓言(台灣婚紗工業)禍都是以

「做工」的心情持續拍照禍絕不是浮光掠

影。每個主題都令人耳目一新禍而最令人

震撼的莫過於現場展出的那四十幅龍發堂

攝影作品。

當你走進展覽室時禍像是忽然進入一

個 奇 異 的 另 類 世 界 禍 四 周 牆 面 每 幅

157X107公分的大幅黑白人像禍幾乎與真

人萳高禍他們隻隻眼睛正以微微向下 15

度的角度逼視著你禍那種感覺著實令人驚

懼禍更可怖的是他們身上鏈著鐵鍊禍倆倆

一組禍彷彿就要逼近你禍把你吞噬。在看

與被看之間禍你忽然不知自己是否也瘋

了?走到盡頭禍牆上赫然出現一行帕斯卡

的話:「人類必然會瘋顛到這種地步禍即

使不瘋顛禍也只是另一種形式的瘋顛。」

此時此刻禍誰是觀者、誰是瘋子禍身分已

然重疊禍角色也已模糊禍美術館的展覽場

猶如一座人間鍊獄禍鍊著你禍也鍊著他。

這組黑色背景禍睍孔清晰的正面黑白

肖像照片禍每個人的站立姿態、眼神、表

情都不同。那是一九九八年某個午後禍張

乾琦徵得龍發堂舋方的同意禍讓一對對的

病患排隊拍照。「這群病患禍要他們好好

地站著實在不容易。」張乾琦靜靜地萳他

們站定後禍再把鏡頭微微上昂禍察定

格。當張乾琦按下快門的那一剎那禍已經

是歷經八年的觀察禍二十多次出入龍發

堂禍每次在舋內住上一星期或幾天禍他總

是默默地看禍看一群精神病患在養雞、清

5150

Page 4: 要玩,就玩真的 - tri要玩,就玩真的 藝 術 人 生 46 47 -報導攝影家張乾琦 文∕鄭惠美 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張乾琦/馬格蘭通訊社台灣高雄1998

紐約中國非法移民

張乾琦一向關注被忽略的族社虓本著人道主義的精神虓他將被邊緣化的人社虓透過影像

重新被看見。自一九九二年起張乾琦便持續拍攝紐約唐人街偷渡客的生活。中國大陸的非法

移民虓他們透過人蛇集團的仲介虓每人付七萬美金偷渡來美虓他們在這個美麗新世界沒日沒

夜地打工虓住處極為擁擠不堪虓一張木床兩個人睡虓日夜輪流。他們忍受種種不堪的待遇虓

甚至無任何法律保障虓為的是生下小孩取得美國籍後虓送回大陸由祖父母撫養虓長大後再赴

美虓全家團圓虓影像充滿悲沈的生命力。當張乾琦把這一代在海外寧可省吃儉用虓過著暗無

天日的中國非法移民專題報導出來後虓迫使美國政府不得不正視唐人街勞工的權益問題。一

九九九年張乾琦因此而獲得報導界最崇高的紀念尤金絣史密斯「人道攝影獎」。攝影家雖然不

是革命行動者虓可是藉著影像卻可形成社會影響力。

這個主題他已前後拍攝了八年虓也住進非人性的移民窟好幾個月虓他一開始就坦然地告

訴對方他要拍攝的理由虓並與他們建立長期的人際關係虓當他與他們混熟後虓他才拍照虓他

希望拍出對象最不設防虓最自然的狀態虓而不是經過設計或安排。張乾琦通常不用長鏡頭虓

因為太遠虓他與被攝者無法建立溝通的情感虓他也不用銬光燈虓容易引起被攝者不安。至今

他仍持續追蹤虓拍他們在福建老家「田中起大厝」風光的場景虓真是道盡世間的酸甜苦辣。

馬格蘭攝影通訊社的發起成員卡帕虓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攝得不好虓那是你

沒更進一步接近對象的緣故。」接近對象對張乾琦來說另有解讀虓他認為:「這句話常被誤

解為身體的距離虓我覺得心理的距離更重要虓也

更難。」所以張乾琦的拍照原則是「先生活虓再

拍照」虓他總是花費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去經營、

去守候虓唯有透過這般的辛苦歷程虓才能抓拍出

被攝者的情感虓拍得更精準、更切入。張乾琦甚

至發現拍攝到後來虓不是相機在拍虓相機只是個

媒介虓也是個簪礙。「而是全身在拍虓忘了相機

53

「我所拍攝的體裁褕是慢慢地拍出我

要的影像。」張乾琦又說:「當我按下快

門虓不是我主觀地按下虓也是被攝者讓我

按下快門。」只有當他有感覺時虓影像才

能打動他。「而花的時間愈長虓那個感覺

就愈有虓才會抓得愈正確。」張乾琦慢慢

地吐露他的拍攝經驗。所以張乾琦的每個

專題褕是長年的經營虓一如他的個性靜

默虓充滿耐心。

透過鏡頭虓張乾琦呈現他的社會觀察

與人權關懷虓鏡頭所呈現的影像張力有

限虓而所隱藏的文化穿透力與批判力卻是無限。張乾琦敏銳的思考與意識虓決定了「鍊」的

視角和觀照。當這組作品發表後虓龍發堂就拒絕讓他再進去拍攝。因為他的照片已經引起政

府的強烈重視虓甚至政府要求龍發堂合法化。

攝者與被攝者共舞

就像斐聲國際的報導攝影家尤金絣史密斯虓他在日本水 漁村住了四年半虓拍攝漁民因

飲用工廠廢水而終生癱瘓罹患「水 症」的居民生活虓當「水 症」

的專題發表時虓引起全世界對公害的重視虓史密斯也成為日本人的

「英雄」。當史密斯住在水 村時虓他和當地漁民吃同樣的食物虓喝同

樣的水虓成為他們的鄰居虓而不是一名新聞記者。

張乾琦多少傳承了這份耐煎熬、耐磨的精神虓他通常不扮演

「闖入者」虓也儘量不給被攝的對象帶來干擾或尷尬。他總是靜靜地

看虓也不怎麼按快門虓他在等待虓等待雙方褕主動虓褕達到同步時才

瞬間定影虓張乾琦稱這是攝者與被攝者的「共碅」虓「要達到這種地

步虓其實很難虓通常褕是持相機的拍攝者擁有主導權虓一方主動而

已。」張乾琦語帶無奈地說。「不過虓當你拍了很多以後虓就能達到

同步。」那也就是拍得最精準的時候了。

52

張乾琦/馬格蘭通訊社 台灣 1998

坐在喜車內新郎、新娘累得倒頭昏睡虓而男女花童正卿卿我

我虓大人世界與小孩世界的鮮明對比虓正是張乾琦影像的張

力虓張乾琦不輕易按快門虓總是等到最佳時機虓才瞬間定格。

張乾琦的「雙囍」系列虓是拍攝越南新娘

的故事。由台灣男人到越南挑選最佳女主

角的相親到完婚僅三天虓他藉著連續的影

像說故事虓也紀錄那令人不可思議的買辦

婚姻。這是他 2005 年出版的攝影書《雙

囍》。

Page 5: 要玩,就玩真的 - tri要玩,就玩真的 藝 術 人 生 46 47 -報導攝影家張乾琦 文∕鄭惠美 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張乾琦/馬格蘭通訊社台灣高雄1998

拍出自己的生命情境

其實張乾琦想拍的主題禍在某種程度

上多少與他自己的生命情境有些許相繫。

像「龍發堂」禍他關注的是一群精神病患

的「感情鏈」禍當他把相機鏡頭上昂禍似

乎攝出他們那受苦的高貴靈魂。而在某種

程度上禍你能說賣命的張乾琦不像瘋子

嗎?他說:「要玩禍就要玩真的禍不然有

什麼好玩!」這樣一位認真又玩命的窮小

子禍長期忍受現實生活的煎熬禍常是不

吃、不喝禍一旦有得吃便使勁地吃禍深怕

沒有下一餐禍或許正是這種危機感、壓迫

感禍讓他不捨晝夜、不斷工作禍正如他的

攝影啟蒙老師尤金.李查斯所說的:「他

有點瘋禍就是停不下來。」

再者他拍的「唐人街」禍那一群非法

移民、離鄉背井禍本著中國人克勤克儉的

精神禍在異鄉爭生存禍一天打工十六小

時禍每小時美金兩元禍為的是給後代子孫

許一個未來;同是海外遊子的張乾琦禍吃

不像吃、睡不像睡禍也在異鄉日以繼夜地

工作禍二十四小時都有工作的情緒禍為的

是掙出自己的一片天。

新郎與新娘的故事

另一個主題是「誓言」禍拍攝的動機

原是來自參加他妹妹的婚禮。張乾琦所拍

的結婚照不是慶祝新婚的喜氣洋洋禍也不

是刻意犀利地批判婚紗工業禍而是以他慣

有的的詼諧禍拍出黑色幽默。「這些照片

都是我個人的主觀加偏見!」難怪有被困

在五彩球陣中交纏不清禍難分難解的新

郎、新娘;也有面帶憂愁無奈的新娘禍或

在換衣間累得昏睡的新娘、或在喜車內各

自倒頭酣睡的新人與卿卿我我的男女花

童。每一張照片都傳達出奇特的訊息禍也

充滿了戲謔與荒謬感。這會是這一位年屆

不惑之年又不結婚禍身為家中的長子禍對

父母要他結婚的反叛嗎?

遲粘四十一歲才結婚的張乾琦禍他自

己的結婚喜事又是如何辦呢?不拍婚紗

照禍只請一桌包括雙方父母與朋友禍如此

而已禍真是言行一致。而新娘賴秀如是否

後悔沒穿禮服禍沒拍婚紗照呢?「好在禍

沒穿那一套。我最怕勞師動眾了!」不喜

歡繁文褥節的新娘與新郎的極簡原則禍正

好一拍即合。結婚可以很簡單禍也可以很

複雜;可以很輕鬆禍也可以很累人;可以

很預張禍也可以很省錢禍此事不關幸福與

否。

張乾琦對結婚似乎體驗特別深刻禍拍

完台灣的婚紗禍他又去越南拍攝「雙囍」

主題。他藉著一連串的影像說故事禍從台

灣男人挑選最佳女主角的相親畫面開始禍

再到胡志明市辦理簽證禍準新郎、新娘一

起聽結婚須知禍到完婚典禮。台灣人娶妻

三天定終身的全套過程禍他全程拍攝。甚

粘回台後新婚夫妻的生活他也持續追索禍

55

的存在。」渾然忘我地拍虓應該是拍攝的最高境界了。張乾琦說有一次他看見布烈松的影

片虓發現他拍攝時身體優雅地緩緩移動虓令他印象非常深刻虓因為他已完全融入其中。

迷走-泰國大象

十五年來虓張乾琦所拍攝的主題並不多虓卻一貫地呈現他的人道關懷與社會批判。他的

另一個拍攝主題是「迷走」虓以泰國北部的大象醫院為主。許多大象傷勢嚴重虓住在醫院虓是

因為牠們在熱帶叢林裡踩到地雷受傷、開刀、垂死、甚至死去。而幾乎所有的大象褕被鍊起

來虓永無止息地操勞虓被當成經濟動物般的剝削、操弄虓人與動物之間形成經濟共生鍊。

而這個主題他在一九九七、一九九八年拍完後虓為什麼沒像「唐人街」那個主題虓持續

拍下去呢?張乾琦說:「因我沒有那個動力再拍下去。」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虓張乾琦敏感

到這是一個值得拍攝的議題。可是如果被攝的對象很難再讓張乾琦按下快門虓他寧可選擇中

止虓因為攝影不只是一種科技、一門藝術、一項傳播虓也是一種文化現象虓畢竟忠於自己的

感覺虓對他來說很重要。也因此虓作為一名自由攝影工作者虓張乾琦拒絕了許多雜誌的邀

約虓主要是有些不是他想拍的新聞性的影像。他寧可餓肚子虓專心做他想做的事。

54

張乾琦/馬格蘭通訊社 泰國朗邦 1998

在動物醫院正接受插管治療的大象虓張乾琦再次以人道主義的精神報導被當成經濟動物提供勞

役服務的大象的真實境況。

Page 6: 要玩,就玩真的 - tri要玩,就玩真的 藝 術 人 生 46 47 -報導攝影家張乾琦 文∕鄭惠美 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張乾琦/馬格蘭通訊社台灣高雄1998

57

把一個主題做得完整而周密。

張乾琦記錄了台灣人結婚的另一章禍

那令人不可思議的婚姻買辦。他藉著不同

的影像禍組成一個觀點、一個結構禍呈顯

影像的張力禍對台灣社會現象的觀察與批

判禍做了最直接的表達。

拍自己想拍的

若要問張乾琦的報導攝影與一臘新聞

性的攝影有何不同?我想仍在視覺秩序的

美學層面上。他不輕易按快門禍除了怕花

錢外禍真正的用心仍在畫面的經營。他強

調除了主題、焦點外禍焦點之外的畫面仍

十分重要。就像拍龍發堂禍經過多次的拍

攝後禍他才決定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

式禍採取直式、很統一的構圖禍拍出兩個

病患之間的關係-感情鍊。

此外禍他敏銳的直覺與耐心禍肯投資

大量時間萳待一個畫面禍才更是關鍵所

在禍張乾琦說:「我實在受不了拍了就走

的方式禍在報社工作時一天有二、三個地

方要拍禍要搶拍新聞性畫面回來禍很累

人!」這就是他在美國西雅圖報社工作兩

年半後禍無法忍受制式化的新聞畫面禍終

於離職的原因禍即使攝影記者的工作禍讓

他認識美國禍受益良多。

可是禍過了半年又為了生活禍他不得

不重操舊業到巴爾的摩太陽報工作禍但是

工作之餘他一直告訴自己要去拍禍不可就

此滿足。「我內心一直有那個需要禍要拍

自己想拍的。」只拍制式化的圖片禍對於

張乾琦那充滿潛在的創造力是一種斲傷禍

一年半後他又走人了。

不過他有時也替國家地理雜誌或時代

雜誌拍攝禍當他們的主題符合他的需求

時。在張乾琦的影像中禍對於構圖、光

影、人物、場景的選擇上禍甚粘禍包括照

片的沖洗、作品的呈現禍亦或攝影書的編

排、出版禍都十分追求完美的極致。

只有不急切、充滿敏感的自信禍不斷

沈澱自己的思緒禍積澱與拍攝者之間的情

感禍持續地探討禍才能在不經意中拍出真

實而深邃的畫面。它不只是訊息禍也充滿

神秘的召喚;它不只是一個記錄的檔案禍

56

張乾琦攝影書《鍊》(2001)以他即興的英文簽

名為封面設計。

也散發時代的光華;它不只是一張照片虓

也具有人文的思索。

攝影是他的生活方式

這位國際報導攝影新銳張乾琦虓一九

六一年出生於台中縣烏日鄉虓在不甚富裕

的家庭中成長虓童年對他的記憶就是不停

地幫著家裡做家庭代工而已。在那苦哈哈

的生活煎迫中虓鍛練出他耐人的體力與意

志力。

就讀東吳大學英文系時虓他參加學校

的攝影社團虓留學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研究

所時虓他學的是教育虓只是在校期間虓他

適巧在學校的報紙打工虓拍了許多照片虓

就如此開始了攝影工作。之後他又參加攝

影研習營虓受教於尤金絣李查斯老師

(Eugene Richards)不意竟開啟他另一個

生命的觀景窗虓原先他以為在美國讀完兩

年書後虓就回台灣教書虓可是意外地踏進

攝影天地虓讓他打開一扇機會之門虓接著

其他的門也打開了虓使他再也無法回頭

了。

人生的因緣際會多麼奇妙虓張乾琦就

是以他的雙重文化視野虓立足於國際報導

攝影行列。他說:「攝影不僅僅是我的生

活的一部分虓它是我的生活方式。」攝影

開啟了他對生命的思考虓知道人間存在著

許多不堪不忍的生命困境虓使他對脆弱的

生命體悟更深虓也對自己的攝影志業更競

競業業。

二○○一年虓張乾琦獲邀參加威尼斯

雙年展(台灣館)、二○○二年參加聖保

羅雙年展虓而拍了十五年的攝影虓行走國

際的張乾琦虓目前遇到最大的困難與挑戰

是什麼呢?張乾琦說:「要拍到一張『好』

照片其實很難虓我覺得愈來愈難拍虓因為

我不想重覆已拍過的。」

攝影是一種既冒險又成本很高的創

作虓時間、體力、耐力著實考驗著一位攝

影家虓他正與自己競賽。四十五歲的張乾

琦已是國際報導攝影的佼佼者虓站在高峰

上他將如何再超越自己虓拍出更經典的系

列主題?勇奪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李安虓當

別人問他接下來還要挑戰哪個山頭?他

說:「全心全意繼續拍好電影虓那是我的

人生虓我的生活方式虓我的命。」一直把

攝影當成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張乾琦虓相信

他已有了充分接受挑戰的信心虓因為他一

向不是隨便玩玩虓他是「要玩虓就玩真的」

那種全然豁出去的人。

張乾琦十分重視攝影書的編排虓這是他龍發堂攝影作品已連續折頁方式出版虓有如一本冊頁虓極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