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莉玛:子女应多抽空探望父母20...蓝云舟 报道 [email protected]...

1
许翔宇 报道 [email protected] 从提供华文教育的纯女校, 发展成今日强调双语双文化的特 选小学,南华小学一个世纪以来 的发展,反映出顺应时代变迁和 需求,与时并进的精神。 约1000名南华小学师生及校 友昨晚齐聚一堂,为母校欢庆百 岁生日。这场千人宴在新达新加 坡国际会议与展览中心举办,陈 庆炎总统应邀担任主宾。 南华小学的前身是南华女学 校,1917年由粤籍先贤熊尚父发 动广东社群创办。 南华小学校长谢慧秦致词时 说,南华小学向来走在时代的前 沿,当年学校创办人意识到女子 教育的重要性,决定创立这所纯 女校,这股领时代之先的勇气, 后来让众多男女学生都能受惠。 学校曾先后在哥里门街和明 古连街办校,1941年搬迁到苏菲 亚山爱蒂丝路,明古连街旧校舍 作为分校,办小学教育。二战 后,正校和分校发展为南华女子 中学,以及南华女子小学。1964 年,分校正式改称南华小学,开 始招收男学生。 为顺应国家发展需求,中学 和小学1982年迁至金文泰,服务 市区以外逐渐扩大的人口。南华 小学1989年成为其中一所特选小 学,肩负起培育双语幼苗和传承 传统价值观的使命。。 谢慧秦指出,陈总统在1980 年至1981年,以及1985年至1991 年间,担任教育部长时推行的政 策,为本地教育体系增加灵活 度,也让南华小学能发展自己独 特的教育项目。她表示,学校今 后将继续走在时代前端,让学生 有更多机会学以致用,服务社 区。 南华小学董事主席何乃全致 词时表达对学校的期许。他说, 南华除了让学生活用双语,也得 创造与世界接轨的学习环境,引 导学生深度探索,开拓视野,锻 炼灵活应变未来挑战的能力。 惹兰仑平校舍明年翻新 南华小学去年起便开始展开 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在今年3 月10日,发动1600名学生、120名 教师以及150名学校管理委员会 成员、校友及家长,联合排列成 “南华百年”字形。 南华小学位于惹兰仑平的校 舍明年展开翻新,全体师生将暂 时迁至西海岸路临时校舍,直到 2020年重返翻新后的校舍。 陈庆炎总统(左七)应邀担任南华小学百年校庆晚宴主宾。同陈总统一同上台参与切蛋糕仪式的包括南华小学 副董事主席金多奉(左四起)、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次长刘燕玲、南华小学董事主席何乃全、南华小学校 长谢慧秦(右五),以及裕廊集选区议员陈有明(右四)。(唐家鸿摄) 百年南华 反映与时并进精神 05 2017年7月10日 星期一 新加坡

Transcript of 哈莉玛:子女应多抽空探望父母20...蓝云舟 报道 [email protected]...

Page 1: 哈莉玛:子女应多抽空探望父母20...蓝云舟 报道 yznam@sph.com.sg 亲家庭的社区措施再多,也 无法取代子女为年长父母带来的 情感支持。国会议长哈莉玛鼓励

蓝云舟 报道[email protected]

  亲家庭的社区措施再多,也无法取代子女为年长父母带来的情感支持。国会议长哈莉玛鼓励独居年长者的子女,生活再忙碌也要抽出时间探望父母。  哈莉玛昨天出席马西岭区内一场年度敬老午宴致辞时,谈及区内独居年长者的处境,并呼吁他们的子女更好地照顾父母的情感需求。  哈莉玛是负责马西岭区事务的马西岭—油池集选区国会议

员。她在场边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进一步透露,她从与居民的交流中得知,部分独居年长居民的子女不常甚至不探望他们,让这些年长者感到孤独。  哈莉玛说:“这是个挑战,因为孤独的年长者比起有家庭支持的年长者更容易患上失智症或陷入抑郁。”  常回家探望或跟父母通电话能为父母提供情感支持。哈莉玛指出,虽然子女都有各自的生活,也可能有自己的难题要解决,但这不能“取代他们身为人

子须扶助父母的现实”。  “在社区层面,我们尽最大的能力(扶持独居年长者),但我们无法百分百替代唯有家人才能提供的情感支持,那是不可能的。”  马西岭区内有1500多户居住在租赁组屋单位的独居年长者。为了妥善照顾他们的生活需求,区内不时举办活动和聚会,昨天的午宴就是一例。此外,基层组织每月也向这些年长居民派发米粮,以及举办健康检查和保健讲座等活动。区内还计划增设一个关怀中心,让中心职员多探访区内独居年长者,关心他们的近况。  基层组织将举办更多亲家庭活动,鼓励居民和家人一同参与。哈莉玛说:“有些子女不住

在区内,要与他们取得联系会是挑战。但也有些年长居民是跟家人一起居住的,我们能鼓励他们一同前来。我们能举办这类活动,也应该多举办。”  近600人出席了昨天的敬老午宴。居民在用餐同时也和同桌街坊共同欣赏娱兴节目,增进情谊。主办方在活动结束时也向他们派发日用品。  哈莉玛说,这些看似简单的举措对年长居民意义非凡。“年长居民非常向往这些聚会……他们喜欢这样的机会,让他们聚在一起,娱乐一下,见到朋友,一起吃顿好吃的。这些互动(对他们)很重要。”  其中一名居民杨德花(65岁)说,参与社区活动除了让她更认识街坊,大家也建立起默契

和守望相助的精神,彼此关照。  杨德花说:“街坊都是独居者,大家必须互相照顾。曾有一些街坊,在家中去世但没有人知

道。我们常参加区内的活动,相互帮忙,也都能看到彼此,发生紧急情况时能第一时间联系受影响的街坊。”

邓玮婷 报道[email protected]

  经济转型,企业须做出调整跟上时代,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性质也随之改变,企业对于该部门人员的能力要求已不同于往日。  为提高人力资源人员的专业能力,政府推出全国人力资源专才认证框架。人力部、全国职工总会和新加坡全国雇主联合会联合设立人力资源专才学会(Institute for Human Resource Professionals,简称IHRP),负责落实该认证的考核。  提供可持续水务和能源方案的凯发集团(Hyflux)的四名人力资源部职员去年参加了试行考核,都成功取得初级认证。其中一人是人事部经理陈文月(36岁)。  陈文月在大学时期主修工业与系统工程,毕业后当了几年工程师,直到2011年中途转行,投身人力资源行列,并于2015年加入了凯发。  她受访时说,自己一直在规划更长远的职业生涯,希望更好地发挥她与人和商家沟通的强项,“就这样,我加入了人力资源领域。这些年,我不曾回头,也从不后悔,我也相信,自己会继续在这行业发展下去。”  陈文月坦言,学习过程并不容易,虽然当工程师掌握的一些技能可以转移到新的行业,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都须从零学起。目前,她的职责包括职员招聘,处理人事问题,及探讨如何让人力资源部的计划与公司的发展策略保持一致,以达到商业目标。

考试预设情景与实际情况�有四五成相似度  谈及为何参加去年的IHRP认证时,陈文月说,她希望通过认证过程检验自己的能力,以及了解她与同行相比,自己的能力处在什么水平。  她提到,认证过程很简单,不用花费太多时间。“考核前,我会利用休息时间翻阅

一些阅读材料,考核当天申请一天的假期,考核本身不超过四小时。”  这项认证绝非熟读资料就能通过,而是更注重测试人力资源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陈文月说:“考试的一些预设情景与实际情况有四五成相似度。”  凯发人力资源部高级副总裁陈柯良(44岁)说,公司向来注重员工培训及能力提升,日后也将鼓励更多职员参加IHRP认证。  “这些年,企业对人力资源人员的能力要求改变了许多,他们不再只是负责行政工作,遵从公司政策,而是被视为商业伙伴,是驱动公司发展的重要部分。他们需要掌握公司的发展策略,在正确时候聘请适当人选、帮忙职员发挥潜能,同时协助塑造公司文化,向未来迈进。”  他表示,人力资源人员工作性质改变,须掌握的技能技巧也要与时并进。例如,公司以往是通过在报章刊登广告请人,但现在,职员也须了解如何在招聘网站、职业社交网站领英(LinkedIn),甚至是面簿上物色适当人选。

  陈柯良认为,新推出的IHRP认证对企业或个人都有益。“认证是对员工能力和工作经验的肯定,而企业在聘用这些人员时,也能更准确地了解他们的能力。”  他也提到,员工忙于日常工作,可能会忽略一些基本但重要的工作要求。“认证过程再次警醒员工这些要点。我经常提醒团队,成功聘请一名新职员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得协助对方融入新环境、了解他们的担忧,让他们有发挥潜能的机会等,否则他们待不久,我们也会前功尽弃。”  陈文月说,她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能力,未来参加更高级别的认证。  “作为一名工程师,每当自己负责的项目完成后就有满足感,但作为一名人事部经理,我的满足感是看着职员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本地有约4万3000名人力资源专才,当局希望在接下来五年内,颁发认证书给至少5000名在职专才。

本系列由人力部赞助

认证专才 系列优化资源●

  在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人力资源专才在推动人力资本发展、协助企

业成长的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劳资政伙伴因此推出新的人力资源认证计

划,以此提升该领域整体素质。这个《认证专才·优化资源》系列将通过

三个企业的故事,介绍他们如何利用人力资源专才推动转型。

人力资源专才认证   人力资源专才认证是本地首个为人力资源人员而设的认证计划。  计划旨在精深本地人力资源专才技能,以提升该领域整体素质。  三个劳资政伙伴——人力部、全国职工总会和新加坡全国雇主联合会,联合设立人力资源专才学会(Institute for Human Resource Professionals,简称IHRP)以落实认证考核。  认证框架分基础能力、执行职务的能力以及思维和态度三大部分。评估内容包括人力资源人员对人力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是否拥有分析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商业敏锐性和推动改变的领导能力等。  认证分为初级、高级和管理层三个级别,前两个级别开放让人力资源人员申请,管理层级则只有受邀人选可参加。  申请者须提交一系列文件,包括学历、职业经历、所接受过的培训和至今成就,以证明自己达到相关认证级别的先决条件。  初级和高级级别的认证过程以考试方式进行,第一张考卷测试人力资源人员对相关法规的知识,第二张考卷则会通过预设工作情景,考验这些人员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IHRP从今天起正式接受认证申请。

●���人力资源专才认证�(IHRP�Certification):  � 有兴趣接受评估认证的人力资源专才 网站:www.ihrp.sg

●�未来技能进修奖(SkillsFuture�Study�Award): 人力资源专才可使用技能进修奖,�支持深化技能。 �已获人力资源专才认证的专才,也可使用未来技能进修奖进修。

 �有兴趣人士可上网www.skillsfuture.sg/studyawards/human-resource申请。

 ●�人力资源领域劳动发展计划展览(HR�Industry�Manpower�

Plan�Interactive�Showcase):� 日期:7月10日�(星期一) 时间:下午12时30分至5时30分 地点:滨海湾金沙4楼,Orchid�Ballroom �公众可上网报名入场 网址:�www.tinyurl.com/hrimp2017 入场免费

工程师“走入”人事部

转行经理接受认证肯定能力

去年成功通过人力资源专才认证的人事部经理陈文月:认证过程让我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与同行相比,能力处在什么水平。(陈福洲摄)

马西岭区的年长居民昨天在年度敬老午宴上,一边用餐一边与同桌街坊欣赏娱兴节目,增进情谊。(唐家鸿摄)

哈莉玛昨天出席马西岭区内一场年度敬老午宴受访时说,虽然子女都有各自的生活,也可能有自己的难题要解决,但常回家探望或跟父母通电话能为父母提供情感支持。

再多社区措施也无法替代

哈莉玛:子女应多抽空探望父母

许翔宇 报道[email protected]

  从提供华文教育的纯女校,发展成今日强调双语双文化的特选小学,南华小学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反映出顺应时代变迁和需求,与时并进的精神。  约1000名南华小学师生及校友昨晚齐聚一堂,为母校欢庆百岁生日。这场千人宴在新达新加坡国际会议与展览中心举办,陈庆炎总统应邀担任主宾。  南华小学的前身是南华女学校,1917年由粤籍先贤熊尚父发动广东社群创办。  南华小学校长谢慧秦致词时说,南华小学向来走在时代的前沿,当年学校创办人意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决定创立这所纯女校,这股领时代之先的勇气,后来让众多男女学生都能受惠。

  学校曾先后在哥里门街和明古连街办校,1941年搬迁到苏菲亚山爱蒂丝路,明古连街旧校舍作为分校,办小学教育。二战后,正校和分校发展为南华女子中学,以及南华女子小学。1964年,分校正式改称南华小学,开始招收男学生。  为顺应国家发展需求,中学和小学1982年迁至金文泰,服务市区以外逐渐扩大的人口。南华小学1989年成为其中一所特选小学,肩负起培育双语幼苗和传承传统价值观的使命。。  谢慧秦指出,陈总统在1980年至1981年,以及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教育部长时推行的政策,为本地教育体系增加灵活度,也让南华小学能发展自己独特的教育项目。她表示,学校今后将继续走在时代前端,让学生

有更多机会学以致用,服务社区。  南华小学董事主席何乃全致词时表达对学校的期许。他说,南华除了让学生活用双语,也得创造与世界接轨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深度探索,开拓视野,锻炼灵活应变未来挑战的能力。

惹兰仑平校舍明年翻新  南华小学去年起便开始展开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在今年3月10日,发动1600名学生、120名教师以及150名学校管理委员会成员、校友及家长,联合排列成“南华百年”字形。  南华小学位于惹兰仑平的校舍明年展开翻新,全体师生将暂时迁至西海岸路临时校舍,直到2020年重返翻新后的校舍。

陈庆炎总统(左七)应邀担任南华小学百年校庆晚宴主宾。同陈总统一同上台参与切蛋糕仪式的包括南华小学副董事主席金多奉(左四起)、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次长刘燕玲、南华小学董事主席何乃全、南华小学校长谢慧秦(右五),以及裕廊集选区议员陈有明(右四)。(唐家鸿摄)

百年南华 反映与时并进精神

052017年7月10日 星期一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