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石 畅 彭训文 邮箱:[email protected]...

1
04 04 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要闻 责编:石 彭训文 邮箱:[email protected] 据新华社兰州6月19日电 (记 者 白阳、王艳 明、马峥 ) 弥勒佛目光沉静,端坐莲台讲法,经幢凌 云的梵宫之前,飞天翱翔九天,菩萨成思维状,沙弥 凝神听法,一派佛国极乐景象。在由巨大球幕幻化而 成的“洞窟”里,这些精美的敦煌壁画和彩塑仿佛从 荧屏中扑面而来,让人触手可及。 这是记者“抢鲜”在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体验到的 3D 数字球幕电影《梦幻佛宫》。该影片由敦煌研究院数年 数字技术研发,在20分钟的时长里,影片将莫高窟最具 艺术价值的7个代表洞窟进行了全方位展示,每一幅壁 面、每一尊雕塑都毫发毕现,栩栩如生,让人如临其境。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表示,这种从科技馆借鉴 来的体验式参观形式的推出,标志着莫高窟的游览方 式将发生重大变革,由现在单纯的进洞参观听讲解, 变为先在游客中心了解其历史背景、观看高清影片, 然后再到实体洞窟参观。 据中、美、澳三国专家 10 余年的观测和研究,莫 高窟实体洞窟每天的游客承载量为 3000 人,游客中心 开放后,可增加到 6000 人,而在 2012 年,莫高窟全年 的游客量已达到 80 万人次。樊锦诗透露,用数字电影 来扩大莫高窟的承载能力、创新参观模式,是敦煌研 究院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此基础上拍摄了 两部电影,一部是介绍莫高窟历史渊源的《千年敦 煌》,一部是展示莫高窟精美艺术的 《梦幻佛宫》。 据悉,游客中心计划于 7 月中旬对外试运营,中 心启用后,莫高窟参观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所有游 客必须提前预约才能参观,预约和购票合二为一,可 网上预约和支付;游客先到游客中心体验“数字敦 煌”和了解敦煌文化,然后再前往实体洞窟参观,往 来由摆渡车统一接送。 专家认为,这种参观模式一方面能够增强参观效 果,让游客通过数字技术真实了解更多的敦煌历史文 化和佛教艺术信息,另一方面,游客进入实体洞窟后, 讲解员更有针对性地讲解,减少游客在洞窟内逗留时 间,从而降低对文物的损害。 本报华盛顿6月18日电 (记 温宪)6月18日,美国前驻华 大使芮效俭在美著名网络新闻媒 体《赫芬顿邮报》发表题目为 《美国梦与中国梦是否兼容》的署 名文章。芮效俭在文章中指出,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对实现中 国梦和美国梦的相容互通十分重 要。文章摘要如下: 美国人和中国人都有自己的 梦想。近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 平多次提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一百年来,中国的 改革者都梦想实现国家富强,这 并非意味着中国的发展将以他国 的利益为代价,而是体现着中国 保卫国家,重拾尊严,让人民过 上好日子的远大志向。这一梦想 曾在数十年的时间里陷于空想。 直到近年来,富国强民的中国梦 才有了实现的可能,而良好的中 美关系有助于实现这一梦想。 作为传教士的儿子,我在二 战期间生活在硝烟弥漫的中国西 部,又在中国内战期间在南京和 上海读中学,朝鲜战争爆发后才 离开。文革期间,我三次陪同美 国国会代表团访华,后又作为美 国政府代表在北京生活了七年。 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中国的现 代化道路崎岖坎坷,今天中国各 地的繁荣景象与我年轻时在中国 看到的艰难困苦形成鲜明反差。 历史经验表明,国家发生变化 的时候,其梦想也会发生变化。自 我防卫的力量也会变成欺负他人 的能力。一个秩序良好的国际体系 应该限制肆意使用这种力量。这种 观点是美国政治体系的基础,也同 样适用于中国和平发展的目标。 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有 人担心,中国梦和美国梦是否兼 容。尽管两国在诸多领域有着共 同利益,但仍有不容忽视的摩 擦。对于未来中美关系的主流是 合作还是竞争,两国国内都有不 同的看法。今年3月奥巴马总统 和习近平主席会面时重申致力于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减少冲突对 抗,加强相互尊重,扩大合作领 域。同月,第一夫人米歇尔的中 国之行突显了中美关系和中美人 文交流的重要性。 中国梦和美国梦相容互通的 任务十分艰巨,但是可以实现 的。我们须不时地问自己:要使 中国梦与美国梦兼容,是要让分 歧主导两国关系,还是要加强合 作、管控分歧、扩大共同利益? 一个国家最高尚的梦想就是有能 力为世界的和平、安全、繁荣与 幸福作出贡献。这应该是中国和 美国共同的梦想。 中国对欧投资 “一切皆有可能” 中国对欧投资 中国对欧投资 一切皆有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撰文指出 中国梦美国梦可以实现相容互通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落幕 《上海共识》发布 本报上海6月19日电 (记者曹玲娟、姜泓冰) 为期两天 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三届年会,19日在沪落幕。来自20多个 国家地区的500余位中外嘉宾共同见证了《上海共识》的发布。 《上海共识》提出,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和国 际分工进入新的调整期。各方应加强文化交流、文化软实力 互动,促使各国人民增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推动国际政 治、经济合作不断深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上海共识》还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掌握国际 话语权、在文化传播能力和经验等方面差距较大。传统思维 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仍然存在误解、偏见和歧视,甚至把各 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和互动视为“零和博弈”,这是当前加强文 化交流的主要障碍,必须努力加以排除。 国台办主任将于 25 日访台 本报台北6月19日电 (记者吴亚明、尹晓宇) 经双方两 岸事务主管部门进一步沟通确定,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将于 6 月 25 日至 28 日应邀赴台湾参访。 在台期间,张志军主任将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王郁琦 举行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二次正式会面,参访新北 市、台中市、高雄市与彰化县,重点与社区民众、少数民 族、中小企业者、农渔民、青年学生、大陆配偶等各界基层 民众接触交流,与新北市长朱立伦、台中市长胡志强、高雄 市长陈菊等会面,还将参访小林村、佛光山、义守大学、雾 峰林家、鹿港天后宫等。 据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慧慧、熊争艳 ) 19 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上,在被问及中方如何评价杨洁篪国务 委员赴越南举行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 会团长会晤时,发言人华春莹表示,国 务委员杨洁篪受中国党和政府委派访问 越南,表明了中方对中越关系的高度重 视和对通过沟通妥善处理当前海上局势 的诚意。 华春莹说,杨洁篪 18 日在越南同越 南副总理兼外长范平明举行了中越双边 合作指导委员会团长会晤,并分别会见 了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和总理阮晋 勇,双方均认为,当前形势下,双方要 共同努力,排除干扰,维护和推动双边 关系继续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她说,关于海上问题,双方都认为, 要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坚持双边沟通, 通过政治外交努力,寻求妥善的解决办 法,管控事态,把局势尽快稳定下来。 据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慧慧、侯丽军 ) 19 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上,在被问及中方驻伊拉克使领馆是否 将为中资企业撤离提供协助时,发言人 华春莹表示,目前在伊 1 万多名中资公 司员工基本处于安全区域。对于部分处 于安全形势相对严峻地区的人员,我们 将全力协助其尽快撤至安全区域。 华春莹说,中国政府十分关心在伊拉 克的中资企业人员安危。中国驻伊使馆已 要求伊方采取切实措施,保障中国在伊企 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此外,中国 驻伊及有关国家使馆也分别做驻在国政府 有关部门工作,请其为中方人员撤离提供 出入境便利和安全保障。中方将继续密切 跟踪局势发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将全力协助在伊中企员工撤离 将全力协助在伊中企员工撤离 芮效俭:美国著名 中国问题专家,现任美 著名智库伍德罗 · 威尔 逊中心基辛格美中关系 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曾 先后任美国驻新加坡、 中国、印度尼西亚大 使,助理国务卿等职。 《环保随手拍》App 上线 本 报 北 京 6 月 19 日 电 (记 者 李有 ) 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 环保新闻文化艺术委员会合力推出的 《环保随手拍》App,此间正式上线,标 志着环境监督与公众参与已正式走进移 动互联网时代。这是一款专门为公众参 与环保而量身打造的软件,在使用产品 时用户可对污染信息的时间、地点、污 染源等状况进行详细描述,并辅以拍 照、拍摄、GPS定位等方法进行有效取 证,取证后的污染信息将上传至信息平 台中心,由环保专家对其进行审核筛 选、权威判定。最终将审核后的污染事 件进行有效分类,移交新闻媒体和相关 环境管理执法部门处理。 6 月 19 日 , 2014 世 界 3D 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世界3D 打印技术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 展中心开幕,来自国内外的 110多家3D打印企业带来了 最新3D打印设备、工艺和作 品。 大图:观众在展会上参观 3D 打印技术制作的人偶。 小图:一名小学生在展会 上体验 3D 打印机。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牧民用上光伏电 牧民用上光伏电 在柴达木盆地戈壁深 处,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 将在 6 月底前为青海省海 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牧民 发放安装 7152 套 340 瓦户 用光伏发电系统,使他们 告别过去“黑灯瞎火”的 日子。 图为6月17日,在该 州都兰县果米村,藏族牧 民祥杰一家人在调整太阳 能电池板。 新华社记者 侯德强3 3D D 外交部发言人答问 杨洁篪访越表明我方沟通诚意 预计 预计 2020 2020 年前欧洲将获中国投资 年前欧洲将获中国投资 2500 2500 亿至 亿至 5000 5000 亿美元 亿美元 据新华社北京 6 月 19 日电 (记者筱凡 ) 本周最激动人心的国际财经大事 件当属中英商贸大单:总额超过 300亿 美元的数十项政府和商业间协议,涉及 金融、科技、教育、能源、基础设施建 设等领域。这意味着两国迎来新一轮投 资热潮,既利于双方,也将带动中欧投 资合作。 英国市场开放程度吸引中企 在政府层面,中英两国领导人推动 经贸及投资合作的意愿明确而强烈。去 年 12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带领规模庞 大的贸易代表团访华并取得丰硕成果, 两国将在民用核能、新一代信息技术、 先进材料、光伏产业、高技术服务等领 域开展合作。此次李克强访英在同卡梅 伦会晤时表示,中方愿意在基础设施、 高端制造业、金融、高铁、核电、信息 产业、城镇化等领域加强与英方合作。 在企业层面,越来越多实力雄厚的 中国企业将投资英国作为其开拓国际市 场的跳板。通信供应商华为早已把英国 作为其全球化战略布局中最重要的市 场;北京建工集团参与总投资6.5亿英镑 (约 合 11 亿 美 元)的 曼 彻 斯 特 机 场 商 业 项目;中国地产商总部基地启动10亿英 镑(约合 17 亿美元)伦敦皇家码头改造 计划;万达集团斥资10亿英镑购买英国 游艇公司并在伦敦建造豪华酒店。 在海外投资者眼里,相比其他发达 国家,拥有 400多年自由贸易传统的英 国因较高的开放程度极具吸引力。全球 会计师事务所安永近日发布的报告显 示,2013年英国是欧洲吸引海外直接投 资最多的国家。 在英经验拓展中国在欧声誉 诚然,英国国内对中国在泰晤士水 务公司、希斯罗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 目中拥有股权也有担忧之声,但持欢迎 态度的仍是主流。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 就表示,中国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投资不 是威胁而是巨大机会。英中贸易协会主 席詹诚信勋爵说,作为伦敦标志的黑色 出租车制造企业现在为中国公司拥有, 这表明“中英之间一切皆有可能”。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英国投资呈爆 发式增长,中英投资合作已成双向并行 态势。过去两年,中国对英投资额超过 此前30年总额。截至2013年底,中国 在英投资存量 323亿美元,超过英国在 华投资180亿美元的水平。今年前4个 月,中国对英投资并购金额逾 50亿美 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中国在英国的 投资已从贸易、运输、电信等领域为主 扩展到高端制造、品牌网络、研发中 心、酒店地产等领域。 有分析人士称,英国是欧洲的“桥 头堡”,堪称最为开放和成熟的欧洲市 场,中国在英国的投资成果将为其进一 步拓展在欧投资积累声誉和经验。 有专家指出,相互投资是促进中欧 经贸往来的有效途径,对贸易、产业、 金融、劳动力市场等领域的促进作用显 著。中欧相互投资、特别是近年来中国 对欧投资大幅增长,成为经贸合作升级 的重要推力。 中国投资者对欧吸引力渐增 当前,以机械、材料和特种零部件 业等高端制造和研发能力著称的欧洲, 因经济复苏步履蹒跚期待更多资金注 入;而中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中 国企业“走出去”并着力向 高端制造业迈进,中欧 投资合作前景广 阔。 美国荣鼎咨询公司的报告预计,如 果欧洲维持上个十年吸引全球对外直接 投资约 25%的趋势,2020 年前欧洲将从 中国累计获得2500亿至5000亿美元的 新增对外投资。 作为市场的活跃力量,企业将在投 资中扮演关键角色。中国企业可通过收 购欧洲品牌或先进技术增强竞争力,或 投资于先进管理模式下的高附加值产 业,或抄底欧洲优质资产,通过市场运作 实现企业间对接,打通中欧两大市场。 而在欧洲眼中,中国投资者也渐从受 质疑的投资“新手”变得愈加成熟且有吸引 力。德国家族企业联合会主席斯特凡 · 德布雷德认为,中国投资者在德 国越来越受欢迎,中国投资 者收购企业后更倾向 于保留现有团 队。

Transcript of 责编:石 畅 彭训文 邮箱:[email protected]...

Page 1: 责编:石 畅 彭训文 邮箱:cnshichang@gmail.com …paper.people.com.cn/rmrbhwb/page/2014-06/20/04/rmrbhwb...04 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要闻 责编:石 畅 彭训文

0404 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要闻责编:石 畅 彭训文 邮箱:[email protected]

据新华社兰州 6月 19日电 (记者白阳、王艳明、马峥) 弥勒佛目光沉静,端坐莲台讲法,经幢凌云的梵宫之前,飞天翱翔九天,菩萨成思维状,沙弥凝神听法,一派佛国极乐景象。在由巨大球幕幻化而成的“洞窟”里,这些精美的敦煌壁画和彩塑仿佛从荧屏中扑面而来,让人触手可及。

这是记者“抢鲜”在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体验到的3D数字球幕电影《梦幻佛宫》。该影片由敦煌研究院数年数字技术研发,在20分钟的时长里,影片将莫高窟最具艺术价值的7个代表洞窟进行了全方位展示,每一幅壁面、每一尊雕塑都毫发毕现,栩栩如生,让人如临其境。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表示,这种从科技馆借鉴来的体验式参观形式的推出,标志着莫高窟的游览方式将发生重大变革,由现在单纯的进洞参观听讲解,变为先在游客中心了解其历史背景、观看高清影片,然后再到实体洞窟参观。

据中、美、澳三国专家10余年的观测和研究,莫高窟实体洞窟每天的游客承载量为3000人,游客中心开放后,可增加到6000人,而在2012年,莫高窟全年的游客量已达到80万人次。樊锦诗透露,用数字电影来扩大莫高窟的承载能力、创新参观模式,是敦煌研究院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此基础上拍摄了两部电影,一部是介绍莫高窟历史渊源的 《千年敦煌》,一部是展示莫高窟精美艺术的《梦幻佛宫》。

据悉,游客中心计划于7月中旬对外试运营,中心启用后,莫高窟参观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所有游客必须提前预约才能参观,预约和购票合二为一,可网上预约和支付;游客先到游客中心体验“数字敦煌”和了解敦煌文化,然后再前往实体洞窟参观,往来由摆渡车统一接送。

专家认为,这种参观模式一方面能够增强参观效果,让游客通过数字技术真实了解更多的敦煌历史文化和佛教艺术信息,另一方面,游客进入实体洞窟后,讲解员更有针对性地讲解,减少游客在洞窟内逗留时间,从而降低对文物的损害。

本报华盛顿6月18日电(记者温宪) 6 月 18 日,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在美著名网络新闻媒体 《赫芬顿邮报》 发表题目为

《美国梦与中国梦是否兼容》的署名文章。芮效俭在文章中指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对实现中国梦和美国梦的相容互通十分重要。文章摘要如下:

美国人和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近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提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百年来,中国的改革者都梦想实现国家富强,这并非意味着中国的发展将以他国的利益为代价,而是体现着中国保卫国家,重拾尊严,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远大志向。这一梦想曾在数十年的时间里陷于空想。直到近年来,富国强民的中国梦才有了实现的可能,而良好的中

美关系有助于实现这一梦想。作为传教士的儿子,我在二

战期间生活在硝烟弥漫的中国西部,又在中国内战期间在南京和上海读中学,朝鲜战争爆发后才离开。文革期间,我三次陪同美国国会代表团访华,后又作为美国政府代表在北京生活了七年。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崎岖坎坷,今天中国各地的繁荣景象与我年轻时在中国看到的艰难困苦形成鲜明反差。

历史经验表明,国家发生变化的时候,其梦想也会发生变化。自我防卫的力量也会变成欺负他人的能力。一个秩序良好的国际体系应该限制肆意使用这种力量。这种观点是美国政治体系的基础,也同样适用于中国和平发展的目标。

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有人担心,中国梦和美国梦是否兼

容。尽管两国在诸多领域有着共同利益,但仍有不容忽视的摩擦。对于未来中美关系的主流是合作还是竞争,两国国内都有不同的看法。今年 3 月奥巴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会面时重申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减少冲突对抗,加强相互尊重,扩大合作领域。同月,第一夫人米歇尔的中国之行突显了中美关系和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性。

中国梦和美国梦相容互通的任务十分艰巨,但是可以实现的。我们须不时地问自己:要使中国梦与美国梦兼容,是要让分歧主导两国关系,还是要加强合作、管控分歧、扩大共同利益?一个国家最高尚的梦想就是有能力为世界的和平、安全、繁荣与幸福作出贡献。这应该是中国和美国共同的梦想。

中国对欧投资“一切皆有可能”

中国对欧投资中国对欧投资““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有可能””

千年敦煌壁画触手可及

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撰文指出

中国梦美国梦可以实现相容互通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落幕《上海共识》发布

本报上海6月19日电(记者曹玲娟、姜泓冰) 为期两天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三届年会,19日在沪落幕。来自20多个国家地区的500余位中外嘉宾共同见证了《上海共识》的发布。

《上海共识》提出,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分工进入新的调整期。各方应加强文化交流、文化软实力互动,促使各国人民增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推动国际政治、经济合作不断深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上海共识》还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掌握国际话语权、在文化传播能力和经验等方面差距较大。传统思维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仍然存在误解、偏见和歧视,甚至把各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和互动视为“零和博弈”,这是当前加强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必须努力加以排除。

国台办主任将于25日访台本报台北6月19日电(记者吴亚明、尹晓宇) 经双方两

岸事务主管部门进一步沟通确定,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将于6月25日至28日应邀赴台湾参访。

在台期间,张志军主任将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举行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二次正式会面,参访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与彰化县,重点与社区民众、少数民族、中小企业者、农渔民、青年学生、大陆配偶等各界基层民众接触交流,与新北市长朱立伦、台中市长胡志强、高雄市长陈菊等会面,还将参访小林村、佛光山、义守大学、雾峰林家、鹿港天后宫等。

据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王慧慧、熊争艳) 19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在被问及中方如何评价杨洁篪国务委员赴越南举行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团长会晤时,发言人华春莹表示,国务委员杨洁篪受中国党和政府委派访问越南,表明了中方对中越关系的高度重视和对通过沟通妥善处理当前海上局势的诚意。

华春莹说,杨洁篪18日在越南同越

南副总理兼外长范平明举行了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团长会晤,并分别会见了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和总理阮晋勇,双方均认为,当前形势下,双方要共同努力,排除干扰,维护和推动双边关系继续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她说,关于海上问题,双方都认为,要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坚持双边沟通,通过政治外交努力,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管控事态,把局势尽快稳定下来。

据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王慧慧、侯丽军) 19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在被问及中方驻伊拉克使领馆是否将为中资企业撤离提供协助时,发言人华春莹表示,目前在伊 1 万多名中资公司员工基本处于安全区域。对于部分处于安全形势相对严峻地区的人员,我们将全力协助其尽快撤至安全区域。

华春莹说,中国政府十分关心在伊拉克的中资企业人员安危。中国驻伊使馆已要求伊方采取切实措施,保障中国在伊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此外,中国驻伊及有关国家使馆也分别做驻在国政府有关部门工作,请其为中方人员撤离提供出入境便利和安全保障。中方将继续密切跟踪局势发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将全力协助在伊中企员工撤离将全力协助在伊中企员工撤离

芮效俭: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现任美著名智库伍德罗·威尔逊中心基辛格美中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曾先后任美国驻新加坡、中 国 、 印 度 尼 西 亚 大使,助理国务卿等职。

《环保随手拍》App上线

本报北京 6 月 19 日电 (记者李有军) 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环保新闻文化艺术委员会合力推出的

《环保随手拍》 App,此间正式上线,标志着环境监督与公众参与已正式走进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是一款专门为公众参与环保而量身打造的软件,在使用产品时用户可对污染信息的时间、地点、污染源等状况进行详细描述,并辅以拍照、拍摄、GPS 定位等方法进行有效取证,取证后的污染信息将上传至信息平台中心,由环保专家对其进行审核筛选、权威判定。最终将审核后的污染事件进行有效分类,移交新闻媒体和相关环境管理执法部门处理。

6 月 19 日,2014 世界 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世界 3D打印技术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国内外的110 多家 3D 打印企业带来了最新 3D 打印设备、工艺和作品。

大图:观众在展会上参观3D打印技术制作的人偶。

小图:一名小学生在展会上体验3D打印机。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牧民用上光伏电牧民用上光伏电 在柴达木盆地戈壁深处,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将在 6月底前为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牧民发放安装7152套340瓦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使他们告别过去“黑灯瞎火”的日子。

图为6月17日,在该州都兰县果米村,藏族牧民祥杰一家人在调整太阳能电池板。

新华社记者 侯德强摄

全全球球33DD打打印印技技术术汇汇聚聚青青岛岛

外交部发言人答问

杨洁篪访越表明我方沟通诚意

预计预计20202020年前欧洲将获中国投资年前欧洲将获中国投资25002500亿至亿至50005000亿美元亿美元

数字电影全方位展示精美洞窟

数字电影全方位展示精美洞窟

据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曹筱凡) 本周最激动人心的国际财经大事件当属中英商贸大单:总额超过 300亿美元的数十项政府和商业间协议,涉及金融、科技、教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这意味着两国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既利于双方,也将带动中欧投资合作。

英国市场开放程度吸引中企

在政府层面,中英两国领导人推动经贸及投资合作的意愿明确而强烈。去年 12 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带领规模庞大的贸易代表团访华并取得丰硕成果,两国将在民用核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材料、光伏产业、高技术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此次李克强访英在同卡梅伦会晤时表示,中方愿意在基础设施、高端制造业、金融、高铁、核电、信息产业、城镇化等领域加强与英方合作。

在企业层面,越来越多实力雄厚的中国企业将投资英国作为其开拓国际市场的跳板。通信供应商华为早已把英国作为其全球化战略布局中最重要的市场;北京建工集团参与总投资6.5亿英镑

(约合 11 亿美元)的曼彻斯特机场商业项目;中国地产商总部基地启动 10亿英

镑(约合 17 亿美元)伦敦皇家码头改造计划;万达集团斥资 10亿英镑购买英国游艇公司并在伦敦建造豪华酒店。

在海外投资者眼里,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拥有 400多年自由贸易传统的英国因较高的开放程度极具吸引力。全球会计师事务所安永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英国是欧洲吸引海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在英经验拓展中国在欧声誉

诚然,英国国内对中国在泰晤士水务公司、希斯罗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拥有股权也有担忧之声,但持欢迎态度的仍是主流。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就表示,中国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是威胁而是巨大机会。英中贸易协会主席詹诚信勋爵说,作为伦敦标志的黑色出租车制造企业现在为中国公司拥有,这表明“中英之间一切皆有可能”。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英国投资呈爆发式增长,中英投资合作已成双向并行态势。过去两年,中国对英投资额超过此前 30 年总额。截至 2013 年底,中国在英投资存量 323亿美元,超过英国在华投资 180 亿美元的水平。今年前 4 个月,中国对英投资并购金额逾 50亿美

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中国在英国的投资已从贸易、运输、电信等领域为主扩展到高端制造、品牌网络、研发中心、酒店地产等领域。

有分析人士称,英国是欧洲的“桥头堡”,堪称最为开放和成熟的欧洲市场,中国在英国的投资成果将为其进一步拓展在欧投资积累声誉和经验。

有专家指出,相互投资是促进中欧经贸往来的有效途径,对贸易、产业、金融、劳动力市场等领域的促进作用显著。中欧相互投资、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对欧投资大幅增长,成为经贸合作升级的重要推力。

中国投资者对欧吸引力渐增

当前,以机械、材料和特种零部件业等高端制造和研发能力著称的欧洲,因经济复苏步履蹒跚期待更多资金注入;而中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中国企业“走出去”并着力向高端制造业迈进,中欧投资合作前景广阔。

美国荣鼎咨询公司的报告预计,如果欧洲维持上个十年吸引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约25%的趋势,2020年前欧洲将从中国累计获得 2500 亿至 5000 亿美元的新增对外投资。

作为市场的活跃力量,企业将在投资中扮演关键角色。中国企业可通过收购欧洲品牌或先进技术增强竞争力,或投资于先进管理模式下的高附加值产业,或抄底欧洲优质资产,通过市场运作实现企业间对接,打通中欧两大市场。

而在欧洲眼中,中国投资者也渐从受质疑的投资“新手”变得愈加成熟且有吸引力。德国家族企业联合会主席斯特凡·海德布雷德认为,中国投资者在德国越来越受欢迎,中国投资者收购企业后更倾向于保留现有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