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小语种达人志愿服务共守 平安 · 旅行社的30...

1
2 2 1 !” ?” 3 200 2 3 7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6 12 12 12 6 12 15 。“ 。” 9 30 。” ,“ 。“ 。” ,“ 。” 8000 4 。” 3 6 10 3 8 3 7 38 ,“ 。” :“ 。” ,“ 。” ”, 24 3 7 6 ”,“ 。” 。“ 。” 14 。” 3 ?” ,“ 。” ,“ ”。 ?” 962288 :“ 。” ”, ,“ 。” 。” 90 1 30 2 24 ,“ 。” ,“ 。” ”, 。“ 。” 3 5 4 ”, 14 5 32 4 :“ 。” 。“ Tokyo ), 。”13 ,“ ”。 荩荩荩 5 2020 3 11 www.jfdaily.com 荩荩荩 荩荩荩 962288 …… 2 CPI 5.2% 3 10 10 2 CPI5.2%0.2 21.9%0.9%2 CPI 。” CPI 2 16%CPI 4.84 135.2% CPI 3.19 10.9% 2.8% 1% 5.6%4.4%2.2% 1%0.5%0.3% 0.1%1.6%2 0.4%0.5%。” CPI 20 10 3 10 10 10 9 61 20 41 10 ,“ 。” 3 10 10 26 2020 1 1 。” 7 1 :“ 。” :“ 。” :“ 。” 1 ”。

Transcript of 众多小语种达人志愿服务共守 平安 · 旅行社的30...

Page 1: 众多小语种达人志愿服务共守 平安 · 旅行社的30 余名日、韩、意大利语导游领队志 愿者,也已经轮流值守在抗疫第一线,缓解机 场口岸翻译人员紧缺的问题。

除英语之外,法语、日语、韩语、意大利语……他们用所学服务外籍人士,体现上海城市温度

众多小语种达人志愿服务共守“平安”■本报记者 吴頔 洪俊杰 李宝花 见习记者 刘雪妍

本周日下午 2时半,2名戴着口罩的男士拎着手提公文包走向虹桥机场 1 号航站楼的国际到达出口。他们是这趟东京飞抵上海的航班上最先出关的旅客。

“你好!欢迎来上海!”在确认旅客来自日本后, 马荃与同事们用日语进行服务与指引。

“您在上海有固定住所吗?住在哪个区?有没有人开车来接?” 虽然刚上岗不久,3名市外办系统的翻译志愿者已熟门熟路,很快将旅客引导至他们在上海居住地所在区的登记台前,落实入境人员疫情防控管理。

外事工作者也穿上防护服本周日一天,马荃与同事们共接待 200多

名日韩旅客。由于需要经过海关、边检等查验,

自一趟航班上的首位旅客出关到最后一位旅客出关,最久的持续了 2小时。其间,翻译们一直往来于出口与各区登记台间。

3月 7日中午, 正在家里吃午饭的马荃接到单位电话:“机场急需小语种翻译,需要我们支援一线,你愿意去吗?”“去!”二话不说,她匆匆收拾碗筷就赶去单位集合。下午 2时抵达市外事办公室时,已有不少同事等候在此———他们都是即将分赴两大机场担任小语种翻译的市外办工作人员。

“现在防控疫情的重点转向了防输入,正是我们发挥外语特长的时候。”马荃说,来到抗疫第一线,自己“完全没有担心”,看到机场为每个人都做好了充分的防护, 心里反而很踏实。“专家不是说了嘛, 知识比消毒药水更重要,保护到位就不怕了。”“之前从来没想过,我们这些做外事工作的,有一天居然能像医护人员一样穿上防护服投入到抗疫一线的战斗中。”能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市外办的小语种翻译们感到自豪。

“一对一”服务令旅客赞叹“我也要被带走隔离吗?”一位女士在通道

口观望片刻,犹豫着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操着不熟练的中文发问。

“您在上海有住处吗?”得知这位女士在沪有工作有住处后,马荃解释,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集中隔离,并带她找到了所在区驻虹桥机场的工作组。

有些旅客刚刚经历重重检查走出通道,又看见密密麻麻的“防护服”,还是瞬间愣了神,

隔着口罩都能看出来 “一脸懵”。“有人和我们说,这个阵势只有电影里才见过。不过听到我们对他们讲日语,一下子就安心了。”马荃说。

“好厉害!”工作台前,不时能听到日本旅客发出赞叹。马荃印象中,以往工作中接触的日本人多数是比较内敛的, 不会轻易对陌生人表达内心感情, 但这次担任翻译的经历却让她有不同发现。“有旅客对我说, 以前一直觉得日本的服务比中国要好,但这次来上海,接受‘一对一’

服务,体验高效有序的管理,令人印象深刻。”

“到了上海感觉就像回家,放心了。”日本青年宫城(化名)与女友去年来到上海工作生活,此次一同返沪,“来之前就查询了上海的入境政策,也知道要隔离,所以并不感到意外。”

“听到有人用日语对我说一句‘欢迎回家!’,一瞬间眼眶就湿了,几乎眼泪都要流下来了。”宫城的女友攥着工作人员递上的热水说。

6小时一班岗延至 12小时根据航班情况,每天在浦东与虹桥两大机

场上岗的小语种翻译, 都需要从中午 12时一直工作到深夜 12时。 一些翻译志愿者主动提出增加在岗时长、减少轮班班次,将原来 6 小时一班岗延长到 12小时,这样一来,算上往返时间,有人每天几乎要花费 15小时以上。虽然重点地区航班数量已经大幅减少,但由于通关过检时间增加, 旅客们出关也变得更加分散,

因而需要翻译们持续不断提供服务。

来自锦江旅游入境游中心的夏谦,周一刚刚在浦东机场上岗担任意大利语翻译,一天下来,嗓子已沙哑。“穿上防护服又闷又热,我们也不敢多喝两口水,因为去卫生间很不方便。”

最初市外办组织了 9名掌握日语、 韩语、

意大利语的工作人员分赴两大机场支援,随后市文旅局和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也积极支援口岸翻译工作,首批来自上海国旅等多家旅行社的 30余名日、韩、意大利语导游领队志愿者,也已经轮流值守在抗疫第一线,缓解机场口岸翻译人员紧缺的问题。

“这是消毒片,一升水泡两片可以用来清洁地面,泡四片可以给垃圾喷洒消毒。”穿着肥大的白色防护服,隔着口罩和面屏,朴花子用韩语在门口仔细解释,门内的韩籍居民不住地点头,说着“康桑阿米达”表示感谢。

小语种交流要靠志愿者这户的韩国妈妈跟儿子刚从首尔返沪两

天,正在进行居家隔离。他们是长宁区荣华社区的居民。虽然多语种的防疫友情提示卡中已经告知基础内容,可很多即时和复杂的问题仍需要面对面沟通,“破冰”任务交给了各位外语志愿者。“志愿者们就是及时雨。” 荣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盛弘说,“英语大部分人多少都能说一些,但小语种的交流还是需要有志愿者。”

荣华社区有近 8000名日韩籍居民, 近期一天内就有几十名新增人员回来, 日语志愿者

数量比较充足,可以基本满足排班,而目前提供韩语志愿服务的仅有 4人,为满足每天多路上门摸排工作的需要,志愿者们几乎天天上岗,如果能有更多人轮班,大家就能喘口气。除了日韩语之外, 其他语言志愿者目前还空缺着。 盛弘说:

“最近压力确实大,对我们来说,外语志愿者肯定多多益善。”

朴花子在中智国际教育培训中心工作,精通日韩两种语言,是团市委招募的第一批日韩语志愿者之一。3月 6日刚上岗, 她就先电话排查了10家返沪韩国居民,名单中有人的地址已经从黄金城道改到虹许路,也有的一家三口没有登记孩子,她逐一完善了登记信息。

3月 8日, 她加入社区医生和街道志愿者等组成的上门排查小分队。找路线、上下楼、等待填表,用了 3个多小时,一行人走访完 7户人家。即使天气冷,朴花子穿着不透风的防护服还是热出了汗,一到室外就把帽子往下拉拉透气,街道志愿者面罩上的雾气也凝结成了水滴。

有的人家一开门就涌出热气。一位日本姑娘看到自己体温超过 38摄氏度, 忙用中文解释是开着空调的原因,医生让她在门口走道“冷静”一会儿,她也主动用水银温度计测量,隔一会儿温度就正常了。

下午在雅典花苑,韩国的李老先生开门看到医生,立刻主动说,“量体温吗?我这就戴口罩。”

他身后的妻子也主动拿出手机,声音明快:“给你们看我们的随申码,都是绿色的。”医生给登记内容拍照留存, 李先生转身拿出几包饼干递给医生,“给你们吃,辛苦了。”

一栋栋“扫楼”,一户户敲门,把名单上每个人的体温数据填上, 听到不太熟练的中文感谢时,医生和志愿者们也给自己加油。居委会办公室里有社工通宵值班,物业工作人员的手机也在24小时待命,居民口中的“安心”是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有人守护。

韩文问情况中文填表格3月 7日晚 6时多, 家住黄兴花园的韩国人

金京正接到居委会求助电话。原来,一位返沪的韩国朋友要在隔壁大楼进行居家隔离,但他不懂中文,无法填写境外人员信息表。

放下手上的事,金京正马上和韩国朋友通电

话,用韩文问情况,用中文填表格。之后,她还和这位素未谋面的同胞加了微信,告诉他一定要申请“随申码”,“去上海每个地方都需要,绿颜色代表安全。”对方不会,金京正就一个步骤一张截图地演示给他看,直到教会为止。这几天,金京正时常会在微信上问对方情况。“他目前一切都好。”

金京正最大的愿望就是等 14 天隔离期结束后,

去见一见这位只在网上联系的同胞。

“上海已经成为第二故乡。当社区志愿者,我在帮上海,也在帮自己同胞。”已经在上海生活了十多年、 能讲一口流利普通话的金京正告诉记者,很多在上海的韩国人语言不通加上人生地不熟,在疫情期间生活显得更加不便。既然自己有这份能力,当然要出力帮忙。

已经是 3个孩子妈妈的金京正能成为小区志愿者,背后也有段故事。上月底,有警惕性高的居民急匆匆找到黄兴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欣:

“楼里面有韩国人,你们到底管不管?”孙欣赶忙前去了解。原来,金京正一家一直住在这里,近期没有离开上海。孙欣把情况告诉居民,请大家安心。

本月初随着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小区开始招募外语志愿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孙欣找到金京正,没想到她一口答应。金京正说,疫情刚开始时,

在韩国的家人问她情况,“我请他们放心, 生活在上海很安全。”如今家乡一些城市出现疫情,中国也在帮助韩国,“我也希望能从中出点力”。她希望韩国与中国都能尽快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生活。

“他们有什么理由限制我的自由?” 电话那头,老外气呼呼地直嚷嚷。原来,他从国外重点地区入境上海,按要求需要进行居家隔离。他实在想不通, 拨打 962288上海对外信息服务热线讨个说法。

帮外国朋友想得更周全电话这头,服务代表林楠静静地听着,等对

方讲完才接话:“您稍等一会,我再确认下有关规

定。”林楠说,听他说完,是给他激动的情绪一个出口,说“稍等一会”,是让他有时间平复心情。十几秒后, 林楠告诉对方,“很能理解您的心情。但现在是特殊时期,为了您的健康,希望能接受居家隔离。”虽然有所保留,但老外还是表示接受。

“有人听他抱怨,有人愿意帮他查规定,相信他的心情会好不少。”林楠说。

“准 90 后”林楠负责热线的法语、英语接听工作, 从 1月 30日开始复工, 度过了忙碌的 2

月。刚开始外地同事还没回来,林楠的工作时间要延长两三个小时,以保证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热线 24小时通畅。

林楠很能理解在上海外国人的焦急甚至无助的心情。疫情不可避免影响生活,如何查询航班、

如何办理签证、 如何购买生活物资,“每个问题听起来都很普通,但每个问题都很实在、很急迫。”

因此,林楠与同事愿意帮外国朋友想得更周全一些。比如,有外国朋友打电话来问哪里可以预订口罩。按理说,林楠只要找到所在居委会就可以,但她愿意多打几个电话,问清楚要带哪些材料、藏在小巷中的居委会怎么走、居委会从几点开到几点,然后一并告诉外国朋友,最后还不忘记说一句,“之后有任何问题, 都可以打给我们。”这不是句客套话,有的外国朋友和居委干部交流不畅,林楠在电话中当起第三方翻译。

一个班次说下来,往往口干舌燥,但林楠却并不觉得累,反而很有成就感。最让她高兴的,是在帮外国朋友解决好问题后, 对方真挚的谢意,

无论是亲口道声“谢谢”,还是用不同语言发来的感谢短信。“这是一条有人情味的热线,让外国朋友在上海能舒适便捷生活,体现的是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温度。”

凌晨接听意大利的电话3月 5日凌晨 4时, 吴斯琪的手机突然响了

起来。听到熟悉的“有一位外宾需要语言服务,您能帮忙接听一下吗”,她马上起床,坐在桌旁握好笔,进入口译的工作状态。

在沟通中她了解到这名外籍人士受聘于一家意大利公司,在苏州定居。因为工作关系需要从罗马飞莫斯科,然后从莫斯科飞上海,再回苏州。他想知道自己到中国后,需要在苏州还是上海进行 14天的居家隔离。

吴斯琪将他的疑问转达给同时在线的市民热线话务员,耐心解释最新的隔离政策,并表示会将他的情况汇报海关,海关后续会跟他联系。

挂掉电话,她把热线的日期、时间、电话时长、通话内容以及今后要注意的细节都仔细记录在电脑里,并把整理好的内容发在市民热线志愿者总群里给大家参考, 做完这些, 已经快早晨 5

时了。

吴斯琪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研究(口译方向)研三的学生,是上外组织的 32名学生涉外防疫志愿者之一。上岗半个月,

这已是她接到的第 4通深夜电话。有长住上海的外籍人士半夜回家后发现没有电,慌乱中打来电话询问的;也有外籍人士因为人脸识别失败申请不了“随申码”而着急的。

针对这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吴斯琪也在慢慢总结经验:“紧紧锁定‘上海发布’每天的新消息,

多看新闻,紧跟政策,把说话节奏慢下来。”她有丰富的口译实践经历, 但远程口译还是第一次,

看不到对话双方的面部表情或肢体语言,增加了工作难度。

第一次接电话时,因为背景音嘈杂,来电的外国人问题很多、语气焦急,她有些紧张。“一开始的五六秒,我大脑一片空白,一直等听到 Tokyo

(东京),才反应过来对方咨询的问题应该与日本疫情的背景相关。”13分钟的口译完成后,听到对方原本焦急的语气变轻松,还称赞她中英双语能力都好,吴斯琪非常开心,“因为可以在特殊时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机场荩荩荩

日语“欢迎回家”

让旅客红了眼眶

5焦点2020年3月11日 星期三www.jfdaily.com

责编:唐蓓茗 编辑:田瑾

社区荩荩荩

每一步有人守护居民表示很安心

热线荩荩荩

听起来都很普通但问题都很急迫

962288工作人员林楠接听电话。 翻译志愿者在机场提供服务。 志愿者上门为外籍人员测温填表。 均 资料

英语、法语、日语、韩语、意大利语……在上海严控境外疫情的第一线,有一群外语达人,他们“阵地”不同,身份各异,但都用自己所学服务外籍人士,守好上海大门、体现城市温度。

近日,本报记者分赴不同岗位,记录下这群达人的努力身影。他们也期待,有更多小语种能人加入其中,一起守护城市安全。

2月 CPI同比上涨 5.2%专家:全年大概率呈前高后低走势

据新华社北京 3 月 10 日电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2月份,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5.2%,涨幅比上月回落 0.2

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 21.9%,非食品价格上涨 0.9%。

“2月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价格走势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冲击 ,但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复工复产、保供稳价等政

策措施的实施,价格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出有涨有降的结构性变化态势,CPI 继续上涨但涨幅有所回落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赵茂宏说。

构成 CPI 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七涨一降 。2 月份 , 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16%,影响 CPI 上涨约 4.84 个百分点。食品中,

猪肉价格同比上涨 135.2%,影响 CPI 上涨约

3.19 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 10.9%,水产品价格上涨 2.8%,蛋类价格上涨 1%,鲜果价格下降 5.6%。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 4.4%、2.2%和 1%,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 0.5%、0.3%和 0.1%;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 1.6%。

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 0.4%,环比下降 0.5%。

“从总供给看,国内工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市场供应充足,物价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岩说,考虑到今年上、下半年的翘尾差距较大,全年 CPI大概率呈前高后低走势。

泉州坍塌酒店多次违规改建已造成20人死亡,仍有10人被困

据新华社北京 3 月 10 日电 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尚勇 10 日表示,据初步了解,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欣佳酒店楼体倒塌事故是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该酒店违法建设,多次违规改建。截至 10日早上 9点,已经救出 61人,其中 20人死亡、41人受伤,仍有 10人被困,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尚勇说,“初步了解,这是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这个酒店违法建设,多次违规改建,暴露出地方有关方面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不落实,长期造成安全风险隐患的漏洞和盲区,血的教训令人震惊。”尚勇表示,待救援基本结束后,

应急管理部将全面开展事故调查, 迅速查明原因,严格依法依规追究事故责任人相关责任。

火星探测任务首次无线联试完成新华社北京 3 月 10 日电 我国首次火星

探测任务无线联试 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圆满完成,充分验证了探测器与地面系统的接口匹配性和一致性,对各类方案、技术状态、软硬件系统进行了全面测试,为任务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每隔约 26个月,地球与火星会运行至最近的位置,此时发射探测器将节省大量燃料,2020年即是火星探测活动的窗口期。按照计划, 今年我国将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这次无线联试是任务中心与航天器正样的唯一一次地面联合演练。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火星任务团队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给联试任务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科学统筹,合理调配力量,采用真实的飞控系统和真实的航天器, 所有重大关

键过程全部按照 1 1 全过程演练, 按照工程时间节点圆满完成全部既定项目,达到了联试预期效果。

“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对火星探测器在飞行和着陆后进行控制, 是探测器奔向火星过程中的引路人和守护者。”团队负责人崔晓峰说,火星探测器发射后,飞往火星的时间长达近 7个月,技术状态变化大,深空探测空间环境复杂,飞控任务面临极高的难度和巨大的风险挑战。

崔晓峰介绍,后续,他们将持续完善各项方案预案,优化组织流程,落实技术细节,确保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火星探测飞控任务,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中国精度。

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宣布将于今年发射火星探测器。

“备受鼓舞添信心,不获全胜不收兵”(上接第 1 版)第八批上海支援湖北医

疗队领队张继东说:“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广大医务工作者日夜奋战、舍生忘死、不计得失、不负重托,是人民可以信赖的一支队伍。在接下来的斗争中,我们将不松劲、不懈怠,继续咬紧牙关,不获全胜不收兵。”

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心理队领队王振说:“我有幸在视频会议中全程倾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总书记的讲话关注到很多细节,有血有肉。比如他讲到,武汉人喜欢吃

活鱼,我们就应该在这方面做些工作。总书记还多次提到了对医务人员、患者、下沉干部、

居民等各类人群的心理干预。身为心理工作者,我们大受鼓舞,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工作的价值。”

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张晨说:“今天从医院回酒店的路上,想到总书记也在武汉考察、在和我们一起战斗。这给了我们无与伦比的力量,坚定了我们不打胜仗决不撤退的信念。”

大变革中捕捉机遇 倒逼转型中创造机遇(上接第 1 版)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培峰、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董事长聂腾云、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郑大庆、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继红、上海乂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周伟、上海新世界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家平结合企业、行业实际,就当前面临的困难挑战以及下一步发展谈想法、讲举措、提建议。

大家表示,将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用好用足各项惠企政策, 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对战胜这场疫情、对克服短期困难、对上海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李强认真倾听记录,同大家充分交流讨论,分析情况,研判趋势,共话挑战机遇,共商未来发展。他说,大家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我们将及时梳理吸纳,推动相关部门加快研究落实。上海集聚了一大批有活力、有创造力的企业,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疫情发生以来,很多企业勇担社会责任,在紧急驰援、物资供应、保供稳价、捐款捐物、稳定就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李强指出,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

稳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要坚定发展信心,以确定性的措施有效对冲不确定的外部变化, 想方设法把发展潜力和强大动能释放出来。要把握大势、危中寻机,善于从大变革中捕捉机遇,在倒逼自身转型中创造机遇。加快线上线下业务融合,

加快发展在线经济、到家经济、非接触式经济和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经济新产业。要持续加强创新、苦练内功,努力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上游进军。

李强强调,要根据经济运行实际情况和企业反映的问题,以更精准、更有力的政策供给和优质服务,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企业发展。要精准服务、分类施策,更好满足各类企业的不同发展需求。 要结合领导干部集中走访企业,营造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切实提升各类企业的集聚度、活跃度、感受度。要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加快开放应用场景、提供金融支持,

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更多“阳光雨露”。

市领导诸葛宇杰出席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