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王筱莹 责任校对:郑国艺...

1
雨花,天开地放,潇潇洒洒。你瞧,那 带三点水的赞美字为它而造,是一种是花 非花的洒美;那淅沥清滢的容姿为它而 生,是一种非花胜花的曼丽。 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唐代大 诗人李白游江南的秦淮咏雨,不仅诠释了 雨花溯源,还在登瓦官阁时赞叹了“漫漫 雨花落,嘈嘈天乐鸣。两廊振法鼓,四角 吟风筝”的浩荡而壮丽之盛象。 风播云耕的日子,坐在堂前翻书看门 外,天空腾云似烟,山城密雨如歌,欢乐地 落在大街的房屋瓦片上,飞溅在马头砖墙 边,降在街市的石路面,雨水跳珠,如玉石 碎散作珠花朵朵,珠辉玉丽,化成流水而 去。雨从银河落,风就半空花,她虽无草 木花的香美艳绝,但有天之花的清雅绝 尘,俱四季不谢的生命力。雨花,既展示 水花的灵水洒美,更展观花的风潇洒脱, 也许它独生的气派,独具的浪漫,独特的 风度,正是人们对它的点赞吧? 雨花是催花的花。百花有期,雨花有 信。雨花潇洒地开在鲜花中,从不与百花 竞美,却甘为百花献身。风雨送春归,入 天地绿,碧草茵茵,竹林葱笼,新花争发, 十分撩人又赏一年春。不过,春雨开遍了 地花,也开满了天花。雨是云酿的花,花 是风吹的雨。天生雨花,地长鲜花。雨花 争在百花先,别样的意美,何等的诚美。 百花鲜,雨花美,同是风雨时的造化, 淡然天气的奇异。然而,自然鲜花丰实形 在,万紫千红,俏姿媚丽。天雨落花缤纷 飞扬, 延洁净,清新俊逸。看雨花,时在 雨花天为佳,亦叫养花天。古人云,江南 雨,催花雨,红绡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 然。欣对草木之花花枝鲜,雨水之花花朵 活,人爱鲜花的百媚千娇,更喜雨花的那 种无根有情,那种瞬间凌放,那种淡泊清 韵。 雨花处处开,观赏雨花名胜之地很 多,南京的“雨花台”就是赏江南雨花美的 一个佳地。雨在静闲,花以悦目。相传南 京市中华门外的聚宝山,常是落雨如花, 故名雨花台。过去的反动政府在这里屠 杀革命烈士,血染红雨花台。今天这里辟 为烈士陵园,更添那雨花中的一抹红。 谁说雨花杳然谢落,如昙花一现?多 姿多彩的雨花,把她最美形象潇洒地开在 石上,相印永久的石花。雨花汇成涧流溪 水,把各色块石冲洗成各种彩石子,称“雨 花石”。全国的江河川流中都产有雨花 石,最著名的就是南京雨花岗。宝石无 言,奇丽非凡,晶莹玲珑,光彩如奇玉,透 亮似玛瑙,有的石面图形有含花木,有的 隐物像,有的藏俏画……雨花采石,不但 为收藏珍品,而且与人养身、怡神、静气, 修心明志,心胸开阔。如是:雨花有诚,金 石花开。 雨花花,天花神韵。佛说阿弥陀经: “彼佛国土,常作天乐。昼夜六时,雨天曼 陀罗花”。据《续高僧传》:“法云讲《法华 经》,忽感天花,状如飞雪,满空而下,升空 不坠。又胜光寺道宗讲《大论》,天雨众 花,旋绕讲堂,飞流户”。仰望天花,宋 代豪放词人辛弃疾戏作《江神子》:“扫地 烧香,且看散天花”。 雨花,飘洒着人间万象。雨花有真 爱,唐 李绅诉: 愁态自随风烛灭,爱心难 逐雨花轻。 ”雨花留友情,唐 杜甫忆:“师雨花外,不下十年余。 ”雨花善人意,唐 刘长卿: 风竹自吟遥入罄,雨花随泪共沾 。”雨花伴行旅,前蜀 韦庄感:“雨花烟 柳傍江 ,流落天涯酒一 ”雨花见民 生,元 乃贤叹: 雨花洒盐盐作卤,背负空 筐泪如缕。” 雨花泻美景,明 何景明绘: 雨花风叶总堪怜,海燕江鸥各渺然。”雨 花开心志,清 龚自珍呼:“道场馣馤雨花 天,长水宗风在目前……”雨,是天上之精 灵,花,是地上之精神。 雨花洒美,不染纤尘,花意清白,崇尚 德义。雨花如人,怀喜乐忧愁,懂是非分 明,和谐自然,还报社会。她活泼浪漫时, 轻云薄雾,散作淅沥花雨;她严肃 冷静时,雪花飘舞,以净洁大地;她 生气环境时,亦会化作冰凌与洪 水,去严惩社会对大自然的透支。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人类与自然 和谐共生共存,同盛同荣,雨花是 生命之花。 雨花潇潇,洒向天下多少沧 桑?大江南北, 出现了一个个 雨花名胜,湖南 长沙有个“雨花 区”,各地叫名 “雨花乡”、“雨 花村”,“雨花 川”,“雨花湖” 的真不少。闽 北,建瓯光寺门 前临溪有个“雨 花亭”,邵武道峰山的“雨花 庵”,尚留下一块《雨花天》 古石碑,向世人述说雨水滴 打地面如开花的奇观。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小小雨 花,聚变莫测。君不见,瞧行云流水,雨后 天晴,雨花气贯作画桥的是彩虹花;见流 入小溪,叮咚泻流曲的是溪花;看集流江 河,日出胜景红成火的是江花;望汇入大 海,静水深流,惊涛推波拍岸的是海浪花。 雨花潇洒开,我们抬头又俯首,是风 雨里的赏花人,更是雨花下的过客。察天 观地,雨中乾坤大,花里日月长。 雨花潇洒开 □王德仁 地负龙骨,水涵百脉。西峰枕翠帏之屏, 南浦飞晴霞之绮。池中河谷,云是千年窑场, 建盏故地。芦花坪上,看乱山碎片;后井村头, 见户有雅器。当其繁盛之时,人肩摩,车毂 击。龙窑跃于高坡之上,炉火逐红;陶坊列于 山麓之下,轮轴特起。水尾出如山神品,江干 走如鳞舟楫。人不歌而啸声响答,天不雨而云 雾飘肆。其为大也,其为宜也。四方来集,普 世所寄。 万物并作,大地清浑。紫泥红壤,天赐温 存。女娲抟来,鬼工晨昏。龙吟陶车,拢八极 之风雨;虎啸轮盘,转一轴之乾坤。半掬陶土, 尽随心以塑铁骨;一泓流泉,任舒卷而造精 魂。凭竹刀以旋削,弄斤操斧;提圈足而蘸釉, 波翻雨巡。尔后沉坯高架,叠嶂重峦;匣钵层 累,匍匐逶迤。瓷之生也,因乎土火。盈虚黑 白,系于神力。于是瓯盏碗碟,壶瓶尊洗,吞烈 焰,吐云霓,含五色,化旖旎。雷奔电闪,神差 鬼使。玄兮不可探乎其窑氛之天机,呀焉不可 究乎其曜变之诡异。是为炽火之锤炼,更其慧 性之化极。窑炉一开,妙手击节,腾千压万,穷 东极西。兔毫劲爆,决九天以条达;油滴乍落, 迸八垓而雨霁;鹧鸪点彩,染苍原以斑驳;乌金 垂幔,凌山岳而壁立。进琖与供御同识,姓氏 与符码见底。其佼佼者,迷幻天成,格高天下, 百窑得一。 若夫大道至简,于宋唯是。使形下之器, 启形上之道。抱朴守拙,素不浓丽。帝得之而 轻江山,民一笑而忘所以。则其时风者,莫不 为茶。春芽就龙焙而建溪暖,茗战依北苑而风 雷激。于是下国木下,上林殿上,摆阵势,煮青 泉, 瓯盏,碾茶末,决汤色,斗几水。驱虎豹 击汤岸头,慑熊罴飘雪浮天际。高浪腾 飞,紫瓯约束沿以恒温;骇水沸渭,金盏收 敛口而留记。尘味入心,香薄兰芷;素心 所向,梦里清气。有皇舆之前导,及其九 州四海,孰不奔走而赴势。由是僧来天 目,聚径寺以宴茶,托瓯盏而炫示。遂乃 渡扶桑,骑鲸万里;下重洋,震骇八裔。纵浪大 化兮,流风犹不可已矣。 然则江山沉浮,物有兴替。建之建窑,其 始也唐,其盛也宋,其式微也元明。人事暗转, 薪火待继。惟夫何兴也勃?世运畅和,华年有 冀。向曦而动,陶人辈出;高焰飞煽,千里之 骥。沐浴火以得灵光,继绝学而创工艺。金油 滴熠熠泛彩,银兔毫幽幽生辉。奇雄夺秀,金 声纨质。噫吁哉,风起大潭,开合有致;称盛宇 内,信千载当此云尔。 赞曰: 窑烟锻造铁胎坯,吉水流风出建瓷。 油滴溅开尘世暖,兔毫迸发素襟奇。 茶须黑盏翻江海,盏欲龙茶吐虹霓。 一碗缠绵消永日,千年曜变总迷离。 建窑赋 □连正忠 MINBEIDAILY 2016.1.12 星期二 07 责任校对:郑国艺 电话: 8827770 副刊部主办 责任编辑:王筱莹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武夷山 WUYISHAN 武夷杂谭 迎春诗会 古土之厚 踏青 春天过了一半,你要去踏青,去 赏花 山谷里清澈柔曼的溪流 是你的良伴 还有会唱歌的风 沿岸有繁花满树,树下有 落英缤纷 两岸青山连绵,你没有觅见上山 的路 许是蓬勃的绿色遮蔽了它? 许是繁密的花儿遮蔽了它? 你的目光不如炬 也没练过攀岩术 你继续与溪流为伴、与繁花共舞 你常常在暖滑的鹅卵石上 被熏香的风催眠 彼时,你会扯下一块蓝天,摘下 一朵白云 带入梦中 或者,把正好路过的脆亮的鸟鸣 带入梦中 春天的话题 我们走在山路上 三月的风软软地吹着 掀开了一段旧时光 一些话题被打开 并染上了春天的香 寺庙,香火,诵经声 广场,图书馆,一个城市的历史 世外清音,尘世喧嚣 相继擦肩 难分彼此 春天的暖风里 诗歌,文字,如珠玉散开 落入寻常日子间 约会春天 □晓寒深处 终于下雪了。 该叫她春雪了吧。 听起来像个丫环? 其实她就是个丫环,命比纸薄,不敢高 声语。 她的使命就是被我们的黑皮鞋玷污, 让黑皮鞋显得更黑。 □空格键 心香一瓣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各级领导纷纷深 入基层一线,看望和慰问干部群众,手拉手 倾听百姓心声,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在寒 风中传递了亲民务实的暖流。但有的在慰 问中,只是简单地说几句拜年话,或是送上 一些慰问品就算完事,没有使慰问活动达 到应有的效果。 按汉语词典的解释,“慰问”一词有着 丰富的含义,既要“慰”即安慰、抚慰、劝慰, 又要“问”,即问好问候、问寒问暖等。因 此,在走访慰问活动中,不可忽略“问”这个 环节,不但要“问”,还要“善问”,在“问”中 沟通交流,架起“连心桥”。 慰问活动也要向中央看齐。在前些年 的春节慰问中,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 走到困难群众家里,盘腿坐在炕上,同乡亲 们手拉手,详细询问收入、取暖、就医和小孩 上学等情况。李克强总理在湖北恩施,特别 问干部群众有什么“恼火事”,把大家反映的 孩子教育、乡村公路等难事一一记下。这些 关切的询问、真诚的交谈如沐春风,化解了 群众心中的“块垒”,展现出百姓萦怀的深沉 情感,给干部群众以温暖和信心。 “善问”,首先要问寒问暖,用心体察基 层的困难和疾苦。有些同志到基层慰问怕 与群众接触,怕与大家交谈,主要是怕基层 的同志提意见,出难题,这是一种不正常的 心态。作为领导同志,一方面要充分相信 基层干部群众的觉悟,一般是不会乱“放 炮”、出难题的;另一方面,听听基层同志讲 讲苦处、难处,甚至发点牢骚,也没有坏处, 它有利于我们体察民情民意,了解群众的 疾苦,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因此,我们不 仅不能回避与群众面对面地交流,还应主 动地问他们有什么“恼火事”、 “烦心事”,带 着问题去、奔着矛盾去、到贫困的地方去, 这样才能看到最原始的状态,听到最真切 的心声,最终进入“四面江山收眼底,万家 忧乐在心头”的意境。 “善问”,还要多问计问策,从群众意见 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基层干部群众中蕴藏 着无穷的智慧,领导同志利用春节走访慰 问单位多、接触群众面广的机会,多与干部 群众促膝交谈,不仅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基层 的情况,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望所盼,而 且还能从中找到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拓宽 领导和机关的眼界和思路。今年是“十三 五”开局之年,各项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面 临的矛盾和问题不少,仅靠领导和机关的智 慧、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利用慰问走 访之机,多到基层走走、问问,多向干部群众 学习,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突破难题的有 效办法。俗话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 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集中他们的智慧和 经验,完成任务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改 革攻坚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善问”,最终要落实到“善为”上,让群 众的话不白说,让群众的期盼不白盼。群众 利益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价值原点。走访慰 问群众,听取群众意见,集纳群众智慧,最终 都要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上。如果“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久而 久之,就会失去诚信,失去人心。因此,必须 把“善问”落实到“善为”上,要让群众的意见 和建议,落实到党和政府的工作决策上;要 让群众的经验和智慧,落实到攻坚克难的举 措上;要让群众的愿望和期盼,落实到触手 可及的“获得感”上。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 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各级领导的案头连着田 间地头,干部的所作所为连着群众的盼头, 心里装着群众的安危冷暖,再多的困难也能 克服,再难办的事情也会能解决。 新春的慰问活动,看起来是件常规性、 礼节性的工作,但切忌用老办法、老经验来 对待。要使慰问活动出新意、出效果,关键 是要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变礼节性的慰问 为扎扎实实的办实事、解“心结”、送温暖。 如此,就能知民心、顺民意、集民智,密切党 群干群关系,为新年度工作开新局创造一 个良好的环境。 慰问要 善问 □向贤彪

Transcript of 责任编辑:王筱莹 责任校对:郑国艺...

Page 1: 责任编辑:王筱莹 责任校对:郑国艺 慰问要“善问”mbrb.greatwuyi.com/page/1/2016-01/12/7/201601127_pdf.pdf · 京市中华门外的聚宝山,常是落雨如花,

雨花,天开地放,潇潇洒洒。你瞧,那带三点水的赞美字为它而造,是一种是花非花的洒美;那淅沥清滢的容姿为它而生,是一种非花胜花的曼丽。“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唐代大

诗人李白游江南的秦淮咏雨,不仅诠释了雨花溯源,还在登瓦官阁时赞叹了“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的浩荡而壮丽之盛象。

风播云耕的日子,坐在堂前翻书看门外,天空腾云似烟,山城密雨如歌,欢乐地落在大街的房屋瓦片上,飞溅在马头砖墙边,降在街市的石路面,雨水跳珠,如玉石碎散作珠花朵朵,珠辉玉丽,化成流水而去。雨从银河落,风就半空花,她虽无草木花的香美艳绝,但有天之花的清雅绝尘,俱四季不谢的生命力。雨花,既展示水花的灵水洒美,更展观花的风潇洒脱,也许它独生的气派,独具的浪漫,独特的风度,正是人们对它的点赞吧?

雨花是催花的花。百花有期,雨花有信。雨花潇洒地开在鲜花中,从不与百花竞美,却甘为百花献身。风雨送春归,入天地绿,碧草茵茵,竹林葱笼,新花争发,十分撩人又赏一年春。不过,春雨开遍了地花,也开满了天花。雨是云酿的花,花是风吹的雨。天生雨花,地长鲜花。雨花争在百花先,别样的意美,何等的诚美。

百花鲜,雨花美,同是风雨时的造化,淡然天气的奇异。然而,自然鲜花丰实形在,万紫千红,俏姿媚丽。天雨落花缤纷飞扬,绵延洁净,清新俊逸。看雨花,时在雨花天为佳,亦叫养花天。古人云,江南雨,催花雨,红绡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欣对草木之花花枝鲜,雨水之花花朵活,人爱鲜花的百媚千娇,更喜雨花的那种无根有情,那种瞬间凌放,那种淡泊清韵。

雨花处处开,观赏雨花名胜之地很多,南京的“雨花台”就是赏江南雨花美的一个佳地。雨在静闲,花以悦目。相传南京市中华门外的聚宝山,常是落雨如花,故名雨花台。过去的反动政府在这里屠杀革命烈士,血染红雨花台。今天这里辟为烈士陵园,更添那雨花中的一抹红。

谁说雨花杳然谢落,如昙花一现?多姿多彩的雨花,把她最美形象潇洒地开在石上,相印永久的石花。雨花汇成涧流溪水,把各色块石冲洗成各种彩石子,称“雨花石”。全国的江河川流中都产有雨花石,最著名的就是南京雨花岗。宝石无言,奇丽非凡,晶莹玲珑,光彩如奇玉,透亮似玛瑙,有的石面图形有含花木,有的隐物像,有的藏俏画……雨花采石,不但为收藏珍品,而且与人养身、怡神、静气,修心明志,心胸开阔。如是:雨花有诚,金石花开。

雨花花,天花神韵。佛说阿弥陀经:“彼佛国土,常作天乐。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花”。据《续高僧传》:“法云讲《法华经》,忽感天花,状如飞雪,满空而下,升空不坠。又胜光寺道宗讲《大论》,天雨众花,旋绕讲堂,飞流户内”。仰望天花,宋代豪放词人辛弃疾戏作《江神子》:“扫地烧香,且看散天花”。

雨花,飘洒着人间万象。雨花有真爱,唐�李绅诉:“愁态自随风烛灭,爱心难逐雨花轻。”雨花留友情,唐�杜甫忆:“吾师雨花外,不下十年余。”雨花善人意,唐�刘长卿:“风竹自吟遥入罄,雨花随泪共沾巾。”雨花伴行旅,前蜀�韦庄感:“雨花烟柳傍江邨,流落天涯酒一罇。”雨花见民生,元�乃贤叹:“雨花洒盐盐作卤,背负空筐泪如缕。”雨花泻美景,明�何景明绘:“雨花风叶总堪怜,海燕江鸥各渺然。”雨花开心志,清�龚自珍呼:“道场馣馤雨花天,长水宗风在目前……”雨,是天上之精灵,花,是地上之精神。

雨花洒美,不染纤尘,花意清白,崇尚德义。雨花如人,怀喜乐忧愁,懂是非分明,和谐自然,还报社会。她活泼浪漫时,轻云薄雾,散作淅沥花雨;她严肃冷静时,雪花飘舞,以净洁大地;她生气环境时,亦会化作冰凌与洪水,去严惩社会对大自然的透支。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同盛同荣,雨花是生命之花。

雨花潇潇,洒向天下多少沧桑?大江南北,出现了一个个雨花名胜,湖南长沙有个“雨花区”,各地叫名“雨花乡”、“雨花村”,“雨花川”,“雨花湖”的真不少。闽北,建瓯光寺门前临溪有个“雨花亭”,邵武道峰山的“雨花庵”,尚留下一块《雨花天》古石碑,向世人述说雨水滴打地面如开花的奇观。“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小小雨

花,聚变莫测。君不见,瞧行云流水,雨后天晴,雨花气贯作画桥的是彩虹花;见流入小溪,叮咚泻流曲的是溪花;看集流江河,日出胜景红成火的是江花;望汇入大海,静水深流,惊涛推波拍岸的是海浪花。

雨花潇洒开,我们抬头又俯首,是风雨里的赏花人,更是雨花下的过客。察天观地,雨中乾坤大,花里日月长。

雨花潇洒开□王德仁

地负龙骨,水涵百脉。西峰枕翠帏之屏,南浦飞晴霞之绮。池中河谷,云是千年窑场,建盏故地。芦花坪上,看乱山碎片;后井村头,见户有雅器。当其繁盛之时,人肩摩,车毂击。龙窑跃于高坡之上,炉火逐红;陶坊列于山麓之下,轮轴特起。水尾出如山神品,江干走如鳞舟楫。人不歌而啸声响答,天不雨而云雾飘肆。其为大也,其为宜也。四方来集,普世所寄。

万物并作,大地清浑。紫泥红壤,天赐温存。女娲抟来,鬼工晨昏。龙吟陶车,拢八极之风雨;虎啸轮盘,转一轴之乾坤。半掬陶土,尽随心以塑铁骨;一泓流泉,任舒卷而造精魂。凭竹刀以旋削,弄斤操斧;提圈足而蘸釉,波翻雨巡。尔后沉坯高架,叠嶂重峦;匣钵层累,匍匐逶迤。瓷之生也,因乎土火。盈虚黑

白,系于神力。于是瓯盏碗碟,壶瓶尊洗,吞烈焰,吐云霓,含五色,化旖旎。雷奔电闪,神差鬼使。玄兮不可探乎其窑氛之天机,呀焉不可究乎其曜变之诡异。是为炽火之锤炼,更其慧性之化极。窑炉一开,妙手击节,腾千压万,穷东极西。兔毫劲爆,决九天以条达;油滴乍落,迸八垓而雨霁;鹧鸪点彩,染苍原以斑驳;乌金垂幔,凌山岳而壁立。进琖与供御同识,姓氏与符码见底。其佼佼者,迷幻天成,格高天下,百窑得一。

若夫大道至简,于宋唯是。使形下之器,启形上之道。抱朴守拙,素不浓丽。帝得之而轻江山,民一笑而忘所以。则其时风者,莫不为茶。春芽就龙焙而建溪暖,茗战依北苑而风雷激。于是下国木下,上林殿上,摆阵势,煮青泉,熁瓯盏,碾茶末,决汤色,斗几水。驱虎豹

击汤飏岸头,慑熊罴飘雪浮天际。高浪腾飞,紫瓯约束沿以恒温;骇水沸渭,金盏收敛口而留记。尘味入心,香薄兰芷;素心所向,梦里清气。有皇舆之前导,及其九州四海,孰不奔走而赴势。由是僧来天目,聚径寺以宴茶,托瓯盏而炫示。遂乃

渡扶桑,骑鲸万里;下重洋,震骇八裔。纵浪大化兮,流风犹不可已矣。

然则江山沉浮,物有兴替。建之建窑,其始也唐,其盛也宋,其式微也元明。人事暗转,薪火待继。惟夫何兴也勃?世运畅和,华年有冀。向曦而动,陶人辈出;高焰飞煽,千里之骥。沐浴火以得灵光,继绝学而创工艺。金油滴熠熠泛彩,银兔毫幽幽生辉。奇雄夺秀,金声纨质。噫吁哉,风起大潭,开合有致;称盛宇内,信千载当此云尔。

赞曰:窑烟锻造铁胎坯,吉水流风出建瓷。油滴溅开尘世暖,兔毫迸发素襟奇。茶须黑盏翻江海,盏欲龙茶吐虹霓。一碗缠绵消永日,千年曜变总迷离。

建 窑 赋□连正忠

MINBEIDAILY2016.1.12星期二

07责任校对:郑国艺

电话:8827770副刊部主办

责任编辑:王筱莹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武 夷 山WUYISHAN

武 夷 杂 谭

迎 春 诗 会

古 土 之 厚

山茶花开水运宪作

踏 青春天过了一半,你要去踏青,去赏花山谷里清澈柔曼的溪流是你的良伴还有会唱歌的风沿岸有繁花满树,树下有落英缤纷

两岸青山连绵,你没有觅见上山的路

许是蓬勃的绿色遮蔽了它?许是繁密的花儿遮蔽了它?你的目光不如炬也没练过攀岩术

你继续与溪流为伴、与繁花共舞你常常在暖滑的鹅卵石上被熏香的风催眠彼时,你会扯下一块蓝天,摘下一朵白云

带入梦中或者,把正好路过的脆亮的鸟鸣带入梦中

春天的话题我们走在山路上三月的风软软地吹着掀开了一段旧时光一些话题被打开并染上了春天的香

寺庙,香火,诵经声广场,图书馆,一个城市的历史世外清音,尘世喧嚣相继擦肩难分彼此

春天的暖风里诗歌,文字,如珠玉散开落入寻常日子间

约会春天□晓寒深处

终于下雪了。该叫她春雪了吧。听起来像个丫环?其实她就是个丫环,命比纸薄,不敢高声语。

她的使命就是被我们的黑皮鞋玷污,让黑皮鞋显得更黑。

春 雪□空格键

诗 萃

心 香 一 瓣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各级领导纷纷深入基层一线,看望和慰问干部群众,手拉手倾听百姓心声,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在寒风中传递了亲民务实的暖流。但有的在慰问中,只是简单地说几句拜年话,或是送上一些慰问品就算完事,没有使慰问活动达到应有的效果。

按汉语词典的解释,“慰问”一词有着丰富的含义,既要“慰”即安慰、抚慰、劝慰,又要“问”,即问好问候、问寒问暖等。因此,在走访慰问活动中,不可忽略“问”这个环节,不但要“问”,还要“善问”,在“问”中沟通交流,架起“连心桥”。

慰问活动也要向中央看齐。在前些年的春节慰问中,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走到困难群众家里,盘腿坐在炕上,同乡亲们手拉手,详细询问收入、取暖、就医和小孩上学等情况。李克强总理在湖北恩施,特别问干部群众有什么“恼火事”,把大家反映的孩子教育、乡村公路等难事一一记下。这些关切的询问、真诚的交谈如沐春风,化解了

群众心中的“块垒”,展现出百姓萦怀的深沉情感,给干部群众以温暖和信心。“善问”,首先要问寒问暖,用心体察基

层的困难和疾苦。有些同志到基层慰问怕与群众接触,怕与大家交谈,主要是怕基层的同志提意见,出难题,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作为领导同志,一方面要充分相信基层干部群众的觉悟,一般是不会乱“放炮”、出难题的;另一方面,听听基层同志讲讲苦处、难处,甚至发点牢骚,也没有坏处,它有利于我们体察民情民意,了解群众的疾苦,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因此,我们不仅不能回避与群众面对面地交流,还应主动地问他们有什么“恼火事”、“烦心事”,带着问题去、奔着矛盾去、到贫困的地方去,这样才能看到最原始的状态,听到最真切的心声,最终进入“四面江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的意境。“善问”,还要多问计问策,从群众意见

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基层干部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领导同志利用春节走访慰

问单位多、接触群众面广的机会,多与干部群众促膝交谈,不仅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基层的情况,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望所盼,而且还能从中找到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拓宽领导和机关的眼界和思路。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各项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少,仅靠领导和机关的智慧、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利用慰问走访之机,多到基层走走、问问,多向干部群众学习,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突破难题的有效办法。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集中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完成任务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改革攻坚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善问”,最终要落实到“善为”上,让群

众的话不白说,让群众的期盼不白盼。群众利益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价值原点。走访慰问群众,听取群众意见,集纳群众智慧,最终都要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上。如果“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诚信,失去人心。因此,必须

把“善问”落实到“善为”上,要让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落实到党和政府的工作决策上;要让群众的经验和智慧,落实到攻坚克难的举措上;要让群众的愿望和期盼,落实到触手可及的“获得感”上。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各级领导的案头连着田间地头,干部的所作所为连着群众的盼头,心里装着群众的安危冷暖,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再难办的事情也会能解决。

新春的慰问活动,看起来是件常规性、礼节性的工作,但切忌用老办法、老经验来对待。要使慰问活动出新意、出效果,关键是要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变礼节性的慰问为扎扎实实的办实事、解“心结”、送温暖。如此,就能知民心、顺民意、集民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新年度工作开新局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慰问要“善问”□向贤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