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倫理與跨國企業倫理個案研究libwri.nhu.edu.tw:8081/Ejournal/AY02001202.pdf ·...

20
正修通識教育學報 第十二期 2015 6 25~44 職場倫理與跨國企業倫理個案研究 林鳳美 正修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講師 目前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職場倫理及跨國企業倫理個案的加強實有其需要。 教育的目的在培育出品格完善且態度積極的學生。加強專業倫理可提升責任感與 道德觀,當問題產生時較有判斷能力。目前社會正處於自由開放與多元鉅變之際, 好的品德與專業倫理,可使個人及企業更有競爭力,進而促進個人和社會大眾的 生活品質、生命價值。此處的個案是指梵谷國際有限公司,其成立於民國八十三 年,為家用藝術品之專業進口商,所從事之業務即為世界各地家飾藝品、花瓶、 杯組、蕾絲系列、日用百貨,並獨家代理美國 “GREENLEAF”香系列(此公司是世 界芳香系列產品之最大廠牌,行銷全世界行之有年,而個案公司即為其臺灣、香 港及大陸之總代理)。本研究方法採文獻歸納及實際訪談來撰寫,由訪談中得知個 案公司的企業文化為:用心永續經營,使美的藝術深入每個人的生活中,以期達 到「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境界。個案公司目前跨行製造業,其對員工的品 徳、做事的態度、職場倫理及跨國企業倫理的 7 大範疇如:1.回饋當地社會;2.當地文化的尊重;3.人權與自由;4.獻金與涉入;5.顧客權益;6.尊重人與環境; 7.對國際資訊倫理的重視,皆有在注重及實施。 關鍵字:職場倫理、跨國企業倫理、梵谷國際有限公司 本文係根據林鳳美 (民100),〈職場品德與跨國企業倫理個案研究〉。收錄《2011全球商業經營管 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632- 638 頁),高雄市:正修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加以擴充修改撰寫而成。 25

Transcript of 職場倫理與跨國企業倫理個案研究libwri.nhu.edu.tw:8081/Ejournal/AY02001202.pdf ·...

  • 正修通識教育學報 第十二期 2015 年 6 月 頁 25~44

    職場倫理與跨國企業倫理個案研究

    林鳳美

    正修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講師

    摘 要

    目前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職場倫理及跨國企業倫理個案的加強實有其需要。

    教育的目的在培育出品格完善且態度積極的學生。加強專業倫理可提升責任感與

    道德觀,當問題產生時較有判斷能力。目前社會正處於自由開放與多元鉅變之際,

    好的品德與專業倫理,可使個人及企業更有競爭力,進而促進個人和社會大眾的

    生活品質、生命價值。此處的個案是指梵谷國際有限公司,其成立於民國八十三

    年,為家用藝術品之專業進口商,所從事之業務即為世界各地家飾藝品、花瓶、

    杯組、蕾絲系列、日用百貨,並獨家代理美國 “GREENLEAF”香系列(此公司是世

    界芳香系列產品之最大廠牌,行銷全世界行之有年,而個案公司即為其臺灣、香

    港及大陸之總代理)。本研究方法採文獻歸納及實際訪談來撰寫,由訪談中得知個

    案公司的企業文化為:用心永續經營,使美的藝術深入每個人的生活中,以期達

    到「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境界。個案公司目前跨行製造業,其對員工的品

    徳、做事的態度、職場倫理及跨國企業倫理的 7 大範疇如:1.回饋當地社會;2.對

    當地文化的尊重;3.人權與自由;4.獻金與涉入;5.顧客權益;6.尊重人與環境;

    7.對國際資訊倫理的重視,皆有在注重及實施。

    關鍵字:職場倫理、跨國企業倫理、梵谷國際有限公司

    本文係根據林鳳美 (民 100),〈職場品德與跨國企業倫理個案研究〉。收錄《2011 全球商業經營管

    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632- 638 頁),高雄市:正修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加以擴充修改撰寫而成。

    25

  • 林鳳美

    Case Study in Workplace Ethics and Business Ethics in Multinationa1 Corporations

    Feng-Mei Lin

    Instructor,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Cheng Shiu University

    Abstract

    At present, due to the emerging food safety issues, strengthening workplace ethics

    and business ethics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s in an urgent need.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to have the right character and the positive attitude.

    Improving professional ethics can enhance people'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morality,

    leading to better judgment when facing the problems. Current society is free and open

    along with in the pluralistic change. Good character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can enable

    individuals and businesses to become more competitive, and thus contributing to the

    living quality and the value of life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mmunity. Case here refers

    to Vangoal International Limited,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1994 in Taiwan as the

    professional importer of home art. The business of the company includes the worldwide

    home furniture, decoration, vases, cup sets, lace series, and general merchandise; the

    company is also the sole agency for “GREENLEAF" frangrances in the US (This

    company is the world's largest fragrance brands which has been marketed globally for

    years. The case company is the authorized distributor for Taiwa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 The research method is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actual

    interviews.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athered from the interviews, the company's

    corporate culture is to diligently operate the business to make the beautiful art deeply

    enter everyone's lif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alm of "Art is life; life is art". The case

    company currently extends the business to manufacturing. The workplace ethics and

    business ethics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oward employees' morality and their work

    attitudes are emphasized and brought into force. The seven major areas in their ethics

    26

  • 職場倫理與跨國企業倫理個案研究

    are listed as follows: 1. contributing to the local community; 2. respecting the local

    culture; 3. human rights and freedoms; 4. donations and involvement; 5.customer equity;

    6. respecting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7. valuing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ethics.

    Keywords : Workp1ace Ethics, Business Ethics in Multinationa1 Corporations,

    Vangoa1 International Ltd.

    27

  • 林鳳美

    壹、前言

    民國 102 年及民國 103 年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如民國 102 年 5 月的毒醬油、

    澱粉事件,6 月 7 日豆乾使用油漆染料「皂黃」事件,8 月以偽藥供高屏地區石斑

    魚養殖業者、毒餐盒流竄市面、紅薏仁檢出黃麴毒素、胖達人香精麵包、山水米

    以劣質米充優質米,10 月初摩斯漢堡(臺灣)銷售之馬鈴薯類商品含致毒物質「龍

    葵鹼」、10 月 16 日食用油添加低成本葵花油及棉籽油混充,且還添加銅葉綠素調

    色,民國 103 年 2 月 26 日鼎王麻辣鍋湯頭由大骨粉、雞湯塊混製,同年 4 月 1 日

    雞蛋殘留抗生素事件、4 月 9 日黑心牛、羊、豬肉,注射「保水劑」增重一倍,2

    月 13 日及 4 月 16 日工業漂白劑漂白豆芽,6 月豆乾殘留防腐劑、漂白劑,7 月水

    產品殘致癌禁藥孔雀綠,9 月 4 日餿水油、回鍋油、飼料油混充食用油,10 月 15

    日政府對中國大閘蟹出貨源頭把關不嚴驗出氯黴素,11 月 14 日根據衛福部食藥署

    抽驗市售禽畜水產品用藥殘留結果,在 176 件市售產品中,有 3 件烏骨雞及 3 件

    貢丸用藥超標,其中在台南「大立生鮮超市」的新竹貢丸 12 含非法禁藥氯黴素,

    長期大量食用恐致血癌。11 月 18 日真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呈康食品 345 有限公

    司,將民國 101 年生產的法式鮮蔬什錦醬、冷凍雞腿、阿布蛋糕及「未來日期」

    咖啡等食品改換包裝並竄改有效日期後,再販售給全聯、台糖量販、大潤發、OK

    便利店、伯朗咖啡館等連鎖簡餐店及其集團旗下的真善美汽車旅館,違法行為至

    少長達 2 年。12 月臺灣所爆發的豆乾、豆腐與油豆腐等豆製品被檢出含有致癌物

    二甲基黃的食品安全事件。之後也波及部分泡麵的油包(「台灣食品安全事件列

    表」,民 104)。可見職場倫理與企業倫理的概念實有需要被加強。品德教育其內涵

    包括公私領域中的道德認知、情感、意志與行為等多重面向,可引導學習者朝向

    知善、樂善與行善的歷程與結果。教育部近年來對品德教育一直都有在積極推動,

    1 新竹貢丸竟含禁藥!氯黴素吃多恐致血癌雲林製造商急下架(民 103 年 11 月 15 日)。三立新聞網。

    取自 http://www.setn.com/News.aspx?PageGroupID=4&NewsID=48378 2 邱俊吉(民 103 年 11 月 15 日)。毒貢丸含氯黴素台南超市下架。蘋果日報。取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1115/36209435/ 3 邱俊欽(民 103 年 11 月 19 日)。真鍋呈康疑賣過期品至少長達 2 年。中央通訊社。取自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11190133-1.aspx 4 林近(民 103 年 11 月 19 日)。桃 園 查 獲 未 來 咖 啡 、 過 期 蛋 糕 ... 流 向 4000 多 業 者 。自由時

    報。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161125 5 陳華興(民 103 年 11 月 20 日)。涉將食品改換包裝及有效日期 桃縣查緝真鍋已處罰鍰令停製造。

    青年日報。取自

    http://news.gpwb.gov.tw/news.aspx?ydn=026dTHGgTRNpmRFEgxcbfWIQrJWsAo05toS0aglp%2Bn8lHjBa

    W4BvSAz%2B4UMK7V1omySpGX3K%2FCLdQiLfibwyqUF9tqvozj9loTQxaJc2Xus%3D

    28

  • 職場倫理與跨國企業倫理個案研究

    第一期為期 5 年,自民國 93 年至民國 97 年,鼓勵各級學校以我國既有共同校訓

    和德目為基礎,轉化當代新價值與思潮,選定其品德核心價值,制訂具體行為準

    則,進而融入學校正式和非正式課程活動中,以發展具有特色且永續之品德教育

    校園文化,於民國 95 年將原方案做微幅修訂督促各校將品德核心價值與其行為準

    則,融入相關學習領域及彈性學習節數中實施,並納入學期課程計畫中加以審慎

    規劃。第二期為「品德教育促進方案」自民國 98 年至民國 102 年,以「多元教學

    方法、學校落實推動、教師典範學習,品德向下扎根;師生成長、家長參與、民

    間合作、全民普及」為重點。在此階段積極推動「服務學習」融入課程,鼓勵各

    校透過有系統的設計、規劃、督導、省思及評量,來達成設定的學習目標,促進

    學生的社會與公民責任、服務涵養、反思批判等能力,使學生具備主動的學習力,

    繼而積極參與社會及國家事務,實踐熱愛生命、行善關懷、追求正義等的品德核

    心價值。第三期之 5 年計畫自民國 103 年至民國 107 年,此階段將深化品德教育

    之推動內涵,鼓勵各縣市、各學校規劃因地制宜的策略;透過活動性課程的實施

    可更深化學生的體驗、探索、反省與內化;在學習環境應積極增進校內外資源的

    有效整合,使品德教育由學校教育正向擴展到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以孕育國民

    具備有品德、富教養、重感恩、懂法治、尊人權之現代公民素養。

    目前的社會正處於自由開放與多元鉅變之際,品德教育可提升個人生活品

    質、生命價值、增進群體永續發展並形塑理想公民社會願景(教育部,民 104)。倫

    理是指人際互動應遵循的規範,是人們基於理性上的自覺,就人與人之間的各種

    關係,制定出彼此相互間適當的行為標準。倫理常與道德相提並論,兩者都是人

    們行為規範的準則,也是社會安定的基礎及進化的根源。職場中的倫理是指人在

    職場中應依循某些原則來追求自我的完善,使自己在對待人、事、物時能達最佳

    調適、發揮自我潛能、善盡職責,以實現自我價值及意義。一個企業文化所呈現

    的倫理思想可表現在:培養企業精神和團隊意識,激勵員工向心力、創意及創新

    意識,營造和諧及合作氣氛,關心社會、顧客和員工利益,建立組織成員的共同

    願景,用價值觀來引導組織成員的思想、行為及態度的表現,進而促進組織的持

    續建全發展(經觀榮,民 99)。因教育部優質人力方案認識其公司負責人許翠津總經

    理及曾有盛副總經理,在執行 1-1 優質人力方案問卷時發現曾副總經理對實習生的

    訓練很用心,進而產生探知其在職場品德與跨國企業倫理的思維。本研究目的為:

    1.瞭解何謂倫理及職場倫理。2.本個案撰寫是用國內已發展的企業,其用人的實際

    29

  • 林鳳美

    方式來加強學生在職場品德與專業倫理這一科目案例的了解,進而執行教育部的

    第 2 及第 3 階段的品德教育的推動。本研究方法採文獻歸納及實際訪談來撰寫,

    彙整的結果將可做為學界、業者及要踏入職場新鮮人的參考。本研究限制為完稿

    時間短,所以,在訪談問題思考方面、文獻收集及彙整,難免有不足之處。期對

    此主題有興趣者再作進一步探知。

    貳、文獻探討

    一、倫理

    倫理就字面上而言「倫」是類別、輩分,「理」是指紋理、脈絡。倫理就人群

    而言是人倫之理,即各種人際關係間所共守的規範(邱茂城、王昭明、吳育昇,民

    98 )。亦即傳統所謂的五倫: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朱建民等,民 94) 。

    倫理是一種「對」與「錯」的道德觀點所做的判斷,是人與人之間對道德標準的

    行為準則。西方倫理概念是指「ethics」最早源自希臘文「ethos」,意思是品格

    (character)、本質、人格,也與風俗、習慣相關。近代西方倫理的觀點以行為的

    結果對組織或社會大多數人的利害好壞作為判斷的依據。若某行為所產生的結果

    對大多數人是利大於弊,表此行為為合乎道德或倫理,反之則屬不道德或不合倫

    理。倫理引申其意為個人的品行氣質或社會的風俗習慣,推而至於宗教、社會關

    係,形成群體生活之共同信念和行為準則。

    倫理原則是指用來判斷行為是否合乎倫理規範,主要的理論有目的論、義務

    論和德行論三種。目的論(Teleology)以行為的結果來論斷對與錯。一種行為如果產

    生好的結果,就是好的行為,如果產生不好的結果,就是不好的行為。在符合目

    的論的意識型態的眾多道德法則當中,以實用主義(utilitarianism)也有人稱為效用

    主義較具代表性(余坤東,民 101)。以能達到最大效益為倫理行為。實用主義的觀

    點,從政治和社會的角度來看,政府施政的目的在為人民謀求最大的幸福,這種

    理念其實也是重視行為結果的最大效益之一種。實用主義也提供解釋不道德行為

    原因,實用主義所判別的不道德行為,也跟世俗的價值標準差異不大,即一件事

    情或行為之所以不道德,是因為它們不符合多數人的利益。實用主義從成本效益

    的觀點出發,比較符合社會對經濟活動的重視及對效率的需求。在企業經營領域

    30

  • 職場倫理與跨國企業倫理個案研究

    當中,實用主義是被看成合乎實際需求,也較有彈性的倫理道德法則。其限制為

    1.效益不容易客觀衡量即效用的解釋因人而異,包括是否有效用、效用的大小等,

    因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觀點,如一件事情從某個角度看也許符合效用原則,但從

    另一角度看就不符合效用原則(余坤東,民 101)。2.忽視正義與權利原則、疏忽平

    等與分配的精神、不重視個人權益(張培新,民 97)。

    實用主義者對於其限制也有一些見解與說明回應。在效益無法量化部分,實

    用主義者認為,生活中每個人都在進行效用的比較,只是自己沒有察覺而已,效

    用在比較的過程中,決策者雖然無法完全將效用量化,但對各種選擇方案的效用,

    仍然可評估出一個大概的喜好程度。對於未能考量公平、權力等原則的回應為實

    用主義並沒有主張行為可以違背公平或權利等原則,決策者在發展各種行為選項

    時,可將不符合公平或權利原則的選項先排除,這樣就不會有不符合公平原則的

    選項卻效用較高的問題發生(余坤東,民 101)。

    義務論(Deontology)以十八世紀的德國哲學家康德為代表,決定因素為行為者

    的意圖和動機。倫理行為是以為道德義務本身而做的行為。康德主張,道德是身

    為人類的義務,尊重他人、一致性、動機是評價行為是否合乎道德的重要指標。

    在康德的倫理理論中,每個人都有道德上的義務去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需求、

    態度、判斷、價值與關切的事情,及基於態度或價值所採取的行動,一旦有欠缺

    對他人的尊重,就是不道德的行為。康德以「一致性推論」作為判定某一行為是

    否違反了「尊重他人」的原則。所謂「一致性推論」的精神,即設想如果把某種

    行為變成通則,自己是否能夠在這樣的運作下接受。動機在康德倫理理論中是重

    要的道德研判準則之一。出於善意的動機,在道德的研判上,與行為本身一樣重

    要,若動機不純正,在道德的研判上為不道德的行為。公平原則主張社會成員同

    意彼此合作和互動,是社會正常發展的基礎。影響社會成員是否願意合作的關鍵

    因素為「公平分配權利與義務」。義務論的限制為當權利衝突時如何取得平衡點(張

    培新,民 97;余坤東,民 101)。

    德行論(Virtue)重視人的性格特點、氣質,認為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會呈現在

    其行為之中。德行論的主張也有其限制,如什麼是理想的人格?哪一種人才可說

    是有德行的人?其界定困難。以上三種倫理原則「目的論」、「義務論」、「德行論」

    雖不是非常完美,但可為決策者考量道德性提供思考的方向(張培新,民 97)。

    31

  • 林鳳美

    二、職場倫理

    「倫理」與「道德」的關係密切,但其意義並不相同。在中國若不特指「人

    倫」,道德是最常用的名詞,常把合乎倫理的,稱為合乎道德。在西方用倫理這個

    名詞反而多於道德(賈馥茗,民 93)。「倫理」(ethics)與「道德」(morality)常被人混

    用,用來泛指個人或群體合乎行為規範和善惡評價的行為、規範和評價的標準,

    和為了實現其原有善性的努力(沈清松,民 85)。如果嚴格加以區分,「倫理」偏重

    社會層面的規範系統,「道德」則偏重個人層面的規範系統(朱建民,民 85;沈清

    松,民 85)。在西洋哲學裡,德國哲學家謝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Schelling)

    曾經指出,「道德」只是針對個人的規範要求,目的在要求個人達成人格的完美,

    而「倫理」則是針對社會規範的要求,它要求全體社會遵守規範,藉以保障每一

    個人的人格(Schelling, 1977)。在中國哲學裡,「道德」通常是指一個人實現其人性

    時的歷程和成果,其中雖會涉及人倫關係,但總以道德主體本身為核心。「倫理」

    一詞則強調社會關係和群體規範的意味較濃(沈清松,民 85)。「一般倫理」(general

    ethics)是指那些適用於社會所有成員的規範;「職場倫理」一般又稱為「專業倫理」,

    「職場倫理」(workplace ethics)指在職場上應遵守的規範,如 1.準時上班,需加班

    時要延後下班。2.要察言觀色、入境隨俗,融入團隊。3.謹言慎行,多做少抱怨,

    以避免因失言而帶給人負面印象。4.懂得拿捏分寸、有禮貌,新鮮人要眼看、心想、

    多向前輩請教,才會進步(東吳大學學生事務處生涯發展中心,民 99);「專業倫理」

    (professional ethics)則是指那些適用於某些專業領域人員的規範。例如:「要守信用」

    適用於所有人的一般倫理,而「醫生對病人的病歷應該保密」則是適用於醫生的

    專業倫理(梁福鎮,民 94)。教師的專業倫理,比較強調教師專業團體對其成員所進

    行的行為規範,以維持發展彼此之間的專業關係(吳清山、黃旭鈞,民 94)。針對不

    同的專業領域,則有各自的專業倫理(朱建民,民 85)。因此,在談到跨國企業倫理

    時重視 1.回饋當地社會;2.對當地文化的尊重;3.人權與自由;4.獻金與涉入;5.

    顧客權益;6.尊重人與環境;7.對國際資訊倫理的重視(劉原超等,民 97)。

    三、職場倫理的必要性

    職場倫理的主要目的在提供該職業的從業人員,保持專業態度及立身處世的

    方針來加強風紀。企業職場是企業人員執行任務及參與活動的工作環境,不同的

    企業機構因有不同的企業職場,所以就有不同的企業倫理。企業倫理是指一些企

    32

  • 職場倫理與跨國企業倫理個案研究

    業體及其員工應如何行為的規則(rules)。在所有企業職場的企業倫理,並不是完全

    不同,而是差異性不同,其類比性是相同的。企業倫理的規範和實踐,有助於企

    業職場的穩定與安定。企業倫理對於企業職場有維繫、維護與保障的功能。

    不同專門職業有其倫理內涵,學者楊政學博士從企業倫理的觀點,認為職場

    倫理有其必要性:1.職場倫理是企業文化的重要內涵: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培

    養專門職業的倫理觀,是企業文化的內涵,也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必要基礎。所謂

    企業中的專門職場倫理觀或倫理導向,是指企業中的從業人員在企業團隊中,所

    顯現出的職業操守與團隊意識。在現代企業中的每一個團隊人員,都要具備符合

    該團隊利益的職場倫理觀,這是在一個企業團隊內服務的根本條件。職業階層越

    高,對其職業道德的要求也越高。社會上對企業的中高階層管理人員、總經理、

    董事長階層,在職業道德的要求,遠高於對一般員工的要求,因為這一階層人員

    的職場倫理觀,常常會影響到整個企業的走向與命運,甚至衝擊到整個社會及國

    家。知識、技能、職場倫理是就業的資本。一個企業經理人如果其資歷才能與他

    人相仿,良好的道德操守與信譽是決定其出線與否或勝負的關鍵。2.經理人應當具

    有與組織契合的倫理觀:企業經理人是指專門從事企業經營管理的人,其成員包

    括總經理、協理、各部門經理、副理、襄理等,涉及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專業領

    域,當他任職某個企業時,必須具備與所服務的公司相契合的職場倫理觀,恪守

    應有的職業道德,否則會為自己或所屬企業帶來極大的職業風險。企業經理人若

    一味只做自己想做的事,置企業整體利益於不顧或有所忽視,一旦問題出現將給

    企業帶來重大損失,企業所有人只能自己承擔責任。3.培訓是形成職場倫理的重要

    途徑:職場倫理觀念應由企業有意識建立,即企業透過培訓的過程來引導形成,

    使員工具有積極性,進一步促進企業發展。企業要有完善的激勵制度,對不遵守

    企業規定者應予處罰,相對的對於遵守企業規定、符合倫理要求者應適度獎勵,

    以強化其行為,轉化成生產力進而實現企業目標。(楊政學,民 102;邱茂城等人,

    民 98)

    四、職場品德

    吳若權(民 96)提到幸福的金湯匙,包括三個部份:「品德」、「知識」、「理財」。

    其中,握把是「品德」,決定正確的方向;支點是「知識」,運用槓桿原理,讓有

    限的力量可以撐起無限的夢想;湯匙底部的盛儲空間是「理財」,可以增添生命珍

    33

  • 林鳳美

    貴的價值、也可以將美好的價值分享出去。品德可以讓學識和金錢都用在正確而

    良善的地方。所以,由「品德出發的成功,對人生才有意義」。若欠缺品德,對社

    會的危害為極大。

    職場重視的品德有「誠信」、「責任」、「謙虛」。「誠信」是指誠實守信,言行

    一致、表裡如一,是做人處事的根本。誠信的人因得別人的信賴容易做事成功,

    失信的人因不得人心,做事容易失敗。「責任」是對任務的一種負責與承擔,認清

    自已的責任才可把自已份內工作做好。員工的責任為拒絕藉口、專注加強自己的

    技能、知識水平以使自己適合公司發展和市場競爭。此外,員工的形象也代表企

    業的形象,所以員工要以維護公司的利益和形象作為自我要求的標準(經觀榮,民

    99)。「謙虛」是對每一個人要尊重及和善。孟德斯鳩說謙虛是不可缺少的品德。民

    國 99 年急需有關謙虛的名言佳句....網頁上提及泰戈爾說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

    候,便是我們最近於偉大的時候。在職場上不管對上級、平輩、下屬及所有人都

    要謙遜才對,千萬不可貶低別人及得理不饒人,記住「好好建立自己的人脈」才

    是職場成功之道(東吳大學學生事務處生涯發展中心,民 99)。

    五、職業態度

    現今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為態度包含認知(cognition)、情感(affection)、行為

    (behavior)等三個主要成份(Penrod,1983;Fedlman,1985)。「認知」表對特定態度的

    知識或信念;「情感」表對特定態度的感覺或喜好;「行為」表對特定態度的行動

    傾向(蘇美蓉,民 96)。劉德生(民 77)指出職業態度為個人在職業發展歷程中,其對

    職業投入的程度、工作的看法、喜好因素等。呂建國、孟慧(民 91)認為職業態度為

    個人對職業好壞的評價。人們職業選擇過程、工作積極性和忍耐力所表現出的行

    為意向。

    參、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文獻歸納及實際訪談的研究方法,在倫理的部分以「目的論」、「義

    務論」、「德行論」三種倫理原則來判斷行為是否合乎倫理規範,歸納職場倫理的

    定義及必要性。以職場品德與跨國企業倫理為核心發展 8 大問題(劉原超等人,民

    98;經觀榮,民 99)如表一,藉由訪談方式分析個案進而彙整相關資料和文獻而得

    34

  • 職場倫理與跨國企業倫理個案研究

    結論。

    表 1

    職場品德與跨國企業倫理個案公司命題

    問題編號 題目

    1 請問貴公司在職業道德的管理制度規章中,公司員工有哪些行為

    會被獎勵?哪些行為會被處罰?

    2 請問貴公司的企業文化 6 為何?

    3 是否有建立道德價值觀的人力資源管理?

    (1) 甄選:是否強調這家企業重視什麼?

    (2) 新進員工輔導:是否積極在此階段用以溝通及塑造新進員工具有

    企業期待的文化,行為表現及公司深信不疑的價

    值信仰。

    (3) 訓練與發展:是否和企業文化價值理念相整合。

    (4) 績效評估:是否能讓主管及部屬知道,其行為表現是否符合企業

    的期待與要求,且透過不斷的改善,將使員工行為接

    進企業價值理念。

    (5) 職涯發展:是否有實現部屬職涯發展方案。

    (6) 薪酬與獎勵:其制度設計是否強調企業文化,激勵員工行為表現,

    符合公司期待。

    4 實際案例為何?

    5 國際企業倫理的範疇包括 1.回饋當地社會;2.對當地文化的尊重;

    3.人權與自由;4.獻金與涉入;5.顧客權益;6.尊重人與環境;7.

    對國際資訊倫理的重視。請問貴公司在這 7 大範疇內實際運作狀

    況為何?

    6 請問梵谷國際有限公司"績效評估表"為何?"薪酬與獎勵制度"為

    何?在獎勵制度中是否有員工得到獎勵的實際案例?上、下班時

    6 企業文化是指一企業全體成員所共享的價值觀和所遵循的行事規範(吳復新,民85)。Robbins (2000)

    指出企業文化可以作為一種意義決斷和控制機制來指導和形塑成員的態度和行為。

    35

  • 林鳳美

    間為何?

    7 請問梵谷國際有限公司的"服務規則或工作場所規則"及"用人規則

    "為何?

    8 請問若要在職場上做事成功有那些原則或態度可參考?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肆、梵谷國際有限公司的職場品德與跨國企業倫理分析

    從曾有盛副總經理所提供的資料得知,梵谷國際有限公司成立於民國八十三

    年,為家用藝術品之專業進口商,所從事之業務即為世界各地家飾藝品、花瓶、

    杯組、蕾絲系列、日用百貨,並獨家代理美國“GREENLEAF”香系列(此公司是世

    界芳香系列產品之最大廠牌,行銷全世界行之有年,而個案公司即為其臺灣、香

    港及大陸之總代理)。個案公司不僅為國內傢飾藝品界知名之批發商,同時亦擁有

    自營門市店面及各大百貨公司專櫃。目前專櫃皆集中於南台灣地區如:夢時代

    2F/B1/B2、SOGO14F、大立伊勢丹 9F、11F、大遠百 10F、新光三越 13F、台南大

    遠百 6F 與和平暢貨中心直營門市店面。

    梵谷國際有限公司的歷史沿革如表二。

    表 2

    梵谷國際有限公司大事紀

    時間 大事紀

    民國 78 年 04 月 籌備期。

    民國 78 年 06 月 梵谷國際企業成立於高雄,以歐洲家具家飾商品為主。

    民國 82 年 03 月 代理美國 Greenleaf inc. 芳香系列等商品。

    民國 82 年 05 月 公司營業據點正式設立。

    民國 83 年 06 月 進駐百貨專櫃通路[新光三越]。

    民國 86 年 08 月 喬遷至高雄市中山路。

    民國 87 年 07 月 建立倉管電腦化。

    民國 88 年 12 月 創建【安琪麗亞】 品牌,以開發服飾、保養品為主要業務、

    36

  • 職場倫理與跨國企業倫理個案研究

    創建【檜之木】品牌,以檜木週邊商品為主。

    民國 91 年 08 月 於高雄新光路成立高雄旗艦店,三樓門市賣場。

    民國 93 年 進軍大陸市場。

    民國 94 年 籌劃國際路線。

    民國 95 年 正式進軍國際市場

    民國 96 年 嘉興梵谷公司成立總部。和平暢貨中心開幕,1~7 樓複合

    式商品經營。

    民國 98 年 義大世界 55 戶別墅工程。

    民國 101 年 跨行製造業 7。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企業的本質包含「正直」、「正義」、「能力」、「效用」等特質,不僅為國際倫

    理標準,也是企業必須遵守所謂的企業倫理原則。此道理在世界各地大致相同。

    狹義的職業道德是指某些工作職位的人員,因專業而該項職務有特別的要

    求,以符合社會的利益。廣義的職業道德是指每位在職場的工作者,都有自己在

    崗位上必須遵守的標準與規範。

    彙整與曾副總經理訪談 8 大命題資料如下:

    問題 1:請問貴公司在職業道德的管理制度規章中,公司員工有哪些行為會被獎

    勵?哪些行為會被處罰?

    曾副總經理回答:行為會被獎勵者:個人行為對公司成長有正面影響效果者,如

    業績、企業文化、士氣。

    行為會被處罰者:影響公司士氣,破壞公司形象。

    問題 2:請問貴公司的企業文化為何?

    曾副總經理回答:用心永續經營,使美的藝術深入每個人的生活中。以期達到

    “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

    7 梵谷國際有限公司的曾有盛副總經理於民國 101 年跨行於正弘塑膠有限公司的經營。營業項目為

    塑膠射出(以製造 PET 寶特瓶為主)。主要客戶為泰山、黑松、味全、津津等。

    37

  • 林鳳美

    問題 3:是否有建立道德價值觀的人力資源管理?

    曾副總經理回答:有。

    (1)甄選:是否強調這家企業重視什麼?

    曾副總經理回答:有。

    (2)新進員工輔導:是否積極在此階段用以溝通及塑造新進員工具有企業期待的文

    化,行為表現及公司深信不疑的價值信仰。

    曾副總經理回答:是。

    (3)訓練與發展:是否和企業文化價值理念相整合。

    曾副總經理回答:是。

    (4)績效評估:是否能讓主管及部屬知道,其行為表現是否符合企業的期待與要求,

    且透過不斷的改善,將使員工行為接近企業價值理念。

    曾副總經理回答:是。

    (5)職涯發展:是否有實現部屬職涯發展方案。

    曾副總經理回答:是。

    (6)薪酬與獎勵:其制度設計是否強調企業文化,激勵員工行為表現,符合公司期

    待。

    曾副總經理回答:是。

    問題 4:實際案例為何?

    曾副總經理回答:如果可以如設計師般的幫客人設計其所需要的美的感覺,將可

    得此筆獎勵金。

    問題 5:國際企業倫理的範疇包括 1.回饋當地社會;2.對當地文化的尊重;3.人權

    與自由;4.獻金與涉入;5.顧客權益;6.尊重人與環境;7.對國際資訊倫

    理的重視。請問貴公司在這 7 大範疇內實際運作狀況為何?

    38

  • 職場倫理與跨國企業倫理個案研究

    1.回饋當地社會。

    曾副總經理回答:是,如贊助當地學校。

    2.對當地文化的尊重。(是否有聘用外籍勞工?)

    曾副總經理回答:是,如贊助當地廟會活動 (沒有聘用外籍勞工)。

    3.人權與自由。(對女性的尊重與兩性平等問題的重視。)

    曾副總經理回答:是,公司不僅對女性尊重,而且有女權過勝的傾向。

    4.獻金與涉入。(打入中國市場是否有使用獻金策略?請問貴公司如何進入中國市

    場?)

    曾副總經理回答:以小博大,尋求當地代理商。以代理商方式經營。

    5.顧客權益。(內外銷商品有無注重商品安全與消費者使用權益問題?)

    曾副總經理回答:有。

    6.尊重人與環境。(污染問題。)

    曾副總經理回答:有。

    7.對國際資訊倫理的重視。(有無智慧財產權問題?)實際案例為何?

    曾副總經理回答:有。公司本身不僅有註冊國際商標,也有代理國際品牌的商標。

    問題 6:請問梵谷國際有限公司"績效評估表"為何?"薪酬與獎勵制度"為何?在獎

    勵制度中是否有員工得到獎勵的實際案例?上、下班時間為何?

    曾副總經理回答:1.公司沒有績效評估表,但公司有開放客戶的業績抽成作為獎勵

    制度,所有員工自己分配欲服務的客戶,每月結算後,再依比

    例分紅。所以每期獎勵實例皆不同。

    2.薪酬依職級及年資有所不同。

    3.上班時段 AM 9:00~PM 6:00 (午休時段 PM12:30~PM 1:

    30)。

    39

  • 林鳳美

    問題 7:請問梵谷國際有限公司的"服務規則或工作場所規則"及"用人規則"為何?

    曾副總經理回答:服務規則為對人以誠相待,對事認真負責。

    用人規則為待人誠懇,做事認真負責,肯學習,有上進心。

    問題 8:請問若要在職場上做事成功有那些原則或態度可參考?

    曾副總經理回答:在職場上做事首先要突破兩個障礙 1.無知;2.執著。壓力可使煤

    變成鑽石。態度可決定人的一生。所以,做事要常抱持熱忱、

    正面思考及創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在職場上要 1.選對的行業;

    2.選對的公司;3.選對的產品;4.跟對人;5.做對事;6.用對方法。

    感恩的心,人的生存首先要學會四感:感謝(師長)、感激(同

    學、朋友)、感念(家人)、感恩(幫助過你的人)。人生要交的

    好朋友有 4 種︰1.能力比你強的;2.資訊比你廣的;3.品德比你

    高尚的;4.人脈比你〝優〞的。 優質人脈的體檢表:1.他擁有

    哪些資源;2.在有困難的時候可以給予實質的幫助的;3.付出有

    無領情感謝;4.人脈不重疊;5.在身邊時精神心情有無變好。成

    功者要具備 3 種能力:1.觀察力;2.分析力;3.決斷力。成功是

    堅持而來的!

    伍、結論與建議

    由訪談的結果及相關的文獻歸納得知「個人態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品德

    決定一個人的未來,個人產值,決定你的價值」,在食安問題多且訊息萬變的環境

    下,企業需要有好的企業文化以強化團隊的「職場倫理」、「向心力」、「敬業」、「樂

    業」的觀念和態度。目前社會及企業界到處充斥「貪枉」、「強奪」、「內鬥」與「派

    系」的情況,所以,在課程中加強職場倫理的觀念和職場品德與跨國企業倫理個

    案的解說為當務之需。個案公司的企業文化為用心永續經營、使美的藝術、深入

    每個人的生活中,以期達到“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境界。此理念好好推行

    將可美化人的生活,提升個人及社會大眾的生活品味及品質,使社會更為詳和,

    同時,可使個案公司的口碑更好、更有競爭力而永續經營下去,且跨國企業要經

    40

  • 職場倫理與跨國企業倫理個案研究

    營成功不僅 7 大範疇要注意及推行,「職場倫理」、「誠信」、「責任」、「謙虛」、「態

    度」、「四感」也需注重,更要有觀察力、分析力、決斷力及堅持下去的決心。因

    個案公司有上述好的理念,所以獲得「國家優良商品金質獎」暨「國家企業領導

    人金舵獎」且跨業至製造業。個案公司目前在正修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有提供學

    生實習的機會,學生若了解經營者的職場品德與跨國企業倫理的觀念,將有助學

    生取得實習的機會及創造未來畢業後進入職場的機會。品德教育及企業倫理的注

    重會使人格發展更為完善,時時抱著良善的心及好的態度,從個人、家庭、學校

    做起再進而推廣至企業、社會、國家。如此,個人、企業至國家才有競爭力,生

    活品質、身體健康才能改善及有所保障以迎接未來的挑戰。

    41

  • 林鳳美

    參考文獻

    一、書籍

    1. 余坤東(民 101)。企業倫理商業的道德規範。台北:前程文化。

    2. 呂建國、孟慧(民 91)。職業心理學。台北:揚智。

    3. 邱茂城、王昭明、吳育昇(民 98)。職場倫理與就業力。台北:普林斯頓國際。

    4. 楊政學(民 102)。企業倫理:倫理教育與社會責任。台北:全華。

    5. 賈馥茗(民 93)。教育倫理學。台北:五南。

    6. 經觀榮(民 99)。職場倫理。台北:新文京。

    7. 劉原超、林佳男、沈錦郎、林以介、黃廷合、齊德彰…張仁家(民 98)。企業倫

    理(第二版)。台北:全華。

    8. Feldman, R.S.(1985). Social Psychology. NY: McGraw-Hill.

    9. Penrod,S.(1983).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Prentice-Hall.

    10. Robbins S. P.(2000).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11. Schelling, F. W. J. (1977). Schellings Philosophie der Freiheit : Festschrift der

    Stadt Leonberg zum 200. Geburtstag des Philosophen. Stuttgart: Kohlhammer

    Verlag.

    二、期刊、論文

    1. 朱建民(民 85)。專業倫理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通識教育季刊,3(2),33-56。

    2. 吳清山,黃旭鈞(民 94)。教師專業倫理準則的內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32,

    44-58。

    3. 吳復新(民 85)。改進我國當前勞資關係之研究-從企業與職業倫理的觀點探

    討。空大行政學報,5,67-123。

    42

  • 職場倫理與跨國企業倫理個案研究

    4. 沈清松(民 85)。倫理學理論與專業倫理教育。通識教育季刊,2(3),33-56。

    5. 林鳳美(民 100)。職場品德與跨國企業倫理個案研究。2011 全球商業經營管理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632- 638 頁)。高雄市:正修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6. 張培新(民 97)。企業倫理之探討:以台積電為例。中華管理學報,9(4),1-26。

    7. 梁福鎮(民 94)。教師專業倫理內涵與養成途徑之探究。教育科學期刊,5(2),

    61-77。

    8. 劉德生(民 77)。中等學校學生職業觀念與職業態度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9. 蘇美蓉(民 96)。勞工國家文化價值觀、職業價值觀與職業態度的跨文化比較(未

    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三、網路資料

    1. 台灣食品安全事件列表(民 104 年 1 月)。維基百科。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台灣食品安全事件列表

    2. 吳若權(民 96 年 11 月)。自己打造金湯匙。天下文化。取自

    http://mypaper.pchome.com.tw/540903/post/1298547281

    3. 東吳大學學生事務處生涯發展中心(民 99)。職場教戰手冊。取自

    http://webbuilder.scu.edu.tw/builder/upload/web120/files/form_file_2707.pdf

    4. 林近(民 103 年 11 月 19 日)。桃園查獲未來咖啡、過期蛋糕 ...流向 4000

    多業者 。自由時報。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161125

    5. 孟德斯鳩、泰戈爾(民 99)。急需有關謙虛的名言佳句....。取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6071409691

    6. 教育部(民 104)。品德教育資源網。取自 http://ce.naer.edu.tw/policy.php

    7. 邱俊吉(民 103 年 11 月 15 日)。毒貢丸含氯黴素台南超市下架。蘋果日報。取

    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1115/36209435/

    43

  • 林鳳美

    8. 邱俊欽(民 103 年 11 月 19 日)。真鍋呈康疑賣過期品至少長達 2 年。中央通訊

    社。取自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11190133-1.aspx

    9. 新竹貢丸竟含禁藥!氯黴素吃多恐致血癌雲林製造商急下架(民 103 年 11 月

    15 日)。三立新聞網。取自

    http://www.setn.com/News.aspx?PageGroupID=4&NewsID=48378

    10. 陳華興(民 103 年 11 月 20 日)。涉將食品改換包裝及有效日期 桃縣查緝真鍋

    已處罰鍰令停製造。青年日報。取自

    http://news.gpwb.gov.tw/news.aspx?ydn=026dTHGgTRNpmRFEgxcbfWIQrJWs

    Ao05toS0aglp%2Bn8lHjBaW4BvSAz%2B4UMK7V1omySpGX3K%2FCLdQiLf

    ibwyqUF9tqvozj9loTQxaJc2Xus%3D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