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视觉试验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 › zuojia ›...

1
3 8 1988 年,距离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阿甘 正传》还有 7 年,距离鲍勃·霍斯金斯因出演《蒙 娜丽莎》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和戛 纳与金球双料影帝刚过去 1 年。此时,由罗伯特· 泽米吉斯指导、鲍勃·霍斯金斯主演、史蒂芬·斯 皮尔伯格担任监制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上映 了。《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不仅成为 1988 年好莱 坞电影行业的热门话题,还囊括了当年4项奥斯 卡金像奖,并获得了3项提名。 1947年的洛杉矶,所有的卡通角色都居住 在卡通城内。兔子罗杰是一名卡通演员,他因为 担心妻子、卡通歌手杰西卡有外遇而在片场频频 出错。为了让罗杰对自己的妻子彻底死心专心 投入拍摄,卡通电影的老板马隆雇佣了鲍勃·霍 斯金斯饰演的私家侦探艾迪,并请他在调查时 拍摄杰西卡偷情的照片。原来,杰西卡出轨的对 象正是拥有卡通城地产权的马文·艾克梅。就在 罗杰看到杰西卡出轨的照片并发狂的第二天, 马文·艾克梅被杀害了。这一卡通角色杀害人类 的案件引发了巨大轰动,人们要求逮捕并处死 罗杰…… 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并非剧情,而是真人与 动画结合这一表现形式—第 61 届奥斯卡奖就 将最佳视觉效果奖颁给了这部影片。影片中的罗 杰以及其他卡通角色都是通过二维动画的方式 创造出来的,而卡通角色之外的部分都是由实景 拍摄完成的。实际上,《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并非 第一部真人与动画结合的影片,在20世 纪 20年代有许多人尝试制作真人与动 画结合的影片,其中也包括大名鼎鼎的 沃尔特·迪士尼,他用这种方式拍摄了 《爱丽丝漫游奇境》。那么《谁陷害了兔子 罗杰》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大的关注?第一 个做出某种形式探索的人应该被记住, 因为他开拓了形式表现的领域;然而第 一个将形式运用到极致的作品也意义非 凡,因为它标志着形式的成熟,以及这种 形式可作为一种影片类型而存在。 这位“意义非凡”的人正是《谁陷害 了兔子罗杰》的动画导演、对欧美动画发 展有着卓越贡献的加拿大动画人—理 查德·威廉姆斯。他不仅获得过 3 次奥斯 卡奖,还在其伦敦的工作室培养出了绘 制《狮子王》中“刀疤”形象的动画师安德 里亚斯·德加、迪士尼公司《公主与青蛙》 和《纸人》的动画总监埃里克·哥德伯格, 并在 2009年出版了一本动画专业师生 以及从业者几乎人手一册的创作教学总 结:《动画师生存手册》。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将形式与故事 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影片一开场,是兔子 罗杰陪伴着独自在家的小宝宝,由于罗 杰的愚蠢而引发出一连串有趣的动作 戏。然而导演喊“停”的瞬间,我们才知道这是一 个真人实拍片的现场—罗杰是一个真实存在 的卡通角色,他可以与人类导演直接对话,并和 他讨价还价。这一开场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威廉 姆斯令罗杰与小宝宝追逐的画面充满灵活的透 视转换,并且让摄影机的视角极为自由。这一创 作偏好也体现在他后来的作品《小偷与鞋匠》和 《序幕》中。为了让罗杰和艾迪真实地处于同一空 间内,工业光魔公司负责制作了影片中1000多个 特效镜头。实拍与二维动画结合最大的难题,在于 实拍片的光影与色调写实、细节丰富;而二维动画 的颜色平面单一、概括性强。而工业光魔公司利用 分层技术,使得光影和色调得以灵活转换,从而使 实拍胶片与二维动画的合成变得自然而流畅。 威廉姆斯从12岁开始自学动画,22岁就在 伦敦有了自己的工作室。2015年,他独立完成的 动画短片《序幕》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 片奖的提名。《序幕》表现了两队人马的残酷厮 杀,其摄影机视角的灵活与动作所带来的张力, 让观众在观看时甚至紧张得屏住呼吸—难怪 理查德·威廉姆斯谈到,这是他从业生涯中惟一 一部完全按照自己想法制作的影片,他从十几年 前就开始着手画这部片子了。 在制作《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之前,理查德· 威廉姆斯正在制作一部动画长片,它最初的名字 是《纳斯尔丁》,1972 年后更名为《小偷与鞋匠》。 《小偷与鞋匠》自 1964 年开始制作,到《谁陷害了 兔子罗杰》上映时,已历时 24 年。《谁陷害了兔子 罗杰》的成功,让威廉姆斯获得了华纳影业的投 —然而这笔投资却毁了那部本来有望成为 经典的动画长片;这其中的曲折与艰辛,则是另 外一篇故事了。 科声幻影 实验动画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陪你走过二十年 陪你走过二十年 —日本动画·魔法篇(4):田尻智与《宠物小精灵》 吕晶莹 责任编辑:行 特约编辑:星 2017 年 11 月 27 日 星期一 少儿文艺 乔治 乔治 · · 格里芬 格里芬 说起来《至暗之时》(TheDarkestHour) 本是一部美国科幻片,不过它的外景整个都是 在俄罗斯境内拍摄的,所以也可以认为它多少 有些俄罗斯风味。当然,下此论断的原因绝不仅 是基于外景地这么简单,而是因为它的构思与 故事也颇具俄罗斯风格。 故事是那种灾难片的版本:突如其来的外 星能量智慧,如光影一般从天而降;它们一接触 到人就立刻将其分解,影片中的几位年轻主人 公不得不四处逃亡…… 影片的外景,完美地显现出了俄罗斯那古 朴的市容建筑。而那些空旷的街道,则给人一种 强烈的肃杀之感。这不禁令人想起英国那部小 成 本 科 幻 电 影《28 天 后》(28 Days Later)。在 那部电影里,不慎泄露的病毒戕害了整座城市 的人民,镜头中所展现的同样是空无一人的街 道。《28 天后》的故事原型,其实来自英国科幻 作家约翰·温德汉姆的科幻作品《三尖树时 代》,只不过把原本那个具有具象性的神奇生 物“三尖树”换成了更为写实的病毒。不过《28 天后》的镜头都是依靠DV拍摄,否则想在城市 清晨的交通高峰到来之前拍摄几无可能—连 架设摄影机都来不及!而《至暗之时》的这种空 旷是如何处理的就不得而知了,据说图书馆部 分的拍摄是在它休馆时进行的,但无人的街道 恐怕很难处理。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本可谓说好不好说坏 不坏,但在网上却恶评如潮。其实平心而论,不 能说这是一部科幻影片中的上好佳作,但它也 还不至于那么糟糕。毕竟有构思、有情节、有情 感、有特技—有多少科幻电影连这些都不具 备呢。 当然的确也有很多不足值得一说。 首先这种光影智慧的设定,确实具有一定 的新颖性,属于科幻作品中比较特别的外星智 慧造型。其实这种“形象”在科幻文学中并不罕 见,但在科幻电影中却鲜少出现,一个重要的原 因就是,这种形态的外星智慧,肯定不会那么招 人;除非电影设置者有特别的高招,否则很难吸 引观众。一个附带的意义是特技变得容易制作, 可惜由此带来的兴奋点却难以持续。 不过这种外星形象,倒是真的非常符合俄 罗斯科幻文学惯用的手法:模糊、含混、暧昧,还 充斥着一种明显的技术味道。总之,它不那么表 观化地刺激,更符合故事所设定的俄罗斯背景。 其次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影片在这点 上的描写实在有些肤浅,相关表达充满了表面 化的东西。不过说起来这又像是很多类似电影 的通病,并非这部作品一片之过。想必这里有剧 本的问题,应该也有演员的问题,因为在不同文 化的交往出现之前,他们的表现同样差强人意。 而俄罗斯军人与外星智慧战斗的原因,同 样也苍白到毫无说服力。投入战斗的最初动因, 可以不似传统般的英雄豪迈,但是所谓的家园 意识恐怕也太过无力。美国人的“我们要回家” 和俄罗斯人的“这就是我们的家”,居然决定了 人们的未来走向,甚至决定了他们加入战斗的 决心。其实这时拿起武器与外星智慧战斗真正 的也是惟一的原因,只能是人类本能般的自保。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俄罗斯街景, 确实流露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文化感。说句未必 妥当的话:即便是忽略掉行走其中的人类演员, 单是欣赏这些背景也算没有白看这场电影。由 此说来,这部影片真让人回想起早年那部《意大 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 —说是喜剧片,但俨然 就是一部为俄罗斯旅游风光定制的宣传片。而 如今这部《至暗之时》,恐怕多少也会起到类似 的效果。 理查德·威廉姆斯 动漫焦点 动漫焦点 乔治 乔治 · · 格里芬 格里芬 》: 》: 到尾反思动画自身 到尾反思动画自身 刘书亮 刘书亮 1996年,日本任天堂公司在第一代便携式游戏机 Game Boy 里发布了名为 Pocket Monster 的角色扮 演类游戏。此后,导演汤山邦彦将其改编为电视动画, 总共 6 部,自 1997 年 4 月 1 日播出,距今已有 20 年整。 第一部动画《神奇宝贝·无印篇》(“无印篇”即“没有副 标题”之意)1998 年被引入中国大陆,并在电视黄金时 间播出,从此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中坚力量“80 后”一代 的共同回忆。 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真新镇的地方,那里的孩子 年满 10 岁便可获得训练神奇宝贝的资格。主人公小智 的目标是成为最厉害的神奇宝贝训练大师,但他却在 极其重要的挑选神奇宝贝的日子因睡过头而迟到,险 些失去机会。无奈之下,他只能领走别人不要的神奇 宝贝皮卡丘—一只外表可爱温顺、性格害羞内向而 脾气极为暴躁的电气鼠。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小智 和皮卡丘得到了大木博士赠予的神奇宝贝图和宝贝 球,自此踏上探险之旅。在旅途中,通过皮卡丘的帮 助,小智逐渐成长,与新的神奇宝贝邂逅,并与新的伙 伴们一起,并肩作战,继续前行。 因为动画连载的时间过长,又被划分为6部,其粉 丝群按年龄划分为不同派系,不同的群体会支持不同 的作品和人物。小智是日本式成长故事中典型的少年 主角,人物塑造中规中矩,新意不多,因而引发的争论 也少。但这6部作品却频繁更换女主角,结果喜爱不同 女主角的人群基本上按年龄分布,并在各种论坛上因 哪位女主角最好而频起争端。事实上,如今国内网上 关于此剧的诸多讨论,除了与人物相关的分歧,更多的 则是回忆童年的“怀旧”主题。 当然偶尔也会有人客观分析作品,直言童年时的 “神作”用当今的眼光看不过是一部稍有亮点的动画, 重 复 的 情 节(收 服 精 灵 —打道馆赛 —大型比 —结交朋友)稍显乏味,画面亦不够精美细致。但 就笔者而言,童年的陪伴却足以让我为这部动画打上 一个高分—晚饭时分守候在电视机前的画面,至今 在脑海中不曾忘却。从少年到青年直至接近中年,如 今再度陷入回忆,似乎重回只需为作业和考试烦恼的 小学时代。 这部作品在中国有着多种译名:《宠物小精灵》《神 奇宝贝》《口袋妖怪》《精灵宝可梦》等等,由此也可看出 其受欢迎程度。而作品最初的原创者也不该被忘记, 他就是著名的电子游戏制作人、该系列游戏策划者田 尻智。作为游戏业的一个传奇,在2000年初游戏市场 一片萧条之际,田尻智凭借简单的画面、重复的情节以 及低廉的开发成本,创造了一个销售上的奇迹,改变了 电子游戏产业的发展轨迹。很多游戏玩家都曾有过制 作获得大众认可的伟大游戏的梦想,而田尻智则通过 自己不懈的努力实现了梦想—这位游戏业的巨人, 甚至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作品主人公小智的名字。 让自己的身影和面貌出现在作品中 的动画创作者并不少见。早在“前米奇 时代”,很多动画师,比如弗莱舍兄弟,就 已经在做这样一件事情了。然而,乔治· 格里芬的动画短片《头》却将这种创作 方式发挥到某种极限,进而探究动画的 本体。 学者弗尼 斯 在《动 画 圣 经》一 书 中 评 价格里芬是“许多动画人的榜样”,说他 所出版的《帧》“是对 1970 年 代 以 自 由 和 艺术化著称的美国动画史的最重要纪 录 ”,可 见 乔 治·格 里 芬 在动画史上的极 高地位。而他的《头》正是其最为著名的 作品之一。在这部10分钟的短片里,格 里芬以头的造型 —自己的脑袋,以及 一些绘制出的角色头像—用多种技法 展现了和其他创作者迥然不同的作品形 式,可以说是一部让人重新理解动画的 作品。 《头》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便是破除了 传统影片制作中“只见结果不见过程”的 “透明化”,让观众充分看到动画的制作过 —这或许也是格里芬最喜欢在作品 中去做的事情。他在不少段落里将完成 的动画效果与一张一张画下每个画面的 全过程放在一起展示。 针对实拍影像,格里芬做了类似的解 构:将自己打喷嚏的一个实拍片段印制在 一条长长的纸带上,把纸带首尾连接闭 合,置于一个手摇装置上,在影片里逐帧 呈现纸带上的每一个画面,于是在片中, 纸上格里芬自己的头仿佛动了起来。格 里芬自己说,通过影片中的精心编排,他 可以“为机器与人工艺术提供一些比较”, 实际上前者与实拍电影关联甚密,后者则 是传统动画所必需的。 作品还直接对“角色”这一概念进行 了有趣的讨论。在影片开头,格里芬自己 出现在摄影机前的一个实拍段落里,他 说:“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气色很好,简单 又天真,像个孩子一样。我用蘸水钢笔画 非常复杂的画,有很多交叉影线、纹理、阴 影……现在我老了很多,脸上全是线,眼 睛下都是圈儿,双下巴。你懂的,角色 嘛。而我的画却非常简单,像个孩子,天 真。你必须天真地排着队,等着自己被拍 摄下来。”这几句话可谓饱含哲理,暗示了 人生的时间性与动画帧与帧之间关系的 这种时间性的共通之处。 影片结尾,这段台词再度出现—但 与开头不同的是,这次在画面里述说和 表演的却是一个方形的动画脑袋,更清 晰地对比了实拍与动画之间的微妙关联 与差别。 《头》是乔治·格里芬 1975 年的作品;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40多年,我们对于 手绘动画、纸上作业已经有了全然不同的 理解和态度。再看这部短片,难免带上一 种怀旧感。正如格里芬自己说的,老了之 后画画反而像个孩子;有时候看惯了数字 动画特效的大场面,我们却更容易在《头》 这样童趣洒脱的简单表达中回望动画的 本质。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剧照 剧照 出色的视觉试验 出色的视觉试验 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 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Transcript of 出色的视觉试验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 › zuojia ›...

Page 1: 出色的视觉试验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 › zuojia › wyb8B171127_Print.pdf影片的外景,完美地显现出了俄罗斯那古 朴的市容建筑。而那些空旷的街道,则给人一种

38

1988年,距离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阿甘

正传》还有7年,距离鲍勃·霍斯金斯因出演《蒙

娜丽莎》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和戛

纳与金球双料影帝刚过去1年。此时,由罗伯特·

泽米吉斯指导、鲍勃·霍斯金斯主演、史蒂芬·斯

皮尔伯格担任监制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上映

了。《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不仅成为1988年好莱

坞电影行业的热门话题,还囊括了当年4项奥斯

卡金像奖,并获得了3项提名。

1947年的洛杉矶,所有的卡通角色都居住

在卡通城内。兔子罗杰是一名卡通演员,他因为

担心妻子、卡通歌手杰西卡有外遇而在片场频频

出错。为了让罗杰对自己的妻子彻底死心专心

投入拍摄,卡通电影的老板马隆雇佣了鲍勃·霍

斯金斯饰演的私家侦探艾迪,并请他在调查时

拍摄杰西卡偷情的照片。原来,杰西卡出轨的对

象正是拥有卡通城地产权的马文·艾克梅。就在

罗杰看到杰西卡出轨的照片并发狂的第二天,

马文·艾克梅被杀害了。这一卡通角色杀害人类

的案件引发了巨大轰动,人们要求逮捕并处死

罗杰……

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并非剧情,而是真人与

动画结合这一表现形式——第61届奥斯卡奖就

将最佳视觉效果奖颁给了这部影片。影片中的罗

杰以及其他卡通角色都是通过二维动画的方式

创造出来的,而卡通角色之外的部分都是由实景

拍摄完成的。实际上,《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并非

第一部真人与动画结合的影片,在20世

纪20年代有许多人尝试制作真人与动

画结合的影片,其中也包括大名鼎鼎的

沃尔特·迪士尼,他用这种方式拍摄了

《爱丽丝漫游奇境》。那么《谁陷害了兔子

罗杰》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大的关注?第一

个做出某种形式探索的人应该被记住,

因为他开拓了形式表现的领域;然而第

一个将形式运用到极致的作品也意义非

凡,因为它标志着形式的成熟,以及这种

形式可作为一种影片类型而存在。

这位“意义非凡”的人正是《谁陷害

了兔子罗杰》的动画导演、对欧美动画发

展有着卓越贡献的加拿大动画人——理

查德·威廉姆斯。他不仅获得过3次奥斯

卡奖,还在其伦敦的工作室培养出了绘

制《狮子王》中“刀疤”形象的动画师安德

里亚斯·德加、迪士尼公司《公主与青蛙》

和《纸人》的动画总监埃里克·哥德伯格,

并在2009年出版了一本动画专业师生

以及从业者几乎人手一册的创作教学总

结:《动画师生存手册》。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将形式与故事

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影片一开场,是兔子

罗杰陪伴着独自在家的小宝宝,由于罗

杰的愚蠢而引发出一连串有趣的动作

戏。然而导演喊“停”的瞬间,我们才知道这是一

个真人实拍片的现场——罗杰是一个真实存在

的卡通角色,他可以与人类导演直接对话,并和

他讨价还价。这一开场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威廉

姆斯令罗杰与小宝宝追逐的画面充满灵活的透

视转换,并且让摄影机的视角极为自由。这一创

作偏好也体现在他后来的作品《小偷与鞋匠》和

《序幕》中。为了让罗杰和艾迪真实地处于同一空

间内,工业光魔公司负责制作了影片中1000多个

特效镜头。实拍与二维动画结合最大的难题,在于

实拍片的光影与色调写实、细节丰富;而二维动画

的颜色平面单一、概括性强。而工业光魔公司利用

分层技术,使得光影和色调得以灵活转换,从而使

实拍胶片与二维动画的合成变得自然而流畅。

威廉姆斯从12岁开始自学动画,22岁就在

伦敦有了自己的工作室。2015年,他独立完成的

动画短片《序幕》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

片奖的提名。《序幕》表现了两队人马的残酷厮

杀,其摄影机视角的灵活与动作所带来的张力,

让观众在观看时甚至紧张得屏住呼吸——难怪

理查德·威廉姆斯谈到,这是他从业生涯中惟一

一部完全按照自己想法制作的影片,他从十几年

前就开始着手画这部片子了。

在制作《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之前,理查德·

威廉姆斯正在制作一部动画长片,它最初的名字

是《纳斯尔丁》,1972年后更名为《小偷与鞋匠》。

《小偷与鞋匠》自1964年开始制作,到《谁陷害了

兔子罗杰》上映时,已历时24年。《谁陷害了兔子

罗杰》的成功,让威廉姆斯获得了华纳影业的投

资——然而这笔投资却毁了那部本来有望成为

经典的动画长片;这其中的曲折与艰辛,则是另

外一篇故事了。

■科声幻影

■实验动画 ■他山之石他山之石

陪你走过二十年陪你走过二十年——日本动画·魔法篇(4):田尻智与《宠物小精灵》

□吕晶莹

责任编辑:行 超 特约编辑:星 河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少儿文艺

乔治乔治··格里芬格里芬《《头头》》

说起来《至暗之时》(The Darkest Hour)

本是一部美国科幻片,不过它的外景整个都是

在俄罗斯境内拍摄的,所以也可以认为它多少

有些俄罗斯风味。当然,下此论断的原因绝不仅

是基于外景地这么简单,而是因为它的构思与

故事也颇具俄罗斯风格。

故事是那种灾难片的版本:突如其来的外

星能量智慧,如光影一般从天而降;它们一接触

到人就立刻将其分解,影片中的几位年轻主人

公不得不四处逃亡……

影片的外景,完美地显现出了俄罗斯那古

朴的市容建筑。而那些空旷的街道,则给人一种

强烈的肃杀之感。这不禁令人想起英国那部小

成本科幻电影《28天后》(28 Days Later)。在

那部电影里,不慎泄露的病毒戕害了整座城市

的人民,镜头中所展现的同样是空无一人的街

道。《28天后》的故事原型,其实来自英国科幻

作家约翰·温德汉姆的科幻作品《三尖树时

代》,只不过把原本那个具有具象性的神奇生

物“三尖树”换成了更为写实的病毒。不过《28

天后》的镜头都是依靠DV拍摄,否则想在城市

清晨的交通高峰到来之前拍摄几无可能——连

架设摄影机都来不及!而《至暗之时》的这种空

旷是如何处理的就不得而知了,据说图书馆部

分的拍摄是在它休馆时进行的,但无人的街道

恐怕很难处理。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本可谓说好不好说坏

不坏,但在网上却恶评如潮。其实平心而论,不

能说这是一部科幻影片中的上好佳作,但它也

还不至于那么糟糕。毕竟有构思、有情节、有情

感、有特技——有多少科幻电影连这些都不具

备呢。

当然的确也有很多不足值得一说。

首先这种光影智慧的设定,确实具有一定

的新颖性,属于科幻作品中比较特别的外星智

慧造型。其实这种“形象”在科幻文学中并不罕

见,但在科幻电影中却鲜少出现,一个重要的原

因就是,这种形态的外星智慧,肯定不会那么招

人;除非电影设置者有特别的高招,否则很难吸

引观众。一个附带的意义是特技变得容易制作,

可惜由此带来的兴奋点却难以持续。

不过这种外星形象,倒是真的非常符合俄

罗斯科幻文学惯用的手法:模糊、含混、暧昧,还

充斥着一种明显的技术味道。总之,它不那么表

观化地刺激,更符合故事所设定的俄罗斯背景。

其次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影片在这点

上的描写实在有些肤浅,相关表达充满了表面

化的东西。不过说起来这又像是很多类似电影

的通病,并非这部作品一片之过。想必这里有剧

本的问题,应该也有演员的问题,因为在不同文

化的交往出现之前,他们的表现同样差强人意。

而俄罗斯军人与外星智慧战斗的原因,同

样也苍白到毫无说服力。投入战斗的最初动因,

可以不似传统般的英雄豪迈,但是所谓的家园

意识恐怕也太过无力。美国人的“我们要回家”

和俄罗斯人的“这就是我们的家”,居然决定了

人们的未来走向,甚至决定了他们加入战斗的

决心。其实这时拿起武器与外星智慧战斗真正

的也是惟一的原因,只能是人类本能般的自保。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俄罗斯街景,

确实流露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文化感。说句未必

妥当的话:即便是忽略掉行走其中的人类演员,

单是欣赏这些背景也算没有白看这场电影。由

此说来,这部影片真让人回想起早年那部《意大

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说是喜剧片,但俨然

就是一部为俄罗斯旅游风光定制的宣传片。而

如今这部《至暗之时》,恐怕多少也会起到类似

的效果。

理查德·威廉姆斯

■动漫焦点动漫焦点

乔治乔治··格里芬格里芬《《头头》:》:

从从““头头””到尾反思动画自身到尾反思动画自身□□刘书亮刘书亮

《《至暗之时

至暗之时》》电影海报

电影海报

1996年,日本任天堂公司在第一代便携式游戏机

Game Boy里发布了名为Pocket Monster的角色扮

演类游戏。此后,导演汤山邦彦将其改编为电视动画,

总共6部,自1997年4月1日播出,距今已有20年整。

第一部动画《神奇宝贝·无印篇》(“无印篇”即“没有副

标题”之意)1998年被引入中国大陆,并在电视黄金时

间播出,从此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中坚力量“80后”一代

的共同回忆。

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真新镇的地方,那里的孩子

年满10岁便可获得训练神奇宝贝的资格。主人公小智

的目标是成为最厉害的神奇宝贝训练大师,但他却在

极其重要的挑选神奇宝贝的日子因睡过头而迟到,险

些失去机会。无奈之下,他只能领走别人不要的神奇

宝贝皮卡丘——一只外表可爱温顺、性格害羞内向而

脾气极为暴躁的电气鼠。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小智

和皮卡丘得到了大木博士赠予的神奇宝贝图和宝贝

球,自此踏上探险之旅。在旅途中,通过皮卡丘的帮

助,小智逐渐成长,与新的神奇宝贝邂逅,并与新的伙

伴们一起,并肩作战,继续前行。

因为动画连载的时间过长,又被划分为6部,其粉

丝群按年龄划分为不同派系,不同的群体会支持不同

的作品和人物。小智是日本式成长故事中典型的少年

主角,人物塑造中规中矩,新意不多,因而引发的争论

也少。但这6部作品却频繁更换女主角,结果喜爱不同

女主角的人群基本上按年龄分布,并在各种论坛上因

哪位女主角最好而频起争端。事实上,如今国内网上

关于此剧的诸多讨论,除了与人物相关的分歧,更多的

则是回忆童年的“怀旧”主题。

当然偶尔也会有人客观分析作品,直言童年时的

“神作”用当今的眼光看不过是一部稍有亮点的动画,

重复的情节(收服精灵——打道馆赛——大型比

赛——结交朋友)稍显乏味,画面亦不够精美细致。但

就笔者而言,童年的陪伴却足以让我为这部动画打上

一个高分——晚饭时分守候在电视机前的画面,至今

在脑海中不曾忘却。从少年到青年直至接近中年,如

今再度陷入回忆,似乎重回只需为作业和考试烦恼的

小学时代。

这部作品在中国有着多种译名:《宠物小精灵》《神

奇宝贝》《口袋妖怪》《精灵宝可梦》等等,由此也可看出

其受欢迎程度。而作品最初的原创者也不该被忘记,

他就是著名的电子游戏制作人、该系列游戏策划者田

尻智。作为游戏业的一个传奇,在2000年初游戏市场

一片萧条之际,田尻智凭借简单的画面、重复的情节以

及低廉的开发成本,创造了一个销售上的奇迹,改变了

电子游戏产业的发展轨迹。很多游戏玩家都曾有过制

作获得大众认可的伟大游戏的梦想,而田尻智则通过

自己不懈的努力实现了梦想——这位游戏业的巨人,

甚至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作品主人公小智的名字。

《《至暗之时

至暗之时》:》:

俄罗斯背景的

俄罗斯背景的

美国科幻片

美国科幻片

□□星星

河河

让自己的身影和面貌出现在作品中

的动画创作者并不少见。早在“前米奇

时代”,很多动画师,比如弗莱舍兄弟,就

已经在做这样一件事情了。然而,乔治·

格里芬的动画短片《头》却将这种创作

方式发挥到某种极限,进而探究动画的

本体。

学者弗尼斯在《动画圣经》一书中评

价格里芬是“许多动画人的榜样”,说他

所出版的《帧》“是对1970 年代以自由和

艺术化著称的美国动画史的最重要纪

录”,可见乔治·格里芬在动画史上的极

高地位。而他的《头》正是其最为著名的

作品之一。在这部10分钟的短片里,格

里芬以头的造型——自己的脑袋,以及

一些绘制出的角色头像——用多种技法

展现了和其他创作者迥然不同的作品形

式,可以说是一部让人重新理解动画的

作品。

《头》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便是破除了

传统影片制作中“只见结果不见过程”的

“透明化”,让观众充分看到动画的制作过

程——这或许也是格里芬最喜欢在作品

中去做的事情。他在不少段落里将完成

的动画效果与一张一张画下每个画面的

全过程放在一起展示。

针对实拍影像,格里芬做了类似的解

构:将自己打喷嚏的一个实拍片段印制在

一条长长的纸带上,把纸带首尾连接闭

合,置于一个手摇装置上,在影片里逐帧

呈现纸带上的每一个画面,于是在片中,

纸上格里芬自己的头仿佛动了起来。格

里芬自己说,通过影片中的精心编排,他

可以“为机器与人工艺术提供一些比较”,

实际上前者与实拍电影关联甚密,后者则

是传统动画所必需的。

作品还直接对“角色”这一概念进行

了有趣的讨论。在影片开头,格里芬自己

出现在摄影机前的一个实拍段落里,他

说:“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气色很好,简单

又天真,像个孩子一样。我用蘸水钢笔画

非常复杂的画,有很多交叉影线、纹理、阴

影……现在我老了很多,脸上全是线,眼

睛下都是圈儿,双下巴。你懂的,角色

嘛。而我的画却非常简单,像个孩子,天

真。你必须天真地排着队,等着自己被拍

摄下来。”这几句话可谓饱含哲理,暗示了

人生的时间性与动画帧与帧之间关系的

这种时间性的共通之处。

影片结尾,这段台词再度出现——但

与开头不同的是,这次在画面里述说和

表演的却是一个方形的动画脑袋,更清

晰地对比了实拍与动画之间的微妙关联

与差别。

《头》是乔治·格里芬1975年的作品;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40多年,我们对于

手绘动画、纸上作业已经有了全然不同的

理解和态度。再看这部短片,难免带上一

种怀旧感。正如格里芬自己说的,老了之

后画画反而像个孩子;有时候看惯了数字

动画特效的大场面,我们却更容易在《头》

这样童趣洒脱的简单表达中回望动画的

本质。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剧照剧照

出色的视觉试验出色的视觉试验————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李李 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