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112
馬太福音 簡介 “新舊約聖經中沒有一卷書在處理歷史主題上可以媲美馬太 福音的這書的構想偉大又能夠把眾多的資料歸納在主體的 概念下∼薛恩 壹.在正典中的獨特地位 馬太福音是橫貫新舊約的完美橋梁卷一開始就引導我們追溯舊約選民的先祖亞 伯拉罕和以色列首位偉大君王大衛書中所 強調的事情及其強烈的猶太人口吻加上作 者從希伯來文聖經引述了許多經文而這書 又是新約的首卷因此由馬太福音向世人展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直到現代才有異議之說而且馬太有條不 紊的寫作風格最合適會眾誦讀故此太福音成為最受歡迎的福音書有時甚至凌 駕約翰福音之上其實我們不一定要看馬太福音為第一 卷寫成的福音書才算正統然而因為早 期的信徒大部分是猶太血統的而且人數達 數千以上故此把馬太福音放在新約之首以切合他們的需要這做法也頗有道理貳.作者 外証 古往今來稅吏馬太又稱利 一直被認為是首卷福音書的作者由於 他並非使徒中的要員他寫馬太福音必然是 基於一些因素否則便令人大惑不解了在古卷稱為“十二使徒遺訓”之外還有殉道士猶斯丁哥林多的丟尼修安提 阿的提阿非羅和雅典拿哥拉都認為馬太福音 是可信的教會歷史學家優西比烏引用帕 皮亞的評論說“馬太用希伯來文作神諭 Logia讓所有人和他一樣能夠詮釋愛任紐潘代諾和俄利根基本上同意這番 人們普遍認為“希伯來文”是指希伯來 人於主在世時所採用的亞蘭文即新約所用 的語言但“神諭”是指什麼這個希臘字 其實是舊約提到的神的聖言可是帕皮亞卻 不是這樣解釋根據帕皮亞他主要有三種 看法1)神諭是指馬太寫的福音書馬太特別以亞蘭文寫的福音書用意是希望 贏得猶太人歸向基督並啟導希伯來的基督 希臘文版本稍後才面世2)這是單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Transcript of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Page 1: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簡介

“新舊約聖經中,沒有一卷書在處理歷史主題上可以媲美馬太福音的。這書的構想偉大,又能夠把眾多的資料歸納在主體的概念下。”∼薛恩

壹.在正典中的獨特地位馬太福音是橫貫新舊約的完美橋梁。書

卷一開始就引導我們追溯舊約選民的先祖亞伯拉罕和以色列首位偉大君王大衛。書中所強調的事情及其強烈的猶太人口吻,加上作者從希伯來文聖經引述了許多經文,而這書又是新約的首卷,因此由馬太福音向世人展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直到現代才有異議之說。而且,馬太有條不紊的寫作風格,最合適會眾誦讀。故此,馬太福音成為最受歡迎的福音書,有時甚至凌駕約翰福音之上。

其實,我們不一定要看馬太福音為第一卷寫成的福音書,才算正統。然而,因為早期的信徒大部分是猶太血統的,而且人數達數千以上,故此把馬太福音放在新約之首,以切合他們的需要,這做法也頗有道理。

貳.作者外証 古往今來,稅吏馬太,又稱利

未,一直被認為是首卷福音書的作者。由於他並非使徒中的要員,他寫馬太福音必然是基於一些因素,否則便令人大惑不解了。

在古卷稱為“十二使徒遺訓”之外,還有殉道士猶斯丁、哥林多的丟尼修、安提阿的提阿非羅和雅典拿哥拉都認為馬太福音是可信的。教會歷史學家優西比烏引用帕皮亞的評論說:“馬太用希伯來文作神諭(Logia),讓所有人和他一樣能夠詮釋。”愛任紐、潘代諾和俄利根基本上同意這番話。人們普遍認為“希伯來文”是指希伯來人於主在世時所採用的亞蘭文,即新約所用的語言。但“神諭”是指什麼?這個希臘字其實是舊約提到的神的聖言。可是帕皮亞卻不是這樣解釋。根據帕皮亞,他主要有三種看法:(1)神諭是指馬太寫的福音書,即馬太特別以亞蘭文寫的福音書,用意是希望贏得猶太人歸向基督,並啟導希伯來的基督徒。希臘文版本稍後才面世。(2)這是單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Page 2: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10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指耶穌的話語。這些話語後來合併在福音信息里。(3)這是指印證的書卷,即是引證舊約以顯示耶穌是彌賽亞的信息。觀點(1)和(2)較(3)為可信。

希臘文版的馬太福音倒不象是僅僅翻譯本而已,它能夠普及廣傳(沒遭早期的人反對),必定是基於一些事實。傳統的說法認為,馬太在巴勒斯坦傳道十五載,然後到外邦傳福音。可能他在主後四十五年把用亞蘭文寫成的福音書初稿遺下,給那些接受耶穌是彌賽亞的猶太人(稿子或者只是基督的講論)。稍後,他才完成希臘文版的福音書,使能普遍使用。與馬太同期的約瑟夫也作了類似的事。這個猶太史學家把他的《猶太爭戰》用亞蘭文作了初稿,然後再用希臘文寫成書。

內証 可從一位敬虔的猶太人的研究,引證馬太福音的作者是馬太。這位猶太人深愛舊約,也是一位有恩賜又慬慎的作家和編輯。作為羅馬的官員,馬太應該能夠操當地人的語言(亞蘭語)和當時掌權者的語言(羅馬人在東方是操希臘語而非拉丁語的)。而且,書卷中詳細的數字資料、金錢的比喻和金融術語,加上精確而有條不紊的風格,都顯示作者很可能是稅吏。非保守派學者顧斯庇認為馬太是這卷書的作者,他所持的部分理由是基於上述的事實證明。

雖然有公認的外證和有力的內證,大部分非保守派學者仍堅拒傳統的看法,反對稅吏馬太為這書卷的作者。他們主要持兩大論點。

首先,假設馬可福音是首卷完成的福音書(在今天,不少人認為馬可福音是“真理福音”),作為使徒和見證人的馬太,又怎會採用那麼多由馬可而來的資料?(馬可福音中有百分之九十三的資料在其它福音書中出現過)要回答這問題,首先要知道,沒有證據顯示馬可是首位完成福音書的人。古代見證人稱馬太福音是第一卷書,而且早期信徒又幾乎全是猶太人,這說法十分合理。

但是,即使我們接受所謂“馬可先成書”的講法(許多保守的人士都接受),馬太也會認為馬可的福音書,內容大部分是追憶精力不倦的西門彼得——馬太的同工使徒,正如早期教會傳統上相信的(參看馬可福音的簡介)。

另一個反駁馬太(或其它見證人)是作者的論點,是書中缺乏清晰生動的資料。毫無疑問,馬可曾經目睹基督的事工,因為他精彩的描述暗示了他當時是在場的。試問一個見證人又怎能平鋪直敘地只寫實情?或者,稅吏的性格可解釋這問題。為了讓我們更多思想主的話,稅吏馬太便刪減一切不重要的資料。如果馬可先寫福音書,馬太看到馬可直接地追憶彼得,而且還敘述得很好,他就會更加會集中記錄主的事跡了。

叁.寫作日期一般人相信馬太先完成亞蘭文的福音書

(或至少完成耶穌的講論),故主後四十五年,即主升天後十五年,是成書的日期。他有可能在主後五十或五十五年,甚至更後期才完成更為完全、正規的希臘文版福音書。

認為這卷福音書在耶路撒冷被毀(主後70年)後完成的講法,顯然是人不信基督能夠詳細預言未來,其它理性的理論也輕蔑或忽略屬神的啟示。

肆.背景與主題當耶穌呼召馬太時,馬太不過是個年

輕伙子。馬太生來是猶太人,他受訓為稅吏,也任職稅吏。他毅然放下了一切,跟從耶穌。他得到的一個收穫,是成為十二使徒之一。另外,他也被揀選寫第一卷福音書。一般人都認為馬太便是利未(可二14;路五27)。

在馬太福音中,他說明耶穌就是以色列人長久盼望的彌賽亞——惟一有權合法繼承

Page 3: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11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大衛王位的人。這卷書並非旨在敘述基督生平。全書以

基督的家譜和早期事跡起筆,然後立刻提到基督約三十歲時的傳道生涯。在聖靈的引導下,馬太選了救主的生平和驗證祂是神的受膏者(就是彌賽亞和基督的意思)的事跡來敘述。本書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入高潮:從審判、死亡、埋葬、復活至升天。當然,本書的高潮,替人類的救恩奠下基礎。故此,這書被稱為福音書,並非主要為記述罪人得救恩的方法,乃是為描述基督犧牲的工

作,這犧牲使救恩得以成就。《活石新約聖經註釋》旨在啟發個人

的研讀和默想,而不是要作透徹、學術的釋經。最重要的,是希望為讀者創造熾熱的心,渴望再來的王。

即或是我願以更熾熱的心志,即或是我願以更甜蜜的冀盼,嘆息等待你的再來。啊,基督!渴望見你來臨的蹤蹟。

∼選自邁耶斯《聖徒保羅》

大綱壹.彌賽亞王的降生和家譜(一)貳.彌賽亞王的早年事蹟(二)叁.彌賽亞傳道工作的準備和職事的展開(三∼四)肆.天國的憲章(五∼七)伍.彌賽亞施行大能的奇蹟和恩典並眾人的反應

(八1∼九34)陸.彌賽亞王差派往以色列的門徒(九35∼一○42)柒.敵對和拒絕的人愈來愈多(一一∼一二)捌.王宣稱以色列的拒絕會帶來一個過渡形式的國(一三)玖.彌賽亞不厭煩施恩,卻遭到多不勝數的敵視 (一四1∼一六12)拾.主預備祂的門徒(一六13∼一七27)拾壹.王指教門徒(一八∼二○)拾貳.王的獻上和遭拒(二一∼二三)拾叁.王在橄欖山的講論(二四∼二五)拾肆.王的受難和死亡(二六∼二七)拾伍.王的得勝(二八)

Page 4: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12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壹.彌賽亞王的降生和家譜(一)

一.基督耶穌的家譜(一1∼17)即使只覽讀新約聖經,也會使人產生疑

惑,為何新約以沉悶的家譜開始。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段人名概覽不重要,大可忽略,跳去讀發生的事件。

可是,這段家譜絕對不能缺少,因為它為以後的事奠下基礎。除非能證明耶穌是大衛王裔合法的繼承人,否則便無從證明祂是以色列的彌賽亞王。馬太必須先以家譜作起點,證明耶穌因着祂父親約瑟,合法地繼承大衛的王位。

這個家譜追溯耶穌降生為合法的以色列王,而路加福音中的家譜則追溯耶穌是大衛直系的兒子。馬太福音的家譜是按大衛王的王位寫的,即由他的兒子、第二位王所羅門一個接一個地敘述;而路加福音的家譜,則按血緣關係寫的,即由他另外一個兒子拿單,一代一代地敘述。前者以約瑟從神領受兒子耶穌作結,後者追溯至馬利亞的祖宗,見證耶穌是她真正的兒子。

早在一千年之前,神與大衛曾無條件地立約。神應允大衛建立王國,這王國將永遠長存,而大衛的子孫也要永遠成為這國的統治者(詩八九4,36,37)。這約現在藉耶穌基督得以成就:祂永遠長存,祂的國也永遠長存;祂也要永遠作大衛偉大的兒子。耶穌出現,為要繼承以色列的王位(合法而有直系血緣)。因為祂仍然活着,所以沒有人可取代祂承受這王國。

一1∼15 這里闡述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形式與創世記五章1節相似:“亞當的後代記在下面。”創世記介紹首先的人亞當,馬太福音則介紹末後的亞當。首先的人亞當是創世或

註釋物質世界的第一個元首。作為末後的亞當的基督,卻是新造或屬靈世界的元首。

馬太福音的主題是耶穌基督。耶穌這名字代表祂就是救主耶和華1;基督(“受膏者”)則代表那期望已久的彌賽亞。大衛的子孫一名與舊約彌賽亞和王的角色有關。亞伯拉罕的後裔的稱謂則表示我們的主是獨一無二的,祂是最終成就應許的人,這應許是神給希伯來人的祖先的。

家譜分為三個歷史部分:由亞伯拉罕至耶西;由大衛至約西亞;由耶哥尼雅至約瑟。第一部分到大衛便結束;第二部分到列王的時代,第三部分記述被擄期間的王朝事跡(主前586年及以後的日子)。

這段記錄出現許多有趣的地方。例如,提到四個女人:他瑪、喇合、路得和拔示巴(烏利亞的妻子)。由於東方家譜極少出現女性的名字,加上她們當中有兩個是娼妓(他瑪和喇合),一個曾犯姦淫(拔示巴),兩個是外邦人(喇合和路得),故此便顯得十分奇怪。她們出現在馬太福音的引言中,也許正巧妙地顯示基督的來臨,要把救恩帶給罪人,恩典帶給外邦人,而一切種族和性別障礙都借祂而遭粉碎。

另一點有趣的是,家譜出現了耶哥尼雅王的名字。耶利米書二十二章30節中,神宣告咒詛這人:

耶和華如此說:

“要寫明這人算為無子,是平生不得亨通的,因為他後裔中再無一人得亨通,能坐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猶大。”

如果耶穌是約瑟的真兒子,祂便不能倖免這咒詛。可是,祂必須成為約瑟合法之子,才有權繼承大衛的王位。借着童貞女受孕的神蹟,這問題便得以迎刃而解:耶穌借

Page 5: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13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着約瑟,合法地繼承王位。祂是借馬利亞而生,是大衛的真兒子。耶哥尼雅的咒詛並不能降臨到馬利亞或其子女身上,因為她並非耶哥尼雅的後裔。

一16 是從可指約瑟和馬利亞。可是,希臘原文的賓格人稱代名詞是單數,採用陰性。這顯示耶穌是出於馬利亞,而非約瑟。家譜中的妙點就在此,然而,要了解這些妙點背後的含意,卻又談何容易。

一17 馬太特別強調三部分的歷史,每部分包括十四代。不過,我們從舊約得知他所列的名單中,遺漏了某些名字。例如,在約蘭和烏西亞王之間(8節)有亞哈謝、約阿施和亞瑪謝王(參看王下八∼一四;代下二一∼二五)。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家譜都似乎重複提到兩個名字:撒拉鐵和所羅巴伯(太一12,13;路三27)。令人疑惑的是,這兩個人曾經同是約瑟和馬利亞的祖先,但後來又分別延伸至不同的家系。由於兩卷福音書都跟以斯拉記三章2節所記一樣,列出所羅巴伯是撒拉鐵的兒子,而歷代志上三章19節指他是毗大雅的兒子。問題就更複雜了。

另一問題是,馬太由大衛至耶穌,數出了二十七代,而路加則數出四十二代。就算他們列出的家譜各有不同,但出現如此偌大的差別,不禁令人感到疑惑。

究竟研究聖經的人應抱什麼態度面對如此這般差別和困難?首先,我們的基本前提,是確認聖經由神默示的話語。故此,是絕對無誤的。第二,聖經是無窮無盡,不受一切時間空間束縛,因為聖經反映出神智慧的無窮無盡。我們可以明白聖經中的基本真理,但永遠無法理解透徹聖經中的一切。

所以,面對這些難題,我們明白人的知識如何貧乏,而不是聖經有所錯謬。聖經難題應當激發我們,使我們繼續學習,尋求答案。“將事隱祕,乃神的榮耀;將事察清,乃君王的榮耀。”(箴二五2)

歷史學家的仔細查察,考古學家的發掘,並不足以顯示聖經有錯謬。我們遇到的難題和矛盾,全都有合理的解釋。這些解釋充滿重要的屬靈意義和益處。

二.耶穌基督從馬利亞而生(一18∼25)一18 耶穌基督的降生與家譜所記載

的出生迥然不同。即或我們可重複用“甲生乙”來思考問題,但現在卻出現了沒有父親而有生育的事情。這個神蹟的背後真相十分簡單,而且莊嚴。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但婚禮尚未進行。新約時代,訂婚是一種承諾(比今天的承諾更有約束力),只有離婚方可毀約。雖然夫婦雙方要到結婚儀式進行了,方可同住,但彼此不忠的行為卻被視為犯姦淫,而且須裁以死刑。

在訂婚期間,童女馬利亞借聖靈受孕,顯出神蹟。天使曾把這個神蹟告訴馬利亞:“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路一35)馬利亞滿腦疑惑,十分羞恥。人類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童貞女生育的事。人們看見未嫁少女懷孕,認為只會有一種可能性,促使這件事發生。

一19 就算是約瑟,也不能真正解釋馬利亞受孕的事。他可能為兩個原因而向他未婚妻生氣。首先,她明顯是對他不忠;第二,雖然他是無辜的,但不免被誤認為曾與馬利亞苟合。他對馬利亞的愛和對公正的渴望,使他決定暗中離婚,解除訂婚之約。他希望避免公開的羞辱,因為他知道公眾會怎樣看這種事。

一20 這位良善和考慮周詳的約瑟正籌劃如何保護馬利亞。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天使尊敬地稱呼約瑟為“大衛的子孫約瑟”。這稱呼無疑是要提醒約瑟有王室的身世,並且使他預備妥當,接受以色列的彌賽亞王給他的不尋常經歷。他不再疑慮應否娶

Page 6: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14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馬利亞為妻。懷疑馬利亞的忠貞確是毫無根據的。她的懷孕是出於聖靈的神蹟。

一21 然後,天使預示嬰兒的性別、名字和使命。馬利亞會懷孕生一個兒子,祂的名字叫耶穌(意思是“耶和華是救恩”或“救主耶和華”)。人如其名,耶穌會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里救出來。這個孩子就是耶和華自己,祂親自來到地上,把祂的百姓從罪債、罪的勢力和罪中救出來。

一22 馬太把這些事記下來,他清楚知道神在對待人的歷史中,現在開始了一個新時代。潛在已久、驚天動地的預言開始應驗。以賽亞作出關於彌賽亞的預言,這預言仿佛沈寂已久,現在借着馬利亞的兒子終於成就了。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借先知所說的話。馬太聲稱,以賽亞所說的是神聖潔的啟示——主借先知在基督降生前至少七百年已經作出這個啟示。

一23 以賽亞書七章14節的預言,提到將來有一個無與倫比的降生(“必有童女懷孕生子”)、嬰孩的性別(“懷孕生子”)和嬰孩的名字(“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馬太更解釋,以馬內利的意思是神與我們同在。沒有記載顯示基督在地上被稱為以馬內利;人們常稱祂“耶穌”。可是,耶穌的意思也暗指神與我們同在(參看上文21節)。以馬內利也可能是指基督的再來。

一24 因為天使的干預,約瑟放棄把馬利亞休棄的計劃。他繼續承認他們之間的婚約,直至耶穌降生,才與馬利亞成親。

一25 以上經文駁斥認為馬利亞終生是處女的講法。有關馬利亞與約瑟生了孩子的經文,可考馬太福音十二章46節;十三章55至56節;馬可福音六章3節;約翰福音七章3節、5節;使徒行傳一章14節;哥林多前書九章5節;和加拉太書一章19節。

約瑟當馬利亞是他的妻子,同時也當馬

利亞的兒子是他的養子。故此,耶穌能合法繼承大衛的王位。約瑟遵從了天使的吩咐,給嬰孩起名叫耶穌。

彌賽亞王便是這樣誕生了。永恆的主踏進創造的時空。全能者成為微小的嬰孩。榮耀的主放下尊榮,道成肉身,而“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里面”了(西二9)。

貳.彌賽亞王的早年事跡(二)一.博士前來敬拜王(二1∼12)

二1,2 一般人很容易把耶穌降生後所發生的事混淆,又不清楚這些事在何時發生。從第1節看來,似乎希律王在馬利亞和約瑟逗留在伯利恆的馬槽時,已經想殺耶穌。其實,綜合其它證據看,希律王是在一兩年後才生殺耶穌的念頭。而且馬太在本章11節說,博士在一間屋里看見耶穌。另外,從希律下令把兩歲以下的男孩殺盡(16節),可見事情是在王(耶穌)出生後一個沒有說明的時間發生。

大希律王是以掃的後人,也就是猶太人一直以來的對頭人。他是個進猶太教的人,但他的改信也許是有政治動機。在他王位快要完結時,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尋找猶太人之王。這些人可能是異教的教士,他們的宗教儀式大都圍繞自然現象。他們有知識和預知能力,所以常被揀選作王的議士。我們不知道他們在東方的何處居住,人數有多少,也不知他們的旅程花了多少時間。

他們從東方看見星,知道猶太人之王要降生,便特來拜他。可能他們熟悉舊約預言,知道彌賽亞要來到。也可能他們知道巴蘭曾預言有星要從雅各而出(民二四17),又把這個預言與關於基督第一次降臨的預言——七十個七(但九24,25)結合起來。但更有可能的是,他們從超自然的方法知道彌賽亞要來到。

關於那顆星,科學上有各種不同的解

Page 7: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15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釋。有人認為,可能是星球的相連。然而這星的行程非常不規則,在博士前引領他們從耶路撒冷到耶穌住的屋子(9節)。然後就停了。其實,這種現象極不尋常,只能歸根是神蹟。

二3 希律王聽見了有嬰孩誕生,並會作猶太人的王,就心里不安。這個嬰孩對他的權位構成威脅,使他焦慮。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起來,城中的人本應歡欣地接受這消息,但希律王卻擔心自己地位不保,而百姓也害怕惹怒可惡的羅馬統治者,要付上代價。

二4∼6 希律王召集猶太的宗教領袖,要知道基督當生在何處。祭司長是指大祭司和他的兒子(也可能是其它家里的成員)。民間的文士是通曉摩西律法的專家。他們守律法和教律法,並在猶太人議會里作審判官。這些祭司和文士立即引用彌迦書五章2節,指出猶太的伯利恆是王的誕生地。先知在彌迦書中稱該城為“伯利恆以法他”。由於巴勒斯坦有多個名為伯利恆的城,這里指的應該是以法他市內的伯利恆,在猶太部族邊界內的。

二7,8 希律暗暗的召了博士來,細問那星是什麼時候最先出現的。他這一說就把藏在心里的殘酷動機洩露出來了:假如他無法知道要作王的嬰孩在那里,實在需要向博士打聽資料。為掩藏真正的動機,他差派那些博士去尋訪嬰孩,並請他們尋到後,就來報信給他。

二9 博士一出發,在東方所看見的那星又再出現。這里指出那星並非由頭到尾從東方引領他們。不過,現在那星的確引領他們到小孩子的地方。

二10 這里特別指出博士看見那星,就大大的歡喜。這些外邦人孜孜不倦地尋找基督;希律卻設計殺害基督;祭司和文士(直至這時候)漠不關心;耶路撒冷的百姓正在

憂心忡忡。這些人的態度正預示了彌賽亞將要面對的一切。

二11 博士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他們俯伏敬拜小孩子,送上價值不菲的黃金、乳香和沒藥為禮物。注意他們看見耶穌和祂母親。一般來說,應該是先提到母親,再提孩子。可是,這孩子是獨一無二的,而且必須排在第一位(參看13,14及20,21節)。博士敬拜的是耶穌,而不是馬利亞,也不是約瑟(這里甚至沒提到約瑟;他稍後便完全沒有在這福音書中出現)。故此,值得我們敬拜和讚美的是耶穌,而不是馬利亞和約瑟。

若要講出博士帶來的寶物有何含意,真的會筆墨窮盡。黃金象征神和榮耀,代表祂神聖位格的完美無瑕。乳香是一種膏油或香水,代表完全而無罪的人生,流露着香氣。沒藥是一種苦澀的草藥,預表耶穌背負世人罪孽時所受的苦。幾位外邦人所帶來的禮物,可從以賽亞書六十章6節中看到。以賽亞預言外邦人把禮物帶給彌賽亞,但經文只提到黃金和乳香:“⋯⋯要奉上黃金乳香,又要傳說耶和華的讚美。”為何省去了沒藥:因為以賽亞是講述基督的再來——基督滿有能力、充滿榮耀地來臨。到那時候祂不再受苦,所以沒有沒藥。然而,馬太福音提到沒藥,因為這是祂第一次降臨。馬太福音記述基督的受苦,以賽亞書則預告那將出現的榮耀。

二12 博士在夢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見希律,所以他們遵從主命,走別的路回本地去了。沒有人真誠地前來見基督而生命卻與從前沒有兩樣的。真正與基督碰面的人,他的整個生命將受基督所改變。

二.約瑟、馬利亞和耶穌逃往埃及(二13∼15)二13,14 我們的主在孩提時已受死亡

Page 8: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16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的威脅。很明顯,祂的出生是為了死亡。不過,祂要到命定時間才會受死。任何按神心意而行的人,他的生存是為要完成神的工作,直到完成為止。主的使者從夢中警告約瑟,叫他舉家逃往埃及。希律正準備展開“搜索及屠殺”行動。約瑟一家為逃避希律的憤怒,遂成了難民。我們不知道他們在埃及居留了多久。直到希律死後,他們才返回本國去。

二15 故此,另一個舊約預言附上了新的意思。神曾經借何西亞先知說:“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何一一1)按照原文,這是指以色列從埃及得拯救出來。可是,現在有雙重的意義——彌賽亞的歷史將會和以色列歷史非常相似。這個預言借着基督從埃及回到以色列得到應驗。

當主再來,祂會以公義掌權,埃及將會是其中一個國家,得享千禧年的祝福(賽一九21∼25;番三9,10;詩六八31)。為何這個一直與以色列敵對的國家會得神的悅納?是否因為她曾提供聖所給主耶穌,所以得到神的厚恩?

三.希律屠殺伯利恆的嬰孩(二16∼18)二16 博士沒有回到希律那里,於是希

律知道自己遭愚弄,計查嬰孩的所在沒有得呈。希律怒髮衝冠,命令將伯利恆城里,並四境所有的男孩⋯⋯凡兩歲以里的,都殺盡了。所殺小孩的數目,有不同的估計。有認為只殺了約二十六個。這宗屠殺,似乎不會涉及數百的性命。

二17,18 殺害嬰孩後的號咷大哭,正應驗了先知耶利米所說:

耶和華如此說:

“在拉瑪聽見號咷痛哭的聲音,是拉結哭他兒女不肯受安慰,因為他們都不在了。”(耶三一15)

拉結在先知書中代表了整個以色列國。整國的悲傷是歸因拉結,她被埋葬在拉瑪(近伯利恆,即屠殺所在地)。痛失兒女的父母經過墳地時,仿佛拉結與作父母的一同號咷大哭。希律雖傾盡全力剷除這個幼小的敵人,可是卻一無所獲,反而臭名傳遍千秋。

四.約瑟、馬利亞和耶穌定居在拿撒勒(二19∼23)

希律死後,主的使者肯定地告訴約瑟,那時已安全了,可以歸回本國。可是當他們到達以色列地,約瑟又聽見希律的兒子亞基老繼承了他父親的王位,作了猶太王。約瑟不願回去居住,結果他在夢中被主指示,向北往加利利境內去,並居住在拿撒勒。

馬太在這章四次提醒我們,預言已應驗了。他沒有提到任何先知的名字,但這些先知曾預言彌賽亞會被稱為拿撒勒人。舊約沒有直接講出這個稱呼。許多學者認為馬太是指以賽亞書十一章1節所說:“從耶西的本必發一條,從他根生的枝子必結果實。”“一條”的希伯來文是netzer,但這兩個字沒有關係。較為可取的解釋是:“拿撒勒”是用來形容任何在拿撒勒城居住的人,該城為一般人所輕視。拿但業以一句格言表達這個觀點:“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約一46)就算是市內的居民也輕視這“不重要”的城市。故第23節提到他將稱為拿撒勒人,其實是表示祂會受到輕蔑。雖然我們找不到關於耶穌被稱作拿撒勒人的預言,但卻找到祂“被藐視,被人厭棄”的預言(賽五三3)。另一段經文也預言祂將會是蟲,不是人,且被人藐視拒絕(詩二二6)。故此,雖然先知沒有用相同的字眼形容耶穌,但眾先知卻不約而同地提到人們對耶穌的看法。

尊貴權能的神竟降生世上,讓人用侮辱的外號稱呼自己,這是何等奇妙的事。因

Page 9: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17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此,跟從祂的人,也當分擔祂的凌辱才是。(來一三13)

叁.彌賽亞傳道工作的準備和職事的展開(三∼四)

一.施洗約翰預備主的道(三1∼12)

第二和第三章中間隔了二十八至二十九年,馬太並沒有提到這些年間發生了什麼事。耶穌在這段期間住在拿撒勒,為日後的工作準備。這些年間,祂沒有行神蹟奇事,但神卻是全然喜悅祂的(太三17)。在這一章,耶穌開始向眾人傳道。

三1,2 施洗約翰比他的表弟耶穌大六個月(參看路一26,36)。他站在歷史的舞台上,作以色列王的先驅。他傳道的地方竟是猶大的曠野——由耶路撒冷伸展至約但河的貧脊地帶。約翰的信息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王將會出現,但祂絕不可統治滿有罪污的人,祂也不會這樣作。他們必須改邪歸正、悔改,棄絕一切的罪。神正呼召他們脫離黑暗的國,進入天國。

附篇──天國天國一詞首次出現在第2節。這詞在馬

太福音共出現了三十二次。若不全面理解天國的概念,根本無法正確明白馬太的講論。故此,這里先解釋這詞的定義和意思。

天國是神統治的界限,在這里,神的治權是被人認許的。“天”是指着神說的。但以理書四章25節有這樣的闡述:“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下一節則提到“天”的原則。人在什麼地方降服神的掌權,天國就在那里。

天國有兩種解法。廣義而言,指所有人承認神是絕對的統治者;狹義而言,指那些真正悔改歸主的人。可用下列圓圈表示這概

念:

凡宣稱相信的人都在大圈內,包括所有王的真子民,和那些只口稱與祂有關連的人,從撒種的比喻(太一三3∼9)、芥菜種的比喻(太一三31,32)和麵酵的比喻(太一三33)可見。因信主耶穌基督得重生的人在小圈內。從狹義的層面看,只有那些悔改歸主的人方可進入天國(太一八3)。

歸納聖經中一切關於天國的經文,我們可按歷史的發展,找到天國的五個獨特的階段:

首先,舊約曾預言關於天國的事。但以理預言神會建立一個國,那個國既不會被毀,也不會被別國的人掌管(但二44)。他又預知基督要來,永遠握有萬物的權柄(但七13,14;也參看耶二三5,6)。

至於第二個階段,施洗約翰、耶穌和十二門徒曾提到天國快要來到,或說現在就臨到(太三2;四17;一○7)。馬太福音十二章28節,耶穌說:“我若靠着神的靈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路加福音十七章21節,祂說:“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里(或作在你們中間)。”國度在降世為人的王里面。我們稍後便知道,神的國和天國二名常常交替使用。

在第三個階段,天國是過渡形式的。主被以色列國棄絕後便回到天上。即使主不在地上,但國卻仍在,就是在凡承認祂主權的人心中。祂教訓人的道德倫理原則,包括登山寶訓,全都適用於今天。從馬太福音第十三章的比喻,可看到天國的過渡形式。

第四個階段可稱為天國的顯現。天國的顯現是指基督在地上作王一千年。基督曾

狹義

Page 10: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18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改變形象,這正是描寫祂來到地上作王的榮耀(太一七1∼8)。耶穌在馬太福音八章11節提到:“⋯⋯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來,在天國里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

最後的階段是永遠長存的國。彼得後書一章11節這樣形容:“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

天國這詞只在馬太福音出現,而神的國卻出現在其它福音書。這兩個用語的意思沒有差別,都是指同樣的事情。例如,馬太福音十九章23節中,耶穌說財主進天國是困難的。同樣,馬可福音(一○23)和路加福音(一八24)也分別記載了耶穌對神的國的論述(也參看太一九24,那里用了“神的國”)。

上文曾提到天國廣義和狹義的意思。同樣道理,神的國也有兩種情況,這進一步證明天國與神的國都是同一回事。神的國包括真的部分和假的部分。從撒種的比喻(路八4∼10),芥菜種的比喻(路一三18,19)和麵酵的比喻中可見。狹義來說,只有真正重生的人方可進神的國(約三3,5)。

最後一點:國度有別於教會。基督一開始傳道,國度就開始了;教會卻在五旬節開始(徒二)。國度在地上進行,直至世界毀滅;教會卻在地上進行,直至被提(基督從天上來到,把所有信徒帶到天家,教會也就從地上被接到或遷移到天上——帖前四13∼18)。教會將與基督一同再來到地上,教會要作基督的新婦。現在,真正在國度里的人,也同樣是在教會里。

──

三3 現在回到第三章。留意在約翰出生前七百多年,先知以賽亞已預言約翰要為主作準備的功夫:

有人聲喊着說:“在曠野預備耶和華的路;

在沙漠地修平我們神的道。”(賽四○3)

那把人聲就是約翰。從屬靈角度看,以色列國是曠野——荒蕪干旱之地。約翰呼籲百姓要借着認罪悔改來預備主的道,並且要除去一切阻礙主完全在生命中掌權的事物,好修直他的路。

三4 施洗者的外衣是用駱駝毛製成的——不是今天那種柔軟奢華的駱駝毛,而是戶外穿的粗糙外衣。他還束了皮帶。約翰的服飾與以利亞相同(王下一8),也許是要猶太人相信約翰和以利亞有相同的使命(瑪四5;路一17;太一一14;一七10∼12)。約翰以蝗蟲、野蜜作糧食,正顯示他放棄一般舒適和享樂的生活。

約翰跟常人不一樣,從不銳意尋求生活上的東西。遇上他的人,都不禁自慚形穢。他對屬靈事情的認識,必叫別人知道自己的貧乏;他對自我的否定,是對當代的屬世光景的尖銳斥責。

三5,6 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並約但河一帶的人,紛紛去聽約翰的信息。有些人對他的信息作出回應,並在約但河里受他的洗。意思說預備要完全忠心信靠那將來的王。

三7 但那些來受洗的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就全然不同了。當他們來到約翰那里,約翰因知道他們並非真心來受洗,也認出他們真實的本相:法利賽人宣稱全心聽從律法,內心卻滿有貪慾、互相猜忌、虛偽自義。撒都該人是社會上的名門望族,他們對信仰懷疑不明,並且否定基本的道理,如身體的復活、天使的存在、靈魂不死、永恆審判等。故此,約翰稱他們兩類人為毒蛇的種類,說他們假裝渴望逃避將來的忿怒,但卻沒有真正悔改的心。

三8 祂向他們挑戰,要結出果子來,證明他們真心悔改。如梅勒所寫,真正的悔

Page 11: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1�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改是:“若只是激發幾滴熱淚、幾陣懊悔、少許害怕,這種悔改枉然虛空,不談也罷。我們必須悔改遠離罪惡,並且行在聖潔的完全道上,這道是清潔干淨的。”

三9 猶太人不應再以為凡從亞伯拉罕生的,都有天堂通行證。救恩的恩典不是由肉身遺傳而得的。神可以用一個不暴力的過程,使約但河的石頭成為亞伯拉罕的子孫,而不使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回轉。

三10 這里指出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其實,約翰是指聖潔的審判瞬即開始。基督的來臨和同在,要試驗所有人。沒有果子的要遭毀掉,不結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里。

三11,12 在第7∼10節中,約翰特意向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說話(見7節)。可是,他現在明顯轉換了聽眾。聽眾中有真心相信的,也有假意的。他解釋自己與那快來的彌賽亞的事奉大相逕庭。約翰用水給人施洗,叫他們悔改。水禮是一種儀式,沒有潔淨的能力。悔改的心誠然是真實的,卻不能使人得到完全的救恩。約翰看自己的事奉只作預備,並不完全。相反,彌賽亞所作的卻有天淵之別。祂能力比約翰更大,所作的也更有價值,因為祂是用聖靈與火來施洗。

用聖靈的施洗有別於用火的施洗。前者是祝福的洗,後者是審判的洗;前者發生在五旬節,後者要到將來才發生。真正相信主耶穌的人都能享受聖靈的洗,而不信的人的結局便是受火的洗。聖靈的洗給那些以色列人,是他們內心悔改的外在見證;火的洗是給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他們都沒有悔改的表現。

有些人教導,說聖靈的洗和火的洗相同。他們問,為何五旬節時,那舌頭如火燄的靈降下,不可以是火的洗?在第12節,火與審判有同等的意思,故聖靈的洗和火的洗不同。

約翰講完火的洗,便立即提到審判。主的手里拿着簸箕,要揚淨穀物。麥子(真正的信徒)直接跌在地上,被收到倉里;糠(非信徒)被風吹到不遠處,然後收集好,用不滅的火燒盡了。第12節的火解作審判。由於這節是第11節的補充,故有理由相信火的洗是審判的洗。

二.約翰為耶穌施洗(三13∼17)三13 耶穌走了約六哩路,從加利利來

到約但河下游受約翰的洗。這里顯示祂對這儀式的重視,也顯示今天跟從祂的人,要看重浸禮。

三14,15 約翰知道耶穌沒有地方需要悔改,便拒絕替祂施洗。他認為耶穌應先替他施洗,這才合理。約翰這種反應其實很正常。耶穌沒有否認他的講法,只是簡單重複了祂的要求,叫約翰替祂施洗,並解釋這樣做是理當⋯⋯盡諸般的義。祂認為自己在受洗上,應與神選召的以色列民一視同仁,而這些以色列人也將要悔改,受洗歸入基督。

然而,這里有更深的意義。基督受洗是一種儀式,象征要成就神一切對人的罪的公義要求。祂的洗禮象征祂在加略山受神審判的洗。祂從水里上來,是預表祂的復活。借着死、埋葬和復活,祂滿足了神的公義要求,並建立一個公義的基礎,讓罪人得稱為義。

三16,17 當祂從水里上來,耶穌看見神的靈仿佛鴿子從天降下,落在他身上。正如舊約中,一些為屬神的計劃作奉獻的人或物件,靠着“成聖膏油”而成聖(出三○25∼30),而耶穌是由聖靈受膏的彌賽亞。

三位一體神在這刻一同顯現,這是何等可畏的景象。神的愛子在這里,神的靈也以鴿子的形象降下,而天父更從天上發出聲音,宣告祂給耶穌的祝福。這件事情實在值得記念,因為神的話曾在經卷中記載過:“這是我的愛子(引自詩二7),我所喜悅

Page 12: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20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的”(引自賽四二1)。神曾經從天上三次宣稱祂喜悅祂惟一的兒子,這里是其中一次(另外兩次參看太一七5和約一二28)。

三.耶穌被撒但試探(四1∼11)四1 很奇怪,耶穌竟會被聖靈引去受

試探。為何聖靈要帶領祂面對難處?其實耶穌必須受試探,以顯示祂品格端正,有資格作神要祂在世上作的工。首先的人亞當曾在伊甸園面對爭戰,可是這場戰爭證實他未符合作王管治的資格。末後的亞當與魔鬼正面交鋒,卻能得勝,毫無損傷。

希 臘 文 “ 試 探 ” 一 詞 有 兩 種 意 思:(1)測驗或證實(約六6;林後一三5;來一一17);(2)把人導向邪惡的力量。聖靈要試驗或驗證基督的實力,而魔鬼則尋求方法引誘祂作惡事。

主受的試探帶有深邃的奧祕。人們不禁會問:“祂可不可以犯罪?”假如說:“不可以。”那麼,人們又會問:“假如他不能犯罪,他所受的試探又怎算得上是真正的試探?”若說:“可以。”那就更不明白為何從神而來的耶穌可以犯罪。

首先,我們要謹記,耶穌基督是神,而神是不可以犯罪的。祂的確也是人。可是若說祂以人的身分去犯罪,不是以神的身分去犯罪,就更沒有聖經根據。新約作者在不同的情況下寫出基督是無罪的。保羅說基督是“不知罪的”(林後五21);彼得說基督“沒有犯罪”(彼前二22);約翰說“在他並沒有罪”(約壹三5)。

耶穌象我們一樣會受外來的試探:撒但走向祂,建議祂違抗神的心意。但祂與我們不同的是,祂內里不能受到試探——祂根本沒有罪的私慾,對罪毫無感情。而且,祂里面沒有任何東西會使祂順從魔鬼的引誘(約一四30)。

雖然耶穌不能犯罪,但祂受的試探卻十分真實。祂可以面對罪的引誘,但在道德

上祂不可能順從。祂只能作從父所看見的事(約五19),但祂不可能看見祂的父犯罪。祂從不按自己的意思去行事(約五30),父也永不會給他權柄,屈服在試探之下。

試探的目的並不是要看看耶穌是否會犯罪,而是為要證明祂在艱巨的景況下,也只遵從神的話。

如果耶穌能以人的身分犯罪,我們便會擔心祂在天上作人的時候會否也犯罪。祂會犯罪嗎?當然不會。

四2,3 耶穌禁食四十晝夜後便餓了(聖經中四十這個數字常用作指試驗或試探)。那試探人的利用人類天生的食慾來試探耶穌,這一着足以勝過許多人。他建議耶穌用特殊的能力把沙漠的石頭變為食物。“你若是神的兒子”這個引言不是指撒但對耶穌的身分有懷疑。其實,這里的意思是:“因為你是神的兒子”。魔鬼暗指父神在耶穌受洗時對祂說的話!“這是我的愛子。”魔鬼採用希臘文的句式2,使這番話看起來仿佛是對的。然後,他叫耶穌運用權力,使自己不受飢餓之苦。

用屬神的權力來滿足天生的食慾,這樣向撒但回應等於直接叛逆神。撒但這個建議的背後意念,正好與創世記三章6節前呼後應(“好作食物”)。約翰把這種試探歸為“肉體的情慾”(約壹二16)之列。相對來說,我們今天的試探便是企圖滿足天生的慾望,揀一條舒舒服服的路,而非尋求神的國和義。魔鬼說:“你不是要生活的嗎?”

四4 耶穌引神的話來回答試探。我們的主給予我們典範,教導我們不一定要着重生活,但一定要遵從神!食物並非生命最重要的東西;相反,遵從神的一切話才是最重要的。因為父神沒叫耶穌把石頭變為食物,所以祂不會按自己心意行,聽從撒但的話,無論祂何等飢餓。

四5,6 第二個試探發生在耶路撒冷的

Page 13: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21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殿頂上。魔鬼向耶穌挑戰,叫祂從殿頂跳下去,以顯示祂有特殊的身分,是神聖潔的兒子。再一次,撒但用若作開場白,又借詩篇九十一篇11至12節提出神應允要保護彌賽亞來試探耶穌,只要祂不疑惑便行。

這個試探是要叫耶穌作出緊張刺激的特技表演,顯示祂是彌賽亞。其實耶穌大可不必受苦便得榮耀;祂大可以避免上十字架而仍然登上王位。然而這一切絕非神的旨意。約翰把這試探形容為“今生的驕傲”(約壹二16)。這試探正與伊甸園中發生的事情——“那棵樹⋯⋯能使人有智慧”(創三6)——相似,同樣是為攫取個人成就而輕蔑神的心意。這就如渴望獲得宗教上的顯赫地位,而忘記學習與主一同受苦無異。我們為自己追求許多大事,當難題真正臨到,便只會卻步。當我們忽略神的心意,而為自己沾沾自喜,我們就是試探神了。

四7 耶穌再次用經文抵抗試探:“經上又記着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參看申六16)神應許保護彌賽亞,但是要在遵行神心意的原則下。為要得到應許而作叛逆的事,等於試探神。耶穌要顯示自己是彌賽亞,必要先上十字架。必須先有犧牲的祭,然後才有榮耀的冠冕。耶穌會等待神所預定的時間,成就神的心意。

四8,9 在第三個試探中,魔鬼又帶耶穌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將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指給他看。他把一切都交給耶穌,以換取耶穌俯伏拜他。這試探雖然是涉及敬拜這在靈里的操練,但是要引誘我們的主借着拜撒但而握有世上一切權柄,報酬是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這試探屬於“眼目的情慾”(約壹二16)。

從一方面看,現在世上的萬國的確是屬魔鬼的。他被稱為是“這世界的神”(林後四4),約翰也告訴我們,“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約壹五19)。當耶穌再來,作萬王之王時(啟一九16),“世上的國”

都要成為主和主基督的國(啟一一15)。耶穌不會違返屬神的時間表,祂當然不會拜撒但!

試探對我們有兩重意義:第一,叫我們用屬靈特質換取今世必要過去的虛榮;第二,使我們敬拜事奉受造物,而非創造主。

四10 耶穌第三次抵抗試探。祂引用舊約:“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他。”敬拜和事奉都只單單為神。敬拜撒但就是以他為神。

馬太記錄的試探與路加福音四章1至13節所記錄的次序有所不同。有人認為馬太排列試探的次序與以色列在曠野經歷的試探次序很相似(出一六;一七;三二)。耶穌面對試探的反應與以色列的反應卻大相逕庭。

四11 耶穌抵抗撒但的試探後,魔鬼就離了耶穌。試探如浪潮洶湧而來,而不是平靜地到來。“因為仇敵好象急流的河水沖來,是耶和華之氣所驅逐的。”(賽五九19)這句經文對於受試探的聖徒來說,是何等大的激動!

我們從聖經知道有天使來伺候他,但對於這種超自然的輔助,聖經則沒有解釋。這可能是指到天使提供物質的需要,即耶穌先前拒絕撒但所提議的。

耶穌經歷試探,讓我們知道魔鬼能夠攻擊那些受聖靈管理的人,但是他卻沒有能力勝過那些用神話語抵抗他的人。

四.耶穌開始祂在加利利的傳道事工(四12∼17)

耶穌向猶太人傳道差不多一年了,但馬太並沒有把這一年發生的事記下來。這一年的事情可從約翰福音第一至四章中知道,正好是在馬太福音四章11節與四章12節中間發生的。馬太講述完耶穌的試探,便立刻轉到耶穌在加利利的傳道事工。

四12 耶穌聽見施洗約翰下了監,便

Page 14: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22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知道這是祂被拒絕的先兆。那些百姓既然拒絕王的先驅者,他們也會為了一切的原因而拒絕王。可是,耶穌並非因為恐懼而北上加利利去。事實上,祂正是朝向希律帝國的中心——希律便是把約翰判入獄的王。祂朝向外邦人的加利利,要表明猶太人拒絕祂的後果,就是福音帶到外邦人中間。

四13 耶穌留在拿撒勒,直至百姓因祂宣講外邦人的救恩而要殺祂(參看路一四16∼30)。然後,祂從加利利海進到迦百農,這里本來是西布倫和拿弗他利的部族居住的。這時開始,迦百農成為祂的工作總部。

四14∼16 耶穌到了加利利,成就了以賽亞書九章1至2節的記載。那些住在加利利冷漠迷信的外邦人,看見了大光——基督,即世界的光。

四17 從此以後,耶穌就傳起約翰所傳的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這是進一步呼籲人們要在道德上更新,準備祂的國降臨。天國近了意味着王已在世上。

五.耶穌呼召四個漁夫(四18∼22)四18,19 其實,這是耶穌第二次呼召

彼得和安得烈。在約翰福音一章35至42節,耶穌呼召他們接受救恩。這次,祂呼召他們去事奉。前一次在猶太,這次在加利利。彼得和安得烈都是打魚的,但耶穌要呼召他們作得人的漁夫。他們的責任是跟從基督,而基督的責任就是要叫他們成為成功的漁夫。他們跟從基督,不單是肉身的接近,更加需要心靈的接近。這包括了學效基督的性情,目的是要成為見證人去傳道。他們變成何等樣的人,比他們說什麼、作什麼大事更重要。我們好象彼得和安得烈,要抵擋試探,不讓口才、個性或聰明代替真正的屬靈品格。門徒跟從耶穌,學曉魚兒在什麼地方出

沒,曉得怎樣用適當的魚餌,怎樣忍受困難和不便,怎樣學習有耐性和謹慎。

四20 彼得和安得烈聽見呼召,便立刻作出反應。他們憑着真正的信心,捨了網;因着真心的委身和愛便跟從了耶穌。

四21,22 接着,呼召臨到雅各和約翰。他們也立即成了門徒。他們不但放棄了自己的生計,也離開了他們的父親,把耶穌放在一切地上的親屬關係之上。

這些漁夫對基督的呼召作了回應,成為世上福音事工的重要人物。他們若不捨下魚網,恐怕我們還不能知道他們的事跡。認基督為生命之主,就能使世界完全與別不同了。

六.耶穌治好許多人(四23∼25)主耶穌有三方面的傳道事工:祂在會堂

里教導神的話;祂傳天國的福音;祂醫治有疾病的人。醫病的神蹟,是要印證祂的位格和職事(來二3∼4)。第五至第七章是祂教訓傳道的例子,而第八至第九章則描述祂所行的神蹟。

四23 第23節是新約中首次提到福音的經文。這詞解作“救恩的好消息”。歷史上任何的時代,都只有一個福音,這福音是救恩的惟一方法。3

附篇──福音福音是基於神的恩典(弗二8),即神

白白賜永生給不配的罪人。福音的基礎是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工作

(林前一五1∼4)。我們的救主成就了屬神的公義,讓神可以稱相信福音的罪人為義。雖然耶穌基督是在舊約信徒以後才成就救恩,但他們卻因着耶穌基督的作為才得救。也許他們對彌賽亞認識不深,但神卻為他們成就救恩——祂讓基督成就的大工歸在他們的帳上。從這方面看,他們是憑“記帳”而

Page 15: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23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得救的。至於我們,也是借着基督所作成的工而得救,只不過我們相信的時候,基督已成就了救恩。

只要單憑信心,便可得着這福音(弗二8)。舊約的人因相信神告訴他們的一切話而得救。在今天的世代,人們因相信神見證說祂的兒子是惟一的救恩方法而得救(約壹五11,12)。福音最終的目的是天堂。我們盼望天上的永生(林後五6∼10),就好象舊約聖徒一樣(來一一10,14∼16)。

福音只得一個,但福音在不同時候有不同的特征。例如,聖經對於神國的福音與神恩典的福音有不同程度的強調。關於神國的福音,有這樣的敘述:“你們要悔改並接受彌賽亞,那麼,當神的國在地上建立的時候,你們便可進入祂的國。”關於恩典的福音,有這樣的說話:“你們要悔改並接受基督,你們在將來便能被提與祂相會,並且永遠與祂同在。”基本上,兩種說法都是指同一個福音——借神的恩典因信得救恩,可是二者卻顯出神對福音的施行有不同的心意和目的。

耶穌傳天國的福音時,祂宣稱祂是以猶太人的王的身分而來,並解釋了進天國的條件。從祂所行的神蹟來看,可見天國是完全的。

──

四24,25 他的名聲傳遍了敘利亞(以色列北部和東北部)。一切害病的、被鬼附的和殘疾的都得到耶穌的醫治。從加利利、低加波利(巴勒斯坦東北部十個外邦城市的統稱)、耶路撒冷、猶太和約但河東部的人擠擁到耶穌那里。正如華菲德所寫:“那地方的疾病和死亡必定差不多消失了一段時間。”怪不得群眾聽見加利利的情況,都大為驚訝了!

肆.天國的憲章(五∼七)把登山寶訓擺在新約的開端不是沒有原

因的,寶訓的位置正好顯出其重要性。王在登山寶訓中概括了祂對子民的性格和行為有何期望。

這寶訓並非要顯示救恩的計劃,也不是為教導未得救的人。教訓是針對門徒(五1,2)而寫的,且要作為憲章,或神權統治下的法則,以管理神的子民。寶訓對於以前、現在和將來的人,即那些認耶穌為王的人,都是意味深長的。基督在世時,曾經是門徒生活的指引。現在,我們的主雖然在天上掌權,但這寶訓卻適用於凡尊主為王的信徒。最後,在大災難時期和耶穌在地上掌權時,寶訓要成為信徒行為的法則。

這寶訓有明顯的猶太色彩,例如,五章22節中間接提到公會、祭壇(五23,24)和耶路撒冷(五35)。若認為這些在加利利的教訓只是單單向從前或將來的以色列民說的,便完全錯誤了,因為寶訓是針對不同時代認耶穌基督為王的人說的。

一.登山寶訓(五1∼12)五1,2 本章以登山寶訓,或說論福的

訓誨開始。這些訓誨宣示了基督國民的典範,而一個模範的民所具備的特質,正好與屬世的準則完全迥異。陶恕這樣形容:“不認識登山寶訓的人,把寶訓完全看錯了,然後說:‘這便是人的本性。’這正好描述人的光景。”

五3 虛心是頭一個宣佈的祝福。虛心不是指人的天性,而是人意願的選擇和有操守的品格。這就是說,信徒認識到自己的無助,而倚靠神的全能。他們感到屬靈的需要,可以從主得着供應。天國便是屬於這些人的了。在那里,自滿並不是美德;而自尊是一種邪惡的品格。

五4 哀慟的人有福了,他們必得安慰。這種哀慟,不是因為生命的變幻無常而引起的,而是因着與主耶穌的相交,從而經歷到的傷感。這種傷感是與祂身同感受,為

Page 16: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24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世上的創傷和罪惡而難過。故此,哀慟不僅包括了為一己的罪而難過,也包括了為世界可怕的景況、人們拒絕救主,和那些拒絕神慈愛的人,將來命定的惡果而難過。這些哀慟的人必得安慰,那時“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啟二一4)。信徒今生要為這一切而哀慟;但不信的人今生所受的哀傷,只是將來永遠哀傷的前奏。

五5 第三個福是宣佈溫柔的人有福:他們必承受地土。這些人可能本性是善變的、喜怒無常的和粗暴的,可是借着基督的靈的作工,他們變得溫柔友善(比較太一一29)。謙和是指接受自己卑微的地位。溫柔的人為自己的緣故溫和友善;縱使他為神的緣故,或為保護其它人時,會變得如獅子般猛烈。

溫柔的人並非現在承受地土;相反,他們會受人苦待,遭人剝削。可是,按字面的解法,當基督在千禧年時掌權作王,世上和平繁盛,他們便在那時承受地土。

五6 跟着宣佈的福,是給飢渴慕義的人的:這些是應許的滿足。這些人響往活出義;他們渴望社會有誠信、正直和公平;他們尋求教會中有實際的聖潔。如布雷德福所寫,他們有“一種渴望。這渴望不能被屬世的事滿足,他們的飢渴非基督填滿不可,要是沒有就寧願死去。”這些人在將來基督的國來到後,便能夠豐豐足足了:因為正義昭彰,奸惡給摒除棄絕,道德的標準達到最高,這些人就必得飽足。

五7 在主的國里,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有憐憫的心,是指很能自發和主動地去憐憫別人。從一方面看,這種人能對那些犯了錯事,也應得到懲罰的人施以憐憫,抑制住而不向他們施以懲罰。廣義上看,憐恤是指幫助那些有需要而又無法自己解決問題的人。神赦免我們的罪,免我們應受的懲罰,而且更加借耶穌基

督的救恩顯明對我們的仁愛,這便顯出祂的憐恤了。當我們有憐恤的心,便是效法神了。

憐恤的人必蒙憐恤。在這里,耶穌不是指神讓相信祂的罪人得着救恩的那種憐恤;祂的憐恤並非只限於有憐恤心腸的人——祂的憐恤是無價又無條件的賞賜。其實,主在這里是說基督徒在每天的生活都需要憐恤,同時也是指到將來神按我們所作的工而施的憐恤(林前三12∼15)。如果一個人沒有憐恤的心,那人便不會得蒙憐恤;即那人的賞賜會因此而減少。

五8 清心的人有確據,必得見神。一個清心的人的動機是純淨不攙雜別的事物,他的思想聖潔,良心清潔。他們必得見神可從幾方面作解。首先,借着神的話和聖靈與神交通,清心的人便得見神;第二,他們有時會得着從神而來的超自然異象;第三,當耶穌再來時,他們借着耶穌便必得見神;第四,他們在永恆里必得見神。

五9 另一個宣佈的福是使人和睦的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留心主並非談及那些有和平性情的人,也不是指那些愛好和平的人。祂是指那些主動參與,締造和平的人。按本性,人通常都只是以旁觀者心態去看爭鬥。屬神的做法是積極創造和平,即使是受凌辱,被攻擊。

使人和睦的人被稱為神的兒子。這不是指怎樣成為神的兒子——只有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約一12)才可作神的兒子。信徒借着促進和平,便能顯出他們是神的兒子。將來有一天,神會承認他們為有神家樣式的人。

五10 下一個福是說那些受逼迫的人,不是因為他們犯了錯,他們只是為義受害的。這些為義受苦的信徒蒙應允得着天國。他們因着正直誠實,譴責不屬神的世人,並且與世界為敵。人們憎惡公義的生命,只不

Page 17: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25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過因為神的義顯出人的不義罷了。 五11 最後的祝福似乎與前一個重複

了。其實,二者有一點不同。前一節經文是為義受的逼迫;而後一節則是因基督受的逼迫。主知道祂的門徒會因為與祂同行,對祂忠心而受苦待。歷史也證實了這事實:從開始,世界便逼迫、監禁和殺害跟從耶穌的人。

五12 為基督受苦是一種特權,這特權應帶來喜樂。有極大的賞賜正等待那些為基督受苦的人,他們是過往受苦難的先知的同伴。舊約中那些代表神說話的人把生死置諸度外,堅守神的義。所有效法前人忠心不屈的人,必要在今世歡喜快樂,並且將來也要被高舉。

登山寶訓描繪基督的國民的模範樣式。留心這里對義(6節)、和睦(9節)和歡喜快樂(12節)的強調。也許保羅把這章銘記於心,所以他寫道:“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喫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一四17)

二.信徒為鹽為光(五13∼16)五13 耶穌把門徒比作鹽。門徒在世

上,就好比鹽在日常生活的作用:鹽用來調味;能防止腐壞;能引致口渴;也能使食物美味。故此,跟從神的人把興奮帶給人類社會,有保護作用,免受腐化,同時也使其它人渴慕前面經文所提到的義。

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確實沒有方法能使它回復真正和原先的味道。一旦它失去味道,便再無用了,被丟在外面受人踐踏。伯恩斯對這段經文有卓見:

這國所用的鹽是一種化合物——若鹽失去鹹味,或失去獨特的味道,就再沒有什麼用途了。可是,在東方的國家,他們所用的鹽是不純淨的,混雜了蔬菜和地上的物質;故此,那些鹽可能會失去原先的鹹味,有很大部分沒有鹹味的

分量遺下(沒有味道的鹽)。這些鹽沒有什麼用處,即或的確用上它,正如經上所說,把它放在路上或遭人踐踏,就好象我們把碎石鋪在路上一般。4

按着登山寶訓及其它訓誨,門徒有一個很大的功用——活出門徒的樣式,是世上的鹽。如果沒法顯出屬靈的特質,便是把經卷踐踏在腳下。世人只會輕蔑那些沒有奉獻給神的信徒。

五14 耶穌又稱基督徒為世上的光。祂稱自己為“世界的光”(約八12;一二35,36,46)。這兩句說話的分別在於耶穌是光的來源;基督徒是這光的反射。基督徒的功用是為主發光,就正如月亮反射出太陽的光芒。

基督徒好象城造在山上:它所處的位置比周圍高,而它也是在黑暗中發出光芒的。活出基督教訓的生命,是不能隱藏的。

五15,16 沒有人點燈,再把燈放在斗底下。反而,只會把燈放在燈台上,好使它照亮一家的人。耶穌不是要我們貯備祂教導的光,留為己用,而是要我們把所學的與別人分享。我們的光也應當照亮出來,叫人們看見我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這里強調基督徒的品格。能夠活出基督的生命,比言語的說服更能贏得別人的信服。

三.耶穌成全律法(五17∼20)五17,18 大部分革命性的領袖都摒棄

以前、傳統遺留下來的教訓。然而,主耶穌卻剛好相反。祂持守摩西律法,並強調要履行這些律法。耶穌來到世上,並非要廢掉律法和先知;相反,是要成全。祂清楚強調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直至成全為止。一點(yod)是希伯來文中最小的字母;一畫是一個小標記或突出的記號,用來分辨字母,就好象英文E字下的小畫,用來分辨F一樣。耶穌相信聖經字面義的啟示,即或是一

Page 18: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26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些看似瑣屑不重要的資料。聖經中,即使是最小的一畫,都有其特別的意義。

重要的是耶穌並沒有說過律法會永遠長存。祂說律法不會廢去,直至成全為止。今天的信徒就這里的特點分成不同的宗派。由於信徒與律法的關係複雜,我們將花點時間簡撮聖經在這方面的教導。

附篇信徒與律法的關係

律法是神借摩西給以色列國的立法制度。雖然十誡包含了律法的精義,但律法的整體源於出埃及記第二十至三十一章、利未記和民數記。

律法的頒佈不是作為一個救恩之法(徒一三39;羅三20上;加二16,21;三11),律法是要顯出人的罪(羅三20下;五20;七7;林前一五56;加三19),並且叫人因神慈愛的救恩而歸向神。雖然律法包含的道德準則適用於各時代的人(羅二14,15),但律法是頒佈給以色列國的。神以律法試驗以色列人,象征了祂以律法試驗人,而以色列人的罪也就證實了世人的罪(羅三19)。

律法帶來的是死亡的刑罰(加三10);違犯一項誡命便等於違犯所有誡命(雅二10)。因為人類違犯了律法,所以必受死亡的咒詛。按神公義和聖潔的屬性,人類不能無罪釋放,必然要付上罪價。也正因為這個緣故,耶穌才來到世界,借着死來替我們付上罪價。雖然祂沒有罪,但祂替代有罪的人而死。祂並沒有廢掉律法;卻是借着祂的生命和死亡成全了律法,完全符合律法的嚴格要求。因此,這福音不是要棄置律法,而是要堅定律法,並且顯示出基督的救贖計劃正好完完全全地符合律法的要求。

所以,相信耶穌的人不再在律法之下,他是在恩典之下(羅六14)。借着基督的工作,這人對律法已經死了。律法所定的刑罰必須一次付上;因為基督已付上了罪價,信

徒便不必再付了。故此,律法對於基督徒是已經失效的了(林後三7∼11)。基督到世上來之前,律法就如導師,但基督的救恩出現後,我們便不再需要這位導師了(加三24,25)。

然而,基督徒不在律法之下,卻不等於他可以任意犯罪。其實,他是受制於比律法更強的約束力,因為他如今是在基督的律法下(林前九21)。信徒的好行為不是因為害怕刑罰的緣故,而是基於對救主的愛慕,渴望討祂的喜悅。基督成了他生命的主宰(約一三15;一五12;弗五1 ,2;約壹二6;三16)。

當討論到信徒與律法的關係,一般人都會問:“應否遵守十誡?”答案是:律法中的一些條例長久都適用。偷盜、貪婪或謀殺一定是錯的,十誡中有九項在新約中重複出現,而且它們都有很重要和獨特之處——它們不再是律法頒佈的命令(律法頒佈的命令必須遵行,否則便受懲罰)。現在,這些命令的提出,是讓屬神的人學習神的義(提後三16下)。惟一沒再出現的誡命便是守安息日,新約聖經沒有教訓說基督徒要守安息日(即一星期的第七天,也就是星期六)。

對於未得救的人而言,律法仍有它的用處:“我們知道律法原是好的,只要人用得合宜。”(提前一8)律法的用途是使人知道有罪,從而悔改歸正。可是,律法不是為得救的人而設立的:“因為律法不是為義人設立的。”(提前一9)

律法所要求的義已經在那些“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羅八4)得以成全。事實上,我們的主在登山寶訓上的教訓,比律法所定的準則更高。例如,律法寫道:“不可殺人”;耶穌卻說:“甚至不可恨人”。故此,登山寶訓不僅堅守律法和先知的原則,更把它們加以補充,發掘出其中更深的含義。

──

Page 19: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27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五19 我們回頭看登山寶訓,留意耶穌預示人天性上是對神的誡命鬆懈的。由於神的誡命超乎自然常理,人們往往曲解這些誡命,把誡命的意思合理化。可是,無論何人廢掉律法的一條,又教訓其它人同樣作的,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奇怪的是,這等人仍然獲准進到天國——這些人是借相信基督而得以進天國的。一個人在天國的地位是按着他在地上的順服和信心而定的。凡遵行天國律法的人,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五20 要進到天國,我們的義必須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法利賽人以宗教儀式而自豪,因為這些儀式讓他們在外表上和儀式上得以潔淨。可是,他們的心卻仍沒有改變。)耶穌以誇張的手法指出一個事實——只有外在的義而表里不一致是不能進天國的。神只會接受一種義——人接受祂兒子為救主而被稱為義(林後五21)。當然,除了真心相信基督,耶穌在登山寶訓中也提到生活上的義。

四.耶穌論仇恨(五21∼26)五21 耶穌時代的猶太人知道神不准殺

人,殺人必然受懲罰。律法未頒佈前已有不可殺人的命令(創九6)。後來,律法也再次提到殺人的罪(出二○13;民五17)。從“只是我告訴你們”這幾個字,可見耶穌要修改對殺人的教訓。人們不能再以自己沒殺過人而沾沾自喜。現在,耶穌說:“在我的國中,你絕不可抱有殺人的念頭。”祂把殺人的行為追溯到其源頭,並且對三種不義之怒作出警告提醒。

五22 第一種怒氣:無緣無故向弟兄動怒。5一旦犯了這罪,便難免受審判——即會被帶到會堂受審。許多人都發覺他們的怒氣是源於自己的想法,然而神只允許兩種情況下所生的怒氣:一、神的尊榮受損;二、別人犯了錯。因為別人犯錯而向他報復是絕對不正確的。

更嚴重的罪是侮辱弟兄。在耶穌的時代,人們用拉加(亞蘭文用語,解作“廢物”)表達鄙蔑和怒罵。用這種詞語形容弟兄,難免公會的審斷——即受以色列地的最高法院的審判。

最後,第三種不義之怒是稱弟兄為魔利,這種怒氣為耶穌所譴責唾棄。魔利(意思是愚蠢)比遲鈍更侮辱,指道德上的愚蠢,並含有想這等人死的意思,因為這等人該死云云。在今天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聽見人們以“活該”、“該死”來咒詛別人。其實,說這話的人正是在叫神把罪人降到地獄。耶穌指出凡說出這種咒詛的人,難免受地獄的火。在那個時代,死囚的身軀通常被拋掉在火槽中,這火槽是在耶路撒冷城以外,稱為欣嫩谷的地方。這谷象征永不熄滅的地獄之火。

救主的訓詞嚴格,不容許有半點差誤。祂教導說惱怒含有殺人的種子,辱罵的言語含有殺人的精神,而咒詛的言語則顯示有渴望殺人的心。罪的程度愈加增,亦導致三種不同層次的懲罰:審判、上法院受審和下到地獄的火中。耶穌會在天國中按嚴重性懲治罪。

五23,24 不論是因為怒氣或其它原因,如果一個人得罪了別人,就算他把禮物呈獻給神,主也不會悅納。那人應當先去和弟兄講和。只有這樣,神才會接納他的禮物。

雖然這些訓詞是以猶太的背景寫出,但並不代表今天已不適用。保羅用主的晚餐來解釋這個概念(參看林前一一)。如果信徒不與弟兄言和,神就不會接受他的敬拜。

五25,26 這里是針對好訴訟的靈和不願承認耶穌所警告的罪。與其冒着受審判的危險,倒不如盡快解決與弟兄之間的問題。因為,我們在審判時必然理虧。雖然有學者對於比喻中的人物身分各持不同看法,但很明顯,如果你犯了錯,便應立刻承認過失,

Page 20: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28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盡快處理好事情。如果你仍不悔改,你的罪會漸漸侵襲你,你不但要完完全全補償你的過錯,且要受額外的苦。不要立刻控訴別人,否則律法便會定你的罪,要你償還最後一文錢。

五.耶穌譴責姦淫(五27∼30)五27,28 摩西律法清楚地禁止行姦淫

(出二○14;申五18)。也許有人會為自己未曾犯這誡命而沾沾自喜,可是他們“滿眼是淫色”(彼後二14)。這些人外表受人尊敬,但心里卻四處尋求不潔之事。故此,耶穌提醒門徒,光是禁戒行為並不足夠——必須有內里的潔淨。律法禁止淫行,耶穌連慾念也禁止: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里已經與他犯姦淫了。鐘思理看出這節的含義,他寫道:“思念情慾或行淫,並不能滿足性慾,就好象把油倒在火中,使這種渴望如火一般挑旺,永不熄滅。”罪是從思念開始,如果我們縱容,便會逐漸犯起罪來。

五29,30 保持思念純正,需要嚴謹自律。故此,耶穌教導說,如果身體任何部分使我們犯罪,便最好在有生之時摒棄廢去那部分,免得永遠失去靈魂。我們應不應聽從耶穌字面上的教誨?究竟祂是否真的指毀壞身體的部分?這句說話的意思是:如果要失去靈魂,倒不如失去身體一部分,我們也應當樂意接受。可是,我們永遠不必這樣做,因為聖靈讓信徒有能力過聖潔的生活。不過,信徒必須與聖靈合作,謹慎自律。

六.耶穌責備離婚的事(五31,32)五31 舊約律法下,按申命記二十四章

1至4節,離婚是受允許的。這章並非關注到犯姦淫而造成的離婚事件。(犯姦淫的處分是死,參看申二二22)。相反,這里的離婚案是由於厭惡或生活不合而產生的。

五32 可是,基督的國中,凡休妻的,

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就是叫他作淫婦了。這並不是說她自動成為淫婦。這里推測到婦人離婚後,因無經濟支援而被迫與其它男人生活,因此便成了淫婦。不但被休的婦人犯姦淫,連娶這被休的婦人也是犯姦淫了。

離婚和再婚是聖經中一個最複雜的題目。其實,要完全解答這方面的問題,根本是不可能的,但透過查考和總結聖經在這方面的教訓,的確對我們有莫大幫助。

附篇離婚與再婚

離婚絕不是神的意願。神理想的婚姻是一夫一妻,除了死亡,婚約不能解除(羅七2,3)。耶穌以創世時定的聖潔規律來清清楚楚地向法利賽人闡明這點。(太一九4∼6)

相反,神厭惡人離婚(瑪二16),即不合聖經原則的離婚。但祂並不厭惡一切的離婚事件,因為祂說自己曾休了以色列(耶三8)。這是因為以色列國離棄祂去拜偶像。以色列對神不忠。

馬太福音五章3 1至3 2節和十九章9節中,耶穌教導說,除非配偶任何一方犯了姦淫的罪,否則不能離婚。馬可福音十章11至12節和路加福音十六章18節中,更指明不可離婚,沒有提到例外的情況。

這里所出現的差異可能是因為馬可和路加沒有把耶穌所說完整記述下來。故此,即使離婚不是理想的,但當配偶對對方不忠時,這仍是可獲接納的。耶穌只是容讓在這種情況下離婚,而沒有命令在這種情況下便要離婚。

有些學者參照哥林多前書七章12至16節中的教訓,認為當不信的配偶離開了信徒,便可以離婚。保羅說那被遺下的人“都不必拘束”,即那人可以隨意離婚(因為分開的緣故)。筆者認為這種情況與馬太福音第五章和第十九章所述的例外情況大同小異,是指不信的人與信徒分開,與別人生活在一

Page 21: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2�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起。故此,若然配偶犯了姦淫,信徒才能依照聖經允准的條件離婚。

雖然新約容許離婚,但對於再婚,則仍有許多爭論,認為不可容許。可是,沒有足夠的證據確定這論點。新約中,被遺棄而再婚的人沒有受到譴責——只有那些犯錯的人遭受譴責。同時,合乎聖經要求的離婚,其主要目的是容許再婚;否則,分開已經能解決二人的問題了。

當討論這題目時,不免會問:“那些得救之前離婚的人又如何?”得救前的不法離婚和再婚是罪,但已於得救後完全得着赦免(參看林前六11,保羅把哥林多信徒未信主時的姦淫列為罪)。得救以前的罪並不能阻擋信徒完全參與地方教會生活。

更麻煩的問題是基督徒曾經沒有按照聖經原則而離婚,而且還再婚。教會能否接納他們相交?這要視乎該弟兄或姊妹是初犯姦淫,還是不斷犯着。如果這些人活在姦淫中,他們不但要承認自己的罪,也要放棄現在的伴侶。不過,神的處理方案,絕對不會使問題惡化。如果因為要解決婚姻的糾紛而引致對方犯罪,或使到妻兒孤苦無援,這種醫治比問題更糟糕。

筆者認為,基督徒曾違反聖經原則而離婚和再婚,可以真心悔改,承認過犯,然後恢復與主和教會的相交。至於離婚,似乎每一件離婚個案都有所不同。因此,地方教會中的長老應當個別審查每個情況,並按神的話來審判處理。若要進行紀律處分,必須交由長老決定。

──

七.耶穌責備起誓的人(五33∼37)五33∼36 摩西律法中,有幾條律例

是禁止奉神的名起假誓的(利一九12;民三○2;申二三21)。以神的名起誓是以神作證人,證實你所說的全屬實話。為免發生事

故,猶太人起假誓時,往往以天、地、耶路撒冷或他們的頭來代替奉神的名。

耶穌指責這樣逃避律法是十足十的偽君子行為,並且禁止人們在日常談話中起任何的誓。起假誓不但虛偽,而且用別的名詞代替奉神的名起誓根本毫無作用。指着天起誓便是以神的座位起誓;指着地起誓便是以他的腳凳起誓;指着耶路撒冷起誓便是以大君的京城起誓;就算是指着自己的頭起誓也與神相干,因為祂是創造萬物的那位元首。

五37 基督徒根本不需要起誓。他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便是承認撒但——那惡者——掌管我們的生活。基督徒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說謊。

這篇章也禁止隱瞞事實或欺騙。可是,這里並沒有禁止在公堂上起誓。耶穌自己便曾在大祭司面前起誓,以證實祂的身分(太二六63及以下)。保羅也曾起誓求神作證,證明他所寫的是實話(林後一23;加一20)。

八.同他走二里路(五38∼42)五38 律法寫道:“以眼還眼,以牙還

牙。”(出二一24;利二四20;申一九21)這既是懲治的命令,也是懲治的限制——不能刑過其犯。可是,懲治的權在舊約由政府所掌,而不是握在個人手中。

五39∼41 耶穌所教導的義,比律法的準則更高,因為祂連報復也要廢去。祂告訴門徒,從前報復在法理上是可以接納的,不過現在卻不要報復。耶穌教導門徒不要與惡人作對。如果有人打他們的臉,連另外一面也轉過來由他打。如果有人要拿他們的里衣,連外衣(晚上穿的外衣)也由他拿去。如果有軍人強迫你替他背行李走一里路,便自願地替他背行李走兩里路。

五42 耶穌在這段中的最後吩咐似乎不適用於今天。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

Page 22: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30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借貸的,不可推辭。我們對物質和財富的渴求,往往使我們躊躇而不願把自己有的奉獻他人。可是,假如我們願意注目天上的財富,知足於已有的所需衣食,便能自願地謹守這些教誨。耶穌這番話是預先假定了那些尋求幫助的人是有真正需要的。由於很難斷定那些是真正的需要,情願(如別人曾這樣說)“經常幫助那些偽裝的乞丐,也不要遺漏一個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從人的角度而言,主這個教訓根本不能實踐。除非那人是被聖靈掌管,他根本不可能過這種自我犧牲的生活。只有信徒讓救主住在他們的心中,由祂掌管生活,才能夠以愛去回應羞辱(39節)、不公平(40節)和不便(41節)。這就是“第二里路的福音”。

九.愛你的仇敵(五43∼48)五43 神的國所要求的義,還包括怎

樣對待仇敵。這題目是先前篇章的延續。律法教導以色列人要愛他們的鄰舍(利一九18)。雖然律法中沒有明確地吩咐以色列人要恨他們的仇敵,可是這種精神卻藏在他們的教訓中。這種態度總括了舊約對殺害神子民的人的看法(參看詩一三九21,22)。這種出於正義的仇恨,是因為憎恨與神為敵的人而產生的。

五44∼47 可是,耶穌卻宣佈我們要愛我們的仇敵,並且要為逼迫我們的禱告。耶穌吩咐要愛,顯示出這愛是基於意志,而不是原本而有的情感。這種愛與本性的情感有所不同,因為去愛恨你和傷害你的人不可能是出於自然的。這種愛是超乎本性和常理的善意,只有那些有屬神生命的人才可以表現出來。

單愛那愛我們的人,不會得到賞賜;耶穌說即使那些不信神的稅吏6也能這樣行!這種愛並不需要屬神的能力。單請弟兄的安7(即我們的親戚和朋友)也不算什麼美

德。不信的人也能做到這點;基督徒若單做到這點便與世人無異。如果我們的標準不高於世界的標準,那麼我們便注定不能影響世界了。

耶穌叫祂的門徒要使惡人轉回,好叫他們成為天父的兒子。祂不是說我們這樣行才能成為神的兒子;相反,這樣才能顯出我們是神的兒女。神既不偏私歹人和好人(他們都從日頭和雨得益),我們也當以恩慈的心公平待他們。

五48 耶穌以這樣的勸勉作結束:所以你們要完全,象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完全這詞的意思應按上文下理解釋。這詞並不是解作無罪或無瑕疵。上文解釋“完全”是指去愛恨我們的人,並且善待朋友和敵人。這里的“完全”是指靈命的成熟,這種生命叫一個基督徒能效法神,毫不偏私地祝福所有人。

十.誠心地施與(六1∼4)六1 這章的上半部分,耶穌論到個人

生命中實際行出來的義;祂分開三個範圍來敘述:愛心的善舉(1至4節)、禱告(5至15節)和禁食(16至18節)。這十八節經文中出現了十次天父的名字,這名字是理解這段經文的重要關鍵。出於義的行為應當是為天父的緣故,而不是為別人而作的。

耶穌開始祂的講道時,警告我們行善事時要防避試探——行善事是為要給人看見。祂不是責備行善事的行為,而是責備行善事的動機。如果出發點是為引起群眾的注意,那麼群眾的反應便是他的賞賜,神絕不會為這種虛偽的行為而賞賜那人。

六2 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里奉獻或在街道上施捨給乞丐時,竟然喧鬧地引人注意,這實在難以置信。主清楚地否定他們的行為,祂這樣批評:“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即他們的賞賜,不過是他們在地上所賺取的名聲罷了。)

Page 23: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31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六3,4 當基督的跟從者施捨時,必須在暗中行。耶穌告訴門徒要暗中行善,祂說:“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耶穌用這個生動的比喻來說明一個道理:施捨的目的應當是為天父的緣故,而非為沽名釣譽。

經文不是要禁止可見的奉獻,因為的確不可能完全把一個人的所有奉獻隱藏不為人知。這里不過責備炫耀奉獻的心態。

十一.誠心的祈禱(六5∼8)六5 然後,耶穌警告祂的門徒,祈禱

的時候要防避假冒為善。他們不應故意在人群中,讓別人看見他們祈禱,被他們的善心所感動。如果禱告的動機是要炫耀自己,耶穌宣稱人賺得的炫耀便是惟一的賞賜。

六6 第5節和第7節中,代名詞你們在希臘文是眾數。可是在第6節中,為了強調個人與神的相交,便用了單數“你”。禱告蒙應允,關鍵是在暗中向神祈禱(即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如果我們的真正動機是與神相交,神必會聆聽和回答。

這里用了許多篇幅講到禁止公眾祈禱的事。可是,早期教會卻聚集一起一同禱告神(徒二42;一二12;一三3;一四23;二○36)。但這里的重點不是在什麼地方祈禱,而是為何要祈禱——是為了讓人看見,還是求神垂聽。

六7 禱告不應有許多重複話,即冗長的句子和無意義的話。未得救的人便會這樣禱告,可是神是不會垂聽這些多又重複的話。祂要聽的是我們由衷的話。

六8 既然我們的父甚至在我們沒有祈求以先,已經知道我們所需用的,那麼我們便很自然地問:“為什麼仍要祈禱?”因為當我們祈禱,是在神面前承認我們的需要,並且倚靠神。這是我們與神交通的基礎。再者,神要借成就事情來回應禱告,祂不會借

其它方法成就事情(雅四2下)。

十二.耶穌教人的模範禱告(六9∼15)

六9 第9至1 3節普遍被稱為“主禱文”。雖然這樣命題,但我們要謹記耶穌從沒有這樣禱告過。這禱告是祂給門徒作的模範,叫門徒按着模樣祈禱。然而,這不是說門徒要隻字不漏地照禱文祈禱(第7節似乎已經排除這種做法),因為徒然憑記憶去重複唸禱文,可能會使禱文變成一些無意義的話。

我們在天上的父。禱告應當是向天上的父,並且要承認祂是宇宙的掌權者。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我們應當以敬拜、讚美、尊榮開始我們的祈禱,因為我們的神是配得的。

六10 願你的國降臨。敬拜後,我們應當先為神的心意和旨意祈禱,期望祂的旨意成全。我們應當為我們的救主神、主耶穌基督再來,在地上建立國度,以公義掌權而祈禱。

願你的旨意行(成就)。我們要曉得神知道什麼是最好的,並且要把我們的意欲降服在祂的心意下。這節也表達了願望全世界都明白神的心意。

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里與前面幾句,向神敬拜、神掌主權和成就神旨意,都是指天上的實況。所以,祈求這三種情況能象行在天上般行在地上。

六11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求了神的心意,我們便可為個人需要祈求。這部分讓我們明白到不論是屬靈上,還是物質上,我們都要倚靠神,好讓我們得着每日所需的食物。

六12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這里不是指到審判上的赦免,使人無罪釋放免受罪刑(這種赦免要借着信神的兒

Page 24: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32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子才能得着)。其實,這里是指如果我們要與神保持良好的相交關係,便要象父母寬恕我們般寬恕別人。如果信徒不願寬恕得罪他們的人,又怎能期望可以與那位完全寬恕他們,免了他們過犯的父相交?

六13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這里的要求也許與雅各書一章13節相違,因為那里提到神是不會試探人的。可是,神卻容許祂的民受試探和試煉。其實,這要求正表達一種健康的心態——不信憑個人的能力抵抗試探,或者在試煉面前站立得穩。我們承認需要完全倚靠神,讓祂保守我們。

救我們脫離惡者。所有渴望借神的能力遠離罪的人,都會作這樣的禱告。這是由衷的渴求和呼喊,為要每天得着拯救,脫離罪的權勢和撒但的攻擊。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天主教和大部分現代基督教聖經都刪去禱文這最後一句,因為許多古卷都沒有。可是,這句頌讚卻是整篇禱文的完美結束,並且為許多經卷所記錄下來。8如加爾文所言:“這句不但軟化我們的心朝向神的榮耀⋯⋯而且也告訴我們,一切的禱告⋯都當單單根據神。”

六14,15 這是第12節的解釋注腳,並非禱文的一部分,但附加了這兩節,是為要強調第12節中提到父母式的寬恕是有條件的。

十三.耶穌教導如何禁食(六16∼18)

六16 耶穌說的第三種宗教上的假冒為善是企圖表現出禁食的樣子。假冒為善的人禁食時臉上帶着愁容,故意表現得憔悴憂愁,面容枯槁。可是,耶穌卻說這些企圖表現得聖潔的人是荒謬的。

六17,18 真信徒應當在暗中禁食,不叫人看出是在禁食。梳頭洗臉是指外表如往

常一樣。天父知道便已足夠;祂的報答比別人的肯定珍貴得多。

附篇——禁食禁食就是禁絕食慾,可以象這篇章一樣

是基於自願的,但也可以是非自願的(如徒二七33或林後一一27)。新約中,禁食往往與哀悼(太九14-15)和禱告(路二37;徒一四23)有關。在這些經文里,禁食和禱告互相配合,以表現個人切望明白神的心意。

在救恩上,禁食不但沒有功勞,而且也不會使基督徒在神面前有特殊的地位。昔日法利賽人誇口自己一星期有兩次的禁食,可是他們所作的卻不會得到所求取的義(路一八12,14)。然而每一個基督徒暗中禁食,作為屬靈的操練,神必察看和報答。雖然新約沒有禁食的命令,但卻鼓勵禁食,因為聖經應許禁食的人會得到報答。借着驅走枯燥無味和昏昏欲睡,禁食能有助禱告生活。特別在一些要尋求神心意的事上,禁食更有其用處。而且,禁食對於個人的操練也十分有益處。禁食是個人與神之間的事,故應當單單為了討神喜悅。如果公開禁食或抱有不當動機,禁食便失去它的價值了。

──

十四.積攢財寶在天上(六19∼21)

這里包括了我們的主革命性的教訓——有些教訓是經常被忽略的。這章余下的主題關於如何尋求將來的保障。

六19,20 第19至21節,說明耶穌與世人為將來尋求保障的方法不同;世人靠金錢保障自己,但耶穌說:“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祂的意思是物質不能給予保障。地上一切的物質財寶不是會自然毀壞(有蟲子咬、能壞),便是會被賊人偷去。耶穌說真正不會虧損的投資是積攢財寶在天

Page 25: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33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上。 六21 這個嶄新的財富政策是基於一

個原則——你的財寶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如果你的錢財在保險箱,你的心和渴望也會在那里;如果你的財寶在天上,你的興趣便會集中在天上。這教訓迫使我們去看耶穌所說的是否真的祂的意思。如果是的話,我們就要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如何處理地上的財富?”如果不是的話,我們便要面對另一個問題:“我們怎樣處置這本聖經?”

十五.身上的燈(六22,23)耶穌知道,祂的跟從者很難會認為祂與

傳統相違的教訓——關於將來的保障,是可行的。所以祂用人的眼睛作比喻,教導關於屬靈眼光的事。祂說眼睛是身上的燈。透過眼睛,身體才能接收光,才能看得見。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充滿光明;眼睛若昏花,視線便模糊不清。里頭沒有光,卻只有黑暗。

可以這樣應用:明亮的眼屬於動機純正的人。這些人只渴慕神喜悅的事。明亮的眼也屬於那些願意完全接受基督教訓的人。這些人的生命充滿了光。他們相信耶穌的話,輕看地上的財富,積攢財寶在天上,也知道這是惟一真正的保障。另一方面,昏花的眼屬於那些企圖活在兩個世界的人。他不想失去地上和天上的財富。對於他們來說,耶穌的教訓顯得不實際也行不通。他們因為充滿黑暗,便看不見清晰的指引了。

耶穌加了一句:你里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換句話說,如果你知道基督不許人以地上的財寶作保障,卻違返他的心意行,那麼,你便沒有遵行祂的教訓,這教訓便成了黑暗——是很厲害的靈里瞎眼。你不能看見真正的財富。

十六.你不能既事奉神又事奉瑪門(六24)

這里用主人和奴隸的關係來說明不可能

既為神而活,又為錢財而活。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一個人不免要從神和瑪門中選出忠心和順服的對象。二者互相排斥,故此必須從中選出一個作主。要末我們以神為首,摒除物質的轄制,要末為短暫的事物而活,拒絕神在我們生命的工作。

十七.不要憂慮(六25∼34)六25 這里耶穌把我們帶到衣食的問題

上。問題不在於今天吃多少穿多少,而是從現在開始,直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吃什麼和穿什麼。這種對將來的憂慮是罪,因為否定了耶穌的慈愛、智慧和大能,暗示神並不看顧我們。而且,也暗示神沒有能力供應我們所需,否定神的能力。

這種憂慮使我們把最好的精力用來尋求生活上的滿足。然後當我們醒覺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已經耗盡,結果便錯失了我們被造的主要目的。神不會按自己的形象創造只會吃喝的人,這樣的人是何等低層次。我們活着為要去愛、敬拜和事奉神,並且在地上彰顯祂的心意。我們被造的身體是要作奴僕,而不是作主人。

六26 從天上的飛鳥的描述說明神看顧祂的受造物。這些飛鳥教我們知道根本不用憂慮。牠們不種也不收,但神尚且養活牠們,更何況我們在神創造之中,比飛鳥貴重得多。我們可以肯定神必照顧我們所需。

可是我們不當從而作出不必工作以維持生計的推論。保羅提醒我們:“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喫飯。”(帖後三10)我們也不應認為農夫播種、耕作和收成是錯誤不當的事。他們必須這樣工作,來供應他們的需要。耶穌在這里是禁止積存穀倉,不倚靠神而憑自己的力量來保障將來(在路加福音十二章16至21節中,耶穌以財主的故事譴責這種行為)。讀經會出版《每日靈糧》簡潔地總結本節:

簡括而言,如果低層次的受造物沒有

Page 26: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34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刻意去經營,神尚且養活牠們,那麼,如果受造的人積極經營,神就更加會養活他們了。

六27 為明天憂慮不獨對神不尊重,而且一點用處也沒有。主用一個問題帶出這點:“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使身量多加一肘呢?”矮子為自己的身裁憂慮,也不能使自己增高十八吋。相對而言,與其憂慮明天一切所需,倒不如積極勇敢面對,這才是輕省的做法。

六28∼30 主跟着提到不合理的憂慮——為將來不足夠衣裳而憂慮。野地里的百合花(可能是野生的白頭翁)不勞苦也不紡線,卻比所羅門的王族衣裳好看得多。野地的花,生命短促消逝,過不久便被人當作柴火,丟在爐里,但神尚且讓它們穿上優雅的衣裳,那麼,神必定會看顧敬拜和服事祂的子民。

六31,32 結論是我們不應耗盡生命,為將來拚命追求衣食。未得救的外邦人瘋狂尋求囤積物質,仿佛衣食便是整個生命。可是,基督徒卻不應如此,因為他們有一位天上的父,祂知道他們的基本需要。

如果基督徒以滿足將來一切需要為目標,他們便會把所有時間和精力放在積蓄財富上。但他們總得不到完全的安全感,因為市場倒閉、通脹、災難、長久的頑疾、癱瘓性意外等的危機都層出不窮。這意味着神得不到祂應當從子民得到的服事。他們被造和歸主的真正目標便失落了。本來男人和女人是有屬神的形象,應該抱有永恆的價值觀在地上生活,現在卻為地上無把握的將來而活了。

六33 於是,主便與祂的跟從者立約。實際上祂說:“如果你們把神喜悅的事放在生命中的首位,我便會保障你將來所需。如果你們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你便永不缺乏生活所需。”

六34 這是神的“社會保障”計劃。信徒的責任是為主而活,以堅定的信心確信神必看顧我們的將來,供應我們所需。我們每天的工作只為供應日常所需,其余時間和精力便投身主的事工。神叫我們只管每天好好活着: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

十八.不要論斷(七1∼6)這部分緊接着主對於地上財富的教訓,

講述論斷的事。這兩個主題的關係十分重要。基督徒即使能摒除一切惡習,卻容易批評富有的基督徒。相反,基督徒對工作嚴謹,以供應家里將來所需,往往卻忽略了前章提到耶穌的教訓。由於沒有人完全憑信心過活,這樣的批評很難杜絕。

不論斷別人的命令涉及下列範圍:我們不應論斷別人的動機;只有神知道人心里的動機;我們不應以貌取人(約七24;雅二1∼4);我們不應論斷那些對事物(沒有清楚對錯界限的)顧忌又躊躇不決的人(羅一四1∼5);我們不應論斷別的基督徒的事奉(林前四1∼5);再者,我們不應惡意中傷論斷別的信徒(雅四11,12)。

七1 有時候,有人會誤解主的話,說要禁止一切的判斷。不論發生什麼事,他們只會虔敬地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被論斷。”可是,耶穌並沒有教我們作是非不分的基督徒。祂從來沒有叫我們廢棄發表意見或辨別的能力。新約中有許多事例都作出過對別人的情況、行為或教訓的合理判斷。再者,主吩咐基督徒要在幾方面作決定,分辨好壞或好與最好的。其中包括下列:

1. 當信徒間出現糾紛,要由教會中能夠決定事情的人來解決(林前六1∼8)。

2. 本地教會判斷信徒的嚴重罪惡,並且採取適當的行動(太一八17;林前五9∼13)。

Page 27: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35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3. 信徒要用神的話來判斷教師和傳道人的道理(太七15∼20;林前 一四29;約壹四1)。

4. 基督徒當遵行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六章14節的吩咐,要辨明誰是信徒。

5. 教會中的人必須判斷誰有足夠的資格當長老和執事(提前三1∼13)。

6. 我們必須辨明誰是不守規矩的、懦弱的、軟弱的等,並且按聖經的指引教導他們(例如帖前五14)。

七2 耶穌警告說,不義的論斷會遭受同樣回報:“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種什麼就收什麼的原則適用於所有人類的生活和事務。馬可把這原則引伸在我們對神的話的應用上(可四24),而路加把原則引伸到慷慨施捨的道理上(路六38)。

七3∼5 耶穌揭露我們喜歡從別人身上找小缺失,而忽略自己的同樣缺失這種天性。祂故意誇大情況(採用誇張的敘述)來使我們明白這點。人眼中有梁木卻常常看到別人的眼中有刺,他甚至注意不到自己的情況。如果我們有更大的缺失,卻奢望能幫助別人改正他的缺點,就實在太荒謬了。我們必須先糾正自己的缺失,才去批評人家。

七6 第6節證實耶穌並不禁止所有的判斷。祂警告門徒,叫他們不要把聖物給狗,或者把⋯⋯珍珠丟在豬前。按摩西律法,狗和豬是不潔的動物。把兩種動物用在這里,是用來輕蔑邪惡的人。假如我們碰上邪惡的人,他們以輕蔑的態度對待聖潔的真理,並且詆毀和攻擊我們傳講關於基督的事,我們便不必繼續與他們談論福音。繼續堅持只會使犯罪的人承受更多的譴責。

不用多言,要分辨這等人需要屬靈的洞察力才行。或許這就是接着的經文講論禱告一題的原因;我們可以借禱告求智慧。

十九.不繼祈求、尋求、叩門(七7∼12)

七7,8 如果我們以為憑着自己的力量便可實踐登山寶訓,就不是真正明白救主呼召我們,賦予我們的生命是帶有超乎自然的特質。這種生命的智慧和能力,必須從上而來。所以,我們得到邀請,向神祈求,而且不斷祈求;向神尋找,而且不斷尋找;叩門,而且不斷叩門。若有人熱切地祈禱,尋求基督徒生命的智慧和能力,神就必會把這些東西賜予那人。

如果單把第7和8節抽出來,不按上文下理解釋,這兩節便好象是信徒的支票,我們求什麼也可以得着了。可是事實並非如此。這兩節經文必須按上文下理和借着祈禱認識整本聖經的教訓,方可解釋明白。故此,看似不合理的應許其實是受其它篇章的經文所限制的。例如,詩篇六十六篇18節,我們學習到禱告時必須在生活上沒有未承認的罪。不過,基督徒必須憑信心(雅一6∼8),順服和按神的旨意禱告(約壹五14),禱告必須是真誠的(來一○22上)和不住的(路一八1∼8)。

七9,10 基督徒的禱告若符合以上準則,便會有足夠的信心,相信神必聆聽和回答。這種確定是基於神——我們的父——的性情。在人的立場而言,我們知道兒子求餅,他的父親不會給他石頭。倘若兒子求魚的話,父親也不會給他蛇。地上的父親既不會欺騙飢餓的兒子,也不會給他那些會引致他疼痛不適的東西。

七11 耶穌的討論從較小講到較大的。如果人間的父母以最好的東西賜給他們的子女,在天上的父就更會把好東西賜給祂的兒女。

七12 我們可以立刻把這節與上一節連繫起來:由於我們的父把好東西給我們,我們應當效法祂,善待別人。要察驗我們所作

Page 28: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36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是否對別人有益,可以把自己代入對方,想想自己是否願意接受這樣的對待。在耶穌時代至少一百年前,希列拉比發表過“金律”(指本節經文)的負面說法。可是,耶穌卻以正面的用語講述這種規律,一反被動的規範,而變成積極主動地熱愛這種待人接物的態度。基督信仰不是一味的戒除罪惡;乃是積極正面地行善。

耶穌說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即是說它簡括了摩西律法中的道德教訓和以色列先知的著作。舊約要求的義成就在得救的信徒身上,他們是靠聖靈行事的(羅八4)。如果世人都遵守這節的教導,國際關係、國家政治、家庭生活和教會生活便會出現很大的改變。

二十.窄路(七13,14)主警告說,作基督門徒要進的門是窄

的,路是難的9(和合本作“小的”)。不過,那些忠心跟從祂的教訓的人,會找到豐盛的生命。而另一方面,就是寬的門——自我沉溺享樂的生活。這種生活的結局是滅亡。經文不是在討論靈魂的失去,而是指無法按存在的目的而生活。

借着描寫兩條道路和兩種結局,這兩節經文可以應用在福音上。寬的門和大的路通往死亡(箴一六25),窄的門和難走的路通往永生。耶穌是那道門(約一○9),也是道路(約一四6)。不過,即使可以把經文應用在福音上,但其意思是針對信徒的。耶穌在說,跟從祂的人要有信心、操守和耐性。可是,難走的路是惟一有價值的。如果你選擇容易走的路,雖然你會有許多同路人,卻失去了神為你預備最好的東西。

二十一.你從他們的果子便認出他們(七15∼20)

七15 關於作真門徒的嚴格要求已經教過了,可是仍有假先知存在。他們選擇寬的

門和容易走的路,把真理沖淡。司布真用比喻說:“沖淡到連用來替病弱的蚱蜢熬湯也覺索然無味。”這些人披着羊皮聲稱替神說話,外表仿如真信徒。可是,里面卻是殘暴的狼,即是說,他們其實是不信的人,專門攫食不成熟、不穩定和容易受騙的信徒。

七16∼18 這幾節教導如何認出假先知:憑着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他們放縱的生活和破壞性的教訓使人認出他們來。一棵樹或植物能按自己的本質結出果子來。荊棘不能結葡萄,蒺藜不能結無花果。好樹結好果子,壞樹結壞果子。這個原則在現實世界和屬靈世界中都是真實合用的。對於那些聲稱自己替神說話的人,我們應該以神的話去試驗他們的生命和教訓:“他們所說的若不與此相符,必不得見晨光。”(賽八20)

七19,20 假先知最後必被丟在火里。假教師和先知的下場是“速速的滅亡”(彼後二1)。憑他們的果子便可認出他們了。

二十二.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七21∼23)

七21 主耶穌跟着警告那些假稱已認祂為救主,卻未曾悔改得救的人。稱呼耶穌為“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只有那些遵行神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遵行神旨意的第一步是相信主耶穌(約六29)。

七22,23 當審判那日,有許多非信徒站在基督面前(啟二○11∼15),訴說自己曾奉神的名傳道、趕鬼、行許多異能。可是,他們無論怎樣鄭重聲明,也是枉然無用。耶穌要明明的告訴他們,祂從來不認識他們。

這些經文讓我們知道不是一切的神蹟都出於神,也不是所有行奇事的人都得到神的認可。神蹟不過是指能行出超自然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來自神或出於撒但。撒但可以

Page 29: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37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授權他的差役,讓他們暫時趕走邪靈,為要製造假象,使人以為神蹟是出自神的。他不會使他的國分裂,只不過為將來設下更厲害的圈套,進行攻擊罷了。

二十三.把房子建在磐石上(七24∼29)

七24,25 耶穌用了一個比喻來結束祂的寶訓,內容是關於順服的重要。單單聽這話並不足夠,我們必須實行。門徒聽見耶穌的吩咐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他的房子(生命)有堅固的根基,即使遇着雨淋、水沖、風吹,也不倒塌。

七26,27 凡聽見耶穌的話而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這人的房子經不起風吹雨打,遇上雨淋、水沖、風吹,他的房子便倒塌了,因為根本沒有堅固的根基。

跟從登山寶訓而活的人,世人會稱他為傻子。可是,耶穌卻稱他為聰明人。世人認為聰明人是憑眼見的過活,為現在而活。不過,耶穌卻稱這種人是無知的人。用聰明的建築者和無知建築者來解釋福音,是恰當不過的。聰明的人把信心建基在磐石上,即基督耶穌,認祂為主為救主。無知的人拒絕悔改,並且拒絕耶穌作惟一可以得救恩的盼望。不過,這裡的比喻其實是針對基督徒是否行道,着眼點越過救恩的事。

七28,29 當我們的主講完了這些話,眾人都希奇他的教訓。假使我們讀完登山寶訓,而不為其革命性的教訓感到希奇,我們便仍未掌握其要義了。

神的子民認識到耶穌的教訓和文士的教訓有所不同。祂的說話帶有權柄;文士的教訓卻毫無力量。祂的教訓是一把聲音;文士的教訓卻不過是回響罷了。詹姆森.霍石.鮑爾朗這樣評論說:

耶穌的教訓帶有神的權柄,就好象頒佈律法的人、解釋律法的人和審判官。祂的教訓發出光亮,文士的教訓簡直是望塵莫及。10

伍.彌賽亞施行大能的奇蹟和恩典並眾人的反應(八1∼九34)

從第八至十二章,主耶穌向以色列國擺出確實的證據,證明祂實在是舊約先知所預言的彌賽亞。例如,以賽亞書曾預言彌賽亞能開瞎子的眼,醫治瘸腿,和使啞子唱歌(賽三五5,6)。耶穌應驗了一切的預言,證實祂是彌賽亞。如果以色列人翻查經卷,應當不難認出耶穌便是基督。可是,瞎眼的沒有比他們更看不見的了,竟認不出耶穌來。

這幾章是以主題記錄事情,而不是按時間順序記錄的。主的信息並沒有完全記下來,只是按聖靈的引領抽取一些事情來記錄,為要描繪救主生平中的一些主題。下列是這幾章所述的:

1. 基督對疾病、邪靈、死亡和自然界的事物握有絕對的權柄。

2. 基督對於跟從祂的人,掌有他們生命的絕對主權。

3 以色列國日益抗拒耶穌,尤其是宗教領袖。

4. 個別的外邦人已準備好接受救主。

一.潔淨長大麻風的能力(八1∼4)八1 雖然耶穌的教訓有激進和極端的

一面,但卻帶有極大的能力——竟然能使許多人跟着他。真理是可以驗證的,即使人們未必喜歡真理,卻無法把它忘掉。

八2 一個長大麻風的人來拜耶穌,憂傷地請求耶穌醫治他。他相信主能夠治好

Page 30: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38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他;而真正的信心從不落空。大麻風反映了罪的景況,因為麻風病惹人厭惡、有破壞性、容易傳播,而且有時是治不好的。11

八3 長大麻風的人不可被人碰着,因為他會傳染病菌給別人。對於猶太人來說,接觸這些人使他們在禮儀上不潔,不配與以色列民一同敬拜。可是當耶穌伸手摸那個長大麻風的人,並說出醫治的話,那人便立刻潔淨了。我們的救主有能力潔淨罪污,使人得潔淨,成為有權受敬拜的人。

八4 在馬太福音中,這是耶穌第一次吩咐不可告訴人所行的神蹟,或者告訴別人所看見的事(參看九30;一二16;一七9;可五43;七36;八26)。也許祂察覺到許多人只想反抗羅馬的奴役,推舉祂為王。然而祂知道以色列尚未悔改,他們拒絕祂在屬靈上的帶領;祂也知道自己必須先上十字架。

根據摩西律法,祭司也是個醫生。當長大麻風的人得潔淨後,他便當奉上禮物見祭司,讓祭司在眾人面前宣佈他已得潔淨(利一四4∼6)。由於長大麻風的病人甚少痊癒,這個得潔淨的麻風病人顯得十分異常,也引起了祭司的注意,要查察彌賽亞是否已經顯現。當然,我們讀不到如此的反應。耶穌叫那麻風病人在這事上要遵守律法。

這個神蹟清楚含有屬靈的意思:彌賽亞已來到以色列,並施行能力醫治這國的疾病。這個神蹟是祂身分的一個證明。然而,以色列尚未準備好迎接她的拯救者。

二.治好癱子的能力(八5∼13)八5,6 這里介紹一個外邦的百夫長,

他的信心正好與猶太人的抗拒成為對比。以色列不認她的王,但受輕蔑的異教人卻認耶穌為王。百夫長是羅馬的軍官,掌管約一百人,在迦百農和附近地方駐守。他來到耶穌那里,為受着癱瘓之苦的僕人尋求醫治。這種感情十分罕有——大部分軍官不會這樣為僕人設想。

八7∼9 當主耶穌答允探望重病的僕人,百夫長顯出他的信心是何等真實和有深度。他說:“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其實你不必這樣做,因為只要說一句話,便可醫治他了。我知道你有權柄。我聽從上司的命令,也向我下屬發出命令。他們毫不猶豫便服從我。你話語的能力不知比我的大多倍,能夠醫治我僕人的疾病!”

八10∼12 耶穌希奇這外邦人的信心。耶穌說過兩次感到希奇,這是其中一次;另一次是對猶太人的不信感到詫異(可六6)。祂在以色列的選民中,沒有遇見過這麼大的信心。祂再指出,在祂將來的國里,世界各地的外邦人會聚集一堂,與猶太族的先祖共享相交之樂,而本國的子民將會被趕到外邊黑暗里去,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齒。本國的子民生於猶太族,稱自己認識神是王的人。可是他們並非真正悔改歸回。今天,這個原則仍然適用。許多在基督教家庭出生和長大的兒童將會在地獄里滅亡,因為他們拒絕基督。相反,在森林出生的野蠻人卻可享天上永遠的榮耀,因為他們相信福音的信息。

八13 耶穌對百夫長說:“你回去罷!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信心的賞賜與對神性情的信靠成正比的。雖然耶穌與那僕人相離還遠,可是那僕人立刻就好了。我們也可以從中看見基督在今天的事工。雖然祂現在沒有親身同在,但卻能醫治沒有特權的外邦人,救他們脫離罪的癱疾。

三.醫治熱病的能力(八14,15)耶穌進了彼得的家,看見他的岳母害熱

病躺着。耶穌把他的手一摸,熱就退了。一般來說,發燒會使人十分虛弱,但耶穌的醫治卻即時有效,而又那麼完全,使彼得的岳母能夠起來服事祂——為救主對她所作的表示感激。我們應當效法她,當我們得醫治的時候,要更新奉獻的心和以充沛的精力事奉

Page 31: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3�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神。

四.制服污鬼和醫治各種疾病的能力(八16,17)晚上的時候,那時已過了安息日,人們

帶着許多被鬼附的人湧到耶穌跟前。這些可憐的人,他們的身體住了邪靈,又被邪靈控制着。他們常常顯示出有超乎人類的知識和力量,但有時候卻受苦痛。他們的行為好象瘋狂的人,但做成他們這樣的是邪靈,而不是他們的肉身或精神上出了問題。耶穌只用一句話,就把鬼都趕出去。

祂又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應驗以賽亞的預言:“他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賽五三4)第17節經常被信心治病的人使用,說耶穌的救贖包括醫治,信徒可以憑信心得肉身的醫治。可是,神的靈在這里引用以賽亞的預言,是要引證耶穌在地上能使人得醫治,而不是指十字架的工作,可以醫治人的疾病。

從這章我們看見下列四種神蹟:

1. 基督在現場醫治了猶太藉長大麻風的人。

2. 基督從遠處醫治了百夫長的僕人。3. 耶穌在彼得家里醫治了他的岳母。4. 耶穌在現場醫治所有被鬼附和有疾病

的人。

蓋伯林認為這可喻作主的事工歸為四個階段:

1. 基督首次降臨的時候,向祂的以色列民傳道。

2. 耶穌不在地上時,是外邦人時代。3. 耶穌第二次降臨時,祂會進到屋內,

與以色列人重整關係,醫治錫安重病的女兒。

4. 千禧年時,所有被鬼附和患病的人都得着醫治。12

這種對耶穌借神蹟逐步教導的分析,應

當引起我們注意,使我們更深明白神聖的聖經中所蘊藏的意思。可是,我們千萬不可極端地採取這種解經方法,硬把經文的意思歪曲。

五.人的拒絕的神蹟(八18∼22)我們看見基督向疾病和邪靈施行權柄。

只有當祂親自與人接觸,才會遭到拒絕——人的拒絕的神蹟。

八18∼20 當耶穌準備由迦百農橫過加利利海到東岸去,有一個十分自信的文士上前請求耶穌讓他一路跟從祂。主的答復帶有挑戰性,祂叫那文士衡量代價——要過捨己的生活。“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在耶穌公開傳道的生涯中,祂沒有自己的居所。當他在一些地方受到歡迎,被邀作客,祂才有地方睡覺。祂的話語似乎帶屬靈的意味:世界不會給祂真正和長久的居所。祂肩負着使命,直至責任完成,方可休息。同樣,對於祂的跟從者來說,世界並非他們安歇之所——或者,至少世界是不應當成為他們安歇之所的!

八21 又有一個出於善意的門徒表示願意跟從耶穌,但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先辦:“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在這事情上他的父親有沒有死根本分別不大。從他自相矛盾的說話中便可見他真正的問題:“主啊,我先。”他看重自己多於看重基督。其實,埋葬自己的父親是完全正確的事。不過,如果把這件重要的事看得比救主的呼召更為重要,就不應當了。

八22 耶穌當時回答他說:“你首先的任務是跟從我,任憑屬靈的死人埋葬那肉身的死人。未得救的人可以作這事。可是,只有一件事,是你單單可以作的。把你生命中最好的東西,獻給那真正永遠長存的吧。不要把你的生命浪費在毫不重要的事上。”我們不知道這兩個人當時如何反應。不過,這

Page 32: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40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里強烈暗示出,他們為自己在世上預備了舒適的地方,把他們的生命投資在次好的東西上。我們責備他們以先,當細想耶穌在這篇章明確地向兩個門徒所說的話,省察自己的光景。

六.駕禦大自然的能力(八23∼27)

加利利海常常因為突然而來的暴風,洶湧翻騰。狂風由北面吹襲約但河谷,經過狹谷時風勢加速。當暴風抵達海面,海面匉訇不平,使航行的船隻十分危險。

這時,耶穌坐的船由西面橫過東面。暴風降臨時,祂正在船上睡着了。門徒十分害怕,叫醒了耶穌,慌張地求祂幫助。他們相信耶穌能夠幫助他們。耶穌責備他們信心微弱後,便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大大的平靜了,他們便希奇竟然連大自然也聽從這卑微的乘客。他們對在船上的創造者和宇宙的掌權者如此小信!

所有的門徒早晚要面對風暴。有時,我們仿佛會被風浪捲去。但耶穌在船上說的話使人何等的安慰。“有天地海的主人在船上,沒有水可以淹沒船隻。”除了主耶穌,沒有人能象祂可以抵禦生命的風暴。

七.耶穌醫治兩個被鬼附的人(八28∼34)八28 加利利海的東邊是加大拉人的地

方。13耶穌到達了,遇到兩個不尋常的人,他們被極其兇猛的鬼附着。這些鬼附的人住在山洞般的墳塋里,因為他們十分兇猛,所以路經此地的人都感到十分危險。

八29∼31 當耶穌走近那些污鬼的時候,他們喊着說:“神的兒子,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時候還沒有到,你就上這里來叫我們受苦嗎?”他們知道耶穌是誰,也知道耶穌最後會毀滅他們。他們的神學比現代的

自由派更準確。他們感到耶穌會把他們從人身上趕走,便央求祂打發他們進入附近喫食的一大群豬。

八32 很奇怪,耶穌竟然應允他們。但為何滿有權柄的主會答應污鬼的請求?為要明白祂的行為,我們必須先記着兩件事。第一,污鬼不願意脫離肉身,想仍住在人的身體內。如果不可能的話,他們也希望住在動物或其它受造物內。第二,污鬼不想滅亡。如果耶穌只是把他們從那些瘋子中趕出,他們便會對附近的人構成威脅。如果讓他們進入豬群,便可避免他們進入其它人的身體,於是把他們破壞性的力量轉移向動物。主毀滅他們的時間尚未到。污鬼一進入豬群,全群豬便忽然闖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

這件事說明污鬼的最終目的是要毀滅,也說明那兩個人體內的污鬼十分可怕,能夠毀滅二千隻豬(可五13)。

八33,34 放豬的人跑進城去,把發生的事告訴人。結果合城的人迎見耶穌,央求他離開他們的境界。在這事上,耶穌就給人批評,說不應屠殺豬群。人們又叫祂離開,因為祂看人的價值比動物珍貴。如果這些加大拉人是猶太族,他們是不能養豬的,因為不合律法。不過,不論他們是不是猶太人,他們也應當受責備,因為他們竟視豬群比兩個被鬼附的人得醫治還重要。

八.赦罪的能力(九1∼8)九1 由於受到加大拉人的拒絕,救主

便橫過加利利海,到了迦百農。自從拿撒勒人要設計陷害祂,迦百農便成了祂自己的城(路四29∼31)。祂在這里施行各種大能的神蹟。

九2 有四個人抬着一個躺在粗糙的褥子上的癱子來見耶穌。馬可在記述中告訴我們,因為人多擠擁的關係,他們拆了房頂,把癱子縋下去,放到耶穌面前(可二1∼

Page 33: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41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12)。耶穌看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小子,放心吧!你的罪赦了。”注意耶穌說祂看見了他們的信心。信心促使那四個人把病人帶去見耶穌,那病人的信心使他得到醫治。我們的主首次以宣佈赦罪,作為對這種堅定信心的賞賜。這個偉大的醫生在醫治疾病前,先除去病因;祂先賜下極大的祝福。這使人疑惑,究竟基督曾否不給予救恩而醫治人。

九3∼5 有幾個文士聽見耶穌赦免癱子的罪,心里便認為祂在說褻瀆不敬的話。由於只有神能赦罪——他們這樣想就肯定他們是不會接受耶穌是神了!全知的主耶穌知道他們心里所想,便責備他們心里懷着惡念不肯信神,然後又問他們,或說“你的罪赦了”,或說“你起來行走”,那一樣容易。其實說任何一句都容易,但兩者之中那個較容易作成呢?對於人來說,兩者都不可能作成,不過第一個吩咐的後果是看不見的,而第二個吩咐的效果卻能即時辨明。

九6,7 耶穌為要告訴文士祂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他們也應當尊祂為神),祂屈尊再行一個他們看得見的神蹟。祂轉向對癱子說:“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

九8 眾人看見那癱子拿着褥子回家,產生了兩種情緒——害怕和驚訝。他們害怕,因為他們親眼目睹超自然的神蹟。他們歸榮耀與神,因為他將這樣的權柄賜給人。可是他們完全錯過了這個神蹟的要義。癱子看得見的醫治,是要確定他的罪得了赦免這眼看不見的神蹟。他們應當從中明白到,所見證的並非神賜權柄給人,而是神以人子主耶穌基督出現在他們中間。可惜他們並不明白。

至於文士,我們從日後的事件知道他們越發頑梗,不但不信耶穌,甚至憎恨祂。

九.耶穌呼召稅吏馬太(九9∼13)

九9 四周緊張的氣氛,因為馬太的單純和謙卑、願意接受救主的呼召,得以暫時緩和。作為稅吏或稅局官員,他和同僚受到猶太人極度憎惡,因為他們狡滑,精打細算,壓迫百姓交稅。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他們替羅馬帝國這大地主效勞,為羅馬的利益服務。當耶穌經過稅關,就對馬太說:“你跟從我來。”馬太即時有反應,就起來,跟從了耶穌,遺下傳統被認為不誠實的工作,立刻作了耶穌的門徒。有人曾說:“他失去了休差,但找到了依歸;他失去可觀的收入,但找到尊榮;他失去舒適的保障,但找到夢想不到的經歷。”更重要的是,他成了十二使徒之一,更大的尊榮是寫了馬太福音。

九10 這里描述的一頓飯,是由馬太安排的,為要表示對耶穌的尊敬(路五29),也是他公開承認耶穌、講述他與救主關係的途徑。所以,那些客人也是稅吏,而其它來客也是被認為是罪人的!

九11 當時吃飯的習慣,是斜靠着長櫈,面對飯桌的。法利賽人看見耶穌這樣與社會的渣滓交往,便走到祂門徒那裏,指控祂“濫交”之罪;一個真先知不可能與罪人一同吃飯!

九12 耶穌聽見就說:“康健的人用不着醫生,有病的人纔用得着。”法利賽人認為他們很健康,不願承認他們需要耶穌(其實靈里患了極重的病,極需要醫治)。稅吏和罪人剛好相反,他們願意承認自己真正的景況,尋求基督拯救的恩典。故此,別人對他們的控告是千真萬確的!耶穌真的與罪人一同吃飯。即使祂與法利賽人吃飯,控告也是對的——可能有更多的控告呢!如果耶穌不與世上如我們一樣的罪人吃飯,祂便要永遠單獨吃飯了。可是,我們要謹記祂與罪人吃飯時,從不象他們放任罪惡,也從沒有在祂的見證上妥協。祂用這場合召人來認識真

Page 34: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42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理,並且過聖潔生活。

九13 即使法利賽人嚴謹遵守猶太教的儀式,他們的心卻是剛愎、冷漠和沒有憐憫的。這正是他們的問題。所以,耶穌用耶和華的話:“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引自何六6)來教他們去揣摩說話的意思。雖然神設立了獻祭制度,但祂並不願意儀式代替內里的義。神不是儀式主義者,祂不喜見儀式與個人的敬虔分割——就是法利賽人所作的。他們熟悉律法的字句,卻對靈里有需要的人毫無同情之心。他們只是與象他們一樣自義的人為伍。

相反,主耶穌對他們直說:“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祂的憐憫與犧牲完完全全地滿足了神的要求。從一方面看,世上根本沒有義人,所以祂到世上來,是叫人人悔改。不過,只有那些認自己是罪人的人,耶穌的呼召才能生效。對於自驕自傲、自以為義和毫無悔意——象法利賽人——的人,祂是不會醫治的。

十.耶穌被問及禁食的事(九14∼17)九14 這時施洗約翰可能正在獄中。他

的門徒遇到難題,便來見耶穌。他們常常禁食,但不明白為何耶穌的門徒倒不禁食。

九15 耶穌用比喻向他們解釋。祂說祂是新郎,祂的門徒是參加婚禮的客人。祂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沒理由要禁食表示哀傷。不過,祂要離開他們,那時候他們就要禁食了。祂從他們當中被帶走——被釘死和埋葬,升上天後,祂的肉身便不與門徒同在了。雖然耶穌這番話不是在吩咐要禁食,但這番話確認禁食對於那些等候新郎再來的人,是合宜的操練。

九16 約翰的門徒提出的問題進一步催使耶穌指出,約翰標誌一個時代的完結,也宣佈恩典新時代的來臨。祂又指出,不要把

兩個時代的原則混淆。把律法與恩典混淆,就如把未縮水的新布補在舊衣服上。衣服洗了以後,新布會收縮,把舊布撕裂,爛得無法補救。蓋伯林解釋得十分正確:

猶太式的基督信仰,宣稱相信神的恩典和福音,卻企圖持守律法,推動律法的義。這比昔日拜偶像的以色列,更受神的厭惡。14

九17 把兩者混合,也象把新酒裝在舊皮袋里。新酒發酵做成壓力,使舊皮袋裂開,因為舊皮袋已喪失彈力了。福音帶來的生命和自由破壞了儀式主義的皮袋。

向人介紹基督徒的新時代,不免引起爭論磨擦。基督帶來的喜樂,不能被包容在舊約的形式和儀式中。事物必須有一個全新的秩序。朴定喬清楚指出:

故此,王警告祂的子民,不可把舊的⋯⋯和新的⋯⋯混在一起。可是,基督教界卻偏這樣做。猶太教這塊舊布為各地教會所接納,並且縫在一塊,製成所謂的“基督教”。結果混亂不堪,既非猶太教,也非基督信仰,不過是有名無實地用腐朽的行為替代相信永生神罷了。白白得救恩這新酒被倒進律法主義的舊酒袋會有什麼後果?酒袋自然爆裂,把酒漏了出來。那寶貴的、能解生命飢渴的酒大部分流走了。律法因為與恩典被混淆了,便失去阻嚇的作用;恩典因為與律法的行為混合起來,也失去美麗和特質。15

十一.醫治不治之病和使死人復活的能力(九18∼26)

九18,19 耶穌正談到律法時代的轉變,有一個管會堂的來打擾了祂的話。那人的女兒剛纔死了,所以傷痛欲絕。他跪在主面前,請祂去看他的女兒,並叫他的女兒復生。由於大部分的猶太領袖害怕別人的鄙視和厭惡,都不會向耶穌求助,但那人卻來到尋求耶穌的幫助。耶穌賞識他的信心,便起

Page 35: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43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程與門徒到他的家。

九20 又有另一次的打擾!這次是一個女人,她受着血漏之苦已經十二年了。耶穌從不因這類的打擾而生氣。祂泰然自若,態度可親,讓別人可以靠近祂。

九21,22 醫術根本治不好這女人。其實,她的病情還日益惡化(可五26)。她在窮途末路時遇到了耶穌——至少,她看見耶穌被群眾擠擁包圍。由於相信耶穌能夠且願意醫治她,她便從人群中慢慢向前移步,摸他的衣裳繸子。耶穌從不忽略真正的信心。祂轉身說她得到醫治了。那時候,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就痊癒了。

九23,24 跟着,經文轉述那管會堂的女兒已死了。耶穌到了管會堂的家里,從事哭喪的人邊痛哭,邊亂嚷——都是所謂“人為的傷痛”而已。主命令所有探望的人離開屋子,同時宣告那閨女不是死了,是睡着了。許多研究聖經的人相信主在這里用睡了比喻死亡。有些卻認為那女孩在昏迷狀態。這個解法不否定耶穌能夠把女孩起死回生,但卻強調了在女孩根本未死的情況下,耶穌不願別人以為祂叫了死人復活。安德遜爵士持這個看法。他指出,女孩的父親和所有人都說女孩死了,而耶穌卻說她不是死了。

九25,26 耶穌拉着閨女的手,神蹟便發生了——她起來了。神蹟的事很快便傳遍了那地方。

十二.使瞎子重見光明的能力(九27∼31)

九27,28 耶穌從管會堂的人那里往前走,有兩個瞎子跟着他,求讓他們看見。雖然是失明,但這兩個人的靈卻有敏銳的判斷力。他們稱耶穌為大衛的子孫,認祂是等待已久的彌賽亞並以色列合法的王。而且,他們還知道彌賽亞來到世上,祂其中一個特征是能夠讓瞎子重見光明(賽六一1)。耶穌

試驗他們的信心,問他們是否相信祂能作這事(使他們重見光明),他們毫不猶豫地回答:“主啊!我們信。”

九29,30 然後,這位大醫生就摸他們的眼睛,並說他們既然相信,就必能看見。他們的眼睛立刻完全復原。

人說:“看見就是相信。”神說:“相信就是看見。”耶穌對馬大說:“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嗎?”(約一一40)希伯來書寫道:“我們因着信,就知道⋯⋯”(來一一3)。使徒約翰寫道:“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要叫你們知道⋯⋯”(約壹五13)。神不喜悅倚仗神蹟才有的信心。祂想我們相信祂,單單因為祂是神。

為何耶穌切切的囑咐得醫治的瞎子不可把神蹟告訴別人?從八章4節中,我們知道或許祂不想百姓因為這個神蹟而在時機未成熟時封祂為王。由於百姓尚未悔改,祂要讓他們先重生,自己才作王。此外,歡迎耶穌而引起的革命性起義,只會導致羅馬政府以牙還牙,可怕地向猶太人報復。除此之外,主耶穌必定要先上十字架,方能作王。任何妨礙祂到加略山的事物,都是與神所預定的計劃相抵觸的。

九31 那兩個瞎子禁不住痊瘉的欣喜,竟把他們得奇妙醫治的事傳遍了那地方。我們或許會同情他們,甚至會欣賞他們那般殷勤喜悅地作見證。可是,他們徹徹底底地違背了耶穌,不免造成更多害處,而非益處。他們這樣做,可能會引起百姓對耶穌的興趣,但這不過只是一種膚淺的好奇心,而不是受聖靈感動,想要認識耶穌。這算是出於感激,也不能以此為合理的借口,去違背神的吩咐。

十三.使啞子說話的能力(九32∼34)

九32 耶穌先使死人復活,然後讓瞎子

Page 36: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44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看見,現在又使啞子能說話。這些神蹟似乎顯示一種屬靈的次序——先是生命,然後明白,再而見證。

邪靈使這個人成為啞巴,然後有人察覺並關注這啞巴,便把他帶去見耶穌。神要祝福那些把別人引到耶穌面前的無名氏!

九33 鬼一被趕出去,啞巴就說出話來。我們當然可以假定,他用恢復了說話的能力,來敬拜和見證那位醫治他的大恩人。平民百姓都承認,以色列在見證前所未有的神蹟。

九34 然而,法利賽人卻說,耶穌是靠着鬼王趕鬼。這就是耶穌後來所提到的不可赦免的罪(太一二32)。把聖靈所行的神蹟,歪曲說是借撒但而行,就是褻瀆聖靈。雖然其它的人借接觸基督得着醫治祝福,法利賽人在屬靈上卻依然是死的,他們眼瞎不見,而且愚拙不可挽救。

陸.彌賽亞王差派往以色列的門徒(九35∼一○42)

一.收割工人之需(九35∼38)九35 所謂的“第三次加利利巡迴旅

程”就是從這節開始。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傳講天國的好消息——祂是以色列的王,眾人若悔改認祂,祂便要在他們中間掌權。這福音給予以色列一個真正的國度。假如以色列真的悔改接受耶穌,將會有什麼事情發生?聖經沒有回答。我們知道基督仍會受死,好叫神因祂的義而看歷代的罪人為義。

基督在教導和傳道的期間,也同時醫治各種疾病。彌賽亞的第一次降臨,是以神蹟為特征,以卑微的身分降世施恩;然而這一切標誌着祂第二次降臨時,是帶有能力,滿有榮耀的到來(參看來六5:“來世權能”)。

九36 耶穌看見以色列有許多的人,困

苦無助,就仿佛看見沒有牧羊人的羊一樣。於是,祂就憐憫他們。啊!也許從耶穌的慈心,我們就更明白那些失喪和垂死的人,是何等悲慘無援。他們是何等需要我們時常為他們代禱:

讓我能象我的救主那樣觀看這些人,直至淚水充塞眼簾,視野模糊;讓我能用憐憫的目光凝視流離的羊,因着祂的愛甘願愛他們。

九37 要收的屬靈莊稼多,作工的人卻少。這個問題至今尚存;作工的人往往比所需要的少。

九38 主耶穌叫門徒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留心:呼召並不是由於需要。工人應當受差派才去作工。

神兒子基督差派了我,往那午夜之地;祂那被戳穿的雙手,立我完全祂的大能使命。 ∼伯芬

耶穌沒有指明莊稼的主是誰。有人認為莊稼的主是指聖靈。在十章5節中,耶穌親自差派門徒,由此可見,似乎祂自己就是莊稼的主;我們在普世福音事工上要向祂禱告。

二.十二門徒的呼召(一○1∼4)一○1 第九章末節中,主吩咐祂的門

徒祈求更多的工人。若要能真心的這樣求,信徒必須先願意自己去作工人。所以,我們在這里見到主呼召了十二個門徒。祂從前已揀選了他們,不過現在呼召他們,叫他們把奇妙的福音信息帶給以色列國。主的呼召使門徒有權柄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由此可見耶穌的確無與倫比。人們或可施行神蹟,但無人能授權別人行使大能。

一○2∼4 這十二使徒記述如下:

Page 37: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45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1. 西門,又稱彼得。一個衝動鹵莽、心地仁慈、感情充沛的人,他是天生領袖的料子。

2. 他兄弟安得烈。施洗約翰把他介紹給耶穌(約一36,40),然後他把他兄弟彼得帶去見耶穌。其後,他以把人帶去認識耶穌為他的任務。

3. 西庇太的兒子雅各。他後來被希律殺害了(徒一二2)——十二門徒中的第一個殉道者。

4. 雅各的兄弟約翰。他也是西庇太的兒子,是耶穌所愛的門徒,我們實在要感激他寫了第四卷福音書、三封約翰書信和啟示錄。

5. 腓力。他是伯賽大人,他把拿但業介紹給耶穌。我們不要把他和使徒行傳中的福音傳道者腓利混淆。

6. 巴多羅買。相信他就是拿但業,這個以色列人心里毫無詭詐(約一47)。

7. 多馬,又名底土馬,即“雙胞胎”的意思。他一向被公認是“懷疑的多馬”。他的疑惑使他最後才恭敬地承認耶穌(約二○28)。

8. 馬太。以前曾是稅吏,是本福音書的作者。

9. 亞勒腓的兒子雅各。關於他的事記載得很少。

10. 達太。他又稱為雅各的兒子猶大(路六16)。只有約翰福音十四章22節記載關於他的事跡。

11. 西門,是個迦南人。路加福音稱他是奮銳黨的人(路六15)。

12. 加略人猶大。就是出賣我們主的那人。

這些門徒可能正是二十多歲。他們在不同的生活圈子中被耶穌揀選,也許這些青年人正是年輕有為,無論如何,他們一生中最偉大的事,便是與耶穌作伴。

三.往以色列的使命(一○5∼33)一○5,6 本章余下的經文提到耶穌把

一個特別的行程——往以色列家——吩咐給門徒。我們不可把這事與日後耶穌差遣七十二個人(路一○1),或與大使命(太二八19,20)混淆。這次是短暫的傳道事工,旨在宣告天國近了。雖然有些原則對神歷世歷代的民來說,有着重要的價值,但有些原則卻在日後被主耶穌證實並非永久不變的(路二二35,36)。

首先,耶穌指示了門徒該走的路。他們不走外邦人的路,也不進撒瑪利亞人的城——那里種族攙雜,為猶太人所厭惡。他們此時只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傳道。

一○7 所傳的信息是宣告天國近了。因這信息是特別向以色列人宣告的,如果他們拒絕接受,便沒有借口了。王親身來到,天國已經近了。以色列必須決定接受祂,還是拒絕祂。

一○8 門徒得到耶穌的授權認定,使所傳的信息更為可信。他們要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16

、叫長大麻風的潔淨,並把鬼趕出去。因為猶太人要求神蹟(林前一22),神便親自降臨,顯神蹟給他們看。

至於報酬方面,主的代表所作的是白白的事奉。門徒不必付代價便得到祝福,他們也同樣向他人施惠。

一○9,10 他們不必事前為旅程預備所需。作為以色列人,他們只向以色列人傳道。作工的工人應當得到他們的食物,這是猶太人中眾所周知的原則。所以,他們不必帶金銀銅錢、載食物的口袋、兩件褂子、鞋或枴杖。這里大概是指多余的鞋或多余的枴杖。如果他們已有一枝枴杖,便可把它帶隨身旁(可六8)。這種做法,是叫門徒知道他們每天的所需,都會得到供應。

一○11 至於住宿方面,又有什麼安排?當他們進到一所城,便要尋找好人

Page 38: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46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家——接受他們是主的門徒,並且開放心靈,願意聽他們信息的。只要他們找到這樣的好人家,便要一直住在這人的家里,直至離開那城,而不是另尋更好的生活環境,然後遷移到別的家去。

一○12∼14 如果這家人接待門徒,門徒便要請他們安,對他們的殷勤款待表示謝意和感激。相反,若這一家拒絕接待主的使者,門徒便不必替他們向神求平安,即不必祝福他們。不但如此,門徒更要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以行動表示神的不悅。誰的家不接待基督的門徒,基督也不會接納他們。

一○15 主警告說,拒絕接待門徒的人在審判的日子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比墮落之城所多瑪和蛾摩拉所受的更厲害。這證明地獄的刑罰是有等級的,否則又為何說有些人所受的比其它人還容易受呢?

一○16 耶穌在這里教導十二位門徒面對迫害時要謹慎他們的行為。他們會象羊進入狼群,被設法要毀滅他們的邪惡之徒包圍着。他們應當靈巧象蛇,提防不必要的過犯,避免受騙而對某些情況作出妥協。此外,他們也當馴良象鴿子,披戴用公義和真信心作成的盔甲來保護自己。

一○17 他們要提防不信神的猶太人,因這些猶太人會把他們交給公會,並且要在會堂里鞭打他們。他們不僅會受到人民的攻擊,在信仰上也會受到攻擊。

一○18 他們為基督的緣故,會被拉到諸侯君王面前。可是,神會勝過人的邪惡。“人類雖然邪惡,但神有祂克制的方法。”門徒仿似失敗,然而卻得着無法媲美的權利,在統治者和外邦人的面前作見證。神所作的一切都有祂的美意。儘管基督信仰遭到掌權者的迫害,然而“信仰教義最能幫助的,是那些被祂指定要作統治的人。”

一○19,20 門徒受審的時候,不必預

先構想要說的話。時候到了,神的靈會賜門徒神聖的智慧回答問題,好叫基督得榮耀,並且徹徹底底地令拘捕門徒的人感到混亂和困惑,使他們受挫。詮釋第19節時,切勿走向兩種極端。第一,天真地認為基督徒從來不須預先準備所傳講的信息;第二,認為這節經文不適用於今天。其實,傳道人在神面前禱告等候,為某情況尋求適合的話語,是正確可取的。可是,所有信徒在特殊的情況下,也確實能得到神的應許,靠聖靈的指引,得着智慧述說神的話。他們成了代言人,替父的靈說話。

一○21 耶穌預先警告祂的門徒,說他們會面對叛逆不忠的事。弟兄會告發弟兄;父親會出賣兒子;兒女會與他們的父母為敵,最終害死他們。

麥柯理說得十分好:

我們是與先賢共同面對從世界來的憎恨⋯⋯僕人不能期望敵人加諸他們的苦,比主承受的輕省。既然世人把耶穌釘十字架,跟隨祂的人便必不會受到隆重的接待;既然世人只把荊棘冠冕戴在主的頭上,我們便必不會享受桂冠了。⋯⋯讓我們明白世界恨惡我們,其實是“因為基督的緣故”,而非因為我們本身有什麼值得恨惡之處,也不是因為我們所代表的那位仁愛之主不值得敬佩。”17

一○22,23 門徒會被眾人恨惡——包括所有文化、國家、階層的人等。“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這節經文似乎意味着救恩是要靠堅定不移的忍耐方能得着。事實卻不然,因為聖經告訴我們,救恩是因着相信神的恩典而得的,是白白賜下的禮物(弗八8,9)。此外,這節也不能解作貫切地忠於基督,肉身便不死,因為前一節預言到一些忠心的門徒是會為主而死的。簡單而言,這節指忍耐是真正得救的印記。真正的信徒遭迫害時會忍耐到底,堅定不移。馬太福音二十四章13節有同樣的說法,指出余下

Page 39: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47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的猶太人忠心耿耿,在大災難的日子不妥協,堅持對主耶穌忠心不屈。他們的忍耐顯出他們是真正的門徒。

當聖經的篇章談到將來的事,神的靈往往由可見的將來,轉移談到較遠的將來。預言可以有部分應驗和即時應驗的特質,也可以有完全應驗和較遲才完全成就的特質。例如,一個篇章可以同時意味着基督兩次的到來,而不加解釋(賽五二14,15;彌五2∼4)。在第22和23節中,主耶穌作出了這類的預言。祂警告十二門徒,說他們要為祂的緣故受苦,然後,祂又仿似看門徒為大災難中的猶太人,是向祂委身的跟從者。祂由起初的基督徒所受的審判,轉而談到那些在祂第二次降臨前的信徒。

第2 3節前部分可以是指十二門徒。可是,“有人在這城里逼迫你們,就逃到那城里去⋯⋯”如果有合適的方法逃走,門徒是不必留下受仇敵暴君的轄制。“避開危險沒有錯,逃避責任則作別論。”

第23節下談到基督來到世上掌權之前的日子:“⋯⋯以色列的城邑,你們還沒有走遍,人子就到了。”這里不是指十二門徒的傳道事工,因為那時人子已經來到世上,是祂差門徒傳道的。有些解經家認為這節是指主後七十年時,耶路撒冷遭受破壞一事。可是,“人子就到了”這句卻很難解釋這場災難,故把這節解為耶穌第二次的降臨更為可取。大災難的時候,基督忠心的猶太弟兄們會與天國的福音共同前進。他們會受逼迫,遭殺害。他們還未走遍所有以色列的城,主耶穌便回來審判祂的敵人,建立祂的國。

第23節和馬太福音二十四章14節似乎互相矛盾。前者提到以色列的城邑尚沒有走遍,人子就到了。然而,後者卻說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耶穌才再降臨。其實兩者並非矛盾。福音要傳遍萬國,卻不必傳到所有人面前。神的信息會遭到強烈的反對,傳道人會嚴苛地受到迫害,並受阻在以色列國。故此,不是所有的以色列城都可以走遍。

一○24,25 主的門徒常常疑惑為何要忍受迫害。若耶穌真是彌賽亞,為何祂的門徒要受苦,而非掌權?在第24和25節中,主預知他們的困惑,並且給他們解答,提醒他們與祂自己的關係。他們是學生;主是他們的老師。他們是僕人;主是他們的主人。他們是家人;主是他們的家主。學生是要跟從老師,而非超越老師。僕人不應期望他們所受的比主人輕省。如果人們稱可敬的家主為“別西卜”(“蒼蠅的主”,是鬼王,猶太人用此名指撒但),他們既是家里的一員,就必受更大的侮辱。作門徒包括與主一樣承受別人的排斥。

一○26,27 主三次叫跟從祂的人不要害怕(26,28,31節)。首先,他們不應怕那似乎得勝的敵人;將來祂要在榮耀中降臨,證實祂是得勝的主。福音在那時是掩蓋不為人知的,而主的教訓也是較隱藏的。過不久,門徒便要大膽地宣講基督的信息,這信息是主暗中私下告訴他們的。

一○28 第二,門徒不應怕那些狂暴之徒。他們最多不過是殺身體。對於基督徒來說,肉體之死並不是大悲劇。既是與基督同死,便好得無比了。死不過是脫離了罪惡、憂傷、疾病、苦楚和肉身,而轉為進入榮耀的永恆。故此,就算惡人在神的兒女身上作了壞透不堪的事,其實反倒是最美的事。

門徒不應害怕那些人,相反,他們應害怕那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里的主。這是最大的損失——永遠與神、基督和盼望隔絕。我們無法計算屬靈的死有多少損失,但卻要不惜一切來避免這樣的結局。

本節中,耶穌的一番話促使筆者記起聖徒諾克斯的墓誌銘中所述:“在這里躺着的人害怕神到了一個地步,他不害怕任何人。”

一○29 門徒在熾烈的審判中,可以信得過神的看顧。主耶穌用遍地可見的麻雀來

Page 40: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48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解釋祂必看顧。兩個微不足道的麻雀是賣一分銀子,但若父不許,即沒有祂的贊同或在場,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正如有人曾說:“神出席每一隻麻雀的喪禮。”

一○30,31 親自看顧小麻雀的神,同樣能準確知道祂每一個兒女的頭髮有多少根。固然一根頭髮比不上一隻麻雀的價值。這說明神的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那麼,又何須害怕?

一○32 既然如此,基督的門徒不是更當無懼地在人面前認祂嗎?他們所受的恥辱和蔑視,主在天上必多多的報答他們,且要在天上的父面前認他們。在這里,認耶穌包括了認祂是主、是救主,並且在生活和嘴唇上都認祂。在承認耶穌為主的十二門徒中,大部分的今生結局都是為主殉道。

一○33 在地上拒絕基督的人,將來在天上的父面前也會遭到拒絕。拒絕基督是指拒絕認祂作生命的主。那些在生活上如此說“我從不認識你”的,將來主也會對他們說“我從不認識你”。主不是指在承受壓力下作出暫時的否認如彼得的。祂是說那些慣常拒絕祂,和定意否認祂的人。

四.刀兵之亂而非太平盛世(一○34∼39)一○34 我們必須從比喻的角度看,方

可明白我們的主在這里所說的話。祂提到祂來臨所帶來的實際後果,而這些事件的發生也是祂要來臨的目的。祂說祂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其實,祂的確要把和平帶來(弗二14∼17),要世人借祂得拯救(約三17)。

一○35∼37 一旦成為跟隨主的人,信徒的家人便會反對他們。不信的兒子會反對得救的父親;未得救的女兒會反對成了基督徒的母親;未重生的媳婦會憎惡重生得救的婆婆。所以,基督徒便往往要從基督和家庭

之間作選擇。基督徒不應容讓任何親屬關係影響他們對神的忠心。他們必須先考慮救主的因素,才顧及父親、母親、兒子或女兒。門徒要付的其中一個代價是經歷壓力緊張、衝突爭吵和與家人疏離。事實上,沒有任何事比面對家人的憎恨更痛苦的。

一○38 可是,有一樣東西比家庭更容易使基督徒隨流失去——愛自己的生命。故此,耶穌再說:“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當然,十字架是極刑的一種。背起十字架跟從基督是指願意放棄一切而愛主,即使是死,也視之如歸,在所不計。並不是所有的門徒都要為主犧牲性命,但卻要看重神,不再看自己的生命為寶貴。

一○39 自我保護的天性必須被基督的愛所制服。得着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基督失喪生命的,將要得着生命。人往往企圖保障自己的生命,一方面避免受痛楚,同時又不願喪失完全交託給神的生命。其實這卻是生命的最大損失——過滿足自己的生活。生命最大的作用是事奉基督。若有人因為愛主而失喪生命,他將要得着真正完滿的生命。

五.一杯涼水(一○40∼42)一○40 並非每個人都拒絕接受門徒

所傳的信息。有些人認出他們是彌賽亞的代表,而且也厚待他們。門徒能力有限,無以回報這些人的款待,但他們毋需煩惱,因為這些人怎樣對他們,便是怎樣對主自己。主會按他們所作的報答他們。

接待基督的門徒等於接待基督自己;接待祂便是接待差祂來的天父,因為天父差基督代表祂到世上來。這就好比接待由政府差派而來的大使,是樂意與該國進行外交往來。

一○41 凡因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的,

Page 41: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4�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必得先知所得的賞賜。裴雅森有這樣的評論:

猶太人看先知的賞賜為最偉大的事,因為王帝雖然奉主的名統治國家,祭司雖然奉主的名事奉,但先知是從主而來,訓示祭司和王帝。基督說,如果人因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協助他,便會得到先知所得的賞賜。那麼,試想想批評傳道者的後果如何!你若協助他傳講神的話,並且鼓勵支持他,你便得到他所得的部分賞賜。相反,你若為難他,使他無法執行職務,你便會失去賞賜。能夠幫助行善的人是件偉大的事。你不應只看重他的衣着、態度、儀態或聲線,反要問自己:“這是神給我的信息嗎?他是否神為我的靈魂而差來的先知?”若他是神的先知,便要接納他,欣賞他的講話和工作,然後才可得他所得的部分賞賜。18

凡因為義人的名接待義人,必得義人所得的賞賜。以外表和物質去評價別人,便不明白真正的品格往往藏在平庸的外貌里。一個人怎樣對待最平凡普通的門徒,便反映他如何對待主自己。

一○42 善待跟從耶穌的人,是神不會不知道的。即使基於門徒是跟隨主的人而把一杯涼水給他們中間的一個喝,神也會全然地賞賜行這事的人。

因此,主最後以王室的尊貴授以十二位門徒。他們誠然會遭反對、拒絕、捉拿、審判、被押下監,甚至可能被殺。可是,他們不要忘記自己的身分是主的代表人,並且能為王說話和事奉王是何等榮耀的特權。

柒.敵對和拒絕的人數愈來愈多(一一∼一二)

一.施洗約翰下監(一一1∼19)一一1 耶穌差遣了十二門徒往以色列

家作特別傳道事工後,就離開那裡,往加利

利各城去傳道教訓人。門徒以前也曾住過那些城市。

一一2,3 約翰這時被希律押在獄中。他受盡挫折和孤獨之苦,不禁開始懷疑。若耶穌真是彌賽亞,為何祂容讓祂的先驅者被押下監,衰殘不振?約翰此刻就如其它神偉大的僕人一樣,對神暫時失去信心。因為懷疑,約翰便打發兩個門徒去問耶穌,要知道耶穌是否真的是眾先知所預言的那一位,還是他們應繼續尋找神的受膏者。

一一4,5 耶穌回答約翰時提醒他,所行的神蹟奇事正應驗了眾先知對彌賽亞作的預言;瞎子看見(賽三五5);瘸子行走(賽三五6);長大麻風的潔淨(賽五三4;比較太八16,17);聾子聽見(賽三五5);死人復活(這不是眾先知對彌賽亞的預言,但卻超乎了一切預言的神蹟奇事)。耶穌又提醒約翰,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正好應驗了以賽亞書六十一章1節中對彌賽亞的預言。一般的宗教領袖往往注目在富有的和貴族的人身上。然而,彌賽亞卻把好消息帶給窮人。

一一6 主再說:“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這番話若出自其它人便顯得極其自負吹噓。但出自耶穌的口,便顯出祂是完美無瑕的。彌賽亞沒有以威武出眾的將軍形象顯現,卻以謙卑的木匠在世寄居。祂的和善、卑微、所受的屈辱,與眾人心中一向以為的彌賽亞——威武善戰——大相逕庭。所以,那些隨從肉體的喜好,以貌取人之士大有可能懷疑耶穌是否真的王。可是,神的祝福卻要臨到那些有屬靈眼光的人,因他們認拿撒勒人耶穌為所應許的彌賽亞。

我們不應誤把本節解釋為給施洗約翰的指責。每個人的信心都需要隨着時間,加以肯定和加強。這一刻雖然是暫時失去信心,但日後信心或會堅定不移,永遠相信主耶穌的真正身分。人的一生並非故事中的一個小

Page 42: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50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片段。就看約翰一生,我們便不難找到信心和忍耐不屈的特性。

一一7,8 約翰的門徒帶着主肯定自己身分的話走的時候,主便向眾人講論,越發讚揚施洗約翰。這群人曾經洶湧到曠野聽約翰傳道。為什麼呢?要看一個人如蘆葦般軟弱、被群眾意見之風吹動不停嗎?約翰當然不是這樣的人!他確實是毫不畏縮的傳道者,他竭盡己任,情願受苦而不沉默,情願死也不說謊話。那麼群眾出去是要看身穿華衣的王宮朝臣享受舒適奢侈的生活嗎?約翰當然不是這樣的人!他不過是一個屬神的普通人,他簡樸的一生不過為責難那一大群屬世的百姓。

一一9 群眾出去是要看先知嗎?約翰的確是先知——最偉大的先知。主稱他偉大,不是指他性格高雅,說話具說服力,而是因為他是彌賽亞王的先驅者。

一一10 本節清楚顯示約翰應驗了瑪拉基的預言(瑪三1)——主那使者被差遣走在主前面,預備百姓迎接主的來到。有人預言基督的來臨,但只有約翰被揀選宣告主真正的到來。有人說得十分好:“約翰為基督開展道路,然後為基督從這路上引退。”

一一11 “天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這句話證明耶穌是在談及約翰的特權,而非約翰的性格。天國裡最小的不一定比約翰強,但卻有更大的特權。天國的民比宣告耶穌要來的那位更大。約翰為主準備祂的道,這差事雖然大,但他一生卻享受不到天國的祝福。

一一12 約翰由一開始傳道,到他被押下監,可見天國是努力進入的。法利賽人和文士極力對抗天國,希律王也曾捉拿主的使者,打擊天國。

“⋯⋯努力的人就得着了”這句話可能有兩種解法。第一,敵人設法得到天國,然後毀滅它。百姓拒絕約翰,預示了他們會

同樣拒絕王自己,並且拒絕天國。可是,這句也可解為:預備好迎接王要降臨的人,聽見天國的信息後反應熱烈,竭盡所能要進入天國。這解法與路加福音十六章16節所述相同;“律法和先知到約翰為止,從此神國的福音傳開了,人人要努力進去。”這裡顯示了一個景象:天國是一個被圍的城市,各階層的人擊打城門,企圖要進到城裡去。可見進天國是需要屬靈上努力爭取的。

不論採取哪個解法,總之約翰所傳的道掀起了強烈的反應,影響深遠。

一一13 “因為眾先知和律法說預言,到約翰為止。”由創世記至瑪拉基書都預言彌賽亞的到來。約翰跨越這個歷史的階段,他肩負的責任不僅是說預言,而且是宣告所有關於基督第一次降臨的預言已應驗了。

一一14 瑪拉基曾預言說,彌賽亞來之前,以利亞要作先驅(瑪四5,6)。百姓若肯領受耶穌為彌賽亞,約翰便完成以利亞的任務了。約翰並非輪回轉世的以利亞─他曾在約翰福音一章21節中否認自己是以利亞。不過,他有以利亞的心志和能力,在基督降世前準備祂的道。

一一15 並非所有人都欣賞施洗約翰,或者明白他所講的道所含的真正意思。因此,主再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換句話說,便是叫人們留心聽道。不要錯過聽道時的獨特信息。如果約翰應驗了關於以利亞的預言,那麼耶穌就是那應許的彌賽亞了!耶穌在此誇讚施洗約翰,便是肯定祂自己正是神所差派的基督。若接受施洗約翰,便會接受耶穌。

一一16,17 可是耶穌講論的世代既不願接受施洗約翰,也不接受耶穌。有特權看見彌賽亞王來到的猶太人。對彌賽亞和祂的先驅者都不感興趣。他們不過是好刁難之輩。耶穌把他們比作任性乖僻的孩童坐在街市上,他們對任何玩意都不滿足。他們的朋

Page 43: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51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友想吹笛,他們拒絕跳舞;他們的朋友若想玩話劇,假裝舉喪,他們便拒絕捶胸。

一一18,19 約翰來了,是個禁慾主義者,猶太人就指他是被鬼附的。相反,人子如常人一樣吃喝。如果他們覺得約翰的攻克己身太過辛苦,他們應該為耶穌正常的飲食習慣而感到高興。事實不然!他們稱耶穌為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當然,耶穌從沒有過分飲食吃喝,只不過是那些人完全捏造事實罷了。耶穌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並非他們所想的那樣。祂與罪人為友,旨在把他們從罪中救出來,祂從沒有與他們一樣犯罪,也沒認同他們的過犯。

但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主耶穌當然就是智慧的化身(林前一30)。雖然不信之士誹謗耶穌,但祂的工作和祂門徒的生活使謠言不攻自破。就算大部分的猶太人拒絕認祂是彌賽亞王,但祂施行的神蹟奇事,還有祂使愛徒得到屬靈的改變,都確實見證了祂的權柄。

二.為加利利不信之城憂傷(一一20∼24)一一20 權力愈大,所肩負的責任也更

重。沒有城市比哥拉汛、伯賽大和迦伯農更享有特權了。神兒子走遍滿是塵埃的里巷,教訓祂所愛的民,並且在他們中間施行了最多的異能。雖然如此,但那些人終究冥頑不靈,拒絕悔改。不用說,主必然宣告它要承受最慘絕人寰的結局。

一一21 耶穌先說哥拉汛和伯賽大。救主神雖苦口婆心勸諭他們悔改,但他們一再拒絕耶穌。耶穌轉向推羅、西頓,這兩個城曾經因百姓拜偶像行惡,而受神的審判,被神拆毀。如果這些城的人曾被神授以特權看見耶穌的神蹟,他們便會謙卑自己,深深痛悔。所以,當審判的日子來到,推羅、西頓所受的要比哥拉汛和伯賽大受的還輕。

一一22 “當審判的日子,⋯⋯所受的比你們還容易”一句顯示地獄的懲罰是有不同等級的,正如天上的賞賜也有所不同(林前三12∼15)。拒絕信服耶穌基督,是叫人下地獄最簡單的罪(約三36下)。不過,在地獄所受的苦,其痛苦的程度是以享有的特權和所犯的罪來定斷的。

一一23,24 沒有別的城比迦百農更受耶穌喜愛。耶穌遭拿撒勒人拒絕以後,便以這城為自己的家(太九1,比較可二1∼12),而且祂曾在這里施行一些最奇異的神蹟——無懈可擊的證據,證明祂是彌賽亞。如果罪惡滿盈的所多瑪——同性戀之城——曾授以特權看見這樣的神蹟,城中的百姓必會痛悔,而且謹慎自己的行為。可是迦百農卻享有更大的特權。迦百農的百姓應當悔改,並且欣然地認耶穌為主才是,但他們卻白白錯失機會。所多瑪所犯的誠然是罪大惡極,但沒有任何罪比迦百農拒絕神聖潔兒子更為嚴重。因此,在審判的日子,迦百農比所多瑪所受的懲罰更重。迦百農得享特權升到天上,但審判當日,卻必墜落陰間。如果迦百農的預言千真萬確,那麼,那些到處是聖經、福音傳遍之地,他們中間不信的民就無法砌詞推搪了。

在我們主那年代,加利利有四個主要的城市:哥拉汛、伯賽大、迦百農和提比哩亞。耶穌宣告首三個城市要遭受災難,但提比哩亞卻得倖免。結果如何?哥拉汛和伯賽大徹底地毀滅了,她們確實的位置至今仍無法知曉,而迦百農的地點則仍未證實。至於提比哩亞,這城卻仍然存留。這個預言明顯地得以證實,而且又一次證明救主是無所不知,而聖經是由神啟示寫成的。

三.救主受拒絕的反應(一一25∼30)一一25,26 加利利的三個城市不但有

眼無珠,看不見神的基督,而且無心去愛

Page 44: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52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祂。耶穌知道祂只是初嚐被拒的滋味,日後還有更廣泛的拒絕。祂怎樣面對執迷不悔的百姓?祂懷着的不是痛苦、憤世或復仇的心,反而高聲感謝神,說任何事都不能耽誤神權能的旨意。“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

我們要避免兩種可能有的誤解。第一,耶穌不是因加利利城必受審判而高興;第二,祂不是說神勢利地把真理之光顯明給聰明和謹慎的人。

其實那三個城市有許多機會迎接主耶穌。可惜那些百姓存心拒絕順服。他們既拒絕真理之光,神便挪開這光。然而神的計劃終究不會失敗。聰明人既然不會相信,神便向謙卑之士顯明祂自己。祂以美食餵飽饑餓的人,叫富足的兩手空空(路一53)。

那些自以為聰明絕頂和不需要基督的人,要為看不見審判而苦惱。相反,那些承認缺乏智慧的人卻看得見基督——“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他里面藏着”(西二3)。耶穌為有些人蒙揀選得着祂,和有些人定意不要祂而感謝天父。即或面對龐大的不信之徒,祂卻為神駕御萬事的計劃和祂的旨意而感到安慰。

一一27 一切所有的,都是父交付基督的。這句話若出自別人口中,便顯得自大若狂,但出自主耶穌的口,便是簡單不過的真理。這時反對之聲日形高漲,但主卻似乎沒有控制這種情況。是的,主的一生不過為要邁向最終的得勝,那將會是何等榮耀的得勝。“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關於人子基督這奧祕,實在很難理解。人子結合了神性和人性,這種身分使人感到疑惑不解。例如關於死的問題。神是不能死的,但耶穌是神,而祂卻死了。不過,祂屬神和屬人的本性是不能分割的。雖然我們可以認識祂、愛祂、相信祂,但只有父才能真正知道祂。

掌管天地萬物,超乎萬有的主,

你的名是何等奧祕;只有父(配得榮耀的主!)獨生之子才能瞭解。啊!神的羔羊,你所作的奇工,配受我們敬畏,萬民都當向你俯服敬拜!

∼康達

“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同樣,也沒有人知道父。只有神有能力瞭解神。人不能憑着自己的力量和聰明認識祂。但主耶穌卻能夠明白神,並向祂所揀選的人顯示神的樣式。認識神兒子的人也會認識父(約一四7)。

除了上述之外,我們必須承認,本節所揭示的真理,實在超乎我們所能明白的。我們仿佛從鏡中看見模糊的影象。只有在永恆的國度里,我們這有限的心思方能完全欣賞神的偉大,方能明瞭道成肉身的奧祕。當念到父只顯示給子所揀選的人看,我們或會以為神只是隨意挑選祂喜歡的少數人。以下的經文解釋了這種解法的錯謬。主耶穌邀請凡勞苦和擔重擔的人到祂面前享安息,祂邀請的對象是全世界的人。換言之,相信祂是主和救主的人,就是祂所揀選的人,祂要向他們顯出父的樣式。不要忘記,耶穌受到蒙恩的加利利城的公然拒絕後,才作出這樣無限憐憫的邀請。人的憎惡和頑梗不能消滅神的愛和恩典。麥根連曾說:

雖然以色列國正朝着神的審判走,要遭受苦難的折磨,但王最後說過要把救恩之門大大打開,可見祂是恩典的神,即使審判即將臨到,仍要施行憐憫。19

    一一28 來。來就是相信(徒一六

31);接受(約一12);吃(約六35);喝(約七37);望(賽四五22);認(約壹四2);聽(約五24,25);進門(約一○9);開門(啟三20);摸耶穌的衣裳繸子(太九20,21);和借我們的主基督接受永生的賞賜(羅六23)。

Page 45: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53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到我這里。相信的對象不是教會、教條或神職人員,而是活着的基督。救恩是在基督里得着的。那些有耶穌的人,他們的救恩是神親自作成的。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要真正來到耶穌那里,必先承認自己是背着罪的沉重擔子。只有真正知道自己是失喪的人,才可以得救。相信主耶穌基督的人,必先向神悔改。

我就使你們得安息。留心這里的安息是一分賞賜的禮物;這禮物是白白得到的,也是我們不配受的。這安息是得救恩而有的安息,而得救就是明白基督在加略山的十字架上成就了救贖的工作。而且,這也是良心的安息,是基於明白主為所有的罪人付了一次過的代價,便償還了他們的罪債,並且神不再要求他們另付代價了。

一一29 在本節和30節中,耶穌從邀請人們接受救恩,轉移邀請人們事奉祂。

你們當負我的軛。這是指順服祂的意旨,讓祂掌管我們的生命(羅一二1,2)。

學我的樣式。當我們認祂是生活上各方面的主,祂便用祂的方法訓練我們。

我心里柔和謙卑。法利賽人嚴峻苛刻、驕傲自恃,耶穌卻剛剛相反。這位真正的老師心里柔和謙卑。凡負祂軛的人,也要學習謙卑。

你們心里就必得享安息。這不是指良心的安息(知道耶穌已償還我們的罪價),而是對神和人謙卑,從而得着內心的安息。同樣,當人不再爭大,而事奉基督,他便會經歷這種安息。

一一30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從這節又可再次看見耶穌與法利賽人的分別。耶穌曾對法利賽人作出這樣的批評:“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太二三4)耶穌的軛是輕省的,不會使人焦躁發怒。有人曾說,假如耶穌的木匠店舖外掛了牌子,那麼牌上寫的必然是

“我的軛十分合適”。祂的擔子是輕省的。這不是說基督徒不

會遇到困難、試煉、勞苦和傷心的事,不過我們不是獨自挑着擔子。我們是與神一同負軛,祂是在我們需要的時候能施予足夠恩典的神。事奉祂不是受束縛,而是享有完全的自由。朱偉慈這樣說:

信徒致命的錯誤是企圖獨自提起生命的擔子。神從沒要人套上重擔的項圈。故此,基督只有在人負軛的時候施予和經營!負軛就是兩個人背負擔子,分擔頸上的不適;主是何等渴望能代替我們,挑起擔子。祂希望分擔我們的勞苦,承受我們所經歷的傷痕。基督徒生命得享安息,並且得勝,祕訣在於脫下“己”的項圈,接受主輕省的“軛”。20

四.耶穌是安息日的主(一二1∼8)一二1 本章記載百姓拒絕耶穌,到達

了高峰的程度。法利賽人的敵意和怨恨日益加深,隨時爆發。導火線是守安息日的問題。

那時正是安息日,耶穌與他的門徒從麥地經過。他的門徒餓了,就掐起麥穗來喫。律法容許他們從鄰舍的禾稼中摘取穗子,只是不可用鐮刀割取(申二三25)。

一二2 但熟悉律法的法利賽人專門從雞蛋里挑骨頭,指控耶穌破壞安息日。雖然這里沒有記下他們指控的細節,但他們似乎在控訴門徒幾件事:(1)收割(掐起麥穗);(2)打谷(用手磨擦麥穗);(3)揚谷(脫去穀殼)。

一二3,4 耶穌回答法利賽人荒謬的控訴,用大衛生命中的一件事提醒他們。有一次,大衛和他的隨從曾過着流亡的生活,他們出到曠野,喫了陳設餅。這十二塊陳設餅除祭司外,其它人一概不可吃。大衛不是祭司,他的隨從也不是祭司,但神從沒有斥責

Page 46: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54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他們。原因何在?因為神的律法絕不是要讓祂忠心的子民

承受重擔。大衛流亡在外,並非因為他犯了錯。是因為罪惡之國拒絕他。如果百姓願意公正對待他,給他合法的王位,他和隨從便不致吃陳設餅。因為以色列有罪,所以神容許大衛和隨從吃陳設餅。

事情的類比很清楚。主耶穌本是以色列合法的王,但以色列卻不認祂為統治者。如果百姓合宜地對待祂,讓祂作王,祂的隨從就不會淪落到要在安息日或其它日子這麼樣吃東西了。歷史不斷在重複着,主沒有責備祂的門徒,因為他們根本沒錯。

一二 5  耶 穌 提 醒 法 利 賽 人,祭司⋯⋯犯了安息日,宰殺牲口來獻祭(民二八9 , 1 0)並沒有罪,因為他們是在服事神。

一二6 法利賽人知道祭司於安息日在殿里事奉,並不算是褻瀆神。那麼,為何他們卻在比殿更大的這位面前,批評門徒的行為?或者,應把“一人”解釋為:“在這里有一個比殿更大。”“一個”是指神的國,主以王的身分出現。

一二7 法利賽人從不明白神的心意。何西阿書六章6節曾寫道:“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神看重情感多於禮儀。祂情願看見百姓掐起麥穗,填飽饑餓的肚子,而不願他們死守安息日,導致身體不適。如果法利賽人明白這點,他們便不會斥責門徒了。可是,他們拘泥外在的表現,漠視人的生活需要。

一二8 救主又說:“因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人子既是首先制定律法的那位,祂便最有資格,詮釋律法的真正意思。羅傑斯曾說:

馬太似乎是借聖靈的啟示而講這番話的。他很快地回顧了主耶穌的名字和工作;祂是人子;安息日的主;我的僕

人;我所愛的;大衛的子孫;比殿更大的;比所羅門更大。馬太這樣做,是要顯出拒絕接受耶穌和不願順從在祂權柄之下,是罪大惡極的事。21

在談及下一件事——耶穌在安息日治好枯干了手的人——之前,讓我們先停下來,簡單回顧聖經對安息日的教導。

附篇安息日

安息日經常被認為是一星期中的第七天(星期六)。經過了六天的創造(創二2),神在第七天休息了。祂沒有命令那時的人守安息日,即使祂可能希望人們遵守這個規則——每星期用一天來休息。

到頒佈了十誡(出二○8∼11),神才命令以色列人守安息日。守安息日這律法與其余九項誡命不同,屬於禮儀律法,而其它則屬於道德律法。安息日不能作工,惟一的原因是神說不可在這日作工。至於其它誡命所禁誡的事,其本身已經是不對的行為。

我們絕不能把安息日不可作工的規定應用在下列事情上:事奉神(太一二5),因為需要而作的事情(太一二3,4),或出於憐恤的行為(太一二11,12)。十誡中有九誡在新約重複出現,但這些誡命已不是律法,而是基督徒在神恩典下的生活指引。基督徒惟一不須守的誡命便是安息日。再者,保羅教導說,犯安息日的基督徒是不受論斷的(西二16)。

基 督 信 仰 最 特 別 的 日 子 是 一 星 期 的首天。主耶穌在這天從死里復活(約二○1),證明救贖的工作已完成,並且神聖地證實神的救贖計劃。跟着的兩個主日,耶穌探望祂的門徒(約二○19,26)。聖靈在一星期的首天降臨(徒二1;比較利二三15,16)。早期的信徒在這天相聚掰餅,表明主的死(徒二○7)。神指定基督徒在這天要為主的工作預備款項(林前一六1,2)。

Page 47: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55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經過一星期的勞累,第七天或安息日到來;主日或稱星期日是一星期的開始。這天充滿悠閑寧靜,記念救贖的工作已完成。安息日是記念起初的創造;主日卻與新造相連。安息日是肩負責任的日子;主日卻是享有權柄的日子。

基督徒不必“守”主日,作為賺得救恩或得以成聖的途徑,也不必害怕因沒有守主日而受罰。基督徒把主日分別為聖,是因為深愛為我們死的那位。因為我們要從刻板和世俗的事務中釋放出來,在這一天要特別去敬拜和事奉基督。

認為主日是由安息日演變而來,是不合理的想法。安息日是星期六,主日是星期日。安息日是後事的影兒,形體卻是基督(西二16,17)。基督的復活標誌着新里程,主日便是意味着新里程的開始。

作為忠心的猶太人,耶穌生活在律法之下,便要守安息日(雖受法利賽人責難違反安息日)。作為安息日的主,祂使人從外在虛假的律例中得到釋放。

──

五.耶穌在安息日治病(一二9∼14)一二9 耶穌從禾田進了一個會堂。路

加告訴我們,那里有文士和法利賽人窺探耶穌,為要找出把柄控告祂(路六6,7)。

一二10 會堂中有一個人枯干了一隻手——默默地證實法利賽人根本沒有能力幫助他。一直以來,法利賽人對他都漠不關心。然而那人忽然有了利用價值,要成為法利賽人的圈套,陷害耶穌。他們知道救主好施憐憫,解決人們的疾苦。法利賽人心想,假如耶穌在安息日醫治那人,他們便有罪證捉拿耶穌。故此,他們先挑起律法上的爭論:“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

一二11 救主反而問他們,若他們中間

的一隻羊當安息日掉在坑里,他們會否把牠抓住拉上來。他們當然會這樣做!為何呢?可能這是慈惠的行為——這樣便使人想到,他們因為羊值錢,不願有所損失,所以即使犯安息日,也會救自己的羊。

一二12 我們的主提醒他們,人比羊⋯⋯貴重得多。假如對動物施予同情是正確無誤之事,那麼,在安息日作善事豈不更是理所當然!

一二13,14 耶穌的話道破了猶太領袖的貪婪後,祂便醫治那枯干了手的人。祂叫那人伸出手來,那人的信心和意志便起了功效。順服使那人得着醫治。奇妙的創造主使那人的手復了原,和另外那隻手一樣。你或許會認為法利賽人會替那人——他們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意思要幫助的那位——得康復而高興。相反,他們勃然大怒,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如果他們有一隻枯干的手,不論在任何日子得着醫治,也必會十分高興,而不會陷害耶穌。

六.醫治所有的病人(一二15∼21)一二15,16 耶穌知道了敵人的意念,

就離開那里。可是,無論祂到那里,群眾都包圍着祂;只要看見病人聚集到祂那里,便把⋯⋯有病的人都治好了。祂吩咐眾人不可傳揚祂行神蹟治病,這並不是要避免遇到危險,而是要防止百姓挑起激動的情緒,發起運動,推舉祂作眾所擁戴的革命英雄。祂必須謹守神所定的時間表。祂的革命是要來到的,但不是要濺羅馬人的血,而是要濺祂自己的血。

一二17,18 祂充滿恩慈的信息正應驗以賽亞書四十一章9節和四十二章1至4節的預言。先知預言彌賽亞是仁慈的征服者。他把耶穌描繪成耶和華揀選的僕人,是神所親愛,心里所喜悅的。神要將祂的靈賜

Page 48: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56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給他——這預言在耶穌受洗時已應驗了。再者,耶穌的信息必傳到以色列地以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當以色列不接受耶穌的聲音日益囂張,便更可肯定神的福音要傳到外邦的國。

一二19 以賽亞更預言彌賽亞不會爭辯或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換句話說,祂不會是搧動暴亂的人,也不會挑起群眾的情緒。麥根連寫道:

這位王是神的“僕人”,不會用一般的方法,以血氣的武力,或搧動民心的政治宣傳,使自己登上應得的尊貴寶座,也不會用超自然力量來達到這個目的。22

一二20 祂不折斷壓傷的蘆葦,也不吹滅將殘的燈火。祂不會為求達到目的,踐踏貧苦無依、受剝削的百姓。相反,祂鼓勵憂傷和受壓迫的人,使他們重新得力。祂甚至要挑旺微弱的信心,使它如熊熊的烈火不斷燃燒。祂的信息不斷傳揚,直到祂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祂的謙卑和滿有慈愛的關懷,是不會因人們的憎恨和忘恩負義而消失的。

一二21 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以賽亞把這句寫為:“海島都等候他的訓誨。”寫法不同,但意思卻是一樣。海島是指外邦國家。在這里,我們看見外邦之民正等待祂的主權彰顯,好叫他們能成為主忠心的民。祁賴斯和李尼稱讚以賽亞這句話:

⋯⋯這是福音的其中一件珍貴的美事,也是基督極美麗的一幅圖畫⋯⋯在以賽亞描繪中,基督與父神聯合,祂向列國傳揚祂的使命、對受苦群眾的慈心和最後的得勝。除了祂的名,世上沒有別的希望。以賽亞沒有用枯橾死板的學術名詞形容基督——世人的救主,而是以豐富、珍貴的想象來描繪祂。23

七.不可赦免的罪(一二22∼32)

一二22∼24 耶穌醫治了一個被鬼附着,又瞎又啞的人。眾人開始認真思想,認為祂可能是大衛的子孫,是以色列的彌賽亞。法利賽人知道了便勃然大怒。他們無法忍受那些同情耶穌的話,立刻控告耶穌,說祂的神蹟是靠鬼王別西卜的能力施行的。這不祥的控訴,是第一個公開的譴責,說主耶穌是靠邪靈施行大能。

一二25,26 耶穌知道了他們的意念,便揭露他們的愚昧無知。祂指出一國自相分爭,或一城一家自相分爭,便必不能站立得住。如果祂是借撒但的能力趕走撒但的邪靈,那麼撒但便是自相分爭。這是荒誕的事。

一二27 我們的主向法利賽人作出第二個令人折服的答案。一些與猶太人有來往的驅魔人自稱有趕鬼的能力。耶穌從沒承認或否定他們這方面的能力,但卻指出如果祂靠着別西卜趕鬼,那麼法利賽人的子弟也同樣是靠別西卜趕鬼(即那些驅魔人)。這也是荒謬的事。法利賽人當然不承認他們的子弟是靠別西卜趕鬼,但卻又無法辯駁,推翻這個邏輯論證。那些與他們有來往的驅魔人會因為法利賽人暗示他們是靠撒但趕鬼而責備法利賽人。司可福曾說:

法利賽人一聽到他們和他們的子弟涉及撒但的能力,便立刻不滿。但根據他們的論點——基督靠別西卜趕鬼,他們的子弟不免會認為他們前言不對後語。因為如果趕鬼是靠撒但的力量,那麼凡運用這種力量趕鬼的人,便是與撒但勾結的了。24

他們把相似的後果歸根不同的因素,實在極為不合邏輯。

一二28 當然,耶穌真的是靠着神的靈趕鬼。祂在世上以人的身分生活,但卻有聖靈的能力。祂是以賽亞曾預言那位被聖靈充滿的彌賽亞(賽一一2;四二1;六一1∼

Page 49: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57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3)。所以祂告訴法利賽人:“我若靠着神的靈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這宣告必然引起極大震撼。法利賽人自恃有許多理論知識,但神的國臨到他們,王已在他們中間,他們竟懵然不知!

一二29 主耶穌不僅沒有與撒但勾結,而且是征服撒但的那位。祂以壯士的故事闡述這點。壯士就是撒但,他的家是指他統治的地方。他的家具就是他的邪靈。耶穌是捆住那壯士,進壯士家,和搶奪他的家財的那位。其實,捆綁撒但分為幾個階段。首先的階段是耶穌公開傳道的時候。基督的死和復活是確實的保證。更顯著的時候是王在千禧年掌權的時期(啟二○2)。最後,當撒但被扔入火湖里,這便是永遠捆綁撒但的時候。魔鬼現在仿佛並未受制(啟二○10),仍然有一定的勢力。可是他已時日無多,註定難逃那終局。

一二30 然後,耶穌說:“不與我相合的,就是敵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從法利賽人對耶穌侮慢的態度,可見他們並不與主相合;所以,他們是與主為敵的。他們拒絕為祂收割,是要分散糧食。他們控告耶穌靠撒但的能力趕鬼,其實他們才是撒但的奴僕,處處要破壞神的工作。

馬可福音九章40節中,耶穌曾說:“不敵擋我們的,就是幫助我們的。”這里似乎與馬太福音十二章30節有出入。但當我們知道馬太福音所談及的是救恩的事,問題便迎刃而解了。人要末親近耶穌,要末便是與祂為敵,兩者不能中立並存。馬可福音所談到的主題是事奉。耶穌的門徒中出現了許多分歧——地方教會的分別、處事方法不同和解釋教義有別。無論如何,這里指出一個原則:如果不是與主敵對的,就是幫助主的,故此這些人也當受尊重。

一二31,32 這兩節標誌着基督與以色列領袖談論時出現了危機。耶穌控告他們犯

了不得赦免的罪,褻瀆聖靈——指祂靠撒但的能力,而非聖靈的能力趕鬼。法利賽人這樣的誣告,其實就是稱聖靈為別西卜,那邪靈的統治者。

犯一切的罪和說褻瀆的話還可得赦,甚至人說話干犯人子也能得赦。但褻瀆聖靈的,在今世和來世的千禧年都不能得赦。耶穌說今世,是指祂在地上向眾人傳道的日子。這不免令人疑惑,既然耶穌本人已不在地上,也不再憑肉身行神蹟,這種不可赦免的罪是否至今尚存。

不可赦免的罪與拒絕福音的罪不同。一個摒棄救主多年的人可能會認罪悔改、相信基督,然後得救。(當然,如果一個人至死仍是不信神,他就不能得赦了。)不可赦免的罪也不同信徒的軟弱倒退;信徒離開神在曠野流浪,但也許再歸回神的家。

許多人憂慮自己犯了不可赦免的罪。即使今天有人犯了這種罪,這人也不會被判有罪。過往犯了不可赦免的罪的人(褻瀆聖靈)的人,他們冥頑不靈,敵擋基督而毫不悔改。他們褻瀆聖靈,不帶半點慚愧,並且毫不猶豫地把人子釘死在十字架上。這些人冷酷無情,毫無悔意。

八.從樹的果子判別樹的好壞(一二33∼37)一二33 就算法利賽人承認主趕鬼是

件美善的事,可惜,他們始終控告了耶穌是出自惡的。耶穌在這里揭露他們前言不對後語。祂實際上是說:“拿定主意吧。如果一棵樹是好的,它的果子也是好的;相反,一棵樹若是壞的,它的果子也是壞的。”樹所生的果子反映了樹的素質。耶穌傳道所結的果子是美善的。祂曾治好患病的、瞎眼的、耳聾的和啞巴的,並且趕走邪靈、使死人復活。一棵壞的樹能生出這樣美善的果子嗎?當然絕不可能!那麼,為何那些人仍是頑蠻地拒絕承認耶穌?

Page 50: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58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一二34,35 因為他們是毒蛇的種類。從他們苦毒的話語,便看出他們何等憎恨人子,這種憎恨是出於邪惡的心。25充滿美善的心靈,所說的話也會流露美善和公義。相反,充滿邪惡的心靈,所說的話也會流露褻瀆、苦毒和凌辱。

一二36 耶穌嚴厲地警告他們(包括我們),人所說的閒話,將來要句句供出來。因為人所說的話,正是評斷他們生活的最佳準繩,這些說話要成為責罰或宣判無罪的合理準則。法利賽人向神聖潔兒子說出卑鄙惡毒、輕藐侮辱的話,他們將要承受何等大的責罰!

一二37 “因為要憑你的話,定你為義;也要憑你的話,定你有罪。”至於信徒,我們不慎之言的罪價,已借基督之死得以償還。不過,如果我們對我們不當的話毫無悔意,便不會得到寬恕,而且將來在基督審判的台前會失去獎賞。

九.先知約拿的神蹟(一二38∼42)一二38 雖然耶穌行了各種神蹟奇事,

但文士和法利賽人仍輕率地叫祂再顯一個神蹟給他們看,暗示如果耶穌見證祂是彌賽亞,他們便會相信祂!然而他們是何等虛偽。他們既然看見那麼多神蹟,卻仍然不信,即使耶穌再多行一個神蹟,他們又怎會心服口服,相信耶穌?神不喜悅人以神蹟作為信仰的條件。正如耶穌對多馬所說:“你因看見了我纔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二○29)按神的定規,看見是跟在相信後面的。

一二39 主稱他們為邪惡淫亂的世代;邪惡是因為他們固執頑梗,看不見他們的彌賽亞;淫亂是因為他們在屬靈上對神不忠。創造萬物的神,獨一無二的一位,結合了絕

對的神性和完美的人格性,站在他們中間向他們講話,但他們竟敢叫祂顯神蹟給他們看。

一二40 耶穌給他們總結說,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耶穌是指祂的死亡、埋葬和復活。約拿被魚吞掉,然後被魚吐出(拿一17;二10),正預表了主為世人的受苦和後來的復活。祂從死里復活,向以色列國作出最後和最激烈的呼籲,叫他們相信祂所傳揚的信息。

我們的主與約拿相似。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我們的主曾預言說祂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里頭。祂的話不免令人產生疑惑。一般人相信,耶穌是在星期五下午被埋,然後在星期日早上復活,但這又怎能說祂三天三夜在墓里?其實,根據猶太人的計算,白天和夜晚的任何一部分,已是一個完整的一天。“Onah是一個白天和一個夜晚,部分的Onah與完整的Onah無異。”(猶太人的說法)

一二41 耶穌以兩個對比指責猶太領袖的罪狀。第一,外邦的尼尼微人權利不及猶太人,但當他們聽見四處飄泊的先知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所以當審判的時候,他們要起來責備那些在耶穌的時候拒絕接受比約拿更大、那位降世的神兒子。

一二42 第二,示巴女王——在猶太勢力範圍以外的外邦人——從南方而來,竭盡錢財能力要會見所羅門。耶穌時代的猶太人並沒有到訪要見耶穌;這位耶穌卻從天上來到他們微小的鄰鄉,作他們的彌賽亞王。可是,他們的生命卻沒有為祂——遠比所羅門更大的那位——預留任何位置。審判的時候,那外邦的女王要定他們任性不慎的罪。

在這章中,我們的主曾表示過祂比聖殿更大(6節);比約拿更大(41節);和比所羅門更大(42節)。祂“比最大的更大,且比最好的更好”。

Page 51: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5�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十.污鬼再回來(一二43∼45)一二43,44 耶穌在這里簡述了不信的

以色列國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這兩節敘述的那人代表了猶太人的國;污鬼象征了以色列民從埃及為奴到被巴比倫俘擄,都崇拜偶像(以色列民被巴比倫俘擄時,曾醒悟,放棄拜偶像,可惜只是曇花一現)。這種情況,就如污鬼離了人身。從被擄獲釋直到今天,猶太人沒有拜偶像。他們就如一間里面空閒、打掃干淨、修飾好了的屋子。

一千九百多年前,救主曾尋求進這屋子的權利。祂是這屋子的合法擁有者和主人,可是百姓堅決拒絕讓祂進去。雖然他們不再拜偶像,但同樣他們沒有敬拜真神。

里面空閒的屋是指屬靈里的空洞,其實這是很危險的情況,正如從這段經文所述的往後結局。單是改革並不足夠,必須要真正的接受救主。

一二45 拜偶像的靈將來要再回到屋子,並且與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到。由於七這個數目代表完美或完全,故這里可能是指偶像崇拜發展完全。到了大災難的時候,這離道反教的國將敬拜敵基督。百姓向這大罪人屈膝,並把這人當作神那樣敬拜,這種拜偶像的方式,比以往所犯的罪更為可怕、嚴重。所以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大災難的時候,不信的以色列要受可怕的審判,他們所受的苦遠超過被俘到巴比倫時所受的。基督第二次降臨的時候,這國中拜偶像的民會被全然滅絕。

“這邪惡的世代也要如此。”同樣,那些拒絕基督的族類,在神兒子第一次降臨世上時輕蔑地拒絕祂,他們在基督第二次降臨時要受更重的審判。

十一.耶穌的母親和兄弟(一二46∼50)

這幾節經文表面上敘述一件平凡的事,

提到耶穌的親屬與祂說話。但為何他們會來到這里?從馬可福音,我們或許得到一個線索。那時耶穌的一些朋友以為祂神志不清(可三21,31,35),所以祂家人或許因為這個緣故,要靜靜地把祂帶走(也參看約七5)。當主聽見祂母親和他弟兄站在外邊,要與他說話時,祂反而問:“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然後祂指着門徒說:“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

這令人震驚的宣告,其實是帶有屬靈的意思;這標誌着耶穌對待以色列有了明顯的轉變。馬利亞和她兒子代表了以色列國,與耶穌有血緣的關係。直到那時耶穌的信息仍大部分是指到以色列家失喪的羊。神的民似乎越來越明顯不願接受祂。法利賽人不僅沒有向彌賽亞俯伏,反倒控告祂,說祂是受制於撒但的。

故此,耶穌現在宣告事情的新秩序。祂與以色列的關係不會限制祂的福音傳到外邦的國。按肉身而言,祂對以色列充滿感情,熱切盼望他們接受祂,但第十二章表明祂與以色列的關係必然會破裂。後果可想而知。以色列不接受祂,所以祂要轉向那些願意接受祂的人。血緣關係要被有屬靈需要的人替代。神讓順服祂的男女與祂建立生命的關係,不論他們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

在離開話題之前,我們要就耶穌的母親提出兩點。第一,很明顯,馬利亞沒有特殊權利進入耶穌在場的地方。

第二,經文提到耶穌的弟兄,正好反駁了認為馬利亞一直是處女的教訓。這里很明顯是指到馬利亞親生的兒子,所以是我們主的“半個弟兄”。這個觀點可以從其它經文加以引證。(例如:詩六九8;太一三55;可三31,32;六3;約七3,5;徒一14;林前九5;加一19。)

Page 52: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60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捌.王宣稱以色列的拒絕會帶來一個過渡形式的國(一三)

附篇天國的比喻

現在來到馬太福音論到的關鍵事情。主曾表示地上的關係要被屬靈的關系所取代,即是否生來是猶太人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順服父神。文士和法利賽人既然拒絕王,也就必然拒絕天國。主透過一連串的比喻,讓我們預先看見天國。這天國是在主被拒和祂將要以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顯現前的期間出現的。其中六個比喻都以這幾個字“天國好象⋯⋯”開始的。

為了正確地明白這些比喻,讓我們先重溫第三章所提到天國的事。天國是指神的統治被承認的範圍。這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來解釋:(1)外在的稱信,包括所有承認神統治的人;(2)內在的真實,包括真正悔改歸主,進入國度的人。聖經給我們看見,天國有五個階段:(1)舊約的階段,舊約曾預言的國度;(2)“近了”的階段或王以人的身分出現的時候;(3)過渡的階段,包括凡在世口稱是耶穌子民的人,在王被拒、回到天上之後的時期;(4)千禧年時出現的國,和(5)最後、永遠長存的國。聖經每一處提到國度的經文,都是指上述其中一個階段。而第十三章所提到的,便是第三期“過渡階段”。這個階段的國屬於第二個層面:內在的真實(指真正的信徒),包括了從五旬節到被提時候的那些人,就是教會。這就是國度與教會惟一的共通點;除此以外,二者從沒有被放在一起。

讓我們謹記這個背景,現在來看關於天國的比喻。

──

一.撒種的比喻(一三1∼9)

一三1 耶穌從房子里出來,坐在加利利海邊。祂在那房子曾治好被鬼附的人。許多研究聖經的人把房子看為是指以色列國,把海邊看為是指外邦人。所以,主的行動象征着與以色列破裂;在“過渡階段”中,國度要傳揚到萬國去。

一三2 因為有許多人到海灘聚集,他只得上船,然後用比喻教訓眾人。比喻是內含有屬靈或道德教訓的故事。這些故事的意思不能從表面得知,也不能立刻明白。以下七個比喻告訴我們,國度在耶穌第一和第二次降臨中間的時候,是什麼模樣的。

首四個比喻是向群眾說的;最後三個是特別向門徒說的。主向門徒解釋了首個和第七個比喻,讓他們(和我們)自己運用祂已給予的鑰匙解釋其余的比喻。

一三3 第一個比喻是關於一個撒種的人。他把種子撒在四種不同的土壤上。當然,種子有了不同的結果。

一三4∼8土壤 結果堅硬的路旁土淺石頭地上

佈滿荊棘的地裏

好土

一三9 耶穌以隱晦的勸誡結束這個比喻。祂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祂用比喻,向群眾傳遞了重要的信息,同時向門徒傳遞了另一個不同的信息。我們絕不能輕忽祂這番話的精義。

雖然我們很想知道這個比喻的意思,但因為主在第18至22節中親自作了解釋,讓我

種子被飛鳥吃掉。種子很快便發芽,但沒有根;日頭出來一曬,就枯干了。種子雖然發芽,但因為荊棘的緣故,沒法長起來。種子發芽,長大結實,收成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Page 53: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61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們暫且按捺住我們的好奇心,稍後再看這個比喻。

二.用比喻的因由(一三10∼17)一三10 門徒不明白為何主用隱晦的比

喻對眾人講話,所以便叫耶穌解釋運用這種方法的因由。

一三11 從耶穌的答話中,可見祂把不信的群眾與相信祂的門徒顯著區別出來。很明顯,群眾——普遍的以色列百姓——是拒絕耶穌的,儘管他們的拒絕到耶穌被釘十字架才到達白熱化的階段。神不許他們明白天國的奧祕(祕密),卻幫助真正的門徒去明白。

新約里的奧祕是人從未知曉的事實。這些事若不靠屬神的啟示,是永遠無法明白的。不過,神現在卻把這些事向人啟示。天國的奧祕是指在那時過渡階段的國度中仍未為人明白的真理。對於那時候的人來說,天國有一個過渡階段是一個奧祕。這些比喻描述王不在地上時的天國的一些特征。故此,有人稱其為“天國奧祕的形式”——奧祕不是天國本身怎樣奧祕,而是指天國在那時以前從未為人所知曉。

一三12 把這些奧祕向門徒啟示,而把群眾摒於門外,似乎是專斷的做法。可是主解釋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因為門徒相信主耶穌,所以得着更多。他們既接受了光,便要得着更多的亮光。相反,猶太國拒絕世上的光,他們不但得不到更多的光,而且會失去僅有的亮光。拒絕光的結果是被光拒絕。

一三13 馬太亨利把比喻比作雲柱和火柱,使以色列人甦醒、埃及人迷惑的。這些比喻要向真心而渴望明白的人啟示,但“對於與耶穌為敵的人來說,這些比喻卻惹起了他們的憤恨。”

所以問題並不在於主提出的是否怪念頭,反而是他們的外在表現有問題。從他們的外在表現反映出內里生命的素質——法理上的盲目不過是出於內里的冥頑不靈。因為這個緣故,耶穌便用比喻向猶太人講話。伍德寧這樣說:“因為他們不愛真理,所以得不着真理之光。”26他們拒絕看見真理、認識真理。真理已經降臨,並且在他們前面,他們卻這樣堅決拒絕看見祂。他們不聽神的話。神帶有生命力的道在他們中間,但他們卻不聽從祂。他們不願明白神降世的奇妙大事;所以,明白真理的能力要從他們中間被攆走。

一三14,15 他們的生命正應驗了以賽亞書六章9至10節的預言。以色列的心給油蒙了,他們的耳朵對神的聲音毫不敏銳。他們一意孤行,眼睛閉着。他們知道如果他們看見、聽見、明白和悔改,神便會醫治他們。可是,儘管他們有病,需要醫治,卻拒絕神的幫助。因此,他們要受懲罰。他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

一三16,17 門徒得着的是極大的權柄,因為他們看過了以前從未有人看過的。舊約的先知和義人何等渴望彌賽亞的到來,但他們的渴望都落空了。門徒卻蒙恩活在這歷史的關鍵時刻,能夠看見彌賽亞,見證祂的神蹟大能,並聽見耶穌親口的教訓;祂的教訓又是何等超凡、沒人能媲美的。

三.解明撒種的比喻(一三18∼23)一三18 主解釋了用比喻的因由,便解

釋四種土壤的比喻。祂沒有說撒種的代表什麼,但我們可以肯定,撒種的代表了祂自己(37節),或是代表了傳天國信息的人。祂把種子解釋為天國的道理(19節)。土壤代表了聽見信息的人。

Page 54: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62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一三19 堅硬的路旁指拒絕接受信息的人。他們聽見福音,但不明白——不是因為他們沒能力理解,是因為他們不肯理解。飛鳥是指撒但;他把種子從這類人的心里奪了去。他不過是與這類人互相合作罷了,因為這類人自己根本已選擇了荒涼貧脊之地。法利賽人正是這些頑梗的聽眾,是堅硬的土地。

一三20,21 耶穌講石頭地時,是指這些石頭地上有一層淺薄的泥土。這些土壤代表聽見道而歡喜領受的人。撒種的人起初得意洋洋,以為他傳的道是何等的成功。過了不久,他才汲取了教訓,知道人們歡笑快樂地接受信息並非好事。首先,他們必須知罪、痛悔和認罪。看見一個尋求神的人哭喪着臉走向加略山,總比看見他輕散浮誇地從楹間走下更有指望。膚淺的泥土孕育出膚淺的信,這種信心扎根不深。當遇到猛烈的陽光,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這種人便覺得不值,決心放棄信仰,不再跟隨主基督。

一三22 佈滿荊棘的土地代表聽見道,但膚淺虛偽地領受的人。他們看來是天國真正的子民,但轉瞬間,世上的思慮、對錢財的貪愛壓住了他們對信仰的熱誠興緻。他們的生命沒有為神結出果子。凌耳以一個擁有龐大貿業、貪愛錢財父親的兒子來闡釋這點。這個兒子青年時聽過神的話,但後來卻在商場上打滾。

他不久便要選擇討好他的主,還是他父親。所以,種子雖然撒下了,而且也發了芽,但土地長有荊棘;世上的思慮和錢財的貪戀已經在這里了。他作出妥協,滿足父親的願望,把自己沉溺在商場上,視今生的事為最重要。他的生活過得挺愜意,但卻忽略了天上的事。當他退休的時候,想懂得多點屬靈的事,但神是不可開玩笑的。那人退休後,在短短數月間突然逝世。他遺下了當時的九萬英鎊和屬靈荒廢的生命。荊棘擠住

了神的話,使人結不出果子來。27

一三23 好土代表真正的信徒。人聽道明白了,實行他所聽的。雖然這些信徒結出不同數量的果子,但從他們結的果子,可見他們擁有屬神的生命。這里的果實可能是指流露基督的品格,而不是為基督得回來的靈魂。新約中“果子”一詞通常是指聖靈的果子(加五22,23)。

那麼這個比喻對群眾來說是什麼意思?很明顯,是在警告聽道而不行道的危險。同時,鼓勵人們真心領受神的話,然後為神結出果子,以顯出他們信仰的真實。對於門徒和以後跟隨耶穌的人來說,這比喻讓他們有心理準備,知道聽道而真正得救的人是何等的少,好接受這個可悲的事實。這比喻把基督忠心的信徒從迷惑中拯救出來,借着福音的傳遍,世界得以改變過來。同時,這比喻提醒了門徒要防避抗拒福音的三大敵人:(1)魔鬼(飛鳥——惡者);(2)肉體(猛烈的太陽——患難或逼迫);和(3)世界(荊棘——世上的思慮和錢財的貪戀)。

最後,門徒清楚看見,品格上的投資會帶來極豐富的收穫。三十倍是百分之三千的回報;六十倍是百分之六千的回報;一百倍是百分之一萬的回報。其實,真正悔改歸主的收穫是無法衡量計算的。一個寂寂無名的主日學老師在慕迪身上經營投資。結果,慕迪搶救了許多的靈魂,獲救的人又同樣搶救了更多的靈魂。所以,那主日學老師所作的起了連鎖的作用,這作用是長遠不止息的。

四.麥子和稗子的比喻(一三24∼30)

前面的比喻生動地指出了天國包括兩種人:對王只逢迎的人和那些真正的門徒。三種土壤象征了廣義的天國——外在的稱信。第四種土壤代表了狹義的天國——真正悔改歸主的人。

Page 55: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63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一三24∼26 第二個比喻——麥子和稗子——同樣以兩個層面闡述天國的事。麥子代表真信徒,稗子不過是有名無實的稱信者。耶穌把天國比作人撒好種在田里。及至人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里,就走了。安格說,聖地的禾田,最常見的稗子是長有芒的毒麥——“一種有毒的草,與麥子相似。當谷地上同種植這兩種植物時,通常很難把它們分辨出來。不過,當它們長苗吐穗以後,便可以輕易把它們分開。”28

一三27,28 由主的僕人看見谷場攙雜了稗子,便問主人為何會發生這樣的事。主人立刻便知道是仇敵作的。僕人準備好隨時把稗子拔掉。

一三29,30 但是主人吩咐他們等着收割。那時收割的人會將稗子和麥子分開。麥子要收在倉里,稗子則要燒掉。

為什麼田主要延遲分開稗子和麥子?原來麥子和稗子的根纏結着,如果拔掉稗子,便會把麥同樣拔掉。

我們的主在第37至43節中解釋了這個比喻,所以我們稍後才談論。

五.芥菜種的比喻(一三31,32)救主跟着把天國比喻作芥菜種。祂稱芥

菜種是百種里最小的,即聽眾經驗最小的。當人種下這樣的種子,便長成為一棵樹。種子的成長是不尋常的。一般芥菜長成後不過是棵灌木,但這芥菜種長成的樹卻足以讓飛鳥來宿在他的枝上。

芥菜種代表着天國開始時是很微小的。天國開始的時候遭受迫害,所以顯得較為微小和純正。可是當它受到推動和保護後,在苦難中卻不尋常地成長起來。然後飛鳥來到,宿在它的枝上。第4節也用了同樣的字眼寫這些鳥;耶穌解釋說這些鳥代表惡者(19節)。天國成了撒但和他手下寄居之地。到了今天,基督教界包括了否認基督的

機構,如惟一神教派、基督教科學會、摩門教、耶和華見證人和統一教會等。

主在這里預先提醒門徒,說祂不在地上時,天國會經歷不尋常的增長。門徒不應受騙,也不要以增長來衡量成果。因為,這是不健康的增長。微小的種子會長成不尋常的樹,這大樹要成為“鬼魔的住處和各樣污穢之靈的巢穴,並各樣污穢可憎之雀鳥的巢穴”(啟一八2)。

六.麵酵的比喻(一三33)主耶穌接着把天國比作麵酵,有婦人

拿來,藏在三斗麵里。不久,麵全團都發起來。一般的解法是:麵團是世界,面酵指福音傳遍世界,直至人人得救。然而,這個觀點與聖經教訓、歷史和近代發生的事情相矛盾。

麵酵在聖經中通常是指邪惡。神曾經吩咐祂的民要把酵從他們的家中除去(出一二15),那時的人是明白這道理的。任何人在無酵節的頭一天起,到第七天的任何一天,吃了有酵的餅,便要從以色列中剪除。耶穌警告門徒要提防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太一六6,12),也要提防希律的酵(可八15)。哥林多前書五章6至8節用惡毒和邪惡形容酵,而加拉太書五章9節中的酵代表假道理。總而言之,酵不是指邪惡的道理,便是指邪惡的行為。

所以,主用這個比喻提醒門徒要防備邪惡的勢力滲進天國。芥菜種的比喻顯示天國外在的特質充滿邪惡;麵酵的比喻則顯示天國的內里將要腐化。

我們相信,這個比喻中的麵代表神子民的糧食,正如聖經曾說的。麵酵是指邪惡的道理。婦人是假的女先知,她要妖言惑眾(啟二20)。對於不少女人曾創立假的教派,這句豈不正含有獨特意義嗎?聖經禁止女人在教會中教導(林前一四34;提前二12),可是有些女人卻違抗神的吩咐,掌有

Page 56: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64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教導的權柄,甚至把神子民的食物攙雜,成為具破壞性的異端邪說。

白洛克這樣說:

如果認為基督不會把天國說成邪惡的,那麼祂說天國里既有稗子、也有麥子,既有好魚、也有壞魚,便是以回答反對的言論了。天國容讓惡的僕人(太一八23∼32),又容許沒有穿婚禮的衣服和那些失喪的人在那里(太二二1∼13)。29

七.使用比喻應驗了預言(一三34,35)

耶穌講的頭四個比喻,是對眾人說的。主用這種方式教導他們,正應驗了亞薩在詩篇七十八篇2節的預言。在那節中,他預言彌賽亞要用比喻,把創世以來所隱藏的事發明出來。這就是天國的過渡階段帶有的特點。這些事本是隱藏的,但到了時候,便為人所知曉了。

八.解明稗子的比喻(一三36∼43)一三36 主余下的講論是對門徒說的,

地點是在房子里。門徒也許代表了以色列國剩余的小部分信徒。神重新提到房子,讓我們知道祂並沒有長久棄絕祂預先知道的百姓(羅一一2)。

一三37 耶穌在解釋麥子和稗子的比喻時,把自己等同了撒種的人。祂在世上傳道時,直接把種子撒下,祂且要透過眾僕人在歷世歷代撒下種子。

一三38 田地就是世界。必須強調,田地是世界,不是教會。好種就是天國之子。把活生生的人種植在地上,似乎顯得古怪無稽。但這里針對的是把天國之子撒向世界。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撒但對每一個真心相信的聖徒都有一套欺騙的技倆。他把外表、

談吐,甚至儀態象門徒的人撒向世界。這些人並非真正跟隨王的人。

一三39 仇敵就是撒但,他是神和所有神子民的仇敵。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也是天國過渡階段的末期。那時候,耶穌基督要充滿榮耀,滿有能力的再來,祂要掌權作王。主不是在談及教會時代的末期。如果這里是談及教會,便會引起許多混亂不清的問題。

一三40∼42 收割的人就是天使(參看啟一四14∼20)。天國在現今這個階段,不必刻意分開麥子和毒草。它們得到允許,可以一同生長。可是到基督第二次來臨時,天使會把罪的成因和作惡的人集合起來,一併丟在火爐里。他們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齒。

一三43 大災難時生活在地上而屬天國的義人會進入他們父的國里,分享基督作王一千年的榮耀和快樂。他們要發出光來,象太陽一樣;換句話說,他們在榮耀中充滿光輝燦爛。

耶穌再次作出含義深遠的呼籲:“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這個比喻並非證實地方教會要容忍不敬虔的人在他們中間,即或有些人的確錯誤地這樣想了。我們要謹記,田地是指世界,而非教會。主很明確地吩咐過地方教會要趕走犯某類邪惡罪的人(林前五9∼13)。所以,這個比喻只不過在教導說,天國的奧祕包括真心和假冒的人、真正和虛偽的人,而這種情況要一直持續,直到世界的末了。然後,神的使者便會把假的和真的信徒分辨出來。假的會被帶去審判,真的要享受在地上作王的榮耀。

九.藏寶於田的比喻(一三44)直到這時候,所講的比喻都在教導說

天國里有好的也有壞的,義的和不義的。跟着的兩個比喻告訴我們,義的也有兩種:

Page 57: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65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1)在教會時期之前和之後相信的猶太人;(2)在這個時代里相信的猶太人和外邦人。

在寶貝的比喻中,耶穌把天國比作寶貝藏在地里。人遇見了,便把它藏起來,然後欣然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

我們認為那人是指主耶穌自己。(在第37節的麥子和稗子的比喻中,那人就是主。)寶貝代表少部分敬虔的猶太信徒,例如耶穌在世傳道時的信徒,在教會被提後會再有這樣的信徒(參看詩一三五4,以色列被稱為神特別揀選的寶貝)。這些人隱藏在田里,撒佈在世界各地。他們寂寂無名,只有神認識他們。耶穌就象這節中所說,發現了寶貝,然後走上十字架,付上一切代價,為要買贖世界(林後五19;約壹二2)。這世界就是祂發現藏着寶貝的地方。得贖的以色列,就是藏着被發現的寶貝,那時,她的拯救者從錫安而來,建立那等待已久的彌賽亞國度。

也有人把這比喻用於罪人。罪人放棄一切,為要找尋基督,就是那無價之寶。可是這種解釋違背了聖經的教訓,因為聖經說得救乃是恩典,救恩是不必付任何代價的(賽五五1;弗二8,9)。

十.重價珍珠的比喻(一三45∼46)天國也好象買賣人尋找好珠子。當他遇

見一顆極為重價的珍珠,就去變賣一切,為要買這珠子。

有一首讚美詩這樣寫:“我已找到最重價的珍珠。”意思說尋找珍珠的是罪人,珍珠代表救主。然而,我們不贊成這種說法,因為罪人不必賣掉一切來買基督。

其實,我們應當相信那買賣人就是主耶穌,重價的珠子就是教會。為要買這顆珍珠,祂在加略山上變賣一切。教會就好象蚌里的珠子,蚌受到刺激,承受極大痛苦,方

能孕育出明珠,教會也要借救主的身體被刺傷,方能建立起來。

有趣的是,在藏寶的比喻中,天國比作寶貝,但現在天國卻比作買賣人,而不是明珠。究竟為何會有這種差別?

前一個的比喻強調寶貝——得贖的以色列。天國與以色列息息相關。因為天國最初是賜給以色列的,而猶太人將來也會成為天國主要的子民。

正如前文所言,教會有別於天國。教會中所有的人都是在天國里——過渡期的天國,但不是所有天國里的人都在教會里。教會不會在將來的天國里,但會與基督在新天新地里同掌王權。第二個比喻主要強調王自己和祂不惜一切代價迎娶的新娘,祂要與新娘一同在祂顯現時分享榮耀。

明珠從海里出來,教會——有時稱為基督外邦的新婦——大部分人也是從列國出來的。這並非忽略悔改歸主的以色列人,只不過指出教會有一個重要的特征——教會是一群為主名從各國蒙召出來的人。使徒行傳十五章14節,雅各確認這是神目前最主要的目的。

十一.撒網的比喻(一三47∼50)一三47,48 這是最後的比喻,把天國

比作篩或網撒在海裡,聚攏各樣的魚。漁夫選擇魚兒,把好的收在器具裡,把不好的丟棄。

一三49,50 我們的主解釋這個比喻,提到的時間是世界的末了,即大災難的末期。這是指基督第二次降臨的時間。漁夫指天使。好魚指義人,即得救的人,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不好的魚指不義的人,就是一切不信的族類。分辨的工作要進行,就如麥子和稗子的比喻所說一樣(30,39∼43)。義人要進父的國,而不義的人則被送到火爐裡,要在那裡哀哭切齒。這不是最後的審

Page 58: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66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判,這審判要在千禧年開始的時候進行,而最後的審判則在千禧年之後才開始(啟二○7∼15)。

蓋伯林對於這個比喻作出以下評論:

正如前述的比喻,網撒在海裡代表各國。這比喻是指在大災難時傳揚永遠的福音(啟一四6,7)。分別好與壞的工作由天使來負責。這比喻並非指現在發生的事,也不是指教會,而是指天國將要建立的時候。正如啟示錄清楚記載,那時天使要擔起這分差事。邪惡之輩會被扔進火爐,正義之士則仍在地上居住,即在千年之國居住。30

十二.真理之寶庫(一三51,52)一三51 講完了比喻,這位超凡的老師

問祂的門徒是否明白。門徒回答說:“明白了。”我們或許十分奇怪為何他們會明白,也許甚至一點妒忌他們,因為我們未必能象他們那樣充滿信心地說“明白了”。

一三52 因為他們明白,所以他們有責任與其它人分享。門徒要作流通的管子,而非祝福的盡頭。十二門徒現在為天國受訓為文士,即真理的導師和詮釋者。他們就象一個家主,從他庫裡拿出新舊的東西來。在舊約裡,他們有極豐富的舊真理。但基督用比喻的教導,讓他們接受完全新的信息。他們從這龐大的知識庫得着了真理,現在理當把榮耀的真理傳遞給別人。

十三.耶穌在拿撒勒被拒絕(一三53∼58)

一三53∼56 耶穌說完了這些比喻,就離開加利利的海岸,走到拿撒勒作離別前的探訪。當祂在會堂裡教訓人,眾人都希奇祂的智慧和所行的異能。對於眾人來說,祂不過是木匠的兒子。他們認識他母親馬利亞⋯⋯他弟兄們名叫雅各、約西、西門、猶

大⋯⋯他妹妹們——這些親戚全都仍在拿撒勒居住!為何他們同鄉成長的一個孩子能講出智慧的話,行奇異的事,結果聲名大噪?他們十分疑惑,似乎執着愚頑,比認識真理更容易。

一三57,58 他們就厭棄他。這激發耶穌指出,真正的先知通常在異地聲名遠播,受人敬重,卻不受家鄉的人歡迎。在祂居住的地方,祂的親人自恃與祂相熟,隨意輕蔑祂。不信的人大大妨礙了救主在拿撒勒的事工。他只醫治了少部分有病的人(參看可六5),原因不是祂辦不到這些事;人的惡不能限制神的能力。祂在不渴望祝福的地方施予祝福;在不知道需要的地方給予他們所需的;又醫治那些討厭被稱為病人的人。

玖.彌賽亞不厭煩施恩,卻遭到多不勝數的敵視(一四1∼一六12)

一.施洗約翰被斬(一四1∼12)一四1,2 耶穌傳道的消息輾轉傳到分

封的王希律的耳中。這位聲名狼借的希律王是大希律的兒子,又名希律安提帕。他下令處決施洗約翰。當他聽到基督行的神蹟奇事,便起心要暗害耶穌。他不斷想起被他斬的先知,便向他僕人說:“這人是約翰。他從死裡復活了,才有這些神蹟奇事。”

一四3 第3至12節是倒敘。馬太在這裡,暫停敘述耶穌的事,來回顧約翰死時周圍的情況。

一四4,5 希律休了他的妻,與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通奸。作為神的先知,約翰不能坐視不理。他毫不懼怕,憤怒地指摘希律王,直斥他亂倫。

王怒髮衝冠,決要殺約翰,只是政治上不許可他這樣做。百姓公認約翰為先知,他們若知道希律王要殺約翰,必然反對,甚至

Page 59: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67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可能以暴力反抗殺害約翰之令。所以,暴君暫且平息心中的怒氣,只監禁了約翰。“惡人所喜歡的宗教,就如他們對獅子的態度;要末是死的獅子,要末是被困的獅子。他們卻懼怕宗教信仰自由,這樣他們的良心便要受到挑戰。”31

一四6∼11 到了希律的生日,希羅底的女兒跳舞,使王滿心喜悅,王就立刻應許給她所想要的。希羅底的女兒受母親囑咐,便可惡地提出要把施洗約翰的頭放在盤子裡!這時,王對約翰的怨恨已漸息,甚至要欣賞這位先知的膽色和人格。雖然他感到有點抱歉,不過始終要遵守諾言。於是頒布命令,斬了約翰;那跳舞的女孩的可怖請求如願以償了。

一四12 約翰的門徒把他們的主的屍首領去,替他舉行了莊重的葬禮,然後就去告訴耶穌。除了耶穌,他們找不到更合適的人去傾吐內心的鬱結和憤慨。他們這種做法是我們效法的最好榜樣。遭遇迫害、受壓迫、困苦和憂傷時,我們也應當告訴耶穌。

至於希律,他的罪行雖然得逞,但這次經歷卻在他心裡縈繞不退。直至他聽見耶穌所行的事,這件往事又再令他提心吊膽。

二.給五千人吃飽(一四13∼21)

一四13,14 耶穌聽見了希律因祂的神蹟奇事而憂慮不已,就上船往加利利海邊一處僻靜的地方。可以肯定,祂並非因為恐懼而離開;祂知道祂的時間未到,沒有什麼會發生在祂身上。我們不知道祂離開的主因,但可以推測其中較次的原因,就是祂的門徒剛傳道回來(可六30;路九10),他們需要休息和安靜。

可是,群眾從城中洶湧而至,他們步行跟隨他。當他上岸時,群眾正等待着祂。對於這次途上的打擾,我們滿有憐憫的主不但沒有厭煩不滿,反而立刻工作,治好了他們

的病人。

一四15 天將晚的時候,即約下午三時後,門徒覺得危機正在醞釀。人數眾多,他們根本沒東西給他們吃!他們請耶穌叫群眾往村子里去,好買些喫的。他們多麼不明白基督的心腸,也何等看不出祂的能力!

一四16∼18 主保證說不用他們去買食物。這位主既是張開援手,供應一切受造物所需的那位,群眾又何須離去?祂冷不提防地對門徒說:“你們給他們喫吧!”門徒感到驚愕。“給他們東西吃?我們其它都沒有,不過有五個餅、兩條魚。”他們忘記了他們還有耶穌。救主耐心地說:“拿過來給我。”這就是他們所能做的。

一四19∼21 我們看見主吩咐眾人坐在草地上。祂拿着這五個餅,兩條魚,祝了謝,掰開餅,然後遞給門徒分給眾人。人人都有足夠的食物。他們都喫飽了,門徒便把剩下的零碎收起,裝了十二個籃子。這些食物比耶穌開始分給眾人時多了許多。極諷刺的是,剩下的食物竟然可以讓缺乏信心的門徒各得一籃。再且,大約有一萬至一萬五千人得以吃飽(五千男人加上女人和孩童)。

這次的神蹟是門徒世世代代要學的屬靈功課。常常都有饑餓的群眾;同樣,常常都有一少群生活素質似乎較差的門徒。不過,救主是滿有憐憫的。門徒若願意獻上微不足道的一切,祂便會把他們所獻的加倍,以餵養千千萬萬有需要的人。不過,那五千人與今天的人相比,區別是前者雖然在加利利得飽了肚子,不過他們的飽足只能維持很短時間。相反,今天讓永生的基督餵飽的人,他們永遠都不再飢餓,得着了真滿足(參看約六35)。

三.耶穌履海(一四22∼33)前面所述的神蹟,讓門徒堅信他們跟從

的那位,能豐豐足足供應他們的需要。他們

Page 60: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68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由此學到這位耶穌能保護他們,並且能向他們施予權柄能力。

一四22,23 耶穌解散了眾人,便叫門徒上船,渡到湖的那邊去。然後,祂走上山禱告。到了晚上,即日落以後,只有他一人在那里。(猶太人的計算有二個“晚上”,參看出一二6,第一個晚上可參看第15節,指下午的中間時間;另一個晚上可參考這里,即日落時。)

一四24∼27 那時船離岸在海中,因風不順,被浪搖撼打着。當海浪洶湧衝擊船時,耶穌看見門徒的苦況。夜里四更天(在清晨三時至六時),耶穌在海面上走,往門徒那里去。門徒以為是鬼怪,所以戰兢非常。不過,門徒很快便聽見耶穌肯定地說,祂是他們的主人和朋友:“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

這句話在我們的經歷中是何等的真實!我們常遇到風暴,因而顛簸不定;也會徨惑不安,憂傷絕望。救主仿佛離我們很遠。然而,祂無時無刻為我們禱告。環境似乎幽暗漆黑,但祂卻在我們身旁。雖然如此,我們常常懵然不知,憂傷痛苦。然後,我們聽見祂安慰的慈聲,於是便記起令我們戰兢的風浪,已被祂踏在腳下了。

一四28 當彼得聽見這把熟悉的、充滿愛的聲音時,就熱血沸騰,再也按捺不住心中充沛的情感。“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我們要看他大膽的要求是一個堅定的信任,而不應看見“如果”二字,便認為是信心微小的表現。彼得覺得耶穌的命令是能夠成就的,只要祂下令,便賜予能力。 

一四29∼33 耶穌一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跳下去,朝着祂走。只要他緊緊地看着耶穌,他便能夠行出人不可能行的事;但他一想着大風,便開始沉下去。他急忙地大喊:“主啊,救我。”主用手拉着

他,慈聲指責他的小信,然後帶他上船。耶穌上了船後,風就住了。門徒在船上敬拜主,對耶穌說:“你真是神的兒子了。”

基督徒的生命就如在水上行走,是人世間不可能的事。只要我們單單仰望耶穌(來一二2),便能經歷超然的生命。但我們在什麼時候被自己或周遭的環境所佔據,便開始往下沉。這時,我們必須呼喊基督,求祂加力,讓祂屬神的能力使我們復原。

四.耶穌在革尼撒勒醫治病人(一四34∼36)

船隻停泊在革尼撒勒,即加利利的西北海岸。眾人發現了耶穌,便把各地所有的病人,帶到他那里去,只求耶穌准他們摸他的衣裳繸子。摸着的人就都好了。所以,這地方的醫生得享一天假期。至少,這里有一陣子沒有病人。耶穌這位大醫生的探訪,讓這地區的百姓經歷了祂的醫治,也靠祂得着痊癒。

五.污穢從心而生(一五1∼20)論者常有指出,馬太的前部分沒有按

時間的先後次序記述事情。但從第十四章到尾,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按發生的先後來記述。

第十五章出現了一個時代上的次序。首先,法利賽人和文士不絕的爭論和口角(參看第1至20節)正好預言以色列對彌賽亞的拒絕。第二,迦南婦人的信心(參看第21至28節)可比作福音在現今的時代要傳到外邦人的地方。最後,有龐大的群眾得治癒(參看第29至31節)和四千人得以餵飽(參看第32至39節)這兩件事正指出千禧年時普遍的康泰和繁華。

一五1,2 法利賽人和文士毫不留情,要設法陷害耶穌。他們一團人從耶路撒冷被差派去控訴耶穌的門徒,指他們吃飯的時候不洗手,犯了古人的遺傳。

Page 61: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6�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為要了解這件事情,我們必須先查看經文,明白什麼是潔淨與不潔淨,又必須明白法利賽人指的洗手是什麼回事。潔淨與不潔淨的概念可追溯到舊約時代。門徒被控訴不潔淨,是儀式上的問題。假如有人觸及死屍,就儀式上來說,他便是不潔淨——即犯了禮儀,不適宜敬拜神。他必須按神的律法,先參與一個儀式,讓自己潔淨了,方能來到神面前。

而古人更把傳統習俗加進這個使人潔淨的儀式中。例如,他們堅持在吃飯前,猶太人必須先透過繁瑣的步驟潔淨自己。他們不但要洗手,連手臂至肘部也要洗。若有人曾到市場,便要行沐浴的儀式。因此,法利賽人批評門徒,指他們沒有按猶太傳統,行繁瑣的潔淨儀式。

一五3∼6 主耶穌提醒祂的批評者,他們因着古人的遺傳,而犯了神的誡命。律法吩咐人要孝敬父母,包括供應他們經濟上的需要。但文士和法利賽人(並很多其它人)都不想花錢供養年老的父母,就利用傳統,推卻應有的責任。當父母向他們求助時,他們卻這樣說:“我已經把用來供給你們的錢奉獻給神了,所以我沒有錢給你們了。”他們這樣借詞,便推卸在經濟上對父母的支持了。跟從這種荒唐的傳統,便是廢棄神的話,沒有按神的吩咐關心父母了。

一五7∼9 他們狡滑地歪曲神的話,正應驗了以賽亞書二十九章13節的預言。他們假裝用嘴唇尊敬神,但心卻遠離神。他們的敬拜是徒然的,因為他們視人的傳統比神的話更重要。

一五10,11 耶穌轉向眾人,宣佈重要的消息。祂斷言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我們很難領會這種革命性的言論。根據利未的條例,入口的會污穢人。猶太人禁止吃一切倒嚼或分蹄的動物,此外,沒有翅和鱗的魚都不可吃。神給了詳細的指

示,說明什麼是潔淨與不潔淨的食物。頒佈律法的主已鋪了路,好廢除整個儀

式上關於污穢的條例。祂說門徒沒洗手吃食物並不能污穢他們。相反,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假冒為善才是真正的污穢。

一五12∼14 祂的門徒告訴耶穌,說法利賽人⋯⋯不服耶穌的話。耶穌把法利賽人比作不是由神栽種的植物。他們不是麥子,而是稗子。他們和他們的教訓要連根拔起,即被毀掉。然後祂補充說:“任憑他們罷!他們是瞎眼領路的。”雖然他們聲稱是屬靈事情的權威,但其實他們對屬靈的事不過如瞎子,和他們帶領的人無異。所以帶領的和跟從的都不免要掉在坑里。

一五15 耶穌對潔淨與不潔淨食物的教訓,和門徒一向聽的完全相反,令他們疑惑不解。這教訓對他們來說就好象一個比喻,是隱晦不明的。彼得要求耶穌向他們解釋,正好表達了他們不明白耶穌的教訓。

一五16,17 主初時很奇怪他們為何仍不明白。祂解釋說,真正的污穢不是肉體上的污穢,而是道德上的污穢。可吃的食物本身並沒有潔淨或不潔淨的。其實,物質本身並非罪惡;但過分沉溺於物質便不對了,人類吃的食物入了口,運到肚子里消化,然後把不消化的廢物落在茅廁里。整個過程並不涉及道德問題,不過是身體功能的運作而已。到今天,我們知道“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着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為聖潔了。”(提前四4,5)當然,這里提到的不是有毒的植物,而是神為人所預備的食物。一切的食物都是美好的,我們也應當以感謝的心享用。假如有人對一些食物敏感,或不能忍受某些食物,便不應進食這類食品。不過,一般來說,我們可以肯定神是用食物來供應我們身體需要的。

Page 62: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70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一五18 若污穢的不是食物,那麼什麼才是污穢?耶穌回答:“⋯⋯出口的,是從心里發出來的,這纔污穢人。”心里不是指供應血液的心臟,而是指人污穢的動機和慾念。人的道德本相隨從他心里不正當的意念,然後是苦毒的話語,再從邪惡的行為顯露出來。

一五19,20 污穢人的事物包括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和謗讟(希臘文的“謗讟”包括詆毀某人)。

法利賽人和文士極之拘泥於洗手潔淨的儀式,以此虛飾其表,然而他們的真實生活卻一敗塗地。他們專注微不足道的事,卻輕忽真正重要的事。他們批評門徒,說他們不守傳統習俗,然而這傳統卻不是神心意要人守的;相反,他們竟然設計殺害神的兒子,並且犯了第19節中所說的一切罪。

六.外邦女子因信心得祝福(一五21∼28)一五21,22 耶穌退到推羅西頓的境

內,那地方位於地中海岸邊。我們知道這是祂自公開傳道以來,惟一次不在猶太境內的。在腓利基,有一個迦南婦人請祂醫治她女兒,因為她女兒被鬼附着。

我們必須知道這女人並非猶太人,她是外邦人,沒有被神揀選,是不道德的族類。約書亞曾帶領以色列民攻打迦南地,但因以色列的不順服,沒有消滅所有迦南人,於是便有部分迦南人得以尚存,而這婦人便是迦南族生還者的後裔。因為是外邦人,不是神在地上揀選的民,她的身分令她不能享有特殊的權利。她是異族人,沒有盼望。處於這種地位,她沒有資格要求神或彌賽亞什麼。

她對耶穌說話時稱呼耶穌是主,是大衛的子孫。這個名是猶太人給彌賽亞的稱呼。雖然耶穌是大衛的子孫,但外邦人沒有權利靠近祂。所以,耶穌起初並沒有回應那婦人。

一五23 門徒進前來,求他⋯⋯打發他走,因為他們覺得她很討厭。但對耶穌來說,那婦人卻是信心的典範,她會盛載耶穌的恩典,並且彰顯祂的榮美。不過,祂必須先驗證她的信心和指教她!

一五24,25 他提醒她,說祂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不是到外邦人那里,更不是到迦南人那里。對於耶穌明顯的拒絕,她並沒有退縮。她沒有再說大衛的子孫,而向耶穌敬拜說:“主啊,幫助我。”既然她沒有猶太人的身分去見耶穌,就以受造物的身分去朝見創造者。

一五26 為了進一步驗明她的信有多真,耶穌說不好把給猶太兒女吃的東西,用來餵外邦的狗。或許我們會覺得這番話很刺耳。但必須謹記,耶穌這番話就好比外科醫生用的解剖刀,作用不是要傷害,而是要醫治。她是外邦人。猶太人鄙視外邦人,把他們比作吃腐肉的狗,這些狗在街上徘徊,搜索食物的碎屑。可是,耶穌在這里的用詞是指細小的寵物狗。祂的問題其實是:“她知不知道自己連祂最小的憐憫,也不配得?”

一五27 她的回答是可誇讚的。她完全同意耶穌的描述。是的,她是不配的外邦人,但她把自己投向耶穌的憐憫、慈愛和恩典。她實在地說:“你說的對!我不過是桌底下其中一頭小狗。但我看到碎渣兒間中會從桌子上掉下來。你可否讓我得着一些碎渣兒?我的確不配你醫治我的女兒,但我懇求你,請你向你其中一個不配的受造物施予憐憫。”

一五28 耶穌稱讚她的信心是大的。不信的兒女並不饑餓要吃食物,但這自稱為“狗”的卻呼喊求食物。因着信心,那婦人便得着所求的:她的女兒立刻就好了。我們的主從遠處醫治了這位外邦人的女兒。這表示祂現在的事奉是在神的右邊,當祂古時揀選的民全國暫時被擱置一旁時,卻要在這時

Page 63: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71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代向外邦人賜下屬靈的醫治。

七.耶穌醫治眾多有病的人(一五29∼31)

我們從馬可福音七章31節知道主離開了推羅,向北往西頓,然後朝東走過約但河,從南面經過低加波利。祂在加利利海附近醫好了瘸子、瞎子、啞巴、有殘疾的和其它病人。眾人十分希奇,都歸榮耀給以色列的神。那里很明顯是外邦人的地方。那些民看耶穌和祂的門徒同屬以色列,正確地推論出以色列的神在他們中間作工。

八.給四千人吃飽(一五32∼39)一五32 粗心大意(或喜歡批判的)的

讀者或會把耶穌餵飽五千人的事與這次的事混為一談,認為聖經重複了事情,相同事情的敘述有矛盾和出入。其實,這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情,它們互相補足,而不是互相矛盾。

眾人跟從了耶穌三天,糧食已缺。耶穌不會讓他們餓着肚子離去,因為恐怕他們在路上支持不住。

一五33,34 祂的門徒又一次為餵飽這大群人而憂心忡忡,認為要餵飽他們簡直是天方夜譚。這次,他們只有七個餅和幾條小魚。

一五35,36 就如上次面對五千人一樣,耶穌吩咐眾人坐下。祂祝謝了,掰開餅和魚,遞給門徒,讓他們分給眾人。祂期望門徒作他們有能力作的事,然後祂會介入,完成他們無力作的事。

一五37∼39 眾人喫飽以後,剩下的食物裝滿了七個筐子。餵飽的人數除了婦女孩子,共有四千。

在下一章中,我們將看見這兩次餵飽群眾的神蹟中,其統計數字是具有獨特意義的(太一六8∼12)。聖經中的每一細節都附

有獨特意義。我們的主叫眾人散去後,便上船往馬加丹,即加利利海的西岸。

九.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一六1∼12)一六1 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代表兩個

宗教教義的極端,他們一直以來都在神學上互不相讓。但他們現在卻化敵為友,為同一目標聯合起來,想要陷害救主。為了試探耶穌,他們請祂從天上顯個神蹟給他們看。或許我們不清楚這些人正企圖誘騙耶穌陷在妥協中。他們求耶穌從天上顯個神蹟,可能暗示耶穌之前行的神蹟是出於那仇敵的。或者,他們想看看天空中超自然的神蹟,因為耶穌所行過的神蹟都是在地上的。他們心想,究竟祂能否行天上的神蹟呢?

一六2,3 耶穌繼續以天作主題,回答他們。當晚上天發紅,他們便預測到第二天必要晴。他們也知道如果早晨天發紅,又發黑,那天就必有風雨。32他們精於憑天色預測氣候,卻不能夠洞察這時候的神蹟。

究竟有什麼神蹟?施洗約翰就是那位傳揚彌賽亞降臨的先知。預言所說彌賽亞的神蹟正行在他們面前,是從來沒有人行過的。另一個這時候的神蹟,是猶太人公然拒絕彌賽亞,令福音傳到外邦人中間。這些預言全都成就了。可惜即或有鐵般的事實擺在眼前,他們對歷史卻毫無感覺,對成就了的預言也毫無反應。

一六4 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藐視站在他們當中的神兒子耶穌,向祂尋求神蹟,正顯出他們是屬靈上淫亂的世代。除了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看了。正如在十二章39節的註釋,約拿的神蹟是指到基督要在第三天復活。邪惡淫亂的世代要把彌賽亞釘死在十字架上,但神卻要使祂從死里復活。凡拒絕降服在基督面前、承認祂為公義掌權者的人,他們將難逃滅亡的結局。

Page 64: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72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這段經文以不祥的語句結束:“耶穌就離開他們去了。”這句話所隱含的屬靈意思不言而喻。

一六5,6 耶穌的門徒渡到湖的東邊與耶穌會合,他們忘了帶食物。所以當耶穌提醒他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時,他們還以為耶穌在說:“不可向這些猶太人求取糧食!”因為他們的腦里只想着食物,所以只能膚淺地按常理解釋耶穌的話,學不到當中屬靈的功課。

一六7∼10 雖然那曾餵飽五千人和四千的主與他們同在,但他們還是擔心缺少糧食。因此,耶穌再次向他們提起這兩個神蹟。神要他們知道這個屬神的算法和豐富的源頭:給耶穌動工的東西分量愈少,得餵飽的人就愈多,並剩下更多的食物。雖然只有五餅二魚,但祂餵飽超過五千人;剩下十二籃食物。但當有更多的餅和魚,祂卻只餵飽超過四千人,只剩下七筐食物。若我們把自己有限的交給神,讓祂來辦,祂就大大的加倍數量。“在神那里,微小的數目已經是很豐富的了。”

這里的筐子33有別於前面所述餵飽五千人的籃子。這七個筐子比前者所述的十二籃更大。這里要門徒學的功課是:我們既與那位擁有無限權力和資源的主相連,又何需憂慮肚腹之饑?

一六11,12 主耶穌說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這不是指麵酵,而是指邪惡的道理和行為。在路加福音十二章1節中,法利賽人的酵被形容為假冒為善。他們宣稱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也抓緊神的話,然而他們的忠心順服不過虛有其表,內心卻是邪惡敗壞。

撒都該人的酵是指他們的理性主義。他們是那時代的理想自由主義者,就象今天鼓吹自由思想的人。他們建立了一套否定的論據,和提出許多信仰上的質疑。他們否定了

天使和靈體的存在、肉身的復活、靈魂不朽壞和永遠的審判。如果容讓這不信的酵繼續存在,它便會象酵母一樣在麵團中擴散,遍佈每一角落。

拾.王預備祂的門徒(一六13∼一七27)

一.彼得偉大的認信(一六13∼20)一六13,14 該撒利亞腓立比在加利利

海北面約二十五英里,在約但河東面五英里。耶穌來到附近的村莊(可八27),這時發生了一件事,這件事普遍被認為是耶穌傳道事工的高峰。直至這時,祂已經讓門徒真正認識祂的位格。既然完成了這個任務,祂現在便堅決地走向十字架。

祂先問門徒,瞭解別人對祂的身分有何說法。眾人的回答很參差,有人認為耶穌是施洗的約翰,有認為是以利亞,有認為是耶利米,也有認為是先知里的一位。在一般人眼中,祂是上述當中的一位。祂是好人,但並非是最好的;祂很偉大,卻並非最偉大的;祂是先知里的一位,但不是預言中的那位先知。這種看法不能叫他們真正知道耶穌是誰。他們對耶穌的認識含糊不清,讚美不過是徒然的,也預告他們日後怎樣對耶穌。如果換了耶穌是別人,那必然是個騙子,因為祂竟稱自己與父神同等。

一六15,16 因此,耶穌問門徒認為祂是誰。西門彼得作出了歷史性的回應:“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換句話說,耶穌是以色列的彌賽亞,又是神的兒子。

一六17,18 我們的主祝福巴約拿之子西門。一個漁夫無法憑着天生的智慧見識明白神的身分。彼得明白,是因為父神給他指示。然而,神兒子還有重要的話對彼得說。所以耶穌補充說:“我還告訴你,你是彼

Page 65: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73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門,不能勝過它。”眾所周知,福音書中,沒有其它經文比這節更引起爭議的。有人問:“誰是磐石?磐石是什麼?”由於彼得和磐石的希臘字相似,就引起了許多問題。其實這個字的意思是獨特的。首先,Petros指石塊或碎石;第二,Petra指磐石,如石崖。故此,耶穌是說,“⋯⋯你是彼得(石塊),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祂不是說把教會建在石塊上,而是要建在磐石上。

如果彼得不是那磐石,那麼誰是那磐石呢?按着上文下理看,便可找到答案。彼得認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而教會就是建立在這真理上。以弗所書二章20節教導說,教會是建立在耶穌基督身上,祂就是那房角石。該經文提到我們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但這根基不是指人本身,而是指使徒和先知教導關乎主耶穌基督的道理。

哥林多前書十章4節把基督形容為磐石。在這論點上,摩根作出了發人深省的提醒:

要謹記,耶穌正和猶太人談話。如果我們查閱整卷希伯來文聖經,便知道“磐石”從不用來比喻人,相反常常比喻神。所以,耶穌在該撒利亞腓立比一番話,不是指把教會建造在彼得身上。耶穌不會疏忽比喻的用法。祂按着舊有希伯來的解釋來用這些比喻,因為磐石常代表着神,故此祂說的意思是:“建造在神自己身上——就是那永生的神兒子基督。”34

彼得從沒有把自己比作教會的根基。他曾兩次提到基督就是石頭(徒四11,12;彼前二4∼8)。不過這比喻與我們現在談論的不同,所提到的石頭是房角石,不是根基。

“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這是聖經中首次提到教會。舊約沒出現過教會。耶穌提到教會的時候,教會仍未誕生,教會要在五旬節時建立,包括一切在基督里的真信

徒,不論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教會被稱為基督的身體和新婦,是分別出來生活的一群人,有天上獨特的呼召和神心意的將來。

我們多不會期望馬太福音提到教會,因為這卷書的主題是以色列和天國。可是,以色列既拒絕基督,便進入了一段加插的時期——教會時期。這時期要延續至被提才完結。那時,神要恢復祂對以色列國的作為。故此,神在這卷福音書中提到教會,是說明祂被以色列拒絕後有另外安排的計劃。

“陰間的門,不能勝過它。”這句話可從兩方面理解。首先,可解為陰間的門不能抗衡教會——教會經得起一切的攻擊。另外,也可解為教會採取攻勢,得到勝利。無論如何,死的權勢必被活着的信徒的改變,和在基督里死了之人的復活擊敗。

一六19 “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並不是指彼得握有權柄,選擇進天國的人。這里是指天國在地上掌權——包括所有口稱忠於王的人,就是所有自稱為基督徒的人。鑰匙是指到入口或通道。在本書末大使命的信息也提到這條承認救主而得進入天國的鑰匙(太二八19)——使萬民作門徒、施洗和教訓門徒。(救恩不要求受洗,但洗禮是一個給初信者的禮儀,讓人公開承認忠心於王。)彼得在五旬節時首先用了這些鑰匙。這些鑰匙並非單單給了彼得,彼得不過是其它門徒的代表罷了(參看太一八18,神同樣把這應許給予其它門徒)。

“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這段經文與約翰福音二十章23節常被解為是主授權彼得和他的繼承人,讓他們有權柄赦免人的罪。然而我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只有神才能赦免人的罪。

這節經文可從兩方面理解。首先,可能是指使徒有權柄去捆綁和釋放,而這權柄正是我們今天所缺乏的。例如,彼得捆綁亞拿尼亞和撒非喇,使他們立刻受死刑(徒五1

Page 66: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74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10);保羅因着那個受懲的哥林多人的悔改,就把他從罪的惡果中釋放出來(林後二10)。

另外,這節也可解為使徒要在地上捆綁或釋放,必須先在天上有捆綁或釋放。故此,雷歷說:“是天上開始一切捆綁和釋放的工作,而非使徒。使徒只是宣告這些工作罷了。”35

無論如何,這節經文在今天來說是一節宣告的經文。當罪人真心為罪悔改,接受耶穌基督為主和救主,基督徒便可宣告這人的罪得赦。相反,罪人若拒絕救主,基督的僕人便可宣告這人仍然有罪。凱理寫道:“只要教會是奉主的名行事,而這些事又真的是合符神的心意,神便會在所行的事上蓋上祂的印鑑。”

一六20 我們再次看見主耶穌吩咐祂的門徒,不可對人說祂是彌賽亞。因為以色列不信神,揭開王的身分只有百害而無一利。假如百姓擁戴耶穌為王,反會造成更大的傷害。這種不合時機的舉動只會讓羅馬人不擇手段地鎮壓百姓。

司徒雅各稱這段為耶穌傳道事工的轉捩點。他寫道:

該撒利亞腓立比的日子標誌着福音的分水嶺。從這時開始,河流轉移方向。耶穌早期傳道時的支持者曾熱愛擁戴耶穌,把祂加冕為王,但現在的景象卻截然不同。河水的浪潮把耶穌推向十字架⋯⋯在該撒利亞,耶穌毅然站立,儼如站在分水嶺上。這景象就如聳立於山峰之顛,耶穌俯視而見往日所行過的一切旅途,前瞻而見黑暗險峻的前路正等待祂。昔日光輝歡悅的日子仍然縈繞心頭,但祂不過回望一眼,便昂然踏上征途,邁向黝暗之中。此刻,祂正舉步往加略山。36

二.為祂受死和復活的事訓練門徒(一六21∼23)

一六21 門徒這時已知道耶穌是彌賽亞,是真神的兒子。他們已準備好聽祂首次直接發表的預言——祂的死和復活。他們此刻曉得祂的計劃永不落空,他們是在勝利的一方;無論有什麼事發生,他們都必得勝。於是主把關乎祂的事情揭曉,讓門徒心里作好準備。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受宗教領袖許多的苦,並且必須被殺,第三日復活。這消息足以令門徒想到將要發生的種種事情。不過耶穌最後提到的事情——第三日復活——卻是門徒始料不及的。這樣的結局與他們想象的相去甚遠!

一六22 彼得想到他的主將要承受如此的酷刑,便感到十分不忿。他拉着耶穌,彷佛阻擋耶穌要走的路,抗議着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

一六23 主耶穌直斥彼得的不是。祂來到世上,本是要為罪人死。任何攔阻祂成就這目的的人和事,都是與神的心意背道而馳。因此祂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耶穌雖稱彼得為撒但,但這不是指使徒是被邪靈或撒但所控制。祂不過是說彼得的行為和說話正是撒但喜歡聽見的(他的名字是與神對敵)。彼得抗議救主上加略山,便成為救主的攔阻。

每一個基督徒蒙召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耶穌,但當十字架在人生的路途中隱約浮現時,一把聲音便隨之而來說:“它離你還遠!救救你自己吧。”又或者我們的至愛會要求我們轉移方向,不去順從神的道路。這時,我們也當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你是絆我腳的。”

三.訓練真正的門徒(一六24∼28)一六24 這時,主耶穌坦白地說,祂

的門徒要有這些特性:捨下自己、背起十字

Page 67: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75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架、跟從祂。捨己與否定自己有別;捨己是讓神完全管理自己,叫自己不再掌權。背起⋯⋯十字架是願意忍受恥辱、痛苦,甚至可能為主殉道;背起十字架是向罪、自我和世界死了。跟從主是按主的樣式而生活,包括效法祂的謙卑、處貧窮,有憐憫、愛、恩慈及敬虔的美德。

一六25 主預言門徒有兩種攔阻。第一個自然的試探是企圖挽救自己的性命,免卻不適、痛苦、寂寞或損失。另外的攔阻是企圖讓自己致富。就前者,耶穌提醒門徒,為私慾而活總得不到滿足;不惜一切代價而捨己跟從祂的,便找到生存的目的。

一六26 第二種試探——致富——是不理性的。耶穌說:“假如人在事業上名成利就,擁有全世界,但卻為這瘋狂的慾望耗盡他的時間和精力,使他錯失了生命中最根本的目標;那麼,即使得到這些錢又有何益處?死後連分毫都帶不走,在永恆中卻兩袖清風。人生在世有更重要的目標。這目標不是賺錢。神呼召人,叫人代表主所關心的事。如果人錯失這目標,便等於錯失了一切。

第24節,耶穌告訴他們最坎坷的事情。這便是基督信仰的特征;在開始的時候便早知道這最壞的一着。雖然如此,你卻發現無窮盡的寶藏和祝福。

班豪斯說得很貼切:

我們看見聖經里一切險峻艱辛的事,也就再沒有令我們驚訝歎息的了。原來我們在今生所學到的一切功課,都是可喜的。37

一六27 主在這刻提醒門徒,祂自己的榮耀是隨着受苦而來的。祂提到祂在第二次降臨時要回到地上,同着眾使者在他父的無比榮耀里降臨。那時候,他要報應那些為祂而活的人。要有一個成功的人生,惟一途徑是仰望這榮耀的時刻;先考慮什麼才是真正

重要的,然後竭盡所能,迎上路去。

一六28 接着,主發出令人震驚的聲明,祂說站在這里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他的國里。問題出現了:主的使徒全都離世了,但基督卻仍未帶着權柄和榮耀而來,重新建立祂的國。如果我們再看看下一章的首八節,便能回答祂這令人大惑不解的聲明,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這幾節經文描述耶穌在高山上改變形象。彼得、雅各和約翰都看見基督變了形象。他們蒙賜特權,預先看見基督在祂榮耀之國的形象。

我們可以肯定,基督讓門徒看見祂的形象,是要讓他們預先看見祂將來的國。彼得把這次事件描述為:“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大能,和他降臨的事。”(彼後一16)主耶穌基督的大能和降臨是指祂第二次的降臨。約翰對這次高山上的經歷則這樣形容:“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一14)基督第一次降臨蒙受羞辱;第二次降臨卻帶着榮耀。所以,第28節的預言在那高山上應驗了;彼得、雅各和約翰看見了人子——不是卑微的拿撒勒人,而是榮耀的王。

四.顯出榮耀訓練門徒:改變形象(一七1∼8)一七1,2 在該撒利亞腓立比事件以後

六天,耶穌帶着彼得、雅各和約翰登上高山。那高山位於加利利。許多解經家認為“六天”含有特殊意義。例如蓋伯林這樣說:“‘六’是人類的數字,代表工作的日子。六天之後,即工作完畢,人類已筋疲力盡,主的日子——天國——便來到了。”

路加說“約有八天”以後,主便改變形象(路九28)。他說的“約有八天”明顯包括了最後和中間的日子。由於“八”是復活和新開始的數字,路加以新開始來描述天國,十分合理。

Page 68: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76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彼得、雅各和約翰仿佛與救主異常靠近,享有特權目睹祂改變形象。直至這時候,主的榮耀仍被祂血肉之軀遮蔽着。但那時,門徒看見祂的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閃耀之光。主顯示祂的神性,就如舊約以榮耀的雲彩或神的同在的榮耀。這景象預先顯示當主耶穌再來建立祂的國時,祂的形象將會如何。祂不再以被宰羔羊的姿態出現,卻以猶大支派的獅子出現。看見祂的人都立刻認出祂就是神兒子,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一七3 摩西和以利亞同時在高山上出現,他們與主討論祂將要在耶路撒冷受死的事(路九30,31)。摩西和以利亞可以說是代表舊約的聖徒。另外,若我們看摩西為律法的代表,以利亞為先知的代表,那麼這經文就是指舊約的兩個時期都指向基督的受難,和接着而來的榮耀。除此以外,摩西借死進到天上,正預示已死的人將要被提,進入千禧年;以利亞被接走,進到天上,正預示一些人要直接被提,進入國度。

門徒彼得,雅各和約翰可以說是新約眾聖徒的代表。他們預表在耶穌第二次降臨時活着余下的忠心猶太人,將會與基督一同進入國度。

山腳下的群眾(第14節與路九37比較)就仿佛是外邦列國,他們也同樣分享基督在千禧年掌王權時的福分。

一七4,5 彼得深受當時情況感動。為要得到將來的權位,他衝口而出,建議搭三座記念的棚(或聖幕)——一座為耶穌,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他把耶穌放在首位是對的,但他沒有歸耶穌為至尊榮的就不對了。耶穌是萬有的主,而不是與人平起平坐的一位。為要讓彼得明白這點,父神用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然後有一把聲音發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在國度里,基督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大君王,祂的話語帶有權柄,是最高的決策

者。所以門徒當時該銘記這點。

一七6∼8 光耀的雲彩和神的聲音使門徒⋯⋯俯伏在地。耶穌叫他們起來,不要害怕。他們起來的時候,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里。將來在國度也要如此——主耶穌將“在以馬內利地得着極大的榮耀”。

五.關於先軀者的講論(一七9∼13)一七9 下山的時候,耶穌吩咐門徒要

守口如瓶,不可把所見的事告訴任何人,直至祂從死里復活。猶太人心急如焚,欲擺脫羅馬人的軛,重獲自由。他們歡迎耶穌,不過是想祂救他們脫離羅馬人,並非願意從罪中得釋放,讓耶穌作他們的救主。以色列基於這些現實的理由,拒絕了彌賽亞;故此,根本沒必要把彌賽亞榮耀的顯現告訴猶太人。耶穌復活以後,這消息便要遍播全地。

一七10∼13 門徒剛預先看見基督將來如何帶着權柄和榮耀而來。然而,主的先驅者尚未顯現。瑪拉基曾預言說以利亞必須比彌賽亞先來(瑪四5,6),於是門徒便就此詢問耶穌。主同意以利亞固然要先來作先驅者;祂解釋說以利亞已經來了。祂明顯是指施洗的約翰(參看第13節)。就肉身而言,約翰並非以利亞(約一21);但他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路一17)。以色列若接受約翰,並領受他的信息,以利亞的預言就應驗在約翰身上了(太一一14)。只可惜以色列不明白約翰使命的精義,不過隨心中的喜好對待他罷了。約翰的死預告了他們將要如何對待人子。他們拒絕先驅者,也同樣要拒絕王。透過耶穌的解釋,門徒便知道以利亞是指施洗的約翰。

我們有理由相信基督第二次降臨之前,有一位先知會出現;他要為將來的王向以色列作準備,不過沒有人知道這位先驅者是不是以利亞,或是其它傳同類信息的人。

Page 69: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77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六.以禱告和禁食訓練事奉(一七14∼21)

生命並非一帆風順,無風無浪。靈里奮興了好一陣子,又跋踄了幾天,時候終於到了——離開山上,往充滿需要的幽谷去傳道。

一七14,15 走到山腳下,有一位傷心欲絕的父親等待着救主來到。他來見耶穌,跪下,哀求主醫治他被鬼附的兒子。他兒子患有嚴重癲癇的病,這病屢次使他跌在火里,屢次跌在水里,他受盡燒傷和遇溺之苦。其實,他正是受撒但苦害的典型例子;撒但比一切的監工更殘酷無良。

一七16 那父親曾向門徒求救,但所學到的只是“人的幫助是枉然的”。他們根本沒有能力醫治。

一七17 “噯!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里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這番話是向門徒說的。他們沒有信心治好癲癇病;同樣,他們正反映那時的猶太人是何等缺乏信心和剛愎頑梗。

一七18 患癲癇病的人被帶到耶穌那里,耶穌斥責那鬼,病者就立刻痊癒了。

一七19,20 門徒對自己能力不濟大惑不解,便私下問主,希望知道原因。主的答案簡單直接:他們的信心小。如果他們的信心象一粒芥菜種(最小的種子),他們便能吩咐一座山挪到海里去。當然,我們該知道真信心必須札根在神的應許或吩咐上。基督徒必須有堅定的信心,相信即使難題何等艱巨,天父也必能施行神蹟,化險為夷。在信的人,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

一七21 “這一類的鬼,若不禱告禁食,他就不出來。”這句在大部分當代聖經都省略了,原因是許多早期抄本都沒有這句。但是,它卻在大部分抄本中出現,而且與一個特別的上文下理相配合。

七.為將要被出賣而訓練門徒(一七22,23)

沒有號角吹奏,也沒有話劇演繹,耶穌每次簡單直接地提醒門徒,自己將要被殺害。那句印證和勝利的話再次出現——第三日他要復活。祂若不預先告訴門徒祂的死,當事情真要發生,門徒便會完全不知所措,極之迷惘。耶穌受盡痛苦、羞辱的死,與他們對彌賽亞的期待完全不符。

門徒知道耶穌將要離開他們,並且被殺害,便極為憂傷。他們雖聽過耶穌受難的預言,卻似乎已把祂復活的應許拋諸腦後。

八.彼得和他的主人納稅(一七24∼27)一七24,25 到了迦百農,收丁稅的人

問彼得,究竟他的先生是否繳納半塊錢,作殿里的經費。彼得回答說:“納。”也許這個被誤導的門徒,不想基督尷尬。

主跟着顯出祂是無所不知的。彼得回來,尚未有機會說出發生什麼事,耶穌便先問他:“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誰征收關稅、丁稅?是向自己的兒子呢?是向外人呢?”要明白這條問題,必須先了解當時的社會。當時統治者向人民征稅,以支持國家和王室的經費,卻不必向自己家人征稅。但今天的政府向人人征稅,包括統治者和他的家人。

一七26 彼得回答說統治者是向外人征稅。這答案十分正確。耶穌進一步指出兒子就可以免稅了。由於聖殿是神的家,耶穌(即神的兒子)若交稅支付殿的經費,便相等於向自己交稅。

一七27 雖然耶穌不必交稅,但主卻同意交。那麼,祂如何把錢拿來?聖經從沒記載耶穌攜帶金錢。祂叫彼得往加利利的海邊去,然後把先釣上來的魚拿來。原來那條的口中有一塊錢,彼得便把這塊錢分兩分,繳

Page 70: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78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交耶穌和他的稅。雖然作者只是輕描淡寫地敘述這次驚人

的神蹟,但我們卻清楚看見基督是無所不知的。祂知道加利利海中的魚,那一條口中有錢幣;祂知道這條魚的位置;祂甚至知道彼得先捉的魚,魚的口中便有錢幣。

如果耶穌執着屬神的原則不放,祂就不會繳稅。對祂來說,這不是道義的問題,但祂願意繳稅,而不願絆倒人。今天,我們作信徒的已從律法中獲釋出來。不過,我們也當尊重別人的良心,不作任何絆倒人的事。

拾壹.王指示門徒(一八∼二○)

一.關於謙卑(一八1∼6)第十八章被稱為尊大和寬恕的講論,列

出了作為基督——王——的子民該有的行為準則。

一八1 門徒一直以為天國就是太平盛世的黃金時期。他們正在為優越的地位用心打量。從他們發問說:“天國里誰是最大的?”就可以知道他們尋求自己益處的心意。

一八2,3 耶穌用生活的例子作教材教訓他們。祂叫小孩子站在他們中間,說人必須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才可以進天國。祂是指內在的天國;人要成為真正的信徒,必須先摒棄自我尊大的想法,並且降卑成為小孩子。當人知道自己有罪和一文不值,接受耶穌基督成為他惟一的盼望,他便能夠放下自我,甘願降卑。終其基督徒的一生,這種態度都不可退縮。耶穌不是指門徒未得救。事實上,除了猶大以外,門徒都是真心相信祂的,而且都得稱義了。不過他們仍未有聖靈居住在內,因此缺乏真正謙卑的能力,不象我們有聖靈的幫助(我們卻沒有常倚靠聖靈而已)。再者,他們需要扭轉錯謬的想法,借以有神國的樣式。

一八4 天國中最大的就是那些謙卑象這小孩子的人。天國的準則和價值觀明顯地與世上的剛好相反。我們必須扭轉思維,以基督的想法為我們的想法,跟隨祂的腳蹤(參看腓二5∼8)。

一八5 主耶穌在這里不知不覺間從地上的小孩子談到屬靈的小孩子。凡為祂的名接待其中一個卑微的信徒,便會得到賞賜,這賞賜與接待主自己一樣。作在門徒身上的,就仿佛是作在主人身上了。

一八6 相反,誰引誘信徒犯罪,必導致重大的責罰。他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沉在海洋深處。(大磨石指需由動物挪動的石;較小的石塊可由人用手挪動。)人自己犯罪已是罪大惡極,但若令信徒犯罪,便是害他免於無辜,腐化他的心和玷污他的名聲。糟蹋別人純潔的心靈比起慘死的後果更要糟糕!

二.關於絆倒人(一八7∼14)一八7 耶穌進而解釋將人絆倒的事無

可避免。世界、肉體和魔鬼攜手迷惑眾人,使人墮落。如果一個人成了惡勢力的工具,他便是罪大惡極了。所以,救主提醒人要積極操練自己,而非誤導神的兒女。

一八8,9 如果犯罪的肢體是手、腳或眼,最好用手術刀砍掉,免得破壞神在別人身上的工作。帶着不全的四肢或瞎眼進入永生,總比四肢健全而落到地獄好。我們的主不是指天上有四肢不全的人,不過是描述信徒離開這個生命、進到永生時的肉身狀況。復活的身體必然是完美無缺的。

一八10 神的兒子跟着警惕門徒不要輕看祂小子里的一個,不論是小孩子或任何屬於天國的人。為要強調他們的重要,祂進一步說他們的使者常在神面前,見天父的面。這里說的使者可能指守護的天使(參看來一14)。

Page 71: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7�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一八11 聖經修訂標準本和許多現代的版本(中文聖經和合本只作附述)都省了這節,但這節關於救主事工的經文卻是這段的高峰,並且許多手抄稿都認同它的重要性。38

一八12,13 小孩子同樣是這位仁慈牧人要拯救的對象。即使一百隻羊中有一隻走迷了路,他也會撇下其余九十九隻,尋找那迷路的羊,直至找着為止。大牧人重獲迷羊的喜悅讓我們明白小孩子的價值,懂得看重小孩子。

一八14 他們不單是天使和大牧人看重的,更是父神所重視的。祂不願意這小子里失喪一個。既然天使、主耶穌和父神都看重他們,我們就絕不可輕視他們,即或他們是何等不可愛,何等卑微。

三.關於犯罪者的處分(一八15∼20)

本章的部分提到教會肢體的分歧的處理,並無限寬恕的學習。

一八15 這里明確地列出指引,教導當被其它信徒開罪的時候,基督徒應有的責任。首先,事情應由雙方私下處理。若犯錯者承認有罪,便可以和好如初。問題就是我們通常都不行這步,只跟別人說閒話。結果事情就如草原上的野火猛烈燃燒,衝突也加倍起來。讓我們謹記,第一步是“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

一八16 若犯罪的弟兄不聽,另一方便要帶一兩個人同去,尋求與他恢復相交。這里強調要持續和好關係,免致破裂。再者,這里更引述有力的證據,如經上所說:“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申一九15)沒有按聖經的指示,有兩三個人的見證的支持才控訴犯罪者的事例,已經對教會造成很大的災禍。這禍害是無法估計的。在這方面,世上的法庭常比基督的教會

處理得更為公正。

一八17 如果犯錯的人仍然不聽,不肯認錯悔改,那麼便要交由地方教會處理。地方教會的責任,是聆聽整件事,而不是由法庭審訊。基督徒彼此之間是不可從法律途徑控訴對方(林前六1∼8)。

如果被告人在教會面前拒絕承認過錯,那麼他就被看為是外邦人和稅吏,即應被看為是教會以外的人。雖然他可能是真信徒,但由於表里不一致,所以便應按他的行為來處分他。他仍然是這個整體教會的一員,但卻不可在地方教會中享有權利。這是極為嚴重的處分;因為這是把信徒暫時交付在撒但的權勢下,“敗壞他的肉體,使他的靈魂在主耶穌的日子可以得救”(林前五5)。這種處分的目的是激發他的良知,讓他認罪。信徒禮貌地對待他,但也要表明態度,不是縱容他的罪,並且不按信徒的體統與他交通,直到他肯認罪為止。一旦教會證實他真心向神悔改,便要立刻接納他。

一八18 第18節與上文有關。當教會借禱告順服神的話,捆綁和處分犯錯的信徒,天上也會尊重這個行動。若受處分的人悔改認罪,教會便要讓他重新加入相交,這種赦免的做法是神所認可的(參看約二○23)。

一八19 問題便產生了:“教會要具備何等的規模,方可行使捆綁與釋放的權柄?”只要有兩個信徒借禱告把事情帶到神面前,確定神的吩咐,便可行使這權柄。雖然本節可看為神回答禱告的應許,但按上文下理看,這節是指神回答教會就處分事宜而作的禱告。當信徒一同禱告的時候,不可單運用這一節經文,還要根據其它關於禱告的經文作決定。例如我們的禱告必須:

1. 依 照 神 所 揭 示 的 旨 意 ( 約 壹 五14,15)

2. 有信心(雅一6∼8)3. 誠心(來一○22下)等等。

Page 72: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80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一八20 我們必須按上文下理解釋本節。這節不是單指新約中形式簡單的教會,或是一般的禱告聚會,而是指一種聚會,為兩個基督徒因罪而分裂,需要教會調解的。當然,我們可以把這節應用於一切信徒的聚會,是以基督為中心的。但顯而易見,這節指到一種特別的聚會。

“奉主的名”聚會就是按祂的權柄,承認祂就是一切之主,並且服從祂的話。沒有人可以說只有他們才是奉主的名聚會,若是這樣,主的同在便局限在世上某地方祂的身體中間了。只要有兩三個人承認祂是主和救主,奉祂的名聚會,祂就在他們中間。

四.關於無限的饒恕(一八21∼35)一八21,22 這時,彼得提出疑問說,

若弟兄得罪他,他當饒恕弟兄幾次。他可能認為自己提出原諒七次,已經是極限,也是很大的憐憫了。耶穌回答說:“不是到七次,乃是七十個七次。”祂不是真要我們原諒弟兄四百九十次;這個數字不過是喻作“無限”地原諒罷了。

或許有人會這樣問:“為什麼要按這麼煩複的步驟去行?為何要私下到犯錯的信徒面前,然後又與一兩位弟兄同去,跟着又把犯錯的信徒帶到教會?何不直接原諒他就算?

其實,饒恕的過程是分階段的,列述如下:

1. 當弟兄對我犯錯或得罪我,我應該立刻從心里原諒他(弗四32)。這樣,我便能從痛苦、不赦宥的心靈中得釋放,讓弟兄肩負整件事的責任。

2. 我雖然心里原諒了他,但我仍未把這件事告訴他。除非他已悔改,否則不宜公開說原諒了他。所以,我便有責任告訴他,用愛心責備他,希望領他認罪悔改(路一七3)。

3. 只要他道歉認罪,我便告訴他我原諒了他(路一七4)。

一八23 跟着耶穌用了天國的比喻,提醒得神白白赦免的人,他們不肯饒恕的後果將會如何。

一八24∼27 故事敘述一個王要清算帳目。有一個欠他一千萬銀子的僕人無力償還款項,他的主人便吩咐把他和他的家人都賣為奴隸,以償還款項。心里戰兢不安的僕人央求主人寬容他,他答應會還清債項。

就如許多的欠債人一樣,他深信只要有時間的寬限,他必定能償還債務(26節)。加利利人的收入一年有三十萬,但這人的債項卻是一千萬!提出借貸的條款是有用意的,為要使聽者震驚,引起他們的注意,並且要強調我們欠神的債正是天文數字。馬丁路德曾說,我們在神面前,不過是潦倒的乞丐。我們根本不能奢望可以償還債務。(讀經會出版《每日靈糧》)

主人看見僕人痛悔的心,便寬赦了他,免了他一千萬銀子的債。這是恩典的美證,而不是論公正。

一八28∼30 這時,僕人的同伴欠了他十兩銀子(幾百塊錢)。這僕人不單沒有寬赦同伴,反而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嚨,要他把債項全數清還。不幸的欠債人雖然苦苦哀求,希望得寬容,可是枉然無用。僕人竟把他下在監裡,直至他還了所欠的債——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被監禁,便會喪失賺錢的機會。

一八31∼34 其它同伴不忿他這種行為,便告訴了主人。主人為這冷酷無情的欠債人大為憤怒。雖然他曾寬赦這僕人,免了他巨大的債項,但他現在竟毫不留情,不願寬容別人的小數欠款。於是僕人便被交給掌刑的,直至他還清了債項。

一八35 我們要實踐的功課很清楚。

Page 73: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81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神就是那王。所有的僕人都欠下極大的罪債,他們根本無法還清這筆債。因着主奇妙的恩典和同情,祂償還了我們的債,並且完全地、白白地寬赦了我們。現在,假如有基督徒犯錯得罪另一位信徒;假如他責備了那人,那人道歉了,希望得到寬恕;但他卻拒絕寬恕那人。那麼,他便是被免去千萬銀錢債,而不願免去別人幾百塊錢債的了。王又會否容忍這種行為,不責罰他呢?當然不會!犯這罪的人必然受到懲罰,且要在基督的審判台前蒙受損失。

五.關於婚姻、離婚和獨身(一九1∼12)一九1,2 主完成了在加利利的傳道事

工,便向南走上耶路撒冷去。雖然我們不清楚祂確實的路線,但祂大多是從約但河的東面,穿過比利亞上去的。馬太簡單地說那地方是猶太的境界、約但河外。主在比利亞的傳道工作出現於十九章1節至二十章16節,或至二十章28節;聖經沒有清楚記載主在何時過約但河,進入猶太境內。

一九3 大概是跟隨主求醫的群眾使法利賽人起了警戒的心,留意主的行蹤。他們仿佛象一群野狗,漸漸逼近主耶穌,企圖從祂的說話里拿把柄陷害祂。他們問耶穌休妻是否合法,又問祂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休妻。無論耶穌怎樣回答,都會激怒一些猶太人。因為有些猶太學派對休妻抱開放的態度;有些則極為反對。

一九4∼6 我們的主解釋說,神的原意是一個男人只可有一個在生的妻子。造男造女的神曾命令說,婚姻的關係應當取替與父母的關係。祂又說婚姻是兩個人的結合。神的心意是不願在祂面前結合的夫婦,會因為人的緣故或地上的法令而受到破壞。

一九7 法利賽人心想,舊約對休妻的矛盾看法必然使主墮入陷阱。摩西不是曾經

為休妻之事定下規例嗎?男人只要給妻子休書,便可逐她出家門(申二四1∼4)。

一九8 耶穌承認摩西曾允許休妻的行為,不過祂說摩西這樣做是因為以色列的墮落,而不是神為人類所作的最美安排。祂說:“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所以許你們休妻,但起初並不是這樣。”神的美意是沒有休妻這回事的。不過,神會容忍一些情況,是沒有違反祂所訓令的旨意的。

一九9 然後,主嚴厲地說,現在不能再象昔日一樣對休妻(離婚)抱寬容的態度。從此以後,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方可離婚——對伴侶不忠。人若因為別的因由要離婚,然後再婚,他就是犯了姦淫。  

我們的主雖然沒有直接贊成婚姻的受害者——因伴侶犯姦淫而導致離婚的受害者——可自由再婚,但從祂的話,可見祂是接受這些人再婚的。否則,離婚就與分居無異,也沒有任何目的了。

不道德的性行為或淫亂私通一般被稱為犯姦淫罪。可是,許多精通聖經的人卻認為這是指婚後發現對方從前不貞潔(參看申二二13∼21)。也有人相信這里提的姦淫罪是違反猶太人傳統的婚姻習俗。所以,這里的“例外規則”只出現於馬太福音——猶太人的福音書,而沒有在其它福音書中出現。

關於休妻(離婚)的詳細討論,請參看本書五章31至32節的註釋。

一九10 門徒聽了主對於休妻的教導後,便抱有極端的想法。他們的想法可說荒唐,以為與其只可在一種情況下休妻,倒不如不娶,以免在婚姻上犯罪。其實,就算他們獨身,也不會免於犯罪。

一九11 救主就提醒他們,獨身並非給眾人的規則,只有那些特別有恩賜的人方能放棄婚姻。“這話不是人都能領受的,惟獨賜給誰,誰纔能領受。”這句經典的話不是說人們不能明白這話下面的意思,而是指除

Page 74: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82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非神呼召人,否則人不可能過禁慾自守的生活。

一九12 主耶穌解釋,有三種閹人:有的生來是閹人,沒有生育能力;有些是被人閹了;此外,東方的統治者經常要宦官做切割手術,使他們成為閹人。不過,耶穌特別想到為天國的緣故自閹的人。這些人本可以結婚,他們也有生育能力。然而為要把自己奉獻給王和祂的國,他們甘願放棄婚姻;他們因為基督的緣故,毫無掛慮地全然獻上。正如保羅後來所寫:“沒有娶妻的,是為主的事罣慮,想怎樣叫主喜悅”。(林前七32)他們不是因為肉體有缺陷而過獨身的生活;相反,是甘心情願地過禁慾的生活。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過這種生活,只有那些領受神賜給力量的人才可以過這種生活:“只是各人領受神的恩賜,一個是這樣,一個是那樣。”(林前七7)。

六.關於小孩子(一九13∼15)講述完休妻的事,便提到小孩子,這很

有意思(也參看可一○1∼16)。原來孩子往往在破裂家庭中受傷最深。

父母帶着小孩子來到耶穌那里,受這位既是老師,又是牧者的主祝福。門徒看見,便不耐煩起來,覺得他們在打擾耶穌,於是便責備作父母的。然而耶穌卻阻止門徒,並說不論任何年紀的小孩子,都要讓他們親近祂:“讓小孩子到我這里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這番話傳遞了好幾個重要的信息。首先,這話給主的僕人留下印象,知道要接觸那些心里願意接受神話語的小孩子。第二,願意相信主耶穌,認罪悔改的小孩子應當受到鼓勵,而非拒絕輕看。沒有人知道地獄中最年輕的小子年紀多大。如果小孩子真心願意得救,就不應該說他年紀太輕。同樣,也不應強迫小孩子假意承認有罪,接受救恩。他們是易受感動和受影響的,我們應該保護

他們,而非用強壓的手段來向他們傳福音。小孩子不必等到長大才接受主得救恩;相反,成人卻要學小孩子的樣式(太一八3∼4;可一○15)。

第三,主這番話是在回應這類的問題:“未有事非之心,未能承擔責任的幼童,他們一旦死去,結果將會如何?”耶穌說:“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喪失幼兒的父母正好從這節中得着足夠的保障。

有時,一些人會以這節經文作憑據,主張嬰兒受洗,讓他們與基督有分,成為天國的繼承人云云。然而深入再讀這經文後,便不難發現當時的父母帶小孩子到耶穌面前,而不是帶小孩子來受洗。從經文看來,小孩子已是擁有天國的人;而且,經文根本沒有提到一點水。

七.關於財主:年輕富有的官(一九16∼26)一九16 這件事正好與前文的事互作對

比。我們剛看過天國是屬於小孩子的,現在讓我們看看成年人要進天國的難處。

有一位富有的人很真誠地求問耶穌。他以“良善的夫子”來稱呼耶穌,問祂要作什麼,方可得永生。他的問題顯出他的無知:他並非真正認識耶穌,也不了解救恩的方法。他稱耶穌為“夫子”,即把耶穌與其它偉人等同了。而且,他說得永生,就是把永生視為債項,而非禮物。

一九17 我們的主用問題查問他兩點,說:“你為什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以外,沒有一個良善的。”耶穌不是否定自己的神性,不過找機會讓那人說:“因為你是神,所以我稱你為良善。”

為要試驗那人對救恩的瞭解,耶穌又說:“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救主並非暗示,人要遵守誡命,方可得救。其實,祂用律法顯出人的不完全,借此叫人從心里認罪。然而那人仍然深感迷惘,執

Page 75: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83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着認為人要靠行為方可承受天國。因此,主便讓他遵守律法,因為律法列明了人當作的事。

一九18∼20 我們的主引述五個誡命與那人討論,談到高潮的時候說:“當愛人如己。”那人看不見自己的自私,卻誇口說遵守了這些誡命。

一九21 我們的主便揭開那人根本沒有愛人如己。祂叫那人變賣財產,分給窮人,然後就當來跟從耶穌。

主不是說那人變賣財產,捐作善舉,就可以得救。其實救恩只有一個方法——相信主。

為了要得救,人必須明白自己有罪,在神聖潔的準則下有所缺欠。那富有的人不願與人分享他的財產,可見他並非愛人如己。其實,他應該說:“主啊,假如真要這樣做,那麼我確實是個罪人。我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得救。因此,我求你憐憫拯救我。”如果那人真的按救主的指示去行,他必然找到救恩之路。

一九22 可惜,那少年人⋯⋯憂憂愁愁的走了。

一九23,24 那富有的人的反應立刻讓耶穌觀察到財主進天國是難的。財產往往是人心中的偶像。有錢人難免恃財傲物。我們的主宣告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祂用了誇張的比喻法——這句話帶有強烈的語氣,為要達到生動難忘的效果。

要駱駝穿過針眼簡直天方夜譚!“針的眼”常被解為城閘前的小門。駱駝要跪下才可走過,但要得費九牛二虎之力。然而,路加福音敘述這件事時,作者用的“針”字是手術用的針。按上文下理看,主似乎不是說難度多大,而是指財主根本不可能進天國。從人角度而言,財主不可能得救。

一九25 門徒對主的話希奇得很。猶

太人視財富為神的祝福,給那些順服祂的人的。根據摩西的律法,這種看法是正確的。如果享受神祝福的人不能得救,豈不是沒有人可以得救嗎?

一九26 主回答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從人的角度而言,人人都不能得救;只有神可以拯救靈魂。然而富有的人往往比貧窮的人難以降伏自己的意願,順從基督,而事實上很少富有的人會悔改歸主。他們覺得,相信一位看不見的救主,代替看得見的物質支持,簡直是不可能的事。只有神才能改變人的心。

解經家和傳道者大都不約而同地認為,基督徒致富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奇怪的是,他們竟以這段經文作憑據,認同在地上積聚財寶的行動,卻忽略主在這段經文的斥責:財富乃人得永生的攔阻!再者,眼見遍地失喪的靈魂,基督又快要再來,還有主清楚吩咐不可在地上積聚財寶,基督徒又怎可以倚仗財富度日,積聚財富只會使我們更愛護自己,不懂得愛人如己。

八.關於過捨己生活的賞賜(一九27∼30)一九27 彼得理解救主所說的要旨。他

明白耶穌是說:“放下一切來跟隨我。”他覺得自己和門徒已捨下一切跟從基督,便以為可以自豪。他接着說:“將來我們要得什麼呢?”這問題讓彼得自我中心的生命、舊天性的特質原形畢露。同樣,這種精神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須要提防的。彼得正在和主討價還價。

一九28,29 主向彼得保證說,凡為祂而作的事,都要得到豐富的賞賜。特別是十二位使徒,他們在千禧年要得權柄地位。從“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可見上半節說的復興,是指基督將來要在地上掌王權。前文曾把這階段的天國解為彰顯出來的

Page 76: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84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天國。那時,十二使徒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新約中的賞賜與千禧年掌權的地位有密切的關係(路一九17,19)。他們在基督審判台前得賞賜,但要等到主再來地上掌王權時才彰顯出來。

至於一般的信徒,耶穌補充說,凡為祂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親、母親、妻子、兒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並且承受永生。那時,這些人要與全地的信徒一同相交,這種生活將要補償他們在地上親屬關係的傷痕。他們在地上失去一間房子,但將來要得到百間基督徒的房子,並受到熱烈的歡迎;他們在地上失去土地或其它財富,但卻要得着屬靈的財富,多不勝數。

所有信徒將來都要得着永生的賞賜。這不是說我們要捨下一切,借着犧牲方可賺得永生。永生是一分賞賜,不能賺取,也不能靠功德贏取。其實,這節是說,凡放下一切的人,他們在天上享受永生時,要得着更大的福樂。所有信徒都能享受永生,但他們享受的程度卻不一樣。

一九30 主最後警誡門徒,不可抱有討價還價的心態。他對彼得說:“凡你為我作的,都會得到賞賜,但你要小心自己的動機,因為若基於自己的私慾為我作事,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下一章中的比喻正闡釋了這一點。這番話也許正好提醒我們,不要以為踏上門徒的路已足夠,怎樣完成這條路才是最重要。

完結這段之前,我們應當注意“天國”和“神的國”這兩個字眼,在第23和24節中交替使用;故此,這兩個詞語是同義詞。

九.關於葡萄園工人的賞賜(二○1∼16)二○1,2 這個比喻接續第十九章末關

於賞賜的講論,說出一個事實:所有真門徒都會得到賞賜,不過賞賜的多寡是由門徒服侍的心態而決定。

這比喻描繪一個家主清早去雇人,進他的葡萄園作工。工人的工錢是一天一錢銀子。就當時的社會來說,工人得到合理的工錢。我們假設他們在早上六時開始作工。

二○3,4 上午九時,家主在市上看見還有未受聘的工人。這時家主與工人沒有明文協議;家主口頭答應會給工人所當給的,工人便跟他去作工。

二○5∼7 正午和下午三時,家主多雇了些的工人,並答應給他們好工錢。下午五時,他發現還有未受聘的人。這些人並不懶惰;他們想找工作,但卻找不到。家主便叫他們進葡萄園工作,沒有提到工錢有多少。

要留意,第一批人是經討價還價,達成協議而受聘用的;其它工人則把工錢的事交給家主決定。

二○8 到了晚上,家主叫管事的派發工錢給工人。管事的人從後來的起,到先來工作的為止,把工錢分給各人(這樣最早受聘的人便看見其它人獲分派工錢多少)。

二○9∼12 所有的工人都獲得同樣的工錢——一錢銀子。早上六時來作工的人以為會得到更多工錢,事實卻並非如此——他們不過同樣得到一錢銀子。他們深深不忿;他們作工的時間比其它人長,而且整天勞苦受熱。

二○13,14 家主向其中一個工人的回應,讓我們從比喻中學習到長遠有益的教訓。首先,家主說:“朋友!我不虧負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嗎?拿你的走吧!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這是我願意的。”第一批工人要求一天一錢銀子,便得到所講定的工錢。其它工人投靠家主的恩惠,所以便得着恩惠。恩典比公平更寶貴。我們最好把自己的賞賜交給主決定,總比向祂討價還價好。

二○15 然後,家主便說:“我的東西

Page 77: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85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顯而易見,我們要學的功課是讓神作主。祂有權作祂所喜悅的事。祂所喜悅的是正確、公義和公平的事。家主補充說:“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嗎?”這問題正揭露人本質是自私的。早上六時工作的人正好得着他們該得的工錢,不過他們嫉妒那些工作時間較少而又得到同樣工錢的人。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總覺得這種做法有點不公平。不過,我們在天國里,就必須從全新的角度看事物。我們必須摒棄貪婪、爭競的心,以主的心來衡量事物。

家主知道工人需要工錢,便按他們的需要給他們;他並非按他們貪婪的心來分發工錢。他們全都得到應得的,一銀錢也沒有少;他們所得的都是他們和家人所需的。司徒雅各提到所要學習的功課時說:“為自己籌算最後賞賜的人,往往籌算錯誤;神的慈愛常帶着決定性、不能改變的話。”39我們愈深入研究這比喻,便愈明白主的賞賜不僅公平,而且美得無比。早上六時作工的人應當想想,他們不僅得到合理的工錢,而且能整天服侍這位慈愛無比的主人,豈不是額外的報償?

二○16 耶穌用一句話結束這個比喻:“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參看太一九30)至於賞賜的事,人們必會感很希奇。一些以為是在前的人會變在最後,因為他們的事奉是基於驕傲和自私的野心。相反,懷着愛和感激事奉的人卻要得着極大的尊榮。

我們以為美善的行為,祂要揭示讓我們看見隱藏的罪;我們忘記的微小舉動,祂要顯明讓我們看見單純為祂的

愛。 ∼佚名

十.關於祂的死和復活(二○17∼19)

很明顯主離開比利亞,要經過耶利哥(參看29節)上耶路撒冷去。祂再次把十二個門徒帶到一邊,告訴他們到達聖城後要發生的事。祂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明顯是指猶大的背叛。猶太人的領袖要定祂死罪。由於沒有權柄判祂死刑,那些人要把他交給外邦人(羅馬人)。祂要受戲弄、鞭打和釘在十字架上。然而死亡不能得逞——第三日他要復活。

十一.關於在天國的地位(二○20∼28)

主耶穌第三次預言祂的受難時,祂的跟從者卻仍思念自己的榮耀,多過主的受苦。人性的弱點實在叫人感到可悲。

基督第一次預言受苦時,激起了彼得心里的不忿,提出反對(太一六22);第二次預言不久,門徒便問:“⋯⋯誰是最大?”現在,主第三次預言,雅各和約翰又野心勃勃,提出要求。他們一直對主的提醒和將要降臨的災害閉目不見,只管注目主所應許的榮耀——他們用物質眼光看天國,他們抱的態度何等錯誤不正。(讀經會出版《每日靈糧》)

二○20,21 雅各和約翰的母親來到主面前,求祂讓自己的兒子在祂的國里坐在祂的旁邊。她希望兒子靠近耶穌,使自己也可以沾光。雖然耶穌將來才作王,但她並不感到失望。可是,她並不明白主的國給予榮耀的準則。

馬可福音記載這些請求是雅各和約翰自己提出的(可一○35);可能他們是按母親的吩咐提出請求,又或者他們三人一同向主提出請求。無論是誰提出,都沒有矛盾。

二○22 耶穌坦白回答說,他們不明白所求的是什麼。他們想不背十字架而得冠冕,不經過犧牲的壇而得王位,不必受苦而得榮耀。所以,耶穌直接了當問他們:“我

Page 78: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86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將要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我們不難明白祂所指的杯是什麼意思,因為第18和19節已提過。祂必須受苦受死。

雅各和約翰同表示能夠分擔祂所受的苦,也許他們的信心是基於滿腔熱忱,多過真正的知識。

二○23 耶穌說他們必要喝祂的杯。雅各要為主殉道,而約翰則要被捕,放逐到拔摩島。李德爾曾說:“雅各殉道而死;約翰過着殉道者的生活。”

耶穌又解釋說,祂不可隨意賜天國的尊榮座位。父已決定依特別的方法分配這些座位。門徒以為這是主授的政治權利,覺得自己與基督靠近,也可以要求優越的地位。然而他們不知道得尊榮地位並非個人喜愛的問題。神的計劃是按人為祂受的苦來決定誰坐在主的左和右邊。故此,國度里最高的殊榮不是只屬於第一世紀的基督徒,今天的基督徒也可以得着這殊榮——借為主受苦而得。

二○24 那十個門徒聽見,就惱怒西庇太的兒子作出如此的請求。他們心感憤怒,也許因為他們想得到尊大的地位,所以嫉恨約翰和雅各比他們早一步提出請求!

二○25∼27 他們的爭競讓我們的主趁機教訓他們,叫他們知道在祂國里怎樣才算為大。主所說的與他們想的正大相徑庭。外邦人以主治能力和統治權來衡量地位的高低。然而在基督的國度里,地位的高低是以事奉來衡量的。誰想為大,必先作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僕人。

二○28 人子是卑微服事的最佳榜樣。他來到世上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祂降世的目的可以用兩個詞語概括:服事和捨命。尊貴的主竟然謙卑自己,生在馬糟,然後為我們背上十字架。這是何等奇妙測不透的事。主蒙羞而死,從而彰顯出祂的偉大。因此,

我們也必須效法主。主捨命作多人的贖價。祂的死全然成

就了神對罪的公義要求;祂的死足以塗抹世人的一切罪。不過,只有那些接受祂為主和救主的人,方能得主的赦免。你接受了祂沒有?

十二.醫治兩個瞎子(二○29∼34)

二○29,30 這時,耶穌從比利亞橫過了約但河,來到耶利哥。當祂正要離開的時候,有兩個瞎子向祂大聲呼喊:“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吧!”他們稱主“大衛的子孫”,可見他們雖然眼瞎,但屬靈的眼睛卻敏銳無比,能認出耶穌是彌賽亞。也許他們正代表瞎眼的以色列中,仍有相信的遺民在耶穌再來掌權時認祂為基督(賽三五5;四二7;羅一一25,26;林後三16;啟一7)。

二○31∼34 群眾企圖制止他們作聲,然而他們在後面卻越發喊主。耶穌問他們想要什麼,他們沒有支吾其詞,象我們的禱告常叨叨嘮嘮。他們直接坦白地求:“主啊!要我們的眼睛能看見。”他們定意求眼睛康復,便得到這坦白要求的回應。耶穌就動了慈心,把他們的眼睛一摸,他們立刻看見,就跟從了耶穌。

蓋伯林就主摸瞎子的眼睛作出研究,他的觀察很有幫助:

我們從這卷福音書中學到觸摸的醫治是象征什麼意思。主每次觸摸人,使人得醫治,都是指祂以人的身分來到地上,恩慈憐憫地對待以色列。祂不在地上的時候,用祂的話醫治人⋯⋯又或者人憑信心前來觸摸祂,當祂不在地上時,外邦人憑信心來到祂面前,就必得着祂的醫治。40

馬可福音十章46至52節、路加福音十八章35至43節及十九章1節,與馬太福音就這

Page 79: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87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件事的敘述有出入。馬太福音說有兩個瞎子,但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說有一個瞎子。有人認為馬可和路加提到的瞎子是出名的巴底買,而馬太是特別為猶太人寫這卷福音書,他提出“二”作為有效見證的最少數目(林後一三1)。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寫這件事在耶穌離開耶利哥以後發生,然而路加福音卻寫這件事在耶穌將進耶利哥城時發生。其實,耶利哥城有兩個,一個是舊耶利哥,另一個是新耶利哥。醫治的神蹟可能在耶穌離開其中一個耶利哥城,進入另一個耶利哥城間發生。

拾貳.王的獻上和遭拒(二一∼二三)

一.得勝地進入耶路撒冷(二一1∼11)二一1∼3 耶穌從耶利哥北上行途中,

來到橄欖山的東面,那里就是伯大尼和伯法其。這條路沿着橄欖山的南端,向約沙法谷往下,橫過汲淪溪,然後再上行往耶路撒冷。

主打發兩個門徒到伯法其,預先讓他們知道會看見一匹驢拴在那里,還有驢駒同在一處。他們要解開那驢,把牠牽到耶穌那里。如果有人阻止他們,便向他們說主需要牲口用。這樣,驢的主人便會答允門徒。也許驢的主人認識耶穌,從前也曾幫過耶穌。這件事正要顯示主是全知的,並有超然的權柄。一切事的發生,正如耶穌所預言,完全應驗了。

二一4,5 主征用驢和驢駒,成就了以賽亞和撒迦利亞的預言:

要對錫安的女子說:“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里,是溫柔的,又騎着驢,就是騎着驢駒子。”

二一6 門徒把衣服搭在驢駒上,耶穌就騎上(可一一7),往耶路撒冷去。這是歷史性的時刻。根據安德遜爵士研究,但以理六十九個七的預言在此完結(參看他的著作《快來的王》)。跟着便是彌賽亞被剪除(但九26)。

主選擇騎驢進耶路撒冷,是要坦然顯示祂就是彌賽亞。如蘭格所寫:

祂特意要成就預言——當時人們都知道以這方式進耶路撒冷城的就是彌賽亞。假如祂事前考慮過揭露身分的危險,現在卻安然面對這一切,這又是何等叫人難以想象⋯⋯祂這樣做,使後人毫無把柄,不能說祂沒有清楚完全地宣告祂的身分。日後耶路撒冷被控殺害彌賽亞,人們根本不能說彌賽亞沒有清楚讓他們知道祂的身分。41

二一7,8 主騎驢進城,踏在舖着衣服和棕樹枝的路上,群眾的歡呼聲不絕縈繞耳際。至少這刻,人們公認祂是王。

二一9 眾人喊着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這節是引自詩篇一百一十八篇25至26節,明顯指到歡迎彌賽亞的到來。和散那原本的意思是“現在就拯救”;也許眾人的心意是:“拯救我們脫離羅馬欺壓的政權吧。”下半節是頌讚感嘆。“大衛的子孫”和“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清楚指出耶穌被公認為彌賽亞,是應當稱頌的那位——祂行使耶和華的權柄,完成神的意旨。

按馬可所記,部分群眾這樣喊:“那將要來的我祖大衛之國是應當稱頌

的!”(可一一10)由此可見,人們認為基督快要建立王國,祂要坐在大衛的寶座上。群眾高呼“高高在上和散那”,叫天上的和地上的一同讚美彌賽亞;也許他們正在叫耶穌從最高的天上拯救他們。

馬可福音十一章11節記載,耶穌到達耶路撒冷便立刻來到聖殿——並非進入聖殿里

Page 80: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88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面,不過進到聖殿外院而已。雖然聖殿當是神的家,但耶穌卻不能進到里面,以此為家,因為文士和群眾紛紛拒絕承認祂合法的地位。救主環視一會,便與十二門徒前往伯大尼。這天是星期日傍晚。

二一10,11 這時,合城都為耶穌的身分而深感迷惘。他們從別人口中只知祂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穌。可見,真正知道耶穌是彌賽亞的人並不多。不到一星期,這些反复易變的群眾便要高叫:“把他釘十字架!把他釘十字架!”

二.潔淨聖殿(二一12,13)二一12 耶穌公開傳道的初期,曾趕走

聖殿外面做生意圖利的人(約二13∼16)。然而聖殿外院越發多人做生意,從附加費中賺取龐大的收益。獻祭的牲口和雀鳥以高價賣出。兌換銀錢之人找換其它貨幣。他們換了半銀錢,以作聖殿的貢錢(稅項)——即作附加費。這時,主的傳道事工接近尾聲,耶穌再次趕出惟利是圖的人,不讓他們從神聖的活動中取利。

二一13 主引述以賽亞和耶利米的話語,責備那些人褻瀆聖殿、惟利是圖、攏斷市場的事。祂引述以賽亞書五十六章7節,提醒他們神的心意是要聖殿成為禱告的殿。可是,這些人卻把聖殿弄成賊窩(耶七11)。

這次潔淨聖殿的行動,是主進耶路撒冷後首次正式運用權柄。在行動中,祂確認了祂是聖殿的主。

這件事為今天的教會帶來兩方面的信息。在教會生活中,我們需要主潔淨的能力驅走賣物活動、晚餐和多樣世俗化的賺錢門路。而在個人生活上,我們常常需要主的道把我們的身體行為洗淨,合適作聖靈居住的殿。

三.祭司長和文士的憤慨(二一14∼17)二一14 這里出現了另一個景象:我們

的主醫治聖殿院子里的瞎子和瘸子。無論祂到哪里去,都吸引着一群有需要的人;祂從沒有使這些人的希望落空,總是滿足他們的需要。

二一15,16 然而仇視的人正向祂虎視眈眈。當這些祭司長和文士聽見孩子們歡呼喊耶穌為大衛的子孫,他們便感到十分憤怒。

他們說:“這些人所說的,你聽見了嗎?”他們似乎想阻止孩子們稱呼主為彌賽亞!如果耶穌不是彌賽亞,他們這刻說這番話很合理。然而主指出小孩子這樣稱呼祂十分恰當。祂引述詩篇八篇2節(七十士譯本)所說:“你從嬰孩和喫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既然應當認識祂的祭司和文士不讚美祂、又不認祂為受膏者,主便欣然讓小孩子敬拜祂。孩童雖然年紀小,但往往卻有屬靈的洞察力,他們滿有信心和愛的話語反使主的名得着極大的榮耀。

二一17 耶穌離開那些宗教領袖,任由他們繼續苦思真理。祂回到伯大尼,停留了一晚。

四.不結果的無花果樹(二一18∼22)二一18,19 早晨回到耶路撒冷城,主

走到一棵無花果樹前,想摘取果實充饑。祂找不着什麼果實,不過有葉子,於是便說:“從今以後,你永不結果子。”那無花果樹就立刻枯干了。

馬可福音記述那時並非收無花果樹的時候(可一一12∼14)。那麼,救主責備無花果樹不結果豈不是無理取鬧,不可理喻?我們知道主定不會無理取鬧,那麼,祂為什麼這樣說呢?

Page 81: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8�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聖地出產的無花果樹結的果子是可吃的,在葉子長出前便早結出來。這是農產品收成的先兆。如果這棵無花果樹沒有早結的果子,那麼到收成時便沒有無花果果子了。

這是基督宣告咒詛而非祝福的惟一神蹟——無花果樹要毀壞,而非恢復生命。有人認為主這樣做十分殘忍,很難理解。其實,這些人並不認識基督的位格。祂是神,是宇宙萬物的主宰。祂一些做法令我們感到神祕莫測,但我們必須認定祂所作的全都正確無誤。就這件事說,主知道那無花果樹是永遠不會結果子,而耶穌就仿佛是個農人,要從園中拔除這棵不結果的樹。

即使人們批評我們的主咒詛無花果樹,這些人也承認這件事其實是一種象征。救主借此解釋耶路撒冷的人剛給祂的哄動歡迎。無花果樹如葡萄樹和橄欖樹一樣,都代表以色列國。耶穌來到以色列,滿城都是葉子——口稱承認祂是主,然而卻沒有為神結出果子來。耶穌多麼渴望從以色列國中得着果子。

因為沒有早結的果子,所以祂知道不信的百姓將來也不會結果子,於是便咒詛無花果樹。這件事預先讓人們看見以色列國在主後七十年要面臨的審判。

我們必須謹記,雖然不信的以色列永不結果,但仍有少部分余下的人在被提後要回轉投靠彌賽亞。他們要在大災難和千禧年時為主結果子。

雖然經文的主要解釋是與以色列國有關,但卻適用於歷世歷代只管高談闊論,而不務實際的人。

二一20∼22 門徒看見無花果樹突然枯萎,無不驚訝。主告訴他們只要有信心,他們可以行更大的神蹟。例如,他們可以對着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里。”山便聽從他們的吩咐。“你們禱告,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着。”

我們必須參考聖經其它部分,來解釋這

節關於禱告蒙應允的經文。這里的應許似乎是無條件的,但第22節並不是指基督徒可以想要什麼,便可求得什麼。他必須按聖經定下的原則祈禱,方能得着應許。

五.耶穌的權柄受到質疑(二一23∼27)二一23 耶穌進了殿的外院,祭司長

和民間的長老打擾祂教導眾人,問祂受了誰的權柄教導、行神蹟和潔淨聖殿。不論耶穌如何作答,他們定意要陷害祂。如果耶穌稱自己是神的兒子,有權柄作這些事,他們便會拘捕祂,說祂褻瀆神。如果耶穌說人們授權祂行這些事,他們便會羞辱祂。如果耶穌說神授權祂作這些事,他們便會挑剔祂。他們認為自己才是衛道者,是經正統訓練,特別授權的專家,可以指引百姓如何過信仰生活。耶穌沒有受過正統的教育,當然更沒有以色列統治者的證明。他們的挑戰反映了專職的宗教家迂腐不振,惱恨神膏抹的人。

二一24,25 主提出祂解釋權柄之先,他們要回答祂一個問題:“約翰的洗禮⋯⋯是從天上來的,是從人間來的?”約翰的洗禮應解為約翰的傳道事工。故此,問題是這樣:“誰授權約翰傳道?是他自己任命自己,還是神所任命?他又從以色列的領袖取得什麼證明?”答案很明顯,約翰是神所差遣的人。他的能力從神而來,而非從人而來。

祭司和長老處於兩難之間。如果他們承認約翰是神所差遣的,他們便會自打嘴巴,因為約翰告訴人,耶穌是彌賽亞。如果約翰的權柄是神所授予的,那麼他們為何不悔改,相信基督呢?

二一26 另一方面,他們若說約翰不是神所差遣的,便會遭百姓非議,因為眾人大都認為約翰是神差來的先知。他們若正確答出約翰是神差派的,便知道自己提出問題的

Page 82: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0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答案:耶穌是彌賽亞,約翰是祂的先驅者。

二一27 然而他們拒絕面對現實,情願表現得一無所知。他們說不出約翰的能力是從何而來。於是耶穌說:“我也不告訴你們我仗着什麼權柄作這些事。”既然他們知道事實,卻不願承認祂,祂又何須回答他們?

六.兩個兒子的比喻(二一28∼32)二一28∼30 這個比喻直斥祭司長和

長老,說他們沒有聽從約翰的呼籲悔改相信主。比喻是關於一個人,他有兩個兒子。他叫兒子到葡園里去作工。一個拒絕,後來又改變主意,就去了;另一個答應去,卻始終沒去。

二一31,32 當問到那一個兒子遵行父命時,宗教領袖毫不考慮便說“大兒子”。他們這樣說,可算是自討沒趣。

主便解釋這比喻。祂說稅吏和娼妓就好象大兒子,他們沒有假裝要遵從施洗約翰的吩咐,但日後他們中間卻有許多人悔改相信耶穌。宗教領袖就仿佛是小兒子。他們表面承認約翰所傳講的,但卻從沒承認自己有罪,也不相信救主。因此,自滿的宗教領袖要被摒棄於神國的門外,而充滿罪惡的人反倒得以進去。這比喻同樣合用於今天。承認自己有罪的人比偽君子更願意接受福音。

“約翰遵着義路到你們這里來”是指他傳借悔改和信心稱義的道。

七.兇惡園戶的比喻(二一33∼46)二一33∼39 耶穌繼續回答關於權柄的

問題時,打了一個比喻,說有個家主栽了一個葡萄園,周圍圈上籬笆,里面挖了一個壓酒池,蓋了一座樓,租給園戶,然後便遠行往外國去了。到了收果子的時候,他就打發僕人到園戶那里去分取他的收成,可是園戶

拿住僕人,打了一個,殺了一個,用石頭打死一個。當主人又打發別的僕人去的時候,他們遭遇同一厄運。到了第三次,主人打發他的兒子去,心想他們必尊敬他。然而他們知道了他的兒子是承受產業的,便殺了他,企圖佔他的產業。

二一40,41 這時候主問祭司和長老,主人要怎樣處治這些園戶。他們便答:“要下毒手除滅那些惡人,將葡萄園另租給那按着時候交果子的園戶。”

這比喻不難解釋。神就是那家主,以色列是那葡萄園(詩八○8;賽五1∼7;耶二21);籬笆是摩西律法——把以色列從外邦人中分別出來,保護以色列成為主獨特的子民;壓酒池這個轉喻是指以色列當為神結出的果子;一座樓是指耶和華看顧祂的民;園戶就是祭司長和文士了。

神重複差派祂的僕人、先知到以色列民那里,希望從葡萄園中尋得相交、聖潔和愛的果子。可是百姓卻逼迫,甚至殺害一些先知。最後,神差祂兒子來,祂說:“他們必尊敬我的兒子”(37節)。祭司長和文士說:“這是承受產業的。”他們這樣承認是致命的。他們私下贊同耶穌是神的兒子(雖然公開否認),也就回答了他們質問主權柄來源的問題。祂有權柄,因祂是神子。

在比喻中,祭司長和文士這樣說:“這是承受產業的。來罷!讓我們殺他,佔他的產業。”(38節)。現實生活中,他們是在說:“若這樣由着他,人人都要信他,羅馬人也要來奪我們的地土和我們的百姓。”(約一一48)所以他們拒絕耶穌,趕走祂,把祂釘死在十字架上。

二一42 當救主問他們葡萄園的主人會作出什麼反應時,他們的答案正定他們的罪,就如第42和43節一樣。祂引述詩篇一百一十八篇22至23節:“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主所作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基督——那石頭——

Page 83: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1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把自己獻給匠人(以色列的領袖),他們卻用不着這石頭建屋。他們把這石頭棄在一旁,使它無用武之地。然而祂死後復活了,神賜祂至尊的地位。祂要成為神的建築物的頭塊石頭:“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超乎萬名之上的名⋯⋯。”(腓二9)

二一43 耶穌大膽地宣佈說,神的國將會從以色列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事情就這樣發生了。以色列被棄一旁。雖然她是神所揀選的民,但卻瞎眼看不見審判。他們頑梗的心拒絕承認彌賽亞。關於“神的國將會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這預言,可從兩方面理解:(1)教會包括了相信的猶太人和外邦人——“聖潔的國度,屬神的子民”(彼前二9);或(2)基督第二次降臨,以色列中相信的人要在地上生活。得贖的以色列要為神結出果子。

二一44 “誰掉在這石頭上,必要跌碎;這石頭掉在誰的身上,就要把誰砸得稀爛。”上半節的石頭是在地上的;下半節的石是從天而降的。這是指基督的兩次來到世上。祂第一次來的時候,猶太領袖絆倒,跌碎了;祂第二次來的時候,要降下審判,把祂的仇敵擊敗,四散如塵。

二一45,46 祭司長和法利賽人明白這些比喻是針對他們,回應他們就基督權柄的質問。他們很想捉拿祂,然而他們怕眾人,因為眾人仍然以他為先知。

八.娶親筵席的比喻(二二1∼14)二二1∼6 耶穌沒有與祭司長和法利賽

人繼續週旋。祂借着娶親筵席的比喻再次敘述蒙愛的以色列要被棄一旁,受輕視的外邦人反要作客人,與祂坐席。祂把天國比作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邀請程序分為兩個階段。首先,他派僕人親自預先邀請客人,卻遭他們毅然拒絕。第二次邀請時,筵席已擺好。有些人根本對他的邀請嗤之以

鼻,他們忙於農務和生意;有些人甚至拿住僕人,凌辱他們,把他們殺了。

二二7∼10 王悖然大怒,要除滅那些兇手,燒燬他們的城。他丟去第一次邀請的客人名單,給願意來的人發出邀請。這次,筵席上座無虛席。

二二11∼13 但在賓客中,卻有一位沒有穿禮服的。王質問他為何衣觀不整地赴宴,那人無言可答。王便派人把他丟在黑暗,叫那人哀哭切齒。第13節中的使喚的人有別於第3節中的僕人。

二二14 我們的主就這樣總結比喻說:“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至於比喻中的意思,王是神,他的兒子就是主耶穌。娶親的筵席合宜地描繪天國里的宴樂歡愉。若認為教會是這比喻中的新婦,只會使這比喻複雜了。比喻主要的中心是說以色列要被棄一旁,而不是指給教會特別的呼召,也不是談論教會的將來。

第一階段的邀請是指施洗約翰和十二門徒親切地請以色列到婚宴。可惜以色列國拒絕接受邀請。“他們卻不肯來”(3節)生動地顯示出人們將要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

第二階段的邀請指使徒行傳中,福音要傳到猶太人中。有些人輕蔑福音;有些粗暴地對待傳福音的使者。大部分使徒要殉道。

王 惱 怒 以 色 列 是 合 理 的,他 差 派“兵”——提多和他的羅馬軍隊在主後七十年毀滅耶路撒冷城和大部分的以色列國。“兵”是指神用這些人成為懲罰以色列的器皿。雖然這些軍隊不認識神,但卻成為祂所任用的兵團。

到了今天,以色列仍被棄一角,福音在外邦人中傳講。這些外邦人對福音的反應好壞參半,他們對神的尊重各有不同(徒一三45,46;二八28)。無論如何,每一個赴宴會的人都要經過考驗。沒穿禮服的人自稱為天國作好準備,卻沒有因信主耶穌基督,穿上

Page 84: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2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神公義的衣裳(林後五21)。赴宴而不穿禮服,這樣的借口實在不能成立。正如賴理指出,那時人們有一個習俗:向沒有禮服的賓客提供禮服。那人很明顯沒有好好利用這種服務。當質問他進入天國的權柄時,他既沒有基督,也就啞口無言了(羅三19)。他的結局是要在外面黑暗之處,哀哭切齒。哀哭指受地獄之苦。有人認為切齒指永遠憎恨反叛神。假如是真的話,便否定地獄之火要煉淨人的說法了。

第1 4節指整個比喻,而非單指沒有穿禮服的那人。“被召的人多”是指福音要廣傳,不過選上的人少。有些人拒絕邀請。就算反應良好的人中也有假意稱信的。所有願意接受的人都被選上了。要知道一個人是否被選上,只要看看他為基督作過什麼事,便知道一二了。曾連斯這樣說:“主人邀請所有人享用筵席,但不是所有人都相信主人會提供合用的禮服給他們。”

九.向神和該撒納貢(二二15∼22)

第二十二章是充滿問題的篇章,記載了三種不同類形的代表如何陷害神的兒子。

二二15,16 我們看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企圖陷害耶穌。這兩派的豺狼因為同樣恨惡救主,所以暫息對抗。他們的目標是引誘基督發出政治宣言——含有危險意味的宣言。他們看準了猶太人對該撒的忠心不一,互相紛爭。有些人激烈抗拒對外邦王臣服,也有些人象希律黨一樣,採取溫和容忍的態度。

二二17 首先,他們假意恭維耶穌聖潔的品格、祂誠實傳道的行為和無懼的信心。然後便提出兩條含沙射影的問題:“納稅給該撒可以不可以?”

耶穌若說“不可以”,祂不僅得罪希律黨人,而且會以反羅馬政府的罪名被逮捕

入獄。法利賽人會立刻起訴祂。但祂若說“可以”,便會惹起猶太人的爭拗,因為他們的愛國情緒高漲。祂會失去群眾的擁戴支持——他們的支持一直使宗教領袖不敢除掉耶穌。

二二18,19 耶穌毫不客氣地指斥他們是假冒為善的人,要試探祂。祂叫他們給祂看一個上稅的銀錢,那錢幣是用來繳交羅馬政府稅款的。每當猶太人看見錢幣上該撒的像和名稱,便會惹起心中的忿恨,提醒自己是在外邦的權勢和稅收制度下過活。銀錢讓他們記起自己受制於羅馬政權,只因為他們的罪所致。如果他們一直忠於耶和華,向該撒繳稅的問題便永遠不會產生。

二二20,21 耶穌問他們:“這像和這號是誰的?”他們不得已回答:“是該撒的。”主便告訴他們:“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

他們的問題害人反害己了。他們原想陷害耶穌,問祂應否向該撒繳稅,耶穌卻揭露他們沒有向神奉獻。他們向該撒繳稅,卻在生活上輕忽神所要的,這是何等的羞辱。站在他們面前的是神本體的真象(來一3),但他們卻沒有尊重祂,歸榮耀給祂。

從耶穌的回答中,可見信徒擁有雙重的公民身分。他有責任順服世上的政權,貢繳經濟上的支持。他不當毀謗統治者,也不當推翻政權。他應當為這些掌權的人代禱。另外,作為天上的公民,信徒必須順服神。如果地上和天上的政權有衝突,他必須選擇先向神效忠(徒五29)。

引述第21節,可見我們往往着重向該撒繳稅,而忽略向神奉獻。這正是耶穌責備法利賽人犯的過失!

二二22 法利賽人聽見耶穌的答复,便知道耶穌比他們強。他們只好帶着驚訝離開。

Page 85: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3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十.撒都該人辯駁復活之事(二二23∼33)二二23,24 如前文所述,撒都該人是

當時的自由派神學家,他們否定身體的復活、天使的存在和神蹟的顯現。其實,他們否定的事比肯定的事要多。

一群撒都該人來到耶穌面前,向祂講述一個堆砌的故事,借以表示復活之說是荒謬不可能的事。他們向祂提出利未條例下嫁娶的律法(申二五5)。在這條律法下,如果一個以色列人死了,沒有孩子,他兄弟便會娶那婦人以保存以色列傳統的家族名分,並使他不致後繼無人。

二二25∼28 他們的難題是:一個女人失去丈夫,便嫁給丈夫其中一個兄弟。若那兄弟又去世,她便要嫁給第三個兄弟,如此類推,直至她嫁給第七個兄弟為止。最後,婦人也死了。耶穌曾說“復活在我。”(約一一25)所以他們就提出要令祂丟臉的問題。“這樣,當復活的時候,他是七個人中那一個的妻子呢?因為他們都娶過他。”

二二29 基本上,他們認為復活的觀念會引起很多難解的問題,是不合理的,所以不可能有復活的事。耶穌說復活的障礙不在於教義道理,而在於他們的心;他們對聖經和神的大能一點都不明白瞭解。

首先,他們不明白聖經。聖經從沒說過夫婦的關係要延續到天上。那時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他們也如天使一樣,不會嫁娶,也沒有所謂婚姻。

第二,他們不曉得神的大能。如果祂用塵土創造人,豈不也能輕易地使人從塵土中復活,披上榮耀的身軀?

二二30∼32 主耶穌便引用經文,證明復活是必然的事,在出埃及記三章6節中,神稱呼自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耶穌指出:“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神與這些人立約,但他們在

約完全成就之前已去世。神怎能說自己是那三個在墳墓里人的神?信守應許的主怎能向死人成就祂的應許呢?只有一個方法解決這問題——復活。

二二33 無怪眾人聽見這話,就希奇他的教訓。我們也感到何等的驚奇呢!

十一.最大的誡命(二二34∼40)二二34∼36 法利賽人聽見耶穌堵住了

他們的死敵撒都該人的口,便來要求與祂會面。他們的發言人律法師叫耶穌說出律法上最大的誡命。

二二37,38 主耶穌巧妙地總括人向神負責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是:“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馬可福音的敘述更加了“盡力”兩個字(可一二30)。這是說人最重要的責任是全然地愛神。正如前述:盡心的“心”表示人的情感,盡性的“性”是意志力,盡意的“意”是指知覺,而盡力的“力”是指身體。

二二39,40 耶穌再補充說,人的第二個責任是愛人如己。伯恩斯這樣說:“整個信仰包含了人對神和人對人的愛。摩西、眾先知、救主和使徒都竭力愛神和愛人。”我們可仔細思想這幾個字:“愛人如己。”我們當反省有多愛自己,我們的活動有多少是滿足自己的需要和享受?然後便當想想如果我們愛周圍的人,情況會有什麼不同?仔細思想,然後好好實踐。“愛人如己”不是與生俱來的,是超乎人性的。只有重生的人方能做到,也只有願意讓基督在自己身上作工的人方能實踐出來。

十二.大衛的子孫是大衛的主(二二41∼46)

二二41,42 法利賽人正為耶穌對律法師的答話深感奇怪時,主便向他們提出具爭議的問題:“論到基督,你們的意見如何?

Page 86: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4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他是誰的子孫呢?”大部分法利賽人不信耶穌便是基督;他

們仍在等候彌賽亞的來到。所以耶穌沒有這樣問:“你們認為我是誰?”(當然,主的問題包含這個意思)祂不過簡單提出,如果彌賽亞到來,祂會是誰的子孫。

他們答的對,彌賽亞是大衛的子孫。

二二43,44 主耶穌便引大衛在詩篇一百一十篇1節的話:“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放在你的腳下。’”經文中的第一個“主”字指父神,第二個則指彌賽亞。故此,大衛說彌賽亞是他的主。

二二45 耶穌發問:“大衛既稱他為主,他怎麼又是大衛的子孫呢?”原來彌賽亞既是大衛的主,也是大衛的子孫——祂是神,又是人。作為神,祂是大衛的主;作為人,祂是大衛的子孫。

如果法利賽人有受教的心,他們應當知道耶穌便是彌賽亞——馬利亞血緣所生,大衛的子孫;此外,從祂的言談、行為和處事方式,可見祂便是神的兒子。

二二46 然而他們卻拒絕承認。他們因耶穌滿有智慧的話語而啞口無言,不再發問試探耶穌。後來,他們採用另一種方式——暴力——來陷害祂。

十三.忠告不要多說話少做事(二三1∼12)

二三1∼4 這章一開始,便記述救主提醒眾人和門徒要提防文士和法利賽人。這些領袖坐在摩西的位上,教導摩西律法。一般來說,他們的教導是可靠的,然而他們的行為卻要引以為鑑。他們的行為比起教條的教訓相去甚遠。他們不過多說話,少做事。所以耶穌說:“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

他們對別人要求多多(可能拘泥於律法的瑣碎事),但卻沒有幫助人承擔沉重的擔子。

二三5 他們着緊看得見的外在行為,但內心卻虛偽無比。從他們假裝虔誠便可見其虛飾外表。神吩咐以色列人要將祂的話戴在手上作記號,戴在額上作記念(出一三9,16;申六8;一一18),是指他們要以律法作為一切行事為人的準則,好叫這些準則成為生活上的指引。可惜法利賽人卻不能領會當中屬靈的意義,只知道字面上的解釋。於是,他們把寫上經文的皮帶繫在頭上或手臂上。他們對遵守律法的事毫不關心;只要佩戴誇張寬大的經文,他們便仿佛成了非常屬靈的偉人。律法也吩咐猶太人在衣服邊上作繸子,又在底邊的繸子上,打一根藍細帶子(民一五37∼41;申二二12)。這些獨特的裝飾物是用來提醒他們是獨特的民,當從其它國家分別出來。法利賽人輕忽屬靈的教導,他們繫上更長的繸子,不過為滿足虛榮心。

二三6∼8 從他們為筵席上和會堂里的座位爭競,便可見其自以為義,愛出風頭了。他們喜歡人在街市上問他們安,而且特別喜歡別人稱他們為拉比(即“我尊榮的人”或“老師”),好叫他們感到自滿高興。

二三9,10 主在此提醒祂的門徒,不要把尊榮的稱呼歸給自己,應當把這樣的稱呼歸給神。人們不應尊稱我們為拉比,因為只有一位師尊,就是基督;也不要稱呼別人為父,因為神是我們的父。魏思桐的意見發人深省:

耶穌公開宣佈人與神之間有着重要的關係。基督徒的生命包括了三件事——他是什麼,他信什麼,他作什麼。換句話說,便是教義、經歷和實踐。人的靈需要三樣東西——生命、教導、指引;正如我們的主在福音書中所說:“我就

Page 87: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5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是道路、真理、生命。”⋯⋯不要稱任何人為父,因為沒有人能給予或維持屬靈的生命,沒有人是毫無瑕疵的老師,更沒有人可以擔任屬靈的導師。你與神並與基督的關係比任何人更為密切。42

救主這番話,無疑是指天國中的一切信徒,人人平等,沒有誰比其它人強,可享有尊榮的稱呼。不過,請想想今天基督教界那些虛浮的名銜:尊敬的牧師、神甫等等。即使博士這似乎是無傷大雅的稱呼,原來在拉丁文卻有教師的意思。(主的提醒明顯是指着屬靈方面,而非一般性的、尊業的或學術上的稱呼。舉個例,祂沒有禁止小孩稱父親為“父”,也沒有禁止病人稱醫治他們的人為“醫生”。)至於地上的稱呼,所遵守的原則是“當懼怕的,懼怕他;當恭敬的,恭敬他。”(羅一三7)。

二三11,12 我們再一次看見,天國所要求的品格往往與人們心中所想的相反;人們以為是崇高偉大的,在天國中卻不然。耶穌說:“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真正崇高偉大的人是甘願謙卑,服侍眾人。法利賽人抬高自己,將來必降為卑微。願意謙卑的真門徒將來必要得高舉。

十四.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禍(二三13∼36)

主耶穌宣佈,必有八種災禍臨到那些驕傲自恃、假冒為善的宗教領袖身上。這些災禍不是“咒詛”,不過因主看見他們的結局,心中哀嘆,有感而發罷了。就如“唉!我為你難過!”的感嘆。

二三13 第一種災禍是針對他們的頑梗和故步自封。他們拒絕進天國,而且強烈阻礙別人進去。很奇怪,宗教領袖往往是積極反對恩典福音的人。他們可以隨意容忍別的事,但卻不能接受救恩這好消息。屬血氣的

人不願成為神施恩的對象,也不想神向其它人施恩。

二三14 第二種災禍43是責備他們侵吞寡婦的家產,作很長的禱告以掩飾自己的虛偽。到了今天,還有一些異教之徒利用同樣技倆欺騙年老的寡婦,或無知的信徒,叫他們簽下條文,把財產奉獻給“教會”。這些騙子惺惺作態,他們要受更重的刑罰。

二三15 第三種災禍是指責他們熱心地誤導人。他們竭盡所能勸人改信,但當那人入了教後,他們卻使他加倍邪惡。這可比作今天熱衷於異端邪教的人。他們甘願叩七百多個門,向人傳揚他們的宗教;但他們的結局卻不堪想象。正如有人曾說:“最多信眾的宗教卻往往成為最易走入歧途的地方。”

二三16∼22 第四,主責備他們詭詐,發表不真實的言論。他們建立了一套理論,以逃避立誓的代價。舉個例,他們教導會眾,說凡指着殿起誓的,就不必附上代價,但指着殿中金子起誓的,就該謹守誓約。他們說指着祭壇上的禮物起的誓具約束力,但祭壇若沒有禮物,指着它起誓便沒有約束力了。所以,他們看金子比神更貴重(殿是神的居所),又看祭壇上的禮物(某種形式的財富)比祭壇更重要。他們着緊物質的事,多於屬靈的事。他們願意得到(禮物),多於願意付出(祭壇是奉獻的地方)。

耶穌說他們是瞎眼領路的,揭露他們的詭辯。殿里的金子所以貴重,不過因為它在神的居所里。禮物因着祭壇才有價值。認為金子價值不菲的人不過是瞎子,因為金子所以有價值,不過因為它是為神的榮耀而用。如果禮物是為屬肉體的動機獻上,便毫價值了。相反,若奉主的名,或全心奉獻給主,這種奉獻才有永恆的價值。

無論法利賽人如何看起誓,神都介入每個誓約。法利賽人必要付上立誓的代價。人不可以特殊的理由逃避要負的責任。誓約具

Page 88: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6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約束力,承諾也必要守着。執着細節以逃避責任根本沒用。

二三23,24 第五種災禍是針對沒有真正內涵的形式主義。文士和法利賽人極注重細節,把微不足道的香草獻上十分之一。耶穌不是因他們着緊拘泥瑣事而責罵他們,而是責備他們冷血無情,沒有行出公義、憐憫和信實。耶穌用了極為恰當的比喻,說他們濾出蠓蟲,卻吞下駱駝。蠓蟲是微細的昆蟲,常常掉進甜酒里。人們喝酒的時候,把酒從牙齒間啜進肚厘,以濾出蠓蟲。一方面關注微不足道的問題,一方面又囫圇吞下巴勒斯坦地龐大污穢的動物,這豈不是天大的諷刺!法利賽人在微小的事情上一絲不拘,但對嚴重的罪行如假冒為善、不忠、殘酷、貪婪,卻視而不見。他們已喪失了比對的觸覺了。

二三25,26 第六種災禍是關於外表主義。法利賽人苦心經營外在的宗教和道德模樣,他們的心卻充滿了勒索和放蕩。44他們應當先洗淨杯盤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淨。換句話說,他們必須借着悔改和相信洗淨內心。只有這樣,他們的外在行為才得以被接納。我們這個人與我們本身的性格是有區別的。我們喜歡強調自己的性格——想別人看重我們。但神卻強調我們這個人——我真正的內里是如何模樣。祂冀盼我們內里誠實(詩五一6)。

二三27,28 第七種災禍也是指斥外表主義。第六種災禍嚴懲貪婪的虛飾,第七種則斥責假善和不法的虛飾。

墳墓粉飾過後,猶太人便不會因疏忽而碰着它,避免在禮節上玷污自己。耶穌把文士和法利賽人比作粉飾的墳墓,外表干淨,內里污穢不堪。人們以為與這些宗教領袖接觸便會成聖,其實卻沾污了自己,因為這些正是假冒為善和兇惡不義的偽君子。

二三29,30 最後的災禍就是指斥所謂

尊敬的外衣,內里包裹着謀殺的意念。文士和法利賽人假意尊崇舊約的先知,替他們建造或修築墳墓,在記念碑前奉上花環。發表記念辭時,他們說必不跟隨他們的祖先殺害先知。

二三31 耶穌對他們說:“這就是你們自己證明是殺害先知者的子孫了。”但他們怎樣證明呢?從前文的經節看,他們似乎與殺害先知的父親無關。首先,他們承認他們的祖宗(他們是祖宗的親生後代)流了先知的血。可是耶穌用的子孫是指性格相同的人。祂知道法利賽人雖然粉飾先知的墳墓,但心中卻設計殺害祂。第二,他們為了對去世的先知表示尊敬,便說:“我們只喜歡去世的先知。”由此可見,他們其實是他們祖宗的子孫。

二三32 我們的主又補充說:“你們去充滿你們祖宗的惡貫吧!”他們的祖宗殺害先知,謀殺罪多不勝數。文士和法利賽人將要殺害主耶穌和祂的跟從者;比他們祖宗的罪更大,而且這可怕的罪將要達到顛峰。

二三33 這時,神的基督發出令人驚愕的嘆息:“你們這些蛇類,毒蛇之種啊!怎能逃脫地獄的刑罰呢?”降世愛人,滿有慈愛的主可以發出這種嚴厲的言辭嗎?當然可以,因為真愛必須同樣具備公義和聖潔的特質。一般人認為耶穌是慈悲的改革者,除了愛就不會作其它情感的表現,也沒有脾性。這種講法並不合乎聖經。愛可以堅定不移,但也必須是公正無私的。

我們必須謹記,這番責備是針對宗教領袖,而非酒徒和墮落之輩。在這宗教合一運動的年代,一些福音派的基督徒與公認基督十字架的仇敵合作。他們理當效法耶穌的榜樣,同時謹記耶戶對約沙法的說話:“你豈當幫助惡人,愛那恨惡耶和華的人呢?”(代下一九2)

二三34,35 耶穌不但預知祂自己將要

Page 89: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7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受死;祂也坦白告訴文士和法利賽人,說他們會殺害祂所差派的使者——先知和智慧人並文士。逃避殺害的人要在會堂里受鞭打,從這城被追逼到那城,被趕盡殺絕。故此,以色列的宗教領袖的罪堆積如山,成了殉道歷史上的千古罪人,叫世上所流義人的血,從義人亞伯⋯⋯直到⋯⋯撒迦利亞都歸到他們身上。撒迦利亞的被殺記載在歷代志下二十四章20至21節。歷代志下是希伯來文聖經最後一卷書。(這里提的撒迦利亞,不是舊約撒迦利亞書的作者。)

二三36 昔日的一切罪要歸到基督所說的世代(或種族)。先前流無辜人血的罪和其它罪堆積起來,在聖潔無罪的救主受死一刻,達到顛峰。無故恨惡彌賽亞的百姓,把主釘在罪犯用的十字架上,他們將要承受傾盤的大刑罰。

十五.耶穌歎惜耶路撒冷(二三37∼39)

二三37 這章十分重要,比其它篇章更多提到主耶穌說的災禍,記載祂以淚結束講論!苦苦責備了法利賽人,主便歎息說耶路撒冷城將要喪失機會。“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主重複呼喊這城,仍然無法表露心里的難受。耶路撒冷城曾殺害先知,用石擊打死神的使者,然而主仍然愛她,常常看顧保護她,用祂的愛招聚她的兒女,好象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她卻不願意。

二三38 主耶穌這樣結束祂的哀嘆:“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這家主要是指聖殿,但也可包括耶路撒冷城和以色列國。在祂死後直到祂第二次來臨期間,不信的以色列不會看見祂(祂復活後,只有信徒才看得見祂)。

二三39 本節預言耶穌第二次來臨時,有一部分以色列民要接受祂作他們的彌賽亞

王。“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一句暗示以色列民要承認祂。

這不是說殺害基督的人會有另一次機會。耶穌是說耶路撒冷,故此,從轉喻觀點看,祂是指耶路撒冷的居民和整個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居民在祂死後要看見祂,那時他們必仰望主,就是他們所扎的,必為祂悲哀,如喪獨生子(亞一二10)。猶太人認為沒有任何事比喪獨生兒子更苦更悲的。

拾叁.王在橄欖山的講論(二四∼二五)

第二十四和二十五章稱為橄欖山的講論,因為這篇重要的信息是在橄欖山上宣講的。這篇講論全屬預言性質,指大災難和主第二次來臨的事。雖然不能說是只針對以色列國講的,但基本上是向她說的。講論的地點是巴勒斯坦,例如經文中說:“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太二四16)內容結構明顯帶着猶太色彩,例如經文中說:“你們應當祈求,叫你們逃走的時候,不遇見⋯⋯安息日。”(太二四20),所引述的選民(太二四22),是指神揀選的猶太人,並不是教會。在這篇講論中,所有的預言和比喻都與教會無關,我們稍後會再解釋這點。

一.耶穌預言聖殿被毀(二四1,2)這篇講論以一句重要的話開始:耶穌出

了聖殿。這個動作尤其重要,因為主曾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太二三38)這番話讓我們記起以西結曾形容神的榮耀如何離開聖殿(結九3;一○4;一一23)。

門徒希望主能與他們一樣欣賞聖殿的宏偉美觀。他們的心所想的是短暫的榮耀,而非永恆的榮耀;他們關心地上的影兒,而非天上存留永遠的實体。耶穌警告說,聖殿

Page 90: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8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將會全然毀掉,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提多企圖保存聖殿,卻徒勞無功。他的士兵用火把燒毀聖殿,應驗了基督的預言。火焰燒熔黃金的裝飾,熔化的金從石塊中緩緩流滴。士兵們要得到黃金,便把石塊一塊一塊地挪開,就如我們的主所預言一樣。這次審判在主後七十年發生,那時羅馬人在提多率領下洗劫耶路撒冷。

二.大災難的前半期(二四3∼14)二四3 耶穌上到橄欖山,門徒也暗暗

的來到,問祂三個問題:

1. 這些事情在什麼時候發生;即聖殿在什麼時候會被毀?

2. 耶穌降臨時,有什麼預兆;即耶穌再來地上建立祂的國之前,會有什麼超自然的事發生?

3. 有什麼預兆表示世界的末了;即耶穌在榮耀中掌權前的短時期,有什麼事情要宣告世界的末了?(第二和第三個問題其實都是一樣)

我們必須謹記,猶太門徒心中所想的,是彌賽亞在地上作王的榮耀時代。他們沒有想過基督是為教會而來;其實他們對耶穌再來的概念,不過略懂皮毛。他們盼望耶穌帶着能力和榮耀再來,把敵人滅盡,然後統治世界。

同樣,我們應當清楚,他們並不是在談到世界末日(希臘文aion,和合本用“世界”,正確譯法是“時代”),而是在論到時代的末了。耶穌沒有正面回答他們第一個問題。救主似乎把主後七十年耶路撒冷被圍攻的事(參看路二一20∼24),與後來遭遇的相同厄運一起講論。研究預言時,我們發現主往往從預言的最早、部分應驗,談到稍後、最終應驗。

第二和第三個問題在第二十四章4至14節找到答案。這些經文描述基督榮耀降臨前的七年災難期。第4至14節提到首三年半。

最後的三年半又稱大災難或雅各遭難的時候(耶三○7),那是地上經歷史無前例的苦難時期。

從某程度看,大災難的上半期已在人類的歷史上出現了,因為我們看見許多的預兆已應驗,然而這些征兆日後要更明顯出現。主曾說教會要遭遇苦難(約一六33),然而這種苦難卻有別於大災難,也遠遠不及大災難——要淹沒吞噬一個拒絕神兒子的世代。

我們相信教會將會被提,離開世上(帖前四13∼18),神忿怒的大日子才開始(帖前一10;五9;帖後二1∼12;啟三10)。

二四4,5 大災難的上半期,許多冒稱彌賽亞的人會出現,並且迷惑眾人。現今許多異端邪說的興起,正是大災難的前奏,但這種征兆並非表示預言已應驗了。假宗教領袖就是自稱基督的猶太人。

二四6,7 那時將會有打仗和打仗的風聲。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我們也許認為這預言今天正在應驗,然而我們所見的比起將要發生的仍然相距甚遠。實際上神的時間表接着要發生的事情是教會的被提(約一四1∼6;林前一五51∼57)。教會被提之前,沒有預言要應驗。一旦教會離開了地上,神的預言鐘聲便響起,一切的征兆便愈發明顯。饑荒、瘟疫、地震普遍在多處發生。即使今天,世界上許多領袖都為人口劇增帶來的饑荒而震驚。再加上戰亂,糧食短缺更形嚴重。

地震次數愈來愈引起關注——不但是現在發生的地震,連那些預測會發生的地震同時受關注。同樣,這些情況不過是暴風雨的前夕。救主的預言尚未真正應驗。

二四8 本節明顯指出這時期不過是生產之難的起頭——快要生產時,陣陣劇痛開始發作。新的秩序將要出現,那時,以色列的彌賽亞王將要掌權。

二四9,10 忠心的信徒在大災難時要經

Page 91: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歷個人極大的考驗。全球國家發起憎惡敵對的行動,攻擊真正信主的信徒。他們不但要受宗教的公會和國家的法院審判(可一三9),許多人更是因為寧死不屈而殉道。這些試驗在歷代基督徒見證的時期不斷發生,在猶太信徒傳道的時期(指十四萬四千個猶太信徒傳道)尤為顯著。

許多信徒情願變節,不願受苦和受死。親人會互相攻擊陷害,把對方交在殘暴無道的屠夫手中。

二四11 有好些假先知起來,迷惑無知的百姓。這些假先知與第5節提到那些假彌賽亞並不一樣,我們不要混淆;假先知自稱是神的代言人。有兩種方法可以查證他們的身分:他們的預言並非經常應驗,而他們的教導通常導人遠離真神。經文提到假先知,正好更加證實大災難是主要針對猶太人說的。假先知與以色列國息息相關,而教會的危機往往來自假師傅(彼後二1)。

二四12 邪惡當道,人心愈來愈冷漠。缺乏愛心的表現比比皆是,並不希奇。

二四13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這節明顯不是指人的靈魂要靠堅持到底,方能得救。聖經屢次提到救恩是神的恩典,只要心里相信基督為罪人作代罪羔羊受死,並且已經復活,便可白白得到這分恩賜。認為只要忍耐堅持便可免受皮肉之苦,此說也不對。我們知道有許多信徒將會為主殉道(9節)。其實,這節經文是說,能堅持立場,寧死不屈的人在基督第二次降臨的時候,要得着釋放,脫離苦難。變節不應當被視為逃避或求安全的途徑。只有那些真正有信心的人才必然得救。也許這種信心的持守會導致喪失生命,但它卻有永垂不朽的價值。

二四14 這段期間,天國的福音要廣傳四方,對萬民作見證。正如在四章23節的註釋指出,天國的福音是好消息,說基督將要

在地上建立祂的國。在大災難中憑信心接受祂的人將要享受祂千禧年作王掌權的福分。

人們經常誤用第14節,認為這節正表示基督不會為祂的教會隨時再來,因為還有許多的種族還未聽過福音。但我們當知道這節是指基督與祂的聖徒再來,而不是為祂的聖徒而來,此外,這里指的是天國的福音,而不是神恩典的福音(參看四23的註釋);難題便迎刃而解。

第3至14節與啟示錄六章1至11節的敘述正是並列的事情。騎在白馬上的——假彌賽亞;騎在紅馬上的——打仗;騎在黑馬上的——饑荒;騎在灰馬上的——瘟疫或死亡。祭壇下的靈魂便是殉道者。啟示錄六章12至17節描述的事情與馬太福音二十四章19至31節互相關連。 

三.大災難(二四15∼28)二四15 這時是大災難的中期。我們可

以把這節與但以理書九章27節互相比較。但以理預言七十個七的中期,即三年半末,有座偶像要建立在聖地(即耶路撒冷的聖殿)中。所有人必須聽命,敬拜這可憎的偶像,違抗命令的人便遭殺害(啟一三15)。

“你們看見先知但以理所說的:‘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聖地。’(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認識神話語的人知道,豎立這座偶像標誌大災難的開始。我們要留心,主說祂希望讀這預言的人要會意。

二四16 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在耶路撒冷附近的人,若拒絕向偶像屈膝敬拜,便很快會被發現。

二四17∼19 那時必須急忙逃走。如果有人坐在房上的,不要去拿家里的財物。花時間去取財物可能是生和死的分別。如果有人在田里工作,不要回去取衣裳,讓衣服遺下算了。懷孕的婦人和奶孩子的母親最是不利——她們很難趕快逃走。

Page 92: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100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二四20 信徒當祈求,希望災難不會在冬天發生,否則逃走便有困難;也祈求災難不要在安息日發生,因為他們受律法約束,不能逃走很遠(出一六29)。安息日所規定的行程不足以讓他們逃離危險。

二四21 “因為那時必有大災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這段敘述與歷史上發生的宗教審訊、集體迫害、大屠殺和種族滅絕不同。從前發生的種種逼迫,並沒有應驗大災難的預言,因為聖經清楚說明,大災難要到基督第二次降臨時,方會完結。

二四22 災難導致的禍害難以想象,若不減少那日子,恐怕沒有人能生存。然而,這不是說大災難(通常特別指到最後的三年半)的時間將會縮短。也許神會施行神蹟,減少日間的時間——大部分的戰爭和屠殺都在日間發生。只是為選民的緣故(那些接受了耶穌的人),主會緩和黑暗的日子。

二四23∼26 第23和24節向假彌賽亞和假先知作出進一步的警告。因為到處都是災難,於是便有傳言說基督在隱蔽處。這些小道消息要試探真心渴慕等候基督的人。所以主提醒所有門徒,不要相信什麼關於主神祕降臨的消息。就算有人行神蹟,他也不一定是從神而來的;神蹟可能是出於撒但。那大罪人從撒但得着能力,施行各種神蹟(帖後二9,10)。

二四27 基督的降臨不會有誤——祂的來臨是突然的、公開的、全球皆知的和榮耀的。就如閃電一樣,祂的來臨迅速而不可預知,並且是所有人都能看見的。

二四28 道德腐敗絕不能逃過神的憤怒和刑罰。“屍首在那里,鷹也必聚在那里。”這幅屍骸遍野的圖畫正諷刺猶太教、基督教界和整個世界,因為它們聯手攻擊神和祂的基督。鷹或兀鷹代表神的審判。彌賽亞出現時,神要毫不留情地施行審判。

四.第二次降臨(二四29∼31)二四29 大災難結束時,天上會出現

可怖的現象。“日頭就變黑了。”由於月亮是靠反射太陽光而發光的,那時月亮也不放光。眾星從天上墜下,眾行星脫離軌道。如此急遽的天象變化,自然對地球上天氣、潮汐和季節造成一定的影響。

韋利可斯基概括地描述這時的情景。假如有天體接近地球,使它的軸線較原本為傾斜,便會導致下列情況:

那時,地震會使整個地球震動。空氣和水不停搞動;颶風橫掃整個地球,海水沖擊陸地,把沙石和海洋動物拋向地面。一股熱氣漸漸形成,石會熔化,火山爆發,熔岩從地下裂縫中流出,並且遍蓋幾乎所有地方。眾山從平原中拔起,倒在其它山嶺上,造成斷層和裂隙。湖泊傾斜,湖水倒空,河床起了變化;一大片陸地和生物滑到海底。森林焚燒,颶風、怒海把山林從孕育栽培的土地上奪走,山林成了一堆堆枝葉殘根。海水湧向沙漠,流向各處。45

二四30 “那時,人子的兆頭要顯在天上。”神沒有說明這兆頭將會如何出現。主第一次降臨時,天上出現星的征兆。可能他第二次來臨時,也會出現一顆神奇的星。有人相信人子自己已是兆頭。無論兆頭是什麼,當出現的時候,神必清楚向我們展示。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原因當然是他們曾拒絕耶穌。至少,地上46最重要的種族(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要哀哭。“他們必仰望我,就是他們所扎的;必為我悲哀,如喪獨生子;又為我愁苦,如喪長子。”(亞一二10)

然後,“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着天上的雲降臨。”這是多麼奇妙的時刻!受人唾棄、被釘十字架的那位,將要以生命的主和榮耀的主的身分來到世上。柔和謙卑的耶穌將顯現為耶和華。被殺

Page 93: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101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的羔羊將要降臨,是征服四方的獅子。受人鄙視的拿撒勒木匠要來,祂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祂要駕着天上的雲彩,帶着尊榮和主權來到——這是祂創造的一切受造萬物,一同歎息勞苦,指望已久的重要時刻。

二四31 主降臨的時候,他要差遣使者,在全地上將他的選民,即相信祂的以色列民,招聚到巴勒斯坦地。祂的民從全地召聚來,稱頌他們的彌賽亞,並分享祂榮耀的王權。

五.無花果樹的比喻(二四32∼35)二四32 “你們可以從無花果樹學個比

方。”我們的主再次從自然界中取材,教導我們屬靈的功課。當無花果樹的樹枝發嫩長葉時,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我們看到無花果樹比作以色列國(太二一18∼22)。幾百年來,以色列國都處於休眠的狀態,沒有自己的政府、地土、聖殿和祭司,就是沒有國家生命的跡象。以色列民流離失所,分散世界各地。

然後到了一九四八年,以色列竟成了擁有自己土地、政府、貨幣、郵票等的一個國家。從屬靈的層面看來,以色列國仍然荒蕪冷漠;因為她並沒有為神結出任何果子。但從表面上看來,她既成為了國家,便可以說她的樹枝已發嫩長葉了。

二四33 “這樣,你們看見這一切的事,也該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門口了。”以色列建立了她的國,不但表示大災難日趨逼近,也表示主來的日子近了,祂正在門口了!

如果基督再來掌王權的日子屈指可數,教會豈不快要被提?假如我們已看見祂榮耀降臨前的種種跡象,主降臨的第一個階段豈不離我們很近?(帖前四13∼18)

二四34 耶穌說完了無花果樹後,便又

再補充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這世代”並不是指與基督同在世上活着的一代人;他們都去世了,但第二十四章提到要發生的事仍未開始。那麼,我們的主說“這世代”又是指什麼呢?這問題有兩個似乎合理的解釋。

格連特和其它人都相信,主的意思是:“看見這些事情開始的世代,也會看見這些事情的結局。”47看見以色列興起成為國家的人(或看見大災難開始的人),會看見耶穌駕着雲彩,從天上降臨掌權。

另外的解釋是:“這世代”應當解作種族。這是根據希臘字的正統翻譯。希臘字“這世代”是指同一祖先、血統或家系的人(太一二45;二三35,36)。故此,在這節經文中,耶穌正預言猶太種族會存活,直至看見這些事成就為止。雖然他們會經歷兇殘的殺害,但仍然能存活,並且看見這些事的發生。這實在是歷史上的神蹟。

我個人認為這種解法仍須加以補充。在耶穌的時代,“這世代”是指頑梗地拒絕認祂是彌賽亞的種族。我認為祂在預言以色列國將會堅持拒絕基督,直到祂第二次降臨。那時,祂會粉碎一切的對抗,只有願意向祂屈膝、讓祂掌權的人方能進入千禧年國度。

二四35 為要強調預言必然應驗,耶穌再補充說,天地要廢去,祂的話卻不能廢去。祂說天要過去,是指星際和大氣的天——蔚藍的蒼天,而不是指神居住的天(林後一二2∼4)。彼得後書三章10至13節形容天地的銷化,啟示錄二十章11節也有提到。

六.不為人知的時辰(二四36∼44)二四36 至於基督第二次來臨的正確日

子和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48

,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這節經文警告人們,不可企圖定出主再來的時

Page 94: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102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間,也不應相信人們的估計。我們不免感到驚奇,主再來的時間連天使也不知道;原來他們不過是有限的受造物,知識也有限。

基督再來之前,地上生活的人不會知道那日子,也不會知道那時辰,熟悉預言的人大概會知道主再來的年分。例如,他們知道當聖殿中的偶像被建立後三年半,主大概會在那時降臨(但九27;再參看但七25;一二7,11;啟一一2;一二14;一三5)。

二四37∼39 可是,那時的人大都漠不關心,就如挪亞的日子。洪水以前,人們過着邪惡不堪的生活。不過這節並非強調那時的景況。那時的人吃、喝、嫁、娶;換句話說,他們把這種生活方式習以為常,仿佛永遠這樣沉醉下去。雖然神警告他們,說洪水將至,但他們活下去如同洪水不侵似的。當洪水來到,他們毫無準備,身陷絕境。基督再來的時候,人們的景況也大同小異。只有在基督里的——在安全的方舟里才得脫險。

二四40,41 那時,兩個人在田里,取去一個受審,撇下一個進入千禧年。兩個女人推磨,她們立刻被分開。取去一個受洪水的審判,撇下一個分嚐基督掌權的福分。(第40和41節經常被人引用,向未得救的人講述被提的事——在基督再來的第一個階段發生,那時祂帶領所有信徒往天上去,遺下所有不信的人等待受審。雖然這樣的引用也許沒相干,但從上文下理看,這里清楚指到基督再來作王。)

二四42∼44 因為不清楚確實的日子和時辰,人們便應當警醒。若有人知道自己的家將會被爆竊,他便會作好準備,即使他未必知道賊人何時闖入。人子來的日子,眾人萬萬始料不及。所以,作為祂的民,我們當警醒等候。

七.善僕與惡僕的比喻(二四45∼51)

二四45∼47 本章結束的時候,主耶穌說,從僕人等候主人回來的態度,便知道他真正的性情。所有的僕人都當按時候為家里的人準備好飯食,然而不是所有自稱為基督僕人的,都是真僕人。

有見識的僕人曉得照顧神的百姓。這些人盡忠負責,他們在國度里必得着尊榮,給予更大的責任。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

二四48∼51 惡僕代表有名無實的信徒,他知道主人快要回來,然而卻無動於衷。他動手打他的同伴,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喫喝。從他的行為,便知道他沒有為天國作好準備。王來到時,必要懲罰他,定他和假冒為善的人同罪,在那里,人們必要哀哭切齒。

這個比喻指基督再來地上作彌賽亞王,是人人看得見的。不過,比喻中所含的教訓,同樣適用於被提的事。許多人自稱是基督徒,卻憎惡神的百姓,又與罪人同伍,可見他們根本不是在盼望基督的再來。他們將要遭受審判,而非承受祝福。

八.十童女的比喻(二五1∼13)二五1∼5 片語“那時”回顧第二十四

章所指的時間,所以這比喻明顯是在王再來地上之前和期間發生的。耶穌把那時的天國比作十個童女拿着燈出去迎接新郎。有五個是聰明的,她們預備了油給燈用;另外五個沒有,她們等着新郎時,不禁打盹睡了。

五個聰明的童女代表大災難時基督的真門徒。燈代表承認基督,油一般認為是聖靈的預表。愚拙的童女代表自稱盼望彌賽亞來臨的人,他們從來沒有悔改歸主,所以沒有聖靈。新郎是基督,即王;祂延遲到來象征基督第一與第二次降臨中間的時間。十個童女全都睡着了,顯示她們表面上分別不大。

二五6 半夜時分,有人喊說新郎來了。我們從上一章知道,祂來到的時候,會

Page 95: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103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有令人震驚的兆頭。

二五7∼9 童女就都起來收拾燈——她們都希望表現得準備妥當。愚拙的童女缺乏油,便向其它童女要,但聰明的童女卻叫他們到賣油的那里去買。聰明的童女一口拒絕幫助,似乎很自私,然而從屬靈的角度看,沒有人可以把聖靈分給別人。當然,聖靈是不可能買回來的,可是聖經卻用這個無價、不能用金錢買回來的救恩作比喻。

二五10∼12 他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敘利亞譯本和拉丁譯本都這樣寫道:“他與新娘同到了。”這寫法完全與預言吻合。主耶穌與祂的新婦教會結婚,然後一同再來(帖前三13)。(婚禮在教會被提之後,於天上舉行〔弗五27〕)大災難時的忠心聖徒,要同赴基督的婚宴。婚宴是指基督在地上的國所充滿的喜樂和祝福。聰明童女同他進去(或按達祕新譯本“赴婚宴”)坐席,門就關了。其它人想進天國已經太遲了。其余的童女,隨後也來了。她們要求新郎讓她們進去,可是新郎卻不承認她們。這里證明,她們根本仍未重生。

二五13 耶穌說要學習警醒的功課,因為無人知道祂來的日子和時辰。信徒當警醒生活,準備主隨時來到。我們的燈是收拾好,並且添滿了油嗎?

九.才幹的比喻(二五14∼30)二五14∼18 這比喻也是教導我們,

主來的時候,既有真僕人,也有假僕人。這故事是關於一個人,他將要遠行,臨走前他吩咐他的僕人,按着各人的才幹,把不同數目的銀子交給他們。一個得五千,一個得二千,最後一個得一千。他們要用這些銀子替主人賺錢。那領五千的,另外賺了五千。那領二千的,賺了雙倍。可是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銀子埋藏起來。

顯而易見,基督便是那主人,往外國去

遠行是指基督再來之前的時期。那三個僕人代表大災難時的以色列人,他們肩負責任,在主尚未來到的時候,代理主的事。他們按着個別的能力擔負不同的責任。

二五19∼23 過了許久⋯⋯主人來了,和他們算帳。這是指到基督第二次降臨。第一和第二個僕人得到同樣的稱讚:“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重點不在於他們賺了多少,而是付上多少力量。由於他們竭盡所能,所以賺了雙倍。可見真信徒的收穫,是享受彌賽亞的國的祝福。

二五24,25 第三個僕人除了令主人羞恥和為自己找借口以外,便一無所有。他說主人是忍心又毫不合理,因為他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歛。他以害怕為借口,埋藏了銀子,完全沒有竭盡所能。這僕人無疑是個不信的人;真僕人是不會這樣想他主人的。

二五26,27 主人責備他是又惡又懶的僕人。他既然想到主人這樣為難他,為何不把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賺取利息?從第26節,可見主人並不同意他的理由。主人其實在說:“如果你覺得我真的是你心中所想的主人,你也應當用銀子作工。你的借口根本不成立,你所說的話要定你的罪。”

二五28,29 只要那人賺了一銀錢,他便能象其余的僕人一樣受到主人的讚許。可惜,他一生所作的,不過在地下掘洞,藏起銀子!主人奪過他的銀子,給那有一萬的。跟着便是一個屬靈的律:“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為神的榮耀、渴慕被神用的人必得着所需的工具。他們作工愈多,便愈能為主作更多。相反,我們不使用神給我們的,便會失去祂所賜的。懶散的報酬就是萎靡不振。

Page 96: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104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第27節提到兌換銀錢的人,表示我們不能用自己的財富為主作工時,應當交託那些能為主作工的人。兌換銀錢的人也許是指宣教士、聖經公會、基督教出版社、福音廣播節目等等。我們生活在世界,便不能借口推搪,讓銀錢投閒置散,不得所用。裴雅森的意見很有幫助:

萎靡的靈魂,不配勇敢獨立地服侍天國;他們當把自己不足的獻與有才幹、明智之士。那些人會把他們的恩賜與財富成為主人和教會的器皿,發揮用處⋯⋯懦弱之士享有金錢,其實他可以讓金錢成為各種禮物,發揮用途;可惜他卻缺乏信心和遠見,也缺乏實際的動力和智慧。主的“兌換銀錢的人”可以讓他替主人賺取金錢⋯⋯教會的生活也應該這樣:有能力的扶持弱的,信徒互相合作,使最小的和最軟弱的,都能得着更大的能力。49

二五30 無用的僕人被丟在外面,摒於天國的門外。他與邪惡之徒一起承擔可怕的結局。他受責罰,不是因為賺不到銀錢,而是他缺乏得救的信心,作不出善行來。

十.王要審判列國(二五31∼46)二五31 這段描述列國的審判,不同于

基督審判台和白色大寶座的審判。基督審判台只是回顧信徒的一生和賞賜

眾信徒,在被提以後進行這次審判(羅一四10;林前三11∼15;林後五9,10)。白色大寶座審判在千禧年以後,於永恆里進行審判。死去的惡人要被審判,扔入火湖(啟二○11∼15)。

列國的審判,或稱外邦人的審判(希臘文包含兩種意思)在基督再來掌權時,在地上進行,正如本節清楚記載:“當人子在他榮耀里,同着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若參照約珥書第三章,地點或許在耶路撒冷城外的約沙法谷(珥三2)。列國在大災難時怎樣對待基督的猶太

弟兄,便會得着怎樣的刑罰(珥三1,2,12∼14;太二五31∼46)。

二五32 我們必須留心,這里提出了三個種類——綿羊、山羊和基督的弟兄。前兩類聚集在基督面前受審,他們是大災難時的外邦人。第三類是基督忠心的猶太弟兄,他們拒絕變節,在大災難時寧死不屈,堅信神的名。

二五33∼40 王把綿羊安置在右邊,山羊在左邊。祂邀請綿羊進入祂榮耀的國,即創世以來為他們所預備的國。原因是主餓了,他們便給祂喫;渴了,便給祂喝;主作客旅,他們便歡迎接待祂;主沒衣服穿,他們便給祂穿;主病了,他們又探望祂;並且主在監里時,他們也來看祂。義人(綿羊)表示他們對王疏忽,從沒有恩待過王;其實王並沒有在他們的時代里於地上顯現。王解釋說,凡恩待祂弟兄中一個最小的,就是恩待祂。他們善待祂門徒中的一個,所得的報酬與善待祂一樣。

二五41∼45 王叫不義的山羊離開祂,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里,因為他們在雅各受難的日子沒有看顧祂。他們借口從沒看見祂,然而王提醒他們說,凡疏忽祂的跟從者,便是疏忽祂自己了。

二五46 因此,山羊要往永刑里去,而綿羊則要往永生里去。可是,有兩個問題由此產生。首先,這段似乎在教導,列國要末得救,要末全部沉淪。第二,這種描述不免令人覺得綿羊是因善行得救,而山羊則因沒有行善而被定罪。對於第一個問題,我們必須謹記,神確實這樣對待列國。舊約歷史中,有許多例子告訴我們,列國受罰是因為他們犯了罪(賽一○12∼19;四七5∼15;結二五6,7;摩一3,6,9,11,13;二1,4,6;俄10;撒一四1∼5)。所以列國繼續受神的懲罰是合理的。這不是說國家里的每一個人都落得同樣下場,然而神的公正是有原則的,

Page 97: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105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這些原則既以國家為基礎,同時也以個人為基礎。

原文ethnē在這段里翻作“國”,但也可翻作“外邦人”。有些人認為這段是在談論外邦人個別的審判。無論是國的審判,還是個人的審判,要招聚龐大的群眾到巴勒斯坦地見主,的確令人費解。也許,招聚各國的代表、或各階層的代表受審,似乎較為容易理解。

至於第二個問題,這段並不是說靠行為方可得救。聖經整體的教訓,都指出得救是憑信心,而不是行為(弗二8,9)。不過,聖經也強調,真正的信心會產生好行為。如果沒有善行,恐怕那人尚未得救。所以,我們必須清楚,外邦人不能借着結交余下的猶太人而得救;不過,他們善待猶太人正反映他們對主的愛。

在這里必須提出三點。首先,主說從創世以來,已為義人預備了國(34節),為魔鬼和他的使者預備了永火(41節)。神願意人得着祝福;地獄原不是為人而設。可是,假如人甘願拒絕生命,他們便得選上死亡之路。

第二,主耶穌說的是永火(41節)、永刑(46節)和永生(46節)。這位主教導永生,同時教導永刑。由於這三個詞語都用了同一個“永”字,故此,接受其中一個,便要接受其余兩個。若希臘文的“永”字不代表永遠的意思,那麼便再沒有希臘字可表達這個意思了。我們知道“永”字必然是指永遠的意思,因為代表了神永恆的特性(提前一17)。

最後,外邦人的審判猛然提醒我們,基督與祂的民是合而為一的;怎樣對待祂的民,便是怎樣對待祂。我們大可以善待愛祂的人,以顯示我們對祂的愛。

拾肆.王的受難和死亡(二六∼二七)

一.殺耶穌的詭計(二六1∼5)二六1,2 在這卷福音書中,我們的主

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預先提醒門徒,祂必須受死(一六21;一七23;二○18)。祂這樣宣告,暗示祂被釘十字架的日子與逾越節非常接近:“你們知道過兩天是逾越節,人子將要被交給人,釘在十字架上。”逾越節真正的意義在這年展現出來。逾越節的羔羊最後終於來到,祂將要被人宰殺。

二六3∼5 正當耶穌勸勉門徒的時候,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還有文士)聚集在大祭司稱為該亞法的院里。他們正密謀計策。他們想鬼鬼祟祟地捉拿耶穌,然後殺害祂。他們再三考慮,認為當節的日子行動不是好時機,因為民間可能極力反對殺死祂。以色列的宗教領袖竟然計殺他們的彌賽亞,這是何等令人難以置信的事。他們應當最先認出耶穌,封祂為王。相反,他們卻成了敵對耶穌的先鋒部隊。

二.耶穌在伯大尼受膏(二六6∼13)二六6,7 一幅眾生相圖展示在我們眼

前:祭司悖逆頑梗,門徒心胸狹隘,猶大勢利不義;然而有一個女人熱切款待耶穌,使耶穌心里的苦楚稍為減輕。耶穌在伯大尼長大麻風的西門家里,有一個女人走來,把一玉瓶極珍貴的香膏澆在他的頭上。女人不計較她所犧牲的錢財,深深反映她對主耶穌的愛。耶穌便說,她為祂作的,沒有比這更好了。

二六8,9 門徒認為女人太枉費了,特別是猶大(約一二4,5)。他們心想倒不如把錢賙濟窮人。

二六10∼12 耶穌指正他們的歪念。她所作的,不但毫不枉費,而且是極美的事。不僅如此,她所作的,正是最合時宜的。救主在世界歷史中,只有這麼一次受膏,而這

Page 98: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106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次受膏,是為祂安葬作的。這女人抓緊靈里的感動,她所作的事使當時的群眾目瞪口呆,全然震撼。她相信主的預言,知道祂要死,所以必須把握機會,否則便永遠不再有機會。主被埋以後,那些計劃膏主身軀的女人,因為主的復活,始終未能膏抹主(可一六1∼6)。

二六13 主耶穌宣佈,她這簡單的愛將永垂不朽:“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行的,作個記念。”任何真心敬拜的表現,都會使天上的院子香氣四溢,而且在主心里永不磨滅。

三.猶大的背叛(二六14∼16)二六14,15 當下,十二門徒里,有一

個曾與耶穌共同生活、周游各地、看過主耶穌神蹟、聽過主無與倫比的道,也見證過無罪的主耶穌的生命神蹟。他就是耶穌說“我知己的朋友⋯⋯喫過我飯的”(詩四一9)的一位,現在竟用腳踢神的兒子。那稱為加略人猶大的,去見祭司長,答應以三十塊錢出賣他的主。祭司立即付了他錢價,大概十五美元,何等可鄙的數目。

不久前,女人在西門家里才膏了耶穌,現在猶大卻出賣主;兩個對比實在令人震驚。女人看救主為無價寶,猶大卻以為祂微不足道。

二六16 除了受過耶穌的恩惠,猶大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因此,他決意進行這宗可怕的交易。

四.最後的逾越節(二六17∼25)二六17 這是除酵節的第一天——這

時,所有酵都會從猶太人的家里除去。當主吩咐門徒進耶路撒冷城,去預備⋯⋯逾越節的筵席,祂必然是思潮起伏,百感交集。晚宴上的每一個細節,都含有令人哀痛不已的

意義。

二六18∼20 耶穌吩咐門徒去找某一位不知名的人,那人會帶他們往他的家去。這含糊的指引,也許要打破陰謀之徒的計策。無論任何時刻,我們都看得出耶穌全然知道每一個人,包括他們所在之處,還有他們是否願意聽從祂。留心祂所說:“夫子說:‘我的時候快到了,我與門徒要在你家里守逾越節。’”祂安然地面對死亡的逼近。祂以全然的憐憫和恩慈,安排最後的晚餐。那願意借出房子、讓主和門徒守最後的逾越節的無名士,實在有何等大的殊榮!

二六21∼24 門徒用飯的時候,耶穌宣佈令人驚訝的事。祂說十二門徒中間,有一個會賣祂。門徒心里滿是憂傷和慚愧,因為他們不知道出賣主的人是不是自己,所以都不信任自己。他們一個一個問主:“主,是我嗎?”門徒一一問了主,余下猶大還沒問。這時,主說同祂蘸手在盤子里的,就是出賣祂的人。然後主便拿了一塊餅,蘸了肉汁,遞給猶大(約一三2 6)——這做法是一種心意,表示特別的感情和友誼。他提醒門徒,說將要發生的事必然要成就,無法抗禦。然而出賣祂的人也必然要付上責任;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猶大獨自選擇了賣主,自然也要自己承擔後果。

二六25 最後,猶大惺惺作態,假意問耶穌出賣者是不是自己。耶穌便答:“你說的是。”

五.第一個主的晚餐(二六26∼29)

約翰福音十三章30節讓我們知道,猶大接了餅,便出去。那時候是夜間。因此,我們可以推論他沒有參與主設立的晚餐(雖然有不少人不同意這講法)。

二六26 救主守過最後的逾越節,便設立我們所稱的主的晚餐。最重要的材料——

Page 99: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107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餅和酒——已準備妥當,放在桌上,以作逾越節的食物;耶穌給晚餐新的意義。首先,祂拿起餅來,祝福,就掰開。祂遞給門徒時,說:“你們拿着吃,這是我的身體。”由於祂的身體還未被釘十字架,很明顯祂說的是比喻了,用餅象征祂的身體。

二六27,28 同樣,杯也含有象征的意義,用來表達所載的東西。杯里載着葡萄汁,象征立約的血。這新立的約是主無條件的恩典,借祂寶血的流出,赦免一切的過犯。祂的寶血足以赦免所有人的罪。然而,這里說為多人流出來,表示只有在相信的人,這血才能生效,塗抹眾罪污。

二六29 救主提醒門徒,祂不會與他們同喝這葡萄汁,直到祂再來掌權。那時,喝的酒有新的意思,表示父的國滿有喜樂和祝福。

人們經常問該用有酵,還是無酵的餅;該用發酵過的,還是未經發酵的葡萄果實,作為主的晚餐。無疑主是用了無酵的餅和未經發酵的汁(今天,所有的酒都經過發酵處理)。那些爭議發酵的餅會腐壞(酵代表罪)的人,也當明白發酵過的酒才不致腐壞。可悲的是,我們往往着重所用的材料,而看不見主自己。保羅強調,餅含有屬靈的意義,而不是餅本身如何重要。“⋯⋯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被殺獻祭了。所以,我們守這節不可用舊酵,也不可用惡毒、邪惡的酵,只用誠實真正的無酵餅。”(林前五7,8)餅里的麵酵算不得什麼,但我們生命中的酵才是最致命的!

六.自信的門徒(二六30∼35)二六30 享用了主的晚餐,門徒便齊

聲唱了詩。他們可能在唱詩篇一百一十三至一百一十八篇的“偉大讚美”。然後,他們便離開耶路撒冷,橫過汲淪溪,然後攀上橄欖山的西面,往客西馬尼園去。

二六31 主耶穌在地上傳道時,一直忠心地提醒門徒關於前面要走的路。祂現在告訴他們,說他們那夜會與祂分散。他們一旦看見暴風狂吼,便戰慄不已。為要保存性命,他們都離棄他們的主。撒迦利亞的預言將要應驗:“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亞一三7)

二六32 然而祂留下盼望給他們。雖然門徒因離棄主而羞愧不已,但主卻永不離棄他們。祂從死里復活後,便在加利利與他們相遇。好一個奇妙的、永不失信的真朋友!

二六33,34 彼得莽撞地衝口而出,保證必不離開主,他永不會這樣做。耶穌指正他說的“永不”:“今夜⋯⋯你要三次不認我。”在雞叫之前,這輕舉妄動的門徒將要三次不認他的主。

二六35 彼得仍然堅稱他對主忠心不二,說他情願與基督同死,也不會不認祂。眾門徒都齊聲效忠。他們所說的都是真心肺腑之言,只不過他們不曉得自己的心。

七.客西馬尼園的折騰哀痛(二六36∼46)

人不知道主正踏在聖潔的土地上,就無法曉得這段客西馬尼園的記載。人們提到此事,焉能不強烈感到肅然敬畏,同時又沉默無聲呢?正如金爾所寫:“這件不可思議的事,實在令人畏懼萬分,不敢隨意提到,恐防有損其真實性。”

二六36∼38 到了客西馬尼(意思是橄欖桶或橄欖壓榨機)園,耶穌吩咐十一個門徒中的八個坐在那里等候祂,然後帶了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走進園里去。這是否表示不同的門徒,他們能夠分擔救主的痛楚也不一樣?

祂就憂愁起來,極其難過。祂坦白告訴彼得、雅各和約翰,祂心靈里甚是憂傷,幾乎要死。聖潔無瑕的主,預見自己將要為眾

Page 100: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108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人獻上作贖罪祭,難怪祂的聖潔的心突然憂傷,這種痛實不足為外人所道。滿有罪污的人,又怎能想到主的心情——無罪的主為我們成為罪?(林後五21)

二六39 無怪祂離開三個門徒,在園里稍往前走。無人能分擔祂的苦楚,更是無人象祂這樣禱告:“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我們不要以為主的祈禱表示祂不願意受死,或想出爾反爾。我們當記得祂在約翰福音十二章27至28節所說:“我現在心里憂愁,我說什麼纔好呢?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父啊,願你榮耀你的名!”因此,祂祈求苦杯或許可以離開祂,並不是指祂祈求不上十字架。因為,祂正是為此而來到世上的!

這個禱告是修辭性的,意思祂不是要得到答案,而是想教導我們一個功課。耶穌確實在說:“我父,假如有別的方法,使不虔敬的罪人能得救,而不用我上十字架,請你現在告訴我吧!然而無論如何,我希望你知道,我只渴望順從你的旨意。”

神有回答嗎?沒有;天上沉寂無聲。默然寂靜,顯示神別無他法,稱罪人為義,只有讓基督——無罪的救主——受死,為我們作代罪羔羊。

二六40,41 祂回到門徒那里,見他們睡着了。他們的心靈願意警醒,然而肉體卻軟弱。當我們想到自己的禱告生活,便不敢責備他們。我們投入睡夢中,多過專心祈禱;當警醒祈禱時,我們的心卻遊蕩四方。有多少次,主向我們說話,就如祂對彼得所說:“怎麼樣?你們不能同我警醒片時嗎?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

二六42 主第二次又去禱告;表示願意順服父的心意。祂願意喝苦杯,承擔一切的罪而死。

在祂的禱告生活中,祂必須單獨禱告。祂教導門徒禱告,也在他們面前禱告,但卻從沒有與他們一起禱告。祂有獨特的位格,也肩負着獨特的工作,這使別人無法在禱告生活中分擔祂的軛。

二六43∼45 祂第二次去見門徒,發現他們又睡着了。同樣,第三次也如是:祂祈禱,門徒睡着了。祂便對他們說:“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吧!時候到了,人子被賣在罪人手里了。”

二六46 門徒與主共同警醒守夜的機會終於溜走了。賣主的人漸漸走近,他的腳步聲從遠處移近。耶穌說:“起來!我們走吧”——不是逃避敵人,而是面對敵人。

離開客西馬尼園之前,讓我們再次聆聽主的啜泣,體會祂的憂傷,然後衷心感謝主。

八.耶穌在客西馬尼園遭背叛並被捉拿(二六47∼56)

無罪的救主,竟被祂創造的人出賣。這是歷史上一件極為異常的事。除了人類的墮落腐敗,我們根本不能解釋,促使猶大作出無法原諒的背叛,是基於什麼動機的了。

二六47 耶穌與十一個門徒說話之間,猶大與一群帶着刀棒的人來到。我們可以肯定,猶大並沒有意思要他們帶武器而來;他從沒看過救主反抗或還手攻擊。他們帶着武器,也許意味着祭司長和長老已下定決心,捉拿耶穌,不會給祂機會逃走。

二六48 猶大親吻耶穌,讓眾人從主的門徒中辨認出耶穌。這種普遍表達愛的方式,竟被濫用,成為最低劣的行為。

二六49 猶大走近主面前,說:“請拉比安。”然後過分地與他親嘴。經文中用了兩個不同的親嘴。第一個在第48節,是一般的親嘴;第二個在本節,是語氣較為強的

Page 101: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10�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字,表示重複或刻意的親嘴。

二六50 耶穌安然面對他們惡意的闖入,祂說:“朋友,你來要作的事,就作吧!”主的話當然使猶大極為意想不到,非常納悶,而事情立時起了急劇的變化。眾人立刻湧上前,毫不猶豫地捉住主耶穌。

二六51 其中一個門徒(從約翰福音十八章10節,我們知道那門徒正是彼得)伸手拔出刀來,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他的一個耳朵。似乎彼得並非旨在砍掉人家的耳朵;無疑他是想作出致死的一擊。他的目的跟他的判斷一樣,都是很差勁的;但事情有神的安排管理。

二六52 這時主耶穌顯出祂道德上的榮美。首先,祂斥責彼得:“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在基督的國里,得勝不是憑血氣爭奪回來的。在屬靈的爭戰上動干戈,只會帶來災禍,就讓天國的敵人動干戈吧,他們最終必然潰敗。讓基督的戰士訴諸祈禱、神的話和聖靈充滿的生命能力。

我們從路加醫生知道耶穌醫治了馬勒古的耳朵——馬勒古是受害者的名字(路二二51;約一八10)。這豈非奇異的恩典?主連恨祂的人也愛,並向尋索祂命的人施予慈愛。

二六53,54 假如耶穌想對付群眾,祂當然不單只有彼得的一把刀。祂大可以差遣十二營多天使(數目為三萬六千至七萬二千)。然而這種做法只會破壞神的計劃。聖經上預言祂要被出賣、受苦、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後復活;這些預言必須應驗。

二六55 耶穌便提醒眾人說,他們實在不當帶着武器出來捉拿祂。他們從沒有見祂強暴或搶劫。相反,祂一向都是個沉靜寡言的教師,天天坐在殿里教訓人。他們大可以輕易地捉拿祂,但他們卻放棄採用溫和的方法。他們為何要帶着刀棒?按人性而言,他們的行為簡直不可理喻。

二六56 不過,救主明白,人的惡念最終卻成就神指定的計劃。“但這一切的事成就了,為要應驗先知書上的話。”門徒知道無法拯救他們的主,便都離開他,痛苦地逃走了。如果他們的懦弱是無可寬恕的,那麼,我們的軟弱就更加不可原諒了。因為那時聖靈尚未住在他們心里,但我們卻有聖靈的內住。

九.耶穌在該亞法面前受審(二六57∼68)二六57 主耶穌要受兩次主要的審判:

在猶太領袖前受宗教的審判;在羅馬政權下受民事審判。歸納四卷福音書,可見每次的審判都分為三個階段。約翰敘述的猶太人審判,耶穌首先被帶到該亞法的岳父亞那面前。馬太的敘述是從第二階段開始,那時審判是在大祭司該亞法的家中舉行。公會已經在那里聚會。一般來說,被告人會給予時間作好準備,替自己辯護。然而不法的宗教領袖倉卒審判耶穌,要趕快把祂定罪(賽五三8),不讓祂得到公平的審判。

這晚,法利賽人、撒都該人、文士和長老組成公會,漠視應當遵守的規則。他們其實不應在晚上聚集,不應在猶太人的節期中聚集。再者,他們根本不可賄賂證人作假證供。裁決死罪,必須過了當晚,第二天才可宣判。還有,除非是在聖殿範圍的大石堂聚集,否則他們的裁決就不合法。但他們急不及待要除掉耶穌,這個猶太團體不惜鋌而走險,知法犯法。

二六58 該亞法是主持案件的法官,而公會顯然擔任陪審團和檢控官;至少這樣的組合並不按例執行。耶穌就是被告。彼得是旁觀者,他在遠處安全的地方和差役同坐,要看這事到底怎樣。

二六59∼61 猶太領袖發現要尋找假見證控告耶穌並非易事。如果他們履行責

Page 102: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110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任,依循審判程序,他們便會發現主是無辜的。最後,有兩個人前來,歪曲耶穌的話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約二19∼21)根據那些證人所言,耶穌曾恐嚇說要拆毀耶路撒冷的聖殿,然後把它重建起來。其實,耶穌是在預言自己的死和復活。猶太人這時竟把預言當作借口,乘機殺害耶穌。

二六62,63 審判期間,耶穌不發一言,“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賽五三7)。大祭司看見耶穌默然不語,便不耐煩起來。他逼祂發言,但主卻拒絕作答。大祭司便對他說:“我指着永生神叫你起誓告訴我們,你是神的兒子基督不是?”根據摩西的律法,如果大祭司起誓,猶太人便要作見證(利五1)。

二六64 作為一個奉公守法的猶太人,耶穌就說:“你說的是。”祂更肯定地說自己彌賽亞的身分和神性:“然而,我告訴你們,後來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着天上的雲降臨。”其實祂是說:“我是基督,是神的兒子,正如你所說。我的榮耀藏在我肉體之軀;我以另一個人的姿態出現,你們在我羞辱的日子看見我了。將來你們這些猶太人必看見我就是那榮耀的一位,看見我與神同等,坐在祂右邊,駕着天上的雲來臨。”

本節中,第一個你 5 0是單數,是指該亞法。第二個你是眾數(第三個你也是眾數),是指基督榮耀地顯現之時,仍然存活的以色列民的代表——猶太人。他們會清楚看見主就是神的兒子。

藍斯基寫道:“人們有時作出這樣的聲明:耶穌從沒有稱自己為‘神的兒子’。然而祂在這里(本節)鄭重地說祂不是別的一位。”51

二六65∼67 該亞法沒有錯過機會。耶穌暗示了但以理關於彌賽亞的預言:“我

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見有一位象人子的,駕着天上的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從大祭司的反應,可見他明白耶穌將自己和神當作同等(參看約五18)。於是他就撕開祭司的衣服,表示見證人感到褻瀆。他向公會說出煽動的話,要證實耶穌有罪。當人們問及耶穌的判決,公會答道:“他是該死的。”

二六68 陪審員向被告人動武,又吐唾沫在祂臉上,並且譏諷祂,叫祂顯出基督的能力,指出打祂的是誰。審判的第二階段也隨之完結。整個程序不但不合司法規矩,而且令人髮指。

十.彼得不認耶穌並悲痛落淚(二六69∼75)二六69∼72 彼得最黑暗的日子終於

來到。他在外面院子里坐着,一個年輕女子經過,說他是耶穌一夥的。彼得立刻猛烈否認:“我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他走到門口,可能想逃避別人的注目。然而又有一個使女公開說他曾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穌一夥的。這次,彼得發誓說不認得那個人。“那個人”就是他的主。

二六73,74 過了不多的時候,有些途人又來說:“你真是他們一黨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來了。”單單否認似乎不再奏效;這時,彼得發咒起誓,堅稱:“我不認得那個人。”立時雞就叫了,打破四周的沉默。

二六75 慣常的雞叫聲刺破清晨的寧靜,也深深刺傷彼得的內心。這個洩氣的門徒記起主曾說的話,就出去痛哭。

各卷福音書記述彼得否認耶穌的次數時間也不一樣,似乎互相矛盾。馬太福音、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這樣記述耶穌所說:“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太二六34;也見路二二34;約一三38)而馬可福音就這樣預告:“⋯⋯雞叫兩遍以先,你要三

Page 103: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111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次不認我。”(可一四30)可能雞叫不只一次,一次在晚上,一

次在黎明。此外,福音書也許記載彼得否認耶穌,一共至少六次。他在這些人面前否認基督:(1)使女(太二六69,70;可一四66∼68);(2)另一個使女(太二六71,72;可一四69 ,70);(3)旁邊站着的人(太二六73,74;可一四70,71);(4)一個男人(路二二58);(5)另一個人(路二二59,60);(6)大祭司的一個僕人(約一八26,27)。我們相信這僕人並不是上述的一個人,因為他說:“我不是看見你同他在園子里嗎?”聖經沒有記載其它人說過這句話。

十一.早晨在公會面前受審(二七1,2)

宗教審判的第三階段在早晨開堂,耶穌在公會面前受審。除非犯人承認有罪,否則案件不能當天判定;必須經過一晚,才可作出裁決,“好讓人們或許會起同情之心”。但今次,宗教領袖似乎急於遏制人們起同情心。由於晚間的審判是不合法的,他們只好早上召集會議,正式判決。

根據羅馬的法例,猶太領袖無權施行死刑。所以他們把耶穌趕快交給羅馬巡撫彼拉多。雖然他們極為恨惡羅馬人,但卻願意“利用”他們的權力,殺害更是恨惡入骨的耶穌,以滿足一己私慾。反對耶穌的人聯合起來,成為兇猛的敵人。

十二.猶大的後悔和死亡(二七3∼10)

二七3,4 猶大知道自己犯了罪,賣了無辜之人的血,便把錢交回給祭司長和長老。狡猾的陰謀者幾小時前還熱切與猶大合作,現在卻拒絕再管這事。這就是背叛的代價了。猶大就後悔,可惜他的後悔並不是向神的,不能引領他得救恩。他為自己的罪惹了禍而慚愧,可是他仍不願認耶穌基督為主

和救主。

二七5 猶大心里難過,把那銀錢丟在殿里——只有祭司可進的地方,便去自殺。參照使徒行傳一章18節所述,我們可以推論他在樹上自縊,繩索或樹枝斷裂,他的身體便仆倒懸崖,肚腹崩裂,所以腸子都流出來了。

二七6 祭司長看似“屬靈”,知道銀錢是血價,不可放在庫里。其實,他們是有罪的,用錢把彌賽亞買到手里。不過,他們似乎無動於衷,正如主曾說,他們的杯盤外表潔淨,然而里面卻裝滿了假善、悖逆和殺害人的事。

二七7∼10 他們用錢買了窑戶的一塊田,是用來埋葬外邦的異鄉人的,卻不知道外邦部族要侵入他們的國土,使他們的街道佈滿血跡。此外,這塊田成為了他們有罪之國的血田。

祭司長無意地應驗了撒迦利亞的預言,用埋葬的錢向窑戶買田地(亞一一12,13)。奇怪的是,撒迦利亞用了“庫”這詞代替“窑戶”(見英文修訂標準本聖經)。

祭司們躊躇不安,怕把流人血的銀錢放進庫里。這便應驗了經上的預言——把錢交給窑戶,換取他的田地。(讀經會出版《每日靈糧》)

馬太說這事應驗了耶利米的預言,而耶利米的預言明顯出自撒迦利亞書。他引耶利米的話,也許是根據希伯來文經卷和猶太傳統法典的——耶利米列在先知名單前排。路加福音二十四章44節出現類似用法,把詩篇放在希伯來文聖經正典的第三部分。

十三.耶穌首次在彼拉多面前受審(二七11∼14)

猶太人痛恨耶穌的原因是基於宗教理由,所以也以此為基礎審判耶穌。可是在羅馬的法庭里,宗教上的控訴是沒有效用的。

Page 104: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112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因此,他們便把耶穌帶到彼拉多面前,以三個政治理由控告耶穌(路二三2):(1)祂是革命者,誘惑百姓,對國家構成威脅;(2)祂鼓動百姓停止納稅,有損國家財富;(3)祂自稱是王,威脅王帝的權力和地位。

我們從馬太福音看見彼拉多就第三項控罪盤問耶穌。他問耶穌是否猶太人的王,耶穌便說是。於是猶太領袖中頓時爆發了一陣騷動,他們議論紛紛,詆毀耶穌。彼拉多見被告沉默不語,甚覺希奇;耶穌甚至沒有指斥他們任何一項控訴。也許這巡撫從沒見過這種情景——面對攻擊卻如此冷靜沉默。

十四.釋放耶穌還是巴拉巴?(二七15∼26)

二七15∼18 羅馬政權習慣在逾越節時,釋放一個猶太囚犯,以安撫猶太人。這時可以釋放的是巴拉巴,他是犯了叛亂和殺人罪的猶太人(可一五7)。也許因為他起義反抗羅馬政權,所以受到同胞的擁戴。當彼拉多要眾人從耶穌和巴拉巴中間選擇時,他們嚷着要釋放巴拉巴。巡撫並不感到希奇;他知道祭司長嫉妒耶穌,從他們所作的,便猜到眾人的意願。

二七19 彼拉多的夫人打發人來傳信,整個審判突然受到干擾。她催逼丈夫採取不干預的政策,不要裁決耶穌;因為她做了個十分不安的夢。這夢是關於他(耶穌)的。

二七20∼23 祭司長和長老在背後挑唆眾人,叫他們釋放巴拉巴,釘死耶穌。因此,當彼拉多再次問眾人願意釋放誰,他們高聲喊着要釋放那殺人犯。彼拉多的處境進退維谷,他猶豫不定,就問:“這樣,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我怎麼辦他呢?”他們一致要求釘死祂,這種堅決的態度實在令這位巡撫大惑不解。為何要釘死祂?祂犯了何罪?不過他根本沒有時間再冷靜考慮了;群眾歇斯

底里的叫囂聲充塞了他的耳朵:“把他釘十字架!”

二七24 彼拉多清楚知道,群眾的仇恨情緒高漲,騷亂正要開始。因此,他在眾人面前洗手,宣告流這無辜被告的血,與他無干。可是,彼拉多犯了審訊嚴重不公的罪,他的罪刻在歷史上,永遠不可磨滅;這些水也不能把他的罪洗刷淨盡。

二七25 群眾已經癲狂失態,沒有為自己的罪而憂心,甚至願意擔當後果:“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於是,以色列民從他們居住的地方蹣跚步向民族滅絕的厄運,從集中營落難到毒氣室,承受他們可怕的罪債——拒絕彌賽亞,並流祂無辜的血。他們仍然要面臨雅各遭難的日子——馬太福音第二十四章和啟示錄第六至十九章所述的七年大災難。這咒詛一直有效,直至他們承認那曾被拒絕的耶穌,是他們的彌賽亞王為止。

二七26 彼拉多釋放巴拉巴給群眾,於是巴拉巴精神從此掌管世界。殺人者仍然作王,公義的王被拒絕。按習慣,被定罪的耶穌被鞭打了。那皮鞭又長又重,上面有鋒利金屬,一鞭鞭的打在主的背上,皮鞭一抽,便血肉模糊。這時,庸碌無能的巡撫還可怎樣?只有把耶穌交給士兵釘十字架。

十五.士兵戲弄耶穌(二七27∼31)

二七27,28 巡撫的兵就把耶穌帶進巡撫的衙門,叫全營的兵都聚集在他那里——那里可能有幾百人。接着發生的真是不堪想象!宇宙的創造者和托着萬有者竟默然承受兵丁殘酷無恥的玩弄,這些兵丁正是祂所造的不配、滿有罪污的受造物。他們給他脫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紅色袍子,仿效穿上王袍。然而這袍子對我們來說卻意味深遠。由於紅色與罪有關(賽一18),耶穌穿起紅

Page 105: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113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袍,不免令人想到耶穌披上了我們的眾罪,好讓我們可以穿上神公義的袍子(林後五21)。

二七29,30 他們用荊蕀編作冠冕,把它壓在他頭上。撇開他們殘酷的嘲弄,我們深知主戴上荊蕀的冠冕,好叫我們能配戴榮耀的冠冕。他們譏笑主是罪的王;我們卻敬拜主是罪人的救主。

他們又給祂一根葦子,嘲諷祂握有王權。他們不知道那拿着葦子的手,就是那掌管世界的手。耶穌的手被釘刺傷,祂那傷痕累累的手也掌管宇宙的王權。

他們跪在他面前,稱祂猶太人的王。這樣的嗤笑還不夠,他們又吐唾沫在這完全人的臉上(地上從沒這樣完美無瑕的人),然後還拿葦子打他的頭。

耶穌默然承受這一切委屈,依然不發一言。“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來一二3)

二七31 最後,他們給他⋯⋯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帶他出去,要把祂釘十字架。

十六.王被釘十字架(二七32∼44)

二七32 我們的主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走了一段路(約一九17),兵丁便勉強一個叫西門的男人替耶穌背十字架(西門是來自北非的古利奈人)。有人認為他是猶太人,也有人認為他是黑人。最重要的是,他享有殊榮,替耶穌背十字架。

二七33 各各他是亞蘭文,意思“髑髏”。加略山是英語化的拉丁文音譯,希臘文是Kranion。也許這地方的形狀象髑髏,又或者這是行刑之地,所以便取了這個名。各各他的地點不能確定。

二七34 兵丁在耶穌被釘之前,給祂喝苦膽調和的酒。這種給犯人喝的酒,作用就如鴉片劑。耶穌拒絕喝,因為必須承擔人類

所有的罪債,不能減輕自己的痛苦,也不能麻醉自己的知覺。

二七35 馬太平淡而簡要地描述耶穌被釘十字架的事。他沒有刻意把事情戲劇化,沒有製造煽情的新聞,也沒有詳細披露令人不安的細節。他只是扼要地寫出真相:他們⋯⋯將他釘在十字架上。可是,這幾個字背後含有的深遠意思,永存不滅。

正如詩篇二十二篇1 8節所預言,兵丁拈鬮分他的衣服,奪去祂無縫的袍子。這些東西便是他在地上的全部財產了。鄧尼說:“這世上惟一完美的生命,便是主的生命。祂一無所有,離去的時候什麼都沒有留下,連身穿的衣服也沒有。”

二七36 這些兵丁正是世上小人物的代表。他們顯然不了解歷史。否則,他們絕不會坐在那里看守,反而會跪下敬拜耶穌。

二七37 他們在基督的頭以上安了一個牌子。這是猶太人的王耶穌。四福音所用的字眼並不一樣。52馬可這樣寫:“猶太人的王。”(可一五26)路加這樣寫:“這是猶太人的王。”(路二三38)約翰則這樣寫:“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約一九19)祭司長抗議說牌子上不可以記述事實,只可寫被告所認的罪狀。可是,彼拉多的權力駁回他們。所有人都清楚看見牌子上所寫,因為用了希伯來、羅馬和希腊的文字(約一九19∼22)。

二七38 無罪的神兒子左右有兩個強盜和祂同釘十字架。這不是因為以賽亞在七百年前預言,說祂會與罪犯同釘麼(賽五三12)?起初,兩個強盜都侮辱、謾罵耶穌(44節),可是其中一個後來悔過,剛好來得及得救;幾個小時後,他便與基督同在樂園了(路二三42,43)。

二七39,40 如果十字架反映了神的愛,它也同樣反映了人的敗壞。旁觀者停步,不過譏笑這位牧人,因為祂為羊捨命:

Page 106: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114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你這拆毀聖殿,三日又建造起來的,可以救自己吧!你如果是神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吧!”不信之人的理性說話是:“讓我們看見神蹟,我們才信。”自由主義者的口吻是:“從十字架上下來吧。換句話說,除去十字架的罪名,我們便會信你。”卜威廉曾說:“他們說如果耶穌從十字架上下來,他們便會相信了。但我們相信,是因為祂堅持留在十字架上。”

二七41∼44 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不禁異口同聲,呼喊說:“他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他們這句說話是辱罵耶穌;我們用這番話反過來撰讚美詩:

祂不能救自己,十架上的祂必然要死;否則,不能有憐憫,敗壞罪人無法靠近;神兒子基督必要流血,好叫罪人從罪中得自由。

          ∼麥藍伯

這話一點不錯:主必然要死,我們才得享自由。我們不能救其它人,因為我們也要尋求救恩。

宗教領袖取笑耶穌自稱救主,是以色列的王,是神的兒子;連強盜也一同咒罵祂。宗教領袖全都犯了詆毀神的罪。

十七.三小時黑暗(二七45∼50)二七45 祂所嚐透的一切苦難、侮辱,

都比不上此時此刻所面對的。從午正到申初(從正午到下午三時正),不僅巴勒斯坦遍地都黑暗了,祂聖潔的靈魂同樣暗淡無光。這時,祂正苦苦承受我們眾罪的咒詛,這種咒詛根本非筆墨所能形容。主三小時的折騰,把我們從地獄、從神對我們的罪所發的義怒中釋放出來。我們只模糊不清的看見,根本不明白為何祂要為我們的罪擔當神的義怒。我們只知道祂着實在這三小時替我們償還罪價,買贖我們,完成了惟一救贖我們的

工作。

二七46 約在下午三時,祂大聲喊着說:“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答案在詩篇二十二篇3節:“⋯⋯你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因為是祂是聖潔的,不能看罪人為無罪。相反,神一定要懲治罪。耶穌沒有罪,卻親自替我們承擔了一切罪。當神這位審判官俯視我們,看見無罪的代罪者背負了我們一切的罪,便離開祂這位愛子。耶穌的心深感這次的隔離。布朗寧夫人稱這為“以馬內利孤兒的哀號”,極為美妙:

離棄!神情願與祂寶貝兒子分離,叫亞當的罪從公義之子和父中間清除淨盡:噢,這一次,以馬內利孤兒的哀號,使祂的宇宙震撼不已——沒有迴響,一切寂然。“我的神呀!你離棄了我!”

        ∼布朗寧夫人

二七47,48 當耶穌喊着:“以利!以利⋯⋯”,站在那里的人,有的說祂在呼叫以利亞。不知道他們是真的把名字混淆了,還是在譏諷耶穌而已。有一個人拿海絨醮滿了醋,綁在長長的葦子上,送到耶穌的唇邊。從詩篇六十九篇21節看來,這種行為不是出於慈悲憐憫,相反,是要加添耶穌的苦楚。

二七49 一般人的態度是旁觀靜待,看以利亞會否成就猶太人古時的話——來主持公義。然而這不是以利亞到來的時候(瑪四5),耶穌在這刻必須受死。

二七50 耶穌又大聲喊叫,然後氣就斷了。大聲喊叫表示祂死時有力氣,而非軟弱地死。祂氣就斷了,可見祂的死與別不同。我們死,是因為我們不能掌握生命,自必會死的;但祂死,卻是他甘願選擇的。祂豈不

Page 107: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115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曾說:“⋯⋯我將命捨去,好再取回來,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約一○17,18)嗎?

宇宙的創造者,人類為自己傾盡一切,不過得到咒詛;祂制訂律法的要求,卻全然承受審判,償還罪價;祂聖潔之手所造的枝條,竟長出荊棘,成了祂蹙額上的冠冕;一根根刺破祂雙手的鐵釘,已被埋藏起來;在祂定意要往的幽僻之處,那里林木茂盛;他的身軀掛在樹上,就這樣死在木製的十字架上;然而十字架卻立在祂造的山上,頭上天際漆黑一片;因為祂的緣故,地上瀰漫陰霾,太陽向祂掩藏臉兒;因為祂的法度,宇宙沓然死寂,那令寶血傾流的矛刺;激動神憤怒之火,祂躺臥的石墳;一塊一塊的石,都出於祂的手,祂現在所掌的王位;千古之先早已握在手中,將來必有全新的榮耀,作祂頭上冠冕;那時萬膝必向祂俯伏敬拜。   ∼白德

十八.幔子裂開(二七51∼54)二七51 祂死亡的時刻到了。那時厚重

的幔帳被那無形之手在殿里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幔子本是用來隔住神所居住的至聖所,除了大祭司以外,誰都不能進去。只有一個人可以進到至聖所,但他也只可以一年進去一天。

希伯來書讓我們知道幔子代表耶穌的身體。幔子的破裂表示主肉身的死亡。借着祂的死,我們便可坦然進入至聖所,“是借着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

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來一○19,20)。現在,即使最卑微的信徒,也可以在任何時候,借着禱告和讚美來到神的面前。然而,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我們得享這分權利,是全靠主為我們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耶穌的寶血。

神兒子的死同樣使自然界產生極大的變化——非動物的受造物仿佛為創造者深感哀痛。那時發生了地震,磐石也崩裂,墳墓也開了。

二七52,53 我們要注意,耶穌復活以後,墳墓中的聖徒方出來,進了耶路撒冷城,向許多人顯現。聖經沒有說明這些復活的聖徒再死一次,還是與主耶穌同往天上去了。

二七54 自然界奇妙的震動,使羅馬的百夫長和他的下屬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希臘文在神的兒子前面沒有定冠詞,但字詞的次序使它帶有特定的意思)。53百夫長的意思是什麼?他們是全然承認耶穌基督是主和救主,還是認為耶穌與眾不同而已?我們不能確定。百夫長的話顯示一種懼怕的感覺;他們明白到大自然的搖動與耶穌的死有些關連,而不是與其余兩個同被釘的人有關。

十九.忠心的婦人(二七55,56)這里特別提到幾位曾經服侍主、跟隨耶

穌從加利利到耶路撒冷的婦人。抹大拉的馬利亞、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並有西庇太的妻子撒羅米,都在那里。這些婦人深深愛戴耶穌,這分愛使她們無懼地站在那里,發出獨特的光輝。她們留在現場,與基督同在,但其它男門徒卻為自己的安危拔足逃跑。

二十.埋葬在約瑟的墳里(二七57∼61)

二七57,58 有一個財主,名叫約瑟,

Page 108: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116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是亞利馬太來的。他也是公會的一分子。這人沒有贊成公會的議決,把耶穌交給彼拉多(路二三51)。這樣看來,他一直是祕密的門徒,但這時他置生死於道外,大膽地去見彼拉多,要求他批准埋葬他的主。我們可以想象彼拉多是何等的驚訝,猶太人會是何等的惱怒:一個公會成員竟然公開為被釘死的耶穌挺身而出。約瑟埋葬耶穌的身體,其實也同時在經濟上、社會上、信仰上埋葬了自己。他這次的舉動使他與殺害主耶穌的宗教制度永遠分開。

二七59,60 彼拉多答允他的要求。約瑟衷心地用干淨細麻布裹好耶穌的身體,在麻布中間放了香料,使耶穌的身體不致腐壞。然後,他把耶穌的身體放在自己的新墳墓里,就是他鑿在磐石里的墳墓。墳墓的出口用一塊大石頭封着,那大石狀似磨石,那凹縫也是從磐石鑿出來的。

幾百年前,以賽亞曾預言:“⋯⋯人還使他與惡人同埋;誰知死的時候,與財主同葬。”(賽五三9)祂的仇敵無疑想把祂的身軀投到欣嫩谷,讓屍體被焚燒垃圾的火所毀掉,被豺狼吞吃。然而神的能力高過他們的計謀;祂用約瑟確保耶穌必與財主同葬。

二七61 約瑟離開以後,抹大拉的馬利亞、並雅各和約西的母親對着墳墓坐着守夜。

二十一.守着的墳墓(二七62∼66)

二七62∼64 逾越節的第一天稱為預備日,是主被釘的日子。第二天,祭司長和法利賽人都心感不安。他們記得耶穌曾說要復活,於是便跑到彼拉多那里,要求派人特別看守墳墓。他們宣稱,這樣做是防止他的門徒把祂的身體偷去,然後製造假象,使人以為祂復活了。如果這事真的發生,他們便害怕那後來的迷惑會比先前的更利害了。換句

話說,關於主復活的消息比祂自稱彌賽亞、是神的兒子,所帶來的後果更不堪設想。

二七65,66 彼拉多回答說:“你們有看守的兵。去吧!盡你們所能的把守妥當。”這句話顯示他可能早準備了一個羅馬兵,替他們看守墳墓。意思可以是:“我答允你們的要求,現在派一個守衛兵給你們。”彼拉多說:“盡你們所能的,把守妥當”這話豈不諷刺?當然,他們盡力把守墳墓。他們封了石頭,看守的士兵把守妥當。可是,他們最好的安全措施並不夠全備。如安格所說:

在第62至64節,祂的仇敵作了預防措施。他們“封了石頭,將墳墓把守妥當”,然而神的能力高過他們的詭計。祂為王的復活提供了不容置疑的證據。54

拾伍.王的得勝(二八)一.空的墳墓和主的復活(二八1∼

10)二八1∼4 星期日黎明之前,那兩個

馬利亞來看墳墓。她們到了那里,忽然地大震動。因為有主的使者,從天上下來,把墳墓口的石頭輥開,然後坐在上面。羅馬看守的人見他們的光芒和潔白衣服,便嚇得昏倒了。

二八5,6 天使堅固婦女的心說,沒有什麼可害怕。她們尋找的那位已照他所應許的,復活了。“你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石頭被挪開,不是讓主出來,而是讓婦人看見祂已復活。

二八7∼10 天使催促婦人快去向他的門徒宣佈這滿有榮耀的消息。主再次活着,並且要往加利利見他們。她們宣佈了消息,便回到空空的墳墓去。那時耶穌親自向她們顯現,問候他們“願你們平安”。55她們抱

Page 109: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117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住他的腳敬拜他。然後,主親自吩咐她們告訴門徒,說他們會在加利利見到祂。

二.士兵受賄撒謊(二八11∼15)二八11 兵丁恢復了知覺,其中有幾個

羞愧地跑去把所發生的事告訴祭司長。他們失職!墳墓空空如也!

二八12,13 宗教領袖們的驚惶失措可想而知。祭司們召開祕密會議,與長老相謀對策。他們非法地賄賂兵丁,叫他們捏造謊言,說兵丁睡覺的時候,門徒來把耶穌的身體偷去了。

這個解釋引起更多的疑問。為什麼兵丁在看守的時候竟然睡覺?門徒怎樣能挪開石頭,而不吵醒他們?為何所有的兵丁都在同一時間睡着?如果他們真的睡着,他們又怎知道門徒偷了耶穌的身體?如果這故事是真的,為何兵丁又要受賄說出真相?如果門徒偷了主的身體,為什麼他們有足夠時間替主脫去屍服,並且把麻布卷起放在一處?(路二四12;約二○6,7)

二八14 其實,兵丁受賄捏造故事,正犯了罪,因為根據羅馬法律,當值的時候睡覺會被判處死刑。所以,猶太領袖必須答允兵丁,一旦這捏造的故事被巡撫聽見,他們便會干預制止。

公會知道真相是經得起任何考驗,而謊話則必須靠更多的謊話來支持。

二八15 可是,這神話一直流傳在許多猶太人中間,直到今日,在外邦人中間也一樣。而且,有更多的神話出現了。史密夫總括了其中兩個神話:

1. 首先,有人認為那些婦女到了錯誤的墳墓。仔細想想吧。從星期五下午至星期日早上的短短期間,你會忘記至愛的人的墳墓嗎?此外,這不是亞利馬太人約瑟的墓地。這是他私人的花園,里面沒有其它墳墓。

現在,讓我們假設那里有其它墳墓,並假設婦人們因為淚眼盈眶,蹣跚而行,結果找錯墳墓。

那麼,她們也情有可原。但拳頭堅硬的漁夫西門彼得和約翰並沒有哭。他們也有去墳墓那里,並且也發現內里空空的。你認為他們會到錯墳墓嗎?更重要的是,當他們到了墳墓,發現主已不在里面,那時有天使對他們說:“他不在這里⋯⋯已經復活了。你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你認為那天使同樣找錯了墳墓嗎?可是,別忘記,聰明的人已有另外一些理論了。這又是何等無意義的理論!

2. 也有人認為耶穌沒有死,不過昏了,祂後來在黑暗的墓中恢復了知覺,便走了出來。然而人們用了一塊巨石堵塞墳墓,而且用了羅馬政府的封條封住了。墓里的人不可能滾開石頭,因為石頭向墓穴傾側,正好堵住了凹陷處。貧血的主絕不可能走出墳墓。

簡單的真理是:主耶穌的復活在歷史上有全然確實證據。祂受難之後,親自向祂的門徒顯現,提供鐵一般的證據。試想想祂親自顯現的一些特別例子:

1. 向抹大拉馬利亞顯現(可一六9∼11)

2. 向眾婦人顯現(太二八8∼10)3. 向彼得顯現(路二四34)4. 向正在往以馬忤斯的兩個門徒顯

現(路二四13∼32)5.向眾門徒顯現,除了多馬(約二

○19∼25)6.向眾門徒顯現,包括多馬(約二

○26∼31)7. 在加利利海向七個門徒顯現(約

二一)8. 向超過五百個信徒顯現(林前

一五7)9. 向雅各顯現(林前一五7)

10. 向橄欖山上的門徒顯現(徒一3∼12)

 基督徒信仰的一個最大、而且不可動搖的基石便是主耶穌基督復活的歷史

Page 110: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118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明證。現在你和我能夠仍然站立,為所相信的爭辯,是因為我們擁有鐵一般的事實,這事實不能被否定。人們可以不認同這事實,但卻不能否定它。56

三.大使命(二八16∼20)二八16,17 復活的主耶穌在加利利不

知名的山上向祂的門徒顯現。這次顯現與馬可福音十六章15至18節和哥林多前書十五章6節所記載的顯現相同。他們這次重聚何等美妙感人!祂所受的苦難已永永遠遠地成為過去。祂現在以榮耀之軀站在門徒面前。他們敬拜這位活着的、可愛的主——雖然他們中間有人仍然心存疑惑。

二八18 主然後便解釋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已賜給祂了。當然,祂永遠掌有一切的權柄。不過,祂談及的權柄是指祂是新創造的主人。因着祂的死和復活,祂有權柄賜永生給一切神交給他的人(約一七2)。作為一切創造的首生者,祂一直握有大權。但祂現在已完成救贖的工作,就握有權柄,成為從死里首先復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西一15,18)。

二八19,20 作為新創造的主人,祂頒布大使命。這大使命包括天國在現階段王被拒直至祂第二次降臨的期間,所有信徒要遵守的“標準命令”。

大使命包含了三個命令,而不是三個建議:

1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這不是意味着要令全世界悔改歸主。門徒必須借着傳福音給每個國家、種族、人民和不同語言的人,讓其它人成為救主的學生或跟隨主的人。

2.“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基督的使者肩負着責任,教導初信徒受洗的意義,並且敦促他們遵守這命令。在受洗的時候,基督徒公開承認自己與三一神的關係。他們認神為他們的父,認耶穌基

督為他們的主和救主,並且認聖靈是居住在他們里面、賜給他們力量和教導他們的那位。第19節的“名”字是單數。雖然只有一個名,但卻有三個位格——聖父、聖子和聖靈。

3.“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大使命不單是傳福音,單單使人悔改歸主和讓他們懂得照顧自己。這些並不足夠。門徒必須教導初信徒遵守基督的教訓;這些教訓記載在新約聖經里。作門徒最重要的,是成為象主的人;要成為象主的人,就要有系統地受聖經的教導和遵從神的話。

救主再次應許,祂與祂的門徒同在,直至世界(時代)的完結。門徒不會孤軍作戰。他們事奉和外出傳福音時,便知道神的兒子與他們同在。

注意與大使命相連的四個“所有”:所有的權柄、(所有)萬民、(所有)所吩咐你們的和(所有)常。

最後,福音書以榮耀之主的命令和安慰結束。祂這番話距離現今已接近二十個世紀,但有着同樣的力量,同樣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同樣須要遵行。這個使命尚未完成。

我們又當作什麼來遵行祂最後的吩咐呢?

評註1(一1)耶和華(Jehovah)是希伯來

名字耶威(Yahweh)英語化的形式,傳統上翻譯為“主”(中文和合本大部分直接譯為“耶和華”)。試比較類似的情況:耶穌(Jesus)是希伯來文約書亞(Yeshua)英語化的形式。

2(四2,3)第一類條件從句,用ei加上陳述語氣。經文可以意譯為“如果(並我承認)你是神的兒子”,或“由於你是神的兒

Page 111: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馬太福音

11�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子”。3(附篇)“時代”是一個管治時期或

代管工作,描述神在歷史上任何一時期,用以對待人類的方式。“時代”一詞本身並不是指一段時間,而是在任何年代中屬神的計劃。一個相類的用法是當我們說政府任期,指的是國家領袖在職期間所施行的政策。

4(五13)伯恩斯(Alber t Barnes), Notes on the New Testament, Matthew and Mark,頁27。

5(五22)批判性文本(新英王欽定本以“NU”作標記的註腳)省略了“無緣無故的”,將義怒也排除在外。

6(五44∼47)批判性(NU)文本作外邦人的稅吏。

7(五44∼47)主要文本(以大部分手抄本為根據)作弟兄的朋友。

8(六13)有些學者教導,讚美辭乃因禮拜儀式的需要,節錄自歷代志上二十九章11節。然而此說純屬猜測。傳統更正教(英王欽定本)的主禱文形式,是完全有理的。

9(七13,14)批判性文本和主要文本,在這裡都有感嘆語氣,作:“引到永生那門是何等的小,路又是何等的難,而找着的人也少!”最古的手抄本(通常是Nu)和大量的手抄本(M),與傳統文本(TR)歧異,前者幾乎肯定是對的。由此看來,英王欽定本傳統的文本支持較弱。

1 0(七2 8 , 2 9)詹姆遜、霍石、鮑爾朗(Jamieson, Fausset & Brown), Critical and Explanatory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頁50。

1 1(八 2 )聖經中提到某些形式的大麻風,跟我們稱為漢森氏病(H a n s e n ' s disease)的麻風病不同。譬如在利未記中,大麻風包括能感染房子和衣物的病。

1 2( 八 1 6 , 1 7 ) 蓋 伯 林 ( A r n o C . Gaebelein), The Gospel of Matthew,頁193。

13(八28)新英王欽定本作格拉森,而

Nu文本(及中文和合本)作加大拉。這是村莊和城鎮等地方重疊使用的名稱。

1 4(九 1 6 )蓋伯林( G a e b e l e i n ) , Matthew,頁193。

15(九17)朴定喬(W. L. Pettingill)Simple Studies in Matthew,頁111-112。

16(一○8)大部分手抄本在這略去“叫死人復活”一句。

17(一○21)麥柯理(J. C. Macaulay), Obedient Unto Death: Devotional Studies in John's Gospel, 11:59。

1 8( 一 ○ 4 1 ) 裴 雅 森 ( A r t h u r T . Pierson), “The Work of Christ for the Believer”, The Ministry of Keswick, First Series,頁114。

19(一一27)麥根連(Alva J, McClain), The Greatness of the Kingdom,頁311。

20(一一30)朱偉慈(J. H. Jowett),在天糧中引述。

21(一二8)羅傑斯(E. W. Rogers), Jesus the Christ,頁65,66。

2 2(一二1 9)麥根連(M c C l a i n) , Kingdom,頁283。

23(一二21)祁賴斯及李尼(Kleist and Lilley), The New Testament Rendered From The Original Greek with Expanded Notes,頁45。

24(一二27)蒲愛勒(Ella E. Pohle), C. I. Scofield's Question Box,頁97。

25(一二34,35)雖然批判性文本和主要文本都省略了“心裡”,但經文仍然能夠叫人明白。

2 6(一三 1 3 )伍德榮( H . C h e s t e r Woodring),馬太福音課堂筆記,以馬忤斯聖經學院,1961。

27(一三22)凌耳(G. H. Lang), The Parabolic Teaching of Scripture,頁68。

2 8(一三2 4∼2 6)安格(M e r r i l l F, Unger), Unger's Bible Dictionary,頁68。

29(一三33)白洛克(J. H. Brookes), I

Page 112: 馬太福音 - Livingstone · 開基督的信息,是最合邏輯的。 馬太福音長久以來都是四福音的首卷, 因為這書一向被公認為首卷寫成的福音書,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120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Am Coming,頁65。30(一三49,50)蓋伯林(Gaebelein),

Matthew,頁302。31(一四4,5)出處不詳。32(一六2,3)當然,這些天氣的指示適

用於以色列地,但在北美洲或英國則不合用。

33(一六7∼10)五千人吃飽的神蹟的十二kophinoi零碎,可能比四千人吃飽的神蹟中的七spurides零碎少。

34(一六17 ,18)摩根(G. Campbe l l Morga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tthew,頁211。

35(一六19)雷歷(Charles C. Ryrie)編輯,The Ryrie Study Bible, New King James Version,頁1506。

3 6(一六 2 0 )司徒雅各( J a m e s S . Stewart), The Life and Teaching of Jesus Christ,頁106。

3 7(一六 2 6 )班豪斯( D o n a l d G . Barnhouse) Words Fitly Spoken,頁53。

38(一八11)批判性文本略去本節,但大部分手抄本(M)都有紀錄。

3 9(二○1 5)司徒雅各( J a m e s S . Stewart), A Man in Christ,頁252。

40(二○31∼34)蓋伯林(Gaebelein), Matthew,頁420。

4 1(二一6)蘭格(J . P. L a n g e) , A Commentary on the Holy Scriptures, 25 Vols,頁碼不詳。

42(二三9,10)魏思桐(H. G. Weston), Matthew, the Genesis of New Testament,頁110。

43(二三14)批判性(Nu)文本略去第二禍。

4 4( 二 三 2 5 , 2 6 ) 主 要 文 本 以 不 義(adikia)取代放蕩(akrasia)。

4 5 ( 二 四 2 9 ) 韋 利 可 夫 斯 基 ( I . Velikovsky), Earth in Upheaval,頁136。

46(二四30)同樣的希臘字(ge,比較

英語的前綴“geo”)指陸地也指土地。47(二四34)格連特(F. W. Grant),

Matthew , Numerical Bible, The Gospels,頁230。

48(二四36)NU本文加上“子也不知道”(和合本同)。

49(二五28,29)單張Our Lord's Teachings About Money,頁3∼4。

50(二六64)希臘字單數代名詞su作強調之用。第二個你是humin(複數),而第三個按動詞opsesthe翻譯結尾。

51(二六64)藍斯基(R. C. H. Lenski), The Interpretation of St. Matthew's Gospel,頁104。

52(二七37)如果將所有節錄部分拼在一起,就作“這是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另一個可能是四卷福音書的作者都完整地紀錄了牌子上的文字,只是各自引述不同的語文的記錄,所以有差異。

53(二七54)在希臘文中,動詞前面的定謂語一般沒有冠詞(Colwell定律的一部分)。

5 4(二七6 5 , 6 6)安格(M e r r i l l F . Unger), Unger's Bible Handbook,頁491。

55(二八8)“願你們歡欣”(和合本作“願你們平安”)是希臘人慣常打招呼的用語。在這復活日的早晨,新英王欽定本這直譯似乎最為合適。

56(二八15)史密夫(Wilbur Smith), In the Study, Moody Monthly, April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