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力学快讯 2 10 - jsstam.org.cnjsstam.org.cn/compmech/2016/2-10.pdf ·...

15
计算力学快讯 计算力学快讯,第2卷,第10期,20161028计算力学快讯简介:本快讯是分享计算力学及相关软件信息的一个交流平台;由海大学工程与科学数值模拟软件 中心主办;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各位计算力学同仁的投稿和反馈意见 辑组http://em.hhu.edu.cn/compmech/bwh.html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em.hhu.edu.cn/compmech/ 订阅或退订址:http://em.hhu.edu.cn/compmech/register.html 本期内容下载:计算力学快讯2016年第2卷第10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何梁何利奖折射创新驱动发展喜人态势 中国计算力学大会暨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大会’2016在杭州成功举行 量子力学+药物化学+云计算制药问鼎全球创客大赛 深圳超算参与航天工程力学项目喜获立项资助 学术会议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t Varied Length Scales 2017年第六届计算力学研讨会 学术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精华 专访自然科学四位主:他们看好中国科研 第 1 页

Transcript of 计算力学快讯 2 10 - jsstam.org.cnjsstam.org.cn/compmech/2016/2-10.pdf ·...

计算力学快讯

计算力学快讯,第2卷,第10期,2016年10月28日

计算力学快讯简介:本快讯是分享计算力学及相关软件信息的一个交流平台;由河海大学工程与科学数值模拟软件

中心主办;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各位计算力学同仁的投稿和反馈意见。

编辑组:http://em.hhu.edu.cn/compmech/bwh.html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em.hhu.edu.cn/compmech/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em.hhu.edu.cn/compmech/register.html

本期内容下载:计算力学快讯2016年第2卷第10期

本期目录:

◆ 新闻报道

何梁何利奖折射创新驱动发展喜人态势

中国计算力学大会暨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大会’2016在杭州成功举行

“量子力学+药物化学+云计算”制药问鼎全球创客大赛

深圳超算参与航天工程力学项目喜获立项资助

◆ 学术会议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t Varied Length Scales

2017年第六届计算力学研讨会

◆ 学术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 网络精华

专访自然科学四位主编:他们看好中国科研

第 1 页

计算力学快讯

=======================================================================================

新闻报道

-------------------------------------------

何梁何利奖折射创新驱动发展喜人态势

(摘自 科学网)

10月21日,一年一度的何梁何利基金奖揭晓。科技部奖励办分析认为,本届51位获奖科学家所取得的成

果,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37%处在“并行”状态,61%已居于“领先”水平。这折射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引领科技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喜人态势。

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荣获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35名科

学家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5名科学家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据分析,从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看,我国基础研究在多个领域引领学科前沿,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仅

“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得主在生物医学领域卓越成就,非线性最优化计算方法、磁约束核聚变研究、中生代鸟

类研究等,均彰显出中国科学的国际领先地位,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科技国际影响力。

在航空航天领域,科学家们顺应国家战略需求,在空空导弹、飞航导弹、先进武器装备等方面取得的成

果,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大提升了我国的战略威慑力。精密区域数字高程基准确定的多

项理论,长寿命航天肼分解催化剂,航天器自主导航技术,空间润滑材料技术体系等对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做出

了重要贡献。

在推动国家经济方面,卫星激光通信技术为我国空间高速信息网络建设奠定了基础;自主研发成功的总线

芯片,主要指标优于国外产品,改变我国仪表产业长期“无芯”的局面;国产存储系统的创新发展,打破了国

外垄断,有力保证国家信息安全;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信号控制系统取得的杰出成果,解决了复

杂电磁兼容和信号识别等关键技术难题,已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有力地保障列车安全运行。

此外,本次获奖人年龄最大的70岁,年龄最小的41岁,平均年龄为52岁,较去年降低5岁,整体年龄结构趋

于年轻化。其中,4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约占10%,45岁至60岁的,约占68%,60岁以上的约占22%,这说明中

青年科学家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中国计算力学大会暨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大会’2016在杭州成功举行

第 2 页

计算力学快讯

本快讯综合报道: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6暨第四届钱令希计算力学奖颁奖大会、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大

会’2016于2016年10月16-20日于杭州成功召开,本次大会旨在展示近年来华人学者在计算力学领域取得的最

新进展和成就,进一步促进计算力学的发展和工程应用。大会共包含有14个大会邀请报告,以及18个主题下共

计61组的分会场报告,来自世界各地370多位计算力学领域的华人学者参加了大会。主会场上钱令希计算力学

成就奖获奖人清华大学张雄教授做了大会邀请报告“Numerical Simulation with Finite Element Material

Point Method for Problems of Extreme Deformation”,钱令希计算力学青年奖获奖人西北工业大学大学朱

继宏教授做了大会邀请报告“Matching Design in Integrated Layout and Topology Optimization for

Structure Systems”,另外钟万勰院士、陈俊杉教授、郑耀教授、庄茁教授、刘桂荣教授、陈俊贤教授、李

刚教授、顾元通教授、石根华教授、姚振汉教授、官忠伟教授、章青教授等多位著名计算力学学者均做了大会

报告。会议闭幕式上宣布了下一届中国计算力学大会暨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大会将于2018年在南京举行(会议承

办单位为河海大学)。

图1 大会现场

第 3 页

计算力学快讯

图2 钱令希计算力学奖颁奖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量子力学+药物化学+云计算”制药问鼎全球创客大赛

(摘自 搜狐网)

2016“阿里巴巴诸神之战全球创客大赛”在2016杭州·云栖大会的最后一天压轴落下帷幕,整整一天的赛

事,现场始终座无虚席。最终,来自美国硅谷赛区的XtalPi团队夺得全球总冠军。

本次创客大赛从2016年6月正式启动,10月中旬结束,历经4个月,涵盖国际7个赛区、国内9个赛区,共收

集到有效商业计划书1517个,最终决出共19支团队有资格参加在杭州举办的全球总决赛,项目类型包括大数据

应用、智能硬件、网络安全、人工智能、VR等,既有前沿科技的概念型项目,也有商业模式更清晰的准成熟产

品。

本次大赛延续了2015年诸神之战的“精英”择选标准,所有参赛团队中的核心成员都具有500强、BAT工作

经历或毕业于知名大学的背景,更从去年的“大中国”真正走向了全球化。据悉,今年大赛收到的商业计划书

数量同比增长了15%,整体参赛项目质量与2015年相比也有很大提升。

比赛当天,国内外项目相继登台路演,同时还穿插了阿里云、知名投资机构和创客的精彩分享,现场吸引

了超700名观众观赛,线上超60万观众在线观看直播。

最终,来自美国硅谷赛区的XtalPi团队夺得总冠军,这是一支由MIT量子力学的博士们组成的队伍。他们正

在采用“量子力学+药物化学+大规模高性能云计算”的办法来大幅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打破药物研发过程中的

第 4 页

计算力学快讯

专利壁垒,提供合规的仿制药(类似疗效但无昂贵专利控制的药),去满足广大患者的低成本用药需求,项目

核心计算量达上万核CPU。

XtalPi创始人温书豪在接受媒体的采访中表示:“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但是内部分子的晶型排列不同,

天壤之别。药企长期以来的痛点就是研发过程中要经历成千上万次试验,动辄好几年。而通过‘量子力学+药

物化学+大规模高性能云计算’的办法,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能完成。”

大赛负责人介绍,全球总冠军将获得价值21.6万美金的阿里云产品使用代金券,并加入由阿里云国际业务

部及阿里巴巴创新中心联合量身打造的全球市场扶持计划。

此外,“阿里云银杏谷联名基金”也当场投资4个团队,投资金额达5400万人民币,投资团队涉及网络安

全、户外运动社交、足球视频自媒体等领域。

阿里云相关负责人表示,创业大赛的举办仅仅是阿里云对创新创业者扶持政策中的一部分,未来还计划在

线上每年扶持1500家初创企业,覆盖2万名创业者;每年举办创业者大会,覆盖创业者5万人;每年举办1000场

创业培训等活动,覆盖对象超10万创业者;总体聚集超100万中小创业者:“云计算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普惠科

技,采用公共云平台后,计算成本能够降低70%,而创新效率则上升300%,我们希望整合和对接更多阿里巴巴

集团的资源,帮助广大创业者更加聚焦和高效地创业。”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深圳超算参与航天工程力学项目喜获立项资助

(摘自 新浪深圳科技频道)

近日,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参与联合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航天行业的工程力学优化设计平台

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获得科技部正式立项批复。

该项目针对航天这一国防安全战略性行业,瞄准航天装备研发中工程力学分析优化这一关键领域展开研

究,除深圳超算外,项目团队还汇聚了大连理工大学、航天一院、三院、八院等国内航天行业主流院所队伍。

该项目将基于航天行业多约束、多场耦合条件下结构设计优化、组合结构设计优化等复杂应用背景,在底层基

础理论与算法、软件平台研发设计、应用环境集成测试等三大方面展开研究,所形成的平台将针对航天装备研

发开展工程力学优化应用示范,并力争实现若干核心功能超越国际同类产品。

该项目实施周期4.5年,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将充分利用在高性能计算集群软硬资源优势,以及结构、流

体等工程仿真设计经验,确保该项目如期保质保量完成。

第 5 页

计算力学快讯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会议

-------------------------------------------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t Varied Length Scales

清华大学刘岩副教授供稿

(June 11-15, 2017, Albufeira(Algarve), Portugal)

A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t Varied Length Scales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in Design will be held in Albufeira(Algarve), Portugal on June 11-15, 2017. The

symposium aims at bring together experts in the following (but not limited to) fields,

• Multiscale Methods and Multiscale Analysis

• Molecular Simulation

• Coarse-Grained Molecular Dynamics

• Dislocation Dynamics

•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 Peridynamics

• 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

•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 Continuum-Based Methods (FEM, Meshfree Methods, MPM, etc.)

• Combination and Coupling of Numerical Methods

• Numerical Analysis for Nanowire, Nanotube and/or Graphene

•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NEMS and MEMS

• Numerical Methods for Multiphysics Phenomena

• Numerical Methods for Extreme Deformation Events

• Modeling of Micro-structures and Meso-structures

• Material Design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Submission of abstracts is now open until December 15, 2016. You may refer to the conference website

http://paginas.fe.up.pt/clme/M2D2017/ for detailed guides. Please select “topic: symp_09” when submitting the

abstract.

第 6 页

计算力学快讯

Fo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either of the following:

Dr. Yan Liu

Schoo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Tel: +86-10-6278 9122

Email: [email protected]

Professor Xiong Zhang

Schoo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Tel: +86-10-6278 2078

Email: [email protected]

[返回本期目录栏]

-------------------------------------------

2017年第六届计算力学研讨会

(January 03-05,2017,泰国曼谷)

会议简介:

2017年第六届计算力学研讨会(CCM 2017)将于2017年1月3-5日在泰国曼谷举行。本届大会将特邀国内外计

算力学研究领域内的学者专家前来参会,并做出精彩的报告。本次大会旨在为行业内专家和学者分享技术进步

和业务经验,聚焦计算力学的前沿研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2017年第六届计算力学研讨会(CCM 2017)是由

多方科研单位及高校共同协办,在领域内享受盛名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之一。

征稿主题:

Fluid Mechanics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

Aerodynamics

Boundary Layers and Transition

Buoyant Flows

Coastal and Ocean Fluid Dynamics

第 7 页

计算力学快讯

Environmental Flows

Flows with Heat Transfer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Free Boundary Flows

High-speed and Chemically Reacting Flows

Microfluidics

Eddy Simulation

Multiphase Flows

Newtonian & Non-Newtonian Flows

Reactive & Combustion Flows

Complex Fluids

Fluid-Solid Coupling

Flow Simulation

Rock Mechanics

Rock Dynamics

Basic Property

Constitutive Relation

New Theory

Numer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Stability and Risk Analysis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Rock Fracture Mechanism

Rock Blasting

Stability Analysis of Rock Engineering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Rock Engineering

The Test of Rock Dynamic Parameters

Solid Mechanics

Boundary Element Methods

Finite Element Methods

Discrete Element Methods

Material Mechanics

Structural Dynamics

Contact Mechanics and Tribology

Dynamic Failure and Fracture

Fracture and Damage Mechanics

第 8 页

计算力学快讯

Biomechanics

Linear and Nonlinear Dynamics, Testing, Impact and Crashworthines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投稿说明:

1、论文须是英文稿件,且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发表论文的作

者需提交全文进行评审,只做报告不发表论文的作者只需提交摘要。

2、论文需要符合主题、论据充分、具备实用价值和创新性。

会议演讲人:

Dr. Mostafa Ranjbar Eastern Mediterranean University, Turkey

Dr. Eugene O. Kamenetskii Ben Gurion University of the Negev, Israel

Prof. Peng-Sheng Wei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Chinese Taipei

Prof. Yuri Penionzhkevich Joint Institute for Nuclear Research,, Russia

Prof. Zhuge Ya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 Australia

Prof. Farzad Mashayek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USA

会议日程:

January 3 14:00-16:00 Registration

16:00-16:20 Registration

16:20-18:00 Registration

January 4 8:30-10:00 Invited Speech Session

10:00-10:20 Coffee Break

10:20-12:00 Invited Speech Session

14:00-16:00 Invited Speech Session

16:00-16:20 Coffee Break

16:20-18:00 Invited Speech Session

January 5 8:30-10:00 Technical Session

10:00-10:20 Coffee Break

10:20-12:00 Technical Session

14:00-16:00 Technical Session

16:00-16:20 Coffee Break

16:20-18:00 Technical Session

重要日期:

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16年11月23日

会议日期:2017-01-03至2017-01-05

联系方式:

第 9 页

计算力学快讯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13264702250

邮箱:[email protected]

网址:http://www.engii.org/workshop/ccm/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期刊

-------------------------------------------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2016年,108卷 5-8期 )

Numerical integration of rate-independent BCC single crystal plasticity models: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classes of numerical algorithms

Holanyo K. Akpama, Mohamed Ben Bettaieb and Farid Abed-Meraim

An energy–momentum consistent method for transient simulations with mixed finite elements developed in the framework of geometrically exact shells

Peter Betsch and Alexander Janz

Multisurface plasticity for Cosserat materials: Plate element implementation and validation

Michele Godio, Ioannis Stefanou, Karam Sab and Jean Sulem

A new multi-scale dispersive gradient elasticity model with micro-inertia: Formulation and C0-finiteelement

implementation

Dario De Domenico and Harm Askes

Lagrange extraction and projection for NURBS basis functions: A direct link between isogeometric and standard

nodal finite element formulations

Dominik Schillinger, Praneeth K. Ruthala and Lam H. Nguyen

Linear unconditional energy-stable splitting schemes for a phase-field model for nematic–isotropic flows with

anchoring effects

Francisco Guillén-González, María Ángeles Rodríguez-Bellido and Giordano Tierra

Generalized B-bar: unlocking multiple compliance modes of finite elements with stiff-fiber anisotropy

第 10 页

计算力学快讯

S. P. Oberrecht and P. Krysl

A pseudospectral tau approximation for time delay systems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other weighted-residual-type

methods

Dávid Lehotzky and Tamás Insperger

FDM and FEM solutions to linear dynamics of porous media: stabilised, monolithic and fractional schemes

Yunpeng Zhang, Dorival M. Pedroso and Ling Li

On the equivalent static load method for flexible multibody systems described with a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formalism

E. Tromme, V. Sonneville, O. Brüls and P. Duysinx

Boundary element formulation for plane problems in size-dependent piezoelectricity

Arezoo Hajesfandiari, Ali R . Hadjesfandiari and Gary F. Dargush

A particle method for two-phase flows with compressible air pocket

M. Luo, C. G. Koh, W. Bai and M. Gao

A mixed tetrahedral element with nodal rotations for large-displacement analysis of inelastic structures

Nicola A. Nodargi, Federica Caselli, Edoardo Artioli and Paolo Bisegna

A second-order decoupled implicit/explicit method of the 3D primitive equations of ocean II: finite element spatial

discretization

Yinnian He, Hui Xu and Zhangxin Chen

An efficient and high-order frequency-domain approach for transient acoustic–structure interactions in three

dimensions

Junshan Lin

Three-dimensional superconvergent gradient recovery on tetrahedral meshes

Jie Chen and Zhangxin Chen

A faster and accurate explicit algorithm for quasi-harmonic dynamic problems

Eric Li, Z. C. He, Xu Xu, G. Y. Zhang and Yong Jiang

A variational framework for fiber-reinforced viscoelastic soft tissues including damage

J. M. Vassoler, L. Stainier and E. A. Fancello

第 11 页

计算力学快讯

A stochastic second-order and two-scale thermo-mechanical model for strength prediction of concrete materials

Xiaofei Guan, Haitao Yu and Xia Tian

Post-buckling optimization of composite structures using Koiter's method

Søren R. Henrichsen, Paul M. Weaver, Esben Lindgaard and Erik Lund

The generation of triangular meshes for NURBS-enhanced FEM

Ruben Sevilla, Luke Rees and Oubay Hassa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Vol.102, December 2016

Finite Elements in Analysis and Design, Vol. 123, December 2016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 Vol. 82.3, September 2016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Vol. 327, December 2016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Vol. 311, November 2016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专访自然科学四位主编:他们看好中国科研

第 12 页

计算力学快讯

(摘自 科学网)

近期,《自然》及旗下44个子刊的主编和资深编辑将齐聚上海,出席首次在中国举办的自然科研全球峰

会。据介绍,此次峰会之所以选择中国作为举办地,是因为《自然》全球编辑团队希望增加对中国科研人员的

了解与互动。

当前,中国作为全球科研界的领先者之一,科研数量与质量都有突出的表现。过去20年,我国科研人员在

《自然》及其子刊上发表的高影响力论文有显著增加。1997年,中国作者发表在《自然》上的原创研究论文仅

占0.3%,到2015年已升至7.9%。同期,中国科学家发表在《自然》子刊上的论文数量也由0.3%大幅提升至

11.9%。

借此之际,《中国科学报》记者对来自《自然》编辑团队的4位主编进行了专访。话题涉及他们对优秀成果

的评判标准、对科研评价体系的看法、对中国科研发展现状的评价以及相关学科未来前沿热点等。

“编辑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惊喜不断,而且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从话语中可见Karl Ziemelis对

当前工作的热爱。Ziemelis博士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从1992年至今在自然科研期刊任职,现为《自然》物理

学领域的主编。在他看来,这份工作可以让人置身于无比广阔且不断变化的科学领域,有机会分享新发现和新

发展带来的兴奋,并在将它们传播给更广泛受众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自然》青睐的文章,他表示,他们试图选择那些会“带来重要影响”的论文。这意味着论文解答了

(或十分有助于解答)所在领域的某一重大问题,也可以意味着其研究成果具有直接、重大的技术或社会影

响,或者其发现明显有望开辟新的、重要的研究方向。“创造性是多数科研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是我

们选择发表论文的主要原因,我们更感兴趣的是运用这种创造性能够实现什么。”Ziemelis说。

在他看来,《自然》为学术界的读者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其中包括跨越各种学科的一些最激动人

心、最具影响力的成果。尽管如此,他表示在编辑生涯中也会碰到一些学术造假现象。“例如对研究成果的不

实陈述,甚至是明目张胆的编造。”Ziemelis说。随着日益强调数据公开、可重复性和报告标准化,这种情况

会加以改善,让任何学术造假行为越来越难以藏身。“人们不可忘记,科学的要素之一是信任。如果这份信任

因为科学家中的少数‘害群之马’而丧失,那将非常遗憾。”

拜访实验室和研究者是Ziemelis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他所在团队拜访了不少中国的实验室

和科学家。“在物理学领域,中国正取得一些非常了不起的科学成果。今年我的团队已经发了好几篇来自中国

的优秀论文。”他举例其中包括3月发表的张杨等人的《分子间相干偶极耦合的实空间直接观察》,李本纲等

人的《中国排放对全球气候强迫的贡献》等。

“一般而言,科学之美,尤其是物理之美,在于其并非静止不动。科学景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新的

领域不断开启,新的发现不断涌现,这要求我们对长久以来曾被视为神圣而不可违的想法和概念进行重要的再

思考。”Ziemelis说。就当下而言,他十分兴奋于近期引力波探测展现的研究前景以及“新视野号”探测器飞

越冥王星发回的令人着迷的发现。

他认为,未来五年中,行星科学领域或会有重大发展。“过去几十年来,我们对太阳系行星的认识取得了

令人震惊的进展,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外行星领域(绕其它恒星运行的行星体),未来几年我们应将可以看到更

第 13 页

计算力学快讯

多谜底解开:它们的大气层有什么组成?它们表面能否存在液态水?外星生命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投身科研之前,我想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和摇滚明星,当我意识到科研是一项超越所有其他人类互动

限制的国际性事业时,我才真正投身其中。”Andrea Taroni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他毕业于英国伦敦大

学学院物理系,主要研究领域是统计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曾先后担任《自然—通讯》《自然—材料》编辑,

现为《自然—物理》主编。“其实身为编辑,最好的事情是与世界各地的杰出科学家经常保持联系,尤其是当

你发现一群自己从未听过的研究人员完成了一项卓越的研究工作。”

“我们会着重访问科研投入呈上升趋势的国家,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关注中国等国家的科研发展情况,尤其

是中国的物理学发展得越来越好。”Taroni举例说,中国的材料学有着为人称道的悠久传统,该领域开展的一

些研究基本上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国的材料科学家也堪称世界一流。诸如“熊猫计划”(Panda X暗物质探测

计划)等较大型合作项目也十分引人瞩目。“中国物理学有很强的实力。”他补充说。

现在物理学从空间物理到粒子物理有很多火热的前沿热点,人们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

“引力波发现之后让人感觉引力波天文学的时代即将开启。对暗物质的探测则依然是一项持续的挑战。但我认

为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将继续是培育具有深远技术影响力的深层科学发现的沃土。”Taroni认为,当前最令

人兴奋的是大步向前迈进的量子材料领域。

此外,他表示,当前单以论文在何处发表来评价科学家是一个普遍问题,《自然》已明确表示这不是一种

好的做法。“重要的是看科学家对每项研究的贡献,甚至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更长一段时间的科研表现。一个健

康的评价系统应当考虑单个科学家在科研上所投入的时间长短及其整体科研工作。”Taroni说,其他的才能如

教学成绩及科普活动也应考虑在内。

2007年阅读《自然》时,Francesca Cesari偶然看到NatureJobs上招聘《自然》干细胞方向代理编辑的广

告。“我希望试一试,结果面试结束后我想‘哇,这就是我想做的’。” 她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回忆

说。Cesari在德国图宾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自然》生物科学主编。她表示,发现那些“发光的金子”

并帮助它们发表是编辑的主要任务之一。

Cesari曾拜访过一些中国的实验室和科学家,她表示这些访问给她提供了机会与研究者见面,更详细地了

解新兴研究,进一步理解中国科研人员面临的挑战。“中国科研尤其令我感到振奋,因为它雄心勃勃并有规模

地对生物学众多领域的大量重要问题展开研究,这对促进科学认知和科学整体发展都有重要的贡献。”她说。

Cesari表示,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中的应用带来了许多重大发现,临床和转化研究也

促使产生重要的新发现,比如对微生物组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产生的新认识。关于未来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她

认为跨学科领域将大有作为,它们将引导科学向许多精彩的新方向。

对于将发表期刊影响因子作为衡量科研成果价值的因素,Cesari表示,《自然》旨在通过快速发表各学科

的重大科研进展来服务科学家,不会受到影响因子的驱使。“我们不会基于可能的引用量来选择论文,即使我

们想这么做,也无法预测到引用量。”她说,“我们总是热衷并专注发现那些对科研界普遍具有吸引力的非凡

科学成果。”

她表示,虽然评价体系各有不同,但评价科研人员应当根据其科研工作的质量,而不是简单地基于论文发

表在何处。“我们发表的所有研究都提供了一系列文章层面的衡量标准,包括不同来源的引用信息、网页访问

第 14 页

计算力学快讯

量及非传统的衡量标准,希望能对此有所帮助。”她说,此外科研人员为科研界所做的大量贡献如教学、评审

及科普工作等也非常重要,应当在评估中予以考虑。

“一些研究者觉得我们的工作就是到处拒稿,难得才有一篇论文成为‘漏网之鱼’被发表,但我们其实对

发表的许多优秀论文都非常兴奋,论文最终见刊时,我们和作者一样高兴。”《自然—化学》主编Stuart

Cantrill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他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主要研究领域是超分子化

学、有机化学和互锁分子,从2006年开始在自然科研期刊任职,曾担任《自然—纳米技术》高级编辑。

他表示,《自然—化学》所寻找的文章需要能带来新的、根本性的真知灼见或实践机会,是整个化学界所

广泛感兴趣的、有实际用途的。“我对基础化学最有兴趣。但目前这个领域很难看到重大的进展(或许100年

来都没什么进展),但新的或是不常见的分子拓扑构形、分子键和分子结构就是让我振奋的东西。如果这些新

发现正好有用,那很好,但有用不应该是研究的驱动力。”Cantrill说,“就个人而言,我喜欢的论文不一定

非要抱着实践应用的目的,而是能够加深我们对一些化学基本原理的根本性理解,比如结构和化学键等。”

他表示,该刊对跨学科研究感兴趣,但关注点还是要回到化学本身:即该研究的化学部分是否新颖、重要

和有趣。重大进展往往来自创新,而非优化。真正有创造性的研究需要科学家去挑战成规,提出既与众不同又

启发他人的想法。

此次中国之行,Cantrill受邀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访问并作了化学研究讲座。他对中国化学研究的印

象是既有强项,也有不足。中国在材料化学和纳米技术方面的科研实力尤其强大,特别是在应用领域。他认

为,中国化学科研产出质量明显处于上升轨道,取得重大科学突破潜力巨大。“现在中国当然有非常有影响力

的化学家,但预计未来十年还会有更多。”

“化学支撑着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社会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有可能在化学中找到答案。化学通常不会

突飞猛进,但自18、19世纪从炼金术的阴影中走出后,就一直在稳步前进。”Cantrill说,“关于化学,有很

多东西尚待发现,许多重要进展尚待实现。我希望这个学科在基础和应用两方面都继续前进。”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

第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