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135
附件 2: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称: 已设中心名称: 东北大学 中 心 负 责 人: 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中心联系电话: 王福利 024-83687381 辽宁省教育厅制

Transcript of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Page 1: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附件2: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学 校 名 称:

已设中心名称:

东北大学

中 心 负 责 人:

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中心联系电话:

王 福 利

0 24 - 836 873 81

辽宁省教育厅制

Page 2: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2 —

填写说明

1. 申报书中各项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

2. 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

Page 3: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3 —

1.已有基础

已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名称 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中心成立时间及年限 成立时间:2009 年 4 月;年限:4 年

中心主管部门 学校直属

姓名 王福利 性别 男 年龄 55

专业技术 职务 教授 学位 博士 联系电话 024-83687310

13700000983

主要职责

1. 主持教师发展中心的全面工作; 2. 发展中心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 3.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现状,制定有关师资培养培训、教师发展

性评价、名师梯队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4. 负责制定教师发展中心中、长期教学科研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负责中

心研究目标与任务的全面实施;

教学科研

主要经历

王福利,男,汉族,1957 年 10 月生,辽宁辽阳人,1989 年 12 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1984 年 7 月参加工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党委

常委、副校长。 1978 年 3 月至 1984 年 7 月,在东北工学院自动控制系学习;1984 年 7 月

至 1993 年 4 月,任东北工学院自动控制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3 年 4 月至

1996 年 10 月,任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1996 年 10 月至

1999 年 7 月,任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1999 年 7月至 2004 年 4 月,任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04 年 4 月至 2011年 1 月,任东北大学校长助理;2009 年 4 月任教师发展中心主任;2011 年 1 月

至今,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兼任《控制与决策》主编和《系统仿真学报》、《信息与控制》、《东北

大学学报》等多个杂志编委、辽宁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电机学会副

理事长及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总主席等。

教学科研

主要成果 “改革教学科研基层组织,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于 2004 年获辽宁省教学

成果一等奖。

示范中心教师

基本情况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其它 博士 硕士 学士 其它 总人数 平均 年龄

人数 29 4 1 3 23 8 6 37 48.3 占总人

数比例 78.4% 10.8% 2.7% 8.1% 62.2% 21.6% 16.2%

Page 4: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4 —

中心成员简表

序号 姓 名 年龄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承担教学/管理任务 备注 1 王玉琦 48 博士 教授 管理

2 刘常升 49 博士 教授 管理

3 沈峰满 54 博士 教授 教学

4 孙 萍 50 博士 教授 教学

5 史万兵 45 博士 教授 教学

6 王国仁 46 博士 教授 教学

7 徐新阳 45 博士 教授 教学

8 张凤鹏 45 博士 教授 教学 教学院长兼

9 杜宝贵 37 博士 教授 教学 教学院长兼

10 马 明 40 博士 教授 教学 教学院长兼

11 张书鸿 53 博士 教授 教学 教学院长兼

12 孙新波 41 博士 副教授 教学 教学院长兼

13 宋叔尼 50 博士 教授 教学 教学院长兼

14 赵 文 50 博士 教授 教学 教学院长兼

15 蒋 敏 48 博士 教授 教学 教学院长兼

16 于天彪 44 博士 教授 教学 教学院长兼

17 李鸿儒 44 博士 教授 教学 教学院长兼

18 于瑞云 38 博士 教授 教学 教学院长兼

19 姜永生 52 博士 教授 教学 教学院长兼

20 陈 松 49 博士 教授 教学 教学院长兼

21 黄卫祖 49 博士 教授 教学 教学院长兼

22 杜尧君 62 本科 研究员 督导

23 杭宝库 62 本科 研究员 督导

24 汪桂华 58 本科 研究员 督导

25 冷克平 59 硕士 教授 督导

26 钟磊钢 63 硕士 教授 督导

27 李素菊 63 硕士 教授 督导

28 石俊田 63 博士 教授 督导

29 高文兴 65 本科 研究员 督导

30 邓美凤 58 本科 高级工程师 督导

31 李桂宾 32 硕士 工程师 管理

32 郑中华 30 硕士 助理工程师 管理

33 刘士卿 41 学士 高级工程师 管理

34 陈文娇 48 硕士 高级工程师 管理

35 刘 一 31 硕士 助理工程师 管理

36 王晓宇 28 硕士 助理工程师 管理

Page 5: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5 —

教师教学发展

中心成立以来

取得的成果

一、教学基本建设成就显著

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以来,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的内涵,紧密围绕建设

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不断拓宽教师培训途径、积极开展教学咨询

服务、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大力加强教学质量评估,逐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手

段,不断提升教学科研层次和水平,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充

分发挥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完备的优势,尤其是冶金、材料、机械、控

制、计算机、矿业等特色学科的资源优势,推进区域教师培训工作,为促进国家

及区域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1. 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改善

通过近年来的培养培训,学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尤其是教育教学水平有了长

足的提升。近年来学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千人计划”)入

选者 8人,培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 19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含

海外)获得者 24 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0 人,新(跨)世

纪优秀人才 87 人,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入选者 3人,辽宁省攀登学者

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3个,国家级教学

团队 6个。

2. 优势学科竞争力不断增强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4个,二级学

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个,涵盖二级学科 16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21 个、一

级学科硕士点 37 个,学位授权点覆盖 9个学科门类和 41 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

研流动站 15 个。新兴、交叉学科逐步成为学校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高水平科

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成为一级学科辽宁省

重点学科;依托科学技术哲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迅

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 6个二级学科成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哲学、应用经济

学、工商管理等学科成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基础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化学、

数学、物理学、力学等一级学科下均有二级学科成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化学、物

理学、统计学、力学等学科成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3. 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果显著

学校现有在校本科生 15846 人、研究生 8853 人;本科专业 65 个,其中国家

级特色专业 15 个;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 6个。2008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 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 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4.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度与力度不断增强

学校已与世界 32 个国家和地区的 170 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交

流关系;聘请 30 余名海外学术大师与骨干、40 余名特聘境外专家来校开展科研

合作与博士生联合培养等工作;每年选派约 70 名教师到海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

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和访学交流。

5. 服务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能力逐步提升

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积极做好国家及省内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工作

任务,近两年着重开展了国内访问学者、骨干教师进修、教师岗前培训、现代教

育技术培训等工作,促进了校际交流,为省内外高校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Page 6: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6 —

教师教学发展

中心成立以来

取得的成果

100 余人、青年骨干教师 300 余人;同时,中心主动承担省内高校部分高级专业

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并获批成立“辽宁省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辽宁省‘双

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辽宁省计算机与高等数学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为省内高等教育等相关行业领域培养人才 2000 余人。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已

逐步成为服务国家与区域高等教育、提升国家与区域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基地。

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以来,东北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坚持以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为重点,以培养具有远大抱负和国际视野,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

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理念,全面启动、实施了“教

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推进了教学改革的步伐,凸现了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强化了质量意识,

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加快了教学基本建设的进程,积累了优秀的教

学资源和丰富的办学经验,提升了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 建立了“四位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了以构建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本科教育体系和高素质拔尖创

新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探索了导师-博士生-硕士生-

本科生“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科研训

练和科技竞赛“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完善了以“4年制本科专业+ 1 年

制辅助专业”为代表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高年级进研究

所、进实验室、进课题组为特征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既懂技术,

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探索出了与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

人才培养模式。

2. 构建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深化了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制定了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

各课群拥有 150%以上的选课空间。改革了教学方法,引入了启发式、讨论式、

案例分析式、研究式及自学自讲式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

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互助能力。建立了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

形式多样化、考核内容能力化、试卷分析规范化、成绩反馈及时化、考核档案系

统化的考核管理机制,以先进合理、鼓励创新、提高素质、培养能力的科学考核

体系促进“会学习、勤思考、能应用、有创新”新型大学生的培养。建立了与国

内外著名大学合作办学机制,出台了关于交流生联合培养方式及相应的管理办

法,积累了互派、联合培养优秀学生的经验,为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

国际视野创建了多样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了科学评价学生学习质量

的学分绩点制度建设。

3. 开辟了“科教融合”培养工程人才的新路

近年来,东北大学把与高水平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作为提高学校社会影

响力和贡献力的重要举措,也为各学院与中科院各研究所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等方面搭建起了重要的合作平台。中科院沈阳分院系统四个研究所与东北大学达

成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合作、资源共享和人员交流等具体合作。2011 年启

动了“材料科学本硕博贯通英才实验班”,并选出 20 名学生免试进入实验班,

Page 7: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7 —

教师教学发展

中心成立以来

取得的成果

开辟了高校与高水平研究院(所)联合办学,优质资源共享、教学科研相长,培

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学术活动相结合,提升

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办了“百名院士讲学”“博导导航”

等大型系列学术讲坛,定期聘请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的教师开

设学术讲座、做学术报告、介绍最新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并将科研成果引入教

学内容,例如,在讲授“冶金物理化学”课程时将最新科研成果“高氮钢冶炼过

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硼铁矿冶炼的热力学”等纳入课程内容;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课题量“多总线系统集成的设计理论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

充实到“计算机控制系统”教材中;国家 863 项目“湿法冶金全流程智能优化技

术的研究”的内容,作为“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中最优控制的应用实例展现给学

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了应用理论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

4. 完善了“督、管、学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根据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及本科教学工作现状,运用先进

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理念和方法,完善了人才培养质监控体系,实现了本科教

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在学校层面上,修订并落实了校院两级领导听

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为稳定教学

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证;在教师层面上,进一步明确了考评标准,

既有完整的可评体系,又有严格的奖惩制度,形成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

机制,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学生层面上,设立了创新学分,

完善了优秀学生免试推荐研究生等有关规章制度,鼓励学生学习、应用、创新及

创业。

5. 取得了“校、师、生普惠”的一系列建设成果

(1) 启动、实施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近年来,东北大学本科

教学工作以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重点,培养具有远大抱负和国际视野,基

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

质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

启动、实施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推进了教学改革的步伐,凸现了本

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强化了质量意识,加快了教学基本建设的进程,积累了

优秀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办学经验,提升了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突显了专业特色和优势。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和辽宁省普

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

伍、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影响本科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的综合改革

正在进行着,通过改革,将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为其他专业建设提供改革示范。

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注意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加强了战略性新

兴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培养。我校现有 15 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

特色专业建设数量约占全校专业总数的 23.1%,分布于学校的主体优势学科,有

效地提高了学校特色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凸现了东北大学的办学优势与

专业特色。

(3)积累了优质的课堂教学资源。我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 19 门、教育部

与 IBM、微软、英特尔联合资助精品课程 7门、省级精品课程 43 门、校级精品

Page 8: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8 —

教师教学发展

中心成立以来

取得的成果

课程 70 门,优质教学资源逐年增加。完善了学校 BB 教学平台建设,实现了精品

课程等优秀教学资源全校共享,其中《易学与中国管理艺术》获得教育部首批精

品视频公开课称号。

(4)建设了一批优秀的教学团队。有效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培育一

批教学水平高、具有活力、年龄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学校花大力气开展了

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从政策到资金等多方面支持优秀教学团队,经多年的努力,

目前我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 6个、省级教学团队 13 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

学水平明显提升。

6. 培养了“知识+能力+应用”的创新性人才

东北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知识+能力+应用”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特别

是近两年来,学校资助本科生科研立项 575 项,1600 多名本科生参与了系统的

科学研究,参与培训达万余人次;本科生申请专利 82 项,发表论文 173 篇,其

中 SCI 检索 23 篇、EI 检索 72 篇,其中理学院马京哲同学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期

刊发表的论文,被 SCI 检索,影响因子 5.083,并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

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学生科技竞赛成绩喜人,2011 年,有 900 多人次获得

省级以上奖励,404 人次在国际、国家级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包括国际级奖项

27 项、全国一等奖 37 项、全国二等奖 83 项、全国三等奖 92 项,除英语竞赛外,

国家级竞赛获奖数量同比去年增长一倍多。同时,在电子设计、节能减排、机械

设计、机器人等竞赛中荣获多项“优秀组织奖”。2012 年,先后有 1100 多人次

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60 多人次在国际、国家级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在多项

国际国家级赛事中取得重大突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国际一等奖

14 项、国际二等奖 18 项,比去年增长 18.5%,获奖数量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

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首次摘得金奖,取得历史性突破;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勇夺省内 985、211 高校唯一一项全国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专题邀请赛,以优异的成绩成功蝉联全国一等

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首次摘取创意组全国一等奖桂冠;ACM 国际大学

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预赛首次夺银;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首次荣获全国

二等奖。一年来,先后获得国际级奖项 34 项、全国一等奖 53 项、全国二等奖

74 项、全国三等奖 98 项,除英语竞赛外,国家级竞赛获奖数量同比去年增长 36%。

并在大学生英语、电子设计、计算机设计、机械设计竞赛中荣获多项“优秀组织

奖”。2009 年至今,学校组织大学生创新学分网上申报以来,学生申报人数在逐

年增加。2012 年获得创新学分人数达到了 713 名,比 2011 年有明显增加,学校

为其计入创新学分共计 2818.9 分,并为获得创新学分的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

2012 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 95.24%,到国家重点引导单位就业的学生

比例 59.5%,就业率均创历史新高;特困学生实现 100%就业;免试推荐 735 名;

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呈上升趋势,2011 年考取研究生率为 34.6%,2012

年为 33.8%。

Page 9: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9 —

教师教学发展

中心已开展教

师培训情况

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每年为新留校的教师开展岗前培训,在理论课程培训

的同时,注重强化校本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教育教学技能教育、科研立项

辅导等等。

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每年组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参加人员包括新入校的

教师和省内其他高校的青年教师,培训过程中,除了让受训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

能以外,强调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

水平和质量。

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每年举办以提高教师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口语水平

为重点的外语培训,采取与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培训中心联合两段式培训方式,前

期在校内培训,后期直接进入东北师范大学出国外语培训,结业式颁发出国外语

合格证书。

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每年联合教务处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邀请

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赛前辅导和赛后点评,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

升。

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积极做好国家及省内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工作

任务,近两年着重开展了国内访问学者、骨干教师进修、教师岗前培训、现代教

育技术培训等工作,促进了校际交流,为省内外高校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100 余人、青年骨干教师 300 余人;同时,中心主动承担省内高校部分高级专业

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并获批成立“辽宁省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辽宁省‘双

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辽宁省计算机与高等数学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为省内高等教育等相关行业领域培养人才 2000 余人。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已

逐步成为服务国家与区域高等教育、提升国家与区域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基地。

Page 10: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10 —

教师教学发展

中心已开展教

改研究与交流

情况

一、开展了教学改革立项课题研究工作

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以来,先后完成了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

目3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辽宁省 2009 年度教学改革 23 项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并通过了省级鉴定;完成了东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立项 49 项课

题、东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重大课题 13 项课题的研究及验收工作。2012 年,东

北大学有 28 项研究课题通过了评审,被确定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 2012 年度本

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二、开展了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工作

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以来,在认真总结东北大学教学研讨例会制度的基础上,

探索和实践了适合学科教学特点和难点的教学方法。如《采矿学》课程,针对该

课程对三维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实践性强的特点,引入了“基于问题的学习”

教学方法,开设了研讨式课程;材料与冶金学院推行研究型学院建设,改革课堂

教学以教师为主的局面,开展“三自(自学、自讲、自评)”教学活动,使教学

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软件工程学院设置了多元化的教学环节,坚持“做

中学”的教学理念,形成了“讲授+演示+讨论+练习+实验+课外阅读+大作

业”的多元化教学环节,并采用多层次案例式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做事”和

“做成事”的能力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结合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示范点项目建设,外国语学院创建了“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可持续大学外语教学

改革模式” ,通过“两加强”“两结合”,实现“两受益”“可持续发展”。

三、开展了考核内容、方式与方法改革落实工作

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以来,在理论研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的基础上,组织

探索了形式多样、有利于促进知识、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课程考核模式,形成

了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内容能力化、试卷分析规范化。

Page 11: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11 —

教师教学发展

中心已开展评

估与咨询情况

一、公布了 2010 和 2011 年度东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落实了教育规

划纲要“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的要求和教育部高教司的要求,

即“985 工程”高校率先公布 2010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本科教学质量

报告是转变高等教育评估方式的积极尝试,报告的撰写做到了全面、客观,避免

写成工作总结、成果展示。不仅侧重质量基础因素和保障因素的描述,更强调对

培养结果科学的质量监控。比如:在质量评价中包括了应届毕业生对学校教学质

量反馈,即在毕业生离校前调查其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等。

二、完成了东北大学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立和动态更新。对于加

强信息化建设,准确把握学校的教学基本状态,开展自评自测,建设和完善教学

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进行了

院系教学工作评估的初评。通过创建统计指标和统计报表,实现了任意查询和关

联分析,能够生成各种查询表、统计表以及分析、预测表,用于预测和决策支持,

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三、开展了专家和学生评教。每学期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考核,经过对基

本数据的分析,形成报告上报学校领导,保证了学校领导及时了解、准确把握一

线教学情况。评价结果下发到全校各个学院,并对考核成绩差的教师,学校提出

限期整改的要求。全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及标准,保障了教学的正常运行,

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实施了综合督导。主要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通

过课堂听课、组织学生座谈、定期举行教学例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督导和

指导。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内涵,扩大督导范围,从课堂听课、教学秩序巡视、试

卷分析与检查、毕业设计(论文)抽查,到对历史教学文件的全面检查,从参与

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人才培养计划、教学管理文件等的整理和修订,到参

加教学评估自评报告的审核等,教学督导与教学评估紧密结合,对本科教学自评

自查起到了以督促改、以督促建的重要作用。

五、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编撰了《东北大学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内容包括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与教材、教务管理、学籍与学位、实践教学

等,覆盖了教师教学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使教学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按照

学校的规章制度,中心严格并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对在教学中出现事故的教师,

按照教学事故处理规定进行处理;对监考不负责的教师依照有关规定进行严厉批

评,并通报全校;对评教过程中得分较低的教师,学校及时调整,有效地保证了

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Page 12: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12 —

教师教学发展

中心提供优质

教学资源情况

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在近三年来整合校内其他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开放共

享的教学资源体系,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学校和辽宁社

会。 近三年来,教师发展中心已经建成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平台,包含网络辅

助教学平台、精品开放课程平台、课堂教学录播平台、考试系统平台、高校教师

网络培训平台等五个子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再组织、整合及优化。 一、以 Blackboard 为基础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网络辅助教学可以把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延伸了传统

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实现个性化的教与学;有效改善传统教学的互动环节,

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地推进东北大学教学资源的积累传承和共享。 至 2012 年底,东北大学 Blackboard 平台注册用户 18224 人,注册网络课程

3274 门,全年访问量 257902 次,活跃用户数 4917 人,活跃网络课程 769 门。

共上传近 240G 的课件资源。 教师发展中心将继续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立体推动网络辅助教学工作,改

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12 年,已在全校推广使用 Blackboard 门户社区、资源管理两个平台并升

级 Blackboard 教学管理平台至 9.1 版,新购服务器并实现双机热备、负载均衡,

扩大存储容量以适应大规模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 加强培训推广,2012 年上半年开展四次 Blackboard 教学管理、门户社区、

资源管理三个平台培训,大力推动网络数字化教学及课程资源建设,建设一大批

优质网络课程,实现海量课程资源的积累和传承。 二、积极建设精品开放课程,省内领先,辐射带动 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

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

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 东北大学于 2011 年启动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以来,5 门课程入选国家级

视频公开课选题计划,11 门课程入选省级视频公开课选题计划。现已建成 1 门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对公众开放,10 门省级视频公开课在辽宁本科教学网对

公众开放,11 门课程获得辽宁省首批资源建设课程。 在做好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东北大学充分发挥“985”高校的辐射

带动作用,在辽宁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协助搭建了省级视频公开课及资源共享课

实施方案及技术规范,指导省内高校进行共享开放课程建设,多次为省内高校进

行宣讲及技术培训,多方协同创新,使得辽宁省的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取得丰硕成

果。 作为辽宁省本科教学网云端重要节点,东北大学投资 8 万元进行节点建设,

为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上网运行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三、建成课堂教学录播平台,积累传承优质课程资源 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要素,课堂教学录像是资源传承和积累的手段。近

两年依靠东北大学信息化建设及校园网丰富的网络资源,对所有教室建设课堂教

学录播平台,对课表所列全部课程进行录像、剪辑、压缩、上传,实现校内乃至

Page 13: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13 —

教师教学发展

中心提供优质

教学资源情况

互联网的实时点播,形成丰富的课程视频资源。 录播平台兼具听课、巡检等功能。教学督导及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平台随机听

课、检查教师及课堂教学效果、监控教学事故的发生等。 四、建设考试系统平台,积累丰富的考试资源 建设考试系统平台,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协调发展。

建设考试系统平台,可以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考核观念,明确考核目的;可以实

现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内容能力化、试卷分析规范化、考核

反馈及时化、考核档案系统化。逐步建立一套先进合理、鼓励创新、提升素质、

培养能力的科学考核体系,使课程考核成为培养“会学习、能思考、能应用、有

创新”的新型大学生的重要教育环节。已在部分知识点相对稳定、基础性的核心

课程建设了大型试题库及系统开发建设。 五、积极开展辽宁省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共享优质资源,服务辽宁社会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辽宁省分中心挂靠在东北大学。依托教育部全

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平台,近三年积极开展省校、校校合作,分享国内优质教学

资源,提高教师教学水平。2010 年成立至今,共开展培训近 70 次,培训省内高

校教师 339 人,提高了辽宁省高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设施条件 中心用房面积(m2 设备台(套)数 ) 设备总值(万元) 设备完好率

897 261 391.47 设备运行良好

仪器设备配置情况(主要设备的配置及更新情况,利用率,可列表。)

教学资源 仪器设备名称 台数

(套数) 价格

(万元) 所在地点 更新情况 利用

率 面积

(㎡)

网络辅助

教学平台

DELL 服务器 4 13.00 网络中心

托管机房 2008 年 4月安装 100% 20

Blackboard 教学资源平

台软件 V7.3 1 50.00 网络中心

托管机房 2008 年 4月安装 100%

Blackboard 教学资源平

台软件 V9.1 1 178.00 网络中心

托管机房 2012 年 1月安装 100%

精品开放

课程平台

HP 服务器 1 8.00 网络中心

托管机房 2011 年

12月安装 100% 10

高标清摄像机 3 10.05 冶金馆

337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152

三角架 3 0.60 冶金馆

337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高标清便携式数字移动

录播系统(MS-1000) 1 12.00 冶金馆

337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HDV/DVCAM 数字录

像机 1 3.30 冶金馆

337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Page 14: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14 —

仪器设备配置情况(主要设备的配置及更新情况,利用率,可列表。)

精品开放

课程平台

驱动器 1 0.35 冶金馆

337

2011 年 3

月安装 100%

夏普电视 1 1.20 冶金馆

337

2012 年 3

月安装 100%

非线性编辑系统 1 3.60 冶金馆

337

2011 年 3

月安装 100%

格力空调(吸顶式) 2 1.72 冶金馆

337

2011 年 3

月安装 100%

格力空调(壁挂式) 1 0.29 冶金馆

337

2011 年 3

月安装 100%

UPS 小型机 1 0.28 冶金馆

337

2011 年 3

月安装 100%

教室灯光系统 1 6.90 冶金馆

337

2011 年 3

月安装 100%

桌椅 103 2.06 冶金馆

337

2011 年 3

月安装 100%

夏普彩电 2 11.40 冶金馆

337

2012 年 3

月安装 100%

多媒体及监控系统 1 1.25 冶金馆

337

2011 年 3

月安装 100%

70 英寸平板式电视挂

架 1 0.09

冶金馆

337

2012 年 3

月安装 100%

办公椅 4 0.12 冶金馆

337

2012 年 2

月安装 100%

办公书柜 4 0.28 冶金馆

337

2012 年 3

月安装 100%

课堂教学

录播平台

录播系统资源录制平台 1 3.00 1#楼主控

室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428

资源教学管理平台 1 3.00 1#楼主控

室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系统管理软件 1 1.00 1#楼主控

室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与 Bb 教学平台融合开

发 1 3.80 1#楼主控

室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多画面软件 1 0.50 1#楼主控

室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场景录像软件 1 0.80 1#楼主控

室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Page 15: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15 —

仪器设备配置情况(主要设备的配置及更新情况,利用率,可列表。)

课堂教学

录播平台

评估软件 1 1.00 1#楼主控

室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发卡器 1 0.08 1#楼主控

室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液晶电视 1 0.45 1#楼主控

室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电视墙解码器 1 3.58 1#楼主控

室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录播主机 2 8.60 1#楼 305、403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网络中控 2 0.20 1#楼 305、403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高清摄像机 2 1.38 1#楼 305、403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读卡器 2 0.08 1#楼 305、403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讲台 2 0.22 1#楼 305、403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调音台 2 0.20 1#楼 305、403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无线话筒 2 0.18 1#楼 305、403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功放 2 0.25 1#楼 305、403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音箱 4 0.96 1#楼 305、403

2011 年 3月安装 100%

考试系统

平台

联想服务器 2 8.00 网络中心

托管机房 2012 年 6月安装 100% 10

考试平台 1 14.00 网络中心

托管机房 2012 年 6月安装 100%

教师网络

培训平台 联想电脑(启天M430E) 42 16.80 冶金馆

319 2010 年 4月安装 100% 75

教师培训

教室

计算机 1 0.80 采矿馆

409 2009 年更

新 100% 87

投影仪 1 2.00 采矿馆

409 2009 年更

新 100%

中心办公

室 HP 计算机 23 11.5 汉卿会堂

309.311.312 2009 年更

新 100% 115

Page 16: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16 —

仪器设备配置情况(主要设备的配置及更新情况,利用率,可列表。)

中心办公

室 HP 打印机 23 4.6 汉卿会堂

309.311.312 2009 年更

新 100%

合计 261 391.47 897

2.实施方案

2-1 建设目标与“十二五”发展规划 以提升中青年教师和基础课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重点,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积

极推进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学改革、质量评价等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旨在建设高水平、

国际化、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师资队伍,传承学校优良的教学科研传统,为学校实施 “十二五”

规划提供重要支撑。

“十二五”期间,教师发展中心将对每年新入校的教师全部进行岗前培训和出国外语培训,

每年选派 60 名教师出国研究,20 名新专业教师到国内高水平大学课程进修。培养教育部“长江

学者”1-2 名、“新世纪优秀人才”20 名;选拔汉卿学者 5人、英才学者 10 人、青年英才 20 人;

遴选“专注于探索性研究的青年教师”20 名、“东北大学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30 名、“优

秀青年骨干教师”70 名。建立 10 个青年教师企业实训基地,每年选派 50 名实践性较强学科的

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施本科教学名师培育计划,进一步鼓励教授上讲台,建设精品课程、编写精品教材,改

革教学方法,促进高水平教学改革成果产生,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计划重点培育 30 名

教学名师,其中培育若干省级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实施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计划,进一步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促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建立团队合作良性运作机制,整体提高教师

队伍水平。计划资助建设 20 个教学团队,其中重点资助若干个特别优秀的教学团队成为省级或

国家级教学团队。

实施公共课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通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大赛、

双语教学大赛等一系列教学比赛,充分利用全国教师网络培训辽宁省分中心等有利条件,引导

和鼓励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计划培育中青年骨干教师 100 名。

通过实施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引导本科课程建设与改革,形成优质教学资源,促进现代信

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计划资助建设 100 门校级精品课程,其中重点资助若干门课程建设成

为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

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编写、出版代表东北大学本科教学水平、特色鲜明的教材,并通过各

种渠道引进 30 种先进的、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原版教材。

加强对质量保障网站和监控条件建设,包括加强校院两级本科教学督导员和学生信息员队

伍建设,强化教学秩序的检查与监督,健全教学评估机制、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教学基本

状态数据库。完善质量保障网站建设和课堂教学视频监控、录播等网络化条件建设,计划对 300

门课程(教室)实施全程录播。

Page 17: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17 —

2-2 建设内容 1.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2. 全面开展教师培训,重点加强中青年教师、基础课教师及新专业教师培训,促进教师更

新教学理念、掌握必要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

3. 全方位开展教学咨询服务,重点是新进教师、中青年和公共基础课教师提供教学咨询服

务,满足特色化人才培养和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需要。

4. 继续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借鉴成功经验,研究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教

学模式创新;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能力,推广教学改

革实践经验和成果。

5. 深入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会同校内有关部门,对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教

学能力、教学效果等考核、检查、评估和交流,确保教学改革卓有成效。

6. 着力提供优质教学资源,聚集教学名师、优秀教师,集成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形成共享

机制,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实施全方位服务。

7. 承担促进辽沈高校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相关任务,组织辽沈高校管理人员培

训;开展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实践研究;为辽沈高校开展师资培训提供优质资源和特色专业办学

经验,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2-3 重要举措 一、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以服务学科建设为宗旨,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以

转换用人机制、完善人才政策和管理体制为重点,以分配制度改革为保障,进一步深化人事制

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人才遴选、评价、激励及保障机制,为实现高水平大

学建设目标提供人才资源和政策保障。

1. 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健全和完善以岗位为基础的用人制度。重点探索和完善二级学科与研究方向相结合设岗、

以教学科研基层组织为基础承载创新团(梯)队设岗、跨学科协作创新的团队设岗等多种形式

的岗位设置模式,积极探索和完善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长期聘用和短期聘用相结合的用人方

式,提高用人质量和用人效益。

健全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进一步健全数量与质量相结合,以水平和质量为主

的成果评价制度;积极探索和构建有利于高水平拔尖人才成长的人才评价机制,把师德表现和

教学科研质量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

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发挥保障和激励导向作用,进一步探索绩效工资

中奖励部分发放的模式和办法,突出激励功能,向高层次人才倾斜,真正达到以绩取酬,优劳

优酬。

2. 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成长与发展的长效机制

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及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进《东北大学高层次人才

培养计划》,根据人才的层次、水平以及各学科的差异,采取各有侧重的培养方式。对于高水平

学科带头人,要重点加强其驾驭学科发展的战略思维能力培养;对于青年骨干教师,要加强其

团结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理工类教师,要重点加强其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对于重点扶持的学科的教师,要鼓励其进行学术交流,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进展,激发教师

Page 18: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18 —

的创新潜能。同时,采取特殊政策,积极鼓励教师立足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开展前沿性、探索性、创新性研究。

健全符合学校发展需求和国际化需要的人才引进机制,修订《东北大学人才引进工作暂行

规定》,重点引进具有战略思维的高水平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国内知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领

军带头人;适应人才国际化的战略需求,打破国籍限制,积极建立海外人才的特色引进机制和

使用机制;努力探索和完善以项目和研究方向为依托,“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智力引进和人

才协作机制。

依托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基础研究项目,逐步探索和完善以教学科研基层组织为载体,以

培养战略科学家和优秀学科(学术)带头人为目标,以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为重要手段,建立

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高水平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团队协作创新机制,逐步构建“大师+团队”

的创新攻关体制,促进结构优化、素质精良、团结协作、富于创新的学科团(梯)队的形成。

积极筹措资金,拓宽派出途径,鼓励教师与国外同行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国际

优质科技与教育资源,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逐步健全人才

评价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教师在国际学术前沿开展交流、协作、研究的热情。

3. 引导与监督相结合,建立科学有效的师德监督评价长效机制

强化政策导向,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

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弘扬高尚师德,力行

师德规范。完善多视角、有侧重、分层次的师德评价体系,健全师德的民主监督、舆论监督,

倡导教师自身职业良心自律监督。

4.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

通过《东北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和《东北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

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和能力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建设有利于人才

个性发展的新课堂;以科技活动与创新性实验计划为载体,构建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新

平台;以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为基础,营造有利于人才个性发展的新氛围,建设独具特色的、

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本科教育模式。

1.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建立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本科教育体系和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理论和现实问题

为方向,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优化优秀拔尖创新人才(尖子生)培养模式,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优秀拔尖创新人

才。

深化“4 年制本科专业+1 年制辅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

结合,为企业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积极探索导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本科生教育

导师制,本科生进研究所,与研究生一起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

力。

创建信息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网络手段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校级以上精品课程

实施全程录播,进一步满足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需求。

改革考核内容、方式与方法,建立科学的考试制度体系,以考促教,以考促学,进一步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Page 19: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19 —

2. 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

加大特色专业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和发展一批特色专业,努力建设成为省级和国家级特色

专业。

培育本科教学名师,进一步鼓励教授上讲台和建设精品课程,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建设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立团队合作良性运作机制。

培育公共课中青年骨干教师,引导和鼓励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建设精品共享课程,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

量。

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出版高水平教材和填补学科空白、反映教学改革的特色教材,并通过

各种渠道引进国外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的原版优秀教材。

建立教学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制度。学校“985 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组成的本科实验教学服务体

系全面向本科生开放。推进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大学英语学习。语音教室将在约定时间免费

向本校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利用所掌握的计算机、多媒体知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自主学

习。

3. 打造本科生实践与创新平台

整合各学院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资源,加强各实验中心之间的开放与交融,建立综合性的

学科大类实验平台,实现有限优质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构建本科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体系。

通过产、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本科生实践基地,聘请企业

负责实习的专业工程师为实习指导教师,到学校授课,提高本科生的实习质量,培养创新精神

和创新能力。

以国家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龙头,加强实验教学机制改革,建立适应高素质拔

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理念先进、水平一流、设备配套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 构建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质量保障体系

研究并确立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质量新标准,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

结合多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制定递进式、全过程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新标准。

强化领导听课、学生评教等制度对课堂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健全校、院两级本科教学督

导员队伍,加强教学秩序的检查与监督,完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

著提高。

三、加强国际交流,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

紧密围绕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以境外引智、教师与学生国际交流、留学生教育及汉

语国际教育为主线,逐步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营造境外引智的良好环境,促进学校的整

体发展,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服务国家教育外交的能力。

结合学校未来发展目标,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度与力度,引进国外智力支持,创造国

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1. 建立高效的外事管理体制

制定并完善有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措施,明确学校与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界面与

责任。

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构建以学院为主体、教师为主角、教学科研为主线的外事工作

立体架构,创建有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人文环境和运行机制。

Page 20: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20 —

2. 实施教师国际交流工程,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

加大优秀青年教师出国研修的选派力度,每年选派 60 名教师出国研修与合作科研,鼓励教

师参加国际会议等对外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

实施“双百”计划,即聘请 100 名外籍教师、开设 100 门全英文课程,提高教师的国际化

水平。

3. 完善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1)构建教师国际交流的常态机制

把国际交流经历与成果作为专业技术岗位聘任的导向性条件,从政策上鼓励青年教师到国

外高水平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交流访学,提高运用国际交流成果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的能

力。

(2)构建学生跨文化交流平台

实施优秀学生境外联合培养计划和境外短期学术交流与访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和对多元文化兼收并蓄的胸怀。

2-4 组织保障 学校已经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为学校直属部门,现由副校长担任中心主任。中心下设三

个业务办公室,分别为师资培训办公室、教学评估咨询办公室、教学改革研究与交流办公室。

办公及培训场所有保障,设备齐全先进,学校经费支持充裕,完全能够满足教师发展中心工作

需要。

2-5 预期成效(要有具体指标)

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规律,不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努

力构建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以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为基础,营造有利于人才

个性发展的新氛围,建设独具特色的、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本科教育模式;以提高研

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

才;建立健全符合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要求的科技创新体制与机制,着力提升学校自

主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幅提升学校的学科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加

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进程。

一、教师培养培训

围绕学科建设,以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和优秀团(梯)队为载体,以鼓励教师围绕国家重大

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开展科学研究为导向,以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

基础,以选拔和培养战略科学家、学科领军带头人和造就高水平创新团队为重点,以深化用人

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保障,大力加强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以领军带头人为核心,以学科

(学术)带头人为骨干,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预期培养教育部“长江学者”1-2 名、“新世纪优秀人才”20 名;选拔汉卿学者 5人、英

才学者 10 人、青年英才 20 人;遴选“专注于探索性研究的青年教师”20 名、“东北大学青年

学科(学术)带头人”30 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0 名;遴选 100-120 名优秀教师到国外重

点大学或科研院所进行交流与合作等。

二、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以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重点,造就具有远大抱负和国际视野、理想信念坚定、基础

Page 21: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21 —

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形成独具特色

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教学管理和运行更加科学,教学改革

更加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多样化,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自主学习环境

和创新平台更加丰富完善。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大对外开放和开展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通过合作科研、人员交流、联合培养、

合作办学等方式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提升学校在国际高等教育和学

术组织中的地位和影响,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聘请特聘境外专家

约 50 名,来校实质性工作的专业教师 100 名,建成 3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争取新增 1个国家级

“111 计划”项目。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和深层次交流常态化,学校的国际

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大幅提升。

3.经费支持 3-1 经费来源及保障

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十二五”期间总投入 1,040 万元。

3-2 经费使用规划 按照《“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

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并按照“统一规划、分年实施;单独核算,专

款专用;专项管理,绩效考评”管理原则,组织项目申报立项、评审,提出项目经费预算,分

项目下达年度预算,严格按照专项资金支出范围进行核算。 根据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十二五”期间的建设内容,总投资 1,040 万元,专项经费使

用规划具体如下: 1. 开展教师培训 220 万元。 2. 开展教学咨询服务 50 万元。 3. 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交流 150 万元。 4. 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80 万元。 5. 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120 万元。 6. 承担促进区域内高校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相关任务 420 万元,具体如下: (1)组织区域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管理人员培训 100 万元; (2)开展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实践研究 50 万元; (3)组织开展全国或区域内高校公共基础课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120 万元; (4)为区域内高校开展师资培训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特色专业办学经验,发挥“中心”的

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150 万元。

Page 22: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 22 —

4.学校意见

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成立四年来,已经形成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制定的教师教学能力提

升计划,思路清晰,方案科学可行,管理有效,在促进我校教师发展、服务区域高校教师培养培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具备申报国家级示范中心的条件。

学校将在经费、人员方面继续优先提供保障,同意申报。

负责人签字 (公章)

2013 年 06 月 03 日

Page 23: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东北大学申报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支撑材料目录

一、规章制度类

1.《东北大学关于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的决定》(东大党字〔2009〕16 号)…………………………1

2.关于印发《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大校字〔2009〕34 号)…………2

3.关于印发《东北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知 …………………………………………………8

4.关于在本科教学优秀教师中推荐晋升教授的安排意见(东大人字〔2011〕6 号) ………………18

5.关于印发《东北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的通知(东大人字〔2011〕13 号)……………21

6.关于印发《东北大学教师补充暂行办法》的通知(东大人字〔2011〕14 号)……………………28

7.关于印发《东北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东大教字〔2008〕8 号)…………35

8.东北大学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办法(东大教字[2010]34 号)………………………………………41

9.东北大学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规定(东大教字[2010]34 号) …………………………… 44

10.东北大学关于“质量工程”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办法(试行)(东大教字[2009]10 号)…46

11.东北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及考核办法(东大教字[2010]35 号)………………………50

12. 东北大学开展教材研究工作的规定(东大教字[2010]36 号)…………………………………54

13. 东北大学监考人员工作职责(东大教字[2010]9 号) …………………………………………57

14. 东北大学考场督察及巡考人员工作职责(东大教字[2010]9 号)……………………………60

15.东北大学关于本科课程考核改革的意见(东大教字[2010]16 号)……………………………61

二、宣传报道类

1. 《中国教育报》――强化特色 创新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66

2. 人民网――东北大学院士给新生上第一课…………………………………………………………67

3. 《光明日报》――教授岗位就应该能上能下………………………………………………………68

4. 《中国教育报》――东北大学教师不再端“铁饭碗”……………………………………………69

5. 《中国教育报》――新生第一课院士作启蒙………………………………………………………70

6. 《中国教育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须建立竞争机制…………………………………………71

7. 《中国青年报》――东北大学告别职务终身制……………………………………………………72

8. 《光明日报》――东北大学:激活师德建设的“源头活水”……………………………………73

三、研究成果类

Page 24: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关于科学研究队伍岗位设置、聘任与管理的若干思考……………………………………………75

2.学术权威和团队建设的关系…………………………………………………………………………80

3.完善职务聘任制 激发教师的自主创新动力 ………………………………………………………85

4.关于加强教师聘后管理的探索与思考………………………………………………………………89

5.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95

四、教师培训及合作类

1.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培训情况介绍……………………………………………………………………99

2.教师培训工作相关合作方案及计划…………………………………………………………………102

Page 25: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

Page 26: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2

Page 27: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3

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是学校实现全面发

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整体

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学校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特制订

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坚持

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加强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和业务素质的

培训,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学

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目标

1.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

师德修养,构建现代教育新理念。

2.拓展教师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

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骨干教师成长,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

要。

3.培训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思想

和教育理念,掌握新的管理、教学、评价方法和新的教育教学技

术手段。

4.构建团结协作教学团队,使教师在学习中自我提升,在

同事互助下自我发展,在专家引领下自我完善。

Page 28: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4

三、制度建设

修订、完善《东北大学关于在职教职工攻读硕、博士学位的

暂行规定》、《东北大学教师补充暂行办法》、《东北大学教师出

国研究管理办法》等政策条例,编制《东北大学教师手册》。出

台《东北大学“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四、岗前培训

1.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建立新进教师准入制度,

将参加岗前教育的出勤率和培训结束后的考核结果作为新进教

师能否开新课的硬性考核指标。

2.为新进教师配发《东北大学教师手册》,安排组织新进教

师参加省情校情、职业道德与规范、教学方法与能力的岗前培训。

3.做好年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辽宁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及全国高校

教师网络培训辽宁分中心举办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

5.对通过岗前培训的新进教师,安排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

进行一对一“传、帮、带”指导工作,签订“传、帮、带”协议

书。工作内容主要以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如何组织教学内

容以及授课技巧等教学方法为主进行指导。

五、拓展培训

1.从校情、校规,教师基本素质养成,教师职业技能培训

和选修课程等四个方面着手,利用三年的时间,对在校 35 岁以

下青年教师进行教师素质拓展培训。

Page 29: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5

2.依托校内各院系自身的优势平台,为在校教师提供师德

师风、授课方法、外语能力及多媒体操作技能等全方位的素质拓

展培训。形式主要以专家讲座和分组研讨相结合、理论讲授和实

际案例相结合培训为主。

3.聘请国内外专家、教授来校开设教育理论与教学艺术、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与办公自动化,以及文化素

质类的专题讲座和专项培训等,提升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能力。

4.针对培训内容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对培训教师建

立学分考核管理机制,培训结果和学校年终考核、职称晋升、外

派进修等相关制度挂钩,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

5.支持和鼓励各教研室主任在线或外出参加各专业高级研

修精品课程。

六、外派研修

1.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每

年选派 40 名青年教师出国研修。

2.设立“访问工程师”制度,鼓励相关专业的中青年教师

到厂矿、科研、企事业单位和生产第一线参加实践锻炼。中心计

划每年与 10 家左右地方企业签订合约,由各院(系)推荐、中

心确定合适人选前往各企业,进行为期 2 个月至一年时间不等的

在职访问研修。并把企业实践作为教师职务晋升的基本要求。

3.依托“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及校际合作关系,每年选派

各专业人员 20 名左右赴对口支援高校进行研修。

Page 30: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6

4.利用省内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和全国青年骨干教师访

问学者项目,积极推荐 10 名左右教师赴省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

访学。

七、评奖评优

1.在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和同事互评的多元评价体系基础

上,评选优秀教师。

2.开展各种教师竞赛,设立校级教学竞赛优秀奖,并推荐

获奖者参选省级和国家级的教学竞赛。

3.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教师申报各级教学奖励。

4.组织年度东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推荐申报年度

省级、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八、外部聘任

聘任国内外高水平的专家、名师等,担任学校的专、兼职教

师,全面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九、社会培训

利用我校优势学科师资及辽宁省高校教师培训分中心的优

势,合理开发、设计相关培训课程,接受省内高校教师做短期培

训,为地方教育发展献策献力。

十、资源支持

1.对于在教学技能方面存在问题和需要提高的教师,将安

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到课堂现场观摩,分析诊断,给予改进建

Page 31: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7

议。

2.鼓励各院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学经验交流会或教学工

作会议,探讨专业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不断创新与改

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网络平台,提供关于提高教

学能力的网络资源,供全校教师参考学习。

Page 32: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8

Page 33: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9

东北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

高层次人才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的核心力量,是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努力抢占

人才制高点,选拔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引领学科发展的高层

次人才,构筑拔尖人才高地,是加快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的战略性任务,也是跻身国际知名大学的坚实基础。根据学校学

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结合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特制

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紧密围绕学校建设目标、发展定位和学科建设实际,逐步搭

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能够促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可

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教学科研基层学术组织为载体,以国家大型科

研攻关项目和基础研究项目为依托,汇聚优秀成果、凝聚拔尖人

才、培养战略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服务国家发展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培养和造就

一支以领军带头人为核心的,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

素质优良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逐步在优势学科确立人才的比较优势,在未来重点发展学科

发挥人才的引领作用。为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能力和

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队伍支

持。

Page 34: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0

二、计划体系

“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汉卿学者计划”。对于申报并已成为两院院士有

效候选人的,通过一至两个培养期的培养,争取使其入选两院院

士,每一个培养期为 5 年。

第二层次:“英才学者计划”。分批次重点遴选一批具有国际

领先水平,在基础科学研究或工业及科技前沿研究方面取得丰硕

成果的学科(学术)带头人,通过一至两个培养期的培养,使其

申报并成为两院院士的有效候选人或达到申报两院院士的相应

水平。培养规模为 20 至 30 人,每一个培养期为 5年。

第三层次:“青年英才学者计划”。分批次重点遴选一批学术

基础扎实、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水平优秀青年学

科(学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通过一至两个培养期的培养,

使其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或达到以上相应层次水平。培养规模为 40 至 50 人,每一个培养

期为 5年。

第四层次:“专注于探索性研究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分批

次遴选一批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能够面

向国际学术前沿或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开展探索性、创新性

研究,且其研究内容属学校未来学科建设发展需要的学科领域的

优秀青年教师,通过重点资助和培养,使其在学校新学科或学科

方向的建设上发挥重要作用。培养规模为 30 人左右,培养期为

5 年。

Page 35: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1

三、选拔条件

(一)汉卿学者

坚持教师职业理想、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申报并已成为两院

院士有效候选人。

(二)英才学者

坚持教师职业理想、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入选过教育部长江

学者奖励计划,或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或具有与上述

人员相当学术水平的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 55 周岁。

(三)青年英才学者

坚持教师职业理想、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协作意识强,有扎

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有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具有战略思

维和创新性构想,学术思想活跃。入选过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或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或获得过国家优秀青年科学

基金,或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或具有与上述人员相当

学术水平的人员。具有博士学位,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人选

年龄一般不超过 40 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

45 周岁。

(四)专注于探索性研究的青年教师

坚持教师职业理想、恪守教师职业道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能够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或国家中长期科技

发展规划开展探索性、创新性研究,且其研究内容属学校未来学

科建设发展需要的学科领域。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

35 周岁。

Page 36: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2

四、选拔程序

(一)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

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青年千人、青年拔尖、国家优秀青年科学

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等,经本人申请直

接入选培养计划。

(二)其他人员按以下程序选拔:

1.各学院(部、实验室、中心等)根据学校确定的选拔条件,

提出推荐人选。

2.学校组织相关专家对各单位上报的培养人选进行评议,并

提出推荐意见。

3.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专家组的推荐意见并参考各

学科队伍实际情况,确定培养人选。

4.学校与培养人选签订培养协议书。

五、培养措施

(一)经费支持

1.为培养人选发放专门的人才津贴,具体标准为:

(1)“汉卿学者计划”培养人选培养期内每人每月一万元。

(2)“英才学者计划”培养人选培养期内每人每月五千元。

(3)“青年英才学者计划”培养人选培养期内每人每月三千

元。

(4)“专注于探索性研究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人选培

养期内每人每月一千元。

2.为第一层次的培养人选提供每年 40 万的专项支持经费,

Page 37: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3

主要用于学术交流,可根据需要一次性支付。

3.为第二层次的培养人选提供每年 20 万的专项支持经费,

作为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所需的人员经费。

4.同等条件下,在学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有关项目评审中对

培养人选予以倾斜。

5.为第四层次的培养人选提供培养期内一次性每人 25 万元

的专项科研经费资助。

(二)团队建设

1.“汉卿学者计划”、“英才学者计划”培养人选领导的团队

内部实行带头人负责制,实行团队整体考核。

2.学校充分尊重“汉卿学者计划”、“英才学者计划” 培养

人选在团(梯)队成员的引进补充、聘任晋升等工作中的意见。

3.学校为培养期内的“汉卿学者计划”、“英才学者计划”培

养人选适度配备流动编制,允许培养人选利用资助经费从校外临

时性的聘用优秀的研究人员和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

4.培养期内,根据培养人选的实际需求,可在博士生招生指

标和博士后入站指标的投放上适度予以倾斜。对其指导的优秀博

士毕业生或博士后出站人员,经培养人选推荐,学校将优先聘用。

5.优先支持“专注于探索性研究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

人选加入相应的团(梯)队或在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组建创新学

术团队,提高本学科的学术竞争力。

(三)交流培训

1.积极支持培养人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支持并鼓励培养人

Page 38: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4

选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组织。优先支持“汉卿学者计划”、“英才

学者计划”培养人选聘请高水平外籍教授来校工作、讲学或开展

合作研究。支持“汉卿学者计划”、“英才学者计划”培养人选主

持或参加本领域内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积极支持“专注于探索

性研究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人选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

究机构深造。

2.学校积极利用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的战

略合作关系,为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培养人选开展重大科技项目攻

关搭建平台,促进其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学校积极利用校际资源,协助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培养人选与

国外同学科的高水平院校或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关系,鼓励其开展

国际合作研究与创新。

积极为“专注于探索性研究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人选

创造条件,鼓励他们通过企业博士后、校企合作研究及企业生产

实践等培养环节,围绕企业重大技术问题及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

研究,提高培养人选的研究能力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对“青年英才学者计划”培养人选,培养期内学校将组织

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对培养人选的管理知识、组织协调能力、

创新能力以及领导艺术与方法等方面的培养;增强其全局意识、

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危机意识,提升其战略思维能力。

(四)其他方面

1.组织专家结合培养目标对培养人选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有

针对性的建议。

Page 39: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5

2.优先推荐培养人选申报国家各类奖励,并鼓励其在国内外

学术组织和重要学术刊物兼职。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培养人选

在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和平台基地建设项目的立项。

对“专注于探索性研究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人选优

先支持其申报国家级重点、重大科研项目。同时,在专业技术职

务及岗位聘任等工作中,同等条件下对培养人选予以优先考虑。

3.优先为培养人选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并按照国家和

学校有关规定,保障培养人选获得有关产权收益。

4.为“专注于探索性研究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人选配

备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作为合作导师。培养人选也

可使用资助经费邀请校外合作导师。

六、管理与考核

(一)对培养人选在培养期内实行协议式目标培养模式。最

长可进行两个培养期的培养,特殊优秀的可适当延长。

培养人选所在学院(部、实验室、中心等)要结合学科建设

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重点,及本人提出的预期目标,制定培养人具

体的培养计划和目标,落实培养措施。

目标包括阶段性目标和培养期满目标、学术研究主攻方向。

培养人要与学院(部、实验室、中心等)签订目标责任书,内容

包括培养方向、培养期内承担的主要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

面的任务。培养计划和目标责任书报学校备案。

(二)培养人选的考核实行阶段目标考核和期满总体目标考

核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期内不参加聘期考核。培养期第三年进行

Page 40: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6

阶段目标考核,培养期结束进行期满总体目标考核。考核程序如

下:

1.培养人选向学校组织的考核小组汇报培养目标责任书中

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考核小组提出考核

意见。

2.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考核小组的意见,决定是否继

续资助培养。

(三)对于“专注于探索性研究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

人选,学校对其聘期工作目标不做硬性要求。其年度考核和阶段

目标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学科建设、公益性

活动等工作的情况和学术研究的进展情况。

(四)培养资助经费从“985 工程”专项经费中列支,由培

养人选提出整体使用预算和年度使用预算方案,经所在学院(部、

实验室、中心等)和学校管理部门审定后方可使用。学校委托审

计处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对违反使用规定或管理不

当的,将停止经费资助。情节严重的,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

其行政或法律责任。

(五)培养期内发生如下情况之一者,培养协议自动终止:

1.第一、第二层次的培养人选申报院士成功。

2.第三层次的培养人选获得培养目标对应的国家级人才项

目。

3.中期考核不合格。

4.因学术道德或其它问题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

Page 41: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7

5.培养人选因病或因事不能正常履行岗位职责或调离学校。

七、其它

(一)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放弃国外国籍或居留权回国

定居并在我校受聘长期工作的,可申请列入相应的培养计划。

(二)各学院(部、实验室、中心等)应在岗位设置、人员

配备、工作场地的分配等方面向培养人选倾斜。在学科建设等问

题上充分听取和尊重其意见。学校鼓励各单位为高层次人才提供

相应的配套支持政策。

(三)学校将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对学院(部、实验室、中心

等)的考核内容,适时对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学院(部、

实验室、中心等)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奖励。

八、附则

(一)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本方案由教师发展中心、人事处负责解释。特殊问题

由学校研究决定。

Page 42: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8

Page 43: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9

报条件》(见东大党字[2007]39 号)文件中的基本要求外,还应

具备以下条件: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遵守职业道德,治学严谨,为人

师表,长期坚持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从事基础教学工作,无教学

事故和差错。

2.教学方法先进、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获得广大师生

的认可,课堂质量评价优秀,主讲课程在同业中具有显著的影响

力和知名度。

3.教学工作与教研、科研工作相长,具有独立主持或作为主

要责任人承担省部级以上的教学研究或科学研究项目的经历。

4.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积极参与质量工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工作,并取得突出的成绩,曾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或在省

部级以上质量工程建设工作中取得标志性成果。

5. 积极开展教学法研究,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核心期刊杂志发表高水平教学研究论文。

6.积极开展教材、辅助教材建设工作,曾主编或参编正式出

版教材。

(二)量化条件

推荐本科教学优秀教师晋升教授职务的量化要求见附件。

一、 材料要求

(一)所有申报材料均按 4号文件的统一要求制作。

(二)《东北大学晋升教授职务必须具备的申报条件》中的

基本要求由各学院负责审查。

Page 44: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20

Page 45: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21

Page 46: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22

东北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办法

为实现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加大高水平优秀人才的引进

力度, 根据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和队伍建设规划,结合人才队伍建

设的实际需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重心在学院,引进工作要以服务于学

科建设为宗旨,以提升学科水平为目的,以高水平拔尖人才的引

进为重点,充分发挥知名专家在引进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建立目

标明确、责任清晰、措施有力、反应快捷的工作机制。

二、人才条件

(一)高层次人才主要包括:

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

“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

计划”入选者,教学科研急需的高水平外籍教授等。

(二)引进人才必须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创新能力、敬业精

神、团队协作意识,专业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

(三)引进院士不受年龄限制,其他人员一般不超过 50 岁。

三、有关待遇

(一)两院院士:

1.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配备科研助手,并协助组建学术

团队;

Page 47: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23

2.提供不低于 2000 万元的科研配套经费;

3.提供不低于 200 万元的购房补贴;

4.配偶随调。

(二)国家“千人计划”长期项目入选者:

1.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配备科研助手,并协助组建学术

团队;

2.提供不低于 1000 万元的科研配套经费;

3.国家提供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学校提供80万元的年薪;

4.聘期内学校为其提供相应的租住住房或 3000 元/月的租

房补贴。

(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相当

水平人员:

1.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配备科研助手,并协助组建学术

团队;

2.提供不低于 500 万元的科研配套经费(文、管等学科提

供不低于 200 万元的科研配套经费);

3.提供不低于 120 万元的购房补贴;

4.二级教授;

5.配偶随调。

(四)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及相当水平人员:

1.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

2.国家提供 100 万-300 万元的科研经费补助,学校提供不

Page 48: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24

低于 50 万元的科研配套经费;

3.国家提供 50 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学校提供不低于 50 万

元的购房补贴。

(五)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

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及相当水平人员:

1.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

2.提供不低于 60 万元的科研配套经费(文、管等学科提供

不低于 30 万元的科研配套经费);

3.提供不低于 50 万元的购房补贴。

(六)国家“千人计划”短期项目入选者:

1.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

2.国家提供 50 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学校提供 7 万元/月的

月薪;

3.聘期内,学校为其来校工作期间提供相应的租住住房或

3000 元/月的租房补贴。

(七)学校长期聘用的外籍教授:

一般应为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工作急需的,在国外高

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担任教授或相当职位的人员。学校与其协商

确定薪酬标准,按实际来校工作时间发放,并为其在校工作期间

提供相应租住住房或 2000 元/月的租房补贴。

四、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一)成立东北大学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校领

Page 49: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25

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由主管人事工作的副校

长担任,成员由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研

究制定人才引进工作的政策、规划及年度计划,审定拟引进人才

的聘任意见及相关待遇,并对各学院(实验室、中心等)人才引进

工作进行考核。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人才引进办公

室),挂靠在人事处。主要职责是人才引进的具体工作及引进后

的协调、服务工作。

(二)各学院(实验室、中心等)成立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

院长(实验室、中心主任)任组长,成员由本部门负责人和基层学

术组织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根据本部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

要,制定人才引进规划、计划及各类人才、各级岗位的基本条件;

收集各类人才信息;对拟引进人员的思想品德、创新能力、团队

精神、协作意识等进行评价;并提出初步的聘任意见及相关待遇

的建议。

(三)各学院(实验室、中心等)成立引进人才学术评价小组

(以下简称学术评价小组),成员一般为 5至 7 人。主要职责是

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

层次人才以外的拟引进人才进行学术评价。

五、工作程序

(一)各学院(实验室、中心等)根据学校的要求和本部门学

科建设的需要,制定下一年度人才引进计划,报人才引进办公室。

校领导小组根据学院的计划及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研究制定学

Page 50: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26

校人才引进总体计划。

(二)各学院(实验室、中心等)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物色各

学科急需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并会同人才引进办公室积极与拟引

进人才接触,做好人才引进的相关准备工作。

(三)各学院(实验室、中心等)对拟引进人才进行综合考察,

并对拟引进人才的个人要求、预期工作目标、经费使用计划等进

行论证,论证后提出初步的聘任意见及相关待遇的建议,报校人

才引进办公室。

(四)人才引进办公室将拟引进人才的相关材料提交校领导

小组讨论,并确定相关的引进意见,由校长签批后执行。

(五)人事处负责为引进人才办理来校手续并签订有关协议

书,学院(实验室、中心等)和有关部门具体落实相关事宜。

六、其它

(一)对引进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

年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可直接聘任至学校相应岗位。

(二)高层次人才引进不受学院(实验室、中心等)内部岗位

限制,不占单位内部岗位指标。对于新学科或新学科方向引进高层

次人才,学院(实验室、中心等)可向学校申请增加相应人员岗位。

(三)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计划等专项计

划的引进人才,除享受国家规定的相应政策待遇外,其它待遇与

学校协商确定,执行时以双方签订的工作协议为准。

(四)学校鼓励引进学术团队,特别是能够填补学校学科空

Page 51: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27

白的高水平团队,并将相应的加大经费支持强度和其它方面的支

持力度。同时,支持和鼓励各学院(实验室、中心等)为引进人才

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

(五)引进人才的购房补贴(不含国家住房补贴部分),分

9 年按月发放。享受购房补贴的引进人才,不再参加学校内部含

福利性质的住房分配。同时,学校为来校的引进人才提供为期 1

年的过渡性租住住房或租房补贴,租房补贴标准由双方协商确

定,一般为 2000 元/月。

(六)来校的引进人才应严格履行与学校签订的有关协议。

人才引进办公室会同各学院(实验室、中心等)对引进人才(院士

除外)进行跟踪考核,对于年度考核不合格或第一聘期未完成聘

期工作任务的,将停止享受相应的引进人才待遇,且下一个聘期

不得聘任至现级别及以上专业技术岗位。

(七)学校将引进人才工作及对引进人才的使用情况纳入对学

院(实验室、中心等)的考核内容,适时对引进人才工作取得突出成

绩的学院(实验室、中心等)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奖励。

(八)学校学科建设急需的研究、工程、实验系列高端人才

的引进,可参照上述条件和程序执行。

七、附则

(一)本办法由人事处负责解释,特殊问题由学校研究决定。

(二)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东北大学人才引进工

作暂行规定(试行)》(东大校字[2003]28 号)同时废止。

Page 52: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28

Page 53: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29

东北大学教师补充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教师补充工作,建设一支符合我校高水平研究

型大学发展战略目标需要、能够促进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可持续

发展的教师队伍,根据学校教师补充工作的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标准。教师补充过程中,各级组织应严格把握补

充条件,既要注重学历要求和学缘结构,又要注重创新能力和发

展潜力,要从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等方面对拟补

充人员进行全面考核,确保补充教师的质量。

(二)按需聘用。教师的补充要严格按年度补充计划执行,

补充计划的制定,要以岗位设置为依据,充分反映学院(部、实

验室、中心)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严格程序。学校和各学院(部、实验室、中心)根据

各自职责和规定程序组织教师补充工作。在教师补充工作过程

中,应坚持补充标准、严格补充程序、遵守工作纪律,确保教师

补充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二、补充条件

(一)基本要求

思想品德好,专业素质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

度;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能够自觉地恪

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身体健康,普通话流利,能够胜任

所聘岗位的工作。

Page 54: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30

(二)年龄要求

硕士应届毕业生年龄一般不超过 26 周岁,博士应届毕业生

年龄一般不超过 35 周岁;副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 40 周岁,教授

年龄一般不超过 45 周岁。

(三)学历学位要求

1.所补充的教师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对于外语、

艺术等学科可适当放宽至硕士学位。

2.所补充教师的学历一般应为全日制学历,其中:

(1)对于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所补充教师的本科学历学

位授予院校须为 “985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或国外高水平院校。

补充人员中,具有国外一年以上学术交流(或学习)经历的比例

原则上不得低于当年补充教师的 30%,本校毕业生的比例原则上

不得高于当年补充教师的 30%。

(2)对于一般学科,所补充教师的本科学历学位授予院校

须为“985 工程”院校或学科优势较强的“211 工程”院校,且

本校毕业生的比例不得高于当年补充教师的 50%。

(3)外语、艺术等部位可在国内专业院校学科优势较大的

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中遴选补充。

(四)外语水平要求

1.在国外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人员可不作外语要求。

2.其他补充教师的外语水平一般应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或小

语种四级及以上水平或参加考试并取得 TOEFL(90 分及以上)、

Page 55: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31

GRE(1200 分及以上)、IELTS(6 分及以上)的成绩或取得 BFT

(A 级)、PETS(五级)考试合格证书。艺术、体育等部位补充

人员的外语水平可适当放宽。同等条件下,优先补充有国外交流、

学习、工作经历的人员。

三、补充程序

(一)各学院(部、实验室、中心)根据学校要求制定本单

位教师补充办法并报学校备案。各学院(部、实验室、中心)每

年根据学校的要求和本部门学科建设的需要,制定下一年度教师

补充计划并报学校,学校根据学院(部、实验室、中心)的教师

补充计划及学校整体发展需求制定补充的总体计划。

(二)学校统一向国内外发布招聘信息,组织参加相应人才

招聘会,各学院(部、实验室、中心)也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

物色各学科急需的优秀人才,做好教师补充的相关准备工作。

(三)各学院(部、实验室、中心)统一接收审核应聘人员

的相关材料,教学科研基层学术组织对符合条件人员考核并提出

相关意见。

(四)各学院(部、实验室、中心)的学术评价小组对应聘

人员进行学术评价,并根据需要组织面试、笔试、试讲及实践能

力的测试等,并向学院(部、实验室、中心)的教师补充工作领

导小组提交评价意见。

(五)学院(部、实验室、中心)教师补充工作领导小组根

据学术评价小组提出的评价意见,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向学校提

出推荐人选。

Page 56: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32

(六)学校根据学院(部、实验室、中心)的推荐意见,结

合学院(部、实验室、中心)的教师补充计划及学科建设需要审

批。其中,对于学科建设急需的优秀学术骨干,经校内外同行专

家评议后,可报校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讨论。讨论通过的人员

可给予相关待遇,由校长签批后执行;其他拟补充人员由主管校

长签批后聘任。

(七)学校负责为审批通过的拟补充教师办理来校手续并签

订有关协议书,学院(部、实验室、中心)和有关部门具体落实

其他相关事宜。

四、有关待遇

(一)对来校工作的优秀学术骨干(指被聘为副教授及以上

职务人员,下同),学校将给予一定的支持条件,具体如下:

1.具备较高学术水平的教授或达到教授水平的优秀骨干人才

(1)聘为教授职务。

(2)提供 50 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文、管类学科提供 20

万元的科研配套经费,外语、艺术等学科提供 10 万元的科研配

套经费);学院(部、实验室、中心)提供基本的教学、科研条

件,并根据需要提供必要的配套经费。

(3)提供 50 万元的购房补贴,并提供为期一年的过渡性租

住住房或 1500 元/月的租房补贴。

2.具备相当学术水平的副教授或达到副教授水平的优秀骨

干人才

(1)聘为副教授职务。

Page 57: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33

(2)提供 10 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文、管、外等类学科提

供 5 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学院(部、实验室、中心)提供基

本的教学、科研条件,并根据需要提供必要的配套经费。同时,

符合条件的人员来校后可申请我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具体办

法见《东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试行)》。

(3)提供 20 万元的购房补贴,并提供为期一年的过渡性租

住住房或 1000 元/月的租房补贴。

(二)对于新聘用的博士后出站人员及博士毕业生,学校将

提供一定的支持条件,具体如下:

1.提供 10 万元的购房补贴。

2.符合条件的新聘教师来校后可申请我校“青年教师科研

创新基金”(包括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项目培育种子基

金;优秀科技人才培养基金),具体办法见《东北大学基本科研

业务费管理办法(试行)》。

五、其它

(一)教师年度补充计划确定后,只限当年有效,且原则上

不可超计划补充。

(二)本办法中的教师补充条件为学校教师补充的最低要

求,各学院(部、实验室、中心)可以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适

当提高条件要求。

(三)各学院(部、实验室、中心)制定教师补充计划时,

人才引进的计划数量要占当年教师补充计划的一定比例,对于未

Page 58: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34

完成当年人才引进计划的单位,下一年度教师补充时不得再补充

本校毕业生。

(四)对于有博士后流动站的相关学科,拟补充的博士生须

先到我校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并经单位按选留条

件考核合格,报学校审批后聘用(优秀学术骨干除外)。

(五)本校特别优秀的博士毕业生也可按优秀学术骨干申请

留校工作。对于此类人员,学校实行同行专家外审机制,每学期

末由各学院(部、实验室、中心)遴选推荐后,学校统一组织校

外同行专家评审。

(六)学校提供的购房补贴分 9 年按月发放,享受购房补贴

的教师不再参加学校内部福利性质的住房分配。

(七)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教师补充工作的监督检查,相关

单位若有违纪违规行为,教职工和应聘人可向各级纪检、监察等

部门举报,一经查实,将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应聘人员应

按要求如实提供应聘材料,如有弄虚作假或隐瞒真实情况的,一

经查实,即取消应聘资格;对已聘用的将解除聘用合同,并由应

聘人承担相应责任。

六、附则

(一)本办法由人事处负责解释,特殊问题由学校研究决定。

(二)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Page 59: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35

Page 60: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36

东北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制度实施细则

一、总则

1.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

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完善本科教学督导、

咨询制度,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及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规范教学管

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2.本科教学督导工作贯彻“客观、公正、公平”以及“督

为基础、导为方向”的原则。

3.本科教学工作督导组(以下简称督导组)负责本科教学

督导工作的具体实施。督导组按照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有关质量标

准和制度要求,对全校本科教学工作及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督

导、监控及咨询。

4.督导组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有关人员、聘请校内教授、

副教授及教学管理人员组成,是履行对本科教学工作进行检查、

监督、咨询、业务指导及信息反馈的专门机构。

二、工作职责

1.督导的职责概括为:督教、督学和督管。既要针对教师

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评价,更要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意见和

Page 61: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37

建议,并指导整改。

2.巡视、指导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定性

与定量评价;做好书面记录,写出评议意见和建议。

3.协助学校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教师的教学日历、教

案、批改作业情况以及试卷、教材、实验教学等教学全过程等进

行随机检查。

4.积极为学校及学院的教育管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谋与咨

询。

5.每学期通过组织师生座谈,及时了解和反馈师生的意见、

要求和建议。

6.根据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拟定的教学督导计划,按期完成

督导任务,并将评议记录及时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

7.教学督导员工作完毕后,要区分不同情况,将意见和建

议分别反馈给任课教师、各学院(部、中心)院长(主任)或教

学管理部门。

8.建立例会制度,利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和本科教学简报

等平台,及时沟通和交流信息。

9.对全校师生开展教学咨询工作

三、聘任、组织与管理

1.教学督导员分为校、院两级。校级教学督导员由学校教

Page 62: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38

师发展中心、教务处联合组成评议组组织选拔,经评议组评议后

报主管校长审定,由校长聘任,颁发聘书,每届聘期两年,可连

聘连任。

2.学院教学督导员由学院组织选拔、评议,由学院院长聘

任,颁发聘书,报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备案,每届聘期两年,可连

聘连任。

3.督导员由教学经验丰富,熟知教育规律,有较高理论水

平及良好师德和责任感,办事公正、公平,热心教学督导工作的

在校教授、副教授或教学管理人员担任。督导员的年龄一般不超

过 67 周岁且身体健康。

4.学校每届选聘督导员 8-10 名,组成督导组。督导组设组

长 1 名,负责组织安排督导组的工作;学院每届可聘任教学督导

员若干名。

5.校教学督导组由分管教学的校长领导,学校教师发展中

心负责组织、协调、处理教学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院督导员

由学院教学院长领导,学院教学办负责组织、协调、处理教学督

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6.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及各学院建立督导员工作档案,作为

考核教学督导员业绩的主要依据。

7.督导员要按教师发展中心及各学院拟定的督导计划积极

Page 63: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39

开展工作,如不能按规定履行职责或工作不负责任,学校教师发

展中心及各学院有权报请校长(院长)解聘。

四、工作要求

1.督导员要按照计划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教学督导任务。

2.督导员根据需要进行听课,听课时要对授课教师的课堂

教学情况进行综合考查和评价,并及时将听课意见和建议反馈给

授课教师,以督促其提高教学水平。

3.督导组对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评价要严格标准,

做到客观、公正、合理。

4.督导员对于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效果欠

佳的青年教师应给予重点帮助和指导。

五、权益与待遇

1.督导员可根据需要选听任何教师的课;对任何违反学校

教学管理制度的教师和学生可进行查问登记、批评教育;可到学

校各教学单位进行教学方面的调查研究。

2.督导员对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师的任课安排及相关事项

有知情权。

3.督导员是我校教学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

各部门应积极支持、配合督导员的工作,尊重他们的劳动,重视

他们提出的问题、意见与建议,并认真研究,努力改进。

Page 64: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40

4.督导员酬金按学校人事部门有关规定计发。同时,根据

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给予适当补助。

5.每学年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及各学院对督导员进行考评,

对优秀者给予表彰。

六、附则

1.督导员在执行任务时佩带统一胸卡,各教学部门要积极

支持、配合教学督导员的工作,对阻挠、破坏教学督导员行使职

责的部门或个人,将给予严肃处理,对督导员工作的意见应通过

正常渠道反映到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及各学院教学办解决。

2.督导员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每学年对教

师教书育人业绩考核的重要部分,学年结束,学校教师发展中心

将汇总结果并送交教学管理部门、人事处及各教学单位。

3.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及各学院与督导员应保持经常联系,

随时听取督导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督导员通报处理情况。

4.教学督导员听课前,一律不预先通知授课教师。

5.本细则从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其他未尽事宜由学校教

师发展中心负责协调。

Page 65: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41

Page 66: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42

东北大学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规定

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

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主旋律,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积极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发挥

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在推动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

用,特制定本规定。

一、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

1.高等教育规律及特点的研究;

2.学校的定位、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

3.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培养计划的制定及试点工作;

4.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教材建设工作的研究;

5.实践教学改革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6.教学检查及考试改革;

7.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方面的研究;

8.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开发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9.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

二、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管理

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负责学校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日常管理

工作,并以规划与计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规划的制定与管理

根据国家及省部有关文件精神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学校每五

年制定一次教学科学研究规划。首先由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发出通

知,规定立项课题的范围、申报程序及评审办法,各单位申报,

Page 67: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43

学校组织有关专家评审,确定规划课题的数量、完成时间及资助

情况。在学校规划的基础上,评选出申报国家及省部级规划课题

的项目。

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负责对立项课题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

收,对于不按进度完成的课题,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有权停止经费

资助,甚至取消立项资格。

2.奖励工作

学校定期开展教学成果的评选工作,对于符合国务院发布的

《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和《东北大学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办法》的

有关规定,并在人才培养方面效果明显的项目给予奖励。

3.试点工作

经论证,凡是符合教育规律,理论根据充分,代表学科的发

展方向和趋势,并经过实践检验,具有推广价值的改革项目,均

可进行试点。在试点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

4.规划课题的计划管理

为了更好地进行国家及省部开展的教学成果评选工作,学校

将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部分项目重点支持,帮助其尽快完善,

并完成成果鉴定等工作。

Page 68: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44

东北大学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办法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为宣传学校教学

科学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发挥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在深化教学改

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奖励在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工作

中取得优秀教学成果的集体和个人,特制定东北大学教学成果奖

励工作办法。

一、奖励范围

1.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转变教育思想,

优化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实验技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提高教

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成果。

2.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教学规律,在组织教学工作,推动教

学改革,加强专业(学科)、教师队伍、教材、实验实习基地、学

风建设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与各种合作办

学,开展评估,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实现教学管理现

代化等方面的成果。

3.结合自身的特点,推广、应用已有的教学成果,并在实践

中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显著提高办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

的成果。

Page 69: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45

以上教学成果经过两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取得较大人

才培养效果的均可申报。

二、申报及评审

1.个人(或集体)申报,基层单位推荐,学院(或院级单位)

初评后,选出教学效果好、代表本单位教学改革水平的成果,填

写有关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报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汇总。

2.由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组织学校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对各

单位申报的成果进行评审,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在广泛调查研究

的基础上,经主管校长批准,确定东北大学教学成果奖励项目及

等级,并给予奖励。

三、奖励等级及办法

教学成果奖设一等奖和二等奖两个奖级,颁发荣誉证书并给

予奖励。

Page 70: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46

Page 71: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47

东北大学关于“质量工程”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办法

(试 行)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

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 号)和《教育

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7〕2 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的教学质

量,扎扎实实做好“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国家、教育部、省政

府及学校均设置专项经费,旨在切实促进本科教学工作的顺利开

展。为此,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制定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

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教高〔2007〕14 号)第八条

以及《东北大学“十一五”期间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

目管理办法》(东大教字〔2008〕64 号)第五条之规定,参照财

政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2〕65 号)、《国家杰出青

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2〕64 号)、《国

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精

神,制定“质量工程”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办法。

一、原则

“专项经费专款专用”是适用于本项经费管理和使用的总原

则。不得超出本办法第二条款所规定的使用范围或随意更改其使

用用途。

Page 72: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48

二、项目经费类型、期限及开支范围

“质量工程”经费按经费来源、项目内容分类确定使用期限

和开支范围。

(一)国家、省部委拨款

凡是由国家财政、教育部及辽宁省财政划拨的“质量工程”

经费,均按国家、省部委有关经费的使用办法执行。

(二)学校拨款

1.学校设立的“质量工程”项目经费类型:

精品课程建设费、教学名师奖、教学团队建设费、特色专业

建设费、双语课程建设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费、大

学生创新试验计划建设费、教育教学改革建设费、实验教学示范

中心建设费、专业规范研制费、与“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有关

的其他项目经费等

2.经费的使用期限:

经费的使用期限为项目的研究与建设周期或项目任务书中

标明的起止时间,自财务立项之日起计算。

3.经费的开支范围:

经费的使用范围包括:差旅、会议、资料、印刷、材料、教

学设备、交流与咨询费(不大于总额度的 10%)、劳务(不大于

总额度的 10%)等。其中交流与咨询费是指与项目的研究及建设

有直接关系的院校、企业等部门的交流与咨询所发生的费用,包

括咨询、讲学、指导、论证等;劳务费是指支付给直接参加项目

研究与建设工作的本科生、研究生等有关人员的劳动报酬。

Page 73: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49

三、管理方式

(一)项目管理方式采取项目负责人负责制与教务处监管相

结合方式。即每个项目分别建立独立帐号,经费由项目负责人管

理和分配使用,每次报账须经项目负责人首签,然后由教务处的

分管副处长会签,方可报账。

(二)项目负责人有义务提交经费使用决算报告,上报教务

处审核、备案。

(三)所有项目必须按立项要求期限完成,项目完成后,余

额上缴学校或用于项目成果发表与出版(需提前书面申请)。

(四)审核发现使用经费存在问题时,经主管校长批准,学

校可终止该费用的继续使用并收回余款,同时追究项目负责人的

管理责任。

四、其他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未尽事宜由教务处与有关部门协

商确定。

Page 74: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50

Page 75: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51

东北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及考核办法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

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把教学工作质量作为教师职务聘任

的重要标准,全面提高我校本科教学质量、树立良好的教风,充

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

才,特制定东北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标准、考核办法。

一、检查及评价

(一) 组织与领导

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由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牵头,成立教学质

量检查评价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检查、评价与奖惩工作。检查领

导小组下设督导组和学生信息组。督导组主要由督导员组成,负

责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日常检查、随堂听课等工作。学生信息组主

要由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负责组织广大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

质量进行评价。

(二) 工作与实施

1.评价原则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原则:以评促

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2.评估等级

课堂教学质量共分5个等级:优秀(90分及以上)、良(80~89

分)、中等(70~79分)、合格( 60~69分)、不合格(60分以下)。

3.检查办法

第一,各学院根据本学院全体教师的综合表现,对本单位教

师进行排序,然后根据表 1 课堂教学评价赋分表的规则给每位教

Page 76: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52

师赋分(W1),学院不予评分者按 0 分计。

表 1 课堂教学评价赋分表

所在区段 等级 得分 占全部教师比例

前 10% A 95 10%

11%-40% B 85 30%

41%-70% C 75 30%

71%-90% D 65 20%

91%-100% E 40 10%

第二,由学院教务管理人员组织该门课程的学生(答卷人数

要达到上课学生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填涂“东北大学本科课堂教

学质量评价卡(学生填写)”(附件 1),计算学生评价分数(所有

学生问卷评分总和÷答卷学生人数)。

第三,根据学生评价原始分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进行

排序:

1) 在本学院范围内按原始分数排序,按表 1 规则给每位教

师赋分(W2);

2) 对教授同类课程的教师排序,按表 1 规则给每位教师赋

分(W3)。

第四,对学生评价结果中的最高和最低两部分教师以及中间

部分教师的随机抽样,组织督导员听课,填写“东北大学本科课

堂教学质量评价卡(专家填写)”(附件 2),对学生评价分数进行

复核,确定学生评价的真实度及 W1-W3 各分值的权重,见表 2。

表 2 权重系数与真实度的对照表

真实度 q1 q2 q3

≥90% 0.2 0.2 0.6

80-90% 0.4 0.2 0.4

<80% 0.5 0.2 0.3

第五,真实度的确定方法,以督导员的评价结果与学生结果

相一致的课程门次数占督导员选评的所有门次数的百分比,作为

Page 77: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53

学生评价的真实度。

第六,课堂教学质量得分(W)的计算方法:

W=W1×q1+W2×q2+W3×q3

q1、q2、q3 为 W1、W2、W3 的权重,见表 2。

二、奖惩办法

(一)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分将作为任课教师的年终考核、

职务晋升、职称评定、与教学有关的各种奖励以及教师聘任的重

要依据之一。

(二)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优秀者,将给予奖励;对

于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不合格者,将对任课教师进行限期整

改、提高,取消各种与教学有关的奖励资格;对连续多年课堂教

学质量评价较差者,学校将不再聘任其讲授该课程,或取消其教

师岗位资格,直至调离工作岗位。

三、复核制度

为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的公平、公正、准确,学校对较好和较

差教师将不定期组织督导员进行听课复查;对于其他教师,采取

随机抽样方法组织督导员听课。

四、公示制度

每学期评选结果在校内予以公示。

Page 78: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54

Page 79: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55

东北大学开展教材研究工作的规定

教材研究是高等学校教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材

质量和教学质量的一项基础性研究。为提高我校教材研究工作的

水平,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的要求,对我

校教材研究工作规定如下:

一、教材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

1.研究高等学校教材建设工作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发展,适合教学改革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人才

培养。

2.研究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基本要求及相应的教材内容范围。

3.研究现有教材的内容、体系,了解科学发展的水平,分

析教材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4.对使用教材进行质量评议。通过评议了解使用教材的教

学效果,分析使用教材的质量状况,对质量较差的教材及时停止

使用,同时为开展优秀教材评奖工作打下基础。

5.交流教材编写及使用经验。

6.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逐步改革现有的传统的文字教材

和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总结和探索 CAI 课件和多媒体电子教

材的开发与使用的经验,完善并广泛利用网络教学系统,提高教

学效率。

7.对国外教材的研究、比较、引用与评价工作。

8.研究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教材管理办法,使教材管理

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Page 80: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56

二、教材研究工作的开展

教材研究工作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由学校、学

院(部、中心)及系(研究所) 各级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共同组织管

理。

1.由学校组织各学院(部、中心)向全国教材研究会、辽宁

省教材研究会等教材研究机构申报教材研究选题,有重点地开展

教材研究工作。学校还要组织教材建设委员会有计划地对一些涉

及面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课程及其教材进行专

题研究,并组织开展教材研究的立项工作。

学校要定期组织具有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的教师交流编写

教材的经验、体会及对一些关健性问题的处理方法,编印《教材

建设与研究专辑》,供广大教师及有关人员参考。

2.学院(部、中心)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材研究工作,

鼓励教师撰写教材研究论文,并组织有关专家、教师及学生对各

专业主要的必修课的教材进行质量评议。

3.各系(研究所)应该通过教学研讨例会的形式开展教材研

究工作。认真了解使用教材的质量,分析同类教材的特点,讨论

教材的适用性及先进性。

4.有无高水平的、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教材研究论文,是

教材评奖的一项重要指标。

5.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教材研究论文的作者,将给予相

当教材稿酬 10%的奖励。

Page 81: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57

Page 82: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58

附件 2:

东北大学监考人员工作职责

一、遵守考试时间,至少提前十分钟进入考场,做好考试前

的试卷分发及其它准备工作,提前三分钟发卷。

二、监考人员进入考场后应关闭手机。

三、学生进入考场后,监考人员应认真检查、核对学生的有

效身份证明(学生证或身份证),重考考生还需检查其重考证是否

有学生证相对应。

四、根据考场大小调配好考生座位,保持合适间距,并要求

考生按学号就座。

五、检查考生携带物品,除文具(计算器)外其它书籍和纸张、

通讯工具以及具有记忆、存储、查询、翻译等编辑功能的电子产

品一律不准带入考场。已经带入考场的一律放在指定位置或远离

学生座位的地方。

六、开考三十分钟后,不允许迟到考生入场,允许考生退场,

并统计缺考人数,将缺考学生姓名和原因填在“考试记录表”内。

七、向学生重申考试纪律,监督学生按考试纪律要求完成考

试。

八、在考场内集中精力、严肃认真、忠于职守,不得随意离

开考场或做其他与监考无关的事务(如吸烟、阅读书报、谈笑、

睡觉、抄题、做题等)。

Page 83: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59

九、不得向考生解释任何有关试题内容的问题,对试卷印刷

不清之处所提出的询问,应当众答复,试题有误时应及时当众板

书更正。

十、监考人员对学生的任何违纪和作弊倾向和行为不得视而

不见,应及时制止;对已有作弊行为的考生,应终止其考试并收

回试卷令其退出考场,并在其答卷上注明“作弊”,将其“作弊”

经过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学校并签名。

十一、考试结束前十五分钟,禁止考生提前交卷,并提醒考

生注意掌握时间。

十二、监考人员(包括主考教师)应严格遵守考试时间。考试

结束应立即收卷,清点交卷人数,填写“考场记录表”。主考教

师对监考人员交来的试卷和“考场记录表”应认真清点和阅录,

并把考场情况报告学生所在学院。

十三、监考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东北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

弊处理办法》,严格要求,坚持原则,如有失职或舞弊行为,视

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处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Page 84: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60

附件 3:

东北大学考场督察及巡考人员工作职责

一、负责对所有考务工作人员及监考教师的工作进行检查。

二、核对监考老师的工作证或身份证,检查其是否私自调串

考场。

三、督促检查所有考务工作人员及监考老师,考试期间手机

一律不准开机。

四、督促检查监考老师,监考期间不准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

(如吸烟、阅读书报、谈笑、睡觉、抄题、做题等),有权制止

其擅自离开考场。

五、督促检查考务工作人员不得擅离职守。

六、有权制止除佩戴规定标志以外的任何人进入考场。

七、有权制止未经考务主管部门允许的任何人在考场内照

相、录像。

八、监督检查工作人员、监考老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将试卷带

出考场。

Page 85: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61

Page 86: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62

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

于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考风和

学风,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

法、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考核改革,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考核观念,明确考核目

的。实现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内容能力化、

试卷分析规范化、考核反馈及时化、考核档案系统化。逐步建立

一套先进合理、鼓励创新、提升素质、培养能力的科学考核制度

体系,使课程考核成为培养“会学习、能思考、能应用、有创新”

的新型大学生的重要教育环节。为我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

革、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二、课程考核改革工作的基本思路

按照分类指导、先行先试、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建

立完整科学的考核制度体系。

(一)考核过程全程化。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要保证并不断提升“教”与“学”

的质量,考核活动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程成绩一般应由平

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可根据课程性质(公

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

科学设置平时、期中和期末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

原则上应适当加大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以加强

Page 87: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63

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掌控。这样不仅可以消除“一考定乾坤”的

弊端,还可以减轻学生期末考核压力,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状况。

(二)考核形式多样化。

要实现考核的教育功能,通过考核培养能力、提升素质,考

核形式必须多样化。即根据专业特点,结合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考核的形式包括: 课堂出勤、课堂讨论、课堂测验、

课堂论文、课后答疑、网上自测、博客论坛、自主学习作业、案

例分析、实验等。任课教师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可以从中选择

多种考核方式,对每次平时考核的原始资料妥善保存,学期末交

学院教学办存档。

期中和期末成绩考核的形式包括:笔试(闭卷或开卷)、口

试、网络考试、实践技能操作、课程设计、课程陈述、成果性考

试(项目设计与汇报、项目研究报告、论文答辩、专题报告、阶

段性创新作品、作品展示)、学生互评、自主学习成果等。任课

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自行选择及组合。

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原则,可适当加大实验

成绩的比重,探索设计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

(三)考核内容能力化。

考核内容作为培养能力的导向,主要体现在考核范围和命题

上。适度放宽考核范围,除包括教材内容外,也应包括主要教学

Page 88: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64

参考书的新内容,以引导学生紧跟前沿、拓宽视野、自主学习。

命题中适当减少“偏重知识记忆”的填空、简答、名词解释

等客观题比例,加大“偏重知识灵活运用”的分析论述题、程序

设计、案例分析、命题设计等主观题比例,引导学生由“死记硬

背式”学习,转为“研究式”学习,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分析综

合能力和创新潜质。各课程可结合自身特点,决定主观题和客观

题的比例。

(四)试卷分析规范化、考核反馈及时化。

要充分发挥考试对“教”与“学”的诊断作用和反馈、导向

功能,试卷分析必须规范、考核反馈必须及时。期末考核任课教

师判完试卷,应按照学校统一规定模版及要求,认真填写试卷分

析表,并上交到课程负责人。由课程负责人组织任课教师对试卷

分析结果进行讨论,认真总结本轮“教”与“学”中的经验和存

在问题,及时完善考核方案,提高教学效果,并将学生学习中的

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院学生办和后续任课老师。由课程负责

人将本门课程教学与考核的书面总结,连同试卷分析表,在规定

时间内交学院教学办存档。

(五)考核档案系统化。

考核档案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是考试改革的重要基础工

作,夯实基础才能长足发展。任课教师要将每门课程平时考核、

期中考核的原始资料,在课程结束后连同期末试卷一并交到学院

Page 89: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65

Page 90: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66

Page 91: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67

Page 92: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68

Page 93: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69

Page 94: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70

Page 95: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71

Page 96: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72

Page 97: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73

Page 98: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74

Page 99: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75

Page 100: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76

Page 101: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77

Page 102: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78

Page 103: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79

Page 104: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80

Page 105: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81

Page 106: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82

Page 107: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83

Page 108: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84

Page 109: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85

Page 110: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86

Page 111: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87

Page 112: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88

Page 113: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89

Page 114: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90

Page 115: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91

Page 116: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92

Page 117: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93

Page 118: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94

Page 119: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95

Page 120: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96

Page 121: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97

Page 122: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98

Page 123: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99

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培训情况介绍

一、2009 年教师培训情况

1、教师培训工作

(1)学位进修相关工作

2009 年我校审批同意 98 名教职工在职学位进修,其中教师 36 人申请博士学位进

修,非教师 62 人申请硕士学位进修。

(2)教师培训工作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2009 年我校共有 156 人次参加培训,有 123 人取得了《教育

技术三级考核合格》证书。

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今年我校共 90 名青年教师报名参加了岗前培训,有 82 人取

得了合格证书。

普通话考试培训:我校教师共计 183 人参加了普通话培训及考试。

国内访问学者:2009 年我校首次派出 1名教师到外校做“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

学者”,并或得教育部资助。

2、对外培训工作

(1)接收外校教师进修

2009 年我校接收外校岗前培训学员 100 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79 人,高等学校

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 9人,高等学校一般访问学者 6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1

人;骨干教师进修 9人。

(2)培训基地相关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培训工作的要求,发挥好辽宁省高

层次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精心组织举办了 2期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共计培训

142 人。

二、2010 年教师培训情况

1、教师培训工作

(1)学位进修相关工作

经学校学位进修领导小组审批,同意 24 名专任教师、1名非教师博士学位进修,

9名专任教师、41 名非教师硕士学位进修。

(2)教师培训工作

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组织开展了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英语培训,共计 21 人参加培

Page 124: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00

训。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有 123 人取得了《教育技术三级考核合格》证书。

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今年我校共 88 名青年教师报名参加了岗前培训,有 86 人取

得了合格证书。

普通话考试培训:我校教师共计 124 人参加了普通话培训及考试。

国内访问学者:为了给我校教师争取更多国家公派出国进修的机会,继续要求申

请 1:1 配套项目的教师都要先去申报留学基金面上项目。今年我校共有 9 人获得国

家全额资助。

我校继续执行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签订的“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协议,选

拨出 20 名青年教师作为 2010 年度该项目的候选人,相当于我们获得国家 170 多万元

来资助我校教师出国进修。2010 年,我校依托本项目和国家面上项目共派出 34 名教

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研修。

2、对外培训工作

(1)接收外校教师进修

我校接收外校岗前培训学员 108 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90 人,高等学校青年骨

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 9人,高等学校一般访问学者 6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2人;骨

干教师进修 9人。

(2)培训基地相关工作

2010 年受辽宁省委组织部委托,组织辽宁省产业集群建设专题研究班,共计培

训 50 人;举办了 2期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共计培训 160 人。

三、2011 年教师培训情况

1、教师培训工作

(1)学位进修相关工作

经学校学位进修领导小组审批,同意 19 名专任教师、5名非教师博士学位进修,

13 名专任教师、38 名非教师硕士学位进修。

(2)教师培训工作

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组织开展了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英语培训,共计 25 人参加培

训。有 2人赴宝钢进行联合培养。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有 123 人取得了《教育技术三级考核合格》证书。

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今年我校共 88 名青年教师报名参加了岗前培训,有 86 人取

得了合格证书。

普通话考试培训:我校教师共计 124 人参加了普通话培训及考试。

国内访问学者:共有 30 人获得“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出国研修。

从 2012 年起,每年将“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人数从 20 人增加到 35 人。

Page 125: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01

2、对外培训工作

(1)接收外校教师进修

我校接收外校岗前培训学员 108 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90 人,高等学校青年骨

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 9人,高等学校一般访问学者 6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2人;骨

干教师进修 9人。

(2)培训基地相关工作

举办了 2期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共计培训 156 人。

Page 126: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02

教师培训工作相关合作方案及计划

教师培训工作相关合作方案及计划(见附件 1、附件 2和附件 3))

附件 1:

《东北大学培训基地建设与培训工作方案》

一、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基地建设目标

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辽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培养

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训工作在着眼于提

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努力体现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

和创新性,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全面提高培训水平和培训质量。通过培训工作重点培

养辽宁老工业基地支柱产业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新型产业、高新技术领域人

才,改善和更新我省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逐步提升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

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我省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的调整,不

断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对人才队伍的需求。

(二)培训工作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和培训工作办公室。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我校主

管人事的副校长担任,成员由校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及相关学院的领导组成。

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基地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训工作的开展。培训工作办公室

挂靠在校人事处,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与日常管理。

(三)培训教师

为保证培训工作质量,建立高水平的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

势,整合一支与培训目标相适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不同的培训内容,挑选相关专业的优秀教师任教,培训教

Page 127: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03

师均为具备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在该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熟悉相关领域的前

沿动态的知名学者。初步确定公共管理硕士(MPA)班主要授课教师 7 人,高级专业

技术人员培训班主要授课教师 11 人。

二、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我们是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和公共管理硕士培训计划分别制

定的,这里我先介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是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宗旨,围绕我省建设

“两大基地”和发展“三大产业”,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提高其科技自主

创新能力,加快我省对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

1、培训对象

省委选派的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高级专业技术人

员,培训对象所从事的专业范围为机械、信息、材料、环境、生物五个学科。

2、培训时间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拟开设四期,每年开设一期,培训时间一般为每年的 8

月。

3、专业方向

参加培训人员可参加培训的具体专业方向如下:

(1)机械学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真空与表面

工程;机械装备与控制;工业工程;制造信息科学与技术;流体机械及工程。

(2)信息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

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仿真与应用;物流优化与控制;生物信

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信息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3)材料学科

Page 128: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04

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电磁工程与科学;材料成形过程控制;钢铁冶金;

有色金属冶金;冶金资源与生态环境;热能工程 。

(4)环境学科

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与评价;城市环

境规划。

(5)生物学科

5、学习方式和学习期限

(1)学习方式为半脱产学习。

(2)学习期限为一个月。

6、培训方式

培训主要采取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总学时为

80 学时,其中专题讲座不少于 3/4。培训学员结合自身所从事的专业选择具体的培训

方向,并根据方向进行选课,所选课时不低于 60 学时。

培训实行导师负责制。每个学员都配备指导教师,学员可自己选择导师,并在导

师的指导下确定最终研究方向。指导教师一般由博士生导师或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担

任。学员可针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与导师进行交流,对科研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共同进

行研讨,并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对科研难点进行攻关,实现“短期培训、长期

合作”的培训效果。

(1)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由各专业的部分指导教师主讲,围绕机械、信息、材料、环境、生物五

门学科着重讲授相应学科的前沿动态及新技术、新成果等,旨在开拓学员的科研视野,

拓展不同专业培训学员的知识面,提高学员的专业素质和学术水平,启发其科技创新。

专题讲座题目 主讲人 学时数

《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闻邦椿 8 学时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蔡光起 8 学时

《智能化图像处理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8 学时

《过程装备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8 学时

《信息论及其应用研究》 8 学时

《工业过程控制先进技术发展》 柴天佑 高宪文 8 学时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 8 学时

Page 129: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05

《计算机发展前沿》

《数据库专题讲座》 王国仁 8 学时

《企业信息化关键技术》 8 学时

《环境保护技术新进展》 胡筱敏 8 学时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指标与企业行为》 王 青 8 学时

《环境系统工程》

《现代制造工业中的先进材料技术》 茹红强 8 学时

《无机功能材料的进展》 8 学时

《工业生态学发展》 陆钟武 蔡九菊 8 学时

《现代生物技术前沿》 曹成有 8 学时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8 学时

《微生物药物学研究进展》 8 学时

(2)学术研讨

学术研讨针对不同的专业类别分组进行。学术研讨分为专题研讨和学习总结两个

部分。专题研讨主要结合本学科开设的专题讲座(其他专题由指导教师指定),围绕

相关专题开展讨论;学习总结主要结合学员的培训方向和学习内容,在指导教师的指

导下由学员形成学习报告或论文。

(3)参观考察

组织学员参观考察东大软件园、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电

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动化研究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及部分专业实验室,

实践操作先进仪器设备,了解先进仪器设备的应用领域和功能。

三、培训管理

培训基地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组织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期间与教师之间

的联络沟通;负责培训教室、课程的设置安排;负责培训学员的食宿及日常活动安排。

四、培训经费

(一)公共管理硕士(MPA)

正式学员收费 3万元;课程进修学员收费 1万元,在考试通过成为正式学员后,

再补交剩余的 2万元学费。

Page 130: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06

(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培训费每期每人暂定 3000 元。具体收费标准由省里确定。

附件 2:

《东大与宝钢人才合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原则,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

力为导向,以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和发展需求为目标,通过校企人才合作,充分发

挥各自优势,培养双方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后备队伍,全面推动校企战略合作,促进

双方的共同发展。

二、合作目标

通过建立和实施校企人才合作的运行机制,深化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合

作,鼓励教师围绕宝钢的战略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加强青年教师生产实践环节的培养

和培训,丰富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提高教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企业青年技术骨干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提升企业在产品、工

艺、设备等方面的整体技术实力。

三、合作内容

(一)青年教师合作培养计划

1、根据宝钢博士后工作站公布的科研项目和相关要求,东大选拔优秀青年教师

入宝钢博士后工作站进行项目研究工作;

2、针对宝钢因战略需求及生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东大教师可结合自身的

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申请到宝钢参加项目研究工作,通过项目研究与推进,培养教

师的科研实践能力。

以具体的科学研究、技术改造项目为载体,东大每年选拔 10-15 名优秀青年教师

参与宝钢的项目研究或从事博士后项目研究工作。主要选拔宝钢项目急需的优秀青年

Page 131: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07

教师、学校学科建设急需培养的青年教师以及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具体事项如下:

1、选拔条件

年龄一般不超过 40 周岁,博士毕业来校工作半年以上或入站未满一年的非企业

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的我校青年教师。其中,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优秀回国人员优先予

以考虑。

2、学科范围

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3、遴选程序

(1)学校在校青年教师自愿报名;

(2)学校考核小组根据宝钢的战略需求及我校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需要,特别

是“985”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要,并依据申请人的校内表现和学校工作安排,

确定推荐人选;

(3)宝钢与我校根据项目需求及双方的发展需求,共同确定选派人选。

(二)宝钢科研骨干合作培养计划

1、结合宝钢在产品、工艺、设备等专业领域技术力量培养的迫切需求,建立东

大相关专业的院士和博导与宝钢科研骨干的指导联络机制。宝钢与东大共同确定院士

和博导人选,由每位院士或博导负责培养对口专业领域的 2-3 名宝钢科研骨干,对其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

2、宝钢定期选送优秀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到东大进行技术研究与进修培训;

3、借助东大与国际知名院校建立的伙伴关系,宝钢可通过东大这一平台,选送

优秀管理、技术人才赴海外院校与研究机构进修。

(三)学术交流合作计划

东大邀请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宝钢技术人员来校为青年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根据

宝钢的需要,东大选派优秀教师赴宝钢进行专题讲座,宝钢可聘请东大的知名教授担

任宝钢客座研究员。

Page 132: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08

四、东大的义务

1、东大优先支持学校教师针对宝钢的重点攻关项目进行研究,鼓励教师把宝钢

的战略需求作为研究重点;

2、根据宝钢科研人才培养的需求,东大推荐相关专业的院士及博导作为宝钢选

派技术骨干的项目或科研指导教师;

3、为到东大进行技术研究与进修培训的科研骨干提供实验室装备等科研条件,

并为其基础和前沿研究信息的获取及图书资料查阅等提供便利和支持;

4、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青年教师的意愿,东大允许宝钢选留部分优秀教师;

5、对符合东大兼职教授聘任条件的人员可聘其为兼职教授;

6、东大为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的宝钢技术人员安排食宿并付给相应的讲课费。

五、宝钢的义务

1、在同等条件下,宝钢优先选择东大的青年教师入宝钢博士后工作站进行博士

后项目研究工作;

2、为合作培养的东大青年教师提供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必要的研究环境和工作条

件,为项目推进提供支持;安排东大青年教师到宝钢的研究院、技术中心或现场等具

体工作岗位,同时为其确定科研任务和具体方向;

3、根据工作需要和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宝钢为合作培养的东大青年教师配备

指导教师;

4、为合作培养的东大青年教师每月提供一定金额的生活补助费用;

5、为合作培养的东大青年教师安排食宿并且每月提供一定金额的住房津贴;

6、为合作培养的东大青年教师提供一年两次的往返路费(按火车硬卧标准);

7、为指导宝钢科研骨干的东大院士或博导提供一定指导费用。

六、附则

1、为确保人才合作计划的顺利实施,双方应明确具体部门负责对口联系,加强

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2、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Page 133: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09

附件 3:

《东大与首钢人才合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原则,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

力为导向,以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和发展需求为目标,通过校企人才合作,充分发

挥各自优势,培养双方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后备队伍,全面推动校企战略合作,促进

双方的共同发展。

二、合作目标

通过建立和实施校企人才合作的运行机制,深化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合

作,鼓励教师围绕首钢的战略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加强青年教师生产实践环节的培养

和培训,丰富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提高教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企业青年技术骨干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提升企业在产品、工

艺、设备等方面的整体技术实力。

三、合作内容

(一)青年教师合作培养计划

1、根据首钢博士后工作站公布的科研项目和相关要求,东大选拔优秀青年教师

入首钢博士后工作站进行项目研究工作;

2、针对首钢因战略需求及生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东大教师可结合自身的

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申请到首钢参加项目研究工作,通过项目研究与推进,培养教

师的科研实践能力。

以具体的科学研究、技术改造项目为载体,东大每年选拔 10-15 名优秀青年教师

参与首钢的项目研究或从事博士后项目研究工作。主要选拔首钢项目急需的优秀青年

教师、学校学科建设急需培养的青年教师以及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具体事项如下:

1、选拔条件

年龄一般不超过 40 周岁,博士毕业来校工作半年以上或入站未满一年的非企业

Page 134: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10

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的我校青年教师。其中,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优秀回国人员优先予

以考虑。

2、学科范围

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3、遴选程序

(1)学校在校青年教师自愿报名;

(2)学校考核小组根据首钢的战略需求及我校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需要,特别

是“985”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要,并依据申请人的校内表现和学校工作安排,

确定推荐人选;

(3)首钢与我校根据项目需求及双方的发展需求,共同确定选派人选。

(二)首钢科研骨干合作培养计划

1、结合首钢在产品、工艺、设备等专业领域技术力量培养的迫切需求,建立东

大相关专业的院士和博导与首钢科研骨干的指导联络机制。首钢与东大共同确定院士

和博导人选,由每位院士或博导负责培养对口专业领域的 2-3 名首钢科研骨干,对其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

2、首钢定期选送优秀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到东大进行技术研究与进修培训;

3、借助东大与国际知名院校建立的伙伴关系,首钢可通过东大这一平台,选送

优秀管理、技术人才赴海外院校与研究机构进修。

(三)学术交流合作计划

东大邀请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首钢技术人员来校为青年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根据

首钢的需要,东大选派优秀教师赴首钢进行专题讲座,首钢可聘请东大的知名教授担

任首钢客座研究员。

四、东大的义务

1、东大优先支持学校教师针对首钢的重点攻关项目进行研究,鼓励教师把首钢

的战略需求作为研究重点;

Page 135: 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书 · 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 种;学校成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111

2、根据首钢科研人才培养的需求,东大推荐相关专业的院士及博导作为首钢选

派技术骨干的项目或科研指导教师;

3、为到东大进行技术研究与进修培训的科研骨干提供实验室装备等科研条件,

并为其基础和前沿研究信息的获取及图书资料查阅等提供便利和支持;

4、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青年教师的意愿,东大允许首钢选留部分优秀教师;

5、对符合东大兼职教授聘任条件的人员可聘其为兼职教授;

6、东大为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的首钢技术人员安排食宿并付给相应的讲课费。

五、首钢的义务

1、在同等条件下,首钢优先选择东大的青年教师入首钢博士后工作站进行博士

后项目研究工作;

2、为合作培养的东大青年教师提供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必要的研究环境和工作条

件,为项目推进提供支持;安排东大青年教师到首钢的研究院、技术中心或现场等具

体工作岗位,同时为其确定科研任务和具体方向;

3、根据工作需要和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首钢为合作培养的东大青年教师配备

指导教师;

4、为合作培养的东大青年教师每月提供一定金额的生活补助费用;

5、为合作培养的东大青年教师安排食宿并且每月提供一定金额的住房津贴;

6、为合作培养的东大青年教师提供一年两次的往返路费(按火车硬卧标准);

7、为指导首钢科研骨干的东大院士或博导提供一定指导费用。

六、附则

1、为确保人才合作计划的顺利实施,双方应明确具体部门负责对口联系,加强

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2、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