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修订本 - sywsinfo.cn · •固有结构限制修 订与应用 •...

79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修订本 ICD-11 )简介 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

Transcript of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修订本 - sywsinfo.cn · •固有结构限制修 订与应用 •...

  •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修订本(ICD-11)简介

    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

  • 1 背景简介

    工作计划24

    内容概要

    2 优势特点

    3 相关规则

  • 背景简介

  • •依据疾病的病因、部位、病理、临床表现等特征,按照规则分门别类,用字母和数字代码来表达的系统。概念

    •将疾病转换成代码,利于系统记录、分析、解释、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等情况目的

    •实现数据可存储、检索、分析和应用,达到国际上统一

    •是反映全球健康趋势和卫生统计的数据基础意义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

    背景简介(1)

  • ICD百年发展变迁

    139 161 179 189 205 214 200954 965 1040 1164

    8173 12067

    110

    1001000

    10000100000

    Farr

    /d'E

    spin

    e

    Bert

    illon

    ICD-

    1

    ICD-

    2

    ICD-

    3

    ICD-

    4

    ICD-

    5

    ICD-

    6

    ICD-

    7

    ICD-

    8

    ICD-

    9

    ICD-

    9-M

    ICD-

    10

    1855 1893 1900 1909 1920 1929 1938 1948 1955 1968 1975 1979 1994

    死因统计 疾病+死因统计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背景简介(2)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WHO成员国采用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标准,是卫生信息标准体系的核心标准

  • •43种语言译本

    •117个国家采用ICD-10进行死因数据报告

    • 99个国家采用ICD-10作为疾病统计基准

    广度

    •死因、疾病、症状体征、就诊原因、影响健康状况和损伤等

    •卫生统计/临床研究/医疗质量监测/DRGs/卫生资源配置等

    •全球约70%的卫生费用支出依据深度

    背景简介(3)

    ICD-10在国际上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结构限制 精准导向 需求驱动 信息交互• 部分知识老化内容陈旧过时

    • 固有结构限制修订与应用

    • 单纯更新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 ICD-10仅仅是分类列表

    • 缺乏统一定义• 影响数据准确性与一致性

    • 以统计/死因需求用途受限

    • 临床研究/医疗质量监测

    • 医疗付费

    • 缺乏内在的模型架

    构,与其他分类系

    统间交互差

    • 与电子信息系统的

    交互性差

    随信息技术与医学发展,促使ICD诞生新版本

  • ICD是WHO真正引以为傲的产物,它使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人们生病和死

    亡的缘由,并为避免遭受痛苦和拯救生命而采取行动。

    ——WHO总干事谭德塞博士

    2018年6月18日WHO发布ICD-11作为健康与医疗服务信息最新国际标准

    背景简介(4)

    ICD-11正式发布供成员国作实施准备

    2011.5

    2012.5

    2015.9

    2018.6

    ICD-11 α版发布

    ICD-11 β版发布现场测试策略启动

    2007ICD-11 启动修订 ICD-11修订历程

  • WHO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

    ICD团队

    ICTM团队

    ICF团队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专家组中华医学会名词审定委员会

    推荐专家组

    24个临床学科

    资深教授、科主任领衔

    28家三甲医院

    126名临床专家

    第一阶段:初稿(2018年6月)

    第二阶段:初审(2018年9月)

    第三阶段:审定(2018年11月)

    科学的流程设定,确保ICD-11中文国际标准体现我国医学科学发展

    审定过程中请临床专家增加中文同义词

    背景简介(5)

  • 英文术语 审核前名称 审核后名称

    Autoimmune haemolyticdisease warm type

    温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Hashitoxicosis 桥本甲状腺毒症 桥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hyperaldosteronism 醛固酮过多症 醛固酮增多症

    angina of effort 劳力型心绞痛 劳力性心绞痛

    lipoid nephrosis 脂性肾病 类脂性肾病

    systemic sclerosis 全身性硬皮病 系统性硬化症

    临床专家参与ICD-11中文版制定,缩小临床诊断与分类名称差异,统一疾病诊断术语

    背景简介(6)

  • 2018年12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卫医发[2018]52号)

    背景简介(7)

    正式发布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中文版

    二、积极推进ICD-11中文版全面使用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认真组织做好培训,结合新版疾病分类与代码特点,修订完善病案首页填写等相关管理制度,更新电子病历系统,做好ICD-11中文版和原有疾病分类与代码之间的衔接。自2019年3月1日起,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全面使用ICD-11中文版进行疾病分类和编码。

    三、加大ICD-11中文版应用管理和监督指导力度

    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大宣传贯彻和监督指导力度,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做好相关工作。自2019年3月1日起,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开展医疗机构绩效考核、质量控制与评价等工作时,均应当采用ICD-11中文版进行医疗数据统计分析。

  • 优势特点

  • 编码框架

    含义:E1 第一位数,代表章节,例如1A00代表第1章值域: 取值为数字(0-9)或字母[A-Z(除外O和I)]共34个值

    含义:D2第二位数,用字母使ICD-11的编码明显区别于ICD-10值域: 取值为字母,值域为A-Z(除外O和I)共24个值

    含义:13 第三位数,使用数字避免ICD-11的编码构成英文单词值域: 取值为数字,值域为0-9,共10个值

    含义:E4第四位数值域: 取值为字母或数字,字母Y和Z代表残余类目,超过240个节的章中亦使用F和G代表残余类目

    注:ICD-11中,为避免字母I和O与数字1和0混淆,取消了字母I和O的使用。

    E1 D2 13 E4 E5 D6

    ICD-10A00.0 - Z99.9

    类目容量为2600个扩大100倍

    ICD-111A00.00 - ZZ9Z.ZZ

    类目容量为269280个

    ICD-11新形象

  • 100多年11次迭代,遵循系列修订规则,确保分类功能和结构完整性

    章节结构反映了疾病与健康多个方面,包括疾病、障碍、综合征、症

    状、体征、发现、损伤、影响健康状况的因素以及传统医学等。

    ICD-11补充了解剖学、化学制品和药剂、诊断时间、功能评价等

    ICD分类体系的章节结构

    1.精细编码粒度(1)

  • 章节 名称 章节 名称

    1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1A00-1H0Z) 15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 (FA00-FC0Z)

    2 肿瘤 (2A00-2F9Z) 16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GA00-GC8Z)

    3 血液或造血器官疾病 (3A00-3C0Z) 17 性健康相关情况 (HA00-HA8Z)

    4 免疫系统疾患 (4A00-4B4Z) 18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JA00-JB6Z)

    5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5A00-5D46) 19 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 (KA00-KD5Z)

    6 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 (6A00-6E8Z) 20 发育异常 (LA00-LD9Z)

    7 睡眠-觉醒障碍 (7A00-7B2Z) 21 症状、体征或临床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MA00-MH2Y)

    8 神经系统疾病 (8A00-8E7Z) 22 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 (NA00-NF2Z)

    9 眼和附器疾病 (9A00-9E1Z) 23 疾病和死亡的外因 (PA00-PL2Z)

    10 耳和乳突疾病 (AA00-AC0Z) 24 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 (QA00-QF4Z)

    11 循环系统疾病 (BA00-BE2Z) 25 用于特殊目的的编码 (RA00-RA26)

    12 呼吸系统疾病 (CA00-CB7Z) 26 传统医学 (SA00-SJ3Z)

    13 消化系统疾病 (DA00-DE2Z) V 功能补充部分 (VA00-VC50)

    14 皮肤疾病 (EA00-EM0Z) X 扩展码 (XS8H-XX2QG9)

    ICD-11共有28个章节(比ICD-10增加了6个章节)

    1.精细编码粒度(2)

  • ICD-10章数 ICD-10名称 ICD-11章数 ICD-11名称

    1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1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A00-1H0Z)

    2 肿瘤 2 肿瘤(2A00-2F9Z)

    ICD-11与ICD-10比较章节的变化:2章名称与章数完全相同

    1.精细编码粒度(3)

  • ICD-10章数 ICD-10名称 ICD-11章数 ICD-11名称4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5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6 神经系统疾病 8 神经系统疾病7 眼和附器疾病 9 眼和附器疾病8 耳和乳突疾病 10 耳和乳突疾病9 循环系统疾病 11 循环系统疾病

    10 呼吸系统疾病 12 呼吸系统疾病11 消化系统疾病 13 消化系统疾病13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 15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14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6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5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18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16 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 19 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19 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 22 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20 疾病和死亡的外因 23 疾病和死亡的外因21 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 24 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22 用于特殊目的的编码 25 用于特殊目的的编码

    ICD-11与ICD-10比较章节的变化:15章名称相同章数不同

    1.精细编码粒度(4)

  • ICD-10章 ICD-10名称 ICD-11章 ICD-11名称

    3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涉及免疫机制的某些疾患 3 血液或造血器官疾病

    5 精神和行为障碍 6 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

    12 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 14 皮肤疾病

    17 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 20 发育异常

    18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21症状、体征或临床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章节扩展:名称改变的5个章

    1.精细编码粒度(5)

  • ICD-11章节 ICD-11名称 与ICD-10比较

    4 免疫系统疾患 新增

    7 睡眠-觉醒障碍 新增

    17 性健康相关情况 新增

    26 传统医学病证 新增

    V 功能补充部分 新增

    X 扩展码 新增

    章节扩展:新增6个章

    1.精细编码粒度(6)

  • 1.精细编码粒度(7)

    ICD-1155000条细目

    ICD-1014400条细目

    ICD-10:K25 胃溃疡 ICD-11

    广泛采纳国际现行ICD-10临床版,细化疾病分类,提高精细度

  • 2.体现医学发展(1)

    科学的流程设定,确保ICD-11更能体现当代医学发展

    由55个国家近300名临床专家

    组成30余个顾问组参与修订

    结合当代医学发展,对ICD-11涉及

    的医学术语和概念进行增补与修订

    ICD-11提供分类单元的明确定义,辅助

    疾病分类与临床诊断,提高数据准确

  • ICD-10 “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章以解剖部位轴心

    ICD-11 将此章更名为“发育异常”, 调整分类轴心:

    先按结构性发育异常、多发性发育异常和综合征、除外基因突变

    的染色体异常和以智力发育障碍为相关临床特征的情况分为四节

    再在各节内按解剖部位或临床特征进行分类。

    ICD-11通过调整分类位置、改变分类层次、增加或细化分类单元对 ICD-10 进

    行修订与完善,融入医学发展和医学术语的更新及阐释等

    例2 更新HIV亚分类 ICD-10中的分类已过时

    ICD-11编码 ICD-11名称

    1C60.0 艾滋病(临床1期)合并结核病

    1C60.1 艾滋病(临床2期)合并结核病

    1C60.2 艾滋病(临床3期)合并结核病

    1C60.3 艾滋病(临床4期)合并结核病

    1C60.30 艾滋病后卡波西肉瘤合并结核病

    例1 调整“发育异常”分类轴心

    2.体现医学发展(2)

  • 增加抗生素耐药性相关编码(MG50-MG52)

    ICD-11编码 ICD-11名称

    MG50.00 耐四环素的鲍曼不动杆菌

    MG50.21 耐氟喹诺酮的大肠杆菌

    MG50.80 耐碳青霉烯的铜绿假单胞菌

    MG55.0 耐青蒿素的恶性疟原虫

    实现与WHO全球抗微生物耐药性监测体系接轨,绘制全球耐药谱

    2.体现医学发展(3)

  • 首次将游戏障碍归类于成瘾行为障碍

    ICD-11编码 ICD-11名称

    成瘾行为障碍

    6C51.0 游戏障碍,主要为线上

    6C51.1 游戏障碍,主要为线下

    2.体现医学发展(4)

  • 相比ICD-10,使用ICD-11采集信息的范畴进一步扩大

    ICD-11编码 ICD-11名称

    MG30.0 原发性慢性疼痛

    MG30.00 慢性原发性内脏痛

    MG30.01 慢性广泛疼痛

    MG30.02 慢性原发性肌肉骨骼痛

    MG30.10 慢性癌性疼痛

    MG30.11 癌症治疗后慢性疼痛

    MG30.20 创伤后慢性疼痛

    MG30.21 手术后慢性疼痛

    ICD-11编码 ICD-11名称6C50 赌博障碍

    6C50.0 赌博障碍,线下为主

    6C50.1 赌博障碍,线上为主

    6C50.Z 赌博障碍,未特指的

    6C51 游戏障碍

    6C51.0 游戏障碍,线上为主

    6C51.1 游戏障碍,线下为主

    6C51.Z 游戏障碍,未特指的

    修订增加营养、疼痛、心理障碍等编码,助力绘制专科疾病谱

    3.拓展采集范围(1)

    ICD-11编码 ICD-11名称

    5B80.1 局部肥胖

    5B81 肥胖症

    5B81.0 能量失衡引起的肥胖

    5B81.00 儿童或青少年肥胖

    5B81.01 成年人肥胖

    5B81.1 药物性肥胖症

    5B81.Y 其他特指的肥胖症

    5B81.Z 肥胖症,未特指的

  • 采集信息 ICD-10 ICD-11

    组织病理学 × √(将组织病理学编码引入分类体系)

    功能评价 × √(引入基于ICF的功能评价工具:WHO-DAS2.0和MDS)

    传统医学 × √(首次将中医病证纳入国际卫生统计体系)

    化学制品和药剂 × √(提供1400余种化学制品、5000余种药剂的扩展编码)

    格拉斯哥评分 × √(对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运动的限定值分别给予编码)

    诊断时间 × √(对发病与入院的时间关系、发病与外科操作的时间关系通过编码表达)

    构建基于ICD-FIC国际标准的健康信息大数据

    首次将功能评价等引入分类体系,突破既往限于疾病信息界线,着力健康数据采集

    3.拓展采集范围(2)

  • 举例:DB32.20 中毒性巨结肠 (D代表第13章)

    主干码(Stem codes):在特定的线性组合中可单独使用的编码。主干码的设计是为了确保每个病例仅需要一个编码时,可以从中获得最有意义的最少信息

    主干码

    D B 3 2 2 0主干码举例

    4.组合式编码规则(1)

    举例:CA20.10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

    C A 2 0 1 0

  • 以X开头,不采用主干码编码框架

    扩展码 扩展码(extension codes):不可单独使用,必须与主干码搭配,用于补充

    主干码以外的其他信息。可同时关联一个或多个扩展码,从而更详实地描述复杂的疾病或健康状况

    X A 6 H Q 4扩展码举例

    X T 5 R举例:XT5R 急性

    不能出现在簇编码中的第一个位置

    举例:XA6HQ4 膝关节外侧半月板

    4.组合式编码规则(2)

  • 2C25.2 支气管或肺鳞状细胞癌

    预组配:指一个主干码以预先组合方式,包含了一个临床概念的所有相关信息

    预组配

    BD50.40 腹主动脉瘤伴穿孔

    CA40.04 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

    4.组合式编码规则(3)

  • NC72 & XK9K 右侧股骨骨折

    后组配:指将多个代码(即主干码和/或扩展码)连接在一起,以完整描述

    所记录的临床概念。

    9B10.21 / 5A11 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

    9B10.21 糖尿病性白内障(疾病表现) 5A11 2型糖尿病(病因)

    • 主干码&扩展码

    • 主干码/主干码

    后组配

    4.组合式编码规则(4)

  • DA63(十二指肠溃疡)/ 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XA9780(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溃疡伴急性出血

    簇编码:指使用正斜杠(/)或&符号(&)联合一个以上的编码来描述所记录的

    临床细节的编码组合(例如,主干码/主干码和扩展码)。

    簇编码 正斜杠(/)或&符号(&)

    后配组编码方式解决了由于疾病特点对精确编码需求而ICD-10不能解决的矛盾

    形成的簇编码,使疾病更加立体、更加清晰

    D A 6 3 / M E 2 4 . 9 0 & X A 9 7 8 0簇编码举例

    4.组合式编码规则(5)

  • 顶层设计充分考虑对ICD-10的继承与兼容,确保历史数据能够衔接与延续

    后向兼容性: 分类结构不变:仍然按 “章/节/类目/亚目” 的方式进行分类

    多数章节不变:多数疾病归属“章节”不变,排列顺序与ICD-10一致

    分类轴心不变:多数疾病分类轴心不变

    术语继承: ICD-10中适应当代医学发展的术语得以沿用

    现场测试: 通过双编码测试ICD-10与ICD-11转换稳定性

    版本映射: WHO发布ICD-10和ICD-11的双向映射表

    5.继承与兼容(1)

  • 提供ICD-10 to ICD-11代码转换表

    WHO向成员国提供由ICD-10向ICD-11的过渡的技术支持

    5.继承与兼容(2)

  • ICD版本 ICD-10 ICD-10国家临床版 ICD-11

    轮状病毒性肠炎 A08.0 A08.000 1A22

    颅脊柱裂 Q00.1 Q00.100 LA00.00

    食管自发性破裂 K22.3 K22.300x003 DA20.30

    国内层面将对应WHO相关规则,推出ICD-11中文版与ICD-10国家临床版兼容,

    实现数据对接,满足各方需求,最大程度地减少信息丢失。

    5.继承与兼容(3)

  • 第一类扩展码 编码 编码名称

    严重度 XS25 重度

    时间性(生命时期) XT84 妊娠期34-36整周

    解剖部位 XK8G 左侧

    解剖部位 XK9J 双侧

    组织病理学 XH2QZ6 嗜酸细胞癌

    药物名称 XM9KF0 水合氯醛

    第二类扩展码 编码 编码名称

    诊断与外科手术的关系

    XY9U 外科手术前的

    XY9N 外科手术中的

    XY7V 外科手术后的

    诊断与住院的关系

    XY6M 入院时存在的情况

    XY69 住院后发生的情况

    确诊方法XY0E 经血清学确诊

    XY9Q 经组织学确诊

    第一类扩展码:补充主干码细节。包括严重性、时间性、组织病理学、特定解剖部位等,

    克服了ICD-10左右、单双不分、轻中重度不明、部位不细的缺点

    第二类扩展码:对是诊断编码的描述。包括诊断与住院的关系、诊断与外科手术的关系、

    确认方法、诊断的确定性等,为科研数据收集,医保结算提供更详实的数据支撑

    6.与ICD-10比较优势(1)

    ①②

    ③④⑤⑥

  • 疾病 ICD-11编码 ICD-11名称 ICD-10编码 ICD-10名称

    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

    NB52.0&XJ778&XA3291

    腰椎骨折&压缩性骨折&第一腰椎 S32.0 腰椎骨折

    双侧葡萄球菌肺炎

    CA40.06&XK9J 葡萄球菌肺炎&双侧 J15.2 葡萄球菌肺炎

    比较ICD-10与ICD-11编码表达内容

    6.与ICD-10比较优势(2)

  • 更加贴近临床,不再是临床诊断查不到,找不着 举例:鼻窦恶性肿瘤

    ICD-10分类结构C31 鼻窦恶性肿瘤

    C31.0 上颌窦恶性肿瘤

    C31.1 筛窦恶性肿瘤

    C31.2 额窦恶性肿瘤

    C31.3 蝶窦恶性肿瘤

    C31.8 鼻窦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

    C31.9 未特指的鼻窦恶性肿瘤

    ICD-11分类结构2C22 鼻窦恶性肿瘤

    2C22.0 鼻窦腺癌

    2C22.1 鼻窦鳞状细胞癌

    2C22.10 蝶窦鳞状细胞癌

    2C22.1Y 其他特指鼻窦的鳞状细胞癌

    2C22.2 鼻窦恶性上皮性肿瘤,未特指类型

    2C22.3 鼻窦黑色素瘤

    ICD-10使用ICD-O提供形态学信息

    例:上颌窦腺癌 C31.0,M8140/3

    ICD-11使用扩展码提供解剖细节

    例:上颌窦腺癌 2C22.0&XA1R64

    ICD-10 部位编码和形态学编码实现对肿瘤特征的描述

    ICD-11 将肿瘤病理学特点、动态及其部位整合在一个分类单元

    6.与ICD-10比较优势(3)

  • 以往ICD10编码名称与临床术语各自独立开发使用,两者不相兼容

    ICD11本体模型中的参数取自临床标准术语集SNOMED-CT和ICF,

    使编码名称与临床术语有很好的兼容性

    编码名称与临床术语7. 与临床术语兼容

    临床标准术语集

  • 与其他分类共同搭建健康信息框架,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分类 ICD-11 ICF ICHI领域 病因 部位 病理 临床 结构 功能 活动参与 环境 目标 行为 手段医疗 √ √ √ √ √ √ √ √ √康复 √ √ √ √ √ √护理 √ √ √ √ √ √ √健康 √ √ √ √ √ √ √照护 √ √ √ √ √ √ √ √ √ √预防 √ √ √ √卫生 √ √ √ √ √

    8.广泛的应用前景(1)

  • 国际使用的核心编码列表

    死因与疾病统计 ICD-11 MMS

    低资源配置初级医疗 ICD-11 PCL

    中等资源配置初级医疗 ICD-11 PCM

    死因推断 ICD-11 VA

    死因启动列表 ICD-11 SMoL

    8.广泛的应用前景(2)

    基础组件(Foundation Component)指所有 ICD 分类实体的总集

    线性组合(Linearization)指自基础组件中衍生各种用途的编码列表

    ICD-11支持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生成相应的编码列表

  • ICD-10传统列表式结构

    • 未对分类进行定义,通过标注包括、不包括或其他说明性文字对分类单元的范畴进行描述。

    ICD-11建立本体模型(内容模型)

    • 每个分类单元给予结构化的明确定义,通过定义模型中的13个参数呈现分类单元的多维度内涵。

    1. ICD 实体名称(完整名称)2. 分类属性(疾病/障碍/损伤)3. 文本定义(标准简述)4. 术语(同义词/其它包含与排除)5. 身体系统或结构描述(解剖/生理)6. 时间属性(急性/慢性/其他)7. 亚目严重度属性(轻/中/重/其他)8. 表现属性(症状、体征)9. 致因属性(病因:感染/外因)10. 功能属性(日常生活影响)11. 特定情况属性(与怀孕有关等)12. 治疗属性(治疗方式)13. 诊断标准(判断定义)

    ICD-10与ICD-11系统架构的差异,ICD-11实现分类单元的标准化定义

    结构化的定义模型将有利于计算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

    提高ICD-11与信息系统的兼容性 13个参数均可编码

    9.与信息的良好交互

  • 相关规则

  • 包括:表示除了标题之外,包括下

    面列出的术语也分类到该条目下。

    包括 与 不包括

    不包括: 表示下面的术语归类在他处。

    不包括术语在ICD中作为交叉参考,

    有助于划定界限,避免分类错误

    1. 术语与注释(1)

  • 另编码:用以标记必须与第二个编码一同使用的分类,告知用户必须使用附加的病因学信息。如糖尿病性白内障,分类提示“另编码”糖尿病类型。

    需要时,使用附加编码:告知用户可选择性使用附加编码。如:1型糖尿病,后组配查询提示可选择性增加细节,比如临床表现

    另编码 与 需要时使用附加编码

    1. 术语与注释(2)

  • NEC: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在分类标题中使用时,提示所列情况的某些变体可

    能出现在分类体系的其他位置

    NEC 与 NOS

    QC50 既往健康问题的晚期效应,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NF09 不良反应,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NOS:其他方面未特指。表示用于分类的临床记录没有提供术语之外的更多

    信息(表示“未特指”,“未完全特指”或“未限定”)。

    1. 术语与注释(3)

    NOS和NEC与ICD-10一样都属于残余分类,分类到这些条目的编码应尤其注意,避免错误。

  • “和”和“或”:与ICD-10不同,在ICD-11中按照其逻辑学含义使用:

    “A和B”== A和B都必须存在才成立

    “A或B”==表示要么存在A,要么存在B,或者两者同时存在

    A和B A或B

    6C00.0 夜间遗尿症

    6C00.1 日间遗尿症

    6C00.2 夜间和日间遗尿症

    1C17 白喉

    1C17.0 咽白喉或扁桃体白喉

    1. 术语与注释(4)

  • Y 和 ZY 和 Z :位于主干码末尾,分别代表“其他特指”和“未特

    指”的残余类目,超过240个节的章中亦使用F和G代表残余类目

    2E92.4Y 其他特指的大肠良性肿瘤

    2E6Z 未特指部位原位癌

    2E92.Z 未特指消化器官的良性肿瘤

    1. 术语与注释(5)

  • 概念 说明 举例

    主干码 在特定的线性组合中可单独使用的编码 5A10 Ⅰ型糖尿病

    扩展码 不可单独使用,必须与主干码搭配,用于补充主干码以外的其他信息 XA1RS6 头或颈

    预组配 主干码以预先组合方式,包含了一个临床概念的所有相关信息 BD50.40 腹主动脉瘤伴有穿孔

    后组配 需将多个代码(即主干码和/或扩展码)连接在一起,以完整描述所记录的临床概念5A10/GB61.5 Ⅰ型糖尿病伴慢性肾功能衰竭(5期)

    簇编码 是指联合使用一个以上的编码来描述所记录临床概念的一种编码组合DA63 / ME24.90&XA9780 十二指肠溃疡伴急性出血

    1. 术语与注释(6)

    ICD-11新概念

  • BA41.0(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 XA7RE3(心脏前壁)

    主干码和扩展码的联合应用

    规则一:在可以用一个主干码编码的情况下,不使用簇编码机制

    B A 4 1 . 0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例:

    规则二:使用簇编码时,扩展码之前总有一个主干码

    B A 4 1 . 0 & X A 7 R E 3例: 急性前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2. 簇编码规则(1)

    当使用后组配时,簇编码需要特殊语法来表现其从属关系,遵从以下原则:

  • 规则三:一个主干码与一个或多个扩展码后组配时,用“&”连接

    主干码和扩展码的联合应用规则

    B A 4 1 . 0 & X A 7 R E 3 & X A 7 N Q 7BA41.0(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 XA7RE3(心脏前壁) & XA7NQ7 (左前降支冠状动脉)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前壁,左前降支冠状动脉

    2. 簇编码规则(2)

    簇编码

    G B 5 1 & X K 8 G & X N 6 P 4GB51 (急性肾盂肾炎) & XK8G (左侧) & XN6P4 (大肠杆菌)

    急性肾盂肾炎,左侧,大肠杆菌

    簇编码

  • 主干码和扩展码的联合应用规则

    5A23(糖尿病性昏迷 NOS )/5A11(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昏迷,2型糖尿病

    规则四:当一个簇编码中两个主干码伴有后组配编码时,采用“/”将第一

    主干码与第二主干码隔开,形式为:主干码/主干码

    5 A 2 3 / 5 A 1 1

    2. 簇编码规则(3)

    簇编码

  • 主干码和扩展码的联合应用规则

    DD51(腹股沟疝)&XK8G(左侧)/ME24.2(消化系统梗阻)&XT5R(急性)

    左侧腹股沟疝伴有急性肠梗阻

    规则五:多个主干码伴多个扩展码时,需使用特定语法符号明确扩展码与主干码的对应关系:第一个主干码衔接一个或多个扩展码,均用&隔开。使用“/”隔开第一个和下一个主干码,下一个主干码继续使用&连接所对应的扩展码,形式为: 主干码&扩展码/主干码&扩展码&扩展码

    D D 5 1 & X K 8 G / M E 2 4 . 2 & X T 5 R

    2. 簇编码规则(4)

    簇编码

  • 后组配仅用于需要联合多个编码来描述一个临床概念的详细

    特征。如果病历中描述了两个可以用不同主干码表示的不同

    的临床概念,则不必采用后组配。

    允许主干码和扩展码联合使用的情况在ICD-11基础组件中

    的限制原则中进行阐述。这些原则中,不可能联合使用的编

    码将被禁止使用

    2. 簇编码规则(5)

  • 诊断名称 正确编码 错误编码

    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急性细支

    气管炎CA41.0 CA41.Z&XN275(未特指的急性细

    支气管炎)+(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尺骨干骨折 NC32.2NC32.Z&XA8U33

    (未特指的前臂骨折)+(尺骨干)

    急性阑尾炎不伴腹膜炎

    DB10.02DB10.Y&XT5R阑尾炎&急性

    用编码规则对滥用扩展码进行限制

    2. 簇编码规则(6)

  • 3. 后组配轴心(1)

    例:慢性肾病,ICD-11后组配强制要求加入导致慢性肾病的病因

    具有导致其发生的情况:编码潜在原因,类比ICD-10中的“†”编码。该字段代表已知导致该情况发生的潜在原因时,必须编码

    具有临床表现:编码临床表现,类比ICD-10中的“*”编码。该字段表示可选择性编码该疾病引起的具体临床表现

    例:1型糖尿病,ICD-11后组配选择要求加入其临床表现

  • “与以下情况有关”:编码无因果关系的另一疾病,以完整描述病人状况该字段用于需要多个编码对病人状况进行完整描述时,视情况为可选或必须编码

    例:细菌性肺炎,ICD-11后组配要求选择加入其他相关情况

    3. 后组配轴心(2)

  • 例1 一名患者因2型糖尿病引起的右眼视网膜病变而入院接受激光治疗。在住院期间,患者高血压治疗药物按需要进行了多次调整。

    主要诊断: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右眼) 9B71.0Z&XK9K/5A119B71.0Z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未特指的);XK9K(右侧); 5A11 (2型糖尿病)其他诊断:原发性高血压 BA00.ZBA00.Z(原发性高血压,未特指的)

    例2 一名患者入院行右眼白内障乳化吸出术。该病人同时患有2型糖尿病,经内分泌学专家和营养学专家评估确定长期胰岛素和饮食计划。

    主要诊断:白内障(右眼) 9B10.Z&XK9K9B10.Z (白内障,未特指);XK9K(右侧)其他诊断:2型糖尿病 5A115A11 2型糖尿病

    存在因果关联

    未陈述因果关联

    4. 编码实例(1)

  • 第二类扩展码使用案例

    例3:一个患者因胸痛住院,检查后诊断为心肌梗死,后因发生脑梗死

    而住院一个月。由于心肌梗死为入院原因,因此被编码为主要诊断。脑

    梗死则给予另编码,并通过增加对诊断编码进行描述的第二类扩展码后

    组配,标记脑梗死是入院后才发生的。

    主要诊断:BA41 急性心肌梗死

    其他诊断:8B11& XY69 脑梗死&入院后发生的情况

    4. 编码实例(2)

  • 5.编码支持平台(1)

    ICD-11编码流程

  • 举例:左侧股骨骨折 NC72.Z & XK8G编码工具-搜索5.编码支持平台(2)

  • 举例2:肺腺肉瘤 2C25.Z(支气管或肺恶性肿瘤,未特指的)&XH5544(腺肉瘤)

    1

    2

    3

    编码工具-灵活搜索

    5.编码支持平台(3)

    60

  • 开放、唯一ICD-11WHO网络维护平台

    5.编码支持平台(4)

    WHO提供多种ICD-11电子工具,强大的索引功能和内置的逻辑规则将降低编码员的培训

    成本与时间,大大提高ICD-11的适用性。

  • https://icd.who.int

    29

    5.编码支持平台(3)

    — ICD-10的转换表

    — 翻译工具

    — 编码工具

    — web服务

    — 手册和培训材料

    62

    https://icd.who.int/

  • ICD-11组合式编码能为临床提供更精细的疾病和患者健康状况数据

    但其编码精度依赖医生对疾病性质、部位、严重度等记录的完善程度

    高质量编码源于临床医师团队的诊断能力、技术水平和高质量病历记录

    6.如何应对(1)

  • ICD-11结合当代医学发展,对涉及的医学术语和概念进行增补与修订

    ICD-11对一些诊断进一步细化,如心力衰竭细分为11类,首页诊断填写是否也细分?

    ICD-11更新了一些疾病诊断名称,如更新了艾滋病的亚分类,首页填写时是否也更新?

    ICD-11编码 ICD-11编码名称

    BD11.1 射血分数中间范围的心力衰竭

    BD11.2 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

    BD11.Z 左心室衰竭,未特指的

    根据最新HIV国际标准重新分类

    ICD-11编码 ICD-11编码名称

    1C60.0 艾滋病(临床1期)合并结核病

    1C60.1 艾滋病(临床2期)合并结核病

    1C60.2 艾滋病(临床3期)合并结核病

    细化心力衰竭诊断

    要求临床医师掌握疾病的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6.如何应对(2)

  • ICD-11对疾病性质、部位、严重度等多维编码,对编码员掌握的临床知识提出挑战

    对编码员专业背景、通读病历,完整提取疾病信息的能力有较高要求

    准确、完整编码需要临床、编码员共同努力提高。

    ICD-11不再像ICD-10一样,看到什么就编什么,不但要知其然,还需知其所以然

    6.如何应对(3)

    对编码员掌握的临床知识、完整准确编码提出更高要求

  • 工作计划

  • 序号 培训题目

    1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简介

    2 国际疾病分类ICD-11总论3 ICD-11基本概念与使用惯例

    4 ICD-11重点章节编码指导

    5 主要诊断选择原则6 ICD-11电子工具的使用

    7 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的应用

    8 传统医学国际分类的发展与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

    中国ICF研究院&中国康复信息研究所

    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研究与服务评价中心

    工作计划(1)

    联合统一全面培训

    线上线下培训课程

    指导手册培训教材

  • 国家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

    东部片区 南部片区 西部片区 北部片区 中部片区

    省级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全省医疗机构所有ICD编码人员培训

    全面推进ICD-11五个片区的培训工作

    工作计划(2)

  • 在版本切换过程中,做好切换方案及预案,充分考虑各方需求,在不

    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稳妥推进,确保数据准确、安全,平稳过渡

    工作计划(3)

    第一步:统一使用ICD-10国家临床版

    第二步:由ICD-10国家临床版切换成ICD-11

    第三步:统一使用ICD-11进行数据上报

  • 2. 第二部分:ICD-11如何使用?2.1 ICD的维护和应用2.2 ICD-11约定2.3 “另编码”和“需要时使用附加编码”说明2.4 主干码2.5 扩展码2.6 ICD-11打印版和电子版2.7 列表、特殊列表、限定词和修饰词2.8 参考指南2.9 索引2.10 基础组件2.11 在线工具2.12 基本编码和报告指南2.13 编码步骤-临床术语2.14 增加细节-多个主干编码与扩展编码的后组配和簇编码2.15 电子报告2.16 ICD主要用途:死亡率2.17 死亡率统计2.18 数据来源:国际死亡证明书

    2.19 基本概念2.20 死因编码指导2.21 核查修订版的起点2.22 根本死因选择的特殊说明2.23 死因编码指导:多死因编码和其他具体说明2.24 日常使用和特殊案例2.25 ICD主要用途:发病率2.26 特殊情况2.27 用于研究目的的疾病报告2.28 一般统计建议2.29 国际疾病报告2.30 关于用于国际比较统计表的建议2.31 ICD维护与应用2.32 死因规则-知识库2.33 死因自动编码工具2.34 附录:国际死亡证明书格式2.35 附录:四因编码中使用的列表2.36 线性组合章节结构2.37 MMS线性组合章节结构

    组织制定ICD-11指导手册

    工作计划(4)

  • ICD-11的显著优势将在健康信息标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ICD-11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对于疾病的表达更加精细,将更利于医疗健康信

    息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与国际接轨的医疗信息标准

    ICD-11为医教研管、医疗质量案例评价、医保支付提供更加强大的数据支持

    从ICD-10到ICD-11的转换,将是一项涉及面广、有难度的工作,如何应对?

    建立系统规范培训体系,全面开展ICD-11知识与技能培训

    医院信息系统将进行改造,以适应ICD-11要求

    医师写好病历,提供丰富的临床细节,为ICD-11采集数据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未来展望

  • 1.如何理解3月1日全面使用ICD-11?

    答:2018年12月21日国卫医发[2018]52号文发布ICD-11中文版,并要求

    医疗机构从3月1日起将编码切换成ICD-11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一方面

    完成医院端原有疾病分类代码版本与国家临床版的映射,完成信息系统改

    造,在信息系统支持下实现国家临床版与ICD-11的转换,另一方面接受

    由国家主导的ICD-11规范化培训,掌握ICD-11编码规则,积极推进并实

    现全面使用ICD-11。

    常见问题(1)

  • 2. 如何理解WHO要求“2022年1月成员国正式使用ICD-11报告”?

    答:WHO发布ICD-11,以便成员国进行实施准备。比如很多国家需要将ICD-11

    翻译为本国语言,对使用者进行培训,并对电子病历系统进行相应的改造来适应

    ICD-11的编码框架,这些过程都需要时间。2022年1月是WHO对成员国完成各种

    前期准备、统一更换、使用ICD-11进行报告的时间。

    常见问题(2)

  • 3.ICD-11有哪些参考资料可以学习?

    常见问题(3)

    答:WHO ICD-11网站学习资源。

    — ICD-10的转换表

    — 翻译工具

    — 编码工具

    — web服务

    — 手册和培训材料

    https://icd.who.int

    https://icd.who.int/

  • 4.ICD-11传统医学章节在临床上应如何应用?

    答:ICD-11是首次纳入传统医学内容,并独立设置章节。当前版本的ICD-11包含的

    “传统医学章节-模块1”,可以被我国中医医疗机构目前正在应用的《中医病证分

    类与代码》(GB95)所兼容。为了更好地在临床上予以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

    于近期制订发布新的兼容ICD-11 传统医学章节的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在

    此之前,各医疗机构可以在临床上继续使用GB95。

    常见问题(4)

  • 5. ICD-11如何与其他系统兼容(HQMS、DRGs、医保付费等)?

    答:ICD-11通过ICD10国家临床版与其他系统兼容,为确保各方数据需求

    不受更换ICD-11影响,建议使用国家临床版与ICD-11双轨制,再全面切换

    成ICD-11。

    常见问题(5)

  • 6. ICD-11公布的中文版为什么只有3万多条?

    答:目前公布的ICD-11中文版,源自2018年5月从世卫组织获得的ICD-11英

    文版。加上同义词,条目可达5万条。

    常见问题(6)

  •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 & 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

    联系电话:69151893 咨询邮箱:[email protected]

  • 衷心感谢大家的关心和帮助!

    幻灯片编号 1幻灯片编号 2幻灯片编号 3幻灯片编号 4幻灯片编号 5幻灯片编号 6幻灯片编号 7幻灯片编号 8幻灯片编号 9幻灯片编号 10幻灯片编号 11幻灯片编号 12幻灯片编号 13幻灯片编号 14幻灯片编号 15幻灯片编号 16幻灯片编号 17幻灯片编号 18幻灯片编号 19幻灯片编号 202.体现医学发展(2)2.体现医学发展(3)2.体现医学发展(4)3.拓展采集范围(1)3.拓展采集范围(2)幻灯片编号 26幻灯片编号 27幻灯片编号 28幻灯片编号 29幻灯片编号 305.继承与兼容(1)5.继承与兼容(2)5.继承与兼容(3)幻灯片编号 34幻灯片编号 356.与ICD-10比较优势(3)幻灯片编号 37幻灯片编号 38幻灯片编号 399.与信息的良好交互幻灯片编号 41幻灯片编号 42幻灯片编号 43幻灯片编号 44幻灯片编号 45幻灯片编号 46幻灯片编号 47幻灯片编号 48幻灯片编号 49幻灯片编号 50幻灯片编号 51幻灯片编号 52幻灯片编号 53幻灯片编号 54幻灯片编号 55幻灯片编号 56幻灯片编号 57幻灯片编号 58幻灯片编号 59幻灯片编号 60幻灯片编号 61幻灯片编号 62幻灯片编号 63幻灯片编号 64幻灯片编号 65幻灯片编号 66幻灯片编号 67幻灯片编号 68幻灯片编号 69幻灯片编号 70幻灯片编号 71幻灯片编号 72幻灯片编号 73幻灯片编号 74幻灯片编号 75幻灯片编号 76幻灯片编号 77幻灯片编号 78幻灯片编号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