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新村‧下一代新村 -...

48
1 中興新村‧下一代新村 Next New Village (N 2 V) 科技部 報告人:林次長一平 1

Transcript of 中興新村‧下一代新村 -...

  • 1

    中興新村‧下一代新村 Next New Village (N2V)

    科技部

    報告人:林次長一平

    1

  • 2

    風華再現

  • 3 3

    46年鳥瞰光榮里

    3

  • 4

    中興新村─花園城市之建立

    鄰里單元理念

    馬蹄形街廓、放射狀空間結構之第三鄰里單元 人車分道及囊底路

    綠色隧道植栽 煙囪

    台灣首座汙水處理廠建設 雨、污水分流

    1.特殊歷史意涵:46年中興新村誕生,特殊行政地位見證台灣過去半世紀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過程 。

    2.花園城市配置:仿英國Howard花園城市的概念,採新市鎮「鄰里單元」建構,營造低密度住宅、學校、醫療、市場、康樂(小巨蛋.球場)、衛生等完善公共設施,樹立了台灣「新市鎮」的良好典範 。

  • 5

    現 在

  • 6

    推動高等研究園區

    1.98~104年間中科努力推動園區開發各項法定審程序及公共工程,陸續已引進2家研究機構及10家廠商進駐。

    2.期間100~101年因受文資保存範圍之審議,經南投縣政府公告全區(除南核心)為文化景觀,故行政院102年指示優先開發南核心區,中科亦配合調整計畫方向與地方民眾溝通協調,104年縣府文化局甫完成訂定文化景觀保存維護計畫。

    3.目前南核心主要公共工程皆已完工,生活區並整修部分宿舍作為員工宿舍,未來將朝向生活實驗場域方向推動。

    4. 本案推動過程中科管理局除多次與地方政府溝通,並邀請不同領域之青年創業者至中興新村座談,相關意見並納入本計畫修正。

    98.11.07馬總統視察中興新村@台灣省政府

    97.11.05 蔡勳雄前政委裁示:中興新村研究園區規劃由國科會(現科技部)接辦,依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推動

    98.07.10 行政院核定:經建會(現國發會) 「中興新村發展為高等研究園區先期規劃」

    98.11.19 行政院核定:國科會(現科技部) 「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籌設計畫」

    98.11.21 揭牌典禮 6

  • 7

    5

    7

    2

    4

    6 1

    3

    8

    項次

    工程名稱 工程完工情形

    1 中興新村等研究園區既有建物初期改善工程(松園五、六館單身宿舍及金城社區有眷宿舍)

    已完工

    2 金城一橋二側護坡及鄰近區域排水工程

    已完工

    3 省府路入口景觀改善工程 已完工

    4 光明路公共設施改善工程 已完工

    5 南核心區開發公共設施工程 已完工

    6 中正路道路及公共管線改善工程

    施工進度59.13%

    7 中正路污水處理廠更新工程 104年10月起施工中

    8 智慧住宅整建工程(光明一路36號未來示範屋)

    施工進度41%,預計3月完工啟用

  • 8

    正瀚生技(預定)

    文化景觀區

    金城一橋護坡及排水改善工程(已完工)

    松園56館建物改善(已完工)

    省府路景觀改善工程(已完工)

    光明路公共工程改善工程(已完工)

    金城社區建物改善(已完工)

    南核心開發公共設施(已完工)

    寶成國際(預定)

    未來屋(施工中)

    可速姆(已進駐)

    百佳泰(已進駐)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已進駐)

    資策會(已進駐)

    金聖源(已進駐)

  • 9

    壹、整體計畫願景

    貳、各子計畫說明

    參、計畫效益

    肆、推動架構

    伍、預算

    9

  • 10

    壹.整體計畫願景 (下一代新村)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10

  • 11

    中興新村自98年核定高等研究園區計畫後,公共工程陸續完工、生活機能與基礎設施完備,並與外界連通;資策會與工研院等研發單位營運,已累積相當研發能量,可作為青創之技術支援。

    目前約有4,600位居民及高科技研發人員在此工作、居住與生活,可體驗未來新技術產品,並予回饋。

    中興新村全園區土地與建物為公有,權屬單純,計畫推動容易。

    園區純研發不量產,維持原特殊歷史與人文氛圍。

    中興新村

    未來生活實驗村

    歷史 ‧人文 未來 ‧科技

    串連 體現

    實驗試行 support daily life

    moving target

    下一代新村 之擇定

  • 12

    計畫願景

    中興新村具備花園城市之完善生活空間,未來新技術產品(如無人車、無人載具)優先在此作為生活實驗場域(testbed),將成為下一代科學園區。

    期望將成為亞洲最受青睞、希望前往參訪的科學園區。

  • 13

    生活實驗村

    計畫特性

    實驗測試成功 •市場化 •商品化

    Spin Off

    未來科技產品、 創新發想、 下一世代科技等

    總面積:258.97公頃

  • 14

    未來生活主題之計畫,以中興新村作為實驗場域,實驗試行

    14

    SMART HOME

    未來屋. 青創基地 (科技部)

    農業市集及明日餐桌 (農委會)

    智慧穿戴裝置 (經濟部)

    車聯網 (交通部)

    VR/AR娛樂體驗 (經濟部)

    雲端健康照護 (衛福部)

    科技藝術駐村 (文化部)

  • 15

    各子計畫 空間分布示意圖

  • 16

    貳.各子計畫說明

    (105年度)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內創意文閣 16

  • 17

    一. 食

  • 18

    1.打造未來超市及明日餐桌示範場域,引導外界參觀,進而帶動超市及餐飲業界創新商業模式。

    2. 戶外農業市集導入最新科技,營造優質科技智慧生活示範場域。結合中興新村附近超市及餐飲業,形成新商業網路

    農委會

    (一)目標

    優質農業市集與明日餐桌

  • 19

    (二)室內區

    1.未來超市:智慧電子導覽看板、展示農產品溯源、RFID科技貨架、RFID自助結帳及應用電子商務。

    2.明日餐桌:應用資訊平台,引進餐桌之互動裝置,展示未來餐桌及點餐科技概念新趨勢、蔬果食材之生產過程、營養成分及消費資訊等。

    3.市集小學堂:推廣食農教育、食材知識、有機概念,辦理當令蔬果料理教學、花藝教學、園藝治療等課程。展示小型植物工廠及農業科技研究成果等。

    4.數位農產體驗區:結合資訊科技設計數位農業生產體驗及明日餐桌點菜數位體驗等。

    19

  • 20

    1.與當地業者共榮互利

    2.導入新科技創造新型態市集,約5-10攤位。

    3.號召中興新村鄰近餐廳加入明日餐桌之共營模式。

    (三)戶外市集區

    (四)外部連結 1.結合農民團體及農民產品發展電子商務。

    2.體驗在地農場農事活動。

    3.結合觀光旅遊及餐飲、店鋪。

    (五)營運管理 1.透過營運團隊培養在地農民自主性管理及規劃永續自主經營模式,使市集永續發展。

    2.營運時間:室內展區每日開放,戶外市集每週六日。

  • 21

    二. 衣

  • 22

    建構智慧時尚實驗園區

    1.推動快速智慧紡織體系:發展產銷一條龍緊密快速服務體系。 2.智慧穿戴裝置實驗與驗證:應用至各面向。 3.營造品牌商多元群聚發展環境:群聚設計師、打版師、品牌商、通路商於園區交流,促進產業技術能量再升級。

    4.凝聚設計創意氛圍。 5.行動電子商務加值:互聯網新商業模式、B2B電子商務加值、 B2C行動商務整合。

    安全與保全 •人身安全 •財物保全

    運動與健身 •運動健身 •健康促進

    醫療與照護 •醫療 •照護

    資訊與娛樂 •溝通 •資訊應用 •娛樂.生活應用

    專業與特殊 •軍事 •服務業 •工業應用

    經濟部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ylchen.0488/Local Settings/Temp/notesFCBCEE/The new Ballantine's tshirtOS Wear who you are.mp4

  • 23

    三. 住

  • 24

    「36智慧驛站」已於104年11月

    發包施工中,預計105年3月底完工。

    引進智慧項目:

    (一)未來屋 1.智慧項目

    門窗位置偵測 照度偵測 人員動態偵測 溫溼度偵測、土壤濕度 魔鏡 太陽能+節能LED 燈控+圖控 ‧ ‧ ‧ ‧

    光明一路36號原貌(施工前)

    魔鏡

    科技部

    燈控

  • 25

    2.互動裝置藝術

    (1)種子鏡像:利用尋常鏡子結合人臉辨識技術,透

    過偵測笑容改變蒲公英盛開的樣貌

    (2)有生松子:由眾多微小毛細孔單元組織而成的量

    體,能藉由各毛細孔單元的呼吸,反應參觀者

    的存在,並以此衍生形態變化。試圖帶給觀賞

    者進一步的想像﹣未來空間中的照明物件具備

    了人工生命的意識,能主動觀察居住者的心境,

    並以所需的環境氛圍回應。

    有生松子

    種子鏡像

    http://www.mask9.com/node/46014

  • 26

    3.遠距智慧健康照護 (廣達電腦提供、衛福部南投醫院配合)

    廣達電腦

    終端裝置之內容、設定等,皆由雲端自動供裝。小型伺服器(廣達提供)將放置在智慧驛站,並由廣達遠距維護。

    36智慧驛站(用戶端)

    1.廣達提供:Home Hub 居家終端裝置、伺服器 & QOCA home 平台軟體。

    2.南投醫院提供:藍芽血壓計、藍芽耳溫計、網路攝影機。

    南投醫院(照護端)

    1.廣達提供:照護端管理軟體及行動APP,人員訓練及運營測試。

    2.南投醫院提供:iPad、筆電。

  • 27

    4.健康照護服務 (工研院服科中心)

    強健影像式心跳與呼吸系統

    智慧互動式健身腳踏車

    個人化運動管理平台

    雲形舒曼床

    http://news.ltn.com.tw/photo/business/breakingnews/1290158_1

  • 28

    (二)青年創意實驗基地 科技部

    1.創意實驗工作室:改造光華里平房式12戶舊宿舍為結合工作與生活之進駐空間,提供青年創業家或maker進駐使用。

    2.協力創作實驗基地:改造歷史建築,供青年創業家或maker發揮創意投入創作,藉此空間完全展現。

    3.資源共享:提供共用實驗室與設備(如:3D列印)與完善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讓青創共享資源。

    4.建置無線通訊網路環境(重點區域) 。

    5.建置智慧安全監控設備。

  • 29

    四. 行

  • 30

    • 以交通部車路整合應用與經濟部智慧車載研發成果為基礎,構建車間通訊(V2V)與車路整合(V2I),進而車對人或物件(V2X)的車聯網場域:

    1.持續發展智慧運輸的安全、效率、永續等創新應用。

    2.提供車輛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進階納入V2X,提高無人自動駕駛等級。

    • 應用情境: V2X的交通安全、交通資訊服務、節能駕駛應用。

    • 車載設備:除原專用短距通訊-車載設備(OBU),另納入智慧型手機;並提供OBU加值介面,以利青創者與業者進行車聯網應用情境APP程式開發。

    • 路側設備:除原專用短距通訊-路側設備(RSU),規劃納入eTag讀取器、路況監視攝影機、資訊可變標誌等,以作為testbed交通資訊來源。

    智慧運輸─車聯網 交通部

    (一)「實驗測試 (testbed)」構想

  • 31

    (二) 資訊整合運用平台

    • 以科技部構建之無線通訊網路為骨幹,

    輔以必要之4G或未來的5G無線通訊。

    • 同時介接與整合中興新村主要聯外道路之各交通單位即時交通資訊,以及科技部建構之車牌辨識設備與監視器影像資訊。

    • 所蒐集資料同時以政府開放資料(Open Data)作法,去除可資識別資料後,提供給青創者與業者進行多元交通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模式加值開發。

    • 平台所蒐集與彙整的各式資料以及系統應用介面,將與實驗場域其他應用領域分享共用。

  • 32

    (三)執行方式

    32

    • V2X車聯網創新應用研發部分:以招募日常行駛於中興新村之公務車輛、小客車參與為主。

    • 無人駕駛車系統面與應用面實驗場域:提供車聯網的車路整合環境來供國內車輛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或無人駕駛車等研究成果來此,利用此V2X場域進行實驗,以提高自動駕駛程度。

    • 兼顧車輛與各類物件(V2X),X包括道路(I)、車輛(V)、中心(C)、行人(P)或其他的互動。

    • 配合本案推動,掌握國際車聯網最新發展以及testbed研發情形,逐年檢討與計畫內容滾動。

  • 33

    五. 育

    AR技術結合實境遊戲新創作品「昨日的艾莉若」

  • 34

    VR/AR諮詢展示空間

    VR/AR開發者聚會空間

    建立VR/AR體驗環境與開發者聚會空間,提供各類VR/AR最新展示應用,持續進行VR/AR基礎推廣活動,建立中興新村未來優質生活實驗場域的科技娛樂形象。

    (一) 建立VR/AR體驗環境 經濟部

  • 35

    (二)設置VR/AR開發育成中心

    VR/AR Testing Lab/Coworking Space

    與空總「產業技術支援中心」串連,做為未來VR/AR應用的開發基地。

  • 36

    (三)提供VR/AR開發軟、硬體支援

    HTC Vive

    Oculus Rift & Oculus DK2

    提供VR/AR頭顯裝置、周邊配備展示與設備租借,協助中興新村進駐單位VR/AR應用開發支援。

    (四)協助廠商進駐,打造VR/AR生活應用服務

    邀集國際大廠與國內VR/AR應用廠商,共同進駐、展示相關應用技術,形成產業聚集效益。

  • 37

    六. 醫

  • 38

    整合性照護雲端系統服務

    整合性雲端照護個管系統服務

    結合至衛福部照護雲平台上,提供整合性服務

    專業醫療團隊

    衛福部南投醫院

    社區醫學中心

    急診室 精神科 家醫科 其他醫療

    其他醫事人員

    行政協調

    人力規劃

    策略執行

    一線及

    二線醫療

    團隊服務

    藝術家/青創團隊工作室

    服 務 對 象

    南核心已進駐研發單位及科

    技人員 (含心裡諮商)

    中興新村居民及毗鄰民眾

    衛福部

    身心生理量測資訊、健康狀態、

    遠距看診(心理諮商、健康指導)

    運用QR Code讀取第二三連續處方箋,提供藥師藥品到府服務。

  • 39

    七. 藝

  • 40

    科技藝術駐村計畫 (一)目標

    1.提供國內外科技藝術家與科學家長時間交流互動,集結表演藝術、科技之專業,運用先進科技研發設備,呈現科技藝術跨域成果。

    2.提供藝術家創作環境,透過實驗場域妥善的軟硬體規劃、科藝展演交流,落實科技人文之結合與有機性循環,催化科技藝術創作能量。

    3.促進科技藝術團隊與科技單位進行互動、碰撞。

    4.預計106年1月開始營運及藝術家陸續進駐。

    文化部、科技部

  • 41

    (二)執行方式

    31號倉庫 藝術村 藝術村

  • 42

    (三)前期規劃作業

    1.推動前期作業:訂定年度營運推動計畫、駐村徵選辦法、評估空間運用前期規劃。自105年委託專案小組辦理。

    2.媒合科技單位: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之Arts@CERN 計畫為範本,由文化部與科技部協助媒合藝術家與科技(或科學)單位,促成科技人才與藝術家共同合創與研發,使藝術家有機會與實驗場域及周圍科技單位進行互動、碰撞。自105年辦理清單盤點、媒合機制訂定等前置作業,106年起正式實施。

    3.結合臺中國家歌劇院資源:結合中臺灣表演藝術發展策略與「科技藝術駐村」發展,匯聚中部地區表演藝術及科技藝術能量,形塑國家歌劇院特色並刺激表演藝術多元發展。

  • 43

    4.結合國立臺灣美術館資源:國美館已發展數位藝術多年,本案預計結合國美館科技藝術豐碩成果,串連該館數位藝術人才駐棧創作計畫,吸引國際數位藝術家至中興新村,進行視覺藝術的科藝深度交流

    5.空間運用前期規劃評估:分析科技藝術軍火庫平台之需求及條件,評估建置「數位藝術劇場」、「幕後製作暨人才培育中心」、「數位藝術劇場等比例之排練室」、「研發創作空間」、「行政辦公室及宿舍」可行性。於105年委託專業團隊辦理先期規劃研究。

    The Backstage Centre

    國美館:形‧動—國際文字影像藝術展

  • 44

    建構智慧雲端量測系統,提供園區進駐廠商或人員 遠距照護整合式諮詢服務,並推廣至全國。

    整修智慧示範住宅,提供文化景觀、歷史脈絡展示,及未 來生活之智慧願景與科技宣示,並改造青年創意實驗基地。

    構建車聯網實驗場域,發展智慧運輸車與路結合的創新應 用,以及協助產業前瞻研發與多元數據分析應用,透過 整體解決方案輸出,強化我國智慧運輸產業國際競爭力。

    舉辦農業科技應用於生活及消費活動,建立從生產端直 接到消費者之供應鏈結通路。協助農民銷售農產品。

    参、計畫效益 食

    帶動時尚產業電子商務發展動能與商機。

    落實科技人文之結合與交流互動、催化科技藝術創作能量。 引進國內外科技藝術家進駐。

    提供各類VR/AR最新展示應用,並形成聚集效應。

  • 45

    指導小組 地方 民間諮詢委員會

    召集人:政務委員

    委員:相關部會代表

    進駐青創者

    藝術家

    南核心研發單位

    地方政府

    當地民眾

    科技部 (中科管理局)

    工研院

    Governance

    Program Office

    User Group A User Group B Guidance

    肆、推動架構

  • 46

    伍、預算

    98、100年核定 高等研究園區 籌設計畫128.5億

    105年 創新計畫2億

    106年以後 由各部會編列 預算持續推動

    截至104年園區開發 已投入68.8億

    高等研究園區開發經費共128.5億(含用地徵收)

    98年 104年 108年

  • 47

    項目 內容 後續年度延續辦理說明

    (農委會) 1.優質農業市集

    2.明日餐桌

    將進行市集後續自償性作業方式規劃,依市集計畫自償性評估及實際需求,爭取編列106年相關計畫辦理。

    (經濟部) 智慧穿戴裝置 爭取相關預算辦理。

    (科技部) 1.未來屋

    2.青年創意實驗基地

    中科管理局現有業務費(投資推廣、工商服務)及人力賡續辦理、永續經營。

    (交通部) 智慧運輸─車聯網

    106年為本計畫延續之保固維運期,107年後將研發成果移轉中科進行後續維運與必要之擴充,運研所持續提供技術面協助。

    (經濟部) VR/AR娛樂體驗 爭取相關預算辦理。

    (衛福部) 整合性照護雲端系統服務

    1.生理量測及醫療站為南投醫院現有醫護人力進行服務,後續將持續服務民眾。

    2.後續相關資訊系統軟體及硬體設備及耗材含整合照護服務護理人員,南投醫院將自行編列入維護費用維持服務不中斷。

    (文化部) 科技藝術駐村 文化部將爭取科技相關預算辦理營運管理,後視成效爭取常年科技預算辦理。

    後續年度(106年以後) 延續辦理

  • 48

    報告完畢

    科技部中科管理局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