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 张桂梅:能救一代...

1
一周人物 11 2020年7月3日 星期五 值班主任 王海霞 责编 朱娜 王磊 @ @ @ 在云南丽江华坪县,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高考生正在紧张备战。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招收 的主要是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无法继续求学的山区女生。 华坪女高建校 12 年,已有 1645 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2019 年高考,华坪女高 118 名毕业生,一本 上线率达到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丽江市第一。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创始人兼校长,63 岁的张桂梅。 让 1600 多名女孩走出大山 张桂梅:能救一代人是我最大的安慰 张桂梅是东北人,17 岁那年来到 云南支边,后随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 治州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喜洲是张 桂梅丈夫的老家,如果不是一场变 故,张桂梅以为就要在那里相夫教 子、教书育人,过着平淡的一生。 1996年,张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 世。张桂梅黯然神伤,申请从大理调 出,被调到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任 教。 都说祸不单行,在民族中学任教 不到一年的时间,张桂梅被查出患有 子宫肿瘤,当时肿瘤已经有五个月胎 儿那么大,这对之前一直给丈夫治 病,没有什么积蓄的张桂梅而言,无 疑晴天霹雳。 生死面前,相信每个人都没有办 法淡定,就是在这个时候,学校的其 他老师和县长给予了张桂梅很大的支 持,包括精神上的。 他们告诉她:你不要怕,我们再 穷,也会救活你。 接着,就是全县给张桂梅捐款。 有个山里的农家妇女,在只有五块钱 的情况下,给自己留了回家的路费, 其他的全给张桂梅捐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 救了张桂梅命的华坪县人民。张桂梅 要怎样报答他们呢?她决定为他们做 点事。 这一做就是几十年,甚至倾尽毕 生。 张桂梅很快发现,这里的教育环 境和之前所在的学校相差不少。有的 家长带着一大包角票交学费;有的孩 子只吃饭、舍不得吃菜;有的女孩儿 从课堂上消失,回家嫁人……张桂梅 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有一次,学校里的一个女学生好 好地没有来上课,张桂梅去家访,这 户人家的儿子才上小学,女儿上高 三,他们把高三的女儿留在家里干 活,却让上小学的去县城补习。 按照正常逻辑,高三即将参加高 考,肯定是要再抓紧最后的时间冲刺 一下的。他们这样做的原因竟然是: 因为他是儿子。 张桂梅让村干部跟学生家里沟 通,说自己出钱,一定让孩子读书。 “我不让这个班的孩子因为交不起书费 辍学,我拼老命,一边教书一边往回 找孩子。” “哪怕我自己出钱,也一定要让她读书” 2007 年,张桂梅作为人 大代表去北京开党代会,县 里专门给了她置装费,她没 用这笔钱买衣服,反而买了 台电脑。 没有买衣服的张桂梅, 就穿了条平时已经磨破洞的 裤子,她没想到被大会现场 一名心细的女记者发现了。 当时的张桂梅可能不知 道,这正是她筹办学校的转 机。 会议结束后,女记者对 张桂梅进行了采访。 这一采访,不仅有了《我 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就连 张桂梅的办学梦也实现了, 各级政府纷纷拿出百万资 金,帮助她建立了这所学校。 2008 年 8 月,华坪女子 高级中学建成,9月正式开 学,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 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 教育局负责。张桂梅担任校 长,并吸引来了16名教职员 工。 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首届 共招收女生 100 名,绝大多 数是少数民族。因为入学分 数没有门槛,学生普遍基础 较差,成绩始终提不上去。 因为基础太差,很多孩子要 从初中,甚至小学的课程补 起。 加上有些家庭的观念落 后,觉得孩子能上个职高就 可以了,但张桂梅不愿意,她 说:如果是那样,就用不着这 所高中,用不着大家费这么 大力气的努力。 张桂梅到山里家访时, 学生的爷爷奶奶说,孙女读 高中了,他们可以放心了。 张桂梅回学校就把老师集中 起来说:“干就干,不干就辞 职走人,好不容易人家把孩 子给我们了,最少教出来二 本。” 一条破了洞的裤子 成为梦想与现实的转机 2001年,华坪儿童之家(福利 ) 成立,捐助方指定让身为教师的 张桂梅兼任院长。儿童之家收养的孩 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遗弃在福利院门口 的健康女婴,无儿无女的张桂梅成了 她们的“妈妈”。 儿童之家和民族中学的经历让 张桂梅萌生了一个想法:筹建一所 免费女子高中。她觉得:女孩子受 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女人有文 化,她会轻易丢掉自己的孩子?不 会的。 她的初衷就是解决低素质的母 亲、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 从2002年起,张桂梅就开始四 处奔走。但受当时的重男轻女观念影 响,张桂梅的办学想法在别人看来近 乎疯狂。她带着优秀教师的证件和对 自己的报道,背着孤儿院最小的孩 子,满城市去 筹集经费,就 像乞丐一样, 一家一家的讨 要五元十元、 两元三元…… 在此过程 中,她被当做“骗子”,他们骂她 “有好手好脚的你不干活”“戴个眼镜 出来骗钱”…… 不管别人怎么看,张桂梅从没放 弃过自己的信念。从2002年开始, 每逢寒暑假,她就出去筹钱,但相比 建一所全免费的学校,她筹来的那点 钱无异于杯水车薪。 从 2002 年到 2007 年,张桂梅每年 利用寒暑假到外地筹款,但总共只筹 措到一万元,远远不够开办一所学校 需要的资金。 “像乞丐一样”筹集经费 却被骂是“骗子” 这个当时看起来几乎不 可能完成的任务让不少教师 打了退堂鼓,加之学校条件 简陋,建校才半年,17 名教师 中就有 9 名提出辞职。眼看 学校快要办不下去,心灰意 冷的张桂梅整理资料准备交 接,但老师们的资料让她眼 前一亮,剩下的8个人里有6 名党员。 “如果在抗日战争年代, 这个阵地上剩一个党员,这 个阵地都不会丢掉,我们剩6 个党员,我们把这块扶贫阵 地给党丢掉?” 他们在学校二楼画了一 面党旗,把誓词写在上面。 大家还没宣誓完就全哭了。 这之后,老师们真的是 用生命在教学。 有个男老师结婚,仪式 办完后立马回去上课;有个 女老师做完肿瘤手术,医 生建议在家休息,可她能 穿衣服后立马就回 学校上课了。 张桂梅更是拼 了。每天早上 5 点多 起床,夜里 12 点后休息, 3 分钟 之内从教室赶到食堂,吃饭不 超过 10 分钟……在女高,每件 事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 定时间内。为了能让孩子们 来上学,她捐掉自己的衣服, 自己的奖金,还有工资,只给 自己每个月留下 100 元的生活 费。 她亏欠自己到“两年没 吃一顿肉”。 她没有自己的家,十几 年来一直住在学生宿舍最靠 门的位置,为的是有什么事 情能第一时间去处理。 知识在山里人的心中究 竟是什么分量?张桂梅直 言,“女孩子受教育,是可以 改变三代人的。” 2011 年,华坪女高第一 届毕业生参加高考本科上线 69 人 ,综 合 上 线 率 达 100% , 张桂梅交出的成绩单打消了 人们的疑虑。从2011年起, 华坪女高连续 9 年高考综合 上线率100%,一本上线率从 首届的 4.26%上升到 2019 年 的40.67%,排名全市第一。 绝境之下是什么 让师生们一起“拼了”?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 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 下,她患上了肺气肿、肺纤维 化、小脑萎缩等10余种疾病。 6年前,因为胳膊疼得抬 不起来,张桂梅停止了授课, 转当后勤。她是校长,也是保 安,每天拿着小喇叭,催促学 生起床吃饭做操。每年寒暑 假,她都坚持到贫困山区做家 访,把“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摆 脱贫困”的理念带进大山。 张桂梅说:“也不是不想 有自己的生活,只是做着做着 把时间做没了,就把自己的生 活忘了。当我走进华坪、走进 民中、走进孤儿院这群孩子当 中,实际上我也就走进了贫 穷,当时我没有思想准备,只 是说干一两年吧,结果没想到 自己一陷进去就没拔出来。 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在为社 会做贡献时,我们觉得值了。 不管怎样,我的学生,有川大 的、有浙大的,我救了一代人, 不管是多是少,她们过得比我 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对 我是最大的安慰。” 只要她们过得比我好 只要她们过得比我好就足够了 就足够了本报综合整理

Transcript of 让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 张桂梅:能救一代...

Page 1: 让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 张桂梅:能救一代 ...epaper.hehechengde.cn/upload/cdwb/2020-07-03/WB1120200703C_… · 也给了那些孩子最美好的人生 , 给了教育最好的诠释

一周人物 112020年7月3日 星期五 值班主任 王海霞 责编 朱娜 王磊

@

小葛

伟大的校长和一群可敬的老师。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拯救了这么多穷苦孩子的

一生,给予了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

喜羊羊

感动,﹃只要她们过得比我好,就足够了﹄。

@

仗剑走天涯

这个世界上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总有着默默奉献和牺牲的人,他们带

出了一群孩子,也给了那些孩子最美好的人生,给了教育最好的诠释。致敬,最可爱的人。

在云南丽江华坪县,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高考生正在紧张备战。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招收的主要是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无法继续求学的山区女生。

华坪女高建校12年,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2019年高考,华坪女高118名毕业生,一本上线率达到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丽江市第一。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创始人兼校长,63岁的张桂梅。

让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

张桂梅:能救一代人是我最大的安慰

张桂梅是东北人,17岁那年来到云南支边,后随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喜洲是张桂梅丈夫的老家,如果不是一场变故,张桂梅以为就要在那里相夫教子、教书育人,过着平淡的一生。

1996年,张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张桂梅黯然神伤,申请从大理调出,被调到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

都说祸不单行,在民族中学任教不到一年的时间,张桂梅被查出患有子宫肿瘤,当时肿瘤已经有五个月胎儿那么大,这对之前一直给丈夫治病,没有什么积蓄的张桂梅而言,无疑晴天霹雳。

生死面前,相信每个人都没有办法淡定,就是在这个时候,学校的其他老师和县长给予了张桂梅很大的支持,包括精神上的。

他们告诉她:你不要怕,我们再穷,也会救活你。

接着,就是全县给张桂梅捐款。有个山里的农家妇女,在只有五块钱的情况下,给自己留了回家的路费,其他的全给张桂梅捐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救了张桂梅命的华坪县人民。张桂梅要怎样报答他们呢?她决定为他们做点事。

这一做就是几十年,甚至倾尽毕生。

张桂梅很快发现,这里的教育环境和之前所在的学校相差不少。有的家长带着一大包角票交学费;有的孩子只吃饭、舍不得吃菜;有的女孩儿从课堂上消失,回家嫁人……张桂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有一次,学校里的一个女学生好好地没有来上课,张桂梅去家访,这户人家的儿子才上小学,女儿上高三,他们把高三的女儿留在家里干活,却让上小学的去县城补习。

按照正常逻辑,高三即将参加高考,肯定是要再抓紧最后的时间冲刺一下的。他们这样做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是儿子。

张桂梅让村干部跟学生家里沟通,说自己出钱,一定让孩子读书。

“我不让这个班的孩子因为交不起书费辍学,我拼老命,一边教书一边往回找孩子。”

“哪怕我自己出钱,也一定要让她读书”

2007 年,张桂梅作为人大代表去北京开党代会,县里专门给了她置装费,她没用这笔钱买衣服,反而买了台电脑。

没有买衣服的张桂梅,就穿了条平时已经磨破洞的裤子,她没想到被大会现场一名心细的女记者发现了。

当时的张桂梅可能不知道,这正是她筹办学校的转机。

会议结束后,女记者对张桂梅进行了采访。

这一采访,不仅有了《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就连张桂梅的办学梦也实现了,各级政府纷纷拿出百万资金,帮助她建立了这所学校。

2008 年 8 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9 月正式开学,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张桂梅担任校

长,并吸引来了16名教职员工。

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首届共招收女生 100 名,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因为入学分数没有门槛,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成绩始终提不上去。因为基础太差,很多孩子要从初中,甚至小学的课程补起。

加上有些家庭的观念落后,觉得孩子能上个职高就可以了,但张桂梅不愿意,她说:如果是那样,就用不着这所高中,用不着大家费这么大力气的努力。

张桂梅到山里家访时,学生的爷爷奶奶说,孙女读高中了,他们可以放心了。张桂梅回学校就把老师集中起来说:“干就干,不干就辞职走人,好不容易人家把孩子给我们了,最少教出来二本。”

一条破了洞的裤子成为梦想与现实的转机

2001 年,华坪儿童之家 (福利院) 成立,捐助方指定让身为教师的张桂梅兼任院长。儿童之家收养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遗弃在福利院门口的健康女婴,无儿无女的张桂梅成了她们的“妈妈”。

儿童之家和民族中学的经历让张桂梅萌生了一个想法: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她觉得: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女人有文化,她会轻易丢掉自己的孩子?不会的。

她的初衷就是解决低素质的母亲、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

从 2002 年起,张桂梅就开始四处奔走。但受当时的重男轻女观念影响,张桂梅的办学想法在别人看来近乎疯狂。她带着优秀教师的证件和对自己的报道,背着孤儿院最小的孩

子,满城市去筹集经费,就像 乞 丐 一 样 ,一家一家的讨要 五 元 十 元 、两元三元……

在 此 过 程中,她被当做“骗子”,他们骂她

“有好手好脚的你不干活”“戴个眼镜出来骗钱”……

不管别人怎么看,张桂梅从没放弃过自己的信念。从 2002 年开始,每逢寒暑假,她就出去筹钱,但相比建一所全免费的学校,她筹来的那点钱无异于杯水车薪。

从2002年到2007年,张桂梅每年利用寒暑假到外地筹款,但总共只筹措到一万元,远远不够开办一所学校需要的资金。

“像乞丐一样”筹集经费却被骂是“骗子”

网友评论

这个当时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不少教师打了退堂鼓,加之学校条件简陋,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就有9名提出辞职。眼看学校快要办不下去,心灰意冷的张桂梅整理资料准备交接,但老师们的资料让她眼前一亮,剩下的8个人里有6名党员。

“如果在抗日战争年代,这个阵地上剩一个党员,这个阵地都不会丢掉,我们剩6个党员,我们把这块扶贫阵地给党丢掉?”

他们在学校二楼画了一面党旗,把誓词写在上面。大家还没宣誓完就全哭了。

这之后,老师们真的是用生命在教学。

有个男老师结婚,仪式办完后立马回去上课;有个

女老师做完肿瘤手术,医生建议在家休息,可她能

穿衣服后立马就回学校上课了。

张桂梅更是拼了。每天早上5点多

起床,夜里12点后休息,3分钟之内从教室赶到食堂,吃饭不超过10分钟……在女高,每件事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为了能让孩子们来上学,她捐掉自己的衣服,自己的奖金,还有工资,只给自己每个月留下100元的生活费。

她亏欠自己到“两年没吃一顿肉”。

她没有自己的家,十几年来一直住在学生宿舍最靠门的位置,为的是有什么事情能第一时间去处理。

知识在山里人的心中究竟是什么分量?张桂梅直言,“女孩子受教育,是可以改变三代人的。”

2011 年,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参加高考本科上线69 人,综合上线率达 100%,张桂梅交出的成绩单打消了人们的疑虑。从 2011 年起,华坪女高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一本上线率从首届的 4.26%上升到 2019 年的40.67%,排名全市第一。

绝境之下是什么让师生们一起“拼了”?

华 坪 女 高 佳 绩 频 出 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她患上了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10余种疾病。

6年前,因为胳膊疼得抬不起来,张桂梅停止了授课,转当后勤。她是校长,也是保安,每天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起床吃饭做操。每年寒暑假,她都坚持到贫困山区做家访,把“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摆脱贫困”的理念带进大山。

张桂梅说:“也不是不想有自己的生活,只是做着做着

把时间做没了,就把自己的生活忘了。当我走进华坪、走进民中、走进孤儿院这群孩子当中,实际上我也就走进了贫穷,当时我没有思想准备,只是说干一两年吧,结果没想到自己一陷进去就没拔出来。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在为社会做贡献时,我们觉得值了。不管怎样,我的学生,有川大的、有浙大的,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们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对我是最大的安慰。”

““只要她们过得比我好只要她们过得比我好,,就足够了就足够了””

本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