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清明 民俗记忆 - kfrb.kf.cnkfrb.kf.cn/tplimg/1/2014-04/04/03/2014040403_pdf.pdf ·...

1
3 3 2014 4 4 星期五 责编:袁卉娟 版式:周文利 校对:陈清秋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李文璞、李俊生摄 图① 图① 展演。 图② 图② 木偶表演。 图③ 图③ 清明赠柳。 宋韵清明 民俗记忆 — 2014 中 国(开 封)清 明 文 化 节 开 幕 式 暨 文 艺 表 演 侧 记 本报记者 魏东柱 本报讯 记者张东伟报道 4月3日上午, 2014 中 国(开 封)清 明 文 化 节 踏 春 大 巡 游 活 动 的 终 —开封府门前广场,再现了北宋习俗的开封府 清明颁新火大典。 由开封府首创并演出的大型实景剧—《北宋 开封府清明颁新火大典》,再现了北宋开封府在清明 时节,包拯偕属官、众衙役执燧取火,向京城十厢 128坊的百姓、藩国朝贡使臣、外国贡使颁布新火这 一历史风俗。颁新火仪式上,还展示了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傩舞表演。 本报讯 记者李水龙报道 “草长莺飞二月 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 风放纸鸢。”4 月 3 日上午,2014 中国(开封)清明 文化节踏春大巡游队伍中,来自汴京路小学的 100名小学生稚嫩的国学诵读,引起了市民的广 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参加国学诵读的是汴京路小学 四年级的学生。该校每年都选择四年级的学生参 加此活动,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感受清明文 化节浓厚的文化氛围。此次所诵读的国学内容包 含 25 首 古 诗 和 摘 录 的 20 条《论 语》中 的 片 段 。 小 学生边走边诵读,诵读声不徐不疾,赢得市民阵阵 掌声。 开封府再现宋代清明 颁新火大典 国学诵读方阵 成踏春大巡游亮点 本报讯 记者王红利报道 记者昨日 获悉,为推动 2014 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顺 利举行,展示开封良好形象,团市委经过统 一遴选、招募的400名青年志愿者将全力服 务清明文化节,超过1000人次的志愿者累计 为清明文化节提供服务近 6000小时。 400名青年志愿者分别来自河南大学、黄 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封大学、开封文化艺 术职业学院等高校,组成了会场礼仪、文明引 导、后勤保障、交通安保4支服务队。为了提 供更好的服务,团市委统一为志愿者制作了 工作服装并对他们进行了专业培训。 400 名 青 年 志 愿 者 全 力 服 务 2014 中 国(开 封)清 明 文 化 节 制图:周文利 本报讯 记者张东伟报道 4 月 3 日下午,由中 国民协主办、清明上河园承办的全国首届木偶展演 大赛在清明上河园举行,共有13个省近30支代表 队、130余名选手参加。 当天下午,比赛开始后,选手们熟练运用顶、 拉、提、勾、夹、挑、转等技巧,使小小的木偶在表 演者的手中充满了灵气。相继表演了《农夫与蛇 新传》、《小黑猫》、《梁祝化蝶》、《牡丹仙子》等精 彩节目。选手们精彩的木偶表演,让围观的游客 啧啧称赞。 2014 中 国(开 封)清 明 文 化 节 全国首届木偶展演大赛举行 本报讯 记者张东伟报道 作为 2014 中国(开 封)清明文化节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开封博物馆馆 藏明清书画精品展经过精心策划和布展,于4月3日 隆重开展。本次展览将持续两个月。 此次馆藏明清书画精品展所展出的作品,是开 封博物馆从馆藏书画中精心遴选出的佳作精品,共 计 90余幅(套)。其中,代表性作品有明代的董其 昌、蓝瑛等的山水画,清代的傅山、王铎、曾国藩、 康有为等的书法作品。 历史上,我国书画艺术名家名作不断涌现,尤 其是明、清两朝书画名家的作品各成体系,在艺术 品收藏界可谓炙手可热。明清之际,在书法方面, 真、行、隶、草、篆各种书体和章法皆备;在绘画方 面,山水、人物、花鸟各种题材和形式纷呈,书画艺 术全面发展。 开封博物馆馆藏 明清书画精品展昨日开展 和风吹绿柳,古城春风浓。4月的开封绿柳 成荫,将城市装点得分外妖娆。“柳”与“留”谐音, 我国自古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而杨柳作为春天 的标志,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因此,赠柳也 蕴含着“春常在”的美好祝愿。 4 月 3 日,2014 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幕。 当天,我市许多景点举行了传统的清明赠柳活动, 在开封的大街上、景区内,不时可以看到戴着柳帽、 拿着柳枝,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市民、游客。 当天上午,在清明上河园入口处,身着节日盛 装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入园参观的游客赠送柳 帽,受到大家的欢迎。 汴绣、木版年画、纺织、面人、糖画、名流酒、 花生糕……走进清明上河园古色古香的民俗街, 色、香、味俱全的民俗元素,使人仿佛穿越遥远的 过去。 作为清明文化节期间清明上河园展示民俗文 化的重要窗口,民俗街也成为园中人气最旺的地 点之一。4月3日上午,记者在民俗街上看到,前 来观光、选购的游客络绎不绝,在许多集制作、展 示、销售于一体的手工艺品商店内,不少游客一时 技痒,还亲手体验一把工艺品制作过程。来自南 阳市的游客张新生说:“这里有太多吸引人的东 西,这是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能把这 么多如今非常少见的民间手工艺集中在一条街 上,供大家参观学习,感受领悟民俗的魅力,本身 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民俗街上人潮涌 本报记者 董帅奇 清明赠柳送祝福 本报记者 董帅奇 佛乐袅袅,磬声悠扬,2014 中国(开封)清明 文化节开幕之日,大巡游队伍中的大相国寺内的 梵乐表演给八方游客超凡脱俗之感,抓住了大家 的眼球。 《东京梦华录》卷六详细记载了夜游大相国 寺、赏梵乐的情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丰富 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活动内涵,今年清明 文化节期间,大相国寺梵乐对外开放演出。这是 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清明文化节期间,每日8时在大相国寺门前, 以及10时、15时30分,在寺内藏经楼前将会有梵 乐表演。大相国寺的乐器演出阵容庞大,不仅拥 有一人高的编钟组、编磬等,笙、箫、长笛、大鼓等 也一应俱全。 信阳游客胡明礼说: “大相国寺梵乐韵律悠扬 婉转,气势恢宏,不愧是中国佛教文化宝库中的一 颗璀璨明珠。” 梵乐悠悠动古城 本报记者 魏东柱 本报讯 记者董帅奇报道 开封清明文化节以 其日益丰富的活动和不断提升的品牌效应,引发了 境内外媒体广泛关注。这两天,80余家境内外媒体 近 200 名 记 者 先 后 抵 达 开 封,对 2014 中 国(开 封)清 明文化节进行集中采访。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 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新社、《大 公报》、《香港商报》、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腾 讯、网易等 80 余家中央、省、市、港澳新闻媒体和重 要网站近200名记者,对开封清明文化节的各项活 动进行全方位报道,对开封文化产业的新亮点进行 深入探访。他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开封文化 传承的足迹。 80余家媒体 聚焦开封清明文化节 春来柳绿,又是清明;春和景明,草长莺飞。 2014 中 国(开 封)清 明 文 化 节 是 一 个 思 念 与欢乐、希望与梦想的美丽约会。 春风骀荡的清明上河园里,清风拂面,各 种花儿好像约好似的,集体亮相。4月3日上 午,在清明上河园主广场,没有设置主席台, 没有安排领导讲话,随着中国文联党组副书 记、副主席李屹,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 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保存,省政协副主 席高体健,市委书记祁金立,市长吉炳伟共同 启动水晶球,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正 式拉开大幕。 花信到清明,春光最美时。年年清明,岁 岁相聚,美丽的邀约就像随风而至的花信从 不爽约,真诚的祝福就像暖人心房的春风荡 漾在天地之间。 音 诗 舞《花 信 到 清 明》拉 开 了 2014 中 国 (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幕式文艺表演“宋韵清 民俗记忆”的序幕。 《花 信 到 清 明》运 用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中 24 番 花信风的元素,重点强调清明节气的桐花、麦 花、柳花3种花。24番花信风的众花群舞,既 表现年岁相序又到清明的时间概念,又利用 众花之繁营造一个唯美的开场。 大合唱《春和景明》中,身着宋装的百人 合唱队伍缓缓走到广场舞台中央,和着庄严 敦厚的礼乐开始演唱:“颁新火,升炊烟,九州 同庆;思先人,忆前贤,钟磬齐鸣……” 未到清明先禁火。寒食节,禁闭烟火,用 生冷的饮食悼念先贤;清明节,取得新火,在 重燃的烈火中升腾希望。 千年前的春天,在赵宋皇帝的龙楼凤阁 之前,一道钻木取火的亮光开启了清明节的 黎明,整个大宋王朝一年的希望就被这新火 点燃了!情景表演《新火耀九州》呼应了历史 的天空。 大宋皇帝在内侍、宫娥、护卫的簇拥下来 到大殿上。三队锦衣青年男子扛着巨木上 场,将一根巨大的榆木放置在地上,巨木上有 一圆孔。他们将另一根头部削尖的榆木立放 在孔内并以大绳缠绕,锦衣青年分执大绳两 端,左右奔跑,使立木快速旋转,以此钻木取 火。“新火发!新火发!”立木上迸发出火花, 领队点燃火把取得新火。 大宋皇帝下旨宣开封府府尹包拯领受新 火,包拯用新火火把点燃广场前的九口大鼎。 侍卫手执火把,翻身跨上骏马绝尘而去,奔赴 大宋江山的四面八方,向中华九州传递新火。 熊熊燃烧的新火带来的是希望、是力 量。它不仅照向未来的道路,也照向历史的 纵深,记录着先民们的伟烈丰功!尽管逝者 已经远去,但分明能感受到他们滚烫炽热的 心。祭拜仪式《追思百代贤》再现了大宋国祭 宏伟壮观的场面。敬献祭品,净手敬香,主祭 人宣读祭文,百官行礼,大家在袅袅香烟中延 续百代先贤用热血豪情浇铸的家国梦想。 我们回望历史,获得前行的力量;我们忧 思难忘,却也不会辜负大好春光。 簪花戴柳、踏歌起舞,才是清明节的主旋 律;春光永驻、生活和谐,才是我们寄予清明 节的美好愿望! 庄严的仪式结束之后,大宋皇帝与民同 乐,真正开启了清明节的欢乐盛典。 舞蹈《清明踏青》、民俗表演《宋风宋韵》、 歌舞《闹清明》,分别表现出青年男女在清明 踏青过程中的明丽欢快心境。众多年轻仕女 身着新裁成的春服缓缓走向舞台,表演迎春 踏青。曼妙的舞姿,甜甜的微笑,如绽放的花 儿朵朵。孩子们童趣天真的闹春景象,表现 出婉约悸动和欢乐祥和的清明体验。 “杏花雨,杨柳风,岁岁清明;古都情,大 河梦,年年相逢。国泰民安,笑看风生水起; 政通人和,换来金石开封!”合唱《盛世清明》 先铺进清脆的童声唱,然后典雅庄严大气恢 宏的百人合唱响起,营造出一个令人目不暇 接又异彩纷呈的结尾,将观众的情绪推向高 潮,让每一个人都心潮澎湃! 宋韵清明、美丽开封,感受民俗、拥抱春天! 一场美轮美奂、歌舞欢腾的文化盛典,掀 开了 2014年春天的面纱! 开幕式文艺表演“宋韵清明 民俗记 忆”总导演葛艳丽、执行导演罗福祥告诉记 者:“我们美丽的开封城作为清明文化的发 祥地和传承基地,已经成功举办了多次清 明文化节。今年的开幕式暨文艺表演以 ‘清新、传承、亲民、祥和’为风格定位。在 清明上河园里,我们开封年年都会带给五 湖四海宾朋一个别样的宋韵清明!”

Transcript of 宋韵清明 民俗记忆 - kfrb.kf.cnkfrb.kf.cn/tplimg/1/2014-04/04/03/2014040403_pdf.pdf ·...

33

2014年 4月 4日 星期五

责编:袁卉娟 版式:周文利 校对:陈清秋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李文璞、李俊生摄

图①图① 展演。图②图② 木偶表演。图③图③ 清明赠柳。

②② ③③

宋韵清明 民俗记忆——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幕式暨文艺表演侧记

本报记者 魏东柱

本 报 讯 记 者 张 东 伟 报 道 4 月 3 日 上 午 ,2014 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踏春大巡游活动的终点——开封府门前广场,再现了北宋习俗的开封府清明颁新火大典。

由开封府首创并演出的大型实景剧——《北宋开封府清明颁新火大典》,再现了北宋开封府在清明时节,包拯偕属官、众衙役执燧取火,向京城十厢128 坊的百姓、藩国朝贡使臣、外国贡使颁布新火这一历史风俗。颁新火仪式上,还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表演。

本报讯 记者李水龙报道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风 放 纸 鸢 。”4 月 3 日 上 午 ,2014 中 国(开 封)清 明文 化 节 踏 春 大 巡 游 队 伍 中 ,来 自 汴 京 路 小 学 的100 名 小 学 生 稚 嫩 的 国 学 诵 读 ,引 起 了 市 民 的 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参加国学诵读的是汴京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该校每年都选择四年级的学生参加此活动,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感受清明文化节浓厚的文化氛围。此次所诵读的国学内容包含 25 首古诗和摘录的 20 条《论语》中的片段。小学生边走边诵读,诵读声不徐不疾,赢得市民阵阵掌声。

开封府再现宋代清明颁新火大典

国学诵读方阵成踏春大巡游亮点

本报讯 记者王红利报道 记者昨日获悉,为推动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顺利举行,展示开封良好形象,团市委经过统一遴选、招募的 400名青年志愿者将全力服

务清明文化节,超过1000人次的志愿者累计为清明文化节提供服务近6000小时。

400名青年志愿者分别来自河南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封大学、开封文化艺

术职业学院等高校,组成了会场礼仪、文明引导、后勤保障、交通安保4支服务队。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团市委统一为志愿者制作了工作服装并对他们进行了专业培训。

400名青年志愿者全力服务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

制图:周文利

本报讯 记者张东伟报道 4 月 3 日下午,由中国民协主办、清明上河园承办的全国首届木偶展演大赛在清明上河园举行,共有 13 个省近 30 支代表队、130余名选手参加。

当天下午,比赛开始后,选手们熟练运用顶、拉 、提 、勾 、夹 、挑 、转 等 技 巧 ,使 小 小 的 木 偶 在 表演者的手中充满了灵气。相继表演了《农夫与蛇新传》、《小黑猫》、《梁祝化蝶》、《牡丹仙子》等精彩节目。选手们精彩的木偶表演,让围观的游客啧啧称赞。

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全国首届木偶展演大赛举行

本报讯 记者张东伟报道 作为 2014 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开封博物馆馆藏明清书画精品展经过精心策划和布展,于 4 月 3 日隆重开展。本次展览将持续两个月。

此次馆藏明清书画精品展所展出的作品,是开封博物馆从馆藏书画中精心遴选出的佳作精品,共计 90 余幅(套)。其中,代表性作品有明代的董其昌、蓝瑛等的山水画,清代的傅山、王铎、曾国藩、康有为等的书法作品。

历史上,我国书画艺术名家名作不断涌现,尤其是明、清两朝书画名家的作品各成体系,在艺术品收藏界可谓炙手可热。明清之际,在书法方面,真、行、隶、草、篆各种书体和章法皆备;在绘画方面,山水、人物、花鸟各种题材和形式纷呈,书画艺术全面发展。

开封博物馆馆藏明清书画精品展昨日开展

和风吹绿柳,古城春风浓。4 月的开封绿柳成荫,将城市装点得分外妖娆。“柳”与“留”谐音,我国自古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而杨柳作为春天的标志,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因此,赠柳也蕴含着“春常在”的美好祝愿。

4 月 3 日,2014 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幕。当天,我市许多景点举行了传统的清明赠柳活动,在开封的大街上、景区内,不时可以看到戴着柳帽、拿着柳枝,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市民、游客。

当天上午,在清明上河园入口处,身着节日盛装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入园参观的游客赠送柳帽,受到大家的欢迎。

汴绣、木版年画、纺织、面人、糖画、名流酒、花生糕……走进清明上河园古色古香的民俗街,色、香、味俱全的民俗元素,使人仿佛穿越遥远的过去。

作为清明文化节期间清明上河园展示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民俗街也成为园中人气最旺的地点之一。4 月 3 日上午,记者在民俗街上看到,前来观光、选购的游客络绎不绝,在许多集制作、展示、销售于一体的手工艺品商店内,不少游客一时技痒,还亲手体验一把工艺品制作过程。来自南阳市的游客张新生说:“这里有太多吸引人的东西,这是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能把这么多如今非常少见的民间手工艺集中在一条街上,供大家参观学习,感受领悟民俗的魅力,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民俗街上人潮涌本报记者 董帅奇

清明赠柳送祝福本报记者 董帅奇

佛乐袅袅,磬声悠扬,2014 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幕之日,大巡游队伍中的大相国寺内的梵乐表演给八方游客超凡脱俗之感,抓住了大家的眼球。

《东京梦华录》卷六详细记载了夜游大相国寺 、赏 梵 乐 的 情 景 。 为 了 弘 扬 传 统 文 化 ,丰 富2014 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活动内涵,今年清明文化节期间,大相国寺梵乐对外开放演出。这是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清明文化节期间,每日 8 时在大相国寺门前,以及 10 时、15 时 30 分,在寺内藏经楼前将会有梵乐表演。大相国寺的乐器演出阵容庞大,不仅拥有一人高的编钟组、编磬等,笙、箫、长笛、大鼓等也一应俱全。

信阳游客胡明礼说:“大相国寺梵乐韵律悠扬婉转,气势恢宏,不愧是中国佛教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梵乐悠悠动古城本报记者 魏东柱

本报讯 记者董帅奇报道 开封清明文化节以其日益丰富的活动和不断提升的品牌效应,引发了境内外媒体广泛关注。这两天,80 余家境内外媒体近 200 名记者先后抵达开封,对 2014 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进行集中采访。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新社、《大公报》、《香港商报》、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 80 余家中央、省、市、港澳新闻媒体和重要网站近 200 名记者,对开封清明文化节的各项活动进行全方位报道,对开封文化产业的新亮点进行深入探访。他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开封文化传承的足迹。

80余家媒体聚焦开封清明文化节

春来柳绿,又是清明;春和景明,草长莺飞。2014 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是一个思念

与欢乐、希望与梦想的美丽约会。春风骀荡的清明上河园里,清风拂面,各

种花儿好像约好似的,集体亮相。4 月 3 日上午,在清明上河园主广场,没有设置主席台,没有安排领导讲话,随着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保存,省政协副主席高体健,市委书记祁金立,市长吉炳伟共同启动水晶球,2014 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正式拉开大幕。

花信到清明,春光最美时。年年清明,岁岁相聚,美丽的邀约就像随风而至的花信从不爽约,真诚的祝福就像暖人心房的春风荡漾在天地之间。

音诗舞《花信到清明》拉开了 2014 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幕式文艺表演“宋韵清明 民俗记忆”的序幕。

《花信到清明》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 24 番花信风的元素,重点强调清明节气的桐花、麦花、柳花 3 种花。24 番花信风的众花群舞,既

表现年岁相序又到清明的时间概念,又利用众花之繁营造一个唯美的开场。

大合唱《春和景明》中,身着宋装的百人合唱队伍缓缓走到广场舞台中央,和着庄严敦厚的礼乐开始演唱:“颁新火,升炊烟,九州同庆;思先人,忆前贤,钟磬齐鸣……”

未到清明先禁火。寒食节,禁闭烟火,用生冷的饮食悼念先贤;清明节,取得新火,在重燃的烈火中升腾希望。

千年前的春天,在赵宋皇帝的龙楼凤阁之前,一道钻木取火的亮光开启了清明节的黎明,整个大宋王朝一年的希望就被这新火点燃了!情景表演《新火耀九州》呼应了历史的天空。

大宋皇帝在内侍、宫娥、护卫的簇拥下来到大殿上。三队锦衣青年男子扛着巨木上场,将一根巨大的榆木放置在地上,巨木上有一圆孔。他们将另一根头部削尖的榆木立放在孔内并以大绳缠绕,锦衣青年分执大绳两端,左右奔跑,使立木快速旋转,以此钻木取火。“新火发!新火发!”立木上迸发出火花,领队点燃火把取得新火。

大宋皇帝下旨宣开封府府尹包拯领受新火,包拯用新火火把点燃广场前的九口大鼎。侍卫手执火把,翻身跨上骏马绝尘而去,奔赴大宋江山的四面八方,向中华九州传递新火。

熊 熊 燃 烧 的 新 火 带 来 的 是 希 望 、是 力量。它不仅照向未来的道路,也照向历史的纵深,记录着先民们的伟烈丰功!尽管逝者已经远去,但分明能感受到他们滚烫炽热的心。祭拜仪式《追思百代贤》再现了大宋国祭宏伟壮观的场面。敬献祭品,净手敬香,主祭人宣读祭文,百官行礼,大家在袅袅香烟中延续百代先贤用热血豪情浇铸的家国梦想。

我们回望历史,获得前行的力量;我们忧思难忘,却也不会辜负大好春光。

簪花戴柳、踏歌起舞,才是清明节的主旋律;春光永驻、生活和谐,才是我们寄予清明节的美好愿望!

庄严的仪式结束之后,大宋皇帝与民同乐,真正开启了清明节的欢乐盛典。

舞蹈《清明踏青》、民俗表演《宋风宋韵》、歌舞《闹清明》,分别表现出青年男女在清明踏青过程中的明丽欢快心境。众多年轻仕女

身着新裁成的春服缓缓走向舞台,表演迎春踏青。曼妙的舞姿,甜甜的微笑,如绽放的花儿朵朵。孩子们童趣天真的闹春景象,表现出婉约悸动和欢乐祥和的清明体验。

“杏花雨,杨柳风,岁岁清明;古都情,大河梦,年年相逢。国泰民安,笑看风生水起;政通人和,换来金石开封!”合唱《盛世清明》先铺进清脆的童声唱,然后典雅庄严大气恢宏的百人合唱响起,营造出一个令人目不暇接又异彩纷呈的结尾,将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让每一个人都心潮澎湃!

宋韵清明、美丽开封,感受民俗、拥抱春天!一场美轮美奂、歌舞欢腾的文化盛典,掀

开了 2014 年春天的面纱!开 幕 式 文 艺 表 演“ 宋 韵 清 明 民 俗 记

忆”总导演葛艳丽、执行导演罗福祥告诉记者:“我们美丽的开封城作为清明文化的发祥 地 和 传 承 基 地 ,已 经 成 功 举 办 了 多 次 清明 文 化 节 。 今 年 的 开 幕 式 暨 文 艺 表 演 以

‘ 清 新 、传 承 、亲 民 、祥 和 ’为 风 格 定 位 。 在清 明 上 河 园 里 ,我 们 开 封 年 年 都 会 带 给 五湖四海宾朋一个别样的宋韵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