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45
永續校園與教育之實踐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

Transcript of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Page 1: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永續校園與教育之實踐

東海大學邁向綠色博雅大學

Page 2: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資源管理

壹、緣起

貳、推動永續發展具體作法

一、落實永續校園

二、永續人文關懷及社區參與

三、地方產業、文化永續發展

四、永續發展課程教學

五、跨領域研究

叁、結語與未來展望

目錄

2

Page 3: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壹、緣起

3

Page 4: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東海大學的永續理念

1955年東海大學以博雅教育為創校基礎。

2013年,定位為「綠色博雅大學」。綠色,主要著眼在永續環境、永續經濟以及永續社會的發展。「博雅」則強調人文教養。「綠色博雅」連結了東海的未來與過去的傳統。

4

Page 5: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發展藍圖

• 宏通人才

• 勞作教育

• 工作營

• 綠色校園建設

• 產官學連結

• 環境教育

• 永續研究

• 綠領人才培育

• 社區再造

• 產業永續發展

現在 未來

永續博雅

過去

Page 6: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貳、推動永續發展具體作法

6

一、落實永續校園

Page 7: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永續生態

以減法美學再造東海湖公共空間,讓民眾參與創作的活動,配合教學生物多樣性

利用廢棄材料結合藝術生態跨領域教學,使生態教育落實及發揚東海湖的藝術與生態特色

7

東海湖公共空間再造

Page 8: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永續生態

培育友善土地之綠領學子:103學年度進入農場實作學生超過500人。

8

綠色博雅農場:虛擬紅土學院

學習農作知識販售行銷推廣

採收包裝作業 學習整地翻堆

澆水與照顧 種植蔬苗與整理

推 廣 可 食 用 花 園(Edible Garden)之作法於同是紅土之大肚山區

Page 9: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永續生態

綠色博雅農場:食農教育推廣

綠領袖榮獲104年度臺中市「四健尬看賣」作業組成果發表競賽:食農教育相關作業組亞軍

食農耕讀學習與成效 榮耀

課程名稱

永續思維綠色培育 東海綠色博雅農場暨認識春季香草與阡插教學

香草阡插教學與器具保養課程

認識香草與神秘香草配方應用

香草景觀設計應用

香草種植方式與照顧

那時候,土地教會我們的事

與蔬菜談戀愛

種子再生藝術

農夫勤園

Page 10: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永續生態

10

迎新生 響應市府百萬植樹計畫

中市府推動「8年100萬棵植樹計畫」,東海大學是台中市的肺,每天有3萬居民利用東海運動休憩,因此成為第一個響應學校,獲得臺中市政府農業局捐贈松樹苗85棵及肖楠400棵。

由第61屆新生一同種下,期許藉由親手孕育新樹苗了解環境永續發展及生物多樣性的概念,為自己、為學校植下希望之樹。

Page 11: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資源管理

11

雲端智慧綠能管理與服務示範系統

本校電算中心建置能源管理系統,透過數位電錶對用電設備進行資料收集,以降低PUE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 與整體用電量為目標。

國際PUE標準為1.8-2.1,今年PUE成功降至1.72• 用電效能增加約4.5%• 比較去年與今年9月份用電,每小時省電4.86度;

每日省電116.68度

Page 12: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資源管理

12

用電與環境監控系統獲獎

本系統榮獲科技部工程司103年度產學合作計畫成果發表暨績效考評會(電子資通領域)產學傑出獎

Page 13: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資源管理

13

東海大學推動ISO制度

ISO 14001

環境管理認證證書99.10.14

ISO 14064

溫室氣體盤查證書

102.6.3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認證

103.12.11

Page 14: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資源管理

14

環境教育實習有機堆肥場

透過勞作教育制度每月可回收落葉35噸

建置農園,使用有機堆肥,供附近社區民眾認養使用

Page 15: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資源管理

建置相思林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統: 提供思恩園草坪灌溉水源。

中水、雨水回收系統

建置人文大樓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統:提供複層植栽園區作滴灌系統使用。

第二教學區學生宿舍中水回收:作為廁所沖洗用。

Page 16: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資源管理

廢棄物管理制度推行

0

50

100

150

200

250

101 102 103

資源回收量統計表

0

500

1000

1500

2000

101 102 103

垃圾減量統計表

一般垃圾逐年減少101~103年逐年增加回收量

103 年 獲「廢棄物減量暨資源回收再利用績優選拔活動」優良學校。

「103年度獲臺中市「資源回收、節能減碳暨環境教育工作評比獎勵計畫」優等學校。

Page 17: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貳、推動永續發展具體作法

17

二、永續人文關懷及社區參與

Page 18: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環境服務

東海大學Hunter(亨德)老師等17位師生人,開啟全國各大學中第一個服務性社團: 『工作營』。

至今已舉辦314次短期工作營,70次長期工作營。參與過工作營活動的東海師生超過一萬人次,成為實踐「服務學習與環境關懷 」的典範。

東海一甲子工作營(1960~至今)

Page 19: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環境服務

發起「金秋地球日」

因全球暖化危機迫切,環保及綠能應該更被重視,本校陳炳煌副教授於2008年10月22日創立「金秋地球日」,是第一個由台灣人發起的環境節日。各縣市環保局也開始將金秋地球日視一個重要推廣的日期。

Page 20: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環境服務

1996年至今主持自然資源環境保育推廣計畫,進行高美濕地生物監測

2004年推動促成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2007年內政部營建署將高美濕地列為國家級濕地

相關出版物:「高美濕地生態資源」「高美濕地解說手冊」「台中縣海岸濕地生態教室」。

保留了西海岸最大面積的雲林莞草,以及協助復育大安水蓑衣、招潮蟹、彈塗魚等動植物。

高美濕地生態復育

Page 21: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環境服務

推動海線國中淨灘活動●彰化縣海岸溼地保育推廣教育計畫:伸港國中淨灘活動

● 彰化縣102年度國家重要濕 地保育行動計畫

彰化海岸濕地生態監測● 彰化縣政府104年度國家重要 濕地保育行動計畫「彰化沿海 重點底棲生物及經濟

魚種調查監測」

●營建署「彰化海岸 生態環境調查監測計畫委託案」

出版淨灘手冊

彰化海岸濕地保育

Page 22: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社區連結

22

企業共構,清掃學習績效卓著

102年度全國社教公益獎

少一張照片待補

累積社會大眾對永續的認知與體驗,傳

達正向生命能量近3年影響超過8000人。

Page 23: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社區連結

2014年改善有100年歷史之龍峰國小12處校園空間。

裝置透明壓克力材質環保洗手台,呈現水過濾、廢水再利用提供節能教育之具體教材。

專業服務表現亮眼

Page 24: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社區連結

24

大肚山南寮社區高齡課程

進入鄰近大肚山南寮社區,評估當地高齡者需求

銀髮族營養與照顧

飲食、營養宣教,實作適合高齡

者的營養料理,與高齡者歡樂用

餐。

高齡生活智慧空間設計、高齡生活環境產品設計

營造南寮社區優質生活環

境與空間

Page 25: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社區連結

結合在地社區 ‧ 辦理老人健體服務

磐頂社區

Page 26: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26

貳、推動永續發展具體作法三、地方產業文化永續發展

Page 27: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27

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提出行動方案,扮演

市民與政府之間的橋

梁,近年已成為轉化

舊市區的一股不可忽

視的力道。

林佳龍市長成立「臺中市都市再生及發展委員會」,以臺中市長為主任委員,聘請東海大學教授蘇睿弼擔任委員。

台中市舊中區社區再生地方文化

Page 28: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節水輔導:本校環境保護暨永續發展研究中心96~103年度共輔導23場次(台積電、友達、華邦、康寧等知名廠商),節水量達每年470萬噸。

節能輔導:103年度本校環境保護暨永續發展研究中心輔

導節能達2,700,000仟度、減碳效益11,000公噸CO2當量。

協助規劃資源再利用鏈結。

年度

節水

量(m3/day)

提升中部地區產業綠色競爭力 1產業發展

Page 29: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協助企(產)業夥伴永續發展

健康風險評估污染減量環境教育

精實生產能源管理綠色工廠

金屬工業發展中心

台中工業區產業升級轉型(價值鏈創新、高值化產品、環境友善化)

經濟部工業局

提升中部地區產業綠色競爭力 2產業發展

Page 30: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30

中區醫療產業策略聯盟

醫療集團

供應商 A

供應商 B

供應商 C

金 流

物 流

客戶資料產品資料

LISCA照護服務系統

優質生活手冊

網站虛體平台

客服專線創新生活科技聯盟 社區醫院

社區居民

本校化材系顧野松老師透過創新生活整合照護服務平台

LISCA(living Innovation Service Care Alliance),帶動周

邊全群科技、龍廷生物科技等100家在地企業共同發展。

創新生活科技產業聯盟

產學聯盟

Page 31: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31

貳、推動永續發展具體作法四、永續發展課程教學

Page 32: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32

勞作教育-態度重建、扎根立基永續課程

表達正向學習經驗者高達80%。

超過九成的學生表示「注意工作細節」、「會體會掃友的心境,共事時不讓自己成為他人的負擔」等學習目標已融入勞作活動的習慣中。

藉由每日身體力行的校園環境服務,學生發現自己的強項與弱點

學習與不同的人共事是最大的收穫

如何進行人際破冰則是最多人仍待努力的目標。

大一生勞作成效

勞作理論建構

對外在環境Outer

對他人Other

對自己Inner

• 與環境共舞

• 另一個家鄉

• 穿別人的鞋子• 在團體中成長• 團隊力量大

• 用嚴謹態度做事

• 自我管理• 全方位的成長

發展全新勞作課程

基本勞作目標

基本勞作:引導學生對自我、人我與物我關係進行反思與重建,促使學生改變他們回應世界的方式,進而成為一個對事用心、對人關心、對環境有情的現代公民。

Page 33: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33

博雅書院教育永續課程

宗旨:從知識、實踐、態度層面培養學生的品格,領導力及服務心志,在各行各業及全球各地發揮正面影響力。

品格與領導力

溝通技巧與關係建立

體驗營 ,展翅營

自主方案學習

勞作教育及服務學習

書院畢業生之核心特質

博雅書院生核心能力

正直之人格

優良之溝通與人際互動

團隊合作

跨領域思維

獨立思考

挫折忍受度

解決問題能力

付出與服務心志

委身與忠於承諾

對應之博雅書院課程

Page 34: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34

博雅書院:體現創校理念強調身教永續課程

強調品格教育與服務心志鍛練創院以來共累積:-7萬5千小時服務學習時數-107個國內外服務學習專案-40個為期兩年之公益性自主學習方案

培育具韌性與高度關懷之領袖四年之訓練課程涵蓋:-知識面:四大課程、演講系列-實踐面:六藝課程,家族制及生活學習-態度面:團隊、國際、服務、生涯意識

成為華人高等教育新典範過去七年來:-四十餘筆平面及電子媒體報導-每月皆有國內外教育及研究團體參訪-2013年蒙總統蒞校召見書院生

Page 35: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35

環境教育、生態產業等學分學程•培育整合性環境教育人才。•介紹生物與生態多樣性資源於各產業的應用, 培育生態產業人才。

通識課程•如台灣生態與環境、環境的挑戰與機會等相關課程。

教育部『高齡化社會與產業』跨科際學分學程示範計畫•課程領域主要分為高齡化社會、銀髮族產業、科技與生活應用。

103學年度工院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開設「永續工程」課程3學分•全程課程以全英語課程,並由企業參訪、專家學者演講。

醫藥生技、農業生技產業等人才培育•醫藥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教育部4年期計畫)

•農業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教育部4年期計畫)

永續發展相關課程永續課程

Page 36: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36

國際學院-宗旨與教育目標永續課程

培育學生面對全球企業多元文化的調適能力

自然人文與社會素養兼具的人格

透過課程及實習經驗培育學生具備自我表達的能力及信心

培養學生具備升學及就業的國際競爭力

培養國際歷練與外語溝通能力

1

2

3

4

5

奠定在東海大學綠色博雅教育的基礎上

透過多元文化學習環境,培養學生跨領域思考、具國際觀、永續思維及創新能力,成為國際企業的領袖及專業人才。

Page 37: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37

國際學院獨特通識教育必修課程『國際領導榮譽課程』

永續課程

Global Leadership Honors Program Courses:

GL1 4 Credits Personal Identit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GL2 4 Credits Trends in Culture & the Arts

GL3 4 Credits Trends in Globa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hange

GL4 4 Credits Trends in Business & Trade

GL5 4 Credits Leadership & Global Citizen for the

21st Century

GL6 4 Credits English (I) (II)

GL7 4 Credits Mandarin Chinese (I) (II)

國際領導榮譽課程為提升學生之國際認知與全球視野,並接軌國際。學術上來說,「認知」與「視野」皆透過學習、探索與熟悉來建構。因此,教導學生通識教育課程的教授扮演重要的角色。

Page 38: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38

貳、推動永續發展具體作法

五、跨領域研究

Page 39: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39

目的:協助台灣建構低碳、綠色的循環型經濟社會體系,期許東海

成為台灣綠色 產業、社會與環境均衡發展的智庫和夥伴

作法:董事會於2012年8月起,每年挹注4~5,000萬台幣,整合人文/

理工/社科/管理/設計的資源,進行跨經濟/社會/環境領域的研究、實

作與推廣

全球環境暨永續社會發展計畫Global Research & Educ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Society(簡稱GREEnS)

• 綠色永續環境研究計畫

• 區域、國家與社區的永續發展

• 建構優質的長青生活品質與環境之研究

• 創新三維結構可降解人工骨材快速成型技術

• 以碳資產管理策略提升製造業之綠色競爭力

永續經濟

永續社會

永續環境

永續研究

• 中區醫療器材產業推動

• 協助企業做到最佳化碳資產管理

• 出版「區域、國家與社區的環境治理」

• 出版專書「銀髮生活」作為政府與

相關產業推動的策略參考

• 建構生態修復及環境監測管理系統

Page 40: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成果項目101學年度執行成效

102學年度執行成效

103學年度執行成效

研究計畫國家型、國際合作型、整合型

申請27件通過17件獲得經費

$41,479,323

申請52件通過36件獲得經費

$74,630,883

申請56件 ,已通過39件獲得經費$61,654,462

審查中18件申請經費$70,806,085

執行成效1永續研究

重點衍生計畫•營建署-研擬濕地保育綱領

•台積電-台中科學園區與台積電廠區之健康風險評估與污染減量策略

•林務局-火炎山生態教育館委託營運專業服務(3年期) / $1350萬

•科技部-都市生態環境系統監測、評估與規劃:架構永續都市 (3年期) / $750萬

•科技部-智慧電網與太陽光電產業之國際合作暨產業媒合計畫$705萬

•科技部-綠色生活系統永續規劃與經營模式研究(3年期) / $750萬

•科技部-永續學門跨領域整合型:環境變遷下之永續都會治理:以台中市為例 / $343萬

•科技部-中台灣銀色健康照護及療癒社區發展之研究(3年期) / $750萬

Page 41: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新一代臺灣生態有效性權重系統

大台中都會

表面型態

建立了跨科際的長青照護研究團隊,為台灣提供了跨領域高齡化社會照護研究、教學與產業服務的典範。

出版專書《銀髮生活:優質的長青生活品質與環境》作為政府與相關產業推動的策略參考

永續研究

GREEnS執行成效2

2015年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 會議中(韓國首爾),台中市林佳龍市長演講時,將「綠色永續環境研究計畫」提出的T-BAF概念,列為未來台中市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定的一部份。

Page 42: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參、結語與未來展望

Page 43: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結 語

• 東海定位為綠色博雅大學:- 全面實踐永續校園與教育- 已落實永續生態環境教育、資能源管理- 積極關懷社區、貢社教公益、環境服務、溼地復育 、高齡生活,獲中央及地方高度肯定

- 協助台中市中區再生,中科園區、台中工業區等產業聚落提昇綠色競爭力,成為產業與地方永續發展的重要夥伴

- 實施一貫性的永續發展課程教學,色括勞作教育、永續教學、跨科際學程、創新創業培訓、博雅教育及國際學院等

- 進行全校性跨領域的永續經濟/社會/環境研究,並將成果轉入教學,推廣應用為政府及產業服務

43

Page 44: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未 來 展 望

• 全面推動跨領域綠色永續學程,落實綠色博雅教育的底蘊與內涵

• 培育跨領域思考、具國際永續思維及創新創業之綠領專業人才

• 持續強化社區互動、產業提昇及政策研提,期使東海成為政府、產業與社區追求永續發展、低碳循環型

經濟的堅實夥伴

44

Page 45: 東海大學邁向 綠色博雅大學東海大學教學團隊於 2012年成立中區再 生基地,致力於建構 舊市區再生願景及發 展策略。 以研究調查為基礎,

謝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