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志偉博士 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榮譽 …...金錢圍...

41
阮志偉博士 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榮譽) 古道行工作小組委員

Transcript of 阮志偉博士 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榮譽 …...金錢圍...

阮志偉博士

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榮譽)

古道行工作小組委員

教堂Church教堂一詞由希臘語kyriakos(意思是 “主的”)而來

獻給天主作為慶祝天地之連通之所

根據不同的用途,教堂呈現不同的形狀,大小及風格

羅馬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改信天主教後,在羅馬建造了第一所教堂,名為聖伯多祿大殿(St. Peter’s Bascilica),它便成為後世建造教堂的典範

小堂(Chapel)私人或附屬性的祈禱或崇拜場所;

教堂內一個獨立而專用的部分,或一個專門用於特別服務的小型獨立式教堂建築;

在機構或宮殿中作供奉之用的房間或建築

西方鄉村聖堂的特色多建於山丘或高地之上

有居高臨下之勢

突出神聖及禮儀空間的形象

因應當地情況在建築表達上略有不同

建築的材料與村落環境有明顯關係

部份鄉村聖堂有男女分設的獨立出入口

有些鄉村小堂與民居房子分別不大

香港的鄉村小堂 20世紀早期,西方傳教士仔細地在西方教堂建築上增加曲線,瓦屋頂以及中國的裝飾主題,使聖堂看得不那麼西方

在傳統鄉村裏因地制宜,使用了當地的物料或特色,如青磚及花崗石等,亦有利用瓦片,縷空窗戶等裝飾

為了融入比較淳樸的鄉村生活,小堂刻意使用較簡約的設計,沒有太多的裝飾

元朗

金錢圍聖母七苦小堂

位於錦田金錢圍,由遷自城門大圍村的鄭氏所建

原為「鄭氏翰鵬家祠」,供奉祖先。全村信天主教後,改建為天主堂。

“來自大埔的神父便要在主日輪流到個別有教徒的鄉村舉行彌撒,每村可能每月一次”(粉嶺聖若瑟堂慶祝建堂五十週年特刊)

區鴻慈神父為全村村民領洗,並將祠堂以300元按揭給教會,在其屋頂上豎立起一個十字架。但祠堂外觀保存,保留了鄉村簡樸生活的味道

1961年9月17日舉行主保瞻禮大典時,教友需在堂外跪地參加聖祭,故教區即計劃在錦田另建新聖堂-後來的聖猶達堂。

錦田聖猶達堂

1962年錦田脫離元朗獨立成區,教友黃文添先生贈錦上路吉慶圍側地段,以作興建聖堂之用。1966年聖猶達堂建成,由陳子殷神父任堂區司鐸。而當時的本堂神父是兼任錦田學校校監。

八鄉上輋村聖家公所錦田堂區的範圍包括石崗雷公田村、早於1926年已在八鄉上輋村建立聖家公所及錦田北圍的聖心小堂。而當時的本堂神父是兼任錦田學校校監。

八鄉長莆聖若望小堂

聖若望小堂於1928年6月24日由司徒廷昭神父(Situ, John 1872-1947)主持祝聖儀式。日佔 (1941-1945 年)前,金錢圍村民都會到小堂望彌撒。

梵二前靠牆的石質祭台,刻有十字架和IHS是希臘文In Hoc Salus 的縮寫,藉此(十字架)得救的意思。石質祭台象征基督是「角石」、「活石」,另外又可代表梅瑟用以擊石出水的石頭的意思。

黃泥墩聖母無原罪小堂

黃泥墩小堂服務十八鄉一帶村落的天主教徒

1960年代每三個星期舉行一次彌撒

在舉行前,元朗某間該村的家庭商店會通知來到趁墟的顧客,然後會通傳彌撒舉行的時間使教友前來參與,其他時間教友會到長途跋涉到元朗聖堂

聖伯多祿聖保祿堂

宗座外方傳教會穀祿師神父 (Richard S. Brookes, PIME, 1892-1980)在1926年1927年間將傳教工作推展至元朗墟。

以「聖伯多祿及聖保祿宗徒」為主保聖人,建立天主堂並開辦崇德學校,

北區

粉嶺崇謙堂村石廬

主日彌撒在華仁書院創辦人徐仁壽的大宅舉行

位於粉嶺客家村落

粉嶺聖若瑟堂(St. Joseph Church)

“由於教堂靠近邊境,呈現另一個大鐘,以至彌撒的鐘聲可以響徹中國領土” (“As the Church is near

the frontier another large bell was presented, so that it could be

rung for Mass and heard in Chinese Territory”) --- - Catholic Guide

to Hong Kong (天主教指南), 1962

西貢

鹽田梓聖若瑟堂

位於西貢鹽田梓,建於1890年。被香港特別行政區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第二級歷史建築。按照該委員會的定義,二級歷史建築為「具特別價值而須有選擇性地予以保存的建築物。」

小堂由當地原居客家人陳氏家族所興建,並得到已獲教宗封聖的福若瑟神父祝聖。教堂在2005年進行復修工程,並於同年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亞太地區文化遺產優異奬。作為古物古跡辦事處三級建築,聖若瑟堂被視為具有歷史價值。相信早於1890年由外方傳教會神父所建,是羅馬天主教在當地保留得最好的鄉郊聖堂。

建築上的特點

聖堂的祭台是採用梵蒂崗第二次大公會議前的規格所建成。聖堂的中央正前方有大聖若瑟抱著耶穌聖嬰的聖像,聖堂右方放置了村民尊崇的聖福若瑟神父聖像。聖堂末端是祭衣房,祭衣房的閣樓為神父住宿休息的地方。小堂處於東牛尾內灣,地點突顯,聖堂在美感上有特殊之處。聖堂的視野點反映它的輝煌與地位。既是地標亦是天主教在西貢影響的象徵。

黃毛應玫瑰小堂

文化遺產地位

玫瑰小堂建於1923年,被香港特別行政區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第二級歷史建築。按照該委員會的定義,二級歷史建築為「具特別價值而須有選擇性地予以保存的建築物。」

建築上的特點

玫瑰小堂是大網仔區唯一間聖堂,設計簡約及具功能性,裝飾簡單,小堂結合中國傳統金字頂及羅馬天主教教堂的簡約外表,顯示西方宗教建築的本地化。

深涌三王來朝小堂

文化遺產地位

三王來朝小堂未被香港特別行政區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歷史建築。然而位於深涌下圍、建於1938年的舊民居,曾被香港特別行政區古物諮詢委員會考慮列為歷史建築,但其後未予評級。

建築上的特點

這所在一個岬角上的教堂原建於1879年。現時的教堂建於1956年,傳教士亦在此小堂內興辦鄉村學校,名為「公民學校」。隨著村民遷離,小堂及學校均已停用。

西貢聖心堂

由於信徒不斷增加,加上該村發展為市鎮,教區在西貢市另覓土地,於油蔴莆小山上建新聖堂,名為「聖心堂」,於1959年建成,以代替原位於村內於1880以來多次改建的小堂。1969年堂區將傳教服務伸展至白沙灣一帶。

西灣海星小堂

海星小堂附設學校,而整間小堂由大理石所砌成。門額刻有「海星聖堂」及「天主堂」字樣。

文化遺產地位

海星小堂建於1953年,未被香港特別行政區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歷史建築。大浪西灣村於戰後是天主教村落,興辦一間學校,名為海星學校,1954至1979年又名海星小堂,於1992年停辦。

大浪聖母無原罪小堂

文化遺產地位

聖母無原罪小堂應建於1867年,被香港特別行政區古物諮詢委員會於2012年列為第三級歷史建築。按照該委員的定義,三級歷史建築為「具若干價值,並宜於以某種形式予以保存的建築物;如保存並不可行則可以考慮其他方法。」

此外,新界西貢大浪村有超過二百五十年歷史,被古物諮詢委員會在2018年9月建議列為第二級歷史建築。

建築上的特點

聖母無原罪小堂位於西貢半島東部大浪村,原建於1867年。小堂曾於1873年重建,成為西貢最大規模的教堂。1931年,教堂再改建。在日治時期,小堂曾成為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駐守基地。1979年颱風荷貝襲港期間遭颶風破壞,教區重修聖堂,並將原有鐘樓拆卸。1981年胡振中主教親臨大浪主持小堂重修開幕禮,並建議溫以政神父將已荒廢的鄉村聖堂改為天主教營地。祭台現仍保留非常精美的雕飾。

小堂側設有一間學校,於1980年小堂重建時胡振中樞機提議温以政神父將學校改為天主教營地,供公教青年使用,現已廢置。

沙咀聖母無玷之心小堂

位於糧船灣沙咀村,為官門水道沿岸的村落公敎徒服務如爛泥灣村

建於1953年,在1956年加設聖心小學。神父留宿數日後再到其他村落

已沉沒於萬宜水庫水底。村民遷至西貢市萬宜灣村樓房

白沙澳聖母無玷之心小堂

文化遺產地位

白沙澳聖母無玷之心小堂被香港特別行政區古物諮詢委員會於2012年6月列為第三級歷史建築。按照該委員的定義,三級歷史建築為「具若干價值,並宜於以某種形式予以保存的建築物;如保存並不可行則可以考慮其他方法。」

建築上的特點

小堂建於白沙澳村後的山坡上,根據歷史記載,該小堂原建於1880年,原址是位於山坡對下的一幅土地上,後來小堂重建時遷至現今位置,而原址則改建成一所由何氏擁有的客家碉堡式民居。小堂其後由丁味略神父(Emilio Teruzzi, PIME, 1887-1942)於現址重建,與其他傳統客家建築形成強烈的對比。小堂的正門入口有 AMDG 四個拉丁文字母,意為「愈顯主榮」。

現在的小堂建於1915-1916年,現在為公教童軍協會活動中心。該堂於2016年曾慶祝135周年,由陳日君樞機主禮,多位來自宗座外方傳教會的意大利神父及本地神父襄禮。

糧船灣龍船灣小堂

文化遺產地位

該小堂位於糧船灣北丫村,建於1910年,現已倒塌或拆卸。該小堂未被香港特別行政區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歷史建築。

當小堂建成後不久,丁味略神父從羅奕安神父的手中接過管理權。小堂所在的村落是由多個姓氏的客家人所聚居,神父需要認識客家話才能在這裡傳教。

九龍:消失或將消失的教堂

鑽石山聖則濟利亞堂

曾屹立市區的石屋教堂

於1954年於上元嶺(大觀片場與酒廠之間)接近斧山道落成,名為聖家堂,由於附近村屋亦多以花崗石所建,故此使這間聖堂融入了當地社區,可見以花崗石砌建的正立面。

聖則濟利亞堂原名聖家堂,以花崗石興建

鯉魚門聖雅各伯小堂

天主教聖母聖心會(CICM)比利時籍雷振東神父(Rev. Octaaf De Vreese) 在1960年代初便開始於鯉魚門一帶,先後建成聖雅各伯小堂、聖雅各伯幼稚園(現改成工廠)、德基學校及診所等

總結:大部份小堂雖然歷史悠久,但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

除白沙澳﹑赤徑﹑大浪﹑黃毛應及鹽田梓外,其他小堂未獲評級。

天主教建築方面直至現時只有伯大尼修院(1875, 法國外方傳道會) ﹑前法國外方傳教會大樓(1917)及聖約瑟書院北座(1920, 喇沙修士會)及西座(1925) ﹑九龍的瑪利諾修院學校(1953)被列為法定古蹟。

基督教教堂如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有部份已列為法定古蹟,開放給市民參觀。

當局的文物保育機構現正就小堂的文化遺產作評估,邀請教區古道行歷史小組再重新審視其歷史價值

鄉村小堂在文化景觀的重要性應被注重,對教友或普羅大眾來說,保育鄉村小堂圴刻不容緩,使聖堂更新,一方面推廣福傳工作及朝聖活動,亦使市民有機會享受郊野的舒泰及寧靜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