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銷手冊-1-報價訂單 · Web...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Transcript of 分銷手冊-1-報價訂單 · Web...

分銷手冊-1-報價訂單

e世家管理系列

製造世家簡易手冊

For Microsoft Window 7/VISTA/2003/XP//2000/NT/98/95

「e世家管理系列—製造世家簡易手冊」

鉅盛資訊產品部 編著

著作權聲明

本書著作權屬於鉅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並受中華民國及國際著作權法所保護,享有並保留一切著作權之專屬權利,非經本公司事前書面之同意,不得為本手冊增刪、改編、翻印、改作或仿製之行為。

商標聲明

DATASUN,鉅盛資訊,e世家管理系列商用軟體等為鉅盛資訊在台灣或其他國家的註冊商標或商標。

本手冊所有提及之產品及公司名稱,分屬各該公司所有。

有限擔保責任聲明

本手冊雖經詳細檢查及校對,仍不排除文字拼寫錯誤與技術描述疏漏之可能,懇請消費者及業界先進不吝賜教指正,以利本手冊之修正工作,力求手冊內容之精確性。本手冊所述內容,僅適用於鉅盛資訊軟體作業。關於本手冊之內容,本公司將不負任何明示或默示之保證或擔保責任。

出版日期

99年10月01日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b

http://www.datasun.com.tw

本書建議售價:新台幣200元

本書如有破損或裝訂錯誤,請寄回本公司更換。

序言

Preface

歡迎使用『e世家管理系列』。

『e世家管理系列』的系統項目有:e化世家(六合一)、庫存世家、會計世家、貿易世家、人力資源、製造世家等六套系統。

『e世家管理系列』的鉅盛精靈、線上輔助說明、Word、Excel皆為輔助功能,提供您於使用上所需要的資訊。

本簡易手冊包含生產製令、託工加工與製造成本等操作說明。

以上為Client-Server主從式架構軟體。

『製造世家』內容預覽

軟體界面簡介篇

本篇重點在介紹『製造世家』操作畫面及功能。

上線前準備篇

本篇重點在提醒使用『製造世家』時的注意事項。

基本資料篇

本篇在引導初次使用『製造世家』時資料建立的步驟,及注意事項。

日常作業流程篇

本篇重點在講述日常作業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協助使用者快速熟悉本系統,並活用於工作中。

線上操作篇

本篇主要說明「製造世家」的使用方法。

常見問題篇

本篇主要條列出使用者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運用本系統做一合理的處理。

目錄

C o n t e n t s

製造世家簡易手冊

1第一章 軟體界面簡介

2一.系統標題欄

2二.功能表列

2三.功能按鈕

3四.執行作業

3五.資料輸入區

31. 頁面標籤部份:

42. 快捷鍵部份:

4六.欄位名稱

5七.單/複選按鈕

51. 單選按鈕

52. 複選按鈕

5八.多筆輸入畫面

5九.狀態列

6十.結構窗

7十一.流程窗

8第二章 上線前準備動作

8一.系統使用注意事項

81. 不要中途隨便開關機

82. 請每天備份

83. 請勿使用非法的軟體磁片

84. 請勿刪除或修改SEVER(主機)上的資料或欄位

8二.系統編碼應注意事項

91. 編碼不可重複

92. 編號若輸入錯誤,不可修改

10第三章 基本資料建立之順序

10一.公司設定

11二.使用者權限設定

11三.參數設定

15四.幣別匯率設定

15五.收付款方式設定

15六.條款備註設定

16七.資料設定

16八.單位設定

16九.工作中心設定

17十.廠商基本資料輸入

18十一.產品基本資料輸入

19十二.倉庫基本資料輸入

19十三.產品資料結構輸入

22十四.庫存開帳設定

22十五.在製品成本開帳

24第四章 日常作業流程暨表單製作

24一.生產製令流程

251.1 生產製令作業

261.1.1 功能按鈕

271.1.2 製令狀態變更

281.2 生產領料作業

301.3 生產入庫作業

321.4 生產耗用作業

331.5 生產退料作業

34二.託工製令流程

342.1 託外加工作業

352.2 託外入庫作業

36三.製造成本計算

363.1產品標準製造成本

393.2 製造成本計算

41第五章 線上操作說明

44第六章 常見問題集

第一章 軟體界面簡介

本軟體的設計採用Windows的標準元件為基礎,利用精緻多彩的畫面將這些元件組合起來,力求為使用者營造一個簡單,熟悉的工作環境。本章即以製造世家中的「生產領料作業」為例,為您解釋畫面中各種元件及其功能,幫助您熟悉本軟體的工作環境。

當您進入「生產領料作業」時,將會看到如下所示的主畫面:

本軟體界面功能詳細說明如下:

一.系統標題欄

系統標題欄為Windows標準的窗口標題,該部份主要用於顯示軟體名稱、系統之作業名稱,並提供與畫面有關的功能按鈕。

軟體名稱 最小化按鈕

作業名稱 最大化按鈕

二.功能表列

本部份會顯示符合登錄者權限之所有可操作的功能表。這些功能表的使用方式同Windows,也就是說以滑鼠在「上線準備」上按一下,便會開啟一下拉式功能表。這些功能表會因不同的作業畫面而提供不同的功能。

三.功能按鈕

首筆資料功能鈕:將資料翻至第一筆。

前筆資料功能鈕:前翻一筆資料。

後筆資料功能鈕:後翻一筆資料。

末筆資料功能鈕:將資料翻至最後一筆。

新增資料功能鈕:將所有欄位清為空白,供使用者輸入資料。

刪除資料功能鈕:將當前畫面尚未執行覆核的資料刪除。

資料存檔功能鈕:存儲當前資料。

取消操作功能鈕:取消對當前未存檔資料的修改操作。

更新資料庫功能鈕:更新資料庫以確保資料的正確。

列印功能鈕:列印報表。

退出功能鈕:退出當前系統。

結構窗:可以隨時覽瀏產品的結構。

流程窗:可以隨時查詢該張生產需求單據目前所處狀態。

拷貝功能鈕:新增一張單據時可透過此按鈕直接拷貝之前已覆核過的單據內容,再修改,以減少重複輸入。

轉單功能鈕:可直接將一筆或多筆製令資料轉入領料單。

覆核功能鈕:執行此功能鈕後,畫面資料即不可再修改且系統會更新資料庫或庫存異動。

四.執行作業

表示此張單據已覆核(未覆核單據則無此符號)。

五.資料輸入區

1. 頁面標籤部份:

例如「生產製令作業」畫面所示的〔製令資料〕〔製令產品〕〔條款備註〕。每個頁標籤下方對應的畫面我們稱其為頁面,如〔製令資料〕頁面、〔製令產品〕頁面,當我們欲顯示某一頁面為當前畫面時,可用滑鼠直接點取該頁標籤。

2. 快捷鍵部份:

指軟體功能不通過滑鼠操作而直接用鍵盤切換畫面的按鍵。

在本軟體中,系統提供三種形式的組合快捷鍵:

1. 功能按鈕

由系統內鍵。當滑鼠移到功能按鈕時,系統即顯示其對應之快捷鍵名稱。例如:,其對應之快捷鍵為ALT+A。

2. 下劃線快捷鍵

對應鍵盤鍵為 〔ALT〕 + 帶下劃線的字母或數字。例如:

,其對應熱鍵為 〔ALT〕 + 〔1〕。

3. ^標誌快捷鍵

對應鍵盤為CTRL+帶^的字母或數字。例如:^X,其對應快速鍵為CTRL + X。

4. ENTER或TAB或(

輸入完資料或游標經過欄位時,可按此鍵跳至下一個欄位。

5. SHIFT + TAB或(

游標回到前一欄位。

6. CTRL + TAB

同時執行兩個(含)以上的作業時,可按此二鍵進行作業間的切換。

六.欄位名稱

( 欄位名稱:一般位於輸入欄位的左側,此由系統自動顯示,不可更改。

( 下拉按鈕:一般位於輸入欄位的右側,可供快速點選而不須自行輸入。

( 顯示欄位:凡欄位為淺灰色,則其內容為系統自動產生並無法再更改。

七.單/複選按鈕

1. 單選按鈕

在系統畫面中,凡圓形選取按鈕,每次只能選中一個選項。

2. 複選按鈕

在系統畫面中,凡方形選取按鈕,一次可選擇多個選項。

八.多筆輸入畫面

多筆輸入畫面又稱滾動畫面(如下圖所示),它含有滾動軸,操作滾動軸可上下或左右翻動資料。

九.狀態列

(作業名稱:目前所登錄的作業名稱。

( 鉅盛精靈鈕:可以切換到系統的鉅盛精靈畫面。

十.結構窗

在「產品結構設定」作業畫面的功能按鈕列中,用戶可以看到「結構窗--」的按鈕。利用這個使用者可以隨時覽瀏產品的結構

在結構窗的每個產品前都會有一個明顯的小標識「」,用戶可以很明顯的看出該子件目前所處狀態。紅色:標準件、藍色:必選件、黃色:可選件。

註:在與產品BOM結構有關的作業中,都會看到「」標誌。

十一.流程窗

與生產有關的單據作業(如:生產製令)中,系統提供了「流程窗 」,利用這個按鈕,用戶可以隨時查詢該張生產需求單據目前所處狀態。

由於在生產製造中,生產單據非常多,可以利用流程窗將相關單據串聯起來, 隨時查看其狀況。系統以「製令單」為根,一步一步追蹤其在製令→領料→入庫的各階段狀況。

例如:點取「耗用單」,可以看到該張製令單所有的耗用單。

第二章 上線前準備動作

一.系統使用注意事項

1. 不要中途隨便開關機

在程式使用途中,(即目前在執行『e世家管理系列』),不可使用〔RESET〕、〔CTRL+ALT+DEL〕鍵重新開機,或直接關掉『e世家管理系列』,因為這些會造成資料的遺失。為了避免因停電等不可控制的因素所造成的關機,請設有UPS(不斷電系統)。

若有以上情形發生時,在下次進入本軟體後,請首先利用系統提供的“資料重整”工具將所有檔案重整一遍。當資料重整後,資料雖有遺失,但系統仍可正常操作。

2. 請每天備份

為了預防電腦故障而造成資料毀損,請準備多份磁碟輪流使用,並記得每天利用系統提供的“資料備份”工具作資料備份。

3. 請勿使用非法的軟體磁片

因為PC非常容易中毒,所以在使用磁片時,請先檢查磁片是否有中毒,所以最好備有掃毒程式。

4. 請勿刪除或修改SEVER(主機)上的資料或欄位

如果自行到主機上刪除資料或修改欄位將會造成嚴重的問題,請勿嘗試。

二.系統編碼應注意事項

在所有鍵值會用到的編碼,如:客戶編號,廠商編號,產品編號,製令單號,領料單號…等,均須依如下原則編碼:

1. 編碼不可重複

編碼中不可使用特殊符號。

例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空白 中文…等均不可使用。

2. 編號若輸入錯誤,不可修改

請先作〔Delete〕刪除後,再〔Add〕一筆正確的編號。

數字及英文字母大小寫各代表不同意義:

其中數字0~9,排在大寫英文字母A~Ζ之前,大寫英文字母又排在小寫英文字母a~z之前。

第三章 基本資料建立之順序

「基本設定」是整個『製造世家』能否正常運作之關鍵,若這些作業未設定並執行覆核,則其他系統將無法操作。

基本資料建立之順序如下:

一.公司設定

十.廠商基本資料輸入

二.使用者權限設定

十一.產品基本資料輸入

三.啟動.系統參數設定

十二.倉庫基本資料輸入

四.幣別匯率設定

十三.產品結構資料輸入

五.收付款方式設定

十四.庫存開帳設定

六.條款備註

十五.在製品成本開帳

七.資料設定

八.單位設定

九.工作中心設定

註:以上「一~三」及「十~十三」項務必先建立資料,否則無法執行其他作業;其他項目若有先建立資料,則在往後作業可直接開啟視窗點選不用再輸入,將會更快速便利。

一.公司設定

目的:建立您自己的公司資料

1、 公司編號一定要設立且不可重複

2、 若有多家公司且欲看到其他家公司庫存資料,才須建立〔管理庫存關係〕

注意:僅能建立5家公司(含鉅盛demo公司)

二.使用者權限設定

目的:建立『e世家管理系列』使用者的資料及操作權限

因『e世家管理系列』可以控制不同公司別權限,所以當您在設定使用者資料時,可以設定使用者公司別的權限,如此其只能維護此公司資料。

三.參數設定

當建立新公司,並首次以該公司登錄時,須先執行參數設定並覆核,才能執行其它作業。

參數設定分為「啟動參數設定」及「系統參數設定」,「啟動參數」一旦覆核即不可再更改,而「系統參數」則可依使用者的實際需求隨時改變。在啟動參數設定中,可以設定基本設定模組中的各項參數,為其它模組各作業中皆可用到的公用參數。包括幣別、稅額、小數位數等。

「基本設定」啟動參數說明

〔分銷設定〕啟動參數說明

( 庫存成本計算方式:可依實際需求選用【標準成本】或【月加權平均】;【標準成本】是直接取『產品基本資料』中的【標準成本】欄位的值,而【月加權平均】則是於[成本加權作業] 由系統自動計算。

( 單據default原則為系統內定,說明如下:

格式

定 義

Y

年度的曆制由基本設定模組的使用曆制決定,若為民國曆則default為YY,若為西元曆,則default為 YYYY。

M

代表月份,MM為 2 碼,如七月為「07」。

D

9

代表流水號。

說明:庫存相關單據均套用此原則。

〔製造設定〕啟動參數說明

( 系統提供了設定產品結構展開最大的階數,最大值為5階。

( 製造成本計算方式:系統提供了兩種方式:標準成本法、實際分攤法;而『實際分攤法』又

可依據實際需求選擇要以【工時】或【數量】進行人工成本與製造成本的分攤。

( 材料成本計算方式:是指物件的材料成本可依據實際需求選擇【加權成本】、【標準成本】、【最新進價】。

( 製造數量小數位:此處可以設定在『製造世家』相關作業中「數量」欄位的小數位,可與進銷存系統的小數位不同。

( 工時小數位:可設定工時小數位,主要用於『產品結構設定』的「標準工時」與『生產入庫作業』的「實際工時」欄位。

( 單據default原則為系統內定,說明如下:

格式

定 義

Y

年度的曆制由基本設定模組的使用曆制決定,若為民國曆則default為YY,若為西元曆,則default為 YYYY。

M

代表月份,MM為 2 碼,如七月為「07」。

D

代表日期,DD為 2 碼,如一日為「01」。

9

代表流水號。

說明:製造相關單據均套用此原則。

四.幣別匯率設定

貴公司所會使用到的幣別,一定要先在此輸入,日後有關幣別之資料,系統均會到此處檢查是否已設定.游標停在某筆幣別資料上,系統不但會顯示其最近一年的匯率走勢圖,還可查看其匯率歷史檔。

五.收付款方式設定

主要在設定客戶收款與廠商付款的方式。收款方式、付款方式的資料來源於「資料設定」,亦可在此頁面自行新增輸入,存檔後系統會將其回寫至「資料設定」中。

六.條款備註設定

凡常用之單據條款備註可在此統一輸入,以便以後在單據系統輸入時,快速將表頭、表尾、參考的內容載入。在此作業中建立的資料,僅供表頭、表尾、參考內容之選用,若在表頭、表尾、參考中新建資料,將不會回寫至「條款備註設定」中。

七.資料設定

在系統中,對很多欄位提供了開啟視窗直接點選的快速功能,這些欄位相對應的詞庫資料均可在此作業中設定,或是在其他子系統中新增輸入,則存檔後,系統亦會將其回寫至「資料設定」中。

八.單位設定

系統會先內建一些常用的單位,如:公斤、磅等內建單位無法刪除。

九.工作中心設定

若產品是由工廠內部自行製造的,則會有若干個工作中心參與生產。透過本作業,設定各個工作中心的詳細資料,包括工作中心編號、工作中心名稱和簡稱、每天標準工時、以及隸屬部門等。

十.廠商基本資料輸入

建議您在建檔廠商基本資料前,將廠商資料整理成冊,以便於建檔時使用。

( 此頁面可讓您在本軟體所列之欄位之外,再自行增加需要查詢或排序之其他重要欄位。

十一.產品基本資料輸入

建議您在建立產品基本資料前﹐先將欲建檔的產品整理成冊,以便到時能順利準確的建立產品資料。

( 記錄產品的編號與名稱,製造中的產品編號、名稱即來源於此處。

( 基本單位:設定產品的基本單位。此欄位即是製造BOM表的「產品單位」。

( 產品性質:記錄產品是成品、半成品、原料、零件、雜項。

( 產品來源:記錄產品是由生產自製、託外加工、還是採購而來。

十二.倉庫基本資料輸入

在完成上述作業後,還須要再設定「倉庫基本資料」、「庫存開帳作業」,才可以開始執行日常進、銷、存的作業。

十三.產品資料結構輸入

生產製造中所管理的產品,並非只是最終的一個成品,管理的是這個成品的生成過程。而通常一個成品是由種類繁多的配件所組成,形成一個有如父(母)、子關係的產品結構。這就是一般所說的BOM結構。通過本作業資料的建立,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一個母件的所有子件,及其它相關的生產運作資訊。

在這裡,用戶可以通過「結構窗--」查看到產品各階層組成之結構,並可通過[標準製造成本]的設定,計算各階層物料需求之生產成本,從而通過子件的逐層累計更新成品的總成本。為您提供準確的生產資訊,進而縮短生產流程、降低生產成本。

「產品結構設定」/〔製造資料〕頁面:

( 產品來源:系統提供了4種產品來源,當來源為『生產自製』、『託外加工』時,才會需要在廠內或委外生產製造;當「產品來源」為『國內採購』、『國外進口』時,則表示不需生產了。

( 標準工時:簡單來說,就是要生產該產品的單位展開數量會花多少時間。

( 領料碼:此設定是針對子件而言的,可以依產品的性質來選擇是『標準領料』、『大批領料』或『不需領料』,會將子件設定為『大批領料』有幾個特性:

⑴ 有些子件受限於”包裝”,可能是廠商出貨時就是以一捆或一袋1000個的

方式,所以在領料上很難清楚的計算或領取。

⑵ 或是這個子件有”共用”的性質,也就是很多母件在生產上都會用到,且生

產線上都會隨時備有這個物料。

⑶ 採購成本單價較低。

( 託工方式-包工不包料:此指託外加工時,只請託工廠商處理”加工行為”,但不須準備”原料”,所以必須領料給託工廠商才能加工。

( 工作中心:主要記錄該產品生產是在廠內那個工作中心,其資料來源為「基本資料」→「工作中心設定」。

「產品結構設定」/〔產品結構〕頁面:

( 展開數量:設定子件數量相對的母件用量。

例如:每10米長的原料產出3段成品。則母件展開數量設為3,子件數量為10。

( 子件數量:輸入該母件對應子件的數量;此欄位不可以輸入小於等於零。

( 耗損率:母件生產過程中,子件的正常耗損比例。

  於「生產製令作業」以及「託外加工作業」會讀取此處的比例設定自動顯示「備料數量」。公式如下:

備料數量 = 母件數量 × 子件數量 × (1 + 耗損率)

( 選件類別:系統提供了3個選項:標準件、,必選件、可選件,可簡化BOM的建立。

⑴ 標準件:生產中一定要用到的基本元件。

⑵ 必選件:在多個中只選擇一個,且只能選一個。

⑶ 可選件:多個可選件中可選一個或多個,甚至全部或也可以全部不選。

「產品結構設定」/〔託工價格〕頁面:

透過此頁面,記載各個託工廠商的價格以及主要供應商的資料。

十四.庫存開帳設定

在建立所有產品資料後還須再進入此「庫存開帳作業」中將所有產品的金額及數量做一開帳動作。否則將無法進入其他的子系統執行作業。

十五.在製品成本開帳

在上線初始,均需在此先開帳,而此作業的效益在於若工廠有正在製造的製品,透過該作業可以將在製品也納入系統來管理,故需記錄其已製造量、成本費用等;若沒有在製品,則直接執行「覆核」即可。

注意:對需要開帳的在製品,應先建立其相應的製令單或託工單,然後才在此進行開帳。

操作步驟:

1.輸入開帳月份。開帳幣別為當地幣別。

2.在「類別」欄位選取製品單據來源是製令或託工。

3.在「製令單號/製品序號」欄位F2開窗選取相應的單據中的製品。

4.在「製造數量/未完工量」中輸入該製品的未完工量。

5.在「直接人工/製造費用」欄位輸入直接人工費用。

6.輸入已生產該製品所用的實際工時,若是有託工的部分,還要記錄其託工費用、加扣款費用。

7.對於製品子件的領料狀況,可在畫面下方的欄位中記錄。自行輸入每個製品所有子件的領料及耗用數量。

8.確定無誤後,覆核即可。

註:覆核後不可取消覆核。

注意:不論是否有在製品都須要來本作業執行開帳覆核,若沒在本作業執行「覆核」,則無法執行領、退料等後續相關作業。

第四章 日常作業流程暨表單製作

在清楚『e世家管理系列』基本資料的建檔順序及注意事項後,您就可以開始來瞭解『e世家管理系列』的日常作業了。

一.生產製令流程

在「生產製令作業」中對製品記錄其備料數量、耗損率等相關訊息後,然後進行生產領料;生產完成產品入庫後,系統會自動產生耗用單,若有多領的料件,或是未用完的料件,當製令單結案時,系統會自動產生退料單。

從下表中可以看出料件所處狀況對現場庫存及倉庫庫存的影響:

料件狀況

倉庫庫存

現場庫存

領料

減少

增加

退料

增加

減少

耗用

不影響

減少

入庫

增加

不影響

生產製令流程圖

1.1 生產製令作業

下面以新增一筆製令式製令單為例,講述製令單建置步驟。

操作步驟:

1.點取,輸入製令日期、製令單號、工作中心。

2.在〔製令資料〕頁面生產型態預設為:製令生產。

3.進入〔製令產品〕頁面,點取[新增製品]按鈕進入[製令製品]選取畫面新增製令中的製品。

註:系統載入製品的規則:產品性質為成品或半成品、產品來源可以自己勾選。

4.在製品顯示區內選取製品,被選中的製品呈反白顯示。

5.在〔製品明細〕頁面中,輸入該製品應開工日、應完工日。

6.進入〔子件明細〕頁面,系統在載入製品時,即依「產品結構設定」自動載入該製品的子件,可在此視需要再去修改子件明細。

7.系統會根據製品的生產數量、BOM結構中子件的用量、及耗損率,計算出子件應有的備料數量,子件的備料日期。

註:備料日期及數量,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狀況再自行修改。

8.這樣,一張製令式的生產製令單就算建立完畢了。

1.1.1 功能按鈕

· 結構窗

點此按鈕查看製品的標準BOM結構。

· 流程窗

點此按鈕,可在流程窗中查看該製品目前所處狀態。系統中的流程窗是以製令單為根向下展開,用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該製品所經歷過的所有歷程。如:其所屬製令單的單號、領料單….等。

· 製品規格描述

新增製品時,會先帶入在「產品結構設定」建立的規格描述,可以再修改。

· 製品嘜頭資料

當製品需求來源於S/C訂單時,且為第一階製令時,可透過此BUTTON查詢原單據之Shipping Mark。

· 製品入庫明細

可查詢製品的入庫狀況。

· 製品BOM展開

點取此按鈕,可將被選取製品的BOM載入〔子件明細〕頁面。

· 子件領用明細

當子件有領料、退料、耗用時,系統會將相應的數據顯示在這裡。

註:這裡只是一個查詢畫面。

· 子件庫存查詢

點取此BUTTON查看,被選取的子件的庫存量。

1.1.2 製令狀態變更

當在製的製令因特別狀況需要停產時,可利用系統中提供的[製令狀態變更]功能做「停工」或「完工」的處理。

操作步驟:

1.在生產製令畫面點取 [狀態變更] 按鈕,進入「製令狀態變更」畫面。

2.輸入變更後狀態及變更日期,記錄變更說明。

註:

a.如變更後狀態為「完工」,且有退料,請輸入退料倉庫及退料人員。

b.「變更前狀態」顯示該張製令目前所處狀態。

3.確定無誤,點取 [變更處理],系統會將該張製令中所有的製品作變更。

4.可在[變更歷史查詢]中查看製令變更的歷史資料。

1.2 生產領料作業

在建立了生產製令單後,就需要進行生產領料作業。只要製令單中某一子件作了領料作業,系統會將該子件的領料日期寫回「生產製令作業(製令產品(製品明細」的”實際開工日”欄位,表示該張製令單已開始正始生產了。

可以在此直接新增領料單對子件領料、也可透過[製令轉領料]功能來領料。

在這裡,我們以[製令轉領料]為例說明如何進行領料作業。

操作步驟:

1.點取[製令轉領料]按鈕,進入「製令轉領料」作業畫面。

2.在此可通過「欠料領料」或「製令領料」來進行領料作業。

這兩種領料方式的不同點在於:

「欠料領料」對製令單每個製品所有尚未領料或未領完料的子件進行領料。在此,要輸入每個子件要領料件的數量。

「製令領料」對製令單中每個製品進行領料,只要輸入製品的製造數量,系統會根據需求中的BOM 表,自動計算出每個子件的領料數量。

這樣,欠料領料就比較適用於製品中某幾個子件個別領料和某子件曾領過料,但尚未領完的狀況。製令領料比較適用於整個製品的領料。

3.設定領料範圍:製令單號、備料日期、領料的工作中心及領料倉庫。

4.點取[查詢條件確定(B)]按鈕,系統會將符合選取條件的製品中的子件載入。

5.在領料數量欄位輸入此次領料的數量或是利用[領料量=欠料量]。

6.確定無誤後,點取[確定]按鈕,系統即會將資料載入「生產領料作業」主畫面中的[領料明細]頁面中。

7.存檔後覆核,表示該領料單已生效。

註:若該製品是第一次領料,系統會將其第一個領料的子件的領料日期寫入相應的「生產製令單」的實際開工日,表明該張製令單已開工。

8.用戶可以在[子件領用明細]中查看該子件所有的領料狀況。

1.3 生產入庫作業

生產過程中,製品完成了就可以執行入庫的動作,當入庫單中製品的入庫量大於等於生產數量時,系統會將該筆入庫單的入庫日期寫回「生產製令作業(製令產品(製品明細」的”實際完工日”欄位。

製令產品的入庫可以直接新增入庫單、也可透過[製令轉入庫]功能來產生入庫單。

以下,以製令轉入庫為例講述入庫作業。

操作步驟:

1.點取[製令轉入庫] 按鈕,進入「製令轉入庫」作業。

2.設定入庫範圍:製令單應完工日、製令單所在的工作中、要入庫的日期及所要入庫的倉庫。

3.點取[查詢條件確定(B)]按鈕,系統會將符合條件的製令單載入畫面。

4.在入庫數量欄位,輸入此次該筆製品要入庫的數量或是利用[入庫量=未入庫量]。

5.確定無誤後,點取[確定]按鈕,系統即會將資料載入「生產入庫作業」主畫面中的[製品入庫明細]頁面中。

6.存檔覆核後,該張入庫單就算生效了。當入庫量大於等於生產數量時,系統會將製品的入庫日期寫回相應製令單中的實際完工日欄位。表明該張製令已經完工。

7. 同時,系統會根據入庫數量自動產生一張耗用單,記錄該製品在生產中實際耗用了多少料件。

註:若製造成本的費用是採”實際分攤法”,而且依”工時”進行分攤,就必須在入庫單輸入”實際工時”,屆時在計算製造成本時才有依據進行分攤。

1.4 生產耗用作業

製品在入庫後,會產生耗用單,記錄其在生產製造中實際使用了多少料件才可以計算材料成本。

系統在入庫單覆核後,自動產生耗用,根據製品入庫數量,計算子件的耗用數量,仍可修改;但是無法自行新增耗用單。

注意:修改耗用數量時,系統會做兩個提示:

⑴ 耗用數量不能超過備料數量。

⑵ 耗用數量不能大於未耗用量。

1.5 生產退料作業

製品在入庫數量大於等於生產數量,系統會將製令單自動完工;或是利用「變更處理」當變更方式為完工時,系統會自動產生一張退料單;退料量會依據各子件的領料量─耗用量。

二.託工製令流程

託工製令與生產製令作業的流程與方式十分相似,在這裡我們就不將其一一細述了。

只將託工不同與生產製令之處,在此詳述。

在此,我們依然是以製令式的託工生產為例,說明託外加工作業。

2.1 託外加工作業

託外加工與廠內生產最大的不同是,託工製令會有應付帳款產生。

在「託工產品(製品明細」頁面中,有計價數量、單價、金額、加扣款,四個欄位,在這裡,要針對每個製品輸入其託外加工的計價數量,每個製品的單價,系統會自動計算出託工金額,再記錄每個製品的加扣款。

系統會將此處所有製品的金額、加扣款分別相加後顯示在[託工資料]頁面的託工金額欄位:

2.2 託外入庫作業

託工入庫與製令入庫大致相同,但同樣有入庫產品的託工價格計算。

利用新增入庫單方式,或是通過「託工轉入庫」將入庫產品的明細載入[入庫明細]畫面後,系統會將其在託工製令中記錄計價數量、單價、託工金額、加扣款載入相應的欄位,用戶可以再根據該製品在託工中實際發生的金額作修改。修改完畢存檔覆核後,系統會產生一筆對應的應付帳款單據,且會將此處的金額更新回相對應的託工製令單中。

註:[入庫資料]頁面的「幣別匯率、稅別」規定該張託工單的帳款匯率與稅別。

三.製造成本計算

製造成本是計算製品及子件的製造成本。系統提供了2種計算方式,用戶應根據自己的實際狀況了在啟動參數中進行設定。

⑴ 標準成本法:直接抓取母件BOM中設定的標準人工成本與標準製造費用作為每一母件之人工成本與製造費用。

⑵ 實際分攤法:製造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製造費用+託工費用;而人工成本、製造費用來源又會因分攤設定的不同有所不同。

分攤原則有兩種:工時分攤、數量分攤。

在這裡,我們主要講述在取用「實際分攤法」時,製造費用的計算。

3.1產品標準製造成本

在此按產品的標準BOM結構,記錄產其製造成本。成本的組成有五部分: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製造費用、託工費用、加扣款。

註:產品製造成本都為當地幣別。

建立產品標準製造成本的作用:

1.在啟動參數中設定製造成本採用”實際分攤法”按標準分攤時,會取用此處設定標準製造成本。

2.在結構窗的成本分析中,可用此處設定的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進行比對、算出其差異率。

· 本層

在「本層」中記錄當前被選取子件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製造費用、託工費用、加扣款。系統會將這幾個值加總顯示在下面「合計」中的相應欄位。

註:若該子件還有下一階子件的話,材料成本欄位在此不可以輸入。

· 累計

累計欄位不可以輸入是由該子件所有下一階子件的相應欄位加總顯示。

· 單位成本

指的是一個子件的成本。

單位成本=本層 + 累計

· 用量

抓取BOM表中「子件數量」欄位。

· 小計

小計=單位成本×用量

系統會將小計欄位加總,顯示在「合計」的相應欄位。

· 合計

分別顯示本層、累計、單位成本、小計的合計。

· 母件總成本

此處的「母件」指的是「產品編號」欄位中的產品。

其總成本是由系統自動加總BOM結構中的所有子件的相應成本。

· [載入尾階產品材料成本]

點取此按鈕,系統會將該產品BOM結構中尾階的子件其材料成本載入。

載入的規則是根據用戶在啟動參數中設定的「材料成本計算方式」來決定。

· 選取「加權成本」時,系統自動載入產品在「分銷模組」中建立的庫存成本為其材料成本。

· 選取「標準成本」時,系統自動載入產品在「標準製造成本」中建立的成本資料。

· 選取「最新進價」時,系統自動載入產品在「進銷存作業(進貨作業」中產品的最近一次進貨單據中的進貨價格。

· [重算產品標準製造成本]

當選取的子件,在「本層」中的數值有所改變時,點取此按鈕,系統會將所有產品的標準製造成本重新計算一遍。

· [製造產品資料]

點取此按鈕,可以查看當前被選取子件的標準BOM結構。

3.2 製造成本計算

本作業是計算當月已完工入庫的製品製造成本。在計算製品的製造成本前,應先在「進銷存作業(庫存管理」中的做「關帳作業」,才可以進行製造成本計算作業。

以”實際成本分攤法”為例,講述製造成本的計算。

操作步驟:

1.先到[進銷存作業(關帳作業],執行當月份的關帳。

2.點選新增,系統會自動載入目前的系統月份,可修改。

3.點取 [載入會計成本] 按鈕,系統會彈出「載入會計成本」的對話框,用戶在此選取人工成本所對應的會計科目、製造費用對應的會計科目。

4.確定無誤後,點取 [載入] 按鈕,系統會將人工成本及製造費用所對應的科目的金額載入主畫面的「當月總人工成本、當月總製造費用」欄位。

註:若尚未購買『會計世家』的用戶,或是未設定人工成本與製造成本對應的會計科目可省去「步驟2、3」,直接在「當月總人工成本、當月總製造費用」欄位輸入實際的當月總人工成本與當月總製造費用。

5.點取[產生成本],系統根據啟動參數中設定的分攤原則來計算每個製品的成本,並將計算結果顯示在畫面中。

6.在產生當月份製造成本的同時,系統同時計算並產生[進銷存作業(成本加權作業]當月份月加權成本,僅須去手動點選[覆核]按鈕。

以下,舉例說明系統是如何進行成本分攤計算的。

例如:若99/09的總人工費用為50,000;現在要計算製品製品A的人工成本。

· 按『工時』分攤

50,000 × 用製品A入庫單中輸入工時加總/當月入庫總工時 = 製品A的實際人工費用

· 按『數量』分攤

50,000 × 用製品A入庫單中入庫數量加總/當月入庫總數量 = 製品A的實際人工費用

第五章 線上操作說明

進入『e世家管理系列』後只要點選[輔助說明(內容]即可開啟線上操作說明。

「線上操作說明」畫面如下:

線上操作說明的界面及操作完全與Microsoft Windows說明相同,主要是讓使用者不須再費心學習即可隨心所欲的使用這項工具並在使用時能即時得到解決方法及操作步驟。

功能鈕說明

點選此鈕即隱藏本畫面左邊的頁籤,只保留右邊操作說明的內容。

點選此鈕即會回到上一個操作說明畫面。

點選此鈕可列印所選定的單一主題或是列印所選定的標題並包含其下所有的主題。

點選此鈕可再下拉開啟更多的功能,除了包含以上三個按鈕相同的功能外,還可連上internet。

頁籤說明

1. [內容]:若要查詢本軟體所有的功能,請按一下 [內容]標籤。

操作說明:

本頁籤顯示了本軟體所有的功能,只要直接點選主題即可查詢其下所有作業的操作說明。

2. [索引]:若要在 「線上操作說明」視窗中鍵入問題,請按一下 [索引] 標籤。

操作說明:

鍵入欲查詢的問題,系統會再開啟一視窗顯示與此問題相關的所有主題,或是直接點取下方主題,然後按[顯示],即可得到操作說明。

3. [搜尋]:如果要搜尋特定的單字或詞句,請按一下 [搜尋]標籤。

操作說明:

直接鍵入要搜尋的單字或詞句,點選[列出主題],系統即會列出與此關鍵字有關的作業,可供使用者進一步選擇。

第六章 常見問題集

1. 產品結構中的『選件類別』的功能為何,如何套用?

選件類別欄位的用意是省卻重複的BOM表建立。因為有許多產品的BOM表其結構一樣,只是依訂單要求等外在原因而每次生產的內容會有些微改變,以往為此每一種可能的組合都要重建一個BOM表,我們為了省卻客戶重複輸入BOM表,可以讓客戶在將所有可能的子件加入,然後利用[標準件][必選件][可選件]的設定,待生產時再視此次需求去確認子件即可。

舉例說明:

子件

選件類別

車身

標準件

皮質座椅

必選件

絲絨座椅

必選件

1800 C.C

必選件

2000 C.C

必選件

CD音響

可選件

衛星導航

可選件

說明:可以看出,車身是唯一的,所以定義它為「標準件」;座椅、引擎可以分別在兩種材質中任選一種,且必選其一,所以定義它為「必選件」;而CD音響、衛星導航在汽車中可以有、也可以沒有的配件,所以定義它為「可選件」。

2. 發料與領料有何不同?何謂大批領料,在系統中如何處理?

發料與領料只是倉庫扮演的解色一個為主動,一個為被動。

所謂發料就是倉庫收到製令單後備完料,將料送到現場;所謂領料就是現場人員依生產需求到倉庫領料。

又生產領料,可再分為製令單領料或是倒沖入帳(即我們的大批領料),製令領料就是在生產之前,先把料從倉庫領出並將數量從倉庫扣除,再將該數量轉到製令單上,成為現場庫存。如果是生產完成後,才扣材料數量者,就是倒沖入帳,此材料的特性,一般是便宜、量大,且是很難點數量發料的,它扣帳的依據就是BOM,例如:電線、螺絲。遇到此類子件在系統中建立產品結構時其領料碼就需設為大批領料。

鉅盛資訊

2O1O年1O月於台北

系統標題列

功能表列

功能按鈕

執行作業

資料輸入區

狀 態 列

關閉視窗按鈕

目前作業名稱

目前公司名稱

(

(

(

表目前正進行此筆資料的輸入或修改

點此按鈕即開啟“產品資料瀏覽編號視窗”,供快速點選

(

(

顯示當前查看母件的編號與名稱

顯示被選中的子件明細狀況

以樹狀結構顯示該母件下所有子件

注意!

資料重整操作只需由一個人執行,若是網路使用者,請其他使用者先不要進入系統。

注意!

本系統會自動區隔英文字母大小寫,例如:產品編號A0001與產品編號a0001系統將視為兩個不同的產品,所以在編碼時請務必注意。

注意!

紅、藍顯示欄位為必須輸入的重要欄位;尤其是紅色欄位一經存檔後即不可修改,若一定要修改此己存檔之紅色欄位,請先將此整筆資料刪除後再新增一筆正確資料。

(

(

(

(

(

(

(

(

注意!

凡外幣小數位數須在此作業設定;且當地幣別及美元之所有欄位的內容不可刪修。

小數位數設定請勿修改,否則會嚴重影響單據數字統計之準確性。

請確認此頁面中當地幣別的設定要與啟動參數中的設定一致。

注意!

“中文-單”為必輸入欄位。若有用到英文單位,則”英文-單”、”英文-複”欄位均須輸入。

每個欄位最多可輸入2個中文字;5個英文字母。

(

注意!

廠商編號不可重複。

“廠商編號、廠商簡稱、主要採購”欄位必須輸入,否則無法存檔。

已有交易歷史的廠商資料不可以刪除。

凡與廠商有關的資料,皆會到此檢查廠商編號是否存在並讀取其相關資料,所以在建立廠商資料時,務必將資料建立完整。

(

(

(

(

注意!

產品編號不可重複。

請先選擇公司別,再輸入客戶資料。

“產品編號、產品名稱、基本單位、產品大類、標準訂價、負責業務、負責採購”欄位必須輸入,否則無法存檔。

已有建立開帳資料或已有交易歷史的產品不可以刪除。

凡與產品有關的資料,皆會到此檢查產品編號是否存在並讀取其相關資料,所以在建立產品資料時,務必將資料建立完整。

有成本特權的人員才看得到並可在標準成本欄位輸入成本。

注意!

“倉庫編號”必須輸入且不可重複。

“倉庫名稱”如有多倉庫,建議以零件性質或用途作分類。

僅能建立5個倉庫別

(

(

(

(

(

(

(

(

(

注意!

若產品來源為”3 – 託外加工”,則此頁面必須輸入。

“廠商編號、幣別、稅別”欄位的資料不可以重複。

注意!

數量開帳要分倉,金額開帳不分倉。

標準成本則是直接取產品基本資料建檔時所輸入的標準成本。

庫存開帳只能執行一次,一旦覆核,倉庫及產品資料即不可刪除。

記住,當各頁面資料建立後,請先存檔,待確認無誤後,再請有覆核權限者將資料覆核。

記錄在製品所屬各子件的領料及耗用狀況

記錄在製品的成本費用

1.4耗用單

1.1製令單

1.2領料單

1.3入庫單

1.5退料單

製品的子件明細

顯示被選中製品的中文名稱、生產數量等資料

製品顯示區

產品總製造成本

記錄當前選取子件的製造成本

顯示產品的標準BOM結構

頁籤

功能鈕

注意!

系統另提供更便捷的操作技巧,當您在所執行的作業中按[F1],就只會顯示與此作業相關的線上操作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