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web.chinese.hku.hkweb.chinese.hku.hk/recent events/tcfl2013/tcfl2013_leaflet.pdf ·...

113
CONTENTS 程序表 …………………………………………………………………………………… 2 開幕致辭 ……………………………………………………………………………… 10 主題演講 ……………………………………………………………………………… 14 論文摘要 ……………………………………………………………………………… 21 中文學院簡介 …………………………………………………………………… 111 籌委會及工作人員名單 ………………………………………………… 112 香港大學地圖 …………………………………………………………………… 113

Transcript of CONTENTS - web.chinese.hku.hkweb.chinese.hku.hk/recent events/tcfl2013/tcfl2013_leaflet.pdf ·...

CONTENTS目 錄

程序表……………………………………………………………………………………2

開幕致辭………………………………………………………………………………10

主題演講………………………………………………………………………………14

論文摘要………………………………………………………………………………21

中文學院簡介……………………………………………………………………111

籌委會及工作人員名單…………………………………………………112

香港大學地圖……………………………………………………………………113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2

2013 年 12 月 4 日   December 4, 2013

8:45-9:30

地點 Venue:CPD3.28

會議註冊  Registration

9:30-10:00

開幕禮  Opening Ceremony and Speeches

香港大學徐碧美副校長致辭

文學院雷金慶院長致辭

中文學院施仲謀主任致辭

10:00-10:30 合影;茶敘  Tea Reception

10:30-11:15主題演講  Keynote Speech    (主席:施仲謀)

陸儉明 <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書面語教學 >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程序表Tentative Programme

2013 年 12 月 4 日   December 4, 2013

14:30-16:00

Panel 1A地點 Venue:CPD3.28

主席:吳勇毅

邵敬敏:國際漢語疑問句教學專題研究

盛玉麒、高新:基於根詞相關性的對外漢語常用

習語知識挖掘研究

樊小玲:指令標記「給我」的情態功能與焦點功能

張連航:西方古漢語教材與課程研究

沙  平:本土漢語教師培養芻議

討論:15 分鐘

Panel 1B地點 Venue:CPD3.29

主席:陳  曦

孟柱億:傳統啟蒙教材《增廣賢文》在當今漢語

教學中的意義

余  維:漢語同語反複句的類型 /機能與語用分析

熊懷苑、周文駿、楊霞:淺談韻調一體直讀法在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程序表

3

2013 年 12 月 4 日   December 4, 2013

14:30-16:00

Panel 1B地點 Venue:CPD3.29

主席:陳  曦

蕭惠貞、葉雯瑾:華語教學應用:以「論辯即戰爭」

之跨語言隱喻分析為例

靳玉英:探索適應瑞典大學學生的中文教學方法

討論:15 分鐘

16:00-16:15   地點 Venue:CPD3.28

茶敘  Tea Break

16:15-17:45

Panel 2A地點 Venue:CPD3.28

主席:馮傳璜

陳  申:Learning Chinese through in-country 

experience

張玉喆:Exploring the efficiency of programs 

training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in  

Australia

王丹萍:Professional English education for 

teacher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艾麗娜、羅颯嵐:Clipflair: the use of 

captioning and revoicing for TCFL

蔣雯、張燕吟:Word order in spoken Chinese: 

analysis of a sitcom dialogue

Discussion : 15 minutes

Panel 2B地點 Venue:CPD3.29

主席:孟柱億

陳  曦:澳門漢語教學的現狀

吳勇毅:敍事探究與漢語作為二語 / 外語教師的

認知建構

徐  林:獨樹一幟的歌謠教學法

付佩宣:基於人工神經網絡的C. TEST閱讀理解

題目難度預測的研究

張  偉:國際中文教學字體規範問題—由「一語

三制」所引發的思考

討論:15 分鐘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4

2013 年 12 月 5 日  December 5, 2013

9:30-10:15 地點 Venue:CPD3.28

主題演講  Keynote Speech    (主席:馮勝利)

周質平 < 結構,功能與文化:漢語教學中三者的

偏重與誤導 > 

10:15-10:30 茶敘  Tea Break

2013 年 12 月 5 日  December 5, 2013

10:30-12:00

Panel 3A地點 Venue:CPD3.01

主席:寧繼鳴

馮傳璜:語言遷移對新華語言文化傳承的影響

楊  虹:關於漢語學習應用程式在教學中使用

阮氏明玉:使用 PPT電子教案提高初級漢語教學

的效率—以越南商業大學為例

湯志祥:國際漢語教學中有關香港詞語的抉擇與

講授 

郭  敏:漢字圖畫式教學法簡介

討論:15 分鐘

Panel 3B地點 Venue:CPD3.28

主席:徐子亮

古川裕:漢語和口語「流動事件」的語法表現及

其認知特點

趙  明:國際漢語教學語境下的文化衝突問題

靳  劍:國際漢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和實現

唐力行:把中華文化和任教國文化相結合的文化

教學研究

郭薇薇:法國應用中文系學生素描

討論:15 分鐘

Panel 3C地點 Venue:CPD3.29

主席:李  泉

吳英成:英語背景國際學校漢語課程:困境與變

孫  琳:葡萄牙漢語教學史上的奇書—《漢字文

法》

程序表

5

2013 年 12 月 5 日  December 5, 2013

10:30-12:00

Panel 3C地點 Venue:CPD3.29

主席:李  泉

林同飛:IBDP中文語言 B課程的教材研究—香

港 IB學校的個案分享

湯翠蘭:澳門高等教授中對土生葡人漢語教學的

文化導入策略

周品晶:香港非華語學生中文教學策略探究

討論:15 分鐘

14:00-15:30

Panel 4A地點 Venue:CPD3.01

主席:馮錦榮

寧繼鳴:文化理解:國際漢語教學中的跨文化能力

翁曉玲:新疆少數民族學生對漢語學習詞典的需

求調查及編纂對策

馮振輝:漢語為第二語言的多媒體口語語料庫:語

料庫的建立及二語者趨向補語的習得分析

宋家怡、周品晶:以 Praat 語音分析軟件輔助粵

語聲調教學

討論:15 分鐘

Panel 4B地點 Venue:CPD3.28

主席:盛玉麒

蔡昌傑:淺談印尼華語師資培訓工作

孟  素:國際漢語教師如何不斷提高自己

張  蔚:基於紮根理論的對外漢語新手教師教學

焦慮研究

馬  靜:澳大利亞MTESOL與漢語國際教育碩

士培養模式的比較與思考

胡鑫珠:「直讀法」在小一預備班的實踐經驗分享

討論:15 分鐘

Panel 4C地點 Venue:CPD3.29

主席:孫  琳

胡士雲:國際漢語教育的共性與個性

阮氏玉賢、陳氏碧香、何氏明妝:越南學生現代

漢語副詞「還」的偏誤分析

王海琳:目標與過程—大學漢語課程設計模式的

探索與實踐

曾光平:介紹漢字輸入法「形音碼」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6

2013 年 12 月 5 日  December 5, 2013

14:00-15:30

Panel 4C地點 Venue:CPD3.29

主席:孫  琳

譚旭虎:來華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課程的內容設置

與教學方法探討

討論:15 分鐘

15:30-15:45地點 Venue:CPD3.28

茶敘  Tea Break

15:45-17:00

Panel 5A地點 Venue:CPD3.01

主席:鄭定歐

王艷燕:Learning to request in Chinese: a 

conversation analysis perspective

鈴木慶夏:The locative prepositional phrase in 

L2 Chinese: implication for TCFL

Nini Nam :Turning Chinese textbooks into 

fun stories using TPRS method

羅颯嵐、艾麗娜: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TCFL: 白 (bai) and 把 (ba) as a 

case study

Discussion: 15 minutes

Panel 5B地點 Venue:CPD3.28

主席:蔡昌傑

徐子亮:情景設計的再認識

荀  瑤:複雜多樣學生源環境下漢語聽力課教學

中的若干困難點和對策

潘樹仁:文字創意學—整全教學法之系統

張小衡、李笑通:最簡漢字排檢法

討論:15 分鐘

Panel 5C地點 Venue:CPD3.29

主席:周小兵

馮勝利:語體在中文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

李  泉:國際漢語教材:通用型、區域型、國別型

陳桂月:國際漢語教學中的新加坡華語區域詞匯

教學

肖寧遙:歐美初級漢語系列經典立體閱讀教輔的

編寫開發

張曉曼:國別化漢語教學背景的漢語教材研究

討論:15 分鐘

程序表

7

2013 年 12 月 6 日 December 6, 2013

9:30-10:15 地點 Venue:CPD3.28

主題演講 Keynote Speech    (主席:古川裕)

白樂桑 < 漢語第二語言教學論、教學法與經濟原

則 > 

10:15-10:30 茶敘  Tea Break

2013 年 12 月 6 日 December 6, 2013

10:30-12:00

Panel 6A地點 Venue:CPD3.01

主席:關辛秋

王魁京:帶「了」的語句的語義表達及制約句子

構造的觀念原則

肖  瀟:意大利漢語學習者目的語環境下口語詞

匯複雜性發展跟蹤研究

肖澧妲:聽力認知策略訓練對中級意大利學生策

略意識影響的實驗研究

黃  卓、袁  慧:近十年來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

習者研究綜述

討論:15 分鐘

Panel 6B地點 Venue:CPD3.28

主席:余  維

周小兵:國際漢語教材語料庫建設的若干問題

胡金定:對以日語為母語學生的漢語教材編寫問

題探討

安  然:從會話結構理論看中高級漢語口語教材

的對話範例—以《發展漢語—中高級漢語口語》

為例

毛忠明:來滬外籍人士學習漢語需求調查

討論:15 分鐘

Panel 6C地點 Venue:CPD3.29

主席:阮黃英

祖曉梅:漢語課堂糾錯反饋與學習者的吸納和修

正模式

鄭青霞:越南學生否定副詞「不」和「沒」的習

得過程考察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8

2013 年 12 月 6 日 December 6, 2013

10:30-12:00

Panel 6C地點 Venue:CPD3.29

主席:阮黃英

饒宇靖:普通話學習對香港大專生身份認同和自

我認同的影響

洪鳳伶 王桂雲 張曦姍:看圖會話教學之實踐與

思考—以高中華文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生為例

討論:15 分鐘

14:30-16:00

Panel 7A地點 Venue:CPD3.01

主席:吳英成

麥海亮、馬詩帆:Tone substitution in the 

acquisition of Cantonese tone by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劉  波:A processing approach to the L2 

acquisition of Chinese syntax

張燕吟:The development of L2 Chinese 

syntax around Topic: A descriptive study

Isabel Tasker: Complementary learning tasks 

for online translation classes

Discussion: 15 minutes

Panel 7B地點 Venue:CPD3.28

主席:胡金定

信世昌:基於國際漢語概念的國別化教材內容安排

阮黃英:越南漢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課程設計研

究—以越南河內國家大學下屬外國語大學的漢語

教學為例

姚美玲:留學生本科古代漢語教材內容分析

黃良程:認知隱喻理論關照下的對外漢語教材的

設計與實踐

諾敏、徐秀芬:Benchmark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students of diverse

backgrounds: A university program of L2 

Chinese courses in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討論:15 分鐘

程序表

9

2013 年 12 月 6 日 December 6, 2013

14:30-16:00

Panel 7C地點 Venue:CPD3.29

主席:祖曉梅

鄭定歐:三談編纂對外漢語漢外學習詞典的若干

問題

關辛秋、錢悅:從河北昌黎方言的「著」入手試

析現代漢語「著」的來源

張瑩瑩:會意字研究與對外漢字教學

賀曉玲:受事主語句語法特徵及句式語義研究

蕭敬偉、林宇珊:從《現代漢語詞典》(第 6版)

增收的港澳地區詞語看香港書面語的詞匯規範與

語文教學問題

討論:15 分鐘

16:00-16:15地點 Venue:CPD3.28

茶敘  Tea Break

2013 年 12 月 6 日 December 6, 2013

16:30-17:15   地點 Venue:CPD3.28

主題演講 Keynote Speech    (主席:信世昌)

施仲謀、葉枝茵 < 香港非華語學生中文教學芻探 >

17:15-17:30  閉幕禮  Closing Ceremony    (主席:陳欣欣)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10

香港大學徐碧美副校長致辭

各位嘉賓、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代表香港大學,歡迎各位出席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辦的首屆國際漢語教學

研討會。

作為本地歷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學府,香港大學一直秉承創新知識和教育傳承的宗旨,

並鼓勵校內學者及前線人員與社會及世界分享我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雖然,香港大學是

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的高等學府,但對於中國語言及文學的教研工作也十分重視。在座各

位可能都知道,香港大學是第一所向胡適頒發榮譽博士學位的高等學府。1935 年 1 月,校

方邀請胡適博士來港接受榮譽博士學位並希望與他討論中文教學改革等事宜。由此可見,

香港大學一直希望以科學的精神來建設並發展中國語言及文學等科目。今日距胡適博士來

港接受榮譽博士學位已近八十年,香港大學又成為第一所在香港地區舉辦國際漢語教學研

討會的高等學府。從三十年代香港大學希望改革中文科目,授予胡適博士榮譽學位,到

五十年代成為對外漢語教學的專業基地,直至今日舉辦對外漢語教學的研討會,我們不難

看出現代漢語及對外漢語教學在香港的發展之路既崎嶇,又充滿了挑戰。在一定意義上,

香港大學既是語言教學改革的參與者又是歷史發展的見證者。正因如此,港大才能因應不

同時期的不同要求,在語言教學,特別是中文教學方面進行多次調整與改革。目前,中英

文均為香港大學的必修科目,而其中一科成績不合格者都不能畢業。另外,香港大學秉

承大學國際化的辦學理念,我們的非本地生佔全體本科生的 20%,國際生佔全體本科生的

11%。國際生可以修讀中文學院漢語中心開設的廣州話、普通話和中國文化課程。其中,對

外漢語課程分8個不同級別,學生可在自己的專業如法律或工程之外,每年修讀兩級課程,

四年讀完 8 級課程,以配合將來工作的需要。除此以外,香港大學每年有超過 1000 名來自

世界各國的交換生,他們在港大的一年或半年時間內,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及語言水平,選

修我們的對外漢語課程。目前,每年修讀這類課程的外國交換生超過 800 人。

程序表

11

對於語言教學工作者及研究者來講,外國學生學習漢語的人數日益增加這一情況既是

機遇,亦充滿挑戰。因為,這意味著我們的前線工作者及學者要在課程發展、教材編寫以

及教學法研究等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我們不僅要以理論為基石,以實踐為本位,

還要結合現實需要繼續發展對外漢語教學事業。正是在這一新形勢的要求下,香港大學中

文學院主辦的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希望為香港地區的學者及教師提供聆聽各方學術成

果的平臺,並為各院校今後的合作與協力發展提供契機。

時至今日,國際漢語的學術地位得以提升,有賴於大家的辛勤耕耘;放眼未來,國際

漢語教學事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更離不開各方的通力合作。在此,我代表香港大學感謝各位

與會分享自己的學術成果,並預祝此次研討會圓滿成功。謝謝。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12

香港大學文學院雷金慶院長致辭

各位嘉賓、各位老師: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香港大學文學院,歡迎各位出席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辦的「首

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參加本次會議並將分享研究成果的嘉賓及代表近 100 位,分別

來自 15 個國家和地區。

所有在座的專家學者和前線教師,都為國際漢語教學事業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作出了

重要的貢獻。正是由於各位的不懈努力,國際漢語教學才能在國際學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也正是由於各位的堅持,國際漢語教學才能通過學科發展及舉辦研討會,不斷深化並鞏固

其自身的學術地位。

本次研討會,論其規模是香港大學乃至全港的第一屆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的國際型會議。

香港大學作為對外漢語專業化教學的基地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是全港最早開創這一事業

的高等院校,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在這六十年的時間裡,香港大學培養出不少精通漢語

和中國文化的政商人才,譬如,香港第 27 任總督衛奕信,是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如今,

香港大學又成為全港首個讓全世界漢語教學研究者展示學科成果的平臺,為世界各地的漢

語教學研究者及教師提供一個切磋交流的機會,亦為本地區的國際漢語教學工作者或有意

投身此事業的人員提供了更廣闊的視野。因此,「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有兩個重要

意義:第一,標誌香港的國際漢語教學已由漢語工具論及學科的初級建設階段進入學術研

究及深入探討的層面;第二,標誌香港已成為國際漢語教學研究的重要平臺之一。因此,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辦的這次研討會既具現實意義又具歷史意義。

對我個人來說,這次研討會尤其具有重大意義。在座諸位一聽我的發言和口音,就應

知道漢語對我來講也是第二語言。我是在澳大利亞長大的,大學畢業後在南京大學教英語

同時學漢語。然後回澳大利亞教中國文化的課程,同時又教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所以雖然

我現在是文學院的院長,但我一直沒忘記語言是文化交流的最重要工具,而第二語言教學

開幕致辭

13

研究對將來的中西關係發展是不可不重視的。剛好,中西文化交流正是香港大學及我們文

學院的教學研究重點。本人對在座各位佩服非常,也真誠的希望各位教研成功。我希望此

次會議對香港地區來說只是起點,國際漢語教學的研究與探討應該不斷深化。我也衷心希

望各位專家學者及前線教師繼續努力,讓國際漢語教學事業及學科研究更上一層樓。最後,

預祝「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圓滿舉辦。謝謝。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14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書面語教學  

陸儉明 北京大學

語言不只是共時平面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而且也是人類保存認識成果的主要載體,

特別是書面語。書面語形式的出現,突破了口語的時空限制,擴大了語言的交際作用,使

地球上各個地方的人都有可能彼此進行遠距離交際,更為人類社會保存了可貴的文化遺產,

使人類能在前人業績的基礎上不斷把人類社會推向前進。

關於書面語,我們絕對不能把它簡單地理解為「我手寫我口」所得的一種語言表達形

式。書面語是在口語的基礎上經過提煉加工的語言表達形式。

讓孩子上學,接受母語教學,就是為了能讓孩子識字,學文化,掌握書面語。這是語

文教學最主要的目的和任務。一個人只有較好地掌握了書面語,他才能不斷讀書,不斷接

受高素質的教育,才能用嫺熟的書面語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情感。母語的口語主要是習得

的,母語的書面語主要是學得的。因此,整個中小學的語文教學,人們將「幫助學生學習、

掌握好書面語」視為語文教學的基礎性任務;而語文教育的培養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全面

綜合的語文能力」。

主題演講

15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是不是也該像母語教學一樣,得突出「幫助學生學習、掌握

好書面語」這一基礎性任務呢?這當然得根據不同情況作不同的安排考慮。但是從漢語教

育的角度來說,教外國學生學習、掌握好漢語書面語更重要,除非有的外國人只要求會說

幾句口語。為什麼?

第一,如果他們只學「說的漢語」、「聽的漢語」,不學漢字,不學習掌握書面語,

那日後只能成為會說漢語的「文盲」。而不掌握書面語的學生如果他不是生活在一個漢語

環境裡,最終漢語會給忘了,會放棄漢語。

第二,一個外國人,如果真要想瞭解、認識、學習,甚至要研究中國文化,就不能不

學習漢語書面語。從另一個角度說,我們要想使國外瞭解中國文化,也必須設法使越來越

多的外國學生學習、掌握好漢語書面語。

第三,要想取得漢語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就得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不僅學習掌握好

漢語口語,而且學習掌握好漢語書面語,而這只有通過書面語教學才能達到。

考量一個外國學生的漢語書面語能力,除了知識水準外,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識字、認字量的多少。識字、認字是學習掌握漢語書面語的基礎。識字、認字量

越大,漢語書面語的水準越高。

二是體現在漢語書面語的理解的能力的大小上,具體說體現在具備從書寫文本獲取資

訊和知識的能力的大小上。

二是體現在語言表達能力的大小上,具體說體現在運用漢語漢字完成自身工作、學習

範圍內傳遞資訊、表述自己思想情感這種能力的大小上。

四是體現在實際的漢語寫作糾錯改錯能力強弱上。一個外國漢語學習者能達到具有一

定的糾錯改錯能力,那就表明他的漢語書面語水準相當高了。

外國學生有了這四方面的能力,他們就真正具備了漢語書面語的能力,他們才能真正

學習、瞭解、欣賞、研究中國文化。我們只有培養越來越多的這樣的漢語學習者,才能逐

步建築起世界各國通向中國的友誼之橋「漢語橋」,才能真正使漢語穩步、健康地走向世界。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16

進行書面語教學,除了漢字教學外,主要得抓好三方面教學:

一是書面語詞語教學,使學生除了掌握一定數量的的口語詞匯外,一定還得瞭解、學

習、掌握一定數量的書面語詞匯。

二是書面語句式教學,使學生除了掌握一定數量的口語句式外,還得讓他們瞭解、學

習、掌握一定數量的書面語句式。

三是不同書面文體的格式框架教學,使學生瞭解、學習、掌握不同文體該使用什麼樣

的書面語句式。

真要讓外國學生學習、掌握好漢語書面語,不是靠漢語老師開設有關漢語書面語的課

程,而是靠大量閱讀、大聲朗讀以及背誦一定數量的漢語詩文。書面語教學必須重視閱讀。

此外,要重視學生的寫作訓練,在漢語老師指導下不斷進行模仿寫作到有創意的寫作。

主題演講

17

結構,功能與文化:漢語教學中三者的偏重與誤導

周質平 普林斯頓大學

上世紀 80 年代以後,美國的中文教學,受到西方外語教學理論的影響,如能力語言教

學法(proficiency approach), 如任務型教學法 (task-based approach), 如交際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 等,都極力強調語言的功能 (function), 而忽視了語言的

結構。許多在這個主導思想下編寫出來的初級課本,往往將「問好」,「購物」,「點菜」,

「問路」,等所謂「功能」,作為編寫課本的主幹,而忽略了漢語在習得的過程中,語音

及語法結構是一個更為根本的問題。許多專業中文教科書,為了突出商業或科技的主題,

課文的內容幾乎成了這方面詞匯的堆積。既缺乏語法結構上的專業性,也沒有趣味性。在

學會日常生活用語之前,先讓學生學了許多像投資,股票,買家,賣家,紅利,等所謂商

業用語,還要美其名為「實用」。其實,一個連日常生活都無法應付的學生,如何有可能

來使用這些商業用語?

另一個在中文課本及課堂中常見的現象是誇大所謂文化在外語習得中的重要性。突出

許多交際上的困難,歸結為文化上的誤解。其實,絕大部分所謂文化上的誤解,歸根結底,

還是一個語言問題,一個常識問題。與所謂文化是扯不上什麼關係的。在這一思想指導之

下,在語言課上講所謂文化,成了一時風尚。結果語言課上,既不糾正發音,也不操練句型。

老師用支離破碎的英語講中國人的節慶風俗,陰陽五行,食補食療,真是無奇不有。

所謂文化課,往往都是突出中西之異,在大同之中,求其小異,並誇大其交際上的意

義。不提中國文化則已,一提所謂中國文化,不是先秦兩漢的故物,就是明末清初的遺風,

和當代中國人很少發生交涉。結果「中國文化」成了「古代文明」的同義詞,把中國人的

言行舉止怪異化。中國真的成了一個「國情特殊」國家。這種「以古代今」「以偏概全」

的文化課,是漢語教學課程中的毒瘤,為禍之烈,已不容忽略!

最近十幾年來,因為選修中文的外國學生急速增加,在教材編寫和教學法的研究發展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18

上日趨多樣,這當然是件好事。但在多樣化的過程中,也有幾個偏鋒,值得省思。許多高

年級,甚至於中級的課本,在內容上,由日常生活的對話,和社會一般的介紹,漸漸的轉

向專業。譬如商用中文,科技中文,法律中文,醫用中文等課本的大量出版,是這個現象

最好的說明。

這一發展就好處說,是對外漢語教學的專業化;但就壞處說,其中不無急功近利,迎

合學生要求速成的心理。學好外語是一個循序漸進,漫長的過程。在表面上看來速成而又

切合實用的課本,往往是條歧路,而不是捷徑。

美國外語教學的理論往往是就歐洲語言如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立論。這些提出理

論的人,完全不懂中文。因此他們的理論到底有多少實用性,是很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的。

主題演講

19

漢語第二語言教學論、教學法與經濟原則

白樂桑  法國巴黎東方語言文化學院

語言學方面的經濟原則是用來理解語言運轉和演變的一般架構。經濟原則在語言學中

的運用牽涉到語音、辭匯、語法中的一些語言事實,均可以用語言經濟原則得到解釋。對

大部分學習者來說,漢語是一個遠距離語言,要在如此短促的時間內讓學生經過五種不同

的言語活動中掌握具有兩個教學單位的語言的實質性知識和技能卻是一場挑戰。如果在教

學中不全面貫徹經濟原則,就把中文教難了。漢語第二語言教學關鍵性問題在於怎樣在初

級階段遵守辭匯和漢字兩個層面上的經濟原則。經濟原則要應用在漢語第二語言教學的話,

非得重新探討分散識字和集中識字、字詞比例以及字詞的複現率不可。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20

香港非華語學生中文教學芻探

施仲謀  香港大學

葉枝茵  香港潮商學校

語言是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亦是文化輸入和輸出的重要媒介。隨著中國經濟的急速

發展和龐大消費市場的帶動,目前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建立了 400 多所孔子學院和

500 多個孔子課堂。隨著世界漢語熱的不斷升溫,申請到香港大學學習漢語的外國學生也日

益增多。香港作爲東西文化交匯的國際都會,語言使用和語言教學呈多元化的發展模式。

對本地學生提倡兩文三語,中、英文書面語兼通之外,也要求廣州話、普通話、英語口語

兼擅,以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在國際漢語教學方面,主流學校非華語學生的中文

教學,國際學校的中文作爲第二語言或外語教學,以及大專院校的國際學生漢語課程,可

謂百花齊放,精彩紛呈。

本文擬重點探討香港非華語學生的中文教學問題。這裡所說的「非華語學生」,是狹

義地指目前在香港居住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菲律賓、泰國等少數族裔學生。近年來,

由於不少非華語學生都是土生土長,而他們的父母又是本港永久居民,為了讓子女在本地

有更多的升學和就業機會,很多家長選擇讓子女學習中文以及入讀本地主流學校。雖然有

部分條件較佳的非華語學生入讀國際學校,這些學校有自主的中文課程,以普通話授課,

學生也不參加本地中文科的公開考試;而更大部分非華語學生都入讀主流學校,授課語言

以廣州話為主,學生需參加香港中文科的公開考試。本文結合語言教學理論與實際課堂教

學,研究非華語學生中文教學的困難和對策,以就正於大方之家。

論文摘要

21

國際漢語疑問句教學專題研究  

邵敬敏 暨南大學

本文首先提出「三維立體交叉」的教學理念,包括1.範文分類誦讀;2.詞語比較記憶;

3.專題深度教學。「現代漢語疑問句教學專題」具有典型性意義,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

疑問句結構類型教學:1. 建立先重後輕、先易後難的教學順序;2. 注重跟陳述句的變換關

係;3. 在疑問句的對比中彰顯其特點;4. 注重疑問程度的高低順序。二、疑問句功能類型

教學:1. 反問句跟一般疑問句的關係;2. 反問句的形式標記;3. 反問句的功能意義。三、

疑問句問答類型教學:1.常規性回答;2.技巧性回答;3.抗拒性回答;4.無能性回答;5.前

提性回答。這樣的專題研究將促進國際漢語教學的深化和細化。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22

基於根詞相關性的對外漢語常用習語知識挖掘研究

盛玉麒、高新 山東大學

本文所指「習語」是漢語口語中常用的「準模塊化」語言成分,中國人脫口而出、耳

熟能詳,外國人即使知道字面意思,也很難理解真實含義。如「你以為你是誰」、「跟我

過不去」、「都是自己人」、「說不出口」等。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適當增加習語知識,不

僅有利於提高學習者的口語能力,而且能激發學習積極性和趣味性。本文運用根詞相關性

原理和語料庫語言學方法,論述了對 1500 餘萬字符獲獎文學作品的詞頻統計、HSK 字級標

注和 2 元隱馬模型相關性知識挖掘抽取「準習語—習語—常用習語」的理論和方法。本

文所論及的動態頻度、字級標記、等級分布等概念和量表,對於國際漢語教學資源挖掘和

教材建設等都具有一定的學術意義和應用參考價值。本文包括:

1.導言

2.習語動態統計

3.習語字級標注

4.習語知識挖掘

5.餘論。

論文摘要

23

指令標記「給我」的情態功能與焦點功能

樊小玲 華東師範大學

文章先把「給我」這一短語做了區分,將作為「話語標記」的「給我」與做句子成分

的「給我」區分出來,由於這一話語標記只出現在指令言語行為中,我們將其定位為指令

標記。然後我們對指令標記「給我」的功能進行分析研究,發現「給我」是道義情態的表

現形式之一,它體現的是說話者的「明確的主觀取向」,同時指令標記「給我」還是一個

自然焦點的標記,在較為複雜指令句中,可以起到自然焦點定位的功能。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24

西方古漢語教材與課程研究  

張連航 香港教育學院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古漢語對中國學生已是另一國的語言。學生學習越來越不感興趣、

課程裡古漢語的成份也越縮越少。這導致學生古漢語的學習與閱讀能力日見衰退。隨著這

種趨勢發展,古漢語或許如西方過去其他的語種,最後終歸變成古典學的組成部份。

本文主要希望介紹及探討西方學習者如何學習古漢語?透過對他們教材與課程的了解,

理解外國學生學習的經歷。我們相信他們的學習方法與歷程是對我們有啓發的。

本文主要透過研究兩套教科書的撰寫方式、課程與章節安排等,思考古漢語教材的設

計方法及如何與具體教學掛鉤。

論文摘要

25

本土漢語教師培養芻議  

沙 平 福建師範大學

國外本土漢語教師培養是解決漢語師資匱乏、保證國際漢語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之

道。本文回顧並評述十幾年來中國實施的國外本土漢語教師培養專案。通過與美日等國語

言教師本土化培養策略的比較,探討今後中國國外本土漢語教師培養的路徑與策略。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26

傳統啟蒙教材《增廣賢文》在當今漢語教學中的意義

  孟柱億 韓國外國語大學

《增廣賢文》是傳統啟蒙教材之一。《增廣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

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包。當今《增

廣賢文》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教學的教材在語言與文化兩方面有非常大的意義。在語言方

面它可以成為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的橋樑,在文化方面雖然含有一些封建觀念、迷信、宿

命論等消極的色彩,但總的來說反映著中國的傳統精神文化。本文擬從語言與文化兩方面

探討《增廣賢文》在當今漢語教學中的意義。

論文摘要

27

漢語同語反複句的類型 / 機能與語用分析

余維 日本

大家都知道漢語的卷舌音對日本學生來說是個難點,在對日本學生漢語語音教學中,

為了區別卷舌音與非卷舌音的發音,我們常常采用以下繞口令練習,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這種句式其實就是一種同語反複句,英

語與日語也存在這種句式,

  Boys are boys.  子供は子供だ。  孩子是孩子。(  A=A  )

  War is war.  戦爭は戦爭だ。  戰爭是戰爭。(  B=B  )

這種同語反複句,從語義學的角度分析的話,是分析不出任何意義的。但如果從語用

學的角度去分析的話,根據不同的語境,人們就可以推導出各種語用含義。本文的主題主

要探討同語反複句,首先運用語用學理論探討同語反複句產生推意的原因,並就漢語同語

反複句的類型 / 機能和語用含義做出分析,以期此研究在國際漢語教學中發揮作用。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28

淺談「韻調一體」直讀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熊懷苑、周文駿、楊霞 香港拼音優化教學促進會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語音教學是最基礎、最重要的環節。而對非聲調語言的外國學生

來說,掌握聲調更是難以突破的瓶頸。我們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目的、以語音知識指

導語言能力訓練為原則,經過多年的探討和實踐,設計出一套「韻調一體」直讀法的教學

體系與教學方法,可使學生快速地一舉掌握韻母和聲調。把它應用到語音教學中,取得了

事半功倍的效果。謹以此與同行分享,並請多多指教。

論文摘要

29

華語教學應用:以「論辯即戰爭」之跨語言隱喻分析為例

蕭惠貞、葉雯瑾 台灣師範大學

本文旨在分析漢語論辯事件中的戰爭隱喻,找出戰爭域 (SD) 與論辯域 (TD) 間語言形式

存在的對應關係,探究中英跨文化隱喻之異同(以高頻語言形式之共性 [ 如:attack vs.

攻擊……的論點 ]、個性 [ 火藥味、萬箭穿心 ] 為主),希冀結合隱喻原則為華語詞匯、閱

讀教學提出建議。以語料庫為基本研究方法,我們從概念隱喻 (Lakoff & Johnson, 1980;

Johnson, 1987; Liu and Yu, 2007; Fabiszak, 2007) 切入,結合 Ahrens (1999) 提出的

個體(entity)、性質(quality)、功能(function)三面向,再融入「事件結構」(「過程」)

於語料分析中,尋找跨域間(SD vs. TD)的對應系統,初步發現(i)隱喻細則中的高頻詞匯,

有些是中英共有(例 1),而有些屬漢語特有的,例 (2)-(3);(ii) 針對不同詞匯的特性,

我們提出相關的情境設計結合隱喻原則於華語教學建議,供教師與學習者參考。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30

探索適應瑞典大學學生的中文教學方法  

靳玉英 斯德哥爾摩大學

教學方法應該適應於教學對象。本文的目的是試圖尋找適應於瑞典大學生的中文教學

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總結了語法的難點,進行了中文和瑞典語的比較,以便更快捷

地掌握漢語。

我們的教學對象是有一定中文基礎的瑞典大學本科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採用了

以語法翻譯法為主的綜合教學法。

教學步驟是:一,預習課文內容,自制生詞卡片,講解一點相關的背景知識。二,講

解生詞,重點放在詞匯使用上面,而不是簡單的生詞直翻,它包括舉例、造短句、練習舉

一反三。三,課文內容的處理:分組討論,瑞典語的翻譯理解,分析重要句型。四,語法

講解,使用PPT,展示圖畫,用瑞典語闡釋中文語法,舉例,並同時做語法練習。五,操練,

包括聽、說、讀、寫,每章佈置作業,經老師批改後再反饋給學生。六,為了檢查學習效果,

每章一次小考試。

關於教學的技巧和方法,我們嘗試了直接法、聽說法、視聽法、對比法、翻譯法。比如,

採用朗讀課文、聽寫、中國文化知識介紹、討論課、設計交際表演、造句練習、分析語法

錯誤等方法,讓學生從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得到技能的綜合培養。在聽說課上,我們採取

看 DVD 短片情景對話,把語言和情景相結合,調動視覺聽覺對中文進行理解,並練習使用

日常用語。

另外,強調文化因素在教學中的作用。比如,在學習飲食文化、結婚的風俗、節日文

化等的時候,通過對比中瑞文化的相同和不同之處,讓學生發揮想像力,描述本國的文化

習俗,從而在對比中獲得知識。

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瑞典學生學到了比較生動實用的漢語知識,記得也比較牢固,

為今後繼續學習和使用漢語打下了堅固基礎。

希望通過本次國際會議,與各國同行交流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論文摘要

31

Learning Chinese through in-country experience

陳  申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The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is booming all over the world, in particular, in

western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As a resul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western universities

are moving swiftly towards educa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searching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s.

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opening their doors wider to invite foreign partners for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Increasing number of Australian students are going to China to learn Chinese

for different purposes. In the joint programs of CFL teacher training between the western universities

and Chinese universities, language proficiency of students is always a crucial issue for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successful collaboration. However, whether the target language preparation should

be conducted in the home country or the host countries prior to the joint academic programs remains a

debatable question from either economic or educational concern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n in-country

experience is beneficial to CFL teacher trainee’s language proficiency as well as cultural understanding

because they have to engage in the process of both participation and recognition. The paper reports

a case study of Australian students on the impact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on teacher trainees’

adjustment to the pedagog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host country.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and a Chinese university. Conflict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students’ point of view in terms of host

university’s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their own learning preferences.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English

speaking teacher trainees had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of attitude change, namely, �rejection, adaption

and cohesion�. The finding of this case study might shed a new light on the language teaching

and academic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western universities and their Chinese partners. In-country

experience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raise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cultural awareness.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32

Exploring the efficiency of programs training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in Australia  

張玉喆  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Australia is unique in Wester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in terms of its continuing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in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school system. The training of qualified Chinese

teachers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in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ince the 1970s. However it is identified by research (such as Orton, 2010) that

there lacks qualified and certified Chinese teachers in the workforce, and in practice both native

speakers and background/non-native speakers of Chinese often experience difficulties teachi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why professionally trained teachers of Chinese at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experience difficulties both linguistically and pedagogically. Data is collected from

the Chinese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s in three case universities in NSW. A vertical case study

(Vavrus & Barlett, 2009) approach is used. Text documentation from the program handbooks

are analysed to illustrate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raining. 14 in-depth

interviews are also conducted. The five teacher educators offer their considerations for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delivery, and the links of the curriculum to the candidates’ language,

culture and education background are examined. Nine current and past candidates of the

programs explain their challenges in study and training, based on their individual experience. The

interviewed candidates also provide insights into how the existing programs of training teachers

of Chinese in Australia could be improve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of how to strengthen the current

teacher training of Chinese at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論文摘要

33

Professional English education for teacher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王丹萍 Technological an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 of Hong Kong

The study aims at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to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FL) in the globalized learning context. While

there is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both with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e quality of teacher candidates ar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in imped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learn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effectively. Specifically, their lack of

sufficient English ability is directly affect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CFL teachers and

as a result keeping many of them from �going-out� to a wider Chinese educational market. Give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nglish in education sector and a rapidly increasing population of CFL

learners from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professional English education for CFL teacher has

become a pressing research agenda, particularly in Hong Kong.

Drawing on narrative research, this study surveyed twenty CFL teachers through semi-

structured interviews. They were educated in China and by the time of data collection, they were

studying as pre-service teachers or working as CFL teachers in Hong Kong. The study showed

that English is widely accepted as the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skills for improving CFL

teacher’s ability of �multilingual classroom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visibility�

and �mobile career trajectory�. Adopting a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method, after reviewing

curriculum documents and analyzing teacher’s interviews, the study concludes by suggesting

a curriculum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education to CFL teachers. Rather than borrowing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from courses offered in English Department, this study developed a three-

component curriculum: pedagogic English, academic English and socio-cultural English. 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study will shed light on improving the career trajectory of CFL teachers in

Hong Kong and also researching quality CFL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in the global context.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34

Clipflair: the use of captioning and revoicing for TCFL

  艾麗娜、羅颯嵐 Spain

Audiovisual materials have been used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or several years now

and there is ample literature on the benefits of using such materials. At the same time, new

technologies have entered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in different forms, which help students

acquire new competences and allow them to practice in a more autonomous way and in a more

amusing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we will present a new online pedagogical resource: Clipflair. This platform

combines both audiovisual materials and new technologie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Designed

for different levels and languages, Clipflair provides and develops educational materials that have

one trait in common: they all use clips and engage students in tasks of captioning or revoicing.

Therefore, it goes one step forward in comparison with traditional activities involving audiovisual

materials, where students used to practice passive skills, mainly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part

from passive skills, revoicing and captioning tasks put into play productive ones, namely writing

and speaking. In sum, this platform allows students to make different sorts of exercises to engage

in the four basic language skills as well as to focus on specific grammar and cultural issues.

Apart from presenting the platform and showing a couple of activities designed for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as an example, we will also analyze the first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piloting

stage of the project. These data prove that students find this tool very useful not just in terms of

actual learning results but also in terms of motivation.

論文摘要

35

Word order in spoken Chinese: analysis of a sitcom dialogue

蔣 雯 University of Canberra  

張燕吟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This is a pilot study that takes a close look at the word order distribution in spoken Chinese.

Chinese word order has been an issue of controversy for a long time. The main point of contention

centers on VO vs OV orders because Chinese exhibits both VO and OV features discussed

in Greenberg (1966). In recent years,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communicative dynamics in the realization of word order (Lambrecht, 1987; Chen,

1995). It is argued that Chinese word order is determined by the semantics of definiteness, and

the referent being presupposed, shared, or prominent (Chen, 1995; LaPolla, 1995). In other

words, there is a close interplay between the word order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semantic and

discourse-pragmatic considerations on the other.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word order distribution in the first episode of a popular

Chinese TV sitcom from the 1990s I Love My Family. TV sitcoms consist entirely of spoken

dialogue, with each episode focusing on one or two specific issues. They tend to closely resemble

everyday speech produced by ordinary people in everyday life. We are interested in 1) the

distribution of VO and OV orders; 2) the linguistic and discourse-pragmatic constraints of the less

dominant order.

Through a close analysis of the utterances containing a Verb and a grammatical Object,

we find twice as many VO order utterances as the OV order utterances, and that the percentage of

OV order utterances in the sitcom episode outnumber that in Sun and Givon’s (1985) data, which

was sourced from a written text (narrative) and monologues (personal reminiscences). We are

currently examining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OV sentences are produced.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36

澳門漢語教學的現狀  

陳曦 澳門科技大學

文章主要探討澳門漢語教學的現狀,對人群進行分類,分為中小學生、公務員、賭場

員工、外籍人士等,分別進行調查統計。提出政府應重視漢語,通過支持大學課程以加強

人才培養和師資培養;大學除開設學位課程外,也可開發成人持續教育的相關課程,不光

培養師資、也開設普通話教學課程等。

論文摘要

37

敘事探究與漢語作為二語 / 外語教師的認知建構

吳勇毅 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

敍事是一種研究方法,即敍事探究 / 研究,它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教師在教育教

學實踐中的真實行為(事件),闡釋「故事」裏蘊含的「教育」意義。敍事研究在教育領

域方興未艾,但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 / 外語教學界幾乎未見。本文通過多個敍事闡述了敍

事探究對瞭解漢語作為二語/外語教師的知識結構的形成,幫助教師建構自己的認知系統,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敍事探究不僅僅是一種研究方法,一個研究工具,也是促

進教師認知建構和專業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38

獨樹一幟的歌謠教學法  

徐  林 國際基礎華文研究院

「歌謠教學法」是澳大利亞周曉康博士首創的對外漢語教學方法。本文將首次系統介

紹「歌謠教學法」產生的背景、「歌謠教學法」的概念界定、「歌謠教學法」的主要特點

以及教學操作過程。

論文摘要

39

基於人工神經網絡的 C.TEST 閱讀理解題目難度預測的研究

付佩宣 北京語言大學

實用漢語水平認定考試(簡稱 C.TEST)是用來測試母語非漢語的外籍人士在國際環境

下社會生活以及日常工作中實際運用漢語的能力的考試。標準化考試通常是通過在部分目

標被試中實施預測(field test)來取得題目難度參數的。但是,C.TEST 考試題目公開,

而且題庫數量不大,所以通過預測的方法獲取題目難度參數存在困難。人工神經網絡作為

人工智能研究的成果,在預測領域(prediction)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本文選取了 C.TEST

(A-D)的閱讀理解題目作為研究語料,在建立影響閱讀理解題目難度的因素框架之後,利

用統計學方法進一步提取框架內的因素,然後將這些因素作為輸入變量,訓練網絡模型,

最後對題目難度進行預測,得到了人工神經網絡預測的難度值與實際考試得到的難度值顯

著相關的研究結果。這一結果表明,利用人工神經網絡模型對語言測驗的題目難度等參數

進行預測是可行的。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40

國際中文教學字體規範問題—由「一語三制」所引發的思考

張偉 香港大學

本文基於中國內地、台灣地區和香港地區不同的漢字教學規範,針對其中的差異,以

及國際中文漢字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簡單的歸納與分析。希望能引起海內外同

仁的特別關注。

論文摘要

41

語言遷移對新華語言文化傳承的影響  

馮傳璜 新加坡

語言遷移所產生的影響是基於語言的相似性和差異互相制約所形成的。掌握兩種不同

類型的語言結構規律,在語言使用上減少或避免受差異的影響,並善用相似性的特點,對

提高兩種語文教與學的水平有加分的作用。

新加坡地處中西文化交匯、交流與衝突的地點,二百年來當地的語言文化,特別是華

英兩大語言文化一直受語言遷移的跨文化影響。筆者結合新加坡實施漢語教育的進程,嘗

試從個人曾實際參與漢語教育工作的角度,以比較分析的方法探討新華語言文化的走向,

以及可能出現的新局面對華族傳承中華語言文化的影響。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42

關於漢語學習應用程式在教學中使用

楊  虹 香港大學

隨著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的廣泛流行及使用,各種各樣方方面面的應用程式層出不

窮,這些應用程式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目前,就香港大學的國際交換生來說,將近

95% 以上的學生都在使用智能手機,那麽,關於漢語學習方面的應用程式有哪些,是否可以

將其利用在課堂教學中以及是否可以幫助到學生練習漢語呢,本文將就此做出研究。本文

採取的研究方法是下載各類不同的關於學習漢語的應用程式,對比其利弊,研究如何在課

堂中使用這樣的多媒體教學以及如何可以讓學生借助這些應用程式來學習漢語。本文的預

期研究成果是,以專業的語言老師的角度總結目前關於漢語學習的應用程式的發展,並探

討如何在漢語教學中使用這些應用程式。

論文摘要

43

使用 PPT 電子教案提高初級漢語教學的效率—以越南商業大學為例

阮氏明玉  越南商業大學

越南與中國是山水相連的鄰邦,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相互影響日

益深刻。在越南學習漢語的熱潮繼續升溫。不過,在學生的觀念中,漢語還是屬於較難的

課程之一。如何改變學生的觀念、培養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成為漢

語教師隊伍都關注的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教育也越來越普遍,PPT 作為一種輔助演示工具在課

堂教學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如何提高 PPT 電子教案在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效果是一個需要研

究的問題。通過使用 PPT 電子教案,教師可以使自己的課變得更吸引人、更生動;激發學

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因此,可為提高漢語教學的效率作出很大的貢

獻。

為了了解商業大學初級漢語教學過程中使用 PPT 電子教案的種種問題,筆者通過訪談、

問卷、統計、綜合等方法來收集資料,並分析漢語教學過程中使用 PPT 電子教案所帶來的

優點及其限制。從而提出建議,目的在於用 PPT 作為一種輔助演示工具來提高初級漢語教

學的效率。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44

國際漢語教學中有關香港詞語的抉擇與講授

湯志祥 香港中文大學

在香港地區進行國際漢語教學必然會遇到「香港本土詞語」的教與學的問題。所謂「香

港本土詞語」是指:由香港社會本土產生並長期存在,在多方面反映香港社會的政治、經濟、

文化、習俗等諸方面面貌的詞語。這些詞語均不包含在中國國家語委公佈的「對外漢語詞

匯教學大綱」裡,而且其中絕大部分詞語迄今為止亦不見於權威的《現代漢語詞典》(第

六版),因此基本屬於「未規範」的範疇。也正因為其未規範性,所以在中國語言學術界

和語言教學界都具有一定的爭議性。

香港詞語要不要學?能不能教?如果能,哪些能?哪些不能?如何教?又如何學?……

這些都是香港地區的國際漢語教學無法規避的問題。

本文試圖從「香港本土詞語」的概念和屬性出發,探討香港詞語的內在類型、社會認

可度、從而進一步討論其教學上的抉擇性以及擬處理方法等問題。

國際漢語教學中香港詞語的教學問題牽涉到對全球「大華語」中各「華語區域詞匯」

的收集、認定,乃至教材編寫、課時安排、課堂講授等諸多問題。理應鄭重提出並期待引

起漢語語言學界和語言教學界適當的重視和正確對待。

論文摘要

45

漢字圖畫式教學法簡介  

郭  敏 香港

文章圖文並茂地論述和分析了現代漢字的象形的特點,指出漢字的形、音、義合為一

體的形式已經隨著漢字的簡化遭到了破壞,因而一般的圖畫、照片、卡通和漢字的書寫沒

有任何關係。文章指出解決漢字難學難記的關鍵是借助現代漢字的象形特點,創造一個形

象的漢字教具—漢字圖畫,漢字圖畫必須能展現現代漢字的筆畫、字義、字形、結構、與

其他漢字的關係及其文化內涵。文章引證了古今學者有關對於漢字象形文字的議論,認為

《六書》的六種組字中都有象形字,都能被畫成畫。文章用漢字圖畫例證了這一觀點和闡

明了現代漢字是發展了的象形文字,但是仍然保留了漢字原始的象形框架和粗線條,借用

現代繪畫的技巧,有很多的現代漢字可以被畫成漢字圖畫。文章強調漢字圖畫不能被當作

象形文字,它們只是一個藝術教具,一個從藝術和漢字變化的角度的再創作,儘管它們尊

重了現存的某些漢字的淵源和解釋。文章論證了漢字經過了七次改革,有些對於漢字的理

論和解釋也應該隨著漢字的發展而發展,而《六書》研究也應該是對現代漢字的分類和解

讀,這樣才能彌補「不是所有的漢字都能被畫成畫的」不足 , 和漢字圖畫一起形成一個系

統性的教學方法。文章還詳細議論了漢字圖畫的特點以及在基礎漢語的教學中的使用,例

證了漢字圖畫豐富了漢語學習的內容和形式,是一個能夠提高學生各種能力,尤其是想像

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有效的視覺教具,不但營造了一個快樂活潑的學習氛圍,還能提高學生

們學習漢字的興趣和動力。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46

漢語和日語「流動事件」的語法表現及其認知特點

古川裕 大阪大學

我們在客觀世界裡可以觀察到很多「流動事件」-具體指的是跟某種物體的「流

動」有關係的運動,此類事件既可以是動態的動作 dynamic event,也可以是靜態的狀態

static event;它可以是具體的流動,也可以是抽像的流動(如時間的流動)。本文通過

漢日兩語的對比,圍繞流動事件的語言特點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兩個語言背後的認知特點。

通過對比研究,我們發現客觀上的同一個事件也可以有不同類型的語言表現。物體的流動,

現代漢語可用動詞「流」,人體的流動用「走」,都有其派生形式,如「水流、流淌、流

傳、流逝、輪流」和「行走、奔走、走動」等。日語也有相應的動詞「流れる」和「走る」、

也有其派生的多種形式。語言事實告訴我們,漢日這兩對 4 個動詞並不是一一對應的,但

其中有很有意思的對應關係。

論文摘要

47

國際漢語教學語境下的文化衝突問題 

趙  明 北京大學

本文運用文化衝突案例,從文化知識與文化因素分類的視角對國際漢語教學語境下的

文化衝突問題進行了歸類分析。旨在說明,在國際漢語教學大語境下,文化衝突已經成為

影響國際漢語教學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為此,我們非常有必要探尋問題的應對策略並

對此加以研究。國際漢語教學語境下文化衝突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非語言層面文化衝突與

語言層面的文化衝突。非語言層面的文化衝突指存在於語言之外的文化知識——如價值觀、

行為方式、思維方式、非漢語交際、中國傳統文化引起衝突等方面所引起文化衝突。語言

層面的文化衝突指存在於語音、語法、漢字、詞匯、修辭等方面的文化因素可能引起的文

化衝突。以上所講的文化衝突,僅指從國際漢語教學的視域出發,在漢語語言學習中構成

較大跨文化交際障礙的幾種典型文化衝突類型。這些文化衝突大部分來源於教學實例,也

有部分是根據跨文化交際理論進行的實例分析。我們分析這些文化案例,目的是找出解決

「文化衝突」的辦法,以便進行應對。首先,我們應該重視文化,解決文化差異;其次,

應該積極探求語言教學與文化傳播相融合的途徑與方法,應該做到:1. 在語言課上積極尋

求語言教學與文化傳播相融合,2.在教材編寫過程中積極尋求語言教學與文化傳播相融合;

另外,應采用平等的文化傳播策略,開設專門的文化課並制定相應的文化教學大綱,以便

進行系統的中華文化學習。通過對以上措施的探討,對解決國際漢語教學語境下的文化衝

突問題有重大意義。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48

國際漢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和實現

靳  劍 香港大學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內涵,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國際漢語教學在

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要進行文化教學,這一點已經逐步成為學界的共識,而以了解文化差

異,排除交流障礙,促進文化間的交流和理解為目的的跨文化交際研究也日益成為國際漢

語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本文將以口語和書面語交際的課堂訓練為實例,比較和運用「交

際文化」和「知識文化」的概念,探討在語言教學的不同階段如何注入不同層面和不同類

型的文化因素,使學生在「語言習得」和「文化習得」同時並行的軌道上,把結構—功能—

文化三者有機結合,消除文化衝突和文化誤解,實現語言和文化信息正確、得體、順暢的

交流,從而進一步掌握在跨文化語境中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論文摘要

49

把中華文化和任教國文化相結合的跨文化教學研究

唐力行 紐約大學

文化教學是外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美外語教師協會(ACTFL)於1996年公佈的《外

語學習標准:面向 21 世紀》將文化列為外語教學的五個組成部分(交際,文化,聯繫,比

較和社團)之一。但外語教育界,包括國際漢語界,對於文化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定位,

內容,和教學方法意見不一。在定位方面,有以漢語教學是手段傳播中華文化為目的與以

漢語教學應以語言教學為主,傳播文化為輔之爭論。李泉(2011)對以文化為主的教學理

念提出異議,認為漢語學習和傳播的過程,就是了解和傳播中國文化的過程。

在文化內容方面,也有關於以介紹傳統文化還是以當代文化為主的討論。李銘建

(1990)提出文化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對當代中國文化的介紹。趙金銘(1997)也提出文化

取向應取雙向文化的態度,介紹自己,也應介紹他人。

王覺非(2011)在討論美國漢語教學的挑戰時,提出漢語教材必須以中國文化為背景

以外,還應密切結合美國學生的生活現實,使他們聽的,說的,寫的中文能夠反映他們自

己的生活現實和本地文化。

針對文化教學中強調重今薄古,對比文化教育,和把中國文化與任教國文化相結合教

學的觀點,本文對中華文化在國際漢語教學中,和來自中國在美國中小學任教的國際漢語

教師對任教國(此處指美國)的流行文化的認知程度和在教學中如何把中華文化與美國文

化相結合地開展教學所進行的兩個研究調查結果。

兩次研究對像包括來自中國大陸,台灣目前在美國中小學任教的中小學教師 50 人和在

學研究生 40 餘人。研究方法通過問卷調查和個人訪談。調查結果顯示來自中國的教師和研

究生對中華文化了解有餘但對美國文化了解不足,特別在對美國青少年的文化知識貧乏。

在教學方面,也是介紹中國文化多,結合美國文化少,教學效果欠佳。本文還將分析幾個

由於教師對美國文化缺乏了解而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案例以及在教學中把中美文化結合而成

功的案例。本文還將提出如何對國際漢語教師加強對任教國文化學習和了解,以及在教學

中如何有效地結合中華文化和任教國文化提出若干建議。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50

法國應用中文系學生素描  

郭薇薇 里昂第二大學

法國的漢語教學有著悠久的歷史。自本世紀初,漢語教學更是蓬勃發展,漢語已成為

第五大外語。高校漢語教學也經歷了巨大變化,從以培養漢學研究人才為目的的精英教育

逐漸轉向民主化的應用教育。那麼,現今法國應用漢語系的學生的典型形象又是如何?本

文結合 10 年的實際教學經驗,分析法國中學教育體制和課程設置,法國的教學理念,以及

社會大環境,尤其是媒體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報導,來對中文系學生典型素質進行全方位

立體化的刻畫,希望以此為國際漢語教學方法和教材的研發提供依託。

論文摘要

51

英語背景國際學校漢語課程:困境與變革  

吳英成 南洋理工大學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為因應大量移民潮需求,近年來世界各地的國際學校史無前例地

快速增長。由於各地全球化發展道路不一、全球流動性專業人士背景不同、所在國國際學

校管理條例有別,各地國際學校為流動性學生需求所提供的基礎教育課程也不盡相同。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僅在經濟、政治、軍事上,同

時也在語言層面影響全球化進程。漢語不僅是中國大陸、台灣的主導語,也是海外華人區

的通用語,且正逐漸成為第二個最有潛力取得全球性地位的國際語言。為回應新形勢下的

國際語言格局,許多地區的國際學校把漢語列為必修 / 選修的二語 / 外語科目。同时,國

際文憑組織與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依據不同類型的漢語學習者開設漢語作為一語、二

語、外語三類科目的資格證書課程,以滿足國際學校新課程發展的需求。

本論文將從學生語言背景、教師專業素質、課程設計框架、語言評測工具四方面對國

際學校漢語課程現狀進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同時也為相關議題提出相應的改革方案。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52

葡萄牙漢語教學史上的奇書—《漢字文法》 

孫琳 葡萄牙

葡萄牙傳教士江沙維(Joaquim Afonso Gonçalves)是葡萄牙漢學奠基人,也是早期

對外漢語傳播的先驅,其《漢字文法》(1829),《洋漢合字匯》(1831),《漢洋合字匯》

(1833)是葡萄牙漢學史上重要的文獻,尤其是《漢字文法》一書,作為語言教材,含有

大量的中國文化信息,很多例句來自中國文字與文學的重要文獻如《論語》、《名賢集》、

《增廣賢文》、《明心寶鑒》、《紅樓夢》、《聊齋志異》、《警世恆言》等古籍。通過

對其葡文譯文的研究可發現江沙維神父的著作對漢文化在葡萄牙的傳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

用,葡萄牙人常常引用的中國成語和諺語,很多來自此書,比如 � Aprender, e exercitar

frequentemente o que aprendeo �( 學而時習之 ),� Os que o amão, saõ melhores,

que os que so o conhecem "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論文摘要

53

IBDP 中文語言 B 課程的教材研究—香港 IB 學校的個案分享 

林同飛 漢基國際學校

國際文憑預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簡稱 IBDP)

是具有相當認受性的國際教育課程。在香港地區,有很多國際學校都已註冊為國際文憑學

校,而這些學校的學生在選科時,多以中文為其第二語言(即語言 B,Language B)。在這

些學校裡,教師如何根據課程目標以及學生特質進行教材的選擇與設計是有關學科發展過

程中不可忽視的部分。本人採用個案研究的方式,採訪前綫漢語教師在語言 B 教材發展方

面的經驗,並就有關經驗嘗試討論在這個特定的課程設置中教師與教材之間的關係,為國

際漢語的教學及研究提供幾點意見。研究報告中將主要涉及兩個重要的方面。第一,整體

了解香港 IBDP 學校中文語言 B 的教材使用情況;第二,初步探討中文語言 B 教師如何發展

其教材。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54

澳門高等教育中對土生葡人漢語教學的文化導入策略

  湯翠蘭 澳門理工學院

澳門土生葡人是一個獨特的社群,一方面主要受葡文教育,另一方面因為身處華人居

多的社會,大多會說口語粵語,但中文語文能力以及普通話的口語能力則相對較弱。在澳

門的高等教育中,適合這般葡文教育背景學生報讀的大專課程,以中葡翻譯課程為熱門之

選。這些課程中,提升漢語水平的課堂主要集中於首兩年。因此在相關的課堂中,教師要

在有限的課時內一方面要提昇學生的漢語能力,一方面又要加強學生的中國文化知識,讓

他們可以在課程的後半部份有足夠的漢語基礎常識和語文水平來應付相關的翻譯課堂。在

這一前題下,文化導入的方式是不二之選。

我們分別在他們修讀的綜合漢語、聽說會話以及篇章閱讀三門科目中運用文化導入的

策略。在通過範文教授漢語語言文字知識為主的綜合漢語課堂中,我們可以從漢字結構中

導入當中包括的對稱審美觀及中庸之道、通過漢字部首分類說明古代漢人的思維模式、通

過詞的語素順序及選用了解粵語、普通話的差異;在聽說會話課堂中,安排食、衣、住、行、

興趣等的話題,在訓練會話的同時,對比屬北方方言的漢語共同語族群、在澳門說粵語的

人以及葡國人的風俗習慣差異;在篇章閱讀的課堂中則通過選讀具文化意義的課文,進一

步引導學生了解漢、葡文化的差異。通過以上的文化導入原則和方式希望做到在短時間內

除了讓學生的漢語能力有效提昇,也於漢語的基礎文化常識得以有序地加強。

論文摘要

55

香港非華語學生中文教學策略探究

周品晶 香港大學

香港是一個使用中文的社區,但是日常口語卻以粵語為主。因此在港居住的非華語學

生要順利升學或就業就必須學習聽說粵語,還要懂得讀寫中文。如何妥善處理這種中文教

學,提升非華語學生的中文水平,是近年香港教育界的難題。

本文以分析香港大學漢語中心對外中文課程粵語組多年來從事「語」和「文」不一致

的中文教學為據點,參考該課程如何處理粵語與漢文教學的關係,以及這種中文教學的不

同階段所作的安排,探究香港非華語學生中文教學的策略。研究結果顯示,為非華語學生

推行中文為第二語言課程有助解決教學上的困難;「語文分家」是這種「語」和「文」不

一致的中文教學適當的教學模式;在初學階段獨立進行寫字教學對以後的漢文教學有促進

的作用。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56

文化理解:國際漢語教學中的跨文化能力  

寧繼鳴 山東大學

作為一個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體制下從事漢語教學和文化傳播活動的群體,跨文化

能力是國際漢語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在多元文化環境或異文化環境中,漢語教師不僅是

漢語知識和文化常識的傳授者,也是漢語和中華文化的闡釋者和傳播者,特定的社會身份

決定了漢語教師應該具備更加全面的跨文化能力。

文化理解體現或強調的是個體對文化的雙向學習、理解與包容,以及學習者的自我意

識與自我調整能力。作為跨文化能力的內源性動因,文化理解更加關注將內在價值理念轉

化為外在交際技能,將靜態的知識儲備轉化為動態的傳播實踐,是一種涉及個體意識、人

文素養和交際技能的綜合素質,具有綜合性與基礎性的意義。

論文摘要

57

新疆少數民族學生對漢語學習詞典的需求調查及編纂對策

翁曉玲 上海師範大學

國際漢語教育背景下,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有兩個面向,一是面向外國留學生,包

括在海外的華裔,二是面向中國少數民族學生,二者無論在漢語教學還是在學習上均呈現

出不同的特點。近年來,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加快了推廣雙語教學的步伐,相應的,學界同

樣需要加大針對少數民族地區漢語教學的研究力度。本文以上海對口援建的新疆喀什地區

的少數民族學生為研究物件,通過問卷、訪談、觀察等方式,對新疆學生使用漢語學習詞

典的情況進行調查,瞭解他們在使用詞典類型、查閱需求、對詞典的評價與期望等方面的

基本情況,特別是在漢語學習詞典釋義、示例、辨析等方面的需求,進而提出針對新疆地

區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學習詞典的編纂對策。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58

漢語為第二語言的多媒體口語語料庫:語料庫的建立及二語者趨向補語的習得分析 

馮振輝 香港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

目前,語言學界尚缺供研究人員共用的以漢語為第二語言的口語語料庫。是次研究建

立了首個以英語為母語,漢語為第二語言的多媒體語料庫,由六位英語為母語,漢語為第

二語言的成人學習者(以下簡稱「漢語學習者」)及六位漢語母語者為參照組提供,共收

集句子 741 句,漢字 10893 個,時長 1 小時 09 分。所有語料已被轉錄 (transcribed),

轉錄語句與視頻同步鏈結 (video-linked),並添加詞性標注 (tagged)。他們以青蛙故事

(Frog Story)(Mayer, 1969)作為文本材料,通過口頭復述的方式,導出自然語料。本

文以 Talmy(2000), Slobin(2004) 為理論基礎,分析了新建語料庫中被試者漢語趨向補語句

(directional complements)的使用情況。漢語學習組從趨向補語句的產出量、準確率和

趨向補語句型中動詞類型使用的多樣性等三個方面,與漢語母語組作系統的比較。結果顯

示,兩組掌握趨向補語句的能力有著顯著的差異,尤其在結構較複雜的趨向補語句型中。最

後,根據調查結果提出了一些對外漢語教學的建議,以期為對外漢語教學提供借鑒和幫助。

論文摘要

59

以 Praat 語音分析軟件輔助粵語聲調教學

宋家怡、周品晶 香港大學

聲調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粵語聲調比普通話多,加上

粵語語音的三個入聲語尾,令外國人更難掌握。本研究以二十名母語為非聲調語言的外國

留學生為對像,嘗試以 Praat 語音分析軟件,應用到粵語初級課程聲調教學裏,探索如何

提高粵語聲調教學的效率和品質。我們一方面透過以Praat分析學生的聲調軌跡和音高等,

去了解他們學習粵語聲調的準確度和困難之處;另一方面在課堂以 Praat 提供聲調軌跡輔

助教學,去評估 Praat 在粵語聲調學習上所提供的成效。本論文將報告相關的研究成果。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60

淺談印尼華語師資培訓工作

蔡昌傑 印尼

論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一、分析印尼華文教育中斷三十多年來,印尼目

前華文教育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其中師資問題尤為突出,成為制約印尼華文教育進一步

發展的「瓶頸」。如何解決好印尼師資的培訓問題,便成為首要任務。二、介紹目前華文

教育現有的應對措施。三、針對目前華文教育現狀,結合印尼華文教師實際情況制定出合

理的印尼華文師資培訓目標,即「學歷化、規範化、青春化」的「三化」目標,並根據師

資培訓目標制定相應的培訓內容,根據培訓內容選擇適合的培訓方式。在論文最後提出目

前解決師資培訓的最有效措施和方法。希望該論文內容能為其他國家解決師資培訓問題提

供參考價值。

論文摘要

61

國際漢語教師如何不斷提高自己

孟  素 中國

國際漢語教學研究範圍之廣,從理論到實踐,從內容到方法,從說話到寫字,從眼睛

到大腦,從考試到運用,從老師到學生,從課程到教材,從國內到國外,從課堂到互聯網,

從白板到 iPad,從本體到跨文化,應有盡有。熱門話題與時俱進,層出不窮;教與學雖是

老生常談,卻也百談不厭。探討的多為老師如何施教,學生如何習得,各自有方,常令人

耳目一新。

本文所談的,是老師要當學生,在課上向學生學習,在課外向其他人學習,在研究上

向自己挑戰,不斷有所提高。

1.向學生學習:學習他們的思想方法,學習他們的學習方式,學習他們的熱情與好奇。

2.向其他人學習:別忘了身邊的同事也是自己的老師。

3.從自己的經驗學習;克服惰性,不要幾十年如一日。

4.不斷尋找新的學習課題;進修提高,學而不厭。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62

基於扎根理論的對外漢語新手教師教學焦慮研究

張  蔚 華東師範大學

初上講台的對外漢語新手教師往往表現出較高的教學焦慮,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其教學

的順利進行。本研究以教齡在一年以內的對外漢語新手教師為對象,旨在考察其教學焦慮

的現狀及影響因素,以期在教師培訓中幫助他們有效降低焦慮感,快速提高教學效率。研

究以訪談、課堂觀察為主要研究方法,從主、客觀兩個角度獲取對外漢語新手教師教學焦

慮的質性資料,並運用扎根理論的方法分析教學焦慮產生的原因,及教學焦慮與其他相關

因素的關系。最終形成基於扎根理論的,對外漢語新手教師教學焦慮的影響因子模型。

論文摘要

63

澳大利亞 MTESOL 與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模式的比較與思考

馬靜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

本文通過對澳大利亞十所高校的英語國際教育碩士(MTESOL)培養模式進行考查,並

與漢語國際教育碩士(MECSOL)進行比較,從入學要求、培養目標、培養方式、課程設置

和教學實踐等方面加以比較分析,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培養模式提出建議。希望能為培

養「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的漢語國際教師提供參考與借鑒。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64

「直讀法」在小一預備班的實踐經驗分享

胡鑫珠 弘立書院

我校的小一預備班是一批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他們的中文底子有很大的區別,有些

外國的學生中文是零起點,這對於他們學習普通話有很大的困難。而學習漢語拼音是學習

中文的工具,漢語拼音要如何學習才是最有成效的呢?我用的是熊懷苑老師設計、「香港

拼音優化教學促進會」推廣的「韻調一體直讀法」。教學中取得了理想的成效,現以大家

分享。

我的教法是:

首先教會學生字母名稱歌。

接着教授帶調的單韻母 ( 單韻母與聲調同時教 ),即韻調一體直讀法的教學模式。

再教聲母,這時學生就可以自己直讀聲韻調結合的基本音節。

然後我會讓學生自學複韻母、鼻韻母,並讓他們自學 ( 直讀 ) 聲母與複韻母、鼻韻母

結合的音節。

最後,讓學生直讀雙音節詞及整個句子。

下面我會以一節複韻母教學作為分享:簡報及課堂教學情境。

論文摘要

65

國際漢語教育的共性與個性

胡士雲 日本

所謂「國際漢語教學」,筆者以為就是對不同語言和文化背景的漢語學習者的教學。

因為是漢語教學,所以從教學方法來說有許多共性。同樣,因為學習者的語言和文化背景

不同、學習環境有別,對不同的學習者應有不同的教學方法。

筆者在日本從事漢語教學二十多年。在教學中,筆者體會到在日本教學漢語和在中國

教學漢語有所不同。同時,前幾年,筆者與一些同道發起成立「亞太地區漢語教學學會」

並召開了五次研討會,了解了不同語境下的漢語教學的特殊性。本文擬從宏觀著眼,探討

國際漢語教學的共性和個性,為國際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國際漢語教材的編寫提供參考。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66

越南學生現代漢語副詞「還」的偏誤分析

阮氏玉賢、陳氏碧香、何氏明妝 越南

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副詞「還」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非常高,意義也很複雜的一詞,

是越南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難點。本文先對越南河內國家大學下屬外國語大學之初、中

級漢語水平學生對現代漢語副詞「還」的掌握情況進行考察,再總結出學生使用該副詞時

所存在的問題及常犯的偏誤。最後提出對副詞「還」教學的一些建議,如把「還」的用法

歸納為六大義項(表示情況維持不變、表示補充添加、表示程度、表示讓步、表示不足某

種標準及表示與預期相反語氣);強調語境作用,要求從篇章角度掌握「還」的用法及意義;

對比「還」在越南與相對應的表達形式,幫助學生更加明確兩者之間的異同,避免受到母

語的副遷移作用等。

論文摘要

67

目標與過程—大學漢語課程設計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王海琳 斯德哥爾摩大學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中文外語教學與大學教育領域內其它「知識」體系的教學,在課

程設置方面有本質的區別。這些區別不僅體現在語言知識定義的廣義性和東、西方文化的

差異性上,也體現在語言隨著社會進步的時代變遷之上。因此,大學漢語課程的設計,不

應簡單地遵循既定的目標模式,亦不能完全依賴於過程模式。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中文系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一套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課程設計模式。我們認為大學漢語教

學應當以更加寬泛的概念性目標系統作為課程編制的主要依據,同時也應該關注整個教學

過程中的課程展開過程和教學計劃的執行反饋,在教學實踐中不斷修正教學的目標,因而

使教學過程與教學目標保持最終的一致。本文討論了斯德哥爾摩大學中文系課程設計模式

的研究和探索。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68

介紹漢字輸入法形音碼

曾光平 河南大學

一.倉頡碼日月木水火土用 ABCDEFG,這對潛心要學習的人不算太對,但對大多數人不

容易。形音形音碼用 RYJMSHT 形音一致。這內地學了漢語拼音二年級小學生一學就會。

二.26的4次方是55萬多。漢字CJK+18030也不過27,500。一字4鍵完全可以。倉頡3、

4、5 鍵不定,許多字要記。這增加難度。形音碼字辭都規定最多。而且 4 鍵自動上去,省

敲空格鍵。臺灣的各種輸入法都是單字,都沒有帶辭,這效率比形音碼差多了。

三.最主要形音碼的音是用實踐證實最科學的漢語拼音,這有效地統一漢語拼音,對

港澳來說有力地促進普通話。

四.形音碼從一設計就考慮繁簡鍵位一致。如:「馬」,繁簡都是 m;「言」部繁簡都

是 I。這樣兩岸人民學了形音碼,要打繁、要打簡都隨意。形音碼有各項轉換功能,就有打

簡出繁功能。

五.形音碼對27,500個單字的處理:做兩個輸入法。常用字叫形音碼,非常用字叫「補

碼」。這樣避免了許多非常用字與常用字重碼,避免了選辭,保證了 8% 的重碼率,實現了

半盲打。香港用字 3900 當然放在「補碼」。荔枝角、和香港機場在繁體版都在常用辭裡。

論文摘要

69

來華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課程的內容設置與教學方法探討

譚旭虎 上海交通大學

對外漢語學科領域的跨文化交際研究乃至教學實踐大多著眼於來華留學生跨文化交際

意識、能力的培養與跨文化知識導入,對外漢語教師跨文化意識及能力建構兩個大的方面。

但跨文化交際本身作為一門獨立開設的課程出現在留學生的課程體系中卻並不是普遍現象,

更鮮見將跨文化交際作為獨立課程對像進行探討與分析。

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開設的「跨文化交流導論」課程教學理念與教學實

踐為出發點,同時對比國內外語界(TEFL)跨文化交際課程教學現狀,根據對外漢語學科

特點以及留學生具體需求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設置提出建議,並分析比對現存多種教學實

踐手段,提出應綜合使用個案討論、影視賞析、文化訪談、田野實踐、電子學習支持等多

元並蓄的建構主義教學方法。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70

Learning to request in Chinese: a conversation analysis perspective

王艷燕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Firth and Wagner (1997) have criticized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research,

claiming that SLA reflects �an imbalance�(Pp. 286) between cognitive orientations and contextual

orientations to language. They have called for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al approaches in SLA

research. Following F&W’s call, researchers, especially, Conversation Analysis (CA) researchers,

have started to apply CA in second language (L2)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is paper aims to

demonstrate how L2 learners of Chinese interactively achieve their pragmatic understanding.

It focuses on the speech act of requests conducted by the intermediate L2 learners of Chinese

from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It aims to argue that learners’ pragmatic performance

that is demonstrated in their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 can give insight to learners’ l2 pragmatic

competence. The data for the paper is collected from the learners’ telephone conversation with

their teacher, focusing on the section of the conversation where request is made. Conversation

Analysis (CA)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The request sequences are analyzed with

concepts of turn design, turn taking and sequence organization. Both initiation of request and

response to request are examined. The finding shows that learners’ pragmatic understanding

is displayed in their structure of the sequences. It is found that the request is not conducted in

a simple format of request-response. There is much work to do before and after the request is

made. By demonstrating the structures of the request sequences, specifically, the request sequence

in an educational setting, the analysis shows the features of learners’ language competence in

performing the speech act of requesting.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research of L2 pragmatics

in that CA can demonstrate learners’ pragmatic knowledge and performance.

論文摘要

71

The locative prepositional phrase in L2 Chinese: implications for TCFL

鈴木慶夏 Kushiro Public University

The general belief among CFL teachers has been that the interlanguage (IL) production of

Japanese-speaking L2 Chinese learners, exemplified by *Wo xuexi Hanyu zai daxue, with the

locative prepositional phrase in sentence-final position, is due to the English word order learners

studied before they studied Chinese. However, why such learners still produce the type of

interrogative sentence illustrated by *Ni dagong nar? or *Ni dagong zai nar? has yet to be shown.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 nature of L2 construction of the sentence-final-positioned locative

phrase, I longitudinally monitored the IL modification (i.e., IL grammar reconstruction) of

L2 Chinese by Japanese speakers, based on L2 written translation and oral-performance tasks

collected at different times.

The study found recognizable acquisition-process regularities, which are briefly summarized

in the following outline: *Wo daxue zai Hanyu xuexi (form I) appeared first among slower

learners; learners who had produced the form I would produce *Wo xuexi Hanyu zai daxue

(form II) in the next stage; and last came Wo zai daxue xuexi Hanyu (form III). The same could

be shown in the interrogative construction, as with *Ni dagong (zai) nar? This finding indicates

that the form II, typologically a more universal word order for SVO languages, is an inevitable

progression in the acquisition process of L2 Chinese learners.

These results remind us that �any universals are mirrored in its acquisition process,

especially in cases where those universals are not the subject of direct evidence in either the

native language (i.e., Japanese) or the target language (i.e., Chinese)� (Comrie, 1981, p. 231).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provide new insight into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regarding what kinds of

word order pattern pertain to potential causes of acquisition difficulty for learners.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72

Turning Chinese textbooks into fun stories using TPRS method

Nini Nam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School

Language teachers’ main task is to provide real settings for students to apply words and

grammar accurately in context. Therefore, TPRS holds that the best way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both fluency and accuracy in a language; and is to expose them to large amount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The steps and techniques in TPRS help teachers to provide this input by

making the language spoken in class both comprehensible and engaging. In addition, TPRS focus

on all about students’ life and interest, which make students fully engage and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 Designing a TPRS lesson based on scopes and sequences from a textbook is achievable.

The magical methods are taking words and structures from the textbooks and turning them into

stories; and turning boring dialogues in textbooks into interesting and personalized stories.

論文摘要

73

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TCFL:白 (bai) and 把 (ba) as a case study

羅颯嵐、艾麗娜 Spain

When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 are faced with new categories, both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which are complex and difficult to fully grasp. This is because they are influenced

by their mother tongue when interpreting 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se categories, or because

such categories do not exist at all in their mother tongue. When this occurs, categories appear

highly arbitrary to the eyes of new learners. Since the linguistic theories applied so far to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do not offer satisfactory approaches for teachers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especially in TCFL, memorization appears to be the only feasible method to learn them.

This paper aims at showing how 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TCFL can help

overcome such difficulties, making complex categories more transparent and understandable to

the learners’ eyes. To illustrate the usefulness of such an approach, we have chosen two items as a

case study. On the one hand, the color term bai ( 白 ) 「white」 and, on the other hand, ba ( 把 ),

a highly complex category which can function as a verb, noun, measure word or preposition,

depending on the context.

With a cognitive linguistic account, learners realize categories are not arbitrary but motivated

and culture specific. By promoting students’ linguistic awareness and, at the same time, boosting

their acquisition of sociocultural and pragmatic competences, we reduce the memorization burden

and avoid incomprehension and misunderstanding. A literature review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TCFL has revealed that such studies are still very scarce and that so

far there has been little impact of linguistic theories on language pedagogy. However, it is our

contention that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a theoretical model of particular benefit to L2 learners.

Being especially valuable for designing materials and articulating classroom explanations, it can

supplement current educational practices in TCFL.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74

情景設計的再認識

徐子亮 華東師範大學

本文從海外漢語教學的實際案例出發,分析語言教學中的情景設計。文章討論情景設

計對於語言教學的作用,分析情景設計在語言學習中的線索編碼、心理圖式和語言應用遷

移等心理活動,揭示其認知心理原理。文章還就情景設計的背景、時地、環境、人物、事件、

主題等基本元素以及情景設計在教學中較多地應用於閱讀、對話、寫作和練習等問題做了

充分論述。最後就情景設計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提出了可操作性的舉措。

論文摘要

75

複雜多樣學生源環境下漢語聽力課教學中的若干困難點和對策

荀  瑤 香港大學

每年來香港大學中文系漢語證書班學習漢語的學生,約有25人,分別來自日本、韓國、

印度、英國、法國、瑞士、瑞典、美國等國家,年齡在 21 至 55 歲之間,絕大多數學生對

漢語的認知程度為零,個別學生雖會說廣東話但卻在英語環境中成長的。他們來學習漢語

的目的也有很大的差異。在這樣的教學對象情況下,聽力課作為一種語言技能課,在能力

培訓和成果監測方面,呈現出了很大的複雜多樣性。

在多年的聽力課教學實踐中,筆者對學生在聽力課上所呈現出的習得偏誤進行了收錄、

分析和整理,將這些偏誤歸納成數種成因和困難點。其中大部分困難點是可以通過教學過

程的預先干預和有效訓練進行化解的。然後,在課堂訓練中,將這些成因按難易程度編排

成序,並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訓練題目,有效地幫助了學生克服在漢語認知過程中的困難,

減低和避免了這類偏誤的出現,提高了他們漢語的聽說能力和興趣。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76

文字創意學—整全教學法之系統

潘樹仁 濟川文化研究會

本文的探討主題,是提供一個簡單而開放式的漢語教學系統,使非華裔學員及讀寫障

礙人士易於學習,令一般華裔學員提升學習趣味,增加對漢字運用的深度和準確性。

取材來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用道、形、器建構立體思維,配合天、

人、地的學習環境,加入「圖像記憶法」的效能,拆字及拼圖學習的趣味性,配搭象形文

字的基礎圖畫,快速地產生「音>形>意」的文化內在思辨學習,應用文字載體,用義理

向外表達學習成果或情意品德。

多年來研究中、小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配合近期研究讀寫障礙人士,預期研究成

果是建構一個活潑而簡單的「文字創意學-整全教學法」,提供給所有學習漢語的人士採

用。

道:宇宙理氣開合

天:自然活動景像(動態)

      

身形—人體

音:聲音 形:  字形—圖畫   意:語言字形

    光影—大道  

地:德厚勃生萬類(靜態)

器:心物創意展示

器具,詞語,方程式(象、理、數)

論文摘要

77

最簡漢字排檢法

張小衡、李笑通 香港理工大學

語言教學離不開查字典。然而,「查字難」是漢語初學者的共識。因此,漢字排檢法

極待進一步簡化和優化。

現代漢字排檢法主要有部首法、音序法、號碼法和筆畫筆形法。前面三種方法需要借

助筆畫筆形法來解決部首、同部首字、難檢字、同音字和同碼字的排序問題,而筆畫筆形

法卻能獨立排檢。因此,從技術上來看,筆畫筆形法最簡單易學,漢字排檢法的改進應該

首先考慮筆畫筆形法。

「一二三漢字筆順排檢法」就是我們對傳統筆畫筆形排檢法作進一步簡化和優化的成

果,其特點包括:

1. 不需要數記筆畫數。只需根據筆順逐筆比較兩字的相應筆畫,遇到不同筆形則可按

筆形表的順序來判定兩字的先後關係。往往是看前幾筆就能找到目標字,並能及早

發現和改正 ( 筆順 ) 錯誤。

2. 使用原本筆形,不需要歸納(為 5 種),而且排檢效果更精確。

3. 可免除筆畫數、起筆筆形、部首、拼音、四角號碼等輔助標記,實現裸排。

4. 筆形表中筆形的分類和排列有理據,不像拉丁字母表那樣需要死記。

5. 與英文和漢語拼音排檢法完全一致,方便國際國內漢語教學。像拉丁文字的情況一

樣,幼兒園小朋友開始學用標準筆順寫字就能學會該排檢法。

我們已成功排檢《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最新版的全部簡體字、繁體字和異

體字 13,500 多個,以及 20,902 個 Unicode 中日韓國際標準漢字。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78

語體在中文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

馮勝利 香港中文大學

隨著中文二語教學的不斷深入,語體的問題也日漸突出。本文根據目前語體語法理論

的最新發展,討論二語教學中的語體的重要性。文章首先討論語體的定義(確定交際中彼

此關係距離的語言手段)、機制(二元對立的體系)、結構(通俗、正式、莊典三維分體)

及其鑒別標準(場所、內容、對象、態度);其次討論漢語二語的初級、中級和高級如何

以日常口語、正式語體以及莊典語體為參照而確定語言分級的標準。文章提出:初中級漢

語教學當以口語為教習對像,中高級則以正式體為目標,而最高級的語言習得可以(根據

具體情況)考慮莊典體的教與學。文章將根據近年來有關語體教學的研究(馮勝利、閆玲

2003),討論語體語法分級的語言屬性(如初級口語表達的具時空性、中級抽像表達的超

時空性)和教學方法(形式、功能、語境三維綜合的「三一語法」)等教學實踐中的語體

問題。

論文摘要

79

國際漢語教材:通用型、區域型、國別型

李  泉 中國人民大學

本文依據現有的相關研究成果和相關的漢語教材,通過文獻分析法和對比分析法,並

結合我們的教材編寫實踐和外海外語教學的實際,分別討論通用型、區域型、國別型漢語

教材的內涵特徵、內容取向、適用範圍、編寫原則和編寫要求等問題,在此基礎上,進一

步比較這幾類教材的異同,探究它們的共性和個性化特徵,從而為編出這幾類教材的特色

提供參考意見。

根據初步的觀察和分析,我們認為,(1)通用型教材分為用於國內和用於國外兩類,

後者可國內編寫也可國外編寫,亦可國內國外合作編寫;通用型教材至少在現階段仍是國

內外教材的主流品種,具有廣泛的使用對像。編寫用於海外的通用型教材要特別注意教材

的容量不能過大,要適合海外學時少的特點;內容取向上要注意「中國內容」和「海外內容」

的兼顧及各自的通用性問題,同時要考慮「中」和「外」內容的比例關係問題,「中」仍

應佔據多數,「外」宜佔據少數。(2)區域型教材亦有兩種:地理區域型教材和語別區域

型教材,前者如供東南亞地區、中亞地區使用的教材,後者如德語母語者、西班牙語母語

者使用的教材。這兩類區域型教材的內容要分別體現區域性特徵和語別性特徵,如此才實

現區域型教材的優勢。(3)國別型教材,即只為某國學習者編寫的漢語教材,這類教材地

域性和語別性特徵都應得到凸顯,內容上更應貼近有關國別之通用語言(母語)學習者的

需求和特點。但是,國別教材未必是教材編寫的發展方向,它只是通用型、區域型教材的

「補充」,因為教材編寫追求的是最大化的適用面,而不是最小化的適用面。另外,國別

化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也是有限制,仍要以漢語和「中國內容」為主,而不可走極端的如「用

漢語講本國故事」。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80

國際漢語教學中的新加坡華語區域詞匯教學

陳桂月 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地處東南亞交通樞紐,多民族多語言是它的一大社會特色。華人人口佔據 76%

的社會裏,華語作爲生活用語豐富多彩,形成了新加坡特有的區域詞匯,它受英語、馬來

語,以及中國南方各種不同方言的影響,在社會上運用廣泛。新加坡國立大學語言中心的

國際漢語課程每年招收300個學生,從初級到高級課程,學生所用的教材都出自中國北京。

矛盾的是,在新加坡的大環境下,學生在課本中所學的,與在日常生活中用的有相當大的

落差。本論文通過新加坡國立大學於 2012 年建立的口語語料庫(32 萬詞)總結出新加坡人

常用的生活口語,再通過大學國際漢語詞匯教學的實踐中,經問卷調查(100 學生),分析

了在新加坡的國際漢語教學中應如何靈活運用生活詞匯,從而建議更切合實際運用的詞匯

教學,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論文摘要

81

歐美初級漢語系列經典立體閱讀教輔的編寫開發

肖寧遙 廈門大學

針對海外歐美初級習得者缺乏適宜閱讀教輔的問題,從現有讀物存在的科學性、趣味

性、適用性等問題入手,通過調研找出癥結。結合學習心理學及多感官教學法,根據歐美

漢語習得者的認知特點及心理需求,旨在編寫開發適宜海外歐美習得者的高質量經典立體

分級、分年齡段系列閱讀教輔。探討如下:

1. 擬定分級詞匯:150 詞,300 詞,450 詞,600 詞。

2. 年齡段測評。

3.「生活言語場」語料的提出及對此 16 大類語料的處理及改編研究。

4. 故事實用性、趣味性、內容延展面的協調。

5. 有效篇章長度分析及處理。

6.「多感官」練習的設置、分析。

7. 文化知識攝入處理。

8. 版式、多媒體運用設計。

旨在編寫出以「生活言語場」語料為基礎,故事有趣,富於情懷;語言鮮活、自然;

練習有效性強,兼濟初級寫作啟蒙教學;多媒體與紙質材料相得益彰的高質量經典立體分

級、分年齡段初級漢語系列閱讀教輔。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82

國別化漢語教學背景的漢語教材研究

張曉曼 山東大學

本論文試圖在國別化漢語教學背景下,對中國大陸編定的漢語教材和韓國編定的韓國

語教材進行對比研究,找出兩國在編訂語言教材時的指導方針、遵循的理論和思路以及兩

國語言教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在此基礎上研究如何編訂在韓國適用的漢語教材。

論文摘要

83

帶「了」的語句的語義表達及制約句子構造的觀念原則

王魁京 北京師範大學

外國人學漢語,把「了」作為一個語法點去學習時,都覺得它非常難學,構造句子時

錯誤率很高。可是母語為漢族的小孩子則不需要成人特意去教,都能很容易地理解帶「了」

的句子,並能正確地說出不同類型的帶「了」的句子。這是究竟是怎麼回事?

帶著這個問題,本文從主體的語言學習機制,語言認知過程與認知方法的差異方面,

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產生的原因作了分析與探討。筆者發現,漢族兒童不是把「了」

當作一個語法詞從語句中切分出來孤立地去理解與掌握,而是整體地把握帶「了」的語句

的語義表達,並在近乎無意識的狀態下自然地建立起了制約帶「了」的語句構造的「有明

顯結果的事實」這一觀念原則。「有明顯結果的事實」,是帶「了」的語句的語義核心信息,

也是帶「了」的語句構成的基本條件。該原則容易感知理解與把握,靠小孩子自己就可以

完成。把握住該原則,能讓人正確地理解並說出帶「了」的語句。

外國人學漢語也需要掌握這個原則。該原則可以對語句該不該用「了」的理由做出解

釋,可以對語句中「了」的使用對錯做出判別,對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正確理解與

說出帶「了」的句子有比較大的幫助。

與「有明顯結果的事實」原則相對立的是:1.行為動作過程情況;2.未構成事實的情況;

3. 事實不明顯的情況;4. 歷史性經驗性的情況。凡表達這幾種情況的語句,裡邊的動詞或

動詞結構後邊,甚至句子末尾都不帶「了」。留學生的病句幾乎都是違反了帶「了」的語

句的語義基本原則,在表達行為動作出現「明顯結果的事實」時缺少了「了」,或在只表

達「行為動作過程」等情況時錯誤地加上了「了」。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84

意大利漢語學習者目的語環境下口語詞匯複雜性發展跟蹤研究

肖  瀟 北京外國語大學

詞匯複雜性是評估學習者詞匯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有效反映學習者的詞匯水平。

本研究歷時 3 個月考察了 13 名意大利初中級漢語學習者在目的語環境下漢語口語詞匯複雜

性的發展變化情況。語料來源於學生入學、期中、期末三次口語測試,在對錄音轉寫文本

進行了分詞、詞頻統計等量化處理的基礎上,利用 SPSS18.0 進行了統計分析,並根據分析

結果對學生逐一進行了訪談。研究結果表明,學生在目的語環境下經過三個月的學習,口

語詞匯的複雜性變化顯著,同時,高起點組學生高級詞匯的使用在前期階段進步較為明顯,

而低起點組學生高級詞匯的使用則出現了先升後降的趨勢。我們認為,這種差異的產生主

要是受到了學生整體漢語水平和不同的詞匯使用觀念的影響。

論文摘要

85

聽力認知策略訓練對中級意大利學生策略意識影響的實驗研究

肖澧妲 北京外國語大學

目前漢語學習策略「介入性」的研究不多,本研究旨在通過聽力認知策略訓練,來幫

助學生提高漢語聽力的積極認知策略。我們主要探討的問題是,通過策略訓練,他們積極

和消極的認知策略意識是否有變化?如果有,分別有哪些變化?我們以中級意大利留學生

為研究對像,先以問卷的形式調查其聽力認知策略現狀(積極和消極策略),再選取六項

積極認知策略,通過教學活動滲透式的方法分六次對學生進行策略訓練,最後以問卷形式

來了解實驗後聽力策略意識情況。研究發現,訓練後學習者聽大意、轉化、推斷和轉化四

個的策略意識有提高,其中聽大意策略意識實驗前後有顯著性差異。研究同時發現,消極

策略(重複和翻譯)意識均有下降,其中翻譯策略有顯著性變化。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86

近十年來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者研究綜述

黃  卓、袁  慧 長沙大學

1994 年,Rod Ellis 提出了一個通過研究學習者個體差異和學習策略以及學習成果之

間的互動關係來考察二語習得過程和機制的框架。在 Ellis 的框架中,他認為學習者研究

實際上包括了學習者個體差異、學習者策略和語言學習成果三方面的因素,而且這三個方

面的因素會對學習者學習語言的過程和機制產生影響。由此關於第二語言學習者研究的內

容,就有了很多不同的說法。不同研究者對於影響語言學習的個體變數的確認、命名與歸

類都不一致。本文依託 Rod Ellis 學習者框架,以近十年來發表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世界漢語教學》、《漢語學習》、《語言文字應用》上的論文及部分優秀碩士論文為依據,

採取文獻研究、描述性研究等方法對國內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者的研究予以扼要評述,

旨在推動國內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者研究的進一步開發與開放,為國際漢語教育事業帶

來新的生機與活力。

論文摘要

87

國際漢語教材語料庫建設的若干問題

周小兵 中山大學

現有教材研究多是個案,缺少大規模語料支持,說服力不夠。本文討論如何依托「全

球漢語教材庫」,建設國際漢語教材語料庫,使教材研究從傳統的直覺經驗研究,轉向量

化實證研究。

一.全球漢語教材庫(www.ctmlib.com)簡介

含 48 個國家出版、52 種教學媒介語的 9800 多冊實體教材,15000 多冊教材信息。

二.建設教材語料庫的價值

1. 促進對教材各層次構成因素(課文、詞語、解釋、練習活動等;語言、話題、

交際點、文化點、話語態度等)進行海量考察和定量 / 定性相結合的研究。

2. 有助於在海量資源基礎上得出教材多項指標的評估標準,建設標定平台。

3. 為各類教材編寫提供參考;為教學者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

三.教材語料庫建設內容

1. 含海內外各國使用、各種對像與級別、各種語言技能的漢語教材。

2. 設計合理通用的標注規範,對字、詞、語法、話題、交際點、文化等進行標注。

3. 設計功能全面的檢索程序,能靈活、方便地按照需求檢索語料。

4. 建模各類教材評估標準,建立標定平台。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88

對以日語為母語學生的漢語教材編寫問題探討

胡金定 甲南大學

漢語作為外語課程在日本大學教學已有很長的歷史了。戰前、戰後就有不少日本人學

習漢語,特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後,學習漢語的日本人日益增多。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不

斷深入,經濟飛速發展,中日兩國經濟相互依存度的提高,在日本學習漢語就成為一種社

會的潮流。許多日本人認為日語中也使用漢字,學習漢語不會像學習英語那麼費力,其實

日語中的漢字有時會成為學習漢語的絆腳石。因此在漢語教材編寫和教學法與針對歐美學

習者有相當大區別。本文就如何編寫針對以日語為母語的學習者的漢語教材編寫作了一些

嘗試。歸納有下列問題:

一.大學一年級的漢語學習目標的設置

二.發音階段的拼音、四聲、單詞

三.課文內容、形式、拼音與漢字

四.語法事項的安排

五.練習題

六.複習與總結

七.期末考試的形式

八.中級階段與初級階段的連接

論文摘要

89

從會話結構理論看中高級漢語口語教材的對話範例—以《發展漢語—中高級漢語口語》為例

安  然 北京外國語大學

會話結構理論不僅對漢語本體,而且對對外漢語教學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本文以《發

展漢語—中高級漢語口語》為例,採用文獻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樣本分析法、數據分析

法,通過對該教材對話範例的統計分析,考察這些對話在會話結構、話語標記語以及提問

等方面的特點,考察它們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與會話分析的成果相吻合,並提出相關的編

寫建議,希望能對外漢語中高級口語教材的編寫提供一定參考與借鑒,使會話在結構、話

語標記語的編排、提問效果方面更貼近實際、貼近口語、貼近生活,少一些「人工」成分,

使它們在學生的漢語學習過程中真正起到範例的作用。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90

來滬外籍人士學習漢語需求調查

毛忠明 上海大學

為研發實用漢語能力測試項目,筆者領銜的課題組對來滬外籍人士的漢語學習需求進

行了調查,了解來滬的留學生、全職太太、公司員工、遊客對語言知識、語言能力及話題

方面的需求。

調查發現,對語言知識,各類人群的需求度從高到低依次為「糾正發音 > 學習詞匯 >

學習語法 > 寫對漢字 > 了解文化」。對語言能力,各類人群的需求度從高到低依次為「提

高聽力 > 提高口語 > 提高閱讀 > 提高寫作」。

從話題的分析看,基本生活、人際交往、旅遊、和休閑娛樂四類話題得分居前。而「學

習」對於留學生,「工作」對於公司職員,「上海文化」對於全職太太和遊客需求度比較高。

因此,漢語教材的編寫和教師的教學應更注重於聽說能力的培養,應在糾正發音和擴大詞

匯量方面下功夫。漢語教材的編寫要根據學習對象來選擇話題。

論文摘要

91

漢語課堂糾錯反饋與學習者的吸納和修正模式

祖曉梅 南開大學

此項觀察性研究主要調查和分析漢語課堂糾錯反饋與學習者吸納和修正的特點和關係。

研究者對南開大學漢院留學生六個班級 18 節課(約 13.5 個小時)的課堂師生互動情況進

行錄音和轉寫,運用 Lyster & Ranta (1997) 的糾錯反饋和學習者吸納的分類對漢語課堂

糾錯反饋和學習者吸納 / 修正的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主要探討三個問題:1)漢語課堂糾錯

反饋的頻率和分佈有什麼特點? 2)漢語課堂糾錯反饋策略與學習者吸納和修正之間有什麼

關係? 3)課型和層級是否影響糾錯反饋和學習者吸納 / 修正之間的關係?這項研究的結果

將有助於理解漢語課堂糾錯反饋的特點、糾錯反饋對漢語習得的作用以及影響漢語課堂糾

錯反饋的因素,並對漢語教師如何有效實施課堂糾錯反饋策略提供一些啟發。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92

越南學生否定副詞「不」和「沒」的習得過程考察

鄭青霞 河內國家大學

本文採用橫向研究方法,通過問卷測試形式對越南學生習得漢語否定副詞「不」和「沒」

的情況進行定量研究。通過對初級、中級、高級三個學習等級的越南學生各類否定結構的

正確使用相對頻率進行分析以及運用統計學方法進行檢驗,我們對越南學生習得 10 類否定

結構的消長過程和擴散過程進行了研究和分析。針對被試在問卷中的真實語言表現,我們

從偏誤分析的角度進行了探討,並對各類偏誤在各個否定結構中的分佈情況以及表現形式

進行具體地分析。我們認為母語的負遷移在很大程度上干擾了越南學生習得漢語的否定副

詞,另外,目的語否定結構本身的複雜程度也是影響越南學生習得漢語否定結構的重要因

素。最後,本文針對越南中文教學工作提出了四點建議。

論文摘要

93

普通話學習對香港大專生身份認同和自我認同的影響

饒宇靖 香港科技大學

不少學者認為對香港人而言,普通話並不算是第二語言。但香港在歷史上曾是一個英

國殖民地,是中西文化匯萃之都,其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模式、文化習俗與內地其他城市

均存在較大差異。而學習普通話的香港大專生又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

獨立思考和批判能力,同時也是未來香港社會的棟樑。普通話的學習是否對他們的身份認

同和自我認同產生影響?而影響又是怎樣?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議題。

本研究是以香港科技大學普通話學習者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調查,來了解他們在普

通話學習過程中的身份認同和自我認同情況。本研究試圖回答以下四個問題:

1)學習者的普通話學習動機如何?是工具型還是融合型?

2)學習者的普通話水準和學習動機對他們的身份認同影響如何?

3)學習者的普通話水準和學習動機對他們的自我認同影響如何?

4)學習者的身份認同和自我認同之間是否有關聯?是怎樣的關聯?

本人認為香港大專生在普通話學習過程中,不應僅僅只局限於語言形式上的學習,比

如語音語調的準確性,粵普詞語對應,而應更多地關注香港與內地在文化價值觀念上的差

異。普通話教學也應更多地瞭解本地學習者的普通話學習動機,理解學生的學習心態,尊

重本土文化,引導學生認識和接受兩地文化上的不同,使更多的香港年輕人逐漸領略漢語

所承載的豐蘊文化,減少或避免因文化價值觀念差異而引起的溝通障礙。同時也讓內地人

更深刻地理解香港普通話學習者目前所處的語言學習映射在身份認同和自我認同上的困境。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94

看圖會話教學之實踐與思考—以高中華文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生為例

洪鳳伶、王桂雲、張曦姍 安德遜初級學院

新加坡教育部《2011 年母語檢討委員會報告書》公佈新一輪母語教學改革,強調學生

口語表達技能的重要性。為配合教改,2012 年高中華文的口語考核方式也相應做出調整,

推出「看圖會話」新項目。「看圖會話」增加訓練學生思維、口語表達與互動能力的機會,

有利於培養自信與人際溝通等 21 世紀技能。

本文以圖示理論(Schema Theory)為理論依據,並提供具體可行的教學策略與框架,

指導學生建構「看圖會話」的程序性知識圖式,教導學生判斷圖片主題、設想問題和思考

答案,讓學生掌握看圖會話的口語表達能力。

本團隊針對 48 名高一學生展開三個月的研究,通過前後測試、學生課堂協作學習、學

生自主網上練習與教師反饋等方法,進行量化和質化的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具體的

教學步驟與框架,能夠增強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與自信心。

論文摘要

95

Tone substitution in the acquisition of Cantonese tone by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麥海亮、馬詩帆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one is known to present a major difficulty in the acquisition of Canto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However, the nature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sources of tonal errors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Previous work has suggested that the stress system of English causes tones to

be realized incorrectly as high/level tone 1. English speakers overuse the high level tone T1

due to transfer of stress from English. Where the target syllable has the high rising tone 2, for

example, substitution of T1 is common, accounting for 40% of the data with T2 as target in Mak

& Matthews (2011). While these patterns of substitution are systematic, they raise questions of

interpretation. Do such speakers simply not know the tone of the target syllables and use T1 by

default? Or could it be that learners know the underlying tone correctly, but transfer from English

takes over in speech production?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whether similar patterns of tone substitution can be found in

written work in which learners write Cantonese in Romanized form, which is assumed to reflect

their phonological representations for words. A sample of test scripts from 23 beginning learners

at university level is used. Initial results show a similar pattern to that previously observed in

speech production: learners substitute tone 1 for other target tones, especially tones 2 and 6. This

suggests that English stress influences learners’ phonological representations, and is not merely a

performance error occurring in production.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96

A processing approach to the L2 acquisition of Chinese syntax

劉  波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My PhD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learning sequence of L2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s

through a processing approach. This research is in line with one major inquiry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research since 1970’s: how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eds. Among

the endeavours to explore this developmental problem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PT) has gradually grown into a mature theory for its psychological and typological

plausibility in describing, explaining and predicting th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L2 grammar.

Empirical studies on a range of typologically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provided sufficient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PT-based universal hierarchy of the developmental sequence of L2

grammar, such as German, Italian, Japanese, English, to name a few. Empirical studies on L2

Chinese grammar have also contributed to testing the cross-linguistic applicability of PT to L2

Chinese grammar. The research scope, however, needs to be expanded,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 of

L2 Chinese syntax.

My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deeper into L2 Chinese acquisition at the syntactic level with

PT as its theoretical basis. I venture to examine more types of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s to

further test the applicability of PT-based processing procedures to Chinese syntax and to work out

Chinese-syntax-specific processing procedures. To address the research questions, I investigated

the acquisition sequence of a number of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s by eight students of different

L1 backgrounds and different proficiency levels enrolled in a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 in a

Chinese university over an academic year. I interviewed them respectively on a regular basis

to record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through free conversation and various communicative tasks.

論文摘要

97

All interviews were audio-recorded and transcribed. Based on a preliminary data analysis, the

observed learning sequence of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under investig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roposed sequence based on PT. The research findings will expand and enrich Processability

Theory and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exploration of development problem in SLA.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98

The development of L2 Chinese syntax around Topic: A descriptive study

張燕吟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is to document the development of L2 Chinese syntax around the

sentence Topic. Unlike many of the Indo-European languages in which a sentence is organized

around Subject-Predicate relations, a Chinese sentence is frequently organized around the Topic-

Comment relation, and the Topic is built into Chinese syntax. (Li and Thompson 1981, Huang

1984, Yuan 2005, Peltomaa 2006). The sentence Topic can be any major grammatical categories

(Xu and Langendoen 1985), the Topic position encodes the semantic feature of definiteness, and

the Topic function is determined by information structure: only the ‘presupposed’ information,

i.e., the information that is active i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interlocutors at the moment of

interaction (Lambrecht 1994), can be the sentence Topic.

Give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entence Topic in Chinese grammar, learning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s involves, to a large ext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ntence Topic both syntactically

and discourse-pragmatically. The present year-long study is aimed at documenting the Topic

development in the L2 Chinese of three English-speaking learners.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re guided by the Topic Hypothesis (Pienemann, Di Biase and Kawaguchi 2005) which

integrates discourse-pragmatic aspects into the processability-based account of the L2 syntactic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 a progression of the sentence Topic from being identified with

the sentence Subject at the initial stage, through to the Adjunct and finally to the sentence Object.

This developmental profile indicates the orderly nature of L2 syntax development that begins with

a fixed syntactic order and gradually becomes oriented towards a more pragmatic word order in

which the communicatively most prominent element, regardless of its grammatical category and

argument roles, takes the role of sentence Topic and is placed in the most prominent position, i.e.,

the Topic position.

論文摘要

99

Complementary learning tasks for online translation classes

Isabel Tasker 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

Changing student cohorts in tertiary Chinese courses require creative rethinking of established pedagogical practices. In many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it is observed that increasing number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th Mandarin Chinese is a first language, who are enrolled in non-language majors, select a unit or subject in Chinese language as an elective. Consequently at advanced levels of university Chinese programs both L1 Mandarin speakers and L2 learner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re in the same class group. For teachers, such diverse classes present significant pedagogical challenges, which easily become framed as problems. The challenges include class integration, learner engagement, and equitable assessment of learning.

However, the case study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ill view the situation in terms of overlapping and complementary strengths; I consider the affordances for learning which arise through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ve work in the zone of interchange between the students of different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This presentation will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and trial, in an advanced Chinese translation unit, of a structured assessed learning activity which pairs NS and NNS in a shared reflective translation task. To add a further level of complexity, the unit is offered in distance learning mode, and so the learning task must be designed for online interactive learning, delivered via the university’s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Moodle). The features and functionality of the system are therefore drawn upon to enable on-campus and off-campus learners to collaborate online in a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ask to produce joint translation texts. Critical reflection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task with a view to raising student awareness of the variety of beliefs and practices around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Preliminary evaluation suggests that such activiti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learning outcomes and engagement, facilitate further linguistic and intercultural interchange, and improve student social integration.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100

基於國際漢語概念的國別化教材內容安排

信世昌 台灣師範大學

漢語教學已從單一對外型的教學而走向寬闊多元的國際漢語教育,基於國際漢語的多

元包容的觀念,在漢語教材的編寫方面,在教材架構、故事場景、課文內容、詞匯用語與

跨文化內容等各方面,均應考慮到多元化及國別化的問題。

本報告主要在探討國際型的教材內容安排,並介紹一套針對德語區的漢語教材設計,

該教材所設定的場景包括了歐洲各地、上海及台北;課文故事的主角也基於場景而包括了

德國本地人、留學德國的華人、大陸人、台灣人、以及在上海與台北的德國人等不同身份。

生詞及用法則採兩岸並呈。文化的部分則採跨文化的概念,列出德國學生與華人交際所最

需了解的社會習慣。此外並製作了多媒體互動光碟,其影音及互動模式也表現了多元化的

安排。

論文摘要

101

越南漢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課程設計研究—以越南河內國家大學下屬外國語大學的漢語教學為例

阮黃英 越南河內國家大學

漢語和越南語同屬分析型語言,且有著長期的接觸與交流。兩種語言在語音、語義、

語法、語用等方面存在著相似之處,給越南漢語學習者帶來了一定的便利。但在具體的漢

語交際過程中越南的漢語學習者仍經常出現語義、語用等方面的偏誤,不利於語言交際能

力的提高,嚴重影響了交際效率,甚至出現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休克現象。筆者認爲,這

種偏誤與越南漢語教學中缺少具有科學性、全面性、系統性的獨立課程—漢越跨文化交際

課程有關。本文針對越南河內國家大學下屬外國語大學的漢語教學實際情況,以跨文化交

際與第二語言教學理論為依據,設計了漢越跨文化交際課程,探討了該課程在越南漢語教

學中的必要性、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問題,藉此希望能夠彌補越

南漢語教學中的不足。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102

留學生本科古代漢語教材內容分析

姚美玲 華東師範大學

目前國內外有許多高校面向留學生開設了古代漢語課程,編寫了古代漢語教材。各教

材編寫內容和體例互不相同。筆者編寫的留學生用《古代漢語》教材,以 HSK 六級以上水

平的留學生為教學對象,以了解和掌握古代漢語字、詞、句的基本知識,了解古代文化和

成語典故為教學目的,已經連續使用了四屆,對教材使用者的調查工作也一直在進行中。

經過分析,我們認為:文化背景的差異性,決定了留學生學習古代漢語的目的、方法與中

國學生完全不同,教材內容應當以愛情、修養、自然等主題為主,謹慎選取因中西文化差

異而不容易被留學生接受的主題。古漢語的基本知識,要以文字為主,其次詞匯,再次語法。

成語典故和文化常識,要以常用性、實用性、趣味性為原則,並能借此了解和傳播中國文化。

論文摘要

103

認知隱喻理論關照下的對外漢語教材的設計與實踐

黃良程 暨南大學

本文通過對認知隱喻理論的重新梳理來探究其對國際漢語教材編寫的意義,為國際漢

語教材的編寫提供新的理念。

本文通過文獻檢索統計,著重對比漢英概念隱喻的異同;通過問卷調查法考察華文學

院漢語高級班學生的隱喻能力;通過比較法,對比三套漢語教材在隱喻容量、隱喻密度及

隱喻介紹方面的情況;在認知隱喻理論和教材編寫理論的雙重關照下,對以培養隱喻能力

為綱的漢語教材的編寫理念、原則、方法等進行宏觀把握,對教材編寫的目標、教材體例

的安排、隱喻密度的控制、隱喻詞匯的選擇、文化知識的闡釋、練習形式的設計等進行詳

細說明。

本文將以編寫框架的構擬和樣課的設計作為最終理論成果,並對教材教法提出建議,

以期幫助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的操作。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104

Benchmark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students of diverse backgrounds: A university program of L2 Chinese courses in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諾敏、徐秀芬 香港科技大學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各地學習中文者日見增多,香港各大學近年也在不斷增加國

際學生的數量。不論是什麼專業的學生(文、理、工、商)都非常重視漢語學習,以及中

文水準和能力的培養。具有雙語能力者,往往畢業後可獲得更多的機會,更佳的職位和更

高的薪水。當中文不再只為了文化傳承,而是一種實用的能力時,除了海外的華裔學生需

要培養中文能力,越來越多其他族裔都開始學習中文,以提高競爭力。在這種趨勢和背景

下,本港大學以中文為第二語言的中文課程和測試的開發迫在眉睫,而設計課程和評估一

定離不開基準或標準。如果能夠妥善利用檢測工具定期檢視學習成果,一級一級建立學習

信心,更能事半功倍。為了協助學習者更加有效地瞭解、評估學習效果,本文作者採用現

有的幾個典型的以中文為第二語言的考試(如:HSK, BCT, TOCFL 等)作為科大對外漢語課

程設計的基準,以適應不同學習者的學習要求。而這些考試或測試又分別基於現存的幾個

通用標準或大綱,如,《國際漢語能力標準》(2007),《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2008)

等。

上述各漢語考試之間的內部關係如何對照?各種測試和標準/大綱之間的關係又如何?

本港、甚至海外和內地漢語課程的設計和上述基準 / 標準 / 大綱的關係又如何?如何在標

準、大綱、測試、和課程之間找到平衡?這是很多從事漢語教學的人員關心的問題。

本文擬基於科大學生來源、特點,從上述現有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或外語的測試和基

準出發,研究漢語測試、標準和課程之間的關係,在分級測試和課程設計上為國際漢語教

學和研究做出貢獻。

論文摘要

105

三談編纂對外漢語漢外學習詞典的若干問題

鄭定歐 香港

北美詞典學會(Dictionary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2009 年 8 月在美國 Indiana

大學舉行了第 17 屆年會,主題是「學習詞典學」。從中十分明晰地傳遞了專家們達致

的三項原則:低起點(focus on beginners’level);句本位(focus on sentence

syntax);雙語化(focus on bilingual dimension)。本論文繼鄭定歐 2011、2013 的

論述,於第一部分介紹在編的對外漢語漢外(a)橫向系列化詞典和(b)縱向等級化詞

典的設計框架;於第二部分指出當前對外漢語漢外學習詞典編纂中所遇到的瓶頸,為詞語

塊化(lexical chunking)、功能標注(functional labeling)和價位順譯(parallel

valency translation)的問題。論文舉【幫忙 / 幫助】為例說明本人之處理方法。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106

從河北昌黎方言的「著」入手試析現代漢語「著」的來源

關辛秋、錢悅 中央民族大學

在河北省昌黎縣鄉村的口語中有「我剛才吃飯著,沒聽到電話鈴聲。」「你幹啥去著?」

「幹啥去著呀?」「聽說前天你們村裡組織春遊著,你去著沒?」「等我有錢著……」等

帶有「著」的句子。

現代漢語普通話中「著」主要表示動作或狀態的持續和進行,昌黎方言的語料顯示「著」

還能表示將來和動作的完成。當表示完成時,昌黎方言中的「著」往往用在句末或疑問語

氣詞之前,相當於普通話中的「了」;當表示將來時,也必須用在句末或語氣詞之前,並

且表示說話者希望助詞「著」之前的動作能夠發生。

本文以漢語史的發展、歷史上昌黎地區滿通古斯語族語言與漢語的語言接觸為研究線

索嘗試解釋昌黎方言中「著」的語法特征,從而推測現代漢語動態助詞「著」的來源。

論文摘要

107

會意字研究與對外漢字教學

張瑩瑩 福建師範大學

漢字系統中,形聲字同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方面會意字最

典型地展示了漢字的表意功能,會意字雖說產生的歷史不如象形字那麼古老,數量上也遠

比不過形聲字,但其表意特徵在整個系統中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也具有鮮明的漢字特

點。因此,本研究擬以《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裡的會意字為研究對像,窮盡分析,

探其源流,並按照會意方式將其歸類。同時引入「語境」概念,將漢字會意字的會意語境

分為三種:特定語境;一般語境;以及抽象語境。同時我們提倡在會意字教學過程中實行

語境教學法,這不但可以彌補漢字教學法上的不足,而且有助於提高漢字識字效率,同時

有利於學生了解和理解中華文化。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108

受事主語句語法特徵及句式語義研究

賀曉玲 南洋理工大學

受事主語句是漢語中最基本、最古老的句式之一,如:

(1)貞:龜以(龜被以)(合集 8994)

(2)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左傳.隱公元年》)

(3)杯子打破了。

(4)信寄走了。

對於這一句式的語法特徵,文獻中已達成較為普遍的認識,如:動詞的受事(不限

於受事)作主語,主語多為非生命體名詞,也存在少量生命體名詞作主語的情況。謂語為

非光杆動詞的複雜結構(龔千炎 1980;李臨定 1986;陳建民 1986;呂文華 1987;王還

1987; 宋玉柱 1991;李珊 1994;周寶寬 1995)。然而,關於受事主語的句式語義的研究,

目前文獻存在較大分歧,早期的研究,一般關注受事主語句與被字句的轉換關係,將受事

主語句冠為「意念被動句」或「無標記被動句」(黎錦熙 1924;龔千炎 1980;李珊1994等)。

隨後的研究越來越多關注受事主語句與「被」字句的差異與不可轉換性。「意念被動句」

隨之式微,學術界傾向使用「受事主語句」這一術語。

由於認識到「被動說」的不足, 有學者提出「話題句」說,認為受事主語句是賓語提

前的話題句。(Chao 1968; Li&Thompson 1976; 朱德熙 1985;徐通鏘 1997;胡裕樹 范

曉 1985;石毓智 2001; Xu & Langendoen 1985, Shi Dingxu 2000; 袁毓林 1996 200;

徐烈炯 劉丹青 1998, LaPolla 1993 )可是,持這一觀點的學者並未充分討論受事主語

句與標準話題句,如「信我寄走了」的差異。

雖然受事主語句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使用頻率極高的句式,(趙元任 1968;Tao &

Thompsom 1994),然而在國際漢語教學上,受事主語句的教學一直得不到恰當的重視及其

有效的教學。「意念被動句」的說法使教師在教學中在解釋這一句式的語義,以及何時應

論文摘要

109

該使用這一句式時一籌莫展,學生們要麼回避使用受事主語句,要麼在該用受事主語句的

時候一概用「被」字句取而代之 ( 吳門吉 2005;趙煥改 2007;黃曉慧 2012),如:

(5)﹡ 教室被打掃了。

(6)﹡ 作業被批改了。

(7)﹡ 那件衣服已經被洗過了。」

(8)﹡ HSK 考試馬上到了,被大家害怕。

(9)﹡ 信被我寄朋友那裡了。

綜上所述,目前的研究仍未能很好地分析受事主語作為一個獨立句式的句式語義,也

未能很好地解釋,受事主語句作為漢語語法系統中一個基本句式與其他句式的關係,例如,

受事主語句與「被」字句、SVO 句、「把」字句、話題句在語法系統中的依存關係。

本文收集了 1851 例受事主語句,其中一部分是以《動詞大詞典》中的動詞為基礎,從

中找出的受事主語句;另一部分則是自造的受事主語句(某些動詞在字典中雖然不能找到

受事主語句的例句,但是可以造出的合格受事主語句)。我們將以謂語語法特徵為基準,

對 1851 例受事主語句作不同分類,在逐類分析受事主語句的句式語義的基礎上,最終歸

納出受事主語句統一的句式語義。我們將進一步以構式語法(Construction Grammar)

(Goldberg 1995,2003; Croft 1993, 199, 2001,2004)作為理論指導,討論分析受事

主語句在語法系統中的地位,它與被字句,把字句、SVO 句、話題句的關係。文章最後,我

們將試圖為國際漢語教學提出教材編寫,課堂教學方面的建議。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110

從《現代漢語詞典》(第 6 版)增收的港澳地區詞語看香港書面語的詞匯規範和語文教學問題

蕭敬偉、林宇珊 香港大學

香港書面語在詞語、句法、語用等層面跟內地的規範漢語存有距離,不少學者稱之為

「港式中文」,把它視作規範漢語的「地方變體」。然而,隨着互聯網時代來臨,中國大陸、

臺灣、香港、澳門等地的語言相互滲透,卻是當前漢語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漢語詞典》

作為內地影響最深遠的規範型詞典,在 2012 年修訂的第 6 版中,增收了近年流行於港澳臺

地區的外來詞、方言詞和社區詞;繼「埋單」、「炒魷魚」之後,「八卦」、「搞掂」、「無

厘頭」等深具「港式中文」色彩的詞語,也正式進入規範漢語詞匯之列。這正反映了港澳

地區語言對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影響。本文就《現代漢語詞典》(第 6 版)從港澳地區吸收

的新詞新義,按「必要性」、「普遍性」、「明確性」等原則加以考察,並嘗試探討這些

地區語詞入文,對香港書面語詞匯規範和語文教學有何意義,以就正於方家學者。

論文摘要

111

中文學院簡介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成立於 1927 年,八十多年以來,我們以傳承國粹、貫通中西文

化為辦學宗旨,歷經幾代學者的辛勤開墾耕耘,建立起深厚的學術傳統和學科規模,成

為具有國際影響的漢語言文學、歷史、翻譯的重要教研機構。中文學院目前由學院本部、

中文增補課程及漢語中心三部分組成。

學院本部開設的學士課程包括中國語言文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文史、中英翻譯

各四種主修及副修課程。中國語言文學課程分為語言和文學兩類,前者重在從語言學的

角度學習和研究漢語,後者研習文學理論、寫作、中國古代和現代文學作品以及中國文

學史的發展脈絡。中國歷史文化課程含斷代史、宗教史、思想史、教育史、交通史、華

僑史、近代史、科技史、法制史、文化史等,目的在指導學生學習與研究中國歷史文化,

培養史學人才。中英翻譯課程內容包括翻譯理論、語文研究、譯文評析、翻譯實習等課

題。

本院的研究生課程分修課式和研究式兩類。我們開設的中國語言文學和中國歷史研

究兩種修課式碩士課程,廣受現職教師和社會人士歡迎。至於論文式碩士和博士課程,

則全日制、兼讀制兼備,並設有獎學金;課程內容涵蓋全面,惟名額有限,競爭相當激烈。

中文增補課程提供全校必修的實用中文課程。內容包括漢語知識、溝通技巧和各類

文書寫作方法。課程設計以學習效果為本,強調學生主動探索及研習。教學上加強專業

寫作訓練,更多地採用電子平台和引入普通話元素,並將繼續與各對應院系商議協作,

務求令課程內容更切合同學需要。

漢語中心主要提供普通話及廣州話課程。我們開設了一至八級的漢語課程,廣州話

初、中級課程,以及各種中國文化課程,以供國際學生選修。中文證書課程為二年制密

集式語文訓練課程,主要供外籍人士修讀。此外,漢語中心也提供不同種類、不同程度

的本科生普通話課程,供同學選讀。

注重學術研究是中文學院的優秀傳統,我們視研究為辦學的生命。學院師資力量雄

厚,人才輩出,研究基金充足,在各個研究領域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實力,中英文出版物

眾多,成果斐然。學院每年都大量地主持或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定期召開國際學術

研討會,定期出版《東方文化》和《明清史集刊》兩種具有國際影響的學術期刊。我們

的目標在於從事具有最前沿的學術視角而又是扎根於最牢固的實證基礎上的關於中國文

史與翻譯的研究,充分利用香港作為東西方碰撞和交融的焦點位置,培養有關方面的尖

端研究人才,推動中西學術深層交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112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籌備委員會

主  席

施仲謀

秘書長

陳欣欣

委  員( 按漢語拼音序排列 )

杜若鴻  馮錦榮  管海瑾  何偉幟

宋  耕  宋家怡  萬慧中  吳存存

楊  虹  楊  煜  張  偉  周品晶

外務組

何偉幟(主任)  張  偉  彭嘉儀  鄺美蘭 

會務組

楊  煜(主任)  萬慧中  管海瑾  梁綺文 

秘書組

杜若鴻(主任)  何美莊  陳美梅  蔡子傑

  

總務組

宋家怡(主任)  許嘉禮  鄧思陽  葛潔玲  鄺養好

學生助理( 按漢語拼音序排列 )

陳家汶  鄧栢良  方樂琳  侯展慧  黃  昊  黃振揚 

梁雅婷  列瑋彤  林惠珊  林嘉希  劉子晴  施  唐 

蘇麗冰  蕭蔚琳  楊庭拔  袁瓊華  曾凱欣  鄭志輝

鳴  謝

Sir Kenneth Fung Ping Fan Foundation Trust I

Louis Cha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