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培养...

4
ISSN1672-4305 CN12-1352 / N LABORATORY SCIENCE 22 2019 10 Vol 22 No 5 Oct 2019 实习与实训 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培养 应用化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闽江学院 海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针对地方应用型普通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实践培养环节以闽江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平台 建设为例对该实习基地的实习模式课程开发和考核管理等工作进行了分析对闽江学院和福州一化之间 校企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平台的建设成效进行了总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高校和企业之间如何开 展产学研合作地方高校如何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实习教学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关键词专业实习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doi10.3969 / j.issn.1672-4305.2019.05.036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applied chemistry talents through coope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o build a practice base YANG Ping (Ocean College, Minjiang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training for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local application of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ship mod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management of the practice base, and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the cooperation be⁃ tween Minjiang University and Fuzhou Yihua on production, study and research,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raining platform. How to develop production-teaching-research combination between uni⁃ 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how to carry out the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and the reform of practice teaching; some beneficial discussion was doing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in the market econom⁃ ic environment. Key words: professional practice; practice base;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explore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项目编号201702068008) ;福建省一般本科院校办学水 平提升计划建设项目 项目编号闽教高 〔2012〕160 ); 闽江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项 项目编号闽院教 171 )。 应用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除了 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求具有很强的动手 能力创新意识专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 了解社会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的重要 途径 [1] 学生通过专业实习活动走进工厂企业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让 他们在走向社会之前能初步地了解社会了解与专 业相关的行业与企业的需求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和 将来的求职就业服务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然而高校去企业进行专业实习教学活动困难很多 [2] 大的困难在于虽然可以通过各种关系安排学生到 企业进行各种实习活动但学生亲自操作的机会不 至于生产效果如何为什么会如此安排生产等等 学生没有深刻的印象另外学生在大三以前许多 实验或认识实习多是课程实习是单元实习从培养 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角度迫切需要建设一些综合 性的实习场所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际操作 [3] 我们认为建立一个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系统配套 有工程设备等内容的能解决学生吃练的实

Transcript of 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培养...

Page 1: 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培养 应用化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企业最感兴趣的是什 么?一是高校的人才优势,二是高校的研发实

 ISSN1672-4305CN12-1352 N

实    验    室    科    学

LABORATORY  SCIENCE第 22 卷  第 5 期  2019 年 10 月

Vol1049008 22  No1049008 5   Oct1049008 2019

实习与实训

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培养应用化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杨  平(闽江学院 海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 针对地方应用型普通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实践培养环节 以闽江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平台

建设为例 对该实习基地的实习模式 课程开发和考核管理等工作进行了分析 对闽江学院和福州一化之间

校企产学研合作 共建实习实训平台的建设成效进行了总结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对高校和企业之间如何开

展产学研合作 地方高校如何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实习教学的改革 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关键词 专业实习 实习基地 产学研合作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jissn1672-4305201905036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applied chemistry talents throughcoope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o build a practice base

YANG Ping(Ocean College Minjiang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training fo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local application of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ship mode curriculum developmentand assessment management of the practice base and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Minjiang University and Fuzhou Yihua on production study and research and the constructionof practical training platform How to develop production-teaching-research combin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how to carry out the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and the reform of practiceteaching some beneficial discussion was doing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in the market economic environmentKey words professional practice practice base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explore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01702068008)福建省一般本科院校办学水

平提升计划建设项目 (项目编号闽教高

〔2012〕160 号)闽江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项

目(项目编号闽院教 171 号)

    应用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求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 专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社会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1] 学生通过专业实习活动走进工厂企业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让

他们在走向社会之前能初步地了解社会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与企业的需求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和将来的求职就业服务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然而高校去企业进行专业实习教学活动困难很多[2]最大的困难在于虽然可以通过各种关系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各种实习活动但学生亲自操作的机会不多至于生产效果如何为什么会如此安排生产等等学生没有深刻的印象 另外学生在大三以前许多实验或认识实习多是课程实习是单元实习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角度迫切需要建设一些综合性的实习场所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际操作[ 3 ] 因此我们认为建立一个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系统配套有工程设备等内容的能解决学生吃住学练的实

习基地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工作

1  应用化学专业实习基地的建立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地方高校在学生

实习教学方面均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1)实习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加之企业实行

岗位责任制车间不敢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学生只

能站在一旁充当看客学习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2)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再有接受学生实习的

动力加上学校实习经费紧张学生人数增加希望

重现过去那种国家大包大揽的传统实习模式已不现

实[ 4 - 5] 基于上述原因2012 年开始我们主动出

击寻找适合学生培养的校外实习基地经多次努

力2013 年闽江学院(以下简称ldquo我院rdquo)与福州一

化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签约双方共同进行闽

江学院与福州一化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实

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福州一化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百家重

点骨干企业 是亚洲最大的氯酸盐生产厂家发泡

剂 ADC 国内最大生产厂家之一并以技术质量领

先优势开发了适应新兴产业的高要求高档次的系

列品种 厂区占地面积 10 多万平方米生产装置综

合技术水平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产品获全国质量最

高奖ldquo国家银质奖rdquo并荣获ldquo全国用户满意产品rdquo称号 ldquo八middot五rdquo期间连续两年列入全国 500 家最佳

效益工业企业 ldquo九middot五rdquo期间公司投资 7 亿元建

设了永泰屏南南平三大生产基地每个生产基地

可同时接收 20~30 名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实习闽江学院mdash福州一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按照

政府主导行业支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互动资源共享的模式进行建设 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实习基

地建设规划共同开发实习基地的建设项目学生的

实践教学按企业标准管理基地用于教学时是学生

的实习实训场所用于产品生产时是企业的生产车

间功能转换便捷按照ldquo在生产中育人在育人中

生产rdquo的运行机制运行实现校企环境融合校企文

化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

选择福州一化集团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无论

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是颇具优势的 学生在基地实习

期间能参加企业提供的企业课程培训企业还可提

供多个实习岗位进行实习锻炼

2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成效

专业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自己

各方面能力扩展视野的机会它的成功除了需要有

雄厚的硬件基础外还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

管理作保证[6]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院在学生

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方面逐步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

的运作管理模式21  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平台

实现校企双赢

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我们认为最

重要的工作是如何正确处理好企业生产经营与高校

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要坚持

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 企业最感兴趣的是什

么 一是高校的人才优势二是高校的研发实

力[7] 因此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我们始终

坚持项目带动的校企合作模式并将其做为实践教

学基地建设的中心工作来抓 我们深知有了项目

带动实习基地的实训项目高素质的实习实训教学

团队等各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在实处实现实践教学

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

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利用企

业的生产条件共同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 近几年闽江学院与福州一化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共

同开展了《高纯过氧化氢制备技术》《环己酮可控

清洁氧化开发与产业化研究》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共同申请了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多磺酸基酸性功能

化离子液体制备有机过氧化物的方法》 (专利号2013105099076) 目前校企双方正在酝酿合作开

发新项目《工业废水 TOC 深度处理设备》有了双方多次产学研合作的基础闽江学院与

福州一化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

设方面逐步走向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近几年基地

累计承担了我院 700 多名学生(共计 12 批)的实习

任务 2013 年基地获批福建省首批大学生校外实

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立项22  建立了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双方合作进行企

业课题的开发

一次成功的实习首先需要一支稳定的指导教

师队伍要求指导实习的教师政治思想过硬实践经

验丰富有责任心有一定业务水平 每年学生赴

基地进行专业实习时我们都根据这个原则选派实习

带队教师福州一化集团也会为我们的实习学生配

备多位企业教师进行指导 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

企业生产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基地教师还开发建设

了 5 门实习实训课程ldquo双氧水生产工艺原理rdquoldquo氯酸盐生产的工艺原理rdquoldquo典型化工生产设备rdquoldquo自动化控制原理与过程rdquoldquo化工生产基本操作rdquo 基

地对开发的课程有两个要求一要结合企业的生产

实际二要着重体现化工生产的新技术新材料新

831                    

杨平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培养应用化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设备新工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23  改革实习模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实习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身

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8 - 9 ]对此我们从以下 3 个方面进行了改革231  校内培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分为两个阶

段第一阶段学生在我院海洋学院虚拟仿真实验室

进行模拟实习详细了解化工企业各个单元操作第二阶段学生到基地进行实习在基地实习期间学生上午学习企业课程(由基地聘请的 8 到 10 位一

化集团工程技术人员授课)下午学生深入各个生

产车间跟班了解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了解生产工

艺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将上午所学的知识在实习岗

位上边实习边消化232  重点实习与参观实习相结合

学生的专业实习主要安排在福州一化实习基地

进行 实习时间安排 3 个星期另外再安排 1 个星

期组织学生到别的企业进行专业见习 这样做可大

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免除学生一直在一个企业实习

太久而产生的枯燥感除此之外我院还会定期邀请

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管和技术人员到校给学生进行专

题讲座组织学生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大大激发了学

生的实习动力233  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

学生在基地实习期间我们与企业的管理和技

术部门合作将企业的一些技术改造与革新的内容

设定为学生毕业设计的题目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

中收集毕业设计素材数据完善毕业设计思路实习结束后组建毕业设计团队 由于毕业设计题目来

源于工厂实际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兴趣

和学习工作的热情对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也起到

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将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阶

段的教学任务合并为一个阶段进行实施无疑是实

习基地建设的一条新路24  实习基地管理模式的创新

241  学生实习的检查与沟通制度

学生进入基地进行实习之前每个学生会领到

一个实习记录本要求学生详细记录每天的实习内

容 带队教师每周都会对学生的实习日记学生的

出勤情况进行检查签字 学生实习领导小组每周

也要同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和解决学生在

实习中遇到的学习生活问题听取企业指导教师的

意见以及对实习管理的建议 实习中出现问题并不

可怕如果能及时地发现并有效地加以解决对于学

生来说是走向社会前的一种锻炼对其以后走向工

作岗位也都是一种财富242  基地教学考核管理

基地制定了详细的学生实习成绩评定考核办

法 实习前我们为每位学生配发了记录本要求学

生在实习期间必须坚持写工作学习日记(每周至少

3 次)并要求教师每周检查签名 实习结束后每位

学生要提交实习总结报告实习单位相关产品或工

艺考查报告各一份 基地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

的表现工作态度工作日记总结报告等对学生进

行综合考核243  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专业

实习的重要目标之一[10] 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进

行实习学生就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

着闽江学院的形象要学会自己管理好自己 而要

完成好实习任务每一个成员都要有团队意识互相

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通过几个星期的实习学生回到学校后我们普遍感到他们成熟多了一名

学生在实习总结报告中这样写道ldquo通过实习让我

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大家都明白社会

上人际交往十分复杂但是具体怎么个复杂法我想

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

感受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

(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样把

握了 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

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 这次实习让我学到了

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

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同时使我深深

体会到我们务必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

学习不断积累 没有自学潜力的人迟早是要被企

业和社会所淘汰rdquo

3  结语

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多年来在闽

江学院mdash福州一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对提高学生

的综合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实习时学生不

仅在各个生产岗位上受到实训了解了企业文化和

企业管理也受到了比较系统的企业课程培训实习

效果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肯定随着教育改革的深人在越来越提倡实践重要

性的今天作为教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mdash专业实习势必也需要不断的变革 从其形式到内容都需要我

们大家开拓思路集思广益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去建

立一个紧张有序生动活泼的实习局面提高实习教

(下转第 143 页)

931

张国华等改进企业实训模式在独立学院中的应用与实践

图 4  实训效果对比图

照要求全班完成所有的人数占比ldquo团队配合rdquo是指

小组成员符合考评团队合作开发要求的占比ldquo项目实用性rdquo是指项目符合实际应用场合的占比ldquo健壮性rdquo是指项目容错能力强的项目占比ldquo项目文档

完成度rdquo是指符合软件文档规范的全班占比 从图

4 中可以看出14(5)班采用了改进的实训方法各个方面平均数据均要优于 13(1)班

5  结语

ldquoweb 程序设计rdquo实训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

活更是一项良心活 如何做到切实提高学生的

web 开发能力以满足企业需求使得学生走上开发

岗位就能够做到无缝对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web 应用开发技术更新快需求大类似微信 web 开

发等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所以教师教学绝对不

能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而应该不断走进

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开发模式技术发展 只有自

己的理念跟上企业的发展自己教学的内容才能与

生产实践不脱节才能切实为学生服务从而提高我

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所以后续将继续

做好课程体验项目建设开发微视频等工作进一步

推广该种实训模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 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 J] 电

化教育研究2011(5)105-109[2]   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78-81[3]   王斌实验室开放式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 实验技术与

管理201128(8)286-287[4]   朱学伟朱昱徐小丽 基于碎片化应用的微型学习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2011(12)91-94[5]   王晓岗张星李静等 开放实验教学管理研究[ J] 实验技术

与管理201229(4) 155-157[6]   盖江南赵自强姜广峰ldquo大化工rdquo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95-98[7]   迟宗正赖晓晨惠煌等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新教学模式研

究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 5) 232-235[8]   陶辉锦尹健周珊等 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实验室管理[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3)25-27[9]   杨俊峰黎建辉杨风雷深层网站 Ajax 页面数据采集研究综

述[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0(6)1606-1610[10]   林建董亚波朱淼良基于 J2EE 的数据访问技术设计模式

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14)129-131[11]   郭昱吴清烈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定制客户需求响应模型及

其节点的选择与分布[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S2)1-6

[12]   刘越云计算综述与移动云计算的应用研究[ J] 信息通信技

术20104(2)14-20[13]   韩阜益陈建荣唐俊峰等 基于 Web 技术的固定资产报废

处置服务平台[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36(2)285-288

收稿日期2018-06-19修改日期2018-09-21作者简介张国华(1981-)男江苏南通人硕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

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上接第 139 页)学质量培养素质全面的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性

人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刘建文曾嵘王治国等化工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浅析[J] 广州化工201745(13)175-177[2]   舒庆肖婧张彩霞等以ldquo创新rdquo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化工专业

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 社会科

学版)201718(3)142-144[3]   陈小鹏梁杰珍王琳琳等以ldquo工程性rdquo和ldquo创新性rdquo为核心的

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J] 化工高等教

育2017(5)58-63[4]   高筠高校化工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问题与措施[ J] 广东化

工201744(22)153-154[5]   张杰宋应华王瑞琪化工生产实习所处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J] 广州化工201644(6)201-203

[6]   沈启慧陈萍应用化学生产实习的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 广州化工201644(6)217-219[7]   洪浩群张海燕地方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协

同创新模式探讨[J] 高分子通报2016(1)87-90[8]   吴雪梅张述伟潘艳秋等构建适合工程教育实践的化工认

识实习新模式[J] 化工高等教育2015(2)35-37[9]   李莉陈红祥周瑜等浅议应用化学专业的生产实习教学

[J] 广东化工201542(21)178-179[10]   梁宏王兵熊平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的探讨[ J] 成

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18(1)100-102

收稿日期2018-04-18修改日期2018-07-30作者简介杨平(1962-)男陕西紫阳人本科副教授研

究方向为环境水污染控制

341

Page 2: 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培养 应用化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企业最感兴趣的是什 么?一是高校的人才优势,二是高校的研发实

习基地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工作

1  应用化学专业实习基地的建立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地方高校在学生

实习教学方面均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1)实习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加之企业实行

岗位责任制车间不敢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学生只

能站在一旁充当看客学习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2)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再有接受学生实习的

动力加上学校实习经费紧张学生人数增加希望

重现过去那种国家大包大揽的传统实习模式已不现

实[ 4 - 5] 基于上述原因2012 年开始我们主动出

击寻找适合学生培养的校外实习基地经多次努

力2013 年闽江学院(以下简称ldquo我院rdquo)与福州一

化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签约双方共同进行闽

江学院与福州一化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实

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福州一化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百家重

点骨干企业 是亚洲最大的氯酸盐生产厂家发泡

剂 ADC 国内最大生产厂家之一并以技术质量领

先优势开发了适应新兴产业的高要求高档次的系

列品种 厂区占地面积 10 多万平方米生产装置综

合技术水平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产品获全国质量最

高奖ldquo国家银质奖rdquo并荣获ldquo全国用户满意产品rdquo称号 ldquo八middot五rdquo期间连续两年列入全国 500 家最佳

效益工业企业 ldquo九middot五rdquo期间公司投资 7 亿元建

设了永泰屏南南平三大生产基地每个生产基地

可同时接收 20~30 名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实习闽江学院mdash福州一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按照

政府主导行业支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互动资源共享的模式进行建设 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实习基

地建设规划共同开发实习基地的建设项目学生的

实践教学按企业标准管理基地用于教学时是学生

的实习实训场所用于产品生产时是企业的生产车

间功能转换便捷按照ldquo在生产中育人在育人中

生产rdquo的运行机制运行实现校企环境融合校企文

化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

选择福州一化集团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无论

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是颇具优势的 学生在基地实习

期间能参加企业提供的企业课程培训企业还可提

供多个实习岗位进行实习锻炼

2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成效

专业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自己

各方面能力扩展视野的机会它的成功除了需要有

雄厚的硬件基础外还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

管理作保证[6]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院在学生

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方面逐步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

的运作管理模式21  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平台

实现校企双赢

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我们认为最

重要的工作是如何正确处理好企业生产经营与高校

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要坚持

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 企业最感兴趣的是什

么 一是高校的人才优势二是高校的研发实

力[7] 因此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我们始终

坚持项目带动的校企合作模式并将其做为实践教

学基地建设的中心工作来抓 我们深知有了项目

带动实习基地的实训项目高素质的实习实训教学

团队等各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在实处实现实践教学

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

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利用企

业的生产条件共同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 近几年闽江学院与福州一化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共

同开展了《高纯过氧化氢制备技术》《环己酮可控

清洁氧化开发与产业化研究》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共同申请了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多磺酸基酸性功能

化离子液体制备有机过氧化物的方法》 (专利号2013105099076) 目前校企双方正在酝酿合作开

发新项目《工业废水 TOC 深度处理设备》有了双方多次产学研合作的基础闽江学院与

福州一化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

设方面逐步走向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近几年基地

累计承担了我院 700 多名学生(共计 12 批)的实习

任务 2013 年基地获批福建省首批大学生校外实

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立项22  建立了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双方合作进行企

业课题的开发

一次成功的实习首先需要一支稳定的指导教

师队伍要求指导实习的教师政治思想过硬实践经

验丰富有责任心有一定业务水平 每年学生赴

基地进行专业实习时我们都根据这个原则选派实习

带队教师福州一化集团也会为我们的实习学生配

备多位企业教师进行指导 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

企业生产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基地教师还开发建设

了 5 门实习实训课程ldquo双氧水生产工艺原理rdquoldquo氯酸盐生产的工艺原理rdquoldquo典型化工生产设备rdquoldquo自动化控制原理与过程rdquoldquo化工生产基本操作rdquo 基

地对开发的课程有两个要求一要结合企业的生产

实际二要着重体现化工生产的新技术新材料新

831                    

杨平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培养应用化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设备新工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23  改革实习模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实习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身

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8 - 9 ]对此我们从以下 3 个方面进行了改革231  校内培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分为两个阶

段第一阶段学生在我院海洋学院虚拟仿真实验室

进行模拟实习详细了解化工企业各个单元操作第二阶段学生到基地进行实习在基地实习期间学生上午学习企业课程(由基地聘请的 8 到 10 位一

化集团工程技术人员授课)下午学生深入各个生

产车间跟班了解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了解生产工

艺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将上午所学的知识在实习岗

位上边实习边消化232  重点实习与参观实习相结合

学生的专业实习主要安排在福州一化实习基地

进行 实习时间安排 3 个星期另外再安排 1 个星

期组织学生到别的企业进行专业见习 这样做可大

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免除学生一直在一个企业实习

太久而产生的枯燥感除此之外我院还会定期邀请

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管和技术人员到校给学生进行专

题讲座组织学生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大大激发了学

生的实习动力233  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

学生在基地实习期间我们与企业的管理和技

术部门合作将企业的一些技术改造与革新的内容

设定为学生毕业设计的题目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

中收集毕业设计素材数据完善毕业设计思路实习结束后组建毕业设计团队 由于毕业设计题目来

源于工厂实际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兴趣

和学习工作的热情对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也起到

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将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阶

段的教学任务合并为一个阶段进行实施无疑是实

习基地建设的一条新路24  实习基地管理模式的创新

241  学生实习的检查与沟通制度

学生进入基地进行实习之前每个学生会领到

一个实习记录本要求学生详细记录每天的实习内

容 带队教师每周都会对学生的实习日记学生的

出勤情况进行检查签字 学生实习领导小组每周

也要同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和解决学生在

实习中遇到的学习生活问题听取企业指导教师的

意见以及对实习管理的建议 实习中出现问题并不

可怕如果能及时地发现并有效地加以解决对于学

生来说是走向社会前的一种锻炼对其以后走向工

作岗位也都是一种财富242  基地教学考核管理

基地制定了详细的学生实习成绩评定考核办

法 实习前我们为每位学生配发了记录本要求学

生在实习期间必须坚持写工作学习日记(每周至少

3 次)并要求教师每周检查签名 实习结束后每位

学生要提交实习总结报告实习单位相关产品或工

艺考查报告各一份 基地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

的表现工作态度工作日记总结报告等对学生进

行综合考核243  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专业

实习的重要目标之一[10] 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进

行实习学生就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

着闽江学院的形象要学会自己管理好自己 而要

完成好实习任务每一个成员都要有团队意识互相

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通过几个星期的实习学生回到学校后我们普遍感到他们成熟多了一名

学生在实习总结报告中这样写道ldquo通过实习让我

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大家都明白社会

上人际交往十分复杂但是具体怎么个复杂法我想

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

感受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

(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样把

握了 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

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 这次实习让我学到了

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

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同时使我深深

体会到我们务必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

学习不断积累 没有自学潜力的人迟早是要被企

业和社会所淘汰rdquo

3  结语

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多年来在闽

江学院mdash福州一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对提高学生

的综合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实习时学生不

仅在各个生产岗位上受到实训了解了企业文化和

企业管理也受到了比较系统的企业课程培训实习

效果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肯定随着教育改革的深人在越来越提倡实践重要

性的今天作为教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mdash专业实习势必也需要不断的变革 从其形式到内容都需要我

们大家开拓思路集思广益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去建

立一个紧张有序生动活泼的实习局面提高实习教

(下转第 143 页)

931

张国华等改进企业实训模式在独立学院中的应用与实践

图 4  实训效果对比图

照要求全班完成所有的人数占比ldquo团队配合rdquo是指

小组成员符合考评团队合作开发要求的占比ldquo项目实用性rdquo是指项目符合实际应用场合的占比ldquo健壮性rdquo是指项目容错能力强的项目占比ldquo项目文档

完成度rdquo是指符合软件文档规范的全班占比 从图

4 中可以看出14(5)班采用了改进的实训方法各个方面平均数据均要优于 13(1)班

5  结语

ldquoweb 程序设计rdquo实训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

活更是一项良心活 如何做到切实提高学生的

web 开发能力以满足企业需求使得学生走上开发

岗位就能够做到无缝对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web 应用开发技术更新快需求大类似微信 web 开

发等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所以教师教学绝对不

能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而应该不断走进

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开发模式技术发展 只有自

己的理念跟上企业的发展自己教学的内容才能与

生产实践不脱节才能切实为学生服务从而提高我

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所以后续将继续

做好课程体验项目建设开发微视频等工作进一步

推广该种实训模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 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 J] 电

化教育研究2011(5)105-109[2]   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78-81[3]   王斌实验室开放式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 实验技术与

管理201128(8)286-287[4]   朱学伟朱昱徐小丽 基于碎片化应用的微型学习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2011(12)91-94[5]   王晓岗张星李静等 开放实验教学管理研究[ J] 实验技术

与管理201229(4) 155-157[6]   盖江南赵自强姜广峰ldquo大化工rdquo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95-98[7]   迟宗正赖晓晨惠煌等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新教学模式研

究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 5) 232-235[8]   陶辉锦尹健周珊等 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实验室管理[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3)25-27[9]   杨俊峰黎建辉杨风雷深层网站 Ajax 页面数据采集研究综

述[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0(6)1606-1610[10]   林建董亚波朱淼良基于 J2EE 的数据访问技术设计模式

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14)129-131[11]   郭昱吴清烈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定制客户需求响应模型及

其节点的选择与分布[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S2)1-6

[12]   刘越云计算综述与移动云计算的应用研究[ J] 信息通信技

术20104(2)14-20[13]   韩阜益陈建荣唐俊峰等 基于 Web 技术的固定资产报废

处置服务平台[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36(2)285-288

收稿日期2018-06-19修改日期2018-09-21作者简介张国华(1981-)男江苏南通人硕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

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上接第 139 页)学质量培养素质全面的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性

人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刘建文曾嵘王治国等化工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浅析[J] 广州化工201745(13)175-177[2]   舒庆肖婧张彩霞等以ldquo创新rdquo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化工专业

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 社会科

学版)201718(3)142-144[3]   陈小鹏梁杰珍王琳琳等以ldquo工程性rdquo和ldquo创新性rdquo为核心的

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J] 化工高等教

育2017(5)58-63[4]   高筠高校化工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问题与措施[ J] 广东化

工201744(22)153-154[5]   张杰宋应华王瑞琪化工生产实习所处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J] 广州化工201644(6)201-203

[6]   沈启慧陈萍应用化学生产实习的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 广州化工201644(6)217-219[7]   洪浩群张海燕地方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协

同创新模式探讨[J] 高分子通报2016(1)87-90[8]   吴雪梅张述伟潘艳秋等构建适合工程教育实践的化工认

识实习新模式[J] 化工高等教育2015(2)35-37[9]   李莉陈红祥周瑜等浅议应用化学专业的生产实习教学

[J] 广东化工201542(21)178-179[10]   梁宏王兵熊平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的探讨[ J] 成

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18(1)100-102

收稿日期2018-04-18修改日期2018-07-30作者简介杨平(1962-)男陕西紫阳人本科副教授研

究方向为环境水污染控制

341

Page 3: 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培养 应用化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企业最感兴趣的是什 么?一是高校的人才优势,二是高校的研发实

杨平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培养应用化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设备新工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23  改革实习模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实习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身

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8 - 9 ]对此我们从以下 3 个方面进行了改革231  校内培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分为两个阶

段第一阶段学生在我院海洋学院虚拟仿真实验室

进行模拟实习详细了解化工企业各个单元操作第二阶段学生到基地进行实习在基地实习期间学生上午学习企业课程(由基地聘请的 8 到 10 位一

化集团工程技术人员授课)下午学生深入各个生

产车间跟班了解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了解生产工

艺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将上午所学的知识在实习岗

位上边实习边消化232  重点实习与参观实习相结合

学生的专业实习主要安排在福州一化实习基地

进行 实习时间安排 3 个星期另外再安排 1 个星

期组织学生到别的企业进行专业见习 这样做可大

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免除学生一直在一个企业实习

太久而产生的枯燥感除此之外我院还会定期邀请

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管和技术人员到校给学生进行专

题讲座组织学生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大大激发了学

生的实习动力233  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

学生在基地实习期间我们与企业的管理和技

术部门合作将企业的一些技术改造与革新的内容

设定为学生毕业设计的题目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

中收集毕业设计素材数据完善毕业设计思路实习结束后组建毕业设计团队 由于毕业设计题目来

源于工厂实际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兴趣

和学习工作的热情对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也起到

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将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阶

段的教学任务合并为一个阶段进行实施无疑是实

习基地建设的一条新路24  实习基地管理模式的创新

241  学生实习的检查与沟通制度

学生进入基地进行实习之前每个学生会领到

一个实习记录本要求学生详细记录每天的实习内

容 带队教师每周都会对学生的实习日记学生的

出勤情况进行检查签字 学生实习领导小组每周

也要同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和解决学生在

实习中遇到的学习生活问题听取企业指导教师的

意见以及对实习管理的建议 实习中出现问题并不

可怕如果能及时地发现并有效地加以解决对于学

生来说是走向社会前的一种锻炼对其以后走向工

作岗位也都是一种财富242  基地教学考核管理

基地制定了详细的学生实习成绩评定考核办

法 实习前我们为每位学生配发了记录本要求学

生在实习期间必须坚持写工作学习日记(每周至少

3 次)并要求教师每周检查签名 实习结束后每位

学生要提交实习总结报告实习单位相关产品或工

艺考查报告各一份 基地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

的表现工作态度工作日记总结报告等对学生进

行综合考核243  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专业

实习的重要目标之一[10] 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进

行实习学生就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

着闽江学院的形象要学会自己管理好自己 而要

完成好实习任务每一个成员都要有团队意识互相

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通过几个星期的实习学生回到学校后我们普遍感到他们成熟多了一名

学生在实习总结报告中这样写道ldquo通过实习让我

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大家都明白社会

上人际交往十分复杂但是具体怎么个复杂法我想

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

感受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

(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样把

握了 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

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 这次实习让我学到了

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

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同时使我深深

体会到我们务必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

学习不断积累 没有自学潜力的人迟早是要被企

业和社会所淘汰rdquo

3  结语

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多年来在闽

江学院mdash福州一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对提高学生

的综合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实习时学生不

仅在各个生产岗位上受到实训了解了企业文化和

企业管理也受到了比较系统的企业课程培训实习

效果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肯定随着教育改革的深人在越来越提倡实践重要

性的今天作为教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mdash专业实习势必也需要不断的变革 从其形式到内容都需要我

们大家开拓思路集思广益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去建

立一个紧张有序生动活泼的实习局面提高实习教

(下转第 143 页)

931

张国华等改进企业实训模式在独立学院中的应用与实践

图 4  实训效果对比图

照要求全班完成所有的人数占比ldquo团队配合rdquo是指

小组成员符合考评团队合作开发要求的占比ldquo项目实用性rdquo是指项目符合实际应用场合的占比ldquo健壮性rdquo是指项目容错能力强的项目占比ldquo项目文档

完成度rdquo是指符合软件文档规范的全班占比 从图

4 中可以看出14(5)班采用了改进的实训方法各个方面平均数据均要优于 13(1)班

5  结语

ldquoweb 程序设计rdquo实训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

活更是一项良心活 如何做到切实提高学生的

web 开发能力以满足企业需求使得学生走上开发

岗位就能够做到无缝对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web 应用开发技术更新快需求大类似微信 web 开

发等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所以教师教学绝对不

能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而应该不断走进

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开发模式技术发展 只有自

己的理念跟上企业的发展自己教学的内容才能与

生产实践不脱节才能切实为学生服务从而提高我

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所以后续将继续

做好课程体验项目建设开发微视频等工作进一步

推广该种实训模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 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 J] 电

化教育研究2011(5)105-109[2]   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78-81[3]   王斌实验室开放式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 实验技术与

管理201128(8)286-287[4]   朱学伟朱昱徐小丽 基于碎片化应用的微型学习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2011(12)91-94[5]   王晓岗张星李静等 开放实验教学管理研究[ J] 实验技术

与管理201229(4) 155-157[6]   盖江南赵自强姜广峰ldquo大化工rdquo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95-98[7]   迟宗正赖晓晨惠煌等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新教学模式研

究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 5) 232-235[8]   陶辉锦尹健周珊等 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实验室管理[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3)25-27[9]   杨俊峰黎建辉杨风雷深层网站 Ajax 页面数据采集研究综

述[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0(6)1606-1610[10]   林建董亚波朱淼良基于 J2EE 的数据访问技术设计模式

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14)129-131[11]   郭昱吴清烈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定制客户需求响应模型及

其节点的选择与分布[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S2)1-6

[12]   刘越云计算综述与移动云计算的应用研究[ J] 信息通信技

术20104(2)14-20[13]   韩阜益陈建荣唐俊峰等 基于 Web 技术的固定资产报废

处置服务平台[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36(2)285-288

收稿日期2018-06-19修改日期2018-09-21作者简介张国华(1981-)男江苏南通人硕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

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上接第 139 页)学质量培养素质全面的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性

人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刘建文曾嵘王治国等化工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浅析[J] 广州化工201745(13)175-177[2]   舒庆肖婧张彩霞等以ldquo创新rdquo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化工专业

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 社会科

学版)201718(3)142-144[3]   陈小鹏梁杰珍王琳琳等以ldquo工程性rdquo和ldquo创新性rdquo为核心的

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J] 化工高等教

育2017(5)58-63[4]   高筠高校化工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问题与措施[ J] 广东化

工201744(22)153-154[5]   张杰宋应华王瑞琪化工生产实习所处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J] 广州化工201644(6)201-203

[6]   沈启慧陈萍应用化学生产实习的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 广州化工201644(6)217-219[7]   洪浩群张海燕地方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协

同创新模式探讨[J] 高分子通报2016(1)87-90[8]   吴雪梅张述伟潘艳秋等构建适合工程教育实践的化工认

识实习新模式[J] 化工高等教育2015(2)35-37[9]   李莉陈红祥周瑜等浅议应用化学专业的生产实习教学

[J] 广东化工201542(21)178-179[10]   梁宏王兵熊平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的探讨[ J] 成

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18(1)100-102

收稿日期2018-04-18修改日期2018-07-30作者简介杨平(1962-)男陕西紫阳人本科副教授研

究方向为环境水污染控制

341

Page 4: 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培养 应用化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企业最感兴趣的是什 么?一是高校的人才优势,二是高校的研发实

张国华等改进企业实训模式在独立学院中的应用与实践

图 4  实训效果对比图

照要求全班完成所有的人数占比ldquo团队配合rdquo是指

小组成员符合考评团队合作开发要求的占比ldquo项目实用性rdquo是指项目符合实际应用场合的占比ldquo健壮性rdquo是指项目容错能力强的项目占比ldquo项目文档

完成度rdquo是指符合软件文档规范的全班占比 从图

4 中可以看出14(5)班采用了改进的实训方法各个方面平均数据均要优于 13(1)班

5  结语

ldquoweb 程序设计rdquo实训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

活更是一项良心活 如何做到切实提高学生的

web 开发能力以满足企业需求使得学生走上开发

岗位就能够做到无缝对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web 应用开发技术更新快需求大类似微信 web 开

发等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所以教师教学绝对不

能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而应该不断走进

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开发模式技术发展 只有自

己的理念跟上企业的发展自己教学的内容才能与

生产实践不脱节才能切实为学生服务从而提高我

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所以后续将继续

做好课程体验项目建设开发微视频等工作进一步

推广该种实训模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 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 J] 电

化教育研究2011(5)105-109[2]   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78-81[3]   王斌实验室开放式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 实验技术与

管理201128(8)286-287[4]   朱学伟朱昱徐小丽 基于碎片化应用的微型学习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2011(12)91-94[5]   王晓岗张星李静等 开放实验教学管理研究[ J] 实验技术

与管理201229(4) 155-157[6]   盖江南赵自强姜广峰ldquo大化工rdquo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95-98[7]   迟宗正赖晓晨惠煌等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新教学模式研

究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 5) 232-235[8]   陶辉锦尹健周珊等 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实验室管理[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3)25-27[9]   杨俊峰黎建辉杨风雷深层网站 Ajax 页面数据采集研究综

述[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0(6)1606-1610[10]   林建董亚波朱淼良基于 J2EE 的数据访问技术设计模式

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14)129-131[11]   郭昱吴清烈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定制客户需求响应模型及

其节点的选择与分布[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S2)1-6

[12]   刘越云计算综述与移动云计算的应用研究[ J] 信息通信技

术20104(2)14-20[13]   韩阜益陈建荣唐俊峰等 基于 Web 技术的固定资产报废

处置服务平台[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36(2)285-288

收稿日期2018-06-19修改日期2018-09-21作者简介张国华(1981-)男江苏南通人硕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

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上接第 139 页)学质量培养素质全面的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性

人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刘建文曾嵘王治国等化工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浅析[J] 广州化工201745(13)175-177[2]   舒庆肖婧张彩霞等以ldquo创新rdquo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化工专业

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 社会科

学版)201718(3)142-144[3]   陈小鹏梁杰珍王琳琳等以ldquo工程性rdquo和ldquo创新性rdquo为核心的

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J] 化工高等教

育2017(5)58-63[4]   高筠高校化工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问题与措施[ J] 广东化

工201744(22)153-154[5]   张杰宋应华王瑞琪化工生产实习所处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J] 广州化工201644(6)201-203

[6]   沈启慧陈萍应用化学生产实习的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 广州化工201644(6)217-219[7]   洪浩群张海燕地方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协

同创新模式探讨[J] 高分子通报2016(1)87-90[8]   吴雪梅张述伟潘艳秋等构建适合工程教育实践的化工认

识实习新模式[J] 化工高等教育2015(2)35-37[9]   李莉陈红祥周瑜等浅议应用化学专业的生产实习教学

[J] 广东化工201542(21)178-179[10]   梁宏王兵熊平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的探讨[ J] 成

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18(1)100-102

收稿日期2018-04-18修改日期2018-07-30作者简介杨平(1962-)男陕西紫阳人本科副教授研

究方向为环境水污染控制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