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變遷中女裝訂作師傅專業生涯發展之探討43)(2014).pdf ·...

10
JHGT-21.1(43) (2014-03) 華岡紡織期刊 第二十一卷 第一期 ISSN 1025-9678 43 社會變遷中女裝訂作師傅專業生涯發展之探討 Profess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for Couturiers: A World of Change 劉竹華, *范靜媛, **黃品甄, 李方素芬 C. H. Liu, *J. Y. Fan, **P. J. Huang, S. F. Lee Fang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服飾設計管理系, *秀才服裝號有限公司,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時尚設計系 Department of Fashion Design & Management,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lar Garments Co. Ltd, **Department of Fashion Design,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范靜媛: [email protected] 摘要 「女裝訂作師傅」在臺灣早期經濟體系是倍受重視的職業,但隨著社會變遷與產業發展,客 製化需求逐漸降低,或其專業能力無法全盤因應服裝成衣化趨勢,許多女裝訂作師傅進而更 換跑道,從事其他行業,因而引發研究者意欲探討臺灣女裝訂作師傅隨著社會變遷之專業生 涯發展動機;研究方法主要採用個別訪談法,輔以文獻分析法,以立意抽樣選取研究對象十 人,研究者親自訪問目前仍在開業之臺灣女裝訂作師傅,透過半結構式訪談提綱瞭解其專業 生涯發展,蒐集第一手資料;本研究結果獲致女裝訂作師傅的專業生涯發展歷程受到「內在 動機」、「自我價值」、「外在影響」、「專業能力」、「趨勢」、「實現理想」、「薪傳」七大核心概 念影響;研究期間與「秀才服裝號有限公司」採取「資源合作」之「專家借調及專家提供」 的產學合作模式,共同發現與解決培育服裝產業人才問題,進而對學習女裝訂作者、服裝成 衣產業,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可行建議。 關鍵詞:社會變遷、女裝訂作師傅、專業生涯發展 Abstract Couturier was a highly valued profession in the early economy system in Taiwan. With the social change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needs for customization were greatly reduced. Due to constraints of professional capacity, many couturiers failed to follow trends of finished garments. They chose to change their career and engage in other professions. Thus, the author intends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 for career development of couturiers with social change in Taiwan. The study is mainly based on individual interviews, complemented with document analysis method. The researcher visited Taiwan couturiers in person, interviewed them with semi-structured questions to understand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and acquire the first-hand data. The object of study is determined by purposive sampling. The number of sampling object is 10. It was found that in traditional tailoring industry, the profession orientation comes from work experience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It needs the attitude and personality of keeping perfect. It is self-accomplishment, innovation and self-affirmation. Dedication is a continual momentum for career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er deeply explores each perspective, sorts out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works out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profess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of couturiers. KeywordsSocial change, couturier, profess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Transcript of 社會變遷中女裝訂作師傅專業生涯發展之探討43)(2014).pdf ·...

  • JHGT-21.1(43) (2014-03) 華岡紡織期刊 第二十一卷 第一期 ISSN 1025-9678

    43

    社會變遷中女裝訂作師傅專業生涯發展之探討 Profess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for Couturiers: A World of Change

    劉竹華, *范靜媛, **黃品甄, 李方素芬 C. H. Liu, *J. Y. Fan, **P. J. Huang, S. F. Lee Fang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服飾設計管理系, *秀才服裝號有限公司,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時尚設計系 Department of Fashion Design & Management,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lar Garments Co. Ltd, **Department of Fashion Design,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范靜媛: [email protected]

    摘要

    「女裝訂作師傅」在臺灣早期經濟體系是倍受重視的職業,但隨著社會變遷與產業發展,客

    製化需求逐漸降低,或其專業能力無法全盤因應服裝成衣化趨勢,許多女裝訂作師傅進而更

    換跑道,從事其他行業,因而引發研究者意欲探討臺灣女裝訂作師傅隨著社會變遷之專業生

    涯發展動機;研究方法主要採用個別訪談法,輔以文獻分析法,以立意抽樣選取研究對象十

    人,研究者親自訪問目前仍在開業之臺灣女裝訂作師傅,透過半結構式訪談提綱瞭解其專業

    生涯發展,蒐集第一手資料;本研究結果獲致女裝訂作師傅的專業生涯發展歷程受到「內在

    動機」、「自我價值」、「外在影響」、「專業能力」、「趨勢」、「實現理想」、「薪傳」七大核心概

    念影響;研究期間與「秀才服裝號有限公司」採取「資源合作」之「專家借調及專家提供」

    的產學合作模式,共同發現與解決培育服裝產業人才問題,進而對學習女裝訂作者、服裝成

    衣產業,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可行建議。

    關鍵詞:社會變遷、女裝訂作師傅、專業生涯發展

    Abstract

    Couturier was a highly valued profession in the early economy system in Taiwan. With the social

    change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needs for customization were greatly reduced. Due to

    constraints of professional capacity, many couturiers failed to follow trends of finished garments.

    They chose to change their career and engage in other professions. Thus, the author intends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 for career development of couturiers with social change in Taiwan. The study

    is mainly based on individual interviews, complemented with document analysis method. The

    researcher visited Taiwan couturiers in person, interviewed them with semi-structured questions to

    understand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and acquire the first-hand data. The object of study is

    determined by purposive sampling. The number of sampling object is 10. It was found that in

    traditional tailoring industry, the profession orientation comes from work experience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It needs the attitude and personality of keeping perfect. It is self-accomplishment,

    innovation and self-affirmation. Dedication is a continual momentum for career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er deeply explores each perspective, sorts out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works out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profess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of couturiers.

    Keywords:Social change, couturier, profess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 44

    1.前言

    女裝訂作師傅(couturier)係指為女性設計、

    製作衣服的專業人士,俗稱「裁縫」,為具有悠久歷

    史的職業,在十七世紀法國裁縫師公會的成員皆為

    男性,近百年來,裁縫職業則多由女性主導[1]。臺

    灣許多女裝訂作師傅大都經歷或見證著臺灣經濟或

    地方發展的生命足跡,隨著時代交替,許多行業已

    走入歷史,很多淡出的足跡甚至沒有留下任何資

    料,女裝訂作師傅的經歷,不論在經濟、文化,與

    社會脈動中,皆可充分顯現其代表性;女裝訂作師

    傅面臨社會變遷與衝擊下,其如何轉型以符合當今

    潮流,不致落入被淘汰的窘境。因此,社會變遷中

    女裝訂作師傅專業生涯發展,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本研究以個別訪談為主,探討女裝訂作師傅成長過

    程中,形塑其專業生涯發展因素。

    2.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研究動機與具體目的如下:

    2-1研究動機

    具體而言,引發研究者意欲探討社會變遷中女

    裝訂作師傅專業生涯發展之動機有以下三點,茲分

    述如下:

    (1) 社會變遷對女裝訂作師傅專業生涯發展益形

    重要

    綜觀臺灣女裝訂作師傅的演進,可以發現不同

    社會背景會產生不同職位需求,其中最大轉變莫過

    於投入這個行業的人數從不可勝數到寥寥無幾。究

    其主因乃為,在講求快速的時代、訂作女裝的耗時

    等待不能馬上試穿,且伴隨著 1970年代起臺灣成衣

    業蓬勃發展,昔日整條街都是西服店、女裝洋裁店

    的景觀,逐漸被成衣服飾店及百貨公司取代;據此,

    本研究深入探討女裝訂作師傅在社會變遷下之專業

    生涯發展。

    (2) 女裝訂作師傅專業能力為因應服裝成衣化趨

    勢所應具備之職能轉換

    在臺灣早期「女裝訂作師傅」是倍受重視的職

    業,但隨著產業發展,客製化需求逐漸降低,付出

    與獲得不成比例之學習過程,如無薪學習技能,或

    其專業能力無法因應服裝成衣化趨勢,許多女裝訂

    作師傅進而更換跑道,部分女裝訂作師傅為因應成

    衣化趨勢轉而投入成衣市場,必須因應不同狀況調

    整其專業技能;基於此,本研究企圖從服裝成衣化

    趨勢,探討女裝訂作師傅專業能力發展。

    (3) 與女裝訂作師傅專業生涯發展相關研究比較

    缺乏

    研究者透過「國家圖書館中文期刊篇目索引」、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政府研究

    資訊系統」之「智慧蒐尋系統」發現有關女裝訂作

    師傅專業生涯發展的文獻相當有限;較具體的研究

    為陳佩婷[2] 透過口述歷史,探討日本殖民時期皇民

    化運動前後,到光復後洋裁教育演變,研究對象為

    經歷過日據時期之女性裁縫師,其研究結果聚焦於

    日據時期至 1970年臺灣紡織成衣大量外銷前的縫製

    教育演變;然而,該研究並未探討 1970年後女裝訂

    作師傅在臺灣服裝業之角色與定位,因此引發本研

    究透過個別訪談,瞭解目前仍繼續執業之女裝訂作

    師傅專業生涯發展的動機。

    彙整上述相關研究,本研究實乃值得探究主

    題,本研究不僅在探討女裝訂作師傅之專業生涯發

    展是一大創舉,對女裝訂作師傅專業生涯發展具特

    殊意義,進而可提供服裝界或其他研究者有利參考

    依據。

    2-2 研究目的

    歸結前述動機,本研究具體目的如下:

    (1) 瞭解社會變遷中女裝訂作師傅之生涯發展;

    (2) 分析社會變遷中女裝訂作師傅之專業發展;

    (3) 探討女裝訂作師傅專業生涯發展如何因應服

    裝成衣化趨勢。

    3.研究範圍與限制

    以下分別說明本研究範圍與在執行與結果上之

    研究限制。

    3-1研究範圍

    依據本研究目的劃定研究範圍如下:

    3-1-1研究對象範圍

    為符合本研究目的,本研究為了進行個別訪

  • 45

    談,採取立意抽樣,並兼以「滾雪球抽樣」方式獲

    得可靠的研究對象。

    (1) 研究對象選擇過程

    研究者在2012年7月確定研究主題後隨即探討

    研究對象的選擇方向,在 2012年 8月開始以立意抽

    樣及滾雪球抽樣選取南臺灣各地共十位目前仍在經

    營訂作女裝之師傅。

    (2) 研究對象背景資料分析

    本研究對象相關資料彙整如表 1,研究對象平

    均年齡為 51歲,十位受訪對象有一位男性、九位女

    性;年齡在 40 歲至 65 歲之間;從事女裝訂作年資

    在 15年以上、50年以下;學歷方面有三位大學畢業、

    一位二專畢業、一位高中畢業、二位國中畢業,其

    餘三位皆為小學畢業;另有五位受訪者之家人從事

    服裝行業;僅有二位受訪者在擔任女裝訂作師傅之

    前具有其他工作經驗。

    表1 受訪女裝訂作師傅背景資料彙整表 研究 對象

    性別 年齡 (歲)

    年資 (年)

    學歷 家人從 事服裝

    其他工 作經驗

    A 女 48 30 二專 有 無

    B 女 43 24 國中 無 無

    C 男 62 49 國小 有 無

    D 女 58 42 國小 有 無

    E 女 42 20 大學 無 無

    F 女 60 22 國中 無 無

    G 女 50 20 高中 有 有

    H 女 46 20 大學 無 無

    I 女 60 43 國小 無 無

    J 女 45 18 大學 有 有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3-1-2研究時間範圍

    研究者在 2012 年 7 月 1 日至 2013 年 2 月 28

    日蒐集與研究對象相關資料,依據所得資料逐一針

    對上述研究內容範圍進行彙整、分析。

    3-2研究限制

    3-2-1研究對象

    受限於研究者時間與精力的限制,僅選取南臺

    灣各地共十位女裝訂作師傅,無法進行大量訪談;

    復因篩選研究對象可能受限於研究者與推薦者之主

    觀因素與情境因素介入而影響研究對象之選取。另

    外,在研究對象條件的限制下,可能有許多默默耕

    耘不為人知的優異女裝訂作師傅成為遺珠之憾。

    3-2-2研究內容

    本研究旨在探討女裝訂作師傅生涯與專業發

    展。有關其他專業人士(如教師與護士)生涯與專

    業發展的文獻與影響因素相當多樣且複雜,但與女

    裝訂作師傅專業生涯發展相關文獻則相當有限。因

    此,本研究除了就幾個重要議題提出探討外並酌取

    其他專業人士之生涯與專業發展文獻以作為本研究

    之理論發展依據。

    3-2-3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取個別訪談為主要蒐集資料方法,然

    因人們記憶有限,研究對象極可能在訪談過程遺漏

    部分重要關鍵訊息;再者,進行質性研究最好能長

    期進入研究現場,本研究因受時間、範圍、精力的

    限制無法進行長期且大規模訪談,因此,在資料蒐

    集與詮釋過程中可能有所不足,本研究盡量藉由蒐

    集完整資料、多方驗證等方法來補此不足。

    4.文獻探討

    以下分別探討與本研究相關文獻:

    4-1政治、文化、經濟

    臺灣光復初期百業蕭條加上通貨膨脹,在服裝

    上以講求實用、樸實保守為原則,隨著學習洋裁技

    術婦女的人數增加,西式服裝取得益形容易,遂逐

    漸普及於一般家庭中;臺灣隨著日本殖民政府將西

    式服裝文化帶進臺灣社會,進而影響近代臺灣婦女

    服飾快速西化外,對洋服的需求量亦逐漸增加。另

    一方面新式的裁縫技術透過女子教育推廣,也為臺

    灣女性創造新的工作機會,更為成衣業興起前女子

    嚮往的行業之一。

    於 1970 年代充斥在臺灣各鄉鎮的裁縫店看似

    已漸漸消失在歷史洪流;其實不然,婦女們嚮往之

    職業一定有其存在必要。量身訂作的傳統洋裁仍然

    被特定消費者視為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且能表現獨

    特風格,乃因洋裁訂作的專業程度能夠將各種體

    態,依據實際測量好的人體尺寸製作出版型與樣

    本,並且女裝訂作師傅發揮天生的美感及掌握流行

    趨勢,傾聽顧客喜好,經過裁剪、車縫、整燙、精

  • 46

    細的手工,製作出屬於顧客之精美款式。

    4-2百貨公司興起

    百貨公司在臺灣的發展過程,在某種程度上反

    映了臺灣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消費商品之大量生

    產已不再能滿足消費者偏好,消費者的消費型態逐

    漸趨向講究個人品味、舒適、重視服務品質、便利,

    而這種改變與百貨公司的發展之間存在著何種社會

    脈絡與關聯,在社會學與歷史學上所帶來的社會文

    化意義不容小覷 [3]。

    4-3成衣服飾工業化

    影響臺灣婦女日常服裝演變極大的成衣服飾

    工業萌芽於 1950年左右,在光復初期規模不大,只

    有少數針織業,又因機器設備陳舊,所以生產效率

    不高、品質低劣,只供應內銷。至 1958年臺灣成衣

    工業開始經營外銷以後,新廠紛紛成立,原有廠商

    亦更新機器、擴充設備,成衣工業才有發展基礎。

    1964 年臺灣人造纖維工業興起,人纖成本的外銷量

    增加,成衣服飾工業年產量呈倍數增長。廉價充裕

    的勞力資源、發展迅速的紡織工業,使成衣工業在

    人力與原料兩方面都不虞匱乏,因此在 1960年代中

    期開始急速發展,1967 年起進入外銷的尖峰時期。

    成衣的大量生產、衣服式樣繁多,使人們衣服不再

    自製直接由市場購買成衣 [2]。

    承上述,講求效率的工作需求,並且獲得足以

    維持生計的薪水之紡織工廠女工與在家經營洋裁訂

    作的付出與報酬截然不同;因此,需要費盡心思與

    苦心而無法立即看見成效的傳統行業─洋裁訂作,在

    當時,被蓬勃發展的成衣服飾掩去了光芒。

    4-4教育發展與就業機會增多

    受到教育發展與就業機會增多影響,就業對於

    婦女而言,不再只是副業而是一種生涯,女性這種

    異於過去的生涯發展,使得女性不再侷限於男性社

    會的附屬品。臺灣地區女性裁縫師社會地位的改

    變,教育與經濟是促成改變的主要原因。學校提供

    女性習得技能,增加就業資本,教育程度較高的女

    性相對有較高的勞動參與動機。透過教育與職業發

    展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或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來

    爭取自己的社會地位與權力,並提供女性爭取家庭

    地位的機會。

    臺灣洋裁業發展使得臺灣女性得以擺脫傳統裁

    縫僅能以家庭副業經營之方式,擁有一技之長的女

    裁縫師在經濟獨立下,生涯、職涯發展過程有別於

    一般缺乏專業技能的傳統臺灣婦女。洋裁業除能提

    供女性學習專業技能,具備獨立的經濟能力外,需

    投入的資金成本相較其他行業低,能兼顧家庭與工

    作也是許多女性投入此一行業的主因。且可從中獲

    得對自我的肯定,以及完成美麗衣裳後得到讚賞之

    成就感,心理亦可以得到滿足[2]。

    4-5專業生涯發展

    生涯發展任務是指在各階段中應有的行為表現

    或成就感。個人的生涯發展與智力、性向、情緒、

    社會行為等發展相輔相成。綜合成為一種動態歷

    程,隨著年齡增加與工作資歷累積,逐漸形成個人

    獨特發展任務[4]。學者曾指出「成功=能力×興趣×

    性格×價值觀」此公式,能力居於第一位,擁有專業

    知識與專業技能才是致勝關鍵[5]。

    女裝訂作師傅的專業生涯發展關係在資訊科技

    快速飛躍進步的時代,因科技發展極為迅速,工作

    環境的變化更是日新月異,個人必須不斷充實知

    能,方足以應付職業生活所需,要重視專業知能之

    終身學習,在心理、技術、態度、學習、人際關係

    等方面須不斷調整、轉換,方能適應社會變遷[6] [7]。

    5.研究方法與實施

    本研究採取文獻分析法、個別訪談法,根據個

    別訪談資料與文獻探討後進行分析。

    5-1文獻分析法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主要基於國內外有一

    些社會變遷與相關工作角色專業生涯發展,以及女

    裝成衣化趨勢對各種服裝專業角色影響與定位之文

    獻資料,再者如今網路發達,研究者不須耗費大筆

    經費蒐集資料。

    5-2個別訪談法

    本研究進行個別訪談,研究者親自訪問臺灣女

  • 47

    裝訂作師傅,瞭解其專業生涯發展,以達成資料蒐

    集目的。

    5-1-1個別訪談法在本研究運用

    以下說明本研究如何運用個別訪談法:

    (1) 訪談提綱

    為聚焦於「社會變遷與女裝訂作師傅專業生涯

    發展」,本研究採取「半結構式」訪談提綱,根據文

    獻探討歸納出訪談提綱初稿,經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服飾設計管理系黃副教授金環、葉專技助理教授蕙

    嫩、高專技講師阿忍,與指導教授范博士靜媛協助

    修正。

    (2) 訪談對象

    本研究訪談對象採取立意抽樣,以目前仍在經

    營女裝訂作且熟悉本研究議題之師傅為主,抽樣對

    象與人數視研究資料飽和度而定,列出相關名單

    後,先電話聯絡,確定其受訪意願,再擇日進行訪

    談;本研究最後選取南臺灣各地共十位女裝訂作師

    傅。

    (3) 訪問者

    在研究進行期間研究者親身進行訪問,研究者

    劉竹華女士為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服飾設計管理系進

    修部四年級學生,目前在「秀才服裝號有限公司」

    從事服裝設計、製作、打版工作,且曾開設女裝訂

    作工作坊,擔任女裝訂作師傅;正式訪談前指導教

    授指引相關進行個別訪談的理論與實務;在研究進

    行中,研究者也隨時反省自己在訪談過程之客觀

    性,不斷地以開放態度探究各種事件。

    (4) 訪談進行程序與記錄

    在訪談進行程序上,首先抽取二至三位人員,

    針對「社會變遷與女裝訂作師傅專業生涯發展」相

    關問題進行概略討論,再修訂訪談提綱;接著研究

    者於 2012年 8月至 2012年 10月間,陸續進行訪談,

    訪談前先將同意書、訪談提綱以電子郵件寄給受訪

    者,約定訪談時間與地點,於訪談過程中,除了請

    受訪者回答問題外,並請其提供相關資料。研究者

    於正式個別訪談時均採取現場錄音與筆記方式記錄

    訪談內容,每位受訪時間約 1.5-2小時,於個別訪談

    結束後旋即整理訪談日誌,並依據錄音訪談內容轉

    錄成訪談逐字稿,然後再送交受訪者進行審閱其訪

    談文字內容正確程度,建立正確訪談文字資料,之

    後進行資料初步編碼與分析歸納工作,最後列出訪

    談重點於本研究,作為第一手資料,以彌補文獻資

    料不足。

    5-1-2確保個別訪談的信度與效度

    本研究解決個別訪談信度與效度方式如下:

    (1) 信度問題及其解決途徑

    本研究以下列方式增加個別訪談信度:第一,

    以錄音、照像方式輔助記錄訪談資料,並立即寫下

    當時訪談概要、儘速且力求正確完成逐字稿;第二,

    時常檢視、省思個人立場及在研究現場所處位置與

    角色,詳細記錄研究日誌,避免過於主觀;第三,

    透過多方資料比對、交叉檢核方式確立資料蒐集之

    正確性;第四,儘可能以被研究者觀點描述事件,

    亦即以被研究者的「視域融合」方式呈現事件原始

    面貌,避免以推測方式得到成果。

    (2) 效度問題及其解決途徑

    本研究訪談題目依研究目撰寫,編製完成後請

    有經驗的學者、專家提供修正意見,修正後還要建

    立信度與效度,具體方法是請專家審閱訪談題目的

    內容與性質,視其是否符合研究內容,藉以建立專

    家內容效度檢驗;研究者聘請專家之姓名、服務學

    校、職務已於前述。

    (3) 個別訪談對象編碼

    本研究遵守研究倫理規範,在研究撰寫上,個

    別訪談對象姓名採取匿名方式,十位受訪者分別以

    英文字母「A、B、C、D、E、F、G、H、I、J」編

    碼。

    6.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在整個資料分析處理的過程採用「紮根

    理論」的方法將整理後的資料持續比較,歸納相同

    特質以建立範疇,找出核心概念,最後將所得的結

    果統整形成架構脈絡,達到理論飽和後,再整理結

    論與建議。

    6-1資料整理與分析

    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個別訪談等方法蒐集資

    料。首先,研究者在每次訪談前先充分蒐集受訪者

    相關資料,再反覆閱讀研究主題及資料內容以作為

  • 48

    資料分析之基礎。

    6-2建立資料編碼與轉譯逐字稿

    資料分析過程中,先將所有資料來源賦予有意

    義的代號,這些編碼將有助於資料類別間關係的分

    析;編碼方式是按照研究目的三個項目為主要編碼

    方式(A1、A2、A3),再依照訪談提綱問題(1~12),

    接著受訪者(A、B、C、D、E、F、G、H、I、J),

    最後是個案中相同概念的出現次數(1、2、3依此類

    推)。

    依據個別訪談結果,本研究就所獲得資料進行

    開放編碼;在開放編碼完成後,接續進行主軸編碼,

    將開放性編碼所得之相關概念匯集為範疇;本研究

    接續進行選擇編碼,最後本研究獲得「內在動機」、

    「自我價值」、「外在影響」、「專業能力」、「趨勢」、

    「實現理想」、「薪傳」七項核心範疇。

    7.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本研究結果呈現,是以質性研究法探討女裝訂

    作師傅專業生涯發展,本研究結果獲致女裝訂作師

    傅的專業生涯歷程受到「內在動機」、「自我價值」、

    「外在影響」、「專業能力」、「趨勢」、「實現理想」、

    「薪傳」七大概念影響;分述如下:

    7-1內在動機─興趣、自主學習、不斷學習

    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是人們追求興

    趣和運用能力的自然傾向,藉此克服挑戰;是人們

    自我推動力量,可以從經驗裡獲得樂趣與成就感而

    心滿意足。有強烈的內在動機會提升個人興趣、督

    促自主學習,且能持之以恆。此外,興趣在學習過

    程中相當重要,促使人們更努力學習,並且自動自

    發尋求問題答案[8]。當人們受到內在動機推動的時

    候,會因為本身對事物的熱忱與興趣而有助於整體

    學習。

    本研究彙整歸納受訪者訪談資料發現,在專業

    生涯發展歷程中女裝訂作師傅會依自己的興趣發

    展;例如:

    「因為興趣,自己會去注意內化後做出來的一

    個好作品,極具挑戰性。」(A1-4-D-7)

    「對服裝有興趣,要有熱忱,有夢想,有一些

    願望才會積極從事。」(A1-4-A-7)

    此外,女裝訂作過程是無止盡的,應不斷充實

    自己、精進個人專業能力,積極開擴視野,若有機

    會應往大都會發展;例如:

    「接修改工作時翻裡面的車線、眉角(臺語)研

    究版型,要買有版型的書。多收集一些資料與參考

    別人的作法」(A1-5-B-12)

    「要不斷充實自己,額外上一些專業的課。你

    不能因為說喔!我已經開店、我技術已經很純熟。

    錯!我是覺得這種東西是學無止盡,可以去跟很多

    老師學他們好的一面與技巧,然後再綜合成自己

    的,不斷地拓寬自己的視野。」(A2-5-E-7)

    「我覺得不管從事任何工作,應該先檢視自己

    是不是對這個工作很有興趣。因為你有興趣你就會

    想要解決問題,你會樂意去挑戰比較難的東西,所

    以即便我在做這個、開這個工作室,在這裡我也很

    少說我是臺灣的年輕設計師代表,因為我喜歡用實

    力去面對問題。」(A1-4-H-7)

    「我進入補習班學做衣服,學生很多,都是輪

    流、不能一直車啊,一次半個鐘頭就要換人,當初

    在學是用炭火起熨斗耶!不是像現在那麼新潮。後

    來學一學要自己摸索靈感創意去臺北發展啊!」

    (A1-1-I-12)

    7-2 自我價值─成就感、實力受肯定、技術重要、口

    耳相傳

    自我價值論假定個人價值感知輕重繫於其所認

    知的能力、努力及表現。能力的影響力量終究要奠

    基於成就[2]。個人的自尊心,不能長久僅憑藉智能

    高超的虛名來支撐。畢竟,實際表現才算數,人們

    之所以重視才能,乃因堅信它是達成表現的原動力

    [8]。

    女裝訂作師傅會從客人的認同中獲得心靈層面

    的支持力量,肯定自己熱愛事物中的價值與生命定

    位,以及從完成美麗衣裳後得到讚賞獲得成就感,

    心理得到滿足,進而提升自我價值感。

    本研究受訪者會因顧客讚美「妳做的衣服就是

    這麼高雅」(A1-6-C-6),或因「開發一個新的領型或

    樣式,可以讓客戶接受、帶動風潮」(A1-6-G-9)而獲

    得成就感。

    成就動機是多元層面組合,可以分為:精熟、

  • 49

    工作取向、競爭以及不在意他人等四構面[9]。本研

    究進一步整理發現女裝訂作師傅會因「成就感、肯

    定實力、技術重要、口耳相傳」而肯定自我價值;

    例如:

    「生活中每個步驟要融入一種美感、一種藝術

    感才有辦法生存。妳做的衣服就是有這麼高雅、這

    麼有水準的話,會覺得內心平靜,就跟別人不一樣,

    內心的高興就是會跟別人不一樣。」(A1-6-C-6)

    「對!做起來會有成就感,如有一些場合需要

    的晚禮服,你可能會幫他設計一些比較特別的。」

    (A1-6-J-9)

    「被誇獎,下次就會繼續再做,那我就有動力

    了!客人穿起來滿意,內心也會很喜樂。」(A1-6-B-9)

    「看到客人穿起來漂亮就很高興,聽到誇獎有

    成就感。」(A1-6-A-9)

    「你的衣服做出來要讓他穿起來很漂亮,客人

    很滿意,你也會很高興,總之就是用心啦!就會有

    成就感。」(A1-6-I-9)

    「對啊!我在那時候參加過年輕設計師競賽,

    那時候我算入選了,我是在得到這個設計師競賽的

    頭銜之後,我爸爸才說…做衣服還有設計師這個行

    業、這個名稱,他就覺得你不是做衣服的!你是設

    計師!我爸爸就用那種口氣跟我講。」(A1-6-H-2)

    「參加政府舉辦的技術士及國內殘障女裝競賽

    得第一名。」(A1-6-A-2)

    「譬如說你開發一個新的一個領型或者是一個

    樣子,然後可以讓客戶接受。然後就帶動風潮,我

    們客戶來店裡都做那個領子。」(A1-6-G-9)

    7-3外在影響─家庭潛移默化、啟蒙、服裝本科

    從小耳濡目染受到洋裁環境的洗禮是拿到進入

    本行的直達票。不論是因緣際會下接觸到服裝領

    域,抑或是貴人帶領,只要受到那足以實現自我理

    想與憧憬的氛圍影響,都會與服裝緊緊相連。本研

    究分析訪談資料發現,無論是求學歷程或工作進

    修,都是影響女裝訂作師傅生涯發展的重要因素;

    其中家庭潛移默化包括以身示範、諄諄教誨、啟發

    思想、訂作經驗傳授等等;例如:

    「家裡姐姐都是從事這一行,加上我本身有興

    趣,接著念書,白天在公職上班,後來還是覺得有

    興趣就轉行做。」(A1-1-G-7)

    「從小耳濡目染,媽媽會做衣服,對服裝本身

    就有一點興趣。」(A1-1-A-7)

    「家裡做服裝材料的、有興趣,是兼差顧家庭

    也賺錢維持家計。」(A1-1-D-7)

    「父親也是作旗袍、唐裝,讀書讀得不多,為

    了生計當學徒努力賺錢。」(A1-1-C-7)

    「主要是我從小就穿我媽媽做的衣服,我有點

    繼承到我媽媽的一點點才能。可能從那時候開始,

    就想要走服裝。」(A1-1-J-7)

    「因為我本身就是讀服裝科,從我讀高職開始

    陸續打工,都是從事像女裝訂作助理。」(A1-1-E-4)

    跟隨前輩學習紮實訂作觀念、累積實務經驗亦

    為踏入女裝訂作之關鍵因素;例如:

    「有一個劉媽媽啟發我最多,因為他是家庭訂

    作,他的生意非常好,在一個因緣際會下我去臺南

    工作,在那邊當了師傅,他教我很多眉角(臺語),就

    是做衣服的一些技巧,我從劉媽媽那邊學到最多

    的。我本身就是讀服裝科,從讀高職開始,我就陸

    續打工,都是從事女裝訂作助理。」(A1-2-E-2)

    另有,因為喜歡服裝,從體制外學習女裝訂作,

    志願要學一技之長;例如:

    「以前的人比較清寒,我因為家庭因素無法繼

    續升學,就下定決心要學一技之長,我喜歡衣服啊,

    我國小畢業就沒辦法升學,我就開始從事衣服。」

    (A1-1-I-7)

    7-4 專業能力─解決專業製作問題、敏銳度、對美的

    慾望、用心、融會貫通

    因科技發展極為迅速,工作環境變化日新月

    異,個人必須不斷充實知能,有耐心、熱忱創新,

    方足以應付職業生活上的需要,應重視終身學習與

    加強專業知能[5]。

    本研究從訪談中透過女裝訂作師傅在女裝訂作

    實務經驗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及案例分享,研究者

    歸納女裝訂作師傅的專業能力為「解決專業製作問

    題」、「敏銳度」、「對美的慾望」、「用心」,與「融會

    貫通」。

    一般而言,女裝訂作師傅較偏向顧客導向,須

    具備「解決專業製作問題」能力;例如:

    「客人要求你做甚麼東西,你就要能夠解決問

    題。做出特殊的東西他就不會成衣化了啊,做出客

  • 50

    製化的東西。當我看到客人給我的東西是有一點難

    度的,我的眼睛就會一亮,我絕對不會說不,很多

    人看到設計圖就會講說這個我不會,我沒在做這個

    你拿去給別人做。」(A1-3-H-9)

    此外,女裝訂作師傅亦應能「用心」體會顧客

    需求;例如:

    「比如說我曾經遇到一個拉小提琴的老師,他

    有一點胖胖的,我們一般都有公版的正常規格,所

    以我就肩啊、胸啊、什麼都量了,就是沒量到手臂

    圍,但是我沒想到那件衣服手臂都穿不下去,那一

    次很慘,但是客人真的很好,我也犯了一般人都會

    犯的錯誤,就重做了一件。」(A1-5-H-9)

    「其實第一次覺得不合身你就可以改造啊!衣

    服這種東西就是能夠改造,做久了你就會知道客人

    的心態與喜好了。新的客人剛進來你不知道他有一

    些特殊駝背或挺胸的問題,這邊大那邊大不均勻的

    那些都會有。不滿意可以改造,因為衣服是活的東

    西,隨著立體人體。像現在你看我做到現在,一看

    就知道穿在身順不順,大部分調整過後客人都很滿

    意。」(A1-3-I-9)

    除上述,無庸置疑,一位優秀的女裝訂作師

    傅更應具備「敏銳度」、「對美的慾望」,以及「融會

    貫通」的能力;例如:

    「對!美感的功力,當然我可以這樣子有一大

    部分的原因,都要感謝我父親,他雖然反對我做服

    裝,但是因為他給我的生活條件非常好,所以讓我

    看到很多好的東西啦,好的東西就會提升你的鑑賞

    力,我覺得消費要伴隨著自己的能力,可見多看是

    絕對必要的。」(A3-5-H-7)

    「我覺得就是你的眼光啦!以及對流行的敏銳

    度,就是要出去看、去看別人,現在有網路,只要

    點進去,你就可以看到這一季流行甚麼?也可以看

    到服裝秀,都是可以充實自己,有錢也可以出國去

    看,這當中都可以一直發現新的東西。」(A3-5-J-7)

    「生活中每個步驟要融入一種美感、一種藝術

    感才有辦法生存,客人認為妳做的衣服就是這麼高

    雅、這麼有水準,會覺得內心平靜,跟別人不一樣,

    內心的高興就是會跟別人不一樣」(A1-3-C-5)

    7-5趨勢─多樣化經營

    本研究受訪者認為,處於今日急遽變遷的時

    代,資訊是一日千里,外在環境一夕數遷。科技發

    達趨勢來臨,如何為洋裁傳統產業做好準備,除了

    利用無遠弗屆的網路管道,還有無限周邊小商機複

    合式的多樣化經營,方能延續女裝訂作師傅的專

    業;例如:

    「後來我發現服裝公司不是我想要的,於是自

    己成立工作室。試圖將我所學的運用到設計,自己

    製作出來,我覺得這中間很辛苦,因為並不是你想

    的那樣。除了賣自己的衣服,我也會進一些所謂的

    雜貨,讓小店比較有風格。」(A2-9-J-4)

    「現在除了服裝訂作外,會去研發一些別的作

    品,研發周邊商品;可能就是我今天做一個包包或

    做一頂帽子跟這件衣服配成一套,就是整體搭配。」

    (A2-9-E-4)

    7-6實現理想─兼顧家庭、心態

    身為女裝訂作師傅既可維持生計又可兼顧家

    庭,是本研究受訪者得以在社會變遷中仍堅持下去

    的最大動力,因其既能實現理想,又能隨心所欲,

    是一個可以走一輩子的行業;此一心態使女裝訂作

    師傅能夠順利解決其所遇到的任何困難;例如:

    「基本上剛對小孩比較放手,我還沒有想要投

    入多少時間,場地都找比較克難的,但我很認同這

    個行業的價值。」(A1-1-H-6)

    「學完之後,我認為對這行業沒接觸過也都不

    懂,就先應徵修改,大概一個禮拜就放棄了,接著

    又去應徵設計師開始打版,若有機會甚麼都願意

    做,就算是車樣品,上班的時候要幫老闆賺錢,如

    果要學東西就要自己擠出時間。我就是那個心態做

    樣品師傅,那段時間學到很多。」(A1-3-H-3)

    「從事這個行業,你的心隨時都會在這一個行

    業,我是這樣子的,別人我就不知道了,我很用心

    對衣服,有很多種優點,可以賺錢又可維持一個家

    庭,很好啊!不用管外面,在家裏隨時都可以做。」

    (A1-1-I-6)

    「家裡做服裝材料的,有興趣、可兼差顧家庭,

    賺錢維持家計。」(A1-1-D-6)

    「一個可以走一輩子的行業。可以照顧小孩、

    照顧家庭。」(A1-1-A-6)

    7-7薪傳─斷層、教學相長、開班授課

  • 51

    隨著社會變遷,也連帶影響傳統產業,導致人

    才斷層;受訪者咸認,若能夠互相學習、分享經驗,

    或是多元化延續傳統產業教學,就能夠跟上潮流脈

    動延續下去;例如:

    「我不年輕了。我覺得要傳承應該有困難,就

    自己一直做,到不能做為止!我也發現我的小外甥

    應該都不會有興趣,因為現在的小孩子都很方便

    啊,他們都不會想要你幫他做什麼?衣服都外面買

    的,我連毛衣也是我媽媽織的,那時候穿出去就跟

    別人不一樣。」(A3-11-J-5)

    「有人願意學我就教。現在年輕人都不想學

    了,想教還真無路可教。」(A3-11-A-5)

    「傳承技術沒有很簡單,有心要問的、不妨礙

    我的工作,我會盡量協助。已往,最重要的是我的

    師傅,我們有一個風氣很好,因為我不斷的會去給

    師傅技術上的想法,當師傅覺得你甚麼事情都願意

    告訴他的時候,他會跟你教學相長,他會把以前在

    他師傅身上學到的告訴你。」(A3-11-H-2)

    「成衣化那倒不是一個問題,因為成衣有成衣

    的優點,我們有我們的優點,可以互相學習;譬如

    說我們手工的部分,成衣做得比較好,你就可以採

    用他們的方式而非一成不變,以最快、最簡潔的方

    法,達到最好的效果。」(A3-11-G-2)

    「現在的人不吃苦,工要求多就會斷層。技藝

    傳承一年有 7天的課程。」(A3-11-C-2)

    8.結論

    以下根據前述文獻及研究結果與討論歸納研究

    結論;繼而依研究所得撰寫相關建議並提出對未來

    研究之建議。

    8-1研究結論

    本研究歸納社會變遷中女裝訂作師傅專業生涯

    發展有七大核心概念,據此說明此結論對服裝產業

    之貢獻;分述如下:

    8-1-1七大核心概念

    (1) 內在動機

    女裝訂作師傅在專業生涯發展上深受其內在動

    機影響,會依個人興趣發展,不斷充實自己、加強

    自己專業技能,積極開擴視野,若有機會應往大都

    會發展。

    (2) 自我價值

    女裝訂作師傅在專業生涯發展會因「成就感、

    實力受肯定、技術重要、口耳相傳」而建立自我價

    值。

    (3) 外在影響

    在家庭潛移默化、跟隨前輩,在實務經驗、訂

    作觀念上紮實的學習成為踏入女裝訂作的關鍵因

    素;另有,因為喜歡服裝而從體制外學習女裝訂作,

    立定志向學習服裝技能。

    (4) 專業能力

    研究者歸納女裝訂作師傅的專業能力為「解決

    專業製作問題」、「敏銳度」、「對美的慾望」、「用心」,

    與「融會貫通」。

    (5) 趨勢

    科技發達之趨勢來臨,如何為洋裁傳統產業做

    好準備,除了利用無遠弗屆的網路,還有周邊小商

    機複合式的多樣化經營,方能延續女裝訂作師傅的

    專業

    (6) 實現理想

    女裝訂作師傅既可維持生計又可兼顧家庭,是

    本研究受訪者得以在社會變遷中仍堅持下去的最大

    動力,因其既能理想實現,又能隨心所欲,是一個

    可以走一輩子的行業。

    (7) 薪傳

    隨著時代社會之變遷,也連帶影響了傳統產

    業的變化。導致斷層的問題發生。本研究受訪者咸

    認,若是能夠互相學習、分享經驗,或是多元化延

    續傳統產業的教學,就能夠跟上潮流脈動延續下去。

    8-1-2對服裝成衣產業貢獻

    「人才斷層」與「缺乏人力」是近十餘年服裝

    成衣產業所面臨的嚴重且嚴肅問題,多年來業界積

    極尋求具體可行解決方案,如引進外勞、輔導嫁來

    臺灣有工作意願之「外籍新娘」,或積極培育二度就

    業工作者,甚而製造契機讓年輕族群願意投入此一

    行業;據此,本研究結論對服裝產業有如下貢獻:

    (1) 瞭解從事服裝工作者之人格特質

    使服裝產業中高階主管瞭解,願意從事服裝工

    作者之人格特質,增強其內在動機,使其不斷主動

  • 52

    充實自己,加強個人專業能力,如「解決專業製作

    問題」、「敏銳度」、「對美的慾望」、「用心」,與「融

    會貫通」。

    (2) 有助於擬訂「人才訓練」計畫

    建立員工自我價值,使其產生成就感、實力受

    肯定而建立自我價值。

    (3) 無私地傳承專業知識與技能

    服裝成衣產業培訓師平均年齡大都在 40 歲以

    上,這些專業人員應以無私的心帶領剛入行的新進

    人員,傳承其專業知識與技能,以達產業效益上良

    性的循環。

    (4) 有助於女裝訂作師傅轉型

    有助於女裝訂作師傅轉型至服裝成衣產業,

    使其瞭解與建立轉型後應有之正確心態。

    參考文獻

    1. 尤貞嵐,半世紀針線情-從父親蔡逢歲月看男子

    氣概,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2013)

    2. 陳佩婷,台灣衫到洋服-台灣婦女洋裁的發展歷

    史(1895 年~1970 年),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

    究所(2009)

    3. 張添洲,生亞發展與規劃,五南圖書出版有限

    公司(1993)

    4. Super, D.E.,A life 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In D. Brown,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2nd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