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52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Transcript of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Page 1: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Page 2: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Page 3: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1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1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歷時三年,眾多志願者從中獲得寶貴人生經歷及體驗,此書冊旨在共享志願者的心得體會。2007至2010年,香港嶺南大學服務研習處與德勤中國在雲南共同開展山區服務研習計劃,歷時三年。該計劃注重學術研究、企業社會責任與長期志願服務融合,為中國農村地區設計可持續發展模式。除此目標外,該計劃還倡導所有參與者發揚“學以服務,服務促學”的精神。2007年,首批德勤員工及嶺南大學學生離開香港,飛赴昆明。格章拉村位於海拔超過3,000米的山區,距昆明機場有六個多小時的車程。村民要想到最近的市鎮至少需步行一小時。這裡氣候干燥,村民經常遇到干旱困擾。氣候較好時,村中到處是沙土,下雨時則到處是泥地。在隨後的三年內,志願團隊曾在非常干燥和非常濕潤的條件下工作。當梯田和瓦屋頂映入眼簾之時,我們倍感親切和熟悉。每次遇到村民,他們都會笑臉相迎。

Page 4: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2

Page 5: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3

目錄

4 前言7 「不一樣」的服務研習計劃8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簡介 10 不一樣的「樂」:發生在格章拉村的生命故事 • 默默耕耘的「她」 • 十字繡裡的愛 • 為生命賦予新意義 • 通過提供希望從而找到希望15 不一樣的「路」:由不同故事組成的「路」 • 從農村裡來,往農村裡去 • 只要有愛,一切皆有可能 • 家鄉的另一面 • 向夢想踏出的第一步 • 承傳 - 從學生到職員 • 嶺南精神 • 導師的意義 • 首次踏足格章拉村 • 我眼中的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26 其他參加者感想 • 感受熱情,擁抱生活 • 生命互動學堂 - 團體合作中的成長 • 「今之學者為人」- 活出所學 • 我們的抱負 39 不一樣的「樂」與「路」圖片集 46 鳴謝及合作單位47 附錄:彝族文化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3

Page 6: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4

陳玉樹教授BBS太平紳士嶺南大學校長

香港嶺南大學(下稱嶺大)作為一所博雅教育學府,一直着重培訓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學以致用,擔當領袖角色,貢獻社會。服務研習對學生個人發展亦扮演着一個重要的角色。隨着香港教育改革,嶺大的服務研習處成為了先導者及推動者的角色,打破傳統的教學框架,把獨特的課堂以外學習體驗引進香港。着重學術知識和社區服務二合為一,鼓勵嶺大學生從學習中、服務中、反思中及分享中,發揮內在的領袖潛質;從實踐中了解個人特質和自己的方向及理想。

同時,嶺大服務研習處也提供了一個社會資源分配及跨界別合作的平台,透過各個單位的合作及支持,給予學生不同的機會,學生從中可實踐及鞏固自己的知識之余,在大學生涯中,亦能夠參與社區服務,有助鼓勵學生擴闊自己的眼光,開放思想,懷抱天下,關心整體社會的發展。

其中「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作為首個由私人企業及公立院校合作,在內地山區展開的服務研習計劃,學生能夠與德勤中國員工共同籌備及執行各個改善山區環境的活動,通過實際的經驗,與不同界別人士接觸,把課堂上的知識應用於生活當中,真正實踐Learning By Doing的理念。讓學生明白社會的實際情況,視野才得以擴闊。學生藉經驗反思自身,從而思考自己能為社會做什麼事。

三年的時間,計劃不單只培養了一群具社會責任感的同學,德勤中國和嶺大參加者之間也建立了一份跨文化、跨地域、跨界別和跨年齡的深厚友誼及團隊精神。他們的故事將在書內一一呈現在讀者的眼前。

前言

Page 7: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2007年德勤中國與香港嶺南大學訂立協議,共同實施一個為期三年的「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扶助中國雲南省境內一個鄉間村落,為該村落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支援。光陰似箭,本計劃已踏入第三年的發展項目。期間我們安排了多次考察活動,約50名來自德勤中國各事務所的同事及50名嶺南大學學生參與其中。過程中考察團成員打破語言隔膜和文化差別, 充分發揮團隊精神及回饋社會的意志和決心,當中的苦與樂,定會在各團員的成長篇中記上難忘的一頁。

回想2007年初落實這項計劃時,來自德勤中國各事務所同事熱烈響應,表示願意以任何自身可行的方式參與。 這項計劃令人興奮和鼓舞的原因包括:

本計劃旨在提升農村社區的公共教育、健康及經濟發展等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方面,以及保留該鄉村具有傳統特征的本土文化。在三年計劃中,德勤中國專業團隊同事積極參與各類項目,並透過活動豐富團隊成員的知識與經驗,並以獨特的方式對社會作出有意義的貢獻。

我們的研究發現,為期三年的中國雲南山區服務計劃具有獨特性。它是首次由公共行業與私有企業聯手發起,包括香港學術教育機構(嶺南大學)、大陸學術教育機構(雲南民族大學)及一家商業企業(德勤中國),在長達三年的時間內以綜合方式協助一個中國鄉村社區制定和實施可持續性發展計劃,並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本計劃為德勤中國來自不同事務所、不同部門及職位的同事創造了良好的相互合作機會。他們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籌備雲南考察計劃,充分體現德勤中國同仁回饋社會的意志和決心。

本人亦想藉此機會感謝各位同仁熱心參與和支持這項計劃,並且為本計劃到目前為止取得的成績而感到自豪!

Page 8: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6

馬學嘉博士嶺南大學服務研習處助理總監

關於《不一樣的「樂」與「路」》服務研習處自設立以來,一直致力為嶺大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服務研習活動。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的「商」「校」合作模式更是一個嶄新的嘗試,進一步突破服務研習的界限,在計劃的實行過程中,除了嶺南大學和德勤中國外,香港基督教協進會、雲南民族大學、雲南師范大學、衛生所、教育局、文化局和高橋鎮鎮政府都致力協助計劃實行,跨界別的通力合作使計劃能成功地落實及發展。

跨界別的性質,亦令計劃顯得更「非一般」。當中,計劃參與者便來自不同的民族、城市、學校、學系、部門,然後在短短的旅程中,經歷與別不同的學習及服務模式。他們要去認識各個界別、了解各類專業、尊重各種文化,在改善農村環境的同時,也與村民攜手走出格章拉村的「路」。 

在與村民接觸的過程中,我們不單是服務提供者,村民們也不是所謂的弱勢群,相反,純樸的村民是我們的生命導師,我們從了解、體驗、感受、貢獻和分享的過程中,發現他們的生活、經歷、熱情和笑臉,教導了我們與城市不一樣的「樂」。

這些「樂」與「路」讓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成為每個參加者生命中獨特和具意義的一頁,這也是我們編着這本書的原因,透過記錄和分享在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裡的生命故事,感動更多人的生命,或是,讓更多人反思生命的意義。

Page 9: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7

服務研習有別於一般的義工服務。服務研習要求參加者對計劃的使命、結構及運作有基本的了解,並要求他們積極參與,主動與不同的單位合作,共同策劃,服務社會,並在過程中結合學術知識,從而進行批判的分析及自我反省。

而在這個跨界別的「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中,我們也要求嶺大學生和德勤中國員工共同策劃、准備、執行,反思活動的過程及生命的點滴。學生的學科知識和德勤中國員工的專業領域在計劃中得以結合和運用。這個計劃甚至進一步打破他們固有的認知,引發他們對知識與事實的反思。

在村落發展方面,我們不只是單方面提供服務,而是着重與村民的溝通,了解他們的需要。為此我們進行了多次的需求評估,透過實地考察、家訪、問卷調查和與村長及領導的會談中,了解村民真正的需要。

更特別的是,這是個持續三年的服務研習計劃,讓志願者能參與具延續性的「服務」和「研習」,並多方面地了解中國農村和小數民族的文化、教育、健康和經濟情況。

「不一樣」的服務研習計劃

Page 10: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8

主辦機構嶺南大學嶺南大學位於屯門區,博雅教育為辦學宗旨,井以「作育人才,服務社會」為訓,致力為學生提供融會東西方博雅教育傳統的優質教育,強調全人發展,培養學生在香港、亞洲地區以及全球瞬息萬變的環境中能夠獨立思考、判斷、關懷他人和勇於承擔負任。

嶺南大學作為一所博雅學府,提倡以學生為本,注重師生關係,強調雙向的互動教學方法,故一直維持學生數目在2,300人左右,以達小班教學,同時也令75%的同學都有住宿和體驗校園生活的機會。社區服務,更是嶺大校園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嶺大給予學生許多參與各類型社會服務的機會,更開設全港第一個統籌服務研習課程的部門 -「服務研習處」。

嶺南大學服務研習處服務研習處(OSL)於2006年成立,旨在為學生提供服務研習的機會。在課程導師及服務團體的指導下,學生培養積極正面的態度和實務工作的技能,井於服務中,把知識加以應用。課程配合發展是進行服務研習的首要,而且是必需的。服務研習處進一步使大學及社區連繫起來,讓學生學有所成之余,能為服務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以下是服務研習處的使命宣言:

實踐嶺南大學校訓「作育英才,服務社會」 •

推行學習與社區服務互惠的活動 •

為學生提供全人發展的學習環境 •

透過服務研習的實踐,提高學與教的效量質素 •

計劃開展2007年,在德勤中國及嶺南大學的支持下,服務研習處與德勤中國聯合開展為期三年的「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2007-2010」。計劃旨在通過學術研究、企業社會責任及志願者義務服務的途徑,試點並制定適合於中國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模式。除支持農村可持續發展這一目標外,計劃也致力提升所有參與者對「服務促學及學以服務」的理念和精神。

在三年項目期內,每一年都有特定的工作重點第一年的工作重點為教育,第二年為預防性衛生保健,第三年為確保村民長遠生計的微觀經濟選擇。在三年過程中,嶺南大學學生與德勤中國員工共組成十二個代表團訪問格章拉村。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簡介

計劃發展時間表2006年

12月第一批由服務研習處和德勤中國計劃負責人組成的考察團, 前往格章拉村進行視察及需求評估。

Page 11: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9

2007年

1月前任嶺南大學校長陳坤耀教授(圖左)與德勤中國香港華南區主管合伙人阮鍚雄先生(圖右)正式簽訂合作計劃備忘錄。同場匯報考察結果和村落情況。

8月首批獲選的嶺大學生和德勤中國員工前往格章拉村進行探訪及教學活動。

2008年

3月格章拉小學宿捨落成,命名為「德勤之家」。

12月水管鋪設工程峻工,另外,針對全村的健康調查也同時展開。

2009年

6月格章拉小學的熱水器及浴室完工,老師和學生能在冬天用熱水洗澡了。

8月長達三星期的雲南暑期英語教學計劃成功在武定第一中學舉行。

Page 12: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1010

不一樣的「樂」: 發生在格章拉村的生命故事

Page 13: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11

默默耕耘的「她」

錢珍妮嶺南大學社會科學系學生

現為服務研習處畢業實習生

安靜勞作在格章拉村的田裡,我們看到一個個彎着腰的婦女;在山間的小道,我們遇到趕着牛羊的婦女;在學校的廚房裡,我們看到站在灶前的婦女,每次見到她們都是忙得不可開交似的。

還記得,當我們問阿姨什麼時候有空,她們笑着跟我們說:「我們要晚上才有空呀!」我們那時很疑惑,為什麼她們會那麼忙?反正只是下田,需要一整天嗎?後來,當我們到田裡去的時候,對着那在我們眼中異常大的農田,再看看自己小小的雙手,我想把田裡的作物都收好嗎?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可是,阿姨們只是微笑着,一個接一個地收着。

家人快樂,她就快樂在格章拉村的這幾年,我們漸漸地了解這群婦女的生活,每天天亮時,她們就要起來下田或上山砍柴,中午急急忙忙地趕回家煮飯,吃完飯還要喂好家禽,然後再下田或上山,日落時,趕着牛羊,背上的竹簍裝着滿滿的農作物或柴枝,從背後看過去,那竹簍大得幾乎把整個人都擋住了,遠看,只見到一個簍子穿梭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中,回了家,當然還要為家人預備晚飯,真的停下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不論是農活還是家事,她們都默默地做着,沒有半句怨言。當我們問她們:「你生活開心嗎?」她們常說:「開心呀,丈夫對我很好,兒女也很乖。」對她們來說,家人開心,她們就開心了。

害怕成為負擔可是我們卻開始擔心她們,或許是為了家人,或許是農村重男輕女的觀念,讓她們把苦、把問題都收在心中。當我們提起婦女健康問題,起初她們都是支支吾吾的,我們不斷地鼓勵她們,她們才慢慢地訴說出心中的不安和疑問,也道出一個個令人痛心的故事。

她們說,村裡有個婦女,她應該是患上了乳房的疾病,可是她不敢跟別人說,也沒有去看醫生,因為覺得這是個「不好」的病,然後她的病情愈來愈嚴重,乳房開始潰爛,甚至生蟲,最後就去世了。村裡的婦女們除了傷心,也很擔心自己,可是沒有人敢問,也不知道向誰詢問,那到底是甚麼病。除此之外,因為生育政策,大部份村裡生育後的婦女都要強迫性地進行結扎或子宮環避孕手術,可是她們卻不知道這些手術會有後遺症,有些甚至不知道子宮的位置在那裡。

想一想:如果你是「她」,你會有堅韌不屈的態度嗎?

學習自我幫助聽着她們心中的問題和不安,我們決定盡可能帶給她們需要的資訊,讓她們更了解自己的身體,所以每一次到格章拉村,我們都會准備婦女健康教育的課堂和小冊子,還記得我們第一次教她們檢查自己的乳房時,她們非常尷尬,卻也笑得非常開心。現在,已經有一批婦女成為村裡的健康大使,幫助我們把健康的資訊傳遞給更多的婦女,對於她們的幫助,我們衷心地感激。

格章拉村的婦女讓我們看到了人的堅韌與無私,她們的樂觀和熱情讓我們明白「快樂」是如何的簡單,讓我們了解「快樂」可以來自於痛苦中的堅持。她們雖然不富有,但每一次見到她們,她們都會把自己做的背包、鞋墊、枕頭套等送給我們,當中的每一針每一線,都包含着她們的熱情和文化。她們為村子、家庭和彝族傳統手藝承傳默默地付出,十分值得我們的尊重。

農村重男輕女的觀念已根深柢固,要提高婦女地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我們只是簡單地希望婦女們能笑得更開懷、更懂得欣賞自己和更健康地生活下去。

Page 14: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12

十字繡裡的愛

胡曉東雲南師范大學學生

繼承祖輩的手藝,刺繡時注入深厚情感12月30日的格章拉村探訪,我們遇到了一位正在繡花的婆婆。她給我們講述了她的刺繡故事。

婆婆是個地道的彝家老人,從她的一身彝家服飾便可看出,黑色衣褲藍花邊,上面繡着各種美麗的圖案,有花有草還的飛鳥鳳凰,再看頭上那黑布金花的布帽更是好看極了。婆婆說這身衣服和上面美麗的各種圖案都是她自己繡的。

婆婆今年已過花甲之年,女兒早已出嫁,兒子在外打工,現在她只是個孤老太太。

繼承祖輩的刺繡手藝四十多年前婆婆從鄰村嫁到這個現在只有她一個人的家,那時婆婆的公公、婆婆都還在,她的丈夫是個老實能干不愛說話的強壯小伙子,婆婆那時更是長得水靈動人,彎彎的細眉下一雙閃閃發亮的大眼睛,長長的睫毛,雪白的臉上透着紅暈,笑的時候一邊還有小酒窩,腦後是一條又粗又長的大辮子,那一年婆婆十八歲。剛嫁過來的時候,她只會做些田地裡的農活和家裡的基本家務,由於出生在貧寒家庭,她幾乎不會做針線活,這對於農村少女來說是不足的表現,但是婆婆很勤勞,很能吃苦,於是婆婆的婆婆便在她干活回家料理好家務後教她織布、做衣和刺繡。婆婆心靈手巧不久就學會了這幾樣基本技能,她還常常在下田干活的間隙和收工回來之後練習繡花,有時會一直繡到雞打鳴,那時她的丈夫總是一直陪着她坐到深夜,冬夜幫她往火塘裡添柴,夏夜用馬尾

做的驅蚊器幫她趕蚊子,他們相敬如賓十分恩愛,日子雖不富裕但他們卻很幸福。

尋找生計的代價人生總是難以預料,就在大女兒十歲那年,天大旱,四個多月滴雨未下,莊稼幾乎全都絕收,為了生計,丈夫不得不捨下妻兒到遠方找活兒做。臨走時婆婆為丈夫收好干糧衣服,還為他系上了夜裡趕繡出來的花腰帶,上面有一對鴛鴦。婆婆自從嫁過來,從未和丈夫長久分開過,丈夫這一去不知何時能歸來,想到他們將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能見面,婆婆心裡難過極了,然而丈夫又不得不出去打拼。婆婆依依不捨的送着丈夫出門,一程又一程,幾乎送了十裡地才被丈夫和他們的同伴勸回去,看着丈夫在遠處漸漸變小的身影,兩行熱淚從婆婆的臉上撒了下來,像斷線的珠子一般落了一地。

日子一天天過去,婆婆對丈夫的思念一天天增長。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丈夫終於回來。可是婆婆卻揪了心,丈夫是那麼的疲憊,那麼的憔悴,蒼老的皮膚像一件破舊的衣服掛在丈夫那瘦弱的身軀上,顯得又寬又大,極不合身。婆婆清楚的記得,那一天丈夫顫顫巍巍的走到家後就一直在掏衣袋,他從外地給婆婆買來了很多刺繡用的絲線。丈夫回來後就病倒了。雖有婆婆的精心照料,但沒錢看病,也沒法吃藥打針,不久丈夫病逝了。婆婆傷心欲絕,起初的日子,她每天以淚洗面,然而生活還得繼續,在孩子面前她得堅強。無論刮風還是下雨婆婆總是起早摸黑,辛苦在田間地頭勞作,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婆婆就悄悄拿出那些被她珍藏的絲線,摸一摸,再從中抽出一根,穿針,引線,一針一針的繡着丈夫最喜歡的圖案。只是她總是繡不上幾針淚水就滴了下來,她想起了丈夫,想起了丈夫陪她刺繡的每個夜晚。

傳承彝族刺繡藝術隨着時間的流逝,刺繡成了婆婆的一個不可改變的習慣。丈夫給她買的線還沒繡完,她還是會繡到雞打鳴。婆婆繡的花一年比一年漂亮了,和她學習繡花的人也越來越多。婆婆總是認真細致的教大家繡花的每一個步驟,給大家講述他和丈夫的繡花故事。那時,婆婆深陷的眼眶裡總是溢滿幸福的淚水。

婆婆在刺繡,婆婆在思念,婆婆也在傳承彝族的刺繡文化。

想一想:你有發現上一代身上可貴的情感和經歷嗎?

Page 15: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13

我常常認為,走走停停的人生,比不斷奔跑的匆匆步履更讓人感到充實,因為停下來反思,能讓生命的路線更清晰明瞭。於是我用了四天時間駐足格章拉村的梯田上,瞭望連綿起伏的丘陵山群,聽着不遠處格章拉小學的可愛孩子們整齊而清脆的歌聲,思考我與這一片生機勃勃的土地,可能存在的某種必然的聯系。

我是一個來自內地廣東省,到香港嶺南大學讀四年的大學生。當聽說我們大學的服務研習處有一個與德勤中國合作到雲南山區做服務的項目時,我就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因為我堅信這樣兩個有影響力的團體的合作必然賦予了這個持續三年的項目深刻的內涵,這我怎麼能錯過呢?通過面試,我得以在零九年底的寒假與其他隊員一同北上雲南,去一個我未到過的山村,看望一些與我素未謀面的人,做一些我從來沒做過的服務。

我們來到雲南昆明市武定縣。回到內地的土地上來,我感到無比親切與愜意。不那麼井然有序的街道,不時傳來滿嘴鄉音的吆喝聲,人們悠閒地踱着步子,盡管他們心裡可能在擔憂孩子下一年的學費,或是在惆悵老伴的身體健康,但一切都顯得那麼寧靜和安詳,相信我,再怎麼緊繃的神經都會在這片土地上松弛下來,所謂「散心」就是這麼一回事。

在格章拉村,我們教小朋友讀書唱歌跳舞,我們拜訪熱心的村民,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我們與村民一起過了一個熱鬧的元旦。在山上的每一天我都努力地去呼吸那裡溢滿泥土氣息的新鮮空氣,努力地去感受那裡淳樸的人文風情,努力地記住格章拉小學裡一雙雙渴求知識的閃爍的眼睛。被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包圍着,我可以深刻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條件也許有一點艱苦,天氣也許有一些寒冷,但我敢說,那是最快樂的一段日子。

我很清楚地記得,有幾個瞬間,我的淚水差點湧出眼眶。第一次是我把小朋友召來我身邊,握起她們的小手聽她們唱《數鴨子》和《郊游》給我聽,那一下我看到她們的手的粗糙程度,心疼極了;第二次是楊家老奶奶,背上背着熟睡的小兒子,緊握我的手,含着淚,給我講述今年家庭收入和健康都很不理想的情況;第三次是在新年晚會時我們圍着篝火跳着篝火舞時,我問旁邊被我牽着的小女孩:

「你喜歡讀書嗎?」

「喜歡!」

「那你想讀到什麼時候?」

「等我讀完小學,我要讀初中,然後我要讀高中,我還要讀大學!」

「那你能讀完嗎?」

「不知道。爸爸說,如果讀不了書我就要回家去下田。我不想下田啊!我不想下田,我想讀書。」

「那就答應姐姐努力讀書,努力考上好的高中,再努力考上大學,好不好?」

「好......」

孩子是不會知道有經濟困難這種東西的存在的,也還不知道就算成績好,也可能因為窮困而讀不起書。我希望不只我,任何一個人都不要打破她純真簡單的希望。我也在誠心地祈禱,祈禱天降甘霖,祈禱如天使一般清澈的心靈永遠不要被現實的重荷壓折了翅膀。

我把這次旅途當作是我在香港忙碌了很長一段時間後的一個逗號,是時候該停一停、想一想,自己究竟在追逐些什麼,是否值得,以及怎樣的生活才是我最喜歡的。

在香港這樣一個大的國際化城市,所有的東西都是那麼的耀眼,讓人有無盡的企圖心,以及不停追逐不停奔跑,害怕自己被落下的動力。在這樣一個追逐利益至上的社會環境,再獨善其身的人也難逃熏得一身銅臭。我自命出淤泥而不染,其實不然,更可悲的是,我走在容易迷失自我的道路上。

什麼才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在格章拉村靜謐的夜晚,我細細回味我與孩子們之間的互動,與村民的交流,突然意識到我的充實感來自於自己給這小小村莊增添的一絲歡樂與生機,我的汗水沒有流得不明不白。自我價值的實現不就在以生命影響生命嗎?或者說,只有奉獻出一些自己的東西,哪怕是微薄的力量,都會在被幫助的群體上看到力量被放大所綻放出的絢爛的花朵。與其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被不明的野心吞沒,不如留出一點時間和心意,服務社會,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那麼你我的價值,永遠不會被這個社會和自己所忽略。

我會記得自己思考過些什麼,因為那些記憶刻骨銘心,直到現在,那些孩子們的歌聲仍在我耳邊回蕩。有機會,我還會到那兒去看看山,看看牛兒,看看孩子們,看看中國農村的面貌正發生如何的轉變。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再一次在這片土地上拋灑汗水,服務這一群可愛的人,再一次真切地體會生命的另一個意義在於我在何種程度上影響了需要幫助的人的生命。我凝神屏息,為生命祈禱,為格章拉村祈禱。

為生命賦予新意義

博安琪嶺南大學商學系學生

想一想:你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

Page 16: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14

能夠參與這次的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應該是我2008年最順心的事情,畢竟這一年不如意的事情真的很多。

2008年中旬才剛從一個寂寞逃跑出來,正打算好好整理行李和心靈上的包袱時,另一個更大的寂寞又向我撲過來。這是一個我至今從未嘗過,最刻骨,最掏心,甚至令人想昏死過去的一種寂寞。收到消息時是星期四沒有課堂的早晨,那天我終於明白什麼叫作呼天搶地,因為自己就是這樣糊裡糊塗地哭了三個小時。然而心裡卻明白得很,任我如何哭,都改變不了公公已經死去的事實。

家裡頭一趟有白事,算是第一次最近距離接觸到的死亡,更別說那個是從小就跟我一起生活的公公,心實在是難過得要死。已經沒頭緒那段日子是怎樣過的,只記得無論在哪裡,都會突然想起公公已經死掉的事實,然後又一陣不得已的自責,怪自己沒趕得及去醫院,接着回憶又像洪水般湧進心肺,似是非要我窒息不可。雖說日子難熬,但總要過,11月17日公公離開後十一天,我第一次出席「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的籌劃會議。

一年前,當我讀大二第一個學期時,第一次接觸服務研習計劃,那年在富泰鄰捨輔導會做了四個月左右服務,從中學會與老人家相處技巧等。那時候內心就一直盤算着,准備在大學三年裡抓緊機會參加雲南之旅,因我認為這個計劃最能夠體現何謂服務研習。而終於我亦如願以償,被選作二十七個義工的一份子,進行第三次到訪山區的教育活動。

這本來是個我很渴望參與而又引頸以待的社會服務,但當時卻只能以盡責任的心情去做,說實在,好比有塊石頭在胸口上,不痛但就是有點喘不過氣來。會議上我心不在焉,一味只記掛着公公和照料着自己心內的那一大個傷口;在飛機上我魂不附體,根本沒有一刻鐘放得下那堆溫暖但刺痛的回憶;在雲南我也沒好多少,除了第一個晚上刷牙時,一陣寒風讓我有過知覺以外,其余時間都好比「游魂」。直到我們的訪問工作開始。

在格章拉村的早上,刻意遺忘心中的難過,開始一天的訪問工作。這次旅程除了負責教授婦女們一些健康知識之外,就是逐家逐戶去做訪問,問問村民的生活習慣,病歷或其他家庭背景等。就這樣,每天都帶着一支筆,一堆問卷,一部相機和沉重的思念走遍大半個山頭,問這一家的姨姨一星期吃多少次肉,問那一

家的老公公有沒有病痛。有很多次,望着別人家的老公公,我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我家的公公現在怎麼樣?思念彷如格章拉村的山嶺一樣,無窮盡似地延伸,眼前又高又闊的天空,有時帶我沖出思念,禁不住贊歎大自然的美;有時又會令我落入一陣迷思,想不清自己在為什麼而痛苦,自己在這一大片山頭裡不就只是一個小黑點嗎?心情好像比先前平靜了些。

在一級級的田地旁邊,我們一步一步的走去住在山腳的村民家裡,風景有時就是美得令人不由自主的按下快門,我邊拍照邊走到一戶三口子的家。尤其記得當時我負責訪問的一戶男主人,他跟我說,自從年多前務農時從高處跌下後,身體就大不如前。我還繼續問我的問卷:「你感到滿足嗎?」「你心靈有空虛嗎?」他一面笑呵呵答我「不不不,我這個人很簡單,什麼也不去多想,時時都可以快樂咯!」一面他按着胸口(他掉下後胸骨受傷),一面又說「我們這些農民,是這樣咯,生病受傷也沒有多少個錢看醫生,日子過就會好,沒問題的,沒問題的!」。看着他身後簡陋的廚房燒着幾棵自家種的菜,想起他跟我說只有大時大節才有幾塊肉吃,看似帶點淒涼的生活,但他就是一直咯咯笑着地說自己常常都感到快樂,而且還邊按着有時會發痛的舊患。真的,他是我這幾天見過最快樂的村民,這位叔叔那缺了幾顆牙的笑容到現在還清楚的燙在我記憶之中。這幾天以來,第一次感到心頭有一陣暖意,不是因為美麗的風景,不是因為夢裡看見死去的摯親,也不是因為離開令我窒息的零八年,第一次令我有笑的沖動,是眼前這個掉了幾顆牙的叔叔。他對生命的熱誠,對生活的滿足都令我感動得不能自已,吃着幾條青菜帶着病痛的身體,他都能夠笑對生命,面對着他我不禁有點慚愧。

那個晚上,我笑了。跟同伴們站在格章拉小學的操場上,我們等待着流星的出現,它劃過的那刻,我悄悄的在心內說了句「公公,我想念您,但我會好好生活的」。我把失去親人的愁緒留在格章拉村,把對公公永遠的思念和對生命的熱誠收入行李帶回家去。零八年就這樣過去,新一年就始於這個缺了幾顆牙的笑容,不知道那個叔叔現在身體可好?

通過提供希望從而找到希望梁香穗嶺南大學社會科學系學生

想一想:你如何面對及克服生命中的挫折呢?

Page 17: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1515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15

不一樣的「路」: 由不同故事組成的「路」

Page 18: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16

多元團隊中的共同目標在每次的旅程中,我們都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參加者,德勤中國的員工就分別來香港、深圳、上海、蘇州、北京等地的各個不同的部門,嶺大同學則來自不同的學系,還有來自雲南不同大學的學生,更有在英國讀書的香港學生義工等。每個人一開始參加的原因都有點不同,對計劃的期望也有所不同,當然,崮中的得着也是個人性的,可是,這三年來,這個多元化的組合,卻都能手牽手,走在前往格章拉村的路。那是因為,在不同的背後我們也有着共同的目標-格章拉村。

Page 19: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17

在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和學校的幫助下,我參加了這個由嶺南大學及德勤中國合辦的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這次活動的目的地是我的家鄉,有這麼一大群人去幫助我的家鄉,我感到很幸福。

活動中有許多不同背景的人參加,我可以和他們近距離的交流,去學習他們的禮貌禮儀;去學習他們做事的方法和態度;去了解他們關於農村問題的看法等等。並從他們那裡獲取新的觀念、新的思想。當然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類似的活動,對我來說也是一種考驗,相信這個考驗能使我明白生活的道理。

我是農村出生的孩子,深知農村的艱辛,以前,我只是用眼睛去看自己長大的地方,這一次,回到農村,我要用心去看,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受。並思考怎樣才能解決貧困這個「枷鎖」。  

知道這個計劃想透過村民的手工藝品,一方面保留小數民族的文化特色,同時也能增加村民的家庭收入。在這次行程中,我們也討論了這個彝族手工藝品計劃。很多隊友都發表了他們的意見,討論如何幫他們銷售?如何做到可持續?⋯⋯楊濤等德勤中國同事和嶺南大學的同學都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見和建議,而在討論期間,我們幾個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也能把我們在農村生活的經驗分享給大家,現場主動探討和熱烈討論的氣氛.讓我上了震撼的一課。

到了格章拉村,我們和那裡的小朋友、老師還有村民們一起生活。我們做問卷調查、廢物管理教育及宣傳、婦女健康的教育及推廣、兒童英語互動計劃等等。來自農村的我,知道這一切對農村的人來說,是很大的收獲,是無價的。因為他們可以了解一些衛生常識;加強環保意識;孩子們還可以學習英語;還可以和外來的朋友們談談生活,可以嘗試去講一下普通話。德勤中國和嶺南大學還幫助格章拉小學建了一幢宿捨樓,這個家真的很需要這幢樓,因為孩子們上學實在太遠了。改善後的環境、這樣的探訪和交流,可以讓孩子們更好地學習及成長。

八天的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盡管過去了,但這一切都還沒有結束,還是歷歷在目,當中我面對了不少考驗,更學習得了很多的東西,我還記得,在參加這個活動之前我很內斂,跟陌生人在一起總是很不自在,很害羞,可和他們相處了一段時間,我不再和以前一樣了,還和他們一起玩「killer」,元旦那天還表

演了魔術,是他們的激勵讓我變得勇敢起來。讓我增強了服務家鄉,服務農村的意識。

透過不同的活動,也讓我了解到,什麼是「團隊」?我們的團員互相信任,每個人都是去改變自己,適應他人,而不是叫團隊來適應自己,不會試圖去改變任何人的缺點,而是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群力群策,讓每個人都認識到了自己的位置,讓每個人感覺到他是不可缺少的,此外,大家都達成了這樣的共識「關心他人勝過自己!」所以每個人都很盡力。我還深深的記得我們組的阿糖,不管回到學校多麼的累,她總是把自己融入到孩子們當中,去和孩子們玩,讓孩子們開心;還有就是uncle,他是團隊中年紀最長的一個,卻讓人感覺到他是最年青的,在山路上他幫助隊友們,回來時主動地和孩子們玩,每天早上都是他最早起床,看着他總是充滿了力量。

從農村裡來,往農村裡去

曲海平雲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技術學生

想一想:你是否也曾把知識回饋社會,回饋自己成長的地方呢?

我更明白到,幫助別人是一件很難但很幸福的事,只有把自己學到的東西應用在生活中,才會讓自己更好的成長,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接受痛苦與分離,在逆境中堅強的追求,把夢想和信念一步步變成燦爛的輝煌!

從農村裡來,長成種子的時候也應該再回到泥土裡去......

Page 20: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18

愛,蘊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間,如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滋潤着我們的身心。用善良的心溫暖周遭,以朋友之情幫助學生,在付出和感恩的過程中我理解到了愛的方式,也因為這份愛,I'M POSSIBLE。

貧困地區的孩子是很缺乏自信的,包括自己在內,這一點我是很確定的,所以,要想幫助學生我得先克服這一個坎,我自己首先要有自信才可以。這也是幫助學生的第一步。可是這一步卻沒有想象中容易。

永遠也忘不了第一次上講台後,看到學生們求知的雙眼,我心中便湧起一股沖動,想要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都傳授給他們,但是因為第一次由學生轉為老師的身份,而且又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高大的學生坐在我的面前,過分的緊張和激動讓我徹底忘了近幾天來的准備,沒能夠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好,所以感到非常的自責和慚愧。但是當我走出教室後,馬博士握着我的手,給我的那些鼓勵和支持,讓我重新找回自信和勇氣,更讓我找到了NOTHING IS IMPOSSIBLE 的真正涵義。

一人的信念和力量是微薄的,共同的信念和彼此支撐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和來自香港嶺南大學以及德勤中國的朋友們有着共同的目標,朋友的愛和寬容,讓我走向I'MPOSSIBLE。在活動的期間,有趣的英語角讓我學到了如何與人

合作、經驗交流會讓我懂得如何更好的與人分享,而大學生活分享會以及成功分享會則讓我走向成熟。溫柔的Fabia 教會了我如何領導好一個團隊,可愛的Bu 教會了我如何與學生零距離的交流,帥氣的Martin幫我糾正英語讀音,耐心的楊芳教會了我怎樣才能夠把事情做得更好......我在每一個組員身上吸收着養份,同時也在活動中把這份愛這份信心傳遞給我的每一位學生,讓他們信心百倍的去迎接高考和未來的一切。在這個計劃中,做為老師的我和講台下的學生共同成長着,向自信的自己、真正的自己前進。

想想自己剛開始的時候,連話都講得緊張兮兮的,到最後,竟然能夠在大型的分享晚會上,流暢地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過去的經歷,那一刻,我明白到自己付出的過程也是成長的過程,而從學生的感恩與幸福的淚花中,我感受到了付出的過程是幸福快樂的。從IMPOSSIBLE 到I'M POSSIBLE只需要加一個「'」,而這一「'」可能要經歷很多的困難、努力和別人的幫助,但在最後能加上這一「'」的人只有自己,因為是I'M POSSIBLE!

我的家境和我的遭遇是不幸的,但一路走來,有老師和薪火的叔叔阿姨的幫助,現在又有了嶺大和德勤中國的朋友,陪我一起成長,陪我一起感動,也正是因為如此,我覺得很幸福也感到很滿足。當我走到這裡之後我明白了還有比我更不幸的,生活學習環境更惡劣的,所以,我再一次深深地下定決心,一定要加倍努力,一定要多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遇到再大的困難挫折我也不會再怕,因為我知道I'M POSSIBLE,我已經為自己加上了那一「'」,因為我的心中有他們,有我想急切幫助的學生,讓我繼續前行的動力。也因為有你們的愛和鼓勵,讓我勇敢的跨出了這一步,在這裡,我真的非常感激你們。

只要有愛,一切皆有可能羅麗梅雲南民族大學英語專業學生

想一想:每個人身上都有將不可能變為可能的潛力,你有發現嗎?你嘗試過嗎?你有像麗梅一樣努力過嗎?

Page 21: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19

我是一個來自雲南省昆明市的學生,2008年,我很榮幸地被香港嶺南大學錄取,成為嶺南大學的學生。作為一個來自於中國大陸西南邊陲城市的學生,剛剛來到香港的我,的確被這個國際化的大都市所深深地吸引了,這裡有着我的家鄉完全沒有的東西,一棟接一棟的摩天大廈,完善的公共軌道交通系統,以及現代化的各種設施。在我看來,這裡要比我的家鄉雲南昆明更具有吸引力,我也逐漸習慣和愛上了在香港的生活。經過復雜的申請和嚴格的選拔,這年的寒假,我有幸參加了由嶺南大學服務研習處和德勤中國聯合舉辦的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活動,這是到目前為止,我在嶺南大學參加過的,最難忘、最有意義、最有挑戰性、收獲最大、以及最有成就感的活動。通過我和隊員們一系列悉心的准備和培訓,我們最後圓滿地完成了這次研習活動,其中的艱辛和樂趣,盡在不言中。不會忘記自己第一次動手制作綬帶時候的笨手笨腳,不會忘記在格章拉村看星星的浪漫之夜,不會忘記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游戲時,那種久違的單純簡單的快樂,不會忘記篝火晚會上歡快的舞蹈......更不會忘記-我的每一位隊友們。

當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真的有太多的話想說,曾經,我一直都深刻的明白,自己的家鄉,是一個經濟相對落後的地方,所以我一直努力學習,最終來到香港,實現了自己走出雲南的夢想。但是通過這次活動之後,我才知道,自己其實根本就不知道甚麼叫做真正的貧困,在參加了這次活動之後,我對貧困的概念,徹徹底底的改變了。我曾經認為,所謂的落後,就是沒有現代化的設施,沒有發達的城市管理系統,甚至還因為沒有奢侈品,沒有名牌,而把雲南定義為落後。當我到了武定縣城,甚至格章拉村之後,我徹徹底底的震驚了,盡管自己的家鄉與格章拉村之間的距離不到100公裡,竟然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區別。

剛剛到了武定第一中學的時候,我對這裡高中學生的英語水准感到不解,在與他們做英文交流的時候,我驚異的發現,他們連一些最基本的表達都不會,記得我在昆明的高中念書的時候,高一的時候,班裡的同學基本都已經可以用英文做流利的對話了。起初我覺得,是因為他們不用功,後來才意識到,是教育資源配置的嚴重不均導致的這一切,這些可憐的孩子們,成了這種不均的受害者。

當我告訴他們我所在的中學的名字-雲南師大附中的時候,他們都驚呆了,原來在他們看來,這所高中是如此的神聖和遙不可及,之前這個中學最好的老師,有些就是因為薪水的原因,來到了我的高中。其實不止武定一中,全省各個地區最頂尖的老師,都慢慢聚攏到了我之前所讀的高中,以至於每年雲南省高考最優異的學生,都出自同一所學校。原來自己的母校,在這些孩子的眼中,竟然被當作了一種神話,我心中頓時升起了一絲悲傷,原來在雲南,很少的一部分人,享受了這個地區為數不多的,最頂級的教育資源。曾經,我很為自己的高中而自豪,因為整個雲南地區,大學入學考試成績最優異的學生,絕大部分都出自我所在的高中。到香港來求學的雲南學生,幾乎全部都來自同一所中學。現在我才明白,這樣顯赫的成績背後所付出的代價,是絕大多數同齡孩子教育資源的缺失,是讓很多的孩子,從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這些問題,都是我之前從來沒有意識到過的。

到了更加偏遠的格章拉村之後,對我意識的沖擊就更加的巨大了:一些在我看來習以為常,理所當然的最基本的設施,例如水,電,交通,教育,在這裡,都很難得到滿足。原來就在離自己出生,長大如此近的地方,有着一個與自己的世界截然不同的另一個世界。其實,在電視和報紙上,看到過很多與之類似的貧窮地區,但是,當我真正的到了那裡,住了下來,才能切身的體會到:原來,水不是打開水龍頭就有的;原來,不是出門就可以開車的;原來,教育不是到了年齡就可以享受的。 原來,雲南的落後,不是我曾經所能經歷和體會過的。

也就是因為這一次次對家鄉印象的強烈沖擊,讓我更加積極和熱情的參與整個服務研習的活動中去,我竭盡全力去幫助我可以幫助的人,盡管我知道,我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現在,我終於明白,原來自己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和美好,我應該感激自己的爸爸媽媽,感激嶺南大學給我如此寶貴的教育機會,感謝服務研習處給我這樣一個重新認識自己和家鄉的機會。

今後,我也會參加很多這樣的活動,讓我身邊的朋友,讓每一個在雲南城市裡長大的孩子,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自己的生活,進而去幫助別人。

家鄉的另一面

王典嶺南大學社會科學系學生

想一想:我們是否應為能够在干淨的課室裡上課,而感到幸福呢?

Page 22: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20

還記得小時候在電視機中看到在貧苦地區的小朋友、聽到一個個不幸的故事,就會有一種很難受的感覺。但當時年紀太小,除了嚷着家人捐錢以外,也做不了什麼。

在高中時,當了低年級的補習導師,傳授知識的優越感使我定下了成為老師的目標,偶爾也在想,學有所成後,到鄉村教書也不錯啊。到大學,入讀了英文教育系,這些都還是未萌芽的夢。

直到我在零八至零九間參加了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兩次的山區探訪,讓我逐漸向夢想出發。第一次在武定一中及格章拉村准備的英語教學活動雖然只有很短的時間,但讓我看到了自己要改善的地方,也為之後的暑期英語教學計劃奠下了基礎。

在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暑期英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由框架到實踐,從自己的概念到與同輩磨合,再到整個課程完成,工夫比想象中多很多,但同時也是我向夢想正式踏出的第一步,也總算體會到從前老師總是說:「你們做一份功課我要改四十多份呢!」這句話背後的辛苦。

可是,最意想不到的,是自己本以一個「老師」的身份到那裡,最後卻在那裡上了人生最深刻的一課。

與香港的學生不同,從雲南學生的臉上看到的是對知識的渴求,他們為了學習,為了一個未知的前路就使勁的往前沖,朝七晚十一,每周六天半。作為高三學生,有半天休息已算恩典,莫說他們可以乘幾個小時公車回家鄉見家人了。成了讀書的機器,沒有選擇的余地。因為,幾經艱苦升到高中的他們只能往前沖過去,才能擺脫貧窮的包袱。而那種艱苦和壓力,並不是香港人能想象得到。他們難過、膽怯、無奈,卻從沒有人來與他們分擔,沒有人可以聆聽。

在香港,我們強調方法、強調技巧、強調效率;那裡,可說是沒有方法、沒有技巧、沒有效率。我們讀書,在想可以用什麼方法用最少努力來爭取高分數;他們讀書,在想可以多做點什麼來考得更好。每天留心聽着學生們平淡地述說他們不一樣的故事和背景,我看到的就是自己身上的充滿着白白得來的恩典,和不足;我更慚愧,實在不知道自己憑什麼來充當他們的「老師」。他們每一位,都成了我的老師。他們每一位,都比我們偉大。

向夢想踏出的第一步

麥凱宜嶺南大學英語教育系學生

體格魁晤的男生在我們離開的時候衷心的向我鞠躬、一位跟她只食過兩次午飯的女生等了我們兩個小時,只為跟我們道別和給我一封信、一次我生病了學生們就在他們的作業裡小心地用英文給我問候。這些充滿着情的回憶,令我開心又難過。除了更用心批改他們的作業、備課、與同伴努力開檢討會外,我還可以做些什麼令他們活得更堅強呢?

當電視中的不幸故事一一呈現在我眼前的那一刻,我只能暗暗歎息人的渺小,然後又強裝笑容,難過地找一些理由鼓勵他們堅持下去。然而,我知道回到香港後我能夠比難過做得更多,比傳授知識做得更多。我要把這些生命故事通通帶到這片幸福的土地,與我未來的每一個學生分享,願他們可以繼續燃亮別人的生命。

想一想:在你的心中,教育是什麼呢?

Page 23: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21

在2007年1月,我作為嶺南大學社會科學系二年級的同學,與德勤中國的同袍,第一次踏足雲南這片黃土,走到了格章拉村。我裹着碩大的羽絨衣,打着寒噤,走進這所塵土翻滾的小學,與這裡赤足奔走的小孩相映成趣。

這裡的簡陋,是我在混凝土牆下沒有想象過的。那破爛外露的電線、出現斷層的天花、掏空了心的木制桌椅,小孩真的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嗎?缺水缺電,要談衛生嗎?是城市人的玩意吧!原來光明,並不是必然的。忽爾,一個可愛的娃娃走來,牽着我的手,輕輕的翹起唇邊笑着,我望進他那純淨的雙眼,我知道,我在這裡能得到的和做到的不僅於此。

還記得首次到格章拉村進行服務,事前准備的工作可真不少。最初我組是安排到小學內為課室重新上漆,但因為所涉的物流運輸及編排過於復雜,一切均在試行階段,後因天氣問題亦未能真正完成任務。幸而,職員們早在籌備階段已告知當地的實際情況,叮囑我們緊記制定後備計劃以防變數。累積了是次經驗,在我往後再到訪村子的計劃,奠下了基礎。

經過了兩年的時間,我有幸以職員的身份回到格章拉,為這裡的快樂和進步建構更多。

2008年12月,我擔當了格章拉村健康調查研究的主統籌員,計劃當中所涉及的復雜性,是我在讀書時期完全沒法想象和經歷。因欠缺相關研究的資料,計劃的難度大大提高,亦礙於地區的獨特性(地理、文化及經濟行為),縱使找到相應的工具,也須按照過去的文獻及實地的經驗作調整,而我於格章拉村服務的經驗亦在此派上用場。於學生時期,很多時都會倚賴職員們的安排和協助,但角色的轉變,讓我體會到責任承擔的重要性及其使命感:除了

要帶領隨團的學生,使他們能應用所學到實際環境,我還要完成格章拉村的村民健康調查,為他們建立具參考性的數據庫,致使健康情況得到改善。雖然任務對我這個剛二十出頭的小伙子確實艱巨,但這次難能可貴的學習機會,讓我在成長路上邁了一大步,所得所學一生受用。學習是需要磨練及挑戰,我從來不當作這是一份工作,而是我生活的體驗,亦是我們終身學習的基本。研究的成功亦有賴在我跌跌碰碰時,扶持着我的同僚和伙伴,我為大家感到驕傲。

看見幼芽健康成長,是我隨着這歷程最感動的地方。也許,我們想象自己的渺小並未能為世界改變許多,卻在集大成的旅途上,已能用力量幫助身邊的人。當日的那位小孩,再次拖起我那以為最平凡的手,嚷着:「大偉哥哥,跟咱們一起玩吧!」。愛,凝在空氣之中了。

我想,就是格章拉村田野間的青草味,泥磚下的人情味和那份單純真摰,讓我們在不同的角色和身份,都堅定地把這個計劃承傳下去。

城市每天急速進步,樓房向天而建,情感卻像在往下沉。人們圍在名利間團團轉,在虛擬資訊間飄浮,到底,得到了什麼?我們從來沒有停下來,定睛細數天空今夜沒了多少星星,身邊的人那張臉照耀得再多亮麗,我們又了解、關心過幾多?

鄉間的感受,決不能以三言兩語,數百字就能全然細訴,作為大學生,或是擁着一片熱誠的城市人,嘗試放下繁瑣的工作,往中國鄉郊裡去,那裡的文化、濃情,是值得我們細嘗的瑰寶。在帶給村民新知識的同時,以一顆真誠的心,享受那裡的人和事,將會是以後人生的烙印。

承傳 - 從學生到職員

何大偉嶺南大學社會科學系學生

現任嶺南大學亞太區老年學研究中心項目主任

想一想:你現在承傳着什麼?而你所有的又是誰承傳下來的呢?

Page 24: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22

作為德勤中國員工的我,同時也是一個「嶺南學生」:大學始於廣州嶺南(大學)學院,工作幾年後又重回嶺南讀書,嶺南情緣至今十五載。

2008年初了解到德勤和嶺南大學合作的雲南山區研習項目,我非常興奮:如果我可以作為德勤員工,參與履行德勤百年品牌內涵的社會責任;又可以作為一名嶺南畢業生,實踐「作育英才,服務社會」的校訓,將是何等珍貴的經歷!遞交申請後,翹首以盼。在德勤負責社會責任工作的同事的幫助下,我的申請終於通過了,終於有機會參與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最後一年的活動。

活動一周期間,從盼望到相聚,從默契到惜別,一起經歷,一起歡樂。一幕幕美好的畫面,讓我回想時,臉上不禁掛上微笑:昆明機場第一次集合時的新鮮興奮;第一次團體自我介紹時認識到每個人的坦誠和熱情;武定縣城晚上一起燒烤喝酒時的溫暖和真實;在格章拉村一起攀山越嶺的互相鼓勵和幫助;學校裡面每人捧個飯碗,扎推吃飯聊天的親密伙伴感;一起給學生上課、做活動的默契和成就感;除夕之夜和村民一起圍着篝火跳舞、放焰火迎接新年的雀躍與激動;作為嶺南人,很難忘的一幕,還是除夕夜,村民散去後,大家一起圍着篝火唱起嶺南校歌:「平原廣闊,了近目前,江水流其間。群丘遠繞,恆為障護,奮前莫畏難......」

雲南當地學生和村民的單純和喜樂都給了我很大的觸動。然而,他們在教育、營養、醫療、保健、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方面還存在很多需要。在現有的社會保障體系下,大部分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變故的打擊。看到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確實給當地的帶來了改變,譬如讓當地用上清潔的水源,改善了小學環境,普及了一些醫療保健知識,並且宣導了環保理念,我感到很欣慰。作為山外人,企業、學校、非盈利組織是可以提供說明,帶來改變的。德勤中國作為重視社會責任的公司在中國已經有了多項投資和具體的舉措;德勤中國的一個客戶在看到我給他們分享的雲南之行照片後,也決定建立基金,並把每年利潤的一部分拿出來投入社會公益事業。世界很小,是個家庭;一人受苦,全家支援。世界公民需要全面行動了。

雲南之行,朝夕相處的就是嶺大同學了。他們友好、熱心、富有愛心,讓人感動並覺得溫暖。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傳承已久的嶺南精神和很高的個人素養。嶺大同學們從香港來到內地的偏遠山區,面對巨大反差的環境,民風民俗迥異,語言也不甚通,沒有退縮抱怨,而是很主動的去面對問題,積極適應環境;面對研習專案的大小事項,他們都很認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盡職盡責;項目團隊成員之間彼此鼓勵,有很好的團隊合作與默契。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是看到同學們會從工作中得到樂趣,樂在其中。在雲南的日子裡,我感覺已經放下了自己,打開自己的心,和嶺南的同學一起,合成一顆大大的心,一同跳動,一同得力。

工作已經多年,在此行中我的最大轉變,應該就是心的擴大:我的心裡不僅僅再是工作、身邊的城市、自己的家,這些僅是一半;另外一半,就是的社會需要。我正當工作之年,投入也較多。來雲南之前,關注點主要在工作上,對於工作之外的事情不敏感、也不熱情。雲南之行,讓我的心很自然的去感受當地孩子的心情,體會村民的需要,和嶺南同學默契相交,我的共情能力也自然得到了鍛煉。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這讓我對跨文化的敏感性、對與客戶服務的熱心、對於同事的關系建立都有了提升。當心裡裝着另外一個世界的時候,心境確有不同。自我的世界遇到不順心,甚至或要把自己用硬殼裝起來的時候,心裡的另一個廣闊的世界,帶着世界的需要、感動,把小我的情緒變化撫平,也讓小我的硬殼打開。對比那個世界,自己還不需要感恩、釋懷麼? 對於變革和不確定的局面,不也持開放心態麼?因為世界是大的,也是真實的。

回到廣州,行走在近百年的嶺南康樂校園,看到嶺南老校友的樂捐好施,看到嶺大同學以嶺南人為豪。我時常思考「嶺南精神」可以怎麼表達?是「作育英才,服務社會」?是「紅灰兒女」?還是「嶺南牛」?都是!我還體會到一點共性的東西,那就是「熱心」二字:與人熱心,真誠感動;與工作熱心,樂觀進取;面對需要,熱心說明。每年的校友日,看到眾多嶺南校友回校相聚;無法抗拒的,也許正是對於嶺南的熱心。

嶺南精神

楊濤德勤中國深圳辦公室

想一想:學校對人生的影響是什麼呢?

Page 25: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23

參加德勤中國和嶺南大學組織的雲南山區教學計劃回來已經半年多了,當時別在胸前的導師名牌我一直珍藏着,掛在我的辦公桌上。

我出生在教師節這天,從小一路走來,遇到過許多對我幫助良多的老師,因此導師兩個字對我有很重要的意義。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去雲南之前,我一直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在這短短的一周時間裡, 我除了能傳授一點有限的英語知識,還能為當地的同學們帶去什麼?

能去雲南,也是機緣巧合,因為我的同事(也是老板)柯一鳴先生臨時去國外開會,將這個寶貴的機會 - 同時也是重要的任務交給了我和另一位德勤中國的同事。之後,就開始了忙碌的准備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嶺大的同學們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從全盤的准備工作,與全國多個地方的相關人士召開電話會議,到准備教材教案 - 雖然幾位同學都是剛剛進入大學校門,但是在籌備事物方面的全域觀和執行能力非常令人佩服。其間我對教材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教案已經基本准備完畢可以付梓,但是他們迅速反應,將我的建議融合其中,重新編排修改,最後准時印刷。他們的組織能力和效率即便放在德勤中國這樣的專業服務機構,也是毫不遜色的。

到達雲南的前面兩天,我和嶺南大學及雲南民族大學的同學們馬上投入了緊張的教學籌備工作中 - 與老師約見,商討教學計劃;安排對各個高三班級的拜訪;安排籌備課外活動 - 電影欣賞會和職業發展交流會的內容場地等等,在忙碌和興奮中,兩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接下來就要面對武定高中的同學們了。據武定中學的老師們介紹,同學們知道我們要來,都非常激動和興奮 - 這讓我們很高興,同時也感到肩上的壓力。

因為,我們肩負着他們的期望,但是在短短的幾周時間裡,我們要怎麼樣進行教學,怎麼樣進行輔導,達到怎樣的目標,心裡其實沒有底。最擔心的,就是沒有讓同學們學到東西,辜負他們的期望。

教學活動如期而至,和一開始預料的一樣:武定中學的同學們敏感而羞澀。剛一上來大多不好意思開口提問,也不會和導師們交流,但是從他們的眼中,我們很清楚的看到,他們很期望從我們身上了解更多外界的新鮮事。課間我們來到教學樓下時,膽子稍大點的男生都擠在走廊的欄桿前,好奇的看着我們這些「外來者」,有的還鼓起勇氣向我們揮手致意,當我們也向他們揮手時,他們又羞澀的躲回了人群。

經過數次英語閣的活動, 同學們的膽子放開了,也和我們有了些雙向的交流。他們告訴我們:在山區,支持讀書的家庭不多,能考上大學的更是鳳毛麟角。能通過考大學跳龍門走出大山,是他們的夢想;雖然現實和理想總有很殘酷的差距,但是他們始終努力着。在課後,很多同學都把對我們的建議和想法及想要問的問題寫在紙條上遞給我們。我記得很清楚,其中有這樣一張,上面寫道: 導師們,非常感謝你們來這裡。雖然短短的一個月時間,你們不能教會我們什麼,也不會改變什麼, 但是你們給我們帶來了一樣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信心。

看到這張紙條,我非常的感動,這些孩子雖然年紀不大,可是心如明鏡。 他們在教學活動中學到的是英語的知識,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自己更加需要的是什麼。在這樣一個並不優越的生活學習環境中,明明知道可能面對失敗但是還努力嘗試。對他們來說,信心才是最重要的。 他們也必須知道,考大學不是唯一的出路,考不上大學也不是失敗。升學,走出大山,找到好工作,是一般定義的成功,但是對這些同學們來說,只要努力過,即使沒有走通這條路,也一樣是成功者。

現在已經是三月份,相信當時的那些同學也在緊張的進行高考的復習。他們的境況時時牽動着我們的心。 我現在也更加明白了導師兩個字的意義: 我是同學們的導師,同學們更是我們的導師。

洋洋灑灑寫了這些,有些報流水賬之嫌。下筆千言,融匯成一句話,同學們,祝你們在邁向未來的路上,走好!

導師的意義

白永梁德勤中國上海辦公室

想一想:每個人都能成為生命的導師,你想成誰的導師,教導的是生命中的哪一課呢?

Page 26: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24

2009年的元旦是在格章拉村度過的。回來以後有一個感觸:日子每天都在過,元旦也是一個接着一個,但是能夠讓人記住不忘的日子和元旦並不多。而在格章拉村度過的日子和元旦卻是揮之不去的。也許當初正是尋求這樣一種特殊的感受和記憶,當看到有這樣機會的時候,覺得不能錯過。

格章拉村是一個坐落在昆明北部的村子,屬於雲南省武定縣。對於一直生活在城市的我,雖然也有過個別的農村生活經歷,但是在走訪各個村民的時候,還是對他們的生活狀況感到震撼。大部分的家庭幾乎一窮二白,而且家庭成員多有疾病。我常常想象着如果自己是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狀況下,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思想狀態。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走訪的人家中,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表達對自己生活狀況感到滿意。這讓我不由得感到慚愧,因為不是蝴蝶而不知蝴蝶之快樂。而內心深處感受到的是中國農民的偉大,他們的吃苦耐勞,堅忍不拔,和無尚的樂觀;還有聰明和智慧。在走訪問卷的時候,相信有許多問題是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但是稍作解釋大部分人就完全領會,對於他們的領會能力和接受能力,思路之清晰,讓我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如果中國農民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他們的潛能一定是無盡的。我可能永遠也不會忘記他們閃亮的,充滿智慧之光的眼睛。

格章拉村不是我去過最貧困的農村,因為它的土地濕潤以及特殊土質,可以種植豌豆或是煙葉等,人們可以得以謀生。格章拉村卻是我去過最美的農村。也許是太過興奮, 我忘了帶照相機。但是那瓦蘭的天,黃黃的玉米穗,綠色的豌豆苗,還有讓人沉醉的新鮮空氣,是我每每想起格章拉村時腦子裡浮現出來的美景。從這個意義上,不由得感歎起格章拉村人的幸福。這讓我再次認同他們對生活的滿意度。其實是否幸福,取決於人們注重什麼,而不在於他們缺少什麼。同來的嶺南大學的同學們晚上去看星星,我想那星空也是他們對格章拉村不滅的記憶吧。

對於格章拉村也許每個人的記憶是不同的,但不能忘的卻是太多了,初迎我們的笑臉,鋪着青草的飯桌,篝火晚會,盛情的歌喉,小學生的純真,自編的集體舞。格章拉村之行本來是一個扶貧計劃,是希望去給予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東西,但是回來之後才覺得自己竟得到了那麼多。感謝那些用他們淳樸心靈給予的人們,感謝嶺南大學同學的奉獻。離開格章拉村的時候想着能再為它做點什麼,但是隱隱約約又希望它不要有太大的改變。希望這裡的孩子不要因為我們的到來忘記了他們的民歌,希望他們永遠感受他們父輩所感受到的幸福與滿足。

首次踏足格章拉村

郝進軍德勤中國北京辦公室

想一想:你是否也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獲得了一生難忘的回憶?

Page 27: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25

在推展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的三年期間,作為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的同工,深感慶幸與合作伙伴 - 德勤中國、嶺南大學服務研習處(下簡稱嶺大),三方的互動合作除了做到彼此在資源和知識上的支持,令計劃得以順利推展之外,也令有份參與其中,來自不同背景、年齡、語系、地域,並身懷不同「絕技」的人士,可以在同一個平台上發揮所長,甚至因此從合作伙伴的關系,進而發展成為朋友,在多次同行往返雲南格章拉村,享受着同一樣的經歷。

香港的非政府組織(NGO)眾多,雖各有不同主旨和工作模式,但同樣面對着人手不足、資源緊絀的情況,如是影響了事工的深、廣規模,縱有宏圖理念,卻苦無資源予以開展。本計劃的三方合作猶如一個等邊三角形的關系,三者的投入、角色、功能均同等重要,並互相補足來彼此支援,為計劃推展過程中注入不同的資源和力量,也藉此而彼此受惠:

投入資源 - 德勤中國為本計劃不單單注入了財務上的支持,並且在每次於村中推展細部項目,也會廣泛招募中國大陸及香港辦事處的員工參與其中,讓公司和村莊、員工與村民,建立一種互相尊重、學習、欣賞的態度和關系網絡,豐富了彼此的資源,互動地微調着彼此對發展的理解和方向。

計劃框架 - 嶺大提供了學術研究方法和成效評估的框架,因此令三年內的事工得以有更為客觀理性的數據可依來評估,確保了計劃的持續性。參與計劃的年青大學生在得到了明顯的個人成長、擴闊了人生視野,藉「學以服務,服務促學」培育了理念清晰的社會公民。

繼傳經驗 -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在本計劃中演中介者的角色,協助建立合辦單位與項目點村莊的初始關系,同時分享了她在不同地區推行類似的工作時所累積的經驗,也協助在過程中各方的參與者整理個人及計劃整體的經驗,令日後的同道者能有機會進深參考,把本計劃的成效持續伸延。

作為在香港其中一間默默工作的NGO,我們相信上述的效果,乃綜合了三方的默契和支持才成就的!

計劃過程中個人感受到合辦單位的支持之外,感受至深的還有是和村民間所建立的亦友亦親的關系。在2010年初最近的探訪中,得悉何美光村長不幸患癌身故,我和嶺大的老師作為代表出席了何村長的喪禮。生命的離去令未亡人悲慟不已,村民一一上前慰問何大嫂,也有不少的村民走向我們這裡,表示對何村長生前行事為人的欣賞,並謂何村長生前能夠引入本計劃,大大改善了村莊的面貌而深表贊賞!當刻我們無語,干燥的臉上卻留下兩道淚痕,是傷感,也感欣慰有着村民的認同和肯定,和見證了村民為家鄉發展的付出而漸見果效。

我眼中的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鄺震傑香港基督教協進會,五餅二魚辦公室

助理執行干事

想一想:社會各界應如何合作,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Page 28: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26

其他參加者感想

26

Page 29: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27

感受熱情,擁抱生活

最深刻難忘的一件事,是村民對我們的好客及熱情。我們除了跟他們傾談,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及工作外,還在其中一家作客,是松先生的家。我們在他的家跟他們一起午飯,他們用上新的筷子及最豐富的食物,這些在大節日才會吃的豬及雞等食物招待我們。同時,在另一個地方休息的長者也撐着拐杖來陪伴我們吃午飯,讓我感到很溫暖,很感動。 莊嘉嘉,嶺南大學 

能夠參加這次的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我感到十分幸運。若不是這次格章拉村之行,我還不曾想到山區人民要走的路是這樣崎嶇泥濘,這裡的用水條件是這樣艱苦,這裡的人們是這樣勤勞樸實;我更不會想到山裡的孩子們最想吃到的竟是住在大城市裡的孩子們最不屑的肉包子! 王沺,嶺南大學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我們不是超人,並懷疑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我們到底能提供多少的幫助。通過此次探訪,我深切地感悟到,無論我們認為我們提供的幫助是多麼的少,只要我們做了,結果可能會超出想象。我們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來和村民們建立起友誼和信任。我們在村子裡,特別是在家訪時都受到了熱情款待。在離開村子的前一天晚上,村民們到來向我們敬酒,唱歌,以表達他們的謝意。這一切都令我們十分感動。 黎愛英,德勤中國香港辦公室

Page 30: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28

在山裡的這三天半,雖然生活條件比在城裡差一些,但我是從心底裡感到幸福。在蘇州的時候,我總要把手機隨身攜帶,片刻不離,還要頻繁的查看有沒有新的資訊或漏掉的電話。手機彰顯了我的寂寞。在匆忙的人群裡,只有抱着手機,我才能感到別人的關心;在格章拉村,手機被我丟在包裡,很少想起,即使有資訊,也不想回復。被孩子們包圍着,寂寞和孤獨早就無影無蹤。 我很贊同一個人的觀點:幸福可以很簡單,就是坐在太陽下看孩子們做游戲。 王亞秋,德勤中國蘇州辦公室

在格章拉村,身體語言的運用亦同樣重要。有一位已經老掉牙的大媽,一看見我們打招呼便大笑,原來她聽不明白普通話,每次當大家都聽不明白大家的方言,我們便大笑,然後我們便開始運用我們的身體語言進行家訪,這次雲南之旅,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除了言語,身體語言亦有助我們打破和村民的隔膜。 蔡苡筠,嶺南大學

與我們在格章拉村看到的艱苦和貧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村民們的熱情好客和淳樸,小朋友們的天真無邪。與做飯的大姐聊聊天,她竟連夜做一雙鞋墊送給我;跟小朋友拍個照,走時小朋友竟然悄悄塞給我他們做的各種小禮物。我們僅付出了一點點,但是他們卻會牢牢記住,並且對你掏心掏肺,真心相對,令在城市之中人與人之間相對冷漠的環境中生活的我們感歎不已。 陳小川,德勤中國北京辦公室  

Page 31: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29

生命互動學堂 - 團體合作中的成長

盡管與同行的德勤中國員工和嶺南學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文化背景,可是在那段相處的日子裡,在他們身上的確學到很多東西。從前,我是一個悲觀和思想保守的人,是他們告訴我,應該敞開心扉和身邊的每一個朋友交流及相處、樂觀的看每一個問題,享受生活的每一個時刻,勇敢地走出思想的禁區。旅程過後,我想我改變了。我在反思,我作為雲南人,是不是還照樣過着理所當然的生活,為自己是一個大學生而感到驕傲,為自己微不足道的成績而感到自豪而已?從現在開始,我想我應該要做點事情了,我有義務有責任為家鄉做一點事情的。 王濤,雲南民族大學

經過將近三個星期的教學計劃,我成長了很多,從一個被老師提問都會緊張,到可以有邏輯地從容不迫地在很多人面前講課;從一個認為很多事沒有能力去做好,到很自信的去嘗試每一件事並不斷鼓勵自己其實我可以的;從一個以自我為中心,到一個可以明白只有團結才能滴水穿石;從一個一直受別人保護和幫助,到可以幫助別人......這一切當然不可能是我的終點,我會做得更好。但這一切的改變如果沒有這次機會去嘗試,我就不能真正的認識到其實我真的不能畫地為牢的局限自己。所以,正如馬博士所言:服務他人就是幫助自己,很感謝大家給我這次展示自己的機會和完善自己的平台。我真的很幸福,因為我明白了真正的快樂不是付出得多,而是計較得少。 楊芳,雲南民族大學

Page 32: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30

也許,在中國和世界的眼裡雲南是個美麗的地方,但很少有人了解到雲南的另一面,那就是雲南還是個落後、貧窮的地方,他們不知道在這裡有很多的地方還沒有通電,有許多的人不能吃飽、不能穿暖,有許多的孩子沒有教室上課,所以他們只能在太陽下、在大雨中上課,有許多地方的孩子甚至不知道面包是什麼味道⋯⋯這次這麼多勇敢的嶺大學生和德勤中國同事做了一件這麼有意義的事,作為一名學生,一個雲南人民的子女,我想對你們說一聲:“你們辛苦了,謝謝!”

劉文龍,雲南師范大學

通過幾天與格章拉村村民及小學生的親密接觸,從經濟、教育、文化、習俗、衛生等各個方面對雲南彝族山區的村民的生活有了一次較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這對於長期生活在城市的我來說,補充了對中國當代社會的認知。參與本次計劃讓我倍受啟發的是,嶺南大學的師生及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的慈善人士對社會服務事業的專注和承諾。他們不僅捐錢捐物,還身體力行,深入偏僻的山區,走訪農戶,實地考察,為村民解決實際問題。這種對社會服務事業長期的專注和承諾,是我們在教育和實際生活中有所欠缺的。 吳勝濤,德勤中國北京辦公室

Page 33: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31

在這次旅程中,很喜歡每晚分享的環節,聆聽別人的經歷,像自己也同樣經歷,而且別人的說話可給自己多一點的啟發及反思。記得一位團友曾說過,「我們真的知道村民需要的是什麼嗎?」這句話很值得我們反思。是不是很多時都是我們一廂情願,以為他們需要什麼。縱然我們的出發點是好,但我們很容易將城市的一套搬到他們身上。發問和聆聽是很重要。雖說我們是到山區做義工服務,但我覺得我們從他們身上所得的比他們從我們身上所得的更多。 黎詠琪,嶺南大學

Page 34: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32

「你希望這三年計劃能為你帶來什麼?」 「希望。」孩子答道。 「即使沒有禮物也可以?」 「可以,只要哥哥姐姐你們來看我們,就可以了。」 這次旅程,從服務到學習,從探索到委身,從享受到感恩,當中的一點一滴,讓我重新反思生命的意義。 正如德蘭修女所說: 「我們並不需要做很偉大的事,只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就可以了。與山區村民的接觸中,我明白到什麼是知足常樂,原來簡單就是美,生命裡確實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感恩。從今以後,我的生命已經與雲南山區的朋友們結連起來。 陳俊濠,嶺南大學

「今之學者為人」- 活出所學

我最深刻的是要到每家每戶做問卷調查,去年我曾修讀過Research Method of Social Sciences,當日在課堂中所學到的,都能夠在這次問卷調查的中運用出來。有很多的體驗和知識也是不能從課本學到。例如我們到其中一家訪問一位太太,當時她丈夫也在一旁聆聽,我們有很多問題她都想了很久才回答。我們發現有一些問題,她在丈夫面前不好意思說出口。從服務中,我發覺我們有能力去愛,有能力去幫助人,真的很幸福。「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說話,真的所言非虛。我會每天用更多時間讓自己可以安靜下來,並關心身邊的朋友。 劉健偉,嶺南大學

Page 35: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33

這次雲南服務研習的旅程裡,讓我們很幸運地可以運用到在課堂上學到的市場學知識(SWOT)及相關的商學知識,幫助當地的村民設計一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計劃。不過現實與理論之間總會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當地煙業所帶來的收入頗高,影響了我們建議的吸引力。不過我們沒有氣餒,立刻在旅程中跟德勤中國同事討論,並根據村民的情況調整,並給了他們一個可行的建議。這次機會讓我知道,我們不但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走出課室,認清別人的需要,再靈活運用自己所學,才能真正達到服務他人的目的。 陳仲達,嶺南大學

從服務研習計劃中雖然准備的時間遠比行程多,但得到的更是畢生受用,以學生主導活動形式的計劃給予我們一個很好的平台去發揮所學所想,得到書本之外的真切體驗。 更想不到是原本打算幫助山區村民的我,最後相反是他們幫助了我找回了自信心。因為他們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熱情好客的招待,簡樸純真的眼神令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難能可貴的情感,從而加強了我對服務社群的信心,更確定了自己人生目標。 鄒維滔,嶺南大學

Page 36: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34

三月初春的雲南山區雖然寒意陣陣,但山裡孩子的笑臉,讓所有成員如同飲了一杯烈酒後的暖和,他們的純真和羞澀總是最吸引我。 當離別的一刻,當孩子把紅領巾戴在我脖子上的那刻,我感受到莫大的責任,我哭了,不是因為要離別或是憐憫而哭,是因為,這責任如果我們不繼續下去,將會影響這群可愛的孩子,也會傷害這些淳樸的村民。我相信,我們可以一直走下去,這個計劃也會隨着一批一批的志願者延續開來的! 郝娛,德勤中國深圳辦公室

我們的抱負

孩子們純真的眼神,村民們淳樸的感情,不但讓我們這些城裡來的孩子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還讓我們了解到了大山裡面淳樸的民風,更加確切的認識了農民生活及明確了自己在社會中應處的位置和應盡的義務。與村民生活的這幾天,讓我開始更加關注大山裡貧困百姓和孩子們的生活,讓自己的心靈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有了一個淨化。雖然我們不能為他們做一些很偉大的事情,但是他們讓我們明白到在當今經濟迅速發展中的社會中,還有一些人過這種貧困的生活。我想我們是有需要去關注他們的。 孫立元,雲南民族大學 

Page 37: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35

在格章拉村五天四夜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戶務農的人家,家中有三位小孩,其中九歲的兒子不幸因肺炎,無法得到即時治療而引發其他病症,最後失去了聽講、自我控制的能力。一個原本天真活潑的小孩 ,可以在一夜之間失去所擁有的本能,令我感一到非常心酸和可惜;最後,我非常感謝德勤中國和嶺南大學,令我有機會參與是次探訪,也令我深深明白到國家的發展,不只是政府的責任,國民亦可以擔當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我們年青人。 邵綺萍,嶺南大學

三天的所見所聞,驗證了專家們的評價,城鄉差別越來越大。可是改變偏遠地區的生活品質,發展經濟,是一代人的事,涉及到政策、經濟和政治各個方面。以前每每想到這個問題,總是非常困惑和無奈,覺得非一己之力可為。但透過這次活動讓我知道,我可以做一些事,是有價值的,是可以幫助別人的。 我也同樣感動於學校老師和村民的熱情,在那麼短的時間裡,組織了一系列針對性的組織活動,比如健康講座、烤煙講座、核桃樹等經濟作物的種植知識及一台兼有歌、舞、小品的晚會,實在令人贊歎。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做更多的事,來回饋小朋友們的厚望和村民的熱情。 陳小華,德勤中國北京辦公室

Page 38: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36

這次旅程,讓我接觸到不同類型的人,有了更深的體會,更大大增加了對中國作出貢獻的抱負。雲南民族大學學生的熱心感染了我,因為他們對改善雲南山區居民的生活環境有着特別強烈的感受與抱負。我亦十分敬佩德勤中國同事們的工作態度,他們放下了自己的身份及地位,與我們這一班學生攜手合作。他們在研究問題時會義不容辭地表達有深度的見解,但在游戲的時候,又會與村民和小朋友玩得盡興。縱然每人各有不同,我們卻有着共同的目標,就是把雲南山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加以改善。 邱文珊,嶺南大學

我們時常會和當地的孩子一起玩,和當地人一起圍席用餐。在武定第一中學,我和一個女學生談到她畢業後的理想。她很堅定地說想要考到北京大學;但隨即又補充道即使可以去北京上學,畢業後也要回來致力於建設貧困的家鄉。她的這席話深深地打動了我,也讓我聯想到了香港的學生們。若他們也有如此堅定的志向,對家鄉有如此的熱愛,香港又將會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 韋銘棠,德勤中國香港辦公室

Page 39: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37

我已到訪格章拉村多次,我可以見證村長、地方官員及村民的轉變,他們對我們的信任及信心從他們面上的笑容顯示出來,我們在家訪時亦被村民誠意款待和歡迎。 希望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的專業及經驗去改善這村的經濟,和去幫助他們生產較好質素的農作物等(總管這大概是由省政府管轄)。當村民能賺取多些收入,他們便有能力去改善他們的生活水准,即是修築他們的房子及道路。 霍超嫦,德勤中國香港辦公室

當中聽到許許多多真實的故事,但讓我更震撼的,是之前參與這個計劃的參加者的努力。我們的家訪進行得非常順利,村民毫不保留的跟我們分享他們的生活和故事,小孩對我們來自遠方的客人完全沒有陌生的感覺。這一切一切,正好說明了這個計劃投入了許多人的努力和無私的貢獻。 一個旅程的結束,是另一個開始。期待我們各組員的重聚,期待下一次的旅程,更期待跟格章拉村村民和小孩的重逢。 楊姍姍,嶺南大學

Page 40: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38

我真的很享受這些探訪,不只是因為做了善事,亦因為對我的想法有很多調較。我想大概你會同意我們以往的工作能帶來很多贊賞,至少在村莊裡吧。某程度上,作為基督徒,在村民得到實際的幫助的時候和環境得到改善時我感到很開心,但同時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驕傲和自滿,若不,幫助人的出發點便會變得不純淨。感謝神賜我這機會去經歷和相信神,以及,我們每一個都有不同的得着。 關幗寶,同行義工護士

三年裡四次的山區探訪,其實很多東西都有着顯著的改變,包括在我自己身上,我變得比以前更懂得感恩,而且每次從村子回來,我的心靈也像得到了淨化一樣。當然村子裡也有不少改變,硬件的包括往當地政府為配合我們計劃而修建的道路、整個山區計劃為格章拉村興建的學校宿捨和鋪設的自來水管,不過我認為軟件的改變,才是最重要的,比方說是我們教導小朋友和村民們的健康衛生常識,經過我們的講解,他們衛生水平的而且確提高了不少,或許即時可見的成效未必可以量化得到,但我卻深信,這些才是真正能助他們改善生活的方法。 我曾經許過願,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每年都到村子裡,看看我這班老朋友,也希望可以看着村子裡的小朋友成長,就如看着自己的小朋友長成一樣。但願我的願望能夠成真。 許仲琛,德勤中國香港辦公室

Page 41: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39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39

不一樣的「樂」與「路」圖片集

Page 42: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40

村民的純樸自然 - 「他們比我們活得開心」

Page 43: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41

孩子們的大夢想 - 「他們最需要的並不是錢而是我們的愛與溝通」

Page 44: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42

連系 -「人影響人、心感動心」

Page 45: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43

展望將來 -「有一種沖動,想再回到這片 熱土中去,繼續揮灑青春和汗水」

Page 46: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44

當你在格章拉村......

這是你的工作

這是你的宿捨

這是你的財產

這是你的課室

這是你的家

這是你上課的路

Page 47: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45

這是你出城鎮的路

這是你的睡房

這是你的村子

這是你的廚房

這是你的天空

這是你的廁所

Page 48: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46

合辦機構

德勤中國 “Deloitte” (“德勤中國”) 是一個品牌,在這個品牌下,具獨立法律地位的全球各地成員所屬下數以萬計的德勤中國專業人士聯合向經篩選的客戶提供審計、企業管理咨詢、財務咨詢、風險管理及稅務服務。這些事務所均為根據瑞士法律組成的社團組織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德勤中國全球”) 的成員。每一個成員所在其所在的特定地區提供服務並遵守當地的國家法律及專業規則。德勤中國全球幫助協調各成員所之間的業務,但並不直接參與向客戶提供服務。德勤中國全球及其每一個成員所乃獨立及獨特的法律實體,相互之間不因對方而承擔任何責任。德勤中國全球及每一個德勤中國全球成員所僅對其自身行為或遺漏承擔責任,而不對其他任何成員所的行為或遺漏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每一個德勤中國全球成員所的結構各自根據其所在國家法律、法規、慣例及其它因素而制定,並且可以在其經營所在地透過附屬公司、聯營機構及/或其他實體提供專業服務。

德勤中國中國通過其眾多的法律實體為客戶提供專業服務,此等法律實體均是 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德勤中國全球(瑞士會員性社團組織)的成員。

德勤中國是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居領導地位的專業服務機構之一,共擁有逾8,000名員工,分布在包括北京、重慶、大連、廣州、杭州、香港、澳門、南京、上海、深圳、蘇州、天津、武漢和廈門。

早在1917年,德勤中國於上海成立了辦事處。我們以全球網絡為支持,為國內企業、跨國公司以及高成長的企業提供全面的審計、稅務、企業管理咨詢和財務咨詢服務。

德勤中國中國擁有豐富的經驗,並一直為中國會計准則、稅制以及本土專業會計師的發展作出重大的貢獻。在香港,德勤中國更為大約三分之一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提供服務。

協辦機構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為香港教會聯合組織,成立於1954年。目的在推動整體教會的聯合見證和宣教工作,致力服務港人,關心香港。同時亦與普世教會和合一組織保持聯系,彼此關懷,分享資源。作為香港教會合一的象征,協進會努力促進教會合一及普世精神。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下設不同的事工委員會,當中包括「資源分享及教會見證委員會」,旗下所推動的「五餅二魚.教會行動」社會服務成立於上世紀70年代未、80年代初,一直關注香港、中國和世界的社會變遷與需要,以彼此關懷,分享資源。藉舉辦不同的籌款活動以支援她們所推展的農村發展、醫療衛生、改善教育條件、緊急救援、災後重建等事工,期望能長遠改善貧窮及受災地區的人民生活條件。

其他支援機構武定縣教育局 •高橋鎮鎮政府 •西菊拉村委會 •雲南師范大學 •雲南民族大學 •武定第一中學 •

鳴謝及合作單位

Page 49: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47

彝族是中國56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國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四省,人口共有700多萬。所用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彝語支,文字是以長方形為主體的音節文字,大部份彝族人都懂得漢語和漢字,只有不足一成的人依然書寫音節文字。

社會結構傳統的彝族是一個父系氏族社會(以父系血緣為基礎的家庭組織),不僅組織管理日常生活,更有着引導社會倫理道德,協調戰爭等職能。舊彝族社會有奴隸制度,將人分為不同的等級,如「黑彝」和「白彝」等。自清朝開始,這樣的等級制度就逐漸被廢止了。

經濟狀況彝族地區的主要經濟來源是耕種,農作物包括麥、玉米、稻谷、馬鈴薯及其他麥類和豆類等。家庭副業為飼養禽畜、捕魚、編織、采集草藥等。現時,彝族仍以耕種為主,但亦會於城市從事第二或第三工業的工作。

文化特色

服飾彝族的獨特服飾反映四個特點,包括黑之尊,黃之美的審美觀、生活習慣和榮譽意識、英勇善戰的氣慨及對大自然的理解和崇敬。

手工工藝 彝族精於制作手工藝品包括金銀器皿和飾物、衣式刺繡、漆器制作、彩繪、毛料的手工紡織、樂器等。

婚俗彝族行一夫一妻制,有禁食及搶婚習俗。通常於婚前幾天,男方會派幾位精壯男丁去女方家裡搶新娘。

飲食習慣 彝族一日只吃兩餐,包括午餐和晚餐。玉米、馬鈴薯、蕎麥是他們常吃的食物。他們每餐吃很多蔬菜和少量肉類。

傳統節日火把節於農歷六月廿四日舉行,持續三天。他們攜帶火炬走到房屋和田地,希望可驅趕害蟲。火把節包含不同的活動,男士會摔跤和斗牛,女士會唱歌和跳舞。春節也是非常重要的節日,他們會宰羊慶祝。

音樂、舞蹈彝族人喜歡唱歌及跳舞。他們會整個晚上唱歌跳舞來慶祝節日。飲酒和分享喜悅時,他們會唱不同的歌,跳不同的舞蹈。

附錄:彝族文化

Page 50: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4848

Page 51: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1

Page 52: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 研習計劃 · 不一樣的「樂」與「路」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5 阮錫雄先生 德勤中國 華南區主管合伙人

關於德勤全球Deloitte(“德勤”)泛指德勤有限公司(一家根據英國法律組成的私人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稱“德勤有限公司”) ,以及其一家或多家成員所。每一個成員所均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實體。請參閱 www.deloitte.com/cn/about 中有關德勤有限公司及其成員所法律結構的詳細描述。

德勤為各行各業的上市及非上市客戶提供審計、稅務、企業管理咨詢及財務咨詢服務。德勤成員所網絡遍及全球逾140個國家,憑借其世界一流的專業服務能力及對本地市場淵博的知識,協助客戶在全球各地取得商業成功。德勤約170,000名專業人士致力於追求卓越,樹立典范。

關於德勤中國在中國,我們通過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和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以及其下屬機構和關聯機構提供服務。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及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共同為德勤有限公司的成員所。

德勤中國是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居領導地位的專業服務機構之一,共擁有逾8,000名員工分布於包括北京、重慶、大連、廣州、杭州、香港、澳門、南京、 上海、深圳、蘇州、天津、武漢和廈門在內的14個城市。

早在1917年,我們於上海成立了辦事處。我們以全球網絡為支持,為國內企業、跨國公司以及高成長的企業提供全面的審計、稅務、企業管理咨詢和財務咨詢服務。

我們在中國擁有豐富的經驗,並一直為中國會計准則、稅制以及本土專業會計師的發展作出重大的貢獻。在香港,我們更為大約三分之一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提供服務。

本文件中所含數據乃一般性信息,故此,並不構成任何德勤有限公司、其任何成員所或上述其關聯機構(統稱為“德勤網絡”)提供任何會計、商業、財務、投資、法律、稅務或其它專業建議或服務。本文件不能代替此等專業建議或服務,讀者亦不應依賴本文件中的信息作為可能影響自身財務或業務決策的基礎。在做出任何可能影響自身財務或業務的決策或采取任何相關行動前,請咨詢合資格的專業顧問。任何德勤網絡內的機構不對任何方因使用本文件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2011 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及嶺南大學HK-019SC-11

關於嶺南大學嶺南大學位於屯門區,以博雅教育為辦學宗旨,並以「作育人才,服務社會」為校訓,致力為學生提供融會東西方博雅教育傳統的優質教育,強調全人發展,培養學生在香港、亞洲地區以及全球瞬息萬變的環境中能夠獨立思考、判斷、關懷他人和勇於承擔責任。

嶺南大學作為一所博雅學府,提倡以學生為本,注重師生關係,強調雙向的互動教學方法,故一直維持學生數目在2,300人左右,以達小班教學,同時也令75%的同學都有體驗校園宿舍生活的機會。社區服務更是嶺大校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嶺大給予學生許多參與各類社會服務的機會,更開設全港第一個統籌服務研習課程的部門 -「服務研習處」。

關於嶺南大學服務研習處服務研習處 (OSL) 於2006年成立,旨在為學生提供服務研習的機會。在課程導師及服務團體的指導下,學生培養積極正面的態度和實務工作的技能,並於服務中,把知識加以應用。課程配合發展是進行服務研習的首要,而且是必需的。服務研習處進一步使大學及社區連繫起來,讓學生學有所成之餘,也能服務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以下是服務研習處的使命宣言:

實踐嶺南大學校訓「作育英才,服務社會」 •

推行學習與社區服務互惠的活動 •

為學生提供全人發展的學習環境 •

透過服務研習的實踐,提高學與教的效量質素 •

這是環保紙印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