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 - jyj.anyang.gov.cnjyj.anyang.gov.cn/sitesources/aysjyj/upload/202006/... ·...

12
— 1 — 教基〔2020〕206 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厅直属实验学校: 为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及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 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 件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整、 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学校、家 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现就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Transcript of 河南省教育厅 - jyj.anyang.gov.cnjyj.anyang.gov.cn/sitesources/aysjyj/upload/202006/... ·...

  • — 1 —

    教基〔2020〕206 号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厅直属实验学校:

    为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及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

    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

    件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整、

    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学校、家

    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现就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 — 2 —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

    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抓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良好

    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为主线,以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河南省中小学生日

    常行为规范(2019 年修订)》等为抓手,坚持正确方向、遵循规

    律、协同配合、常态开展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

    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

    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贯彻落实机制,推动各地“一校一案”落

    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加强德育内容、途径、方法的创新,

    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形

    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增强德育

    工作抓手,每年评选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100 个、先进个人

    200 名,遴选一批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学科德育精品课程、

    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重视德育队伍建设,持续实施

    中小学班主任素养提升工程,每年遴选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

    人 50 名、优秀班主任 200 名。

    三、把握新时代德育工作新要求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各地各校要继续组织开展好“学

    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活动,不断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 3 —

    学习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学生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党中央治国

    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

    革命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

    育、时事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

    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立

    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各环节,深入开

    展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治教育、禁毒教

    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

    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三)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爱

    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在中小学组织开

    展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

    会、主题活动、读书征文等途径,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

    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

    国家公祭仪式等,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教育引导学

  • — 4 —

    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

    奉献国家。

    (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教育指导纲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和紧迫性,根据各学段学生认知特点,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教育,做到学科课程和教学过程全覆盖,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教育的基础性、阶段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积极组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通过社团活

    动、兴趣小组、专题讲座、经典诵读、比赛展览、艺术文化节等

    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丰富学校优

    秀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五)全面提升科学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结合在全省教育

    系统开展的“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用好

    抗击疫情的鲜活教材,引导广大师生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

    砺,着力提升科学素养,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

    传教育,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以

    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开展大气、土地、水、粮食等

    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开展节粮节水节电和河湖保护知识,推进

    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帮助学

    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

    明的生活方式,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

  • — 5 —

    然的生态文明意识。加强生命教育,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提高

    生命质量。

    (六)加强品德修养教育。贯彻落实《河南省中小学生日常

    行为规范(2019 年修订)》,持续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

    育活动,加强中小学养成教育,培养公民美德,发扬社会公德,

    增强国家认同。深入开展法治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

    廉洁教育、影视教育等,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

    情操,教育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把握好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

    觉遵守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

    德大情怀的人。

    (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指导纲要》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各地各校要将心理健

    康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和心理

    健康辅导室建设。持续组织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示

    范区创建活动,推动全省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和发展。各校要通过

    主题班会、黑板报、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积极开展了解自我、

    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

    划及社会适应等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

    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

    常识和技能。加强生命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

  • — 6 —

    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

    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四、拓宽德育实施途径

    (一)夯实课程育人。课程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

    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培养学生道德认知、情感态度的主要途径。

    要加强课程教学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

    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国家课程,积极开发有效的校本

    课程,丰富学校德育资源。要积极开展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展示活

    动,引导各学科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挖掘各门课

    程蕴含的德育资源,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科学定位德

    育目标,充分利用现实鲜活素材,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

    法,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

    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使德育层层深入、有机

    衔接,增强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加强文化育人。各地各校要发挥好文化的浸润作用,

    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依据办学理念,因地制宜建设积

    极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要加强校园

    图书馆、校史室等文化载体建设,设计符合教育规律、体现学校

    特点和办学理念的校徽、校训、校规、校歌、校旗等校园文化标

    志,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要注重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加强

    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广播电视网络等设

  • — 7 —

    施,传播主流价值,营造体现主流意识、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

    校园文化氛围。要建设校园绿色网络,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

    提升网络素养,避免沉溺网络,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依托

    省教育厅开展的“书香校园、书香班级”评选活动,积极开展丰

    富的系列阅读活动,倡导读书学习的文明风尚,推动广大师生养

    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三)强化活动育人。在中小学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

    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对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

    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地各校要紧密结合

    学校实际、学生特点、地方资源、节日纪念日,精心设计、组织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

    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要积极参与“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

    德”系列教育活动、“圆梦蒲公英”暑期主题活动、“我爱祖国 同

    唱国歌”、“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河南省中小学电影周、经典诵读、

    系列阅读、艺术文化节等活动,用好省级、市级各项活动成果,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

    (四)重视实践育人。实践是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途径,

    是深化道德认知的关键环节。各地各校要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等 10

    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将研学实

    践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充分利用遴选出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

    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及全省研学实

    践精品课程、精品线路,每学年安排一至两次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 — 8 —

    帮助学生了解省情国情、开拓眼界、增长知识,激发对党、对祖

    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要落

    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开足开齐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把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依托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未成年人校外教育项目,加

    强校外活动场所管理,充分发挥各级青少年活动中心在青少年成

    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拓宽中小学德育的实践途径。

    (五)深化管理育人。各地各校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全员、

    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推动立德树人机制的建立和落实,把

    德育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

    节之中。要建立全员育人的具体制度,规范教职工言行,提高全

    员育人的自觉性,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真

    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创新德育方式方法,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育德与育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

    增强德育吸引力和感染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德育规律研

    究,定期开展德育教研活动,积极探索可推广复制的德育实施策

    略和有效途径,定期总结交流研究成果,推进建立立德树人落实

    机制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系。

    (六)完善协同育人。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离不开家庭、

    社会的共同努力。各地各校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

    持学校德育工作,注重家长学校建设,持续开展丰富多彩、教育

  • — 9 —

    性强、家长广泛参与的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家长积极配

    合学校开展教学工作,推进家校共育。要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建

    设,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落实《少先

    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保障少先队活动时间。要强化协

    调配合,联合宣传、科技、文旅、团委、少工委、妇联、关工委、

    科协等部门、组织,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形

    成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

    五、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一)打造一支职责明确的德育队伍。各地各校要强化校长

    是学校德育第一责任人意识,校长要亲自抓德育工作,规划、部

    署、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要重视德育队伍人员培养选拔,

    优化德育队伍结构,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

    造性,努力形成一支由学校领导、德育干部、班主任、心理健康

    教师、任课教师等组成的职责明确的德育队伍。完善表彰奖励制

    度,继续组织开展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

    选活动,引导广大德育工作者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

    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二)建设一支专业全面的班主任队伍。持续实施河南省中

    小学班主任素养提升工程,开展河南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评选、

    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遴选,举办全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

    功展示活动。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要依托河南省中

    小学班主任素养提升工程,实施当地的中小学班主任素养提升工

  • — 10 —

    程,安排专门经费,开展市级(或直管县)名班主任工作室创建

    等相应的活动,积极发挥统筹引领、政策支持和培养辐射作用,

    不断强化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意识,加强中小学班主

    任队伍建设,探索制订和完善促进当地班主任工作的政策措施,

    完善班主任的培训、管理、考核、激励机制,总结、推广班主任

    相关成功经验,为班主任群体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有效提升班

    主任群体的专业素养和育人水平。

    (三)培育一支业务精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

    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课程教材、教育教学、考试评

    价等方面系统推进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把思政课上出味道、

    上出效果。各地各校要强化思政课教师在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中的关键地位,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支专职为

    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鼓励学

    校推选具有良好师德、较强专业素养的教师作为学生成长导师,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中研讨、定期

    举办集中培训、建立集体备课制度等方式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内

    功”,让思政课教师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自觉坚持马克思主

    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思政课教师整体素质。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一)夯实德育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

    识,夯实德育责任,将学校德育工作情况纳入对学校督导内容,

  • — 11 —

    建立区域、学校德育工作评价体系,适时开展专项督导评估工作。

    各中小学要加强组织领导,将德育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

    工作计划,确立年度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保障德育工作经费,

    制定落实方案,明确相关责任主体,确保各项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要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建设,在学校

    德育工作中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思想性、先进性、自主性、实

    践性优势。

    (二)加强教育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国培计划、省

    培计划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培训学校校长、德育干部、班主任、

    各科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团干部,组织他们学习党的教育方针、

    德育理论,进一步树牢立德树人理念,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德育专

    业能力。

    (三)注重宣传引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各种宣传资

    源,及时总结宣传当地德育典型工作经验和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

    案例,同时发挥好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校园网络新媒体作用,

    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引导学校、家庭、社会树立正确育人观念,

    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氛

    围。

    2020 年 6 月 1 日

  • — 12 —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主动公开 2020 年 6 月 2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