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俗文學看明清的城市與鄉村、中央與地方 ·...

16
《成大歷史學報》第三十六號 BIBLID1683-97942009.636. pp.1~16 2009 6 月,頁 1~16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從俗文學看明清的城市與鄉村、中央與地方 大木 摘要 中國境內存在著各種不同的方言。方言的問題與地域,或是族群的問題之 間有密切的關係。 以中國某一地域來觀察時,在當地便有文言、白話(官話)、方言等不同 階層的語言存在。在過去,這些語言反映出以階級觀作為基礎的價值觀。文言 是「雅」的語言,而白話、方言就是「俗」的語言。從而,以典雅的文言寫出 的詩文是高尚的文學,用通俗白話寫成的俗文學(戲曲或小說)則成為下層的 文學。而且,以方言來表達的口傳文藝等,原本就未曾被視為文學。 某地域流行的表演藝術(藝能、performing arts)可分為從城市孕育出的表 演藝術,以及從鄉村孕育出的表演藝術兩種。例如從歌謠來看,有鄉村的歌謠 顯著地活躍於城市的時代,相反地會有城市的歌謠活躍於鄉村的時代。 在中國各地並列存在著以方言為底座而形成的語言、文學金字塔。同時, 還有既能操持文言,也能說官話的上層知識分子、客商等,構成了全國性網絡。 譬如明末在地方上出現的俗曲,便跨越方言的差異性而引起全國性的流行,該 現象就是以各地的青樓為據點而形成。據點和據點之間,像是官僚、商人這類 奔走各地的人們帶著這些俗曲,從一個據點行走到另一個據點,在各個地域間 往來進行傳播。 另外,就像是有鄉村的表演藝術活躍的時代與城市的表演藝術活躍的時代 這樣的現象相同,會有從中央傳播的表演藝術活躍的時代,也會有從地方產生 的表演藝術活躍的時代。 在此篇論文中,試圖以俗文學的材料來觀察中國的城市與鄉村、中央與地 * 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Transcript of 從俗文學看明清的城市與鄉村、中央與地方 ·...

  • 《成大歷史學報》第三十六號 BIBLID1683-9794﹙2009.6﹚36. pp.1~16 2009 年 6 月,頁 1~16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從俗文學看明清的城市與鄉村、中央與地方

    大木 康

    摘要

    中國境內存在著各種不同的方言。方言的問題與地域,或是族群的問題之

    間有密切的關係。

    以中國某一地域來觀察時,在當地便有文言、白話(官話)、方言等不同

    階層的語言存在。在過去,這些語言反映出以階級觀作為基礎的價值觀。文言

    是「雅」的語言,而白話、方言就是「俗」的語言。從而,以典雅的文言寫出

    的詩文是高尚的文學,用通俗白話寫成的俗文學(戲曲或小說)則成為下層的

    文學。而且,以方言來表達的口傳文藝等,原本就未曾被視為文學。

    某地域流行的表演藝術(藝能、performing arts)可分為從城市孕育出的表

    演藝術,以及從鄉村孕育出的表演藝術兩種。例如從歌謠來看,有鄉村的歌謠

    顯著地活躍於城市的時代,相反地會有城市的歌謠活躍於鄉村的時代。

    在中國各地並列存在著以方言為底座而形成的語言、文學金字塔。同時,

    還有既能操持文言,也能說官話的上層知識分子、客商等,構成了全國性網絡。

    譬如明末在地方上出現的俗曲,便跨越方言的差異性而引起全國性的流行,該

    現象就是以各地的青樓為據點而形成。據點和據點之間,像是官僚、商人這類

    奔走各地的人們帶著這些俗曲,從一個據點行走到另一個據點,在各個地域間

    往來進行傳播。

    另外,就像是有鄉村的表演藝術活躍的時代與城市的表演藝術活躍的時代

    這樣的現象相同,會有從中央傳播的表演藝術活躍的時代,也會有從地方產生

    的表演藝術活躍的時代。

    在此篇論文中,試圖以俗文學的材料來觀察中國的城市與鄉村、中央與地

    * 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 《成大歷史學報》第三十六號 BIBLID1683-9794﹙2009.6﹚36. pp.1~16 2009 年 6 月,頁 1~16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方之間的關係。

    關鍵詞: 方言、俗文學、山歌、俗曲、城市與鄉村、中央與地方

  • 《成大歷史學報》第三十六號 BIBLID1683-9794﹙2009.6﹚36. pp.1~16 2009 年 6 月,頁 1~16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從俗文學看明清的城市與鄉村、中央與地方/大木康

    前言 一、語言的階層性-方言、官話、文言 二、「城市的表演藝術」與「鄉村的表演藝術」

    三、兩種不同的「俗文學」-「樂曲系」與「詩讚系」 四、「地方的表演藝術」與「中央的表演藝術」 結語

    前言

    關於「族群、遷徙與文化」這個議題,本文將從筆者所關心的文學的角度,

    特別是俗文學的範圍提出對中國的城市與鄉村、中央與地方的一點拙見。圍繞

    此議題,筆者曾發表〈從俗文學看中國的城市與鄉村、中央與地方〉(《現代

    中國》第 66 號,1992,頁 20-28)一文。本文是根據此論文加以增訂而翻譯成

    中文的。

    筆者開始意識到中國的地方性的契機應該可以溯自 1984 年 9 月到 1985 年

    8 月間前往上海復旦大學留學的那一年。留學生活中令筆者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

    上海的方言-上海話。未到上海之前已聽聞中國的方言種類相當多,各個方言

    之間的差距很大,實際到達上海,行走在街上,才發現上海人說的話完全聽不

    懂。在上海生活的經驗,讓筆者深切地感受到中國方言的存在。

    前往中國大陸時感受到了所謂方言的差異性,這經驗讓筆者不得不去考慮

    關於中國的地方性,也就是地域性的問題。此外,不只是語言的問題,筆者在

    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 《成大歷史學報》第三十六號 4

    上海留學期間遊覽了中國大陸許多地方,深刻地感受到食物的調味,抑或各地

    方人們的氣質個性等都具有地方的特色。這一切有關地域性的問題,倘若只是

    在日本坐於書桌前閱讀中國的文獻,恐怕一輩子也無法感受得到也說不定。

    一般所謂的田野調查、現場調查研究,乃是親自到現場去體驗,但因為人

    的身體只有一個,進入現場後,便只能夠感受到身體所在地的種種。也就是說,

    我們前往中國大陸能夠體驗到的是依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不同所呈現的單

    一地區的特色,事實上,一個人要道盡中國這個國家的一切是不太可能的。用

    一種比較極端的說法來說,我們所謂的「中國文學」或是「中國哲學」這樣說

    法,雖然使用的是「中國」,然而多半是無視於各地域的差異性來總括討論的,

    在那個只能夠透過書本取得中國資訊的時代當然無法苛求,不過在可以自由地

    前往中國各地現場勘察的時代,是否能暫且放棄使用「中國」這個標籤?

    一、語言的階層性-方言、官話、文言

    前文所述的關於方言與地方性的問題,在討論俗文學時,因其與方言具有

    直接的關聯,更顯其重要性。

    在此筆者想用一個描寫地域、以及語言和文學之間的關聯的金字塔模式來

    解說。首先,有關中國的語言,若選取某一區域來討論,如圖 1 所表示的,有

    方言、白話(官話)和文言等階層。在此,「白話」所指的是書寫「官話」的

    言語。這當中文言和白話是書寫的語言,而官話和方言基本上是口頭語言。

  • 5 大木康/從俗文學看明清的城市與鄉村、中央與地方

    此外,這個金字塔圖形所顯示的還包括各種語言的使用人數,其中使用方

    言的人在最底層人數最多,當中有少數人使用白話(官話)和文言。這樣的分

    佈情況同時也顯現出中國人學習語言的進程。不論是什麼人,出生以後最初所

    使用的語言就是方言。這當中有人一生只使用方言,沒有進入到學習文字的階

    段,也有人透過教育來學習文字、白話(官話)和文言。但是要注意的是,習

    得文言或白話(官話)的人並不代表捨棄了原來使用的方言。即使是具有使用

    文言寫作詩文能力的人,(至少在跟同鄉人間)用語言交談的時候還是會使用

    自己的方言,這意味著自身腳下還是沉浸在方言的世界裡。中國的知識份子因

    為必需參加科舉考試,故而從年少的時候就開始讀「四書五經」,他們最初誦

    讀這些經典時,使用的便是各地的方言。

    這個語言的金字塔圖示也可表示出相對應的社會階層(圖 1 左側)。意即,

    在中國的人口比率以農民佔其中的大多數,他們一輩子都在方言的世界中,至

    於以通過科舉考試達到仕宦目標的,以及足跡遍及各地的從商者則操用第二和

    第三語言的文言與白話(官話)。語言和社會階層有對應關係,乃是基於中國

    的文字教育需要時間與費用,因此我們認為兩者之間具有相對應的關係。1

    至於文學乃因其以語言作為媒介,因此必然會產生和語言使用階層相對應

    的各種各樣的文學作品(如圖 1 右側)。用文言表現的詩文作品,以及以白話

    作為書寫載體的戲曲和小說,都是使用文字來表現的文學作品,此外,還有不

    以文字作為媒介的口傳文藝,像是歌謠與傳說等(這當中也有後來被文字化的)。

    過去在中國對於這些作品的評價方式,依序是用文言書寫的詩文價值最高,用

    白話書寫的戲曲與小說評價比較低,至於口傳文藝最初並不被列入文學的範疇

    中。這應該可以說是,個別的文學類型相對應於相當程度的語言,而那語言的

    程度是從對應於社會的領導階層或是庶民階層的差異中自然地引導出的價值

    觀。

    那麼,在這裡我們先假設一個區域,看在那範圍裡的語言、文學和社會階

    層,如何具體地考量這個區域的範圍有多大,在此筆者想以單一的表演藝術所

    能達到的通用範圍來討論。和其他文類比較起來,用戲劇來探討比較容易,全

    1 科舉制度與當時知識份子的文言或官話教育有密切的關係。參閱拙稿,〈明清時代の科挙と文学-八股文をめぐって〉(《中國-社會と文化》第 7 號,1992),頁 83-96。

  • 《成大歷史學報》第三十六號 6

    中國大約有三百種的地方戲劇,而中國約有三十個直轄市、省和自治區,單純

    地來計算,一個省約有十種地方戲劇。2這個數字實際上與在 1960 年前後刊行

    的《中國地方戲曲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8-1963)各卷的卷頭

    所附的各省戲曲劇種分佈圖相較並沒有太大的差距。筆者認為可以將單一表演

    藝術圈視為一個區域。因為一省有十種劇種,理論上大約與行政區域劃分而成

    的一府相當。

    1991 年的夏天,筆者有機會到中國做田野調查,前往江西省南豐縣水南村,

    那是一個以消災招福為目的演出面具戲或跳面具舞的遊唱藝人輩出的村落。3就

    當地調查聽取到的內容來看,他們的活動範圍是以南豐為中心,向北延伸到宜

    黃、南城、黎川;往南到達廣昌、東至越過省界的福建省建寧,這些城市的位

    置大約都與南豐相距約五十公里的地方,他們的活動範圍是以南豐為中心直徑

    約一百公里的地區。他們的活動範圍越過了行政區上以府作為劃分的界線該區

    域在清朝時稱為建昌府,而南城就是當時的府城),民間藝人的行動確實是很

    有趣,建寧府在行政劃分上雖是屬於福建省,但從語言上來看,卻是屬於江西

    方言區的撫廣(撫州、廣昌)地區,這是由《中國語言地圖集》(香港:朗文

    書店,1987)中的〈江西省與湖南省的漢語方言〉得到確認的,這與筆者所假

    設的非常相符。此外就面積上來說,他們活動的範圍大約相當於建昌府一府的

    範圍。無須說,這活動範圍對藝術表演者維持生計來說是相當足夠的。關於他

    們的活動範圍裡的交通等問題的探討也是筆者相當感興趣的部份。

    筆者對一個地區的觀察即如上述所陳,至於整個中國就是眾多如圖 1 所示

    的金字塔的羅列。只是雖然說呈羅列狀,但是各區域之間並非沒有相互的聯結,

    像讀書人或商人是行走於全國各地,便架起了全國性的網絡。

    2 《中國大百科全書 戲曲‧曲藝卷》〈中國戲曲劇種〉(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頁 587-605。

    3 關於水南村的儺舞,參閱田仲一成,《中國巫系演劇研究》第一篇結章(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93),頁 337-354。

  • 7 大木康/從俗文學看明清的城市與鄉村、中央與地方

    二、「城市的表演藝術」與「鄉村的表演藝術」

    以上的論述是以單一區域關於語言和文學所繪出的概念圖,接著下來則是

    要看看在一個區域中,實際上有什麼樣的表演藝術在演出,同時也將城市與鄉

    村作為衡量的基準納入討論。關於這個問題,筆者在〈藝能史からみた中国城

    市と鄉村の交流-一つの試論-〉(《東洋文化》第 69 號,1989,頁 211-237)

    一文中討論過,在此則以該篇文章作為基礎,再加上其後的新認識來論述之。

    這篇論文首先以描繪了清代乾隆時期蘇州地方的鄉村與城市樣貌的《盛世

    滋生圖》作為底本,從中看到了城市和鄉村各自有何表演藝術的演出。其結果

    如下:

    (鄉村)

    1.山歌(農)

    2.俗曲・說唱故事(農・城)

    3.戲劇(農)

    (城市)

    1.戲劇(城)

    2.俗曲・說唱故事(農・城)

    3.雜技(農・城)

    4.山歌(農)

    括弧當中的「農」或「城」所指的是該表演藝術是起源於鄉村或是源自於

    城市。所謂「表演藝術」原本就有在城市形成發展與在鄉村形成發展兩類。雖

    然蘇州在過去的中國是大城市,然而在這裡所看到的是,不論是源於城市或鄉

    村的表演藝術,在這裡是並存的。同時這兩者之間又有相互的交流,也互有影

    響。 筆者想就歌謠來討論。歌謠當中有屬於鄉村的歌謠(山歌)、有屬於城市

    的流行歌曲(俗曲),兩者是並存的。尤其是城市俗曲對鄉村的浸透力很強,

    可以說城市裡有沒聽到山歌的時代,而在鄉村卻是不存在沒有聽過俗曲的時代

    (當然這是蘇州這個大城市近郊鄉村的情況)。不過,山歌與俗曲即使是同時

    存在,若將時間的跨度拉長來看,似乎有鄉村的山歌較盛而自行推向城市的時

  • 《成大歷史學報》第三十六號 8

    代與城市俗曲佔優勢的時代。明末蘇州人馮夢龍(1574-1646)編有《掛枝兒》與《山歌》二種歌謠集。《掛枝兒》屬於城市的俗曲,而《山歌》則是源自鄉

    村。簡單地說,住在大城市蘇州的馮夢龍能夠蒐集到鄉村的山歌,應該就意味

    著明末已經是鄉村山歌取得優勢的時代,因此即使在蘇州城裡也聽得到鄉村山

    歌(馮夢龍會興起想要蒐集從來就被認為沒有價值的山歌的想法,甚至真的去

    實現,無須多說,乃是因為當時有這樣的重視俗文學的文學和思想背景)。4馮

    夢龍《山歌》所收的歌含有不少男女的赤裸裸的愛情歌曲。其大膽的內容與它

    的用蘇州方言的表達方法有密切的關係。舉一兩首為例:

    看(卷一)

    小年紀後生弗識羞,

    那了走過子我裏門前咦轉頭,

    我裏老公谷碌碌介雙眼睛弗是清昏箇,

    你要看奴奴那弗到後門頭。

    又:

    半夜(卷一)

    姐道我郎呀,爾若半夜來時沒要捉箇後門敲,

    只好捉我場上雞來拔子毛,

    假做子黃鼠郎偷雞引得角角哩叫,

    好教我穿子單裙出來趕野貓。

    筆者曾經在分析《山歌》裡所收的每一篇歌曲的時候,特別留意每一首歌

    被傳唱的「場所」,分析出:(1)原本源於鄉村的歌、(2)流入城市市井的歌、(3)

    在妓院被傳唱的歌以及(4)文人擬作的歌等四種,並提出收錄在《山歌》卷七、

    八、九的長篇山歌,是敍情山歌的故事化,可視為往戲劇發展的過渡期作品。

    鄉村的山歌傳到城市,發展成為戲劇,這在明末以前的南宋戲文裡也能看到相

    關的資料,此外,後來在清末出現的山歌劇也是很好的佐證。實際上,如上關

    於明末山歌的發展模式也是由清末山歌劇的討論所引導出來的。例如,現在以

    上海為中心的越劇原來也是清末時代紹興鄉村的山歌,而流傳到紹興城市。先

    4 關於《掛枝兒》與《山歌》,參拙稿,〈馮夢龍《山歌》の研究〉(《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

    105 冊,1988),頁 57-241、〈俗曲集《掛枝兒》について-馮夢龍《山歌》の研究・補說-〉(《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 107 冊,1988),頁 89-118、《馮夢龍《山歌》の研究》(東京:勁草書房,2003),第一部第二章,頁 105-253、〈晚明俗文學興盛的精神背景〉(《世變與維新》,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 ,頁 103-126。

  • 9 大木康/從俗文學看明清的城市與鄉村、中央與地方

    是成為可以彈唱的表演藝術,之後再流傳到上海這個大城市而戲劇化,有著這

    樣的演化路徑。經過此種演化路徑的戲劇不僅止於越劇,還有東北的二人轉、

    天津的評劇等等。現在被稱為某某劇的,大多數是清末時期從鄉村流傳到城市

    所發展出來的(被稱為「劇」是在所謂「解放」以後)。也就是說,鄉村在這

    個時期已經開始凋敝,生活也相當困難,幾乎到了要向人乞討的地步,因而表

    演者不得不携藝出走。在此同時,城市則異常地繁榮,於是到城市去也許生活

    還能有著落的想法在那些原來住在鄉村的藝人身上萌生。

    如上所言,城市的表演藝術與鄉村的表演藝術之間具有相互的關係,也就

    是說:從城市流向鄉村趨勢顯著的時代,與從鄉村流入城市傾向明顯的時代,

    這兩種時代交互作用。

    三、兩種不同的「俗文學」-「樂曲系」與「詩讚系」

    以上是以歌謠作為主要的材料來討論城市的表演藝術和鄉村的表演藝術,

    而這些可以說與戲劇也有所關聯,像這樣的說法近年來更是益發受到認可。1980

    年代末期到 1990 年代初期,為了調查當時被發現與介紹並引起很大風波的一連

    串宗教戲劇,筆者屢次前往中國大陸。當時有兩個主要受到關注的劇種,分別

    是「儺戲」與「目連戲」,當中儺戲可以說是與日本的「神樂」相當,是一種

    演出者戴上很多種面具演出的鄉村劇。在此之前,中國被認為並沒有出現面具

    戲,然而事實上是存在的。此外,在此之前關於戲劇的起源說被認為是「勞動

    起源說」,但實際上,如儺戲般對宗教起源說有利的材料卻不斷出現。為了做

    此一調查,筆者前往了四川、貴州、江西、安徽、江蘇和浙江等地。因為是古

    老的劇種,所以偏遠山區留存下來的比較多。5

    儺戲的問題涉及到很廣泛的範圍,其中有它在上演時所使用的底本的問題。

    儺戲所使用的底本大多是七言且是很長的連綿體的說唱(敘事詩)形式,這與

    1960 年代在上海嘉定縣的墓地發掘出來的〈成化說唱詞話〉的說唱形式幾乎是

    完全一樣的,而且當中的《花關索傳》等幾篇,被作為安徽省貴池所上演的儺

    5 關於儺戲,參閱田仲一成,《中國巫系演劇研究》(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93),

    1153 頁。

  • 《成大歷史學報》第三十六號 10

    戲的腳本,至今仍被使用著。6簡而言之,過去的戲劇研究者對此儺戲完全沒有

    注意到。葉德均(1911-1956)把過去的講唱文學整理為「樂曲系」與「詩讚

    系」兩大類。7金代的《董解元西廂記》、元代的雜劇、明代的傳奇等都是屬於

    「樂曲系」的戲劇,是比較高級的戲種。而敦煌所發現的變文、明代的〈成化

    說唱詞話〉、民間的鼓詞、彈詞等都屬於「詩讚系」,是較通俗的說唱藝術。

    上述提到最近被發現的儺戲唱本則都屬於「詩讚系」的。意即在俗文學的領域

    裡,還是有所謂高級的俗文學與非高級的俗文學。8

    關於這個問題,至今仍有繼續追問的必要,再怎麼說,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的是,像在貴州「地戲」那樣,即使是從藝術性的視點來看,幾乎是達到了完

    整的境界,然而在此之前的中國戲劇史研究中,卻完全沒有被注意到。9這當中

    的理由應該可從兩方面來說,首先從農民的立場來說,因為基本上像這樣與宗

    教儀式相結合的戲劇,解放後一直不能再演出,但最近政府對鄉村實行一種懷

    柔政策,緩和了以前的緊縮政策,於是儺戲一下子復活了起來。其次,再從研

    究者的角度上來說,在此之前,如同前文所述,因為戲起源於勞動說的權威性

    難以動搖,實際上也不可能提出與此相左的看法,再加上近年來由於改革開放

    的政策,使得研究者可以自由地引進海外的研究成果。在這個層面的意義上,

    儺戲的研究可以說是當代中國與海外研究動向間的鏈鎖。

    回過頭來說,著眼於一個地區時,會有如上所述的各種各樣的情況浮現。

    在此之前,關於文學的問題,很少從地域的側面來進行研究。今後將從這個研

    究方向出發,並試著持續檢討之。

    6 關於貴池的儺戲與〈成化說唱詞話〉的關係,有王兆乾,〈池州儺戲與明成化刊本《說唱詞話》-兼論肉傀儡〉(《中華戲曲》第 6 輯,1988)裡詳細的介紹。又關於〈花關索傳〉,參閱井上泰山、大木康、金文京、氷上正、古屋昭弘,《花關索傳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89)。

    7 葉德均,〈宋元明講唱文學〉(葉德均《戲曲小說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79),頁 625-688。 8 小松謙,〈詩讃系演劇考〉(《富山大學教養部紀要》,第 22 卷 1 號,人文・社會科學篇 別冊,

    1989)、金文京,〈詩讃系文學試論〉(《中國-社會と文化》7,1992 年)。 9 關於安順地戲有拙稿,〈安順地戲調査報告〉(田仲一成編,《東亞農村祭祀戲劇比較研究》,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1992),頁 39-65。

  • 11 大木康/從俗文學看明清的城市與鄉村、中央與地方

    四、「地方的表演藝術」與「中央的表演藝術」

    以上論述主要是有關區域的問題。一個區域可以說是如同一個小宇宙般,

    各自完成各種形態的文學,而這些各自擁有不同特性的地區的集合體,就是中

    國的總合。的確,像這樣縱使單一地區的獨特性受到認可的另一方面,還是存

    在著不管到中國的哪個地區,總是會讓人感到中國就是中國的印象(比方說,

    雖有三百種的地方戲劇,但用眼睛粗略來看,看起來差異不大,差異只在其語

    言而已)。在這裡,地區與地區、中央與地方的交互關係也隨之形成。以下將

    透過此一問題略述之。

    首先是關於歌謠流行的問題。明末時期,〈掛枝兒〉等的俗曲,從華北往

    南流傳,造成全國性的流行(馮夢龍編有《掛枝兒》)。沈德符(明),《萬

    曆野獲編》卷二十五〈時尚小令〉有:

    元人小令。行於燕趙。後浸淫日盛。自宣、正至成、弘後,中原又行〈鎖

    南枝〉、〈傍粧臺〉、〈山坡羊〉之屬。李崆峒先生初自慶陽徙居汴梁。

    聞之以為可繼〈國風〉之後。何大復繼至,亦酷愛之。今所傳〈泥捏人〉

    及〈鞋打卦〉、〈熬髻〉三闋為三牌名之冠,故不虛傳也。自茲以後,

    又有〈耍孩兒〉、〈駐雲飛〉、〈醉太平〉諸曲。然不如三曲之盛。嘉

    隆間,乃興〈鬧五更〉、〈寄生草〉、〈羅江怨〉、〈哭皇天〉、〈乾

    荷葉〉、〈粉紅蓮〉、〈桐城歌〉、〈銀紐絲〉之屬。自兩淮以至江南,

    漸與詞曲相遠。不過寫淫媟情態,略具抑揚而已。比年以來,又有〈打

    棗竿〉、〈掛枝兒〉二曲。其腔調約略相似,則不問南北,不問男女,

    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之,亦人人喜聽之,以至刊布成帙,舉世傳誦,

    沁入心腑。其譜不知從何來,真可駭歎。10

    如上所示這些俗曲呈現全國性的流行。筆者認為像這樣的俗曲,跨越了不

    同方言之間的阻礙,而流傳到全國各地的各個社會階層,就是因為當時的妓院

    起了流行據點的作用。各地的青樓就是一個個的據點,從那裡起始而流傳到整

    個區域,而且據點與據點之間,有像官僚、商人那樣的人物,在遊走各地時一

    10 沈德符(明),〈時尚小令〉,《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卷 25,頁 647。

  • 《成大歷史學報》第三十六號 12

    併將俗曲帶走,因而形成如此的一個結構吧。11

    其次,就前文所述,有所謂鄉村的表演藝術較繁盛的時候,也有城市的表演

    藝術較活絡的時代,關於中央與地方之間似乎也可以說有相同現象。12例如,唐

    代中央(宮廷)的表演藝術,流傳到地方的情形十分顯著(其中的例子是杜甫

    (712-770)的〈江南逢李龜年〉或白居易(772-846)的〈琵琶行〉)。相

    對於此,從地方傳到中央的表演藝術的代表則是京劇。京劇的發展歷史是距今

    約二百年前從安徽傳到北京的地方劇團,在宮中受到保護,而後又流傳到全國,

    至今京劇中某種語句的發音被認為還殘留著安徽方言。以京劇的情況來看,正

    是屬於由地方進入中央,以及從中央流向地方,經歷兩種流傳方式的劇種。13

    結語

    透過以上論述可以瞭解到探討中國文學,尤其俗文學的時候,必須將地域

    性的問題納入研究視野,同時在另一方面,地域與地域,或是中央與地方之間

    的相互關係,也是必須加以考慮的。中國的俗文學便是在上述基礎上發展而來

    的。從中央與從地方,由上與由下,經由這兩方面作為切入角度所捕捉到的中

    國,從中能看到其多樣化的面相。從此視角所展開的俗文學研究,對於了解中

    國的社會結構也裨益良多。這種方法尤其在外國人的中國研究中能提供很有效

    的視點。

    11 關於此點,參閱拙稿,〈俗曲集《掛枝兒》について-馮夢龍《山歌》の研究・補說-〉(《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 107 冊,1988),頁 89-118。 12 關於中央與地方,參閱拙稿,〈藝能史からみた中国城市と鄉村の交流-一つの試論-〉(《東洋文化》第 69 號,1989),頁 211-237。 13 蘇移,〈徽班演變的四箇階段-京劇形成問題初探〉(《京劇史研究》,學林出版社,1985)。

  • 13 大木康/從俗文學看明清的城市與鄉村、中央與地方

    參考書目

    大木康,〈俗曲集《掛枝兒》について-馮夢龍《山歌》の研究・補說-〉(《東

    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 107 冊,1988,頁 89-118)。

    大木康,〈藝能史からみた中国城市と鄉村の交流-一つの試論-〉(《東洋

    文化》第 69 號,1989,頁 211-237)。

    大木康,〈俗文學から見た中國の都市と農村、中央と地方〉(《現代中國》

    第 66 號,1992,頁 20-28)。

    大木康,〈明清時代の科挙と文学-八股文をめぐって〉(《中國-社會と文

    化》第 7 號,1992,頁 83-96)。

    大木康,〈安順地戲調査報告〉(田仲一成編《東亜農村祭祀戯劇比較研究》

    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1992,頁 39-65)。

    大木康,〈晚明俗文學興盛的精神背景〉(《世變與維新》,台北:中央研究院

    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頁 103-126)。

    大木康,《馮夢龍《山歌》の研究》,東京:勁草書房,2003。

    小松謙,〈詩讃系演劇考〉(《富山大學教養部紀要》,第 22 卷 1 號,人文・

    社會科學篇 別冊,1989)。

    王兆乾,〈池州儺戲與明成化刊本《說唱詞話》-兼論肉傀儡〉(《中華戲曲》

    第 6 輯,1988)。

    井上泰山、大木康、金文京、氷上正、古屋昭弘,《花關索傳の研究》(東京:

    汲古書院,1989)。

    田仲一成,《中國巫系演劇研究》,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93。

    葉德均,〈宋元明講唱文學〉(葉德均《戲曲小說叢考》,北京:中華書局,

    1979,頁 625-688)。

    蘇移,〈徽班演變的四箇階段-京劇形成問題初探〉(《京劇史研究》學林出

    版社,1985)。

  • 《成大歷史學報》第三十六號 14

    俗文学における都市と農村、中央と地方

    大木 康*

    摘要

    中国には多種多様な方言が存在する。方言の問題は地域、あるいは族群の

    問題と密接な関係を有する。中国の一地域を切り取って観察した時、そこに

    は文言・白話(官話)・方言などのレベルの言語がある。過去において、こ

    れらの言語は、階級観念を基礎とする価値観念を反映していた。文言は雅な

    る言語であり、白話、方言は俗なる言語であった。従って、雅なる文言で書

    かれた詩文は高級な文学であり、俗なる白話で書かれた俗文学(戯曲や小説)

    は低級な文学であった。そして、方言で語られた口承文藝などは、そもそも

    文学とは考えられていなかった。

    一地域に行われる藝能(performing arts)には、都市で生まれ育った藝能と、農村で生まれ育った藝能の二種類があった。そして、例えば歌謡につい

    て見れば、明末の馮夢龍の『山歌』に見られるように、農村藝能が都市に進

    出してきたことが顕著である時代もあれば、逆に都市藝能が農村に進出した

    時代もあった。

    中国各地には、方言を基底とした言語、文学のピラミッドが並列的に存在

    していた。そして、文言をあやつり、官話を話せる上層の知識人、客商など

    だけが、全国的なネットワークを持っていた。例えば明末にある地域で発生

    した俗曲が、方言のちがいを越えて全国的に流行した現象が起こったのは、

    各地の青楼が拠点になったからである。拠点と拠点の間は、官僚・商人のよ

    うに各地を移動して歩く人たちが運んで歩き、また青楼を拠点にして、それ

    ぞれの地域に伝わっていったのである。

    さらに、農村の藝能が強い時代と都市の藝能が強い時代とがあったのと同

    じように、中央からの藝能が強い時代と、地方からの藝能が強い時代があっ

    *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 15 大木康/從俗文學看明清的城市與鄉村、中央與地方

    たようである。

    このように、一地域の中での都市と農村、また中央と地方の相互の交流に

    よって、中国俗文学の歴史が形作られていったのである。

    關鍵詞: 方言、俗文学、山歌、俗曲、都市と農村、中央と地方

  • 《成大歷史學報》第三十六號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