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 宏國德霖...

24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 5 -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台灣傳統製糖的場所稱為「糖廍」或「蔗廍」,由於糖廍大 部分是草寮,所以有少數地方稱為「草廍」。「廍」並非中國古 有的用字,所以《說文解字》、《康熙字典》以及一般的國語字典 都沒有這個字。這個字是漢人移民來台之後集體發展出來的語言, 起初只有語音而無文字,後來為了方便書寫,才以字冠上而成「廍」字,台語讀音為「ㄆㄛ」,與「簿」字的台語讀音同。 最早將「廍」字收進字典的是清末來台的基督教長老教會英國籍 甘為霖牧師(Rev. William Campbell),他在 1913 出版其編著的 《廈門音新字典》對「廍」的詮釋是:「放甘蔗的所在」(khoeh kam-chia3 e soo2-tsai7);字義雖然未完全精準,但對一位外國宣 教士而言,能有這樣的認知已難能可貴了。 雖然電腦普及已久,但迄今仍無法利用常用的中文輸入法直 接將「廍」字打出來,而要藉助符號表才能完成,這是「廍」字 使用上最不方便之處。 由於昔日台灣製糖產業十分興盛,製糖從業人員與蔗農為了 工作方便,乃漸漸在糖廍所在地或糖廍附近集居,而形成了聚落; 於是,與「廍」字有關的地名逐漸遍及全台。時至今日,雖已星 移物轉,景物全非,但帶有「廍」字的地名依然各處可見,例如: 台北市的糖廍里,台中市的廍子里,彰化縣埔鹽的廍子村,雲林 縣褒忠鄉的大廍村,台南市新營區的舊廍里、官田區的南廍里、 麻豆區的寮仔廍、西港區的雙張廍,高雄市的廍後街、大樹區的

Transcript of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 宏國德霖...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 5 -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台灣傳統製糖的場所稱為「糖廍」或「蔗廍」,由於糖廍大

部分是草寮,所以有少數地方稱為「草廍」。「廍」並非中國古

有的用字,所以《說文解字》、《康熙字典》以及一般的國語字典

都沒有這個字。這個字是漢人移民來台之後集體發展出來的語言,

起初只有語音而無文字,後來為了方便書寫,才以“部”字冠上“厂”

而成「廍」字,台語讀音為「ㄆㄛ」,與「簿」字的台語讀音同。

早將「廍」字收進字典的是清末來台的基督教長老教會英國籍

甘為霖牧師(Rev. William Campbell),他在 1913 出版其編著的

《廈門音新字典》對「廍」的詮釋是:「放甘蔗的所在」(khoeh

kam-chia3 e soo2-tsai7);字義雖然未完全精準,但對一位外國宣

教士而言,能有這樣的認知已難能可貴了。

雖然電腦普及已久,但迄今仍無法利用常用的中文輸入法直

接將「廍」字打出來,而要藉助符號表才能完成,這是「廍」字

使用上 不方便之處。

由於昔日台灣製糖產業十分興盛,製糖從業人員與蔗農為了

工作方便,乃漸漸在糖廍所在地或糖廍附近集居,而形成了聚落;

於是,與「廍」字有關的地名逐漸遍及全台。時至今日,雖已星

移物轉,景物全非,但帶有「廍」字的地名依然各處可見,例如:

台北市的糖廍里,台中市的廍子里,彰化縣埔鹽的廍子村,雲林

縣褒忠鄉的大廍村,台南市新營區的舊廍里、官田區的南廍里、

麻豆區的寮仔廍、西港區的雙張廍,高雄市的廍後街、大樹區的

- 6 – 台灣手工黑糖初探

興化廍,屏東縣里港鄉的三張廍,萬丹鄉的興化廍等等。目前內

政部「台灣地名查詢系統」網站收錄與「廍」字有關的地名有

27 處。此外,帶「蔗」字的地名亦有 49 處,例如:甘蔗崙、蔗

仔坑、蔗埕、蔗廍坪、蔗埔仔、蔗園頭、甘蔗橋等。若再對照西

元 1904 年日治時期的《台灣堡圖》,「廍」字地名高達 78 個,雲、

嘉、南、高、屏等七個縣市即占了 53 個。這不僅印證台灣昔日

蔗糖業蓬勃發展之一斑,也說明台灣傳統社會人民生活與糖廍密

切的關係。

台灣舊式糖廍始於何時?史料上很難查考。不過,傳統挾蔗

與熬糖之場所都設置在甘蔗園週邊,搭建一座可以遮陽避雨的草

寮以利製糖乃是必然之舉,可能在荷蘭治台時期開始大量製糖輸

出之際即有糖廍之設立了。明鄭治台期間糖廍已有輸餉課稅之舉,

可確知當時已有糖廍之存在。

舊式糖廍的主體是由圓錐形之棚屋及熬糖屋兩部分構成:棚

屋是硤蔗的地方,底部約 50 尺,高約 30 尺,內部以竹木支撐,

通常利用刺竹(或麻竹)為支架,屋頂及四周用茅草、稻草或甘

蔗葉覆蓋頂部,建構成外觀如鐘型的草寮。熬糖屋是用土瓦舖蓋,

建築較為堅固並鄰接於棚屋之側門,屋內排列孔明鼎,是煮糖的

場所。此外,製糖通常日以繼夜進行,所以在糖廍旁搭建工寮,

供工人食宿與事務所之用。

糖廍通常在製糖之前才臨時搭建,大約是農曆十月,製糖期

結束後即行拆除,維持時間不過五、六個月之久。糖廍的構造南

北略有差異,因甘蔗生產季節在每年初冬到隔年春末,期間南部

為乾季,雨量少,所以糖廍的屋舍構造極為簡陋,廍寮以遮陽避

風為主。至於北部,製糖期間經常細雨綿綿,因此糖廍的構造較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 7 -

南部講究,需有遮陽及防雨的功能。

清朝時期,糖廍規模有大有小,但必先取得政府之許可,且

須課蔗車稅,以「張」計算。例如《台灣府志》載康熙 32 年,

台灣蔗車共 198 張,每張徵銀 5 兩 6 錢,其中台灣府 99 張、台

灣縣 45 張、鳳山縣 29 張、諸羅縣 25 張。

一、糖廍的類型

台灣舊式的糖廍,因組織成員及營運方式之差異而有不同的

類型,連橫在《台灣通史》做了簡略的記載:「台灣熬糖之場,

謂之廍。一曰公司廍,合股而設者也;二曰頭家廍,業主所設者

也;三曰牛犇廍,蔗農合設者也。每犇出牛三,為園九甲。一廍

凡九犇,以六犇運蔗,三犇碾蔗,照鬮輪流,通力合作,其法甚

善,各鄉莫不設之。」

日治初期,台灣總督府「台灣舊慣調查會」針對台灣社會的

產業及民情風俗作了詳細的調查,其中關於舊式糖廍的類型,除

了連橫所列的三種之外,尚有牛掛廍一種:

1.牛掛廍

「牛掛廍」的成員通常是財力弱的佃農,無力單獨設立糖

廍,故由較多的蔗農集資設立,其人數大約 10 至 40 人不等,提

供自己的勞力與牛隻壓榨自己種植的甘蔗製糖;這種糖廍可能是

從牛犇廍演變出來的。由於轉動蔗車通常將三隻牛掛在一起構成

的一個工作單位即稱為「牛掛」。普通牛掛廍需要五掛至十掛,

即要 15 隻至 30 隻牛。通常一掛牛由一人承擔,亦可由數人分擔,

甚至一隻牛由數人合夥提供。一掛由數人分擔時,所分擔的牛掛

- 8 – 台灣手工黑糖初探

部份叫做「牛隻份」,如一隻份是三分之一,二隻份是三分之二

等等。

提供牛掛或牛隻份之蔗農叫「廍腳」或「牛掛人」,全部廍

腳稱為「廍眾」。開工製糖時先由各掛為單位抽籤決定掛的順序,

然後掛內再抽籤決定各牛隻份的順序,依序輪流壓榨蔗汁製糖。

牛掛廍的成員多,組織運作皆較複雜。因此,通常要訂立字契供

所有廍眾遵行,其條文對於糖廍的成立、資本、器具、榨蔗順位、

會員退出等皆有詳細的規定。茲引《台灣糖業舊慣一斑》附錄的

一份字契如下,可較清楚地瞭解糖廍實際組成之過程:

同立合約字人林排、葉宏、吳待、程頭、徐興等。竊謂官有

正條,民有私約,於我庄民,有公買戴陣課田壹,又買林粒

課田壹坵,年帶課栗計共貳石,坐落在永康上中里,土名埔

羌頭社,起蓋糖廍一所,以為國家生業之計,以設農民廍約

之規,於是公同各牛掛份,齊心協力,以為歷年芒蔗收成所

硤,日後再不得言及,自今立約拾伍隻永為定著,決無辭之

理,此條俱各甘愿,永無反悔。恐口無憑,公立合同約字伍

紙壹樣,分作伍掛,各執壹紙,以為存炤。

從這份牛掛廍合同可以得知,糖廍的成員均為同庄之蔗農,

共同合買田地起蓋糖廍。成員共 24 人,分為五掛,牛隻份計 15

的單位,成員中有 6 名為一隻份,18 名為半隻份(即 2 人共有

一隻牛)。

2.牛犇廍

連橫前書提到,牛犇廍「其法甚善,各鄉莫不設之」。所以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 9 -

「台番圖說」第八圖「糖廍」,係巡視台灣監察御史使台期間(1744-1747)命工繪製之原住民風俗圖之一,距郁永河遊台後約 50 年。本圖男子薙髮梳辮、頭戴烏青色頭巾、著長褲、蓄留髭鬚,都是漢人的特徵,顯示製糖並非原住族的傳統工藝。

「台番圖說」第八圖「糖廍」,係巡視台灣監察御史使台期間(1744-1747)命工繪製之原住民風俗圖之一,距郁永河遊台後約 50 年。本圖男子薙髮梳辮、頭戴烏青色頭巾、著長褲、蓄留髭鬚,都是漢人的特徵,顯示製糖並非原住族的傳統工藝。

- 10 – 台灣手工黑糖初探

此種糖廍 為普遍。這是由自耕蔗農以合夥方式組織成立,除了

壓榨自耕甘蔗外,亦壓榨廍外購入的甘蔗或接受委託製糖。牛犇

又稱牛掛,或名牛份,其意義之來源是蔗車,運轉三牛為一掛,

俗用「犇」字表示,故稱牛犇。牛犇廍人數較牛掛廍少,約為五

至十人左右,主事者稱為「大頭家」,由成員輪流擔任。與牛掛

廍不同的是,牛犇廍成員人數較少,所以少有立契字的情形。

牛犇廍不但壓榨自耕甘蔗,亦壓榨由外面購進之甘蔗或承受

委托製糖。因此,牛掛廍所在之地,甘蔗耕種者本身也是製糖者,

而牛犇廍所在之地,甘蔗耕作者與製糖業者多少有分離的傾向。

日夜無休之糖廍稱全日廍,需有 12 牛犇,每日製糖量約 1,500

斤;日作夜休者為半日廍,需用六牛犇,每日製糖約 750 斤,由

大頭家與其他成員依一定的比例分糖。關於分糖比例,牛犇廍若

為自己的股東製糖,每 100 斤之中,大頭家分 7 斤,其他股東分

16 斤;若替股東以外的蔗農製糖,每 100 斤之中,大頭家分 8

斤,其他股東分 10 斤。

一般而言,牛掛廍主要是由缺乏資本的佃人、小業主間組成

的,牛犇廍則由稍有資本的小康農民間組成。因此,牛掛廍的成

員,對於彼此間的契約,有極為瑣細的約定條款,而牛犇廍傳統

很少有立契字的情形。牛犇廍較多的地方是鹽水港以北的嘉義、

斗六,以及鳳山、屏東。

3.公家廍

公家廍意指「公司廍」係合股的糖廍,通常約五股至十二股,

由參加者依股出資。股東不一定是蔗農,除了壓榨股東私有的甘

蔗外,多數原料甘蔗均向廍外購進,或接受寄硤(委託壓榨)。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 11 -

台灣舊式的糖廍通常都建在蔗園附近,方便從蔗園運送甘蔗到糖廍。

台灣傳統製糖的場所稱為「糖廍」,典型的糖廍利用蔗葉與木竹搭建成鐘形草寮,在每年冬至前完成,製糖結束後即行拆除。本照片大約攝於清末,但台灣自明清以來,糖廍的形狀的設施差別不大。

- 12 – 台灣手工黑糖初探

無論原料來自何方,都以統收統支的方式記帳辦理,即使合

股人私有的甘蔗也要寄硤或賣給糖廍處理,不像牛掛廍或牛犇廍

自行榨蔗。

初期的公家廍,慣例每個合股人係按份出資,但後來逐漸發

生變化,有時資力雄厚的一位股主(糖商)貸出一切資金,其他

股主(糖廍所在地的蔗農)可運用這資金從事製糖,這種公家廍

逐漸變成糖商為取得砂糖貨源而成立的組織,因糖商貸與大部份

資金後,糖廍即受糖商控制。

4.頭家廍

閩南話「頭家」是指老闆,係獨資經營。通常由有財力的糖

商或大地主獨自出資設立的糖廍,租給蔗農(佃戶或自耕農)壓

荷蘭人為生產蔗糖與稻米,獎勵漢人來台,並自爪哇引進水牛,開啟了台灣農業的發展。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 13 -

清代台灣載運甘蔗的牛車,當時的車輪尚無鐵製,而是用木板裝釘而成的,十分克難,木板輪極易耗損,載重量亦小。

- 14 – 台灣手工黑糖初探

榨自己生產的甘蔗加工製糖。在糖廍內所需之勞力,除刈蔗傭工

由蔗農自行負擔外,其餘人工及一切設備之使用均為廍主提供,

蔗農對廍主租金則採用分糖制,不用現金支付。當製糖開始前,

雙方就議定分糖比率,及其他製糖上的條件,然後預立契約,雙

方遵照規定履行。蔗農所製之糖,依約定比例分糖,廍主抽取

45-50%,蔗農實得 55-50%。

舊式糖廍所製造的糖均為含蜜之黑糖,內混一些渣滓,礦

物質及有機質,糖度在 74 到 86 之間,多用於低級之直接消費。

舊式糖廍之規模較小,平均每 15 甲蔗田便設有一所糖廍,每廍

每日壓榨平均在 10 噸到 20 噸之間,可產含蜜糖半噸至一噸。

二、糖廍的經營

(一)建廍與祭祀

台灣傳統製糖每年大約始於冬至前後,亦即農曆 11 月初。

因糖廍使用的建材係以就地取材的木頭、竹子、茅草、芒草、稻

草或蔗葉為主,不耐久用,所以習慣上都在每年蔗糖生產季節前

一兩個月才臨時搭建,俟隔年春末製糖期終了後即行拆除。在傳

統的農業社會,搭建糖廍是農民的一件大事,必以恭敬謹慎的態

度為之。所以在新建糖廍的過程中,除祈求神明之庇佑之外,對

於方位以各項施工吉日良辰之擇訂亦甚重視,以祈求萬事如意、

大吉大利。

除此之外,傳統的糖廍,一年中有幾個儀式要舉行。一為 8

月 15 日舉行破土儀式,於石車台下行堀土式,是 先的祭式,

同時行禁蔗式,告知甘蔗禁亂取,備犧牲演戲行之。二為歲未送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 15 -

廍公,正月迎廍公之儀式,即送神、接神,皆備犧牲供奉。三為

製糖結束時,「謝廍公」之儀式,供奉犧牲備台戲行之。

當然,台灣南北各地對於糖廍的祭神及相關的活動可能並

不一致,而有區域性的差異。依據學者針對清末頭份陳家糖廍的

研究,一般蔗廍各工作場所奉祀有神明,廍亭及熟糖間奉祀福德

正神,每月初 1 及 15 要以果燭香儀祭拜。灶間奉祀廍公,為蔗

廍守護神,除了每月初 2 與 16 蔗廍做牙時,與地基祖同受祭拜

外,據陳家蔗廍帳簿之記載,11 月 1 日為廍公生日,另外還要

備辦牲醴特別祭拜。因為做牙有犒勞員工的性質,所以在蔗廍裡

是一筆不算小的開支。每年開始製糖叫做「起廍頭」,殺豬以祭

蔗廍裡奉祀的諸神及地基主,也會藉以招待蔗農及相關工作人員,

決定各項步驟。這種集會往往要比實際開工早一週左右。例如,

依據光緒 11 年(1885)苗栗頭份陳家蔗廍記帳資料,實際硤蔗

開始的日期是農曆 10 月 27 日,起廍頭的日子則在 10 月 21 日。

(二)糖廍的人力配置

關於台灣舊式糖廍所須的人力,黃叔璥在康熙末年撰著的

《赤嵌筆談》有以下的記載:

每廍用十二牛,日夜硤蔗;另四牛載蔗到廍;又二牛負蔗尾

以飼牛。一牛配園四甲或三甲餘……。廍中人工:糖師二人、

火工二人,煮蔗汁。車工二人,將蔗入石車硤汁。牛婆二人,

鞭牛硤蔗。剝蔗七人,園中砍蔗,去尾去籜。採蔗尾一人,

看牛一人。

- 16 – 台灣手工黑糖初探

日治初期,臨時台灣糖務局針對台灣的糖業做了普查,其

中關於舊式大型糖廍所使用的人力的記載如下:

1.剝蔗:5 人,在甘蔗園砍鋤甘蔗的工人。

2.刎蔗尾:5 人,負責甘蔗剝皮去葉調製的工人。

3.駕牛車:4 人,駕牛車搬運甘蔗到糖廍的車夫。

4.趕牛:4 人,負責硤蔗時趕牛運轉蔗車的工人。

5.牛婆:4 人,負責甘蔗壓榨的工人。

6.飼牛:2 人,負責取蔗尾飼牛的工人。

7.火夫:7 人,負責熬糖時爐灶控制的火工。

8.熟糖:2 人,從事熬糖製糖的技工。

9.打糖:2 人,攪拌糖槽製成青糖的技工。

金字塔型的糖廍與板輪牛車是清代台灣每年製糖季節 具代表性的標誌。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 17 -

10.賬櫃:1 人,糖廍記帳員。

(三)糖廍甘蔗的供應

甘蔗耕作人,原料供給糖廍的方法有二,一為硤份,即委

託製造,二為估買,即預先買賣的意義。採硤份者,即糖廍業主

與蔗農依一定的比例分糖。由糖廍負擔甘蔗收割運搬,在分糖比

例方面,依地方或蔗種不同,分配率多少有異,通常在製糖期間

硤份的比率對半均分。不過製糖期間長達 5-6 個月,產糖因各期

糖分含量不同而有增減,所以有的把製糖期間分成數期,每期的

比率不一。以日治初期台灣糖務局的調查為例,在台南新化一帶

有一家糖廍將硤份定為三期,每期分糖的比率如下:

第一期:11 月份,頭家分 45%,蔗主分 55%。

第二期:12-1 月份,頭家分 55-60%,蔗主分 45-40%。

第三期:2-3 月份,頭家分 45-50%,蔗主分 55-50%。

台灣傳統製糖期間,通常 早在每年冬至前後,即國曆 12

月中下旬開始, 晚到隔年 4 月底至 5 月初,其中以元月至三月

佳,因甘蔗含糖量 高。蔗作人為把握製糖期,會爭先採收。

(四)糖廍的產量

台灣傳統糖廍的規模大致上區分為「大廍」、「七分廍」及

「日仔廍」三種,其製糖力,依規模大小而定。通常大廍係晝夜

不停工作,全日 24 小時有五個休息時段,作為用餐時間。扣除

每日要清除蒸發鼎之粘著污物,實際工作時間至少約 21 小時。

而糖汁一桶壓榨時間約 1.5 小時,其製糖量約 70 斤,則一晝夜

- 18 – 台灣手工黑糖初探

製糖約 980 斤。但同樣是大廍,因蔗車之大小,以及甘蔗品質良

窳而有不同。依上述標準計計算,七分廍每日作業時間約 14 小

時,日產糖量約 653 斤;日仔廍每日作業時間約 10 小時,日產

糖量約 466 斤。

台灣製糖季節大約自每年冬至前後,亦即陽曆 12 月 20 左

右,直至隔年四月底或五月初為止,扣除春節休假日數,前後製

糖期間約四個半月(135 天)。以大廍的產量估算,每個產季

高產量約 15 萬斤。但多數的糖廍約在 5-10 萬斤,規模小的,3-5

千斤。

清朝時期的台灣,糖師在糖廍內煮糖的情形,幾個大型鍋鼎呈一字形排列。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 19 -

三、改良糖廍的興衰與舊式糖廍的淘汰

台灣舊式糖廍的製糖技術十分落後,所以日本領台之後總督

府即積極推動台灣糖業的現代化,以新式製糖會社及 45 噸以上

之改良糖廍為獎勵的對象,當時台灣一千餘間舊式糖廍(在來糖

廍)則被排除在外。糖務局的獎勵規則立即吸引台灣本土的資金

設立了多家小型新式製糖場。惟本土資金有限,募集不易,普遍

面臨財力短缺,再加上機械操作不熟練,故障頻頻,導致多數新

式製糖會社製糖績效不彰。而此時日本財團來台設立大型新式製

糖會社尚在裹足不前的情形下,糖務局乃退求其次,鼓勵改良糖

廍的設立,作為發展大型新式製糖廠的先鋒。

 

台灣舊式糖廍內安置一部蔗車,一人負責趕牛著轉動蔗車,蔗車前後各一名工人負責榨蔗。

- 20 – 台灣手工黑糖初探

日治時期改良糖廍的內部,配備動力壓榨機及傳統熬糖鍋。台灣新聞社編,《台灣糖業全誌》,1926。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 21 -

日治時期台南地區一家改良糖廍的外觀,與舊式糖廍與新式糖廠均不相同。

「改良糖廍」是採用動力機械壓榨蔗汁,但維持傳統煮糖方

式製造含蜜黑糖。這類型的糖廍有別於舊式糖廍,係採用動力壓

榨機取代獸力轉動的石磨或鐵磨,所以當時也有人稱之為「機械

廍」。改良糖廍製糖,雖然榨出的蔗汁仍採用傳統的熬糖方式製

造含蜜糖(赤糖或粗糖),但改良糖廍的建築跳脫舊式糖部廍的

簡陋型式,並改善糖廍內外的環境與衛生,所以改良糖廍的製糖

能力與衛生條件均優於舊式糖廍。可謂是舊式糖廍與新式製糖場

之間的一種過渡型的製糖方式。

日治時期的糖業發展既以大型新式製糖場為目標,為了避免

阻礙新式製糖場的發展,改良糖廍設立的數量與地點都受到日本

總督府當局嚴格的控管。改良糖廍的設立始於 1904 年, 初僅

有 4 間,1905-1912 年是其興盛時期,期間出現兩波設立熱潮,

1905-08 年為第一波設立潮,糖廍驟增至 61 間。然而未久,受到

日本當局限制政策的影響,改良糖廍逐漸遭到官方命令撤除或被

其他製糖會社兼併而大量消滅,由 1907 年的 68 間降為 40 間。

- 22 – 台灣手工黑糖初探

翌年,含蜜黑糖價格突然飆漲,引發 1908-10 年第二波設立熱潮,

1911 年改良糖廍達到 更峰的 74 間。

日治時期,改良糖廍的功能除了擔任新式糖場的開路先鋒的

角色之外,另一個功能即是整合舊式糖廍,使得舊式糖廍大量減

少。日治初期,台灣的舊式糖廍至少有 1,000 間,1900 年至 1906

年七年之間,除了 1903 年之外,舊式糖廍都在 1,050 間左右,

少有變動。1905-06 年期舊式糖廍共有 1,100 間,但從當年期改

良糖廍開始大量設立之後,舊式糖廍即快速減少,1906-07 年期

降為 878 間,到 1911-12 年期,舊式糖廍僅剩下 212 間,六年之

間約有 900 間舊式糖廍消失了!此後,新式製糖工場數量及製糖

能力持續擴增,舊式糖廍的生存的空間更為萎縮,1929 年降至

97 間,到日治末期只剩下 50 間左右了。

改良糖廍同樣逃不過被新式製糖場淘汰的命運。1919 年尚

有 25 間,1922 年降為 16 間,1927 年之後降至個位數,至日本

治台結束前的 後幾年,改良糖廍只剩下點綴性的 5 間左右,在

台灣糖業上已無足輕重了。不過,日治時期改良糖廍的榮景雖然

很短暫,但它在作為輔助新式糖業的發展上仍具有重要的意義與

貢獻。

四、黑糖製造的方法

台灣傳統糖廍手工製糖技術傳自中國大陸,但在經過長年累

月之後,製糖的基本原理「放諸四海而皆準」,故其方法大同小

異,但每位製糖師經過長期的經驗之後,自然會領略出個人的心

得或竅門,技術巧妙各有不同,對於部分非關鍵性的工序會有所

增減。因此,任何製糖師對於製糖方式的解說或學者的描述,可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 23 -

能因年代、區域或人物對象之不同,而有所出入。

黃叔璥在《赤崁筆談》書中對於清代台灣製糖的方法以及糖

廍的人力與牛隻的配置作了詳細的記錄,這份文獻可一窺清代糖

廍的運作情形,後世對清代晚期以前台灣製糖的瞭解多以此文為

據:

煎糖須覓糖師知土脈精火候,用灰(湯大沸,用礪房灰止

之)、用油(將成糖,投以箄麻油),恰中其節。煎成,置

糖糟內,用木棍頻攪至冷,便為烏糖。色赤而鬆者,於蘇

州發賣;若糖濕色黑,於上海、甯波、鎮江諸處行銷。至

製白糖,將蔗汁煎成糖時,入糖石屚內,下用石屚鍋盛之;

半月後浸出糖水,名頭水;次用泥土蓋石屚上十餘日,得

糖水,名二水;再用泥土覆十餘日之糖水,名三水;合煎

可為糖膏,或用釀酒。每石屚白糖只五十餘觔。地薄,或

糖師不得其人,糖非上白,則不得價矣。

莊英與陳運棟兩位學者針對清末頭份陳家糖廍的研究,還原

出當時製糖的情形,將傳統手工製糖的過程區分為上水起火、提

泡、加灰、挹注、加油、轉火、打糖等七個步驟,內容詳實而具

體,參考性極高,茲引錄如下:

1.上水起火:所謂「上水」即是是把蔗水倒入頭鍋,這是煮

糖第一步驟。通常一桶 15 大斗蔗水為一鍋,倒入時是一斗一斗

的倒。製糖師傅事先削好一片竹片,立在大鍋裡,由助手以斗量

蔗水加入鍋裡。每加一斗,師傅就在竹片上做一記號,等到第二

次以後上水就不必再以斗量,只要看著竹片上的記號用長柄杓舀

入鍋即可。上水的同時,爐灶即開始在頭鍋的灶內燒火。燃料是

- 24 – 台灣手工黑糖初探

傳統黑糖(粗糖)製造方法圖示(本圖取自陳明言,《台灣的糖業》,頁 35)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 25 -

曬乾的蔗箔,不足時就地取材,由廍主僱工在山上採茅草補充。

熟糖的火力要勻,因此燒火也需要專門的技術。大體上,頭、二

鍋要用猛火,三鍋到六鍋是挹注熟糖的,只用中火,七、八鍋要

用溫火。

2.提泡:頭鍋的蔗水,從上水到煮沸,約經十數分鐘,煮沸

後便有泡沫浮起,糖師不斷地用長柄杓撈起,直到泡沫浮渣撈完。

接著就可以用長柄杓將頭鍋撈完浮泡沫的蔗水舀到槽桶裡(澄清

用),鍋裡再加滿未煮過的蔗水。

3.加灰:舀在槽桶裡的蔗水,在熱氣騰騰下,由糖師助手進

行加灰工作,用灰鏟或小碗裝極細的石灰,散布到蔗水裡。灰的

多寡以蔗水的品質為準,完全要靠糖師的技巧和經驗。加灰之後

用長杓在糖桶裡攪成漩渦,使灰融化均勻。如灰用量足夠,雜質

會與蔗汁分離,逐漸下沉,蔗水變清亮。反之蔗水仍混濁,還得

加灰,惟不可過量,否則會導致製白糖時顏色不夠白。

4.挹注:三鍋起至尾鍋(第七鍋)因水份蒸發,蔗水漸次濃

縮成糖漿,可以按次舀到鄰近的鍋裡,再加入澄清的新蔗水。如

此蔗水濃縮的鍋,都是順次挹注到下一鍋,再換上新的。蔗水越

濃,就轉到火力越小的鍋裡,不致有燒焦之虞。即使在不挹注蔗

水時,糖師也要用長杓不斷地將蔗水舀起倒下,在蔗水濃縮至相

當程度,舀翻攪倒的次數要更為頻繁。

5.加油:蔗水舀到尾鍋後,約經十分鐘,泡沫又會高漲起來,

這時必須進行加油手續,其作用是為了散泡,而且對於「起砂」

和「壓泥」都有關係。所用的油,就是火油底(花生油腳子)或

箄麻油,用時把油底盛在「油漏仔」(一種布袋縫在鐵絲圈上)

裡,放進鍋裡,繞幾個圈後提出。如此三、四次,油質就被洗濾

- 26 – 台灣手工黑糖初探

出而留在蔗水裡。加油也是糖師的一種專門技術,加油過多,則

將來製白糖時,壓泥不易行水,泥不易乾,過少則不起砂。

6.轉火:在熟糖的過程中,各鍋的蔗水要舀一部分到冷鍋裡

(第八鍋)作為 後熟糖時的稀糖清。換句話說,在尾鍋熟糖時,

還要掺上冷鍋裡的稀糖清,攪拌均勻,再熬十餘分鐘,至所需要

的火色時,便把糖漿(俗稱糖清或軟糖)舀入糖槽裡,準備打糖。

這種掺入冷鍋裡的稀糖清再舀至尾鍋重熬的手續,叫做「轉火」。

7.打糖:在糖槽的兩端,各站一名打糖師,用五齒鐵耙來回

的把熟成舀上來的糖漿(清)扒動攪拌,目的在促使糖清冷卻起

砂。就是要使糖漿凝結成一粒粒的結晶糖。這種起砂的糖即為黑

糖,也叫黃糖、青糖、烏糖或赤糖。

台灣糖業公司網站上「專門知識」欄中中也介紹了台灣早期

製含蜜黑糖的方法:糖廍的糖熬室內通常設置五個熬糖鍋(俗稱

台灣傳統黑糖製法:糖槳出鍋後冷卻, 後階段壓磨成粉情形。

第二章 舊式糖廍與傳統製糖方法 - 27 -

孔明鼎),前四個熬糖鍋灶中,愈後面的爐火愈小。蔗汁首先倒

入第一鍋,開始用強火加熱熬糖,去除鍋上浮渣。經過一段時間

後,用長柄杓將蔗汁舀到第二鍋,第一鍋再倒入新蔗汁。經過一

段時間後第二鍋蔗汁再移到第三鍋,依序將蔗汁舀到第四鍋,其

他也照樣順移。到第四鍋時蔗汁已達沸點,立即加少許石灰乳,

將 PH 值提高到接近 7,以防止蔗汁轉化。但早期的科學知識尚

不知何謂 PH 值,為何要提高 PH 值?加石灰乳的原理亦不清楚,

全憑糖師的經驗與口授相傳。蔗汁繼續用文火熬煮, 後鍋中糖

漿熬成為半流動體時用杓子舀到第五鍋中自然冷卻。冷卻時用木

棒不斷攪動,使糖漿均勻, 後鍋中糖漿折出晶粒成為糖膏後變

成含蜜的赤糖。

因為製糖過程中,對蔗汁之 PH 值、轉化以及甘蔗新鮮度等,

均未用檢驗儀器作檢驗和管制,一切僅靠糖師的經驗和判斷製糖。

是故同一師傅,同一糖廍也熬出品質不同的赤糖。所製赤糖依照

晶粒之完整與否,轉化糖含量之多寡,以及乾燥程度之良窳,分

為上斗,中斗,卡板以及漏菜等四種。愈是前面的,品質愈好,

價錢也愈高。這四種赤糖中僅漏菜不出口,供煉製白糖。

- 28 – 台灣手工黑糖初探

1882 左右台灣的牛車,寫真翻成版畫,後面極可能是原始的製糖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