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

1
黄步军近照记者 张君怡看南通 · 文化 编辑:顾 美编:邵云飞 校对:黄艳鸣 组版:蒋培荣 E-mail[email protected] 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 写在赵无极版画展即将开展之时 本报记者 顾遐 张君怡 提及收藏这一雅好, 有人收藏字画,有 人收藏邮票,有人收藏文玩古董,然而,黄步 军几十年来收藏的是中医药。 沿着北濠河畔一座居民楼拾级而上,黄 步军家庭中医药陈列馆便呈现在眼前。 中药 标本、中药器皿、名医处方、中医器具、名医 翰墨……众多中医药收藏品, 分门别类、整 整齐齐地陈列在架子上。 年逾花甲的黄步军退休前是南通市中 医院的一名主管中药师, 他在工作中发现, 传统中医药器具随着使用年代的久远而越 来越少见。 上世纪 70 年代初, 在部队里刚接触到 医学的黄步军被选送进修“中医药传统制剂 学”,成为一名药剂师。 学成后,一位中医老 师把制大蜜丸的一套模具送给了他。 黄步军 仔细一看,这是民国期间的传统器具,具有 历史价值,于是决定要好好保存下去。 自那以后,黄步军一有空就会走访全国 各地的中医药博物馆,拜访藏友,逛文物市 场,留意身边与中医药有关的文物和器具。 在陈列架上, 摆放着大小不一的研钵。 其中,一只研钵通体陈旧,青花繁体字仍可 辨: “辛春生记” “五味清”。 黄步军介绍,这 是他逛南通文庙时捡漏所得。有为是清代期器物,虽略残损却有。 黄步军者展示陈列中的南通本 地医包括民国张謇创办开设中医班时由第长题款线装 《白喉救急第、 民国出版国医念特刊》《 国医纪念报》等看,这是一件带有南通记的藏 品。 ”黄步军小心翼翼拿出一只密封袋着一相完好的空处方。 处方由晚院编修、 云南提学使叶尔恺于民国题款“上医方”,行楷 “定拟膏滋每张元辅助施药,江苏南通西”。 此外,陈列中,红底白衬隶书顶顶黑 油极沉水香猴枣马宝犀牛黄、百草三 梅(冰片) 虎骨等几十余种中药2009 年,黄步军举办个人中医药收藏品 展时,有幸得朱良春、周仲瑛张琪李振 颜正华李济仁等国医大师的词祝贺到旧老中医的画作品。 其中,国医大师朱良春为其《草根堂》 被黄步军装裱醒目30 年的努力, 黄步军的中医药收藏逐渐归列,分为中医药文 、名医处方、名中药、中成药、中药标 本、中医器具、中药器皿、名医肖像、中医药 杂志、名医翰墨十大类。 “传统中医药器具不应该 多人去了、去收藏、去传。 ”黄步军 ,小小家庭中医药陈列馆,凝聚了他几十 年的心血希望中医药优秀进中医药事业的传。 他的心愿是,有日能申报南通市黄步军中医药博物 馆,让更多市民走博大精深的中医药。 收藏中医药的黄步军 张君怡 本报讯 记者张君怡)听、看演出观展览……记25 日从委宣部文化艺术获悉2016 年春期间文化活 菜单正式出炉,全市城乡 100 道形的文让您浓浓的文氛围大年。 2 8 日( 大年初一32 “文 春会”场文艺演出将在市文 馆大成殿广率先登场。 后,市文还将举办南通市优秀广节目展演公益 艺术训摄影作品喜迎新春年画作品等近 30 活动。春期间,工学还将举行京剧票友越会、庵派 艺术演等系演出2 22 日(元 节) 六届 猜灯谜· 城闹”大 活动将在文广场、民博园非遗举办期间,南通博物、市馆、市少 儿图照常放,并推展览座、电影各类活动。 其中, 浩渺,春里”赵无2016 中国 南通)版期间在市博物苑持续百科知识竞答 谜语竞 ”、电影欣赏、市名家作品邀请赛题活动市少儿图将举行“大年初一 写‘福’迎新春”等活动,春期间,全市各也精心准备内容丰富的民化活动展示宵灯谜竞猜、花风筝、少 儿诵读、送象棋擂台赛直持续2 ,市民据喜百余道文化大餐过大年 濠河的潋滟西粼粼涟漪塞纳河的离微澜,在他的目光中、梦境里、画作间,影交叠他,于“ 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巅峰;他, 法兰西学院艺术身院士;他,是世骄傲是中国的骄傲是南通的骄傲他就是南通走去的国艺术大师、享誉法籍画家—— 赵无绿柳才半未匀”, 春的气息如约28 ,“ 浩渺里”—— 赵无2016 南通)版展将在南通博物苑拉帷幕。 这是仙逝后,首次在中国、在故乡办展巴黎到南通,路漫漫情依依濠河边曾经的追风少年 1920 2 1 ,北户殷润书香世家弄璋赵氏族谱追溯至宋皇族祭奠先祖冥诞之日会摆传家—— 孟頫米芾两幅画。 祖父孙取名“ ”,无穷尽赵无极出6 后,迁至南通。 父亲赵汉生接受任命一家工作, 母亲坚持把家在了一江之的南通。 “这座海很,是母亲选定的,为这里的 中、小学质量好,严格。”赵无的自画 像》 写道1920 年代的南通, 是一迅速崛起现代 市,张謇重视 ”,育规 整、层次较高,南通可“模一国”。 据赵无 妹妹赵无回忆父亲张謇生。 “在南通,我们河而,有一好几。”赵无极深怀与濠河 13 ,“在的记中, 这比快乐! 5 赵无在用的清代器上随性涂 ,把画上的修,这”的让母亲啼笑皆,而父亲大的鼓励祖父中国雅,前清赵无启蒙老师。 为了赵无的学习兴趣祖父把家里每件物品都写上名,小极沉背唐诗》也崇诗画中的虚静, 中国传统诗歌 注重静默。” ,为赵无点燃美的 南通小学、南通中学留下了赵无的身大学美学院、画家袁运甫回忆1980 年代初,赵无到清大学美学院 来一物,郑重托子美生。 子美是赵无在南通书时的美老师。“ 生对,他远不会启蒙恩师、南通生。 ”袁运甫南通赵无,是沁入的年,是传统文土壤,是不去的人生14 那年,1934 南通中学校友赵无考入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潘天寿名家。 6 年后,20 赵无留校任教赵无生在南通这座充满诗意的小了十多年,化特对他进塑炼,他的 疑流淌着这座市的人文怀,他思夜 的中国也应该有南通的子。 ”南通市传部一个迟到了四年的展览 1948 4 1 36 赵无上了法兰西地, 缥缈孤鸿国一别24 年的西方大成,方成大初不传统墨的窠臼,随着思想赵无发现了中国。 他探索绘画中西结合的可自然而然暗合德经中“ 惚兮恍兮,其中有,呈现远的赵无在世各地举办过个人画160 他生前在国举办过展览屈指 1983 年,赵无中国文,在北家博物馆举办个展, 这是他 1948 国的 冰之展1986 了一赵无艺术风格赵无的作品到世1998 1999 年间,赵无后在上博物 馆、北的中国美馆、广举办个观者。“中国已经了一正开放的期,已经打。”赵无感叹任法克撰言: 赵无洞彻 我们两大民感性,使于一身,既属又属法兰西。” 2006 10 6 贝聿铭物馆成, 邀请赵无在博物馆现代办个展南通市文局局参加 庆典巧遇闻名遐赵无生。 在南通赵无于这次珍的“一”。 平回忆,“到现代艺术馆,见到一子、后许佝偻的老人在大从展 迅速判断他就是赵先生。 ”黄切攀谈来。 黄平盛情邀 请赵无南通看看、赵无平叮嘱市文重点跟此事赵无有生故乡南通举办个展多的人关“中国美南通现”。 梅深感重迅速到, 赵无弗朗瓦· 马尔,主要负责赵无极办展事我们什么弗朗瓦? 弗朗是博物馆 身, 而南通博物是中国人自博物馆。 于是, 我们把地定在南通 博物。” 番联2012 11 22 见了赵无Yann Hendgen为了画的主,“ 浩渺”选自末僧的五。“这仿佛赵无一位友,殷殷我们翻译意细艺术史家 Yann Hendgen 了大。”展览定于 2012 年在巴黎中国文和南通博物苑两举办,后因赵无抱恙耽搁下来。 扼腕的是,2013 4 9 赵无世,大 家的情都非常是这场接仍在2015 5 3 任法巴黎 中国文任殷福拜访了弗朗去一通市政府致人的邀请赵无2016 南通画寻觅并记录赵无极的足迹 赵无蜚声,可是关于他的传记赵无自传 》《 赵无》《 的自画像》 等不多的 。 其中,与南通内容呈现。 介绍前本策划执行单周刊》 挖掘赵无与南通的以编辑一部赵无在南通生我们掌握资料超60%要进一步挖掘赵先居在少年赵先在南通耍? 他少好友吗? 里有一连串问号资料、整基础上,筹拍一部赵无 的传记纪,用赵无这位艺术巨匠全方位像解和人物现他的人生历,是不是也能成人物传记电影梅说赵无为“ 当今有价值的艺术家”, 他的一生值到一部优秀中。 ,一宏伟日渐为,赵无的国际影南通文进一 步发“市政府,一是希望赵无名的 全国在南通 1895 化创希望在南通‘赵无。” 梅说当务之急赵无中国。“这南通展出赵无73 画和 7 。其 6 画是从苏博物馆来, 其来,单单输费30 。 要是在南通出完,就运回国,为可。 南通作为赵无展第去其他,一定强烈 反响。” “这,南通人在家门赵无优秀作品,。 ”黄平指赵无南通 去的艺术大师,土壤了他。 艺术8 年来,赵无范曾袁运生、京新南通名家纷纷。“中国美南通现逐渐为中国美的一靓丽,这应该进一 进。 上人间赵无曾感“历史就是这我推远的国, 让我在那里生 居,然后让我中国,使我内处的宿。” A3 2016 1 27 星期三

Transcript of 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

Page 1: 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 epaper.ntrb.com.cnepaper.ntrb.com.cn/new/ntrb/page/143/2016-01/27/A... ·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潘天寿等名家。 6 年后,20

黄步军近照。 记者 张君怡摄

【看南通·文化】 编辑:顾 遐 美编:邵云飞校对:黄艳鸣 组版:蒋培荣E-mail:[email protected]

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写在赵无极版画展即将开展之时

本报记者 顾遐 张君怡

� � � �提及收藏这一雅好, 有人收藏字画,有人收藏邮票,有人收藏文玩古董,然而,黄步军几十年来收藏的是中医药。

沿着北濠河畔一座居民楼拾级而上,黄步军家庭中医药陈列馆便呈现在眼前。 中药标本、中药器皿、名医处方、中医器具、名医翰墨……众多中医药收藏品, 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陈列在架子上。

年逾花甲的黄步军退休前是南通市中医院的一名主管中药师, 他在工作中发现,传统中医药器具随着使用年代的久远而越来越少见。

上世纪 70 年代初, 在部队里刚接触到医学的黄步军被选送进修“中医药传统制剂学”,成为一名药剂师。 学成后,一位中医老师把制大蜜丸的一套模具送给了他。 黄步军仔细一看,这是民国期间的传统器具,具有历史价值,于是决定要好好保存下去。

自那以后,黄步军一有空就会走访全国各地的中医药博物馆,拜访藏友,逛文物市场,留意身边与中医药有关的文物和器具。

在陈列架上, 摆放着大小不一的研钵。其中,一只研钵通体陈旧,青花繁体字仍可辨:“辛春生记”“五味清香”。 黄步军介绍,这是他逛南通文庙时捡漏所得。 有专家鉴定过,认为是清代早期器物,虽略有残损却十分稀有。

黄步军向记者展示陈列橱中的南通本地医疗文献,包括民国三年张謇创办医科学校开设中医班时,由第一任校长题款的线装本《白喉救急第一良方》、 民国时期出版的《国医节纪念特刊》《国医纪念报》等。

“你看,这也是一件带有南通印记的藏品。 ”黄步军小心翼翼拿出一只密封袋,袋里装着一张品相完好的空白处方。 处方由晚清翰林院编修、 云南提学使叶尔恺于民国早期题款“上医神方”,左边印着行楷“定拟膏滋丸方每张一元辅助施药,江苏南通西南营”。

此外,陈列室中,红底白衬隶书顶顶黑油极品沉水香、猴枣、马宝、犀牛黄、百草三梅(冰片)、虎骨等几十余种名贵中药材。

2009 年,黄步军举办个人中医药收藏品展时,有幸得到朱良春、周仲瑛、张琪、李振华、颜正华、郭子光、李济仁等国医大师的题词祝贺, 还收集到旧时老中医的书画作品。其中,国医大师朱良春为其题字《草根堂》,被黄步军装裱好挂在醒目位置。

通过 30 余年的努力收集, 黄步军将他的中医药收藏逐渐归成系列,分为中医药文献、名医处方、名贵中药材、中成药、中药标本、中医器具、中药器皿、名医肖像、中医药相关杂志、名医翰墨等十大类。

“传统中医药器具不能一丢了之,应该有更多人去了解、去收藏、去传承。 ”黄步军说,小小家庭中医药陈列馆,凝聚了他几十年的心血, 希望以此发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 他的心愿是,有朝一日能申报成立南通市黄步军中医药博物馆,让更多市民走近博大精深的中医药。

收藏中医药的黄步军□张君怡

� � � �本报讯(记者张君怡)听大戏、看演出、观展览、 赏民俗……记者 25 日从市委宣传部文化艺术处获悉,2016 年春节期间文化活动“菜单”正式出炉,全市城乡 100 多道形式多样的文化大餐,让您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过大年。

2 月 8 日(大年初一)上午,第 32 届“文化迎春会”开幕式暨专场文艺演出将在市文化馆大成殿广场率先登场。 此后,市文化馆还将举办南通市优秀广场舞节目展演,公益艺术培训摄影作品展,喜迎新春年画作品展等近 30 项活动。 春节期间,伶工学社小剧场还将举行京剧票友越剧戏迷演唱会、梅庵派古琴艺术演奏会等系列演出。 2 月 22 日(元宵节),第六届“万人猜灯谜·全城闹元宵”大型活动将同时在文化广场、民博园非遗工坊等地举办。

春节期间,南通博物苑、市图书馆、市少儿图书馆等文化场所都将照常开放,并推出展览、讲座、电影等各类活动。 其中,“浩渺行无极, 春风归故里”———赵无极 2016 中国(南通) 版画展春节期间在市博物苑持续展出;市图书馆将推出“百科知识竞答 谜语竞猜”、电影欣赏、市书法名家作品邀请赛等主题活动; 市少儿图书馆将举行“大年初一读书有礼”“写‘福’迎新春”等活动。

与此同时,春节期间,全市各县(市)区也精心准备了内容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 非遗展示、元宵灯谜竞猜、花灯展、风筝展、少儿诵读、送戏下乡、象棋擂台赛等,时间从现在起一直持续到 2 月底,市民们可根据喜好就近选择。

百余道文化大餐过大年

赵无极版画作品

� � � �濠河的潋滟清波、西湖的粼粼涟漪、塞纳河的迷离微澜,在他的目光中、梦境里、画作间,光影交叠。

他,屹立于“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巅峰;他,是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身院士;他,是世界的骄傲,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南通的骄傲。

他就是从南通走出去的国际艺术大师、享誉世界的杰出法籍华裔画家———赵无极。

“绿柳才黄半未匀”, 春的气息如约而至。 28日,“浩渺行无极 春风归故里”———赵无极 2016 中国(南通)版画展将在南通博物苑拉开帷幕。这是赵无极仙逝后,首次在中国、在故乡办展。

从巴黎到南通,路漫漫而情依依。

濠河边曾经的追风少年

1920 年 2 月 1 日, 北京一户殷润书香世家迎来弄璋之喜。赵氏族谱可追溯至宋朝皇族。据说,赵家每年祭奠先祖冥诞之日,都会摆出传家宝———赵孟頫和米芾的两幅画。

祖父为长孙取名“无极”,无穷尽也。赵无极出生 6 个月后,举家迁至南通。其时,父亲赵汉生接受任命前往上海一家银行

主持工作, 母亲坚持把家安在了一江之隔的南通。“这座城市离上海很近,是母亲选定的,因为这里的中、小学质量好,教学严格。 ”赵无极在《我的自画像》中写道。

1920 年代的南通, 是一个迅速崛起的近现代化城市,张謇以实业为依托,重视“启民智”,教育规模完整、层次较高,南通教育可“模范一国”。据赵无极的妹妹赵无宣回忆,父亲还结识了张謇先生。

“在南通,我们的房子临河而建,有一个阳台,好几个浴室和厕所。 ”赵无极深情怀念儿时与濠河为伴的 13 年光阴,“在我的记忆中, 这段日子无忧无虑,无比快乐! ”

5 岁时, 赵无极在用餐的清代瓷器上随性涂鸦,把画册上的修篁、山水改得面目全非,这个“闷头儿厌”的儿子让母亲啼笑皆非,而父亲却给予他极大的鼓励。

祖父是典型中国雅士,前清秀才,也是赵无极的启蒙老师。

为了激发赵无极的学习兴趣,祖父不厌其烦地把家里每件物品都写上名称,小无极沉醉于书写的世界,背唐诗、宋词和《论语》也是每天的必修课。“我一向推崇诗词和绘画中的虚静, 中国传统诗歌就注重静默。 ” 幼学如漆,为赵无极点燃了审美的火种。

南通实验小学、南通中学都留下了赵无极求学的身影。 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画家袁运甫先生回忆,1980 年代初,赵无极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参观,特地带来一包礼物,郑重托其转交刘子美先生。刘子美是赵无极在南通读书时的美术老师。“赵先生对我说,他永远不会忘记启蒙恩师、南通刘子美先生。 ”袁运甫说。

南通之于赵无极,是沁入生命的年轮,是深扎传统文化土壤的根脉,是抹不去的人生底色。

14 岁那年,1934 届南通中学校友赵无极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潘天寿等名家。 6年后,20 岁的赵无极留校任教。

“赵无极先生在南通这座充满诗意的小城生活了十多年,江海文化特有性对他进行了塑炼,他的血液里无疑流淌着这座城市的人文情怀,他日思夜念的中国图像中也应该有南通的影子。 ”南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正平动情地说。

一个迟到了四年的展览

1948 年 4 月 1 日,经过 36 天的航行,赵无极踏上了法兰西的土地, 缥缈孤鸿与祖国一别竟是24 年的暌离。

集中西方大成者,方能成大才。 从最初不愿落入传统水墨的窠臼,随着思想的深入,赵无极重新发现了中国。 他继续探索绘画中西结合的可能性,自然而然暗合了《道德经》中“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的幽深意蕴,呈现出一个虚无玄远的无限世界。

虽然赵无极曾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个人画展160 多次, 但他生前在国内举办过的展览屈指可数。

1983 年,赵无极受中国文化部之邀,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个展, 这是他 1948 年旅法后回国的破冰之展。

1986 年开始,欧美刮起了一股赵无极狂风,凭着卓尔不群的艺术风格,赵无极的作品受到世界的青睐。

1998 年至 1999 年间,赵无极先后在上海博物馆、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举办个人回顾展,观者如潮。“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真正开放的时期,创造之门已经打开。 ”赵无极感叹。

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撰写前言:“赵无极洞彻我们两大民族的感性,使二者融于一身,既属中华,又属法兰西。 ”

2006 年 10 月 6 日中秋,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落成, 邀请赵无极在博物馆现代展厅举办个展。 时任南通市文化局局长黄正平应邀参加开馆庆典, 巧遇闻名遐迩的赵无极先生。在南通举办赵无极画展的设想,正是源于这次珍贵的“一面之缘”。

黄正平回忆,“到现代艺术馆,我见到一个颀长个子、后背少许佝偻的老人站在大厅中央。 我从展览图片上迅速判断出他就是赵先生。 ”黄正平向赵无极道明身份,两人亲切攀谈起来。 黄正平盛情邀请赵无极回南通看看、办画展,赵无极微笑着颔首答应。

黄正平叮嘱时任市文化局对外文化交流处副处长彭春梅重点跟进此事,促成赵无极有生之年回到故乡南通举办个展,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国美术南通现象”。

彭春梅深感重任在肩, 迅速了解到, 赵无极妻子弗朗索瓦·马尔凯,主要负责赵无极办展事宜。“我们要拿什么打动弗朗索瓦? 弗朗索瓦是博物馆馆员出身, 而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 于是, 我们设想把地点定在南通博物苑。”

经过多番联系,2012 年 11 月 22 日,彭春梅在香港约见了赵无极私人助理 Yann Hendgen。

为了画展的主题,彭春梅冥思苦想,“浩渺行无极”选自唐末僧人尚颜的五言律诗《送朴山人归新罗》。“这个主题仿佛出自赵无极一位故友,殷殷期盼他回乡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特地找来两名翻译,将主题和创意细致转达, 艺术史家 Yann Hendgen竖起了大拇指。 ”彭春梅如释重负。

此次展览原定于 2012 年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和南通博物苑两地举办,后因赵无极抱恙而耽搁下来。 令人扼腕的是,2013年 4 月 9 日赵无极在瑞士溘然离世,大家的心情都非常低落,但是这场接力仍在继续。

2015 年 5 月 3 日, 时任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殷福陪同彭春梅赴瑞士拜访了弗朗索瓦, 并带去一份南通市政府致赵夫人的邀请函, 请其出席“赵无极 2016 南通画展”开幕式。

寻觅并记录赵无极的足迹

赵无极蜚声国际,可是关于他的传记书籍,却仅有《赵无极自传》《赵无极传》《我的自画像》 等为数不多的几种。 其中,与南通相关联的内容,也未系统化、完整化呈现。

为此,彭春梅介绍,目前本次画展策划执行单位《南通周刊》发出征集令, 力图挖掘赵无极与南通的情缘,以编辑一部系统讲述赵无极在南通生活学习的书籍。

“我们掌握的资料超过 60%,还需要进一步挖掘。 比如,赵先生童年故居在哪里?少年赵先生喜欢在南通城哪里玩耍?他少时好友还健在吗?”彭春梅脑海里有一连串的问号。

在搜集资料、整理存档的基础上,将筹拍一部赵无极的传记纪录片。 彭春梅建议,用独特的影视镜头语言对赵无极这位艺术巨匠进行全方位影像解读和人物诠释,再现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

“能拍纪录片,是不是也能拍成人物传记电影? ”彭春梅说,赵无极被称为“当今全球最有价值的艺术家”,他的一生值得浓缩到一部优秀影片中。

除此以外,一幅更宏伟的蓝图日渐清晰。 彭春梅认为,赵无极的国际影响力,足以推动南通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市政府有两大愿景,一是希望以赵无极命名的全国甚至国际美术赛事在南通 1895 文化创意产业园落户,二是希望在南通落成‘赵无极美术馆’。 ”

彭春梅说,当务之急是取得赵无极中国巡展代理权。“这次南通展出赵无极 73 幅版画和 7 本书籍。 其中 6 幅画是从苏州博物馆借来, 其余都是从法国运来,单单国际运输费就需要 30 多万元。 要是在南通展出完,就运回法国,殊为可惜。 南通作为赵无极国内画展第一站,再去其他城市巡展,一定能产生更加强烈的反响。 ”

“这次画展,南通人能在家门口走近赵无极,直面他的优秀作品,机会难得。 ”黄正平指出,赵无极是从南通走出去的艺术大师,江海文化丰盈的土壤滋养了他。《胡润艺术榜》发榜 8 年来,赵无极、范曾、袁运生、范扬、周京新等南通名家纷纷上榜。“中国美术南通现象”逐渐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一道靓丽风景,这项课题研究应该进一步深入推进。

魂兮梦兮不相忘,天上人间费思量。赵无极曾感慨,“历史就是这样把我推向了遥远的法国, 让我在那里生根安居,然后又让我重返中国,使我内心最深处的追求终有归宿。 ”

A3 2016 年 1 月 27 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