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传统文化内涵 弘扬健康生活理念 · 在充分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1
新华社记者 本报社址:市中区铁门坎巷 33 邮政编码: 614000▲电子邮件信箱: lsrbnews@sina .com▲传真:( 0833 2270061▲广告受理地址:市中区铁门坎巷 33 514 电话: 2116999▲零售每份: 1.00 本报印刷厂照排印刷 2019 年 6 月 10 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尹瑶 编辑:孙雁鸣 校对:郑国耀 数字报网址:http//www.lsrbs.net 4 新华社记者 李平 拓展传统文化内涵 弘扬健康生活理念 —各地端午群众性文体活动扫描 万民欢歌、龙舟竞发、民俗共 赏、艺脉传承……端午前后,我国 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 活动,拓展节日文化内涵、弘扬健 康生活理念,为传统佳节注入新 活力。 上海金山带来了小组唱《老树 发新芽》,江苏吴江选送了芦墟山 歌《摇船情歌》,浙江嘉善推荐了 田 歌 表 演 唱《四 个 姑 娘 去 踏 车》……6日在上海青浦区朱家角 镇举行的端午传统文化交流活动 上,“长三角民歌”欢聚一堂,击鼓 明志、再现离骚、汉舞演绎、龙舟 竞技等活动竞相上演。 上海青浦区非物质文化创新 传承工作室主持人李维红说,此 次长三角民歌展演,让人们再次 欣赏到质朴嘹亮的原生态旋律, 连同内容优美、形式多样的文体 活动,进一步凸显出传统文化在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价值。 “立竿”“燃旺盆”“送标”“接 龙”“砍缆”“启航”……5日,上海 宝山罗店龙船文化节在美兰湖畔 上演,伴随着乐声与号子,三艘龙 船驶出港湾,岸边的市民游客或 立或坐,欢呼雀跃,场面十分热 闹。 罗店龙船小巧玲珑,龙头朝天 张开,龙尾高翘。昂首翘尾的小船 集中了造船、建筑、雕刻、扎灯、织 锦、刺绣、书画等众多造型艺术的 精华,体现出龙船艺人的匠心。 端午罗店龙船节最有看点的 莫属“水上行街”:三艘色彩各异 的龙船在荷灯装饰的湖中,或旋 转迂回,或相对穿梭,古色古香的 龙船配以现场演唱唯美典雅的越 剧,让围观的市民游客大呼过瘾。 “1958 年的那次赛龙船,父亲 当时看了很激动,萌发了再造龙 船的念头。”罗店龙船传承人张国 忠说,龙纹身是用毛笔一笔一笔 画上去的。“做龙船,慢工才能出 细活,希望更多年轻人喜欢并学 习这门手艺。” 发令枪声一响,龙舟池上百桨 翻飞,龙舟竞渡;龙舟池畔人群欢 腾,彩旗飘扬。5 月 25 日,海峡两 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 2019“嘉 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 在中国著名侨乡厦门集美启幕。 上世纪50年代,著名爱国侨 领陈嘉庚先生亲自倡办集美龙舟 赛活动。本次龙舟竞赛等文体活 动,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的53支 龙舟队伍同场竞技,其中台湾龙 舟队伍达到 27 支、逾 700 人,创下 台湾参赛队伍数量历史新高。 开幕式上,来自台湾的台北狮 头旺剧团为观众献上精彩的台湾 民俗表演,随后还在龙舟池沿岸 巡礼表演,让民众近距离领略传 统文化魅力。 台湾水域女子龙舟队由一群 五十多岁的退休阿姨组成,她们 希望通过参与龙舟赛等一系列体 育运动,传递乐享老龄的理念,快 乐运动,快乐生活。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龙舟文 化节同时突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 与爱国情怀,配套举办风雅端午、 古礼端 午、民 俗 端 午、创 意 龙 舟 “四大版块”活动,涵盖了台湾民 俗舞狮表演、旱地龙舟趣味比 赛、端阳市集等新节目、新元素, 在充分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的同时,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注 入新活力。 6月7日,第十五届中国—东 盟(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广西 南宁邕江孔庙段水域举行,来自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 西亚等国家以及中国广西、广东 等地的60 多支代表队同场竞技, 以赛龙舟的形式共迎端午佳节, 共享文体盛宴。 比赛开始前,当地举办了隆重 的祭江仪式,请龙出宫、鼓舞乐 祭、焚香敬酒、诵读祭文、龙舟点 睛等民俗文化活动充分彰显端午 节气氛。比赛开始后,队员们挥桨 击水、竞渡邕江,前来观赛的市民 热情高涨,为参赛队呐喊助威。 “我们村靠近河边,村民们 自发组建了不少龙舟队,大家利 用农闲时间训练并积极参加比 赛。”广西隆安县驮任龙舟队队 员梁满说,赛龙舟作为端午节传 统项目,在当地有着非常好的群 众基础。 据主办方介绍,龙舟赛已成为 南宁端午节前后最大的民间文体 盛事,不仅为广大龙舟运动爱好 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南宁与东盟国 家的联系,深化了与东盟国家在 体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此外,山西太原、河北秦皇岛、 内蒙古锡林浩特、陕西安康、江苏 南通等地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 群众性文体活动,庆祝端午佳节。 (新 华 社 北 京 6 月 9 日 电 记 者 余俊杰 付敏 周琳 贾远琨 徐海 涛 初杭) 6月5日,人们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锦江河上参加龙舟巡游活动,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新华社发(龙元彬 摄) 乡村发展好不好,基层治理能力很关键。近年 来,浙江省乡村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先进典型不断 涌现,凸显乡村治理重在抓实、抓细、抓新。 做好乡村治理,首先要突出群众主体地位,抓 实基层自治。倘若总是“干部干、群众看”,那么村 民民心得不到凝聚,民风得不到纯化,乡村振兴就 会乏力。浙江一些基层经验表明,只有抓实基层民 主,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 权,农民的参与性才能提高,农民对村庄发展才更 有责任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做好乡村治理,还要抓住细节。如何纯化乡风 民风,是当前乡村治理的一个难点。近年来,浙江 省一些农村探索出许多好经验。例如,村民道德好 不好,由村民评、村民议,“好人”可以得到银行的 无抵押、低息贷款;对品行恶劣、好吃懒做等人群, 村里适度削减其集体福利并张榜公示,从大家有感 有知的细处着手,有效破解了乡村“德治”难这一 困境。 做好乡村治理,更需要创新理念,善于用科技 化、数据化手段倒逼乡村治理转型。目前,浙江一 些地方已经建成了集“信息汇聚、智慧派单、可视 指挥、数据研判、留痕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 化乡村治理系统,村民可网络反映诉求,系统将村 民诉求派单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对办理进度网络 全追踪全留痕,村民对事件办理最终情况进行打分 评判。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得到很 大提升。 乡村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乡村治理直接 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走好新时 代乡村振兴路,必须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各级 各部门务必开动脑筋,以问题和结果为导向,抓 实、抓细、抓新乡村治理,将中国乡村善治推向新 境界。 乡村治理 重在抓实抓细抓新 6月9日,汉服爱好者在成都宽 窄巷子巡游,宣传“闻香识宽窄”主 题活动。 当日,50余位汉服爱好者通过 开展汉服巡游、游戏互动、古乐舞等 活动,邀请游客在成都宽窄巷子参 与一场寻“香”之旅、体验传统文 化。作为成都文化旅游地标的宽窄 巷子在端午节期间,以“闻香识宽 窄”为主题,围绕品香、闻香、食香、 曲香、舞香等主题活动展开,以此让 游客感受香气中的生活美学。据 悉,本次“闻香识宽窄”主题活动将 一直持续到 6 月 30 日。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闻香识宽窄 成都式的生活美学 据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记者 赵文君) 针对 宁波特壹食品有限公司、青岛金大洋乳业有限公司 宣称生产的“配方粉”能解决婴幼儿过敏等问题,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违法违规行为通报,要 求属地市场监管部门速查严处。目前依法查扣了 相关配方粉产品、包装材料,责令企业停止生产并 召回产品。 据调查,宁波特壹食品有限公司和青岛金大洋 乳业有限公司未取得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 和生产许可。根据食品安全法、广告法等法律法 规,宁波市市场监管局杭州湾分局和青岛市黄岛区 市场监管局分别对上述两家企业做出查处,出具责 令改正通知书,责令企业立即停止发布涉嫌虚假宣 传的信息,停产整改并立即召回相关产品,并依法 立案调查。市场监管部门对查封扣押的配方粉产 品进行了抽样检验。经检验,除产品标签外,其他 项目符合产品标签明示标准要求。 据介绍,针对企业名称中含有“生物”“医药” “科技”“保健”“高新技术”等字样的,获得饮料、糖 果制品、代用茶、其他食品等生产许可的,产品易 误导消费者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 食品、保健食品等混淆的普通食品生产企业,国家 市场监管总局将督促相关省份市场监管部门进一 步加强监督管理。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通报查处“配方粉”产品结果 为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落到实处, 2019年6月10日起,甘肃省将全面取消企业银行 账户许可,企业开户流程将进一步简化,企业制度 性交易成本也将随之降低。 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规定,从2019年6月 开始,每学期第1至15教学周图书馆工作时间,社 会公众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可以进入所有流通阅览 室,阅读纸本图书及电子资源;签订借阅服务协议 的 合 作 单 位 读 者 可 集 中 办 理 借 阅 证,将 图 书 馆流 通阅览室的纸本图书借出阅读。 记者从宁夏应急管理厅获悉,伴随汛期到 来,宁夏日前印发《关于开展全区地质灾害隐患排 查治理实施方案》,对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 网 式 排 查,查 处 可 能 诱 发 重 大 地 质 灾 害 的 违 法违 规行为。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获悉, 受高空槽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6月4日起广西局 部地区的强降雨造成河池、南宁、桂林、防城港等 4 市 9 县(市、区)出现洪涝灾情。截至 8 日 20 时,本 次灾害过程已造成3万多人受灾。据统计,5日8 时到 8 日 8 时,广西有 3 个乡(镇)的雨量超过 300 毫 米,其 中 雨 量 最 大 的 河 池 市 南 丹 县 城 关 镇 达到 334 毫米。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了解到, 当地长丰县警方打掉一地跨安徽、江苏、湖北三省 的网络赌博团伙,在17个窝点内现场抓获违法犯 罪嫌疑人78名,涉案赌资高达1.28亿元。 日前,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破获一起跨 区非法倾倒垃圾案。嫌疑人从朝阳区装运大量垃 圾 后,于 夜 间 运 至 通 州 区 宋 庄 镇 六 合 新 村 附 近道 路倾倒,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恶劣影响。 目前,9名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均据新华社) 新华社洛杉矶6月8日电(记 者 谭晶晶) 中国原创史诗歌剧《鉴 真东渡》8日在美国洛杉矶帕萨迪 纳剧场上演,以西方歌剧的艺术形 式生动讲述了东方流传千年的文 化交流佳话。 这部歌剧由江苏省演艺集团 出品,以唐代高僧鉴真大师应日本 遣唐僧荣睿邀请先后6次东渡日 本的史实进行创作,艺术地再现了 鉴真在历经海难、罹患疾病等5次 失败后,最终成功东渡日本,传授 佛法与中国文化。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张平在 致辞中说,鉴真东渡是中国古代与 其他国家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交 流互鉴的生动写照。这段故事虽 然发生在唐代,但对当今世界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学习鉴真 东渡的精神,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 交流对话,共同进步。 当地观众特蕾西·科勒对新华 社记者说,演出舞美和灯光设计美 轮美奂,演员表演很有张力,将鉴 真东渡日本的故事立体呈现在舞 台上,凭借音乐和歌声架起了一座 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 这部歌剧于 8 日和 9 日在洛杉 矶演出两场,随后于22日和23日在 纽约林肯中心寇克剧场公演两场。 中国歌剧《鉴真东渡》洛杉矶上演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6月8 日电(记者 石中玉) 第12 届“汉语 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塞尔维亚 赛区决赛8日在塞首都贝尔格莱 德举行,来自塞尔维亚各地的22 名中学生参加比赛。 比赛中,选手们围绕“携手汉 语,筑梦未来”的主题进行了主题 演讲和才艺表演,展示学习中文以 来的收获和感悟,表达对中文和中 国文化的热爱。 来自卡尔洛夫齐语言高中 的 17 岁 学 生 瓦 尼 娅·特 尔 库 利 亚通过自己的方式演绎了《红楼 梦》《卧虎藏龙》等中国影视作品 中的片段,赢得观众热烈掌声。 最终特尔库利亚获得比赛胜利, 并获得前往中国参加总决赛的 资格。 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教育 组负责人袁纪纲表示,除了政治 和经济等领域,中塞两国在教育 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非常重 要。希望塞尔维亚学习中文、了 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学生能够在 未来两国的交流和交往中发挥重 要作用。 “汉语桥”比赛塞尔维亚决赛落幕 据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记 者 于文静) 中国桑蚕丝绸文化展近 日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开幕,展览通 过丰富的展品,传统丝织技艺展演、 科普活动和讲座等主题活动,全面 展示中国桑蚕丝绸的悠久历史、产 业发展成就以及丝绸之路的文化积 淀。 记者 9 日从中国农业博物馆了 解到,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展品400 多 件 ,包 括 纱、绢、罗、绮、绫、锦、缎 等丝绸织物,丝绸纺织工具,反映种 桑养蚕、丝路文化的耕织图、绘画 等,以及丝绸之路不同历史时期的 见证物品。展览由中国农业博物 馆、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主办,将展 出至今年8月25日。 中国是桑蚕丝绸的发源地,种 桑、养蚕、制丝、织绸技术长期领先 世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桑蚕丝绸 文化。 据悉,此次展览主要内容包括 序厅以及“桑、蚕、丝、绸和路”共六 个部分。其中,“桑为圣树”部分展 示植桑的历史变迁、生产技术,以 及桑的当代价值与文化内涵;“蚕 为丝母”部分揭示桑蚕奥秘,再现 养蚕历史,展示蚕业副产品,反映 蚕事习俗;“丝缕流光”部分介绍缫 丝的历史、技艺及工具,蚕丝的多 种功能和丝品修复技艺;“织绣华 章”部分展示丝织文物;“丝路无 疆”部分讲述古代丝绸之路的中国 故事。 展览主题活动包括传统丝织技 艺展演,如浙江桐乡传统缫丝技艺、 河北保定文彩绣传统技艺、天然丝 绵制作技艺展演等。展览还将举办 “我和蚕宝宝一起成长”蚕种认养活 动,桑果、桑叶茶现场品鉴活动,并 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做丝绸文化与 “一带一路”、从考古发现揭秘中国 丝绸文化等学术报告,并举办多场 科普知识讲座。 中国举办桑蚕丝绸文化展

Transcript of 拓展传统文化内涵 弘扬健康生活理念 · 在充分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Page 1: 拓展传统文化内涵 弘扬健康生活理念 · 在充分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的同时,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注 入新活力。 6月7日,第十五届中国—东

■ 新华社记者

本报社址:市中区铁门坎巷33号▲邮政编码:614000▲电子邮件信箱:lsrbnews@sina .com▲传真:(0833)2270061▲广告受理地址:市中区铁门坎巷33号514室 电话:2116999▲零售每份:1.00元▲本报印刷厂照排印刷

时 事 2019年6月10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尹瑶 编辑:孙雁鸣 校对:郑国耀 数字报网址:http//www.lsrbs.net4

■ 新华社记者 李平

拓展传统文化内涵弘扬健康生活理念——各地端午群众性文体活动扫描

万民欢歌、龙舟竞发、民俗共赏、艺脉传承……端午前后,我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拓展节日文化内涵、弘扬健康生活理念,为传统佳节注入新活力。

上海金山带来了小组唱《老树发新芽》,江苏吴江选送了芦墟山歌《摇船情歌》,浙江嘉善推荐了田 歌 表 演 唱《四 个 姑 娘 去 踏车》……6日在上海青浦区朱家角镇举行的端午传统文化交流活动上,“长三角民歌”欢聚一堂,击鼓明志、再现离骚、汉舞演绎、龙舟竞技等活动竞相上演。

上海青浦区非物质文化创新传承工作室主持人李维红说,此次长三角民歌展演,让人们再次欣赏到质朴嘹亮的原生态旋律,连同内容优美、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凸显出传统文化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价值。

“立竿”“燃旺盆”“送标”“接龙”“砍缆”“启航”……5日,上海宝山罗店龙船文化节在美兰湖畔上演,伴随着乐声与号子,三艘龙船驶出港湾,岸边的市民游客或立或坐,欢呼雀跃,场面十分热闹。

罗店龙船小巧玲珑,龙头朝天张开,龙尾高翘。昂首翘尾的小船集中了造船、建筑、雕刻、扎灯、织锦、刺绣、书画等众多造型艺术的精华,体现出龙船艺人的匠心。

端午罗店龙船节最有看点的莫属“水上行街”:三艘色彩各异的龙船在荷灯装饰的湖中,或旋转迂回,或相对穿梭,古色古香的龙船配以现场演唱唯美典雅的越剧,让围观的市民游客大呼过瘾。

“1958年的那次赛龙船,父亲当时看了很激动,萌发了再造龙船的念头。”罗店龙船传承人张国

忠说,龙纹身是用毛笔一笔一笔画上去的。“做龙船,慢工才能出细活,希望更多年轻人喜欢并学习这门手艺。”

发令枪声一响,龙舟池上百桨翻飞,龙舟竞渡;龙舟池畔人群欢腾,彩旗飘扬。5月 25日,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2019“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在中国著名侨乡厦门集美启幕。

上世纪50年代,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亲自倡办集美龙舟赛活动。本次龙舟竞赛等文体活动,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的53支龙舟队伍同场竞技,其中台湾龙舟队伍达到27支、逾700人,创下台湾参赛队伍数量历史新高。

开幕式上,来自台湾的台北狮头旺剧团为观众献上精彩的台湾民俗表演,随后还在龙舟池沿岸

巡礼表演,让民众近距离领略传统文化魅力。

台湾水域女子龙舟队由一群五十多岁的退休阿姨组成,她们希望通过参与龙舟赛等一系列体育运动,传递乐享老龄的理念,快乐运动,快乐生活。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龙舟文化节同时突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爱国情怀,配套举办风雅端午、

古礼端午、民俗端午、创意龙舟“四大版块”活动,涵盖了台湾民俗舞狮表演、旱地龙舟趣味比赛、端阳市集等新节目、新元素,在充分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

6月7日,第十五届中国—东盟(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广西南宁邕江孔庙段水域举行,来自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中国广西、广东等地的60多支代表队同场竞技,以赛龙舟的形式共迎端午佳节,共享文体盛宴。

比赛开始前,当地举办了隆重的祭江仪式,请龙出宫、鼓舞乐祭、焚香敬酒、诵读祭文、龙舟点睛等民俗文化活动充分彰显端午节气氛。比赛开始后,队员们挥桨击水、竞渡邕江,前来观赛的市民热情高涨,为参赛队呐喊助威。

“我们村靠近河边,村民们自发组建了不少龙舟队,大家利用农闲时间训练并积极参加比赛。”广西隆安县驮任龙舟队队员梁满说,赛龙舟作为端午节传统项目,在当地有着非常好的群众基础。

据主办方介绍,龙舟赛已成为南宁端午节前后最大的民间文体盛事,不仅为广大龙舟运动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南宁与东盟国家的联系,深化了与东盟国家在体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此外,山西太原、河北秦皇岛、内蒙古锡林浩特、陕西安康、江苏南通等地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庆祝端午佳节。

(新华社北京 6月 9日电 记者 余俊杰 付敏 周琳 贾远琨 徐海涛 初杭)

6月5日,人们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锦江河上参加龙舟巡游活动,迎接端午节的到来。新华社发(龙元彬 摄)

乡村发展好不好,基层治理能力很关键。近年来,浙江省乡村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凸显乡村治理重在抓实、抓细、抓新。

做好乡村治理,首先要突出群众主体地位,抓实基层自治。倘若总是“干部干、群众看”,那么村民民心得不到凝聚,民风得不到纯化,乡村振兴就会乏力。浙江一些基层经验表明,只有抓实基层民主,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农民的参与性才能提高,农民对村庄发展才更有责任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做好乡村治理,还要抓住细节。如何纯化乡风民风,是当前乡村治理的一个难点。近年来,浙江省一些农村探索出许多好经验。例如,村民道德好不好,由村民评、村民议,“好人”可以得到银行的无抵押、低息贷款;对品行恶劣、好吃懒做等人群,村里适度削减其集体福利并张榜公示,从大家有感有知的细处着手,有效破解了乡村“德治”难这一困境。

做好乡村治理,更需要创新理念,善于用科技化、数据化手段倒逼乡村治理转型。目前,浙江一些地方已经建成了集“信息汇聚、智慧派单、可视指挥、数据研判、留痕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乡村治理系统,村民可网络反映诉求,系统将村民诉求派单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对办理进度网络全追踪全留痕,村民对事件办理最终情况进行打分评判。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得到很大提升。

乡村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乡村治理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必须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各级各部门务必开动脑筋,以问题和结果为导向,抓实、抓细、抓新乡村治理,将中国乡村善治推向新境界。

乡村治理重在抓实抓细抓新

6月9日,汉服爱好者在成都宽窄巷子巡游,宣传“闻香识宽窄”主题活动。

当日,50余位汉服爱好者通过开展汉服巡游、游戏互动、古乐舞等活动,邀请游客在成都宽窄巷子参与一场寻“香”之旅、体验传统文化。作为成都文化旅游地标的宽窄巷子在端午节期间,以“闻香识宽窄”为主题,围绕品香、闻香、食香、曲香、舞香等主题活动展开,以此让游客感受香气中的生活美学。据悉,本次“闻香识宽窄”主题活动将一直持续到6月30日。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闻香识宽窄成都式的生活美学

据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记者 赵文君)针对宁波特壹食品有限公司、青岛金大洋乳业有限公司宣称生产的“配方粉”能解决婴幼儿过敏等问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违法违规行为通报,要求属地市场监管部门速查严处。目前依法查扣了相关配方粉产品、包装材料,责令企业停止生产并召回产品。

据调查,宁波特壹食品有限公司和青岛金大洋乳业有限公司未取得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和生产许可。根据食品安全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宁波市市场监管局杭州湾分局和青岛市黄岛区市场监管局分别对上述两家企业做出查处,出具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企业立即停止发布涉嫌虚假宣传的信息,停产整改并立即召回相关产品,并依法立案调查。市场监管部门对查封扣押的配方粉产品进行了抽样检验。经检验,除产品标签外,其他项目符合产品标签明示标准要求。

据介绍,针对企业名称中含有“生物”“医药”“科技”“保健”“高新技术”等字样的,获得饮料、糖果制品、代用茶、其他食品等生产许可的,产品易误导消费者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混淆的普通食品生产企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督促相关省份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通报查处“配方粉”产品结果

● 为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落到实处,2019年6月10日起,甘肃省将全面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企业开户流程将进一步简化,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也将随之降低。

● 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规定,从2019年6月开始,每学期第1至15教学周图书馆工作时间,社会公众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可以进入所有流通阅览室,阅读纸本图书及电子资源;签订借阅服务协议的合作单位读者可集中办理借阅证,将图书馆流通阅览室的纸本图书借出阅读。

● 记者从宁夏应急管理厅获悉,伴随汛期到来,宁夏日前印发《关于开展全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对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排查,查处可能诱发重大地质灾害的违法违规行为。

●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获悉,受高空槽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6月4日起广西局部地区的强降雨造成河池、南宁、桂林、防城港等4市9县(市、区)出现洪涝灾情。截至8日20时,本次灾害过程已造成3万多人受灾。据统计,5日8时到8日8时,广西有3个乡(镇)的雨量超过300毫米,其中雨量最大的河池市南丹县城关镇达到334毫米。

●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了解到,当地长丰县警方打掉一地跨安徽、江苏、湖北三省的网络赌博团伙,在17个窝点内现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8名,涉案赌资高达1.28亿元。

● 日前,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破获一起跨区非法倾倒垃圾案。嫌疑人从朝阳区装运大量垃圾后,于夜间运至通州区宋庄镇六合新村附近道路倾倒,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恶劣影响。目前,9名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均据新华社)

新华社洛杉矶6月8日电(记者 谭晶晶)中国原创史诗歌剧《鉴真东渡》8日在美国洛杉矶帕萨迪纳剧场上演,以西方歌剧的艺术形式生动讲述了东方流传千年的文化交流佳话。

这部歌剧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以唐代高僧鉴真大师应日本遣唐僧荣睿邀请先后6次东渡日本的史实进行创作,艺术地再现了

鉴真在历经海难、罹患疾病等5次失败后,最终成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与中国文化。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张平在致辞中说,鉴真东渡是中国古代与其他国家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生动写照。这段故事虽然发生在唐代,但对当今世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学习鉴真东渡的精神,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

交流对话,共同进步。当地观众特蕾西·科勒对新华

社记者说,演出舞美和灯光设计美轮美奂,演员表演很有张力,将鉴真东渡日本的故事立体呈现在舞台上,凭借音乐和歌声架起了一座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

这部歌剧于8日和9日在洛杉矶演出两场,随后于22日和23日在纽约林肯中心寇克剧场公演两场。

中国歌剧《鉴真东渡》洛杉矶上演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 6月 8日电(记者 石中玉)第12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塞尔维亚赛区决赛8日在塞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来自塞尔维亚各地的22名中学生参加比赛。

比赛中,选手们围绕“携手汉语,筑梦未来”的主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和才艺表演,展示学习中文以

来的收获和感悟,表达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热爱。

来自卡尔洛夫齐语言高中的 17 岁学生瓦尼娅·特尔库利亚通过自己的方式演绎了《红楼梦》《卧虎藏龙》等中国影视作品中的片段,赢得观众热烈掌声。最终特尔库利亚获得比赛胜利,并获得前往中国参加总决赛的

资格。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教育

组负责人袁纪纲表示,除了政治和经济等领域,中塞两国在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非常重要。希望塞尔维亚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学生能够在未来两国的交流和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

“汉语桥”比赛塞尔维亚决赛落幕

据新华社北京 6月 9日电(记者 于文静)中国桑蚕丝绸文化展近日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开幕,展览通过丰富的展品,传统丝织技艺展演、科普活动和讲座等主题活动,全面展示中国桑蚕丝绸的悠久历史、产业发展成就以及丝绸之路的文化积淀。

记者9日从中国农业博物馆了解到,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展品400多件,包括纱、绢、罗、绮、绫、锦、缎等丝绸织物,丝绸纺织工具,反映种桑养蚕、丝路文化的耕织图、绘画等,以及丝绸之路不同历史时期的见证物品。展览由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主办,将展出至今年8月25日。

中国是桑蚕丝绸的发源地,种桑、养蚕、制丝、织绸技术长期领先世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桑蚕丝绸文化。

据悉,此次展览主要内容包括

序厅以及“桑、蚕、丝、绸和路”共六个部分。其中,“桑为圣树”部分展示植桑的历史变迁、生产技术,以及桑的当代价值与文化内涵;“蚕为丝母”部分揭示桑蚕奥秘,再现养蚕历史,展示蚕业副产品,反映蚕事习俗;“丝缕流光”部分介绍缫丝的历史、技艺及工具,蚕丝的多种功能和丝品修复技艺;“织绣华章”部分展示丝织文物;“丝路无疆”部分讲述古代丝绸之路的中国故事。

展览主题活动包括传统丝织技艺展演,如浙江桐乡传统缫丝技艺、河北保定文彩绣传统技艺、天然丝绵制作技艺展演等。展览还将举办

“我和蚕宝宝一起成长”蚕种认养活动,桑果、桑叶茶现场品鉴活动,并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做丝绸文化与

“一带一路”、从考古发现揭秘中国丝绸文化等学术报告,并举办多场科普知识讲座。

中国举办桑蚕丝绸文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