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戈:追逐梦想,在光与影中行走epaper.sanyarb.com.cn/resfile/2017-10-13/03/03.pdf2017/10/13...

1
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一期项目 目前已投资 3000 多万元 已完成工程量 70% 总投资 5000 万元 拥 有 8.5 米 X15 米 的 64 个档口 3.2万多平方米的交易场地 崖州区是海南省热带农业主产区和海南最重要反季节果蔬种 植基地 种植反季节瓜菜约6.3万亩,冬种瓜 菜平均年产约 16 万吨,芒果 10 万亩,产 量11万吨,占三亚市冬季瓜菜38%。 制图: 陈钰靖 我与三亚共成长 3 值班编辑:李正蓬值班校对:符莉萍 综合 www.sanyarb.com.cn 2017 年 10 月 13 日 星 期 五 全力推进项目投资百日会战 本报讯 (记 者 林 志 猛) 记者从三 亚市扶贫办了解到,近日,三亚市 2017 “我为贫困户点亮微心愿”公益活动正 式启动后,收到了崖州区、育才生态 区、天涯区、海棠区、吉阳区 100 余名 贫困户的微心愿,包括找工作、添置家 具家电、出售农产品、修缮房屋以及为 孩子购买学习用品等各种心愿,并得 到蜈支洲岛旅游区、三亚精英女子俱 乐部等社会爱心企业人士的踊跃认 领。 崖州区80岁老人李亚伍想要为 两个孙子买两张学习桌,天涯区吉进 平家的 2 个女孩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 床,不再与父母拥挤在一张床上…… 每一个心愿都实实在在地体现着这些 家庭的窘迫,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目前,蜈支洲岛旅游区已认领了 崖州区凤岭村张月姣、韦学议等7名 贫困户的微心愿,将帮助他们完成上 下铺床、学习桌、台灯、篮球、足球、足 球鞋、足球服等愿望,为小朋友送去温 暖;三亚电视台记者杨牧一认领了 A001吉清和为孙子圆自行车和作业 本的心愿,将为11岁男孩点亮微心 愿;三亚精英女子俱乐部第一时间认 领吉阳区贫困户吉亚从、蓝德新2家 贫困户的心愿,收购两户贫困户饲养 的 190 只鸡。 “我们更愿意帮助通过自己劳动 致富的贫困户或脱贫户完成心愿。”三 亚精英女子俱乐部负责人认为,这些 兜售自己劳动成果的贫困户不再只是 “要东西”,意味着他们不仅从物质上 脱贫了,更从精神上也脱贫了。蜈支 洲岛旅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扶贫先 扶智”,蜈支洲岛更希望帮助这些孩子 们完成心愿的达成,让他们相信社会 的温暖和关爱,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 望,同时也希望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 加入“点亮”行列,帮助那些真正需要 解决生活困难的贫困户多一点关爱。 据悉,2017“我为贫困户点亮微心 愿”公益活动征集心愿将截至2017年 10 月 17 日,微心愿认领将截至 2017 年 10月30日,想要认领微心愿者可以关 注“三亚扶贫”微信公众号进行留言认 领,或拨打电话 18189760005 了解认领 详情。 本报讯 (记者 黄珍) 10 月 11 日,三 亚蓝海社工、南海社区居委会联合开 展“促就业 惠民生”渔民专场就业招 聘会,旨在搭建求职平台、拓宽渔民 就业渠道,进一步促进渔民转业就 业。 近期,南海社区居民因政府渔船淘 汰面临群体性失业,渔民生活困难,为 此蓝海社工、南海社区居委会想方设法 帮助渔民改善生活,渔民专场招聘会便 是其中一项举措。当天的招聘会非常 火爆,包括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后元 游艇公司等19家当地企业入场,涉及 酒店、游艇、物流、物业等行业,共有 64 个岗位1000多个职位供求职者选择,现 场吸引400多名渔民前来应聘。当天, 共有111名求职者当场与企业达成就业 意向。“大部分岗位都是针对 40-50 岁 左右的人群,对专业技能、文化程度要 求不高,渔民们能够很快上手。”蓝海社 工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从今年 8 月初开始,蓝海社工 联合社区工作人员深入每户渔民家中 调查,对渔民的就业技能、就业愿望进 行收集整理;在前期宣传中,共发放招 聘通知1000余份,积极动员居民前来参 加招聘会。在招聘会现场,主办单位还 专门安排工作人员为参加招聘的渔民 提供现场咨询解答。 三亚蓝海社会工作服务社成立于 2015年,经市三亚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民 办非企业社工服务机构,业务涵盖社工 服务、专业培训、评估及研究等,是一家 综合型的社工机构。 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一期) 有望月底完工开业 投资 5000 万元,目前已完成工程量 70% 夕阳中,他熟练地举起相机, “咔嚓”一声脆响,一对新人的美好 瞬间定格在画面中……镜头后面的 王新戈一脸自信,他干婚纱摄影这 份工作已经10个年头了。从初出茅 庐一无所长的农村小子,到在三亚 婚纱摄影行业立稳脚跟的摄影大 咖,他一直走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在 光与影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初出茅庐 只身闯荡三亚 1987 年 ,王 新 戈 出 生 在 黑 龙 江 省宝清县的农村家庭。初中毕业 后,王新戈蹲在家帮父母干农活,也 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哪里。那 时拍照手机刚刚流行,也许天生与 摄影有缘,王新戈买了一款拍照手 机,没事自己琢磨着找角度拍照。 有一天,父亲突然对他说:“不行你 去海南学摄影吧,我有个朋友在那 里。” 王新戈一听,来了兴趣,原来父 亲有个朋友在海南东方市开婚纱摄 影店,带着对大海的向往和摄影的 好奇,王新戈踏上了海南这座他再 也不想离开的海岛。 2005 年 ,18 岁 的 王 新 戈 背 上 行 囊出发,投奔父亲的朋友,当了一名 摄影学徒工,开始的时候,他什么都 不懂,可这并没阻碍他的热情。“刚 摸上相机,我就很迷恋,很有一种荣 耀感。”可师傅并不是很有耐心,但 王新戈很有兴趣,不停地问这问那, 怎么掌握光、影、构图,他甚至还买 来杂志研究。 六七个月过去,王新戈迅速成 长为一名能够独立拍摄的摄影师。 老板给的薪资不低,可两年后,王新 戈待不住了,因为那时的婚纱店只 拍摄室内婚纱摄影,有了傍身的技 术,王新戈想要更广阔的舞台。于 是,2008 年,他毅然辞职,只身来到 了三亚。 短暂离开 无法割舍摄影情怀 三亚的阳光、沙滩、海水,给了 王新戈取之不尽的摄影元素。很 快,他应聘到一家摄影机构,开始不 知疲倦地研究室外拍摄的技巧,渐 渐在业内闯出名堂。2009年,带着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王新戈投入六 七万元,开办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 主要做网销旅拍,但由于当时的市 场尚未成熟,加上妻子生小孩需要 照顾,王新戈分身乏术,第一次创业 尴尬收场。 之后,王新戈离开摄影行业一 段时间。创业的失败,让他变得很 消沉,有时候一个人走在大街上,想 着这些年的经历,慢慢怀疑自己是 否真的适合摄影行业。这时的他, 再次没有了方向。 “有一天我再拿起相机的时候, 感觉像遇到老朋友,还有一种能掌 控一切的满足感。”王新戈说,他手 里握着相机,静静地与自己的内心 对话,这才真正的发现,他拥有无法 割舍的摄影情怀,在光影中他能够 找到自信和自身的价值。这时,他 决定要继续在摄影的路上走下去。 2013 年,王新戈进入三亚拓璞柯 婚纱摄影店,凭着自己的努力和专业 素养,三年后,他升任策划部经理。 追逐梦想 人生之船在三亚启航 虽然转做管理岗位,但王新戈 每月都要出去拍摄几次,不拍就手 痒。王新戈从没停止对摄影的学习 钻研,对拍摄细节的追求达到了苛 刻的程度,哪个时间段拍摄海景最 佳,哪个地点拍摄夕阳最好,都是需 要考虑入微的要素。 王新戈认为拍摄夕阳最好看的 是三亚湾,因为沙滩平整,每当海浪 冲上沙滩后退回时,有些海水会在 沙滩上停留30秒左右,这时拍摄的 人像能看到倒影,水、天、人一色,能 拍出特别唯美的景象。而遇到一幅 好作品,王新戈也会主动去交流,学 习别人的拍摄手法和技巧,不断提 高自己的技能。 “我的人生之船是从三亚启航 的,我已经离不开三亚,希望将来能 在三亚打造一栋海南元素的楼房, 上面是海南风格的客房,下面是海 南特色婚纱店,门口卖海南水果和 海鲜,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如今的 王新戈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面 对未来,他自信满满,鼓励自己不断 前进,在三亚闯出一片艳阳天。 婚纱摄影师王新戈。 3 1 2 王新戈:追逐梦想,在光与影中行走 十年时间,他从农村娃跻身摄影大咖 本报记者 赵庆山/ 翁叶俊/ 三亚开展“我为贫困户 点亮微心愿”公益活动 爱心企业人士 踊跃认领“微心愿” 促进渔民转业就业 渔民专场就业招聘会举办 本报讯 (记 者 林 志 猛) 三亚日报 记者昨日从崖州区获悉,今年8月底 开工建设的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 有望在10月30日前完工开业。从11 月份起,崖州区农民的部分上市冬季 瓜菜将进入该市场交易。据了解,崖 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一期项目总投 资 5000 万 元 ,目 前 已 投 资 3000 多 万 元,已完成工程量 70%。 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 一期已完成工程量的70% 崖州区作为海南省热带农业主 产区和海南最重要反季节果蔬种植 基地,种植反季节瓜菜约 6.3 万亩,冬 种瓜菜平均年产约16万吨,芒果10 万亩,产量 11 万吨,占三亚市冬季瓜 菜38%。冬季瓜菜产销已成为崖州 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 最有力、最重要的抓手。 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水南新 村225国道崖州区瓜菜交易市场门 口至水南村口路段,已逐渐自发形成 了除瓜菜交易市场以外的瓜菜收购 档口集中地,在崖州区瓜菜产销工作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逢收购季节, 由于该路段市政排污设施落后,瓜菜 包装产生的污水不能及时排出,加上 农户三轮车、摩托车、农用车、大货车 等瓜菜运输车辆带泥上路 、车多路 窄,造成此路段时常出现交通拥堵、 污水横流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容区 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崖州果蔬综 合批发市场建设这一民心工程提上 了议程。崖州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 告诉记者,新市场选址建在高山园村 留集体土地上,约350亩。一期项目 占地 106 亩,总投资 5000 万元,于今 年8月底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 成投资3000多万元,完成工程量的 70%。 据悉,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建 成后,将有更多的摊位和更好的交易 环境,彻底解决反季节瓜菜交易时主 干道的车辆拥堵问题,也会吸引更多 的客商到市场收购果菜,拓宽果蔬销 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 入。同时,还可提供就业岗位,解决 农村剩余劳动力。 工人日夜加班加点,奋 战在施工一线 10月12日,三亚日报记者来到崖 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施工现场,项目 负责人正在现场指挥施工,大型机械 设备在施工现场紧张作业,三台挖掘 机正在不停地挖掘排污水沟,大吊车 正在七上八下地运送着建筑材料,几 名工人们正在一丝不苟地安装台柱, 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安装排污管道的工人们,冒着高 温蹲在挖好的水沟里,认真地校正管 道位置,豆粒般大小的汗珠从他们的 头上滚落下来,只见他们用手轻擦一 下,又继续投入工作中去。在现场负 责监理的卢发介绍说,大家为按期完 成市场项目施工任务,全体施工人员 放弃节日休息,日夜加班加点奋战在 一线岗位。 目前,市场建设已呈现雏形,交 易档口台柱及防雨顶已吊装完成 80%,交易区正在硬板化,理货区已 做好平整,进场道路正在平整当中。 崖州区为民心工程项目 建设一路开“绿灯” 为确保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 项目建设顺利推进,5月17日,副市 长李劲松专门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 到项目现场办公,解决项目建设前期 遇到的问题;崖州区委、区政府也召 开会议,专门研究解决市场建设问 题,要求全区各部门为项目建设开绿 灯,全力以赴推进这一民心工程。崖 州区农林局全体工作人员更是全力 协助配合业主单位,做好项目征地、 水电安装等工作,使得项目建设顺利 进行。 10月10日上午,崖州区长冯强到 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施工现场主 持召开现场办公会议,要求业主单位 务必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加快市场施 工进度,提前谋划做好市场开业各项 准备工作,确保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 场在10月30日前完工开业。同时, 要宣传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崖州果蔬 综合批发市场交易。 据悉,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一 期 项 目 ,建 成 可 拥 有 8.5 米 X15 米 的 64个档口,3.2万平方米的交易场地, 理货区1万多平方米。后面二期项 目建设完成后,将填补三亚没有区域 性产地瓜菜公益性市场的空白,并将 成为海南省南部最具有实力强、影响 大、辐射广的果蔬批发交易市场,可 带动服务东方、乐东、保亭、陵水等周 边市县。 本报讯 (记者 黄世烽 实习生 王 子 羽) “希望通过三亚日报呼吁爱 心人士来帮助他!”10 月 12 日下午, 天涯区台楼村委会林家一小组2014 年“回头看”对象麦永周的结对帮扶 单位 —天涯区档案管理中心主任 阮江慧拨打三亚日报热线,希望大家 伸出关爱之手来帮助麦永周一家。 据悉,7月16日麦永周家的厨房 被台风吹倒,因经济困难没有资金进 行修缮。今年65岁的麦永周无劳动 能力,年老体弱;其老伴符亚布58 岁,患白内障、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属于一级残疾,无劳动能力;其子麦 国清42岁至今未婚,无工作,无固定 收入来源,一家3口的生活很是困 难。 三亚日报记者在麦永周家看到, 目前,他在原来厨房的位置,支张油 布纸后继续做饭。每当烈日当头、刮 风下雨时,做饭成了问题。“煤气炉、 锅碗瓢盆我家有了,帮忙建设一间几 平方米大的厨房就行了。”麦永周称, 重建厨房资金约2万元—基本建筑 框架搭起来就行。至于电线、水龙 头、橱柜等设施,他自己可以解决。 阮江慧告诉记者,因麦永周属于 2014 年“回头看”对象 (即 在 2014 年 已 经 脱 贫 ,人 均 纯 收 入 达 到 2809 ),虽该户已达到脱贫线,但由于麦 永周、符亚布年老体弱多病,存在因 病返贫的风险,儿子无工作也无固定 收入来源,故没能力筹措富余资金重 建厨房。 麦永周的结对帮扶单位呼吁社 会爱心企业、各界朋友伸出援助之 手,奉献爱心,慷慨解囊,为贫困户麦 永周一家安居乐业添一块砖、加一片 瓦,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联系人: 天涯区档案管理中心阮江慧主任 15508972888。 贫困户厨房被吹倒 无力重建期盼援助 重建厨房资金约 2 万元 麦永周家的临时厨房 本报记者 黄世烽 唯青春与梦想不可辜负。 30年前的1987年,三亚升格为地级市。那时的三亚是个“小渔村”,一个港口,一条解放路,一条红旗街,一家电影院,一个菜市场。而那时呱呱坠地的婴儿,如今已届而立,成为 三亚这个年轻城市“朝气蓬勃、奉献担当”的主流人群,在各行各业中为三亚的城市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你们正奔跑在梦想与责任的路上,有成功的甜蜜,也有失败的烦恼,但你们不言放弃,勇敢承担起社会、家庭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奋力打拼的故事。你们有故事,我们有平 台。今日起,三亚日报开设专栏,征集在三亚成长的30岁的年轻人分享他们青春与奋斗的故事,为地级市三亚的30周岁庆生,为三亚的正能量代言。欢迎继续报名推荐或自荐正能 量 励 志 青 年 。 你 们 可 以 是 土 生 土 长 的 三 亚 人 ,也 可 以 是 来 三 亚 打 拼 的“ 新 三 亚 人 ”。 请 联 系 :0898-88981066/0898-88981099 或 关 注 三 亚 日 报 官 方 微 信 、微 博 ,留 言 主 题 注 明“ 30 岁 ”,留 下您的联系方式,随后会有记者与您联络。 招聘会上,渔民正在进行岗位咨询 本报记者 黄珍

Transcript of 王新戈:追逐梦想,在光与影中行走epaper.sanyarb.com.cn/resfile/2017-10-13/03/03.pdf2017/10/13...

Page 1: 王新戈:追逐梦想,在光与影中行走epaper.sanyarb.com.cn/resfile/2017-10-13/03/03.pdf2017/10/13  · 好作品,王新戈也会主动去交流,学 习别人的拍摄手法和技巧,不断提

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一期项目

目前已投资 3000多万元

已完成工程量 70%总投资

5000万元

拥有8.5米X15米的 64个档口

3.2万多平方米的交易场地

建成后

崖州区是海南省热带农业主产区和海南最重要反季节果蔬种植基地

◆种植反季节瓜菜约 6.3 万亩,冬种瓜

菜平均年产约 16 万吨,芒果 10 万亩,产

量 11 万吨,占三亚市冬季瓜菜 38%。

制图:陈钰靖

我与三亚共成长

3值班编辑:李正蓬 值班校对:符莉萍综合www.sanyarb.com.cn

2017年 10月 13日 星期五

全力推进项目投资百日会战

本报讯(记者林志猛)记者从三亚市扶贫办了解到,近日,三亚市 2017

“我为贫困户点亮微心愿”公益活动正式启动后,收到了崖州区、育才生态区、天涯区、海棠区、吉阳区 100 余名贫困户的微心愿,包括找工作、添置家具家电、出售农产品、修缮房屋以及为孩子购买学习用品等各种心愿,并得到蜈支洲岛旅游区、三亚精英女子俱乐部等社会爱心企业人士的踊跃认领。

崖州区 80 岁老人李亚伍想要为两个孙子买两张学习桌,天涯区吉进平家的 2 个女孩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床,不再与父母拥挤在一张床上……每一个心愿都实实在在地体现着这些家庭的窘迫,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目前,蜈支洲岛旅游区已认领了崖州区凤岭村张月姣、韦学议等 7 名贫困户的微心愿,将帮助他们完成上下铺床、学习桌、台灯、篮球、足球、足球鞋、足球服等愿望,为小朋友送去温暖 ;三 亚 电 视 台 记 者 杨 牧 一 认 领 了A001 吉清和为孙子圆自行车和作业本的心愿,将为 11 岁男孩点亮微心愿;三亚精英女子俱乐部第一时间认领吉阳区贫困户吉亚从、蓝德新 2 家贫困户的心愿,收购两户贫困户饲养的 190 只鸡。

“我们更愿意帮助通过自己劳动致富的贫困户或脱贫户完成心愿。”三亚精英女子俱乐部负责人认为,这些兜售自己劳动成果的贫困户不再只是

“要东西”,意味着他们不仅从物质上脱贫了,更从精神上也脱贫了。蜈支洲岛旅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扶贫先扶智”,蜈支洲岛更希望帮助这些孩子们完成心愿的达成,让他们相信社会的温暖和关爱,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希望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加入“点亮”行列,帮助那些真正需要解决生活困难的贫困户多一点关爱。

据悉,2017“我为贫困户点亮微心愿”公益活动征集心愿将截至 2017 年10 月 17 日,微心愿认领将截至 2017 年10 月 30 日,想要认领微心愿者可以关注“三亚扶贫”微信公众号进行留言认领,或拨打电话 18189760005 了解认领详情。

本报讯(记者 黄珍)10 月 11 日,三亚蓝海社工、南海社区居委会联合开展“促就业 惠民生”渔民专场就业招聘 会 ,旨 在 搭 建 求 职 平 台 、拓 宽 渔 民就 业 渠 道 ,进 一 步 促 进 渔 民 转 业 就业。

近期,南海社区居民因政府渔船淘汰面临群体性失业,渔民生活困难,为此蓝海社工、南海社区居委会想方设法帮助渔民改善生活,渔民专场招聘会便是其中一项举措。当天的招聘会非常火爆,包括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后元游艇公司等 19 家当地企业入场,涉及酒店、游艇、物流、物业等行业,共有 64个岗位 1000 多个职位供求职者选择,现场吸引 400 多名渔民前来应聘。当天,共有 111 名求职者当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大部分岗位都是针对 40-50 岁左右的人群,对专业技能、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渔民们能够很快上手。”蓝海社工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从今年 8 月初开始,蓝海社工联合社区工作人员深入每户渔民家中调查,对渔民的就业技能、就业愿望进行收集整理;在前期宣传中,共发放招聘通知 1000 余份,积极动员居民前来参加招聘会。在招聘会现场,主办单位还专门安排工作人员为参加招聘的渔民提供现场咨询解答。

三亚蓝海社会工作服务社成立于2015 年,经市三亚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民办非企业社工服务机构,业务涵盖社工服务、专业培训、评估及研究等,是一家综合型的社工机构。

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一期)有望月底完工开业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完成工程量70%

夕 阳 中 ,他 熟 练 地 举 起 相 机 ,“咔嚓”一声脆响,一对新人的美好瞬间定格在画面中……镜头后面的王新戈一脸自信,他干婚纱摄影这份工作已经 10 个年头了。从初出茅庐一无所长的农村小子,到在三亚婚 纱 摄 影 行 业 立 稳 脚 跟 的 摄 影 大咖,他一直走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在光与影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初出茅庐只身闯荡三亚

1987 年,王新戈出生在黑龙江省 宝 清 县 的 农 村 家 庭 。 初 中 毕 业后,王新戈蹲在家帮父母干农活,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哪里。那时拍照手机刚刚流行,也许天生与摄影有缘,王新戈买了一款拍照手机,没事自己琢磨着找角度拍照。有一天,父亲突然对他说:“不行你去海南学摄影吧,我有个朋友在那里。”

王新戈一听,来了兴趣,原来父亲有个朋友在海南东方市开婚纱摄影店,带着对大海的向往和摄影的好奇,王新戈踏上了海南这座他再也不想离开的海岛。

2005 年,18 岁的王新戈背上行囊出发,投奔父亲的朋友,当了一名摄影学徒工,开始的时候,他什么都不懂,可这并没阻碍他的热情。“刚摸上相机,我就很迷恋,很有一种荣耀感。”可师傅并不是很有耐心,但王新戈很有兴趣,不停地问这问那,怎么掌握光、影、构图,他甚至还买来杂志研究。

六七个月过去,王新戈迅速成长为一名能够独立拍摄的摄影师。

老板给的薪资不低,可两年后,王新戈待不住了,因为那时的婚纱店只拍摄室内婚纱摄影,有了傍身的技术,王新戈想要更广阔的舞台。于是,2008 年,他毅然辞职,只身来到了三亚。

短暂离开无法割舍摄影情怀

三亚的阳光、沙滩、海水,给了王 新 戈 取 之 不 尽 的 摄 影 元 素 。 很快,他应聘到一家摄影机构,开始不知疲倦地研究室外拍摄的技巧,渐渐在业内闯出名堂。2009 年,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王新戈投入六七万元,开办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主要做网销旅拍,但由于当时的市场尚未成熟,加上妻子生小孩需要

照顾,王新戈分身乏术,第一次创业尴尬收场。

之后,王新戈离开摄影行业一段时间。创业的失败,让他变得很消沉,有时候一个人走在大街上,想着这些年的经历,慢慢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摄影行业。这时的他,再次没有了方向。

“有一天我再拿起相机的时候,

感觉像遇到老朋友,还有一种能掌控一切的满足感。”王新戈说,他手里握着相机,静静地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这才真正的发现,他拥有无法割舍的摄影情怀,在光影中他能够找到自信和自身的价值。这时,他决定要继续在摄影的路上走下去。

2013 年,王新戈进入三亚拓璞柯婚纱摄影店,凭着自己的努力和专业素养,三年后,他升任策划部经理。

追逐梦想人生之船在三亚启航

虽然转做管理岗位,但王新戈每月都要出去拍摄几次,不拍就手痒。王新戈从没停止对摄影的学习钻研,对拍摄细节的追求达到了苛刻的程度,哪个时间段拍摄海景最佳,哪个地点拍摄夕阳最好,都是需要考虑入微的要素。

王新戈认为拍摄夕阳最好看的是三亚湾,因为沙滩平整,每当海浪冲上沙滩后退回时,有些海水会在沙滩上停留 30 秒左右,这时拍摄的人像能看到倒影,水、天、人一色,能拍出特别唯美的景象。而遇到一幅好作品,王新戈也会主动去交流,学习别人的拍摄手法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我的人生之船是从三亚启航的,我已经离不开三亚,希望将来能在三亚打造一栋海南元素的楼房,上面是海南风格的客房,下面是海南特色婚纱店,门口卖海南水果和海鲜,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如今的王新戈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面对未来,他自信满满,鼓励自己不断前进,在三亚闯出一片艳阳天。

婚纱摄影师王新戈。

31

2

王新戈:追逐梦想,在光与影中行走十年时间,他从农村娃跻身摄影大咖

本报记者 赵庆山/文 翁叶俊/图

三亚开展“我为贫困户点亮微心愿”公益活动爱心企业人士踊跃认领“微心愿”

促进渔民转业就业渔民专场就业招聘会举办

本报讯(记者 林志猛)三亚日报记者昨日从崖州区获悉,今年 8 月底开工建设的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有望在 10 月 30 日前完工开业。从 11月份起,崖州区农民的部分上市冬季瓜菜将进入该市场交易。据了解,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一期项目总投资 5000 万元,目前已投资 3000 多万元,已完成工程量 70%。

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一期已完成工程量的70%

崖州区作为海南省热带农业主产区和海南最重要反季节果蔬种植基地,种植反季节瓜菜约 6.3 万亩,冬种瓜菜平均年产约 16 万吨,芒果 10万亩,产量 11 万吨,占三亚市冬季瓜菜 38%。冬季瓜菜产销已成为崖州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有力、最重要的抓手。

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水南新村 225 国道崖州区瓜菜交易市场门口至水南村口路段,已逐渐自发形成了除瓜菜交易市场以外的瓜菜收购档口集中地,在崖州区瓜菜产销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逢收购季节,由于该路段市政排污设施落后,瓜菜

包装产生的污水不能及时排出,加上农户三轮车、摩托车、农用车、大货车等瓜菜运输车辆带泥上路 、车多路窄,造成此路段时常出现交通拥堵、污水横流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容区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建设这一民心工程提上了议程。崖州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市场选址建在高山园村留集体土地上,约 350 亩。一期项目占地 106 亩,总投资 5000 万元,于今年 8 月底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 3000 多万元,完成工程量的70%。

据悉,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建成后,将有更多的摊位和更好的交易环境,彻底解决反季节瓜菜交易时主干道的车辆拥堵问题,也会吸引更多的客商到市场收购果菜,拓宽果蔬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可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工人日夜加班加点,奋战在施工一线

10 月 12 日,三亚日报记者来到崖

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正在现场指挥施工,大型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紧张作业,三台挖掘机正在不停地挖掘排污水沟,大吊车正在七上八下地运送着建筑材料,几名工人们正在一丝不苟地安装台柱,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安装排污管道的工人们,冒着高温蹲在挖好的水沟里,认真地校正管道位置,豆粒般大小的汗珠从他们的头上滚落下来,只见他们用手轻擦一下,又继续投入工作中去。在现场负责监理的卢发介绍说,大家为按期完成市场项目施工任务,全体施工人员放弃节日休息,日夜加班加点奋战在一线岗位。

目前,市场建设已呈现雏形,交易 档 口 台 柱 及 防 雨 顶 已 吊 装 完 成80%,交易区正在硬板化,理货区已做好平整,进场道路正在平整当中。

崖州区为民心工程项目建设一路开“绿灯”

为确保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5 月 17 日,副市长李劲松专门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到项目现场办公,解决项目建设前期

遇到的问题;崖州区委、区政府也召开会议,专门研究解决市场建设问题,要求全区各部门为项目建设开绿灯,全力以赴推进这一民心工程。崖州区农林局全体工作人员更是全力协助配合业主单位,做好项目征地、水电安装等工作,使得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10 月 10 日上午,崖州区长冯强到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施工现场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议,要求业主单位务必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加快市场施工进度,提前谋划做好市场开业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在 10 月 30 日前完工开业。同时,要宣传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交易。

据悉,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一期项目,建成可拥有 8.5 米 X15 米的64 个档口,3.2 万平方米的交易场地,理货区 1 万多平方米。后面二期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填补三亚没有区域性产地瓜菜公益性市场的空白,并将成为海南省南部最具有实力强、影响大、辐射广的果蔬批发交易市场,可带动服务东方、乐东、保亭、陵水等周边市县。

本报讯(记 者 黄 世 烽 实 习 生王子羽)“希望通过三亚日报呼吁爱心人士来帮助他!”10 月 12 日下午,天涯区台楼村委会林家一小组 2014年“回头看”对象麦永周的结对帮扶单位——天涯区档案管理中心主任阮江慧拨打三亚日报热线,希望大家伸出关爱之手来帮助麦永周一家。

据悉,7 月 16 日麦永周家的厨房被台风吹倒,因经济困难没有资金进行修缮。今年 65 岁的麦永周无劳动能 力 ,年 老 体 弱 ;其 老 伴 符 亚 布 58岁,患白内障、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属于一级残疾,无劳动能力;其子麦国清 42 岁至今未婚,无工作,无固定收 入 来 源 ,一 家 3 口 的 生 活 很 是 困难。

三亚日报记者在麦永周家看到,目前,他在原来厨房的位置,支张油布纸后继续做饭。每当烈日当头、刮风下雨时,做饭成了问题。“煤气炉、锅碗瓢盆我家有了,帮忙建设一间几平方米大的厨房就行了。”麦永周称,重建厨房资金约 2 万元——基本建筑框 架 搭 起 来 就 行 。 至 于 电 线 、水 龙头、橱柜等设施,他自己可以解决。

阮江慧告诉记者,因麦永周属于2014 年“回头看”对象(即在 2014 年已 经 脱 贫 ,人 均 纯 收 入 达 到 2809元),虽该户已达到脱贫线,但由于麦永周、符亚布年老体弱多病,存在因病返贫的风险,儿子无工作也无固定收入来源,故没能力筹措富余资金重建厨房。

麦永周的结对帮扶单位呼吁社会 爱 心 企 业 、各 界 朋 友 伸 出 援 助 之手,奉献爱心,慷慨解囊,为贫困户麦永周一家安居乐业添一块砖、加一片瓦,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联系人:天 涯 区 档 案 管 理 中 心 阮 江 慧 主 任15508972888。

贫困户厨房被吹倒无力重建期盼援助重建厨房资金约2万元

麦永周家的临时厨房本报记者 黄世烽 摄

唯青春与梦想不可辜负。30 年前的 1987 年,三亚升格为地级市。那时的三亚是个“小渔村”,一个港口,一条解放路,一条红旗街,一家电影院,一个菜市场。而那时呱呱坠地的婴儿,如今已届而立,成为

三亚这个年轻城市“朝气蓬勃、奉献担当”的主流人群,在各行各业中为三亚的城市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你们正奔跑在梦想与责任的路上,有成功的甜蜜,也有失败的烦恼,但你们不言放弃,勇敢承担起社会、家庭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奋力打拼的故事。你们有故事,我们有平

台。今日起,三亚日报开设专栏,征集在三亚成长的 30 岁的年轻人分享他们青春与奋斗的故事,为地级市三亚的 30 周岁庆生,为三亚的正能量代言。欢迎继续报名推荐或自荐正能量励志青年。你们可以是土生土长的三亚人,也可以是来三亚打拼的“新三亚人”。请联系:0898-88981066/0898-88981099 或关注三亚日报官方微信、微博,留言主题注明“30 岁”,留下您的联系方式,随后会有记者与您联络。

编者按

招聘会上,渔民正在进行岗位咨询本报记者 黄珍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