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也需要留白 - epaper.pdsxww.comepaper.pdsxww.com/pdswb/page/41/2017-05/09/A16/... ·...

1
本报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印刷:平顶山日报社印刷厂 广告许可证:002 邮编:467002 零售价:每份080元 电话:编采中心4973527 新闻中心 4973515 4973509 4973507 传真 4973573 摄影部 4935472 广告部 4963338 房地产工作室2123456 发行部4965269 上期开印:1:50 印完:4:20 我的第一张储蓄卡,就是在工行办的。 那时候,我还在外地上大学,学校门口附近 有一个工行网点,在那里,我拥有了人生第 一张银行卡。 毕业来到平顶山,工作忙但很快乐很充 实。 与工行真的很有缘,我人生的第一张信 用卡,是工行牡丹卡。工行给了我一万元的 额度。这张信用卡,帮我很多很多。 后来,不甘于坐班,我辞职了,与别人合 伙做装修生意。生意上所有的资金周转,都 是通过我的工行储蓄卡。没想到,这个习惯 帮了我的大忙。 做生意的都知道,资金是个难题。虽然 你的资产一直在上升,但那些钱都是在账面 上,往往还在别人那儿没要过来。等你继续 购进原料的时候,往往显得捉襟见肘。这就 是所谓的资金周转困难。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工行客服的电话。 工作人员说:先生,恭喜你成为工商银行的 五星客户。我一听,忙问:成为五星客户有 什么好处吗?能不能给我的信用卡提额到 5 万元?工作人员答:提到两万元有把握,但 提到5万元有难度。不过,她答应可以试 试。 三天后,我的手机接到一条短信:您的 信用卡额度已提升为 5 万元。 真的不敢相信,竟然成功了。 以后,去建材店购买瓷砖、电料、灯具 等,直接刷信用卡就行了,再也不用向别人 借钱周转了。 多年来与工行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关注 了工行的微信公众号“中国工商银行”。今 年 4 月,家里要添置家具,不凑巧的是,资金 都被占用了。4 月 5 日,我关注的“中国工商 银行”发布一则通知:工行信用贷款利率限 时 优 惠 至 4.35% ! 借 款 1 万 元 ,日 息 不 到 7 毛! 原来,工行在 4 月 5 日-14 日期间,为办 理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的客户进行利率优 惠。我赶快登录工行手机银行,查询到我的 信用额度竟然将近 10万元。我是工行的长 期客户,符合工行的借款要求,就通过“融 e 借”申请了4万元的贷款。没想到,仅仅一 天,这笔贷款就打到了我的工行卡中。 这些年,生活风风雨雨,可我和工行之 间只有阳光和甜蜜。工行不但每每在关键 时刻帮助我,而且它的微信公众号也教给我 很多知识,甚至对我不断进行提醒。譬如, 它的很多内容,都在提醒一定要珍惜信用。 我的一个朋友,就因为有了信用瑕疵,不能 够申请工行“融 e 借”的资金。 工行的提醒让我明白,信用不但是金融, 也是人生。 (董路) 每到关键时刻,都有工行助我 留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手 法之一,尤其常见于山水国画之中。通 过留白,不仅能恰到好处地展示水、云、 风、雾等飘逸灵动的美,还能使构图协 调余裕,避免铺陈太满所带来的压抑 感。这种留白的艺术手法,比起浓墨重 彩,更能彰显国画含蓄内敛、清新雅 致。正是因为留白,才使得国画有了无 尽的张力,产生出一种朦胧丰盈的美。 留白,既是一种艺术美学,也是一 种人生智慧。古人云: “水满则溢,月盈 则亏。”事物盛到了极致必然会走向衰 落,因此,我们才要懂得留白。仓促间 人至中年,体会了太多的世情冷暖、浮 世沧桑。岁月带走了曾经的青春飞扬、 风华正茂,却也留下了宝贵的人生哲 思、心灵感悟—人生需要留白。 感情需要留白。路窄时留一步,味 浓时减一筹。常言道,距离产生美。爱 侣之间如胶似漆、朋友之间亲密无间, 这些固然是人之常情,但太过贴近的关 系容易产生精神摩擦,进而使得感情生 出罅隙。懂得留白的意义,就会让彼此 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与距离感。这拉开 的不远不近的距离,即是双方的“心理 缓冲带”,让彼此在这里调试心境,宽容 地看待对方的小瑕疵,不断积累交往中 留存的“小确幸”。正是这些微小却实 在的幸福与快乐,才成就了爱情的地老 天荒、友谊的地久天长。感情的温度, 太过炙热,容易灼伤彼此;太过高冷,容 易淡漠彼此。这份感情的留白,则让温 度适中,彼此都会觉得舒服放松,不至 于太过腻味或漠然。 心灵需要留白。《菜根谭》中有句 名言:“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 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 自得。”这是一份“白发渔樵江渚上,惯 看秋月春风”的从容。在红尘羁旅修 行中,实在不需要把过多的人和事邀 请至我们的生命中来,从而让自己的 生活变得喧嚣繁芜、拥挤不堪。留白, 是一种安静与丰富。安静,是为了心 平气和地与自己灵魂对话,修一树菩 提光阴。丰富,则是为了遇到一个更 好的自己。在悠然的时光中,与花草 凝眸、与书墨同雅、与山水共悦、与琴 歌同舞。这一场心灵的盛宴,即是留 白所带来最大的“福利”了。这份心灵 的留白,让我们随遇而安、从容优雅。 处事需要留白。曾国藩有句名 言:“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 尽”。这就是说:为人处世要低调谦 逊、宜知进退,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 切不可嚣张跋扈、自绝后路。这既是 一种留白,也是一种惜福。人生在 世,名利之心不可过盛。在利欲熏心 之下,必然会不择手段、贪婪无比。 一旦被欲望绑架了灵魂,必将滑向万 劫不复的深渊。一旦恶贯满盈,罄竹 难书,想回头已无岸。处事的留白, 正是要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条可以 全身而退的“后路”。 说话也需要留白。话到七分,酒 至微醺。这才是不完而美的至高境 界。即使自己得理,得饶人处且饶 人。这三分的余地,不仅是给别人留 下退路,也是给自己留下善念。事不 可做得太绝,话不可说得太满,这份留 白是对“道”的敬畏,对“理”的遵从。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看到秋天的 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人 生的留白,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心态, 亦是一种生活美学、处世艺术。懂得 人生的留白,才能保持一份淡定平和、 悠游自在的闲适心境,从而不断提高 自己的幸福指数。宠辱不惊,闲看庭 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 云舒。人生中的留白,是为了让我们 更加从容优雅地前行,更加熨帖妥善 地安置好我们的身心,不负这红尘羁 旅的一场修行。 听歌手莫西子诗的一首歌《要死就 死在你手里》:“不是你亲手点燃的,那 就不叫火焰。不是你亲手摸过的,那就 不叫宝石……”歌声和歌词同时打动了 我。瞬间,心被某种东西击中。那种东 西,叫作—爱情。 我这个年龄,很难被爱情打动了。 爱情不过是瞬间绽放的烟花,早就消散 在匆促的岁月中。可是,我分明听到一 个声音在对我说:有一种爱情,不遥远, 不玄妙,就在你我之间。 彝族歌手莫西子诗讲述过他的爱 情故事,他竟然是用一把杂草追到了美 丽的女友。他当导游的时候,认识了一 个女孩。有一天,他想约见这个女孩, 但什么礼物都没带,他觉得这样不妥, 就在路边采了一束杂草。见到女孩,他 把杂草拿出来说:“给,送一束杂草给 你!”女孩很开心地说,只要是你给的都 是最好的。 因为喜欢,因为爱,他送的杂草也 比玫瑰还美。正像莫西子诗的歌里唱 的那样:“不是你亲手点燃的,那就不叫 火焰。不是你亲手摸过的,那就不叫宝 石。”因为你,所有的东西才有了温度, 有了色彩,有了感情。就如同那些价值 连城的珍宝,其实它的价值更在于千年 时光里留下的故事,它承载着漫长的岁 月里无尽的回忆。越是久远的东西,留 下的记忆越多,越有无法估量的价值, 因为人的情感融入里面了。 再珍贵的宝石,如果没有你抚摸过, 它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罢了。再普通 的东西,因为是你给的,所以千金难买。 我想起朋友给我讲过的一件事:她 的祖母去世后,家人找出老人家珍藏了 一辈子的一个枣红色小木盒,大家以为 里面一定藏着传家宝。可打开来看,发 现不过是一条白色的蚕丝巾。家人恍 然明白,老人珍藏的是她的爱情,她的 丈夫早逝,白丝巾是他留给她的念想, 类似定情物。小木盒的主人经常在里 面放樟脑丸,可是白丝巾经历了多年的 岁月风尘,已经泛黄,而且丝线松懈脆 弱,仿佛一张老去的脸,沧桑沉重,好像 一抖开就会化为灰尘一样。这个东西, 对别人来说没有半点价值,但却是老人 一生的最爱。因为爱情,你给的一切都 是最好的。 每个人大概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把 心上人送的东西当作至宝,藏得好好 的。他写的一封情书,她藏在枕头底 下,晚上家人睡下,她悄悄拿出来,一遍 遍读,一边读,一边笑,然后把薄薄的信 纸贴在胸口,甜甜蜜蜜地想念那个人。 她送的一条领带,他总是舍不得戴,藏在 衣橱里。每次打开衣橱,看到那条领带, 他都会笑笑,就像见到她的笑脸一样。 我想,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情话不 是“我爱你”,而是,你给的都是最好 的。因为爱你,你给的一棵草,就是我 的整个春天;你给的一片云,就是我的 整个天空。 571.生死由命 公元1086年九月丙辰日,宰相司 马光病逝,享年68岁。司马光历仕仁 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撰有中国 首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病重 期间,仍操劳于国家大事,周围人劝 他休息,司马光说:“生死,命也。”逝 世后,宋哲宗和皇太后痛哭不已。首 都市民“罢市往吊,画其像,家置一 本,饮食必祝焉。” 572.扇舞芭蕉 公元1087年七月,大臣文彦博上 疏宋哲宗:“昨天陛下在皇宫紫宸殿 接见辽国大使并在垂拱殿设宴款待, 左右侍者手中拿的都是纸扇或芭蕉 扇,值不了几个钱。这些东西本是民 间百姓所用,几位陪宴大臣和辽使都 看得真真切切,十分感慨。皇上啊, 您节俭得如尧舜一样,这事得让史官 记载一下。”皇上诏准。 573.唐诗流行 公元1087年九月十五日,宋哲宗 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论语》。 学习结束后,皇上在皇宫宴请宰相、 大臣及授课专家。席间,皇上亲书唐 诗分赠诸位大臣。可见,宋时唐诗已 经风行。 574.以德服人 两国纷争唯有靠实力说话,其余 都是瞎扯。面对契丹的咄咄逼人和 西夏的蠢蠢欲动,北宋君臣一厢情愿 地幻想着用儒家的“以德服人”来化 解纠纷。公元1087年九月,翰林学士 苏轼上疏说:“臣闻善用兵者,先服其 心,次屈其力,则兵易解而功易成。 若不服其心,惟力是恃,则战胜而寇 愈深。”书生气十足。 575.太后叮嘱 公元1088年三月,垂帘听政的北 宋皇太后在东宫召见翰林学士苏 轼。太后问:“你任现职前是啥职 务?”苏轼答:“汝州团练副使。”太后 问:“你知道你为何升职这么快吗?” 苏轼答:“那是您老人家抬举。”太后 说:“不关我事。”苏轼说:“那是哲宗 皇帝看重我。”太后说:“也不是。”苏 轼说:“那应该是大臣举荐我。”太后 摇头否认。苏轼紧张地说:“我洁身 自好,可没有行贿啊!”皇太后认真地 说:“我早想告诉你,重新起用你是已 故神宗皇帝的意思。你被贬时,神宗 皇帝每次看到你的奏折或文章都感 叹‘奇才奇才’。可惜还没等召你回 京他就去世了。”苏轼听罢失声痛哭, 皇太后与左右也流下了眼泪。 会见结束时,太后赐茶,语重心 长地对苏轼说:“你一定要专心辅佐 哲宗皇帝,别辜负神宗皇帝的一片苦 心!”苏轼拜谢而出。 (老白) A16 2017.5.9 星期二 编辑 刘稳 校对 马骁 E-mail: [email protected] 天天副刊 你给的 都是最好的 人生也需要留白 袁方(河南平顶山) 马亚伟(河北保定) 作者:刘擎国

Transcript of 人生也需要留白 - epaper.pdsxww.comepaper.pdsxww.com/pdswb/page/41/2017-05/09/A16/... ·...

  • 本报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印刷:平顶山日报社印刷厂 广告许可证:002 邮编:467002 零售价:每份080元 电话:编采中心4973527新闻中心 4973515 4973509 4973507 传真 4973573 摄影部4935472 广告部 4963338 房地产工作室2123456 发行部4965269 上期开印:1:50 印完:4:20

    我的第一张储蓄卡,就是在工行办的。那时候,我还在外地上大学,学校门口附近有一个工行网点,在那里,我拥有了人生第一张银行卡。

    毕业来到平顶山,工作忙但很快乐很充实。

    与工行真的很有缘,我人生的第一张信用卡,是工行牡丹卡。工行给了我一万元的额度。这张信用卡,帮我很多很多。

    后来,不甘于坐班,我辞职了,与别人合伙做装修生意。生意上所有的资金周转,都是通过我的工行储蓄卡。没想到,这个习惯帮了我的大忙。

    做生意的都知道,资金是个难题。虽然你的资产一直在上升,但那些钱都是在账面上,往往还在别人那儿没要过来。等你继续购进原料的时候,往往显得捉襟见肘。这就是所谓的资金周转困难。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工行客服的电话。工作人员说:先生,恭喜你成为工商银行的五星客户。我一听,忙问:成为五星客户有什么好处吗?能不能给我的信用卡提额到5万元?工作人员答:提到两万元有把握,但提到 5 万元有难度。不过,她答应可以试

    试。三天后,我的手机接到一条短信:您的

    信用卡额度已提升为5万元。真的不敢相信,竟然成功了。以后,去建材店购买瓷砖、电料、灯具

    等,直接刷信用卡就行了,再也不用向别人借钱周转了。

    多年来与工行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关注了工行的微信公众号“中国工商银行”。今年4月,家里要添置家具,不凑巧的是,资金都被占用了。4月5日,我关注的“中国工商银行”发布一则通知:工行信用贷款利率限时优惠至 4.35%!借款 1 万元,日息不到 7毛!

    原来,工行在4月5日-14日期间,为办

    理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的客户进行利率优惠。我赶快登录工行手机银行,查询到我的信用额度竟然将近10万元。我是工行的长期客户,符合工行的借款要求,就通过“融e借”申请了4万元的贷款。没想到,仅仅一天,这笔贷款就打到了我的工行卡中。

    这些年,生活风风雨雨,可我和工行之间只有阳光和甜蜜。工行不但每每在关键时刻帮助我,而且它的微信公众号也教给我很多知识,甚至对我不断进行提醒。譬如,它的很多内容,都在提醒一定要珍惜信用。我的一个朋友,就因为有了信用瑕疵,不能够申请工行“融e借”的资金。

    工行的提醒让我明白,信用不但是金融,也是人生。 (董路)

    每到关键时刻,都有工行助我

    留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尤其常见于山水国画之中。通过留白,不仅能恰到好处地展示水、云、风、雾等飘逸灵动的美,还能使构图协调余裕,避免铺陈太满所带来的压抑感。这种留白的艺术手法,比起浓墨重彩,更能彰显国画含蓄内敛、清新雅致。正是因为留白,才使得国画有了无尽的张力,产生出一种朦胧丰盈的美。

    留白,既是一种艺术美学,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古人云:“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事物盛到了极致必然会走向衰落,因此,我们才要懂得留白。仓促间人至中年,体会了太多的世情冷暖、浮世沧桑。岁月带走了曾经的青春飞扬、风华正茂,却也留下了宝贵的人生哲思、心灵感悟——人生需要留白。

    感情需要留白。路窄时留一步,味浓时减一筹。常言道,距离产生美。爱侣之间如胶似漆、朋友之间亲密无间,这些固然是人之常情,但太过贴近的关系容易产生精神摩擦,进而使得感情生出罅隙。懂得留白的意义,就会让彼此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与距离感。这拉开的不远不近的距离,即是双方的“心理缓冲带”,让彼此在这里调试心境,宽容地看待对方的小瑕疵,不断积累交往中留存的“小确幸”。正是这些微小却实在的幸福与快乐,才成就了爱情的地老天荒、友谊的地久天长。感情的温度,太过炙热,容易灼伤彼此;太过高冷,容易淡漠彼此。这份感情的留白,则让温度适中,彼此都会觉得舒服放松,不至于太过腻味或漠然。

    心灵需要留白。《菜根谭》中有句名言:“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这是一份“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从容。在红尘羁旅修行中,实在不需要把过多的人和事邀请至我们的生命中来,从而让自己的

    生活变得喧嚣繁芜、拥挤不堪。留白,是一种安静与丰富。安静,是为了心平气和地与自己灵魂对话,修一树菩提光阴。丰富,则是为了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在悠然的时光中,与花草凝眸、与书墨同雅、与山水共悦、与琴歌同舞。这一场心灵的盛宴,即是留白所带来最大的“福利”了。这份心灵的留白,让我们随遇而安、从容优雅。

    处事需要留白。曾国藩有句名言 :“ 有 福 不 可 享 尽 ,有 势 不 可 使尽”。这就是说:为人处世要低调谦逊、宜知进退,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嚣张跋扈、自绝后路。这既是一种留白,也是一种惜福。人生在世,名利之心不可过盛。在利欲熏心之下,必然会不择手段、贪婪无比。一旦被欲望绑架了灵魂,必将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一旦恶贯满盈,罄竹难书,想回头已无岸。处事的留白,正是要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条可以全身而退的“后路”。

    说话也需要留白。话到七分,酒至微醺。这才是不完而美的至高境界。即使自己得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三分的余地,不仅是给别人留下退路,也是给自己留下善念。事不可做得太绝,话不可说得太满,这份留白是对“道”的敬畏,对“理”的遵从。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人生的留白,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心态,亦是一种生活美学、处世艺术。懂得人生的留白,才能保持一份淡定平和、悠游自在的闲适心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人生中的留白,是为了让我们更加从容优雅地前行,更加熨帖妥善地安置好我们的身心,不负这红尘羁旅的一场修行。

    听歌手莫西子诗的一首歌《要死就死在你手里》:“不是你亲手点燃的,那就不叫火焰。不是你亲手摸过的,那就不叫宝石……”歌声和歌词同时打动了我。瞬间,心被某种东西击中。那种东西,叫作——爱情。

    我这个年龄,很难被爱情打动了。爱情不过是瞬间绽放的烟花,早就消散在匆促的岁月中。可是,我分明听到一个声音在对我说:有一种爱情,不遥远,不玄妙,就在你我之间。

    彝族歌手莫西子诗讲述过他的爱情故事,他竟然是用一把杂草追到了美丽的女友。他当导游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女孩。有一天,他想约见这个女孩,但什么礼物都没带,他觉得这样不妥,就在路边采了一束杂草。见到女孩,他把杂草拿出来说:“给,送一束杂草给你!”女孩很开心地说,只要是你给的都是最好的。

    因为喜欢,因为爱,他送的杂草也比玫瑰还美。正像莫西子诗的歌里唱的那样:“不是你亲手点燃的,那就不叫火焰。不是你亲手摸过的,那就不叫宝石。”因为你,所有的东西才有了温度,有了色彩,有了感情。就如同那些价值连城的珍宝,其实它的价值更在于千年时光里留下的故事,它承载着漫长的岁月里无尽的回忆。越是久远的东西,留下的记忆越多,越有无法估量的价值,因为人的情感融入里面了。

    再珍贵的宝石,如果没有你抚摸过,它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罢了。再普通的东西,因为是你给的,所以千金难买。

    我想起朋友给我讲过的一件事:她的祖母去世后,家人找出老人家珍藏了一辈子的一个枣红色小木盒,大家以为里面一定藏着传家宝。可打开来看,发现不过是一条白色的蚕丝巾。家人恍然明白,老人珍藏的是她的爱情,她的丈夫早逝,白丝巾是他留给她的念想,类似定情物。小木盒的主人经常在里面放樟脑丸,可是白丝巾经历了多年的岁月风尘,已经泛黄,而且丝线松懈脆弱,仿佛一张老去的脸,沧桑沉重,好像一抖开就会化为灰尘一样。这个东西,对别人来说没有半点价值,但却是老人一生的最爱。因为爱情,你给的一切都是最好的。

    每个人大概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把心上人送的东西当作至宝,藏得好好的。他写的一封情书,她藏在枕头底下,晚上家人睡下,她悄悄拿出来,一遍遍读,一边读,一边笑,然后把薄薄的信纸贴在胸口,甜甜蜜蜜地想念那个人。她送的一条领带,他总是舍不得戴,藏在衣橱里。每次打开衣橱,看到那条领带,他都会笑笑,就像见到她的笑脸一样。

    我想,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你给的都是最好的。因为爱你,你给的一棵草,就是我的整个春天;你给的一片云,就是我的整个天空。

    571.生死由命

    公元1086年九月丙辰日,宰相司马光病逝,享年68岁。司马光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撰有中国首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病重期间,仍操劳于国家大事,周围人劝他休息,司马光说:“生死,命也。”逝世后,宋哲宗和皇太后痛哭不已。首都市民“罢市往吊,画其像,家置一本,饮食必祝焉。”

    572.扇舞芭蕉

    公元1087年七月,大臣文彦博上疏宋哲宗:“昨天陛下在皇宫紫宸殿接见辽国大使并在垂拱殿设宴款待,左右侍者手中拿的都是纸扇或芭蕉扇,值不了几个钱。这些东西本是民间百姓所用,几位陪宴大臣和辽使都看得真真切切,十分感慨。皇上啊,您节俭得如尧舜一样,这事得让史官记载一下。”皇上诏准。

    573.唐诗流行

    公元1087年九月十五日,宋哲宗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论语》。学习结束后,皇上在皇宫宴请宰相、大臣及授课专家。席间,皇上亲书唐诗分赠诸位大臣。可见,宋时唐诗已经风行。

    574.以德服人

    两国纷争唯有靠实力说话,其余都是瞎扯。面对契丹的咄咄逼人和西夏的蠢蠢欲动,北宋君臣一厢情愿地幻想着用儒家的“以德服人”来化解纠纷。公元1087年九月,翰林学士苏轼上疏说:“臣闻善用兵者,先服其心,次屈其力,则兵易解而功易成。若不服其心,惟力是恃,则战胜而寇愈深。”书生气十足。

    575.太后叮嘱

    公元1088年三月,垂帘听政的北宋皇太后在东宫召见翰林学士苏轼。太后问:“你任现职前是啥职务?”苏轼答:“汝州团练副使。”太后问:“你知道你为何升职这么快吗?”苏轼答:“那是您老人家抬举。”太后说:“不关我事。”苏轼说:“那是哲宗皇帝看重我。”太后说:“也不是。”苏轼说:“那应该是大臣举荐我。”太后摇头否认。苏轼紧张地说:“我洁身自好,可没有行贿啊!”皇太后认真地说:“我早想告诉你,重新起用你是已故神宗皇帝的意思。你被贬时,神宗皇帝每次看到你的奏折或文章都感叹‘奇才奇才’。可惜还没等召你回京他就去世了。”苏轼听罢失声痛哭,皇太后与左右也流下了眼泪。

    会见结束时,太后赐茶,语重心长地对苏轼说:“你一定要专心辅佐哲宗皇帝,别辜负神宗皇帝的一片苦心!”苏轼拜谢而出。

    (老白)

    A16 2017.5.9 星期二 编辑 刘稳 校对 马骁 E-mail:[email protected]天天副刊

    你给的都是最好的

    人生也需要留白□袁方(河南平顶山)

    □马亚伟(河北保定)

    作者:刘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