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贾臻 校对:高迎 组版:李琮 石碑凹古寨...

1
2013 5 2 日 星期四 编辑:贾臻 校对:高迎 组版:李琮 09 15 千石高位 应该说公孙瓒还是很够意思的, 他把刘备留在自己的阵中,暂时给了 他一个“别部司马”的位置,让他统领 原有的部众,算是给了他一个能够勉 强挡风遮雨的地方。 刘备见到公孙瓒,仿佛又回到当 年那逃课、打鸟、泡妞的美好时光。 他看着公孙大哥强大的骑兵队伍,顿 感安心了不少。 初平二年( 公元 191 年 )十一月, 青州黄巾军三十万入寇渤海,公孙瓒 率领两万步骑混合编队,在东光县迎 击,大破敌军,斩首三万多人,缴获车 重数万辆。黄巾败军南逃渡河,公孙 瓒强力追击,于河畔又杀死数万人, 河水为赤,另生擒七万多人,车甲财 物不可胜数。 这是公孙瓒成名的一战,此战之 后,他被拜为奋武将军,封蓟侯,威震 河北,正式跃入强手之林。 至于刘备,他在此战中应该没什么 表现,否则《蜀书》上早就大书特书了。 初平三年( 公元 192 年 ),河北两 大势力决战于广宗东面的界桥。 刘备在公孙瓒与袁绍的往来征 战中,并未扮演什么重要角色,只能 在后方搞搞后勤、土木建设之类的 事。不过刘备倒也没闲着,他很认真 地四处串门子、交朋友,为自己充实 人脉。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刘备 先后收了两个在历史上都留下名字 的角色,一个成为他之后创业的重 要伙伴,另一个却因命运无常而分 道扬镳。 伙伴叫赵云,无缘的叫田豫。 赵云,字子龙,常山国真定县人, 身长八尺,雄壮威武,相貌堂堂。常 山当时在公孙瓒治下,赵云率部众前 来投奔。刘备对这位英气逼人的年 轻人相当欣赏,便施展过人的亲和力 向赵云套近乎,后来在刘备被公孙瓒 指派为青州远征军副手时,也就顺便 将赵云给带上了,让他主管骑兵。 至于田豫,列位可能就不那么熟 悉了,但不熟悉并不等于不重要,他 后来成为曹魏的北疆重臣,对于平定 鲜卑、乌丸都颇有战功,官至并州刺 史、卫尉。 镜头转回刘备。 公孙瓒派田楷、刘备进军青州, 经过初平三年一整年与袁绍大军的 奋战,大致上控制了平原国到齐国一 带的地域。公孙瓒相当够意思,先让 刘备当了一阵子平原县令,等他打了 几场仗、积累了一些功劳后,马上将 他升为平原相。 相信刘备收到任命书时一定感 动得想哭,自涿郡起兵以来七年,历 经无数生死交关、存亡荣辱,当官弃 官数次,率领一众弟兄手刃黄巾贼 子无数,终于老天开眼,让他踏上了 这个“二千石”的位置。虽然这只是 公孙瓒私署的官职,但无论如何,他 终于有了一个可以端得上台面的名 头了。 从今以后,悉数天下群雄,也该 有他刘玄德了,他终于可以和其他方 镇平起平坐。 当然,刘备也没忘记辛苦跟随自 己的弟兄。刚升为平原相,便马上任 命关羽和张飞为别部司马,统领平原 国下的部队。 汉字身世小档案 发是义项最多的汉字之一,由 两个意思完全不同的繁体字“發”和 “髪”转化而来。 ■读作“”的“发”字的一切引 申义都由开始投掷棒或者射箭这个本 义而来。 ■ 髪的本义是狗脖子上的长毛。 ■ 初次成婚的夫妻称结发夫妻, 将夫妻二人剪下的头发绾在一起,表 示永远同心相爱。 发是义项最多的汉字之一,不过 其繁体字则是不同的两个字,意思完 全不一样:發,髪。 先说“發”的甲骨文字形①,这是 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两只脚,下面手持 一根棒,会意为手持着棒,助跑后将棒 投掷出去,或者会意为持棒前进。金 文字形②,左边添加了一张弓,右边的 下部是一只手,手上面是一根棒或一 支箭,左右两侧是两只脚。整个字形 会意,恰如《说文解字》的解释: “發,射 发也。”就是开始射箭的意思。小篆字 形③,变成了上下结构,两只脚移到最 上部,其余部分跟金文字形相似。 发当量词用,如“一发炮弹”,是由古 代射礼规定的射箭次数引申而来。古时 常常举行射礼,每人射三次,每次射四支 箭,因此射十二箭称作一发。读作“”的 “发”字的一切引申义都由开始投掷棒 或者射箭这个本义而来。 再说“髪”,读作“”,金文字形 ④,字形很奇特,也是一个会意字:右 边是首字,上面是头发和头皮,下面 是眼睛,用以代表头部;左边是一只 犬。 “髪”的本义是头发,但其实“髪” 是指狗脖子上的长毛,这才是用犬和 首来会意的准确解释。《说文解字》收 录的古文字形⑤,和金文字形接近,意 义却明白得多。右边是页,人头部的 形状;左边是爻,交叉在一起的样子, 因此会意为头上交错的头发之意。 小篆字形⑥,字形变化很大,上面是 “髟( biāo )”,长发飘飘的样子;下面添 加了一个声符“犮 ”,这个声符是 指犬奔跑的样子,还是跟甲骨文字形 中的犬有关系。 “發”和“髪”简化后使 用同一个“发”字,最初造字的思维方 式以及二者的区别已完全失去了。 《说文解字》: “髪,根也。”段玉裁 依据《玉篇》等更正为“头上毛也”。 古代地理书说: “山以草木为发。”因 此“髪”又引申为山上的草木。初次 成婚的夫妻称结发夫妻,汉代苏武 诗: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这一 称谓源自古人婚礼上的仪式,据宋人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男女入 洞房对拜完毕,坐在床上,“男左女 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段、钗子、木 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把夫妻二 人剪下的头发绾在一起,表示永远同 心相爱。 12 12 金文 小篆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古文 《端木子贡:儒商祖师》 ★作者: 安之忠 林锋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彼时》 ★作者: 莫里斯 · 葛雷兹曼(英) ★翻译: 徐懿如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端木子贡被公认为中国儒商的祖师,是“义利合 一”的儒商文化的创始人。 子贡在拜入孔子门下前,就已经在列国经商。但也 正是这段经历让他认识到,商人“唯利是图”,很容易沦 为“小人”,做“君子”却是子贡从小的人生追求。端木子 贡已经去世2000多年,但他创立的儒商和儒商文化,正 被今天的中华商人发扬光大…… 《彼时》是英籍澳大利亚作家莫里斯 · 葛雷兹曼《往事》 《彼时》《此景》《余声》四部曲的第二本书。 在二战时期的波兰,11岁的犹太孤儿菲力克斯和6 岁的波兰小女孩塞尔达终于从去往纳粹集中营的火车 上逃了下来,然而,无衣无食又不敢露面的他们又能坚 持多久?最终,他们被善良的农妇杰尼娅收留,当他们 以为可以开始美好生活的时候,灾难却突然降临了…… 《里斯本夜车》 ★作者: 帕斯卡 · 梅西耶(瑞士) ★翻译: 赵英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为柏林自由大学的哲学教授,小说家。本书 是他的第三本小说,自2004年出版以来,全球销量高 达 250 万册。 本书讲述了一个寻找自我的故事:中年教师戈列格 里斯无意间发现葡萄牙作家普拉多的随笔《文字炼金 师》,他被书中充满哲思的文字吸引,毅然抛下井然有序 的生活,开始探索心灵、寻找生命终极答案的旅程。 《味道:第一宗罪》 ★作者: 梁文道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贪吃”被列 为七宗罪之首。在作者笔下,吃喝满 足了人类口腹之欲的同时,它还与音 乐、民族、教养、情色甚至善恶都有千 丝万缕的联系。人类因贪吃被驱除出 伊甸园,背负原罪,却为自己创造了另 一个天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石碑凹古寨 石碑凹村位于孟津县常袋镇东南4公里处,据传,唐代时村 西北的榆树岭曾为武则天的避暑花园。村名原为“宣武”,北宋 时开国元勋石守信看中这块风水宝地,此处逐渐形成石家墓群, 多处立起高大的墓碑,村名遂改为石碑凹。 石碑凹村村民以张姓为主。明朝初年,张家先人由山西迁 到孟津县朝阳镇,后至清朝雍正元年( 公元 1723 年 ),张氏十一 世祖张绍述迁到石碑凹村,成为石碑凹村张姓的始祖。张氏家 族世代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砥节砺行,在清朝时有多人为官。 石碑凹村三面环沟,所处地形为半岛状,而古寨位于一处低 洼地带,四周的土崖成为守护寨子的天然屏障。 石碑凹古寨的防御设施堪称强大。据原村委会主任张元庆 介绍,寨子以前有东西寨门,四周由寨墙包围,墙上分布着 7 个防 御炮楼和寨垛,寨门由专人把守。以前,寨子的南部有两条通往 外界的地道,如遇匪患,地道内可住人,也可由此逃生。如今,虽 然地道口已坍塌,但是内部通道依然保存完好。此外,在院墙上 零散分布了小堡楼,形成了又一道防御线,让整个寨子固若金汤。 以前的寨子分为南北两个宅院,中间为街道,南北宅院各 自通连。这些宅院由张氏族人从清雍正年间至民国时期陆续 修建。 目前,寨中保存较好的宅院有 10 所,均为北边的宅院,其为 四合院式建筑、三进式院落。院内的前厅、过厅立柱粗壮,楹有 联,楣挂匾,窗镂空,门上多雕有牡丹、兰花、竹子、人物等图案, 房顶的飞禽走兽砖雕随处可见,多处宅院的后院两侧有保存完 好的绣楼。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宅院的后面均有砖拱靠山窑一 字排开,现存有 30 多孔,每孔深约 12 米、高约 3.5 米。 本报首席记者 曾宪平 记者 鲁博 特约记者 郑战波 文/图 藏风聚气古韵存 三进式院落 百年老树 百年老树 石碑凹村现存的石保兴墓神道碑 古寨全貌 古寨全貌 屋顶的脊兽

Transcript of 编辑:贾臻 校对:高迎 组版:李琮 石碑凹古寨...

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编辑:贾臻 校对:高迎 组版:李琮深 读 09

读 家

15千石高位

应该说公孙瓒还是很够意思的,他把刘备留在自己的阵中,暂时给了他一个“别部司马”的位置,让他统领原有的部众,算是给了他一个能够勉强挡风遮雨的地方。

刘备见到公孙瓒,仿佛又回到当年那逃课、打鸟、泡妞的美好时光。他看着公孙大哥强大的骑兵队伍,顿感安心了不少。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十一月,青州黄巾军三十万入寇渤海,公孙瓒

率领两万步骑混合编队,在东光县迎击,大破敌军,斩首三万多人,缴获车重数万辆。黄巾败军南逃渡河,公孙瓒强力追击,于河畔又杀死数万人,河水为赤,另生擒七万多人,车甲财物不可胜数。

这是公孙瓒成名的一战,此战之后,他被拜为奋武将军,封蓟侯,威震河北,正式跃入强手之林。

至于刘备,他在此战中应该没什么表现,否则《蜀书》上早就大书特书了。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河北两大势力决战于广宗东面的界桥。

刘备在公孙瓒与袁绍的往来征战中,并未扮演什么重要角色,只能在后方搞搞后勤、土木建设之类的事。不过刘备倒也没闲着,他很认真地四处串门子、交朋友,为自己充实人脉。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刘备先后收了两个在历史上都留下名字的角色,一个成为他之后创业的重要伙伴,另一个却因命运无常而分道扬镳。

伙伴叫赵云,无缘的叫田豫。赵云,字子龙,常山国真定县人,

身长八尺,雄壮威武,相貌堂堂。常山当时在公孙瓒治下,赵云率部众前来投奔。刘备对这位英气逼人的年轻人相当欣赏,便施展过人的亲和力向赵云套近乎,后来在刘备被公孙瓒

指派为青州远征军副手时,也就顺便将赵云给带上了,让他主管骑兵。

至于田豫,列位可能就不那么熟悉了,但不熟悉并不等于不重要,他后来成为曹魏的北疆重臣,对于平定鲜卑、乌丸都颇有战功,官至并州刺史、卫尉。

镜头转回刘备。公孙瓒派田楷、刘备进军青州,

经过初平三年一整年与袁绍大军的奋战,大致上控制了平原国到齐国一带的地域。公孙瓒相当够意思,先让刘备当了一阵子平原县令,等他打了几场仗、积累了一些功劳后,马上将他升为平原相。

相信刘备收到任命书时一定感动得想哭,自涿郡起兵以来七年,历经无数生死交关、存亡荣辱,当官弃官数次,率领一众弟兄手刃黄巾贼子无数,终于老天开眼,让他踏上了这个“二千石”的位置。虽然这只是公孙瓒私署的官职,但无论如何,他终于有了一个可以端得上台面的名头了。

从今以后,悉数天下群雄,也该有他刘玄德了,他终于可以和其他方镇平起平坐。

当然,刘备也没忘记辛苦跟随自己的弟兄。刚升为平原相,便马上任命关羽和张飞为别部司马,统领平原国下的部队。

汉字身世小档案■ 发是义项最多的汉字之一,由

两个意思完全不同的繁体字“發”和“髪”转化而来。

■ 读作“fā”的“发”字的一切引申义都由开始投掷棒或者射箭这个本义而来。

■ 髪的本义是狗脖子上的长毛。■ 初次成婚的夫妻称结发夫妻,

将夫妻二人剪下的头发绾在一起,表示永远同心相爱。

发是义项最多的汉字之一,不过其繁体字则是不同的两个字,意思完全不一样:發,髪。

先说“發”的甲骨文字形①,这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两只脚,下面手持一根棒,会意为手持着棒,助跑后将棒投掷出去,或者会意为持棒前进。金文字形②,左边添加了一张弓,右边的下部是一只手,手上面是一根棒或一支箭,左右两侧是两只脚。整个字形会意,恰如《说文解字》的解释:“發,射发也。”就是开始射箭的意思。小篆字形③,变成了上下结构,两只脚移到最上部,其余部分跟金文字形相似。

发当量词用,如“一发炮弹”,是由古代射礼规定的射箭次数引申而来。古时常常举行射礼,每人射三次,每次射四支箭,因此射十二箭称作一发。读作“fā”的

“发”字的一切引申义都由开始投掷棒或者射箭这个本义而来。

再说“髪”,读作“fà”,金文字形④,字形很奇特,也是一个会意字:右边是首字,上面是头发和头皮,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头部;左边是一只犬。“髪”的本义是头发,但其实“髪”是指狗脖子上的长毛,这才是用犬和首来会意的准确解释。《说文解字》收录的古文字形⑤,和金文字形接近,意义却明白得多。右边是页,人头部的形状;左边是爻,交叉在一起的样子,因此会意为头上交错的头发之意。小篆字形⑥,字形变化很大,上面是

“髟(biāo)”,长发飘飘的样子;下面添加了一个声符“犮(bá)”,这个声符是指犬奔跑的样子,还是跟甲骨文字形中的犬有关系。“發”和“髪”简化后使用同一个“发”字,最初造字的思维方式以及二者的区别已完全失去了。

《说文解字》:“髪,根也。”段玉裁依据《玉篇》等更正为“头上毛也”。古代地理书说:“山以草木为发。”因此“髪”又引申为山上的草木。初次成婚的夫妻称结发夫妻,汉代苏武诗:“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这一称谓源自古人婚礼上的仪式,据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男女入洞房对拜完毕,坐在床上,“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段、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把夫妻二人剪下的头发绾在一起,表示永远同心相爱。

1212②金文 ③小篆①甲骨文

④金文 ⑥小篆⑤古文

《端木子贡:儒商祖师》

★作者:安之忠 林锋★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彼时》

★作者:莫里斯·葛雷兹曼(英)★翻译:徐懿如★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端木子贡被公认为中国儒商的祖师,是“义利合一”的儒商文化的创始人。

子贡在拜入孔子门下前,就已经在列国经商。但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认识到,商人“唯利是图”,很容易沦为“小人”,做“君子”却是子贡从小的人生追求。端木子贡已经去世2000多年,但他创立的儒商和儒商文化,正被今天的中华商人发扬光大……

《彼时》是英籍澳大利亚作家莫里斯·葛雷兹曼《往事》《彼时》《此景》《余声》四部曲的第二本书。

在二战时期的波兰,11岁的犹太孤儿菲力克斯和6岁的波兰小女孩塞尔达终于从去往纳粹集中营的火车上逃了下来,然而,无衣无食又不敢露面的他们又能坚持多久?最终,他们被善良的农妇杰尼娅收留,当他们以为可以开始美好生活的时候,灾难却突然降临了……

《里斯本夜车》

★作者:帕斯卡·梅西耶(瑞士)★翻译:赵英★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为柏林自由大学的哲学教授,小说家。本书是他的第三本小说,自2004年出版以来,全球销量高达250万册。

本书讲述了一个寻找自我的故事:中年教师戈列格里斯无意间发现葡萄牙作家普拉多的随笔《文字炼金师》,他被书中充满哲思的文字吸引,毅然抛下井然有序的生活,开始探索心灵、寻找生命终极答案的旅程。

《味道:第一宗罪》

★作者:梁文道★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贪吃”被列为七宗罪之首。在作者笔下,吃喝满足了人类口腹之欲的同时,它还与音乐、民族、教养、情色甚至善恶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因贪吃被驱除出伊甸园,背负原罪,却为自己创造了另一个天堂。

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

石碑凹古寨

石碑凹村位于孟津县常袋镇东南4公里处,据传,唐代时村西北的榆树岭曾为武则天的避暑花园。村名原为“宣武”,北宋时开国元勋石守信看中这块风水宝地,此处逐渐形成石家墓群,多处立起高大的墓碑,村名遂改为石碑凹。

石碑凹村村民以张姓为主。明朝初年,张家先人由山西迁到孟津县朝阳镇,后至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张氏十一世祖张绍述迁到石碑凹村,成为石碑凹村张姓的始祖。张氏家族世代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砥节砺行,在清朝时有多人为官。

石碑凹村三面环沟,所处地形为半岛状,而古寨位于一处低洼地带,四周的土崖成为守护寨子的天然屏障。

石碑凹古寨的防御设施堪称强大。据原村委会主任张元庆介绍,寨子以前有东西寨门,四周由寨墙包围,墙上分布着7个防御炮楼和寨垛,寨门由专人把守。以前,寨子的南部有两条通往外界的地道,如遇匪患,地道内可住人,也可由此逃生。如今,虽然地道口已坍塌,但是内部通道依然保存完好。此外,在院墙上零散分布了小堡楼,形成了又一道防御线,让整个寨子固若金汤。

以前的寨子分为南北两个宅院,中间为街道,南北宅院各自通连。这些宅院由张氏族人从清雍正年间至民国时期陆续修建。

目前,寨中保存较好的宅院有10所,均为北边的宅院,其为四合院式建筑、三进式院落。院内的前厅、过厅立柱粗壮,楹有联,楣挂匾,窗镂空,门上多雕有牡丹、兰花、竹子、人物等图案,房顶的飞禽走兽砖雕随处可见,多处宅院的后院两侧有保存完好的绣楼。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宅院的后面均有砖拱靠山窑一字排开,现存有30多孔,每孔深约12米、高约3.5米。

本报首席记者 曾宪平 记者 鲁博 特约记者 郑战波文/图

藏风聚气古韵存

三进式院落

百年老树百年老树

石碑凹村现存的石保兴墓神道碑

古寨全貌古寨全貌

屋顶的脊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