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编辑/宫其芳 程安琪 2020年6月24日 星期三 指明“后疫情时代” … ·...

1
新华社北京 6月 23日电 综合新 华社驻欧洲国家记者报道:22日晚,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 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 会主席冯德莱恩,指出中方愿同欧方携 手努力,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更 加稳健成熟,迈向更高水平。 欧洲多国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提 出的中欧“要做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两 大力量”“要做推动全球发展繁荣的两 大市场”“要做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 治理的两大文明”三点重要主张,为推 动“后疫情时代”欧中关系在合作中扩 大共同利益指明了方向。 加强战略合作 应对全球挑战 葡萄牙前外交部长安东尼奥·马丁 斯·达克鲁斯说,和平与稳定是经济社 会实现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欧盟国家 关心“后疫情时代”国际关系走向。 习近平主席关于中欧关系发展的重要主 张是中国现行对欧政策的强化,是推动 欧中发展更高水平关系“非常积极的标 志”。欧中双方加强战略合作,有助于改 善全球治理,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克罗地亚前外交部长马特·格拉尼 奇认为,加强与中国合作,是欧盟维护 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欧 洲发展繁荣的最好保证。当前新冠疫 情蔓延,正是宣示团结的良好时机,团 结在欧中关系中已被证明非常重要。 中国是欧盟真诚的伙伴,推动欧中关系 迈向更高水平对欧盟和中国都将是有 益的。 波兰前驻上海总领事塞尔韦斯特· 沙法什表示,对欧盟和中国来说,合作 始终是主旋律,没有对抗冲突的理由。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点主张非常重要,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后疫情时代”,欧中 双方应更好利用各自优势,相互尊重, 在深化合作中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推动 欧中关系更加成熟稳健,迈向更高水 平,为全球合作树立榜样。 保持市场开放 推动绿色发展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高级研究员贝 特霍尔德·库恩说,欧盟和中国作为全 球重要经济体,双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推 动全球经济早日复苏。除加快推进投 资协定外,双方还可在绿色发展、气候 变化等领域加强合作。相信随着双方 交流和合作的展开,欧中伙伴关系将得 到进一步发展。 西班牙皇家学院道德与政治科 学学院成员、经济学家拉蒙·塔马梅 斯认为,持续的疫情,使欧中深化合 作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欧中保 持相互市场开放、推动自由贸易,将 帮助重启因疫情而停滞的经济,双方 应考虑一项自由贸易协定,以给双边 贸易带来更大灵活性。塔马梅斯对 欧盟领导人抓住机遇与中国深化合 作表示乐观。 罗马尼亚政治评论家卡罗尔·罗曼 表示,经贸合作是欧中关系的重要支 柱,通过尽快达成投资协定、加强投资 贸易以推动“后疫情时代”经贸合作,对 提升欧中关系意义重大,这是一条能够 为双方带来和平、合作和繁荣的正确道 路。欧中双方愿意就实质性问题进行 商谈,表明均有意愿实实在在地推动欧 中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坚持多边主义 完善全球治理 希腊学者、欧洲研究国际中心欧 洲 -中 国 项 目 负 责 人 乔 治·措 戈 普 洛 斯 认为,习近平主席的主张令人对欧中 关系的未来感到乐观。欧盟和中国都 维护多边主义并愿意合作。双方之间 交流越多,彼此之间了解就会越深 入。双方都表明,决心共同寻找前进 的道路。 法国作家、中国问题专家索尼娅· 布雷斯莱认为,欧盟和中国互为全面战 略伙伴,合作远大于竞争,双方需要以 互利共赢的方式合作发展,巩固共同坚 持的多边主义共识。习近平主席关于 发展中欧关系的重要主张着眼维护全 球和平稳定、推动全球发展繁荣和完善 全球治理,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 念下为推动欧中关系发展做出的重要 规划。 奥地利中国数据分析研究中心 主席亚历山大·韦尔策说,新冠疫情 令国际社会正在经历“零时刻”。越 来越多的声音呼吁以这场全球公共 卫生危机为起点,采取联合、明智和 协调步骤,对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和 治理体系进行根本性变革。当前世 界需要强大而坚定的多边主义推动 力,而欧洲与中国的合作是合乎逻辑 的选择。 指明“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再出发方向 欧洲多国人士积极评价习近平主席视频会见欧盟 领导人时关于发展中欧关系的重要主张 “我无法呼吸!” 这是 2014年 7月埃里克·加纳临 死时绝望的呼喊,也是 2020年 5月乔 治·弗洛伊德离世前最后的哀号。 时隔近6年重复上演的这一幕, 让美国民众在愤怒之余,也陷入深深 的恐惧与绝望:当白人警察动辄“锁 喉”长达数分钟,对黑人的惨叫如出一 辙置若罔闻时,他们有充分的理由害 怕下一个不能呼吸的会是自己! 总是唱着“人权” “平等”高调的美 国,实际上一直是以财产、肤色论人权的 国家。马丁·路德·金发出“我有一个梦 想”的呼喊已有近60年,现实中一幕幕 对平等自由梦想的扼杀却在持续上演。 联合国特别报告指出,美国执法 当局杀害和残暴虐待非洲裔的事件数 量依然惊人,而且很少受到追究。《美 国健康杂志》一项研究显示,非洲裔男 性因警察执法致死的可能性,比白人 男性高出近3倍。美利坚大学反种族 主义研究和政策中心主任伊布拉姆· 肯迪说: “美国一直处在白人至上恐怖 主义的危机之中。” 不仅仅是在执法领域,系统性种 族歧视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痼疾。目 前正在美国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就像 一面放大镜,将种族歧视带来的恶果 以更加悲剧的形式呈现出来,非洲裔 受到疫情“不成比例打击”的状况极为 普遍。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公布 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5月 13日,美国 新冠肺炎致死病例中非洲裔占 22.4%, 明显高于其在总人口中 12.5%的比例。 在美国一些政客的价值观词典里, “人权”确实存在,但其享用者是白人、 精英阶层和资本利益集团。英国《卫 报》网站刊文指出, “泰坦尼克号撞击冰 山沉没的时候,妇女和儿童首先被保护 和救助;但是在新冠病毒面前,美国却 是富人和权势群体优先获救”。在被质 疑许多普通民众为何连一个检测的机 会都没有时,美国一些政客竟然堂而皇 之地表示: “这就是人生……” “人命可以无足轻重,权贵金袋不 能空瘪。”疫情中超 200万人感染、12万 多人死亡的重大人权灾难,就是美国权 贵资本利益集团将政治、经济需要置于 民众生命安全之上,错失遏制病毒传播 的最佳时机造成的。曾记否,得克萨斯 州副州长丹·帕特里克公开表示,他“宁 愿死也不愿看到公共卫生措施损害美 国经济”,赞同以老年人的生命为代价 “冒险重启美国经济”。于是乎,美国的 “残酷资本主义”特征在疫情期间暴露 无遗,老年人、少数族裔和无家可归者 等弱势群体陷入悲惨境地。 这样一个以资本霸权欺压本国民 众人权的国家,又怎么可能以诚心善 意对全世界讲人权呢?长期以来,美 国一些政客在世界各地强行兜售所谓 “普世价值”,不过是把“人权”当成攻 击他国的大棒,干的全是侵犯别国主 权的霸权勾当,带去的只有战火与血 泪。他们坦承: “之前不是说伊拉克有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吗?结果伊拉克没 有,但我们却发动了战争!” 一出出颠倒黑白的闹剧,让人们 眼前浮现出世界版“膝盖锁喉”事件的 画面: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倒 在地上“奄奄一息”,跪压在其脖子上 的,就是自诩为“世界灯塔”的美国。 看看吧,这就是美国一些政客的 真面目:表面上将“自由”“人权”“上 帝”时时挂在嘴头上,暗地里却把自 私、霸权、 “魔鬼”埋藏在心中。 新华社北京 6月 23日电 (记 者)外交部欧洲司司长王鲁彤23日表 示,日前举行的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 领导人会晤体现了中欧相互支持、携手 合作、支持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多边 主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积极意 愿,增进了双方理解与互信,为中欧全 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注入强劲 动力。 “本次会晤是中方领导人同新一届 欧盟机构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也是中 国同欧盟之间今年上半年最重要的活 动。”王鲁彤说,双方领导人就抗击新冠 肺炎疫情、国际形势、中欧关系、各领域 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等 广泛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沟通,达成 一系列重要共识,充分体现了中欧关系 的战略性、全面性、互利性。 会晤的主要成果之一是为中欧投 资协定谈判注入动力。“双方一致认为 中欧经贸合作互惠互利,期待早日达成 一项全面、平衡、高水平的投资协定。” 王鲁彤说,双方领导人一致认为,今年 应克服困难,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以显示双方推进中欧关系和维护开放 型世界经济的雄心。 会晤还宣布即将签署中欧地理标 志协定。王鲁彤介绍说,该协定去年 底已完成谈判,中方已完成内部审批 程序,欧方也即将完成。“双方将在不 远的将来正式签署,这一协定为加强 双方高水平、有特色的产品保护提供 了契机。” 在谈到共同应对疫情时,王鲁彤 说,中欧将继续加强政策沟通协调,在 抗疫物资供应、新发传染病防治、疫苗 研发等领域加强合作,全力支持世界卫 生组织,积极开展对非洲三方抗疫合 作。“双方将加强经济复苏合作,包括加 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中欧和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 在中欧就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 易、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达成的共 识方面,王鲁彤表示,双方将继续加强 在世贸组织问题上的合作,共同维护世 界多边贸易体制。 此外,据王鲁彤介绍,双方将加快 商谈制定新一份中欧科研创新合作路 线图,并欢迎对方参与各自科研项目; 在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领域合作方 面,双方强调应继续加强双多边合作, 促进绿色和高质量复苏。 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强劲动力 —外交部官员介绍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成果 新华社北京 6月 23日电 (记 者)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3日在例行记 者会上说,中印两国边防部队于6月22 日在边境地区举行了第二次军长级会 谈,这也是6月15日加勒万河谷事件发 生后的首次军长级会谈。 赵立坚说,此次会谈的举行,表明 中印双方希望通过对话磋商妥处分 歧、管控事态、缓和局势。会谈期间, 双方在第一次军长级会谈共识基础 上,就当前边境管控中的突出问题坦 率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同意采取必要 措施,推动事态降温。双方还同意将 保持对话,共同致力于促进边境地区 的和平与安宁。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 中印边防部队举行军长级会谈 同意推动事态降温 新华社北京 6月 23日电 (记 者)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3日同俄罗斯 外长拉夫罗夫、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中 俄印外长视频会晤。 王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给世界 带来一系列复杂变化。建设和平稳定、开 放多元、合作共赢的“后疫情”世界,符合 各国共同利益,契合时代发展要求。 王毅就加强中俄印合作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二是加 强抗疫合作,携手战胜疫情。三是完善合作 机制,形成三方合力。支持俄方举办首次中 俄印防长会晤,提升防务安全合作水平。 王毅强调,中俄印同为坚持战略自主 的大国,我们应把握好三国互为伙伴、互 为机遇的总体合作态势,从助力三国发展 振兴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共同利益出 发,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好双边关系中存 在的敏感因素,维护好相互关系大局。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印度外长苏 杰生表示,俄中印均坚定支持多边主义 和多极化,主张国际关系应当基于公认 的国际法准则。 拉夫罗夫作为轮值主席进一步表 示,个别国家出于狭隘私利,试图破坏以 联合国为中心的战后国际秩序,无端挑 动地缘政治矛盾,动辄对别国实施制裁, 保护主义不断上升。面对挑战,三国要 团结一致,保持战略沟通,深化抗疫合 作,加强在多边机制下的沟通协调,支持 世卫组织在全球抗疫中发挥领导作用, 推进“后疫情”经济复苏合作,共同维护 全球和平、繁荣与稳定。 王毅出席中俄印外长视频会晤 “顾不上吃午饭,连续工作10小 时”“放弃休整,长途跋涉前往高原地区 交流疫情防控经验”……当下,一支支 来自中国的抗击疫情医疗专家队伍,在 各国疫情防控的艰难时刻选择“逆行” 而至。 “消化道穿孔患者,需要尽快手 术。”疫情期间,在中国援摩洛哥医疗队 拉西迪亚医疗分队的急诊室,很可能接 触到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这给队员们的 常规医疗救助带来挑战。对他们来说, 这种考验不仅是业务上的,还是心理上 的。病情不容耽误,中国医生做好自我 防护后,为患者进行了急诊手术。谈起 中国医疗队的表现,一位当地医务人员 深情地说:“中国医生的敬业和坚守让 我深受感动!” 22场交流会、19次培训会、12家医 疗机构,变换的是地点,不变的是中国 医疗专家组成员忙碌的身影和当地民 众翘首以盼的面孔。5月23日,中国医 疗专家组抵达秘鲁首都利马,顾不上旅 途劳累和时差带来的不适,抵达次日就 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两周时间里,他们 奔波忙碌在抗疫一线,向当地民众和医 护人员分享抗疫经验。 秘鲁医护人员的信任令专家组成员 印象深刻。交流会上,与会者踊跃提问, 征询抗疫建议和治疗方案,会议经常一 再延时。在专家组的工作日程上,起初 并没有安排走访秘鲁南部城市阿雷基 帕 ,但 这 个 地 处 海 拔 近 2400 米 高 原 地 区 的城市疫情严重,当地政府恳请专家组 为该市阻击疫情把脉,分享抗疫经验。 诚挚邀请、倾听建议、表示感谢,秘鲁民 众对中国专家组的信任溢于言表。 面对肆虐的疫情,在非洲的多支中 国医疗队全力投入到当地的抗疫行动 之中,用坚守书写共同抗疫的答卷。在 布隆迪,专家组成员们制作的短视频, 在当地网络平台推送,用直观生动的形 式让更多人了解防疫知识;在圣多美和 普林西比(圣普),中国医疗专家组在有 限时间内,密集开展培训和实地考察, 手把手进行实操教学;在苏丹,中国第 35批援苏丹医疗队与中国援苏丹抗疫 医疗专家组在喀土穆“会师”,共同携手 助力苏丹疫情防控。此情此景,在苏丹 卫生高官塔乌尔眼中,如同“沙漠里的 绿洲”。 行胜于言,中国医疗专家们用实际 行动为各国抗击疫情作出了积极贡 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7日发布的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 书指出,中国目前已向27个国家派出 29 支 医 疗 专 家 组 ,已 经 或 正 在 向 150 个 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 中国将始终与各国同进退、共患难,就 如一位刚果(布)政府官员说的那样: “困难时才知谁是真朋友。” 行胜于言,中国目前已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 “困难时才知谁是真朋友” 本报记者 孙琦 抗疫锐观察 在美国一些政客的价值观 词典里,“人权”确实存在,但其 享用者是白人、精英阶层和资本 利益集团。美国一些政客在世 界各地强行兜售所谓“普世价 值”,不过是把“人权”当成攻击 他国的大棒,干的全是侵犯别国 主权的霸权勾当,带去的只有战 火与血泪。 视频制作 胡延华 视频编辑 魏晓妹 当地时间 6月 21日,我 第10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 分队圆满完成联南苏团赋予 的4条补给线施工任务。该 任务共耗时7个月,道路总长 486公里,连接南苏丹 3个州 和上百个城镇,通车后将会 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 力,便于联南苏团对偏远地 区实施人道主义救援。左图 为道路施工现场。 康建辉 3 2020年6月24日 星期三 版面编辑/宫其芳 程安琪 新华社北京 6月 23日电 (记 者明达、邹多为 )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 话会特别会议22日举行开幕式。会议 以视频方式举行,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 部主办,主题为“携手共建新时代中阿命 运共同体”。特别会议为期3天,阿拉伯 国家 60多位政党领导人与会。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在开 幕式中首先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贺信, 并表示中阿领导人高度重视发展双方战 略伙伴关系,支持深化中阿政党交往。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愿同阿方政党一 道,增进战略互信与合作,共同应对疫情 挑战,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公平正义,推 动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 阿方领导人表示,完全赞同习近平 总书记在贺信中对阿中战略伙伴关系 的积极评价,坚定支持中方在涉疆、涉 港等事务上的政策立场,反对外部势 力干涉中国内政,期待双方加强交流 互鉴,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政党 力量。 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特别会议举行 宋涛宣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 E-ma il:jfjbg [email protected]

Transcript of 版面编辑/宫其芳 程安琪 2020年6月24日 星期三 指明“后疫情时代” … ·...

Page 1: 版面编辑/宫其芳 程安琪 2020年6月24日 星期三 指明“后疫情时代” … · 洲-中国项目负责人乔治·措戈普洛斯 认为,习近平主席的主张令人对欧中

●●●●● ● ●●●●●●● ● ●●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欧洲国家记者报道:22 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出中方愿同欧方携手努力,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迈向更高水平。

欧洲多国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欧“要做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两大力量”“要做推动全球发展繁荣的两大市场”“要做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两大文明”三点重要主张,为推动“后疫情时代”欧中关系在合作中扩大共同利益指明了方向。

加强战略合作

应对全球挑战

葡萄牙前外交部长安东尼奥·马丁斯·达克鲁斯说,和平与稳定是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欧盟国家关心“后疫情时代”国际关系走向。习近平主席关于中欧关系发展的重要主张是中国现行对欧政策的强化,是推动欧中发展更高水平关系“非常积极的标志”。欧中双方加强战略合作,有助于改善全球治理,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克罗地亚前外交部长马特·格拉尼奇认为,加强与中国合作,是欧盟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欧洲发展繁荣的最好保证。当前新冠疫情蔓延,正是宣示团结的良好时机,团结在欧中关系中已被证明非常重要。中国是欧盟真诚的伙伴,推动欧中关系迈向更高水平对欧盟和中国都将是有益的。

波兰前驻上海总领事塞尔韦斯特·沙法什表示,对欧盟和中国来说,合作始终是主旋律,没有对抗冲突的理由。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点主张非常重要,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后疫情时代”,欧中双方应更好利用各自优势,相互尊重,在深化合作中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推动欧中关系更加成熟稳健,迈向更高水平,为全球合作树立榜样。

保持市场开放

推动绿色发展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高级研究员贝特霍尔德·库恩说,欧盟和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双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早日复苏。除加快推进投资协定外,双方还可在绿色发展、气候

变化等领域加强合作。相信随着双方交流和合作的展开,欧中伙伴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西班牙皇家学院道德与政治科学学院成员、经济学家拉蒙·塔马梅斯认为,持续的疫情,使欧中深化合作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欧中保持相互市场开放、推动自由贸易,将帮助重启因疫情而停滞的经济,双方应考虑一项自由贸易协定,以给双边贸易带来更大灵活性。塔马梅斯对欧盟领导人抓住机遇与中国深化合作表示乐观。

罗马尼亚政治评论家卡罗尔·罗曼表示,经贸合作是欧中关系的重要支柱,通过尽快达成投资协定、加强投资贸易以推动“后疫情时代”经贸合作,对提升欧中关系意义重大,这是一条能够为双方带来和平、合作和繁荣的正确道路。欧中双方愿意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商谈,表明均有意愿实实在在地推动欧中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坚持多边主义

完善全球治理

希腊学者、欧洲研究国际中心欧

洲-中国项目负责人乔治·措戈普洛斯认为,习近平主席的主张令人对欧中关系的未来感到乐观。欧盟和中国都维护多边主义并愿意合作。双方之间交流越多,彼此之间了解就会越深入。双方都表明,决心共同寻找前进的道路。

法国作家、中国问题专家索尼娅·布雷斯莱认为,欧盟和中国互为全面战略伙伴,合作远大于竞争,双方需要以互利共赢的方式合作发展,巩固共同坚持的多边主义共识。习近平主席关于发展中欧关系的重要主张着眼维护全球和平稳定、推动全球发展繁荣和完善全球治理,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为推动欧中关系发展做出的重要规划。

奥地利中国数据分析研究中心主席亚历山大·韦尔策说,新冠疫情令国际社会正在经历“零时刻”。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以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为起点,采取联合、明智和协调步骤,对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和治理体系进行根本性变革。当前世界需要强大而坚定的多边主义推动力,而欧洲与中国的合作是合乎逻辑的选择。

指明“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再出发方向—欧洲多国人士积极评价习近平主席视频会见欧盟

领导人时关于发展中欧关系的重要主张

“我无法呼吸!”

这是2014年7月埃里克·加纳临

死时绝望的呼喊,也是2020年5月乔

治·弗洛伊德离世前最后的哀号。

时隔近6年重复上演的这一幕,

让美国民众在愤怒之余,也陷入深深

的恐惧与绝望:当白人警察动辄“锁

喉”长达数分钟,对黑人的惨叫如出一

辙置若罔闻时,他们有充分的理由害

怕下一个不能呼吸的会是自己!

总是唱着“人权”“平等”高调的美

国,实际上一直是以财产、肤色论人权的

国家。马丁·路德·金发出“我有一个梦

想”的呼喊已有近60年,现实中一幕幕

对平等自由梦想的扼杀却在持续上演。

联合国特别报告指出,美国执法

当局杀害和残暴虐待非洲裔的事件数

量依然惊人,而且很少受到追究。《美

国健康杂志》一项研究显示,非洲裔男

性因警察执法致死的可能性,比白人

男性高出近3倍。美利坚大学反种族

主义研究和政策中心主任伊布拉姆·

肯迪说:“美国一直处在白人至上恐怖

主义的危机之中。”

不仅仅是在执法领域,系统性种

族歧视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痼疾。目

前正在美国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就像

一面放大镜,将种族歧视带来的恶果

以更加悲剧的形式呈现出来,非洲裔

受到疫情“不成比例打击”的状况极为

普遍。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公布

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美国

新冠肺炎致死病例中非洲裔占22.4%,

明显高于其在总人口中12.5%的比例。

在美国一些政客的价值观词典里,

“人权”确实存在,但其享用者是白人、

精英阶层和资本利益集团。英国《卫

报》网站刊文指出,“泰坦尼克号撞击冰

山沉没的时候,妇女和儿童首先被保护

和救助;但是在新冠病毒面前,美国却

是富人和权势群体优先获救”。在被质

疑许多普通民众为何连一个检测的机

会都没有时,美国一些政客竟然堂而皇

之地表示:“这就是人生……”

“人命可以无足轻重,权贵金袋不

能空瘪。”疫情中超200万人感染、12万

多人死亡的重大人权灾难,就是美国权

贵资本利益集团将政治、经济需要置于

民众生命安全之上,错失遏制病毒传播

的最佳时机造成的。曾记否,得克萨斯

州副州长丹·帕特里克公开表示,他“宁

愿死也不愿看到公共卫生措施损害美

国经济”,赞同以老年人的生命为代价

“冒险重启美国经济”。于是乎,美国的

“残酷资本主义”特征在疫情期间暴露

无遗,老年人、少数族裔和无家可归者

等弱势群体陷入悲惨境地。

这样一个以资本霸权欺压本国民

众人权的国家,又怎么可能以诚心善

意对全世界讲人权呢?长期以来,美

国一些政客在世界各地强行兜售所谓

“普世价值”,不过是把“人权”当成攻

击他国的大棒,干的全是侵犯别国主

权的霸权勾当,带去的只有战火与血

泪。他们坦承:“之前不是说伊拉克有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吗?结果伊拉克没

有,但我们却发动了战争!”

一出出颠倒黑白的闹剧,让人们

眼前浮现出世界版“膝盖锁喉”事件的

画面: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倒

在地上“奄奄一息”,跪压在其脖子上

的,就是自诩为“世界灯塔”的美国。

看看吧,这就是美国一些政客的

真面目:表面上将“自由”“人权”“上

帝”时时挂在嘴头上,暗地里却把自

私、霸权、“魔鬼”埋藏在心中。

人权与霸权

——

美国疫情的背后③

■张晓君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王宾)外交部欧洲司司长王鲁彤 23 日表示,日前举行的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体现了中欧相互支持、携手合作、支持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多边主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积极意愿,增进了双方理解与互信,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本次会晤是中方领导人同新一届

欧盟机构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也是中

国同欧盟之间今年上半年最重要的活动。”王鲁彤说,双方领导人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形势、中欧关系、各领域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等广泛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沟通,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充分体现了中欧关系的战略性、全面性、互利性。

会晤的主要成果之一是为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注入动力。“双方一致认为中欧经贸合作互惠互利,期待早日达成一项全面、平衡、高水平的投资协定。”

王鲁彤说,双方领导人一致认为,今年应克服困难,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以显示双方推进中欧关系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雄心。

会晤还宣布即将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王鲁彤介绍说,该协定去年底已完成谈判,中方已完成内部审批程序,欧方也即将完成。“双方将在不远的将来正式签署,这一协定为加强双方高水平、有特色的产品保护提供了契机。”

在谈到共同应对疫情时,王鲁彤说,中欧将继续加强政策沟通协调,在抗疫物资供应、新发传染病防治、疫苗研发等领域加强合作,全力支持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开展对非洲三方抗疫合作。“双方将加强经济复苏合作,包括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中欧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

在中欧就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达成的共识方面,王鲁彤表示,双方将继续加强在世贸组织问题上的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多边贸易体制。

此外,据王鲁彤介绍,双方将加快商谈制定新一份中欧科研创新合作路线图,并欢迎对方参与各自科研项目;在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领域合作方面,双方强调应继续加强双多边合作,促进绿色和高质量复苏。

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强劲动力——外交部官员介绍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成果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温馨)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2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印两国边防部队于 6月 22日在边境地区举行了第二次军长级会谈,这也是 6月 15日加勒万河谷事件发

生后的首次军长级会谈。赵立坚说,此次会谈的举行,表明

中印双方希望通过对话磋商妥处分歧、管控事态、缓和局势。会谈期间,双方在第一次军长级会谈共识基础

上,就当前边境管控中的突出问题坦率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同意采取必要措施,推动事态降温。双方还同意将保持对话,共同致力于促进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

中印边防部队举行军长级会谈 同意推动事态降温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伍岳)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 23日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中俄印外长视频会晤。

王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给世界带来一系列复杂变化。建设和平稳定、开放多元、合作共赢的“后疫情”世界,符合各国共同利益,契合时代发展要求。

王毅就加强中俄印合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二是加强抗疫合作,携手战胜疫情。三是完善合作

机制,形成三方合力。支持俄方举办首次中俄印防长会晤,提升防务安全合作水平。

王毅强调,中俄印同为坚持战略自主的大国,我们应把握好三国互为伙伴、互为机遇的总体合作态势,从助力三国发展振兴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共同利益出发,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好双边关系中存在的敏感因素,维护好相互关系大局。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印度外长苏杰生表示,俄中印均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多极化,主张国际关系应当基于公认

的国际法准则。拉夫罗夫作为轮值主席进一步表

示,个别国家出于狭隘私利,试图破坏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战后国际秩序,无端挑动地缘政治矛盾,动辄对别国实施制裁,保护主义不断上升。面对挑战,三国要团结一致,保持战略沟通,深化抗疫合作,加强在多边机制下的沟通协调,支持世卫组织在全球抗疫中发挥领导作用,推进“后疫情”经济复苏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和平、繁荣与稳定。

王毅出席中俄印外长视频会晤

“顾不上吃午饭,连续工作 10 小时”“放弃休整,长途跋涉前往高原地区交流疫情防控经验”……当下,一支支来自中国的抗击疫情医疗专家队伍,在各国疫情防控的艰难时刻选择“逆行”而至。“消化道穿孔患者,需要尽快手

术。”疫情期间,在中国援摩洛哥医疗队拉西迪亚医疗分队的急诊室,很可能接触到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这给队员们的常规医疗救助带来挑战。对他们来说,这种考验不仅是业务上的,还是心理上的。病情不容耽误,中国医生做好自我防护后,为患者进行了急诊手术。谈起中国医疗队的表现,一位当地医务人员深情地说:“中国医生的敬业和坚守让我深受感动!”

22场交流会、19次培训会、12家医疗机构,变换的是地点,不变的是中国医疗专家组成员忙碌的身影和当地民

众翘首以盼的面孔。5月 23日,中国医疗专家组抵达秘鲁首都利马,顾不上旅途劳累和时差带来的不适,抵达次日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两周时间里,他们奔波忙碌在抗疫一线,向当地民众和医护人员分享抗疫经验。

秘鲁医护人员的信任令专家组成员印象深刻。交流会上,与会者踊跃提问,征询抗疫建议和治疗方案,会议经常一再延时。在专家组的工作日程上,起初并没有安排走访秘鲁南部城市阿雷基帕,但这个地处海拔近2400米高原地区的城市疫情严重,当地政府恳请专家组为该市阻击疫情把脉,分享抗疫经验。诚挚邀请、倾听建议、表示感谢,秘鲁民众对中国专家组的信任溢于言表。

面对肆虐的疫情,在非洲的多支中国医疗队全力投入到当地的抗疫行动之中,用坚守书写共同抗疫的答卷。在布隆迪,专家组成员们制作的短视频,

在当地网络平台推送,用直观生动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防疫知识;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圣普),中国医疗专家组在有限时间内,密集开展培训和实地考察,手把手进行实操教学;在苏丹,中国第35批援苏丹医疗队与中国援苏丹抗疫医疗专家组在喀土穆“会师”,共同携手助力苏丹疫情防控。此情此景,在苏丹卫生高官塔乌尔眼中,如同“沙漠里的绿洲”。

行胜于言,中国医疗专家们用实际行动为各国抗击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6月 7日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目前已向 27 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已经或正在向 150个国家和 4 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中国将始终与各国同进退、共患难,就如一位刚果(布)政府官员说的那样:“困难时才知谁是真朋友。”

行胜于言,中国目前已向27个国家派出 29支医疗专家组—

“困难时才知谁是真朋友”■本报记者 孙 琦

抗疫锐观察

在美国一些政客的价值观词典里,“人权”确实存在,但其享用者是白人、精英阶层和资本利益集团。美国一些政客在世界各地强行兜售所谓“普世价值”,不过是把“人权”当成攻击他国的大棒,干的全是侵犯别国主权的霸权勾当,带去的只有战火与血泪。

浏览相关内容

请扫描二维码

浏览相关视频

请扫描二维码

视频制作:胡延华

视频编辑:魏晓妹

当地时间6月21日,我

第10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

分队圆满完成联南苏团赋予

的4条补给线施工任务。该

任务共耗时7个月,道路总长

486公里,连接南苏丹3个州

和上百个城镇,通车后将会

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

力,便于联南苏团对偏远地

区实施人道主义救援。左图

为道路施工现场。

康建辉摄

3 要 闻 2020年6月24日 星期三版面编辑/宫其芳 程安琪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郑明达、邹多为)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特别会议 22日举行开幕式。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办,主题为“携手共建新时代中阿命运共同体”。特别会议为期 3天,阿拉伯国家60多位政党领导人与会。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在开幕式中首先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并表示中阿领导人高度重视发展双方战略伙伴关系,支持深化中阿政党交往。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愿同阿方政党一道,增进战略互信与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挑战,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

阿方领导人表示,完全赞同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对阿中战略伙伴关系的积极评价,坚定支持中方在涉疆、涉港等事务上的政策立场,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期待双方加强交流互鉴,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政党力量。

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特别会议举行宋涛宣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