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學生不論在美國或是加拿大的醫師國考中,表現 鑑往知來-參 … ·...

1
校園報導 NDMC Campus 源遠季刊 2009 31冬季號 54 55 冬季號 312009 源遠季刊 校園報導 NDMC Campus 我國近年來如火如荼地進行醫學教育改革,主要的方向包含 「問題導向式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打破傳統醫 學教育中以各專業科目( discipline )為主軸的教學方式,改以「器官- 系統( organs-system )」的整合方式授課、加入畢業後一般醫學教育 post-graduate year PGY ),甚至朝學士後醫學的方向調整課程 等等。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作為一個今天仍在學校求學中的醫學 生,我一直很希望透過師長們的角度,來理解課程設計、變革的核 心理念,並藉此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本次研討會由台北醫學大學、輔仁大學醫學院,以及努力籌設醫學系中的義守大學醫學院共同 舉辦。共有三個場次,我有幸參加6/10於義守大學醫學院舉辦的最後一個場次。除了感受到主辦單位 的用心,對醫學教改也有進一步的認識,收穫非常豐富。 6/10 的活動,上午為三場專題演講,下午則為小組討論。專題演講的主題及講者分別為「 The medical curricular reform in north America Peter Harasym教授)」、「A demonst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medical curriculum in Taiwan (賴春生院長)」、「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s in medical education (蔡淳娟主任)」,其中我最有興趣的是加拿大University of Calgary Harasym教授的演講。這個題目主要在介紹一個並未在台灣發展的課程模式:臨床表現導向式課程 clinical presentation-based curriculum CPC )。 Harasym教授的演講內容完整而精采。台灣的醫學教育 改革相對於西方世界而言甚晚開始,而且本質上是跟隨西方 的腳步移動。他一開始先介紹了西方醫學教育改革的演進過 程,我才因此知道,原來本文一開始提到的幾項台灣醫學教育 改革重點,其實在西方都早已開始實施,有些概念甚至都已經 被修正過了。他一一分析過去發展過的各種課程模式,最後才 介紹CPC 。這種課程模式的概念類似「拼圖」:如果我們要拼 一盒兩百片的拼圖,大部分的人都會先看著拼圖完成後的原 圖,按圖拼一兩次後,才會嘗試完全不看圖盲拼。醫學知識浩 瀚無垠且日新月異,但是病人的臨床表現卻不太因為年代的差 異而有巨大的改變。 CPC正是利用這種概念,讓學生們先學會 辨識臨床症狀,再由此整體的症狀一片一片拼出疾病由鑑別 診斷到治療、預後的各個細節。 這樣的概念幾乎和我國目前流行的PBL課程相反。 PBL程的討論通常從其中一個枝節切入,討論出造成此症狀的各 種可能原因,再一一排除。這樣的學習如果有好的引導,必定 能使學生學到較多的可能疾病,然而也比CPC花費更多時間, 同時,如果缺乏好的導引,更可能浪費時間在不必要的討論 上,這點確實是接受PBL課程的我們曾遇到的困境。我對加拿 大的醫學教育不甚熟悉,但對美國的醫學教育略知一二,因此 Q&A的時間便請教Harasym教授:「CPC感覺會是一個相當 鑑往知來-參加2009國際醫學 教育學術研討會有感 文/ 谷大為 M104 現作大字報雖簡陋,報告內容可不含糊 汪志雄教授(M74)受邀分享本院醫學系近 年教改狀況 有效的教育方式,不知道是否曾用美國的醫師國考 USMLE )來檢視其成效?」他回答:「加拿大的學 生約只有四分之一參加美國醫師國考,但在Calgary 的學生不論在美國或是加拿大的醫師國考中,表現 皆十分傑出。」他甚至表示:「有很多人認為美國的 醫學教育獨步全球,我可不認為!」這點讓我十分 驚訝,但在認識這樣一個新的課程架構之後,卻能 夠理解。 下午的小組討論亦十分有趣,邀請了包括本 院汪志雄系主任在內的多位醫學校院課程改革的 重要執行者分享改革的過程。本院醫學系參考哈 佛大學醫學院所發展的「縱向式課程( longitudinal care program LCP )」在場亦引起許多友校老師的 興趣,由於我剛好是今年LCP課程試辦的參與者, 汪主任便邀請我發表意見。 LCP目前是本系在五年 clerkship之外的一個額外課程選擇,主要的目的 是希望醫學生能透過直接和主治醫師學習,長期 照顧、追蹤一位或數位病人。我至今仍認為LCP一個理想性很高,且能收穫甚多的課程模式,他不 但能使學生提早認識自己未來的工作方式、學習培 養良好的醫病關係,更可能有類似前述CPC課程的 pattern recognition的效果,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 習辨識重要的疾病及處理方式。但是我也認為,這 樣的課程必須要指導的老師及學生投入更多的時 間與熱忱,同時要設計出更客觀的評分方式。 對於其他各校的課程改革,現場最讓各校感興趣的是陽明大學醫學系實施的「多元發展實習選 修」,此課程中,醫六的學生不但有九個月的時間可任意選擇國內任何教學醫院實習,更有四個月的 時間可任意選擇包括「實驗室研究」、「國際醫療(如至印度拉達克服務)」、「海外醫學實習(如至美 國哈佛、杜克等知名大學附設醫院實習)」,甚至參與醫學課程改革的研究等。如此多元的課程,皆 算在六年級的實習成績中。不久之前,我在醫學生聯合會所舉辦的見實習分享會已聽過陽明的同學 介紹他們的課程,只是沒想到,陽明大學在這樣的課程設計背後,還有一套理論支持:就該系陳震寰 系主任表示,陽明大學創校的原因之一,便是要培育公費醫師,對較偏遠落後的地區進行服務。而在 台灣本土的醫療品質逐漸提昇之後,這樣的服務便延伸至海外。 事實上,由於我國特殊的政治環境,「全民外交」已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其中「醫療外交」更是 其中的要項;本院的教學醫院,三軍總醫院,近年代訓友邦甘比亞醫師,便是展現友好邦誼的表現。 此外,由於全世界的交流日益頻繁,文化適切性( cultural competency )已成為先進國家新一波醫學教 育改革的重點之一。 我認為,如果能於學生(包含醫、牙、藥、護、公衛等各系)在學時期,透過本校 特殊的地位,補助學生至非洲或南美洲邦交國短期(一至兩個月)見、實習;或主動爭取一定名額予本 院學生於畢業時轉服「外交替代役」,不但能展現我國與友邦之良好關係,培養學生國際觀及文化競 爭力,更能增加本校課程之多元性,甚至能成為本校的特色之一。 高雄榮總對醫學教育非常重視,本次很快地批准了我參與此活動的假單。參與本次研討會不但 讓我進一步認識西方醫學教育對台灣的影響、北美醫學教育的變革以及差異,也讓我檢視自己在醫 學院的學習,是否已足以面對未來的挑戰。這次活動中,上午最後一場演講,我有幸為Harasym教授 一對一現場翻譯,對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經驗。 感謝: 來高雄實習尚未滿一個月,卻讓我常常感受到南部師長及民眾的熱情。本次豐富的活動照片感 謝義守大學醫學院院辦室提供,可參考網址: http://www2.isu.edu.tw/interface/showdoc.php?dept_id=12&levelid=6151&dept_mno=83 分享參與本系首屆LCP試辦課程之心得感想。 2009醫學教育研討團體照

Transcript of 的學生不論在美國或是加拿大的醫師國考中,表現 鑑往知來-參 … ·...

Page 1: 的學生不論在美國或是加拿大的醫師國考中,表現 鑑往知來-參 … · 汪志雄教授(M74)受邀分享本院醫學系近 年教改狀況 有效的教育方式,不知道是否曾用美國的醫師國考

校園報導NDMC Campus

* 源遠季刊 2009 第31期 冬季號

54 55

冬季號 第31期 2009 源遠季刊 *

校園報導NDMC Campus

我國近年來如火如荼地進行醫學教育改革,主要的方向包含

「問題導向式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打破傳統醫學教育中以各專業科目(discipline)為主軸的教學方式,改以「器官-系統(organs-system)」的整合方式授課、加入畢業後一般醫學教育(post-graduate year,PGY),甚至朝學士後醫學的方向調整課程等等。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作為一個今天仍在學校求學中的醫學

生,我一直很希望透過師長們的角度,來理解課程設計、變革的核

心理念,並藉此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本次研討會由台北醫學大學、輔仁大學醫學院,以及努力籌設醫學系中的義守大學醫學院共同

舉辦。共有三個場次,我有幸參加6/10於義守大學醫學院舉辦的最後一個場次。除了感受到主辦單位的用心,對醫學教改也有進一步的認識,收穫非常豐富。

6/10的活動,上午為三場專題演講,下午則為小組討論。專題演講的主題及講者分別為「The medical curricular reform in north America(Peter Harasym教授)」、「A demonst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medical curriculum in Taiwan(賴春生院長)」、「The management of changes in medical education(蔡淳娟主任)」,其中我最有興趣的是加拿大University of Calgary,Harasym教授的演講。這個題目主要在介紹一個並未在台灣發展的課程模式:臨床表現導向式課程

(clinical presentation-based curriculum, CPC)。Harasym教授的演講內容完整而精采。台灣的醫學教育

改革相對於西方世界而言甚晚開始,而且本質上是跟隨西方

的腳步移動。他一開始先介紹了西方醫學教育改革的演進過

程,我才因此知道,原來本文一開始提到的幾項台灣醫學教育

改革重點,其實在西方都早已開始實施,有些概念甚至都已經

被修正過了。他一一分析過去發展過的各種課程模式,最後才

介紹CPC。這種課程模式的概念類似「拼圖」:如果我們要拼一盒兩百片的拼圖,大部分的人都會先看著拼圖完成後的原

圖,按圖拼一兩次後,才會嘗試完全不看圖盲拼。醫學知識浩

瀚無垠且日新月異,但是病人的臨床表現卻不太因為年代的差

異而有巨大的改變。CPC正是利用這種概念,讓學生們先學會辨識臨床症狀,再由此整體的症狀一片一片拼出疾病由鑑別

診斷到治療、預後的各個細節。

這樣的概念幾乎和我國目前流行的PBL課程相反。PBL課程的討論通常從其中一個枝節切入,討論出造成此症狀的各

種可能原因,再一一排除。這樣的學習如果有好的引導,必定

能使學生學到較多的可能疾病,然而也比CPC花費更多時間,同時,如果缺乏好的導引,更可能浪費時間在不必要的討論

上,這點確實是接受PBL課程的我們曾遇到的困境。我對加拿大的醫學教育不甚熟悉,但對美國的醫學教育略知一二,因此

在Q&A的時間便請教Harasym教授:「CPC感覺會是一個相當

鑑往知來-參加2009國際醫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有感

文/谷大為 M104

▲ 現作大字報雖簡陋,報告內容可不含糊

▲ 汪志雄教授(M74)受邀分享本院醫學系近年教改狀況

有效的教育方式,不知道是否曾用美國的醫師國考

(USMLE)來檢視其成效?」他回答:「加拿大的學生約只有四分之一參加美國醫師國考,但在Calgary的學生不論在美國或是加拿大的醫師國考中,表現

皆十分傑出。」他甚至表示:「有很多人認為美國的

醫學教育獨步全球,我可不認為!」這點讓我十分

驚訝,但在認識這樣一個新的課程架構之後,卻能

夠理解。

下午的小組討論亦十分有趣,邀請了包括本

院汪志雄系主任在內的多位醫學校院課程改革的

重要執行者分享改革的過程。本院醫學系參考哈

佛大學醫學院所發展的「縱向式課程(longitudinal care program,LCP)」在場亦引起許多友校老師的興趣,由於我剛好是今年LCP課程試辦的參與者,汪主任便邀請我發表意見。LCP目前是本系在五年級clerkship之外的一個額外課程選擇,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醫學生能透過直接和主治醫師學習,長期

照顧、追蹤一位或數位病人。我至今仍認為LCP是一個理想性很高,且能收穫甚多的課程模式,他不

但能使學生提早認識自己未來的工作方式、學習培

養良好的醫病關係,更可能有類似前述CPC課程的pattern recognition的效果,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辨識重要的疾病及處理方式。但是我也認為,這

樣的課程必須要指導的老師及學生投入更多的時

間與熱忱,同時要設計出更客觀的評分方式。

對於其他各校的課程改革,現場最讓各校感興趣的是陽明大學醫學系實施的「多元發展實習選

修」,此課程中,醫六的學生不但有九個月的時間可任意選擇國內任何教學醫院實習,更有四個月的

時間可任意選擇包括「實驗室研究」、「國際醫療(如至印度拉達克服務)」、「海外醫學實習(如至美

國哈佛、杜克等知名大學附設醫院實習)」,甚至參與醫學課程改革的研究等。如此多元的課程,皆

算在六年級的實習成績中。不久之前,我在醫學生聯合會所舉辦的見實習分享會已聽過陽明的同學

介紹他們的課程,只是沒想到,陽明大學在這樣的課程設計背後,還有一套理論支持:就該系陳震寰

系主任表示,陽明大學創校的原因之一,便是要培育公費醫師,對較偏遠落後的地區進行服務。而在

台灣本土的醫療品質逐漸提昇之後,這樣的服務便延伸至海外。

事實上,由於我國特殊的政治環境,「全民外交」已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其中「醫療外交」更是

其中的要項;本院的教學醫院,三軍總醫院,近年代訓友邦甘比亞醫師,便是展現友好邦誼的表現。

此外,由於全世界的交流日益頻繁,文化適切性(cultural competency)已成為先進國家新一波醫學教育改革的重點之一。 我認為,如果能於學生(包含醫、牙、藥、護、公衛等各系)在學時期,透過本校特殊的地位,補助學生至非洲或南美洲邦交國短期(一至兩個月)見、實習;或主動爭取一定名額予本

院學生於畢業時轉服「外交替代役」,不但能展現我國與友邦之良好關係,培養學生國際觀及文化競

爭力,更能增加本校課程之多元性,甚至能成為本校的特色之一。

高雄榮總對醫學教育非常重視,本次很快地批准了我參與此活動的假單。參與本次研討會不但

讓我進一步認識西方醫學教育對台灣的影響、北美醫學教育的變革以及差異,也讓我檢視自己在醫

學院的學習,是否已足以面對未來的挑戰。這次活動中,上午最後一場演講,我有幸為Harasym教授一對一現場翻譯,對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經驗。

感謝:

來高雄實習尚未滿一個月,卻讓我常常感受到南部師長及民眾的熱情。本次豐富的活動照片感

謝義守大學醫學院院辦室提供,可參考網址:

http://www2.isu.edu.tw/interface/showdoc.php?dept_id=12&levelid=6151&dept_mno=83

▲ 分享參與本系首屆LCP試辦課程之心得感想。

▲ 2009醫學教育研討團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