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項評選 ·...

31
第八屆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項評選 申請表 申請主題 銀光閃耀 悠活長青-跨越生命歷程的公共衛生介入措施 申請單位 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 撰寫者 曾玉玲 聯絡資訊 聯絡人姓名:曾玉玲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辛亥路 3 段 15 號 手機:0979-305482 電話:(02)27335831 轉 245 傳真:(02)27357653 E-mail:[email protected] 申請類別(每份申請表,限勾選單一申請主題): (一)卓越獎: A. 健康城市 1.縣市類 2.鄉鎮市區類 B. 高齡友善城市 1.縣市類 (二) 創新成果獎: A. 健康城市 1.健康政策獎-公共政策 2.健康環境獎-都市規劃與環境建置 3.健康生活獎-健康生活 4.健康永續獎-低碳、綠能永續城市 5.健康產業獎-藝文休閒與創意產業 6.健康心理獎-心理健康促進 7.健康安全獎-城市與社區安全 8.健康平等獎-健康平等 9.健康特色獎-營造健康城市 10.智慧城市獎-資訊科技與技術應用 B. 高齡友善城市 1.敬老獎-敬老與社會融入 2.親老獎-社會參與 3.無礙獎-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 4.暢行獎-交通運輸 5.安居獎-住宅 6.連通獎-通訊與資訊 7.康健獎-社區及健康服務 8.不老獎-工作與志願服務 9.高齡友善特色獎 (三) 傑出貢獻獎: 1.公部門 2.專家學者

Transcript of 第八屆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項評選 ·...

  • 第八屆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項評選 申請表

    申請主題 銀光閃耀 悠活長青-跨越生命歷程的公共衛生介入措施

    申請單位 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

    撰寫者 曾玉玲

    聯絡資訊

    聯絡人姓名:曾玉玲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辛亥路 3段 15號

    手機:0979-305482

    電話:(02)27335831轉 245

    傳真:(02)27357653

    E-mail:[email protected]

    申請類別(每份申請表,限勾選單一申請主題):

    □ (一)卓越獎:

    A. 健康城市

    □1.縣市類 □2.鄉鎮市區類

    B. 高齡友善城市

    □1.縣市類

    ■ (二) 創新成果獎:

    A. 健康城市

    □1.健康政策獎-公共政策 □2.健康環境獎-都市規劃與環境建置

    □3.健康生活獎-健康生活 □4.健康永續獎-低碳、綠能永續城市

    □5.健康產業獎-藝文休閒與創意產業 □6.健康心理獎-心理健康促進

    □7.健康安全獎-城市與社區安全 □8.健康平等獎-健康平等

    □9.健康特色獎-營造健康城市 □10.智慧城市獎-資訊科技與技術應用

    B. 高齡友善城市

    □1.敬老獎-敬老與社會融入 □2.親老獎-社會參與

    □3.無礙獎-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 □4.暢行獎-交通運輸

    □5.安居獎-住宅 □6.連通獎-通訊與資訊

    □7.康健獎-社區及健康服務 □8.不老獎-工作與志願服務

    ■9.高齡友善特色獎

    □ (三) 傑出貢獻獎:

    □1.公部門 □2.專家學者

  • 摘 要

    大安區老年人口比率冠於全國及臺北市,營造高齡友善社區刻不容緩,本

    中心以多年來持續營造健康城市之成果為基礎,透過整合社區資源,跨專業、

    跨部門之合作機制,及邀集社區領袖及社區銀髮族民眾共同參與討論,規劃

    「跨越生命歷程的公共衛生健康服務計畫」,內容兼顧身心功能良好之健康營

    髮族、功能衰退及嚴重失能之長者,包括:客製化長者健康學堂、培訓銀髮體適

    能種子志工、天使有約(志工協助就醫、送餐暖獨居)、創意教材 知識帶著

    走、銀髮族智慧科技運用、暖心服務-獨居長者 愛無礙、衰弱評估-依等級提

    供照護、藍鵲傳愛-居家醫療轉介、輪椅族的石頭湯-輪椅幼兒園等。

    其中長者健康學堂採多元多佈點,於轄區 7 個次分區分別辦理健康促進課

    程,有單次性或系列性質,方便民眾依所需選擇,並提供課程前後之體適能檢

    測,及設立長期監測機制,以鼓勵長者於課程後仍要持續運動;志工部分:培

    訓銀髮體適能種子志工 60 人,104 年志工陪伴獨居長者就醫服務超過 50 人

    次,送餐及麵包計 620 人次。另配合節慶辦理「送年菜活動」及「送健康月餅

    及物資活動」共計 7 次,服務 64 位獨居長者及弱勢族群。暖心服務-獨居長者

    愛無礙:105 年 1-6 月由地段護理師針對獨居長輩提供溫馨專線撥打超過 1,000

    人次,小年夜及大年初二針對無法聯絡的獨居長輩,提供家庭訪視共計 9 人,

    18 人次。針對個案管理收案之長輩提供衰弱評估共完成 331 案,其中無衰弱者

    85 人,有衰弱傾向 182 人,及衰弱者 64 人,並依其衰弱等及提供資源轉介及

    運動手冊;藍鵲傳愛-居家醫療轉介:共轉介社區個案 10 案,並視需要提供收案

    管理。

    在高齡友善城市之政策推動上,本中心依據 TOWS 分析結果及渥太華憲章所提

    出之五大行動綱領,依高齡長者內在能力三個不同階段研擬各項介入策略,使長

    者「在功能良好或穩定階段」、「功能衰退階段」及「嚴重失能階段」均能的得

    到適切友善的健康照護服務,使每位長者均能達到其生命歷程中最佳功能之發

    揮,朝向健康老化及活躍老化的境界。

  • 目 錄

    壹、 背景說明 ................................................................................................................... 5

    貳、 推動策略及創新服務 .............................................................................................. 8

    參、 跨部門合作機制 ..................................................................................................... 20

    肆、 市民的參與機制與參與度 .................................................................................... 21

    伍、 執行成果與創新作為 ............................................................................................. 23

    陸、結語與建議 ............................................................................................................. 29

    圖目錄

    圖 1 民國 90-104年全國、臺北市及大安區老年人口比率之變化 .............................................. 5

    圖 2 民國 99-103年度 臺北市自殺死亡個案及自殺長者比率..................................................... 7

    圖 3 「跨越生命歷程的社區照護」架構圖 .................................................................................. 10

    圖 4 拜訪里內關鍵人物及合作夥伴 .............................................................................................. 11

    圖 5 臺北市大安區運動團體一覽表掛於中心網頁供查詢 .......................................................... 12

    圖 6 大安區健走地圖 ...................................................................................................................... 12

    圖 7 於大安區 7個次分區分別辦理長者健康促進活動,提升可近性 ....................................... 13

    圖 8 銀髮體適能志工訓練 .............................................................................................................. 15

    圖 9 左圖-志工陪伴獨居長者就醫 右圖-志工送餐給弱勢長者 .............................................. 15

    圖 10 社區悠活站體適能課程精華製成教材 讓知識帶著走 ...................................................... 16

    圖 11 一趟臨櫃 健康加倍 「體適能檢測站」及「雲端健康便利站」 ............................................. 17

    圖 12 護理師家庭訪視時以 i-can電子書提供長者衛教 ........................................................... 17

    圖 13 暖心服務 -獨居長者 愛無礙 .............................................................................................. 18

    圖 14 長者衰弱評估 依等級提供照護 .......................................................................................... 18

    圖 15 藍鵲計畫-聯醫醫護人員與健康服務中心護理師聯訪 ...................................................... 19

    圖 16 本中心志工加入輪椅幼兒園帶活動 .................................................................................... 19

    圖 17 輪椅幼兒園活動情形 ............................................................................................................ 20

    圖 18 主任領軍拜訪社區、里鄰領袖 ............................................................................................ 20

    圖 19 集結社區悠活站體適能課程精華教材 ................................................................................ 24

    圖 20 上課點滴及成果展示 .......................................................................................................... 24

    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62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63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65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66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67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68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69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70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71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72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73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74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75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76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77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78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79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80

  • 圖 21 104年銀光閃耀-樂齡生命故事花園課程之成果展-自畫像.............................................. 25

    圖 22 成果展-學員及家屬共同參與及分享自己的人生繪本故事集........................................... 25

    圖 23 健康存摺紀錄本 .................................................................................................................... 28

    圖 24 運動中心免費資源(左)及健康便利站自我量測(右) ........................................................ 28

    表目錄

    表 1 民國 99-103年臺北市「事故傷害」之死亡比率 ................................................................... 6

    表 2 TOWS分析 .................................................................................................................................... 9

    表 3 104年度高齡友善城市工作會議 ........................................................................................... 11

    表 4 辦理各類跨越生命歷程的長者健康學堂 .............................................................................. 14

    表 5 盤點轄區高齡友善之相關資源 .............................................................................................. 21

    表 6 103年度長青悠活站長者身體功能在健康促進課程介入後之 8個月後之差異分析 ........ 27

    表 7 104年度長青悠活站長者身體功能在健康促進課程介入前後測差異分析 ........................ 27

    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82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83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84file:///D:/105年度業務/社區樂悠活%20重拾快樂心參考資料/健康城市投稿/B9高齡友善特色獎-長青悠活%20銀光閃爍%20(修).doc%23_Toc456160990

  • 5

    壹、 背景說明

    截至 104 年底臺灣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已佔總人口 12.51%(293 萬

    8,579 人),而臺北市為 14.76%(39 萬 9,182 人),是六都老化速度最快

    的直轄市,大安區的老年人口佔大安區總人口數之 17.5%(臺北市大安區

    戶政事務所),是臺北市老年人口最高的銀髮社區,並以超速方式邁進(圖

    1)。大安區面積 11.36 平方公里,人文薈萃,商業發達,交通便捷,高級學

    府林立,為全臺北市第七大區,共 53 個里、1,029 鄰;總人口數計 31 萬

    3,058人,老化指數已達 115.98%。

    圖 1 民國 90-104年全國、臺北市及大安區老年人口比率之變化

    雖然活得長,但不一定更健康。根據統計,60 歲以上的人佔全球死亡

    和疾病總負擔的近四分之一(23%),而老年人面臨的健康問題大都與慢性病

    有關,這些疾病和健康減損的長期負担嚴重影響患者、其家庭、衛生系统和

    經濟發展,且專家預測此種狀況還會加速增長(WHO,2015)。

    內政部統計處「102 年老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國人 55~64 歲及

    65 歲以上者分別有 61%及 81%自訴患有慢性病,而 103 年大安區 10 大死

    因其中有 7 項是慢性疾病,合計佔死亡百分比 68.31%(103 年死因統計年

    報,2015)。老化過程常伴隨衰弱,目前已被許多研究證實衰弱者是失能、

    跌倒、住院、入住機構甚至死亡的高危險群,本中心於 103 年針對收案管理

  • 6

    之 65 歲以上長輩共計 443 人,進行二階段之衰弱評估,發現有「衰弱傾

    向」者佔 39.1%,有「衰弱」問題者佔 22.8%,年齡愈高、慢性病愈多,

    衰弱問題愈嚴重;99 年至 103 年「臺北市死因統計年報」針對臺北市事故

    傷害死亡統計顯示:65 歲以上老人運輸事故及跌倒(落)死亡率遠高於其他

    年齡層(表 1),分別為臺北市老年人事故傷害的第 1 及第 2 大死亡原因,

    101-103 年大安區事故傷害之主要原因即為「跌倒」,佔所有事故傷害死亡

    人數之 38.6%(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衛生統計資料查詢系統),跌倒是老年人

    的重要醫療問題之一,跌倒後會造成個案生理和心理的負擔,提高健康照護

    的成本,有 50%的老年人在跌倒後,不僅造成功能的嚴重惡化,也因為害

    怕再度生跌倒,而導致活動受限,最後可能失去獨立活動的功能。疾病、衰

    弱、跌倒成為長者健康老化之絆腳石,Fried(2001)的研究發現,一旦老人

    出現衰弱症,會較難回復到之前的健康狀況,只有在衰弱症前期,才比較有

    機會回復健康;因此,若能及早偵測,及時給予適當介入,並修正或治療危

    險因子,就可阻止後續疾病或失能狀況。

    表1 民國 99-103 年臺北市「事故傷害」之死亡比率

    死因 年齡層 99 100 101 102 103

    總數 男 女 總數 男 女 總數 男 女 總數 男 女 總數 男 女

    事故傷害

    -運輸

    all 5.9 9.0 3.0 5.6 7.6 3.7 5.7 8.4 3.2 5.6 7.9 3.5 5.3 7.7 3.1

    65-79歲 15.0 20.2 10.7 16.2 22.2 11.3 16.2 20.9 12.5 14.4 20.1 9.9 13.3 15.7 11.4

    80歲以上 20.9 20.9 21.0 21.2 22.3 20.0 19.6 22.1 17.0 28.2 40.1 16.2 22.7 40.3 5.8

    事故傷害

    -跌倒

    all 3.2 5.1 1.4 3.8 5.3 2.4 3.6 5.6 1.7 3.3 5.1 1.6 4.4 6.7 2.3

    65-79歲 11.7 16.6 7.7 9.6 14.8 5.3 9.7 16.3 4.4 8.2 12.2 4.9 8.5 11.6 6.0

    80歲以上 25.3 35.5 14.0 36.0 36.5 35.5 35.0 44.1 25.4 37.3 50.1 24.3 48.5 66.5 31.1

    (單位:每 10萬人口)

    在心理層面,103 年度臺北市 10 大死因中,自殺佔男性第 7 順位,從

    99 至 103 年臺北市死因統計年報均顯示:自殺死亡個案中以 80 歲以上死亡

    率最高,65-79 歲次之,且男性長者自殺死亡之比率遠遠超過女性長者(圖

    2),推論長者年紀老邁,身體功能較差,故自殺行為導致死亡機率高,卻也

    讓周遭的人失去協助的機會。

  • 7

    世界衛生組織(2015)指出:壽命延長所帶來好處有多少,取決於一個關

    鍵因素:健康狀況;而維持規律的身體活動對於高齡者在生理、心理及社會

    等三方面的健康有正面的助益,在生理方面包括血糖及腎上腺素的恆定,睡

    眠品質的提升,此外,在體適能方面,規律從事身體活動有助心肺耐力、肌

    力、關節活動度的提升,而對於平衡及協調能力等之提升有助減少跌倒風險

    因子;心理方面包括立即性的壓力及焦慮感降低,情緒狀態及心理福祉的提

    升,長期的心理效益則有助於憂鬱感的降低,認知功能促進,神經系統的處

    理速度及反應時間的提升,此外透過身體活動的參與能夠提升動作控制能力

    與動作表現,並習得新的動作技能(WHO,1997)。從社會層面來看,從事規

    律身體活動對於老年人具有賦能的效益,除了較能夠獨立自主,在社會角色

    方面較為活躍,與社會文化的結合度提升,因此能夠融入社會較不致於有社

    會孤立的現象,透過身體活動的參與可以提供與他人交誼的機會,擴大個人

    的社會網絡,並且有助於和不同世代的互動,減低關於老化的刻板印象與知

    覺(WHO,1997)。Garatachea 等(2008)在關於身體活動和心理健康的調查

    研究發現,維持動態生活型態的老年人較低身體活動量的老年人有較高的心

    理福祉知覺,證實身體活動與正向的心理功能的關聯性。

    圖 2 民國 99-103年度 臺北市自殺死亡個案及自殺長者比率

  • 8

    大安區老年人口比率冠於臺北市各區及全國平均值,可視為公共衛生政

    策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成就,但對健康服務中心而言卻是一種挑戰,我們「必

    須以最大程度地加強老年人的健康、行動能力、社會參與和安全(WHO,

    2016)」,而這些元素均與體能有關。面對高齡議題,本中心除了針對高齡

    友善城市八大面向之政策積極擬定策略去落實外,並結合社區各項資源,規

    劃高齡友善環境,及針對長者「功能良好」、「衰退」及「失能」三個階

    段,設計及推動具可近性、多元且兼顧身心之健康促進活動,期能讓處於各

    個人生階段之長者均能在自己內在功能之外,擁有最佳之功能發揮,建立銀

    光閃耀,悠活長青的生命體驗,並達到全部長者均能享有健康老化及活躍老

    化之境界。

    貳、 推動策略及創新服務

    在高齡友善城市之政策推動上,本中心依據 TOWS 分析結果(表 2)及渥太

    華憲章所提出之五大行動綱領,並依高齡長者內在能力三個不同階段研擬各項

    介入策略,使長者「在功能良好或穩定階段」,透過健康服務介入措施,能預

    防慢性疾病發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透過友善環境之規畫,並強化其能力提

    升之行為;針對「功能衰退者」除了透過各項評估及介入策略,以期早期發現

    早期控制,協助保持或延緩功能之衰退、以促進其能力提升之行為,代償失

    能;對於失能者,則以管理嚴重慢性疾病、確保有尊嚴的晚年生活,及排除活

    動參與之阻礙,代償失能等介入措施。期能透過各項介入措施,使每位長者均

    能達到其生命歷程中最佳功能之發揮,朝向健康老化及活躍老化(圖 3)。

  • 9

    表 2 TOWS分析

    內部優勢(S)/

    劣勢(W)

    策略

    外部機會(O)/

    威脅(T)

    1. 推動健康城市及高齡友善多年經驗豐富

    2. 政策方向明確支持銀髮照護

    3. 已建置健康便利站雲端服務設備

    4. 中心志工社區服務經驗純熟

    1. 公共衛生團隊專業人力不足

    2. 無專業師資人力 3. 活動空間不足 4. 業務多元且繁雜 5. 跨部門整合不易 6. 辦理提倡尊老意識及代

    間教育活動少

    1. 醫療資源豐富 2. 人口老化冠於全國及北市各

    區 3. 智慧型健康量測設備需求 4. 社區運動團體未能善加利用 5. 轄區民眾運動人口超過 3 次

    /週的比率僅 5 成左右,有3成的民眾運動量少。

    6. 國家政策鼓勵推動活躍老化 7. 轄區三所餐飲學校可提供麵

    包及午餐

    SO1.規劃多元、多佈點之長者健康學堂

    SO2.招募銀髮運動種子志工推廣運動風氣

    SO3.連結銀髮照護通路,增進健康自主管理服務

    SO4.規劃志工參與多元老人服務

    WO1.結合資源辦理長者心靈成長課程

    WO2.可近性高的活動場地 WO3.活動結合多元服務,提

    升參加意願 WO4.設計適切教材,提升學

    習興趣及運動意願 WO5.盤點社區運動資源,廣

    為宣傳與利用 WO6.資源結合,使 1+1>1

    1. 民眾缺乏自主健康管理能力 2. 長者需負擔照顧家庭責任,

    無法持續參加活動 3. 「跌倒」佔長者所有事故傷

    害死亡率第一名 4. 長者應用科技傳遞工具及能

    力有限 5. 失能長者外出就醫困難 6. 坐輪椅長者缺乏運動機會 7. 個案管理收案長者中,有

    62%有衰弱傾向或衰弱問題 8. 部分獨居長者支持系統薄

    弱,每逢佳節倍感孤獨 9. 自殺佔男性十大死因第 7,

    年紀越長死亡率愈高

    ST1.多元行銷提升銀髮族智慧科技運用能力

    ST2.社區化適性教學,發展客製化創意服務

    ST3.結合轄區醫院,建立單一窗口轉介服務

    ST4.天使志工協助就醫及關懷訪視

    ST5.衰弱評估 防範未然 ST6.規劃長者體適能運動及

    防跌衛教 ST7.規劃春節溫馨關懷熱線

    WT1.提升銀髮照護專業知識與技能

    WT2.結合社區閒置空間辦理健康促進活動

    WT3.跨部門合作服務弱勢長輩

    WW

    OO

    TT

    SS

  • 10

    一、 成立「高齡友善城市工作小組」

    (一) 召開跨機關合作交流會議,研議推動策略及檢討計畫執行情形。

    (二) 於每月舉辦之主管及組室會議中檢討計畫執行及改善情形,並依實施

    過程及成果進行相關評價。

    圖 3 「跨越生命歷程的社區照護」架構圖

    介入措施:

    成立「高齡友善城市工作小組」 研議年度工作計畫

    整合社區資源 1+1>1

    客製化長者健康學堂。

    培訓銀髮體適能種子志工

    天使有約-志工協助就醫

    志工送餐暖獨居 跨界結合送關懷

    創意教材 知識帶著走

    銀髮族智慧科技運用 增進健康自主管理

    暖心服務-獨居長者 愛無礙

    衰弱評估 依等級提供照護

    藍鵲傳愛-居家醫療轉介 輪椅族的石頭湯-輪椅幼兒園

    訂定健康公共政策

    創造支持性環境

    發展個人技巧

    強化社區行動力

    調整健康服務方向

    健康老化:跨越生命歷程的公共衛生行動時機

  • 11

    二、 整合轄區內產官學民相關資源 建構高齡友善環境

    (一) 中心主任拜訪各里里長、合作夥伴,宣導高齡友善城市理念與作為。

    表 3 104年度高齡友善城市工作會議

    日期 會議主題 結合單位 相片

    5月7日

    11月17日

    跨機關合作交流會議:研

    議推動策略及檢討計畫

    執行情形。

    大安區公所、大安健康促進協

    會、大安區體育會、大安區龍

    泉里、錦安里、大學里、中華

    基督教祭壇促進總會、大安運

    動中心、中華電信台北營運

    處、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等

    代表,共 16人。

    2月25日

    4月13日

    6月26日

    工作會議 :「銀光閃耀

    樂齡生命故事繪本」計

    畫執行及改善討論會議

    大安社區大學、金甌女中、大

    安健康促進協會等代表,共 7

    人。

    4月29日

    11月18日

    工作會議:「社區長者健

    康促進改善方案-『躍』

    動『樂』健康」計畫執

    行及改善情形討論會

    議。

    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立聯合

    醫院松德院區、學員代表、志

    工等代表,共 9人。

    1月至12月 主管會議:提報與討論推動情形及進行品質管控並隨時檢視

    與修正推動方向,計 10次、71人次參與。

    1月至12月 組室會議:報告執行進度、困難度及改善方案,進行品質管

    控並隨時檢視與修正推動方向,共計 10次、289人次參

    與。

    圖 4 拜訪里內關鍵人物及合作夥伴

    拜訪國泰綜合醫院 拜訪大安區公所 拜訪大安社區大學 拜訪里辦公處

  • 12

    (二) 整合社區運動團體資源,共計 40個運動團體,分別設立在 20個地

    點,相關資料彙整後放置中心網站,供民眾查詢與運用。

    (三) 規劃高齡友善健走步道-臥龍綠廊:

    結合都市發展局、大安區公所及里辦公處等單位,選定臥龍次

    分區(低環境支持度)建置「臥龍綠廊步道」,由麟光捷運站出口旁的

    臥龍街連接至臥龍學園總長 1,216 公尺的步道,健走大約消耗 54 大

    卡,自行車大約消耗 27 大卡,本中心邀請專家協助將該步道加入健

    康的元素,設計步道導覽圖及 QR code,行走、騎車一圈,熱量消耗

    多少,一掃便知道。搭配原有規劃的 10 條健走步道,設計屬於大安

    區的健走地圖(圖 6)提供民眾使用。

    圖 5 臺北市大安區運動團體一覽表掛於中心網頁供查詢

    圖 6 大安區健走地圖

  • 13

    三、 跨越生命歷程的公共衛生行動

    (一) 客製化的長者健康學堂

    104 年度規劃多元、多佈點之健康促進課程,地點擴及轄區 7 個次分

    區分別辦理,免去長者之舟車勞頓,提升參加意願(圖 7),針對功能良好

    或穩定之長者,課程內容大都以體適能運動及健康吃為主軸,有單次性質

    (3 小時),或是系列性質(每週 1-2 次,持續 10 週),方便民眾依所需選

    擇;針對功能衰退長者,所規劃之支持團體活動,則以疾病與認知訓練為

    主,並佐以肢體運動(失智症支持團體)或自主運動課程(糖尿病支持團

    體)(表 4)。

    圖 7 於大安區 7個次分區分別辦理長者健康促進活動,提升可近性

  • 14

    表 4 辦理各類跨越生命歷程的長者健康學堂

    團體名稱 對 象 期 程 參加人數 課程特色

    長青悠活

    功 能 良 好 或 穩

    定,65 歲以上(原

    住民 55歲以上),

    獨居長者及弱勢

    族群優先

    系列課程

    104年7/1-9/3

    2小時/週

    每站各 10週

    共計 20小時/站

    設置3站,

    共招收 109 人,

    平均36人/站

    健康規律運動(如繩

    梯踏步等)、口腔保

    健及健康飲食、心

    理健康等

    社區長者

    健康促進

    方案

    1.功能良好或穩定

    長者

    2.社區種子人員及

    志工培訓

    單次性

    2小時

    7 個次分區各設

    1 站,共計 7 站

    /232 人,平均每

    站 33人

    體適能運動、健康

    飲食;

    銀光閃耀

    -樂齡生

    命故事花

    功能良好或穩定

    55 歲以上

    系列課程

    5/15-8/29 每週五

    上午

    1站,共計 30人 長者健康促進課

    程、樂齡生命述

    說團體、繪出自

    己 的 生 命 繪 本

    等、代間教育

    糖氏家族-

    糖尿病支

    持團體

    功能良好或穩定

    或功能衰退者

    糖尿病及高危險

    5/16-9/10 共計 12

    堂課

    1站,28人 糖尿病相關之認知

    與行為、自主運動

    彩虹長青

    園-失智症

    支持團體

    功能衰退,輕中

    度失智長輩

    系列課程

    24 週,每週 2 小

    2梯次,16人 10 週音樂課程,及

    14 週職能復健,其

    中4週為肢體運動

    輪椅幼兒

    園-成功

    國宅

    嚴重失能,需坐

    輪椅之長者

    系列課程

    每週三次,下午 2

    小時

    1 站,30 人,持

    續辦理 52 週,

    共計 7,020 人次

    參加

    由不同志工團體帶

    領輪椅族長輩及照

    顧陪伴者進行 1 小

    時的團體活動,有

    氣功、體適能運動

    及伸展操等

    (二) 培訓銀髮體適能種子志工

    針對功能良好或穩定之長輩,願意提供社區服務者,104-105 年

    分別辦理 2 場次銀髮體適能志工,邀約 53 里里長、各社區發展協會

    派人前來參加,由本中心安排台北市立大學體育系李麗晶教授及國泰

    醫院營養師提供 2 小時體適能運動及健康吃之訓練課程,讓參加學員

    將所學帶回自己里別及團體推展。平均每場次有 30人參訓。

  • 15

    (三) 天使有約-志工陪伴就醫

    針對功能衰退及失能長者,有些人平日由外勞照顧,外勞及長者

    聽不懂醫囑,有時會造成錯誤用藥或無法配合醫護人員衛教,也有部

    份長者外出容易迷路及跌倒,需人陪伴者,予安排志工協助,陪伴就

    醫。需定期就醫者,儘量安排同一位志工陪伴,讓陪伴服務志工能更

    了解長者需要,更加暖心(圖 9)。

    (四) 志工送餐暖獨居 跨界結合送關懷

    針對功能衰退及失能長者之關懷服務,本中心與轄區餐飲學校:

    開平餐飲學校、東方工商結合,每週定期由「天使志工」至學校領取

    該校師生們所製作,剛出爐的麵包,立刻分送到低收入戶暨獨居長者

    家中,104 年度共計服務 620 人次,並製做愛心餐盒,經由送餐過程

    中關懷長者生活情形,並適時將長者之健康問題轉知公衛護理師,及

    將飲食狀況反應給設計餐盒的學校,以做為下次菜色及份量調整參

    考。另配合節慶辦理「送年菜活動」及「送健康月餅及物資活動」

    (圖 9)。

    (五) 創意隨身教材 知識帶著走

    圖 8 銀髮體適能志工訓練

    圖 9 左圖-志工陪伴獨居長者就醫 右圖-志工送餐給弱勢長者

  • 16

    集結社區悠活站體適能課程精華,委請專家學者及學員一起製作

    「軟 Q 勇腳操」及「不倒翁操」墊板、「銀髮族居家運動手冊」等教

    材(圖 10),提供學員課後複習,並贈送給轄區長者,推出後反應熱

    烈,追加印製第二版。

    (六) 銀髮族智慧科技運用 增進健康自主管理

    1. 雲端健康便利站:於本中心 1 樓門診處設置雲端健康便利站及體適能

    便利站(圖 11),每日安排受過運動種子志工訓練之志工輪班,服務

    前來看診、洽公或參加健康促進課程之民眾,讓民眾養成自我健康

    量測之習慣。並提供社區獨居長者免費使用居家型之血壓及血糖雲

    端健康服務,從裝機、異常數值之居家關懷服務及衛教諮詢全程免

    費。

    2. I CAN 健康管理-我行:透過衛生局委外研發的 i-can 30 種電子書提

    供衛教(圖 12),圖文並茂的互動衛教素材,提高社區長者的學習興

    趣與接受度。透過平板電腦及軟體,可直接查詢並記錄個案訪視資

    料,依需要幫民眾上網掛號、查詢四癌篩檢時間,並透過線上設置

    之多項篩檢表進行健康評估,發現健康問題,適時轉介及處理,將

    健康服務依長者需求成套送到家。

    圖 10 社區悠活站體適能課程精華製成教材 讓知識帶著走

  • 17

    (七) 暖心服務-獨居長者 愛無礙

    針對自殺高危險群或支持系統薄弱的獨居長輩,除了依時家庭訪

    視外,在特定的時節規劃暖心熱線、家訪送暖、辦理歲末聯歡等活

    動,溫暖弱勢長者的心,105 年度服務內容包括:

    1. 春節前後針對獨居長者及獨居精障個案提供溫馨送暖報平安。

    2. 寒流或熱浪來臨之季節,提供溫馨關懷電話問安及居家訪視,依時提

    供防寒、防災、防中暑之相關衛教,並評估其需求,必要時轉介給老

    人服務中心協助物資之提供。

    3. 製作溫馨關懷卡,提供高危險群社區關懷資源,藉由各項關懷服務,

    提升蓄意傷害預防及提升安全意識。

    4. 訓練社區志工使用「老人憂鬱量表」於社區活動時,同時進行評估,

    篩檢異常之長者,由護理人員協助轉介及追蹤。

    5. 針對自殺通報個案進行關懷訪視,並依需要轉介心理諮商門診及安排

    關懷訪視員訪視。

    圖 11 一趟臨櫃 健康加倍 「體適能檢測站」及「雲端健康便利站」

    圖 12 護理師家庭訪視時以 i-can電子書提供長者衛教

  • 18

    (八) 衰弱評估 依等級提供照護

    針對居家訪視收案的 65 歲以上長者全面性進行衰弱評估,依不

    同等級之衰弱個案,邀約參加本中心辦理之社區長青悠活站及長者健

    康促進活動課程,對於無法參加個案,也給予「銀髮族運動手冊」及

    衛教墊板,於家庭訪視時由護理師進行運動衛教指導,以提升其活動

    力,增進其自我照顧能力,降低跌倒機會。

    圖 13 暖心服務 -獨居長者 愛無礙

    圖 14 長者衰弱評估 依等級提供照護

  • 19

    (九) 藍鵲傳愛-居家醫療轉介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自 105 年 3 月起開辦「全民健康保

    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鼓勵特約醫療院組成居家整合照護團

    隊,提供行動不便病人的全人照護,強化醫療照護資源連結轉介,發

    展在地化居家醫療服務,就像是把診間搬到患者家,使有需要的病

    患,能夠讓醫療人員進入到家中進行醫療及照護。針對北市聯合醫院

    所推動的「藍鵲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有鑑於大安區部分有醫療

    需求卻無法外出看診之長者,常由外勞或家人代為至門診取藥,而無

    法由醫師親自診治,造成開立之處方不一定適合病人現況。據此,本

    中心積極善用此醫療資源,全面清查收案個案及弱勢族群名冊,105

    年 5-6 月共篩選出 10 案轉介聯醫,民眾反應良好,服務持續進行

    中。

    (十) 輪椅族的石頭湯-輪椅幼兒園

    故事來自歐洲,三個和尚在一個鍋子裡放三個石頭,煮起了「石

    頭湯」,引來村人的好奇與注意,他們不自覺地拿出家裡有的東西,

    加入湯鍋中,使得石頭湯變得越來越香,越來越美味…。轄區成功國

    宅高齡長者很多,大都由外勞帶出來中庭曬太陽,長者在中庭沒人

    理,依舊孤獨。於是由區公所發起,召集有意願之轄區公私立機關,

    提供師資、志工,共同討論資源分配,於每週三個下午,在大安區成

    功社區中庭廣場,由不同的志工團體帶領輪椅族長輩及照顧陪伴者進

    行 1 小時的團體活動,為輪椅族長輩設計「可以做、做得到、做得好

    圖 15 藍鵲計畫-聯醫醫護人員與健康服務中心護理師聯訪

  • 20

    的」的課程,有氣功、體適能運動及伸展操等豐富多元的活動(圖

    16)。大安區大學里也響應輪椅幼兒園活動;傳神居家照顧協會、紅

    十字會也陸續投入輪椅族長者街頭陪伴活動。對於行動不便的輪椅族

    長輩,如何減緩失能的速度及重回人群之接觸及再度融入社區之中是

    本活動之目標。

    參、 跨部門合作機制

    結合本區大安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營造團隊,由本中心主任領軍

    拜訪社區、里鄰領袖,盤點確認可提供資源之高齡友善健康環境與相關服

    務,並召開大安健康暨高齡友善城市工作坊,邀集社區意見領袖共同參與社

    區健康營造工作,經由雙向討論訂定相關健康促進議題,取代以往社區被動

    配合政策作法,贏得社區共識,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經由本區永續推動健

    康城市暨高齡友善計畫,進行轄區內各項資源盤點,因應社區多元需求,整

    合社區內外資源,建置支援單位,結合公部門、民間組織及學術部門一同規

    劃,藉由專業服務,協助社區規劃客製化之服務,並透過多元資訊平台傳遞

    資訊,讓便利資源能真正服務到高齡者,教導社區居民健康生活理念,激發

    社區主動參與,普及保健服務。

    圖 17 輪椅幼兒園活動情形

    圖 18 主任領軍拜訪社區、里鄰領袖

  • 21

    表 5 盤點轄區高齡友善之相關資源

    場域 拜訪單位 拜訪主題/可提供資源

    里辦

    公處

    昌隆、大學、仁慈、古風、和安、建倫、通化、通

    安、臨江、法治、全安、敦煌、群英、義村、誠

    安、德安、黎和、黎元、黎孝、龍安、龍坡、龍

    泉、龍陣、龍雲、錦安

    1. 盤點及提供高齡友善健康環境

    與服務相關資源

    2. 延伸擴展服務據點

    3. 鼓勵社區長者參與健康促進活

    社區

    發展

    協會

    財團法人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大安區體育會、大

    安健康促進協會、瑞安社區發展協會、師大龍泉社

    區發展協會、長立健康樂活協會、愛網全人關懷、

    揚生慈善基金會、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永健長青

    協會、中華民國 MOA協進會、永康商圈自治會、梅

    門一氣流行養生學會等

    1. 盤點及提供高齡友善健康環境

    與服務相關資源

    2. 提供場地、人力(講師、學員

    及志工)、禮品等資源

    3. 延伸擴展服務據點服務效能

    場域 拜訪單位 拜訪主題/可提供資源

    機關

    團體

    大安區公所、大安老服中心、大安社服中心、大安

    老人日照中心、臺北市政府體育局、臺北市立圖書

    館、大安區社區大學、客家藝文中心、大安運動中

    心、真理堂、中華電信臺北營運處、臺灣腦波自律

    神經醫學會、瀚群骨科醫療中心等

    1. 資源整合,盤點及提供高齡友

    善健康環境與服務相關資源

    2. 提供場地、人力(講師、學

    員、志工及工作人員)、禮

    品、經費等資源

    學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立大學、臺北教育大

    學、臺北健康護理大學、開平餐飲學校、大安高

    工、喬治中學、東方工商、和平高中、大安國中等

    1. 盤點及提供高齡友善健康環境

    與服務相關資源

    2. 導入專業服務及場地、人力

    3. 代間服務

    肆、 市民的參與機制與參與度

    僅以政府或專家的力量,所能產生的效果與改變有限,故在推動方式前

    後均透過主動安排邀約民眾參與討論,激發社區∕組織參與。

    一、 召開社區長者健康促進改善計畫專家會議,邀集長者參與會議提供意見及

    建議,藉由專業服務的介入,協助社區及長者規劃客製化之服務,進行課

    程及活動推動成效評價於會議中檢討改進推動巡廻大安 7 大次分區健康促

    進改善方案,增加與人數及能見度,收集及建立大安區長者體適能基本資

    料及意見。

    二、 召開大安健康暨高齡友善城市工作坊,由里辦公室邀集社區長者組隊參加

    工作坊,經由雙向討論訂定相關健康促進議題。

    三、 為促使長者瞭解持續規律運動之重要性及鼓勵長者積極參與各項健康促進

  • 22

    活動,針對獨居及個案管理收案個案之衰弱狀況評估及介入措施計畫。

    四、 推動長者志工服務,辦理「長者健康促進活動」之體適能共識營,邀請社

    區民眾及志工團隊參與共識營,培訓長者志工參與社區健康促進服務,活

    絡高齡長者社會參與行動力,並由此擴展至社區中,積極邀請社區民眾一

    同投入「健康體能」服務行列,發揮影響力與推廣運動生活化及增加體適

    能認知與重要性,提升市民休閒運動的生活品質!

    五、 結合大安區公所、大安社區大學、大安運動中心、53 里辦公室、衛生

    局、社會局、警察局、國泰綜合醫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區內

    高齡友善藥局、老人服務中心、老人關懷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立大學、開平餐飲學校、東方工商、大安國中、真理堂、社區照顧關懷據

    點、NGO、NPO 組織及社區營造團體共同執行,藉由定期舉行資訊溝通

    會議,加強各部門之間資訊的連通,建立資源共享平臺,並由各單位依據

    計劃訂定規範推行,共同影響組織內人員,依不同功能,資源整合,達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 規劃讓長者實際參與高齡友善方案,並納入長者意見。

    方案名稱 長者意見 照片

    社區長者健康促

    進改善方案計畫-

    「躍」動「樂」

    健康計畫

    透過問卷及簡易體適能健康量測,藉由

    資料收集與分析,瞭解社區長者健康狀

    況、健康需求及相關影響因素,並做為

    擬定策略參考。

    愛心烘培暖獨居

    志工傳愛耕福田

    讓長者參與討論會議及送餐活動,適時

    反應餐食狀況,做為菜色及份量調整參

    考。

    七次分區全民健

    康活力秀活動

    實際拜訪里長及長者收集意見,以瞭解

    社區長者的需求,做為後續計畫參考。

    銀光閃耀 樂齡生

    命故事繪本

    透過長者參與活動與互動課程收集長者

    意見,適時調整授課內容、方式等,並

    依長者意見規劃成果發表會。

  • 23

    伍、 執行成果與創新作為

    一、 整合跨單位資源,推展年度高齡友善計畫

    (一) 104 年 1 月 15 日臺北市政府體育局召開「培訓運動志工老人服務據點等

    指導正確安全運動方法」計畫研商會議,藉由培訓運動志工,並結合臺

    北市立大學、本中心及社會局之老人服務中心,推廣本市高齡者正確運

    動觀念及方法,培訓 30 名運動志工,並自 4 月 13 日起每星期一,於本

    區成功國宅群英里「輪椅幼兒園」帶領及指導社區長者運動。

    (二) 104 年 4 月 1 日召開大安健康暨高齡友善城市工作坊,擬訂「營造高齡友

    善」相關議題及營造指標,辦理社區長者健康促進方案,強化社區各團

    體之良好夥伴關係,建立長者友善支持網絡及永續運作機制,共計 183

    人次,其中有 4 里組隊參加。

    (三) 臺北市大安區公所 104 年 5 月 6 日召開推動大安森林公園「輪椅幼兒

    園」工作籌備會,由區長主持,邀集本中心、社會局之老人服務中心、

    老人日照中心、臺北市立大學、社區 NGO 團體,建立整合志工服務平臺

    標準作業流程,拓展服務據點及量能。

    二、 發展客製化長者健康學堂

    (一) 104 年度辦理「長青悠活站」3 站係結合在地化資源共同辦理,並依不同

    族群需求規劃課程對象及招生,以中高齡及亞健康族群為對象,強化弱

    勢照護,3 站各自不同特色,分別為失智樂齡、健康促進及親子共學

    等,實際招生 131人。

    (二) 「長青悠活站」以 3 站聯合辦理結業式活動,藉由學員成果發表與彼此

    心得分享及專家意見激勵,強化健康促進理念與行動力,獲得學員及家

    屬們極大的廻響,

    (三) 點燈傳愛,揪感心-創新採「長青悠活站」3 站聯合辦理結業式暨成果發

    表會,課程結業式不同以往各站分別辦理,首創藉由課程結束,規劃社

    區悠活站三站聯合結業式,含成果發表表演、動靜態展覽及心得分享,

    由各站自行規劃成果發表內容,共同分享學習的喜樂,計 150 人參與活

  • 24

    動(附件 1)。藉此達到經驗交流與分享的功能,提升行政效能及市民滿

    意度。

    (四) 集結社區悠活站體適能課程精華,委請專家學者及學員一起製作「軟 Q

    勇腳操」及「不倒翁操」墊板、「銀髮族居家運動手冊」等教材,提供

    學員課後複習,並贈送給轄區長者,推出後反應熱烈,追加印製第二

    版。

    三、 長者的心靈饗宴-「銀光閃耀-樂齡生命故事花園」

    (一) 透過延續故事,回憶人生,重拾記憶,讓身心靈盡情釋放與分享。結

    合本區樂齡學堂辦理 15 場次,課程內容:包括長者健康促進課程、

    樂齡的生命述說團體、繪出自己的生命繪本等,為強化代間教育,

    邀請學生加入本活動。共計 30位長者參加,。

    圖 19 集結社區悠活站體適能課程精華教材

    圖 20 上課點滴及成果展示

  • 25

    (二) 銀光閃耀-樂齡生命故事花園課程」-結業式:邀請學員及其家屬共同

    擴大辦理,共同分享學員學習成果,提升社會參與率、溫馨感及價

    值感等,活動精彩照片如下:

    圖 21 104 年銀光閃耀-樂齡生命故事花園課程之成果展-自畫像

    人生繪本分享:

    臥龍藏龍的學員裡,獨老林奶奶教師退休仍持續他最愛的京劇及

    昆曲,時常外出表演,相當精彩又專業,成果發表結業式當天相當開

    心與高齡 90 歲爺爺共同參加,林奶奶深受感動,重拾記憶將人生的

    點點滴滴故事,以此繪本記載並與其他學員等分享其人生的喜樂等。

    圖 22 成果展-學員及家屬共同參與及分享自己的人生繪本故事集

  • 26

    四、 體適能檢測長期追蹤,提升長者持續運動及健康促進行為之動力

    (一) 針對系列型之課程如「長青悠活站」,透過課程前後測、課程結束 3 個

    月及 1 年後之體適能追蹤檢測,提升長者持續運動之動力,並建立長期

    追蹤之數據,做為未來課程設計之重要參考。

    1. 104 年度長青悠活站 3 站共計招募 131 人,10 週課程後其生理指數及銀

    髮族功能性體適能前後測結果顯示:收縮壓有顯著降低,體適能檢測之

    「腰圍」有顯著減少,「上下肢肌力」、「心肺耐力」、「動態平衡」

    等,均有顯著改善,尤其是上肢肌力之改善程度最為顯著。生活品質方

    面-「對自己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的滿意程度」,在口腔保健方面-「使用口

    腔清潔輔具」及「定期看牙醫檢查口腔」,預防跌倒之認知 6 題有 4 題顯

    著進步,包括:「人多擁擠的地方,盡量靠邊或有扶手的地方行走,並在

    必要時使用輔具」、「走路時會避開濕滑的地面而行」、「服用容易造成暈

    眩的藥物時預防跌倒」及「夜間或光線不足時會開燈」等項目(表 6)。

    2. 辦理去年度(103 年)長青悠活站長輩「回娘家」活動,共計 46 人參加,

    21 人完成體適能檢測,時隔 1 年,其腰圍及 BMI 有較前後測時減少,但

    未達顯著,上肢肌力、心肺耐力及下肢柔軟度均有較前後測時進步,但

    無顯著差異,而下肢肌力雖略為退步,但仍比 1 年前之前測進步(表 7),

    以上數據可做為未來課程設計之參考。

    (二) 社區長者健康促進方案課程:7 個次分區共招募 232 人,其中年齡層統計

    65-74 歲,共計 103 人;75-84 歲,共計 61 人及 85 歲以上,共計 15

    人,以 65-74 歲參與者為最活耀族群;最年長高達 103 歲。依男女性別

    比約 1:4,提供體適能檢測(上肢肌力、下肢肌力及心肺耐力)大多為優良

    等級,將持續安排 1年後進行後測。課程滿意度為非常滿意。

    (三) 支持團體:糖氏家族-糖尿病支持團體除了所規劃的 12 堂課程,每隔 2 週

    進行病友自主運動管理,由幹部發起並帶健身操,每場自主課程均有 20

    位以上糖友主動參加。彩虹長青園-失智症支持團體受到失智個案及家屬

    熱烈支持,104 年度延長週數至 24 週,共服務 16 位長輩及 20 位家庭照

    顧者。

  • 27

    表 7 104年度長青悠活站長者身體功能在健康促進課

    程介入前後測差異分析

    *p< .05

    題目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三高篩檢

    收縮壓 前測 131.00 20.38

    2.53* 後測 127.01 17.00

    舒張壓 前測 67.77 10.81

    1.64 後測 66.58 9.06

    血糖 前測 125.51 41.06

    0.08 後測 125.15 34.00

    總膽固醇 前測 188.28 34.27 -0.57 後測 190.52 44.27

    體適能量測

    BMI 前測 22.43 3.16

    1.46 後測 22.36 3.18

    腰圍 前測 78.29 9.44 4.15*

    後測 77.30 9.62

    體脂率 前測 25.41 5.61

    0.54 後測 25.32 5.56

    下肢肌力 前測 4.36 1.07

    -3.70* 後測 4.73 0.61

    上肢肌力 前測 3.13 1.34

    -12.78* 後測 3.92 1.00

    心肺耐力 前測 3.85 1.00

    -5.10* 後測 4.37 0.77

    下肢柔軟度

    前測 3.25 1.46 -1.35

    後測 3.43 1.43

    上肢柔軟度

    前測 3.69 1.53 -1.06

    後測 3.76 1.50

    動態平衡 前測 2.99 1.23

    -3.16* 後測 3.31 1.14

    表 6 103年度長青悠活站長者身體功能在健康促

    進課程介入後之 8個月後之差異分析

    題目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三高篩檢

    收縮壓 前測 130.43 15.57

    1.87 後測 131.10 12.97 後後測 138.05 13.74

    舒張壓 前測 65.81 11.70

    2.85 後測 67.33 9.33 後後測 72.57 7.40

    血糖 前測 138.62 35.65

    6.24* 後測 137.67 30.55 後後測 110.33 20.01

    總膽固醇 前測 184.33 18.87 1.72 後測 202.38 30.96 後後測 189.00 43.53

    體適能量測

    BMI 前測 23.04 2.69

    0.44 後測 22.98 2.58 後後測 22.80 2.82

    腰圍

    前測 80.83 6.27 3.10

    後測 81.02 6.50 後後測 79.57 6.61

    脂率 前測 25.27 6.24

    2.21 後測 25.05 6.37 後後測 21.76 5.15

    下肢肌力 前測 4.35 1.18

    0.39 後測 4.65 0.99 後後測 4.55 1.10

    上肢肌力 前測 3.95 1.43

    2.36 後測 4.35 1.23 後後測 4.75 0.72

    心肺耐力 前測 4.25 1.02

    1.42 後測 4.50 0.89 後後測 4.70 0.57

    下肢柔軟度

    前測 3.60 1.31 0.37

    後測 3.80 1.44 後後測 3.95 1.10

    上肢柔軟 前測 3.80 1.28

    0.11 後測 3.70 1.30 後後測 3.60 1.43

    動態平衡 前測 3.15 1.14

    0.26 後測 3.35 1.14

    後後測 3.10 1.21

    *p< .05

  • 28

    五、 增進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一) 健康存摺:

    為提升參加健

    康促進活動之長者

    自主運動動機及結

    合簡單易懂之「軟

    Q 勇腳操」及「不

    倒 翁 操 」 墊 板 、

    「銀髮族居家運動

    手冊」,於課程中

    養 成 紀 錄 運 動 情

    形,並於下一堂課

    上課前檢視運動及

    記錄情形,以鼓勵之機制進行。

    (二) 提供免費資源:

    1. 推廣運動中心免費公益時段,吸引長者至運動中心持續運動,課程結束

    後,約有 20 位長者主動參加免費資源外,另外付費參與其他運動課

    程,且主動並邀請家屬共同參與之,以達運動自主行為推廣至社區裡而

    扎根。

    2. 使用健康便利站,建立健康自主管理概念,鼓勵學員及長者利用健康便

    利站進行健康量測(血壓、體適能量測等),並將量測之數據資料上傳至

    雲端資料庫,方便長者查詢並進行自主健康管理。

    圖 24 運動中心免費資源(左)及健康便利站自我量測(右)

    圖 23 健康存摺紀錄本

  • 29

    六、 天使的約定: 志工陪伴獨居長者就醫服務,104 年服務超過 50 人次,送餐

    及麵包計 620 人次。另配合節慶辦理「送年菜活動」及「送健康月餅及

    物資活動」共計 7次,服務 64位獨居長者及弱勢族群。

    七、 暖心服務-獨居長者 愛無礙:105年 1-6月,共溫馨專線撥打超過 1,000人

    次,小年夜及大年初二針對無法聯絡的獨居長輩,護理人員提供家庭訪

    視共計 9人,18人次。

    八、 衰弱評估,依衰弱等級提供照護及轉介。共完成 331案衰弱評估,其中

    無衰弱者 85人,有衰弱傾向 182人,及衰弱者 64人,並依其衰弱等及

    提供資源轉介及運動手冊,讓長者依其個人狀況都能動起來,以達到健

    康老化及活躍老化之境界。

    九、 藍鵲傳愛-居家醫療轉介:共轉介社區個案 10案,並視需要提供收案管

    理。與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建立單一窗口服務,加強機關間之合作機制。

    陸、結語與建議

    一、以社區居民為主的使用者與維護管理者,才是未來永續經營策略,期望由

    區民及社區參與的過程中,逐步成為主要學習者及維護管理者,結合社區

    資源以社區營造自主性參與機制,讓健康概念落實至日常生活之中。

    二、為達到長者在課程介入之後,持續維持自主的健康促進行為,可發展居家

    運動教學單張或教材,方便學員返家複習及持續運動,亦可辦理定期回娘

    家課程,增強學員的歸屬感及強化動機。

    三、未來將繼續開辦針對長者健康促進活動的結構性介入課程,但是參加者以

    未曾參加過去相關活動者優先,以廣化老年人多動生活型態 (active

    lifestyle)。對於老年人健康促進介入課程成效之評估,宜強調參與行為的

    過程(process),而後測健康相關變項的結果(product)做為課程規劃參考。

    四、失智症長者平時多與照顧者單獨相處,建議往後持續針對這一目標族群設

    計代間介入,並以身體活動為取向的社區健康促進活動,藉以提供更多

    與照顧者以外的他者進行社會互動,以維情緒、認知與社會功能之穩

  • 30

    定。

    安全且具可近性甚至熟悉度高的空間對長者的參與是很重要的因素。辦理

    長者健康促進活動場地選擇,優先以長者熟悉之場域為主,如:里辦公處、區

    民活動中心等,除提供社區長者便利性、可近性的人際互動的場所,亦考量行

    動不便長者可自行前來參加活動,藉由社區悠活站之種子學員,及教授示範教

    材,除了學員使用外,更於社區內廣為推展,如辦理社區篩檢活動、里鄰工作

    會報、支持團體運作、職場…等,結合於區內各個單位活動中,讓健康促進觸

    角伸入更深更廣,永續經營推動,朝向打造「大安健康暨高齡友善城市」的目

    標邁進一大步。

  • 31

    附件 1

    附件 1

    (附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