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與科技趨勢季刊 第四期 出版日期 ...€¦ ·...

6
創新驅動 心台灣 台灣產業與科技趨勢季刊 第四期 出版日期: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 民想.明享 我們期待, 願景的對話與行動永不止息, 為台灣的未來注入希望。 穿梭於花博夢想館,貼近感受美麗與創意交織絢爛, 科技是實現夢想的推手,向世界展現獨一無二的創造力, 想像2020 的台灣,當硬實力融入創意、服務、文化等軟性元素, 將如何創造撼動人心的震撼與感動?

Transcript of 台灣產業與科技趨勢季刊 第四期 出版日期 ...€¦ ·...

Page 1: 台灣產業與科技趨勢季刊 第四期 出版日期 ...€¦ · 台灣產業要如何利用現有的優勢,強化創新能量 與競爭力?「心動」,也就是感動行銷,這將是一個

創新驅動 心台灣

台灣產業與科技趨勢季刊 第四期 出版日期: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

民想.明享

我們期待,

願景的對話與行動永不止息,

為台灣的未來注入希望。

穿梭於花博夢想館,貼近感受美麗與創意交織絢爛,

科技是實現夢想的推手,向世界展現獨一無二的創造力,

想像2020的台灣,當硬實力融入創意、服務、文化等軟性元素,

將如何創造撼動人心的震撼與感動?

Page 2: 台灣產業與科技趨勢季刊 第四期 出版日期 ...€¦ · 台灣產業要如何利用現有的優勢,強化創新能量 與競爭力?「心動」,也就是感動行銷,這將是一個

02 03

16 軟性經濟 產業新活泉

願景專訪

主題故事

風向球

專家觀點

32 以軟性經濟創意

開創二○二○產業發展新動能

41 全民一起驅動 二○二○願景

創新打造「心」台灣

目錄

01 扭轉撼動人心的

二○二○產業未來編者的話

Envision 2020 民想.明享

台灣產業與科技趨勢季刊 第四期

發行人/經濟部技術處

編輯顧問/蘇孟宗、詹文男、張超群、黃楹鈞

出版者/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經中心IEK

地址/新竹縣竹東鎮中興路四段195號

電話/03-582-0100

網址/www.itri.org.tw

專案統籌/天下雜誌群 政府專案規劃組

(統籌) 陳亦珍、白雲香、張桂娟、呂巧涵

(文字) 金玉梅、洪明秀、李筑音、IEK 2020專案

研究團隊(黃楹鈞、張淮杞、陳梧桐、

彭光中、馬仁宏、張超群、蘇孟宗)

(攝影) 王竹君、黃大川、謝進益、天下雜誌圖庫

(美術) 郭怡伶

地址/臺北市104南京東路二段139號11樓

電話/02-2507-8627

04 黃重球|未來不追求規模 著眼高價值

08 李世光|用軟實力 帶動硬實力

12 黃聲遠|體貼入微 就是台灣軟實力

圓桌論壇與會:

元智大學遠東管理講座教授 許士軍

商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杜紫宸

南村落總監 韓良露

台灣永光化學總經理 陳偉望

永進木器副總經理 黃宏仁

Page 3: 台灣產業與科技趨勢季刊 第四期 出版日期 ...€¦ · 台灣產業要如何利用現有的優勢,強化創新能量 與競爭力?「心動」,也就是感動行銷,這將是一個

值。其中的夢想館,更是結合希望夢想,打造新視野

的最佳場所,透過工業技術研究院策劃執行,建造全

區唯一展現台灣尖端科技的數位互動展館,工研院結

合新近經濟部科技專案研發的重點技術與藝術家的創

意,賦予科技嶄新的應用機會,全館共有十八件展品

由六項技術十五項專利連結國內九位藝術家,及四所

互動媒體機構共同創作,期待透過科技、創意與生活

結合之實驗場域,以科技專案結晶型塑所有參觀者新

體驗、驚艷、感性價值。

哈佛大學軟實力之父——奈伊教授(Joseph S.

Nye Jr.)對軟實力的定義指出「在國際關係中,軟

實力指一個國家所具有的除經濟、軍事以外的第三方

面的實力。主要是文化、價值觀、意識形態、塑造國

際規則和決定政治議題等方面的影響力。」

目前台灣的產業技術在國際分工的角色上,仍屬後

進者與追隨者,而台灣所設定的二○二○軟性經濟創

意目標,其所代表之意涵即是,要擺脫追隨者角色,

發展軟性經濟創意是提升產業價值與產業結構轉型的

一個重要產業轉型方向,它是一段台灣產業轉型發展

的過程,而非終點,且是需要隨著環境變化,不斷變

革的進行式與未來式,但也唯有從現在開始行動,台

灣才有機會擠身軟實力大國,邁向先進國家之列!█

在國際關係中,軟實力指一個國家

所具有的除經濟、軍事以外的第三方面的實力。

主要是文化、價值觀、意識形態、塑造國際規則

和決定政治議題等方面的影響力。

40

時序步入二○一○年的尾聲,代表著與二○二○年

之間的距離,更加近了。

面對未來關鍵十年,台灣「不可不變」,惟有對

現行產業產生質變,即在以知識經濟能力的建構為主

軸,並在製造硬實力之上,注入系統與服務、在地文

化特色、創新商業模式、工匠技藝、技術創新等要

素,方能使台灣成為國際價值鏈的創新源頭之一。

希望從全球趨勢及台灣自身條件出發,擘畫台灣產

業發展藍圖,似乎是個嚴竣的挑戰,但如同工研院院

長徐爵民所說,「未來雖是無法預測,卻是可以創造

的。未來一定要比現在更好。」想像與實踐二○二○

願景,不僅希望能夠立足亞洲、放眼世界,更積極尋

求環境永續與經濟發展的平衡。

「硬」優勢加入「軟」性元素

想像產業可能無限

如能從過去製造業的優勢基礎上,加入服務文化

與更多想像力,能為產業帶來更多可能性。

製造業、台灣已發展多年的中小企業、資通科技、

靈活具彈性的企業體質、各行各業的勤奮人民、具一

定水準的國民教育程度,以及台灣目前在華人全球網

絡中仍佔有的重要地位等等,都是台灣既有的優勢,

在這樣的優勢結構下,正是透過軟實力活化現有產

業,創造新產業價值的重要時刻。換言之,往昔的成

功經驗將不能確保未來的成功,如今產業思維要有全

面性的質變及承擔改變的勇氣。

過去台灣的接單、製造已形成相當純熟的產業環

41

文│洪明秀

台灣產業要如何利用現有的優勢,強化創新能

量與競爭力?「心動」,也就是感動行銷,這

將是一個趨勢。因為懂「心」,才可以突圍。

創新打造「心」台灣全民一起驅動,二○二○願景

Page 4: 台灣產業與科技趨勢季刊 第四期 出版日期 ...€¦ · 台灣產業要如何利用現有的優勢,強化創新能量 與競爭力?「心動」,也就是感動行銷,這將是一個

專家觀點

境,如今我們未來要輸出的不只是商品,同時是服務

的技術、機器設備的整合、管理模式等,因此面對未

來,台灣如何走向軟性經濟創意者,將是下一波競爭

力的關鍵所在。

懂「心」才能突圍

創出新產品、新市場

宇智顧問董事長徐小波是跨國性經濟與商業

事務專家,深信把台灣推向國際,要先讓世界走

入台灣,也認為跨領域人才是關鍵;回顧台灣一

路走來,成就了許多中小企業,在這股龐大力量

上重新定位,定能帶台灣往一嶄新境界。

台灣產業要如何利用現有的優勢,強化創新能量

與競爭力?「心動」,也就是感動行銷,這將是一個

趨勢。因為懂「心」,才可以突圍,才能創造出新的

產品型態與市場,以自有投影機品牌奧圖碼的崛起為

例,過去投影機市場幾乎被日系品牌壟斷的局面,並

且被認定為「非消費性商品」,但透過『家庭電影

院』概念的傳遞,讓消費者心動後,新的市場就自然

成形,也開啟了一條新的道路。

同樣地,The One執行長劉邦初則認為台灣細膩的

文化底蘊存著創造出具有『質感』的產業機會,也

就是一種可以販賣的生活型態,不僅能做中華文化

生活的典範,更能凌駕「外銷產品」的方式,讓更

多人認識台灣,進而愛上這裡的生活,甚至被吸引

前來工作。

勇於輸出台灣的自信與驕傲

打造品牌向來是台灣亟欲走出的一條路,但產

業過度強調製造技術層面的研發創新,面對品

牌市場風險反而缺乏勇氣與承擔。數位時代雜

誌總主筆詹偉雄表示,軟實力(文化與品牌形

象)能夠活化硬實力(產品製造),並走出一

條不一樣的路。

中華經濟研究院陳信宏便表示,台灣須要進一步

努力,促使創新種子產生滾雪球的效果,重視「軟實

力」,並結合既有「硬實力」優勢,形成「巧實力

(Smart Power),才能真的讓使大家真切感受創新的

果實及改變帶來的力量!

在想像二○二○的同時,當下,我們該做什麼事?

勇敢輸出台灣的自信,即便地方不大,卻是一個能夠

驕傲輸出生活精神與態度的國家。

宇智顧問董事長 徐小波

整廠輸出,扮演領導角色

新興國家的興起,包含中國大陸在內,將是台灣未

來經濟及社會發展的機會,在此範疇內,台灣將能扮

演領導角色,因為過去發展的經驗累積,是新興國家

最好的借鏡。

不過前提是政府與民間應對產業有新的視角,即

「整廠輸出」的概念。過去台灣的接單、製造已形成

相當純熟的產業環

境,現在我們要輸出

的不只是商品,同時

是服務的技術、機器

設備的整合、管理模

式等,因此面對未

來我們應該要有確

實方向,而不是空有

理論。由於台灣的產業,未來已不能夠單純靠降低成

本來生存,因此,「三合一」的「整廠輸出」概念將

有助於打破此僵局,政府、民間、企業應共同響應推

動,並利用智慧財產權來加以包裝,才能真正幫助企

業轉型。

目前台灣的產業要往上提升,最大的關鍵在於體制

法規的思考,必須全面性地更新。以教育人才為例,

台灣面對國際挑戰,優秀教師與學生卻不斷出走,正

是因體制缺乏彈性,造成教育產業無法以企業經營管

理方式提升,一旦優秀師資被他國以高待遇聘僱離開

後,教育產業的競爭力將趨於衰弱。此外,又如政府

積極發展的醫療產業,台灣在許多方面的優勢早已受

到國際肯定,卻仍無法擴大發展,原因之一亦來自體

制法規的限制。

時機點對產業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力。除了教育及醫

療,台灣的農業技術、生化技術等,也早就具備世界

級的服務能力,只要法規適度修正,以現有的技術,

可以吸引非常多頂尖研究機構相互交流,帶動新的產

業誕生,強化原有實力,因此,制度的問題一定要先

被解決。倘若知識經濟流於口號,相關的財務金融、

42 43

台灣需要重視「軟實力」,

並結合既有「硬實力」優勢,

形成「巧實力(Smart Power),才能真的讓使大家真切感受創新的果實

及改變帶來的力量!

Page 5: 台灣產業與科技趨勢季刊 第四期 出版日期 ...€¦ · 台灣產業要如何利用現有的優勢,強化創新能量 與競爭力?「心動」,也就是感動行銷,這將是一個

政策制度不能跟上變化的浪潮,要如何創造屬於台灣

的機會?

未來發展,我們一定要和世界趨勢作契合,趁著

新興國家崛起,期許台灣可以扮演新興國家未來二、

三十年發展藍圖中的領導角色之一,運用「軟實力」

經驗來影響它們。

奧圖碼亞洲區總經理 郭特利

用「心」印證想像

回 溯 八 年 前 , 奧

圖碼仍是一個默默無

聞的品牌。在資源有

限下,要從全球五十

多個品牌突圍,走出

自有品牌之路,面對

不少競爭對手是日系

大廠,奧圖碼全力以

赴,專攻投影機市場的清晰定位、百分之兩百的成長

目標訂定,加上創新與執行力,勇於挑戰不可能。

創新很困難,要創立自有品牌更加不容易,奧圖碼

以「一加三」思維來因應困境挑戰,即正面思考,加上

發掘可能商機、設定創新目標,與制定創新策略。過去

投影機幾乎是日系品牌壟斷的局面,台灣的品牌要切入

市場,很難取得領先地位,但當大家認定投影機只有公

司行號、教育團體才需要使用時,奧圖碼卻選擇定位投

影機為『消費性商品』,傳遞每家每戶都可以擁有一台

投影機,打造『家庭電影院』,新的市場於是生成,這

是以創新定位打破大廠壟斷的例子。台灣產業若能善用

靈活變通的思維,便能開啟新的道路。

中小企業面臨全球趨於難預測的環境,要秉持著想

像未來、創造未來的信念。奧圖碼在設定公司未來五

年走向時,儘管了解每年成長百分之三十是可以預測

的,我們仍以讓奧圖碼成為市場前三名的目標回推,

得到目標成長率將是一百倍,而非僅是百分之三十。

雖然目標看似遙不可及,但在明確的目標方向引導

下,奧圖碼在二○○八年,五年成長超過一百倍的驚

人數字,印證了當初的想像。

當然,創造出驚人數字的背後,除了關鍵的整合能

力,還須要用「心」來打破產業常規的作法,不按照

牌理出牌、創造差異化。投影機過往被認定是冰冷的

機器,在最初時,更被定位成「專業儀器」,奧圖碼

勇於突破,才改變了投影機的市場公式,走新的通路

與定位,也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品牌的大道。

中小企業追求成長,要先體認資源缺乏是常態,而

秉持著「對準月亮,至少可以射到老鷹」的心態,就

能有機會實踐對未來的想像。

數位時代總主筆 詹偉雄

個體使命者

帶領突圍

台灣企業要從後端

的代工製造,跨到前

端的品牌,困難點不

完全在於資源,而是

對目前仍處在硬實力

當家作主的台灣來說,軟實力還只是硬實力的補充。

若回顧西方知名品牌的歷史,其實都是從中小企業做

起,其成功原因就在於擁有一強大的精神,而將產品

變成了生活方式。

發展品牌企業時必須要解決「市場風險」,意即當

你做出一項產品並推銷至市場後,需要面臨消費者能

否接受的考驗;OEM、ODM則是解決「技術風險」,例

如被客戶所要求的交期、規格、成本等屬於技術層面

的問題。台灣的戰後時期,大部分的創業家都著重於

解決技術風險,時間一久,反喪失了承擔市場變化的

能力,進而缺乏了做品牌的動機。

願意做品牌的人,往往表示其背後有一股強大的

自我不滿足,希望去解決市場風險,那個強大的不滿

足,就是個人主義裡的自我實踐。世界級品牌新力

(Sony)能自製造硬實力走向品牌之路,完全是因企

業領導者勇於承擔市場風險。

面對技術風險,還有一定的投資範圍,輸了可以摸

摸鼻子重頭來,但是面對市場風險往往不是全贏就是

全輸,中小企業能夠承擔『全軍覆沒』(The Winner

Takes It All)的可能性嗎?市場風險的懲罰相對

大,不過解決後的相對利潤也高,一旦成功,就有可

能成為蘋果(Apple)、Sony這般的大企業。談到台

灣品牌企業的轉折問題,在於自我的渴望(desire)

夠不夠強?這個社會又願不願意、能不能夠支持一個

勇於面對市場風險,但極可能一敗塗地的創業家?

企業如今的抉擇不再只是「要不要做品牌」,而

是「要做什麼樣的品牌」?品牌企業永遠存在一種精

神,無時無刻去引領差異化,甚至變成世界市場的動

向發明者。Apple推出iPod之前,全球數位隨身聽的

市場是二十億美元,iPod上市之後,整合硬體、軟

體,再加上商業模式,改寫了原來的產業,激起一個

六十億的市場,Apple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

不僅是創造產品差異,也不是只要擊敗對手,而是重

建市場(rebuild the market),背後是有股自我超

越的動力在趨動的。

隨著產業經濟模式越來越個體化,需要來自更多創

業家願意投入自我期許、自我超越的精神。台灣也惟

有完成這個深邃的使命,才能突破目前GDP的瓶頸。

The One 執行長 劉邦初

走向心佔率 將生活經驗分享出去

過 往 身 在 科 技 業

時,講求「成本控

制」,跨入文化設計

相關產業後,開始追

求「價值提昇」,發

展軟性經濟時,應從

以往強調的是「市佔

率」,轉而講求「心

佔率」,「出口」的概念從產品適度轉化到文化、生活

層面,過去全世界認識MIT(made in Taiwan),是從

台灣極強的代工製造與商品而來,但是面對全球化無國

界的時代,不能僅靠「外銷產品」讓更多人認識台灣,

更重要的是讓人愛上台灣的生活。

44 45

專家觀點

Page 6: 台灣產業與科技趨勢季刊 第四期 出版日期 ...€¦ · 台灣產業要如何利用現有的優勢,強化創新能量 與競爭力?「心動」,也就是感動行銷,這將是一個

46

泰國透過廣告、電影,正系統性地輸出文化與創

意,「泰國菜」甚至已具有全球認證,如此不只挹注

了電影、餐飲或商品設計產業,更有助一地的生活與

文化被廣為接受,讓友善、輕鬆、高水準且人人能負

擔得起的文化生活氛圍擴散。

台灣細膩的文化底蘊有機會創造出具有「質感」的

產業,即一種可以販賣的生活型態,時下漸漸盛行起

賣米、賣油鹽醬醋的表相之下,其實骨子裡賣的是台

灣的生活。The One總部坐落的中山北路一帶,幾年

下來周邊的生活風格店家陸續開起來,那區域性的獨

特商圈文化、氛圍,也顯示消費體驗和生活風格逐漸

形成。

過去三、四十年,我們用品質(quality)創

造很大的產值,現在則是要用感覺體驗(sense

quality)來創造新的產值。台灣人對於生活與生命

的態度,已經積蓄了相當的能量,只要越多人有想

法、有做法,只要方向是正確的,即便是人煙稀少的

小徑,也可以成為台灣人創意發想的輸出大道。如果

未來十年,我們可以用心經營生活產業,再用整廠方

式輸出,將是台灣一個很大的競爭力。

此外,生活產業需要從政府政策的基礎建設獲得

國際資源和養分,吸引外資來投資台灣的生活產業,

而不是繼續讓中小企業倚賴貸款來發展;目前台灣急

迫需要的,是一個不再有框架的設計中心(design

hub),而不是更多的財團法人來侷限創意。文化或

創意不是什麼大學問,台灣應該更具開放心胸,把生

活經驗分享出去。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二所所長 陳信宏

軟實力+硬實力=巧實力

針對台灣未來願景角色,「軟性經濟創意者」和

「生活型態先驅者」將是台灣可以努力的方向或創

新元素。

台灣長期偏重製造業的結果,較缺乏系統整合與服

務/軟體加值的發展,在整合性與複雜性高的產品架

構難以突破,無論台灣未來重點產業為何,都需要有

發展新產業營運模式的思考與政策架構。對於軟性經

濟創意者可以為

既有產業進行質

變,並帶動其他

周邊產業與服務

之發展,可以聯

發科的山寨機與

A -Team兩案例說

明。

聯發科是以模組化核心晶片組加上在地服務能力,

促成中國大陸山寨機的螞蟻雄兵創新。透過整合度極

高的整體解決方案產品,廣受中國大陸山寨機業者採

用,創造出許多滿足當地需求的多樣化手機,這表示

台灣以中間財為主的出口結構瓶頸,若能重新定位角

色和結合新的價值創造元素,是可能在新興平價市場

創造產業發展的生機,但是創新的方向則需更貼近當

地潛在的多元市場需求。

由巨大、美利達發起的A-Team,期望努力將台灣引

領到開發國際品牌設計的主要基地。儘管自行車休閒

文化已蔚為風潮,但A-Team的成就,不能簡化成自創

品牌的概念,而是由企業的格局與策略,加上多元的

政策工具組合所共同促成的。捷安特並以休閒自行車

道與整體解決方案輸出到昆山陽澄湖畔,這表示台灣

在這個領域已經可以引領風潮,還能提供整體解決方

案,反映出另一種不同於台灣主流代工模式的企業經

營理念,以及整體性的產業發展模式。

創新的種子已在台灣萌芽,我們需要重視「軟實

力」,這是一種底蘊的水平式資產,可以影響多種產

業或領域,其呈現就好比說是目前在國際上引領風潮

的「韓流」、「和風」,是一種集體性資產,可散發

一些特質,對於他人/他國的經濟取向、行為選擇等

方面產生感召力、吸引力、影響力。

台灣未來的產業技術發展方向與策略重點,應包括

在很多產業或面向上強化「軟實力」,甚至在某些領

域,可結合既有「硬實力」優勢,形成「巧實力」,

擴散台灣影響力。█

過去三、四十年,

我們用品質(quality)創造很大的產值,現在則是要用感覺體驗(sense quality)來創造新的產值。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