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33
— 1 — 中纺联奖办[2020]2 号 关于提名“纺织之光”2020 年度中国纺织工业 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 候选人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以 下简称“桑麻学者”)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重要组 成部分,旨在表彰在纺织技术创新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和做出重大 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桑麻学者”的提名、评选、授奖等工作依 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附件 3)及《中国 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附件 4)进行,中 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 20 万元人民币(税 前),获奖证书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颁发,获奖奖金由纺织之 光科技教育基金会颁发。 为做好 2020 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 奖(桑麻学者)的提名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文件

Transcript of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Page 1: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 1 —

中纺联奖办[2020]2 号

关于提名“纺织之光”2020 年度中国纺织工业

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

候选人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以

下简称“桑麻学者”)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重要组

成部分,旨在表彰在纺织技术创新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和做出重大

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桑麻学者”的提名、评选、授奖等工作依

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附件 3)及《中国

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附件 4)进行,中

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 20 万元人民币(税

前),获奖证书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颁发,获奖奖金由纺织之

光科技教育基金会颁发。

为做好 2020 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

奖(桑麻学者)的提名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中 国 纺 织 工 业 联 合 会科 学 技 术 奖 励 办 公 室 文 件

Page 2: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 2 —

一、候选人条件

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候选人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

作”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在纺织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性成

就,对推动纺织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三)候选人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 65 周岁(按评选当年 6

月 30 日实足年龄计算),具有高级职称。

二、提名者资格

桑麻学者实行提名制度,不受理自荐。提名者应在本行业、

本地区、本学科范围内进行提名,提名人数不超过 1 人。以下提

名者具有提名资格:

(一)中纺联代管各专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纺织服装协会、纺织工程学会;

(三)重点纺织高校校(原 8 所纺织工业部部属高校及具有

纺织 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点的高校 );

(四)全国及各省、直辖市纺织研究院;

(五)院士;

(六)往届桑麻学者获得者。

三、材料要求

请在中国纺织科技网(http://www.cntextech.org.cn)下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提名

Page 3: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 3 —

书》(附件 1),仔细阅读填写说明,按要求填报。提名材料包

括电子版和纸质材料两部分:

(一)电子版: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别贡

献奖(桑麻学者)提名书》word 格式及附件 PDF 格式(所有附

件制成一个 PDF文件),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二)纸质材料:纸质材料应与提交的电子版内容完全一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提名

书》与附件分别装订,各 1份。提名材料恕不退还。

四、截止时间和送达机构

(一)提名截止时间

提名截止时间为 2020 年 7月 15日。

(二)送达机构

寄送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 18 号 803 房间,中

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邮编 100020)。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 冯丽 白莹

联系电话:010-85229002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Page 4: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 4 —

附件:

1.《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

提名书》

2. 附件材料封面模板

3.《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4.《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

2020年 6 月 3 日

Page 5: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1

附件 1: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

(桑麻学者)提名书( 年度)

一、候选人基本情况

编号:

提名者

姓 名 性 别 党 派

证件名称 证件号码 民 族

出生日期 出 生 地 从事专业

文化程度 学 位 授予时间

职 称 职 务 电子邮箱

学科分类

名称

1 代 码

2 代 码

工作单位

名 称

地 址 邮政编码

电 话 传 真

电子邮箱

受教育情况: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奖励办公室制

Page 6: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2

二、提名意见

(适用于提名单位)

提名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传 真

提名意见:

声明:本单位遵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遵守评审工作纪律,所

提供的提名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

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

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调查处理。

法人代表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Page 7: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3

二、提名意见

(适用于提名专家)

姓 名 身份证号

院 士 □是 □否 学 部

桑麻学者 □是 □否 获奖年度

工作单位

职 称 学科专业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提名意见:

声明:本人遵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遵守评审工作纪律,所

提供的提名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

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本人已征求被提名者同意;作为提名者,本人同

意在项目公示时向社会公布;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调查处理。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意承担

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

专家签名:

年 月 日

Page 8: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4

三、工作简历

年 月 至 年 月 工 作 单 位 职务、职称

Page 9: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5

四、主要科技成就和贡献

(近5年来的主要工作和贡献,不超过800字)

Page 10: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6

五、论文及专著发表情况(不超过 10 篇)

序号 论文或专著作名称 刊物名称/出版社 年代/刊物期号/页码 第几作者

Page 11: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7

六、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不超过 10 项)

知识产权

类别

知识产权

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授权号 授权日期 权利人 发明人

Page 12: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8

七、曾获奖励情况(不超过 10 项)

序号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等级及第

几完成人

请按照科技奖励及荣誉称号的影响大小,顺序填写,不超过 10 项。

Page 13: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9

八、候选人工作单位意见

候选人工作单位

候选人

联系人

姓名 电子邮箱

手机 固定电话 传真

候选人工作单位意见:

法定代表人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Page 14: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10

九、附件

1.公开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及专著

2.他人引用的代表性论文、专著

3.知识产权证明

4.重要获奖证书

5.候选人近期标准照片及工作照片各 1 张

6.其他

Page 15: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11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

(桑麻学者)提名书》填写要求

第一部分 总体要求

《提名书》是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原则上应由

提名者提供,以第三人称表述。提名者应根据当年提名通知,按

照本文要求认真填写提名书,形式审查不合格的项目不予提交评

审。

第二部分 具体要求

《提名书》按结构分为主件和附件,按提交方式分为电子版

和纸质版。

电子版提名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八部分)和附件(第九部

分),须按要求填写和发送。

纸质版提名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八部分)和附件(第九部

分)。主件内容应与电子版提名书相关内容完全一致。提名书主件

和附件装订成册(单双面不限),纸张规格 A4,竖向左侧装订,以

“一、候选人基本情况”作为首页,不要另加封面。

具体填写要求如下:

一、候选人基本情况

1.学位:指在国内外获得的最高学位。

2.联系电话:应在联系电话号码前写明区号。

3.学科分类名称:参照《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

(附录)。应根据从事专业选择相应学科,按重要程度依次填写,

最多可以填写 2 个学科名称。原则上应填写至二级学科。

Page 16: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12

4.受教育情况:指候选人接受的大学以上的教育情况,按受

教育的时间顺序填写,建议 300 字以内。

二、提名意见

不超过 800 字。本部分应由提名者填写。提名意见应包括:

确认提名材料真实有效,确认相关栏目符合填写要求,并对照《中

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如实写明对候选人的评价

意见及提名理由。

提名单位提名意见表应由单位法人代表签名,并加盖单位公

章。

提名专家提名意见表应由提名专家签名。

三、工作简历

应依据候选人所从事过的科技工作经历的时间顺序填写。

四、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

本栏目是评价候选人是否符合桑麻学者授奖条件的重要依据。

请如实客观地填写候选人为我国纺织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所做的创

造性工作;简明扼要表述以候选人为主完成的科学发现、技术发

明或技术创新要点,在学科发展、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

的突出贡献;对近 5 年来的主要工作和贡献进行简要描述;总字

数不超过 800 字。

建议从以下方面叙述:候选人在当代科技前沿工作情况;在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系列或者重大发现,对该学

科或者相关学科领域的突破性发展的推动,以及对科学技术发展

和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

高技术产业化中取得的系列或重大技术发明,对科技成果转化和

Page 17: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13

实现产业化的推动,创造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以及对促进

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做出的贡献;候选人的科学道德、

敬业精神,治学态度和学术作风;在教书育人、团队建设等方面

的情况。

五、论文及专著发表情况

指候选人在国际或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主要论文和在

正式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不超过 10 篇。

六、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本栏目的知识产权指在国内外获得的专利、计算机软件版权

和其他知识产权。不超过 10 项。

对于授权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类别填写发明专利,然后依次

填写发明名称,国家(地区),专利号,授权公告日,专利证书上

的证书号,专利权人,发明人。

对于其他知识产权,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应栏目,发明人一

栏可不填。

七、曾获奖励情况

指候选人在国内外曾经获得的重要科技奖励情况,请按照科

技奖励及荣誉称号的影响大小,顺序填写,不超过 10 项。

八、候选人工作单位意见

候选人联系人:指候选人的秘书,或是候选人单位科研主管

部门的负责人等。

候选人工作单位意见:指候选人所在工作单位对其的评价意

见,并应由法定代表人签名(特殊情况下,可由法定代表人委托

指定人签名并出具书面委托书),在单位盖章处加盖单位公章。建

Page 18: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14

议 500 字以内。

九、附件

1.公开发表的代表性论文、专著:候选人在公开发行的学术

刊物、专著中发表的重要论文及专著的首页及版权页复印件。

2.他人引用的代表性论文、专著:候选人提交的论文、专著

被他人引用的重要论文、专著中密切相关内容部分的复印件。

3.知识产权证明:候选人在国内外获得的专利、计算机软件

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授权书。

4.重要获奖证书:有代表性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5.照片:候选人近期标准照片及工作照片各 1 张。

6.其他:有助于评价候选人的其他证明材料。

Page 19: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15

附录

纺织科学技术分类与编码*

540 纺织科学技术

540.10 纺织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540.1010 纺织化学

540.1020 纺织美学与色彩学

540.1099 纺织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540.20 纺织材料

540.30 纤维制造技术

540.40 纺织技术

540.4010 纺织品结构与设计

540.4015 棉纺学

540.4020 棉织学

540.4025 麻纺织

540.4030 毛纺织

540.4035 丝纺织

540.4040 化学纤维纺织

540.4045 新型纺纱、无纺布与特种织物

540.4050 针织

540.4099 纺织技术其他学科

540.50 染整技术

540.5010 染炼技术

540.5020 印花技术

540.5030 染色技术

540.5040 整理技术

540.5099 染整技术其他学科

540.60 服装技术

540.6010 服装设计

540.6020 服装加工

540.6099 服装技术其他学科

540.70 纺织机械与设备540.7010 纺织器材设计与制造

540.7020 纺织机械设计与制造

540.7099 纺织机械与设备其他学科

540.99 纺织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摘录《学科分类与编码》(GB/T 13745-2009)的《学科分类代码表》。

Page 20: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附件 2: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提名书

提名者:

被提名人:

被提名人工作单位: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奖励办公室制

Page 21: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1

附件 3: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二零一九年八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奖励在推进纺织行业科技进步,提高行业的整

体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

个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简称中纺联)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简称

中纺联科技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纺联科技奖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

第三条 为维护中纺联科技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中纺联

科技奖励工作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

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四条 中纺联设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委

员会(简称科技奖励委员会)。科技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专

家组成评审(评选)委员会,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开展中纺联科

技奖的评审(评选)工作。

第五条 中纺联科技奖励办公室(简称科技奖励办公室)

为科技奖励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中纺联科技发展部。

第二章 奖项设置及奖励等级

第六条 中纺联科技奖设立以下奖种:

(一)技术发明奖;

(二)科技进步奖;

Page 22: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2

(三)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

第七条 科技奖励的范围包括:

(一)技术发明奖:授予在纺织及其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和生

产活动中,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

发明创造,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做出贡献的

个人和单位。

(二)科技进步奖:授予在纺织及其相关领域技术研究、

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

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

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三)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授予 65 周岁以下,在纺

织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性成就,对推动纺

织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

第八条 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分别设立一等奖、二等

奖 2 个等级。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不设等级。

第三章 评审(评选)和授予

第九条 中纺联科技奖每年评审(评选)一次。

第十条 申报(提名)应按规定填写统一格式的申报(提

名)书,提供必要证明或评价材料,所提供的材料应当完整、

真实、可靠。

第十一条 评审(评选)委员会做出奖励项目及等级和人

选的建议,提交奖励委员会审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批准。

第十二条 中纺联科技奖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颁发证

书。奖金和奖励工作经费由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资助。

第四章 罚则

Page 23: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3

第十三条 申报单位或个人、被提名人提供虚假数据、材

料,或剽窃、侵夺他人的科学技术成果,以不正当手段骗取中纺

联科技奖的,由科技奖励委员会撤销奖励,追回奖金,在适当范

围内予以通报批评,并取消其两年申报资格。

第十四条 提名单位或专家、推荐专家等提供虚假证明,

协助他人骗取中纺联科技奖的,由科技奖励委员会视情节轻重给

予批评,暂停或取消其提名资格。

第十五条 参与中纺联科技奖评审(评选)活动和有关工

作的人员在评审(评选)活动中弄虚作假、循私舞弊的,视情节

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取消其参与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的资

格。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科技奖励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发布部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时间:2019 年 8月 26 日

Page 24: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1

附件 4: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二零一九年八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工

作,保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简称中纺联科技奖)

的评审质量,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简称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中纺联科技奖的申报(提名)、评

审(评选)、授奖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 中纺联科技奖励工作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建设纺织强国目标,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

自主创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

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速纺织工业可持续发

展战略的实施。

第四条 中纺联科技奖的申报(提名)、评审(评选)和

授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科学的评审制度,

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非法干涉。

第五条 中纺联科技奖授予在推进纺织行业科技进步,提

高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等方面做出突出贡

献的单位或个人。在研究、技术开发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

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中纺联科技奖的申报人。

第六条 中纺联科技奖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简称中纺

联)授予单位或个人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

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Page 25: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2

第七条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简称

科技奖励委员会)负责中纺联科技奖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第八条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简

称科技奖励办公室)为科技奖励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中纺

联科技发展部,负责中纺联科技奖励的日常工作。

第二章 奖励范围和评审(评选)标准

第九条 中纺联科技奖的奖励范围:

(一)技术发明奖:授予在纺织及其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和生

产活动中,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

发明创造,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做出贡献的

个人和单位。

(二)科技进步奖:授予在纺织及其相关领域技术研究、技

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

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

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三)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授予 65 周岁以下,在纺

织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性成就,对推动纺

织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

第十条 中纺联科技奖单项授奖人和授奖单位实行数量限

制,其中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二等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 6

人,单位不超过 5 个;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人数不超过 15 人,单

位不超过10 个;二等奖人数不超过10 人,单位不超过 7个;特

别贡献奖(桑麻学者)不超过 4 人。

第十一条 中纺联科技奖授奖等级根据申报项目的科技成

果水平、对行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

行综合评定。评定标准如下:

(一)技术发明奖

1.属国内外首创或国内外虽已有,但尚未公开的技术发明,

技术思路独特,主要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

Page 26: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3

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产生了

明显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以评

为一等奖;

2.属国内外首创或国内外虽已有,但尚未公开的技术发

明,技术思路新颖,主要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

到了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对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

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具有较好的发展前

景,可以评为二等奖。

(二)科技进步奖

1.具有原创技术或在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很大,总

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成果

转化程度高,对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

用,并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纺织行业的发展、宏

观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和贡献,在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或对技

术进步具有显著的指导作用,可以评为一等奖;

2.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

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转化程

度较高,对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意义,并取

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纺织行业的发展、宏观决策产

生较大的影响和贡献,在行业中得到较大范围的应用或对技术

进步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可以评为二等奖。

(三)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

作”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在纺织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性成

就,对推动纺织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3.候选人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 65周岁(按评选当年 6 月 30

日实足年龄计算),具有高级职称。

第三章 评审(评选)机构

Page 27: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4

第十二条 科技奖励委员会下设科技奖评审(评选)委员

会,由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简称技术奖评审

委员会)和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评选委员会(简称桑麻学

者评选委员会)组成。

第十三条 科技奖励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聘请有关专家组成科技奖评审(评选)委员会;

(二)审定科技奖评审(评选)委员会的评审(评选)结

果;

(三)为完善中纺联科技奖励工作提供政策性意见和建

议;

(四)研究、解决中纺联科技奖励工作中出现的其他重大

问题。

第十四条 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 30 人左右。主任委员由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担任,设副主任委员 3-5 人,秘书长1

人。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由专家、学者、行业协会领导和知名企

业家组成。委员人选由科技奖励办公室提出,报中纺联批准。科

技奖励委员会委员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 5年。

第十五条 科技奖评审(评选)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中纺联科技奖相关奖项的评审(评选)工作;

(二)向科技奖励委员会报告评审(评选)结果;

(三)对评审(评选)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处理;

(四)为完善中纺联科技奖励工作提供咨询意见。

第十六条 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 1 人、副主任委

员 3-5 人、委员若干人,委员人选由科技奖励办公室提出建议,

主任委员由科技奖励办公室主任担任。

第十七条 根据评审工作需要,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可设立

若干专业评审组,各专业评审组设组长 1 人、副组长 1-2 人、

成员若干人。评审组成员实行资格聘任制,其资格由科技奖励办

公室认定。评审组成员每年要进行一定比例的轮换。

Page 28: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5

第十八条 桑麻学者评选委员会委员一般不少于 12 人,包

括专项奖金提供单位代表 3 人,中纺联原会长及现任会长 3

人,中纺联分管科技的副会长,院士代表等。设主任委员 1

人,副主任委员 1-2 人。此外,依据每届提名候选人的专业领

域分布,酌情邀请若干领域专家担任评选委员。

第十九条 评审(评选)委员会委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当

对申报项目的技术内容及评审(评选)情况严格保守秘密。

第四章 申报

第二十条 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实行申报制。

第二十一条 我国具有法人资格的国有、合资(中方控

股)、民营等单位或中国公民均可申报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

奖。申报时应按规定填写由科技奖励办公室制作的统一格式的申

报书,提供必要证明或评价材料。申报书及有关材料应当完

整、真实、可靠。

第二十二条 申报单位或申报个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

科技奖励办公室提交申报书及有关材料。

第二十三条 申报单位应当是项目研制、开发、应用和推

广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单位。

第二十四条 申报项目的完成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技术发明奖

技术发明奖的完成人应当是该项技术发明的全部或者部分

创造性技术内容的完成人。

(二)科技进步奖

1.在设计项目的总体技术方案中做出重要贡献;

2.在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中做出重大技术创新;

3.在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

4.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5.在应用基础性研究、标准和软科学研究工作中做出重要

贡献。

Page 29: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6

第二十五条 申报项目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技术发明奖

1.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该项技术发明为国内外首

创,或者虽然国内外已有,但主要技术内容尚未在国内外各种公

开出版物、媒体及其他公众信息渠道发表或者公开,也未曾公

开使用过;

2.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创造性是指该项技术发明与国内外

已有同类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思路、技术原理或者技术方法有创

新,技术上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先进性是指主要性

能(性状)、技术经济指标、科学技术水平及其促进科学技术进

步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综合优于同类技术;

3.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该项技术发明成熟,

并实施应用一年以上,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二)科技进步奖

1.创新性突出:在基础研究或技术上有重要的创新,形成了

自主知识产权;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通过技术创

新,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技术

难度较大,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总体技

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行业的领先水平;

2.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项目的转化程度高,具有较

强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竞

争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

代,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3.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明显:所研究开发的技术至少经过

一年以上产业化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软科

学成果必须被有关部门采纳一年以上,技术标准必须实施一年以

上,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第二十六条 独家完成的项目由完成单位组织申报;两个

或两个以上单位合作完成的项目,由第一完成单位牵头与其他

完成单位协商一致后组织申报;个人项目需有 3 名以上(其中

Page 30: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7

至少 2 名为非本单位)具有教授级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由个人

申报,如为在职人员需所在单位提供有关证明。

第二十七条 申报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需按规定填写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并附以下附件:

(1)科技成果研究报告;(2)技术评价证明;(3)应用证明;

(4)已获经济效益证明(有财务专用章的证明);(5)国家发

明专利证书及发明权利要求书和查新报告;(6)其他证明。其

中,技术评价证明是指地市级及以上技术成果鉴定部门出具的技

术鉴定评价证明;查新报告是指有资质的信息查询机构出具的

报告。

第二十八条 未完成或未取得有关评价证明的项目不得

申报中纺联科技奖。

第二十九条 同一技术内容不得在同一年度同时申报技术

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

第三十条 凡存在知识产权以及有关完成单位、完成人等

方面争议的,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申报中纺联科技奖。

第三十一条 经评定未授奖的项目,在此后的研究开发活

动中获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并符合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有关规定

条件的,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重新申报。

第五章 提名

第三十二条 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实行提名制,不受

理自荐。

第三十三条 提名资格。本细则所称提名者是提名单位和

提名专家的统称,以下提名者具有提名资格:

(一)中纺联代管各专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纺织服装协会、纺织工程学

会;

(三)重点纺织高校;

(四)全国及各省、直辖市纺织研究院;

Page 31: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8

(五)院士;

(六)往届桑麻学者获得者。

第三十四条 提名者应在本行业、本地区、本学科范围内

进行提名,提名人数不超过 1 人。

第三十五条 同一候选人不得被重复提名;候选人最多连

续 3 届被提名,如 3 届仍未当选,可相隔 1 届后再被提名。

第三十六条 提名者需按规定填写科技奖励办公室制作的

统一格式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桑麻

学者)提名书》。

第六章 评审(评选)

第三十七条 中纺联科技奖评审(评选)工作流程如下:

(一)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

1.形式审查:科技奖励办公室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

查;

2.初评:专业评审组对申报项目以会议或网络方式进行评

审;

3.复评: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对各专业评审组产生的初评结果

以会议方式进行评审。一等奖需由到会三分之二及以上委员表决

通过;二等奖需由到会二分之一及以上委员表决通过;

4.公示: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建议授奖项目在行业报纸或网站

上公示,公示期 20天;

5.终评:奖励委员会以会议或书面方式,对公示或处理后无

异议的项目进行审定。

(二)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

1. 形式审查:科技奖励办公室负责对提名材料进行形式审

查;

2. 会评:桑麻学者评选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全面评议,采

用多轮次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建议授奖人选。实际到会

专家人数不得少于应到专家人数的三分之二;

Page 32: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9

3. 公示:桑麻学者评选委员会建议授奖人名单在行业报纸

或网站上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7个工作日;

4. 终评:奖励委员会以会议或书面方式,对公示或处理后

无异议的人选进行审定。

第三十八条 中纺联科技奖评审(评选)实行回避制度,

本人是申报项目完成人,不得作为评审专家,在评奖过程中全

程回避。桑麻学者评选委员会委员不得作为提名者提名候选

人,也不得作为候选人被提名参加评选。

第七章 异议及处理

第三十九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中纺联科技奖申报单位或

申报个人及其项目、提名者及其候选人持有异议的,应当在中

纺联科技奖评审(评选)结果公示期内向科技奖励办公室或中纺

联纪律检查委员会提出,逾期不予受理。对项目创新性、先进

性、实用性、真实性及完成单位、完成人等方面的异议可以受

理,对评审等级的意见,不属于异议范围。

第四十条 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提供书面材料,并

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

份,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

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

第四十一条 科技奖励办公室接到异议材料后,对异议内

容进行核实,如异议内容属于本细则第三十九条所述情况,并能

提供证据的,应予受理,由评审(评选)委员会主任组织有关人

员进行复议,必要时将上报中纺联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四十二条 申报单位或申报个人、提名者在规定时间

内未对异议的相关内容做出有效说明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八章 授奖

第四十三条 科技奖励委员会对科技奖评审(评选)委员

会做出的获奖人选、项目及等级的建议进行审定后,由科技奖励

办公室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批准。

Page 33: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本年度获奖人数不超过 4 人,奖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税

10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细则由中纺联科技奖励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发布部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时间:2019 年 8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