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孩子的病毒科普绘本 - Peoplepaper.people.com.cn/rmrbhwb/page/2020-02/12/07/... ·...

1
07 07 文化万象 责编:郑 娜 邮箱:[email protected] 2020年2月12日 星期三 2020年2月12日 星期三 让孩子不惧怕、有参与地了解正 在面对的挑战 春节前夕,安潇照常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推 文,这是她分享儿童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园地。细心的 她发现,许多父母在留言中都表达了对新冠肺炎疫情 的焦虑和挣扎。“他们一边担心自己和家人受传染,做 着全家的防护工作;一边又在人际关系中纠结:家里 的孩子可能并不明白事情真相,被限制了出行,却并 不配合,让本来就凝重的家庭气氛又加一层困难。” 虽然远在伦敦,身为母亲的安潇一样感同身受, 自己的女儿在学校里也听闻了中国正在抗击病毒的新 闻,非常好奇。“我觉得应该给读者的孩子梳理这件大 事的因果关系,孩子有权利了解大人正在面对的挑 战,也有能力理解大人的各种决策。” 给孩子讲科普,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绘本。于 是,撰文、配图、制作分享文件、推文,安潇一气呵 成,仅用了不到一天时间。《我写给孩子们的“冠状病 毒”绘本,用它解释正在发生的一切》就这样诞生 了。虽然制作有些仓促,文章一夜之间就传遍了网 络。仅记者的朋友圈,就有 30多位朋友读过。热心网 友还根据绘本制作出了科普音视频节目。 网络传播的力量让安潇太震惊了。“很多读者告诉 我,孩子看完以后真的懂了,开始主动配合大人,他 们很感激。”安潇认为,也许是因为这篇科普小短文给 了许多父母一个向孩子解释处境、安抚情绪的新思 路。家长忽然意识到,让孩子了解、参与公众事件, 也是对孩子极有价值的学习、思考和成长的机会。“很 高兴可以帮助到小朋友,让他们不惧怕、有参与地了 解到正在面对的挑战。”安潇说。 很快,广东教育出版社与安潇取得联系,提议迅 速将绘本出版成纸质书,以便在这个特殊时期帮助到 更多家庭。从修订绘本的科学用语、到强化故事的教 育意义;从重新定制精美插图、到联系专家学者一同 审阅……2月5日,距离安潇推文10天时间,《写给孩 子的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绘本》书本诞生了。出于公益 目的,此书的出版安潇不取分文。据悉,此书将通过 安潇的微信公众号免费赠予 5000个家庭,广东教育出 版社还会赠予一批线下幼儿园。 用想象力和乐观心态面对“宅时光” 喜欢溜达的小鸡们,在不能溜达的日子里,要怎么 度过呢?不如来运动运动,跳高、跳远、花样跳!还可以 学不同发声的叫,“叽叽”“咯咯”“喔喔”,可不是想得那 么简单!有时,小鸡们也会很安静,拿米粒当跳棋 玩,把麦秆做成麦哨,或者用小石子儿来拼图…… 面对疫情,绘本《溜达鸡》的作者戴芸和李卓颖 再次联手创作了番外篇《这个春节不溜达》。在信谊图 画书公众号甫一推出,这篇轻松活泼的小故事就受到 了孩子和家长的喜爱。据不完全统计,信谊公众号及转 载文章的总阅读量超过 100 万,有 2300 次分享和转发。 绘本《溜达鸡》原书就是希望传达一种放松、自 在的情绪,几只小鸡的形象设计轻松可爱。番外沿袭 了绘本的形象设计,也沿袭了简单、活泼、温暖的语 言风格。李卓颖表示,这样的基调可以帮助孩子和家 长缓解紧张的心态。 故事并没有过多地对冠状病毒本身加以解释,而 是主要集中在小鸡们如何应对现实生活上。“希望孩子 们看到小鸡们如何在困局中开动脑筋、就地取材、自 娱自乐,能够得到启发,也用想象力和乐观的心态来 面对这段宅在家中的日子。”戴芸说。 虽然是一个番外,戴芸还是按照儿童绘本的叙事要 求来构思和组织情节。“我努力避免就事论事。希望这个 作品哪怕被放到另一个情境中,仍然有它独立的艺术 价值,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型儿童绘本。”当戴芸把 自己的想法与李卓颖分享时,对方毫不犹豫,当晚就 开始绘图。“这个故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早一分钟, 就多一分价值。”李卓颖说。通宵达旦两天,《这个春 节不溜达》在大年初三与读者见面了。 “有一个读者留言让我特别感动,这位读者说: ‘这让我想起了一部叫《美丽人生》的电影。世间最难 的是在孩子面前把不好的事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呈 现,只留给孩子好的感受,让这件事在孩子们的记忆 中只是童话故事而已。’”戴芸说,她在写这个故事的 时候,心里想的就是《美丽人生》这部电影。有读者 可以体会到,说明我们的心意大家明白了。 “疫情发生后,大家都在积极地用自己的资源来共 同面对,一起解决问题。”李卓颖说,“相信大家一起 努力,真的可以像‘溜达鸡’里的小鸡们一样,迎来 温暖的春天。” 希望引发孩子进一步的思考 地球是一颗病毒星球呀!乍一看这个标题,有点 吓人,事实上这是有科学依据支撑的。在《给孩子的 疫情图鉴:地球是一颗病毒星球呀》绘本里,作者 “脑花”写道:病毒是一种微小的非细胞生物,在世界 上还没有人类的时候,病毒就早已经存在了。 从病毒星球说起,绘本渐次递进,讲到一个闯入 —新型冠状病毒来袭,它持续地攻击着人类,人 类正面临一场严峻的战斗。医生、科学家、建筑工 人,包括病人自己的免疫系统,都在全力以赴,勇敢 地与病毒作战。那么,小朋友们要做些什么呢?宅在 家、勤洗手、戴口罩……末章,绘本告诫孩子们要记 得保持谦卑,面对自然要保持敬畏。 绘本拟人化的文风亲切活泼,画风清新暖萌,有 趣又有料,非常吸引人。作者还免费分享了这本绘本 的打印稿。“脑花”说,绘本创作的初衷是想给疫情下 的孩子做点什么,更希望父母看了文末“给大人的 话”后,能通过当下的疫情引发孩子一些思考。 记者发现,在“给大人的话”中,作者列出好几个颇 有启发性的问题,供家长与孩子共同思考和探讨,比如 未来城市该如何规划?人与自然该如何共处?理想的 动物园设计应该是怎样的?等等。“当孩子们皱起小小 的额头开始思考的时候,一个更理性平和的世界,也许 就会在他们这代人长大成人之后慢慢展开。”“脑花”说。 “脑花”告诉记者,也有一些读者质疑绘本中的观 点,她都有在留言下简单回复和解释。“这样的留言, 让我想要以后再画一些关于病毒的绘本续集,更详细 地说说病毒。” ◎中国战“疫”系列报道⑥ 写给孩子的病毒科普绘本 本报记者 “你可能会觉得,今年的春节和往年不太一样。也 许爸爸会说:‘不要出去玩了!’也许妈妈取消了你期 待已久的假期旅行。为什么爸妈要求你少出门?因为 在外面,有很多人正在生病。”……1月24日除夕晚 上,一篇名为《我写给孩子们的“冠状病毒”绘本, 用它解释正在发生的一切》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了。 简洁清晰的图片、亲切的语言表达,令文章在短短几 天时间迅速发酵,达到 1500 多万的阅读量。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许多家庭计划随之改变。孩 子心思细腻又敏感,必然感受到了气氛的凝重,却又 懵懵懂懂,不一定真的明白发生了什么。此时,相关 绘本既是生动易懂的科普,也是暖心的心灵慰藉。 “虽然近期不能来剧院看演出了,宅在家里的时光 也许有些无聊,希望古典音乐频道可以陪伴您,让您在 家中也可以尽享大剧院的精彩演出。”自1月24日发布 取消演出、参观的公告以来,中国国家大剧院(NCPA)一 直努力为广大观众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空中剧院”。这 个线上剧院的名字就叫做古典音乐频道。通过国家大 剧院古典音乐频道官网或官方APP“大剧院 · 古典”, 观众足不出户也可随时随地开启一段艺术之旅。 笔者进入古典音乐频道后发现,该频道包含NC- PA音乐厅、精彩瞬间、NCPA记录、古典音乐赏析、 音乐虫聊天室、音乐商店、音乐资讯等 7 个栏目。其 中,“NCPA音乐厅”栏目精选了20世纪90年代至今, 在国家大剧院及海外举办的经典演出,涵盖交响音 乐、室内乐、歌剧、舞剧、独奏作品、声歌作品、传 统音乐等。在实况演出排行榜中,最受欢迎的有比才 《卡门》、大提琴双杰、威尔第 《阿依达》、国家大剧院 《骆驼祥子》和瓦格纳诞辰二百周年庆典等。 “精彩瞬间”栏目则选取了 2013年至今,在歌剧、 音乐会、舞剧、戏剧戏曲等精彩演出背后的幕后花 絮。花絮介绍了演出的历史由来、文化内涵、人员架 构、舞台布景、排练瞬间等;“NCPA记录”通过一系 列纪录片式节目,介绍了剧目制作、剧院纪实、大师 掠影等艺术史方面的内容;“古典音乐赏析”像一个移 动的古典音乐库,提供了包括交响音乐、歌剧、室内 乐、声歌作品、独奏作品、中国音乐等类别的在线唱 片;“音乐虫聊天室”栏目则是国家大剧院的一档自制 音频节目,由受邀的资深乐评人、优秀艺术家每周跟 观众一起赏析经典曲目,畅聊音乐圈的那些事儿。 除了可以供观众自主探索的官网、APP等线上平 台,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还在官方微博、微信公 众号设置了“线上观演 · 艺术相伴”系列,每天为观众 推荐经典歌剧、舞剧、音乐会等,推荐曲目种类繁 多,涵盖中外经典,包括歌剧《泰伊斯》、歌剧《金江 沙 畔》、 2018 五 月 音 乐 节 开 幕 音 乐 会 、 舞 剧 《天 路》、 2018 年初的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演出等。 经典巨献之外,在如今全国奋战疫情的形势下, 国家大剧院还推出“同舟共济战疫情 · 国家大剧院在 行动”系列作品,包括合唱《天使的身影》、情景报 告《严冬必将过去,春天就在眼前》、歌曲联唱《团结 就 是 力 量/为 武 汉 加 油》、 诗 朗 诵 《致 我 的 朋 友 们》 等,为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心系疫情的中华儿女加 油打气。 空中剧院:足不出户的艺术之旅 林子夜 ◎服务不打烊 《中国诗词大会》已走到第 五季。文化类综艺能有这样的 生命周期,并且未见明显颓 势,就当下而言,有着足够丰 富的意义和内涵。 从2016年至今,《中国诗词 大 会》《见 字 如 面》《朗 读 者》 《国家宝藏》等多档文化类综 艺,不断赢得收视率和口碑的 双重认可。从模式上看,这些 文化类综艺既不像港台综艺模 式“嘻嘻哈哈”,不像欧美综艺 模式受“条条框框”限制,也 不像韩国综艺模式“大喊大 叫”的风格,更符合中国国 情、更接中国地气儿,在剧情 节奏、情感认知、价值理念、 文化身份上,与电视机前、各 类平板电脑和手机屏幕前的青 年观众,有着更为贴近的文化 心理距离。 就算是在今天,在相当一 部分人的脑海中,一提起传统 文化、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一定程度上还是会有刻 板、保守的印象,很少会将这 些话题与青年文化、青年亚文 化联系起来。然而近几年来, 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所折射 出来的一系列新鲜、纷繁的文 化经验,却从根本上颠覆了这 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看法。 事实上,当下的年轻人对 于传统文化、文化遗产、非物 质文化遗产,表现出了令人始 料未及的巨大热情。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纪录片、 文化类综艺近三年来的“突然”热播,大大超出 了既往所有理论分析框架的解读范围。 对于当代青年迸发出的传统文化热情,我们 要加倍珍惜和重视。中国广大青年群体,正在作 为电影、电视、移动互联网等各类文化产业的消 费主体,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源源不断地登 上历史舞台。横向对比日本的“低欲望一代”,看 看西欧、南欧、北美发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中 国青年群体作为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增量意 义,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这个维度上,这一波被誉为“清流”的文 化类综艺是不是一种生命力更长、效益产出周期 更持续的模式?能不能在较为丰富的层次上满足 来自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县级市的广大青年群体的 文化娱乐需求?这些关键性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 评估。“清流”文化类综艺背后的传统文化热所 影响的范畴,恐怕也不只局限在其自身行业范围 内,还将辐射到其他多个领域。 (作者单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 本报讯 张鹏禹、王子扬)“我只看见你的眼晴/却看 不清你的面容/我相信天使救死扶伤/高尚圣洁的心灵。我 只看见你的出征/却不知道你的姓名/我相信勇士逆向而行/ 舍生忘死的冲锋。”1月28日晚,江苏南京珠江路一间录音 棚里,伴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多位文艺志愿者、歌唱家和 主持人正连夜录制“战疫”歌曲— 《我相信》。整首歌曲 从创作到进录音棚不到 48小时,歌曲完成后在“南京发 布”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收获了超过 100 万点击量,各平台 转发后,全网点击量超 2000 万。 《我相信》由南京市歌舞剧院作曲家濮鹰作曲、王晓岭 作词。主歌第一部分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致敬, 第二部分向所有“最美逆行者”致敬。副歌部分既表达了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信心,又传递了南京和武汉两座城市 心连心的感情。在歌曲MV结尾处,当众多歌唱家唱出 “亲爱的人,亲爱的城,春回大地我们再相拥”这句心愿 时,画面里的人们戴上口罩、向镜头比心,表现出众志成 城抗疫情的决心,令观众动容。有网友评价说:“南京温 度,温暖疫情的寒冬”“在南京读书工作过的武汉人泪流满 面,感谢南京”“同饮一江水,同流一片情,武汉加油!” 歌曲《我相信》感动网友 ▲ 《众志成城》 作者:刘慧远 图①②③分别来自于《这个春节不溜达》《给孩 子的疫情图鉴:地球是一颗病毒星球呀》《写给孩子 的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绘本》

Transcript of 写给孩子的病毒科普绘本 - Peoplepaper.people.com.cn/rmrbhwb/page/2020-02/12/07/... ·...

Page 1: 写给孩子的病毒科普绘本 - Peoplepaper.people.com.cn/rmrbhwb/page/2020-02/12/07/... · 片;“音乐虫聊天室”栏目则是国家大剧院的一档自制 音频节目,由受邀的资深乐评人、优秀艺术家每周跟

0707文化万象责编:郑 娜 邮箱:[email protected]

2020年2月12日 星期三2020年2月12日 星期三

让孩子不惧怕、有参与地了解正在面对的挑战

春节前夕,安潇照常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推文,这是她分享儿童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园地。细心的她发现,许多父母在留言中都表达了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焦虑和挣扎。“他们一边担心自己和家人受传染,做着全家的防护工作;一边又在人际关系中纠结:家里的孩子可能并不明白事情真相,被限制了出行,却并不配合,让本来就凝重的家庭气氛又加一层困难。”

虽然远在伦敦,身为母亲的安潇一样感同身受,自己的女儿在学校里也听闻了中国正在抗击病毒的新闻,非常好奇。“我觉得应该给读者的孩子梳理这件大事的因果关系,孩子有权利了解大人正在面对的挑战,也有能力理解大人的各种决策。”

给孩子讲科普,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绘本。于是,撰文、配图、制作分享文件、推文,安潇一气呵成,仅用了不到一天时间。《我写给孩子们的“冠状病毒”绘本,用它解释正在发生的一切》 就这样诞生了。虽然制作有些仓促,文章一夜之间就传遍了网络。仅记者的朋友圈,就有 30多位朋友读过。热心网友还根据绘本制作出了科普音视频节目。

网络传播的力量让安潇太震惊了。“很多读者告诉我,孩子看完以后真的懂了,开始主动配合大人,他们很感激。”安潇认为,也许是因为这篇科普小短文给了许多父母一个向孩子解释处境、安抚情绪的新思

路。家长忽然意识到,让孩子了解、参与公众事件,也是对孩子极有价值的学习、思考和成长的机会。“很高兴可以帮助到小朋友,让他们不惧怕、有参与地了解到正在面对的挑战。”安潇说。

很快,广东教育出版社与安潇取得联系,提议迅速将绘本出版成纸质书,以便在这个特殊时期帮助到更多家庭。从修订绘本的科学用语、到强化故事的教育意义;从重新定制精美插图、到联系专家学者一同审阅……2 月 5 日,距离安潇推文 10 天时间,《写给孩子的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绘本》 书本诞生了。出于公益目的,此书的出版安潇不取分文。据悉,此书将通过安潇的微信公众号免费赠予 5000个家庭,广东教育出版社还会赠予一批线下幼儿园。

用想象力和乐观心态面对“宅时光”

喜欢溜达的小鸡们,在不能溜达的日子里,要怎么度过呢?不如来运动运动,跳高、跳远、花样跳!还可以学不同发声的叫,“叽叽”“咯咯”“喔喔”,可不是想得那么简单!有时,小鸡们也会很安静,拿米粒当跳棋玩,把麦秆做成麦哨,或者用小石子儿来拼图……

面对疫情,绘本 《溜达鸡》 的作者戴芸和李卓颖再次联手创作了番外篇《这个春节不溜达》。在信谊图画书公众号甫一推出,这篇轻松活泼的小故事就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喜爱。据不完全统计,信谊公众号及转载文章的总阅读量超过100万,有2300次分享和转发。

绘本 《溜达鸡》 原书就是希望传达一种放松、自在的情绪,几只小鸡的形象设计轻松可爱。番外沿袭了绘本的形象设计,也沿袭了简单、活泼、温暖的语言风格。李卓颖表示,这样的基调可以帮助孩子和家长缓解紧张的心态。

故事并没有过多地对冠状病毒本身加以解释,而是主要集中在小鸡们如何应对现实生活上。“希望孩子们看到小鸡们如何在困局中开动脑筋、就地取材、自娱自乐,能够得到启发,也用想象力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这段宅在家中的日子。”戴芸说。

虽然是一个番外,戴芸还是按照儿童绘本的叙事要求来构思和组织情节。“我努力避免就事论事。希望这个作品哪怕被放到另一个情境中,仍然有它独立的艺术价值,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型儿童绘本。”当戴芸把自己的想法与李卓颖分享时,对方毫不犹豫,当晚就开始绘图。“这个故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早一分钟,就多一分价值。”李卓颖说。通宵达旦两天,《这个春节不溜达》在大年初三与读者见面了。

“有一个读者留言让我特别感动,这位读者说:

‘这让我想起了一部叫《美丽人生》的电影。世间最难的是在孩子面前把不好的事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呈现,只留给孩子好的感受,让这件事在孩子们的记忆中只是童话故事而已。’”戴芸说,她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心里想的就是 《美丽人生》 这部电影。有读者可以体会到,说明我们的心意大家明白了。

“疫情发生后,大家都在积极地用自己的资源来共同面对,一起解决问题。”李卓颖说,“相信大家一起努力,真的可以像‘溜达鸡’里的小鸡们一样,迎来温暖的春天。”

希望引发孩子进一步的思考

地球是一颗病毒星球呀!乍一看这个标题,有点吓人,事实上这是有科学依据支撑的。在 《给孩子的疫情图鉴:地球是一颗病毒星球呀》 绘本里,作者

“脑花”写道:病毒是一种微小的非细胞生物,在世界上还没有人类的时候,病毒就早已经存在了。

从病毒星球说起,绘本渐次递进,讲到一个闯入者——新型冠状病毒来袭,它持续地攻击着人类,人类正面临一场严峻的战斗。医生、科学家、建筑工人,包括病人自己的免疫系统,都在全力以赴,勇敢地与病毒作战。那么,小朋友们要做些什么呢?宅在家、勤洗手、戴口罩……末章,绘本告诫孩子们要记得保持谦卑,面对自然要保持敬畏。

绘本拟人化的文风亲切活泼,画风清新暖萌,有趣又有料,非常吸引人。作者还免费分享了这本绘本的打印稿。“脑花”说,绘本创作的初衷是想给疫情下的孩子做点什么,更希望父母看了文末“给大人的话”后,能通过当下的疫情引发孩子一些思考。

记者发现,在“给大人的话”中,作者列出好几个颇有启发性的问题,供家长与孩子共同思考和探讨,比如未来城市该如何规划?人与自然该如何共处?理想的动物园设计应该是怎样的?等等。“当孩子们皱起小小的额头开始思考的时候,一个更理性平和的世界,也许就会在他们这代人长大成人之后慢慢展开。”“脑花”说。

“脑花”告诉记者,也有一些读者质疑绘本中的观点,她都有在留言下简单回复和解释。“这样的留言,让我想要以后再画一些关于病毒的绘本续集,更详细地说说病毒。”

◎中国战“疫”系列报道⑥

写给孩子的病毒科普绘本本报记者 赖 睿

“你可能会觉得,今年的春节和往年不太一样。也许爸爸会说:‘不要出去玩了!’也许妈妈取消了你期待已久的假期旅行。为什么爸妈要求你少出门?因为在外面,有很多人正在生病。”……1月 24日除夕晚上,一篇名为 《我写给孩子们的“冠状病毒”绘本,用它解释正在发生的一切》 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了。简洁清晰的图片、亲切的语言表达,令文章在短短几天时间迅速发酵,达到1500多万的阅读量。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许多家庭计划随之改变。孩子心思细腻又敏感,必然感受到了气氛的凝重,却又懵懵懂懂,不一定真的明白发生了什么。此时,相关绘本既是生动易懂的科普,也是暖心的心灵慰藉。

“虽然近期不能来剧院看演出了,宅在家里的时光也许有些无聊,希望古典音乐频道可以陪伴您,让您在家中也可以尽享大剧院的精彩演出。”自 1 月 24 日发布取消演出、参观的公告以来,中国国家大剧院(NCPA)一直努力为广大观众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空中剧院”。这个线上剧院的名字就叫做古典音乐频道。通过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官网或官方 APP“大剧院·古典”,观众足不出户也可随时随地开启一段艺术之旅。

笔者进入古典音乐频道后发现,该频道包含 NC-PA 音乐厅、精彩瞬间、NCPA 记录、古典音乐赏析、音乐虫聊天室、音乐商店、音乐资讯等 7 个栏目。其中,“NCPA音乐厅”栏目精选了20世纪90年代至今,

在国家大剧院及海外举办的经典演出,涵盖交响音乐、室内乐、歌剧、舞剧、独奏作品、声歌作品、传统音乐等。在实况演出排行榜中,最受欢迎的有比才

《卡门》、大提琴双杰、威尔第《阿依达》、国家大剧院《骆驼祥子》和瓦格纳诞辰二百周年庆典等。

“精彩瞬间”栏目则选取了 2013年至今,在歌剧、音乐会、舞剧、戏剧戏曲等精彩演出背后的幕后花絮。花絮介绍了演出的历史由来、文化内涵、人员架构、舞台布景、排练瞬间等;“NCPA记录”通过一系列纪录片式节目,介绍了剧目制作、剧院纪实、大师掠影等艺术史方面的内容;“古典音乐赏析”像一个移动的古典音乐库,提供了包括交响音乐、歌剧、室内

乐、声歌作品、独奏作品、中国音乐等类别的在线唱片;“音乐虫聊天室”栏目则是国家大剧院的一档自制音频节目,由受邀的资深乐评人、优秀艺术家每周跟观众一起赏析经典曲目,畅聊音乐圈的那些事儿。

除了可以供观众自主探索的官网、APP 等线上平台,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还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设置了“线上观演·艺术相伴”系列,每天为观众推荐经典歌剧、舞剧、音乐会等,推荐曲目种类繁多,涵盖中外经典,包括歌剧《泰伊斯》、歌剧《金江沙畔》、2018 五月音乐节开幕音乐会、舞剧 《天路》、2018年初的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演出等。

经典巨献之外,在如今全国奋战疫情的形势下,国家大剧院还推出“同舟共济战疫情·国家大剧院在行动”系列作品,包括合唱 《天使的身影》、情景报告 《严冬必将过去,春天就在眼前》、歌曲联唱《团结就是力量/为武汉加油》、诗朗诵 《致我的朋友们》等,为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心系疫情的中华儿女加油打气。

空中剧院:足不出户的艺术之旅林子夜

◎服务不打烊

《中国诗词大会》 已走到第五季。文化类综艺能有这样的生 命 周 期 , 并 且 未 见 明 显 颓势,就当下而言,有着足够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从2016年至今,《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

《国家宝藏》 等多档文化类综艺,不断赢得收视率和口碑的双重认可。从模式上看,这些文化类综艺既不像港台综艺模式“嘻嘻哈哈”,不像欧美综艺模式受“条条框框”限制,也不 像 韩 国 综 艺 模 式 “ 大 喊 大叫 ” 的 风 格 , 更 符 合 中 国 国情、更接中国地气儿,在剧情节奏、情感认知、价值理念、文化身份上,与电视机前、各类平板电脑和手机屏幕前的青年观众,有着更为贴近的文化心理距离。

就算是在今天,在相当一部分人的脑海中,一提起传统文化、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程度上还是会有刻板、保守的印象,很少会将这些话题与青年文化、青年亚文化联系起来。然而近几年来,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所折射出来的一系列新鲜、纷繁的文化经验,却从根本上颠覆了这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看法。

事实上,当下的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了令人始料未及的巨大热情。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纪录片、文化类综艺近三年来的“突然”热播,大大超出了既往所有理论分析框架的解读范围。

对于当代青年迸发出的传统文化热情,我们要加倍珍惜和重视。中国广大青年群体,正在作为电影、电视、移动互联网等各类文化产业的消费主体,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源源不断地登上历史舞台。横向对比日本的“低欲望一代”,看看西欧、南欧、北美发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青年群体作为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增量意义,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这个维度上,这一波被誉为“清流”的文化类综艺是不是一种生命力更长、效益产出周期更持续的模式?能不能在较为丰富的层次上满足来自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县级市的广大青年群体的文化娱乐需求?这些关键性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评估。“清流”文化类综艺背后的传统文化热所影响的范畴,恐怕也不只局限在其自身行业范围内,还将辐射到其他多个领域。

(作者单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

本报讯(张鹏禹、王子扬)“我只看见你的眼晴/却看不清你的面容/我相信天使救死扶伤/高尚圣洁的心灵。我只看见你的出征/却不知道你的姓名/我相信勇士逆向而行/舍生忘死的冲锋。”1月28日晚,江苏南京珠江路一间录音棚里,伴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多位文艺志愿者、歌唱家和主持人正连夜录制“战疫”歌曲——《我相信》。整首歌曲从创作到进录音棚不到 48 小时,歌曲完成后在“南京发布”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收获了超过100万点击量,各平台转发后,全网点击量超2000万。

《我相信》由南京市歌舞剧院作曲家濮鹰作曲、王晓岭作词。主歌第一部分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致敬,第二部分向所有“最美逆行者”致敬。副歌部分既表达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信心,又传递了南京和武汉两座城市心连心的感情。在歌曲 MV 结尾处,当众多歌唱家唱出

“亲爱的人,亲爱的城,春回大地我们再相拥”这句心愿时,画面里的人们戴上口罩、向镜头比心,表现出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决心,令观众动容。有网友评价说:“南京温度,温暖疫情的寒冬”“在南京读书工作过的武汉人泪流满面,感谢南京”“同饮一江水,同流一片情,武汉加油!”

歌曲《我相信》感动网友

文化综艺折射青年传统文化热

孙佳山

文化综艺折射青年传统文化热

孙佳山

▲《众志成城》 作者:刘慧远

图①②③分别来自于《这个春节不溜达》《给孩子的疫情图鉴:地球是一颗病毒星球呀》《写给孩子的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