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明節復活節 遇見 - GOOD TV · 孝,而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台灣...

4
8 好消息 2012 / 4 No.208 研討會 清明節 遇見 復活節 整理◎范文琤 不孝順父母,不可能真的愛上帝。台灣教會如 果要加速轉化台灣,就必須面對敬祖、祭祖這 個議題。雖然整個文化在改變,福音跟文化的 碰撞仍有相當程度的存在,願台灣眾教會能夠 更有效回應上帝的話要孝敬父母,要記念 我們的祖先,同時能夠把福音傳開。 主講◎溫永生牧師、梁家麟院長、王武聰牧師 高敏智牧師、劉修泉牧師、廖昆田牧師 回應◎周聯華牧師、林治平教授

Transcript of 當清明節復活節 遇見 - GOOD TV · 孝,而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台灣...

Page 1: 當清明節復活節 遇見 - GOOD TV · 孝,而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台灣 社會,重視生孝,也強調死孝, 導致誤會基督徒是「背祖忘宗」 的一群,基督教是「不孝的宗

8 好消息 2012 / 4 No.208

研討會

當清明節 遇見復活節

整理◎范文琤

不孝順父母,不可能真的愛上帝。台灣教會如

果要加速轉化台灣,就必須面對敬祖、祭祖這

個議題。雖然整個文化在改變,福音跟文化的

碰撞仍有相當程度的存在,願台灣眾教會能夠

更有效回應上帝的話—要孝敬父母,要記念

我們的祖先,同時能夠把福音傳開。

主講◎溫永生牧師、梁家麟院長、王武聰牧師

高敏智牧師、劉修泉牧師、廖昆田牧師

回應◎周聯華牧師、林治平教授

Page 2: 當清明節復活節 遇見 - GOOD TV · 孝,而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台灣 社會,重視生孝,也強調死孝, 導致誤會基督徒是「背祖忘宗」 的一群,基督教是「不孝的宗

9

基督教的孝道

基督教是一個很重視孝道的信

仰。舊約有十誡,前四誡是神人

關係,後六誡是人倫關係,在猶

太人的兩塊法版中,第五誡「孝

敬父母」放在第一塊與神關係的

法版上,表示孝敬父母比後面的

五條誡命,更會影響我們與神的

關係。在新約,耶穌與法利賽人

論傳統與神誡命時,祂責備法利

賽人守傳統,卻廢了神的誡命,

就是孝敬父母這條誡命。主耶穌

的意思是:傳統可以改,誡命不

可廢,敬拜上帝和孝敬父母不可

分,不孝敬父母的人,拜上帝也

是枉然。

主耶穌自己立下了一個孝道

的榜樣,祂在十字架上,想到不

能再照顧母親,以及清貧的弟妹

們,於是將母親交託家世較富裕

的門徒約翰。保羅在新約也強

調,「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

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

誡命。」(弗六2)由此看出聖

經中孝敬的意義,包含生前要奉

養父母,讓年老的父母得到生活

的照顧,也指對父母的態度要尊

重,不能因父母年老體衰而輕視

他們、忽略他們。

1. 慎終追遠

過去華人教會受西方教會影

響,比較強調生孝,不太重視死

孝,而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台灣

社會,重視生孝,也強調死孝,

導致誤會基督徒是「背祖忘宗」

的一群,基督教是「不孝的宗

教」。聖經記載「慎終」在創世

記二十三章1-4節,撒拉死的時

候,亞伯拉罕為她哀痛哭號,還

花了四百舍客勒的錢幣買墳地,

那塊地後來成了亞伯拉罕的家族

墓園。從這裡看出他對撒拉的

愛,也可以看出他對辦喪事的重

視。

關於「追遠」最明顯的就是

族譜,聖經記載了許多以色列人

的族譜,主要在創世記第五章、

十章,十一章10-27節及三十六

章,出埃及記六章,歷代志上一

到九章,還有二十三章;新約也

詳細記載了耶穌的家譜(太一1-

17;路三23-38)。在這些主要

的啟示中,也有附帶的真理,就

是「上帝與列祖的關係」,上帝

不要以色列人忘記祖先,教會也

應該強化並落實慎終追遠的工

作。

2. 尊重文化

保羅是第一世紀偉大的宣教士

之一,他說:「我雖是自由的,

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

的僕人,為要多得人。」(林前

九19)這是保羅成功的宣教祕

訣,是「作僕人的原則」,應用

在宣教策略上,就是只要不違背

聖經,就充分認同當地人,尊重

當地文化。過去教會界採用「摒

棄模式」,祖先牌位不合聖經,

拆掉;香不合聖經,不能燒香;

祭品祖先吃不到,不用;這個不

能做、那個不能做,可是很少教

導弟兄姐妹該怎麼做。

在台灣傳福音很普遍遇到的

障礙,還是拿香拜祖先的事,所

以更好的方法是「取代模式」。

如:面對未信主的家人,可從除

夕過年就開始與家人溝通,徵求

同意為年夜飯祝福短禱,拜祖先

時,先表明立場,並有取代方

式,例如以獻花代替拿香……

等,如此,到清明掃墓時,就不

Page 3: 當清明節復活節 遇見 - GOOD TV · 孝,而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台灣 社會,重視生孝,也強調死孝, 導致誤會基督徒是「背祖忘宗」 的一群,基督教是「不孝的宗

10 好消息 2012 / 4 No.208

致引發衝突,或是不被諒解了。

台灣延續中華文化,受到小

傳統民間宗教影響,非常看重儀

式。又受到大傳統儒家影響,強

調禮在倫理的外顯作用,主張傳

統的禮儀習俗,作為實踐倫理價

值的手段,所以在兼具小傳統和

大傳統思維疊合下,基督教的婚

禮就很有特色,被社會大眾肯定

且喜愛,假如喪禮能多一點表達

敬意的動作,對傳福音會有幫

助。

基督教面對的兩難,是所建立

的「基督教模式」與中華傳統的

作法相距愈遠,便愈缺乏解決問

題的能力;愈接近,便愈難在基

督徒中間獲得共識。當我們探討

基督教與祭祖這個課題時,必須

認清是基督教文化對中國文化,

而不是福音如何適應中國文化,

以避免絕對化「中國文化」和絕

對化「基督教文化」。

而祭祖這個議題,已經不是大

社會或大傳統的關鍵課題,無論

什麼政權的政府,都不會干預基

督徒參不參加祭祖活動,也不會

因此採取不利的行動,反而要思

考的是小社會裡小規模的文化衝

突。這不是教會能否存續的普遍

性問題,而是傳福音與牧養工作

所遭遇的個別性挑戰,無論在中

國大陸或是台灣,祭祖不再是政

治議題,而僅是社會議題,發生

的糾紛也不在官方層面,而在民

間的家庭或社區裡。

二、從祭祖到敬祖

基督教最重要的聖禮是聖餐;

猶太人最重要的節日是逾越節,

都用吃來表達;聖經還說要記念

這日子,守耶和華的節,作為世

世代代永遠的定例。逾越節的晚

餐延續到耶穌最後的晚餐(也就

是聖餐),是把記念耶穌為我們

死,已經發生的事以及未來的盼

望,拉到現在來。所以保羅說,

「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

現在式,「表明主的死」是過去

發生的,「直等到祂再來」是未

來。聖經裡面用吃來表達追思,

所以祭祖原來應該是有很深的用

意。基督徒應該提升祭祖的記念

性,並除掉死人也需要吃,這種

亡靈崇拜的成分。

祭祖的本質

華人的祖先崇拜有強烈的孝

道觀念,屬於倫理的範圍;但是

在民間信仰,卻有強烈的亡魂信

念,屬於宗教的範圍,基督教一

向否定亡魂厲鬼,強調除了耶和

華獨一的神,不可拜別的神,因

此華人很難接受基督教信仰的關

鍵在此,基督徒必須要對華人祖

先崇拜先有認識,才能進一步跟

華人作溝通。

從古至今,華人深信靈魂不

滅,人死後繼續生存在另一個世

界,陰間的生活和現世非常相

似,有衣食住行娛樂需求,但陰

間的生活必需品要由陽世的子孫

供應。相對的,祖靈有義務蔭庇

他們的後裔。陽世的人可與亡靈

溝通,向其祈求賜福。如果亡魂

得不到家人供應,將淪為孤魂野

鬼,非常難堪,便會捉弄其兒

孫,讓他們生病遭難、諸事不

順。這種相信「魂」「魄」二分

法的靈魂觀,死後可為神可為鬼

的觀念,成為華人的祖先崇拜的

起源。

敬祖的態度

首先要正視華人社會祖先崇

拜是民間的生活模式,而基督教

信仰可以除卻對孤魂野鬼的恐

懼。天父是我們祖先生命的根源

Page 4: 當清明節復活節 遇見 - GOOD TV · 孝,而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台灣 社會,重視生孝,也強調死孝, 導致誤會基督徒是「背祖忘宗」 的一群,基督教是「不孝的宗

11

及歸宿,相信耶穌,可以把我們

懼怕的孤魂野鬼的「鬼」,轉化

為賓至如歸的「歸」,要離開世

界的那一天,可以嚮往「更美的

家鄉」。耶穌基督的「愛」,能

使華人「五倫」觀念伸展到「群

己」關係的「六倫」(參:太

十二46-50)。

基 督 徒 對 過 世 的 父 母 表 達

哀思,注重的是「敬」與「記

念」,更勝於祭拜。孟子說: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血脈

的傳承呈現中國對永生生命的渴

望,所以面對未信者,對於基督

信仰在敬祖、祭祖一事疑惑時,

可以向他們介紹道成肉身的耶

穌。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

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

能到父那裡去。」(約十四6)

這是非常有效的媒介。

聖經中應許的「永生」,是永

恆的生命,是這個世界跟另外一

個世界裡,我們都可以跟創始者

本身面對面溝通的生命。對華人

死後世界觀茫然者,給予一線曙

光。認識耶穌基督的復活,超越

死亡的恐懼。耶穌說:「復活在

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

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

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

(約十一25-26)所以,最大的

孝道是領家人歸主。

三、從清明到復活

耶穌被釘十架之後,七日的頭

一日,一群婦女就到耶穌的墳墓

去掃墓,要掃墓的時候,兩位天

使告訴這群婦人,「為什麼在死

人中找活人呢?祂不在這裡,已

經復活了!」(路二十四5)這

句話把我們從清明帶到了復活。

傳統的清明在追念祖先,但是在

台灣的傳統裡面,更在乎祖先有

沒有保佑、賜福他們,如果後人

對他們不敬,祖先就會來攪擾,

所以特別重視祖墳風水,卻是在

死人中找盼望。

台灣人在面對生命終極有三樣

期盼,第一,期盼去的地方不愁

吃穿。第二,期盼死後有人來帶

路。第三,期盼死後還能夠在一

起。耶穌能滿足台灣人對生命終

極的期待,祂說:「你們心裡不

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

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

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

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

(約十四1-2)

第一,耶穌為我們預備住處。

基督徒過世,是回到阿爸父為

我們預備的天家,天堂需要吃

喝玩樂的話,也不需要我們自己

準備。第二,耶穌引路帶我們回

家。「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

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

去。」耶穌從阿爸父家來,道成

肉身、死而復活,如今坐在上帝

右邊,唯有祂才能夠帶我們回

家。第三,耶穌應許團圓。因為

耶穌說:「我在哪裡,叫你們也

在那裡。」(約十四3)將來我們

一定可以在天家團聚,雖沒有嫁

娶這種關係,但也不可能是陌生

人,因為基督徒相信聖徒相通,

互為弟兄姐妹。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

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

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

結出許多子粒來。」(約十二24)

任何一個人,用信心接受耶穌復

活的生命,享受現今平安喜樂的

日子,將來在天上就享受新天新

地,永遠與主同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