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派經師之傳承神系 - daoist.orgdaoist.org/booksearch/BookSearch/list012/40-10-90.pdf ·...

12
弘道 2009 年第3 期 / 總第 4 0 期 90 派歷史 一、扶桑太帝東王公與魏晉諸 道派之傳經授道關係 漢末六朝道經中,東王公或稱為 扶桑大帝東王公 1 、扶桑大帝 2 、扶桑太 3 、上清太元東霞榑桑丹林大帝上道 4 、玄清太元東霞榑桑丹林大帝上道 5 、東華太皇 6 ,簡稱太帝 7 。扶桑太 帝東王公和魏晉南北朝重要教派都有密 切關係,是三國末晉世正一派、東晉上 清派、東晉靈寶派等道教三大教派傳經 及傳授術法的主要神祇之一。 東王公對正一派所傳的經法,最 重要者為《黃庭內景玉經》,並將經 書間接授予三國末至西晉世的正一祭酒 魏華存。《黃庭內景經》末章說誦讀 《黃庭經》時,須「十讀四拜朝太 東晉上清派經師之傳承神系 ──扶桑大帝東王公與上清派之傳經關係 蕭登福 台中技術學院共同學科 扶桑太帝東王公

Transcript of 上清派經師之傳承神系 - daoist.orgdaoist.org/booksearch/BookSearch/list012/40-10-90.pdf ·...

  • 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90

    宗派歷史

    一、扶桑太帝東王公與魏晉諸

    道派之傳經授道關係

    漢末六朝道經中,東王公或稱為

    扶桑大帝東王公1、扶桑大帝2、扶桑太

    帝3、上清太元東霞榑桑丹林大帝上道

    君4、玄清太元東霞榑桑丹林大帝上道

    君5 、東華太皇6 ,簡稱太帝7 。扶桑太

    帝東王公和魏晉南北朝重要教派都有密

    切關係,是三國末晉世正一派、東晉上

    清派、東晉靈寶派等道教三大教派傳經

    及傳授術法的主要神祇之一。

    東王公對正一派所傳的經法,最

    重要者為《黃庭內景玉經》,並將經

    書間接授予三國末至西晉世的正一祭酒

    魏華存。《黃庭內景經》末章說誦讀

    《 黃 庭 經 》 時 , 須 「 十 讀 四 拜 朝 太

    東晉上清派經師之傳承神系──扶桑大帝東王公與上清派之傳經關係

    蕭登福 台中技術學院共同學科

    扶桑太帝東王公

  • 91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

    上,先謁太帝後北向」。也就是誦讀

    十遍後,須放下經書來禮拜太帝和太

    上。《上清金闕靈書》說:「《黃庭

    內景經》,一名《太上琴心文》,又

    名《太帝金書》,扶桑太帝君宮中盡

    誦此經,金簡刻書之,故曰金書。」8

    說明了扶桑太帝和《黃庭內景經》的

    關係至為密切,而該經又為魏華存所傳

    予楊羲等人者。

    在靈寶派上,靈寶經的重要傳經

    神祇為天真皇人,而天真皇人是扶桑太

    帝之眷屬神,曾為扶桑太帝所使,居峨

    嵋山,黃帝向其問道,皇人將漢世古靈

    寶經《太上太一真一之經》、《太上

    洞玄靈寶五符序》傳予黃帝 9;天真皇

    人所傳的靈寶經甚多,所以扶桑太帝和

    靈寶派也有密切關係。

    至於東王公在上清經的傳授上,

    據班固《漢武內傳》所載,上清經在

    漢世已存在。《漢武帝內傳》載上元

    夫人告西王母說:「先被太帝君敕,

    使詣玄洲,校定天元。」所以上元夫

    人應是扶桑太帝之眷屬神。《漢武內

    傳》載上清經由上元夫人敕青真小童

    傳六甲靈飛十二事之經予漢武帝。六甲

    靈飛十二事中的《五帝六甲左右靈飛

    之 符 》 、 《 壬 癸 六 遯 隱 地 八 術 》 、

    《丙丁入火赤班符》、《六辛入金致

    黃水月華之法》、《六己石精金光藏

    景化形之方》、《丑辰未戌地真素訣

    長生紫書三五順行》、《寅申己亥紫

    度炎光內視中方》等七種,皆見於魏

    華存三十一卷中,六甲靈飛十二事應是

    上 清 經 三 十 一 卷 的 源 頭 。 《 漢 武 內

    傳 》 中 傳六 甲 靈 飛 十 二 事 的 青 真 小

    童,和上清經傳承中的青童君相合,疑

    青真小童即是青童君;青真小童為上元

    夫人弟子,上元夫人為扶桑太帝屬臣;

    而《漢武帝內傳》載西王母說六甲靈

    飛十二事,是「三天太上之所撰,藏

    於紫陵之台,隱以靈壇之房,封以華琳

    之函,韞以蘭繭之帛,約以紫羅之素,

    印以太帝之璽」。既是太帝印璽封藏

    之書,則此六甲靈飛十二事,上清經的

    傳承源頭,可以直追至扶桑太帝。

    在六朝上清派道經上,據《上清

    七聖玄紀經》、《太真玉帝四極明科

    經》、《洞真上清神州七轉七變舞天

    經》等所說,扶桑太帝是《上清大洞

    真經》、《太上玉佩金璫太極金書上

    經》等三十一卷上清派道經的主要傳

    經神祇。

    扶桑太帝雖然和正一、上清、靈

    寶的傳經有關,但由於扶桑太帝地位尊

    高,所以通常是太帝從元始天王、太上

    大道君等處得到經書,或自撰經書後,

    再傳階位較次的神祇,然後再輾轉傳予

    世人,如上清經道典,最後則由青童君

    直接傳予世之應得仙者;而靈寶派道

    典,則由天真皇人來傳予世人。所以三

    派雖皆可以遠溯扶桑太帝,而直接傳授

    世人者,則傳正一者為祭酒魏華存,傳

    上清經的青童君,及傳靈寶經的天真皇

    人。

    扶桑太帝不僅傳承道書,許多符

    籙及修行法門,也常標示為扶桑大帝所

    傳。見載於六朝道經中者,如服食日月

    精華、驅鬼修仙等法;例如《上清眾

  • 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92

    經諸真聖祕》卷三《上清太上八素真

    經》有「上清太元東霞榑桑丹林大帝

    上道君」符一道、《上清眾經諸真聖

    祕 》 卷 四 《 高 上 元 始 玉 皇 譜 錄 》 有

    「玄清太元東霞榑桑丹林大帝上道君」

    符一道等等。所以扶桑太帝東王公,在

    六朝道教重要道派中,是先天大神,也

    是重要傳經授法的神祇。雖然道教三道

    派都和扶桑太帝傳經有關,但其中,扶

    桑太帝東王公和東晉上清派的關係尤為

    密切。

    二、扶桑太帝東王公與上清派經師

    ──西城真人王君、大茅君、小有天王王

    褒、魏華存等人之傳經關係

    東 晉 上 清 經 道 法 傳 承 的 重 要 人

    物,約有兩條路線,皆以許謐為中心。

    早期許謐以華僑為仙凡之媒介,後期許

    謐以楊羲降真來傳授道書。據華僑撰

    《紫陽真人內傳》1 0 所載,華僑之師

    為周紫陽,而《玄洲上卿蘇君傳》1 1

    說周紫陽之師為蘇林,蘇林之師為涓

    子。另外,楊羲之師為魏華存,而據晉

    范邈撰《南嶽夫人內傳》12 及魏華存撰

    《清虛真人王君內傳(王褒)》1 3 ,以

    及《太元真人茅君內傳》1 4 等所載,

    魏華存之師為王褒,王褒及茅君之師為

    西城總真王君。因此東晉楊許上清經派

    的來源,由華僑與楊羲上推,大概可分

    為兩個傳承系統:

    上清經的傳承,由華僑的系統往

    上推為周紫陽,再往上為蘇林,可以上

    溯至涓子;而由楊羲的系統往上推,為

    魏華存,再往上為王褒,可以上溯至西

    城總真王君。這兩個系統,如再由涓子

    及西城總真二大源頭,往上追溯,則為

    青童君,青童君之上為金闕後聖帝君,

    再往上溯為西王母、太微天帝、天帝

    君、扶桑太帝、元始天尊等等,表列於

    下。

    ○元始天尊──扶桑太帝──天帝君──

    太微天帝君──西王母──金闕後聖帝君

    ──青童君──┌涓子

    └西城總真王君

    ┌ 涓子───────蘇林──周紫陽──華僑

        │                   │

    ○青童君│                   許謐  

        │        

        └ 西城總真王君──┌王褒──魏華存──楊羲

                 └茅君       │

                           許謐

  • 93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

    宗史歷派

    以上是上清派經書及師徒的傳承

    系統。上清派的降真活動,實以許謐為

    中心,許謐早期藉由華僑降真,「皆使

    通傳旨意於長史(許謐)」。但後來因華

    僑「漏妄被黜」15 ,眾真始改而降授楊

    羲,並由楊羲而轉示許謐、許翽(玉

    斧)。因而上清派之傳承,一般皆以西

    城王君、茅君、王褒、魏華存、楊羲等

    人之傳承為正統,而上清派亦由楊羲及

    許謐所建立。

    在上清派的師承中,西城真人王

    君是大茅君茅盈及小有天王王褒之師;

    小有天王王褒是魏華存之師;魏華存在

    東晉興寧至太和年間,降真於楊羲,傳

    授道法,將上清經三十一卷傳予楊羲,

    成為上清派第一代太師。三十一卷上清

    經,是上清派主要的立派經典。而此三

    十一卷上清經的源承,都直接和扶桑太

    帝有密切的關係。《雲笈七籤》卷六

    《三洞經教部‧三洞并序》敘述上清三

    十一卷經目之源起說:

    原夫經教所出,按《業報

    經》、《應化經》並云:「天尊

    曰:吾以道氣化育群方,從劫

    到劫,因時立化。吾以龍漢元

    年,號無形天尊,亦名天寶

    君,化在玉清境,說《洞真經》

    十二部,以教天中九聖,大乘

    之道也。」《玉緯》云:「《洞

    真》,是天寶君所出。」又云:

    「以元始高上玉帝出《上清洞真

    之經》三百卷,《玉訣》九千

    篇,《符圖》七千章,祕在九天

    之上,大有之宮。後傳玉文付

    上相青童君,封於玉華宮。元

    景元年,又封一通於西城山

    中。又太帝君命榑桑太帝暘谷

    神王出獨立之訣三十卷 1 6 、上

    經三百卷行之於世。」又,襄

    城小童授軒轅黃帝《七元六紀

    飛步天綱之經》,漢元封元年

    西王母、上元夫人同授漢武帝

    《靈飛六甲》上清十二事。又太

    元真人茅盈受西城王君所傳

    《玉佩金璫纏璇之經》。又玄洲

    上卿蘇林真人,受涓子所傳三

    一之法。又真人王褒漢平帝時

    西城王君所傳上清寶經三十一

    卷,晉成帝時於汲郡傳南嶽魏

    夫人。夫人之子傳茅山楊羲,

    羲傳許邁,邁復師南海太守鮑

    靚,受上清諸經。邁弟謐,謐

    子玉斧,皆受《三天正法曲素

    鳳文》。(《正統道藏‧太玄部‧

    學字號》,新文豐刊本第三十七

    冊一四四頁下)

    上文說「太帝君命榑桑太帝暘谷

    神王出獨立之訣三十卷、上經三百卷行

    之於世」,「三十卷」當是「三十一卷」

    之誤。《雲笈七籤》的這一句話,是承

    襲《洞真上清神州七轉七變舞天經》頁

    二七云「太帝君命扶桑大帝暘谷神王所

    撰三十一卷獨立之訣」17 ,而《洞真上

    清神州七轉七變舞天經》是上清三十一

    卷經之一,足見上清經的來源傳自太

    帝。另外,《雲笈七籤》卷四《道教經

    法傳授部‧上清源統經目註序》敘述東

    晉上清派之詳細傳承情形也說:

    上清者,宮名也。……道

    君以中皇元年九月一日,於玉

  • 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94

    天瓊房金闕上宮,命東華青宮

    尋俯仰之格,揀校古文,撰定

    靈篇,集為寶經。傳至漢武帝

    時得經,起柏梁台以貯之。帝

    既為神真所降,自云得道,放

    情怠懈,不從王母至言。明年

    天火燒柏梁台,經飛還太空,

    於茲絕跡。太元真人茅君,諱

    盈,師西城王君,受《上清玉

    佩金璫二景璿璣之道》,以漢

    宣帝地節四年三月昇天。又玄

    洲上卿蘇君諱林,師涓子,受

    上清三一之法,以漢神爵二年

    三月六日登天。又周君、李

    君、眾仙各有所得,並相承經

    業,多不傳世。漢孝平皇帝元

    始二年九月戊午,西城真人以

    《上清經》三十一卷於陽洛之

    山,授清虛真人小有天王王

    褒。褒以晉成帝之時,於汲郡

    修武縣授紫虛元君南嶽夫人魏

    華存。華存以咸和九年,歲在

    甲午,乘飆輪而昇天。去世之

    日,以經付其子道脫,又傳楊

    先生諱羲。羲生有殊分,通靈

    接真,乃晉簡文皇帝之師也。

    楊君師事南嶽魏夫人,受《上

    清大洞真經》三十一卷。」(《正

    統道藏‧太玄部‧學字號》,

    新文豐刊本第三十七冊一二一

    頁下一二二頁上)

    此段引文說上清經是由太上大道

    君命東華青宮青童君撰集,西城王君將

    經傳茅君及小有天王王褒,王褒將三十

    一卷傳魏華存,魏華存傳楊羲,建立東

    晉 的上 清 派 。 而 《 雲 笈 七 籤 》 卷 六

    《三洞經教部‧三洞并序》卻說三十

    一卷上清經是傳自扶桑太帝。這兩種說

    法看似不同,其實並不矛盾。其主要原

    因在於東晉道經中所見到的傳經方式,

    都是由高階聖神,將經書輾轉傳予階次

    較低者,然後再傳予世人。今以現存所

    見上清三十一卷道經經文本身所載來

    說,經書的傳承方式,是由元始天尊、

    太上大道君等所撰,然後傳予天界中階

    位高的聖神如扶桑太帝、天帝君、太微

    天帝君等,太微天帝君再傳後聖金闕帝

    君,金闕帝君傳上相青童君,最後由青

    童君撰寫成世上文字,並傳予世之應得

    道者,如西城王君等人。所以三十一卷

    經的傳授,和扶桑太帝有密切的關係。

    扶桑太帝採取間接傳授的原因,是因為

    太帝君的神格位階遠高於西城王君等

    人,所以才以間接的方式來傳經。

    由於扶桑太帝東王公曾傳經予上

    清派三十一卷經師;因此,扶桑太帝東

    王公,可以說是東晉上清道派思想理論

    的總源頭;而《黃庭內景經》則為三

    十一卷上清經的先行經典;《黃庭內

    景經》與太帝的關係更是密切。今先

    述上清三十一卷傳經仙聖西城王君、茅

    君、王褒、魏華存等人事蹟,再來論述

    他們和東王公間的關係。

    上清三十一卷道經的傳授,始於

    青童君傳西城真人王君。西城王君,是

    道教傳說中的神仙人物,又稱西極總真

    君、太極真人王總真、西城真人。後世

    道徒以為西城王君即葛洪《神仙傳》中

    的王遠,其實西城王君在西漢宣帝時已

    傳經予東嶽司命真君茅盈,不可能是東

  • 95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

    宗史歷派

    漢桓帝時的王遠18。西城王君曾間接承

    受 扶 桑 太 帝 君 所 傳 道 經 , 《 無 上 祕

    要》卷三十二《眾聖傳經品》第二頁

    說:

    上 相 青 童 君 曰 : 九 天 丈

    人、三天玉童同時傳太帝君,

    太帝君以傳南極上元君,上元

    君以傳西王母,西王母以傳太

    微天帝君,天帝君以傳金闕聖

    君,金闕聖君以傳上相青童

    君,青童君傳西城王君,使付

    後學應為真人者。右出《洞真

    三元素語玉精真訣》。(《正統道

    藏‧太平部‧猶字號》,新文豐刊

    本第四十二冊三二四頁下)

    上 述 為 《 無 上 祕 要 》 卷 三 十 二

    《眾聖傳經品》引上清經《洞真三元

    素語玉精真訣》之文,和今《正統道

    藏》正乙部通字號(新文豐刊本第五

    十六冊)所收《洞真太上三九素語玉

    精真訣》記載略有差別,今《道藏》

    本說:「(三九素語)訣文,以九天

    丈人、三天玉童,同時傳太帝君、天帝

    君、太微天帝君」,然後由三帝君,分

    別傳予南極上元君、西王母、金闕帝

    君,再由金闕傳青童,青童傳西城王

    君。《無上祕要》是北周武帝纂集 19 ,

    去晉未遠,二者說法雖有略別,皆和太

    帝相關,而西城王君則是間接稟受道經

    於扶桑太帝。且不僅是上述一種道經而

    已,《玉珮金璫經》也是太帝所傳者,

    《上清七聖玄紀經》說:「《扶桑大帝君

    傳》,右五紀,篇曰《太霄隱書》,或

    曰《玉珮金璫經》,有之者長生使神,

    行之者成真人。」20 是《玉珮金璫經》

    為扶桑太帝君所傳。而西城王君曾將

    《玉珮金璫經》傳予茅君,《雲笈七籤》

    卷四《上清源流經目註序》頁一敘述大

    茅君事蹟時說:「太元真人茅君,諱

    盈,師西城王君,受《上清玉珮金璫二

    景璿璣之道》,以漢宣地節四年(西元

    前 66 年)三月昇天。」21《上清玉珮金

    璫二景璿璣之道》即是扶桑太帝所授

    的《玉珮金璫經》,此經再由西城王

    君授予茅君。又,《洞真太上八素真

    經服食日月皇華訣》載扶桑太帝將以

    該經傳太極四真人,而諮於西龜王母,

    王母告以四極真人「名刊上清,錄字

    帝簡,位登四極,授此將復何疑哉?」

    「於是太帝以《八素真經》,依盟而

    傳焉。西城王君今封一通於峨嵋之山,

    曲房之中。」2 2 可見《洞真太上八素

    真經服食日月皇華訣》也是太帝所授

    予西城王君者。由上述可見,西城王君

    的道經,有不少是來自扶桑太帝東王公

    所傳授。不僅西城王君和扶桑太帝關係

    密切,西城王君的弟子茅君、王褒等也

    都與之有密切關係。

    上引說王君將《玉珮金璫經》授

    予茅君,而《雲笈七籤》卷一百四,

    弟子中候仙人李道(字道林)撰〈太

    元真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傳〉載西王

    母將《玉佩金璫之道太極玄真之經》

    之事蹟告語茅盈,說:「此道後別當

    付 於 子 也 。 然 不 先 聞 《 明 堂 玄 真 之

    道》,亦無由得《太霄隱書》也。」

    其後由西城王君將經授茅盈。茅盈道

    成 , 由 太 帝 封 以 仙 官 爵 號 , 所 謂 :

    「至漢平帝元壽二年八月己酉,五帝各

    乘方面色車,從群官來下,受太帝之

  • 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96

    王褒

    命,授盈為司命東卿上真君。」2 3 茅

    盈和扶桑太帝的關係,由此可見一斑。

    又,西城王君是茅盈之師,同時

    也 是 王 褒 之 師 。 《 雲 笈 七 籤 》 卷 四

    《上清源流經目註序》頁二說:「漢

    孝平皇帝元始二年(西元二年)九月

    戊午,西城真人以上清經三十一卷,於

    陽 洛 之 山 , 授 清 虛 真 人 小 有 天 王 王

    褒 。 」2 4 可 見 西 城 王 君 既 是 茅 君 之

    師,也是王褒之師。而王褒則是魏華存

    之師。

    王褒事蹟見於魏華存撰〈清虛真

    人王君內傳〉,說清虛真人王君,名

    褒,字子登,范陽襄平(今屬遼寧)

    人;生於漢元帝建昭三年(西元前 36

    年)九月二十七日,少讀五經,傍通

    百子、讖緯、陰陽,娶宰相孔光女為

    妻,後決志辭親,入華山修道九年,遇

    太極真人西梁子文,教以修道之要法,

    後隱於陽洛山中,感南極夫人及西城真

    人王君同降,拜西城真人王君為師,西

    城真人授以《大洞真經》、《靈書八

    道》、《紫度炎光》等上清經典三十

    一卷。王褒隨西城真人遊玄洲,拜見太

    上丈人及二十九真人;「道成,給飛

    飆之車,東行渡啟明滄海,登廣桑山,

    入始暉庭,詣太帝君,稽首再拜,太帝

    授以《龍景九文》、《紫鳳赤書》、

    《上 清神 圖八 道玉 籙》」。並 遊仙 島

    及天界,獲諸仙真授予道經,太素三元

    上道君遣使授命為「太素清虛真人,

    領小有天王三元四司右保上公,治王屋

    山洞天之中」。 25 由上引看來,王褒

    成道之後,曾東行渡滄海詣太帝君,扶

    桑太帝曾授《龍景九文》、《紫鳳赤

    書》、《上清神圖八道玉籙》等道書

    予 清 虛 天 王 王 褒 。 而 在 魏 華 存 傳

    (《 南 嶽 夫 人 內 傳 》) 中 , 更 提 到 扶

    桑太帝敕命王褒傳經予魏華存。

    《上清道寶經》卷四〈服餌品第

    八 〉 云 :

    南 嶽 夫 人 , 姓 魏 , 字 賢

    安,任城人也。季冬之月,夜

    半清明,聞玄中有鐘鼓之響,

    笳簫之聲,八音嘈囋。出望空

    虛中,從東方來,一人太極真

    人安度明,一人東華大神方諸

    青童,一人扶桑碧河暘谷神

    王、景林真人、清虛真人小有

    仙王王子登。夫人匍匐再拜,

    與夫人兩劑藥,一曰隱遷自醫

    神散,一曰石精金光化形靈

    丸。服藥七日,夜半之後,太

    上玄仙遣飄車來迎。夫人用景

    法託形劍枕,從此而絕。《紫

    虛元君內傳》。(張繼禹主編《中

    華道藏》第二十八冊五五○頁)

  • 97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

    宗史歷派

    上引《紫虛元君內傳》提及青童

    君、暘谷神王、景林真人、王褒等人下

    臨,教授魏華存事,但文字簡省太多。

    《紫虛元君內傳》亦名《南嶽夫人內

    傳》,《太平廣記》所引較詳盡。宋

    李 昉 《 太 平 廣 記 》 卷 五 十 八 〈 魏 夫

    人 〉 云 :

    魏夫人者,任城人也。晉

    司徒劇陽文康公舒之女,名華

    存,字賢安。幼而好道,靜默

    恭謹,讀《莊》《老》,三傳、

    五經、百氏,無不該覽。志慕

    神仙,味真耽玄,欲求沖舉。

    常服胡麻散、茯苓丸,吐納氣

    液,攝生夷靜,親戚往來,一

    無關見。常欲別居閑處,父母

    不許。年二十四,彊適太保掾

    南陽劉文,字幼彥。生二子,

    長曰璞,次曰瑕。幼彥後為修

    武令,夫人心期幽靈,精誠彌

    篤,二子粗立,乃離隔宇室。

    齋於別寢,將逾三月,忽有太

    極真人安度明、東華大神、方

    諸青童、扶桑碧阿陽谷神王、

    景林真人、小有仙女、清虛真

    人王褒來降。褒謂夫人曰:

    「聞子密緯真氣,注心三清,勤

    苦至矣。扶桑大帝君敕我授子

    神真之道。」青童君曰:「清虛

    天王,即汝之師也。」度明

    曰:「子苦心求道,道今來

    矣。」景林真人曰:「虛皇鑒爾

    勤感,太極已注子之仙名於玉

    札矣。子其勗哉!」青童君又

    曰:「子不更聞上道內法《晨景

    玉經》者,仙道無緣得成。後

    日當會暘滌山中,爾謹密之。」

    王君乃命侍女華散條、李明兌

    等,便披雲蘊,開玉笈,出

    《太上寶文》、《八素隱書》、

    《大洞真經》、《靈書八道》、

    《紫度炎光》、《石精金馬》、

    《神真虎文》、《高仙羽玄》等

    經,凡三十一卷。即手授夫人

    焉。王君因告曰:「我昔於此

    學道,遇南極夫人、西城王

    君,授我寶經三十一卷,行之

    以成真人,位為小有洞天仙

    王,令(今)所授者即南極元

    君、西城王君之本文也。此山

    洞台,乃清虛之別宮耳。」於

    是王君起立北向,執書而祝

    曰:「太上三元,九星高真,

    虛微入道。上清玉晨,褒為太

    帝所敕,使教於魏華存,是月

    丹良,吉日戊申,謹按寶書,

    《神金虎文》、《大洞真經》、

    《八素玉篇》,合三十一卷。是

    褒昔精思於陽明西山,受真人

    太師紫元夫人書也。華存當謹

    按明法,以成至真,誦修虛

    道,長為飛仙。有泄我書,族

    及一門,身為下鬼,塞諸河

    源。九天有命,敢告華存。」

    祝畢,王君又曰:「我受祕訣

    於紫元君,言聽教於師云:此

    篇當傳諸真人,不但我得而

    已。子今獲之,太帝命焉。此

    書自我當七人得之,以白玉為

    簡,青玉為字,至華存則為四

  • 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98

    矣。」於是景林又授夫人《黃庭

    內景經》,令晝夜存念,讀之

    萬遍後,乃能洞觀鬼神,安適

    六府,調和三魂五臟,主華

    色 , 反 嬰 兒 , 乃 不 死 之 道

    也。……凡住世八十三年,以

    晉成帝咸和九年,歲在甲午,

    王君復與青童、東華君來降,

    授夫人成藥二劑,一曰遷神白

    騎神散,一曰石精金光化形靈

    丸。使頓服之,稱疾不行,凡

    七日,太乙玄仙遣飆車來迎,

    夫人乃託劍化形而去,徑入陽

    洛山中。明日,青童君、太極

    四真人、清虛王君,令夫人清

    齋五百日,讀《大洞真經》,併

    分別真經要祕。道陵天師又授

    《明威章奏》、存祝吏兵符籙之

    訣。眾真各摽至訓,三日而

    去。道陵所以遍教委曲者,以

    夫人在世當(嘗)為女官祭酒,

    領職理民故也。夫人誦經萬

    遍,積十六年,顏如少女。於

    是龜山九虛太真金母、金闕聖

    君、南極元君,共迎夫人,白

    日昇天,北詣上清宮玉闕之

    下。太微帝君、中央黃老君、

    三素高元君、太上玉晨大道

    君、太素三元君、扶桑太帝

    君、金闕後聖君,各令使者致

    命。授天人玉札金文,位為紫

    虛元君,領上真司命南岳夫

    人,比秩仙公,使治天台大霍

    山洞台中,主下訓奉道,教授

    當為仙者。……出《集仙錄》及

    本傳。26

    上 引 《 太 平 廣 記 》 所 載 魏 夫 人

    傳 , 文 末 云 「 出 《 集 仙 錄 》 及 本

    傳」。所謂本傳,應是指《南嶽夫人

    內傳》。《太平御覽》卷六百七十八

    《道部二十‧傳授上》引《南嶽魏夫

    人內傳》云:

    王君當授魏夫人經之時,

    起立北向而誓曰:「太上三玄

    九皇高真太帝,太帝使教子魏

    華存。」於是景林真又授夫人

    《黃庭內景經》,一名《太上琴

    心》,一名《大帝金書》,一名

    《 東 華 玉 篇 》 , 令 晝 夜 誦

    之。……扶桑太帝君遣八玄仙

    伯柯原首、五方天帝君簡肅正

    等,授夫人玉札金文,位為紫

    虛元君,領上真司命,使主諸

    學道死生圖籍,攝御之官,關

    校罪,考金關。後聖君命仙伯

    牙叔平授夫人青瓊之板,丹綠為

    文,位為南嶽夫人,比秩仙公。

    以上的文字和《太平廣記》所載

    內容相近,所以可以確定《太平廣記》

    所 載魏 華 存 事 , 出 自 《 南 嶽 夫 人 內

    傳》。《南嶽夫人內傳》,係晉世范邈

    所撰,簡稱《南真傳》。《真誥》卷七

    「范中候所道如此」下注:

    范 中 候 , 名 邈 , 即 是 撰

    《南真傳》者。

    范 中 候 既 在 楊 羲 所 降 眾 真 之 列

    中,則范氏所撰魏華存的傳記,在晉世

    亦應已流傳;范氏著作見諸史志的有:

    《隋書》卷三十三《經籍志‧史部‧

  • 99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

    宗史歷派

    雜 傳 類 》「《 南 嶽 夫 人 內 傳 》 一

    卷」、《舊唐書》卷四十六《經籍志上

    ‧史錄‧雜傳類》「范邈《紫虛元君魏夫

    人內傳》一卷,范邈撰」、《新唐書》卷

    五十九《藝文志三‧子錄神仙類》「范邈

    《紫虛元君南嶽夫人內傳》一卷」、《宋

    史》卷二百五《藝文志四‧神仙類》「范

    邈《南嶽夫人內傳》一卷」、《崇文總

    目‧道書類》「《南嶽夫人傳》一卷」。

    除范邈之作外,《新唐書》卷五十九《藝

    文志三‧子錄‧神仙類》及《通志略‧

    諸子類‧道家》皆載:「項宗《紫虛元

    君魏夫人內傳》一卷」。項宗之作,出

    現在《新唐書》以後書志,其撰成應在

    范邈後。上述有關魏華存的記載,又見

    於《雲笈七籤》卷四《道教經法傳授部

    ‧上清經述》,都是出自《南嶽夫人內

    傳》。

    在南嶽夫人魏華存的傳記中,說

    晉世魏華存因清齋修道,感動仙真下

    降,傳授道法。而被魏華存感降的仙真

    有:太極真人安度明、東華大神(又

    稱東華君)、方諸青童、扶桑碧阿陽

    谷神王、景林真人、小有仙女、清虛真

    人王裒,等等。這些人是來傳達扶桑太

    帝君的傳經旨意,授以經書,教以道

    法,可見這些神祇當是扶桑太帝君的眷

    屬神27。其中緣於扶桑大帝君敕王褒降

    授神真之道,王褒因此而成為魏華存之

    師。道書中王褒或寫作王裒,是受扶桑

    太帝所敕,以教魏華存者,也是魏華存

    之師。魏華存曾撰〈清虛真人王君內

    傳 〉 , 收 錄 於 《 雲 笈 七 籤 》 卷 一 百

    六;扶桑太帝命王褒傳經事,當是魏華

    存所自說。上清經三十一卷即是王褒所

    授予魏華存,而為扶桑太帝所敕命者。

    《太平廣記》文中所謂「褒為太帝所

    敕」,可見王褒受太帝君之命以三十

    一卷授魏華存,而景林所授《黃庭內

    景經》也是太帝君所傳者。上清派與

    扶 桑 太 帝 東王 公 之 關 係 可 見 一 斑 。

    《 無 上 祕 要 》 卷 二 ○ 《 仙 歌 品 》 載

    《道跡經》中之〈扶桑神王歌〉,係

    贈魏華存者,歌辭曰:

    晨 啟 太 帝 堂 , 越 超 匏 瓜

    水,碧海飛翠波,連岑亦嶽

    峙。浮輪雲濤際,九龍同轡

    起。虎旂鬱霞津,靈風幡然

    理。華存久樂道,遂致高神

    擬。拔徙三緣外,感會乃方

    始。相期陽洛宮,道成攜魏

    子。(《中華道藏》第二十八冊

    五四頁中下)

    由文中所詠歌,可以看出扶桑太

    帝君和正一派魏華存有師徒關係。而由

    於魏華存於東晉哀帝興寧年間降授楊

    羲、許穆等人上清經誥,所以被後人尊

    奉 為 上 清 第 一 代 太 師 ( 見 《 茅 山

    志 》) 。

    以載籍所見看來,魏華存,字賢

    安,生於三國時魏齊王嘉平三年辛未歲

    (251 年),卒於晉成帝咸和九年甲午

    歲(3 3 4 年)2 8 ,任城人(今山東濟

    寧巿),司徒魏舒之女。幼而好道,

    讀老莊,博覽百家,常靜居,服胡麻

    散、茯苓丸,行導引吐納,二十四歲,

    父母強嫁與南陽劉文(字幼彥),生

    二子(長名劉璞,次名劉瑕);劉文

    任修武縣令,魏華存隨至任所;後來別

    居,持齋修道,感得王褒等眾真降臨齋

  • 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100

    室,王褒說:「扶桑太帝君敕我授子

    神真之道。」因而授以經書及道法,

    魏 華 存 拜 王 褒 為 師 , 得 授 上 清 經

    「《 太 上 寶 文 》 、 《 八 素 隱 書 》 、

    《大洞真經》、《靈書八道》、《紫

    度 炎 光 》 、 《 石 精 金 馬 》 、 《 神 真

    虎文》、《高仙羽玄》等經,凡三十

    一卷」,景林真人又授以《黃庭內景

    經》令「晝夜存念,讀之萬遍後,乃能

    洞觀鬼神」。魏華存依經修煉。後劉

    文死,西晉末天下將亂,魏華存攜二子

    渡江。劉璞及劉瑕皆出仕為官,劉璞為

    庾亮司馬,又為溫太真司馬,後至安成

    太守;劉瑕為陶太尉侃從事中郎將;魏

    華存因而冥心齋靜,王褒及張道陵等眾

    真來降,傳授經法,並授以成藥。魏華

    存於晉成帝咸和九年託劍化形而去,住

    世八十三年,被授命為紫虛元君上真司

    命 南 嶽 夫 人 ; 以 上 事 蹟 見 《 太 平 廣

    記 》 卷 五 十 八 〈 魏 夫 人 〉 。 《 太 平

    廣 記 》 卷 五 十 八 〈 魏 夫 人 〉 :

    夫人能隸書《小有王君並

    傳》,事甚詳悉;又述《黃庭內

    景注》,敘《青精 飯方》,後

    屢降茅山。子璞後至侍中,夫

    人令璞傳法於司徒瑯邪王舍人

    楊羲、護軍長史許穆、穆子玉

    斧,並皆昇仙。陶貞白《真誥》

    所呼南真,即夫人也;以晉興

    寧三年乙丑,降楊家。

    由於魏華存於東晉哀帝興寧年間

    降授楊羲、許穆等人上清經誥,上清經

    派才得以建立,所以魏華存被後人尊奉

    為上清第一代太師。

    扶桑太帝東王公和魏華存間的關

    係,係傳經者與受經者的關係,由於扶

    桑太帝的地位崇高,所以是由太帝令屬

    神間接傳經,或是由暘谷神王,或由清

    虛真人王褒、景林真人等來授經。道經

    傳授階位尊卑有別。其傳授之法,是先

    由三清教主傳太帝君,太帝君傳天帝、

    太微帝君,太微帝君傳金闕帝君,金闕

    傳青童君,青童君傳世之應得仙者;或

    另由太帝君傳西王母,王母傳經世人應

    得仙者。魏華存是世人中應得仙者,其

    位階不能直上太帝,所以太帝命暘谷神

    王、王褒、景林等來傳經;由此看來,

    西城王君、茅君、王褒、魏華存等,雖

    非太帝所直接下教,但亦皆是太帝所間

    接度化的門徒。

    三、結語

    東晉上清派三十一卷經及其所衍

    生經典,皆和扶桑太帝有密切關係;扶

    桑太帝曾命暘谷神王撰述修鍊三十一卷

    上清經之訣法及次第。上清派以魏華存

    所傳三十一卷上清經為主,此三十一卷

    的特色,通常是首敘經書源流及其源

    承。其傳承方式,大都是由元始天尊或

    太上玉晨大道君所撰及所傳,有少部份

    為其餘高聖所撰述及所傳。在傳承的過

    程中,通常是由元始天尊、太上玉晨大

    道君,傳天界中的高聖,再由高聖傳予

    次階神祇。在傳經高聖中,扶桑太帝、

    天帝君、太微帝君,號稱「三君」,

    是上清派道典的主要傳授人;其中太帝

    的地位最尊;三君是三十一卷上清經的

    重要傳承神祇。上清經中,層級較高的

  • 101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

    宗史歷派

    經典,在傳授上,大都離不開這三位神

    祇 。 其 傳 承 方 式 , 大 抵 由 元 始 天 王

    (或太上大道君)傳太帝、天帝、太

    微帝君,再由三君傳西王母、金闕後聖

    帝君、四極真人(中央黃老君等);

    然後由金闕後聖帝君傳上相青童君,上

    相青童君傳世上應仙之人。

    由於青童君是直接將上清經傳予

    世上應得仙之人,所以祂的身分便顯得

    很殊特,其地位類似傳靈寶經的天真皇

    人。而上清、靈寶兩派,雖由青童君與

    天真皇人傳經,追溯其源,則皆和太帝

    有關。太帝、天帝、太微為「天帝三

    君」,三人皆稱天帝,而以太帝為首。

    三位帝君其地位在西王母、後聖金闕帝

    君、青童君之上,這些神祇都是魏晉六

    朝經書的重要傳經神祇。

    1 見葛洪《元始上真眾仙記‧葛洪枕中書》。2 《上清大洞真經‧扶桑大帝九老仙皇君道

    經第三十五》。3《太平御覽‧道部二十‧傳授上》引《南嶽

    魏夫人內傳》。4 《上清眾經諸真聖祕‧上清太上八素真經》有

    「上清太元東霞榑桑丹林大帝上道君」符一

    道。5 《上清眾經諸真聖祕‧高上元始玉皇譜錄》有

    「玄清太元東霞榑桑丹林大帝上道君」符一

    道。6《太上導引三光寶真妙經》(《正統道藏‧洞

    真部‧本文類‧辰字號》)所言神祇中有

    「東華太皇、西華金母」,即是東王公、西

    王母。7《太平廣記‧魏夫人》引《南嶽夫人內傳》。8 《太平御覽‧道部九‧齋戒》引。9 見《太上洞玄靈寶五符序》卷下經文。

    1 0 《正統道藏‧洞真部‧記傳類‧翔字

    號》,新文豐刊本第九冊。1 1 見《雲笈七籤》卷一百四。1 2 見《太平廣記‧魏夫人》引。1 3 見《雲笈七籤》卷一百六。1 4 見《雲笈七籤》卷一百四。1 5 以上見《真誥‧翼真檢》。1 6 文中「太帝君命榑桑太帝暘谷神王」一

    語,太帝即「扶桑太帝君」,「榑桑太帝

    暘谷神王」一般稱為「暘谷神王」,為太

    帝君之下屬。1 7 《正統道藏.正乙部.廣字號》,新文豐

    刊本第五十六冊四二二頁。1 8 詳見筆者《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壹(台

    北:文津出版社,二○○五年),第 2 2 -

    23 頁。1 9 見《續高僧傳‧釋彥琮傳》,及任繼愈主

    編《道藏提要》第 1 1 2 9 條之論述。2 0 《正統道藏‧正乙部‧承字號》,新文豐

    刊本第五十六冊八○四頁。2 1 《正統道藏‧太玄部‧學字號》,新文豐

    刊本第三十七冊一二一頁下。2 2 見《洞真太上八素真經服食日月皇華訣》

    頁第二,《正統道藏‧正乙部‧通字號》,

    新文豐刊本第五十六冊三○四頁下。2 3 《正統道藏‧太玄部‧甘字號》,新文豐

    刊本三十八冊三三五頁上。2 4 《正統道藏‧太玄部‧學字號》,新文豐

    刊本第三十七冊一二二頁上。2 5 事蹟見《雲笈七籤》卷一百六,魏華存撰

    〈清虛真人王君內傳〉;收錄於《正統道藏

    ‧太玄部‧甘字號》,新文豐刊本第三十

    八冊三五一頁下至三五五頁上。2 6《太平廣記》(台南:平平出版社,一九七

    四年),第一冊三五六頁至三六一頁。2 7 《諸真歌頌》載〈扶桑神王歌〉:「晨啟

    太帝室,超越匏瓜水。碧海飛翠波,連岑

    赤嶽峙。浮輪雲濤際,九龍同轡起。虎旂

    鬱霞津,靈風翻然理。華存久樂道,遂致

    高神擬。拔徙三緣外,感會乃方始。相期

    陽洛官,道成攜魏子。」(《正統道藏‧洞

    神部‧讚頌類‧淵字號》)歌中的「魏子」,

    即是魏華存。2 8 以上生卒年月,見《茅山志‧嗣上清第一

    代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