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创新体系的 活力密码搜城记 瑞士创新体系的“活力密码”...

1
2018 800 4 10 2019 4 29 www.jfdaily.com MONDAY · 300 ”。 · :“ 。” 4 6 ”, 1919 4 · 6 1933 14 20 · 19 20 20 —— 4 2.5 50000 ,“ 。” 19 80 600 183 1/3 50000 900 2030 2050 2.5 16 2018 4 23 ”。 ”。 —— 10%1 10 · 36% 2005 20 1300 。” 9.6 13302000”, 10 13 3000 30 9%。” 2017 6 40.5%2015 1.5% 2013 4.1% 90% 60% 2018 2017 18 500 ”。 :。” 》《 》、 2014 · · 。“ 。” Technis 2015 Technis AR · Gaitup 1500 200 Gaitup 100 PIQPomoca Venture Kick 13 。“Venture Kick 。” 。《 2017 2016 2017 Venture Kick 4 800 65 20 148 1.2%3%40%30%60% 25% —— —— 30 。《 。《 ,《 2 4 。《 70% 5%3 4 230 40% 2016 IT 50%64900 25500 · 70 1982 。” 3 3 》《21 》《 》)

Transcript of 瑞士创新体系的 活力密码搜城记 瑞士创新体系的“活力密码”...

◇ 搜城记 ◇

瑞士创新体系的“活力密码”

根据美国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出版的 2018 年全球创新指数,瑞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国家。与此同时,瑞士也是世界上人均拥有专利比率最高、人均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比例最高的国家。

一个只有 800 万人口、国土面积仅 4 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度,为何有如此强的创新力?瑞士的创新体系有哪些独到之处?

提升民众阅读热情,这些国家有啥招

10 城事2019年 4月 29日 星期一

www.jfdaily.com

编辑:吴越 执行编辑:柳友娟MONDAY

塞斯托·菲奥伦蒂诺

一座城守护一男童

据报道, 意大利塞斯托·菲奥伦蒂诺镇一名儿童患蚕豆病,进食蚕豆或吸入蚕豆花粉后可能引起溶血性贫血。应孩子母亲的请求, 该镇镇长禁止民众在她家 300

米半径内种蚕豆。

当地媒体称,这道禁令没有期限,影响范围广。 蚕豆是意大利人喜爱的春季时令菜, 尤其在托斯卡纳地区。 但镇长发言人说,禁令对蚕豆种植者的影响有限,因为受影响区域主要是居民区,不是“蚕豆大规模生产区,所以不会让农业企业为难”。

塞斯托·菲奥伦蒂诺镇政府最初拒绝了这名母亲的请求。但考虑她的孩子去年因溶血性贫血在一家儿童医院接受长期护理,镇长最终决定采取行动。

溶血性贫血因为红细胞破坏速率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而发生, 症状包括发热、

黄疸和心动过速。 蚕豆病主要影响地中海男性,任何年龄都可能罹患,儿童相对多发。

发言人表示:“采取预防措施的做法并非本镇独有 , 意大利其他城镇有类似措施。” (摘编自:新华网)

魏玛

包豪斯博物馆

今年 4 月 6 日,德国魏玛包豪斯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包豪斯来自魏玛”,魏玛城内四处悬挂着这一标语。1919 年 4 月, 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在魏玛创办了国立包豪斯学校。在魏玛的 6 年时间里,学校吸引了一批欧洲顶尖的艺术家和设计师, 发展为欧洲先锋派的重镇之一。1933年,包豪斯学校遭纳粹查封, 最终被迫于当年自行宣布解散。仅存在了 14 年的包豪斯,却发展为对20世纪以来的建筑、摄影、戏剧、平面设计、

工业设计等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思潮。

魏玛市长彼得·克莱内表示, 包豪斯博物馆所在的位置连接起了有歌德和席勒雕像的剧院广场, 游客能够体验从 19

世纪古典主义到 20 世纪现代主义时期再到今天的文化演进。

徜徉在魏玛老城,德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章节纷纷在此际会:人们不仅能寻觅到歌德、席勒、尼采等德国大文豪、哲人的足迹, 还能感受到 20 世纪初德意志首个共和国———魏玛共和国建立前后的风云激荡。而从包豪斯博物馆顶层的窗口向外远眺,赫然可见纳粹时期臭名昭著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纪念碑。这片铭记了德意志民族厚重历史与文化、成就与教训的土地上生长出的包豪斯,随其师生飘散到全球各个角落,枝繁叶茂。 (摘编自:中新网)

纽约

向摩天大楼“开刀”

为对抗全球气候变暖,减少纽约温室气体排放,美国纽约市议会于 4 月中旬通过当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减排政策,为市区表面积超过 2.5 万平方英尺的高楼大厦规定排放温室气体上限 , 预计将有50000 座大楼受影响。

纽约市议会环境保护委员会主席康斯坦丁德斯表示,“纽约现在意识到了气候变化的残酷现实。这个法案是纽约迄今为止最为严苛的碳排放法案。”

19世纪 80年代,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楼诞生于美国芝加哥, 象征着这个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雄心壮志。如今,被称为“大苹果城”的纽约密集地分布着上百座高度超过 600英尺(183米)的摩天大楼。

纽约近七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近百万栋建筑的供暖和制冷, 其中,1/3 的排放量来自全市 50000 栋高楼。 据美国媒体报道, 在整个纽约州有超过 900 万人在空气质量不健康的环境中生活, 这将有可能导致哮喘和其他肺部疾病。

最新的政策计划在 2030 年让高楼大厦减排约四成, 最终在 2050 年达成减排八成的目标。具体而言,该政策要求表面积超过 2.5 万平方英尺的建筑物将锅炉、

热水器、屋顶和窗户现代化 ,否则将依据违规程度和建筑物大小开罚。法案还规定新建筑物要设置绿色屋顶,或者在屋顶上装设太阳能发电板。 (摘编自:新浪新闻)

近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布了第 16 次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均有所增长。

如今, 推广全民阅读的热潮风行全世界。

在西班牙和意大利, 各级政府纷纷出谋划策,

鼓励人们多多购书、借书,并巧妙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他们是怎么做的?

方便人们利用碎片时间阅读

每年的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建议由西班牙提出,其灵感源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每到该节日,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 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据说,这一习俗源自当地一个传说: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而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由此相沿成习,如今每到世界读书日, 当地书籍会减价 10%,鼓励人们购买。

查马丁站是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地铁 1 号线和 10 号线的换乘站,地铁口的一侧有一座蓝绿色的流线型建筑物,那是马德里大区政府、市政府和地铁公司联合推出的地铁图书馆。 马德里大区图书馆局副局长玛利亚·哈乌内热斯表示, 有统计显示,36%的马德里人有在搭乘公共交通时阅读的习惯 。这样的地铁图书馆更方便了人们利用碎片时间阅读。

据悉, 马德里大区政府自 2005年起开始建设地铁图书馆,每个地铁图书馆的面积近 20

平方米,藏书 1300本左右。

“地铁图书馆设在客流量较大的站点,将图书送到乘客身边, 因而很受欢迎。” 玛利亚说。目前,马德里共有 9.6万人持有地铁图书馆的借书证, 但实际读者数量并不止这一数字,

因为持有其他公共图书馆借书证的民众也可以从地铁图书馆借书。

作为从设计之初就以便民为宗旨的公共

文化服务设施,马德里地铁图书馆将便捷性和服务性落到了实处。第一,经调查发现,读者借还书大多选择中午和下班晚高峰, 图书馆就把开放时间设为 13:30—20:00;第二,图书馆外墙上安装了电子触摸屏和书箱, 方便读者查询和还书;第三,读者凭身份证件可以在任一地铁图书馆办理通行马德里大区各图书馆的借书证, 办证和借书都免费。

除了地铁图书馆,马德里大区还推出了“大巴图书馆”, 每天上午 10时派出 13辆各载3000册图书的大巴开往大区各地,尤其是到那些没有图书馆设施的地方。这些流动图书馆每年的图书借阅量近 30万册。

据统计,这些民众阅读习惯培养活动推出以来, 马德里大区经常阅读者的比例增加了 9%。

“培养和强化民众阅读习惯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

进行的工作,我们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止。”玛利亚说。

发放用于购书的“文化奖励金”

近年来,受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对经济发展信心不足、南北方差距增大和文化活动形式日趋多样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意大利阅读者数量呈现下滑态势。意大利政府和社会各界意识到这一问题之后,努力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意大利民众特别是青少年重新捧起书籍, 在阅读中汲取文化营养。

2017年末,意大利文化联合会发布了一份关于意大利民众参与文化活动和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伴随经济状况的逐渐回暖,意大

利民众在文化领域的消费开始呈现增长态势。

令人遗憾的是, 文化领域消费支出的增长复苏并未带动意大利民众的阅读热情, 意大利阅读传统纸质书籍的读者数量反而呈现下降态势,意大利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不读书”的国家。报告统计,在 6 岁以上的意大利人中,每年至少购买并阅读一本与自身从事工作或专业学习无关的纸质书籍的只有 40.5%,比 2015 年下降了 1.5%,比 2013 年则下降了 4.1%。而在北欧的挪威和与意大利同为南欧国家的西班牙,则分别有 90%和超过 60%的民众每年至少阅读一本纸质书籍。

为推动全民阅读,使社会重新拾回正在遗失的阅读传统,意大利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意大利政府划拨专门款项,用以支持青年人购买书籍。 根据 2018年政府财政预算, 所有在2017年内满 18岁的意大利青年, 都可以向政府申请 500欧元的“文化奖励金”。利用这笔款项,

青年们可以购买书籍、观看电影和参加其他各类文化活动。

意大利各级政府同文化基金会、 出版商合作,组织发起了不同主题、各具特色的图书博览会。这些图书博览会不仅贯穿全年,甚至在米兰和罗马等较大型城市, 每月均会举办数场图书博览会,主题涵盖了文学、艺术、科技等众多领域。这种为特定阅读人群量身打造专门图书博览会的方式,有助于在全社会培养起全民阅读的氛围。

此外,意大利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进行辅导培训,使学生们认识到通过阅读不仅能够获得知识,更能开阔自身视野,甚至改变人生的重要意义。

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曾作为全民阅读形象大使,向意大利人民特别是青年们阐释阅读的重要意义, 鼓励民众尽可能多地阅读各类书籍。他表示,阅读在他个人成长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他在致青年们的建议中称:“书籍是一座永远取之不竭的宝藏,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度过一生。”

(吴越 综合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明网)

各国都致力于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新华社 图

企业为创业者引路

在瑞士,创新往往出于热爱。在瑞士籍网球运动员费德勒的影响下,网球成为瑞士人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瑞士人对网球的热爱推动着技术的创新。

2014年的一天, 两个酷爱网球的工程系学生, 维克多·柏雷和马丁·霍夫曼因一场比赛发生了争执。“马丁说我的球压线了,

但我认为他在耍赖。当时,我们就想,要有个监测器该多好。”后来,两人就开始在家研究如何给地板装上传感器, 以记录人和球的运动数据。

这个名为 Technis的智能地板项目很快大获成功,包揽了包括“2015年瑞士初创大奖”在内的多个创意大奖。如今,Technis已开发出多个场景的应用,除了用于比赛项目,还可应用于楼宇入口监测人流, 或是与游戏开发商合作,增加 AR体验感。

瑞士的体育创新还有很多。 比如班诺特·马里亚尼开发的 Gaitup 运动分析技术。

只要把传感器装在雪靴上,就可以精确记录越野滑雪、 速降滑雪和登山滑雪的运动数据。 该产品已进入 1500 多个商店, 售价约200 瑞郎。此外,他们还开发出了针对跑步、

游泳、 高尔夫、 马术等的运动分析技术。如今,Gaitup 已有超过 100 个公司客户,包括罗技、斯沃琪集团、日立、飞利浦、萨洛蒙、PIQ、

法国巴黎银行集团、 捷豹路虎和 Pomoca等一众知名企业。

柏雷和马里亚尼的创业路径极为相似。他们都曾在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读书,也都得到了瑞士创业孵化器 Venture Kick的 13万瑞郎种子资金的支持。柏雷称,在这个孵化器的支持下,他看到了从研究人员转向企业家发展的可能性。“Venture Kick不仅帮我搭建了坚固的商业模型,而且给我介绍了合作伙伴、客户、投资者。这些人脉网络非常重要。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挑战,这些经验丰富的人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柏雷说。

瑞士的创新实力并不仅仅体现在体育产业上。《2017 年全球创新指数》 报告显示,

瑞士连续第七年位列全球榜首。 而《2016—

2017 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连续八年夺冠。瑞士工业凭借超强的创新能力将其技术优势发挥到极致,在许多领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瑞士的创新秘籍是什么?

Venture Kick负责人认为,瑞士建立了极具活力的生态系统, 能够把科研成果转成商业应用,同时,尽早地把初创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他强调,私营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慷慨地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 还在他们的创业过程中充当了导师和引路人。

为创新事务立法

瑞士国土面积仅 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800万,而且矿产资源匮乏,也没有出海口,但它却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均财富高达65万美元。这背后的动力就是瑞士强大的科研和创新实力。

迄今为止, 已有 20名瑞士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 瑞士每百万居民的平均专利数量为 148

个,是全球之冠。另外,瑞士科学出版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 1.2%,按人均水平来算也是全球第一。

这些都从侧面印证了瑞士公私机构之间的良好合作。

为了捍卫科研强国的宝座,瑞士每年对科研的投资将近国内生产总值的 3%,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位列榜首。其中,应用研究占经费的40%,基础研究和实验开发各占 30%。

在资金来源方面,私营机构对科研和创新活动的贡献比重最大。据统计,大约 60%的研发开支由私营部门承担,25%的研发开支来自政府补贴,其余的则主要由国际上的投资者提供。

在瑞士,公共部门不强行引导创新或过度干预行业规则。瑞士人认为,创新事务属于私人部门,企业界的创新思维擅长将想法和发现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因此创新活动得以在企业界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在专家看来,瑞士的创业环境与

生态环境有相似之处。在瑞士,几乎所有的河都干净得可以游泳,这是因为每个公民都自觉地尊重并爱护环境;创新也是如此,关键要看个体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而政府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

在创新方面,瑞士的私营部门和公共机构分工明确,并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基础研究主要由联邦理工大学和州立大学完成,而应用型研发以及从科研成果向商业应用转化的创新则主要由企业和应用科学大学来推动。

瑞士联邦政府则致力于为创新主体提供有力的发展环境,包括瑞士一流的教育体系、很多优秀的科研机构、高校的推广和融资途径、有利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等。据了解,瑞士联邦政府主要通过两个联邦机构———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瑞士创新促进机构———提供科研经费,此外, 也向联邦理工学院附属研究机构和 30家非大学性研究机构提供资金。各州政府则负责管理和向州立大学以及应用科学大学提供资金。

此外,瑞士还为创新事务立法,规定创新体系主体之间的关系。《联邦研究与创新促进法》作为框架性法律,规定了:联邦研发促进方面的任务和组织;促进机构的任务、程序和职能;国际科研合作;政府研究的规划、协调和质量监督;为建设瑞士国家创新园奠定法律基础。《高校促进和协调法》规定,由联邦和州合作保障高校质量和竞争力。该法还对高校资金来源、成本密集领域

的分工和联邦基础资金保障作了规定。此外,《联邦理工大学法》对 2所联邦理工大学和 4所专门研究机构的任务和组织进行了规定。《联邦职业教育法》 也旨在提升就业者的素质和企业竞争力。各州层面还有关于州立大学、高等专科学校、

职业教育的立法。

对职业教育认可度高

在瑞士, 人才并不都来自高校,70%的青少年在九年义务教育后选择职业教育。瑞士发达的职业教育不仅为企业培养了技术人才,而且保障了充分的就业。 在近年来欧洲经济形势惨淡的背景下,瑞士青年失业率长期不超过 5%,可谓一枝独秀。

瑞士职业培训是一种双元培训体系。学员每周有 3到 4天在职业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剩下一两天去企业实习。 这个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一般来说,三四年的项目可获职业培训学位,

两年的项目获得职业培训毕业证。 在此之后,学员可以继续进入高校就读,获得本科、硕士、博士等高等学位。瑞士没有联邦教育部,教育预算主要由联邦教育、研究和创新国务秘书处制定。

在这个体系中,企业为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目前,瑞士共有 230 种职业培训可供选择,约 40%有能力的企业提供了学徒机会。2016年的调查结果显示, 最受欢迎的十大职业分别是商业雇员、零售店员、护工、社工、电工、IT技术员、厨师、画家、后勤人员和机械工程师,总共占比达到 50%。

同时,职业培训也为企业带来了红利。短期来看, 企业雇佣学徒的工资要低于正式员工,而长期来看,该制度也确保了下一代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成本并不是瑞士青少年的考虑因素,因为瑞士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基本都免费。很多瑞士人更喜欢一边上学一边培训的生活, 这让他们提前了解自己未来的工作内容。他们对职业教育认可度高,因为职业培训的课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与行业和市场高度接轨,学员毕业后找工作非常有保障。据了解,瑞士每年约有 64900 人完成基础职业培训,25500

人成为高等技术专业人员。

瑞士前国宝级滑雪运动员伯恩哈德·鲁西就是职业培训教育的受益者之一。年过 70岁的他曾是冬奥会和世界锦标赛速降式滑雪冠军, 如今是国际滑雪联合会速降雪道兼北京冬奥会高山雪道设计顾问,是世界上唯一赛事滑雪坡道设计师。

“在退役之前,我就开始学习建筑学。从 1982

年起,我开始设计滑雪赛道,几乎参与了所有冬奥会速降雪道的设计。我很清楚,这个职业将伴随我退役后的余生。”根据鲁西的简历,他当过 3

年建筑学徒,还上了 3 年职业学校,但没有上过大学。

(吴越 综合自 《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教育报》)

瑞士联邦政府则致力于为创新主体提供有力的发展环境 曹 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