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养生习俗 中医专家解读 - epaper.cqwb.com.cn ·...

1
零售价:1元 总编辑 陈兵 总值班 胡钊钦 责编 赵小洪 视觉 青泉 图编 张路 制图 青泉 责校 蒋国敏 宋美妮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0002(代号77—12)本报地址: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发行电话:966977邮编:401120 2019年6月7日 星期五 农历己亥年五月初五 今日天气 多云间晴 23℃~33℃ 总第 12011 期 今日8版 报料热线 966966 重庆晚报 官方微信 上游新闻报料热线电话 966966 今天头版新闻的中心思想就是 祝所有 读者安康 端午养生习俗 中医专家解读 近日,何先生的妻子腿上长了几个疖子, 朋友说是虫咬造成的,自制了一瓶雄黄酒给 她外擦。何先生心想,以前端午节有喝雄黄 酒的传统,便尝了几口。谁知喝了上吐下泻, 被送往医院急救。经诊断,他是砷化合物中 毒,经重症监护室救治转危为安。 专家解读: 以前过端午节有饮雄黄酒的 风俗,雄黄性辛温,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 的功效。但雄黄内含砷、汞等有毒物质,喝雄 黄酒不当,易引起中毒。因此,不建议自制雄 黄酒饮用。 养生提醒: 擦雄黄酒的习俗是可以保留 的,可将其外涂在毒虫叮咬、生痱子或长包长 疖的地方。需注意的是,痈疖初期涂雄黄酒 效果好,但出现伤口破溃就不要用了,而且不 能长期、大量外用,儿童尽量不用。 据中新社等 今天是端午节。端,是开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 中属火,是阳气的极致。端午,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 时候开始了。这个时节,高温湿热,蚊虫滋生,真菌、细菌 大量繁殖,身体难免受侵扰。 民间把端午节也称为“卫生节”,除了吃粽子,还有熏 艾草、做艾灸、戴香包等养生保健的传统习俗。用这些传 统方法进行保健是否有科学道理?该有哪些讲究?我们 请中医专家夏苏英、熊健、蔡进、邓曼静等为大家进行了 解读。 8岁的乐乐很爱吃粽子,特别是肉粽和 咸蛋黄粽,最近一周每天把粽子当早饭 吃。前两天晚上,妈妈从冰箱里拿出几个 粽子,准备第二天早上热给他吃。临睡觉 时,乐乐忍不住偷偷吃下两个冷的肉粽,结 果被腹痛腹胀折腾了一晚,爸爸妈妈不得 不带他看急诊。 专家解读: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 它的主要食材是糯米,有助热生湿之功效。 常用于包粽子的叶子也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如芦苇叶可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 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 宁神。 养生提醒: 粽子中的糯米黏性大,不易 被消化,吃得过多易引起胃肠不适,健康人 一天吃一两个为宜,最好搭配水果、蔬菜等 食用,可有助于胃肠蠕动。粽子应趁热吃, 肉粽、蛋黄粽等油脂较高的粽子更不宜冷 吃。吃了粽子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 等主食的摄入,以免过于饱胀引起消化不 良。由于粽子脂肪含量较高,建议睡前两小 时别吃。胆囊结石、慢性胰腺炎、高脂血症、 糖尿病等患者应少吃粽子,以免旧病复发。 老人、小孩和孕妇因为胃肠道蠕动功能较 差,也应少吃粽子。 临近端午,市民张女士买艾叶在家里熏 蒸,又网购了艾灸盒和艾条,根据商家提供的 人体穴位图自行艾灸。几天艾灸下来,她发 现腹部和后背的皮肤出现大片红肿,有些部 位甚至开始脱皮,一沾水就刺痛。医生检查 发现,张女士的皮肤烫伤已非常严重,须住院 治疗。 专家解读: 艾灸是中国传统灸疗法的一 种,利用点燃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体 表穴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 乱的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 五官科等。端午时节阳气最盛,是最合适补 阳的时候。端午时节做艾灸是最佳的补阳办 法,能改进风湿病、关节炎等冬病。除了治病 外,艾灸兼有防病保健的功效,可以改善慢性 疲劳综合征。 养生提醒: 如果艾灸使用方法不当,不仅 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可能造成低温烫伤。中 风后遗症、糖尿病等病人对温热等刺激敏感 性差,对疼痛也不敏感,更要慎用艾灸疗法。 另外,根据不同人的症状、体质和皮肤耐受 力,艾灸对穴位、温度、时间的把握都有讲究, 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民谚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端 午前后,在家可将门窗打开,让空气对流,点 燃艾叶熏15~30分钟,每天熏一次。但艾草 在燃烧时会产生烟雾、尘埃等,对支气管有刺 激作用,有哮喘、鼻炎等呼吸道旧疾的人不建 议熏艾草,以免诱发。艾叶煮沸后可用来泡 澡,对治疗毛囊炎、湿疹等有一定的疗效,若 不方便泡浴,可将其放入水中煮30分钟左 右,然后用艾叶水擦身。 市民文女士的宝宝刚满月,最近蚊虫越来越多,她买了 几个有驱蚊作用的中药香包,给宝宝身上也佩戴了一个。 邻居提醒她,出生不久的宝宝不适宜佩戴香包。文女士不 知这样的说法是否有道理。 专家解读: 民间自古就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 害”的说法。端午节有佩戴中药香包的习俗,也可将香 包挂于床头,能驱赶蚊虫。 驱蚊配方由藿香 、佩兰 、苍术 、石菖蒲 、山柰 、檀 香、丁香、小茴香、白芷、艾叶、肉桂等中药组成。这 些中药大多含有挥发油类物质,诸药合用气味芳香, 可避瘟驱虫。驱蚊香包药效通常可维持15天左右, 香味没了就要更换。 养生提醒: 避瘟驱蚊香包虽好,也不是人人适用。 孕妇就要慎用,尤其是孕期前3个月,不宜随身佩戴辛 香药物;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等过敏体质人群禁用; 出生不久的婴儿呼吸道娇弱,也不宜使用。 粽子 不易消化 不宜多吃 艾灸 避免烫伤 医师指导 雄黄酒 使用不当 可能中毒 香包 孕妇婴儿 不宜佩戴

Transcript of 端午养生习俗 中医专家解读 - epaper.cqwb.com.cn ·...

Page 1: 端午养生习俗 中医专家解读 - epaper.cqwb.com.cn · 人体穴位图自行艾灸。几天艾灸下来,她发 现腹部和后背的皮肤出现大片红肿,有些部 位甚至开始脱皮,一沾水就刺痛。医生检查

零售价:1元总编辑 陈兵 总值班 胡钊钦 责编 赵小洪 视觉 青泉 图编 张路 制图 青泉 责校 蒋国敏 宋美妮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50—0002(代号77—12)本报地址: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发行电话:966977 邮编:401120

最 好 看 最 有 用

2019年6月7日 星期五 农历己亥年五月初五 今日天气 多云间晴 23℃~33℃ 总第12011期 今日8版 报料热线 966966

重庆晚报官方微信

上游新闻报料热线电话966966

今天头版新闻的中心思想就是祝 所 有 读 者 安 康

端午养生习俗中医专家解读

近日,何先生的妻子腿上长了几个疖子,朋友说是虫咬造成的,自制了一瓶雄黄酒给她外擦。何先生心想,以前端午节有喝雄黄酒的传统,便尝了几口。谁知喝了上吐下泻,被送往医院急救。经诊断,他是砷化合物中毒,经重症监护室救治转危为安。

专家解读:以前过端午节有饮雄黄酒的风俗,雄黄性辛温,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的功效。但雄黄内含砷、汞等有毒物质,喝雄黄酒不当,易引起中毒。因此,不建议自制雄黄酒饮用。

养生提醒:擦雄黄酒的习俗是可以保留的,可将其外涂在毒虫叮咬、生痱子或长包长疖的地方。需注意的是,痈疖初期涂雄黄酒效果好,但出现伤口破溃就不要用了,而且不能长期、大量外用,儿童尽量不用。

据中新社等

今天是端午节。端,是开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属火,是阳气的极致。端午,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这个时节,高温湿热,蚊虫滋生,真菌、细菌大量繁殖,身体难免受侵扰。

民间把端午节也称为“卫生节”,除了吃粽子,还有熏艾草、做艾灸、戴香包等养生保健的传统习俗。用这些传统方法进行保健是否有科学道理?该有哪些讲究?我们请中医专家夏苏英、熊健、蔡进、邓曼静等为大家进行了解读。

8岁的乐乐很爱吃粽子,特别是肉粽和咸蛋黄粽,最近一周每天把粽子当早饭吃。前两天晚上,妈妈从冰箱里拿出几个粽子,准备第二天早上热给他吃。临睡觉时,乐乐忍不住偷偷吃下两个冷的肉粽,结果被腹痛腹胀折腾了一晚,爸爸妈妈不得不带他看急诊。

专家解读: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它的主要食材是糯米,有助热生湿之功效。常用于包粽子的叶子也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如芦苇叶可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养生提醒:粽子中的糯米黏性大,不易被消化,吃得过多易引起胃肠不适,健康人一天吃一两个为宜,最好搭配水果、蔬菜等食用,可有助于胃肠蠕动。粽子应趁热吃,肉粽、蛋黄粽等油脂较高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吃了粽子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的摄入,以免过于饱胀引起消化不良。由于粽子脂肪含量较高,建议睡前两小时别吃。胆囊结石、慢性胰腺炎、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患者应少吃粽子,以免旧病复发。老人、小孩和孕妇因为胃肠道蠕动功能较差,也应少吃粽子。

临近端午,市民张女士买艾叶在家里熏蒸,又网购了艾灸盒和艾条,根据商家提供的人体穴位图自行艾灸。几天艾灸下来,她发现腹部和后背的皮肤出现大片红肿,有些部位甚至开始脱皮,一沾水就刺痛。医生检查发现,张女士的皮肤烫伤已非常严重,须住院治疗。

专家解读:艾灸是中国传统灸疗法的一种,利用点燃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等。端午时节阳气最盛,是最合适补阳的时候。端午时节做艾灸是最佳的补阳办法,能改进风湿病、关节炎等冬病。除了治病外,艾灸兼有防病保健的功效,可以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

养生提醒:如果艾灸使用方法不当,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可能造成低温烫伤。中风后遗症、糖尿病等病人对温热等刺激敏感性差,对疼痛也不敏感,更要慎用艾灸疗法。另外,根据不同人的症状、体质和皮肤耐受力,艾灸对穴位、温度、时间的把握都有讲究,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民谚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端午前后,在家可将门窗打开,让空气对流,点燃艾叶熏15~30分钟,每天熏一次。但艾草在燃烧时会产生烟雾、尘埃等,对支气管有刺激作用,有哮喘、鼻炎等呼吸道旧疾的人不建议熏艾草,以免诱发。艾叶煮沸后可用来泡澡,对治疗毛囊炎、湿疹等有一定的疗效,若不方便泡浴,可将其放入水中煮 30 分钟左右,然后用艾叶水擦身。

市民文女士的宝宝刚满月,最近蚊虫越来越多,她买了几个有驱蚊作用的中药香包,给宝宝身上也佩戴了一个。邻居提醒她,出生不久的宝宝不适宜佩戴香包。文女士不知这样的说法是否有道理。

专家解读:民间自古就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端午节有佩戴中药香包的习俗,也可将香包挂于床头,能驱赶蚊虫。

驱蚊配方由藿香、佩兰、苍术、石菖蒲、山柰、檀香、丁香、小茴香、白芷、艾叶、肉桂等中药组成。这些中药大多含有挥发油类物质,诸药合用气味芳香,可避瘟驱虫。驱蚊香包药效通常可维持 15 天左右,香味没了就要更换。

养生提醒:避瘟驱蚊香包虽好,也不是人人适用。孕妇就要慎用,尤其是孕期前3个月,不宜随身佩戴辛香药物;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等过敏体质人群禁用;出生不久的婴儿呼吸道娇弱,也不宜使用。

粽子不易消化 不宜多吃

艾灸避免烫伤 医师指导

雄黄酒使用不当 可能中毒

香包孕妇婴儿 不宜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