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职业生涯规划的...

28
第一章 职业生涯规划的 知识与理论

Transcript of 第一章 职业生涯规划的...

  • 第一章 职业生涯规划的

    知识与理论

  • 第一章Main Contents

    1

    2

    3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

    4 职业生涯规划评测技术

    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流程

  • 一、生涯与职业生涯

    (一)生涯的概念与特点

    1、生涯的概念 “生涯”可理解为狭义的,即为个人终身所从事的工作或职业相关的过程;也可扩展到广义的,即包含非职业的活动,出来终身事业外,还涵盖了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1)时间(2)广度(3)深度

    2、生涯的特点(1)独特性(2)终身性(3)综合性(4)发展性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意义

  • 一、生涯与职业生涯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定义: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工作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尽力的过程。(具体解释p.12)意义:职业生涯是个体

    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人

    生阶段,对人生价值起

    着决定性作用。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意义

  • 一、生涯与职业生涯

    是一个人在一生中所从事的各种职业的总称,是客观的职业,常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指从事一项职业时所具备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能力、

    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意义

    外职业生涯

    内职业生涯

  •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又称为“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及和自身情况及眼前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选择职业发展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类型1.短期规划:两年以内2.中期规划:2~5年3.长期规划:5~20年4.人生规划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意义

  •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1.个人特质的澄清与了解。 2.教育与职业资讯的准备,包括了解行业的特性、 从业所需能力、工作内容、工作发展前景、从 业待遇等信息,并积极做好职业发展所需的教 育背景、经验和能力的准备。 3.个人与环境关系的协调,环境因素大多是社会、 经济、文化、组织、家庭和机会因素(四)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p14(五)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意义

  • 三、生涯规划的意义

    (一)针对个人而言 1.就未入职的大学生来说 (1)有利于学生理性任职自我,不断完善自身。 (2)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激发学习动力。

    (3)有利于学生发掘自身潜能,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2.就已入职人员来说 未来的你决定了今天的你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意义

  • 三、生涯规划的意义

    (二)针对社会而言

    1.将有利于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 2.将有利于高校的生存与进一步发展(三)案例分享:p16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意义

  •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

    一、过程取向理论二、结构取向理论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

  • 1.舒伯—生涯发展论(1)成长阶段(0~14)

    (2)探索阶段(15~24)

    (3)建立阶段(25~44)

    (4)维持阶段(45~64)

    (5)衰退阶段(65~死亡)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

    一、过程取向理论

  • 综合阶段理论和角色理论,舒伯把人生发展分为三个层面:

    (1)时间层面

    (2)广度层面

    (3)深度层面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

  • (二)克鲁姆· 伯尔茨—社会学习理论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

    遗传天赋环境条件和事件

    任务进行技巧

    社会学习理论:四类因素影响一个人的生涯决定

    学习经验

    包括社会因素、教育条件和职业条件

    包括目标设定、价值澄清、确认选择方案以及职业信

    息的获得

  • (三)克内菲尔· 坎姆和斯列皮兹—认知发展理论1.个体的生涯认知也是有一循环渐进的发展阶段的2.个体生涯认知发展过程的各个时期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情形

    3.生涯发展的目标在于促进个体对生涯发展各时期的认知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

  • 二、结构取向理论

    (一)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人职匹配理论)1.各人有独特的人格模式2.在选择职业时,首先需通过心理测量工具评估·····3.测验工具的使用和有关职业资料的提供是职业辅导的中心。

    (二)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1.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延伸和表现2.同一职业团体内的人有相似的人格3.人可以区分为六种人格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

  • 理想的职业选择就是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相适应:

    协 调: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相应。 次协调: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相近。 不协调: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相斥。 只有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相匹配,才是最佳的职业选择。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

  •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

  •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

  •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

  • (三)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1.人与工作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2.个人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四)罗伊—亲子影响理论1.每个人天生就有一种扩展心里能量的倾向2.个人早期的家庭气氛与成年后的职业选择与密切的关系

    (五)鲍丁—心里动力理论1.职业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2.个体早期经验所形成的适应体系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

  • 三、其他理论

    (一)施恩—“职业锚”理论“职业锚” 的来历1.技术/职能型“职业锚”2.管理型“职业锚”3.自主/独立性“职业锚”4.安全/稳定性“职业锚”5.创业型“职业锚”6.服务型“职业锚”7.挑战性“职业锚”8.生活型“职业锚”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

  • (二)金斯伯格和格林豪斯—生涯发展阶段理论1.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1)幻想期—11岁之前的儿童时期(2)尝试期—11~17岁,由少年儿童向青年过度的时期

    (3)现实期—17岁以后的青年年龄段2.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P.27示例图)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

  • 一、职业生涯的方法

    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流程

  • 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流程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

    (一)自我评估1、自我评估的内容2、自我评估的方法

    (1)自评法(2)他评法(3)测试法

  • (二)环境分析

    (三)确定目标

    (四)选择路线

    (五)制定计划并实施

    (六)及时评估反馈和调整

    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流程

  • 一、什么是职业测评?

    以心理测量为基础,对人的特质进行科学、客观、标准

    的系统评价,从而为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的职业发展管理提

    供参考依据。

    二、职业测评的作用

    实现人适其职、职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常见的职业测评工具

    (一)职业兴趣测试

    第四节 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技术

  • (二)职业人格测试

    1.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人格测试2.卡特尔16PF(Catell 16 Personality Fator Test)个人因素测试 (1)被测试者常常因情境的改变而做出不同的反应 (2)被测试者容易弄虚作假 (3)反应定势和反应风格影响测试结果3.明尼苏达多相(MMPI)人格测试4.投射技术人格测试(1)联想型(2)构造型(3)完成型(4)选排型(5)表露型

  • (三)职业价值观测验

    (四)职业能力测验

    •课后练习:进行生涯探索实践